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

3916字)

【摘要】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与之相应的私人经堂建筑艺术所展示的是藏传佛教艺术所传播的特定历史产物,也是藏传佛教艺术根深蒂固于民间和全民信教的集中体现。更是民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宗教文化深厚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高原藏族民居;结构特点;宗教文化影响

引言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有关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云南迪庆高原藏区民居建筑也摆脱不了这种“西藏地区屋皆平顶”的特点,一直延续了藏区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变迁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有所变化与差异。

一、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形式与结构

(一)迪庆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

迪庆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大体

可分为两种形式与结构: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和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主要分布在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大都是二三层的碉楼式平顶房或者一层的平顶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的藏式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旧唐书?吐蕃传》称逻些城“屋皆平头高数十尺”。《新唐书?吐蕃传》亦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因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时过一千余年成书的《西藏志》记述当时的西藏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履以土石,名曰碉房。有二三层至七八层者。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这些记述不仅与西藏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相符,也与云南迪庆的德钦县各地和香格里拉市的东旺峡谷、尼西等干热河谷地区基本相符。

(二)云南迪庆高原坝区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民居——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

在云南迪庆高原坝区海拔3300多米以上的香格里拉市建塘镇、格咱乡、小中甸镇为例,这里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其建筑形式则因地制宜地形成以土木结构板屋面闪片房为主的形式,在藏族传统的土木结构碉楼式建筑“屋皆平顶”的基础上,房顶部加盖了一层人字形闪片木板房顶。藏族民居建筑无论平房还是楼房,在楼房屋顶楼楞上面密铺直径6~8厘米的圆木、半圆木(椽子),或盖木板作承重层,再用当地比较广泛生长的刺丛枝条铺垫后(以防老鼠做窝)加盖拌好的黏土夯筑平顶,并在夯筑的平顶上面架上纵横交错的人字形木架构后加盖宽约13厘米、长约80厘米四五千块闪片木板,形成人字形屋顶。

二、迪庆高原坝区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民居建筑结构和功能特点

迪庆高原坝区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民居建筑是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地域特性的民居。由于该地高原坝区

藏族民居二层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建筑,在用途上形成第一层为牲畜圈和杂物间,第二层为住房,房顶人字形屋顶下堆放草料和杂物等以半农半牧为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层住房大多数为面阔三开间(部分为四开间),以柱子为隔间,即由顺深(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组成,正房最前面为前廊部分,设置开敞的走廊,由几根高大粗壮的木柱和精巧的木构架构而成,其上雕刻精美而威严的龙头和卷莲纹图案,墙壁上绘制鲜艳的壁画彩绘。一般从右至左第一间由进深两隔间合为经堂部分,这是藏族民居建筑最为重要和神圣的部分,绝大部分家庭将家中大部分积蓄投在了经堂装修和设置上,经堂内雕梁画栋,里边内壁设有佛龛,采用精雕细做工艺讲究的雕花板构成龛柜,雕刻装饰富丽堂皇,主要用于供奉藏传佛教菩萨如三世佛、度母、观世音、金刚手等,有泥塑、银质、铜质和唐卡,还有供奉藏传佛教经书等,左右墙壁绘画有藏传佛教壁画内容和挂有唐卡。从此意义而言,滇西北高原藏族民居主要受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较深,这种装饰不同程度地受藏族早期的装饰艺术与藏族先民的原始宗教(苯教)信仰观念影响。其中包括:动物崇拜、自然崇拜等。藏传佛教象征性质的实物和图纹在这种民居装饰艺术中比比皆是,这些装饰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抚慰着神灵,寄托着希望,在满足功利、实用的同时又给人以美感。从这个意义而言,民居不仅是单纯居住的场所,也成为了敬神的

地方。经堂后面最里边一隔间为仓房;顺深第二间第一隔为门厅,走过门厅间,进入堂屋,这是整个房屋的中心或客厅部分,由四格空间围绕粗大的中柱组成宽敞的堂屋间(主室),里面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方为客人和长者座榻,火塘旁东面设置橱柜,橱柜旁为主妇座榻,橱柜后面为一间卧房,火塘下方为妇女和儿媳座位。火塘对面进门处左边设有隔断,地方藏族称“覇幽”,意为“遮藏”的意思,右边墙壁设有水亭(又名水龛),藏族民居中对于水亭精美的雕刻装饰效果和程度来看不亚于如经堂一般的重视程度。堂屋正中直径70厘米左右的粗大中柱(又称神柱)上方两边雕刻一对龙纹透雕精美的吊耳,在高原坝区藏民心中中柱有神圣的地位,它体现了这个家庭的富有与威望,从而形成外形端庄稳固,内部格局风格古朴粗犷,因此,直到现在还流传着中柱越大越好的习俗。而火塘上方的墙壁上一般都绘画有藏传佛教中的吉祥八宝图样,火塘西面宽敞的空格间称为“仓巴格尼”藏语意为“仓巴喇嘛的格间”,即仓巴喇嘛祭祀祈福和家庭重大节庆、婚庆等活动的地方。从“仓巴格尼”的称谓上不难看出,藏族民居深受藏族古老宗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深远。

