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论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

幸福是每个人的终极追求。怎样才能幸福呢?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德性相关。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有一致性,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二者经常出现背离。研究德性与幸福的一致和背离,探讨促进德性与幸福一致的措施,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课题。

一、德性与幸福在理论上的一致性

1. 德性与幸福具有一致性,即有德之人必有福德性是指个体良好的道德品性。它是道德在个人自身中内化的结果,是德行的前提。幸福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肯定方面得到实现和否定方面得以避免的心理体验。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得到满足或实现是幸福的客观内容,快乐的心理体验是幸福的主观形式。因此,关于德性与幸福的一致性,就幸福而言,可以从客观内容和心理体验即幸福感两个方面分析。

德性本身就是幸福的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人有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人的本质的精神性决定人对幸福的追求不会仅仅停留在感官物质层面。幸福的精神特质决定了幸福来自于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来自于自我德性的不断完善。对道德义务的自愿履行,能够从群体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并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就获得了一定的幸福。幸福源于人的迫切需要得

以实现,道德需要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当一个人把德性作

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去追求并得以实现时,便可获得社会舆论的赞赏和自我良心的肯定,内心充满价值感,进而获得具有道德意义的精神幸福,或称之为德性幸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只有道德上的无愧才有正当的幸福,只有正当的幸福才可能有心安理得的享受。如《尚书?洪范》中提出幸福的5个方面的内容,第四个就是“攸好德”。如果把追逐感官物质需要作为人生幸福的根本要义,就会诱导人过花天酒地的生活。然而,整日沉溺于极度的兴奋之中,最终收获的大都是泪水与悲哀。德性带来的幸福是内在的、自足的,它所带来的内心愉悦是长久的。人的理性属性和精神本质使德性自身能够成为幸福的固有内容,甚至成为最高的幸福享受。个体通过满足感性需要来实现自然生命,也以道德精神方式确证其社会生命的价值。在对别人的付出中,通过他人的肯定展现了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

德性与幸福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就是“德——得”相通的辩证法。正如张载所论:“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 [1] 佛教则认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 德性有利于实现幸福的客观内容道德为幸福提供正确的价值指针。道德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之一,能够为人们对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确定价值导向。政府和社会会通过多种手段(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舆论的措施等)、运用多种力量(法律的、政策的、道义的、文化的力量等)来维护和实现这个价

值导向。在一般情况下,符合社会价值导向的追求会被社会认可、赞赏,甚至支持、扶植,因而更容易达到目的。因此,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一致关乎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一般说来,与社会的价值导向不一致就很难获得幸福。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注重幸福与道德的有机统一,认为幸福的获得需要通过道德的途径和手段来实现。在任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互相服务的关系,个人追求幸福必须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 [2 ] 。否则,就扯断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关系的链条,最终,人们都将无法获得幸福。

道德能够为个体克制欲望提供理性控制,使人学会必要的自

制,这种自制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任何人不可能完全满足不受限制的欲望,更不可能从中得到持久的幸福。欲望只有受到理性的制约,其满足才能带来幸福。合理的道德约束不是对个人自由的消极阻碍,而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保障。因为,自由与纪律是辩证统一和相辅相成的;不合道德的行为往往会遇到内外的强大阻力。道德对幸福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理性本质的确认,为幸福获得合乎人性的发展方向提供担保” [3] 。个人自愿地接受道德的引航是个人有理性自制力和真正有力量的表现,也是个人成为自为主体的体现;相反,如果一个人无视道德上的“当”与“不当”,他要么变为情欲的奴隶,要么成为与他人和社会相敌对的

利己主义者,最终,除了遭受谴责而带来的精神苦痛外,还可能会招来灾祸。不幸总是与非道德主义相伴——一旦人的意志中失去了道德的主宰,由欲壑难填而滋生的内心混乱与痛苦便会接踵而至。幸福有强烈的理性色彩,感性的幸福也许瞬间即逝,而理性的幸福是源于人自身价值的反思而得到的满足,这种通过理性而获得的幸福有着绝对性。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这方面的体现。

德性可以引导人向善,更科学地把握人生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行动方式,使人更靠近人生的真谛,帮助人在生命历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反之,自私、贪婪会遮蔽人的心灵,使自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物质现象之中,做出种种错误的选择,遭受痛苦与不幸。正是基于这些,古希腊思想家梭伦认为幸福需要有德行;幸福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针对把快乐当成幸福的观点,赫拉克利特讽刺地说: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就是幸福的。柏拉图提出用道德控制情欲,甚至认为,人只有抛弃感性快乐,才能达到生前死后的幸福之乡。[4] 贝多芬说: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在遵守道德的基础上得到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的幸福都是伪幸福,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良心的煎熬。3. 德性有利于增进幸福感

幸福是个体的一种“内心满足”,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因而,幸福是极具个性化的主观感受。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幸福有必需的物质条件,有节制的享受,而主要是求得心灵的宁静淡泊。一个

人只要觉得快乐而幸福,他确实就是幸福的;只要觉得不幸,他确实就是不幸的。断定“我是幸福的”不会错误,正如断定“我正在想”或“我头疼”不会错误一样。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时才会感到快乐愉悦,而有德性的人比较能够得到这种肯定。这是幸福的

重要内容。如果一个人的德性不好,声名狼藉,他就很难为社会所接纳,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人指其脊梁,他是不会感到幸福的。

