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篇一: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心得

书中阐述的许多理论观点仍充满着生机与活力。麦克哈格在书中详

尽的阐述了他的自然观。他认为:“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

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

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

条件和意义。”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以及作者想要表

达的中心思想均可见于书的题目“设计结合自然”。

全书的主要内容有:以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自然环境

与人的关系,提出适应自然的特征来创造人的生存环境的可能性与

必然性;阐明了自然演进过程,证明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

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东西方哲学、宗教和美学等文化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差别的根源。提出土地利用的准则,阐明了综合社会、

经济和物质环境诸要素的方法;指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物的评价与

创造,应以?适应?为准则。” 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作者

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建立展开论述。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

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

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人类的发展与规划要适应环境,在环境允许度里寻求最大的发展,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自然

演进过程的一部分。以后我们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也要更多考虑到

自然地处境,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努力做一个善良的设计师。以下是主要的读书笔记摘要:

一、海洋与生存——沙丘的形成与新泽西海岸的研究

1、荷兰的堤坝,不像我们的钢筋混凝土的防御工事,而是由许多

层铺设在沙和泥土层中的柴笼(成捆的树枝条)构成的,然后,整

个堤坝的表面再用石料砌起来。因为由草固定的沙丘比堤坝具有更

大的柔性,它能经受波浪的冲击,使其速度减弱,并吸收被减弱这

份能量。

2、应该有一些禁止人们使用滨海地带的准则:不得在沙丘草上行走;不得把地下水降到临

界水位下;不得干扰漂移现象。禁止这些活动紧紧在于保证自然沙

堤及其植被和外貌能久远的存在下去,仅仅在于维护公共资源。

3、海滩可以承受各种使人欢乐的活动:游泳、野餐、构筑沙堡、

钓鱼及日光浴。

主要的沙丘绝对不能承受人的活动。不能承受任何践踏。必须禁止

使用。如果要跨越它,或者说必须要跨过它到达海滩时,那就必须

修筑桥梁。而且,假如沙丘是起抵挡风暴和洪水作用的,就不能让

它出现缺口。

丘谷地带承受能力就大得多了,这里可以进行建设。当然它比主丘

受风暴和风沙的影响要小。但是这里的问题是地下水。在这一地带

植被能够得以生存只是因为有较丰富的淡水。一旦地下水位下降,

植物就要死亡。从水井抽水可能造成这种植物死亡,而屋顶和地面

铺砌把地表径流转移到排水渠和污水管道系统中去,也会造成这种

结果

内部的沙丘同样也不能忍受人的活动,不应进行建设。不过,此沙

丘的背后,它的地位显示出具有一定的活动与建设的可能性,也许

这里是沙堤上最适合于人活动的环境。海湾地带不应把它填满和堆

弃垃圾。

4、开发海岸地带的建议:沙丘背后最为宽阔的地带显然为集中建

设各种设施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根据其实际的大小,可以建立村庄,住宅组团,或者游憩中心。必要时可建设公路。当然这条公路不可

避免地要与海岸线和沙丘平行,建在沙丘背后为宜。如果将公路提

高到足够的高度,那么不但能观赏海洋与海滩的美景,公路本身也

成了相当于荷兰“梦眠堤”的第三条沙丘。

沙丘背后地带能够抵挡冬季的风暴,还能防止曾发生过的海湾边岸

的沙堤的破裂。建设过程中,犹如建筑一条公路时筑起的人工沙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从海洋取沙,而不能从海湾中取沙。

如果要在这里建居民点,就会产生供水和污水处置问题。取水应采

取从许多分散的水井中取水的方式。必须要有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厂,才允许在沙丘背后建设。

5、可在沙丘背后地区安排一条脊状的道路,形成一条起屏障作用

的沙丘。沙丘内可安装有各种设施:供水、排水管道、电话和电力线,要使它成为防止背后泛滥的防护堤。在沙丘背后最宽的地点可

以安置居民点形成社区。在沙堤的薄弱和狭窄的断面处则不得进行

建设。海湾的边岸原则上应保留下来,不得侵犯。海滩可用作集中

大量人流的游憩场所,但不要建房子。沙丘应禁止使用,必须通过桥梁跨越沙丘,抵达海滩。在沙丘之间的丘谷地区,只允许有限的开发,这要取决于地下水提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程度。一个积极的政策应是能促进沙丘的形成和植被的生长两方面都能加快和稳定的发展。为此,应当种植适宜于在群落中生长

