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国外税制体系介绍

美国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全国有50个州和1个特区(哥伦比亚特区),各州拥有包括立法权在内的较大的自主权,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均有独立的征税权,有自己独立的税收征管机构,各级税收管理机构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美国税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税制之一。其中以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复杂的扣除、宽免和抵免等规定表现得最为典型。复杂的税制为纳税人带来许多额外负担,加大了税收成本,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税制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美国税制目前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公司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体,销售税和消费税等间接税以及财产税为补充的税制体系。

日本

日本税制是由50多个税种组成的复合税制。二战以后,日本形成了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均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体系。1989年消费税的征收使得间接税在日本税制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日本的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重逐渐趋向合理。目前,中央政府的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以及地方政府的事业税、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等是其主要税种。

英国

英国税制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发展历程。17世纪前,英国税制以原始的直接税为主体,并辅之以某些单项消费税和其他税收。17-18世纪盛行消费税,开始建立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1799年首创所得税后,税制结构发生变化,到二战后,直接税收入已占税收收入总额的50%左右,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

法国

法国的税收制度十分完备,是西方国家税收体制的典型。与美国等国家不同,法国大部分税收是由国家征收的,如所得税、增值税和转移税。它们是中央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各地区地方政府所征收的税种是财产税和交易税。

俄罗斯

俄罗斯实行联邦制,俄罗斯税制带有明显的中央与地方税权分离的特点。联邦、加盟共和国(自治区、特定行政区域)和地方三级都有税收立法权,相应的就有联邦税、加盟共和国税和地方税三类税种。

新加坡

新加坡承袭的英国的法律体制,国会拥有税法制定权及修订权,税法的执行由国内收入署负责。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新加坡的经济主要依赖转口贸易,因此,在税制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关税和消费税。8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开始着手进行税制结构调整,旨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1994年新加坡开征了商品和劳务税(GST),此后一直为降低直接税和提高间接税作不懈的努力,目前新加坡间接税收入已占整个税收收入的35%左右。

韩国

韩国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课税制度,税收立法权、征收权、管理权主要集中在中央,省、市等地方政府无税收立法权,只有很少的管理权。韩国的税收体系由国税和地方税组成,没有共享税。国税由国税厅管理,地方税由地方政府管理。国税收入主要来自所得税和间接税,地方税收主要来自于与财产有关的课税。据有关资料介绍,韩国的税收负担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

巴西

巴西由联邦、州和市三级分享税收立法权,其中每一级都设有各自的议会以及宪法,享有相对独立的税收立权,但税种设立权集中于联邦,州和市仅对所管辖的税种享有部分的立法权。巴西实行的是直接税与间接税相辅相成、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间接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0%左右,直接税占30%左右。

印度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印度是一个实行分税制的联邦制国家,联邦、邦及地方政府均有各自的税种,但税收收入主要集中在联邦,联邦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5%左右,邦及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35%左右。

国外设备管理历史

国外设备管理研究历史 设备管理是在设备维修工程学和综合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包括设备维修,还包括前期管理、现场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备件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以及其他各种专业管理。国外设备管理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事后维修阶段(1950年以前) 事后维修是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的维修,他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充分利用了零部件或系统的部件的寿命,但是由于是非计划性维修,一旦出现重大设备故障,就会对正常的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一阶段没有形成清晰的设备管理概念,设备维修代替了设备管理。 二、预防维修阶段(1950-60年代)(Preventive Maintenance简称PM) 自二十世纪50年代始,人们对设备的磨损机理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设备磨损规律见图1) 为了使每个机件都达到安全可靠,维修工作就必须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从而形成了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这种维修体制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非计划停工,将潜在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局限性体现在维修工作量大、针对性差、好耗时多、费用高,而且可能因为拆装埋下一些新的故障隐患,降低力机械设备的可靠性。这一阶段形成了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预修体制(包括中国)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预防维修体制两大设备管理体系。 三、生产维修阶段( Product Maintain简称PM) (60—70年) 六十年代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采用此种体制,它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他有时候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四部分组成。他的优点就是突出了维修策略的灵活性,更贴近企业的实际,也更经济。另外为了提高设备性能,在修理中队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随时引进新工艺、新技术,这也就是改善维修。生产维修体制的提出区别了设备维修与设备管理,丰富和发展了设备管理的内涵。 四、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行阶段(1970后至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英国设备工程学思想和日本全员生产维修体制(Total Product Maintain简称TPM )的提出,其他国家也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模式。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美国的后期学、由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和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a.美国的后勤学美国的后勤学起源于军事部门,它的主要思想是:第一、可靠性和可靠性 维修;第二、一个系统应包括基本设备和相应的后勤支援两部分。后勤支援包括测试和

