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特色诊疗项目

康复医学科特色诊疗项目
康复医学科特色诊疗项目

康复医学科特色诊疗项目

一、神经康复

(1 )治疗对象:脑血管意外(中风)、脑外伤发生急性期、恢

复期功能障碍患者。周围神经病症和损伤:臂丛神经损伤、桡神经、坐骨神经损伤等。

(2)治疗目的:尽量恢复患者各方面的身体功能,使他们能独立生活,并重新投入社会中。

(3)康复方法:运动治疗、吞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助行用具的应用、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传统康复技术如针

灸、艾灸、毫火针等治疗。

二、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

(1 )对象:四肢骨折手术后、关节置换手术后、截肢,疼痛如下腰痛,颈椎病、各关节、肌腱及韧带损伤,关节脱位,网球肘、肩周炎、腕管综合征、脊柱侧弯等。

(2)治疗目的: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功能及预防再发。

(3)治疗方法:手法治疗、电疗如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热敷、蜡疗、超声波、牵引治疗、运动治疗、冰疗、预防方法、康复评估及安排辅助步行训练、药物治疗等。

三、脊髓损伤康复

(1 )对象:脊髓损伤、脊髓炎等。

(2)治疗目的:恢复残存功能,处理神经源性膀胱,预防尿路

感染等并发症。

(3)治疗方法:清洁导尿、低频电疗、中频电疗、冷疗、热疗、

肌力训练、运动疗法、辅助步行训练、药物治疗等。

四、胸肺康复

(1)对象:高位颈髓损伤导致的呼吸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久病卧床肺部感染等患者。

(2)治疗目的:提高患者心肺功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促进机体能恢复。

(3)治疗方法:呼吸控制训练、体位排痰、气压血循环、低频

电疗、中频电疗、超短波、运动疗法等。

五、肿瘤康复

(1)主要对象:乳腺癌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鼻烟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

(2)治疗目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进食、提高吞咽功能等(3)治疗方法:电刺激、按摩、运动治疗、理疗等

六、心血管疾病康复

(1)治疗对象:高血压、冠心病和各类心脏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基本标准

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参照国家对康复医学科的基本规定编写) 一、科室设置、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设置: 1、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 2、设置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等,并具 备相应的临床康复评定功能。 3、支具室(有条件要具备)。 (二)康复科面积: 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用房面积要有500-1000平方米。 (三)康复科床位: 病床数一般应为医院总编制床位的2.5-3%,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配置: 1、康复医师:康复医师和康复科病床数的比例是0.25:1,其中至少有一名 以上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2、康复师:康复师和康复科病床数的比例是0.5:1; 3、护士:护士和康复科病床数的比例是0.3:1; 三、康复科常用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检测设备 1、科室必须要配备关节活动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语言言语评定、作业评 定设备; 2、科室或医院要具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3、有条件可以配备运动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评定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 运动治疗:一般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衡杠、楔形板、 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助力平行木、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PT凳、移位机、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骨关节训练器、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 物理因子治疗: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直流电 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功能性牵引治疗设备等。 3. 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作业游戏设备、木工作业设备、粘 木或橡皮泥作业设备、编制作业设备、手眼协调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 言语治疗:配备录音机(MP4等)、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言语 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言语交流用计算机(智能化电脑控制系统)或交流板、可单幅播放的数码录像机等。 5. 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火罐等。

康复科诊疗项目

全州县中医医院 关于康复科诊疗相关事项的报告 合管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二维医疗的思维从治病-救命发展到了三维:治病-救命-功能,医学模式也转变成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医学”或“医学的第三阶段”,有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康复旨在通过医疗手段,使病人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并最终能重新回归社会,继续作为社会中健康的一员而生活和工作。 康复医疗能促进病体的康复,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还有利于患者的心理调适,以增进其生活信心。因此,康复无论是对于患者本身,还是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满足全州县城乡居民和社会群众对看病就医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顺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我院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及《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求,为城乡居民提供多层次的疾病诊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医疗服务,设置了全州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桂卫农卫〔2011〕38号),我院向合管中心提出以下申请: 1、取消康复病人中医理疗超三项的规定,不限制使用康复理疗

