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论文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

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利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63-02

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对中

考试制度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自身的局限以及弊端逐渐暴露,阻碍

1 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代,但追根溯源其初始形态是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制度,察举制后来也逐渐采用考试,但总体还是以推荐为主。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下诏求取“贤者智能”之士,令相国、诸侯王、郡守等各级向朝廷举荐本地贤

错就在举中。这种皇上提出策问,举子对策回答然后评定等第的书面考试方式,不仅是制科考试的开始,也是殿试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开始出现岁举科目,即定期举行、有名额和具体规定的科目,它的出现标志着察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后察举制朝着更加注重才学的方向发展。

到了隋代,出现进士科,由于进士科在后来成为考试举人中的主要科目,因此人们一般把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较之从前,科举考试对知识技能的考察有了比较客观和稳定的标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科举源远流长,它渊源于汉,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明代科举借鉴前代科举的经验,将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统一合流,并在考试内容中演化出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在取士布局中定下分地配额的格局,这使得科举制度更加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科举的地位,科举制到此达到鼎盛。到了清代,科举集数代之大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但是施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它的弊端,此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例如增加复试、设立算学

2 科举制度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及影响

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显著特点便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公平性和公开性。首先很大程度上的扩

科举制度是打破了阶级桎梏的,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有通过这一竞争选拔途径取得个人社会地位的机会。其次,在考试制度上采取多种措施体现选拔的公平。例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使其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的事件;别头试,即为了防止各级考官徇私,规定有与有关官员有亲属关系的应试举子必须回避,另设考场;糊名,即密封试卷

的卷头,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糊住,从而便于高官以统一的标准公平地判卷;誊录,即将考生的试卷统一重新誊写一遍,防止阅卷人凭笔迹舞弊。这些方法有不少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一系列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废举者”法令用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科举考试是通过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判标准来择优取士,并且打破阶级的束缚,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

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持着机会。”不可否认,“科举取士确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是最大程度上吸引知识分子,尤其是

拔和任用权的前提下,同时使封建政权取得更多阶层的支持,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相对缓

成为封建统治者强化其思想统治、巩固皇权的有效手段。

2.2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造就重学之风

“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至今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参加科举考试,有志之士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进而发扬和丰富其内容。并且由于这样

一种不限门第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提供给许多人摆脱困境、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自古以来不论贫富贵贱皆重视教育的重学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一

2.3 影响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欧美各国在18世纪以前,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机制进行文职官员的选用。这些任用办法不可避免都会因为“人”的关系带来结构性的腐败,削弱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而我国的科举制度采取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

启蒙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当西方了解了我国的这种选官制度后大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胚胎。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度,才发现西方文官制度是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学过去的。1983年,当时的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

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为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3 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端

造成的。

3.1 考试内容单一,知识结构僵化

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读书人所学内容均以科考为目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后期,明清的八股文造成了“因命题范围狭窄,士子揣摩试题,读时文选本,模拟仿作,而束书不观,不务新知”的现象。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技艺,因此大多数读书人为了仕途,为了出人头地,把学习的精力都集中在儒家经典上,对于其他自然学科的知识毫不关心。人们的知识结构逐渐狭窄僵化,思维被禁锢,甚至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此时科举制重伦理轻技艺,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3.2 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全摒除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之外,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

必然将被取代。不论是当时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是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都不能幸免。

3.3 仍然存在选拔不公

虽然一再强调科举制度体现了极大的公平和公开,然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在少数几类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中,就有女性。科举制度始终将女性排斥在外,这与时代进步所带来的“男女平等”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不为社会发展所认可。此外,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不仅需要应试者投入大量的时间,更需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很多人因为家境贫寒而没条件读书,有的即便自学成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承担其远赴京城参加考试。“学而优则仕”这条在当时几乎是唯一的出人头地之路,很大程度上只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书香世家的子弟铺就。因此,科举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

发展。

参考文献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谁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谁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谁,希望大家喜欢! 科举制度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创立使得很多的底层社会有识之士有了可以做官的机会,那么科举制度是谁创立的呢?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科举制度最先出现是在隋朝时期,那时候隋文帝最先开始采用分学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地方的官吏,这种做法一直发展到了隋炀帝时期,隋炀帝逐渐将这种方式方法发扬光大,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被世人所知道并且开始对社会发展皇权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科举制度在当时还没有完善的体系,隋炀帝继位之后的第一年就在下发的诏书中写到,君子想要建立一个以教学为主导的国家,很多历史记载中都有提及隋炀帝继位之后逐渐恢复了教学的地位,科举制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选拔体系,但是科举制并不是他创立的,他只是起到了推广的作用,真正创立科举制的是他的前辈隋文帝,隋文帝最开始使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地方官吏,这种方式再后来逐渐被推广开来。 他不仅仅创立了科举制度还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但是当时的科

