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生态系统发展及应对战略探究

平台生态系统发展及应对战略探究
平台生态系统发展及应对战略探究

平台生态系统发展及应对战略探究

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平台生态系统的力量不容小视,平台生态系统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进化和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通过增强内部多样性,把握产业价值链及对竞争对手实行自我防御三个方面来对平台生态系统的发展战略进行探究。

标签:

平台生态系统;价值链;竞争

F27

1 引言

电子商务中各行各业的相互合作对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借用James J.Moore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对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尤其是平台生态系统的发展试进行战略探究。

2 平台生态系统概念

平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由盛博咨询提出,在研究互联网企业,如Google、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体现了其卓越的优势。Jeff Jarvis在2009年版的新书《Google将带来什么》也提出了“成为平台”的说法。贾维斯认为,网络是建立在一定平台上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平台。Google等都是一个服务平台,他们帮助别人创造价值。不过贾维斯并没有把Google看作一个平台生态系统,而是把Google作为多个平台的集合。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平台生态系统就是以能为消费者提供某项服务的环境或条件的平台为中心,整合其他提供消费者进行消费时所需要资源的企业所形成的经济共同体。

3 平台生态系统应对竞争的战略探究

(1)增强内部多样性。

百事集团的现任CEO曾说:“人类伟大的构想仍然来自于人民。面临的挑战是创造合适的环境,以鼓励创新和想法。企业中人力的多样能促进企业创新,因为它创造更多多样性的想法。多样性和创新之间的联系,不是假象,而是事实存在的。”由此可见企业要想得到创新和发展,企业内部成员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测及标准答案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5题,每题4分) 1 .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A.实现现代化 ? B.发展工业化 ?C.实现共同富裕 ? D.推行可持续发展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有所谓的“3R原则”,指的分别是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Reusing(资源化),3R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 当前我国环境发展的形势是 ?A.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 ? B.整体有所改善,局部出现恶化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4 . 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且到现在为止是唯一的一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 C.中国 ? D.日本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以下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 C.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 D.发展煤炭生产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多选题(共8题,每题4分) 1. 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几个原则包括 ? A.保护生态 ? B.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 C.提高居民的生活标准 ? D.保护文化历史 ?E.将自然融入城市 我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暂无 2.环境伦理观核心意涵包括 ? A.要尊重和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生活? B.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并且关心人类 ?C.做任何事情,既要着眼当前,并且思虑未来 ?D.先保证GDP的发展,后思考环境问题的改善 我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暂无 3 .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 ? A.生产采用的原料是清洁的 ?B.减少生产的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 C.生产的车间和工人要保持要清洁干净 ? D.减少生产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产品 我的答案: ABD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暂无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生态农业的定义 国外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等。各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定义是∶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德国对生态农业提出了以下条件: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 ②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有机肥或长效肥;③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④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⑤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⑥控制牧场载畜量;⑦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⑧不使用抗生素;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另外,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还规定其成员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95 %以上的附加料是生态的,才能被称作生态产品。尽管各国对生态产品的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国外概况: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鲁道夫·斯蒂纳(Rudolf Steiner)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在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529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95万公顷和90万公顷。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各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1986~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地面积年增长率达到30%。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多公顷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公顷,日本占0.5公顷,以色列和中国各约0.4万公顷。据有关方面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达到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报道, 1997年欧洲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值为52.55亿美元,1999年约为63亿美元,2000年为95.5亿美元。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1997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值约为18亿美元,1999年为20亿美元,约占其食品销售总值的1.2%,有关专家预计,2008年德国生态食品占食品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5%。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美国在过去10年中生态食品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1995年生态食品的销售值达28亿美元,1999年达到60亿美元,2000年达到75亿美元。生态食品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传统食品种类,生态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和香料市场已有一定规模,生态奶制品尚属新兴市场。1997年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额为1500亿日元,2000年达到3500亿日元,其产品为加工品、冷冻蔬菜、茶、咖啡类、调料、大米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95年欧盟从事生态农业的生产者不到农业生产者总数的1.0%,1997年达到1.3%。1998年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总数达到10万个,这一数字显示,欧盟生态农业生产者数量增长率连年保持在25%以上。 三、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因 (一)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食品生产出现了3种区别于以往在自然形态下生产的重要特征,这就是:1.在农业上采用工厂化生产。采用工业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种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疯牛病是一种病毒,是牛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致。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被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而产生的,并逐步积累使其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遂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灾难。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1.生态农业的基本介绍

