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测试的区别

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测试的区别
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测试的区别

一、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即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

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二、具体区别点

区别点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测试对象内部控制会计数据(余额、交易等)

测试目的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

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

有效性

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

程序性质询问、观察、检查、重新执行询问、观察、检查、监盘、函证、计

算等

测试时间期中、期末为主期末、期后为主

实施要求一般情况下选择进行必须进行

证据类别间接证据直接证据

程序种类-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计量性质偏差率错报金额

测试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抽样类型属性抽样变量抽样、PPS抽样

抽样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误受风险、误拒风险

三、做题时注意事项

在做题当中区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应按目的或执行的结果进行区分。有没有按某项制度去做,此时是控制测试,有没有重大错报是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最大的区别就是要看测试的目的,如果目的是为了测试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则属于是控制测试,如果目的是为了直接检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则就属于实质性程序,比如:如果是检查销售发票或发运凭证上相关人员的授权签字,就是控制测试;如果是检查销售发票上金额记录的准确性(涉及应收账款或是其他相关项目的准确性认定,看其是否有重大错报),就是实质性程序。

四、思考题

下列审计程序中属于银行存款控制测试的是( )。

A.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日记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B.检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C.抽取一定期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验其是否按月正确编制并经复核

D.对未质押的定期存款,检查开户证实书原件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全面检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管理者和 客户提供足够的信任度,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中心内部的各项质量控制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控制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活动计划的审批,并组织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对计划结果进行评审。 3.2 各检测室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3.3 监督员负责检测过程的监督。 3.4 检测人员负责按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中心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根据有证标准物质的来源情况、检 测的特性和范围以及人员的多少来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 4.1.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所采用的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 (1)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结果核查; (2)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3)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重复检测; (4)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等。 4.1.2 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2 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二是外部质量控制计划。 4.2.1 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内容可包括: (1)计划控制项目及控制方法; (2)控制频率/时间; (3)控制结果的记录方式; (4)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 (5)控制结果的评价准则;

(6)控制实施责任人; (7)评审/评价栏。 4.2.2 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1)比对实验项目,目的、发起单位、参加单位; (2)样品准备与分发、样品保管、运送要求; (3)比对的实验方法、依据; (4)进行比对的时间、频率; (5)比对结果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分析方法; (6)检测质量制定准则。 4.2.3 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在技术负责人组织下,技术部根据监测的具体情况,专业范围、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控制方法,制定年度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外部控制计划由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4.2.4 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 质量控制计划由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室具体实施。 4.3 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对相关项目结果质量进行控制,做好控制 记录,并对控制结果的数据分阶段进行分析评价,如果发现异常或出现某种不良趋势,应及时查找影响原因,根据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2 技术部根据外部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能力验证计划;负责联系、协 调各部门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并负责比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填写“比对、验证活动记录”。 4.3.3 对执行质量控制计划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或经分析认为可能存在的隐患,执行《不符合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纠正措施。 4.3.4 在控制过程中,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一些项目进行连续或多次的控制,对其结果 进行分析,从中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变异性,检查其质量可否得到保证。 4.3.5 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若检测结果分析存在离散现象严重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 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影响结果的原因,按照《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价 4.4.1 内审组组织相关人员就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经评价发现计划有不相适 应的部分,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控制计划进行调整,经中心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新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1001库存现金实质性审计程序 1.核对现金日记账期末余额与总账数。 2.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3.将库存现金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取得批准后作出调整。 4.在非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5.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盘点表中注明,并作必要的调整。 6.抽取大额现金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7.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如有跨期收支事项是否作适当调整。 8.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应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如在期末或接受期末时对现金进行监盘等) 10.验明现金列报的恰当性。

