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十二章

传热学第十二章
传热学第十二章

12. 传质过程简介

12.1 知识结构

1. 质量传递(三传类比);

2. 扩散传质(斐克定律,等摩尔逆向扩散,质扩散率,单向扩散); 3. 对流传质(传质系数,实验关联式,各准则定义式及其物理涵义); 4. 热质传递。

12.2 重点内容剖析

12.2.1 概述

传质分析广泛应用于干燥、加湿、去湿、吸附、脱附等工艺。

1.质量传递(传质)——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的过程(自发过程(熵增))

传递动力——浓度梯度

浓度(1)质量浓度——单位容积的组分质量,记为ρ i 。 (2)摩尔浓度——单位容积的组分摩尔数,记为C i 。 2

D 规律:转移率=推动力×扩散率 3.质量传递机理

扩散传质:静止或层流流动的流体,依靠分子微观运动产生质量转移的现象。 (与导热机理类似)

对流传质:流体流过一个相界面时,由于流体微团的对流和掺混作用而产生的质量转移现象。(与对流换热机理类似)

12.2.2 扩散传质

一、斐克定律——扩散通量正比于浓度变化率 ()s m m o l dy

dC D N A AB

A ?-=2

/ (12-1)

式中负号表示通量与浓度变化率方向相反 或:()s m kg dy

d D M A AB

A ?-=2

/ρ (12-2)

二、等摩尔逆向扩散 对于气体:

T

R P

V M RT

P V n C i i i i i i i ==

==

ρ, (12-3,4) 对于两组分体系:

dy

dP

RT D N dy dP RT D N B BA B A AB A -=-

=, (12-5,6)

或:dy dP

T R D M dy dP T R D M B B BA B A A AB A -=-=, (12-7,8)

又:系统总压不变 P=P A +P B =常数

0=+dy

dP dy dP B A (12-9) (A 、B 两组分浓度梯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N A = —N B (12-10)

(如果N A ≠—N B ,系统将发生整体迁移,相对于运动着的系统坐标,还是存在N A = —N B ,而系统的整体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故得:D AB =D BA =D (12-11) (D 为组分及其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由斐克定律积分可得:

()2121A A A A A C C y

D

y P P RT D N -?=

?-?=

(12-12) 或:()2121A A A A A A y

D

y P P T R D M ρρ-?=

?-?= (12-13)

三、单向扩散(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参见参考文献[1]P385~387)

四、质扩散率——单位浓度梯度作用下的质流通量,表征物质扩散能力的大小。 由分子运动理论,对于气相物质,当已知温度T o 、压力P o 下的扩散系数D o 时,温度T 、压力P 下的扩散系数可按下式估计:

P

P T

T

D D o

o o 5

.1???

? ??= (12-14) 参考文献[1]附录15给出了一些数据可供参考。 12.2.3 对流传质及传质系数

流体与相界面的质量交换公式(类似于传热中的牛顿冷却公式):

()f A W A m A C C h N ,,-= 或 ()

f A W A m A h M ,,ρρ-= (12-15,16)

与传热类比,表面传质系数() p l u f h m ,,,η=

原则性准则方程:()Sc f sh Re,= (12-17) 式中:D

l

h sh m =

——薛伍德准则,是实际传质能力与扩散传质能力的对比参数,

类似于对流换热中的Nu 数。 D

Sc ν

=

——施密特准则,是动量扩散率与质量扩散率的对比参数,类似

于对流换热中的Pr 数。

管槽内对流传质关联式:44

.083

.0Re

023.0Sc sh = (12-18) 应用范围:Re=2000~35000,Sc=0.6~2.5

特性尺度:管内径d 特征流速:气流相对于管子的流速

由热质类比导得:n p m Le c h h

-=1ρ n=0.33~0.4 (12-19) 式中:D

a

Le =——路易斯准则,是热扩散率与质扩散率的对比参数。

12.3 概念汇总

1. 质量传递: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的过程。

2. 斐克定律:扩散通量正比于浓度变化率dy

dC D N A

AB

A -= 3. 质扩散率:单位浓度梯度作用下的质流通量,表征物质扩散能力的大小。 4. 扩散传质:静止或层流流动的流体,依靠分子微观运动产生质量转移的

现象。

5. 对流传质:流体流过一个相界面时,由于流体微团的对流和掺混作用而

产生的质量转移现象。 6. 浓度边界层:

AO

A C AW A C C y C C y 99.00==== δ

7. 对流传质的原则性准则方程:Sh=f (Re ,Sc )

