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而篇第一

学而篇第一

1.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金纲先生云:体认天命,推演天道,内圣外王,公道仁德——孔门功夫。

老谷柳按:学习是根本,朋友是同道,人不知而不愠是内圣的根本功夫。

学习与公道有逻辑关系,那就是学以致公。

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道,公也;学,私也。君子学以致其道,将尽人以达于天也。人者何?聪明才力,分于形气之私者也。天者何?中正平直,本于自然之公者也。故曰:道公而学私。

孔子学周公,周公监二代,二代本唐虞,唐虞法前。故曰:道之大原出于天。

老谷柳按:学以致公,强于学以致用,更强于学以致仕。

孔子之学属于教化之道。其学习对象即为道,所以载道者有二:一曰先代经典文献,二曰君子之行为德行。

孔子所强调的美德都具有“能动性”和“社会性”。例如“恕”即关乎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忠、信”即关乎到对他人善良的信念。

孔子儒学之理性交往对象,包括庶民大夫以至君王公侯。特别强调学以致用的目的性,往往会造成对形上范畴知识本原结构性省略。(谷柳按:中国文化先天之缺陷,对于形上学的阙如。)

孔学构成中华主流文化的逻辑元点,这大概也是孔仲尼个人最大的文化成就。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成为做成主流文化形态,且居于这种文化逻辑元点的人物寥若晨星。

或问仁与公之别,朱熹答曰:仁在内,公在外。唯仁然后能公。仁是本有之理,公是克己功夫极至处;唯仁然后能公,理甚分明。

仁即仁德,属于伦理范畴,但又通往政治与公道,讨论仁,往往就是讨论公道、讨论政治;或者说,仁指向公道或政治。

知者利仁。仁是道德理性。智是认识理性,又是心性之源。求仁须智,得智须学。

1.0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老谷柳按:我以为这段讲的是人之敬畏伦理的层次性,在核心层面(孝悌仁爱)上做到了,在延展层面(忠君爱国)必能做到。

按:有子即有若,在论语中出现凡四次,但句句是真理,流传极为广泛和久远。例如:礼之用,和为贵。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春秋战事395起,孔子一生73年,经历大小战事110起,多由家族间的犯上作乱而起,直接威胁到共同体间的安居生涯,所以批评犯上作乱,就是对执政的清议,乃是儒学教化的题中之义。

梁启超断定:儒家始于古代的史官。

孔子之学将一整套伦理学说奠定在家庭和睦上,实在是了不起的文化创造。

英国思想家道金斯在其名著《自私的基因》中写道:人类的独特之处,主要归结为一个词:文化。

《荀子·法行》引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流水,不壅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

《郭店竹简·六徳》: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孝经·圣治章第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宋邵博托名苏洵作《辨奸论》云: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刘基《郁离子》云:不情之事,大人不为。

《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常识是最珍贵的人类认识。日用伦常,即道之所在,背之不祥。

1.0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人,很少有求仁之心。

老谷柳按:去掉伪饰的功夫。诚的功夫就是去掉伪饰。

宋学者杨时《二程粹言》云:苟以修饰言语为心,是伪而已。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孔子云:辞达而已矣。

苏子由《论语拾遗》云:巧言令色,世之所悦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仁者直道而行,无求于人,何巧言令色之有?彼为是者,将以济其不仁尔。故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又曰:刚毅木讷近仁。

求仁的过程源于天道的正当性和圣洁感。

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程朱理学:巧言令色绝无仁,与鲜矣仁:过激派与中庸之道的区别。

朱子曰:巧言令色,心皆逐物于外,大体是无仁了。纵有些个仁,亦成什么!所以程子以巧言令色为非仁。

1.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笺注:尽心为忠。传,注疏解释为传,即所接受的文化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对于已经学到的知识。

儒学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

小人:微贱之人或无德之人。

1.0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儒学介入政治的特点之一:大而化之。

知识分子自命为理性、正义和真理的忠实捍卫者。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是17世纪近代社会的产物。以更高层次的普遍真理批评当下的真理,提出质疑。

老谷柳按:古代儒士不可例比现代西方公认的知识分子,这是两种不同质的群体,有着不同规定的文化使命,前者是规劝和讽喻,后者是抗衡和抨击。(目前也在逐渐儒雅起来)

1.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译文:弟子们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则尊敬师长,做事要谨慎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如此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再去学习文化。

老谷柳按:我常说,伪善也是善,总比屠夫要好一点,在既定的等级秩序下,倡导爱是合乎共同生存利益的。据说英国贵族子弟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就是尊重仆人。