三、藏族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文化对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影响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在装饰和内部设置上受藏族古老宗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深远,但也有一部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者都经历了本土化及多元文化的吸纳和交融,最后形成本民族特有的建筑装饰。由于地域不同,每一个区域内藏族民居在其建筑造型、空间布局和建筑装饰上均有不同。但一些基本的宗教和民族性元素还是相同的,比如藏族民居火塘上方墙壁上的吉祥八宝图案都是藏族民居都普遍使用的建筑装饰。藏族民居建筑受宗教文化影响大体上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建筑的装饰上。无论是火塘主屋板壁上绘画装饰还是家庭经堂内佛龛雕刻装饰和板壁绘画装饰都无一不呈现出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艺术的元素和内涵;二是表现在建筑的内部设置上。在火塘主屋内不但设置有具有原始宗教性质意义的“仓巴格尼”藏语意为“仓巴喇嘛的格间”,仓巴喇嘛是藏族宗教中最古老的教派之一,在迪庆香格里拉的原始宗教“苯教”中也有把苯教的喇嘛称作“仓巴”的;而在整个住房重要位置的西北方位有专门用于和尚及家人用来做佛事活动的家庭经堂房间

和佛龛设置。另外,在进入主房堂屋的门口旁设置用来遮藏火塘避免入门就看见火塘的“覇幽”(藏语意为遮藏)的隔断立柜和火塘的对面门口右边设置的水亭(又名水龛),从这些装饰和内部设置中可以窥见藏族古老的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中所信奉的对山神、火神、水神、树神等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以及宗教文化在藏族地区人们居住和生活环境中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且更体现出这些设置和装饰不但有审美功能,同时还有民族、地域、宗教、伦理、习俗、心态及情态意向等多重功能和含义。

四、结语

从藏族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色中可以看出,其装饰和内部设置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与当地民族的原始宗教文化相融合,最终演变成了具有浓厚宗教象征意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正是建筑艺术所具有的象征性,使其能够以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绝对精神)呈现于意识形态中,并给予藏族民居建筑艺术于生命内涵和象征意义。藏传佛教影响下

的迪庆高原藏族民居装饰艺术和布局的根本性质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而是作为一种在宗教文化影响下具有实际意义的标记和象征,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和实用意义,实用意义指的是形式中固有的某种思想内容。因此,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和内部设置最主要的还是在体现一种宗教文化艺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参考文献:

[1]陈耀东著.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2]迪庆文艺家协会编.迪庆文化探寻[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8):1.

[3]杨学政著.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1.

[4]刘蒙,著.藏传佛教影响下的香格里拉藏族民居装饰图案构形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2).

最新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精品

浅谈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为主体。从藏族服饰佩戴搭配的特点与审美的运用可以去了解研究藏族服饰配件所蕴藏的民族信仰和传统遗留痕迹及其现实意义,挖掘藏族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将该民族最本质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情趣展现出来,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藏族服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色彩 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服饰色彩是藏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藏族在服饰色彩上有着自己的喜好,服饰的色彩多是由藏蓝、纯白两色构成。在广袤的牧场上、辽阔的平原上,穿着藏蓝或白色服饰的藏族人,把高原揉进了和谐、绚丽的构图之中。藏蓝、纯白两色的选择,对于高寒的西藏来说,不仅是最佳的色彩搭配,同时也反映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蕴和宗教情感。藏族服饰对于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大胆,普遍使用纯度极高。 (二)服饰纹样 藏族的图纹也非常的具有研究价值,很有特点。因为受到宗教文化和其的影响,藏族的图纹都带有宗教或者传统文化的特色。藏族服饰上的纹样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更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用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藏族图纹一部分来自原始的图腾,如“十”字纹和“乐”字纹、水波纹等,带有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是工字纹、回字纹等这种图纹,这类图案就带有中原特色,大气又带有气势。还有一部分取自藏族的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青莲花、菩提叶等,这类图纹神秘、威严。 (三)服饰中的数字 藏民族也通过数字等比较简单的象征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藏族人崇尚奇数,把奇数看作吉祥数[4],在奇数中特别崇尚 “3”“9”“13”等,如藏族人辨别瑟珠:“瑟”上小圈称为眼,单眼较双眼价值高,五眼、七眼、九眼的瑟珠被视为珍品。饰物中若能达至“9”数,则会让佩者分外满足,,被看成灵验的护身物。这是因为“9”是一种神圣的数字。108在佛教中是重要的吉祥数字。由于数字的特殊属性可以互渗,108作为9和12的公倍数而具有特殊的力量。因而在青海牧区,妇女有辫发108根的习惯。康南稻城姑娘下着五彩百褶裙,其折皱多至108道,为当地农区特有的盛装。 (四)佩饰 藏族佩饰纹样是藏族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在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藏族佩饰以其生动、简洁、抽象的图案化造型语言统一于变化统一的美的法则之中,这些形式语言和表现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严密的藏族佩饰装饰体系。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二、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 (一)神性和人性的高度融合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从形态而言,藏族服饰文化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抽象的宗教观念层面和具体的世俗观念层面。这两个层面既相互矛盾对

