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的文化内涵研究

弓箭的文化内涵研究
弓箭的文化内涵研究

中国古代弓箭的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弓箭作为兵器和礼器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出了弓箭在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所蕴含的一些基本含义。同时也对弓箭中的“武”文化和“礼”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做了相关研究,对弓箭文化的根本内涵和形成脉络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弓箭文化射礼符号

Abstract:By excavat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bow and arrow as both arms and ritual vessel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basic symbolic meanings of bow and arrow. Meanwhile it

also made som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the civil and militarycultures of

bow and arrow, and proposed some points on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and the sequence of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of bow and arrow.

Key word: bow and arrowcultureshooting ceremony symbol

弓箭是人类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抛射兵器。据考古发现考证,我国先民在旧石器时期晚期即已发明了弓箭。据《太平御览·古史考》记载,“柘树枝长而乌集,将飞,枝弹乌,乌乃号呼,以柘为弓,因名曰乌号”。也就是说,一群乌鸦停留在木质强劲坚韧的柘桑枝条上,当一些乌鸦飞起时,枝条弹击其他的乌鸦,使之鸣叫。古人由此受到启发,用柘木做弓,并命名为“乌号”。[1]

弓箭最初发明是作为狩猎工具来使用的,古人通过远距离射击猎物,避免与猛兽做直接搏斗。后来随着人类进入氏族社会,农业生产劳动成为主要的生活物质资料来源。这时,部落间战争频发,弓箭自然地由狩猎工具过渡为一件重要的作战兵器。由于弓箭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弓箭和射箭活动与礼仪,教育,民俗等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弓箭文化。

1 弓箭作为兵器的文化意义

在原始时代,兵器的杀伤力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易·系辞》中证论弓箭的武器效能时说“弧木为弓、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说明在缺少有效防护的原始时代,锋利的箭矢是无法抵御的,谁掌握了弓箭力量上的优势,谁就能征服天下。[2]正是由于弓箭在古代战争中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古代的善射者往往能得到人们的景仰崇拜,乃至神化,其中后羿便是最广为人知的。相传后羿射术高超,有文献甚至就把他看作弓箭的发明人:“古者羿作弓”(《墨子·非儒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孙膑兵法·势备》)等。他不仅是战争的英雄,更射下了天上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了天下苍生。由此可以看出弓箭在远古先民心中的地位。因此,在弓箭的制作上,古人有着严格的要求,《周札·考工记》载:“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郑玄注曰:“取竽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在夏商周三朝,田猎活动被统治者视作军事战争的训练手段,用弓箭射杀猎物模拟战场上与敌人的厮杀。“古者田猎军战本为一事。观军战断耳以计功,田猎亦断耳以计功。??古人视田时所逐之兽,与战时所攻之敌无异,禽与敌等视,则田而获禽,尤之战而执讯矣。”

[3]《诗经·小雅·车攻》中记述了周宣王通过同诸侯一同进行狩猎活动,来向诸侯展示周王室军队的兵强马壮和士兵的精湛射术,达到震慑诸侯,维护周王朝同意安定的目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业性的射箭比赛。唐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考查的内容中涉及弓箭的有:马射、步射、平射和筒射,并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而每次朝代更替无不是以战争手段来完成的,在无数次的战争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兵学文化。而弓箭在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是我国兵学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明代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弓者,器之首

也,故言武事者,首曰弓矢”;《五杂俎》(明·谢肇淛)、《武编》(明·唐顺之)、《坚瓠集》(清·褚人获)等古代著作中也将弓箭视为十八般兵器之首。中国古代军事家们还研究发明了许多适合弓箭作战的阵法,并有许多记录弓箭作战理论的著作付梓,如《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逢门射法》等。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射术高超的英雄人物故事总要渲染一番,如养由基“百步穿杨”、“李广射虎”、吕布“辕门射戟”等等。从对人物射术的精准和射箭时候冷静沉着的表现来展现人物的胆识和谋略。在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神中,人物和他身体之外的环境要素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所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将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等联系在一起,对于英雄人物的情感也往往移情于他所使用的兵器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兵器成为了人物力量和精神的一部分,被赋予了更多的符号意义。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以射术高超闻名的武将多是有勇有谋、忠义双全的,如黄忠、赵云、花荣、燕青、薛仁贵等等,因为在射箭时,要求沉重冷静,当机立断。在古代诗歌中,也有许多以弓箭来表达情感的,如“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唐·杜甫《寄赠王十将军承俊》)、“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唐·李白《胡无人》)、“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唐·李益《塞下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在这些诗词中,作者都借弓箭表达了精忠报国的豪迈气概。综上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弓箭被赋予了英勇、果断、睿智、忠义、豪迈的精神特质。

2 弓箭作为礼器的文化意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在古代社会中,祭祀和军事是关乎国家政权的两件大事。弓箭不仅在军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祭祀中射箭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仪式。

“弓矢斯张、干戈戚扬”(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描写的是公刘率本部族迁徙准备出发时的壮观场面。在原始社会中,弓箭可以说是杀伤力最强的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直接关乎个人和部落的生死存亡,因此把弓箭当作一项重要的礼器来显示威严、表达崇拜是很自然的事。在强调“以礼治国”的西周,射箭仪式扬弃了祀仪中的宗教成分而与礼法相结合,形成了在周朝十分重要的“射礼”。射箭成为了统治阶级宣扬道德礼法、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周朝射礼包括“大射”(天子、诸侯在举行盛大祭祀之前所进行的射礼)、“宾射”(诸侯来朝天子或诸侯之间相互朝拜时举行的射礼)、“燕射”(天子慰劳使臣,与诸侯同坐娱乐时的射礼)、“乡射”(乡大夫举行乡饮宴时的射礼)四种。在射礼过程中,天子、诸侯、乡绅所使用的弓、箭、侯(箭靶)、标准、所奏乐曲、礼仪程式等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并且射箭时,每个人的动作如进、退、周、还也要合乎周礼的规定。参加者必须按身份自上而下分成若干等级,不得错乱。如果在礼仪上稍有差迟,就可能受到处罚。在射礼过程中有专门的主持人“司射”,临场执“扑”,准备随时挞伐违反教令者。[4]

