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汉江流经的地域广,且水量较大。大量的水蒸发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水的______大,从而可以很好地调节两岸的湿度和气温。

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______。质量为10kg 的水温度升高20℃所吸收热量为______J (c 水=4.2×103J/(kg·℃))。

3.将刚烧开的2L 热水倒入保温瓶中,两天后小明估测水温约为50℃,则热水的质量为______kg ,保温瓶散失的热量约为______J 。

4.北方楼房中的“取暖”用水作为介质,质量为1t 的热水放出2.1×108J 热量后,温度会降低_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5.如图所示的一种学生饮用奶,在饮用前加热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 (选填“增大”

或“减小”);若其中奶的质量为0.25kg ,奶的比热容是()34.010J kg ??℃,当把它从10°C 加热到40°C

需要吸收__________J 的热量。

6.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c 水>c 沙石>c 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______。

7.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______方式增大内能,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此过程球内气体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汽车发动机采用水冷方式降温是因为水的______大。

8.如图A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绘制出如图B 的图像。实验时,应选用初温和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由图B 的图像可知,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

9.2020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对生命有了许多新的感悟。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成为青少年心目中新的偶像,“国士无双”四字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位中国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团队曾用水煎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实验曾失败了190次,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_____℃,温度太高,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于是屠呦呦提出采用低沸点的溶剂并用热水对其进行加热,假设该溶剂的比热容大约是2200J/(kg·℃),3kg 这种溶剂升温10℃大约需要吸收_____J的热量。

二、单选题

10.用冷水冷却汽车发动机,主要是利用水的()

A.比热容大B.密度大C.凝固点低D.沸点高

1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12.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

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

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

13.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 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 a、m b、c a、c b表示a、b 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m a=m b,则c a>c b B.若m a=m b,则c a

C.若c a=c b,则m a>m b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14.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三、多选题

15.根据表格中给出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A.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同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相等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铁,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16.用两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液体同时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吸热能力大于乙的吸热能力

B .在相同时间内,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

C .在相同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D .升高相同的温度,乙吸收的热量较大

四、计算题

17.将质量为5千克的铝块加热,铝块的温度升高了20℃,求:铝块吸收的热量Q 吸。[c 铝=0.9×103焦/

(千克·℃)]

18.将质量为m 的一小杯热水倒入盛有质量为m 的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的温度升高了3摄氏度,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一小杯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热水,水温又升高了2.8摄氏度,不计热量损失,求热水和冷水的质量之比以及热水和冷水的温差。

五、实验题

1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用相同的加热器给 a 、b 、c 三种液体加热。

(1)组装如图甲所示器材的顺序是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不能使用______温度计;(选填“水银”、“煤油”或“酒精”)(水银的沸点为 357℃、煤油的沸点为150℃、酒精的沸点为78℃)

(3)某小组记录的 a 、b 、c 三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实验可知,液体沸腾的特点是______;

℃若 a 、b 为同种液体,则 a m ______b m ;(选填“>”、“=”或“<”,下同)

℃若 a 、c 两液体质量相等,它们的比热容 a c ______c c 。

20.为了研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小丽同学利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小丽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进行加热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的时间内______相同;

(2)写出图乙装置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

(3)当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本领的强弱;

(4)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

(5)小丽依据实验数据画出图丁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当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___吸热本领更强。

答案

1.吸热比热容

2.比热容大8.4×105J

3.2 5

?

4.210

4.50

5.增大4

?

310

6.铜

7.热传递不变比热容

8.质量甲

9.100 6.6?104

10.A 11.B 12.B 13.B 14.B

15.CD 16.BD

17.4

18.1:28,87℃

910J

19.自下而上酒精继续吸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 < 20.吸收热量或吸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温度变化 49 食用油水