金纲说:等级是既定的事实,是可以维护、可以改进、可以分析、可以理性批判的传统对象;爱,则是在秩序之上的情怀,而那些以破坏秩序为鹄的的虚假之爱,才是值得怀疑的。爱是一个绝大的命题。

在古老的中国,爱有差等,亲亲序列,故泛爱众,渐为后儒所隐匿。

如何将泛爱众的大爱观念加以深化,将其上升为一种公共道德,一种社会理念,一种主体间性的情境交流背景,一种具有形而上价值意义的人文精神,还缺乏更多的诠释。

为己之学,是儒学中反复致意的重要理念,是自我完善之学;与之相对的则是为人之学,乃是装大门面、做大炫耀的学问,为真儒所不取。

老谷柳按:自我完善,自生始,自行修,夕死终,乃是人生全过程的自我教育和完善。我不同意伊川先生的论说,当然也怀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千道万,人还是要有“文”去谋生的,而且只是自我修养,如何能与社会发生广泛的交换关系。用马列主义理论:人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自我完善只是个理想化的标准,人不可能只“谋德”不“谋生”的。

1.0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笺注:易色,不由自主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尊重敬仰的笑容。

译文子夏说:尊重贤德之人,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诚敬;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服务国君能够奉献出自己的性命;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孔夫子教授过的诗书礼乐,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即卜商,字子夏。学而优则仕,就是他的最著名的观点。

习与学比较,习是更重要的儒学修炼。

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

《尚书·说命》: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程颐:君子之学,贵乎行。行则明,明则有功。

金纲云:贤贤易色,这是人性本善的体现。小人则不然,小人多有犬儒倾向、末世的心态,愤世嫉俗,玩世不恭,对于贤德之人往往采用嘲弄、侮狎的态度,他们不可能贤贤而易色的。

《老子·第四十一章》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大笑不足以为道。不为下士所笑,不足以名为道。

《老子·河上公注》云: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之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

老谷柳按:人文科学说到底应该是人性修炼的科学,教育之首要任务是教会人学习做人,而作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贤贤易色”。如今的互联网上,乃地痞、文痞、商痞、艺痞之天下,人性陵替至此,何谈儒学;自我思之,亦无不痞之嫌,尊贤不及,容痞不足,今而后当痛改之。

1.0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自重就不会有威严;君子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君子主张忠信为本,君子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或译作不结交与自己不相类的人);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按:本章后半“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在《论语》中两见,另见于《子罕》篇。

这里说“君子不重则不威”;《述而》篇也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尧曰》篇也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似乎说孔子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人。但《阳货》篇又说孔子“莞尔而笑”;《论语》中还记载孔子多次与弟子开玩笑。这里记载的矛盾可以理解为:孔子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轻松的时候轻松。

理解孔子不能“单向度”;因为孔子本来就不是单向度的人。但威仪的确是重要的。培根曾对此有一个意见,他说:“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是于他的名声大有裨益的,并且,正如女王伊萨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荐书一样。’”(《培根论说文集》)这是从实用角度发表的意见,但是中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录卫侯赴楚,看到楚国的令尹围穿着神态有异,不是人君,却表现出人君的样子。卫侯

的随行大臣北宫文子一番话,讨论了威仪的功能,这是文献中关于士君子威仪的重要资料,值得参阅。

卫侯在楚,北宫文于见令尹国之威仪,言于卫侯曰:“令尹似君矣,将有他志。虽获其志,不能终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令尹其将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诗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令尹无威仪,民无则(仿效)焉。民所不则,以在民上,不可以终。”公曰:“善哉!何谓威仪?”对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仅,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卫诗曰:威仅棣棣,不可选也。言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皆有威仪也。周诗曰: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言朋友之道必相教训以威仪也。周书数文王之德,曰: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言畏而爱之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言则而象之也。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可谓爱之。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可谓畏之。文王之功,天下诵而歌舞之,可谓则之。文王之行,至今为法,可谓象之。有威仪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可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

“毋友不如己者”,从字面看,构成了一个悖论:如果友朋二人均做此类想,世上当无朋友可言。《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引胡瑗的说法:“友者辅仁之任,不可以非其人。故仲尼尝曰:‘吾死,商也日进,赐也日退。’商好与胜己者处,赐好与不如己者处也”,可以参酌。

一个一无是处的小人是无法与君子有效交往的。

1.0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居丧守礼,虔诚的祭祀远祖,社会风气就会归于淳厚纯朴。(老谷柳直译:曾子说,慎重地对待父母的终了,追思祭祀遥远的祖先,如此,百姓的德行就会慢慢归于淳朴厚道。)