及中医适宜技术项目; 2、康复病人不统计我院的次均费用; 3、康复病人须从其他科室转入康复科时,先结账后再入院(不受分解住院的限制,又便于其他科室的次均费用统计); 4、其他事项请给予指示。 附:部分康复诊疗项目 全州县中医医院 2015年12月09日 全州县中医医院 康复科部分诊疗项目 诊疗项目价格新农合诊疗字典报销比例减重支持系统训练19元/次有100%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15元/次有50% 仪器平衡功能训练无无50% 全身肌力训练(运动疗法)34元/次有50% 电动起立床训练16元/次有100% 轮椅功能训练11元/次有0% 有氧训练11元/次有50% 文体训练14元/次有0% 平衡功能训练16元/次有100%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 周内,多于3~10 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一般说,3 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 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 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 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 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 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 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 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 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 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 等特殊贵重检查。 四、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 1、康复治疗大厅 2、康复病房 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 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 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 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 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 疗的方法等) 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 引技术、五行音乐等)

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 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 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 具体康复流程如下: 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成员:团队的所有成员。 骨伤住院患者康复流程 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师检诊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临床以及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的骨伤科病人和健康者进行康复干预,辩证使用中草药,下达治疗医嘱和康复会诊医嘱,康复医师在24小时内检诊患者并与主管医师沟通、协商,进行康复评定,确定近、远期康复目标,制定康复处方和治疗计划,并出具相关文书或医嘱、治疗单。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对评定治疗内容进行补充,并结合患者进行教学,体现新经验、新进展、新观点。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细告知康复训练的预期结果和可能出现的相关情况,签订康复治疗同意书。康复团队的成员分头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登记。 经过治疗康复后,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继续分头实施。 在治疗康复中,要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采取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臵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臵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 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 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 1 / 22

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 动: 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三、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 包括: (一)物理治疗(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二)作业治 疗;(三)言语吞咽治疗;(四)认知治疗;(五)传统康复 治疗;(六)康复工程;(七)心理治疗。 第九条综合医院应当鼓励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康复服务。 第十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南要求切实加强对康复医学科的管理,不断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满足患者康复医疗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 主编:孙强三王道清 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 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 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 徐青山东大学 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袁俊英山东大学 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前言 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由于时间仓促,编写人员水平所限,本书在文字上、技术上、还存在不少缺陷,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再版时参考。

康复医学科治疗范围及收费

康复医学科治疗范围及效益分析 康复医学科治疗范围 一、骨关节损伤/手术/疾病 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软组织损伤和病变、关节炎与关节病、运动损伤手、外伤截肢后、关节成型后和断指再植后、骨折后、脊柱侧弯颈椎病、腰痛、肩痛 二、神经瘫痪 脑瘫、截瘫/四肢瘫、偏瘫、儿麻、外周神经损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聋、老年认知障碍、平衡障碍与跌倒、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周围神经伤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三、内科疾病 心脏、呼吸、糖尿病、肥胖、下肢周围血管病 四、慢性疼痛 躯体性、神经性、内脏性、幻觉性;慢性疼痛综合 康复治疗套餐 (套餐费用根据设定需要确定) 套餐一:神经康复套餐(收费价格:) 适用范围:中风偏瘫、失语症、吞咽障碍、痉挛、肩手综合征、认知障碍;脑外伤后综合症;外伤或脊髓病变引起的截瘫及排尿功能障碍、大便功能障碍、压疮、痉挛、异位骨化、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外周神经损伤;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小脑萎缩等老年疾病;小儿脑瘫;骨折术后功能障碍。 基础治疗项目: 1、神经康复评定、 2、运动治疗(2次/日)、 3、作业治疗(2次/日)、 4、脑循环治疗仪(1次/日)、 5、电针(1次/日,3-4组) 可选用项目 6、言语、吞咽评定及训练、 7、心理认知评定及治疗、体感音波 8、瘫痪站立评估训练 9、生物反馈(神经网络重建仪)、磁振热 10、脑功能障碍治疗仪 11、脑血管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 12、电动起立床治疗