海外设备管理思路

海外设备管理思路 近几年来,公司在海外施工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且个别项目的规模很大,使用的国产设备和合资品牌设备数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如何有效解决项目施工和设备维修管理间的尖锐矛盾,如何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突发故障、大修故障发生率以及设备使用维护成本等课题,已经非常严峻地摆在所有项目施工和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面前。 海外设备管理现状: 1、由于是海外工程,设备生产厂家售后服务能力有限,配件缺乏。海外施工企业与国内不同,最大的难点在于——后勤补给、技术服务、检修设备。当前我们只是依靠现场的修理工来保障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转,一旦设备发生大的故障就束手无策,严重缺乏机械零配件,而有高科技含量的先进设备由于没有配套的专业检测仪器,也得不到厂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只能设备停工,结果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为了预防停工待料情况,我们在采购设备备件时已经考虑了一定的富余量, 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更换,但由于没有推行以预防为主的维修模式,哪台设备在哪个部位出现故障无法预测,考虑到在海外施工,配件采购周期长的特点,我们除了考虑一般易损件外,也增加了额外的备品备件,由此也增加了设备配件的资金压力。仅仅埃塞118项目,海外公司为修复设备,配件就采购了800万元,且不包含原郑州公司结转的大量库存配件。而郑州公司结转的库存配件将有大

量的是可能再也用不上,这样也造成了一定的资金浪费。 2、在施工中,一味地追求进度、效益、利润,重使用、轻养护,往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导致施工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 当工程进展到一定时期时,某些前期使用的设备就有可能不会再使用,为保证设备随时可以调转到新的工程中去使用,应该保持机械状况良好,对这些设备及时进行修复、清洁、润滑。全部工程施工完成后,还应该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地整修,恢复其性能,以便在下一工程中再次使用。但由于海外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今天这些设备归属这个公司,明天就有可能被调往另一个公司,机械设备一旦完成任务,扔到一边无人问津。主要原因在于:维修、保养需要资金,而往往到这个时候,项目负责人是不会再出资保养、维护了,以后谁用就不管了。这就有可能给集团公司造成不小的损失。 主要解决办法: 1、在新设备采购方面。对机械设备生产厂家,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审查,要经过严密、周详的市场调查,必要时亲自到海外现场调研,多听取海外施工人员的对设备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的反映。充分了解所购设备的质量及技术服务;尽量选择在海外驻有办理机构、代销点及有售后服务的设备制造厂家;在一个目标周期内,一个施工项目内,尽量选择与海外现有机械设备同厂家、同型号的机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重点)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 2010年04月01日 税收是美国支撑提供财政经费来源,维持经济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因美国经济兴衰、战争的爆发、政府的更迭以及立法的修改而波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联邦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平均为18.2%,其中,2000财政年度全部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20.8%,是二战以来所占比例最高的年份。而由于受经济衰退和政策影响(如减税),2004财年,该比例降至16.5%的历史低点。 经过上百年的不断修改和更新,美国的税收制度可谓是非常完善。总体而言,美国的税可分为以下几类,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从税种看,有个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收入所得税、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销售税、财产税、地产税、遗产税、礼品税、消费税等;从税率看又分为单一税率、累进税率和递减率税;在税收的计量上有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以下简要介绍美国有关的税。 联邦税(Federal Tax) 联邦税顾名思义就是由联邦政府征收的税负。联邦收入所得税主要用于支付国防开支项目、外交事务开支、执法费用,以及支付国债利息等。在各种联邦税中,收入所得税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其次是公司收入所得税。联邦遗产税、