的植物。要特别注意沙丘上的滨草,在沙丘背后地区应种植红血杉和松树。

二、前进一步——里士满林园大路选线方案研究

1、州际公路应取得最大的公共和私人的利益,要做到:

1) 增加交通活动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使人感到方便、愉快和安全;

2) 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并提高资源价值;

3) 促进城市更新,大城市地区与区域的发展,工业、商业、居住、娱乐、公共健康,环境保护与美化等一系列公共目标和私人目标的实现。

4) 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2、最好的路线应是社会效益最大而社会损失最小的路线。

3、分析研究要素:

1) 工程技术人员通常应用的评判标准,如坡度、基岩地质、土壤的基础条件,土壤的排水和易冲蚀程度等。

2) 与危及生命财产有关,包括容易由飓风引起泛滥的地区。

3) 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作用进行评价,包括历史价值、水的价值、森林价值、野生动物价值、风景价值、游憩价值、居住价值、公共事业机构价值、上地价值等

每种因素具有三个价值等级,色调较深的地方代表社会价值和自然地理障碍的总和最大的地区,色调最浅的地方,显示了社会价值最小的地区,也代表工程造价最少的地方。公路应在社会价值和费用最小的走廊内选择起讫点。

4、分析研究方法:汇集资料,制作透明图,把它们放在灯光桌上叠加起来,为了得到结论,还要仔细地观察它们。将它们一张接一张地覆盖上去,也就是将社会价值一层一层的加上去,形成一张详尽的图像,像一张复合的x光底片一样,带有深浅不同的色调。虽然图像变得愈来愈不透明了,但是总会有一些较量的面积,我们可以从这些地区中找到结果。

三、大城市地区内的自然——费城大城市地区开放空间和空气库的研究

空气库(airshed)应根据逆温期间预期的那些风向、延伸到城市污

染源外10至15英里外。保留的空气库地带的宽度应和污染核心的

尺寸相一致,大约3~5英里。这些称之为空气库的地区应该禁止安

排污染工业。

? 社会准则

1、自然地理的保护和发展原则:表明和各种各样自然地理特点和

适应的建设类型和建设密度。

1)河谷地区应该禁止建设,保留起来,可作与现有的田园景色相

协调的土地利用,包括:

农业用地、大庄园、低密度建设、公共事业开放空间,公共和私人

花园和游憩场所。

2)所有科基斯维尔大理石含水层上(cockeysville marble aquifers)应禁止建设。

3) 50年一遇的红泛平原应禁止一切建设,留作农业、公共事业开

放空间和游憩用。

4)目前的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禁止在不适于建化粪池的所有土壤

上进行建设,应该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在其他使用化粪池的土壤上

进行建设时,建设密度应该根据土壤的渗透性和对地下含水层的影

响作出规定。

5)河流每边宽度不小于200英尺(60公尺)范围内,应保持自然

状态。一般情况下,不应在上面耕作。

6)闸坝等场地和它们的贮水地区应禁止建设,作为未来的水资源

地区和人工的地下水回灌区以及留作游憩地区。

7)所有的森林、林地、灌木林和测径仪上直径超过4英寸的单棵

树木,应加以鉴定并根据规定加以保护。

2、开发原则:

1)没有森林覆盖的河谷阶地:这种土地应禁止建设,应种上树林。当在这些土地上适当混植的硬木,树木平均高度长到25英尺(7~8米)时,则按以下条款考虑。

2)森林覆盖的河谷阶地:这些阶地,除了坡度在25%或更大的外,只有当永远能保持现有的森林的面貌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建设。允

许建设的最大的密度应为每3英亩建一户住宅。

3)河谷阶地和坡度为25%或更大的坡地:河谷阶地和所有坡度为25%或更大的坡地应禁止建设而应植树覆盖。

4)有林的高地:在高地的森林和林地上,建设密度应该大于每英亩十户。

5)隆起的场地:在特定的带有林木的隆起地点,密度限制可以不考虑,允许建覆盖率低的塔式公寓住宅。

6)空旷的高低:建设应大量地集中在空旷的高地上。

?三、流域——波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

1、游憩:气候资料能揭示适合于夏天或冬天游憩的地区。自然地理资料显示出山巅和山脊,交通困难和不能到达的乡村;水文资料表现出河流和小溪的分布格局,而从森林群落中不只是了解了许多野生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状况,还能推断出许多实质性的信息。

