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读后感

读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有感/r/n

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爱国教育家,是私立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他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矢志不渝的教育理念,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南开教育体系。今天,当我们重温张伯苓教育思想的时候,依然能感觉到它的鲜活性。/r/n

一、张伯苓其人/r/n

此后,他相继创办了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渝中学等。五十余年里,张伯苓以毕生心血构建了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他所创立的南开学校名师荟萃,办学立意高远,从中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48年6月,张伯苓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拒绝蒋介石的赴台邀请留守大陆。1950年5月,张伯苓将重庆南开中学交给国家后北返,在北京小住后回到天津。1950年10月,南开校庆来临,他早早准备前去参加有关活动,由于担任过3个月的民国政府考试院院长,南开中学不允许他进入,而南开大学也只安排他在相关活动中坐一般席位,张伯苓这位在南开校长任上40余年的老教育家,解放后却一度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晚景凄凉,令人唏嘘。1951年,因患脑溢血,病逝于天津,享寿七十五岁。/r/n

二、卓越的教育思想/r/n

张伯苓一生都在探索教育、实践教育, 1934年,在南开创办三十周年校庆纪念会上,张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形成了公能教育思想。/r/n

张伯苓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据此理解,公能教育思想,即学校培养学生,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公德的人;第二个要求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为社会、国家服务的能力的人,因此,学生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其次要有现代科学知识,第三要会运用这些知识于实践;第三个要求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人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公能实际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张伯苓的解释全面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非常合理的。/r/n

三、公能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迪/r/n

1.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r/n

南开学校对学生有着严格的品行教育。张校长对教育、对中国人真是太了解了。比如他谈道:“欧美之道德多高尚,公德与私德并重。我国人素重私德而于公德则多疏忽。”多少年过去了,国人进步有多少呢?举目四顾,心惶惶然。革命尚未成功,教育仍需努力。张伯苓说:“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要爱师长爱同学,还要爱物。公德心之大者为爱国家,为爱世界。他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因此,张伯苓特意在天津南开中学内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四十字箴言,要求南开学子拥有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提醒学生注意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情操。在南开学校,在校学生会因为品行未达到要求而被淘汰,而不是因为学习的原因遭淘汰。而学生考试作弊要被开除这条规定,在今天的南开大学依然奉行。/r/n

确实,德为人之本,做事先做人。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作为首要任务。我们教师要把立德树人的重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从细微处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化。让他们懂得坚守和发展“仁义礼智信”;让他们有爱国情,更有报国行;让他们爱自己,更加爱国、爱家、爱别人;让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明辨是非、懂得礼仪、文明言行„„但德育并非只是教师口头上的说教,在南开,学校教师也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公能教育虽然针对学生提出,但张伯苓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为了禁止学生吸烟,他曾带头折断自己的烟杆,并当众销毁所存的吕宋烟,终其一生不再吸烟。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博得广大师生的尊敬,这种榜样的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教育好学生,也应该做到身正为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n

2.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r/n

张伯苓非常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当时的南开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就连当时的南开女子中学,也开设了如学术、摄影、演讲、书法、绘画、歌咏、刺绣等课程。/r/n

“学生”就是要“学会生活”,学校也应该教会他们这些生活本领。可有时候,学校会教学生高深的数、理、化,然而却没有教他们一些生活中的知识。学生如果没有课外兴趣,下课后、放学后不知道要干什么;没有学习过生活常识,不会动手做生活中的小事。其实这些也应该是素质教育应该包含的。如今,我们在走过应试教育的误区后,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这些方面,张伯苓早就为我们提供了先例,我们可以向张伯苓学习。/r/n

3.高度重视体育/r/n

张伯苓先生非常重视体育,他是最早将奥运概念带入中国,力促刘长春参赛奥运,也因此被誉“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他力倡“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r/n

张伯苓在学校的各年级均设体育课,每周两小时。南开的“三点半”精神,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相当先进的。南开的功课非常紧,可是,在下午三点半到晚饭前的那段时间里,没有一个学生能坐在教室中做功课,每一个学生都在操场上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张伯苓常说的一句话是‘不会玩的孩子是傻孩子。’就是张伯苓这一句话,在运动会上就有过“一人一项运动”,全校个个是运动员,每位老师都当裁判。/r/n

而反过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这似乎成了很多教师的共同感受。大学、高中新生军训时频频退场,升旗仪式上有学生体力不支,体力不足很难完成体育考试项目,这样的现象时时出现在新闻上和我们的身边。究其原因,确实有很多的无奈。有些家长说考试体育不重要,没必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说没有时间锻炼,有些学校说“伤不起”,不敢太多地开设体育项目,也有社会上的人说没有充足的运动场所。而看看我们教师呢,又有多少人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无奈之下,国民的体育精神和身体素质,自然受到了很多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只培养“奥运冠军”,而忽视全民的体育,大众的体育。/r/n

所幸,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体育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考有了体育的一席之地,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规范性文件。其主要目的就是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但要真正地把体育运动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n