举制度还并不完善,主要分为三科有进士科、秀才科和明经科,隋文帝的这种做法虽然还并不完善,但是到了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科举制度越来越被统治者们加以重用。所以归根结底科举制度还是由隋文帝创立的。这样科举制度是谁创立的这个问题也就有了答案。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科举制度是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产生的。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关键词:科举制度、隋唐取士、糊名考试 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唐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的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实现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似乎是最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影响了欧洲、亚洲各国的文官考试。这对当今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尤为重大,在科举考试中是以儒家核心的,虽然它本身有极大封建性,但在品德教育上不得不说它有很大效果。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将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不仅左右着当时的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的过程 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另外,在改朝换代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弱,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参与政治,同时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解决地主内部矛盾,各阶层都希望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样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隋初,围绕着选士问题,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到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始建进士科”。大业三年又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一科,当为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科举之制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国运短暂也使新生的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之隋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甚重视科举取士。科举在隋代虽还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政治上,文化上削弱了士族豪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明确规定了应试日期、对象、预选办法等。次年三月选举诏书指出,由于广大寒士“岩穴幽居,草莱僻陋,被褐怀珠,无因自达”,而官府又常常“举非其人,滥居班秩”,所以要求未得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已登朝,无嫌自进”。此诏确立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规定了“怀牒自应”的自由报考办法。这标志着国家定时公开设科招考,士人凭才自由报考的科举制度臻于完备。 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封建国家培养

浅谈科举考试对当今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浅谈科举考试对当今人才选拔制度的启示 我看了侯力教授主讲的人文社科类巡讲视频后对其中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深有感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土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延续了1300年。在这1300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作弊与反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在科举的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国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科举取士保证了官员的质量,它适合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已成为其进行统治的一种有力工具。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地推动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同时,它又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制度。科举的历史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现出的优劣,对当今世界人才选拔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带给我们一种新的启示——选拔人才要公正,教育要创新并适应社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得失,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存在千年的科举制的最终衰亡,为当今中国人才的选拔,为深化和逐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的公开而公平的官吏选拔制度。在当今社会,选拔人才也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制度中,尤其应该借鉴过去科举考试制度“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公开张榜”的原则。 第二、科举后期昧于世界发展的大势,对自身所处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一无所知。仍把防弊和强化思想控制作为完善科举制的主要甚至全部任务。这一教训昭示我们:人才选拔制度建设不应仅仅追求程序和方式的客观与公正,还应保证所有程序和方式的设计都要始终围绕既定目标的实现来进行,达到手段和目的的有机统一;而所定目标又必须务实和符合时代潮流。 第三、科举虽然都是文、武并设,但一直是“文强武弱”,有限的武举人才 难以得到及时任用。因此在当今的教育和人才选拔需文理兼备,又要使人们丰富的知识和身体的健康相和谐。 第四、科举制度有其自身的缺陷,尤其是单凭文化考试而不通过试用即为官实践,来考核其到底能否胜任其职,就直接加以任用,甚至委以重任,是不可取的。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与古代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就更不能简单地照搬科举制度的模式。而要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第五、科举制度保证了官员的质量,避免了大多数选官制度所具有的流弊——世袭官员熟悉政务,但作为既得利益机群,拒绝一切变化;上级选官容易滋生腐败;民选官算是好主意,但不能保证被推举者的质量。所以,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选择用考试选拔行政官。促进了当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同时也告诉我们当代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需要不断改革的,从而使之不断完善。 第六、唐代科举考试须经地方州县审核身份并初试合格的乡贡(审核身份是为了杜绝工商等“杂色”,也就是贱民)。这说明唐朝是选拔人才还是不太公平的,没有面向所有的社会群体,科举制度是不断完善不断公平的,这说明当代的考试也会不断完善,我们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第七、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当代大学生扩招是有历史根据的,因此学校扩招有助于普及文化,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学校适当扩招我认为是很合理的。 第八、清朝在科举制度方面禁锢了思想,所以我们当今的考试和人才选拔应该以创新与解放思想为目标,以利于人才的成长,选拔真正的人才。 第九、科举对今天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意义更在于选拔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使有