(毕节专版)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知识回顾: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容与它的__质量__、__体积__、__温度高低__、__吸放热多少__无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2.水的比热容是__4.2×103__J/(kg·℃)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质量为1__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__℃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__J__。 自研互学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物体的吸放热公式 自主阅读教材P14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试计算下列物体吸收的热量。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 1.质量为1 kg的铝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0.88×103 J。 2.质量为2 kg的铝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1.76×103 J。 3.质量为m kg的铝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0.88m×103 J。 4.质量为m kg的铝温度升高2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1.76m×103 J。 5.质量为m kg的铝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m×(100 ℃-30 ℃)×0.88×103 J。 6.质量为m kg的铝温度从t0升高到t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解:m×(t-t0)×0.88×103 J。 总结:如果用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__cm(t-t0)__,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放=__cm(t0-t)__。如果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吸放热公式可以表示为Q=__cmΔt__。 知识板块二吸、放热公式的应用 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了3.78×105 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C ) A.80 ℃B.90 ℃C.100 ℃D.110 ℃ 8.一定质量的水吸收了8.4×105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了20 ℃,则水的质量为多少?[c水=4.2×103 J/(kg·℃)] 解:由Q吸=cmΔt得m= Q吸 c·Δt = 8.4×105 J 4.2×103 J/(kg·℃)×20 ℃ =10 kg。 9.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很高,这是因为__做功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 ℃,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 ℃,如果要让加工后质量为2 kg的铝件[c铝=0.88×103 J/(kg·℃)]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__1.32×105__ J的热量。

第三节比热容(第一课时)

第三节比热容第一课时 课前导学 1.利用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该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3.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是反映物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 4.由比热容表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砂石,要使它们上升同样的温度,水会吸收更多的。 课堂精练 知识点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情况 1.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 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天平、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仪器。 (2)使用天平的目的是:。 (3)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用比较合理,理由是。 (4)水和煤油都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来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5)从两个计划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下列事实,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了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 知识点2 比热容 3.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3节比热容 一选择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2.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3.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A.c甲>c乙B.c甲=c乙 C.c甲

5.如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二非选择题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___和升高的_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它的符号是____,单位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_____本领,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物态相同)的比热容_____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 2.水的比热容比较____,因而常用作_______;水还能调节____。 3.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甲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温度值是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 比热容教案

要烧开温度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时,一壶水加热的时间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若都是一壶水,原来温度低的那一壶水加热时间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得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那么,将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 [新课教学] 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实验 用水和沙子作为研究对象,装置如图所示,在两个金属盒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用温度计测量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器材:相同规格的酒精灯(或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铁架台、石棉网、金属盒、温度计、水、沙子。 应考虑的问题:①、如何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使用天平来称量;②、如何比较水和沙子升高的温度哪个多些?——用温度计去测量;③、怎样确定水和沙子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比较加热时间。 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①、实验步骤:用温度计记录加热前水和沙子的初温t1;用酒精灯加热一段相同的时间后,记录水和沙子的末温t2。 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分析与论证 沙子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较快,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要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相应的应该怎样操作? 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相同;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二、比热容 在上面的探究实验中,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c =Q吸/m(t – t0)=Q吸/m△t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2、单位:焦/(千克·摄氏度)-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 3、比热容单位的物理意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焦。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也不相同。物质的比热容可以由质量、温度变化量、吸热放热的多少共同度量,但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吸热放热的多少以及温度变化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与质量、吸热放热的多少、温度变化量无关。但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即物质的种类不同、状态不同,则比热容不同。 5 特点:①、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可能相同;②、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③、一般情况下,液态物质的比热容比固态物质的比热容稍大;④、水的比热容较大。 6、记住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表示了质量为1千克的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水的比热容较大,即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水的比热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水来作冷却剂或取暖剂。前者是让水吸收带走更多的热量;后者是让水放出更多的热量。 ②、一天之中,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没有内陆地区的气温变化明显,也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③、在农业上,人们往往会在傍晚往秧田里灌水,早晨将秧田里的水放掉,保护秧苗。也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第3节《比热容》同步练习