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的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部门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20世纪70年代主要措施是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实行少免耕,减少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等;80年代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级综合利用的模式。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a.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b.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c.高效性

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5

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从省情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挥青海比较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正确选择。发展理念的创新:深刻理解生态立省战略的内涵和意义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我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实质在于“立”字,要求我们在指导思想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必须从青海独特的生态地位出发,始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立足点,倡导和弘扬绿色、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共赢。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要求我们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有利于树立青海的生态品牌。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事关青海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气候形成和演变,对抵御全球气候变暖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青海草地生态退化严重,迫切需要我们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青海真正能给全国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我省在全国能够立得住、打得响的区域品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有利于构筑发展新平台。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们的基本省情。推进青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实施资源转换战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适合省情实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生态立省战略则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求彻底改变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对生态有效保护下的经济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因此,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青海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的一项新方略、新定位,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平台。与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的地区相比,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具有特殊性。青海地处“气候源”和“江河源”的独特地理位置,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特点,生态效应具有明显的外溢性。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对江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青海生态系统类型较多,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生态退化严重,自身修复功能弱,脆弱的生态与区域的贫困相互交织,自身投入和建设能力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中,生态越来越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谁抢占了这个战略制高点,谁就赢得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努力做好生态立省这篇大文章。明确指导思想:全面把握生态立省战略的推进方向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目标,立生态之本,切实保护江河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借资源之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扬文化之魂,积极构建高原特色生态文化体系,为生态立省提供源头活水,在综合循环利用资源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在保护建设生态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后一个时期,立足于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以保护高原生态安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合理保护和循环利用环境资源、营造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文明进步的生态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过程中,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支撑生态建设,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保护的根本性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原则。把人作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主体和受益者,既要注重对贫困群众的扶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注重从根本上改变农牧民的生存条件,把更多的建设资金用到促进人的发展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三要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立足实际,统筹研究和解决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生态保护的任务与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总目标统一起来,在实施资源转换、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战略中,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要坚持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原则。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积极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倡导绿色消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谋求最大的经济发展。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创新体制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行为的调节作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争取国内外的支持与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控、监督和运行机制。生态立省战略的基点: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立省战略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项宏大的、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战略基点必须放在生态保护上。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力度,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我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启动和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抓手,积极构筑“五大生态圈”,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三江源生态圈。实施好退牧还草、鼠害治理、人工增雨、围栏封育、城镇建设等工程项目,创新草原管护机

当前中国生态发展战略之环境保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中国生态发展战略之环境保护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题来源:自主选题 老师: 完成时间:2013年5月20日

当前中国生态发展战略之环境保护 摘要:随着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令世人为之瞩目。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却让中国人感到了无比苦楚,那就是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目前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本文从大气环境污染着手,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关治理措施,提醒人们对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给予高度的重视,希望借此提高每个中国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大气污染;生态战略;治理途径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气的包围之中,相对于其他比较间接的环境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无疑是对我们伤害最为直接和严重的。在漫长的自然界及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生物逐渐适应了这个大气环境,即大气不仅不危害人和生物,而且为人和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人类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来维持生命,每天空气都会成千上万次地有规则地通过我们的鼻腔进出我们的肺。而洁净的空气对于生命来说比任何物质都重要,人在5周内不吃饭,5天内不饮水尚能生存,而空气仅断绝5分钟就会死亡。可见空气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有机体一刻也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但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化石燃料(比如煤和石油)大量使用的结果,将许多有害物质如烟尘、SO 、NOx、CO和碳氢化合物等 2 排放到大气中,使局部地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某些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等亦可使局部大气的有害物质浓度上升。当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时,就会使大气质量恶化,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工作、财物和设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大气污染。引起大气污染的各种有害物质称为大气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来源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风沙风暴等,多具有偶然性和一时性,而人为污染则是经常存在的,因此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后者。 人为污染包括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污染等,不同的来源具有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及污染特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儿女成长和开拓未来的奠基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在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土壤腐蚀、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前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 000余项国家标准、3 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 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4]。同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1.1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生态学论文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班级:园艺121 姓名:高磊 学号:201201070125 2014/11/09