陶行知说:“什么学校最出色?当推南开为巨擘”;温家宝说:“南开大学是同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道路紧密结合的。”掩卷深思,难忘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敬佩于南开弘扬的“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感动于张伯苓用他的一颗中国心为中国教育书写了一个个传奇!向教育大家致敬!向璀璨的教育思想致敬!/r/n

【相关文章】《张伯苓年谱长编》读后感言/r/n

《张伯苓年谱长编》的出版在我国现代教育史研究方面是一件大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我国现代教育史的研究,特别是现代史早期的研究,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n 张伯苓先生开创中国现代教育的实践是自觉的,是受其教育思想以及社会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指导的。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中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和启迪作用,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个人虽然不是教育思想的研究者,但由于我得以成长的中学、大学与张伯苓先生的历史渊源,我也写过一两篇短文章来阐发张伯苓先生的思想,如关于公能教育的思想。但张伯苓先生不是一个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极少留下由他本人执笔写作的文字,所以我在写作有关张伯苓先

生的教育实践和思想的文章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梁吉生先生的《张伯苓年谱长编》的出版,显然会大大便利对张伯苓先生教育实践和思想的研究。/r/n

我感到此书不仅是一部学习张伯苓先生如何为人、做事、思想的好教材,也是一部研究张伯苓先生的实践和思想的好引导。它是张伯苓先生一生75年的编年活动史和思想史,长达126万字,材料极其详尽和翔实,叙述极其全面和客观,读之能窥见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张伯苓。我当年上西南联大时几乎没有见过张校长,这给我形成一种印象,似乎他从不过问西南联大的事。读了《张伯苓年谱长编》,就纠正了我原来的印象。我写作有关“公能”校训的文章,费了很大劲才弄清“公能”校训的起源,《张伯苓年谱长编》对此有明确的叙述,查一下就清楚了。我相信这部皇皇巨著的出版,定能帮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张伯苓先生的历史和思想,推动我国理论界和教育界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继承这笔教育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看这样的电影,我能够触摸到那一颗颗纤细而善良的心灵,他们绝不是社会的残渣,绝不是被遗弃的问题少年(那个纵火犯巴冬除外)。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曾经有过多少次,为那许多微末甚至是琐碎的场景所感动。我们的静、站立以及唏嘘,绝不是因为我们观看的场所没有空调,诺大个阶梯教室,已经无声地容纳了一百多号人的汗水和激动。虽然只有头顶或者更远处几片风叶在转动,根本无法解除那些夏天的躁热,但此刻没有埋怨,只有心灵的共振。 风中飞舞的风筝,夜里疲惫的扫帚,那些欢笑和痛楚,在明亮与黑暗之间徘徊,很多孩子的双重性格在影片中一展无余。他们的一半是天使般的微笑和美妙的歌声,一半是魔鬼般的残忍和恶作剧。他们一面弹伤老学监的眼睛,偷走新学监的资料,甚至校长的钞票,一面却认真地参加合唱团的训练,传递着天籁般无邪的音乐……正是这些,构成整部影片画面的明暗交替,这些错落不仅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更深深地牵引着影片主人公马修的百转柔肠。这个最后被歇斯底里的校长定位为“失败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的男子,朴素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非同寻常的爱心。他的爱是包容,当一个孩子弹伤老学监的眼睛时,同意他去照顾,不告诉校长免受惩罚;他的爱是无私,他对待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连那个最邪恶的巴冬被校长棍打和禁闭时,能够很遗憾地感慨:他是我唯一的男中音啊!他的爱是尊重,他总是用音乐和温暖去走近这些淘气的孩子,用满腔的爱去感动这些幼小的心灵,使他们改邪归正,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春天。 他总是用自己的爱营造孩子们的爱,他用爱铸就“乐谱架”的动情歌唱,他用爱感化“天使魔鬼”皮埃尔不逊的心灵,他用爱赢得“助理”的永远相伴。他一直无声地抵制着反抗着校长威慑人心的棍棒教育。虽然最终自己不得其果,流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南渡北归》读后感1 往事再回首,国难当头,壮志未酬。1937年7月7日,卢沟桥 事变爆发,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继沦陷。隆隆炮火与日机轰鸣,平津地区人心惶惶,以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惊恐慌乱。7月29日,北 平陷落后,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一一零旅旅长何基沣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对连连失守的国土,这位抗日名将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闻讯赶来告别的高校学生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泪流满面却不得不抛下这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 芸众生,开始一场前程未卜、不知身归何处的军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愤! 英雄辈出的时代,颠沛流离,流亡岁月。最先受到炮弹轰击的是南开大学,这个经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中国当时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作为创办人,当时已转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闻讯后当场昏厥,悲怆不已。随后,大批日军进驻北大,一片残局,满目凄然。于是,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清华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儿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对渺茫的前途,两人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与怆然,而这一走,就是九年!在战火连绵、危机四伏的异地他乡,王国维、赵元任、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李济、陈寅恪、梁思永……