1002银行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货币资金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表,并与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包括编制货币资金收支金额汇总表、编制现金比率分析表等. 3.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日记账核对。查明银行存款余额差异原因,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4.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并对应于不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 5.抽查对账单,将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确定是否存在未入账的情况。 6.对银行存款账户发函询证。 7.查明大额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的实际情况。 8.关注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可收回性。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存款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的情况下,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调整。 9.抽取大额的或有疑问的银行存款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10.对非记账本位币的银行存款进行检查以确定折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内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 一、审计程序的概念 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 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 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①接受业务委托); 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 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 5、编制审计计划 (②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

(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控制测试 (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 2、实质性测试 (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 (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 力); 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 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 内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内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内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内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

测试过程控制程序

报告版本: 页数: 测试过程控制程序 编制人:王庆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修改历史记录

(测试过程控制程序)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定义 (1) 4角色和职责 (1) 4.1测试经理 (1) 4.2研发经理 (1) 4.3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2) 4.4测试工程师 (2) 4.5研发工程师 (2) 4.6质量保证员 (3) 5活动 (3) 6研发阶段测试入场标准 (4) 7验收阶段测试入场标准 (5) 8测试暂停/终止标准 (5) 9测试停止标准 (6) 10测试程序包/更新包控制 (6)

测试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本文为了旨在规范项目/产品的测试流程,明确相关角色职责,定义测试入场/测试停止等测试关键点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在相关环节出现问题后的整改措施。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定义 由于软件测试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测试人员都是对程序进行反复的、无休止的测试,无畏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为了能够提高项目/产品的质量,减少重复工作,降低项目/产品的制作成本,所以制定了如下标准: 1. 研发阶段测试入场标准:在研发阶段可以启动测试工作的标准; 2. 验收阶段测试入场标准:在验收阶段可以启动测试工作的标准; 3. 测试暂停/终止标准:当测试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时停止本项目测试工作的标 准; 4. 测试停止标准:当产品质量达到出厂标准时,测试工作可以停止的标准。 4角色和职责 4.1测试经理 ?参与需求、设计文档评审; ?制定测试计划(方案); ?组织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自动化测试场景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发 布阶段性测试报告和验收报告; ?组织测试人员对系统中可自动化部分的功能确认,从测试用例中筛选 自动化场景测试用例; ?组织自动化测试工程师对研发人员的自动化工具培训。 ?组织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的评审; 4.2研发经理

测试和确认控制程序

测试和确认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测试方法选择、制定及确认程序,保证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范围 测试方法的选择;自行设计制定的测试方法的确认;非(无)标准依据的测试;测试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与顾客签立测试合同或协议技术部分; 3.1.2负责指导和监督本程序的持续有效运行; 3.1.3组织非标准方法或自编方法的验证; 3.1.4审核非标准测试方法和测试作业指导文件 3.2综合管理部经理 3.2.1建立测试标准管理档案; 3.2.2收集保存非标准测试方法。 3.3测试工程部经理 3.3.1负责提出测试方法确认的申请; 3.3.2收集非标准的测试方法; 3.3.3具体组织制定实验室自编方法; 4.程序内容 4.1方法的选择 a) 公司应采用满足客户需要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测试的方法,且应优先使用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和区域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并确保所用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每年编制《最新现行有效版本标准、规范目录》以文件形式发布执行。 b) 当客户指定的测试标准在公司测试能力范围内时,只要公司授权人与顾客签定合同或委托单后即可执行测试任务。 c) 当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期时,公司应通知客户。 d) 当客户未指定方法时,公司授权人与顾客签立测试合同的负责人应首选本实验室认 可能力范围内推荐的测试方法,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在a)条款的方法中推荐测试方法,并征得顾客的书面同意。 e) 当老标准已经过期作废时应及时更新。当新标准只是代号变更,测试方法、技术指 标 等没有变化时,只需将标准名称和代号以书面形式报资质认定部门办理标准变更手续; 当新标准测试方法、技术指标等发生变化时,应向资质认定部门进行申请扩项工作。