2、合格的适合于城市化用地的标准:土地的坡度不大于5%;必须不放在50年一遇的平原上;也不应放在重要的地下水回灌区上面,也不应放在雾谷或暴露在日光和风雨中的高海拔位置上。必须获得充足的水供应,必要的公路建设不应通过坡度大于15%的地区。 ? 四、大城市地区——华盛顿西北部地区自然要素和土地利用的研究

1、选择八个自然要素,针对它们在自然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按它们的价值次序排列,那么将这组序列反过来,就是大体上适合于城市化的一组序列。这八个自然要素是:地表水、洪泛平原、沼泽地,地下水回灌区,含水层、陡坡、森林和林地,没有森林的土地。

2、码头、港口、船坞、与水有关的或耗水的工业,必须设在河湖边的用地上,也可以占用洪泛平原。地表水、洪泛平原和沼泽地适用于游憩、农业和林业。地下水回灌区可以接受不严重降低地表水渗漏或不严重污染地下水资源的建设。陡坡上种树以后可以修建住宅,但其密度不大于每3英亩(约1.2公顷)建一户住宅,而较比平坦的森林地上,密度可提高到1英亩(约0.4公顷)建一户住宅。

3、不适合于城市化的土地:中耕地、耕地、洪泛平原、坡度超过15%的坡度,应覆盖以森林(由于坡度和土壤的原因而引起冲蚀、土壤流失),还包括地下水回灌区、森林和噪声地带。

4、适合于城市化的地区是农业生产力最低的土壤,主要是放牧用地。

5、非建设地区:地表水和洪泛平原;陡坡(大于15%);重要的地下水回灌区;噪声地区和土壤易冲蚀流失的地区。

五、城市:发展过程和形式——华盛顿特区的分析研究

作出一个生态学的植物编目和对植物群落详细的描述——主要树木、次要树木、灌木丛和草本植被等,还要描述它们的演替——这样做

就有可能为首都的每一块场地和每项工程建立一个植物表现形式的“调色板”。

六、城市:健康和病理——费城的健康和病理调查研究

不仅大气中的污染物是有毒的(其中许多是致癌物),而且它们带

有的阳离子使机体处理这些有毒物质侵袭的能力降低。不能动的纤

毛和粘滞的粘液膜如果没有带负电的氧是不能恢复正常的。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加深了对设计的正确自然价值观的重要性

的认识。我们必须把人类看做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屏弃以前以人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设计结合自然》这本

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

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

【篇二:设计结合自然读书报告】

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报告

如果要创造一个善良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

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两者虽然不同,但互相依赖;两者同时能提高人类生存的条件和意义。

----摘自《设计结合自然》

《设计结合自然》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麦克哈格的代表作。在本

书中,作者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

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进而总结归纳出以生态

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同时,作者也以丰富的资料、精

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

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通览全书笔者发现,本书的题目就

是作者的写作主旨:设计结合自然。关键在“结合”二字。“设计”指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行为, “自然”即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则表示

人类的行为应顺应自然规律。也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设计某种程

度上特指西方人在改造自然中形成的传统的“以人为中心”,“拜金主义”“机械主义”等价值观,自然则代表东方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等顺应自然的思想。作者的目标就在于希望能够结合东西方不同的

价值观,最终寻找到一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

价值观。

从反思西方的价值观入手,麦克哈格指出:西方人所面对的是“一个

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

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治一切的权利。”

“在此世界上,显然我们只有一种模式,这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

模式。正如用gdp检验国家的成就那样,美国这块自由土地上现在

的面貌就是这种模式最明显的见证。金钱是我们衡量一切的准绳,

便利只是金钱的陪衬,人们目光短浅,只考虑短期利益,像魔鬼一样,把道德排在最末位。”