原始宗教的特点有哪些

1.原始宗教的特点有哪些? 原始宗教在宗教演化史中具有独特地位,具有一系列特点。主要有: 一. 神灵崇拜。原始宗教皆由史前原始宗教演化而来。早期一般仍对大量自然体和自然力(如天地日月、风雨雷电、山林河湖、动植物等)甚为敬重,但大都已不再停留于把自然体本身作为直接崇拜对象的自然崇拜,而是开始了相信各自然体和自然力皆有特定的自然神加以掌管的神灵崇拜。后来,还出现了越来越多掌管社会职司的社会神,如战神、爱神、命运神,以及农业神、畜牧神和各种手工艺神等等;不少自然神也被增加了一些社会职司。神灵的拟人化日益明显;虽然仍有许多神灵继续保有动物头形或身驱。 二. 主神观念。不少民族、城邦有自己的民族守护神和城邦守护神。后来一些部落发展成为王国后,更在众神之中形成了主神的观念;当王朝更迭时,夺得政权者也常改以本民族的守护神作为主神。 三. 天阶体系。与地上王国相应,天阶体系观念随之产生。分掌不同职司的大小神灵,皆在一位主神之下形成品级等次。在地上,各国王族所信奉的宗教一般都成为国家宗教;并在国家的支持下,建立起祭司体制、寺庙建筑与制度以及礼仪典章等。 四. 全民性质。原始宗教的全民性是自发形成的,所有部落的民族,不管老少男女皆一起参与和信奉,并且全体成员间是平等的。 五. 对神敬畏。神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可畏的程度达到可怕的地步,部落环境或村民遭受天灾人祸往往与这位神拉上关系,通常都被看为是得罪了神明。酋长或君王可能是神的儿子,或亲属,或臣仆,祭司被看为是可以与神交通谈话的人。对神不但恭敬,还须敬畏,偶有不慎,都可能遭到严厉惩罚。对这类观念也加以宣扬,有时甚至杀人献祭。 六. 神学和宗教哲学出现。宗教伦理观念亦开始形成。随着文字的产生,最初的宗教典籍也开始出现。 七. 没有排除古原始社会已有的法术。但是这些宗教法术的属性在古代原始社会的稍有不同,起了变化。其制服客体的意愿继续在占星术、炼丹术中得到一定的保存并与古代天文学、化学有所关联。也继续与古原始社会或宗教的鬼怪观念结合在一起,成为占卜、观兆等活动的依据。 2.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在道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其某些影响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构成中仍然不可忽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中国学术思想的领域来看,道教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儒释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融合与发展。 第二,从文学艺术领域来看,道教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有非常深刻而突出的影响。道教信仰的理想,是长生成仙。这种神仙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道教神仙为题材的作品,充满于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之中,数量甚多,作者亦不少。道教对文学的影响,不仅反映在题材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文体上。此外,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雕

传统藏式民居如何改造,设计师史洋给出答案

传统藏式民居如何改造,设计师史洋给出答案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的旅行地,那就是西藏。在这片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这块净土,圣洁的雪域高原、梵歌悠长的藏庙、延绵起伏的雪山.......共同演绎成无数人心目中的深情向往。本期《梦想改造家》就来到拉萨,开启一场史无前例的高原大改造。 本期委托人洛桑的家是一个200多平方的传统藏式民居,对于祖孙三代六口来说居住面积并不算小,然而日常起居却异常局促。原本在这座“日光城”里家家户户都很普遍的阳光房在这个家里却有名无实,取而代之的是常年的漏风漏雨,冬冷夏热。功能划分紊乱、室内采光不佳、储物空间不足等也令整个房屋情况雪上加霜。令一向孝顺的洛桑愧疚的是,关于卧室的安排,在睡眠质量不佳的妈妈与年逾七十行动不便的父亲之间,却只能兼顾其一。 而这次期待已久的改造既寄托了全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寄托了洛桑对年迈父母深深的爱。

改造前 挑战高原大改造,史洋用巧思表达孝子爱意 曾在零下三十九度酷寒冰城打造秘密花园的设计师史洋,这次他来到海拔3650的拉萨,首次挑战高原改造,建筑师史洋携手天格地暖实木地板,将如何用巧思表达孝子爱意,让三代五口之家在温暖中涅槃重生?

设计师史洋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风俗,此次住房改造与以往案例有着很大的不同。高原反应、地质疏松、施工进程缓慢…这场前所未有的高原改造,无不在时时刻刻考验着每个人的身体极限和技术极限。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三个半月的改造,洛桑的家终于在微凉的秋日迎来了梦寐以求的暖阳。藏式民居外观设计独具匠心,既保留了藏式建筑构造的精髓,也植入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元素,赋予传统藏式民居以全新生命。