8. 薛伍德准则:流体实际传质能力与扩散传质能力之比D

l

h Sh m =。 9. 施密特准则:动量扩散率与质量扩散率之比D

Sc ν

=。

10. 管槽内对流传质关联式:44.083

.0Re

023.0Sc Sh = 11. 刘易斯准则:热扩散率与质扩散率之比D

a

Le =。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第四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热系数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了受热面设计时的布置数量,从而影响锅炉的实际出力、蒸汽参数和燃烧温度。正确计算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关键之一,也是区别于煤粉炉的重要方面。 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日益成熟,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循环流化床制造公司和研究部门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使用的设计导则。 但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可以用于工程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清华大学对CFB锅炉炉膛传热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江动力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对CFB锅炉炉膛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导,考虑工程上的方便和可行,本章根椐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整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为了了解CFB锅炉传热计算发展过程,也参看了巴苏的传热理论和计算方法,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传热计算与巴苏的相近似。 4.1 清华的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 4.1.1 循环流化床传热分析 CFB锅炉与煤粉锅炉的显著不同是CFB锅炉中的物料(包括煤灰、脱硫添加剂等)浓度C p 大大高于煤粉炉,而且炉内各处的浓度也不一样,它对炉内传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炉膛出口处的物料浓度C p,此处浓度可由外循环倍率求出。而炉膛不同高度的物料浓度则由内循环流率决定,它沿炉膛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底部高、上部低。近壁区贴壁下降流的温度比中心区温度低的趋势,使边壁下降流减少了辐射换热系数;水平截面方向上的横向搅混形成良好的近壁区物料与中心区物料的质交换,同时近壁区与中心区的对流和辐射的热交换使截面方向的温度趋于一致,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壁区物料向壁面的辐射加强,总辐射换热系数明显提高。在计算水冷壁、双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时需采用不同的计算式。物料浓度C p对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都有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平均温度是床对受热面换热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床温的升高增加了烟气辐射换热并提高烟气的导热系数。虽然粒径的减小会提高颗粒对受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下,燃烧室内部的物料颗粒粒径变化较小,在较小范围内的粒径变化时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大,在进行满负荷传热计算时可以忽略,但在低负荷传热计算时,应该考虑小的颗粒有提高传热系数的能力。 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如鳍片的净宽度、厚度等,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鳍片宽度对物料颗粒的团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宽度与扩展受热面的利用系数有关。根

2010年天津大学运筹学试题

2010年天津大学运筹学试题 一、考虑线性规划问题(P )m ax 0 z C X A X b X ==?? ≥? (1) 若12,X X 均为(P )的可行解,[0,1]λ∈,证明12(1)X X λλ+-也是(P ) 的可行解; (2) 写出(P )的对偶模型(仍用矩阵式表示)。 二、有三个线性规划: (Ⅰ) [Min] z =CX (Ⅱ) [Min] z '=C 'X (Ⅲ) [Min] z =CX 约束条件AX =b 约束条件AX =b 约束条件AX =b X ≥0 X ≥0 X ≥0 已知 X *是(Ⅰ)的最优解,X '*是(Ⅱ)的最优解,X *是(Ⅲ)的最优解,Y *是(Ⅰ)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试证:(1)()()'-'-≤* * C C X X 0; (2) C X X Y b b ()() * ** -≤-。 三、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 ? ??=≥+=++++=++++++++=)5,,1(03. 00)(max 2253232221212 143132121115 43322111 j x t b x x a x a x a t b x x a x a x a st x x x c x c x t c z j 当1t =2t =0时,用单纯形法求得最终表如下: 要求:1. 确定23222113121121321,,,,,,,,,,a a a a a a b b c c c 的值; 2. 当2t =0时,1t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解不变; 3. 当1t =0时,2t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基不变。 1x 2x 3x 4x 5x 3x 5/2 0 1/2 1 1/2 0 1x 5/2 1 -1/ 2 0 -1/6 1/ 3 j j z c - -4 -4 -2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22页

[实验一]用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测定粒状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 2、确定热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W/(m ·K),对于不同的材料,热导率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材料,热导率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纯度,物理状态(温度、压力、成分、容积、重量和吸湿性等)和结构情况。各种材料的热导率都是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然后汇成图表,工程计算时,可以直接从图表中查取。 球体法就是应用沿球半径方向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原理测定粒状和纤维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设有一空心球体,若内外表面的温度各为t 1和t 2并维持不变,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 dr dt r dr dt A λπλφ24-=-= (1) 边界条件 2 211t t r r t t r r ====时时 (2) 1、若λ= 常数,则由(1)(2)式求得 1 22121122121) (2)(4d d t t d d r r t t r r --=--=πλπλφ[W] ) (2) (212112t t d d d d --= πφλ [W/(m ·K)] (3) 2、若λ≠ 常数,(1)式变为 dr dt t r ) (42λπφ-= (4) 由(4)式,得 将上式右侧分子分母同乘以(t 2-t 1),得 )()(412122 2 1 2 1 t t t t dt t r dr t t r r ---=?? λπφ (5) 式中 1 22 1 )(t t dt t t t -?λ项显然就是λ在t 1和t 2范围内的积分平均值,用m λ表示即