射礼的宣扬显然是有多重现实意义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对射礼的重视,一方面统治者可以通过礼乐教化来培养被统治者的尊礼意识,传播尊卑等级观念,规范民众思想,使其行为合乎规矩,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对此,国内著名三礼学专家杨天宇指出,“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5]同时,将射箭活动礼仪化来使上下习射,可以保持国家的军事实力。宋代吕大临也曾指出,射礼“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乐,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争。”可见除了思想教化的功能外,“射礼”也同时作为军事训练和武力炫耀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射礼作为一种具有体育和德育双重功能的礼仪活动,对古代民众来说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强健体魄,修养道德的作用。在射礼过程中除了要“进退周还必中礼”,还要“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可见射箭时一个人的姿态动作和精神状态都需要达到健康积极的状态,才能有精准的表现。无论如何,周朝射礼中的弓箭虽然还带有它作为兵器的武力性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仪式道具,成为了一种代表礼仪和品德修养的符

号。尤其到后来,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说的是汉朝司马相如到了蜀郡时,蜀县令“负弩矢前驱”,表示欢迎礼度极为尊敬。弓箭已经慢慢脱去了军事的因素,成为一种完全的符号了。

3 “六艺”之“射”的文化内涵

正是弓箭对于国家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射术也被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对待。射术无论是在夏商周的“序庠之教”,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六艺之教”,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6]在“为政尚武”的西周,“六艺”教育中的书与数称为“小艺”,是贵族日常生活所需,属于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礼、乐、射、御则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备的本领,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7]“大学”中习“射”的内容主要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和井仪五种射法。作为培养人才的“射”艺来说,其作用对于统治者来说与“射礼”是一致的。“五射”中的“襄尺”就强调在射箭时,“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以此体现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而儒家思想在尊礼的同时,也把“射”艺之教作为修身、益智、育德的重要方式,赋予了习射以“仁”的内涵。孔子曰:“射者,仁之道也??己正而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中庸》中也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强调通过习射培养人们严于责己的自省精神。同时孔子也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认为日常不应争强好胜,但射时必争,射毕共饮,而争中有礼,方为道德君子,强调在习射中培养进取精神和宽广的胸怀。所以孔子认为“射者,所以观盛德也”,通过射术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品德。墨子也主张对于善射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清朝教育家颜元在其《朱子语类评》中说:“礼、乐、射、御之学,使人健筋骨,和气血,调人性情,长人信义”。因此,古代认为射术能够反映一个人德、智、体方面的综合素质,对于射术的考察也成为当时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在“大射”和“乡射”中善射者都将得到天子的封侯或乡大夫的推荐:“故天子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8],“……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礼记·射义》)。甚至有春秋时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俚“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韩非子·内储上篇》),通过考察射术高低来决定疑犯是否清白的做法。“以射选士”和“断讼射的”都说明了射术在当时被视为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代表,弓箭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代表健康体魄和高尚品德的符号。

4 弓箭文化的传播与衍生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我国历史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弓箭同时作为武器和礼器在上层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弓箭在战场和礼教活动中的反复演示使得它逐渐成为了具有“武”和“礼”双重意义的符号,并通过“射艺”教育得到强化、合并、传播。随着历史的发展,弓箭的象征意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符号。同时,弓箭的文化内涵也不断地泛化和“延异”,其文化含义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作为兵器的弓箭,一直被寓以男子所应有的众多优良品格的含义,是男子阳刚之气的代表,而又兼有“文”和“武”的特质。“射者,男子之事也”[9],射术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男子所必需的技能。古代求子会在庙堂“献弓于高谋之前”,家中有男孩降生时,则要“悬弧与门左”,希望男孩长大后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直至现在,我国东北满族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在战场中有“折箭为誓”,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在这里,箭可以视作信用和决心的代表,而其根本也是立誓者将箭作为自己人格和生命的代表,用折断箭来表达违背誓言甘受惩罚。而古代战争故事中反复出现的有关弓箭的英雄故事联立成的一个丰富的、庞大的意象群,本身也是弓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而直至现代,在福建等地的农村,还有在家门或村中大樟树上悬挂制作精致的小弓箭以“辟邪”,相信弓箭可以降服病魔瘟神,以此来

祈求平安,人们对弓箭武力的崇拜在民俗文化中被已经神化了。

而作为礼器的弓箭和射箭活动,慢慢脱去了它原有的军事含义而增加了交际娱乐的意味,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符号和象征式的动作。如到了战国时,西周宴会中的射礼就被“投壶”所代替。《礼记大全》载,“壶之为器所以实酒而置之席间者也。其原始也,必以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为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寄射节焉,此投壶之所由兴也”,“以壶代侯”,以“棘”代箭,以投代射[10],射礼中的弓箭已完全脱去了其作为工具的原始功能,成为了

一种纯粹的礼仪符号,甚至可以用其他物件替。随着娱乐意味的不断加强,射箭活动的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如后世就有“射柳”、“射粉团”、“射木兔”、“射虎”、“射草狗”等活动,作为节日和聚宴时的娱乐手段。这些射箭活动已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5结论

弓箭是作为一种狩猎工具被发明的,而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则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战争兵器。因此,弓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来考察时,它的含义是建立在武力文化之上的,“阳刚之美”应该是中国弓箭文化最根本的特质。原始社会战争中弓箭的突出作用决定了它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人们对弓箭的崇拜也上升到了很高的精神层面,将它作为一种祭祀礼器来对待。周朝“射礼”和“射艺”训练虽然都有很大的“尚武”成分,但儒家思想的影响又使得射箭活动中加入了更多的人文教化因素,弓箭的文化含义得到了质的拓展。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弓箭文化在“武”和“礼”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延展和扩大,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弓箭文化,弓箭也成为具有多重美好含义的一种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刘训凯等.试析弓箭文化的特征[J].太原: 山西省体育报刊社,2011,3(5):92-94

[2] 刘英林武文.对中国弓箭文化的研究[J].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15 (3):39-43.