第3节比热容 基础导练 1、 2013年12月, “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在月球着陆、如图所示为月球车在月球上的效果图、月球车有提供电力的太阳能帆板与宽大的“大脚”,在阳光的 照射下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影子,以下说法错误的就是 ( ) A、太阳能帆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探测器的影子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脚”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小探测器对火星表面的压强 D、火星上的昼夜温差大,就是因为火星表面砂石的比热容大 2、如图所示,冷热空气的流动导致了夏季海岸微风的形成、关于海岸微风形成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白天,在炎热的日光下,暖空气从陆地上升起,海洋上来的冷空气补充,形成了向 陆地的海陆风 B、夜间,暖空气从海洋上升起,陆地上的冷空气补充,形成了向海洋的陆海风 C、形成陆海风与海陆风的主要原因就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形成陆海风与海陆风就是由潮汐涌动方向决定的 3、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她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就是由于水的缘故、育秧时,为了防止秧苗冻坏,晚上往秧田里灌水,早上排水,这就是利用了水的性质、 能力提升 4、为了比较豆浆与牛奶的吸热能力,小刚在家中进行了如下 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质量相 同、初温都就是室温的豆浆与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 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发现: 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 (1)要使牛奶与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对加热的时间长些、这说明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比牛奶吸收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2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填“改变”或“不变”). 3.若使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则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为34.210J/(kg C)???,煤油的比热容为3J/(k 2.11)0g C ???]。 4.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 5.夏天,晒了一天的海滩,发现砂子比海水温度高,说明_____。质量均为1kg ,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后,甲液体升温到50(,乙液体升温到80(;若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J/(kg ?()。[c 水=4.2×103J/(kg ?()] 6.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 ,丙物体质量为2kg ,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C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C);乙物体的比热容________丙物体的比热容(选填“>”、“<”或“=”)。 7.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010min t =~时间内用恒定热源加热,10min 后撤去热源。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液态时的比热容,该物质在B 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D 点时具有的内能。(后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三节13.3 比热容

“一对一”学案

教学 实施过 程教 学实施过程 12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A. 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 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 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知识点二、比热容 3、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C.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 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4、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C。比热容是质量的特性之一,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质量等因素无关 D。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知识点三、比热容的应用 5、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 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 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知识点四、热量的计算 6、用2kg热水对 4.2kg 10℃冷牛奶进行加热,两者的最终温度为30℃.已知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假如热水放出热量全部被牛奶吸收.求: (1)牛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热水降低的温度是多少?热水的初温是多少? 三)、练习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比热容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3节比热容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容之比是1∶2,当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1∶3B.3∶1 C.3∶4D.4∶3 2.一杯水由80 ℃降至20 ℃放出的热量为Q1,它由30 ℃升高到70 ℃吸收的热量为Q2,则() A.Q1<Q2B.Q1>Q2C.Q1=Q2 D.无法比较 3.由Q=cm(t-t0)可得c=m(t-t0)(Q),关于同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 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5.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

物质() A.是非晶体 B.第4 min与第6 min的内能相等 C.前后两分钟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D.固态时与液态时比热容之比为1∶4 6.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4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5.46×105 J的热量,水的温度会升高到[c水= 4.2×103J/(kg·℃)] () A.105 ℃B.100 ℃C.65 ℃D.60 ℃ 7.甲、乙两金属块质量相等,都放入100 ℃的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先将甲取出立即放入一杯凉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水温升高了t ℃,取出甲再将乙放入这杯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水温又升高了t ℃(设在金属块取出时都没有带水),由此可知() A.甲金属块的比热容较大B.乙金属块的比热容较大 C.甲、乙两金属块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非选择题 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个因素有关。 2.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__________,物质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放=___________,其中c表示_______,单位是

秋(新人教版)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二)实验探究

玻璃片 水玻璃片沙子 2013年秋(新人教版)物理(走进中考) 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探究实验) 1.(13扬州)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 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 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 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 因是__________。 (1)沙子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 (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 2.(12大连)1.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升高温度相同加热器加热时间 3.(12南充)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 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 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_____℃; (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_______相同时, 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1)质量20 (2)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加热时间) 4.(12河北)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 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 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2)水和煤油比较,吸热能力强。 (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c水=4.2×103J/(k g·℃),c煤油=2.1×103J/(k g·℃)] (1)未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水(3)2 5.(12十堰)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 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让不同物质能吸 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 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都相同; 实验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201x-201x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学案 新人教版