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重点 第一:证实**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程序 第二:收入的调整分录 第三:函证 第四:截止测试 第五:分析性复核 第六:特殊的审计程序 1、销售退回的审计程序 2、销售折扣折让的审计程序 3、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的审计程序 目录: 1、认定——目标——程序 2、应收帐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3、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4、其他账户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5、函证 真实性目标的审计: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确系已经发货给真实的顾客 1、控制测试程序 (1)检查与销售有关的文件:销售合同、顾客订货单、发运凭证、销售单、销售发票副联(单证齐全)(2)检查赊销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3)检查销售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4)观察是否向顾客寄送对账单,检查顾客回函档案

2、实质性测试程序 (1)复核主营业务明细账、总账以及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大额或异常项目(总体合理性)账账核对 (2)追查主营业务明细账中的分录至销售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副联。(逆查)账证核对 (3)将发运凭证与存货永续记录中的发运分录核对证证核对 (4)将主营业务明细账中的分录同销售单中的赊销审批和发运审批核对(赊销审批、发运审批)账证核对3、其他 完整性目标:现有销货业务均已登记入账 1、控制测试程序 (1)检查发运凭证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2)检查销售发票连续编号的完整性 2、实质性测试程序 (1)从发运凭证、销售发票追查至主营业务明细帐及应收账款明细账(顺查)账证核对 3、其他 估价 1、控制测试 (1)检查销售价格、销售条件、销售折扣和运费是否经适当授权批准(销售发票上载有这些内容,即检查销售发票是否授权批准) (2)检查销售发票的编制是否经过内部核查,检查有无内部核查标记(凭证的编制都要有相关人员的复核)2、实质性测试 (1)复算销售发票上的数据 (2)追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分录至销售发票账证核对 (3)追查销售发票上的详细资料至发运凭证、经批准的商品价目标和顾客订货单证证核对 3、其他 分类:销货业务的分类正确 1、控制测试——检查分类通用的程序 (1)检查会计科目标是否适当 (2)检查有关凭证上的内部复核和核实的标记 2、实质性测试 检查证明销货业务分类正确的原始证据 3、其他 截止: 1、控制测试 (1)审查尚未开局收款账单的发货和尚未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 (2)审查有关凭证上的内部核查标记 2、实质性测试 将销货业务登记入账的日期与发运凭证的日期比较核对

审计实务之一——各循环的特性及内控测试、实质性测试

江苏兴光会计师事务所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 10-14 章之一各循环特性及内控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第一部分:考试大纲要求 I.考纲要求一、基本要求为考察考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科目要求考生能够: 4 .熟悉审计循环的内控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即实质性测试,其他章节同) II. 三年考纲体现(三年考题分析)审计实务之一――各循环的特性及内控测试、实质性测试各循环第一、二节的共同纲领:教材结构――审计业务循环( 10~14 章)(首先看看教材目录――1 、2节――一样的标题!) 1.10-14 章为审计实务,为本书的第三部分; 2. 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为例; 3. 以循环审计法为主线; 4. 包括 14 章节特殊项目的审计测试。一、循环审计法简介业务循环的概念:是指按照业务循环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一种方法。本书四个:A.销售与收款循环B.购货与付款循环C.生产循环D.筹资与投资循环第七章、第八章均有。可更多,如5个、6个循环等;各单位的业务性质和规模不同,业务循环可不同。由于货币资金与上述多个业务循环均密切相关,并且货币资金的业务和内部控制又有着不同于其他业务循环与其他会计报表的鲜明特征,因此将货币资金审计和一些特殊项目的审计放在第 14 章节中介绍。循环审计法优、缺点以《企业会计制度》为例,业务循环与其所涉及的会计报表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10―1 所示。表 10―1 注