[4]李宇.试析先秦弓箭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 2009.

[5]杨天宇.礼记译注·射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1075.

[6]梁维卿. 论“六艺”之一“射”的文化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19(3):106-108.

[7]李宇.试析先秦弓箭文化内涵[D].西北大学, 2009.

[8] 杨天宇.礼记译注·射义[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1081

[9]杨天宇.礼记译注·射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1077

[10]梁维卿. 论“六艺”之一“射”的文化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106-108.

王玉_论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定稿

论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体育组王玉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乒乓球运动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乒乓球运动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它蕴含着现代社会人们所崇尚的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在人类生理、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具有商业价值。乒乓球运动的文化价值在于通过运动体现个人自身价值和促进人类自身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乒乓球;文化;内涵;价值 乒乓球运动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不断萌芽和演进的看并以一种文化现象进行传播。人类为生存而寻觅食物,尤为掠夺食物的战争而促使了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获得本能需要是竞技运动产生的源泉,也是竞技运动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乒乓球运动产生于近代,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的沉淀。在竞技体育不断向自身极限进行挑战的今天,大众健身体育正积极的引导人们向“健康”发展的今天,乒乓球运动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方向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与解析塔的文化内涵,使人们更加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文化价值。 1.乒乓球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1.1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乒乓球最早起源于网球,相传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Table tennis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的比赛用具。在乒乓球发展的最初时期,table tennis有其它名称,如Indoor tennis。1900年左右由于轻工业的发展,球改成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球。纽约的

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设计与比较分析_任剑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2 2015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 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殑殑殑 殑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设计与比较分析特邀主持人 任剑涛[主持人语]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央相继确立了改善和加强人大、政协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这是值得系统描述和深入分析的重大政治学命题。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7年历程。渐进的改革以摸索性、分散化为特征,这样的改革进路自有其历史理由,收效也甚为显著。随着改革的深入,走到了结构性调整的关口,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适应中国的国情,对中国改革的总体目标模式进行周全设计和有力推进,已经成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首当其冲的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力图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标志。本专栏的四篇论文从不同侧面立论,致力阐述中国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的复杂内涵,并进行比较分析。任剑涛教授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基于近期顶层设计的评述》一文,旨在探讨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通过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勾画出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轮廓。这一体系,以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为目标模式,以政党领导权、国家立法权、民主协商权和法律主治权为四大支柱。这一体系有一个从设计到落实的转进,具有中国的特色,但其设计符合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一般模式。肖滨教授的《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定位的四个维度》一文,重在确定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基本结构面,指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应权力运行从国家专政、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发展的历史趋势;呈现为执政党统领格局下多元主体有序的协同治理,以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试图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提升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奠定内部基础;优化治权,以期从经济绩效合法性转向治理有效合法性。黄璇博士的《当代中国治理与现代自由理念》一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首要价值自由与当代中国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当代中国治理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混成性使用:源自革命的建国原则,是对积极自由的实践;在现代国家治理进程中,源自消极自由观念的保护性理念发挥着引导作用。但从总体目标上讲,当代中国治理表现出兼综两种自由的意图。陈华文博士的《现代政治与治理能力的民主化》一文,从现代政治理论着手,指出治理的民主化凸显的是公民治理能力的民主化,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政治中,审慎的政治判断孵化出平等的公民能力,促使公民形成政治理性、具备政治判断,从而实现善治目标。相比而言,政治民主是治理能力民主化的制度保障,而治理能力的民主化为政治民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主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表述中的核心范畴是“治理”。当党中央以其为关键词来表述自己的执政取向与政策方针的时候,就更需要分析清楚其中的政治与学理蕴含。本专栏的四篇 论文均属初步尝试。深入的探究,有待学界的进一步努力。—1—

山东地域文化

山东地域文化(一) (一)泰山文化 泰山文化是自然地理特征的文化,也是地域性文化。泰山自古至今声名显赫。打开中国的历史典籍,从《十三经》到《二十五史》,多处可见对于泰山的记录和描述。它是一座富有象征意义的山,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赋形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喻体。 1.泰山概貌 泰山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东侧、山东省中部,横亘于泰安、济南两市之间,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相对高差1391米。据载,在距今24亿年前后,鲁西包括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在这个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这些山系中的一部分,高高地耸立于海平面之上。距今1亿年左右,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今日泰山的雏形。直到新生代中期(距今3000万年左右),今日泰山的总体轮廓基本形成,又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雕凿,终于形成了今日的景貌。据考古发现,从40万年前到4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泰山文化区域曾活动着沂源猿人、新泰智人,两者分别代表了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到了新石器时代,这个地区的原始先民依次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一系列灿烂辉煌的文化。 泰山摩崖刻石泰山有着丰富多姿的名胜古迹。古老而年轻的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胜迹众多的岱阳又称泰前,是泰山风景名胜荟萃之地,除岱庙外,还有登山东路、登山西路、环山路、徂徕山等景区。今存寺庙20座,碑碣639块,摩崖刻石634处。天人合一的岱顶,位于泰山