科举制度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邹一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关键词: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07-03-23 作者简介: 邹一南(1986-),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生。E-mai:l zouyinanscu@ 163. com。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 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 培养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及其作用,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有利有弊,应当历史地、具体 地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繁荣,封建社会开 始进入鼎盛阶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随着自身 经济力量的壮大,中小地主开始要求政治上的权 利。统治者对官僚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三省六 部制,使官僚机构更加完备,分工也更加细密,从而 需要补充大量官吏。为迎合中小地主和统治者双 方的需要,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作为中国 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2〕, 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 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科举考试选官制比世卿世禄制及其他选官取士 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更先进,更公平,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它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 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 争的机会、条件和平台。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 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资料讲解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2013-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的利与弊

浅议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及得失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到了近代,科举制度因为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日趋保守最终未能逃脱被废除的命运。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政府的命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关于科举制废除的得失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科举制度原因得失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1298年。在科举制近130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考试程序不断完善,考试内容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自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始,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自此不断完善。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将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武则天时首创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开取武将的武举科。宋朝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制,提升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提升了科举取士的人数和地位,将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三级。元朝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考试内容也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从隋朝到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因时代背景和各朝代发展主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唐代的考试内容既有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有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明清的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也曾在1902 年到1904 年间以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太平天国曾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 虽然千百年来科举考试的程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这就是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千百年来,科举制度既为下层人民向上层社会流动提供了渠道,又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提供了支柱式的支撑。 一、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背景及原因 1840 年以后,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伴随着船坚炮利的冲击和欧美风雨的强劲到来,科举制在西学东渐大潮中也受到空前的挑战。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遭割地赔款,中国人不懂外语,不懂国际法,在谈判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机器、大炮、坚船,靠八股选拔出的那些人更是门外汉了。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求变的要求日趋强烈。为了能适应时势的需要,科举在这个时候也被迫进行改造,最终被无情的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是时代发展的结果,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认为科举制度被废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 1.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 2.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 1.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问之局面。 3.结果: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 四、明朝僵化科举制 1.措施:明朝再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2.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3.表现: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 1.措施: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 2.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六、拓展 1、启示:①完善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②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2、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认识: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才范围。 3、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建议: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注重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读到的见解,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导师制建议

一、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 1、专业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学分制条件下主修和辅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指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安排、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等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科生专业指导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各有侧重点:一年级重专业思想教育、学业生涯规划、暑期实践指导;二年级重在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帮助参与大学生“挑战杯”、考级考证、导游大赛、优秀本科论文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专业竞赛和实践活动,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三年级重在帮助指导专业实习、学生考研、出国留学以及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计划项目申报和实施、推荐校十佳大学生评选;四年级重在提供本科论文、考研调剂、就业、创业的指导、咨询和帮助。 2、学术引导: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献和信息检索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倡有条件的导师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3、技能提升: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结构优势,对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素养、从业技能、创业本领等方面强化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4、品德培养:导师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尊重、热爱、关心学生,密切师生日常交往,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努力以自身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和全面发展。 二、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要求 1、本科生导师应根据校院教学工作计划或节点,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日常指导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2、导师与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每学期初与每学期末必须与学生见面。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指导每个月不少于一次(寒暑假除外),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少于一次。对有特殊学业需求的学生应及时给予指导。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1]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之后进行了完善,但其雏形还是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综合来看,科举制度的产生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的统治需要。虽然士族的势力已经渐渐衰落,但仍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特权地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隋唐统治者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势力,摆脱门阀世族等的垄断地位,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任权力,采取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供朝廷使用以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各个势力间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习题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习题 一、单选题 1.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 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 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3.有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然分析其常见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借交报仇(友有仇怨许身代报)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与上述士人作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现象是 A.佛道盛行B.察举选官C.儒学正统D.刺史监察 4.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A.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B.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 C.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D.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 5.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D.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 6.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 A.寒门子弟不受政府重视B.科举制受到现实制约 C.社会阶层流动更为频繁D.并未真正实行科举制 8.唐代的取士原则事实上兼顾着士人的平日才学与科场表现,有时主考官还派专人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名录以供录取时参考。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A.沿用九品中正制B.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考试程序趋向公正D.存留察举制痕迹 9.唐宪宗以后,尽管具有或实或虚的旧族高门背景的宰相有所增加,但依靠门荫出身的宰相人数急剧减少,高官子弟凭借门荫而致高位的状况已成过去。这说明 A.贵族失去进入上层统治机构的资格B.以才学为标准的选官原则进一步贯彻 C.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完成D.科举选官制度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拥护 10.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念 C.强化了士阶层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了人才的公平选拔

