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优化设计

工程优化设计
工程优化设计

1 最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最优化就是追求最好结果或最优目标,从所有可能方案中选择的最合理的一种方案。在进行工程设计、物资运输或资源分配等工作中,应用最优化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出最优方案或作出最优决策。目前,最优化方法在工程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经济计划.企业管理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广泛应用。

最优化设计是从可能设计中选择最合理的设计,以达到最优目标。搜寻最优设计的方法就是最优化设计法,这种方法的数学理论就是最优化设计理论。

最优化设计方法是现代设计方法的一种。微积分中遇到的函数极值问题是最简单的最优化问题。

I.1函数的极值

最简单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就是微积分中的求函数极值问题。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已渗透到科学、技术、工程、经济各领域。

例1.1边长为a的正方形钢板,设计制成正方形无盖水槽,如图:1.1所示,在四个角处剪去相等的正方形,如何剪法使水槽容积虽大?

解:设剪去的正方形边长为x,与此相应的水槽容积为

解出两个驻点x=a/2和x=a/6 第一个驻点没有实际意义。现在判别第二个驻点是否为极大点。因为

V"(X=a/6)=-4a<0

说明x=a/6的驻点是极大点。

结论是,每个角剪去边长为a/6的正方形可使所制成的水槽容积最大。一般记为Max V(x)。

例1.2图1.2所示的对称两杆支架,由空心圆管构成。顶点承受的荷载为2P,支座间距为2L,圆管壁厚为6。设密度为P,弹性模量为E,屈服极限为(T。问如何设计圆管平均直径d 和支架高度H,使支架的重量最轻?

解:以圆管平均直径d和支架高度H为两个未知变量。支架总重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W(H.d)= 2B pbd

最轻支架重量w,一般记为mix W。

式(1.2)中变量d和H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图1.1正方形钢板图I 2两杆支架

(1)圆管的压应力小于或等于压杆稳定临界应力Φcr。由材料力学可知,压杆稳定的临界应力为

由此得稳定约束条件

(2)圆管压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屈服极限Φy,由此得强度约束条件

(3)变量d和H为有界变量,由此得几何约束条件

dmin≤d≤dmax,Hmin≤H≤Hmax

式中:dmin、dmax、Hmin、Hmax分别为d和H的下界值、上界值。

上述支架的最优设计问题表示为:

求设计变量d和H,一般记为

X(或{X})=[d H] T =[X1 X2]T

式(1.2)中W(d,H),一般记为W(x),称为目标函数。使目标函数最小

记为

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gl(X)=

g2(X )=

g3(x)= dmin-d≤0

g4( X) =d-dmax≤0

95(X )= Hmin-H≤0

96(X )= H- Hmax≤0

一般记为s.t G i (X)≤0,i=1,2,…,m

用计算函数极值的分析法,寻求这个问题的最优解。

若假定最优化设计发生在构件中应力达到屈服极限的情形,即选定强度约束方程式(1.4)为等式形式,即

将上式代人目标函数W的方程式(1.2)中,消去变量d,使目标函数成为一个变量H的函数W=

计算函数w对变量H的一阶导数,并使之等于零,求得使重量W为最小值时的H解。即由

即当H等于L时,支架总重量最小。

以上两个例题都是微积分中典型的极值问题,它们虽然简单,却代表了经典最优设计出两类问题。

第一,无约束极值问题(例1.1所示)。

maxF(x1, x2…xn)

或:mixF(x1, x2…xn)

这里的F(x1, x2…xn)是定义在n维空间上的可微函数。

如果F(X)在x=xo处满足

F(X) - F( Xo)<0,且a≤x≤b,a≤Xo≤b (1 6)

则称F(x)在[a,b]上的x=xo处有一相对极大值或局部极大值,式(1.6)中的e为一正的小量。

如果F (X)在x=Xo处满足

F(X) - F(Xo)≤0.,且a≤X≤b,a≤Xo≤b (1.7)

则称F(X)在[a,b]上的X=Xo处有一绝对极大值或全域极大值。

如果将式(1.6)和式(1.7)中第一式的“<”或“≤”改为“>”或“≥”,则称F(X)在X=Xo 处分别有一相对极小值和绝对极小值。

只有当F’(Xo)=0时,x= xo处才能满足极大或极小的条件式(1.6),但这只是必

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相对极小的必要条件是F’(Xo)=0时,而其充要条件是F’(Xo)=0时,F”(Xo)>0时;反之,相对极大的必要条件是F’(Xo)=0,而其充要条件则是F’(Xo)=0,F”(Xo) <0。

如果F”(Xo) =0,则相对极大或相对极小的充要条件还要根据更高次的级数项决定。

例如,当F’(Xo)= F”(Xo)=0,而F( Xo)≠0时,X=xo是F(X)的一个拐点。

习惯上,把极大点和极小点统称为极点,把极大点、极小点和拐点合在一起,统称为驻点:极点上的函数值统称为极值,驻点上的函数值统称为驻值。

总之,求极值点的方法是从如下的含有n个未知数x1、x2、…、xn的非线性方程组

中解出驻点,然后判定或验证这些驻点足不足极值点。

第二,有约束的极值问题(例1.2所示)。

minW(X),X = [x1、x2、…、xn]T

或maxW(X),X = [x1、x2、…、xn]T

满足于

Gj (X) = 0 j = 1,2,…,m

这个问题的一个直接解法是把m个等式约束看作m个方程组,利用它们把n个设计变量中的m个,例如x1、x2、…、xm用其余n - m个来表示,然后把函数关系X1=x1(Xm+1、Xm+2、…、Xn), X2=x2(Xm+1、Xm+2、…、Xn)、…Xm=Xm(Xm+1、Xm+2、…、Xn)代人目标函数中,w (X)就只依赖于Xm+1、Xm+2、…、Xn,问题成为无约束的。

工程实际中提出的很多庞大而复杂的极值问题,变量与约束的个数不是几个,而是几

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约束也不跟于等式,还出现了不等式.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已经创立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来求解这种大型问题,这就是近代最优化理论和方法。