计算传热学

1、已知:一块厚度为0.1mm 的无限大平板,具有均匀内热源,q =50×103W/m 3,,导热系数K =10W/m.℃,一侧边界给定温度为75℃,另一侧对流换热,T f =25℃,,h=50W/m 2.℃,求解稳态分布。(边界条件用差分代替微分和能量平衡法),画图。(内,外节点) 2、试以下述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为模型,编写求解一维非稳态扩散型问题的通用程序: 00 00000()()()() L L f x x x x L fL L x x x x T T k s c x x T k h T T W x T k h T T W x T T x τρτ =====???+=????=-+??-=-+?= 其中,x 是空间坐标变量,τ是时间坐标变量,T 是温度(分布),k 是材料的导热系数,s 是内热源强度,ρ是材料的密度,c 是材料的比热,h 0和h L 分别是x 0和x L 处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换热系数,而T f0和T fL 分别是固体壁两侧流体的温度,W 0和W L 是x 0和x L 处(非对流换热)热流密度,T 0(x )是固体壁内初始温度分布。注意k 、ρ、c 、s 、h 0 、h L 、W 0和W L 均可以是温度T 和/或空间坐标x 的函数。 具体要求: 1) 将数学模型无量纲化; 2) 考虑各种可能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组合 3) 提供完整的程序设计说明,包括数学推导过程和程序使用说明 3、对于有源项的一维稳态方程, s dx d T dx d u dx d +=)()(φφρ 已知 x=0,φ=0,x=1, φ=1.源项S=0.5-X 利用迎风格式、混合格式、乘方格式求解φ的分布.

天津大学运筹学辅导笔记

运筹学辅导班笔记 一、线性规划 1、线性规划的模型与图解法 (1)要求会建立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2)对于二维问题会用图解法求解 2、单纯形法 (1)基本概念 标准型矩阵表达式 向量以及矩阵分块表达式 基本可行解、基矩阵以及基本解的概念 (2)单纯形方法 步骤:选定一个初始基本可行解、检验一个基本可行解是否为最优解、寻找一个更好的基本可行解。 (3)单纯形表结构 表的结构 要求会计算表内各项数值 解释表中内容的含义 单纯形法求解方法(包括大M法) 3、对偶模型以及灵敏度分析 (1)会列对偶的模型 (2)对偶的性质(要求会证明,可参考其它参考书) (3)对偶问题的求解会进行解释 (4)灵敏度分析 对b的分析 对c的分析 对X的分析 4、运输问题(会建模) 5、0—1规划问题(会建模) 二、网络分析与网络计划 1、网络分析 (1)最小部分树(计算) (2)最短路问题(计算) (3)最大流问题(计算) PS: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最小截集等。 2、网络计划 (1)CPM 关键路线法、画图、标号法求工期、并要求会求关键路线 (2)TERP 计划评审技术、期望工期、三时估计法、概率,解释结果 三、动态规划 重点根据书上例题,如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各个问题的求解方法。(例9.9在历年真题中从未出现过,呵呵。) 四、决策分析 1、先验分析、EVPI、损益表、期望准则等 2、预验分析、后验分析(bayes决策)

PS:要求知道EVPI等的数学表达式 五、排队论 1、基本概念 排队模型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的适用范围及定义 到达与服务规律 无记忆性 2、相关模型 M/M/1模型 标准的M/M/1 M/M/∞ 状态概率,系统指标,定义,平均值,ρ,公式及应用 M/M/1/N/∞ 概念,和其他模型区别,有效到达率 M/M/1/∞/N 定义,有效到达律表达式,公式不要求 M/M/C/∞/∞ 概念、区别、只要求会查表计算,而不要求公式(但要求会用Little公式) 六、存贮论 (1)确定性存贮模型,包括: EOQ 概念:模型条件,公式,计算,以及解释。 在制批量模型:公式和计算 允许缺货模型:公式和计算 (2)随机存储模型,包括: 报童模型的公式和计算。 七、对策论 1、矩阵对策 (1)概念(矩阵对策定义,解的概念,鞍点的概念及相关数学表达式) (2)会计算纯策略以及混合策略 (3)写出一个人的模型求解 八、随机运筹技术 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832 课程名称:运筹学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应能对运筹学的基本内容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的掌握比较牢固并能融会贯通,基本方法和运算熟练。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50分) 1.线性规划 模型、图解法、单纯形法原理、单纯形表计算、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线性目标规划和线性整数规划模型。 2.动态规划 基本概念与基本方程、离散型与连续型问题的基本解法、主要应用类型。