礼品税和货物消费税在联邦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很小。以2004年为例,在联邦总税收中,个人收入所得税所占比例为43%,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为39%,公司收入所得税为10%,货物消费税为4%,其余的4%为遗产税、礼品税和其他税收(见表一)。 个人收入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 个人收入所得税又称个税,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需缴税”(pay-as-you-earn)。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博采、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见表三)。 公司收入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es) 公司收入所得税又称公司税,是联邦政府继个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之后的第三大联邦税进项。该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分别为15%、25%、34%和35%。 各州为扩大就业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均推出针对公司实体的投资鼓励政策,具体体现在税收的优惠措施上。一般而言,各州的经济

国外设备管理模式 & 发展趋势

国外设备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一) 李葆文 编者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设备管理领域,国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是我国企业普遍关心和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刊特邀广州大学李葆文教授撰写了“国外设备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讲座,从本期起连载,供广大企业参考,结合国情、厂情、创造适合自己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 第一讲当代国际设备管理发展特征 一、设备现代化的特征 当代设备的技术进步飞快,分别朝着集成化、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综合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密集化的方向发展。先进的设备与落后的维修能力的矛盾将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企业,成为企业前进的障碍。一方面,要求企业增加设备的自诊断能力和可维修性,要求设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甚至引入无维修设计;另一方面,呼唤更良好的售后服务和社会化维修力量,减轻企业设备维修的负担。然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一些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可能出现。例如自诊断系统出现了,自诊断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又可能成为企业所担忧的问题。有些企业甚至把过于敏感、经常造成误诊停机的自诊断系统拆掉,回到人工诊断的原始阶段。总之,新世纪的设备,将以更快的速度进步和发展,甚至超乎人们的想象。

二、现代化设备与维修管理 现代化的设备更复杂,具有更强的系统特性,因此要求更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近年来企业的发展表明,随着设备的技术进步,企业的设备操作人员不断减少,而维修人员保持不变或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操作的技术含量逐渐下降,而维修的技术含量却逐年上升。现今的维修人员遇到的多是机电一体化,集光电技术、气动技术、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复杂设备。当代的设备维修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维修工所能胜任的工作。这种维修和操作人员变化趋势如图1、图2所示。 先进的设备需要先进的维修技术,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当代设备涉及工种广泛,设备管理成为一门边缘的、综合性的、系统的学科。设备管理人员需要掌握运筹学、后勤工程学、系统工程学、综合工程学、行为科学、可靠性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经济、工程技术、人机工程等知识。 三、设备管理业务 1.技术管理。包括前期管理(规划、选型决策、采购、合同管理、安装、调试、初期管理等);设备台账管理(资产、档案管理);设备状态管理(状态监测和诊断、点检管理);设备维修管理(维修模式设计、维修计划、维修质量验收等);设备环保与安全管理;设备润滑管理;备品配件、材料管理;改造、更新管理;合同化维修管理(委外合同维修价格生成、合同生成、合同管理、检验验收等);专业管理(压力容器、化学腐蚀设备管理,液压、气动系统管理,安全装置管理,计

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学术报告 学生姓名孙凡珺 学号133148302 所在学院名称法政学院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年级2013级

发达国家税制结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现状与改革情况,对于我国税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可以避免出现一些可预料到的问题,同时对于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类似解决的经验或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美国、英国、法国、日本4个发达国家近年来税制改革的情况,从中找过对我国税改的启示。 关键词:税制结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 一、西方国家税制结构的演变过程 (一)以直接税为主 早期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处于农业经济时代,商业属于从属地位,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土地收益税为核心,主要对土地和人头征税,即人头税。 (二)以间接税为主 西方国家采取了自由放任的自由贸易政策,其优点为:采取国内消费税的方式,改变了直接向产品产业征税的方式,从而减轻资本家的负担,收集财政收入;以关税来保护国内产业发展,削弱了封建势力。 (三)现代直接税或直接税为主 这一阶段以关税为主的间接税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是因为:第一,保护贸易政策的关税壁垒阻碍了资产阶级全球性地对外扩张和侵占市场,同时提高了物价,容易引起人民的不满,甚至动摇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二,重复性课税加重了生产者的负担,同时提高了物价,遭到消费者的抗议;第三,资本的原始积累结束,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第二,由于战争的爆发,关税所能筹