1.2普通设计与最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结构设计而言的。

传统的结构设计,要求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和实践经验,参考类似的工程设计,通过判断去创造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各方面的计算。这里的计算实质上是对给定的方案作力学分析,起一种安全校核的作用,仅仅证实了原方案的可行性。当然,设计者有条件时总是还要研究几个可能的方案来进行比较,从而对结构布局、材料选择、构件尺寸、结构外形等进行修改,以便得到更为合理的方案。普通(传统)的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只起到一种校核的服务作用。它有着两方面的缺点:一是工作繁复、效率低;二是由于时间和设计者经验的限制,确定的最终方案往往不是理想的最优方案,而仅为可行方案。虽然普通的设汁程序和方法,能够适应生产逐渐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需要,但是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新的设计思想的丰富、充实后也逐渐意识到:只是做到分析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而更重要的任务还在于要设计结构。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说明世界,更要改造世界。过去的结构力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和计算各种结构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等力学反应,现在则迈出一大步,把结构优化设计也作为研究的目标和任

务。

设计这一概念,从根本上来说,是和分析不同的:设计常常表现为重复的分析。例如,对于静定结构,要设计得能满足一组给定的容许应力,只进行一次分析就已足够,设计者选择的截面就能使结构重量为最轻.从历史上来看,工程人员设计静定结构在超静定结构之前,这可能说明为什么设计超静定结构时也是首先进行结构分析的原因。最早,也许是最粗糙的方法,先假定截面特性,再进行结构分析,然后用分析结果来选择一组新的截面特性。通过这样反复循环的运算,往往可得到一个可行的设计。反复修改设计是传统设计的特点。对于实际的超静定结构,这种方法是很繁琐且需要求解联立方程。再者,最后得到的一组截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假定的误差程度。因此,所求得的一组截面下一定是最好的,工程结构建起来后或者是重量大,或者是造价高。一般设计单位往往迫于时间紧而不能进行多方案比较来选择最合适的截面。通过设计,不仅要使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还要满足生产的工艺性、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且达到费用最省、消耗最低和误差最小等目的。这就是一切设计活功的最终目的。

传统的结构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所有参与计算的量必须以常量出现,结构优化设计是所有参与计算的量部分以变量出现,在满足规范和规定的前提下,形成全部可能的结构设计方案域。在这个设计方案域中有众多的可行设计方案和众多的不可行设计方案。利用数学手段,按设计者预定的要求,从域中选出一个不但可行且做好的设计方案称为优化设计。因而优化设计所得的设计方案,不仅是传统设计中的可行的设计方案,而且是众多可行方案中最优的设计方案.这里所说的最优,是相对设计者预定的要求而言曲。结构最优设计把力学概念和优化技术作了有机结合。实践证明,结构最优设计能缩短设计周期、节省人力、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最终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构优化设计与普通的结构设计采用的是相同的基本理论,使用的是同样的计算公式,遵守的是同样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或者构造规定,因而具有相同的安全度。

结构最优化设计与传统的结构设计有一样的设计过程,也要经过设计(拟定各部尺寸)、校核(是否满足规范等要求),修改设计、再校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找到理想方案为止。所不同的是,传统设计过程的安全性、经济性缺乏衡量的标准,而最优设计是在一个明确特定指标(如结构的体积最小、重量最轻、造价最省)下来说明结构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传统设计的设计、校核关系是松散的,且一般仅反复进行一两次即停止,而最优设计则是按一定的数学模式将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将设计问题转化为严格的数学规划问题求解,可利用计算机连续快速作出方案比较,从数百个力案比较中,找到最优设计方案,此外,只要在最优设计的电算程序中稍加补充(增加前后处理功能)就很方便地实现将计算、设计绘图全过程的自动化。从输人数据到图形输出,只需要少量的时间,这是传统设计所不可比拟的。

评价设计优、劣的标准,在优化设计中称为目标函数;结构设计中的量,以变量形式参与的称为设计变量;设计时应遵守的几何、强度、刚度、稳定等条件称为约束条件;选择设计变量,确定目标函数,列出约束条件,称为建立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建立在解决不同的工程实际问题的基础七,有不同的形式。对不同的数学模型,选择不同的最优化方法。

1.3结构最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1.3.1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最优化设计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被动设计的局面,它可以在规定的约束条件下,满足

确定的目标要求来设计结构的有关参数。

1.3.1.1设计变量

优化设计中待确定的某些参数,称为设计变量。一个结构的设计方案是由若干个变量

来描述的,这些变量可以是构件的截面尺寸,如面积、惯性矩等几何参数,也可以是结构

的形状布置几何参数,如高度、跨度等,还可以是结构材料的力学或物理特性参数。这些

参数中的一部分是按照某些具体要求事先给定的,它们在最优化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称为预定参数;另外一部分参数在最优化设计过程中是可以变化的量,即为设计变量。设计变量是最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本成分,是最优化设计最后所需确定的参数。例

如图1.3所示三杆桁架,若β1、β2、β3、ι1、ι2、ι3为预定参数,则设计变量就是截面积

A1、A2、A3,记为X=[A1 A2 A3]T或{X}=[A1, A2 ,A3]T,一般记为

X=[X1,X2,X3]T

设计变量的个数,即为所需求解最优化问题的

维数。此例为三维问题,式(1.1)为一维问题,式

(1.2)为二维问题。有曲工程结构最优化设计问题

可能是几十维、几百维,甚至是更高维数的。

1.3.1.2目标函数

优化设计时判别设计方案优劣标准的数学表达

式称为目标函数。它是设计变量的函数,它代表所

设计结构的某个最重要的特征或指标。优化设计就

是从许多的可行设计中,以目标函数为标准,找出

这个函数的极值(极小或极大),从而选出最优设计

方案。目标函数一般记为F (X)。对于图1 3所示

的桁架,若选重量为目标函数,则

图1.3二杆桁架F( X)= (1.11)