课题申请书-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1)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高原较多的国家,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占国土总而积的1/6, 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一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策略的逐步实施,这些高原地区无疑将成为今后开发的热点。因此,如何使平原人进入高原地区后迅速习服高原低氧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减少高原病的发生率,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对于认识高原低氧适应的规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降低因习服不良而导致高原病的发生机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扩展人类活动空间,对于人类更好地征服和利用高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我国高原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原低氧适应是指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产生良好的整体功能的全面适应,而且作为生物学特性固>1^下来,通过遗传机制传给子孙后代。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人体的高原低氧适应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考察环境因素的作用,对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很少。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外个别实验室已开始着手进行这方而的工作,他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北美及南美的高原人群。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与其它高原世居人群相比,具有居住高原年代最长和较为封闭的特点,克对高原的适应能力亦明显高于南、北美高原世居人群,是研究人类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的极好的遗传学对象。目前有关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之高原低氧适应遗传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国内研究几近空白,故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利于全面认识人类高原低氧适应的机理,为寻求促进移居者习服的措施提供新的线索。 世居高原藏族与移居高原汉族相比,具有更完善的氧运输和氧利用的能力山%其低氧通气反应能力较强、肺容量大、肌红蛋白浓度高、组织摄氧能力及最大运动能力强、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少、婴儿出生体重较重、新生儿氧合效率高、肺动脉压和血红蛋白水平非常接近平原人群。藏族和汉族通婚的后代静息通气与藏族相似,而低氧通气反应则下降,提示遗传因素在藏族高原低氧适应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尽管已经认识到遗传因素涉及氧运输及利用过程的许多环节,但目前尚未能证实并定位待是位基因或基因复合物。 线粒体是机体氧利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摄入氧并转运至细胞,最终在线粒体内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ATP,以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机体耗能的90%以上来自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因而线粒体被誉为细胞的“动力工厂”⑶。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产生超氧阴离子等活性氧、调节氧化还原电势和细胞氧化还原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等,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及生物进化等研究中都有重要意义,从而构成当前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新生长点。 线粒体是一个由核DNA(nuclear DNA. iiDNA)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I DNA. miDNA)共同编码的细胞器I叭人类mtDNA编码了13个氧化磷酸化相关的多肽(复合体I的7个NADH脱氢酶复合体亚基ND1、ND2、ND3、ND4L、ND4、ND5和ND6,复合体III 的细胞色素b亚基cytb,复合体IV的3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 I . CO II、COIIL 复合体V的2个ATP合成酶亚基ATPase6和ATPaseS),两组rRNA (编码12SrRNA和16 S rRNA)和22个tRNA (编码20种tRNA)o线粒体拥有相对独立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系统,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藏族文化藏族的语言文化有什么意思】藏族文化,,藏族的语言文化有什么特点

【藏族文化藏族的语言文化有什么意思】藏族文化,,藏族的 语言文化有什么特点 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不一定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而藏族就是一个既有着自己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我国藏族人民通用的语言。藏语具有独自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地至今还有一些人也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康主要指现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安多主要指现在的青海,甘肃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藏区。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字为中心,又有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等。都齐全时,很象一个十字架。古时称叠字(崩益),可能就是据此而来的。书写时由左向右横写。 关于藏文产生的时期,藏族的众多历史着作中,有两种看法:大多数认为藏文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借鉴当时梵文体系的某种字体创制的,还有一些则认为在七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了藏文,苯波教徒曾用以书写教义,主要流通于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称为“崩益”(意为叠字)。

目前学术界主要看法是,七世纪以前,藏族已有文字,但不完备,流行地区和使用范围也不广,主要是巫师、苯教徒书符、画咒、记述教义使用。到了七世纪前叶,吞米·桑布扎加以整理规范化,又经松赞干布大力提倡推行,才较普遍地使用开来。据说,当时吞米还撰写了几部文法方面的着作。 史载,吞米创制藏文后,藏族地区开始掀起学习藏文的热潮。开启了吐蕃人的智慧,哺育造就了像噶尔东赞等一大批杰人志士,顺利地实现了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1991年4月12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全体科研人员和职工聚集在守图书大楼前,隆重举行吞米·桑布扎塑像揭幕仪式。

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

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 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群众性: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对于大多数群众信仰某一种宗教的民族来说,随着民族人口增加,信教群众人数也将相应增加。周恩来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1亿了。”可见,在中国总人口中,尽管信仰宗教的人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具有一定的群众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 民族性:主要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在许多民族中有着广泛的信仰。全国有16个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信仰藏语系佛教或巴利 语系佛教,有10个少数民族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宗教问题往往又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同时,在民族压迫制度存在的时代,宗教也曾作为这些民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旗帜和团结本民族的纽带。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这种旗帜和纽带作用,已经消失。但它的传统影响仍存在,同民族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互相

影响。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妥当,就会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边防的巩固。因此,在处理宗教问题时,要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民族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众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国家中被奉为国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国外敌对势力也会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作为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时刻要警惕的。 复杂性:宗教是由共同的信仰、宗教感情、宗教道德、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宗教在人们之间起着一种纽带作用,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势力,同时宗教又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互相影响、呈现出复杂的状况。宗教的复杂性,还在于国内仍然存在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必然要影响到宗教。因此,宗教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还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群众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 长期性: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中国社会主

藏族文化 藏族的佛教文化有什么特点

[键入文字] 藏族文化藏族的佛教文化有什么特点 藏传佛教与传统的佛教不同,它是传入西藏的一个佛教分支,是以密宗传承为主要特色的宗教。而在藏族的历史上藏传佛教对藏族的文化、生活与思想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雍仲本教的《甘珠尔》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2013 年7 月,“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 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吐蕃以后,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因为印度佛教与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在藏传佛教的教派中,不单单是宁玛派,连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也都在运用着“本教”中的世间本教仪轨,包括、医学、天文、历算、招财、招寿、替身仪轨、烟供等等,“本教”仅仅在烟供、荟供、火供等方面的各种仪轨就超过了五百多涵,其内容也非常广泛丰富。 我们现代藏民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留传下来的。比如藏民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着本教的传统。藏民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 1