传热学上机C程序源答案之一维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

一维稳态导热的数值计算 1.1物理问题 一个等截面直肋,处于温度t ∞=80 的流体中。肋表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h =45W/(m 2?℃),肋基处温度t w =300℃,肋端绝热。肋片由铝合金制成,其导热系数为λ=110W/(m ?℃),肋片厚度为δ=0.01m ,高度为H=0.1m 。试计算肋内的温度分布及肋的总换热量。 1.2数学描述及其解析解 引入无量纲过余温度θ = t?t ∞t w ?t ∞ ,则无量纲温度描述的肋片导热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22 20d m dx θθ-= x=0,θ=θw =1 x=H, 0x θ?=? 其中m = 上述数学模型的解析解为:[()] ()() w ch m x H t t t t ch mH ∞∞--=-? ()()w hp t t th mH m ∞?= - 1.3数值离散 1.3.1区域离散 计算区域总节点数取N 。 1.3.2微分方程的离散 对任一借点i 有:22 2 0i d m dx θ θ??-= ??? 用θ在节点i 的二阶差分代替θ在节点i 的二阶导数,得:211 2 20i i i i m x θθθθ+--+-= 整理成迭代形式:()1122 1 2i i i m x θθθ+-=++ (i=2,3……,N-1) 1.3.3边界条件离散 补充方程为:11w θθ==

右边界为第二类边界条件,边界节点N 的向后差分得:1 0N N x θθ--= ,将此式整理为 迭代形式,得:N 1N θθ-= 1.3.4最终离散格式 11w θθ== ()1122 1 2i i i m x θθθ+-= ++ (i=2,3……,N-1) N 1N θθ-= 1.3.5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及其程序 假定一个温度场的初始发布,给出各节点的温度初值:01θ,02θ,….,0 N θ。将这些初值代 入离散格式方程组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收敛。假设第K 步迭代完成,则K+1次迭代计算式为: K 11w θθ+= () 11 11 2212i i K K K i m x θθθ+-++= ++ (i=2,3……,N-1) 1 11N K K N θθ-++=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1 main() { inti; float cha;/*cha 含义下面用到时会提到*/ float t[N],a[N],b[N]; float h,t1,t0,r,D,H,x,m,A,p; /*r 代表λ,x 代表Δx ,D 代表δ*/ printf("\t\t\t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t\t"); printf("\n\t\t\t\t\t\t----何鹏举\n"); printf("\n 题目:补充材料练习题一\n"); printf("已知:h=45,t1=80, t0=200, r=110, D=0.01, H=0.1 (ISO)\n"); /*下面根据题目赋值*/ h=45.0; t1=80.0; t0=300.0; r=110.0; D=0.01; H=0.1; x=H/N; A=3.1415926*D*D/4; p=3.1415926*D; m=sqrt((h*p)/(r*A)); /*x 代表步长,p 代表周长,A 代表面积*/ printf("\n 请首先假定一个温度场的初始分布,即给出各节点的温度初值:\n");

计算传热学程序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储建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计算传热学程序设计》 设计报告 1引言 有关墙体传热量计算的方法是随着人们对房间负荷计算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发展的.考虑辐射强度和周围空气温度综合作用,当外界温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时,屋顶内部的温度和热流密度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计算题目 有一个用砖墙砌成的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其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假设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上冷空气及砖墙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可近似地予以忽略。试计算稳态时砖墙截面的温度分布及垂直于纸面方向1米长度的冷量损失。设砖墙的导热系数为(m·℃)。内、外壁面均为第三类边界条件,外壁面:t f1=30℃,h1=10W(m2·℃);内壁面:t f2=10℃, h2=4W(m2·℃)。

图1 砖墙截面 已知参数 砖墙的基本尺寸,砖墙的导热系数,外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对应的流体温度,内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对应的流体温度。 2 物理与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由题知垂直于纸面方向上冷空气及砖墙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可近似予以忽略,墙面为常物性,可以假设: 1)砖墙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上没有导热。 2)由于系统是几何形状与边界条件是对称的,它的中心对称面就是一个绝热边界,这时只需求解1/4个对称区域就可以得到整个区域的解。 数学模型 考虑到对称性,取右下的1/4为研究对象,建立如图2的坐标系。 a 图2 砖墙的稳态导热计算区域 由上述的物理模型与上面的坐标系,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可直接由导热微分方程简化而来,即 22220T T x y ??+=?? (1) 相应的边界条件是:

1.1 0y T y =?=? 1.5 0x T x =?=? (2) 110 ()f x x T h T T x λ ==?-=-? (3) 111.1 1.1 ()f y y T h T T y λ ==?-=-? (4) 22(0.5,00.6)(0.5,00.6) ()f x y x y T h T T x λ =<<=<