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高磊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临安 311300) 摘要: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有利制约建议 引言:我国生态农业生产面积为301295公顷,居世界第八位,但是生态生产的面积占所有面积的0.06%,所以说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我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查阅文献,对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参考,发现现在的不足与优势,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我国生态农业的现状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农业基础,我国农民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成功发展,并且呈彭波上升的态势。前几年我国有机农业开始起步并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率先开始有机农业的研究与时间,中国大陆的农场与加工厂获得有机认证。这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大多数有机生

态生产基地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从数量和面积上分析东三省最大,但是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控制上分析,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东部地区较占优势。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生态农业已经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并且正在逐步提高对其重视度,消费者对生态有机食品寻求量不断加大,生态农业在社会上被广泛关注,我国内部生态有机食品的消费潜力巨大。 2、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1浙江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时间较早,且种类多,浙江省从事有机产业并通过认证的企业,茶叶类134家、竹笋类14家、畜禽类3家、水果类4家、水产3家、食用菌5家、油料3家、其他16家。 2.2浙江省2003年有机食品生态农业种植面积25.7万亩(其中野生植物采集面积为 3.2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82.7万亩(其中千岛湖水面面积80万亩),家畜养殖数量很少(生猪3150头,羊10000只)。 从种植业基地面积看,竹笋种植面积最大(10.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40.1%,其次为茶叶(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34.6%,其它种类有机作物的种植规模都不大。【2】 2.3浙江省生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2.3.1在浙江省,生态农业地域较少,生态有机种植规模不大,其面积仅占浙江省耕地面积的1.1%; 2.3.2生态种植业在浙江省所有生态有机产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1东川区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1.1优势 1.1.1区位优势东川区地处滇中偏东北部,昆明市最北端,东邻曲靖 市会泽县大海乡,南倚寻甸县,西与禄劝县毗邻,北连巧家县并与四 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南距昆明市区155公里,北至巧家县城15 公里,北至会泽县城110公里,西至禄劝县城237公里。南接“昆明、楚雄、玉溪”城市群,北衔“成都、昭通、重庆”,西对“六盘水和 贵州”城市区域,在连接“成渝、滇中、黔中”三大市场具有一定的 区位优势。 1.1.2自然资源优势东川区地处内陆低纬高原地区,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光、热、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类 型多样化,产业适应面广,为东川农业多样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川区境内除海拔3200米以上地区全年皆冬外,其余大多数地区冬无 严寒,河谷地区全年无冬,且水、光、热等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气温25℃,夏季作物生长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天 然型、生态型绿色农产品;高山、亚高山地区冬夏季节较短,大约有 10个月以上时间属春秋季节,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多样化且适口 性好,十分有利于发展高山围栏养殖。 1.1.3土地可利用空间较大东川区土地总面积1871.14平方公里,农 用地面积为194.19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9.19%,目前未利用地面积尚有79.74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8.41%,被利用的土地只占 总土地面积的71.6%。由此可见,东川土地可利用面积有一定的空间。 1.2生态农业建设已见雏形“十一五”期间,东川区加大了生态环境 整治和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果蔬、高山药材 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形成 了以海拔1600米以下小江河谷热区为主的早冬蔬菜、瓜、果经济作物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测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测 第1题 国际上讨论循环经济,有所谓的“3R原则”,指的分别是Reducing(减量化)、Recycling(循环)以及Reusing(资源化),3R原则中,居于最优先地位的应该是? A.Reducing(减量化),即减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 B.Recycling(循环),即资源要循环利用 C.Reusing(资源化),即将废弃物变为可利用的资源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2题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把什么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 A.实现现代化 B.发展工业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推行可持续发展 答案:D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以下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答案:C 您的答案:C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当前我国环境发展的形势是 A.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恶化 B.整体有所改善,局部出现恶化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且到现在为止是唯一的一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中国 D.日本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环境伦理观核心意涵包括 A.要尊重和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和自然的生活 B.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自己,并且关心人类 C.做任何事情,既要着眼当前,并且思虑未来 D.先保证GDP的发展,后思考环境问题的改善 答案:A,B,C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4