式中:γi为i杆材料的单位体积重量。

设计变量的个数就确定了目标函数的维数,设计变量的幂及函数的性态,也就确定了目标函数的性质。式(1.1)为一维非线性函数,式(1. 2)为二维非线性函数,式(1.11)为三维线性函数。结构的体积、刚度、承载力、造价、自振特性等都可以根据需要作为优化设计中的目

标函数。

1.3.1.3约束条件

优化设计寻求目标函数极值时的某些限制条件,称为约束条件。它反映了有关设计规范.计算规程、运输、安装、施工、构造等各方面的要求,有的约束条件还反映了优化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意图。约束条件包括常量约束与约束方程两类。常量约束亦称界限约束,它表明设计变量的允许取值范围,一般是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数值,如板的最小厚度,圆杆的最小直径等,如式(1.5)所示。这类约束比较简单。约束方程是以所选定的设计变量为自变量,以要求加以限制的设计参数为因变量,按一定关系(如应力、应变关系.几何关系等)建立起来的函数式。如式(1.3)和式(1.4)就属于约束方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表达式(显函数)的称为显式约束;有些结构比较复杂,结构的应力、位移、自振频率、临界荷载等约束,必须通过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才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隐含表达式(隐函数),称为隐式约束。一般表达几何关系的式子称为几何约束,确约束多为显式约束。应力约束、稳定约束、频率约束等的表达式称为性态约束,性态约束多为隐式约束。约束条件还分为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

1.3.3 最优化问题的一般表达式

求设计变量

X=[X1,X2,X3]T

使用目标函数

F( X)--- min(或max)

满足约束条件h j (X)=0 j=1,2,…,k

G i (x)≤O i=1,2,…,m

X≥0

1. 3.3最优化问题分类

(1)无约束与有约束最优化问题。例1.1是求无约束极值,最优解就是目标函数的极值.例I.2是有约束极值(或称条件极值)。如果是等式约束,则约束数目m必须小于变量数目n。当m-n时,问题的解是惟一的;如果rm>n,这种情况下的最优化问题无解。

(2)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最优化问题。在确定性最优化问题中,每个变量值是确定的。而在随机(或概率)最优化问题中,某些变革的取值是不确定的。但根据大量实验统计,可以知道变量取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如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就是一个随机最优化问题.称为随机规划。近年来专家学者认识到由于不可能给事物明确定义和评定标准而存在的模糊性不确定因素,考虑了模糊性因素的最优化问题称为模糊优化设计。

(3)线性与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如果耳标函数和所有约束函数式都是变量的线性函数,则这种最优化问题称为线性规划。如果目标函数或约束函数式中任一个是变量的非线性函数,则称为非线性规划。

用线性函数近似非线性最优化问题中前非线性函数,就可用线性规划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一在求得的最优解附近,弄对非线性两数作线性近似,可再一次用线性规划求解。用一连串线性规划去近似求解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称为近似规划。

如果目标函数为二次型,而约束函数式是线性的,则称为二次规划问题。

如果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式具有多元多项式的形式,则这种非线性规划称为几何规划。

(4)静态和动态最优化问题。若最优化问题的解不随时间而变,则称为静态最优化问题,如大坝、水闸等的最优化设计;若最优化问题的解随时间而变,即变量是时间t的函数,则称为动态优化问题,即最优控制问题。这种情况下,变量分为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两种。求解动态最优化问题有动态规划法、极大值原理等。

(5)网络最优化问题。网络最优化就是从图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并用计算机来寻求这个网络中具有最优参数的路径,如最大流、最短路等。网络最优化是一种复杂系统的规划方法,在运输网络、电路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工程施工网络的分析和设计规划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3.4其他几个基本概念

(1)设计空间、设计点。以设计变量为坐标轴所张的空间,称为设计空间。在n个设计变量情况下是一个n维超越空间;只有3个设计变量时,则称为一般的三维空间;只有两个设计变量时,则称为二维平面空间.

设计空间中的点称为设计点。

(2)约束曲面(线)、约束界面(线)。约束有两类,一类是等式约束,一般是平衡条件(如位移法典型方程)或变形协调条件(如力法典型方程),是结构分析内容,限于由它们来计算内力、应力和位移,因而不参与局部优化过程,故在工程结构优他设计的数学规划里一般只考虑不等式约束。如将不等式约束取等式,则可在设计空间里绘出一个个面或一条条线,这些面或线统称为约束曲面(线)。

约束界面(线)是由最严约束曲面(线)去掉重叠部分所联成的曲面(线)。

约束界面(线)将设计空间划分为两个区间,一为可行区,一为非可行区。在可行区中的点都满足所有约束条件。

(3)目标函数等值面(线)。令目标函数等于不同的值,即可在设计空司绘出互相平行的一组面或线族。在同一个面或线上不同点,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故各面或线称为等值面或等值线,共同称为等值面(线)族。

(4)最优设计。设计空间中的任何一点,代表一个设计,称为设计点。在可行区内的任一点,代表一个可行设计,因为该点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在非可行区内的任一点,代表一个非可行设计,因为它没有满足所有的约束.在约束界面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好的可行设计,因为该点使某些约束临界。最优设计点只能是约束界面与目标函数等值线相切或相触的一点,因为该点不仅可行,而且使目标两数值最小。

1.4工程结构优化设计发展

任何一项工程设计总是要求在一定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下,能取得一个技术经济指标为最佳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工业民用建筑中常见到的网架结构、框架结构、压力容器韵薄壁结构,在水工建筑中碰到的大坝结构,如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设计时,对其几何边界都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可对结构赋予各种形式,结构的形状变化就很大。尽管工程结构类型千姿百态,但都可以用设计参数确定。如果改变结构类型的实际形状,就有可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把设计扩大到包括结构外形作为更进一步的变量,将使目前的设计水准提高一大步,如此有形状设计变量的最优设计叫形状优化设计。