13、减重步态训练 14、空气压力波、 15、头皮针 套餐二:疼痛康复套餐(收费价格:) 适用范围:颈椎病所致疼痛、头晕、麻木等;肩周炎、网球肘、肩手综合征;椎间盘脱出症、腰肌劳损、急性扭伤;骨质增生所致疼痛、骨质疏松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上网综合症等。 基本治疗项目: 1、按摩 2、中药熏药(或湿热敷装置)、中药热奄包治疗 3、电脑牵引、三维正脊 4、理疗(选用其中1-2项:温热式低频治疗仪、干涉波治疗仪、短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 磁振热、超声波治疗仪、多通道激光治疗仪、超激光、冲击波) 可选用项目: 5、电针 6、臭氧、射频介入治疗 7、其他理疗项目 8、穴位注射 9、骶管注射疗法 10、小针刀疗法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目标: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建立现代康复中心;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 康复一体化模式;发展神经康复、骨科疼痛康复等多中心专科康复;探索区域合作模式; 重点:规范管理、规范技术与流程,强调质量与服务,强化组工作制(医生根据专业方向分为神经损伤组、骨与关节组、内科疾病组、传统中医组,治疗师根据兴趣及专业方向随医生分组)内容:1. 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康复(偏瘫、截瘫及周围神经损伤),骨科康复(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手外伤康复、烧伤康复、颈椎病、腰椎病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康复、截肢后康复、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等),老年康复,条件成熟后开展肿瘤康复及临终关怀。规范康复治疗包括规范康复处方、康复病历、康复评定及治疗流程。 2.建立现代康复中心:设立规范的康复医学中心医疗部、治疗 部、门诊部、康复工程部。 3.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到各相关临 床科室实施早期床旁康复,建立相关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室, 如脑科康复室、骨科康复室、老年康复室、肿瘤康复室等,由 康复医学科提供技术人员,临床科室提供场地及仪器,收入 分成模式。建立骨科- 康复一体化、卒中单元等临床- 康 复一体化合作模式,发挥学科组合优势。 4.发展多中心专科康复:根据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及康复医学

科的实际情况,扩建康复治疗分中心:如偏瘫康复中心、截瘫 康复中心、骨折康复中心、颈腰椎病康复中心、手外伤和烧伤 康复中心、言语康复中心等。 5.探索区域合作模式:与各县级及区级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指 导,安排人员进修及开展学习班,以我院康复医学科牵头,探 索建立区域康复合作模式。 实施步骤:要完成以上目标,需要医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需要科室自身提供比较强大的财力支持,故而重点是科室的两个效 益,两个效益的提高来自于医疗、治疗的质量与服务、来自于 科室合理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1.制定与实施科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2.现有医生、治疗师、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 3.每年轮派人员去国内外有名医院学习专科康复技术,学成 后作为骨干力量。(我科目前十分缺少医生、治疗师、护士 骨干力量,特别是治疗师骨干)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最新整理康复医学科宣传简介资料

康复医学科始终强调疾病早期的康复干预,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后遗症,康复治疗服务面向全院各临床科室,我们把应用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康复治疗手段作为学科发展的主要特色,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就疾病早期床边康复治疗时间讲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如脑中风发病后第2天就开始全面康复治疗,极大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改善,提高了日常生活独立能力,减少了家庭的经济支出和人员负担.对于四肢骨折手术后和重症监护长期卧床患者我们也能提供优质的床边康复治疗服务,减少了卧床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率。1996年我们科就配合骨科率先在浙江省内开展了全髋、全膝置换手术后康复治疗工作,手术后第2天就开始功能康复训练,1周后就下地行走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006年起全院实行“入院患者功能筛查制度”,使功能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治疗服务,充分体现了“人人享有康复治疗的权利”,这在全国综合性医院内是唯一的。在康复医学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具有全国领先水平,遵循美国国际化医院的管理标准(JCI标准)对康复医学进行学科管理和建立,定期进行康复治疗质量监控。 我们还有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高级职称人员2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5名,医师和治疗师比例为1:2,突出了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治疗师治疗为特色的学科。科研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偏瘫和截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尤其是智能康复机器人训练、下腰痛的运动治疗、运动创伤综合康复治疗等。科室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写康复专业书籍2部。在教学方面:承担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的康复医学教学任务,每年承担来自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康复治疗专业近30名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任务。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审核通过的“康复住院医生专科培训基地”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专业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培训。科室同时还是浙江省体育局运动员创伤康复治疗指导机构。 ◇康复服务内容◇ 一、脑中风、脑外伤后康复 (1)治疗对象:脑血管意外发生急性期、恢复期功能障碍患者 (2)治疗目的:尽量恢复患者各方面的身体功能,使他能独立生活,並重投入社会中。(3)治疗方法:康复评估、肉毒素注射、运动治疗、吞咽训练、活动能力训练、助行用具的应用、药物治疗。 二、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 (1)对象:四肢骨折手术后、脊髓损伤、关节置换手术后、截肢,疼痛如下腰痛,颈椎病、各关节、肌腱及韧带损伤,关节脱位,网球肘、肩周炎、腕管綜合症、脊柱侧弯等。 (2)治疗目的: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功能及預防再发。 (3)治疗方法:手法治疗、电疗如低频电疗、中频电疗、高频电疗、熱敷、牵引治疗、运动疗法、冰疗、預防方法、康复评估及安排輔助步行训练、药物治疗等。 三、胸、肺疾患康复 (1)主要对象:肺功能受損者,如慢性气管阻塞、胸部手术后患者。 (2)治疗目的:控制及减轻呼吸系统疾病带來的症状;提高患者呼吸潜能. (3)治疗方法:呼吸训练、气管卫生、伸展及强化运动、带呼吸机运动、药物治疗等 四、呼吸系統疾病康复 (1)主要对象: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气管炎和哮喘等。