. 第3节比热容 第1课时认识比热容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比热容及应用 1.甲为100 g水,乙为200 g水,温度都升高1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乙加热时间长. 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填“多”或“少”). 2.甲和乙均为200 g水,甲温度升高10 ℃,乙温度升高2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乙加热时间长. 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填“多”或“少”). 3.同为100 g的水和沙子,温度都升高10 ℃,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的时间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注意:以上问题中,我们比较温度计变化的示数来衡量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综合以上可以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种类和升高的温度有关.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符号为c,单位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它表示的意思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比热容的概念还可以表述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探究: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 猜想: 水(填“沙子”或“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 酒精灯、温度计等.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是不是还需要其他的器材? (2)设计实验思路. 思路一: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思路二: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3)若采用思路一实验,怎样保证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4)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①选择一根量程适当的温度进行测量; ②将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待测物中、液泡不能碰到器壁和底部; ③等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要平视、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实验表格: 水沙子 升高的温度/℃ 表2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水沙子 加热时间/min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 2.了解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的计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时 热量的计算 一、新课导入 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得多,同样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温度升高得多一些?相反,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哪种物质温度下降得多? 二、新课教学 1.热量公式推导。 (1)学生思考: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2 kg 的水从10 ℃加热到90 ℃,怎样计算 水吸收的热量? 教师点拨: 问题1:1 kg 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 1=4.2×103 J 问题2:2 kg 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 2=2×4.2×103 J 问题3:2 kg 的水温度升高8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 3=80×2×4.2×103 J 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 Q 与c 、m 、△t 三者都成正比例关系。(Q 是放出或吸收的热量,m 是该物质的质量,c 是该物质的比热容,Δt 是物质温度的变化) (2)引导学生得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 吸=cm ·△t =cm (t -t 0) 思考:怎样计算放热物体释放的热量呢? 引导学生得出放热公式:Q 放=cm (t 0-t ) 2.应用Q =cm △t 进行计算 例题: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到质量为10 kg ,温度为20 ℃的水中,如果传入水的热量 是5.46×106 J ,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 解:按Q 吸=cm (t -t 0)计算得出t =150 ℃,水温上升到150 ℃,考虑到常温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所以水温实际升高到100 ℃。 三、课堂小结 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 2.Q 吸=cm (t -t 0)和Q 放=cm (t 0-t )。 四、作业设计 见练闯考第7页课内精练 第3节 比热容 比热容?????定义 单位:J/(kg·℃) 热量?????公式Q =cm △t ?????Q 吸=cm (t -t 0)Q 放=cm (t -t 0)单位:J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 练习题

1.【2016年湖北省宜昌】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 ) A 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 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C 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 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答案】B 【解析】根据Q吸=cm△t,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故B正确为答案。A、C、D错误。 2.【2016年湖南省邵阳】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质量较小B.凝固点较低C.沸点较高D.比热容较大【答案】D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外界温度变化较快时,放出相同的热量,体温变化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正确选D。 3.【2016年湖南省益阳】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答案】B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所以河水是凉凉的,而石头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物体吸热本领大小可用比热容的大小来反应出来,比热容大,不说明吸热本领强;故选B。 4.【2016年新疆】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B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比热容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2.甲乙两种物质的初温分别是20℃和30℃.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3:2,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最终甲的温度是50℃,则乙最终温度是() A.90℃B.120℃C.10℃D.40℃ 3.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气片内用水来做循环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电热器工作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自身内能的 C.打开啤酒瓶盖,瓶口处气体温度降低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不变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5.金属块和液体的质量、比热容都不同,金属块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温度。把金属块投入液体中足够长的时间后,两者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不计热量散失)。最后() A.液体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金属块降低的温度 B.液体的温度一定低于金属块的温度 C.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 D.液体的内能一定等于金属块的内能 6.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比热容大,不适合作为冷却介质 B.2kg的煤油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为2.1×103J C.质量和初温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快 D.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多 7.甲、乙两物体吸收相等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大。如甲物体的比热容为c甲,质量为m甲,乙物体比热容为c乙,质量是m乙,则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A.若m甲=m乙,则c甲<c乙 B.若c甲=c乙,则m甲<m乙 C.若m甲>m乙,则c甲>c乙 D.若c甲<c乙,则m甲<m乙 8.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课时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检测】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和有关, 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 相同,这种方法叫。 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你的理由 (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道它的多少?。 (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 3、进行试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1)交流实验数据,说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选填“相同”或“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学生活动二:阅读1页比热容,回答下面问题. 1、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物理学中规定: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为该物质的,它的国际单位是符号 2、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 般,(选填“相同”或“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沙石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选填“快”或“慢”)。 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 (3)你能再举一例吗? (4)如果把这杯水倒去一半,所剩部分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J/(Kg.℃)。