在确定设计参数时,既要使设计方案满足预定的设计要求,又要使之具有优良的技术性能指标,设计者往往需要经过洋细的分析计算和比较,才能从几个或多个可行方案中找出一个好的方案。但是若采用的计算工具比较落后,在完成这一设计过程时,设计者不得不依赖经验,以及类比、推理和直观判断等一系列智力过程。实际上,这是很难找出最优设计方案的。另外,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目标向着高速、高效、低消耗方向发展。传统的设计方法已越来越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因此,近20年来,优化设计技术在航空、机械、土建设计领域中发展很快。

应用计算机进行的最优化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l)设计遵循的原则与目的是使设计最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反映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

(2)设计的方法是优化数学方法。一个设计方案参数的调整是计算机沿着使方案向着更好的方向自动进行的,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3)设计的手段是计算机及计算机程序。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分析一个设计方案以分计甚至以秒升,因而可以从大量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如果设计过程不需要人参与,由计算机根据用户需要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各个设计阶段,直至完成并获得最优设计方案。这种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称为自动设计。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要求随时审查计算结果和设计方案,并且要对设计模型做必要的修改。这种工作如果由设计人员运用设计经验和直觉知识完成,要比由计算完成得好,因而出现了一种人、机结合的交互式的作业过程,并且已成为当前设计领领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利用图像显示系统作结构形状的修改。而结构形状的确定,一是依靠结构结点坐标,二是依靠结点间构件连接形式,改变结点坐标和结点间构件连接关系,就相应地改变了结构的形状。图 1.4计算机辅助设计框图,说明最优化设计和计算机绘图在CAD中的重要地位。

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高自动设计能力并和设计人员的创造性结合起来,使结构设计尽可能程序化、理想化,进而实现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结构制造一体化。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GPS控制网技术设 计方案 1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鞍山市及周边E级 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学院、系: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 -2 学生姓名: 张贺 指导教师: 宁殿民杨凤芸 成绩: 12 月 31 日 - 1 -

目录 一、作业目的及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测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量依据、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技术设计内容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高程控制的布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1:500测区地形图测绘....................................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工作进程、时间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检查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上交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经费预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 2 -

工程最优化设计MATLAB大作业-棒材连轧车间倍尺飞剪至冷床距离的优化

棒材连轧车间倍尺飞剪至冷床距离的优化 一、前言:棒材连轧车间倍尺飞剪至冷床入口的距离,是决定连轧车间总长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轧件经倍尺飞剪切成倍尺后,经过适当加速,然后保持匀速,最后减速制动,将轧件卸入冷床(图1)。生产实践证明,这一距离过短。前后轧件无法拉开适当的距离,轧件进入冷床易产生乱钢,导致连轧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过长,则会引起占地和投资相应增加。因此合理确定这一距离.对于保证连轧的正常生产,降低投资费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图1 轧件速度变化示意图 二、优化条件: 1.某棒材车间生产线最大终轧速度v 0=18m/s,加速后最大速度v 1 (1.05~1.10 v ), 上冷床前速度v 2 =0 m/s,制动裙板最短运动周期2.2s; 2.制动开始时前后轧件头尾拉开的距离L=1m; 3.辊道对钢的摩擦系数f 1 =0.3,制动裙板对钢的摩擦系数和过渡板对钢的摩擦 系数f 2 =0.35; 4.辊道与水平面的夹角α=12°,制动裙板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β=35°。

图2 上冷床装置结构 5.轧件上冷床的过程 (1)轧件向冷床区传送。由于辊道呈倾斜布置,轧件将在辊道和裙板侧面形成的夹角处向前传送,此时裙板必须处于高位(如图2所示)。同时,为了满足相邻两根轧件都能顺利上冷床,轧件尾部到达分钢点(裙板下降到低位的时刻所对应的位置)时与下一根轧件头部必须拉开一定距离。因此,倾斜辊道向冷床区传送轧件的过程是一个加速过程。一般将倾斜辊道分成三段控制,并使每段辊道线速度超前于成品机架出口速度。 (2)倍尺钢尾部到达分钢点时裙板由高位下降到低位,倍尺钢沿裙板顶面从倾斜辊道滚落到裙板顶面与过渡板侧面形成的夹角处,倍尺钢开始摩擦制动。(3)为了接收来自倍尺剪的下一根倍尺钢,裙板到达低位后立刻返回到中位并延长一定时间,倍尺钢完成摩擦制动。 (4)为了将完成制动的倍尺钢输送到矫直板的第一个槽,裙板上升到高位并延长一定时间,以等待下一根倍尺钢尾部到达分钢点。此时,倍尺钢沿着过渡板和矫直板顶面滚落到矫直板的第一个槽中,然后由冷床动齿条一步一步地将其向冷床出口输送。 (5)延时时间结束后返回到第(2)步,进行下一根倍尺钢的分钢过程。 三、建立模型: 1.加速段加速度a 1 的确定 钢材在加速辊道上的状态及受力情况: 图3 钢材在加速辊道上的状态及受力情况 由图可得 N 2cosα=N 1 sinα