集到的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国家支出的需要。因此,法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最先推行了增值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以间接税(增值税)为主的税制结构。 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认识到了直接税的可行性。比如英国1798年抗击拿破仑侵略的“三部合成捐”后来成为所得税。由于一战的契机,所得税取代了关税等间接税成为一个重要的主体税种。 (四)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结构 20世纪70年代“滞胀”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这时里根总统采取了稳定货币供给,减少税收负担的政策,改善了通货膨胀。由于所得税抑制储蓄和投资,但是能够起到自动调节稳定器的作用;增值税可以收集财政收入,调节一国产业结构,各国纷纷效仿美国进行税制改革。 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税制改革情况 (一)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以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联邦政府是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和公司所得税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所得税。地方是以财产税为主。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当属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奥巴马政府一直采取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对此美国政府在财税税收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受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的影响,美国联邦与各州税收收入大幅度下降,尽管美国面对庞大的财政赤字和税收收入减少的双重压力,然而美国政府承诺,不会通过增加中产阶级的税收负担来减少财政赤字的规模。由此看出,美国国内税制改革仍然以恢复经济和刺激就业为主要目标,实施减税政策,尤其是向中低收入者和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是税制改革的主要基调。除此之外,美国也通过开征新税种和适当提高部分税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在国际税收方面,美国为加强打击逃税行为的力度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税制调整:加强国际防范避税的合作,严厉打击境内公民海外避税行为取消美国公民来自海外收入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本国就业。频用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手段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税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一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这30年改革中,税收制度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 30年中国税制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税制改革进程可以划分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2000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期的税制改革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税制改革(1978-1993年) 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可分为涉外税制的建立、两步“利改税”方案的实施和1984年工商税制改革。 1.1978-1982年的涉外税制改革。1978-1982年,成为我国税制建设的恢复时期和税制改革的起步时期,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税制改革的推进做了大量突破性工作,打下理论基础。从1980年9月到1981年12月,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需要,第五届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外合资企业、外国企业继续征收工商统一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初步形成了一套大体适用的涉外税收制度。 2.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方案。作为国营企业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第一步“利改税”,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30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成为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3.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方案和工商税制改革。为了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第六届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决定从1984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发布了关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盐税、资源税的一系列行政法规,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此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了关于征收集体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奖金税(包括国营企业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和事业单位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特别消费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筵席税等税收的法规。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至此,我国工商税制共有37个税种,按照经济性质和作用,大致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涉外税、农业税等七大类。 总之,这一时期全面改革了工商税制,建立了涉外税制,彻底摒弃了“非税论”和“税收无用论”的观点,恢复和开征了一些新税种,从而使我国税制逐步转化为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的复合税制,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税制改革: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内涵要求,1994年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力度最强的工商税制改革。 1.全面改革流转税。以实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税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2.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

(XXXX11)中国现行税制情况介绍及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中国现行税制情况介绍及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点 一、中国现行税制运行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行税收制度基本上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30年内,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税种包括对商品及劳务征收的流转税和对企业及个人所得征收的所得税两大类。另外,还有属于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些财产行为类、资源类税种等。目前,中国共设有20个税种,除海关征收的关税和船舶吨税外,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的税种有17个,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暂停征收。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中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其中,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包括:消费税(含进口环节海关代征部分)、车辆购置税、关税、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烟叶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不含进口环节由海关代征的部分),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企业所得税,除铁路运输、国家

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作为中央收入外,其他企业所得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城市维护建设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印花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其余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近年来,中国税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1年-2007年,税收收入总额(不含关税,未扣除出口退税)由15710亿元,增长至4945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左右,高于同期GDP年均14.7%(按现价计算)的增长速度。中国税收收入能够呈现出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保持了快速、健康、稳定地增长,为税收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税收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中国税收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稳定。2007年,流转税和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和26%,2008年,这个比例为58.2%和27.47%。二是中央和地方收入的比例关系趋于稳定。近几年,中央税收收入与地方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在六四开这一稳定合理的区间,较好地适应了中央强化宏观调控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满足地方财力所需。