康复科建设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

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 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三、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括: (一)物理治疗(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二)作业治疗;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文书特制)

临沂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2018年修订) 一、脑梗死康复 诊断 (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 (1)一般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 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至少设置具备临床, 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 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但不得少于 10 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 床间距不少于1.2 米。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 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 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 名具备中 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 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 名护士 三、设备(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 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配备肌 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 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 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 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 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 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 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 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 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 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 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 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 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 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 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 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 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建设康复科方案

建设康复科(中心)方案 为什么要建设康复科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它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美国,在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其中以美国、德国、意大利在技术和设备上较为先进,现代的康复理念与传统的康复理疗有着本质的不同,现代康复是应用先进的方法或借助先进的设备来恢复、提高人体的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康复科的发展势头及其深远潜在影响力 目前在我国,康复科和其他的优势临床科室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重视程度偏弱,需要进一步加深了解,重新认识。 其实,康复科(中心)只要建设方案正确,康复专业也是最容易发展成功和最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之一。以广东省第** 医院针灸康复科发展为例,在学科带头人刘悦教授的带领下,用不到10 年的时间,从康复针灸科 5 张床,发展到今天10 个康复病区350 张病床,年产值个亿的康复大科,实现规模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发展共赢局面,并且已成为国家康复重点临床专科和国家康复重点学科。 何为正确的建设方案建设康复科(中心)必须考虑的因素 1、康复科(中心)的设立,要与国家的政策导向、建设指南和规定相适应 (1)建设综合(医院)康复科(中心),康复业务用房面积需要提供》500 叭需投入资金》300万元。 (2)关于印发二级医院评审专家手册(2012年版)的通知及卫生部关于印发《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 的通知;卫医政发〔2012〕17 号文件和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31 号文件。 2、康复科(中心)的设立,要考虑与医院的发展、品牌、经济效益、临床技术特色相适应,定位准确。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

最新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更好地发挥综合医院的康复医疗服务功能以及对社区康复医疗的转诊、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康复医学诊疗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并开展康复医学诊疗工作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综合医院。 第二章性质、功能与布局 第三条 康复医学科是卫生部规定的12个临床一级学科之一,是综合医院必备临床科室。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康复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与相关临床科室密切协作,着重为病伤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的有关躯体、内脏器官、脑高级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重症、复杂和疑难的残疾患者,提供全面和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并作为区域性康复医学资源中心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康复医学技术咨询、培训,为所在区域功能残障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技术指导的科室。 康复医学科的服务宗旨是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损伤、畸形等导致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功能障碍。主要业务范畴包括:神经损伤及疾患康复(脑血管病、脑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等)、骨与关节伤病康复(骨关节伤病围手术期、骨性关节炎、脊柱伤病、骨折后、截肢、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先天畸形等)、内脏疾病康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康复(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儿童疾病康复(脑性瘫痪、智力发育迟滞、孤独症等)、疼痛处理等。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置本《规范》规定的康复医学科,并开展《规范》要求的康复医学诊疗工作。 第四条 一级综合医院应设置康复医学治疗部门,在当地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上一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指导下,协同当地有关部门,动员、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残疾的一级预防工作,对于已经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做好三级预防;同时在上级综合医院的指导下,配备不少于2名有执业资格的康复专业人员,积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 划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目标: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建立现代康复中心;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发展神经康复、骨科 疼痛康复等多中心专科康复;探索区域合作模式; 重点:规范管理、规范技术与流程,强调质量与服务,强化组工作制(医生根据专业方向分为神经损伤组、骨与关节组、内科 疾病组、传统中医组,治疗师根据兴趣及专业方向随医生分 组) 内容:1.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康复(偏瘫、截瘫及周围神经损伤),骨科康复(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手外 伤康复、烧伤康复、颈椎病、腰椎病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 和骨质增生康复、截肢后康复、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等),老 年康复,条件成熟后开展肿瘤康复及临终关怀。规范康复治 疗包括规范康复处方、康复病历、康复评定及治疗流程。2.建立现代康复中心:设立规范的康复医学中心医疗部、治疗部、 门诊部、康复工程部。 3.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到各相关临床科室 实施早期床旁康复,建立相关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室,如脑科 康复室、骨科康复室、老年康复室、肿瘤康复室等,由康复 医学科提供技术人员,临床科室提供场地及仪器,收入分成