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摘要:文章依据和龙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提出在新形势下和龙市要以休闲农业为载体,依托长白山特色优质资源,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产出高效、边贸兴旺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 1和龙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壮大 和龙市已形成了以有机大米、食药用菌、林下参种植、果蔬产业、辣白菜、特色畜牧业为主的高效农业。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8000万千克左右,以平岗绿洲为核心,以元池米业和众鑫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市稻米产业资源,形成稻米生产加工产业联盟;以大阳参业生态园、兴林科技桑黄小镇、地福来藻类活性细胞养殖基地为龙头持续发展特色产业,食药用菌、林下参、北五味子、灵芝等发展态势良好。果蔬产业开启链式发展新模式,依托产能1亿千克果蔬冷藏保鲜基地建设,果蔬种植与加工进入紧密关联期;朝鲜族特色食品产业实现蓬勃发展,以元池地窖辣白菜公司为依托,初步建成元池地窖辣白菜产业园,辐射带动若干个扶贫搬迁村开展传统地道的辣白菜生产;特色畜牧业发展良好,延边黄牛、雪貂、黑毛驴、珍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稳步推进畜牧高端产业园建设,22处养殖基地投入使用。 1.2着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 坚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围绕支柱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升企业

品牌意识,积极指导企业创建品牌,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竞争力。做大做强地域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建设工作,获批筹建长白山冷泉大米品牌示范区、吉林省长白山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龙长白山冷泉大米”入选首批全国革命老区“一县一品”行动品牌;加快“长白山野山参”品牌建设,加大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畜牧业品牌,扩大“无抗肉”试点示范,重点培育雪貂、驴、森林猪、延边黄牛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目标,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效益好的优势产业,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近年来,和龙市围绕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10家、专业农场151家,涉及种植、养殖、农机、特产等各行各业,涌现出有机大米村、圆葱村、草编村、明太鱼加工村、乡村旅游村、特色畜牧业村等特色“一村一品”项目村,对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市政府的牵头下,组织成立了和龙市农林特产协会,积极探索特色农产品销售运行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虽然农业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特别是人们对农业生态平衡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之间的关系,目前的农业发展不仅速度缓慢,而且生态状况日益恶化。2013年下半年,对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也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生态农业受到重视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调研的主要方向,多位专家提到,“农村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农村化肥、农药的有效使用量仅占施用量的30%,有近7成浪费,进一步造成了水源地的污染。此外,农村生活垃圾、秸秆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

领域有望获得政策大力支持。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农业生态系统遭长期破坏 农业文明所依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密切相关的系统。这种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内的环境调控、功能调控乃至生物结构调控。虽然其基本依附土地系统来进行生产,但却是一个地方生态适宜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最基本保障。即使在拥有高度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水平的北美、欧洲,政府仍旧出台大量的政策和给予大量的补贴来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反观中国,却往往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滥用化肥、地膜、农药,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地膜污染也更加严重。近20年来,随着大棚农业和地膜玉米的普及,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大量残留地膜不仅造成了白色污染,而且导致了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 此外,我国每年有废弃的农作物秸秆6.5亿吨,它们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变成有机污染物,对大气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3、如何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生态农业不可能回归到若干年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田园式生活”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延续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靠的是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

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就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 1.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现状及主要问题 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目前,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

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必须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1.2森林及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意义 重大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

2019年生态环境建设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9年生态环境建设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9年8月

目录 一、公司总体发展规划 (3) (一)公司总体发展目标 (3) (二)主营业务发展目标 (3) 二、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4) (一)市场开发计划 (4) (二)技术研发与创新计划 (5) (三)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5) (四)融资及收购兼并计划 (6) (五)优化内部组织结构计划 (6) 三、拟定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 (6) 四、实现计划面临的主要困难 (7) (一)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7) (二)人才资源不足 (7) 五、业务发展计划和现有业务的关系 (7)