课题申请书-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 1)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高原较多的国家,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和新疆一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策略的逐步实施,这些高原地区无疑将成为今后开发的热点。因此,如何使平原人进入高原地区后迅速习服高原低氧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减少高原病的发生率,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对于认识高原低氧适应的规律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降低因习服不良而导致高原病的发生机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扩展人类活动空间,对于人类更好地征服和利用高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我国高原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原低氧适应是指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产生良好的整体功能的全面适应,而且作为生物学特性固定下来,通过遗传机制传给子孙后代。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人体的高原低氧适应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考察环境因素的作用,对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很少。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外个别实验室已开始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他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北美及南美的高原人群。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与其它高原世居人群相比,具有居住高原年代最长和较为封闭的特点,其对高原的适应能力亦明显高于南、北美高原世居人群,是研究人类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的极好的遗传学对象。目前有关世居高原藏族人群之高原低氧适应遗传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国内研究几近空白,故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利于全面认识人类高原低氧适应的机理,为寻求促进移居者习服的措施提供新的线索。 世居高原藏族与移居高原汉族相比,具有更完善的氧运输和氧利用的能力[1,2]。其低氧通气反应能力较强、肺容量大、肌红蛋白浓度高、组织摄氧能力及最大运动能力强、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少、婴儿出生体重较重、新生儿氧合效率高、肺动脉压和血红蛋白水平非常接近平原人群。藏族和汉族通婚的后代静息通气与藏族相似,而低氧通气反应则下降,提示遗传因素在藏族高原低氧适应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尽管已经认识到遗传因素涉及氧运输及利用过程的许多环节,但目前尚未能证实并定位待定位基因或基因复合物。 线粒体是机体氧利用的一个关键环节。机体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摄入氧并转运至细胞,最终在线粒体内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A TP,以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机体耗能的90%以上来自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作用,因而线粒体被誉为细胞的“动力工厂”[3]。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4-7],包括产生超氧阴离子等活性氧、调节氧化还原电势和细胞氧化还原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等,并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疾病、死亡及生物进化等研究中都有重要意义,从而构成当前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新生长点。 线粒体是一个由核DNA(nuclear DNA, nDNA)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共同编码的细胞器[8]。人类mtDNA编码了13个氧化磷酸化相关的多肽(复合体I的7个NADH脱氢酶复合体亚基ND1、ND2、ND3、ND4L、ND4、ND5和ND6,复合体Ⅲ的细胞色素b亚基cytb,复合体IV的3个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Ⅰ、COⅡ、COⅢ,复合体V的2个ATP合成酶亚基ATPase6和ATPase8),两组rRNA (编码12SrRNA和16

简析四川藏族民居地域特色

简析四川藏族民居地域特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乡愁是城乡规划建设对诗境规划思想体现和诗意栖居的表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城乡规划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用诗一般的语言给予的表述。乡愁是情怀—乡愁是一捧土,一朵云;乡愁是一溪水,一片林;乡愁是一条路,一扇门;乡愁是一杯酒,一生情。乡愁是传统—热爱故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尚德行和品质。把“乡”与“愁”连在一起来形容思乡情的,最早要数唐代早期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种故土情怀几千年传承至今,仍然凝聚并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乡愁是心灵—乡愁是对往昔生活环境的思念与记忆;乡愁是对故土养育之情的感怀并感恩;乡愁是对人生情怀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乡愁是对乡土文化纯真的寻

求及抒发;乡愁是对地域特色文脉的诗咏和传唱;乡愁是抚今追昔高尚情感的升华和呼唤;乡愁就是历史与文化,文化遗产就是乡愁。乡愁是人性—乡愁是人生情怀升华的最高境界;乡愁是人格的历史情结和文化修养;乡愁是人性孝道文化精神的典型表现;乡愁是建筑伦理文化空间的集中体验。乡愁是力量—中华民族的乡愁是华夏民族文明传承的根脉,是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渴望,是实现中国梦的追求,是民族复兴的力量。记住乡愁是我们这一代感恩先人、无愧子孙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藏族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留存着民族的记忆。藏族建筑寄托了民族的乡愁,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 一、自然环境与聚落分布 四川藏族的历史和文化同西藏地区一样古老悠久。其民居主要分布于阿坝和甘孜两个民族自治州,该地区地广人稀,占了全省面积的一半左右。海拔平均4000 米,河谷高差大多在3000 米左右。在马尔康、丹巴、理塘等地以南的河谷有一些不大的冲积平原,较为湿润肥沃,是主要的农牧业区。这些地方有较多的人口居住,形成大小不一的城镇村寨聚落。同时,这种南北纵向分布又与东西横向的川藏茶马古道相结合,沿茶马古道,城镇村寨聚落也有不少分布,如泸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3916字)

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结构特点与宗教文化(共 3916字) 【摘要】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与之相应的私人经堂建筑艺术所展示的是藏传佛教艺术所传播的特定历史产物,也是藏传佛教艺术根深蒂固于民间和全民信教的集中体现。更是民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宗教文化深厚影响的一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高原藏族民居;结构特点;宗教文化影响 引言