科举制度什么时候发展成为八股文

八股文形成时间小考 摘要: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用以选士取材的一种专用文体,为朱元璋创立科举制度是所创立。其文有三个特征:“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其文体结构严格,共有两大部分,正文部分又分八股。洪武十七年,八股文已初具模式;洪武十四年,大体定型;永乐年间,基本定型。 关键词:八股文格式发展 八股文是一种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又叫制义、制艺、经义、时文等。它培育了成千上万的名臣官吏,同时又摧残扼杀了许多了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它有效提高了读书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想:总之,在八股文身上存在优点的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弊端。明清两朝的许多士人对八股文的态度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有“薛夫子”之称的明代大儒薛暄就说:“虽曰科目以文章取士,然必根于义理,能发明性之体用者始预选列,类非词章无本者之可拟也。”①李贽也曾把八股文称为“古今至文”,他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②与此相反,顾炎武在总结明朝灭亡时指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③龚自珍早期也曾久困科场,对八股文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科场之文毫无用处,到后期便一火烧毁平生所作八股时文。正确把握八股文,对弄清明清两代的历史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明代八股文开始着手,因为这是八股文的源头。那么八股文到底形成于明代的那个时间段呢?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八股文的初创 八股文为朱元璋建立科举制度时所创制。洪武十三年(1370年)朱元璋颁布开科取士的诏令。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同年八月“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初场试《四书》疑问,本经义及《四书》义各一道”,所采用的仍是元代的格式。由于朱元璋对以此标准选拔出来的官吏不满意,在洪武六年(1373年)下令暂停科举,经过几年的思考和比较,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诏令重开科举。据《明史·选举志》记载,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 各省,后遂以为永制”。那么这一年定下的科举考试的文体格式是什么样的呢?用《明史·选举志》的说法就是: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可见其格式有三个特征: 1、“略仿宋经义”。据倪士毅《作义要诀》所述,宋代经义“至宋季则其篇甚长,有定格律: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接题,第一接,或二三句,或四句下反接,亦有正说而不反说者),有小讲(小讲後有引入题语,有小讲上叚,上叚毕有,过叚语,然後有下叚),有缴结。以上谓之冒子,然後入官题,官题之下有原题(原题有起语、应语、结语,然後有正叚,或又有反叚,次有结缴),有大讲(有上叚,有过叚,有下叚),有馀意(亦曰从讲),有原经,有结尾。篇篇按此次序,其文多拘於捉对,大抵冗长,繁复可厌”可见,在南宋的时候,经义的格式已初具八股格式。 2、“代古人语气为之”。这是明代八股与宋、元经义的不同之处。宋代经义中虽然有“顺口气”的做法,但并不普遍。要做到“代古人语气为之”,也就是通常说的代圣贤立言,就必须根据题目取揣摩古人在当时的语境下的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代圣贤立言。到做到这点,对儒家经典必须吃得很透,悟得很深,并且能融会贯通才行。 3、“体用排偶”。这是八股文格式的最大特点,在南宋制义中已经出现,但明代经义更加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导师制交流材料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 交流材料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交流材料 随着“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广大教师积极争当“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切实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的朋友,努力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已初步形成学生成长的良好教育氛围。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正当“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处于深化转型时期,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加强宣传力度,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紧紧抓住这个载体,实现全员育人,师生共同成长,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响应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号召,积极开展“我与学生共同成长”主题师德教育活动,认真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小组,进一步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中来。切实树立起“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的理念,把“满足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发展需求”放在教育工作首位,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使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采取措施,深化工作 1、认真制定“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师德主题活动方案,利用年级会议和教师政治学习作宣传、动员,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活动中去。 2、导师们全面了解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基本情况,通过综合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工作计划。同时要求全体导师写出《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反思提高,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导师们认真做好记载工作,注意资料的积累,加强课题研究。相继开展撰写“导师随笔”、“学生成长日记”,本学期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取士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是对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它为大量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平台,故倍受青睐。唐代的科举制度处于科举制度的上升过程中。因而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具有开放性,其实质性原因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