天津大学运筹学初试大纲

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 初试业务课程大纲 (满分150分)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代码:120201 120202 120204 120401 120402 120404 适用专业名称: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 适用专业代码:081103 120120 120121 120203 120405 适用专业名称: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 课程编号:431 课程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考试内容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以微观经济学为主。主要考察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记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50分) 1.市场供求原理: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需求、供给弹性分析及应用 2.消费者经济行为:消费者选择、就业和投资决策 3.生产者经济行为: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及企业经营决策分析 4.产品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及完全垄断产品市场厂商经营决策分析 5.市场与政府: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外部效应、公共物品 6.国民经济核算及简单宏观经济模型 7.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8.公共财政与货币银行 9.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0.国际经济 其中:第1、5部分约占15%;第2~4部分约占55%;第6~10部分约占30%。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选择题或判断题(约占30%) 2.简答题、论述题(约占40%) 3.计算题(约占3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1.陈通,宏微观经济学(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陈通,宏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传热学上机实验

传热学上机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问题 一个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的尺寸如附图所示。假设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冷空气及通道墙壁的温度变化很小,可以忽略。试用数值方法计算下列两种情况下通道壁面中的温度分布及每米长度上通过壁面的冷量损失: (1)内、外壁面分别维持在10℃及30℃; (2)内、外壁面与流体发生对流传热,且有λ=0.53W/(m·K),t f1=10°C、h1=20W/(m2·K), t f2=30°C、h2=4W/(m2·K)。

二:问题分析与求解 本题采用数值解法,将长方形截面离散成31×23个点,用有限个离散点的值的集合来代替整个截面上温度的分布,通过求解按傅里叶导热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热平衡法建立的代数方程,来获得整个长方形截面的温度分布,进而求出其通过壁面的冷量损失。 1. 建立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对于第一问,其给出了边界上的温度,属于第一类边界条件。 ????? ??? ??=?==??+??C C y t x t 301002222外壁温内壁温 对于第二问,其给出了边界上的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t f ,属于第三类边界条件。 ()?????? ?-=??? ????-=??+??f w w t t h n t y t x t λ02222 2. 确定节点(区域离散化) 用一系列与坐标轴平行的网格线把长方形截面划分为31×23个节点。则步长为0.1m ,记为△x=△y=0.1m 。

3. 建立节点物理量的代数方程 对于第一问有如下离散方程: ()()()()()()()()()()? ??? ???? ? ????? ???+++==?==?==?==?==?==?==?==?=+-+-代表内部点,,点41 26~6,1018,26~6,106,18~6,10,2618~6,10,631~1,3023,31~1,301,23~1,30,3123~1,30,11,1,,1,1,n m t t t t t n C m t n C m t n C n t n C n t n C m t n C m t n C n t n C n t n m n m n m n m n m 对于第二问有如下离散方程: 对于外部角点(1,1)、(1,23)、(31,1)、(31,,23)有: ()()02 222,1,,22,,1,22 =??-+-?+??-+-?±±x y t t t t x h y x t t t t y h n m n m n m f n m n m n m f λλ 得到: ()()()()????? ??? ?? ? ++ =++=++=++=22,3123,3023,312,311,301,3122 ,123,223,12,11,21,1186533140018653314001865331400186533140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同理可得: 对于内部角点(6,6)(6,18)(26,6)(26,18) ,有 ()() ()()()()()()????? ??? ??? ++++ =++++ =++++=++++=7,2618,2518,2719,2618,267,266,256,275,266,2618 ,717,619,618,518,67,66,75,66,56,67185335953359200071853359533592000718533595335920007185335953359200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2015考研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考试科目考研真题解析

1/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f3384105.html, 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015考研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考试科目考研真题解析085206动力工程(专业学位) _0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0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01理论力学复试科目: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综合考试_0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0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_030108520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0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04内燃机原理_040108520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 语二或240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05工程热力学

2/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6f3384105.html, 2 _0501085206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或240德 语③301数学一④805工程热力 学复试科目:传热学 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在此王老师谈谈考研路上特别需要的那些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传热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2、测定空气横向流过管束表面时的平均放热系数α,并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准数方程式; 3、学习测量风速、温度、热量的基本技能。 二、主要实验设备 本对流实验在一实验风洞中进行。实验风洞主要由风洞本体、风机、构架、实验管及其加热器、水银温度计、倾斜式微压计、皮托管、电位差计、功率表以及调压变压器等组成。 三、实验原理 根据相似理论,流体强制流过物体时的放热系数α与流体流速、物体几何参数、物体间的相对几何位置以及物性等的关系可用下列准数方程式描述: Pr)(Re,f Nu = 实验研究表明,空气横向流过管束表面时,由于空气普郎特数(Pr=0.7)为常数,故一般可将上式整理成下列的指数形式, n C Nu Re = 式中 C,n 均为常数,由实验确定, Nu ——努塞尔特准数 λ ad Nu = Re ——雷诺准数 v d ω= Re 上述各准则中,α——壁面平均对流换热系数[?2/m W ℃] d ——实验管外径,作为定性尺寸,[m] λ——空气导热系数,[?2/m W ℃] ω——空气流过实验管外最窄截面处流速,[m/s] ν——空气运动粘度,]/[2s m 定性温度:空气边界层平均温度)(2 1 f w m t t t +=。 式中:m t ——实验管壁面平均温度[℃]