但是,人的健康、幸福、尊严等不能够用gnp衡量得出来。人类不

仅仅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西方人的傲慢自大,短视狭隘最终

都将会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拯救我们的地球。

另一方面,东方的道法自然虽然相对于西方而言与环境更为和谐,

但是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只要环境不要发展”“牺牲人类的个性和创

造性”的文化,不可能真正达到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认为,只有“结合”东西方的价值观,才能真正

解决生态危机。的确,东西方文化有根本上的不同。西方侧重分析

思维,东方侧重辩证思维。西方设计的建筑较为机械,东方的建筑

则充满美感与艺术,追求融入自然。在人类的技术尚未达到如今这

么高的水平上的时候,东西方的发展都还可以接受,并未对地球造

成多大伤害,但是,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拥有足够

的力量来改变地球表面的一切,西方的势利价值观必将导致环境的

恶化,东方的消极压抑也使人认识不到人类所具有的毁天灭地的能

量而不能及时组织。因此,只有结合东西方文化,在思想上将人类

当成自然的一部分,并且辩证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在实际作为中能

够利用好科学技术努力维护,才能一步步挽救濒临失衡的地球。

具体落实到实处,这样的“设计结合自自然”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位

宏观,一为微观。宏观即为马世骏先生的综合考虑吧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多重关系。微观即是在设计规划时能够从技术和

操作层面上将规划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口,文化,经济等协

调考虑,综合规划。

《设计结合自然》在出版时(1967)年就引起强烈反响。曾引发了

设计界关于景观设计欣赏和指导标准是生态还是艺术的大讨论。许

多人质疑麦克哈格过于理性和科学的方法使得景观设计的艺术丰富

性正在丧失,艺术应当重新成为规划强调的重点。然和在作者看来,

或许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标准。只不过这种标准是被自然所认可

的罢了。当然,直到现在这个讨论也没有结果。不过这也证明了景

观设计学并非一潭死水,也没有“踩单车”,过分偏于理性或偏于感性。对设计界来说是一件好事。

另外,看完本书笔者还有一点疑惑:如何判断一项设计是否是生态

的呢?可以定性或者定量区分吗?这一点至关重要,可惜笔者无法

从本书中找到答案。希望有人能解答一番。

【篇三: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设计结合自然》读书笔记

摘要: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 (design with nature),从人为空间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

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的思想,并进而提出生态规划的概念,

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

他认为:“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了解、尊重自然。人是唯一具有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意识的生物。他必须成为生物界的管理员。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必须结合自

然。”1 在作者严谨的逻辑框架下,他概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是观念,他批判了西方长久以来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结合;二是方法,他提出设计应当将周边相关指标都考虑在内,并在一个

长远的历史角度看待过程,以取得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自然观建筑结合自然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民族冲突成为主导人类社

会的三大问题,这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面

对新的困境,人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探索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随着城市环境的极度恶化,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资源的滥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得

到关注。1962年carson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环境问题敲响

了警钟。而从1955年开始就在宾希法尼亚大学创办景观设计学系的mcharg,经过10多年的探索,提出了一整套的规划方法,将生态

学原理结合到景观规划之中,并于1969年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从而扛起了景观的生态规划大旗,也将景观设计学推到了拯救城市

和最终走向拯救地球和人类的前沿。

二、作者背景

mcharg是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宾西法尼亚大

学研究生院风景园林设计及区域规划系创始人及系主任。他于1920

年11月20日出生在苏格兰克莱得班克地区,于2001年3月5日

去世。从1939年到1946年,他一直在英国军队里服役,并被授予

上校军衔。二次大战后,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达到高峰,郊区化导致城市蔓延,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延

续受到威胁。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

言人。他的《设计结合自然》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标志着

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地承担起后工业时代重大的人类整体生态环

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在olmsted奠定的基础上

又大大扩展了活动空间。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

即土地的适宜性,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

核心的规划方法论,被称之为“千层饼模式”,从而将景观规划设计

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成为本世纪规划史上一次最重要的革命。三、自然观、建筑、结合自然

总结mcharg在书中的论述,主要有“传统自然观”、“自然观的改变”、“结合自然”三个阶段:

1、传统自然观:mcharg在书中指出在传统的价值观念中人们面对

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

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

一个结构;只有人是天赐的具有统1《设计结合自然》第14页

治一切的权利。” 他对美国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无

视自然,无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经济利益。他认为由“一

神论”产生出来的西方的宗教是这些道德观念的主要根源。圣经中所

描写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与我们看到的现实不符,坚持人对自然

的支配与征服,鼓励了人类最大的剥夺和破坏,而不是尊重自然和

鼓励创造。在过去久远的年代里,人类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改变自然,他们持有的自然观对世界来说是无足轻重的。而今天,人成为最大

的破坏自然的潜在力量,自然最大的剥夺者时,持有什么样的自然

观就变行十分重要了。依旧保持以人为中心无视自然的观念必将造

成无可挽回的灾难性后果:欧洲和美国大片土地已经遭到侵占和破坏,大自然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水源受到污染,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这一切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人们传统的自然价值观提出

了很大的疑问。在这种不利背景之下,mcharg很有前瞻性地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了注重生态的新的自然价值观。

2、自然观的转变:mcharg在书中通过实例与生态理论的共同阐述

极力向人们宣传自然价值观转变的重要性。这种自然价值观的转变

似乎比生态科学的规划方法更为重要一些。规划师,管理者与民众

如果没有把这种基本的观念深植于心的话是难以在规划过程中彻底

的贯彻任何生态思想的,尊重自然的人类发展模式也就无从谈起。

如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正预示着人类发展的灾难性前景。

3、设计结合自然:新的自然价值观念最终还是要通过规划师管理者与民众通过对某些地方的规划体现出来,要从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运用生态的规划方法进行规划设计。mcharg认为“对土地必须要了解,然后才能去很好的使用它管理它,这就是生态的规划方法”。他

认为生态规划方法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连续的对地域进行研究,以解

地域基本状况。通过了解,揭示出地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是

一个宝库和价值体系。在这些信息中就有可能描述潜在的土地利用。把许多活动看成是连续的而不是孤独的存在。生态规划方法是能用

来了解自然和系统的表述一个和自然结合的规划方法。

mcharg在书中以一些规划实例来说明自己的生态规划思想。在对

纽约斯塔腾岛环境评价研究这一章节中,他提出要规划的任何一个

地方都是历史的物质的和生物的发展过程的综合,这些过程是动态的,是自然的演进过程。这种自然的演进过程即组成了社会价值。

物质与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具有动态性的,且这种动态过程会影响到

人同时也受到人的干扰。我们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做出规定之前,

首先要对这些自然演进过程中固有的社会价值有所识别。这样才能

最有效最适当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社会价值。此外,在关于波

托马克河流域的研究等一些实例中mcharg也提出其所做的研究并

不是完整的生态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指出一个规划应包括:要提出全部规划要求是什么要提出解决这些要求的方案,并要结合

社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能力去实现规划目标。也就是说要在了解自

然的基础之上,运用尊重自然的态度建立生态价值体系,在与自然

相结合与适应的过程中达到人类的规划目标。这个规划目标实现的

过程是一个与自然发展“结合”的过程。我们不但要建立生态价值体

系还要体现这个体系。我们需要把城市的自然面貌的许多组成部分

看作是一个为人类使用提供可能的价值体系。此外还需要使人的创

造物和自然类型的分析和评价一致起来。城市是一个形式,它是由

地质和生物演进而来的,它是自然演进和人的改造适应自然的综合

的产物。在确立规划目标的时候应当注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有悖于作者一直强调的“结合”思想。

四、mcharg生态规划理论的闪光点总结

我认为mcharg生态规划理论的闪光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在于其发

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二

是在于其评判标准的建立:

1、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了解自然,划分等级,建立价值体系:

mcharg认为“对土地必须要了解,然后才能去很好的使用它管理它。这就是生态的规划方法”。他认为生态规划方法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连

续的对地域进行研究,以解地域基本状况。通过了解,揭示出地域

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是一个宝库和价值体系。在这些信息中就

有可能描述潜在的土地利用。把许多活动看成是连续的而不是孤独

的存在。生态规划方法是能用来了解自然和系统的表述一个和自然

结合的规划方法。

在对纽约斯塔腾岛环境评价研究这一章节中,他提出要规划的任何

一个地方都是历史的物质的和生物的发展过程的综合,这些过程是

动态的,是自然的演进过程。这种自然的演进过程即组成了社会价值。物质与生物的进化过程是具有动态性的,且这种动态过程会影

响到人同时也受到人的干扰。我们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做出规定之前,首先要对这些自然演进过程中固有的社会价值有所识别,这样