老谷柳按:中国无神祗崇拜,有的只是对祖宗祭祀,追念祖先,这是中国始终不能宗教化的基本原因。而祖宗崇拜随着家族的逐步衰落,其仪式仪轨也渐次零落,不成体统,故中国绝无再复宗教之可能。

“祀与戎”是古人的两件大事,“慎终、追远”与“祀”相关,而“祀”,就是“礼”,是庙堂之礼。所以曾子在此特意申明它的意义,以示教化与重视。

不可将儒学推演为儒教,意见大略可以分析如下——

1 儒教的这个宗教的教主就是孔子。但孔子显然不是神;他有父母子女;有常人有的弱点,会哭会笑,有喜怒哀乐;对天和“天命”有敬畏;做着人间的努力,奔波于列国之间;凡此种种,都是人的品性,而不是神的品性。尽管孔子得到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广泛供奉;但他的正式身份可以是圣人,是先知,但不是神。教主不是神,儒学也便不可能是宗教。“儒教”因此是存在严重悖论的。这个悖论在“儒教”之内无法自圆其说。唐君毅说:道成肉身,这里是说孔子其道乃“仁义之道”,非上帝之道;最后所成,也是“人格世界”而非“神格世界”。

2 刘彻和董仲舒联手将儒教改造为“政教合一”之“宗教”,然而这个宗教,具有国家意识形态的性质;是政治—伦理性质的,而不是宗教性质的。

3 隋唐之后,“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学不存在“被供奉”的条件和可能。

4 宋代之后,儒教开始社会化,宗法家族成为儒教“社团”;在这个“社团”中,盛行等级秩序和禁欲主义;家族中的乡绅成为“社团”领袖,具有主教的地位,可以实行裁判权。然而“儒教”是道德审判,而不是宗教审判。

5 “天地君亲师”是儒教秩序中的核心;维护他们的荣誉与利益,成为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儒教宗教生活中的日常功课。“天”是神授者,是儒教合法性的“形而上”理论依据,是君权合法性的先验来源。“地”是儒教土地崇拜的对象。“君”是儒教政治效忠的对象。“亲”是儒教赖以传播思想的“社团”,也即宗法制度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稳定、施行道德治国的基本教化。“师”是诠释儒教经典的神甫类型的教职人员。这些都是表面上可以附会的东西,并不是宗教。

6 《四书》、《五经》是儒教最重要的经典。其功能似乎相当于基督教《圣经》中的《新约》。《四书》、《五经》没有宗教性质的本体论话语;没有神性的启示言说;《四书》、《五经》是人的话语纪录,不是神的箴言启示。

7 祭天、祭地、祭孔、祭祖、朝拜是儒教的基本仪式。所有祭祀仪式都是传统祭祖仪式的改装。这些仪式所透视的义理是“庄敬”;宗教仪式所透视的义理是“信仰”。此外,祭祀祖先而不研索死后的归宿,这就与宗教有着明显的区别。

8 孔庙与祠堂是“宗教”性质的祭祀场所。实质意义的宗教场所不仅仅是祭祀,还有各种与神对话(祷告)的功能。孔庙和祠堂没有这个功能。在这些特色中,最具宗教性质的是祭祀。中国传统从远古始,就重视祭祀活动,这在有关禹夏的文献记录中,有关殷商的甲骨记录中,都可以看到端倪。周礼继承了夏商传统,成为儒学最重要的依归。祭祀,是庙堂之礼。礼之用甚大,其大,甚至在“戎”(军国大事)之上。礼之用,提供的是统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祭天祭祖的祭祀活动运作中,维系着礼的大用。礼,在天之下、地之上,演绎为一种儒教文明。不管你对这个文明有什么看法,它在中国本土赓续播扬百世达三千年之久,成为生命力最顽强的文化形态。准此,可以知道:似乎存在一个宗教性质的“儒教”,但却不是实质意义的宗教。

儒学,是少数人的事业,不是大众事业。这个意见还不为更多人所熟知。

儒学是人学,不是神学;不能成为信仰的对象。看看《论语》就知道,孔子不是神。教主不是神,学说也不可能是神学。《论语》不是《圣经》。孔儒关心的对象不是彼岸,而是此岸。将儒学改造为儒教的努力是荒谬的。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笺注:子禽,陈亢。子贡,端木赐,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其诸,大概,即使之类的语气词。

译文:子禽问子贡:孔夫子到一个国家,就能了解到该国的政事,是求来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他的呢?子贡说:我老师凭着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的品德得来的。即使我老师主动去打听,那与一般人的打听在方法上大概也不一样吧?