云南迪庆高原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有关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云南迪庆高原藏区民居建筑也摆脱不了这种“西藏地区屋皆平顶”的特点,一直延续了藏区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变迁以及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而有所变化与差异。 一、云南迪庆高原藏族民居建筑的形式与结构 (一)迪庆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 迪庆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大体

可分为两种形式与结构: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和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土木结构碉楼式屋面平顶建筑主要分布在高原峡谷藏区(半农半牧区)及干热河谷藏区,大都是二三层的碉楼式平顶房或者一层的平顶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的藏式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旧唐书?吐蕃传》称逻些城“屋皆平头高数十尺”。《新唐书?吐蕃传》亦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因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时过一千余年成书的《西藏志》记述当时的西藏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履以土石,名曰碉房。有二三层至七八层者。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这些记述不仅与西藏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相符,也与云南迪庆的德钦县各地和香格里拉市的东旺峡谷、尼西等干热河谷地区基本相符。 (二)云南迪庆高原坝区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民居——土木结构碉楼式板屋面闪片房

中国的宗教文化

专题二、宗教文化 一、中国宗教文化概况简述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现象:人类社会所特有。 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消亡。 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导游人员来讲,在学习宗教文化有关内容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性质、功用,产生、存在、消亡的原因、条件,尤其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理性,正确对待宗教,克服、消除宗教心理,超越宗教偏见和宗教价值体系的束缚,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熟悉和了解、尊重国外游客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在导游工作中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文化使者”。 二、中国的佛教 佛教在中国传播简况 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宗派(宗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经典与制度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汉地佛教 经克什米尔,越葱岭,沿天山山脉南北两路到达阳关和玉门关而传入我国的,故又称“北传佛教”。 2、藏传佛教 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俗称喇嘛教。 3、上座部佛教

由印度恒河一带传入斯里兰卡,再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进而传入我国云南地区,史称“南传佛教”。 1、四圣谛 (1)苦谛:众生经常被看到或者没有看到的一切事物或现象所患累,所逼恼,是谓“苦”。 (2)集谛:解释形成所有痛苦和烦恼的原因。 (3)灭谛:灭尽了贪、嗔、痴等烦恼的理想境界。 (4)道谛:即解脱痛苦的方法。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支,它们互相为因果,一个因造成一个果生起,此果又为后果之因,生生不断。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3、三法印 “诸行无常” :即事物不是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 “诸法无我”:即事物本身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存在. “涅槃寂静”:即达到最安乐的境界. 宁玛派:又称“红教”.宁玛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旧密宗为主,称为旧派,故名宁玛瓦。 萨迦派:又称“花教”.因地处西藏萨迦而得名。 噶举派:又称“白教”.噶举意为“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 格鲁派:又称“黄教”.格鲁意为“善规者”,以严守佛教戒律而著称。 摆坝派:主张在山野修行,静心忏悔、戒荤、不求他人施舍。 摆孙派:主张僧侣不必戒荤,不必在山中修行,可以接受他人施舍。 1、大藏经(三藏经):是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藏式建筑的特点与分类的探讨

藏式建筑的特点与分类的探讨 甄学军 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与一般建筑相比,藏式建筑在追求建筑功能的同时,还注重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它能合理的运用色彩、统一、对比、平衡、韵律、比例、尺度等设计要素,雕琢出完美的、富于艺术气息的造型。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增加,藏式建筑吸收和借鉴了汉族及其它民族在建筑方面的艺术特点,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建筑风格和特点的建筑群体。本文分析了藏式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对藏式建筑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关键词:藏式建筑;特点;分类 中图分类号:G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藏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风格十分优美和独特,它具有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内容丰富等特点。在高海拔地区,藏式建筑与壮丽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极大的冲击和美感,这种神奇、古朴、粗犷的整体美感是藏式建筑带给世人的最为鲜明的特点。虽然在门窗套型、结构形式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藏式传统建筑与其它建筑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的建筑自有其鲜明的个性,藏式建筑所使用的柱网结构对于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扩大建筑空间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另外,藏传佛教对当地居民的建筑形式、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偏重于思想性,对于佛教信徒来说,物质和生活的富足是没有实际价值,人格的净化和升华则是需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建筑物只要能遮蔽风雨就可以,这种思想在农牧房屋建筑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一、藏式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 藏族的居住区域多为高寒山区,藏族人民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藏族人民结合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吸取了各民族的建筑艺术优势并融合了其它地区的建筑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由于居住在高海拔山地,为了抵御寒冷气候,藏族聚居地的建筑尤其是农牧民群众的

青藏高原-人类适应

青藏高原--人类对低氧的适应 吴天一院士 我国在青藏高原多学科研究中,对“高原人类适应生理学”给予了重视,曾在青藏高原广大地区开展了高原医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物资源成为研究人类适应的理想之地,而这里的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又构成了研究的“群体优势”。我国学者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初步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几个水平上研究了青藏高原人类低氧适应的生物学模式和生理学机制,证明居住高原历史最长的藏族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获得了最佳高原适应性,这表现在藏族具有完善的氧传送和氧利用系统,从而为人类低氧适应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对高原人群健康、劳动力保护和高原病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 概述 关于高原高山的“环境、资源和人类生存”问题已引起高度关注,因为据1996年WHO的统计,全世界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人群总数为1.4亿,每年又有约4千万人去到各高山高原地

