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第八单元 金属 合金 金属资源

课题一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二、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注:合金是混合物)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Mg +O 2 点燃 2MgO 2Mg +O 2 == 2MgO 注:MgO :白色固体

4Al +3O 2 点燃

2Al 2O 3 4Al +3O 2 == 2Al 2O 3 注:Al 2O 3:白色固体 1、金属材料

3Fe + 2 O2点燃

Fe3O4 2Cu + O2△ 2CuO 注:CuO:黑色固体

注意:(1)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2、金属+ 酸== 盐+ H2↑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

H2SO4 + Mg == MgSO4 + H2↑ 2HCl + Mg == MgCl2+ 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3H2SO4 + 2Al == Al2(SO4)3 + 3H2↑ 6HCl + 2Al == 2AlCl3+ 3H2↑

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2SO4 +Zn == ZnSO4 + H2↑ 2HCl +Zn == ZnCl2 + H2↑

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H2SO4 + Fe == FeSO4 + H2↑ 2HCl + Fe == FeCl2+ H2↑

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金属+ 盐== 另一金属+ 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

Fe + CuSO4 == Cu + FeSO4 (这也是“湿法冶铜”的原理)

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注意:①CuSO4溶液:蓝色FeSO4、FeCl2溶液:浅绿色

②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二、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种类分别是单质与化合物。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元素(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课题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C + O2点燃CO2 C + CO2 2CO 3CO + Fe2O32Fe + 3CO2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书上图8-20需注意:

(1)实验开始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以免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高温高温

(2)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氧化铁被还原成铁后,在较高的温度下重新被氧化。

(3)尾气的处理:因为CO有毒,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变成无毒的气体。可点燃使其生成无毒的CO2。

4、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5、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

二、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同时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同时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铁制品可全部被锈蚀。铁锈应及时除去。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①防止金属腐蚀

1、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填空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4、蜡烛燃烧实验() (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结论: (3)检验产物 H2O: CO2: (4)熄灭后:有白烟(为),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垫—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瓶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液体以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或直接用(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或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71675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一、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 做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2)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3)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4)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4)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 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 (1)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2)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3)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 课题二、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复习的目的要求 1、回忆、巩固有关金属的知识。 2、巩固铁的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重点、难点 铁的锈蚀的条件和防锈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练习法、对比法 四、复习过程: 重点知识回顾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 特性的物质。 注: 钛和钛合金: 1、金属材料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 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课前热身 1.金属中,熔点最高的金属,硬度最高的金属,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依次是( ) A.Cr W A1 B.W Cr A1 C.Cr W Fe D.W Cr Fe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各给内的两种物质,相互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超详)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 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 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 2: C+O 2 点燃CO 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 2 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 2 ↑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冶金工业 2Fe 2O 3 +3C 高温 4Fe+3CO 2 ↑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 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 CO 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发生装置:左图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瓷器 B.铁罐 C.玻璃瓶 D.塑料瓶 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 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天然材料 D.合成材料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 4.小雨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项链是否为铜锌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 的试剂是 A.AlCl3溶液 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 5.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可用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从苦卤中提取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Br+Cl2=Br2+2NaCl,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某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后,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 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C.向盛有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7.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②氯化镁 8.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 r(A)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42973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 (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 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0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0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 )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02的量减少,C02和 H20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一一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一设计实验一实验验证一记录与结论一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一一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一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 加热的仪器是一一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 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人教版九年级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试卷 说明:可能用到的原子质量:Zn-65 H-1 S-32 O-16 Ca-40 Fe-56 一、单项选择(共30分) 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 塑料袋 B. 玻璃杯 C. 不锈钢锅 D. 涤纶风衣 2.下列各组金属中,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 A.Cu、Fe、ZnB.Al、Mn、ZnC.Zn、Fe、HgD.Mg、Zn、A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是含有杂质很多的铁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韧性越差 C.白口铁简称白铁D.高温下,CO能将Fe2O3中的铁置换出来 4、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停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5、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A比金属B活泼B.相对原子质量:A>B C.A、B均消耗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均比反应 前各自酸溶液的质量大 D.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 6、铜片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铜绿[Cu2(OH)2CO3],下面物质与该变化无关的是A.CO2B.O2C.H2OD.N2 7、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合其他原子个数相同B.质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8、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颜色是无色的是()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9、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则析出的金属一定是() A.Ag、Cu B.Cu 、FeC.AgD.Cu 10、在下列叙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容易传热导电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纯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D.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1、把铁粉、锌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金属中一定含有() A.Fe B.Cu C.Ag D.Cu和Ag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火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大全(精简版)【最新整理】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6)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7)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 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8)物质的加热 (9)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10)蒸发注意点: (11)仪器的洗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2.氧气 (1)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剂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3)氧气的制备: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O + 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 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 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装点移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 略(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是无色的是( )。 A.锌和稀硫酸B.铁和稀硫酸 C.铁和硫酸铜D.铁和稀盐酸 2.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生铁、黄铜、焊锡都属于金属单质 C.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3.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铜B.氯化镁C.氯化铁D.硫酸银 4.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 浸入X的化合物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Z、X、Y 5.为了防止铁制品腐蚀,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在铁制品表面涂上油 C.在铁制品表面镀上金属锌 D.经常用水冲洗铁器表面 6.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A.铁B.氯化亚铁C.氯化铁D.碳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 B.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得到汞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水