美国税收.doc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 税收是美国支撑提供财政经费来源,维持经济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因美国经济兴衰、战争的爆发、政府的更迭以及立法的修改而波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联邦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平均为18.2%,其中,2000财政年度全部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20.8%,是二战以来所占比例最高的年份。而由于受经济衰退和政策影响(如减税),2004财年,该比例降至16.5%的历史低点。 经过上百年的不断修改和更新,美国的税收制度可谓是非常完善。总体而言,美国的税可分为以下几类,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从税种看,有个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收入所得税、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销售税、财产税、地产税、遗产税、礼品税、消费税等;从税率看又分为单一税率、累进税率和递减率税;在税收的计量上有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以下简要介绍美国有关的税。 联邦税(Federal Tax) 联邦税顾名思义就是由联邦政府征收的税负。联邦收入所得税主要用于支付国防开支项目、外交事务开支、执法费用,以及支付国债利息等。在各种联邦税中,收入所得税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其次是公司收入所得税。联邦遗产税、礼品税和货物消费税在联邦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很小。以2004

年为例,在联邦总税收中,个人收入所得税所占比例为43%,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为39%,公司收入所得税为10%,货物消费税为4%,其余的4%为遗产税、礼品税和其他税收(见表一)。 个人收入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 个人收入所得税又称个税,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需缴税”(pay-as-you-earn)。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博采、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见表三)。 公司收入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es) 公司收入所得税又称公司税,是联邦政府继个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之后的第三大联邦税进项。该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分别为15%、25%、34%和35%。 各州为扩大就业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均推出针对公司实体的投资鼓励政策,具体体现在税收的优惠措施上。一般而言,各州的经济发展促进部门欢迎无污染或较少污染、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能够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公司实体在营业税、收

中国税制改革

一、WTO给中国税制带来什么压力? 1、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与WTO要求中国的税制结构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虽然中国加入了WTO,但是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税制改革有很多内容是今年完不成的,因为立法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所得税“两法合并”现在还没有提交到全国人大。改革还应是早点好,至少不应该拖得太迟,否则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 WTO规则对于一国税制的要求就是“国民待遇”原则,要求不能对外商歧视。在20多年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唯独税收与其他方面的情况很不同——税收方面是一直优惠外资的。现在税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外资歧视,而是对内资歧视。 中国关于WTO的谈判主要集中在取消和降低重要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求你拆掉篱笆。加入WTO后,外资市场准入的自由权肯定比现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优惠外商,外商企业可能享有市场开放和税收优惠的双重优惠,但对于内资企业而言则变成了税收和市场的双重负担。 我们的税制基本上是符合WTO要求的,并不是说中国加入WTO就逼着你立刻进行税制改革。外方对我们给出的税收优惠从不拒绝,问题是我们自己要不要继续实行这套政策。中国加入WTO的目的毕竟不是让外资打垮本国企业。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轻装前进。 2、除了企业所得税,决定或影响内资企业竞争力的税收因素还有那些? 决定企业内在竞争力的很多因素中,出口退税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因素之一。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和发达国家惯例相比仍然是退税不足。原因在于我们是生产型窄范围的增值税,产品中还含营业税。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其实仍然征了很多税。从税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出口产品零税率原则。所以要真正解决出口产品含税问题,除了提高退税率、扩大退税空间,还需要增值税转型。最好不要通过提高退税率,超过法定征税率,如征17%退18%的办法,那会为人家诟病。改善税制才是正路。不改税制,通过退税硬性实行外贸补贴,结果是两边都扭曲。 3、近来启动的税制改革,是一次与1994年类似的全局性税改,还是局部税种的调整?此次税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目前是不是改革的良机? 当前并不存在一个类似1994年那样大规模税制改革的条件。不过,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包括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投资需求不足等新情况,尤其是加入WTO。理论界对税制改革建议的重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税等,几乎涉及了税制的所有方面。 4、为什么目前的税改不是一个全局性的改革,却又涉及几乎所有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1994年税制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了。从宏观经济运行方向上说,中国已经从当时通货膨胀转变为现在的通货紧缩。1994年税改的核心方针是抑制通货膨胀