才能最有效最适当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我

们需要了解每一块土地内在的生态适应性。一个规划必须要考虑土

地利用组成的要求和它们的位置形式上的要求,必须确定社会可以

利用的种种手段。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正是为其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资

料从而建立这个地区的生态资料库。

在对区域各个方面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之后建立起来的这种生态

资料库是我们全面的认识自然及其价值的有效途径。这些资料库组

成了一个价值体系,去判定这些生态系统在生物界中相对的创造性。这些资料库对研究中的世界大陆或生态系统进行描述,看作一种现象,看作一种过程,看作一种生态价值体系,看作人和土地利用的

适合程度的一系列环境。从中能看到战线的健康状况和病理状况。

这些资料库既包括人造物也包括自然的过程。总之在规划中建立生

态资料库是我们深入了解自然的有效途径。这种方法是mcharg在

书中所介绍的几个规划研究中所普遍采用的重要方法,也是生态规

划设计的基础。

——绘制成图,综合叠加,处理生态资料库

在纽约斯塔腾岛环境评价研究中,研究者对这个地区的基础资料进

行了调查并绘制成图,包括气候,历史地址,表层地质,自然地理,水文,土壤,植物生态,野生生物生存环境和土地利用等等。并对

这些基础资料进行了解释与评价,将每一类因素按土地利用的影响

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将所有类型经过分析的评价综合在一起,便得

到了关于这片土地的完整分析的基础资料。运用胶片叠加的方式得

到的最后的分析资料中与单张的分析图纸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些

土地不适于进行开发,应予以保留原貌或作为耕地,有些土地适宜

于作为工业用地,而有些土地则可以进行混合性开发。这种资料的

汇编与分析成为对任何规划方案进行最小费用-最大效益检验的必要

的基础资料。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的价值得到了鉴别,任何规划

方案对该地区的主要土地价值的破坏与提高的程度也就一目了然了。

2、评判标准的建立:

什么是一个好的设计?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评判?一直以来,设计的“好坏”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mcharg通过自己的理解,建立了一

套评价标准,或许应该说成是一个合理的设计所应该具备的因素:

第一是负熵,也就是秩序水平的提高;

第二是感受(apperception),即把能量转化为信息,再由此而具

有的意义的能力,并对此做出反应;

第三是共生,即合作的约定(cooperative agreement),这种约

定使秩序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和需要感受来实现;

第四是适应性和适应环境,也就是选择一个适应的环境和适应那个

环境,指有机体实现更好的适应;

最后的标准是健康状况和病理状况——证明创造性地适应需要负熵、感受和共生。2

mcharg认为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所构筑出的模型是创造性的。这个

模型提出了一个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是能量。这里有一

个资料库:包含物质、生命的形式、感受的力量、作用、适应性、

适应环境、共生和遗传潜力等。理想的消耗包括在提高物质秩序水

平的过程中使用能量。

五、结语

纵观《设计结合自然》整本书,mcharg始终围绕着自然价值观的

建立展开论述,引导规划相生态的方向发展,并建立起一套较科学

的评判标准。以生态学的观点既从宏观方面也从微观方面来研究自

然环境与人的关系,阐明了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灾难性后果,

强调人与自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依赖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把人类看作

整个生物界的一分子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摈弃以前以人为中心

的错误思想。这有些类似carson的《寂静的春天》,它们都是或显

露或隐晦地表达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失态以及一种向往自然的愿景。但是与之不同的是,《设计结合自然》中没有提出多少的口号,也没有多么有力的控诉,mcharg只是把他对待自然的方法告诉我们,让后人能够与他一样,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不断地思考、否

定或者是肯定。

总的来说《设计结合自然》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再次

深刻的认识到景观规划并不是表面上、视觉上的美不美,不仅仅是

绿化、喷泉、种种花草等表面的问题。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非常深

层次的问题,它是人工社会与自然的结合,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

状况与发展前景。“结合”自然的设计是如今无论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建筑设计中都应注重的问题。 2《设计结合自然》第27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