区,即总共有1.8 亿人蒙受低氧的影响。我国在青藏高原研究中,作为生命科学和环境医学的重要内容“高原人类适应生理学”(high altitude adaptive physiology)受到了重视,因为环境、资源和开发都与人类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而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低氧环境,不同高原人群(世居和移居)的低氧适应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高原环境与人类进化、遗传、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疾病状态等一系列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青藏高原作为人类和医学地理学(human and medical geography)的研究已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在我国,高原人类低氧适应的研究有更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在青藏高原有一千万长住居民,其中特别是世居藏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高海拔地区,在459万藏族中53%生活在海拔3500m以上,而在青南——羌塘地区约有60万藏胞生活在海拔4500m左右,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低氧影响的挑战。而当前,作为国家战略的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整体发展,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和边疆国防建设的迫切要求。将有愈来愈多的人投身于青藏高原的建设,例如作为西部大开发标誌性工程的青藏铁路建设,全长1,118公里,在世界屋脊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上修建,76%的路段在海拔4000m以上,从2001年起数万员工在此奋战,已反映出大量的人体获得性适应(习服)问题及较高的各型高原病发生率,许多问题迫待研究解决,

藏式建筑特色及其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和旅游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率的提高,建筑风格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 “功能型建筑”向美观大方,特色鲜明,美化工作生活环境的方向发展。大城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由于大城市建筑体量大,一次性投入相对较高,极易形成特色规模。但小城市特别是民族地区城市,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建设的投入较少,为了使城市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在城市建设中都十分注重地方和民族特色建设。云南在小城市推出的白族特色建筑就非常成功,也给地方旅游经济带来了不小的收益。但藏民族地区怎样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藏式建筑特色,各地的做法却大相径庭。笔者就藏式建筑如何应用于城市建设谈一点看法。 一、藏式建筑形成的历史背景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居住区域多为高寒山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藏族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的漫长岁月中根据自身的特殊地理环境,发挥并吸取各民族建筑优势,融合汉、蒙、克什米尔、尼婆罗(现尼泊尔王国)等地区建筑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一是,藏族聚居地多为高海拔山地,为了抵御寒冷气候,藏式建筑、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的房屋墙体较厚,层高普遍偏低,间架和门窗尺寸不大。在建筑设计中基础深度小,因而墙体下部替代了部分建筑基础的功能,建筑基础与墙体之间结构没有明显的区分,形成了藏式建筑“下大上小”的建筑特色。 二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统治者和民众之 间形成了明确的等级之分,建筑物是统治者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广大的农牧民群众住宅建筑十分简朴。因而在建筑的色彩、高度、体量、装饰等方面有约定俗成的做法。 三是,建筑选址受宗教礼数的控制,宫殿、庄园、寺院建筑一般都建在山上,以表现领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老百姓则选择山下,向阳坡面成片建设,直到八、九十年代还有“藏民住一坡,回民住一窝”之说。 四是,由于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藏族民间建筑简陋而且分散,藏式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和宗政府(旧时藏族地方行政单位)建筑中,因而在城市建设中若应用不当容易形成“寺院氛围”。 五是,藏式建筑也有地域区分,安多藏区、康巴藏区、四川藏区等地区在建筑材料、建筑风格、建筑色彩运用上均有不同地域的特点。 六是,藏式建筑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不断借鉴和吸收不同地区和多民族文化,创造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建造法式和灿烂的建筑文化,松赞干布与唐朝和亲时期文成公主给藏区带去的不只是内地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也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有周边地区如克什米尔的木雕艺术,尼婆罗(现尼泊尔王国)建筑风格,而歇山构架和金顶等建筑构件则是明显的中原地区建筑风格。 总之,藏式建筑是为了适应自然气候、宗教礼仪并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交融而约定俗成的,并未形成文献,因而,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如何既体现藏族地区建筑风格,又能较好地延续藏民族的历史文脉,应当说各地都在探索阶段。 藏式建筑特色及其他 杨 斌 Styles & Features of Cities & Towns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小城镇建设2005/1 64

藏族民居 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

[键入文字] 藏族民居碉房是藏族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 由于受气候与环境的影响,藏族的居住建筑大部分是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由于形如碉堡,所以被取名为碉房。碉房是藏族具有特色的一项建筑,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碉房。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 藏族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 碉房,藏语称为“卡尔”(tnkhar)或“宗卡尔”(rdzong-mkhar),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山南的雍布拉康,后藏的娘若香波,洛扎的桑嘎古托,便是此类建筑的代表。碉房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它对西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如土石结构、如平顶风格;但碉房并不能完全代表西藏民居。 西藏腹心地区的农村和城镇居民居住的房屋称为“慷巴”(khang-pa),有楼房亦有只建一层的平房。楼房多为二三层,个别富裕人家的楼房有四五层,而建一层房屋的在西藏各地随处可见。笔者多次在西藏各地考察,无论在后藏的定日、山南的措美、拉萨附近的墨竹工卡,都见到大量的一层民居。 1