意事项:①此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②购货与付款循环一般与利润表项目无关;③生产循环只与利润表项目中主营业务成本相关。表 10―1 业务循环 129/137[ 中国的传统会计称之为供、产、销、钱]与主要会计报表项目对照表: [经典例题 ] [2000 年单选题]甲注册会计师审计W公司 1999 年度会计报表时,将其交易和帐户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在一般情况下,甲应将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项目划入()。A.销售与收款循环B.购货与付款循环C.生产循环D.筹资与投资循环 [ 答案]C; [ 解析]应付工资是生产循环中的主要帐户。表10-1 。二、各业务循环之特性循环的特性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进行审查];二是本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对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活动本身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审查]。注意: 10―14 章所有循环的特性均如此!(一)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比表 10~14 章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对比表 ( 见下页 ) [如何出题? ] (二)各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10~14 章各种业务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对比汇总表[参见文本课件]:{注:“×”是指教材中未能指明 } 注:此表中为什么没有货币资金的主要活动?因为,货币资金与其他循环均直接相关:见图 14-1 的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的关系。 10 章:销售与收款循环中主要业务活动注意:学习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应结合 10―14 章共同学习 [※,此符号为重点,下同 ] 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附:各

测量系统分析(MSA)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标题: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控制程序文件编号: 版本: 页数: 生效日期: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分发编号:受控印章: 分发日期:

1 目的 通过MSA,了解测量变差的来源,测量系统能否被接受,测量系统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并针对问题适时采取纠正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控制计划中列出的测量系统。 3职责 3.1 品管部计量室负责编制MSA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各相关部门配合品管部计量室做好MSA工作。 4工作程序 4.1 测量系统分析MSA的时机 4.1.1 初次分析应在试生产中且在正式提交PPAP之前进行。 4.1.2 一般每间隔一年要实施一次MSA。 4.1.3 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适当增加分析频次和重新分析: (1)量具进行了较大的维修; (2)量具失准时; (3)顾客需要时; (4)重新提交PPAP时; (5)测量系统发生变化时。 4.2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准备要求 4.2.1 制定MSA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需分析的测量系统; (2)确定用于分析的待测参数/尺寸或质量特性; (3)确定分析方法:对计量型测量系统,可采用极差法和均极差法;对计数型测量系统,可采用小样法。 (4)确定测试环境:应尽可能与测量实际使用的环境条件相一致。 (5)对于破坏性测量,对于不能进行重复测量,可采用模拟的方法并尽可能使其接近真实分析(如不可行,可不做MSA分析); (6)确定分析人员和测量人员; (7)确定样品数量和重复读数次数。 4.2.2 量具准备 (1)应针对具体尺寸/特性选择有关作业指导书指定的量具,如有关作业指导书未明确规定某种编号的量具,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使用的一个或多个量具作 MSA分析; (2)确保要分析的量具是经校准合格的; (3)仪器的分辨力I一般应小于被测参数允许差T的1/10,既I 小于T/10。在仪器读数中,如果可能,读数应取最小刻度的一半。 4.2.3 测试操人员和分析人员的选择 (1)在MSA分析时,测试操作人员和分析人员不能是同一个人,测试操作人员实施测量并读数,分析人员作记录彬变完成随后的分析工作。 (2)应优先选择通常情况下实际使用所选定的量具实施测试的操作工/检验员作为测试操作人员,以确保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与日后的正式生产或过程更改的实 际情况相符; (3)应选择熟悉测试和MSA分析方法的人员作为分析人员。

审计准则各科目实质性审计程序

新审计准则实质性审计程序 1001库存现金实质性审计程序 1.核对现金日记账期末余额与总账数。 2.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 3.将库存现金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如无法查明原因,是否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管理权限取得批准后作出调整。 4.在非资产负债表日进行盘点时,应调整至资产负债表日的金额。 5.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应在盘点表中注明,并作必要的调整。 6.抽取大额现金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的完整性,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7.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进行截止测试,如有跨期收支事项是否作适当调整。 8.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应检查折算汇率的正确性。 9.针对识别的舞弊风险等特别风险,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如在期末或接受期末时对现金进行监盘等) 10.验明现金列报的恰当性。