之巅,面积0.6平方公里。由此可跨天门,游天街,望天阙,渡仙桥,逛琼阁,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雨凇雾凇、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奇观。岱顶现存庙宇5座,碑碣22块,摩崖刻石246块。风光秀美的岱阴,位于泰山主峰以北,包括后石坞、谷山玉泉寺、桃花峪、娄敬洞山、五峰山、昆瑞山、灵岩等景区。其群山连绵,旷远清幽,奇峰怪岩,洞坞藏秀,有寺庙6座、碑碣640块、摩崖刻石599处。 2.泰山风尚 泰山是一座“文化山”,它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历代统治者和广大民众都采取种种仪式,表达对泰山的景仰与膜拜,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泰山文化”现象。 泰山崇拜。泰山因其“大”成为古代人最早推崇它的原因之一,人们崇拜泰山,是希冀这座“大”山给人带来力量,驱除灾害,求得幸福。人们在对“大”的膜拜中逐渐发现,太阳有着更神秘的力量。因此,太阳崇拜成为泰山崇拜中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东方与太阳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中,太阳就被称做“东乌”、“东君”。东方成了尊贵的方位。例如“五行”说中,东方属木,其色为青苍,所以“东方曰苍天”;在“八卦”中,东方为“震”,“震为长男”;在“四时”中,东方为“春”,春乃四季之首;在“五常”中,东方为“仁”,仁是天地大德;在“五帝”中,东方是“青帝”,青帝是至高的天神……这种出于原始思维的东方崇拜,使地处中原之东的高大泰山有了更加神圣的力量。《文献通考》中即记述“岱宗东岳,以其处东北居寅丑之间,万物始终之地,阴阳交泰之所,为众山所宗也”。泰山崇拜反映了人类早期对自然力、自然之神的敬畏与依靠,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始形态。 泰山封禅。帝王封禅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现象,几乎是每个皇帝梦寐以求的。在帝王封禅史上,除了武则天以女皇的

中国古代射箭文化

古代中国的射箭文化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掠夺战争日益频繁,人们把狩猎的工具和技能用于作战。综观中国的古代史,可以说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射箭,也涌现出许多善射的人物。 1.从后羿射日说开去 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我国是家喻户晓。传说远古的时候,天上10个太阳齐出,烈焰焦烤,江河干涸,大地龟裂,草木枯死,百姓遭受空前的灾难。于是,玉帝派遣天神后羿下凡,赐给他“彤弓素矢”,为民除害。后羿面对苍穹,弯弓搭箭,一口气射落了9个太阳,吓得

最小的那个太阳颤栗着躲进了扶桑木的浓阴。后羿又一鼓作气,射中了河伯之目、风伯之膝及其它危害百姓的妖怪恶兽,为民除害。于是,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百姓又能安居乐业。 历史上,对后羿还有另一种传说:据记载,羿原为东夷族的酋长,带领其善射的东夷族部落,起兵攻夏。羿凭其善射,代夏为后,故称后羿。《左传》说他“代夏政,恃其射也”。后羿不但善射,也善于教射。“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善矢,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往弓,合弓矢而教之射”(《太平御苑》)。 据古书记载,远在36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序”,《孟子》中说:“序者,射也”。可见序是学射、训练武士的专门学校。 在殷墟小屯的发掘中,发现有骑射的遗址,证明商代后期便出现了骑射。商代后期,出现了威力很大的战车。战车上包括三名战士,其中就有一名在车左边持弓箭的弓手。 商代学校有“教”、“痒”等几种类型。射箭是当时战场上重要的作战方式,因此,商朝极重视对贵族青少年的射箭训练。 2.西周六艺

我国西周时期,射箭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男人自童年起即普遍习射,射也成了男子本领大小的象征,被称为“男子之事”。男子以不会射为耻,“不能则辞以疾”。《礼记·射义》记载,周代家中生了男孩,则要用“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射义》强调射箭要“内志正,体外直,然后持弓矢省固;持弓矢省固,然后可以言中”,“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说明射箭除了强身健体、增强武艺外、还是培养人品质和素质的良好手段。据《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说明当时对于包括射箭在内的武艺极为重视。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并根据年龄的差别,规定不同的内容。如13岁的少年学舞勺(各种文武);15岁的成童学舞象(各种武舞);15岁以后学射、御。 学校中教射箭的方法为“五射”教学法:“白矢”,即射穿箭靶,看见箭镞;“参连”,即连珠箭,三箭连发;“剡注”,即水平箭,箭直插于箭靶;“襄尺”,襄是平的意思,尺指前臂。射时,前臂要平,肘上可以放一杯水;“井仪”,意思是四箭命中箭靶,所射箭要成井字形。这五种教学法为后人射箭提供了一定经验。 3.古老的射箭比赛-礼射

创建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的具体实施具体实施方案模板.doc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创建中学体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足球、排球、乒乓球)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以及运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特色。我校以阳光体育为载体,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真正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健康成长的乐园,尽快地形成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自身特点出发,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为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立以足球、排球、乒乓球为我校体育特色项目。特制订我校足球、排球、乒乓球体育行色项目实施方案。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主任:陈光校长 全面领导和管理项目运动的发展工作。 副主任:李楠校长 具体管理项目运动的发展工作。 组长:庞雪飞 直接领导和管理项目运动的发展具体工作。 副组长:邱杰朱现宝屈守广杨鹏万思民房亮协助执行 体育特色教学教研活动以及赛事的训练、组织工作。