一代大师在历史舞台上负重前行,他们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流亡的大师们在内心深处都怀着悲愤交织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强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南渡途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他们能够不畏风雨、满怀信心。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有着不可战胜的意志和潜在力量,这样的民族是必然会走向辉煌的。 挺起脊梁,初心不改,弦诵在山城。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 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包括清华的闻一多、袁复礼、李继侗,北大的曾昭抡,南开的黄钰生等在内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翻山越岭,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余公里……当旅行团师生们带着满身风尘和疲惫抵达昆明时,师生与群众的歌声如江河翻腾、大海惊涛,慷慨悲壮的旋律向行进中的每一位师生传递着国家的艰难与抗战必胜的信念。自此,数千名师生在昆明正式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后世的西南联合大学。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时代,在80 年前西南联大师生走过的那条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识分子在思考着什么?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生旅行团,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仿佛看到,这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傲然屹立于中华大地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的坚定信仰,令人无不感慨万千。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想像,他们一路负重前行,在抗战烽火中艰

读《先生》有感范文

读《先生》有感范文 读《先生》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收集的读《先生》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先生》的遴选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启蒙教育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本书十位人物分别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先生们为国传承与担当,想庇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

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这段摘自《先生》的话虽短小,却深深震撼了我。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回想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又一个先生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民族重任,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风雨飘摇,国将不国,先生们前赴后继,为学子们,为中华的未来撑起晴空一片。蔡元培先生几乎一生投身于教育,他前后七次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其中的喜乐沉浮,也有自己才知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几乎耗尽先生一生的心血。先生为国投身教育,全力保护学生,一改“官僚养成所“之恶劣风气。先生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学习,在参加政治之前先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可是在那个大环境下,先生这一希望落空了。我不知道当学生们为增收讲义费大闹特闹时,蔡元培先生作何感想。仔细想来,应该是一种陈中国却有带有几分自嘲的哀痛吧。几乎倾尽一生培养出的学生,怎能不痛? 除却校园,也有先生把目光投向了乡村。陶行知、梁漱溟等先生等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办平民学校,以造新民”,是晏阳初先生的目标。为实现一个更好的世界,先生决定要培养素质更好的人民。为此,他放弃了精致的生活,举家搬到乡下。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定线模式取得瞩目成就。先生胸怀大爱,他要改变的不仅

读《先生》一书有感

读《先生》一书有感 若不是邓校长读书的推荐,我不会去读《先生》一书。如不是学校要求写读后感,我也不会写,但细细品读《先生》这本书后才觉得收获不小。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从先生蔡元培身上,我领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对政治敏感。面对上任后的赞誉,必须头脑清醒,考虑最坏的结果。即使尽管失败,也要尽了心。平等对待每个人。重视真正有学问,有想法的人才,不管政治立场、资历和年龄。 从先生胡适的行动中,我了解到把古文改良成现代文的重要性。“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有些时候,“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先生张伯苓教会我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粪水也可浇鲜花”。实体会被摧毁,但精神不朽。人从事什么职业,就要知道自己的天职。尽管面对巨大的悲恸,也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看问题。 先生晏阳初的著作促使人在农村做实事。有一种公共精神。平民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先生提出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教育者同时被教育。应知道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追求梦想的途中不是什么都会一帆风顺。长处应尽量延长,短处要及时解决,直到可以忽略不计。 先生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实施教育、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他强调的“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的内涵和本质。 陶行知说:“得到真理的人便负有传播真理的义务。”要“即知即传,自觉觉人”,不仅自己知道了,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觉悟了,还要去觉悟他人。因此,把讲台让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作品时,感觉思想插上了翅膀。将这些感悟写进读后感,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或许你正在网络收集有关作品读后感的内容呢!经过整理,编辑为你呈上南渡北归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篇1 《南渡》之悲怆,《北归》之悲苦,《离别》之悲痛。读完之后才有所感悟民大师之风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三部曲这套书二百万字花了大致三个多月时间,是有些耗神,前面稍许内容也忘却了不少,侥是坚持读完。照着我读书的习惯——总是有些吸引我的才是没有束之高阁的理由。读书开始是冲着腰封时评“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去的。以敬畏之心开始,以悲痛之意结束,其间不胜唏嘘。 为什么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其实书中以给出答案,至近代民国,中国闭关锁国长久,新文化新知识新科学快速打破知识断层时代人们的认知,破局而立,大师辈出。虽逢乱世,却学术自由,百花齐放,“大”之以“江山川湖海藏心中”,“师”之以“科技兴国文化自信”,文化革命之后全无,无大师亦。全书读完,列位大师让人不禁心寒泪目,高山仰止。其中几位让我年年不忘! 梁启超,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除去梁启超自己立志为改良救国、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英名之外,第一次认识到一个合格的父亲及家庭对后代的巨大影响。“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梁思永,梁思成无出其右的贡献更是梁启超最大的欣慰。人生有限,文章千秋。 傅斯年,虽然近代历史上由于政治原因,傅斯年不曾在大陆历史舞台大放异彩。如果岳南(作者)所述公允,傅斯年符合我对知识分子的侠之大气的全部认知。特立独行,狂放不羁,爱憎分明,敢作敢为。胡适评他“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做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

电视剧张伯苓观后感三篇(最新)