f t ——空气平均温度本实验的任务在于确定C 与 n 的数值,首先使空气流速一定,然后测定有关的数据:电流I 、电压 V 、管壁温度w t 、空气温度f t 、微压计动压头h 。至于α和ω在实验中无法直接测得,可通过计算求得,而物性参数可在有关书中查得。得到一组数据后,可得一组 Re 、Nu 值;改变空气流速,又得到一组数据,再得一组 Nu 、Re 值;改变几次空气流速,就可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1.测试所得原始数据 表1测试数据表 2.数据分析与计算 ◆表2热电偶测管温度平均值 ◆已知管长L=450mm,管直径d=40mm ,求得管表面积为205655 .0m L d A =??=π ◆空气进出口的平均绝对温度[K]:K T T T f 15.273)(2 1 21++= ,(见表3)由差值法及查表可知,热电偶

天津大学2010运筹学真题

******************************************** 2010年天津大学运筹学试题 一、考虑线性规划问题(P )max 0 z CX AX b X ==?? ≥? (1) 若12,X X 均为(P )的可行解,[0,1]λ∈,证明12(1)X X λλ+-也是(P ) 的可行解; (2) 写出(P )的对偶模型(仍用矩阵式表示)。 二、有三个线性规划: (Ⅰ) [Min] z =CX (Ⅱ) [Min] z '=C 'X (Ⅲ) [Min] z =CX 约束条件AX =b 约束条件AX =b 约束条件AX =b X ≥0 X ≥0 X ≥0 已知 X *是(Ⅰ)的最优解,X '*是(Ⅱ)的最优解,X *是(Ⅲ)的最优解,Y *是(Ⅰ)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试证:(1)()()'-'-≤**C C X X 0; (2) C X X Y b b ()()***-≤-。 三、已知线性规划问题 ??? ??=≥+=++++=++++++++=)5,,1(03.00)(max 2 253232221212 143132121115 43322111 j x t b x x a x a x a t b x x a x a x a st x x x c x c x t c z j 当1t =2t =0时,用单纯形法求得最终表如下: 1x 2x 3x 4x 5x 3x 5/2 0 1/2 1 1/2 0 1x 5/2 1 -1/ 2 0 -1/6 1/ 3 j j z c - -4 -4 -2

要求:1. 确定23222113121121321,,,,,,,,,,a a a a a a b b c c c 的值; 2. 当2t =0时,1t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解不变; 3. 当1t =0时,2t 在什么范围内变化上述最优基不变。 四、某公司准备以甲、乙、丙三种原料生产A 、B 、C 、D 四种型号的产品,每一单位产品对各原料的消耗系数、价格系数及原料成本等已知条件如下表: 1.为解决“在现有原料量限制下,如何安排A 、B 、C 、D 四种产品的产量,使总利润(这里利润简化为销售收入与原料成本之差)最大”这一问题,可建立一线性规划模型,令x 1、x 2、x 3、x 4依次表示各型号产品的计划产量,试列出这个模型,并记该模型为模型1; 2.利用一解线性规划的程序解上述问题(模型1),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 OBJECTIVE FUNCTION V ALUE 1) 19923.08 V ARIABLE V ALUE REDUCED COST X1 230.769226 0.000000 X2 100.000000 0.000000 X3 1238.461548 0.000000 X4 0.000000 4.384615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S 2) 0.000000 1.384615 3) 0.000000 1.230769 4) 0.000000 4.000000 RANGES IN WHICH THE BASIS IS UNCHANGED RIGHTHAND SIDE RANGES ROW CURRENT ALLOWABLE ALLOWABLE RHS INCREASE DECREASE 2 5500.000000 1499.999878 4025.000000 3 3500.000000 500.000000 749.999939 4 2000.000000 6192.307617 250.000000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最优生产方案和最大总利润是什么?按此方案生产,现有的原料是否还有剩余?哪一种有剩余?余多少? (2)如果市场上甲原料的价格为4.5(百元/公斤),那么从市场上购得1000