(完整版)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毕业设计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摘要 优化设计是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在设计中的应用,力求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达到最优的目标。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对控制网的优化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可行性。 为了解决控制网优化设计问题,本论文分两大部分,GPS网的优化设计和GPS网的精度和可靠性,在 GPS网形设计中,首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GPS网设计规范的要求,大致确定网的规模,用图论和树的有关算法推导出GPS网形中点、边、异步环之间的关系,然后给出一种生成网形的算法,自动生成初步网形,并用模拟法在顾及精度和可靠性准则下对初步网形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终网形,并按最小路径方法生成观测方案。 关键词: GPS控制网,优化设计,精度,可靠性 OPTIMIZING DESIGNING OF CONTROL NETWORK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is a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optimizative theory and method in the design. It is design of GPS control network’s methods by a series of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Optimizing designing of GPS control network and the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of GPS network. When designing a GPS control network ,its scale should be predicted as the project requested and the GPS surveying standard discipli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PS points , edges and nonsynchronous loops, we can use an algorithm of Graphic Theory to produce a network when given the number of points and the maximum edges of each nonsynchronous loop, after being modified by using simulate optimizing method we can draw the ultimate network, then the observation plan can be gained by using the best way algorithm. KEYWORDS:gps control network, optimizing designing, precision, reliability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3) 1.1.设计目的 (3) 1.2.任务概述 (3) 二、测区概况 (3)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 2.2民族种类 (3) 2.3已有资料情况 (3) 2.4测区的范围: (3) 三、设计的依据 (3) 四、主要的技术指标 (4) 4.1GPS测量 (4) 4.2水平角观测 (6) 4.2.1水平距离的观测 (6) 4.2.2导线网 (6) 五、坐标系统的选择 (7) 六、设计方案 (7) 6.1布网的原则 (7) 6.1.1.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 6.2.图上展绘已知点(或图上查找已知点) (7) 6.3按点位要求与测区情况在图上选点布网 (8) 6.4.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主要点间) (9) 6.5.外业选点埋石 (10) 6.5.1选点 (10) 6.5.2标志埋设 (10) 六、仪器设备的选择 (11) 七、外野实测方案设计 (11) 7.1. GPS外业工作的原则 (11) 7.2安置天线要求 (12) 7.2.1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12) 7.3观测方法 (13) 7.3.1 GPS 观测方法 (13) 7.4 地籍勘丈 (13) 7.4.1 、地籍勘丈的方法: (13) 7.4.2. 宗地图编号 (13) 7.4.3. 地籍图的规格及分幅 (13) 7.4.4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 (14) 7.4.5界址点的施测方法 (14) 7.4.6 界址点边长的检核: (14)

7.4.7 地籍图的表示原则: (15) 7.4.8 宗地图 (15) 7.4.9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15) 7.4.10提交成果 (15) 7.5数据的记录 (15) 八、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要求 (17) 8.1.外业观测数据处理 (17) 8.2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7) 8.3数据处理和平差计算 (18) 8.3.1数据处理 (18) 8.3.1无约束平差 (19) 8.3.2约束平差 (19) 8.4 GPS 高程拟合 (19) 七、提交成果 (19) 八、参考文献 (20)

电气专业最优化设计的有关注意事项

1.sehvbesrgearhgn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2.sdhftdfgngmfsdffffffffffeerrrrrrrrrrrrsrgehtrsjhrtjutgkmj 3.asfgnfgshgnergefffffffffrrrrrrrrrrrrrragfgmghngdf 4.afsgs vbbnbncmngeraghdahte 5.可行解fdngd :在线rrrrrrrrrrrrrrrrrr 性 规划tq3teagdsgh 中,把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的解称为该线性规划的可行解。把使neeeeeeeeeeeeeeefgvdgfgaasgehg 得目标函数值最大的hsfdmgegrgngndhsh 解称为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此函数值称为最优目标函数值简称最优值。 6.在线性规对于“v b mghdjmn mbvrtfrrrrrrrrrrrrrrrh ≧”约束条件可以增加一些最低限约束的超过量,称为剩余变量。eeeeeeeeeeeeeeeee 7.划中,一个“gwqtgeqtgdsgaerh ≦rrrrrrrrrrrrrrr bnchg ”约束条件ghmhgd,中没使用,hgyhnb 得资源或能力称为松驰量。 8.对fdjgdtefdjjet 偶价jjjjjjjjjjjjjjjjjjjafbsrj 格:在约fgmnd ,mnbmgdh 束条件中常mghdtgh 数项增加一个单位而使得cgsbdsdsbbdsfeeeeeeeeeeeeeebnrrrrrrrrrrrrrrrrrsrdgnhdfshbrstgn 最优目标函数gnfvgdx 得到改进的dmnrfdnfg 数量称为这个约bdsb 束条件的对偶价格。 考点二:单纯形法eeeeeeeeeeeee 9.在单纯形法中,fdgnfdngt 可行jjjjjjrrrrrrrrrrrrrrrjjjjjjjjjjjjjjjjjjjjjjj 域的顶点叫做tgjrtrkj 基本可行解。找到第一个可行域的定点叫做初始基本可dsbfb 行解。yyyyyyyyyyyy 10.基本解:在约束方 xcbhnsdfjnrrreeeeeeeeeeeeeeeeeerrrrrrrrrrrrrrrrrrr 程组系数矩阵中hjfshsdfh 找到一个基,令这个基的非基变量为0,再求解这个m 元线性方程gbfsb 组就bsdfb 可得到唯一的fgjrk 解,这个解称为线性规划的基本解。基本rrrrrrrrrrrrrrrrrrrrr 解可以是可行解,fdngdfg 也可以是非jjjjjjjjjj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jjjjjjjjjjjj 可行解,它们之间主要区jjjjjjjjjjjjjjjyyyyyyyyyyyy 别是b fdfan 在于所有的变量的解是否满足非负条件。 11.基本可行解jfdjtk :满geeeeeeeeeeeeeeeeeeeeehfdsnfd 足非 fgnfhm 负条dsfbrsdt 件的一个基本解fgndrmd 叫做基本可行解。并把这样的基叫做可行基。 12.人工变量:为了fdhjteyfgjnfddk 在约hrrrrrrrrrrrrrrrrrrrrrsdsr 束条件dfbdsafhbg 的系数矩阵中找到单位矩阵,人为加上的变量。注意:人工变量vdfhsanbfngnfdg 是与松驰变量和剩余变量不同的。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可rrrrrrrrrrrrrrrrrrrr 以取零值,也可以取正值,而人xbhjfshhsfhnxvc 工变量只能取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零值。 考点三:对偶规则dsfgbdeeeeeeeeeeeeeeeeeb 的基本性质 9.对称性:对偶问题的dfbdsfbnxgfnehtmteuj 对偶是原问题。 10.弱对偶性:即对于原问题trjtrji (1rrrrrrrrrrrrrrrrrrrfbdsfb )和对偶问题(2)的可行解y x ?,?,都有y b x c T ??≤。 11.最优性:如果x ?是原问eeeeeeeeeeeeeeeeeeeee 题dfbhdf(1)的rrrrrrrrrrrrrrrrrrrrr 可行解,y ?是对偶问题(2)的可行解??T cx b y =,则??x y 和分别是原fgrrrrrrrrrrrrrrrnfn 问题(1)和对偶fdsnbfxcbfd 问题gfnsfg(2)的最优解。 12.强对偶:即原问dfjdgkjtddsfsbgktuk 题(1)及其对偶问题(2)都有可行解,则两则都具有最优解,且它们的最优目标eeeeeeeeeeeeeeeeeeeee 相等。 考点四:动态规划基本dfsbd 概念、基本方程 13.阶段:用动态fdhjtrgmffgmreeeeeeeeeeeeeeeeeeeeeerrrrrrrrrrrrrrrrrkhg,kujhdrth 规划cghmfggd 方法求解问题时,首先将问题的全过程适当分成若干个互相联系的bbdsb 阶段,以便fdsjthd