D.镁与稀盐酸反应得到氢气 8.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的金属是( )。 A.Ag B.Fe、Ag C.Zn、Fe D.Zn、Fe、Ag 9.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释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我国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但炼铝却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二、填空题(共24分) 10.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氧化铁还原为铁。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某混合物经高温灼烧后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若在灼热的残渣中滴入稀盐酸,发现残渣完全消失且放出一种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气体单质,则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1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 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l2+2NaI=2NaCl+I2B.I2+2NaBr=2NaI+Br2 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章节知识点系统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3、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4、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5、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6、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2017·东营中考)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C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2.(2016·临沂中考)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3.(2017·东营中考)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C.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 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至少需要一种金属单质4.(2017·广州中考)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5.(2017·滨州中考)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若分别将X、Z投入稀硫酸中,X表面有气泡冒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6.(2017·烟台中考)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______________,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__________,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铁丝、硫来代替红磷?为什么? 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列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碳、S、Fe的燃烧有关问题 (1)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沙或水?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八、分解反应: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列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docx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常见金属及合金 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纯_____以及它们的 _____.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_____性、 _____性和 _____性. (2)特性 . ①颜色: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呈_____色,金呈 ___色. ②状态: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固体,而___为液体 . 3.合金: (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___或_______,制得的具有 ______的物质 .合金属于 _____物 . (2)性质特征:硬度比成分金属___,熔点比成分金属___. (3)常见的合金:铁合金包括_____和___,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不同;我国最早出现的合金 是_____;与人体有很好“相容性”的合金是_______. 【微点拨】 合金中一定有金属存在,但不一定都是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还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1)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点燃或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_____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微思考】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耐腐蚀,其原理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1)规律:金属 +酸→ ________. (2)反应发生的条件:排在金属活动顺序中_____的金 属与 _____发生反应 (3)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金属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镁 锌 铁 铜 (4)置换反应 .①定义:由一种 _____和一种 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和另一种 _______的反应 . ②形式: A+BC====B+AC. ③特点:“一换一”,即一种单质从一种化合物中置换出另一种单质. 注意:置换反应过程一定存在化合价的变化. 3.与盐溶液反应: (1)规律:金属 +盐→ ____________. (2)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必须是 _________置换 ___________.(K、Ca、Na 除外 ) ②反应中的盐必须______(3)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重要应用: (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_____. (2)判断金属与酸是否发生反应:排在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里的___. (3)判断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反应:位于____________能把位于 ___________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 四、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2)原理 (以氧化铁为例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①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接触 . ②防止锈蚀的方法: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常采用______、 ______以及 _____方法 . (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 ①防止金属的腐蚀.②金属的回收利用.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质.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考点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常见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1)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 2.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产生氢气的速率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