传热学-强迫对流实验指导书(2014)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强迫流动单管管外放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学 时:2 适用对象: 热动、集控、建环、新能源等专业 一、实验目的 1.该项实验涉及较多课程知识,测量参数多,如风速、功率、温度,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2.测量空气横向流过单管表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h ,并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准则方程式。 3.学习测量风速、温度、热量的基本技能,了解对流放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相似理论,流体受迫外掠物体时的表面传热系数h 与流速、物体几何形状及尺寸、流体物性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准则方程式描述: ),(r e u P R f N = 实验研究表明,流体横掠单管表面时,一般可将上式整理成下列具体的指数形式: m n r m n e um P CR N ?= 式中:m n c ,,均为常数,由实验确定 努谢尔特准则---um N m um hd N λ= ---em R 雷诺准则 m em d R νμ= ---rm P 普朗特准则 m n rm P αν=

上述各准则中--d 实验管外径,作定性尺寸(米) --μ流体流过实验管外最窄面处流速,()/s m --λ流体导热系数()/K m W ? --α流体导温系数)/(2s m --ν流体运动粘度)/(2s m --h 表面传热系数)/(2K m W ? 准则角码m 表示用流体边界层平均温度)(2 1 f w m t t t -= 作定性温度。 鉴于实验中流体为空气,rm P =0.7,故准则式可化成: n em um CR N = 本实验的任务在于确定n c 与的数值。首先使空气流速一定,然后测定有关的数据:电流I 、电压V 、管壁温度w t 、空气温度f t 、测试段动压P 。至于表面传热系数h 和流速μ在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可通过计算求得,而物性参数可在有关书中查到。得到一组数据后,即可得一组e R 、u N 值,改变空气流速,又得到一组数据,再得一组e R 、u N 值,改变几次空气流速,就可得到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三、实验设备 本对流实验在一实验风洞中进行。实验风洞主要由风洞本体、风机、构架、实验管及其加热器、水银温度计、动压计、毕托管、电位差计、电流表、电压表以及调压变压器组成。 由于实验段前有两段整流,可使进入实验段前的气流稳定。毕托管置于测速段,测速段截面较实验段小,以使流速提高,测量准确。风量由风机出口挡板调节。

计算传热作业1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计算传热学课程大作业报告 作业题目: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学生姓名:田 学号: 专业班级:能动1 2017年9月23日

目录 一、计算题目 (3) 二、离散方程 (3) 三、程序设计 (4) 3.1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4) 3.2 TDMA法 (5) 四、程序及计算结果验证 (6) 五、网格独立性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7) 3.2 TDMA法 (8) 六、结果分析与结论 (8) 3.1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9) 3.2 TDMA法 (10)

一、计算题目 分别用高斯赛德尔迭代和TDMA 方法求解方程 2 2dx d dx d u φφρΓ= (1) 在Γ u ρ=-5,-1,0,1,5情况下的解,并表示在图中。 其中,x =0,φ=0;x =1,φ=1. 二、离散方程 采用控制容积法: 即??Γ=e 22w e w dx d dx d u φφ ρ(2) ) )()(()2 2 ( w W P e P E p w p e x x u δφφδφφφφφφρ---Γ=+- +(3) 假设均分网格,则有x x x w e ?==)()(δδ 上式则变为: )2(2)(W P E W E u x φφφφφρ+-Γ=-?(4) 即11)2()2(4-+?+Γ+?-Γ=Γi i i u x u x φρφρφ(5) 11)421()421(-+Γ ?-+Γ?-=i i i u x u x φρφρφ(6)

三、程序设计 3.1 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由已知公式 11)421()421(-+Γ ?-+Γ?-=i i i u x u x φρφρφ可设计高斯赛德尔迭代C 语言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double e=0,x; int i,j,b,k,d; double a[100]; scanf("%lf%d",&x,&d); for (j=0;j<1/x;j++) { a[j]=0; } b=1/x; a[b]=1; while (1){ for (i=0;i<1/x-1;i++) { a[i+1]=((2-x*d)*a[i+2]+(2+x*d)*a[i])/4; printf("i = %d\n",i); if (i==1/x-3) e=a[i+2]; } if (fabs((a[i]-e))/a[i]<0.00001) break ; } for (k=0;k<=1/x;k++) { printf("%lf ",a[k]); } system("pause"); return 0;