张伯苓,一个令我陌生又日渐熟悉的名字,悄悄走进了我的工作和生活。近日,单位组织全体师生集中收看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张伯苓》,看后,才方觉自己对这位老先生的孤陋寡闻。 张伯苓,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立天津南开大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南开之父”。早在58年前,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曹禺就说过:“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可见,张老先生有着传奇的人生和经历,值得后人敬仰和钦佩。 该电视剧采取回放的方式,展现了张伯苓不平凡的一生。他从改造中国的“人”入手,以严氏家馆为起点,先后创办了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等系列学校,逐步建立起“私立民有”的教育体系,并培养出周恩来、曹禺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而张伯苓本人也从舍身“教育救国”的爱国知识分子成长为伟大的教育家。 看过此剧,作为青年教师,我很受感动和启发,同时,也颇为震撼。张老先生以身示范,用无声的力量教育自己的学生。试想,如果我们和学生认识的第一天,也能像张伯苓先生一样,带着他们到天津的大桥上去看一看、讲讲故事、给予他们激励,或许比我们在学校里事先写好的冠冕堂皇的稿件,更能给予学生尊重和情感的需要,我想,这就是张伯苓先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吧!

同时,影片还告诉我们,办教育必须是开放式地办教育,要立于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所以南开的教育既吸收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又有中华民族的教育之精华。 当然,我们今天的教育某种层面上还是没有做到完全地开放与自主,真心希望实实在在做教育的人乃至当今的教育管理者,在看过此剧后,会引发深深地思考。 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拍摄这部电视剧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你们,让我深刻地认识并走进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让我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带给我深深地启迪与无限地思考。 周六晚上,欣赏了张元龙先生回顾爷爷、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献身中国教育事业的往事,很感人!看到节目中用了电视剧《张伯苓》一些画面,不禁感怀万千。自然回忆起十几年前创作长篇电视剧《张伯苓》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位中国近代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身上强烈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不甘沉沦、不甘外辱,立志救国、建国的宝贵精神。也有着“五四”前后投身于救国的有智之士所共有的深刻的反省精神。同时他也有着那个时代人们所共有的困惑和缺憾。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中国近代史许多重大事件在他的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折射。毫不夸张的说,张伯苓的人生就是那段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创作中,我们紧紧抓着张伯苓的情感的主线索,就是他对灾难深重祖国的挚爱、对饱受列强屈辱的中华民族崛起强大这一远大目标矢志不移的追求。张伯苓赴东北以“中国不亡有我在”的讲演深深打动张学良;日本军队炸平南开学校之后,张伯苓对记

看完张伯苓全集读后感

看完张伯苓全集读后感 张伯苓全集读后感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 育事业的推动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贡献了巨大的 力量。在读完他的全集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对他的学术成就 和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张伯苓全集的读后感。 一、教育思想篇 张伯苓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通过他 的全集,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改革的坚定 信念。他提出了“教育是国家之基石”的观点,强调人才培养对于 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倡导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素质教育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他对于教师教育的思考也很深入,提出了“学而优则教”,强调教师必须有高水平的教育素质和 教学能力。通过读他的著作,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 对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二、学术研究篇 张伯苓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中国教育史 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研究和整理,填 补了中国教育史的空白,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他提 出了“从《礼记》看中国古代教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经典文献

的解读和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价值观。在他 的著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知识,也对中国传 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思想体系篇 张伯苓的思想体系严密而完整,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结 合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他提 出了“中庸之道”的概念,强调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追 求内外的统一。他还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格塑造,提出了“教化人民,让人民更教化自己”的主张,呼吁人们以自己的言行和事业去影响 和改变社会。通过他的著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人生和社会 的智慧,也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目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总之,读完张伯苓的全集,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位教育家 和学者的伟大,也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的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遍价值,对于我们 今天的教育改革和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他 的理论和思想,我深深激发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术研究的 追求,也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着张伯苓先生的教育理念,努力学习和实践,一定 能够为实现中国教育的繁荣和人才培养的卓越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大师》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大师的观后感篇1 陈琦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张元济、陈望道、张伯苓、陈寅恪、华罗庚、竺可桢、黄炎培……纪录片《大师》在荧屏上讲述着中国近代百位大师的厚重人生,感人至深。 他们生在列强入侵、民族兴亡的年代,经历大动乱、大灾难、大变化、大转型,同时也是先行者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的百年。他们为国家命运殚精竭虑,将一己的生命投身于民族救亡、民智启蒙和文化拯救的伟大使命中。正如蔡元培所描绘的,身处“黑暗时代”,却选择直面人生,点燃生命的光辉,照射尘世所及的地方。这就是一位位民族先贤所共有的大胸怀、大智慧和大爱。 他们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淡泊名利,不随俗沉浮。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明确“不为升官发财立阶梯”,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原那么,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马相伯为启迪民智,育人立人,医治愚昧、落后、____等社会痼疾,认定教育乃立国立人之根本,倾其所有,捐出三千亩土地办学校。陶行知同文盲、贫瘠战斗一辈子,到最落后的乡村去办平民教育,一座晓庄师范,