1002银行存款实质性审计程序 1.实施货币资金的起步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银行存款明细表,并与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包括编制货币资金收支金额汇总表、编制现金比率分析表等. 3.获取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日记账核对。查明银行存款余额差异原因,作出记录或作适当调整。 4.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进账情况,并对应于不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前进账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 5.抽查对账单,将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确定是否存在未入账的情况。 6.对银行存款账户发函询证。 7.查明大额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存款的实际情况。 8.关注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的可收回性。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存款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的情况下,是否提请被审计单位作出调整。 9.抽取大额的或有疑问的银行存款收支原始凭证进行测试,检查内容是否完整,有无授权批准,并核对相关账户的进账情况。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测试过程控制及样例 1目的 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软件实现阶段质量和最终质量。并作为验证及确认软件版本发布、项目验收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部门:应用开发事业部总监、系统测试部、软件部门、业务部门。 业务:模块测试、系统测试,β测试及试运行测试结果的收集。 3职责 1)1)系统测试部经理负责组织测试人员编写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大纲,审 核测试记录和测试报告,申请发布β测试版或软件试运行。 2)2)测试人员按照测试工作计划和测试大纲进行测试,填写测试记录,编 写系统测试报告和用户测试报告。 3)3)业务部门负责提供用户测试名单,系统测试部收集β测试结果 4)4)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审批测试报告,批准β测试版发布或软件 试运行,通知业务部门。 5)5)市场部为产品发布做准备。 6)6)总经理批准紧急放行。 7)7)系统测试部负责解释和修订本程序文件。 4工作程序 1)1)测试准备 除单元测试外,在进行各种测试前应准备做好如下准备: ●●配备测试用硬件环境; ●●建立相应的运行环境和网络环境; ●●准备测试数据; 2)2)测试依据 测试依据主要包括:测试工作计划、测试大纲、上阶段测试记录、上版软件产品用户反馈意见记录等。 3)3)测试工作计划及测试大纲 系统测试部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按照/3-07/QR/001《测试工作计划》编写测试工作计划,测试工作计划应主要包括测试进度、人员安排、设备环境的建立等。测试工作计划经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批准后实施。 系统测试部经理组织测试人员,根据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按照/3-07/QR/002《测试大纲编写指南》编写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作为测试的主要依据,测试大纲经应用开发事业部(副)总监批准后实施。

练习6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 B )重大错报风险具备明确的对应关系。 A.财务报表层次 B.认定层次 C.账户余额 D.交易或事项2.注册会计师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的选择时以下不恰当的是( D )。 A.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B.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审计程序 C.除了从总体上把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对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外,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接下来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 D.如果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拟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信息的可靠性获取审计证据 【解析】在选项D 中,如果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拟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而不是可靠性,因为信息来自 于内部,很难说明其可靠。 3.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也有在很大的局限性,下列有关局限性的说法不恰当的有 (B )。 A.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初期识别重大事项,并在管理层的协助下及时解决这些事项:或针对这些事项制定有效的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 B.如果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审计证据 C.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也完全有可能在注册会计师于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后对期中以前的相关会计记录作出调整甚至篡改,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已经发生了变化 D.即使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能够获取有关期中以前的充分、适当的审 计证据,但从期中到期末这段剩余期间还往往会发生重大的交易或事项(包括期中以前发生 的交易、事项的延续,以及期中以后发生的新的交易、事项),从而对所审计期间的财务报 表认定产生重大影响 4.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不应当考虑下列因素(D )。 A.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越高,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要求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复习依据)

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 一、控制测试 (一)“了解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的区别与联系 1.二者的目的不同 (1)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评价控制的设计,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2)控制测试的目的: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2.二者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同 了解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注会只需要抽取少量的交易进行检查,观察某几个时点,但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行时,注会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观察多个试点并检查被审计单位对控制的监督。 3.联系 为评价控制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而事实的某些分析按评估程序并非专为控制测试而设计,但可能提空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注会可以考虑在评价控制设计和获取其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的同时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以提高审计效率;同时注会应当考虑这些审计证据是否以足以实现控制测试的目的。 (二)何时需要实施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并非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实施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会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是有效的。 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获取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三)控制测试的性质 1.询问 2.观察 3.检查 4.重新执行(注会课本311页) (四)控制测试的时间 1.两层含义 (熟悉-注会课本313页“关于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一段)(1)何时实施控制测试 (2)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2.如何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