天津大学本科教材书目

计算机软件: 微型计算机技术基础冯博琴高教版IBM_PC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西交大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朱卫东/高教 数字逻辑电路刘常澍国防 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技术刘锡海天大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性能设计(5)电子工业 计算机图形学(3)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念(4)高等教育出版社软件工程(英文8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高等教育出版社, C++程序设计(2)高教, 软件需求管理用例方法(英文2版机械工业版 实时系统高教, SQLSERVER2000与https://www.360docs.net/doc/6f3384105.html,编程清华版IT项目管理机械, 数据库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机械,现代操作系统(英文2版)机械, 人工智能机械, 信息技术与应用导论(7 高教,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5)高教,结构化计算机组成(英文4版)机械,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清华, 微型计算机原理(2)电子工业出版社,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3)清华, 信息论与编码基础机械,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高教, VB6.X程序设计铁道, IBMPC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西交大, 面向对象与传统软件工程(5)机械, 计算机软件测试(2)机械, 计算机组成原理天大, 编译原理吕映芝清华,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导论袁方清华, VB程序设计教程周霭如清华,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张弥左机械,LINUx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成结构化方法(英文5版)机械,微型计算机嵌入式系统设计西安电子科大数字图像处理(2)电子工业, 编译技术(2)东南大学, 软件人员沟通(上中下), 统计自然语言处理基础 机械: 精密机械设计庞振基机械, 机械设计基础(多学时), 燃气轮机与涡轮增压内燃及原理与应用, 工厂动力机械 热能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 热能与动力机械制造工艺学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液压传动与控制 机械基础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装备及其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少学时) 控制工程基础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 动力控制工程 供热工程 热力发电厂 电站锅炉原理力学: 材料力学天大赵志岗, 土力学原理天大王成华, 结构力学高教李家宝, 水力学中国建筑出版社高学平, 理论力学(中、多学时)机械贾启芬,液体力学(2)高教张也影, 工程流体力学高教陈卓如, 水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柯葵, 弹性力学(3)徐芝纶高教, 结构力学(下)天大刘昭培, 材料力学天大苏翼林 材料: 无机材料性能清华关振铎 材料物理性能天大郑义, 材料科学基础天大靳正国, 材料分析方法天大杜希文, 金属工艺学(上、下)高教邓文英,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机械许欣华,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胡赓祥,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天大曲远方,

运筹学天津大学作业答案

运筹学复习题 第一阶段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某足球队要从1、2、3、4号五名队员中挑选若干名上场,令? ? ?=号不上场第号上场 第i i x i 01 4,,1 =i ,请用x i 的线性表达式表示下列要求:(1)若2号被选中,则4号不能被选中:_________________;(2)只有1名队员被选中,3号才被选中: ___________________。 2.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约束的个数与原问题____________的个数相等。因此,当原问题增加一个变量时,对偶问题就增加一个____________。这时,对偶问题的可行域将变_______________(大、小还是不变?),从而对偶目标值将可能变____________(好还是坏?)。 3.将非平衡运输问题化为平衡运输问题,在表上相当于增加一个虚设 的 ,在模型中相当于增加若干个 变量。 二、某厂生产Ⅰ,Ⅱ,Ⅲ三种产品。产品Ⅰ依次经A 、B 设备加工,产品Ⅱ经A 、C 设备加工,产品Ⅲ经C 、B 设备加工。已知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为该厂制 三、某厂准备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它们都消耗劳动力和材料,有关数据见下

(1)确定获利最大的产品生产计划; (2)产品A 的利润在什么围变动时,上述最优计划不变; (3)如设计一种新产品D ,单件劳动力消耗为8单位,材料消耗为2单位,每件可获利3元,问该种产品是否值得生产? (4)如劳动力数量不变,材料不足时可从市场购买,每单位0.4元,问该厂要不要购进原材料扩大生产,购多少为宜? 四、某彩色电视机组装工厂,生产A 、B 、C 三种规格电视机。装配工作在同一生产线上完成,三种产品装配时的工时消耗分别为6小时,8小时和10小时。生产线每月正常工作时间为200小时;三种规格电视机销售后,每台可获利分别为500元,650元和800元。每月销量预计为12台、10台、6台。该厂经营目标如下: 1p :利润指标定为每月4106.1 元; 2p :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3p :加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p :产量以预计销量为标准; 为确定生产计划,试建立该问题的目标规划模型。 第一阶段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热工教研室编

目录 实验要求 (2) 实验一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3) 实验二平板法导热系数的测定 (7) 实验三套管换热器液-液换热实验 (12) 实验四中温辐射黑度的测定 (16) 附录1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22) 附录2 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使用方法 (23)

实验要求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熟悉实验装置的构造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指导教师的许可,方可动用。 3.实验时应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自行检查全部实验记录,再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实验时,如出现实验仪器损坏情况,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实验一球体法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巩固稳定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球体法测定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2.实验测定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λ; 3. 绘制出材料导热系数λ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 加热圆球(见图1)由两个壁厚1.2毫米的大小同心圆球(1)组成。小球内装有电加热器(2)用来产生热量。大球内壁与小球外壁各设有三对铜-康铜热电偶(4)。当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中间的测试材料(3)传到外 气。 1.大小同心球; 2.电加热器; 3.颗粒状试材; 4.铜康铜热电偶; 5.专用稳压电源; 6.专用测试仪; 7.底盘; 8.UJ36a电位差计图1 加热圆球示意图 测取小球的温度t1,t2,t3, 取其平均温度:T1=(t1+ t2+ t3)/3; 测取大球的温度t4,t5, t6,取其平均温度:T2=(t4+ t5+ t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