设备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设备的管理工作一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车间设备档案不健全,对设备的运行周期不能及时了解,设备维修计划不能及时实施,其二是设备故障的诊断不及时,造成设备得不到预防修理,以上原因是导致设备使用周期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过度运行设备,维修水平不过关,粗暴对待设备等等都是导致设备运行周期达不到预期的原因。 设备管理的新潮流——全系统,全效率,全员参与 全系统是指:设备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与管理,做到智能化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生命周期,加强设备的使用率。全效率是指:设备的综合效率。全员参与:设备管理有关的人员和部门都要参与,加强设备定期管理意识 实现设备的全系统管理推荐:设备管理系统 重庆六业科技根据长期的市场调研,总结各大工厂、国企、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出现的问题,自主研发的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设备文档的管理,设备缺陷分析及事故管理,维修计划排程和成本核算,预防性维修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是目前企事业设备管理最好的帮手。 设备管理系统有什么功能: 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实现设备前期的选型、采购、安装测试、转固;设备转固后的移装、封存、启封、闲置、租赁、转让、报废,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润滑情况记录。 设备文档管理:设备相关档案的登录、整理以及与设备的挂接。 设备缺陷及事故管理:设备缺陷报告、跟踪、统计,设备紧急事故处理。 预防性维修:以可靠性技术为基础的定期维修、维护,维修计划分解,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作单。 维修计划排程: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行记录和维修人员工作记录,编制整体维修、维护任务进度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工单的生成与跟踪:对自动生成的预防性、预测性维修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工具、工作步骤、工作进度等的计划、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跟踪工单状态。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台帐,编制备件计划,处理备件日常库存事务(接受、发料、移动、盘点等),根据备件最小库存量或备件重订货点自动生成采购计划,跟踪备件与设备的关系。 维修成本核算:凭借工作单上人员时间、所耗物料、工具和服务等信息,汇总维修、维护任务成本,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的分析比较。

日本税收制度简介

日本税收制度简介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国土面积为37.79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为1.27亿人。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属于高收入国家,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03.59万亿日元(2001年平均汇率:1美元=121.58日元)。 一、日本税制概况 日本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课征的制度,由中央征收的税称为国税,由都道府县征收的税为地方税,日本的税收立法权统一在国会,各种税法都要经国会批准,主要税种管理权集中在中央,一些地方税的解释权或减免权归地方政府。日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兼顾型税制,国税、地方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国税由大藏省管理,地方税由自治省管理。 日本现行税制共有53个税种,国税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遗产和赠与税、地价税、酒税、烟税、挥发油税、地方道路税、石油天然气税、印花税、汽车重量税等;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有:个人和法人居民税、个人和法人事业税、不动产购置税、汽车税、汽车购置税、轻油交易税、固定资产税、特别土地持有税、事业所税、城市规划税等。另外,日本的社会保障税不是独立的税种,而是以加入保险的形式缴纳的。在日本现行税制中,国税所占比重极大,地方税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日本税收制度简介 二、日本税制的发展 日本税收制度的形成,主要是借鉴了外国的税收制度。经过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阶段,随着其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税收制度。 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税收制度以土地税为主,土地税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80%左右。此后,虽然在1881年提高了酒税,于1887年引进了所得税,但由于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得税收入仍占税收收入的50%以上。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第二世界大战前我。1940年日本大规模改革中央、地方的税收制度。在直接税方面,分为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重点转向对个人所得课征;对企业所得住所法人税按6%的固定比例征收。在间接税方面,简化了酒税,改变货物税统一税率制,而是按商品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税率。经过税制改革,到1941年,日本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总额的64%,逐渐形成了以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为中心的直接税体系。 二战以后,日本税收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49年)为经济混乱,税制整顿时期。这时,由于各级政府尚未健全以及经济衰退,入不敷出,主要依靠发行公债。