(1)如果未发生变化,本次可能执行控制测试,也可利用以前审计获取的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但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两年。 (2)如果已发生变化,应在本期实施控制测试。 (3)对于旨在减轻特别风险的控制,不论该控制是否变化,都应在本期执行控制测试。 (4)应在每一次审计中都选取足够数量的部分控制进行测试,即不应将所有拟信赖控制的测试集中于某一次审计,而在之后的审计中不对任何控制进行测试。(四)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 1.控制测试范围的确定,主要受对控制初步评价的结果的影响: 在了解控制后,如果认为相关控制风险较低,即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较高,则需要更充分、适当的证据来支持这种高信赖,因此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就大。 2.确定控制测试范围的考虑因素(熟悉-注会课本316页该部分内容) 二、实质性测试 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应对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一)细节测试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区别与联系? 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上讲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 (二)在错报风险高的时候能否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通常情况下错报风险较高时,不适宜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因为分析程序得到的证据是一种间接证据,它的证明力较弱,还需要实施细节测试取得相应的证据来相互印证。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第B版) 程序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 受控章: 发放编号: 总页数: 7 页(含封面)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修改记录表

1.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 3.1.1 负责审批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3.1.2 负责检测标准的确定; 3.1.3 负责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检测组主任 3.2.1 负责收集检测标准的收集。 3.3 资料员 3.3.1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 3.3.2 负责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公司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 a)国际标用; b)国家标准; c)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d)地方标准; e)企业标用; f)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g)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h)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2 为确保所使用的标准是现行有效的版本,资料员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按《文件控制程序》确保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填写《标准查新表》,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 4.1.3 在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应注意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4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检测人员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有效性,具体按照《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当需要对检测作业指导书进行调整或修改时,也应当按《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执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应包括: a)检测方法的名称; b)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c)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包括技术性能参数要求; d)所需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 e)被检测样品的管理要求; f)被测定的参数或量值及其范围; g)检测需要的设施环境条件; h)检测步骤描述; i)需遵守的安全设施; j)检测的准则和要求; k)需记录的数据的分析和表达的方法; l)如有必要时,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 4.1.5 当客户的委托检测未指定方法时,检测组主任应首先向客户推荐本公司认证、认可能力范围内的检测方法,当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时,则应在本程序4.1.1条中推荐检测方法,所推荐的方法应获得客户的书面同意和认可。当客户指定的方法不合适或已经过期时,检测负责人应明确通知客户。

《实操:审计执行实施技巧与实质性测试》课后测试及答案

实操:审计执行实施技巧与实质性测试课后测试 单选题 ?1、外审过程中的实质性测试,实质性程序的目的是(10 分)A是否进行控制测试(综合性方案还是实质性方案) B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包括细节测试还是实质性分析程序) C确定重大错报是否需要调整 正确答案:C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如控制测试效果满意,可缩小实质性程序范围。 B自产是视同销售处理,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销项税额。 C外购是以购买价(公允价值的替代)和进项税额,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D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话,则不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正确答案:D ?3、如实质性程序发现内控未能识别重大错报,则表明(10 分)A减少对内控的信赖 B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C内控有效运行,且完全没有问题 D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需要函证的情形有哪些(10 分) A重要的、金额大的 B易出错的 C有效的(往年无回音) D独立性强的 正确答案:A B C D ?2、下列哪种情况下,函证可以采用消极式(10 分) A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B涉及大量余额小的账户 C预期不存在大量错报 D没有理由不相信对方不认真对待函证 正确答案:B C D