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黄炎培创始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直至今天,其教育思想仍充满活力活力。 这些大师们又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们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也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融会贯穿,身体力行。他们有兼容中西的学养,是继往开来的学者,在特定的领域作出独特的奉献。他们的学术成就,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文明传承。 竺可桢是我国最早、最出色的现代气象学家,他倡导“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在____烽火中带着浙江大学成为“东方剑桥”,为____的科学事业打下了可贵基石。童第周是我国克隆事业的创始者,一双乖巧的手创造生命奇迹。他说“科学家不自己动手就是科学政客”,至今仍振聋发聩。 他们还真正沉得下心来,研究学问,创造艺术。徐悲鸿到法国学美术,一心浸润在艺术创作中,经常到卢浮宫和各大展馆临摹名画。因为穷困,早晨进去,一直到展馆关门,连饭也不吃,一天下来,直饿得人昏厥过去,并因此落下了胃痉挛的终生缺点。回国后,为扶掖后人,他把自己的画卖掉,当作助学金送学生出国深造。最后,更是将自己一生所留存的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这种学习的“饥渴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南开容止格言读后感400字

南开容止格言读后感 南开创办人、被誉为南开校父的严修老先生亲自书写的40字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这就是南开镜箴,又称衣镜铭,又称四十字容止格言。它是南开学校在老校长张伯苓和校父严范孙主校期间为了培养和规范学生的仪表和举止而在当时的南开学校(中学部)东楼中的过道左侧的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刻写的箴言,箴言由校父严范孙书写。后来,此铭言所蕴含的精神也成了“南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照照镜子。镜箴由表及里,它不仅要求每个南开人要经常注意个人的仪表言容,更要做到:维护尊严、人格,不容许任何人往我们脸上抹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维护中华民族的荣誉。端庄、稳重,精神振作。抬起头,挺起胸,堂堂正正做人,勇于承担重任,南开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胸怀坦荡,心胸开阔,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任何时候都要挺起腰杆做人。 其实容止格言不仅仅是一种仪容仪态的要求,它体现的也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价值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伊里奥的赞不绝口、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崇尚有加,无不证明容止格言其实已经不只是南开的,它也是世界的,它 更像是人类文明对美的普世价值观的标准。比如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衣装朴素得体,仪态大方严谨,正是凭借着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或许有人会问:只要仪态大方,着装整齐,是不是就不需要去理会容止格言了?当然不是,容止格言的真正精髓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头容正的正义精神,一种肩容平的责任意识,一种胸容宽的宽容精神,一种背容直的自信精神。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有闻一多那样为了正义甘愿献身的精神?还有多少人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

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600字

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600字 【第1篇】 “蜡炬成灰泪始干,衣带渐宽终不悔……“,身为一名教育者,我知道许多描述教师的字符串,但从未有过心灵的震撼。观看了《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后,我被深深感动了。这才是一位符合规范的、用心的教育者,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太多太少的一股子一精一神。 小学老师情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有着赞颂为教育工作奉献一切的执着;她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决心;她有着一心只为孩子的忘我一精一神,她用自己最真挚、最炙热的灼热一爱一温一暖着父母的心灵,也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王双铃训导主任接到一个班,这并不是一个优秀之班。但她没有推辞、怨言,心而是默默地用她那躁动的一爱一温一暖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她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那位经常颓废上学迟到而沉默无言的女学生,在她的热情关怀、帮助下,终于振作起来了,使她有了进步,重新有了欢乐。 此人在父母赌一博的影响影响之下,走上邪路的孩子,在这位不辞辛劳的园丁帮助、救赎下重新成长起来。 也许你会说这多么平凡,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扶持极大的鼓励,弥足的珍贵。这是这些女孩孩子人生的起航点位。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随后一代的健康成长,王老师却把自己置之度外。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为了事业,为了孩子们,终于过分再次劳累及病魔的无情,让她倒下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默默的、默默的赠予了她热中学生一爱一的教育事业与学生们。