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税法随堂论文信工吴鹏20102450126 论当前税制改革内容与意义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5年来中国的税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税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为税收收入的连年增收开辟了广阔的税源。从2006年到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35822.8亿元增至249529.9亿元,增长了83.7%,年平均增长率为16.4%;中国的税种从24种减少到20种(实际开征19种),减少了4种;中国的税收收入从20017.3亿元增至45622.0亿元,增长了127.9%,年平均增长率为22.9%;中国的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7%上升到18.3%,提高了3.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国家采取了大量的、多种形式的税收优惠措施,支持农业、能源、交通、外贸、金融、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和特定区域的发展(如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几乎涉及所有税种。下面挑三个简单说一下 农村税费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确立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的原则,坚持以减轻农民负担为改革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费改税”的方案虽有不足,但它为解决“三农”

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通过这种形式的改革,从制度上制止了各种名目的收费,确立了税收作为处理国家与农民之间分配关系的主导方式,摒弃了其他非规范的方式;也为加强农业税收征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所以,作为整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改革措施必须全面推行。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需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逐步导引出从中央政府到省级政府、到市县级政府加大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财政投入机制。 然而,也需要明确,要真正建立起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的制度和体制,必须调整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路,着眼于农村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着眼于农业税收制度的现代化。 (二)建立规范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要打破农村基层机构与农民之间的“零和不对称博弈”局面,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必须加大外部资金注入力度,中央财政在这方面应当率先垂范。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中央、省、市、县、乡镇之间财政分配体制。首先,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尤其要明确省以下特别是县、乡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三)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税收制度 通过上述税制改革,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将进一步规范、合理,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将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应。 第一,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改为对农产品商品征收增值税,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可替代。水电施工企业不仅要拥有一支建造精品工程的水利水电专业队伍,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势力强劲的机械化施工专业队伍。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目前,由于水电工程市场投招标机制的激烈竞争,以及水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用轻管的现状,致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转变观念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化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 设备租赁市场的发展造成施工企业机械化专业队伍四分五裂,形不成规模。项目法施工追求短期效应,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精简。再加上工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 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电施工作业中设备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粉尘大,任务量重,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施工机械的技术含越来越高,机电液一体化在机械行业普遍使用,对修理工的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目前施工企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再加上企业的维修条件和手段比较落后,凭直觉和经验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凑合着用”,“差不多就行”的维修观念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现代机械设备机电液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需要先进的检测仪器方可进行。没有必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对着设备的故障现象望而却步,无能为力。设备的返厂维修又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时间较长的尴尬局面。 3.拼设备现象严重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招投标工作的日益规范,施工项目被划分为更多的标段,工期相应缩短。中标企业为在段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致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有些小故障得不到及时的检修,终使小故障酿成大故障。这种重用轻管的拼设备现象使设备的完好率得不到提高,工程进度也同样受到影响,工期拖后又势必需要加班加点来弥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时间就又会被挤出来抢工期。如此的恶性循环,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简介 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缩写为 “PMS”) (提示:以下图文资料属于成都华标企管的原创,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资料来源: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什么是“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标准的名称是《设备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缩写为“PMS”(P lant M anagement S ystem- Requirements)。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PMS)是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标准。是从国内先进企业的优秀设备管理方法中,总结提炼形成企业设备管理最基本的通用要求,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和完善其设备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设备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或服务)。 注1:于2012年,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国内设备管理专家蒋良君、黄集长主导,组成了“PMS标准技术小组”,从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审定,历时半年编制完成了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推荐性标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填补了国内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空白。 注2:2013年1月,蒋良君和黄集长修订标准草案,2013年1月到3月22日,共收到23多份(名单,见标准编写参与者。)国内设备管理专家、学者及企业设备管理专业人士对优化标准草案的反馈意见。4-5月份,由设备管理标准起草小组通过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对2012版的《设备管理体系-要求》作了大量修改,使设备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更翔实、全面,且有了质的提升,这对企业设备管理更具指导性。 注3:于2013年8月,在桂林“全国首届PMS(设备管理体系)大会”上,正式发布《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PMS/T1-2013。(见下图)

我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介绍(doc 30页)

我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介绍(doc 30页)

中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 增值税 1.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 2.税目、税率增值税税目税率表 征收范围税率 出口货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0 一、农业、林业、牧业产品,水产品; 二、食用植物油和规定的粮食复制品; 三、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