组员:姚波姜庆潮 具体执行足球特色教学、训练工作。 组员:张德 具体执行排球特色教学、训练工作。 组员:李锋 具体执行乒乓球特色教学、训练工作。 三、历史背景与现状分析 1、办学目标明确 我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传承中超越,在积淀中发展。我校也一直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创建知名学校”为办学宗 旨和办学目标。未来教育,必将是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教育,办学特色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也将成为我们学校生命生存延续的命 脉。 2、基本情况 我校是山东省重点中学,是山东省体育项目足球、乒乓球、田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具有优良体育运动传统。体育场地设施齐全。校 园处在环境幽雅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郯国故址三千年古城墙下,大 约3 万平方米的平整运动场地。校园内高标准体育场馆一处(排球场三个、乒乓球训练场地八个)、人工草皮标准足球场地一个、自然草 皮足球场地二个、室外塑胶排球场四个、三十二个乒乓球训练台场地 二个、 400M塑胶田径场一个、 300M沥青田径场一个、室外塑胶篮球

乒乓球特色 结题报告

学中练练中乐 —长兴县第三小学乒乓特色“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研究报告 ※长兴县第三小学课题组 【摘要】乒乓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对锻炼身体很有价值,尤其是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对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它是我国乒乓球爱好者和少年儿童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并且是我们国家的“国球”它是展现我国乒乓球水平长盛不衰,更是代表我国体育形象的体育项目。《学中练,练中乐—长兴三小乒乓特色“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潜在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家长需求、学生需求等,我们针对这些需求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利用它进行课堂教学,开展课余活动,进行校本课程研发与利用,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特征与开发实践成效作了思考。 【关键词】体育校本课程乒乓球阳光体育开发 一、课题的提出 有关研究表明,现在青少年体质极其虚弱。据专家分析,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二是目前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 为加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指导,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通知》提出,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活动,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自98年被确定为长兴县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以来,我校一直开设乒乓球兴趣小组, 课题负责人:乔益强执笔人:王红健 课题组成员:杨杰王卫星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班级视觉传达设计11-1 姓名田文琦 学号201110010094 指导老师张晓菲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内容提要: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中国平面设计的方向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具有独到的创意。 关键词:中国平面设计;方向;解析 一、中国设计的现状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平面设计也不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食品的包装从单一发展到现在的五彩斑斓,品种繁多,更加注重了美观与功能性相结合,设计理念更加人性化;我们手中的书籍从一色的文字发展到现在的读图时代,使我们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领略文学的魅力;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五花八门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眼帘,使你无时无刻都在接受它们所传递的各种信息;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互联网上畅游,网页设计使我们浏览文字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这些都是平面设计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精神上的享受,但这其中却有很多作品在滥竽充数,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有一些设计师为此而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申奥的成功,带动了中国平面设计的新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发展速度过快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有许多作品远离了中国文化传统,缺少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 二、中国设计的继承和发展 经济决定了设计的市场,作为设计师有责任去引导这一市场,我们在这些项目中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设计本身,因为我们不仅肩负的是我们的作品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国。这也许有些高远,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所用到的资料几乎都是来自国外的案例,例如可口可乐、耐克、肯德基、麦当劳、奔驰、宝马等等,而我们自己的却少的可怜。虽然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和经济因素,但我们好多设计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是中国

东营市概况

【东营市简介】 东营市是1983年10月成立的山东省辖市。全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利津、垦利三县,行政区面积8053平方公里,人口179.3万。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华东)和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坐落在这里。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在黄河三角洲昔日荒凉的盐碱地上平地拔起的一座新兴城市。1961年4月16日,石油勘探工人在东营村打出了第一口油井,揭开了地下油田的神秘面纱,并以这个小村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城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东营市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也有古老的陆地。北部是新冲积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广袤无际,清新壮丽;南部是战国时期齐国腹地--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旅游文化类型看,东营市的旅游资源包括黄河口文化、湿地生态文化、石油工业文化、古齐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等多种类型。在这些文化类型中,尤以黄河口湿地生态文化和石油工业文化最为典型,在省内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黄河从东营市中部入海,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可以看到“黄龙入海”“长河日出”“河海交汇”等黄河入海景观。在入海口附近,有面积达15.3万公顷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有面积达1万公顷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形成了以“新、奇、野、阔”为特色的黄河口湿地生态自然景观。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胜利油田已形成了以“壮、雅、朴、实”为特色的现代石油工业景观。林立的井架、采油树、丛式井组,雄伟的海上钻井平台,纵横交错的油气管道,被誉为“海上长城”的孤东围海大堤,现代化的石油工人新村等充满“油味”的现代石油工业景观,是富有行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 东营市南部有以孙武故里、古齐文化、现代农业为主要内涵的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孙武祠和几百处古齐文化遗址等;中部有展现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及新兴城市建筑的系列景观,主要景点有黄河大桥、黄河水体纪念碑、天鹅湖公园、新世纪广场等。 【地理位置】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在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东营来历】 东营,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西营以西有一村庄哨头,三村为东征时扎寨位置。明洪武年间建东营村。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石油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1983年成立地级市。 【民风民俗】 东营境内南部和西部地区多为古村古镇,东北部沿海地区移民较多。过去,境内居民主要从事农、牧、渔、盐业生产,勤劳俭朴,淳厚善良,思想观念受齐鲁文化的影响,民间习俗亦具有齐鲁文化特征。60年代后,为开发胜利油田,大批石油工作者集聚东营地区。油田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各有不同的习俗,各地风俗互受影响,但入乡随俗者居多,基本上保持了当地的风俗人情。 【礼节】 清代,行跪拜、作揖之礼。民国时禁行跪拜礼,改行鞠躬礼。建国后,人们一般的交往礼节是握手、点头致意和鞠躬等。农村遇春节、吊唁、祭祀等特殊场合行跪拜礼。亲友之间馈赠礼品或招待宴请,必在一定时节回敬。亲朋、同仁久别重逢,亲切握手,互相问好。分别时道声"再见"并招手致意。有客至,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待客时,请客人左首坐,备餐敬酒,让菜劝饭。客去时,主人送到门外,握手或招手告别。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方案