子贡为孔子庐墓六年,善辩精明。

按《吕氏春秋》的说法,孔子大约周游了八十余国(但事实没有这么多,应该是几个诸侯国)。这是儒学干政的典型例证。但是按照经验事实(而不是理论事实)考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纯粹性质的儒家立国。真正指导帝制立国的是历代法家。但这并不说明法家比儒家更重要。相反,儒家以及儒家倡导的学说不仅是中国传统伦理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力量”。儒学是传统最真实最光明的意识形态。在没有更有效的意识形态替代儒学之前,儒学是圣贤、大人、君子最重要的精神、思想和道德资源。而法家学说则更多体现为一种圣贤、大人、君子羞于言说的政术,一种成王败寇的实用哲学,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黑色智能,一种暗中运行的权谋。孔门儒学在其最初阶段,有较为积极的入世情怀。早期儒学的政治活动具有理想实验性质。后来的横渠四句虽然口气很大,多属于空想高论、堂皇情绪,但却体现了儒学至大至刚、瞩目于尽善尽美的一面。儒学理念在转入政治理念,特别是政治管理理念时,它的大而无当,它的幼稚性、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庄重性、理想性、光明性。法家学说在政治管理的前台,却无比黑暗;儒家学说在政治管理的后台,却无比光明。现代政治道德,更多可资借鉴而用于创造性转化的传统资源,仍是儒家学说,而非法家学说。

郑汝谐《论语意原》卷一:“诸侯……乍见圣人盛德之容,其谁不欲与之谋其政平?惟其道大莫能容,是以始虽谋之,终必弃之。当夫子皇皇于七十二国,岂可谓无所求也哉?然夫子之求,非众人之求也,求行吾道以泽天下耳。”

《荀于·不苟》:君子宽而不慢,廉而不刿(gui割伤引申为刻薄),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竖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矣。

这是说:君子宽宏而不傲慢,廉洁而不苛薄,善辩而不争吵,明察而不激进,特立独行而不盛气凌人,坚强而不暴虐,宽柔和顺而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但待人宽容。这就是最文雅的了。《诗》云:温良谦恭的人们,是以道德为根基。说的就是这种人了。此说可以概见孔子儒学之谦抑。广大而又谦抑,与温、良、恭、俭、让就有了关联。

孔子儒学,是太极柔术,练的是内功;它从不咄咄逼人。所以,孔子儒学不是暴民造反的思想,也不是暴君统治的思想,而是君子内修的思想。但这个内修是指向天子以至于庶民的。当它指向庶民的时候,暴民往往不快,以为是对造反事业的一种限制;当它指向天子的时候,暴君往往不快,以为是对统治事业的一种限制。孔子儒学就是要对暴民的陵轹秩序说不,对暴君的残虐天下说不。孔子儒学的中道思想,在政治思想论域也是实践着的。

孔子不属于哪一个“阶级”,他属于民族共同体。孔子关注的是民族共同体间的共同问题。用赫伯特·芬格莱特的说法就是:无庸置疑,孔子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以一种在中国前无古人的方式发现并教导我们:人的存在有一种精神—道德的维度。”(《孔子:即凡而圣》第三章《人格的所在》)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考察其志向,父亲死后考察其行为,如果三年内不改变父亲在世时留下的规矩习惯,可以算是孝了。

金纲云:宗法社会中,家族生活经验是一种生存智能,率意更改经验方向是存在风险的。这可能就是“三年无改父之道”的经验论背景。

中道理念:朱喜云,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非其道,三年无改,孝子之心有所不忍也。《四书集注》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法的运用,以中和为贵。先代圣王的执政之道,以此说(礼之用和为贵)为美,小事大事都经由中和之道而行之。但是也有所不可行的地方:为了中和而中和,却不以礼来加以制约,这也是不可行的。

金纲云:两个概念,体用关系和中道思想。礼为体,和为用。和含:中和、中道、中庸,为体之用;无本则无用之具,无用不足以彰体。

礼是制度、管理、生活伦常层面的东西;和是精神、观念、哲学层面的东西。由制度来节制精神,透露出儒学功能不是纯粹知识性质的,而是实践功用性的。

情境化乃是儒学的一大特点:礼与仁,仁为本,礼为用。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

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诚信接近于正义,诺言才可以兑现。恭敬接近于礼法,才能远离耻辱。因果利害不失去亲属,也可以成为效法宗奉的楷模。

金纲译文:信誉符合道义,才可以去兑现诺言,否则就不要兑现;恭敬符合礼法,才可能远离耻辱,否则就是谄媚、耻辱;利益肯于分配给亲族,这样的成功才值得效法,否则,六亲不认,即使成功也不值得效法。