浅谈工程优化设计

浅谈工程优化设计 一、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相比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某两幢功能、结构、面积、基础形式均相近的综合楼,其中一幢因考虑立面效果设置了多处装饰柱及装饰线条,致使该部分费用相差10多万元,真可谓是笔下一条线,投资花万千扰。 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

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3.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1.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城市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由于城市改造,阜新市原有控制点被破坏,为了保障测绘的日常使用,需要重新建立城市控制网。城市首级平面控制拟布设D 级GPS 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拟布设二等水准网。 二、测区状况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是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为沈阳经济区重要城市之一。内蒙古高原和东北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全区呈现长矩形,中轴斜交于北纬42°10′和东经122°00′的交点上。 东西长170千米,南北宽84千米,总面积10445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辖海州区、细河区、太平区、新邱区、清河门区五个市辖区,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截止到2015年阜新市人口为177.8万。 阜新市初步探明有38种矿藏,矿产地228处。其中煤的储量较大,资源储量达10亿多吨。石灰石、珍珠岩、膨润土、花岗岩的储量也十分丰富,萤石、硅砂、沸石的储量居辽宁之首,黄金储量尤其可观。 三、级别和精度要求 D 级GPS 网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列公式表示,并按下表规定执行。 δ=22)*(d b a 式中:δ—GPS 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 b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 )。 d —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 )。 四、布设原则 1.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 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5.为了便于GPS 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 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6.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GPS 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300米。 五、埋石、仪器、选点 1.埋石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45450

某县城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部分)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项目编号 批准单位:申报单位 审批意见:总工程师: 编写人: 审批人: 日期:

目录 1 任务概况 (3) 2 测区概况 (4) 3已有资料分析与利用 (4) 4 作业依据 (5) 5 作业的主要仪器设备 (5) 6 控制测量 (6) 7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部分)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 任务概况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查清我国土地利用现状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严格土地“闸门”需要;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城镇地籍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发展、规划、管理的基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受某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曲靖地源勘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某县某县城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部分)的任务,该任务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 某县城四等GPS平面控制网,同步建立GPS拟合高程控制网,控制面积16.7平方公里; 2. 图根控制测量; 3.对测区16.7平方公里进行权属调查 4. 1:500标准分幅地籍图测绘; 5.宗地图编绘; 6. 面积量算,统计汇总; 7. 地籍数据库建设; 8. 有关技术设计,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数据库建设报告编写 项目工期要求:全部工作在6月30日前完成。

控制网优化设计复习题

1 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就是把卫星视为“飞行”的控制点,在已知其瞬时坐标的条件下,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为观测量,进行空间距离后方交会,从而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位置。 2 在进行载波相位定位时,在不同观测时段,载波可以分别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3 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过程 举例:WGS—84大地坐标系至80平面直角坐标系: 方法一:先将WGS—84大地坐标系转换成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再将WGS —84大地坐标系,利用七参数(三个平移参数,三个旋转参数,一个尺度变换参数)转变成80空间直角坐标系,在将80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成80大地坐标系,通过高斯投影,输入相应中央子午线经度L0,将其转换成80平面直角坐标系。 方法二; 通过高斯投影,输入相应中央子午线经度L0,先将WGS—84大地坐标系转换成WGS—84平面直角坐标系,再利用四参数(两个平移参数,一个旋转参数,一个缩放参数)将WGS—84平面直角坐标系转化成80平面直角坐标系。 4 GPS网络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设置参数,选择椭球,导入数据,数据修正,基线解算,检核基线质量,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质量检核,约束平差(改变坐标基准,输入控制点),质量检核,导出数据 5 GPS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分类处理方法 GPS控制网优化设可以参照传统控制网优化设计进行分类处理: 零类设计:即控制网的基准设计,是对一个已知图形结构和观测方案的自由GPS 网确定最优坐标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区域GPS网来说,主要确定控制网的投影面和投影带,一般要考虑现有坐标系统的利用及其两种坐标系统的转换。 一类设计:即控制网图形设计,是在约定网的精度和观测方案的情况下,求得最佳点位的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尽管GPS对网形设计要求不十分严格,但是网形仍然影响着最后成果的精度。GPS网图形设计主要考虑连接方式:即边连接,点连接,重复设站比率,重测基线比率等。 二类设计:即观测方案的最佳选择。选择观测方案主要反映在选星计划,行车路线,观测时间和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三类设计:用GPS改造现有控制网的最优设计。主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加测GPS基线向量,加则多少。在设计时主要计算各种方案的经费、精度和可靠性。 6 GPS网络数据处理精度控制指标 一基本精度指标:各级GPS网测量精度用相邻点弦长标准差 二基线解算质量控制指标:1 基线本身限制, 2 网限制:(1)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应小于10%。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及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 农田,该区地势平坦,便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测区东南部建筑密度较大,对于开展成片测绘作业有一定的影响。