一、公司总体发展规划 (一)公司总体发展目标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的提出,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视,对其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司将抓住国家持续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投入的机遇,立足于园林绿化业务,加快向生态修复转型升级,致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为此,公司制定的总体发展目标为: 以“创建世界级生态绿色集团,成为幸福自信的绿巨人”为愿景,以“实现巨人绿色梦想,促进祖国美丽富强,共建地球和谐家乡”为使命,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生态环境建设企业。 (二)主营业务发展目标 公司将紧紧围绕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利用多年来形成的集苗木培育、园林工程设计、生态修复工程、园林绿化工程、配套市政工程和植物养护为一体的业务模式,继续打造绿巨人的品牌和核心竞争优势,根据全球和全国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市场布局,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稳定增长的经营目标。 1、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将公司长期积累的生态理念与技术优势运用于生态修复领域,持续加大盐碱地土壤改良与干旱地区保水种植等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力度,培养和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4280219.html,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探析 作者:赵兴伟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5期 【摘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农村与农业的高效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展高 效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分析调研影响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现状,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农产加工技术不足的突出问题,因此相关人员应积极探索生态农业的发展策略,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振兴。 一、制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因素 首先,影响生态农业高效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专项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先进性劳动资源的缺乏。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在前期设备购入和后期的生产运营上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由此可知,高效生态农业有着投资周期长、效益回收缓慢的特点。因此,生态农业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方面的支持。但是,实际情况下,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补贴力度有限,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很难取得规模效益。而金融服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的贷款支持不够,部分贷款期限较短,难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而基于生态农业的特点考虑,高效生态农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显然目前情况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剩余劳动力基数不足,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而使得农村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次,生态农业技术水平低下,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过于重视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而对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关注力度显然不足,进而导致了农业生态技术的严重落后,有机肥料的应用、农田生态环境的治理以及秸秆还田技术的运用尚未成熟,进而难以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由于生物技术水平发展的限制,农业生产人员在耕种土地时,缺乏有效的策略解决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污染问题,也使得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农产品的包装、检测和防腐处理方面也存在技术水平不达标的问题,难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进而影响生态农业的高效发展。

未来中国生态农业如何发展

未来xx生态农业如何发展 农业不同于工业这一点大家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工业企业可以流程化和标准化。但在农业企业标准化和流程化显然有一定难度,农业企业事无巨细杂事很多意想不到事情更多。 至于未来中国生态农业如何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自己的见解,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人认为发展好生态农业以下2方面值得大家探讨。 从源头是把好用人关 说起食品安全也许你会说和用人有什么关系?其实食品安全的源头还是在用人上,你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网上曾说:高手在民间、人才在监狱。这话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其实某些方面有他一定的道理。人才如果品行不过关更具有杀伤力,他们越有高智商和高能力就越具有破坏性。曾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关于用人方面的论述觉得比较到位,说:在用人方面,刘邦是绝世高手,他身边即有张良这样的圣人,又有萧何、曹参这样的君子,还有陈平、韩信、英布这样“才胜于德”的小人。韩信贪,英布反,都不是“正直中和”的君子,但刘邦成功的利用了他们,又及时地遏制了他们所带来的危害。在如何使用小人上,刘邦是成功的。 但,用小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小人的手段。但,用小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小人的手段。 中小企业为何多数做不大,其根源就是缺少团队;中小企业为何会缺少团队,核心是缺少合作精神;团队为何会缺少合作精神,核心就是没有选对人。 选人的2个标准: 1、价值观符合公司;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路 摘要: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面临严峻的生态、经济问题,农业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本文论述了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应遵循的原则、重点发展的方向及建设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三峡库区;原则;发展方向 1、生态农业及其特征 1.1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一词是美国土壤学家W·阿尔伯卫奇于1970年提出的,并得到许多国家响应。生态农业是指人们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规划,组织进行经营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体系,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可更新资源的基础上的、与当地农业环境资源组合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既充

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又能保证增殖自然资源,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多业结合的高效性。生态农业是一业为主,多业结合,全面发展的广义农业。农林牧渔加工各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实现系统整体的多功能、高效率。 资源的优化配置性。生态农业是利用共生共养的原理,合理配置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结构合理的立体农业,使有限的空间、水、光、热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达到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能转化率。 以防为主的无公害性。生态农业是“无废物”、无污染的农业。循环利用废物,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增加产品产出,开展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以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化肥,既要增产、提高经济效益,又要提高生态效益。 生产的集约性。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的集约化农业。 协调客观性。生态农业是以内部调控为主、外部调控为辅的人工生态系统,重视自我调节作用,采用人工调节与自然调节相结合的措施,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