在一片摇曳的烛光里,映出了老师的笑脸、学生的泪眼,伤 痛这片烛光给人们的感觉一温一暖而痛楚。她用心地改变了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一温一暖,让他们感受着在天使那样的翅膀下的那种一温 一馨,带着他们走上充满希望的走上人生之路口,她是一个称职的灵 魂工程师,她用她的心她的行时,她的血肉都融入了这个她喜一爱一 的其他工作领略到中去了,而她的孩子们,一直也深一爱一着这个 “一妈一妈一”。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老师的伟大,被深深的感动。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她,做到了。同样身为人师,我将顺 着这条轨迹继续前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第2篇】 在4月份的当新教师活动中,我再一次观看了《烛光里的微笑》这一部电一影,从学生到教师,我又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 还记得第一次观看《烛光里的微笑》,我还是一名小学生,对于老师的理解还是那么懵懂。如今当我成长为一名教师,再次观看 这部电一影,心里产生了大多数共鸣,电一影里的情节是那么熟悉, 那一件又或者说一件烦心事是每个教师必然的经历。 电一影里的孩子是了不起的,因为有一个那么一爱一他们的 同学。王老师拖着体弱的身一体,为了班级里的孩子走遍大街小巷, 只为用一爱一心去教导一个又一个幼小的心灵。王老师也是幸运的, 她的付出得到了超额回报,孩子学会了人专业委员会与人之间的一爱一,懂得以更加应积极的心态去生活。但电一影是艺术的,它以王老 师的逝去为结尾,给人以更多的认知和启迪。这让我难怪想起我们身 边的说起榜样,徐其军老师。当我正是踏进工作岗位不久,魏秘书长 主任就布置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学一习一徐老师的英雄事迹。当时并 未多想,现在想来,反而能感受其中的意旨。陈宇电一影里的王老师 是那么完美,离我们似乎很远。而徐老师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以自己 的实际行动在证明作为教师的。也许我们无法像电一影的王老师一样,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精选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精选 《先生》是一部由邓康延导演,蔡元培、胡适和张伯苓等主演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凶案边整粒了一些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01 我要给此纪录片满分。评价纪录片的准则有很多:拍摄手法,拍摄画面,后期制作等等,但拍摄的内容才是它的灵魂。一部纪录片能够揭开了被掩盖了许久的幕布,带给大众震撼,可谓振聋发聩,这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一代大师的是非曲直并不是某些所谓政府想要隐藏便能石沉大海的,历史终将冲刷掉所有的虚假,展露出事物的本质。对于我等小辈来说,很多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仅仅知道郭沫若,老舍等等追着共产主义跑的作家,以为这就是语文,他们就是文学学者的代表。但实际呢?看完纪录片的我开始不断的搜索陈寅恪,郭沫若,红卫兵等这些关键词。一代大师,耄耋之年竟被批斗,看得我是满腔怒气。而蒋天枢能放弃自己的事业,首先完成老师的遗嘱。此举方为我中华文人之举措,称之为君子,看后不仅赞之,叹之。进来宣传学习中华传统美德,学习国学,学的是什么?这些榜样才是我们缺失的精神。感谢《先生》纪录片,为我打开了一扇精神的大门,三十分钟一集的简短介绍仅是抛出的一块砖,让我们自己去追寻先生的足迹。我要为此纪录片打满分,也希望身边更多的人能够尽早看到这部片子。以下是我的总结: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有一件事给我印象比较深,陈先生出一考题为对对子:孙行者。他认为古文相对来说不方便口语,但最能体现出中国文字的对仗,押韵,平仄。

的确,四字成语记忆,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他本人也一直使用古文写作。 2.先生坚信思想应自由,哪怕要经受罹难。 3.数学非常重要,因为逻辑思维一定要清晰。 4.先生留学期间多方学习,科学,语言,等等。但并未获得这些博士头衔,因为他认为学习知识本身是重要的,但要三年的时间研究一个问题未免有些浪费时间。 梅贻琦两岸清华本是同根。张伯苓的得意门生。 1.“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 2.高尚人格具体体现在“团体精神”、“急功好义”、“遵守纪律”上,要借团体的运动“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今天我们提倡体育,不仅是为了锻炼个人的身体,更是为了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要借团体项目,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体育比赛的目的不在于能不能取胜,而在于是不是各尽其能,使本队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有效表现。在体育比赛中,“胜固大佳,败亦无愧。 晏阳初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10篇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10篇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一 西南联大融合了三所大学不同的学术风格,崇尚学术自由。在那个战火连天,时不时便会来一次空袭警报的时代,那些教师们常常怀揣书稿拼命奔跑,更让人惋惜的是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只能重头开始。但是,在那么坚苦的时代,依旧有许多学者为后代留下了部部不朽著作。由钱穆先生所创作的《国史大纲》更是在当时成为了各个大学通用的历史教科书,在学生与知识分子之间起到了一股凝聚力。《西南联大》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就是朱自清先生,曾经的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诗人、散文家,直到我看完纪录片,才知道先生即使有助教老师,也要亲自批改学生的作业。从这点,我感受到了他的严谨,他的担当。他为了中国的崛起一直在努力。这时再回头看他的文章,曾经因为背诵而让人觉得枯躁,在那个时代,是一份来之不易的美好和宁静啊。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二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简直就像是破旧不堪的杂房。没有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现在舒适的宿舍,也没有现在干净宽阔的食堂。一切的一切,都不如现在的学习条件。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那里,学生们都不负韶华,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宿舍,可还是有一部小

部分人不珍惜,甚至厌学。说来羞愧,其实我偶尔也会有这种想法。可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这些问题在当时根本不值一提。我有时也在思考啊,良好的环境到底是在为学生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的惰性和优越感?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三 原本的西南联大看似三强联合,但始于战乱,在人才方面的聚集达到了巅峰,物质方面却近乎为零,毕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活着,便是一种眷顾。四个字概括宿舍的居住环境,就是小、挤、乱、脏,对于一些教授等人而言,苦苦寻求的不是更好的学习环境,而是一个立足之地,仅此而已。夜幕降临,所谓灯,也不过将棉花搓得极细,当作灯芯;晚上臭虫是常客,一觉睡到大天亮是稀事,久而久之,人与虫之间便达成和平共处;戏称的八宝饭、代代相传的教科书,回归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许多放到如今都无法忍受的事情,在过去都成了平淡的日常,但也是师生一次次的顶着炮火上课,一点点棉花燃烧出的纤弱火光,照出了教育史上的无数本巨作,托起了多个领域的巨人。可见好的学习环境并非教育根本,而是一种辅助。西南联大坐拥极佳师资,又在一个极端环境下,诞生了杨振宁、李政道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并非教育资源多么好,而是师生间由内而发的坚卓情怀,与改变当时政治局面的决心,是股主动而非被动的力量,铸成了这个教育界的神话。