?3、在评估阶段,审计师刚介入时,通过分析的方法,可以做哪些检查(10 分) A运用常识,警惕异常项目 B分析性复核:利息收入/货币资金 C警惕过高的预付账款 D收现比与净现比都失效 E查看货币资金的受限情况(信息披露) 正确答案:A B C D E ?4、固定资产审计中,折旧的方法有哪些(10 分) A年数总和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工作量法 D平均年限法 正确答案:A B C D 判断题 ?1、如果是企业因为重组需要辞退员工的,准则规定了确认条件:企业有明确的重组计划且重组计划已经对外公布,表明承担了重组义务。此时,预计的金额应该之间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而不应该计入预计负债。 (10 分)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审计报告阶段,应该注意审计工作的立项依据、审计工作的目的、审计结论与审计意见等主要内容,同时应将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具体说明及被审计对象反馈意见收录在附件中,以便后续翻阅。(10 分)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非累积带薪缺勤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但是职工离开企业时,有权获得现金支付。(10分)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页码1/9 修订覆历表 NO. 更改章节更改日期更改后版本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页码2/9 1.0目的 让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保管、维护、修理、计量、检验、作废等作业具有“标准化”,从 而使监视和测量设备性能稳定、示值准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结 果的准确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委外制作、检定、校准、维护保养、使用过程。。 3.0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申请的审批。 3.2.采购:根据采购申请实施采购(包括自制专用检测设备所需材料)。 3.3.工程部/生技部:负责设计和制作专用检测设备(包括测试软件)。 3.4.品质部: 3.2.1.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工作。 3.2.2.负责组织对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分类、登记、标识、台帐以及装 置内校或送检等工作。 3.2.3.负责对各部门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组织对失效监视和测量设备所 检测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3.2. 4.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申请的确认。 3.5.使用部门:各使用部门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监视和测量设备,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0定义 4.1.监视和测量设备:凡能用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量具、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专 用测量设备等,统称为监视和测量设备。它包括:用于产品检验的测量设备、比较标准、带有测量功能的工装、试验软件、监视过程参数的仪器、仪表等。 4.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计 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定并证实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 5.0工作程序 5.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分类: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分为三类,分别为外校仪器、内校仪器和免校 仪器。

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总体应对措施(5个)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审计程序——总体审计方案2个 ——具体审计程序 ◆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总体应对措施(5个) ◆舞弊总体应对(4个) 1.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的必要性; 2.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 (1)对某些以前未测试的低于设定的重要性水平或风险较小的账户余额和认定实施实质性程序; (2)调整实施审计程序的时间,使其超出被审计单位的预期; (3)采取不同的审计抽样方法,使当年抽取的测试样本与以前有所不同; (4)选取不同的地点实施审计程序,或预先不告知被审计单位所选定的测试地点。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或范围做出总体修改。 (1)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2)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获取更为广泛的审计证据; (3)增加拟纳入审计范围的经营地点的数量。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审计程序 1、总体审计方案(2个) (1)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2)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2、总体应对措施——影响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 (1)总体审计方案针对的是“进一步审计程序”而言的概念。 (2)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确定总体审计方案奠定了基础,注册会计师根据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 (3)通常情况下,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综合性方案。

软件测试与确认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在软件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对软件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软件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软件产品各个模块、软件项和软件系统的测试。 3.职责: 3.l 软件部 a)负责编制《软件测试规程》。 b)项目组负责软件单元测试与确认、软件项测试与确认。 c)负责组织软件系统集成测试与确认。 3.2 技术总监负责软件系统集成测试与确认批准。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软件测试规程》。 4.工作程序 4.1软件部编制《软件测试规程》,规范软件测试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l)测试的分类 a. 软件项各模块的单元测试; b. 软件组装测试; c. 软件确认测试; 2)测试策划 a. 单元测试计划、软件组装测试计划; b. 软件验收确认测试计划; c. 测试用例设计; d. 测试环境和工具; e. 测试结果的判定准则; f. 测试的组织和人员安排; g. 用户文档 该规程由技术总监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软件测试 4.2.l软件部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按照《软件测试规程》要求编制 软件单元测试的“测试计划”,由项目组长审核软件部经理批准。软 件部组织项目组编制软件系统组装“测试计划”,报软件部经理审核,