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第3节比热容 一快乐预习感知 一、探究物质的吸热情况 i.研究方法: __ 法和 法。 2?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一般是 ________ 的。 反映物质的 ________ 能力的强弱,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 _______________ 之比,用符号 ______ 表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热容 (1)c 水= ; (2)意义:质量为 ______ 的水在温度升高(或降低) _________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_____ J 。 4?计算热量的公式(1)吸热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放热公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轻松尝试应用 1?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的概念 ,是为了比较( ) A.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吸收不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不同 ,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不同 2?下列情况中,比热容发生变化的是( ) C.砖块的体积减小一半 D.水结成冰 3?在探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小明猜想可能与液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以及 液体种类有关。为了探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 ,选取了相同 _______ 的水、 酒精、色拉油,用规格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开始加热 ,使三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实验测得水的加热 时间最长,色拉油的加热时间最短,由此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8 ?湖南邵阳中考)蓄水量为1 t 的太阳能热水器装满了 30 C 的水,经过光照后水的温度升 高了 20 C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 J 。[c 水=4.2 X 103 J/(kg ?C )] 5?早晨,小华整理床铺时,将装有1 kg 水的热水袋取出,发现水的温度已从昨天晚上的 90 C 降低到 20 C ,则热水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_ J 。[c 水=4.2X 103 J/(kg ?C )] ,知能演练提升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例题】 用电磁炉烧水时,将5 kg 的水由 103 J/(kg ?C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0 C 加热到100 C 需要20 min 。水的比热容是 4.2X B.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 C. 不同质量的相同物质 A.水温从80 C 升高到90 C B.把圆柱铁条拉成细铁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章第三节比热容

比热容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 A .洗过的衣服用清水漂洗 B .炎热的夏天为降低室温而向地上泼水 C .用水煮餐具,给餐具消毒 D .冬天散热器(暖气片)用热水供暖 2.根据c =0Q m t t ()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3.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c 铝)放在沸水里煮直到温度不再升高,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 A .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B .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 .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 .无法判定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块内能为零 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 .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5.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 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确定 6.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体积一定变大B.比热容一定不变 C.具有的热量一定变大D.具有的内能一定变大 7.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内能比乙的大B.温度升高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乙液体的比热容比甲的大 8.质量相同的两个金属块,由于吸热而水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3∶4B.4∶3C.1∶3D.3∶1 9.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升高的温度更多 D.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3章 第3节 比热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3.3比热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能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较简单的热量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热岛效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定义与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烧杯两个,各装等量的水和煤油,两支温度计,两个相同功率的电热器(热 得快),两个搅拌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为什么热量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 (二)引入新课 利用热量单位卡的规定引入新课。 从热量单位卡的规定,我们知道使1克水升高1℃需要吸收的热量是1卡。这个规定中限定了1克的水,限定了温度升高1℃。可见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其实大家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卡的规定中,还限定了升温的物质是水。那么,其他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三)新课教学 一、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什么条件有关呢? 1.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一壶水吸收的热量多。同样,要把开水自然冷却,水越少,凉得越快,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热量越多。 2.热量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同一块铁,把它烧到温度为100℃需要的热量少,继续把它烧到1000℃,需要的热量多。可见,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还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越大,热量越多。

(新人教版)物理第13章 第3节比热容(2)

玻璃片 水玻璃片沙子 比热容(探究实验) 1.(13扬州)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 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 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 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 因是__________。 (1)沙子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 (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 2.(12大连).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升高温度相同加热器加热时间 3.(12南充)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 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 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_____℃; (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_______相同时,

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1)质量 20 (2)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加热时间) 4.(12河北)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 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2)水和煤油比较,吸热能力强。 (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c水=4.2×103J/(kg·℃),c煤油=2.1×103J/(kg·℃)] (1)未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水(3)2 5.(12十堰)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让 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 的阻值必须;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 同物质的初温和都相同;实验中读取温度 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如果甲瓶 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快,说明甲液体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 相等质量液面相齐平弱 6.(12莱芜)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