大鹏新区南澳中心小学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方案 一、争创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与《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健康第一”为宗旨,以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重点,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以改革促提高,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以“培养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打造体育品牌”为特色办学理念,以跆拳道运动为突破口,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通过“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推进,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成为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

校,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精品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3、4月——2013、7月 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向40分钟求质量;根据学校实际选准要创建的优势项目制定规划,初步构建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组织开展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第二阶段:2013、9月——20014、2月 在现有体育社团(跆拳道、田径、帆板、篮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等)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使大课间活动更科学、规范、有效,从而带动其他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校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通过教师指导、参与、比赛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走向社会。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即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阶段:2014、3月——2014、7月 以体育德,以体益智,以体强志,以体养性,以体兴校,使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

最新解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word版本

解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现今的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被人们所使用,在创意设计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得精髓,为现代设计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题材甚多,是其他艺术设计元素无法比拟的。本文主要从标志设计与传统元素的结合出发,探索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如何更好的结合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东方文化的独特景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饮食文化、民族风俗、宗教、武术、建筑、服饰等。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现代社会影响深远,在艺术方面,更是表现得精美绝伦,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则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元素,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

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吉祥图案、中国结、京剧脸谱、皮影艺术、景泰蓝、兵马俑形象等等。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明和文化,把传统元素运用于标志设计中,往往都是用现代设计手法来表现传统元素,而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标志设计中不仅是对视觉形象的提升,同时也可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魅力。 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灵活运用传统元素,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人们的审美取向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在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对图形创意的表现不仅仅满足于传达出企业或商品信息,同时也要求图形的艺术视觉感强,而在这其中运用中国传统的元素来表现,不仅能达到预先所要的商业价值,同时也能传承文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所以对于现今的设计师来说,如何更好地把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标志(英文俗称为:LOGO),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

(完整版)东营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东营市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1、字音字形:多音字、形近字为重点 2、选择恰当词语:语义相近词——语感、固定搭配、相异的词根 3、2016、2017选择恰当的句子,3句; 2018选择使用恰当的成语 4、解说词,2010/2011/2012标志;2013/2014漫画;201 5、201 6、2017名家画作2018选择恰当句子,4句; 5、1-3句理解性诗词默写;4句记忆性重点文言文默写; 6、名著阅读填空:作者姓名及国籍、作品名称、主要人物姓名及形象、主要情节。 7、综合性学习 题型:汉字的本义、引申义,根据材料总结思想内涵,文化传承活动倡议 知识点:文字演变 二、阅读欣赏 (一)诗歌鉴赏(4分) 主要题型2014-2018年基本没有变化: 8、(1)形象的作用(2018):贯穿诗歌、以之自况、寄寓心志 (2)形象的特征(2015)、怎样的形象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9、从构思、写法、语言角度赏析诗歌 (1)构思:曲中见直;新颖别致;思路严谨;总分相承、层次井然 (2)写法: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最常见且易于分析)、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衬托、烘托、渲

染…… (3)炼字方面:平中见奇、朴中出新;避俗出新;用语奇特、精炼传神 语言 巧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总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练习可让学生多积累此类题型的知识点及语言,多背多记。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8分:2222;233) 2015-2018年题型基本一致,2018年去掉句子翻译 11、实词虚词解释:课内积累、推测(语境、结构、联想、邻字、成语对应)(课内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扎实,为之打下基础;课外出现的也要及时积累) 12、句子翻译(2018年取消):把握关键词;直译;人名地名不译;补充省略成分;意思准确通顺。 13、主旨理解、内容把握 14、写法上的相同点及其作用:正侧面描写结合、借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衬托(根据课内推测课外) 总结:课内文言文是基础,以上几点一定要学透、学精,掌握扎实。 (三)课内阅读(节选200-300字的片段)(8分:233;44) 2018年改为两个小题:13赏析外貌描写、14语言描写的作用 2018前: 14、整体脉络 15、内容把握 16、语言描写作用

弓箭的发展与历史

弓箭的发展与历史(献给国内传统弓的艺人和朋友们) 弓箭,这种古老的武器,它看似简单,却有着繁杂的工艺。不论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在热兵器时代,包括在现代。弓箭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在军事领域,体育领域,弓箭仍在广泛的运用,如果大家问弓箭是如何产生的,那么历史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的祖先使用弓箭的年代应该追溯到三万年以前了。 远古之际,先民们为了自身的生存,要依靠智慧和力量去跟大自然搏斗、跟凶禽猛兽搏斗。在漫长曲折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许多取胜的方法和器具,棍棒、石块只是天然形态之物,出击的距离范围有限;而弓箭则系人类以石、骨和木质造成的复合工具,是一种得以进行远距离射击的最有实效的武器。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道:“弓矢对于蒙昧时期,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期和枪炮对于文明时期那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村发掘出的一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打制石镞,是用很薄的长燧石片制成的,有很锋利的尖端。器身两侧的边缘也不十分锋利。这种石镞明显地符合箭头的三要素:锋利、尖头适度、器型周正。这三点可以说明它是箭头。在与尖头相对的另一端(底部)左右两侧有点凹进去,成为一个小把,这显然是用来安装箭杆的。从这两点可以推知峙峪人已经使用石制的弓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这枚长约2.8厘米的薄片燧石箭镞的产生年代距今约有28000年以上,而后羿射日的传说尽管只是一则神话,但也说明了弓箭在上古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弓箭的使用,在人类技术史上以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属一次真正的“革命”。自从有了弓箭,人类的活动天地就更为广阔,人类便开始走出山洞巢穴,离开大树、森林,来到平坦广阔的平原草地