义疏:“仁义”,是儒学要义,孔学主“仁”,孟学主“义”;但主“仁”并不排斥“义”,主“义”也不排斥“仁”。“仁义”是孔孟学理中的共同义项。在儒学思想中,“仁”是“绝对命令”,具有超验的意义;“义”是“自律要求”,具有养成的意义。但就命题的重要性而言,二者却难分轩轾。

仁,是儒学的道德核心之一。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或“不仁”是两种道德的根本区别,《孟子·离娄上》引孔子的话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仁”,是儒学本体,历代儒学大家对此鲜有异议。一部《论语》,许多重要概念都与“仁”有割不断的价值关联,如“爱人”、“孝悌”、“恕”、“恭”、“宽”、“信”、“敏”、“惠”、“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义”的义项颇杂,有“适宜”、“合理”、“应当”、“正义”等,但只有“道义”才最符合“义”的本义。“道义”,是公共语境下的行为准则,它有“义务”、“责任”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道义”是内在合理性的一种外推,是由“仁”推导出来的次生价值。它不在先验的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道义”价值在儒学中的次要性。价值的次生不等于次要,那只是发生序列上的问题,不是价值主体上的问题。“仁”、“义”都具有抽象的高于生命的价值。“杀身”可以“成仁”,“舍生”也可以“取义”。

就这个意义上看,儒学的“仁”,往往也就是“义”;说到“仁”义,往往也就兼容了“义”义。“仁”与“义”,可以统称为“仁德”,与“公道”一起构建了儒学(主要是孔子儒学)的理念核心。

所谓“信近于义”,是说“信”并不具有绝对价值;与“道”比较,“信”还处于下档;“信”应该符合“道义”也即“仁德”也即“公道”要求,否则,便可以不必履行承诺。孔子曾说过:“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的话,意思是,如果爱诚信,却不爱学习(公道—仁德),它的弊端是患害(害仁,也害人)。还说:“言必信,行必果,轻轻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意思是:说到做到,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当然是小人!虽然也可以算是士,但却是最次的士了。后采孟子将这一层意思作了发挥:“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于说:“君子饮食方面不贪求满足、居住方面不贪求安逸,勤勉做事、言谈谨慎、亲近贤德、匡正自己,就算是好学了。”

孔子所谓的“好学”,不仅仅是读书,还包括求道。求道在践履,所以本章所论实践性活动,在孔子看来就是“好学”。

孔子一方面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方面又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两个话头似乎矛盾,但是《乡党篇》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在有些版本中,是将上章末的“斋必变食,居必迁座”列于本章之首,与之连读。这样就能知道,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实是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种特殊要求,那就是“斋事”中的食居要求。所谓“斋事”,其实就是“祀与戎”的“祀”,这样敬拜鬼神祖宗的重大场合,与“君子”平时的生活当然要有区别。斋事中要求盛馔,“君子敬其事则盛其礼”(刘宝楠《论语正义》)。这既是礼制的规则要求,也是对祖先神内心诚敬的自然反应。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一方面有克己求道,重精神生活、不重物质生活的道德追求,一方面又有尊重传统,精心维护礼制的思想倾向。要之,“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日常生活中的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祭祀活动中的孔子。这样,对孔子以及孔子的话语就有了深入、准确的认识。

“食无求饱”的“饱”,应该理解为“过分”;“居无求安”的“安”,应该理解为安逸;舍此,可能都不算正解。孔子不可能要求“好学”者必须处于饥饿和不安状态。

本章可与《里仁》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同观。

“慎言”,是孔子儒学很重要的命题。《论语》中有多处讨论。与“慎言”相反,就是“高论”或“放言”、“夸夸其谈”。儒学不欣赏这类行为。朱熹说:“今之学者,多好说得高,不喜平;殊不知此乃合当做底事。”(《朱子学的》)程子有一譬说很精彩:“学者好为高论,犹贫人谈金,辨其体色,权其轻重,商其贵贱;其言未必非也,然终不如富人之有金未尝自言金之美也。”(《二程粹言》)懂得一个道理,高谈阔论,以为自家得道,是道浅者大言;君子有道,言其所当言而已,此之谓慎言。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骄狂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是不如贫穷却能自得其乐,

富裕却能求道学礼。”子贡说:“《诗经》上说:‘(品德的进阶修养)如同玉器的加工,不断地切磋、琢磨’,是不是说的就像(咱俩现在讨论问题)这个意思?”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因为告诉你前面你就知道后面。”