技术总监批准。 4.2.2在各软件模块、软件项和软件系统设计实现过程各阶段,程序员、 项目组和软件部分别就所负责的测试提出测试申请,填写软件“测 试申请表”。单元测试和软件组装测试的申请报项目组长审核,软件 部经理批准,软件系统确认测试申请由项目组长审核,技术总监批 准; 4.2.3软件部根据测试申请按照软件“测试计划”要求安排软件测试人员, 组织测试工作的进行。 测试人员的安排应遵守以下原则: 1)项目组程序员自测所负责的模块; 2)项目组组织各程序员交叉互测其它程序员所负责模块; 3)软件部组织测试组测试组装完成的软件项; 4.2.4各类测试的责任人(组)对测试结果和测试判定结论进行登记,分 为“严重”、“一般”、“正常”三种情况,填写单元“测试记录”和 软件系统组装“测试记录”。模块开发人应按问题的重要性来先后解 决,并在“测试记录”中加入描述,测试责任人(组)对这些修改 后的问题再进行复测,并将结果填写到“测试记录”中。 4.3 软件的确认 4.3.l软件部项目组组织在类似使用环境下,对组装完成的软件项的确 认,登记“软件项确认记录”,由项目组长审核,报软件部经理批 准。 4.3.2软件部组织在合同环境下对软件系统集成的确认,登记“系统集 成确认记录”,报技术总监审核、批准。 4.4 对于各类软件测试和确认所发现的软件缺陷,责任部门按《需求分析控 制程序》、《软件开发策划控制程序》、《软件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要求 重新进行软件设计与实现活动,更改或调整软件设计的输出,并按照 本程序4.2、4.3条款要求重新组织软件测试与确认。 5.相关文件 5.1软件测试规程SD-WR-009 5.2需求分析控制程序LT.QSP-7.3-009 5.3软件开发与策划控制程序LT.QSP-7.3-008 5.4软件设计和实现控制程序LT.QSP-7.3-010

现场检测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有效性,对现场检测时的环境、样品、设备、人员等实施有效控制,使对检测的影响量减至最低,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客户要求或必须到现场进行的检测工作,包含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环境的监控、影响现场检测时的隔离措施。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 测试组组长的职责 制定现场环境控制目标,建立监控措施和手段,决定实施应急隔离措施。负责外出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 3.3 检测人员的职责 负责记录检测环境的监控数据。 4 工作程序 4.1现场检测的要求 4.1.1根据客户需要,对于需要现场检测的产品,在审核满足工作环境的前提下,由办公室协调好具体的日程安排,并通知客户。 4.1.2 现场检测人员应经检测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外出执行现场检测任务。4.1.3 检测人员、测试仪器设备、技术文件的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 4.1.4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样品应有专人负责,按《样品管理程序》的规定执行。 4.1.5 受检单位人员不能担任检测和记录人。 4.1.6 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控制程序》中的保密制度规定。 4.1.7 现场检测结束后,应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并由委托客户或其有关人员签

署意见,确定取报告方式和缴费形式。 4.2 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2.1 检测人员进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测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防护帽、防刺鞋、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4.2.2 检测人员所携带的仪器设备必须配置统一的美观的设备运输箱,运输中做好防震、防尘、防潮工作,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倍加小心。 4.2.3 进入现场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以及仪器设备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 4.2.4 检测区域必须用隔离带实施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区域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对误入者构成人身伤害。 4.2.5 检测活动中,还应符合《实验室安全作业管理程序》中的相关规定,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4.3 环境的监控 4.3.1 检测组负责人在制定检测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对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制定出现场检测时的极限环境的限制条件和条件保障。如: a. 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障; A. 供电和供水的条件及保障; c. 吊装和运输保障; d. 供气通风与气压条件; e. 温度和湿度条件; f. 粉尘和烟雾干扰; g. 光线干扰; h. 噪声震动和电磁场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