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方案

xxxx小学创建乒乓球特色学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方位提升我校办学品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一系列乒乓相关活动的推进,倡导“团结协作,勇敢拼搏,永不言败,为国争光”的乒乓精神,达到“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练志、以球兴校”的育人目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方案。 二、意义: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办学环境和装备条件比较困难。乒乓球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因而在我校推广性很强。我校教职员工中有不少人都喜欢乒乓球运动,当中也不乏水平较高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乒乓球传统学校。同时,乒乓球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经过对学生的意向调查,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乒乓球运动,这也为乒乓球运动在我校的普及奠定了基础。我校原来的7张球台,保证了每班一台。为创建乒乓球特色项目学校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学校的乒乓球运动逐渐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与教学设施条件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以“乒乓球”作为学校特色项目。通过乒乓球运动开展各种

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一些打乒乓球的方法,并了解乒乓球的知识、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对于学生发展灵敏度、协调性、速度、耐力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展以“乒乓球”作为学校特色项目,来推动和普及学校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乒乓球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师生在体育活动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很好地落实和践行了我校的“为学生的一声奠基”的办学理念。 总而言之,以“乒乓球”作为学校特色项目,不仅能培养师生强健的体魄、勇敢顽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协同配合、和睦相处的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尊重与交往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创建目标 我们的育人氛围好,教师敬业,素质高,学生乐学善学,教学成绩突出。我们通过挖掘上述自身优势创特色,丰富学校内涵,树形象,促发展,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学校将采用分层推进、分步发展的战略,打造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兴趣,让邢家小学每一个学生热爱运动、快乐运动,体育上均能达标,每一个学生学得一项体育专长,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以此带动和促进学校常规管理的落实,力争学校每年镇运动会中取得好的名次。提升学校办学知名度,创农村特色学校。 具体目标是:

乒乓球文化内涵探究

乒乓球文化内涵探究 [摘要]关于乒乓球文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和体育社会学的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乒乓球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究,系统地阐述了乒乓球文化的定义、分类、特征和功能,以期望为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与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乒乓球文化;体育文化;内涵 1前言 乒乓球运动发展至今已逾百年,现今,乒乓球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已在全球广泛传播,并拥有了大量的乒乓球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科技人员、乒乓球迷和乒乓球器械、设备等资源,在中国,乒乓球更是被誉为“国球”,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乒乓球运动的传播与发展,必然地形成了乒乓球文化,乒乓球文化引领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说,乒乓球文化是保障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源动力。因此,研究乒乓球文化对于促进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研究乒乓球文化也是挖潜和发挥体育文化作用的重要渠道。 2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基本涵义 2.1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现实与抽象的结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范畴之分,广义上认为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文化具有延续性、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关于文化的研究开始较早,十九世纪就有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论述,泰勒是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原始文化》)。许嘉璐认为“文化无所不在,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专家、学者对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成为体现一国或一民族特质的重要标志。

中国元素策划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联合会办公室 策 划 书 (题目:中国元素) 策划人:曹恬

活动题目:中国元素杯创意设计大赛 承办方: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联合会办公室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联合会办公室所有 一、活动背景: 大国崛起,需要中国元素 梅高广告董事长高峻先生所言,“20年前我们学习西方是应该的,但是现在还在学习他们,则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但需要中国制造还需要中国创造,因此,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增加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高校的扩招,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的状况下,大学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加的形势下,为了给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一个自我实践的机会,给所有同学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提高职业道路上的竞争力,为面对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增加他们的爱国心。决定举办此次创意设计大赛。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这次活动以提高爱国主义为根本,以“服务同学,提供舞台”为活动宗旨,发展实践就业梦想,融入企业招聘渠道,培养自我展现能力的精神,架起学生与企业招聘的桥梁,搭起自我的平台,了解企业招聘的方向,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简历设计的作用,针对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长远计划,让同学了解简历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设计主题: 以中国元素为核心,展现中国特色,可任意进行创作、设计。 四、活动对象: 内蒙古科技大学全体学生 五、设计要求: 含有中国元素中国特色的商标、服饰图案,衣物,创意制作,平面广告等 例如:中国特色的王老吉,日本设计大师藤原浩的中国龙版牛仔裤,2010年世贸会上的中国展馆等,服饰图案如京剧脸谱等 六.活动时间: 作品征集时间 初选 复选

前3名作品总决赛展示 七、评选规则: 1全校同学在作品展出当天全校同学参与公开投票 2 初选:评委从得分最高的前30名设计稿中选出15份作品进入决赛 3复赛:进入初选的前15名作品进行最后投票,最终结合投票数以及专家评审团意见,评选出最具设计奖,二等奖,三等奖; 4比赛允许合理拉票,但杜绝恶意刷票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八、奖项设置 最具设计奖( 一名): 奖金100元,获奖证书 二等奖(二名): 奖金80元, 获奖证书 三等奖(三名): 奖金50元,,获奖证书 九、作品提交方式: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联合会办公室 十、活动流程 :前期宣传准备: 1,设计出大的展板.(2*2) 2,海报(16张,每栋楼都张贴) 3投票纸张(A4 白纸,在上面画正字) 活动经费预算: 100+160+150+60(获奖证书)+4*15(展板60)+16*5(海报80)=610元.