注释:贫,指的多是物质上的匮乏,穷,则多指仕途、运命中的蹇滞、不发达。贫与富对,穷与达对。

《诗》指《诗经》。原文见于《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指器物加工的工艺,后来比喻为道德学问方面的相互研讨与勉励。最早的士,不过是能够做事的人。《说文解字》释士:“士,事也。”后来对士有了“通古今,辨然否”的要求(参《白虎通·爵》)。顾颉刚则认为最初的士乃是武士,而后有了文武分流,“文者为之儒,武者为之侠,儒重名誉,侠重义气。”徐复观描述这一变化说:当士演变成为参与政治预备军的时候,也正是贵族阶层已经腐烂,需要依赖士的能力以维持其统治的时候。于是士势必起而追求政治上的各种知识,这使士开始过渡到“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更因春秋中叶以后,大批贵族的没落,把贵族手上所保持的知识,解放向社全,所以孔子便能以远古贵族手上的诗书札乐来作为教育他学生的教材,这更助长了社会上以政治知识为专业的士的成长。(《两汉思想史》)

孔子对“士”最重要的言说就是:士志于道。

“贫而无谄”,是知贫而自我约束;“贫而乐”是不知贫(忘我)而无须约束,道之所在,乐之所在而已。“富而无骄”,是知富而自我约束;“富而好礼”是不知富(忘我)而无须约束,礼之所在,泰然处之而已。

既不“贫贱骄人”,也不“谄媚事人”,这些对他都不构成交往的负担;富有,不构成以强凌弱的资本,也不构成交往的负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人不己知,己无所失,无可患也;己不知人,则于人之贤者,不能亲之用之;人之不贤者,不能远之退之,所失甚巨,故当患。”

又引《吕氏春秋·论人篇》:“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乱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是言不知人之当患也。”

《孙子》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人”,是大智能。《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记载: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蔡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日: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人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孔子儒学看到了“知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不知人”的后果,却没有任何对策性言说。孔子的政治理念中缺少制衡性质的设计,这是孔子儒学不能进入政治治理层面的一个原因。刘易斯·科塞说在《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说:知识能带来权力,但即使如此,只有极少数知识人作过掌权的人。极个别的知识分子掌握过权力,并且没有失去知识分子的品格……甚至知识分子团体偶尔也能进入权力机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布尔什堆克以及英国的创建者们。但是,除了最后一种情形外,知识分于涉入政治领域,通常都是以灾难告终。

老谷柳按:金纲清议论具有强大的破解儒学密码的功能。定义:清议就是一种时评,一种舆论,以儒学理念为依据,对执政者予以臧否议论的干政形式。归结起来大约是: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历史上大约经历过:清议—清谈—空谈—混谈。

金刚先生鼓吹儒学,大抵上是成功的:将儒学与儒教清晰地划分开来;将儒学的局限性和价值当下与延展性划分开来;并为我们准确地剖析了儒学基本精神、核心理念、致思方向和教化内容;而且上下贯通,梳理了儒学流变与影响,近现代复古尊儒的闹剧本质。使我最为叹服的地方:古今中外贯通,演绎无牵强附会,引证富赡多裨益。

金纲先生本章的概述:从历史经验考察,所谓内圣外王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框架表述,约略有着万能政治和万能伦理的乌托邦式的图示,在国家实践层面,很难做实质上的把握。笔者以为儒学是“有限政治”、有限伦理,所以对于“内圣外王”不宜过多使用。2012-2-22

附录晏子致庄公礼:晏子为庄公臣,言大用,每朝,赐爵益邑;俄而不用,每朝,致邑与爵。爵邑尽,退朝而乘,嘳kui然而叹,终而笑。其仆曰:“何叹笑相从数也?”晏子曰:“吾叹也,哀吾君下免于难;吾笑也,喜吾自得也,吾亦无死矣。”崔抒果弑庄公,晏子立崔抒之门,从者曰:“死乎?”晏子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独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吾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樱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君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孰能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崔子曰:“子何不死?子何不死?”晏子曰:“祸始,吾不在也;祸终,吾不知也,吾何为死?且吾闻之,以亡为行者,不足以存君;以死为义者,不足以立功。婴岂其婢子也哉!其缢而从之也。”遂袒免,坐,枕君尸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学而篇第一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1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①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把它解为“时常”。“习”,一般解为“温习”;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比如礼乐射御。所以这个“习”理解为实习比较好。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tì),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③生。孝弟(tì)也者,其为仁④之本与(yú)!”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啊!”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读音和意义跟“悌”相同,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③道:道理,法则,制度。 ④仁:一种很高的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诸如爱人、忠恕、克己复礼、谨言、慎行等。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xiǎn)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②(chuán)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音sēn),字子舆。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②传: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1.5 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诚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员,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 1.6子曰:“弟子入①则孝,出①则悌(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注:常见的名句要知道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学而篇》(我的学习资料)