西方宗教文化

《西方宗教文化》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宗教文化的学术专著。它从希腊神话的源流谱系入手,历史地和逻辑地展示了从希腊罗马宗教到基督教、直至西方近现代宗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联系,揭示了西方不同时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并从纷繁芜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梳理出西方宗教文化演进的基本脉络。本书具有思路贯通、气度恢弘、史料丰富、文字优美等特点,熔学术性与知识性于一炉。 内容摘录: 以罗马教会为中心的西欧基督教正统教派,在蛮族大迁徙的狂风暴雨中同罗马帝国一样面临着灭顶之灾。大多数日耳曼王国在接触到基督教之后,都尊奉或皈依了非正统的阿里乌斯教派,对罗马派基督教持敌视排斥态度。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率3000亲兵在兰斯大教堂接受罗马派基督教洗礼,成为征服罗马帝国的蛮族中最早的正统基督徒。这一事件,对罗马基督教来说是一个关乎命运的重大转折。511年,克洛维支持召开的宗教会议通过宗教法规,规定:凡居住在法兰克王国境内的各族居民,必须到附近的罗马派教堂做弥撒,皈依基督,使罗马派基督教在全法兰克迅速普及开来。 查理大帝时代(768-814)是西欧基督教化深入发展的时期。查理大帝每征服一地,都颁布法令,强迫被征服居民信仰基督教,缴纳什一税。帝国大军推进到何处,基督教便紧随其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成为基督教传播的前导,十字架也成为法兰克封建统治的重要标志。查理帝国解体时,西法兰克和意大利等广大地区已基本基督教化了。 又东法兰克王国演变而成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承担起向中欧传播基督教的重任。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地王,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把基督教传给匈牙利人、斯拉夫人和丹麦人。同时,伴随着大批德国基督徒移居东方和北方,基督教的传播范围也愈发广泛。大约在10-11世纪,中欧和北欧地区相继完成了基督教化的过程。 早在3世纪,基督教就传入与西欧大陆一海之望的不列颠群岛。597年,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遣教士圣奥古斯丁率领布教团前往英格兰,以坎特伯雷为中心向各地传教。7世纪中叶,在当时封建王公的支持下,罗马派基督教在英格兰确立了正统地位。 此外,伴随着“收复失地运动”的不断推动,罗马派基督教对西班牙半岛的“再征服运动”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取代了以往的阿里乌斯派基督教。 基督教化对于西欧中古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使处于严重分裂状态下的西欧各地区、国家、阶级、人群,拥有了一个统一的信仰体系,使西欧封建文明在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具有了整体一致性。正是在基督教化过程中,西欧才成为人类中古文明区域。从宏观上看,基督教与古典文化同为中古以后西欧文明发展的两大源泉。 内容评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

藏族寺庙建筑艺术特色风格

大昭寺 西部游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6f17900671.html, 由于寺院在藏族社会中所占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建筑上具备许多特点。 寺庙要进行很多宗教活动,而修习经论仍是一项主要活动。一座寺庙,类似一所佛教大学。哲蚌寺内有教学、教仪、教务、杂务四大部分,下设三所显宗学院,一所密宗学院。这些经学院,藏语称扎仓,隶属于寺庙最高管理机构“机康”。扎仓建筑由经堂、佛殿和前院组成,并附设供应喇嘛饮食茶水的大灶房和辩论经典的辩经场。扎仓下面,设若干个康村,康村是寺庙的基层学经僧团,其建筑称扎夏,由僧舍、厨房、小经堂、内院辨经场、各种库房组成。建筑一般为回字形内院式,层高以三至四层居多,有的高达五至六层。寺庙一级的大殿,称措钦,即大集会殿的意思,其形制与扎仓相同,机康均设在二层。哲蚌寺措钦大殿的经堂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容纳万余僧人诵经。

色拉寺 西藏建筑以藏传佛教建筑的成就最高。公元7世纪,西藏高原出现了吐蕃王国,随着与内地及南亚关系的发展,佛教也在此时从印度和中原传人。 佛教传人以前,西藏原已有一种原始宗教苯教,以后融入佛教之中,加上带有后期印度教因素的印度佛教密宗的强烈影响。使以后发展成熟的西藏佛教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与内地佛教明显不同,特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庙宇则称喇嘛庙,佛塔称喇嘛塔。 藏传佛教寺庙可分藏式、藏汉混合式和汉式三种。在西藏及其毗邻省分,几乎全是藏式:内蒙以藏式为主的藏汉混合式最多,也有少数汉式;北京、承德和五台山的喇嘛庙,则大都是汉式或以汉式为主的藏汉混合式。 藏式喇嘛庙又可分建在平地的和建在山麓的两种,以后者居多。平地寺庙常取接近于规整对称的方式,作为构图中心的主体大殿形象最为突出;山麓地带的取自由式布局、没有总体轴线也没有事先规划,仍都遵循着一些布局的规则,如寺庙多北负山坡,南向平地,在后部高处安置体量高大色彩鲜丽的经堂和佛殿,其外安排活佛府邸,在外三面围以大片低矮小院,居住一般僧人。一座大寺,多是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完备。 西部游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6f1790067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