控制网优化设计

控制网优化设计 一、GPS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GPS 定位时,把卫星看成是“飞行”的已知控制点,利用测量的距离进行空间后方交会,便得到接收机的位置。卫星的瞬时坐标可以利用卫星的轨道参数计算。 二、在进行载波相位观测时,在不同观测时段,载波可以划分为哪几部分? 首次观测值0 0)(~φ?Fr = 后继量测值)()(~φφ? Fr Int += 通常表示为)()(~0 0φφ?Fr Int N N ++=+=Φ 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过程 四、GPS 网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1、数据传输 2、建立坐标系统 1)打开TGO 软件,功能—Coordinate System Manager ,进入坐标系统管理器。 2)增加椭球,输入椭球名称、长半轴、扁率 3)增加基准转换(Molodensky ),创建新的基准转换组。 4)增加坐标系统组 5)选择投影方式:横轴墨卡托投影 6)文件保存退出 3 、新建项目 1)新建项目 2)选择模板(Metric 米制单位模板). 3)改变坐标系统,选择需要的坐标系统。 4、导入静态观测数据(*.dat 或RINEX)数据 1)文件/导入 2)修改测站名,天线高度,天线类型,测量方法。 5、处理Timeline 6、处理GPS 基线 7、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 1)平差—基准—WGS-84,进行无约束平差。 2)查看网平差报告。看迭代平差是否通过;如果不通过,选择“交替的”加权策略 3)再次进行平差,直到通过为止。 8、网的约束平差 1) 平差—基准—当地投影基准。 2)然后点击观测值,加载水准面模型,输入已知点坐标。 3)点击平差,进行网的约束平差。 9、成果输出 五、GPS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分类处理方法 零类设计:即控制网的基准设计,是对一个已知图形结构和观测方案的自由GPS 网确

风电工程“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中国**集团公司风电工程 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2012年,集团公司集中组织开展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降低造价专项活动。在活动中突出造价管理,完善制度标准和措施,建立完善的造价指标对标体系,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降低造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集团公司将继续集中组织深入开展优化设计专项活动,并在活动中突出提高效率管理工作。 提高效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设备采购、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建设管理、生产运营等各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工程优化管理,建立完成统一的优化设计管理体系,推动优化设计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常态化,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依据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风电项目管理实际,提出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1、基本要求和原则 1. 风电项目管理工作应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强化前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调试、总结等各个阶段的策划和过程控制,重视设计优化,突出提高效率,建设造价低、工期短、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2. 优化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原则。 3.各风电建设项目,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针对工程特点,制定明确的优化设计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争取达到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 4.优化设计、提高效率,要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四全管理,把集团公司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各项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落实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各系统、各岗位工作中。 5.保证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的先进性,突出厂用电率、风功率曲线考核值等影响项目效益的技术经济指标。新建机组无缺陷移交生产,实现机组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即达设计值的四即目标。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 计书 1、概述 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容是位于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为配合本次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任务,需在江心岛开发区约4.2平方公里的测区围建立E级GPS平面控制网。 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省市北部松花江主航道北侧,是松花江泛洪区自然形成的梭形岛,为河漫滩湿地。该岛地理位置优越,南北与市区相望,西隔宾洲铁路桥与太阳岛相望。 测区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最宽约1.3公里,面积达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米,位于松花江中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测区围: 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7分—126度40分北纬:45度48分 实测围呈不规则形状,围面积约4.2平方公里。 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 测区有google earth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此外,测区有校区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 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 (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H / 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5)CJJ -8-99《城市测量规》 4、使用仪器 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GPS 9600,该GPS仪接受的信号是L1-C/A

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_顾利亚

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顾利亚 岑敏仪 (西南交通大学 测量工程系 成都 610031) 【摘 要】 根据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提出了用解析法进行控制网优化设计的新方法,介绍了在平 均可靠率和精度的约束下使用0-1规划进行网形设计的算法。实例验证,精度函数增量的“A ”标准和“E ” 标准均可作为控制网图形设计的目标函数。【关键词】 优化设计;0-1规划;测量控制网【分类号】 T P 391.41;T U 198 根据作业的过程,通常将施工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即:零类设计、一类设计、二类设计和三类设计。零类设计是控制网参考系或基准的设计问题,它包括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坐标系的选择,不同用途的控制网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由于施工控制网要考虑相对点位的精度问题,因此零类设计通常采用传统的习惯做法。一类设计是控制网的网形设计问题,是在预定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确定最佳的点位概略坐标和联系方式。控制点的设计位置,主要受施工放样的需要及地形和设备条件的制约,有些因素目前还很难用数学的方式表示。而控制网的图形(即控制点之间的联系方式)对网的图形强度影响较大,它是一类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亦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二类设计是控制网在图形固定的前提下,寻求最佳的精度配置,它是控制网优化设计的热点问题。三类设计则是对已有控制网的改善,它一般要包含零类、一类和二类设计。 施工控制网优化设计的作用,是使所求解的控制网的图形和观测纲要在高精度、高可靠性及低成本意义上为最优。本文针对施工控制网设计的特点,在其图形设计中建立求解模型,使求出的图形和观测纲要同时满足预先规定的优化设计指标。 1 优化设计指标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指标包括精度、可靠性和经济费用指标。精度指标一般通过精度约束函数来满足。可靠性分为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常用的指标有:观测量的多余观测分量、可发现粗差的下界值、外部可靠性尺度等。这些指标均对某些特定的条件有显著作用。根据施工控制网的特点,其可靠性指标可用平均可靠率来表示[1] r 0=r /n (1) 式中,r 为多余观测数,n 为总观测数。 控制网的费用标准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收稿日期:1996-10-08 顾利亚:女,1956年生,讲师。 第32卷第2期1997年4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JOU RNAL OF SOU THWEST JIAOT ONG UNIVERSITY Vo l.32N o.2A pr. 1997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四川建院东区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 题目:四川建院东区平面控制网设计报告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班级:测量1102 组别:一组 组员:黄龙邓国浩罗广宇伍玥环黄瑶岳鹏成陈诚 指导老师:郭豫宾 2012.3.20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要求 应专业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应指导老师要求,布设四川建院东区四等控制网。控制网既要考虑与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四川建院的独立性,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要求将四川建院东区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四级,并按主轴线分成四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两个控制点。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任务范围 本测区范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东区。 。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3、交通情况 测区的北门外便是嘉陵江西路。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一.任务: ⑴初任务:根据已有地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 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造物的位 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技术依据: ①《控制测量规范》。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二.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 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GPS控制网项目技术设计书说明书