论语 学而篇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1课时

第1课时 力学中的动量和能量问题 高考命题点 命题轨迹 情境图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16 1卷35(2) 17(3)20题 2017 2卷15, 3卷20 2019 1卷16 “碰撞模型” 问题 2015 1卷35(2), 2卷35(2) 15(1)35(2)题 15(2)35(2)题 16(3)35(2)题 2016 3卷35(2) 2018 2卷15、24

20191卷25 18(2)24题 19(1)25题 “爆炸模型” 和“反冲模 型”问题 20171卷14 19(3)25题 20181卷24 20193卷25 “板块模型” 问题 20162卷35(2) 16(2)35(2)题 1.动量定理 (1)公式:Ft=p′-p,除表明等号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2)意义: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 2.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守恒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2),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

论语学而篇教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

《论语》学而篇第一之翻译及自我赏析

《论语》学而篇第一翻译及自我赏析 ————————————————————————————————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另译】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自我赏析】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此章评价极高。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贯穿《论语》始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原文】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自我赏析】 此章中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孔子以仁为本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孔子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为了生存而必须提出对统治者有利的思想的无奈体现,从另一方面也提想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孝敬父母,关心长辈,考虑到老人们心灵上的需求。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个人心得体会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个人心得体会【--个人述职报告】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得感受。以下是分享的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的文章,欢迎阅读!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

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今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 __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篇一《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 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 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 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 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 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 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 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 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 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 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地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地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地篇名.《学而》一篇包括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b5E2R。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地人是很少见地.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地人是没有地.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地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地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地根本啊!”p1Ean。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地样子,这种人地仁心就很少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地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DXDiT。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地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地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RTCrp。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地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地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5PCzV。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地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jLBHr。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地去世,追念久远地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xHAQX。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地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地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地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地),但他求地方法,或许与别人地求法不同吧?”LDAYt。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地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地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地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地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地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Zzz6Z。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地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地治国方法,可宝贵地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地办法去做,有地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地.”dvzfv。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地)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

专题五 第1课 课后课时作业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答案 C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圆学说等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故C项正确。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宗教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思想骚动是“寻金热”,经济活力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是航海、天文技术的提高,因此材料所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故选A项。 3.1492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 A.郑和B.马可·波罗 C.哥伦布D.达尔文 答案 C 解析1492年到达北美洲巴哈马群岛的是哥伦布。故选C项。

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A.美洲的发现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的开始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答案 D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500年以后,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况,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一部完整的世界历史。A、B两项是具体表现,C项是手段,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答案 A 解析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属于“价格革命”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故选A项。 6.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西方问答》一书中介绍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扩张B.“价格革命” C.黑奴贸易D.“商业革命” 答案 B 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欧国家随着大量白银的流入,引起物价上涨,并不是西欧的对外殖民扩张,故A项错误;材料“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是指大量白银的流入,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故B项正确;黑奴贸易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错误;“商业革命”是指商业联系的加强,商贸中心的转移,D项错误。 7.阅读下面公元1500年存在的两种交通方式的运输成本对比表。据此分析

《论语》之《学而第一》原文+翻译(分段)(全)

《论语》之《学而第一》原文+翻译(分段)(全)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注释】①习:温习。②说:通“悦”,愉快。③愠:恼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原文】有子曰:“其①为人也孝悌②,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③本④,本立而道⑤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①其:应该。②孝:孝顺父母,悌:顺从兄长。③务:专心致力于某事。④本:根本、基础。⑤道:规范、秩序。 【译文】有子说:“如果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事务的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规范、秩序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应该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子曰:“巧言令①色,鲜矣仁!” 【注释】①令:美善。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讨好的表情,(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①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注释】①省:反省。②身:自身。③忠:尽心竭力。④信:诚实。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 【原文】子曰:“道①千乘之国,敬②事而信③,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④。” 【注释】①道:治理。②敬:慎重、严肃。③信:守信。④以时:根据时节。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谨认真地办事而且(恪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且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①而信,泛爱众,而亲②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③。” 【注释】①谨:谨慎。②亲:亲近。③文:文献、知识。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做事)谨慎而且(说话)诚实,广泛地去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专题一第1课