模式。建立骨科-康复一体化、卒中单元等临床-康复一体化 合作模式,发挥学科组合优势。 4.发展多中心专科康复:根据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及康复医学科的实 际情况,扩建康复治疗分中心:如偏瘫康复中心、截瘫康复 中心、骨折康复中心、颈腰椎病康复中心、手外伤和烧伤康 复中心、言语康复中心等。 5.探索区域合作模式:与各县级及区级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指导, 安排人员进修及开展学习班,以我院康复医学科牵头,探索 建立区域康复合作模式。 实施步骤:要完成以上目标,需要医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需要科室自身提供比较强大的财力支持,故而重点是科室的两 个效益,两个效益的提高来自于医疗、治疗的质量与服务、 来自于科室合理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1.制定与实施科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2.现有医生、治疗师、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 3.每年轮派人员去国内外有名医院学习专科康复技术,学成 后作为骨干力量。(我科目前十分缺少医生、治疗师、护 士骨干力量,特别是治疗师骨干)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康复医学科学科建设计划 目标: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建立现代康复中心;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发展神经康复、骨科 疼痛康复等多中心专科康复;探索区域合作模式; 重点:规范管理、规范技术与流程,强调质量与服务,强化组工作制(医生根据专业方向分为神经损伤组、骨与关节组、内科 疾病组、传统中医组,治疗师根据兴趣及专业方向随医生分 组) 内容:1.做强临床康复,规范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康复(偏瘫、截瘫及周围神经损伤),骨科康复(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手外 伤康复、烧伤康复、颈椎病、腰椎病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 和骨质增生康复、截肢后康复、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等),老 年康复,条件成熟后开展肿瘤康复及临终关怀。规范康复治 疗包括规范康复处方、康复病历、康复评定及治疗流程。2.建立现代康复中心:设立规范的康复医学中心医疗部、治疗部、 门诊部、康复工程部。 3.建立与相关临床科室的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到各相关临床科室 实施早期床旁康复,建立相关临床科室康复治疗室,如脑科 康复室、骨科康复室、老年康复室、肿瘤康复室等,由康复 医学科提供技术人员,临床科室提供场地及仪器,收入分成

模式。建立骨科-康复一体化、卒中单元等临床-康复一体化 合作模式,发挥学科组合优势。 4.发展多中心专科康复:根据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及康复医学科的实 际情况,扩建康复治疗分中心:如偏瘫康复中心、截瘫康复 中心、骨折康复中心、颈腰椎病康复中心、手外伤和烧伤康 复中心、言语康复中心等。 5.探索区域合作模式:与各县级及区级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指导, 安排人员进修及开展学习班,以我院康复医学科牵头,探索 建立区域康复合作模式。 实施步骤:要完成以上目标,需要医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需要科室自身提供比较强大的财力支持,故而重点是科室的两 个效益,两个效益的提高来自于医疗、治疗的质量与服务、 来自于科室合理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1.制定与实施科室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2.现有医生、治疗师、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 3.每年轮派人员去国内外有名医院学习专科康复技术,学成 后作为骨干力量。(我科目前十分缺少医生、治疗师、护 士骨干力量,特别是治疗师骨干)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康复临床常见伤病的评定和治疗 1 脑卒中的康复 1.1 康复评定 1.1.1 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 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三种CVD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为: (1)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1)诊断要点 A.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B.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C.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D.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E.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F.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G.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者CT检查 2)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 A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24H) (A)意识障碍 (B)视力、视野障碍 (C)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 (D)偏侧感觉障碍 (E)言语障碍 (F)吞咽障碍 (G)运动失调 B 脑脊液无色、透明 C 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 (a)CT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 (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 (c)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 3)确定诊断 完全具备第B-C项(倘已行第B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A、B项及第C 项之(C)。 (2)脑出血 1)诊断要点 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 即脑叶、脑室及其他。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他病因的非外伤性脑 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如下: A 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与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与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与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 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与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 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与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与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