张伯苓观后感(最新)

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爱国教育家,是私立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他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矢志不渝的教育理念,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南开教育体系。今天,当我们重温张伯苓教育思想的时候,依然能感觉到它的鲜活性. 一、张伯苓其人 此后,他相继创办了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渝中学等。五十余年里,张伯苓以毕生心血构建了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他所创立的南开学校名师荟萃,办学立意高远,从中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48年6月,张伯苓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11月底拒绝蒋介石的赴台邀请留守大陆。1950年5月,张伯苓将重庆南开中学交给国家后北返,在北京小住后回到天津。1950年10月,南开校庆来临,他早早准备前去参加有关活动,由于担任过3个月的民国政府考试院院长,南开中学不允许他进入,而南开大学也只安排他在相关活动中坐一般席位,张伯苓这位在南开校长任上40余年的老教育家,解放后却一度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晚景凄凉,令人唏嘘。1951年,因患脑溢血,病逝于天津,享寿七十五岁。 二、卓越的教育思想 张伯苓一生都在探索教育、实践教育,1934年,在南开创办三十周年校庆纪

念会上,张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为南开校训,即“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形成了公能教育思想。 张伯苓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据此理解,公能教育思想,即学校培养学生,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公德的人;第二个要求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为社会、国家服务的能力的人,因此,学生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其次要有现代科学知识,第三要会运用这些知识于实践;第三个要求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人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公能实际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张伯苓的解释全面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非常合理的。 三、公能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迪 1.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南开学校对学生有着严格的品行教育。张校长对教育、对中国人真是太了解了。比如他谈道:“欧美之道德多高尚,公德与私德并重。我国人素重私德而于公德则多疏忽。”多少年过去了,国人进步有多少呢?举目四顾,心惶惶然。革命尚未成功,教育仍需努力。张伯苓说:“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要爱师长爱同学,还要爱物。公德心之大者为爱国家,为爱世界。他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因此,张伯苓特意在天津南开中学内立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面镌刻着四十字箴言,要求南开学子拥有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提醒学生注意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情操。在南开学校,在校学生会因为品行未达到要求而被淘汰,而不是因为学习的原因遭淘汰。而学生考试作弊要被开除这条规定,在今天的南开大学依然奉行。