第1课 太史公自序 1.通假字 (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 数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失之豪. 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堕. 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罔.罗天下放失. 旧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辅拂. 股肱之臣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扶义俶. 傥,不令己失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讽”,讽喻 (2)同“旨”,要旨 (3)同“毫”,毫毛,极小的数量单位 (4)同“矣”,助词,表陈述语气 (5)同“隳”,毁 (6)“罔”同“网”,搜罗;“失”同“佚”,散失 (7)同“弼”,辅助 (8)同“倜”,与“傥”构成联绵词,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2.一词多义 (1)适????? 白司马氏去周适.晋: 而子迁适.使反: (2)卒?????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于是卒. 述陶唐以来: (3)罔?????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罔.疏则兽失:

《论语》学而篇第一之翻译及自我赏析

————————————————————————————————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另译】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自我赏析】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此章评价极高。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贯穿《论语》始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自我赏析】 此章中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孔子以仁为本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孔子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为了生存而必须提出对统治者有利的思想的无奈体现,从另一方面也提想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孝敬父母,关心长辈,考虑到老人们心灵上的需求。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自我赏析】

《论语》学而篇带拼音

六2班朗诵稿: 《论语》学而篇 1.子z ǐ 曰yu ē :?学xu é 而ér 时sh í 习x í 之zh ī ,不b ú 亦y ì 说yu è 乎h ū ?有 y ǒu 朋 p éng 自z ì 远 yu ǎn 方 f ān g 来l ái ,不b ú 亦y ì 乐l è 乎h ū ?人r én 不b ù 知zh ī ,而ér 不b ú 愠y ùn ,不b ú 亦y ì 君j ūn 子z ǐ 乎h ū ?? 2.有y ǒu 子z ǐ 曰yu ē :?其q í 为w éi 人r én 也y ě 孝xi ào 弟t ì ,而ér 好h ào 犯f àn 上 sh àng 者zh ě ,鲜xi ǎn 矣y ǐ ;不b ú 好h ào 犯f àn 上 sh àng ,而ér 好h ào 作zu ó 乱lu àn 者zh ě ,未w èi 之zh ī 有y ǒu 也y ě 。君j ūn 子z ǐ 务w ù 本b ěn ,本b ěn 立l ì 而ér 道d ào 生 sh ēng 。孝xi ào 弟t ì 也y ě 者zh ě ,其q í 为w éi 人r én 之zh ī 本b ěn 与y ǔ ?? 3.子z ǐ 曰yu ē :巧qi ǎo 言y án 令l ìng 色s è ,鲜xi ǎn 矣y ǐ 仁r én 。? 4.曾z ēn 子z ǐ 曰yu ē :?吾w ú 日r ì 三s ān 省x ǐng 吾w ú 身sh ēn 。为w éi 人r én 谋m óu 而ér 不b ù 忠 zh ōng 乎h ū ?与y ú 朋p éng 友y ǒu 交ji āo 而ér 不b ú 信x ìn 乎h ū? 传 chu án 不b ù 习x í 乎h ū ?? 5.子z ǐ 曰yu ē :?道d ào 千qi ān 乘 ch éng 之zh ī 国gu ó ,敬j ìng 事sh ì 而ér 言y án ,节ji é 用y òng 而ér 爱ài 人r én ,使sh ǐ 民m ín 以y ǐ 时sh í 。?

论语 学而篇第一名句 肖思琪整理

论语《学而篇第一》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

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5、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释: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6、过则勿惮改。 解释: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解释: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 9、礼之用,和为贵。 解释:礼仪最大的作用在于和谐。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译文论语学而

《论语》学而篇 本文简介 《学而》就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就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与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经典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就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与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与而与,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 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与练习,不就是很愉快不?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就是很令人高兴的不?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不?” 2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就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就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与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就是不就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就是不就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就是不就是复习了呢?” 5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瞧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她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她已经学习过了。” 8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

专题七 第1课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1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1)1640年,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经过两次内战,于1649年将国王__________送上断头台。 (2)1653年,__________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议会发动了“__________”,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2.确立 (1)《权利法案》:1689年10月,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________;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 (2)《王位继承法》:1701年议会通过,把__________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手里,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3.影响: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____________的基础。 二、英国代议制的逐步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形成:1721年,下院____________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并开创了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____________;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2)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使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国家。 2.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前,议会选举仍实行中世纪沿袭下来的选举制,引起工业资产阶级不满;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英国群众斗争高涨,工业资产阶级为谋求________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2)内容:对选民的财产限制作了重新规定,对选区和议席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3)影响:使_______________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使议会制度向民主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三、19世纪末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 1.政治发展趋向:内阁权力膨胀,形成“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2.表现:19世纪70年代后,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通过制定重大问题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内阁掌握了部分立法权;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