东营的风俗

东营的风俗 东营有着独特的黄河口文化,东营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时代。大量出土文物表明,这里至少有5700多年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使这里地灵人杰。 东营境内南部和西部地区多为古村古镇,东北部沿海地区移民较多。过去,境内居民主要从事农、牧、渔、盐业生产,勤劳俭朴,淳厚善良,思想观念受齐鲁文化的影响,民间习俗亦具有齐鲁文化特征。 黄河口附近的利津县和垦利县,在近现代经历过几次官方安排和民间自发的移民,在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互相融汇的现象。垦利本为利津析地设置,其土地几乎全部为黄河在近百年携来泥沙淤积而成,利津的垦荒者称这里为“大洼”,垦荒之后称为“垦利洼”,地方在今垦利县城左右,风俗与利津相同;县城东北一带,垦荒者多来自寿光与广饶,而以寿光为多,风俗近似寿光;近黄河口处,1935年由官方安排从东平、梁山、平阴、阳谷等地迁来水灾后的灾民,他们基本保存着鲁西南的风俗。 60年代开发胜利油田,数万工人携家带口来到黄河口,油田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各有不同的习俗,各地风俗互受影响,但入乡随俗者居多,基本上保持了当地的风俗人情。石油工人以四川籍、陕西籍、东北籍的工人最为集中,于是,东营又成了四川、陕西、东北风俗与当地风俗并存的地方。油田的春节习俗是五花八门

的。油田的人来自五湖四海,都秉承了各自家乡的习俗,但初一拜访父母及其它最亲的长辈亲戚都一样。 从前的人爱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过年曾经是一个细致的过程,对于孩子而言,是趣味;而对于大人而言,是精力与金钱。劳顿与欢乐混合成年关的空气。然而在今天,它不再是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而变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带表演性质的仪式。21世纪新年的天空中,飞扬的还有多少鞭炮的碎屑、多少孩童的惊喜?举风车的小手与唱社戏的灯火,已是渐行渐远。 每一个年,都是对年味儿的一次忧伤的告别;每一次过年,都是对旧日子的一次变形的模仿。可我们毕竟不甘心,保留真的有那么难?记忆真的将成为记忆?我们还是要再一次地回头,看看陪伴我们长大的东营年俗,还是要再一次回头,轻嗅尚未远去的年味儿…… 欢天喜地“忙年” 喝腊八粥、泡腊八醋预示了过年的信息。腊八粥源于佛教,相传释迦牟尼得到牧女的奶粥后,于腊八“成道”。后来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纪念。腊八粥用小米、江米、红小豆、黄米等熬制。腊八粥之美,全在粥果,有红枣、栗子、核桃仁、花生、桂圆肉等。夜半淘米煮豆、剥壳剔仁,清晨熬好,合家聚食,馈送近邻。这天还要泡“腊八醋”:将洁白肥大的蒜瓣儿浸在贮醋的小坛里,封固,以备过年蘸饺子用。从腊八到除夕的二十多天,蒜味融进醋里,使酸辣味道适中。用腊八醋蘸热水饺,蒜香喷鼻,诱人食欲。黄

弓箭的文化内涵研究

中国古代弓箭的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弓箭作为兵器和礼器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提出了弓箭在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所蕴含的一些基本含义。同时也对弓箭中的“武”文化和“礼”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做了相关研究,对弓箭文化的根本内涵和形成脉络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弓箭文化射礼符号 Abstract:By excavat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bow and arrow as both arms and ritual vessel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basic symbolic meanings of bow and arrow. Meanwhile it also made som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the civil and militarycultures of bow and arrow, and proposed some points on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and the sequence of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of bow and arrow. Key word: bow and arrowcultureshooting ceremony symbol 弓箭是人类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抛射兵器。据考古发现考证,我国先民在旧石器时期晚期即已发明了弓箭。据《太平御览·古史考》记载,“柘树枝长而乌集,将飞,枝弹乌,乌乃号呼,以柘为弓,因名曰乌号”。也就是说,一群乌鸦停留在木质强劲坚韧的柘桑枝条上,当一些乌鸦飞起时,枝条弹击其他的乌鸦,使之鸣叫。古人由此受到启发,用柘木做弓,并命名为“乌号”。[1] 弓箭最初发明是作为狩猎工具来使用的,古人通过远距离射击猎物,避免与猛兽做直接搏斗。后来随着人类进入氏族社会,农业生产劳动成为主要的生活物质资料来源。这时,部落间战争频发,弓箭自然地由狩猎工具过渡为一件重要的作战兵器。由于弓箭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弓箭和射箭活动与礼仪,教育,民俗等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弓箭文化。 1 弓箭作为兵器的文化意义 在原始时代,兵器的杀伤力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易·系辞》中证论弓箭的武器效能时说“弧木为弓、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说明在缺少有效防护的原始时代,锋利的箭矢是无法抵御的,谁掌握了弓箭力量上的优势,谁就能征服天下。[2]正是由于弓箭在古代战争中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古代的善射者往往能得到人们的景仰崇拜,乃至神化,其中后羿便是最广为人知的。相传后羿射术高超,有文献甚至就把他看作弓箭的发明人:“古者羿作弓”(《墨子·非儒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孙膑兵法·势备》)等。他不仅是战争的英雄,更射下了天上多余的九个太阳,拯救了天下苍生。由此可以看出弓箭在远古先民心中的地位。因此,在弓箭的制作上,古人有着严格的要求,《周札·考工记》载:“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郑玄注曰:“取竽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在夏商周三朝,田猎活动被统治者视作军事战争的训练手段,用弓箭射杀猎物模拟战场上与敌人的厮杀。“古者田猎军战本为一事。观军战断耳以计功,田猎亦断耳以计功。??古人视田时所逐之兽,与战时所攻之敌无异,禽与敌等视,则田而获禽,尤之战而执讯矣。” [3]《诗经·小雅·车攻》中记述了周宣王通过同诸侯一同进行狩猎活动,来向诸侯展示周王室军队的兵强马壮和士兵的精湛射术,达到震慑诸侯,维护周王朝同意安定的目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业性的射箭比赛。唐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考查的内容中涉及弓箭的有:马射、步射、平射和筒射,并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中国古代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而每次朝代更替无不是以战争手段来完成的,在无数次的战争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兵学文化。而弓箭在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是我国兵学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明代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弓者,器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