GPS控制网项目技术设 计书说明书 1.概述 1.1 任务的目的 为了巩固大学测绘学院06级工程测量方向本科生所掌握的GPS知识,以及掌握利用GPS技术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测量,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能力,测绘学院GPS课程组特组织此次校园实习。 1.2 任务的容 按《GPS测量与数据处理实习任务书》的要求,本项目拟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大学一校区、二校区、三校区、国软校区围布设一个包含20个点的国家C级控制网,具体实习容包括: (1)外业测量: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 (2)业数据处理:数据传输机格式转换,基线计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 1.3 预计工作量 1.布设控制点20个; 2. 按国家C级网的标准测量GPS点20个,已知点为 7个; 3. 每个点上至少观测2时段,每时段1h。

2.测区概况 2.1 测区踏勘概况 测区分划:由于大学三校区与一、二校区被八一路分割,因此将测区对应分为一、二、三测区。 交通情况:由于测区即为大学校园,且测区围小,对测区的交通情况要求不高,且道路分布 施测环境:除少数点周围建筑物较为密集或受林木遮挡较为严重,大多数点都能满足测量所需的环境条件。 测区除了教五有个广播台外,无其他大功率电磁发射装置,所以电磁干扰较小。 测区水电供应情况良好,由于测区较小,各种供应都能得到保障。 2.2 测区已知点资料 9月15日上午,实习小组在测绘学院调集了控制点资料和大学控制点点位分布图;9月16日下午,实习小组对测区调到的已知点资料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布设好其他控制点。 2.2.1 已有平面控制资料 实习指导老师提供的控制点平面测量结果为 C级 GPS控制网54坐标系,3 度带,中央子午线为 114 度的成果。经实地踏勘,这些点保存完好。这 3 个已知点在测区里分布均匀,图形结构好,可以很好地起到平面控制效果。控制点详细情况参见附录一“控制点点之记”。 2.2.2 已有地形图资料 1《大学校园示意图》大学出版 2 大学控制点点位分布图

储运工程优化设计作业

储运工程优化设计 第一次作业 1. 什么是天然气虚拟临界常数,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任何气体在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都可以等温压缩成液体,但当高于该温度时,无论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可以使气体压缩成液态的这个极限温度称为该气体的临界温度。当温度等于临界温度时,使气体压缩成液态所需压力称为临界压力,此时状态称为临界状态。气体临界状态下的温度、压力、密度分别称为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密度。当计算天然气的某些物理参数时,常常要用到虚拟临界常数值(或称视临界常数值)。如RK 、SRK 、PR 状态方程的2个参数a 、b 。 2. 根据热力学稳定判据,推导RK 、SRK 、PR 状态方程的2个参数表达式。 RK 状态方程: ) (5 .0b V V T a b V RT P +--= 式中a 和b 是常数,对单组分气,应用临界点的热力学稳定判据(d P /d V )Tc =0,(d 2P /d V 2)Tc =0。a 和b 与临界温度T c 和临界压力P c 的关系表达式: c c a P T R a /5.22Ω= c c b P T R b /Ω= SRK 状态方程:) (b V V a b V RT P +--= a 和 b 与临界温度T c 和临界压力P c 的关系表达式: PR 状态方程: 对单组分:) ()(b V b b V V a b V RT P -++--= c c P T R b 20780.0= α c c P T R a 2 245724.0= )26992.054226.137464.0)(1(125.05.0ωωα-+-+=r T 3. 什么是气体的对比态原理,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α c c P T R a 2 24278.0=c c P RT b 08664.0=42748 .0=Ωa 086640 .0=Ωb ) 15613.055171.148508.0)(1(125.05.0ωωα-+-+=r T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徐州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07届) 题目: GPS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英文题目: Optimization design of GPS control network 作者: xianrenqiu_1(请来信说明姓名) 1 GPS的基础知识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它是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第一代精密卫星定位系统。本章主要介绍GPS卫星定位系统发展的概况、特点、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前景。 1.1 全球定位技术的概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近10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 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2]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GPS)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按目前的方案,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21+3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DOP)。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地面监控部分包括四个监控间、一个上行注入站和一个主控站。监控站设有GPS用户接收机、原子钟、收集当地气象数据的传感器和进行数据初步处理的计算机。监控站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卫星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至主控站。主控站设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它对地面监控部实行全面控制。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监控站对GPS卫星的全部观测数据,利用这

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是每个投资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投资控制贯 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目前的投资控制来看,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 估算的审批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行,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象以前那种投资无底洞, 工期马拉松的现象已基本杜绝。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 了基本控制。施工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使工程预算投资得到了合理的 确定和有效控制,通过造价咨询服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剔除了其中 的不合理部分,使该阶段的投资也得到了应有的控制。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投资,尚未得到广泛重视。 一、优化设计对建设投资的影响 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 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 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 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 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 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 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 用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相比可节约投资20多万元;某 两幢功能、结构、面积、基础形式均相近的综合楼,其中一幢因考虑立面效果设置了多处装 饰柱及装饰线条,致使该部分费用相差10多万元,真可谓是笔下一条线,投资花万千扰。 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多数占40.1%,居第一位。不少建筑产 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 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 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震惊全国的宁波大桥事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3.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 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 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二、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