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四、图书、报纸、杂志(不包括邮政部门发行的报刊); 五、饲料、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农用塑料薄膜; 六、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13% 原油、井矿盐和除上述货物以外的其他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7% 3.计税方法 (1)一般纳税人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时候,先分别计算其当期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然后以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计税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销售额,按照规定的适用征收率(商业为4%,其他行业为6%)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征收率 (3)进口货物退税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

1.甲类卷烟50% 2.乙类卷烟40% 3.丙类卷烟25% 4.雪茄烟25% 5.烟丝30% 二、酒和酒精 1.粮食白酒25% 2、薯类白酒15% 3.黄酒240元/吨 4.啤酒220元/吨 5.其他酒10% 6.酒精5% 三、化妆品30% 四、护肤护发品8%其中香皂暂减按5%的税率征收 五、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 1.金、银首饰5% 2.其他首饰和珠宝玉石10% 六、鞭炮、焰火15% 七、汽油 1.无铅汽油0.2元/升

谈国外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谈国外工程项目设备管理 唐维益 近几年公司国外工程项目无论是在营业魏还是新签合同额方而都在快速的增长、国外项目因地缘区别及项目的内容不同、毎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象是一本墩科书,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虽然公司自成立至今,实施过很多项目,觀累了很多实践经验、这些部是公司得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但没有系统加以整理. 归纳总结以指导新的丄作.公司如何能在国际承包市场中能站穏脚跟.我个人觉得一是靠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另一方面畏项目管理能力. 这里就談一个方面——项目的管理能力,如何类高项目的管理能力.一是通过培训.这方面公司组织转少.我倉己本人也只参加过一次塘训.二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这是我个人获取管理能力的主要方面,公司组纵的项目经理交流会也足大家通过互相交流方式积累经?验。三是通i±自身的学习总结. 目慎公司的项目经理有的是学水和专业的、有的是学房建专业、有的是非工程专业的.项目管理的经骑和水平也不一样.作为公司目苗项目经理的一员,我觉得前面这三点还远远不够,我们需夏更有系统的项目管理的细则来指导-项目爼的工作.这个细则应该详细包括项目管理的每一个方面.如合同管理中的工程索赔,如果公司能编制一本工程索赔的细则,一名新的项目经理可能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免不必夏的浪费.

当然谈顶目管理.国内工程顶目而言.相对来说也比较规范. 对国外项目管理工作也很有参省作用,但国外工程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国家可能做法也不一样、例如埃塞和博茨的合同管理做法就有区别.所以说设想的这个《细则》需夏尽眾详细,熨结合工程实例,娶区分不同国别.我非常需望公可制定这个《细则》,进一步加强全面业务培训.从理论和实践時个方面提高项目经理的素质"这里我就谈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一-设备管理。 近两年.公司中标多个千万美元左右的项目.如加纳桥梁项目、埃塞的公路和水利顶目、津巴的水利项目、博茨的房建及供水项目、这些项目均是设备投入最很大的项目,设备的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起了比较关键作用.就是钱们通常所说的“拼设备J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国外工程项目的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人员的设置 公司有些大的项目仅配备一两名机烙工.我觉得?这已经魁过时的做法,对一个小项目而育,这种做法应该是可以,但如果对一个设备投入一两百万美元的项目来说.肯定是不科学的.既然讲设备管理,就需夏一班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根据我们公司的项目规模,我设想的配置如N 设备修理人员 设备经理的职贵主要是确定设备选型、确定 设备维护人员的配置和负贵设备维修保养、制定设备的配件计划.工程 项目的设备主?夏有:运输车柄、装栽机、挖掘札平地机、推土机、沥 青摊铺机、发电變备以及公路顶目的抻含杲统。设备经理一是要了解 这些设备的性能而且必须聘悉这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所以对设备经理 的要求相当高. 设备维护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贵设备的定期保养、榜查,制定枚备 的配件计划,收集號理设备在出厂和使拜过程中的资料,如制定i殳 备台帐.记录设备的出勤工作情况?设备的维修记录等、负责设备肥件 仓曆的管理.负贲设备的沾料供给. 设备修理人员可幔据工程设备的情况,可分车辆修理人员. 施工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