最新《片警宝音》观后感范文

公安题材是影视创作的一座宝矿,这些年出品的公安题材电影作品很多,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偏向于喜剧风格,另外一类则偏写实风格。影片塑造了一个朴实无华的民警形象,一个活雷锋。这个人物从造型到行为方式,包括他的台词,都尽量让他能够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老百姓贴近观众。 在和平年代,公安民警一直是联结政府和人民的一条重要纽带,在整个政务系统当中,公安民警的粉丝量永远是最高的,就是因为他们跟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小到家里丢一条狗,进不了门,大到一些案件,我们都会找他们帮忙。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觉得宝音这个人物形象在塑造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将其塑造成一个看似朴素、朴实、平凡的人,但仔细想想一个普通人是很难做到他的那些事迹,达到他的那种情操的,影片把这两个反差做的非常充分,这是其一。 其二,我觉得这部影片在题材处理上也比较特别,它实际上有点类似于一个新闻报道体电影,中间穿插了一些采访的场景,还有一些采访现场的互动,当然更多是通过几个人物把这些事迹串联起来,涉及几个家庭,包括宝音自己的家庭,他跟母亲的关系,跟孤寡人的关系,跟几个家庭之间的关系。过去有的新闻报道题材影片,采用虚构方式,有意去构建一些戏剧性比较强的故事,增加一下它的强度。还有的影片像《民警故事》那样偏纪实,更日常,选取特殊时间空间用纪实的方式完成。《片警宝音》这种题材处理方式是非常特别的,在电影里面非常少,它是把不同事件事迹串联在一起,用虚构的方式进行叙述,所以它相对来讲事件还比较丰富,差异性也比较大。 其三,影片中采用了纪实片的一些拍摄手法,最突出一点的就是使用了很多非职业演员,李红是职业演员演的,但也是里边最不和谐的。大量的非职业演员,为整部电影带来一种生活本身的质感,非常有感染力。除了宝音的扮演者之外,饰演宝音母亲的演员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但是她把自己表演克制的非常好。 针对怎样让这个故事更加电影化,将来推向市场还要让观众更好的去接受它,我想提几点建议。首先,需要增强人物的内在驱动力,事迹串联下的人物缺少选择,较缺少在一个事迹面前人物内心的波澜。影片中宝音跟李红有多处交集,但是会让人有些看不懂,类似这种东西,不是说他不能表达,但是表达的有点唐突。好的英雄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付出的代价和牺牲,而是因为即便有这种代价和牺牲他必须做出这种选择。观众期待看到的是他如何改变自己,克服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通用5篇)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 《历史的温度》读后感(通用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的温度》(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人曾说:“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历史是什么哪?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又有几分真实?其实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这本书以第三者的角度,对每一件历史趣 事娓娓道来,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使得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变成有血有肉、有人性、有真的性情的人组成的故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而是变得有趣、有温度,是暖暖的,鲜活的! 历史的发展总是偶然中藏着必然。对于处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后来的我们是没有资格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议的,只能了解历史、尊重历史,然后以史为鉴。每个灵魂都有其过错和美德。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所以,当我们少了些自以为是会对事物发展以及人物有更客观更理性的认知。思维的广角度决定了我们的认知高度与层次,所谓眼界与见识皆与思维方式脱不了干系,培养自我的多维视角对于我们更好地生活颇有助益。博观而约取,像张伯苓先生提出的南开校训那样: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穿越历史发现奇迹都是有信仰的人创造的。一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台词:“你无法知 道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直到它历经考验,正如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直至跋山涉水。” 历史从来不仅仅由伟大的人物创造,更多的是由藏在历史大幕之后的平凡而又坚定的人所推动的。作为普罗大众里的平凡一员,依然要有自己的信仰,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何尝不是在推动历史发展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历史的温度》这本书给我解答了很多的疑惑,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本书为我们讲解了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下被忽略的人性的光辉。 书中为我们讲述的这些伟大人物不再刻板冷傲,作者将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的迷茫脆弱的一面生动的展现给了后人,这反而让这些历史上的伟人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的有血有肉。他们的奋斗经历启示着后人,他们前进的脚步代表整个时代共同进步的阶梯,他们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磨难与困境,使读者不禁反思自己的经历是否还值得抱怨。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切实感受着时代的变化,感受潮流的变动,享受科技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一切似乎是必然的,却又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人物。我时常在想,那些历史上的“大人物”,会不会想到他们的所思所动,能对历史车轮的行进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类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认真生活、仔细品味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表达。 在这个暑假里我偶然在爷爷家中看到一本书,就是《历史的温度》。历史的温度记得他是一套书,在新华书店见过,但当时看着有点贵,也是有另一个买书的目标,当时就先没有买,这书是怎么到我手里的呢?几年前妈妈买了之后没看,当时三年级的我就拿起阅读,一发不可收拾,用了一周把书全看完了。因为家里地方很小,所以有些读完的书就先拿到爷爷家去了,昨天去爷爷家看见了这本书,倍感亲切。我的学科里最擅长的应该说是历史,虽然小学暂时不学,无法检验,但至少我对现在自己的历史水平还是比较满意的,很多邻居和妈妈的同事都夸我历史好,还经常问我最喜欢的历史书是什么,如果这

张伯苓画传读后感

张伯苓画传读后感 张伯苓生于1926年,是中国著名画家、文化名人、教育家。他自幼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 的兴趣,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张伯苓用毛笔和墨在宣纸上勾 勒出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的作品。他的画作细腻而富有生气,色调和谐,构图独特, 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发。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伯苓对传统绘画的借鉴 和创新,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学术上,张伯苓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主张借鉴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理论,推动 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张伯苓认为,绘画是一门综合 性的学科,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观念,而不仅仅是墨迹与笔法的表现。他的教学方法 非常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张伯苓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发展自己 的个性和风格,因此培养出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对中国画的革新和推广功不可没。 在《张伯苓画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有关张伯苓的个人生活和思想。他一生坎坷,经 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坚信艺术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 情感表达,通过绘画可以传达出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也反对装腔作势 和脱离实际的艺术创作,主张艺术要与社会和人民相结合,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价值观 和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更加热爱艺术和为人民服务。 阅读《张伯苓画传》让我对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画是我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通过了解张伯苓的艺术成就,我对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的感受。中国画强调意境与 构图,注重笔墨的运用和造型的形成,追求表达内心情感和传递意境的独特方式。每一幅 中国画都蕴含着画家的艺术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让人生出崇高的情感和思考。 此外,读完《张伯苓画传》也让我对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和心路历程产生了更深的思考。作 为一位画家,张伯苓经历了许多艰辛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和梦想,为艺术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作品和教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后辈,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这让我深思,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艺术家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 献精神,同时也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磨砺。阅读这本传记让我更加敬佩和钦佩张伯苓这 位杰出的画家和教育家。 总之,《张伯苓画传》是一本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传记,通过这本书我对张伯苓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和思想理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教育家,他对中国画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绘画,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的作品也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后辈。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 执着追求,他的价值观和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阅读这本传记也让我对中国画的独特魅 力和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相信,《张伯苓画传》这本书将对广大读者 和艺术爱好者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2023年《巨流河》读后感

2023年《巨流河》读后感 2023年《巨流河》读后感1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读完,是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须要用笔记的形式留下来。面对已近90高龄的齐邦媛老师温和有力又朴实无华的讲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读后感,没有更好的文字来评论该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垭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垭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台湾文学家,该书是作者在80多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她作为旧时代的女子有幸遇到开明并重视教育的父亲,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一生都投入地读书教书,从而获得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收获满满的成就;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