幸福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道德观)的反映。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不只取决于他所处的现实状况,还取决于他的道德观。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使人们心中有了一个对与错的天平,使人们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判断与看待事物的观点,影响到人去感受幸福。行为经济学家说,我们越来越富,但并不更幸福的部分原因是老是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比。澳大利亚幸

福协会的创始人蒂莫西?夏普认为,总与强于自己的人比,会生

出很大的挫折感,会出现焦虑,觉得自己不幸福。而若拿自己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自己更穷、房子更小、车子更破的人比,自己的幸福感就会增加。幸福感与豁达大度成正比,与嫉妒贪婪成反比。因此,拥有德性,不盲目攀比,有利于增进幸福感。一个有德性的人,就会具有坦荡的胸怀和淡泊、宽容的心态,常怀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善意,不会因别人的成功而有嫉妒、失落之感,也不会有损害、算计别人的阴暗心理,因而,能够保持心灵的轻松和愉悦。孔子所说

行政伦理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行政伦理学作业答案(完整版)

2012年春季行政伦理学作业 第一次(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C 2、C 3、C 4、C 5、D 6、C 7、B 8、A 9、B 10、C 11、B 12、D 13、A 14、B 15、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ACD 2、ACD 3、ABC 4、BCD 5、ABCDE 三、填空题(每空2 分,共20 分) 1.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包括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包括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形象的说法就是(当好社会的公仆)。 3. 在“廉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勤政)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转变,二是(强度的)转变。 5.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输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四、简答题(每题8 分,共20 分)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在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 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 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虑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3.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

德福关系

幸福和德性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古老话题,吸引着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的关注,但是关于幸福和德性的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历来的伦理学家人强调的侧重点很不相同,但是他们争论的焦点可以概括为:幸福和德性的关系问题。 幸福和德性孰轻孰重,不同的哲学家,思想家的各自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关于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还是德性,哲学家们都会有一个倾向,在西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下的黑暗时期,到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社会,他们都追寻这幸福这个人生的终极目标,虽然在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取幸福等方面上面存在很多的不一致,但是把幸福做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西方的思想家们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分歧。 但是中国的情况要和西方不一样,从春秋开始,思想家和统治者强调的不是追求幸福,而是追求高尚的品德,特别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强调德性,推崇“德”而不倡导“福”,而更多的是以“乐”代之,把幸福看成是道德实践行为带来的福报,是德性实现活动的自然结果。可见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目标是德性至上的,主张将幸福道德化。 基于不同的幸福观,道德观,不同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对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作了不同的论述,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德性主义幸福论;快乐主义幸福论,以及道德和幸福相统一的至善论。 1、德性主义幸福论:许多伦理学家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理性,他们主张德性主义幸福论,在他们看来,幸福要在理性的指导下获得,幸福和德性是一致,幸福仅仅做为德性的行为的结果时才有

意义。苏格拉底、柏拉图、犬儒学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等都具有鲜明的德性主义幸福论的特征。 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幸福。在他看来,德性、善不是达到快乐的手段,其本身就是目的。提出“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德性论,提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认为美好东西的获得以德性为前提。 犬儒学派创始人、苏格拉底弟子安提斯泰宣称“痛苦是善”,“只有德性才是高贵的”,认为“德性自身足以获得幸福”。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对幸福问题探讨最多,最系统的人,他认为:善和幸福是各种行为活动的本质和始因,要实现幸福达到善,就要行为合乎德性,要获得幸福,就必须按照德性生活。 在中国,这种观点在伦理思想史上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其突出的代表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孔子强调德性、德行,他把幸福看成是道德实践行为带来的福报,是德性实现活动的自然结果。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道德至上,个体能后通过修身来“存夜气”,“养浩然之气”来获得幸福,又如宋著名学者周敦颐,经常要求他的学生程颢程颐找寻孔子和颜渊的“乐处”,认为道德比富贵更重要,有了道德,内心才会安然幸福。他们认为道德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幸福是道德的附属物。这种观点发展到宋明理学那里,更是走上了极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把道德和人的利益和幸福对立起来。2、快乐主义幸福论:许多伦理学家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求乐避苦的,他们主张快乐主义幸福论,即他们所说的“幸福即道德”

做人与为师的演讲稿三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做人与为师的演讲稿范文三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做人与为师的演讲稿范文三篇 篇一:做人与为师演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人与为师”,在各位前辈、各位同仁面前谈这个话题,有点班门弄斧了,一不小心砸了脚趾,那就见笑了。提到“做人与为师”,老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都有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为师之道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大教育家的人生理想,我倒是遥不可及,你们随意。所以今天我不谈无私,也不谈奉献,我来谈谈良心。我们教书育人,只要对得起良心就行,各个都教成状元,那不是乱了天了嘛。 我们教书难呐,是教活生生的人呀,我经常说的,老师教学生,学生要会跟着学才行,又不是喂饭吃,不吃拿棒头硬塞,所以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小时候听起来蛮高大上的,现在想想有

点滑稽。我们教学生要智育,还有兼顾德育,二者缺一不可。培养出有德有才学生,那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就是废品。为了少点危险品和废品,我们老师们现在是举步维艰、任重道远呀! 现在的学生很难教,难教当然会难成才了。十年前,流行尊师重道,学生如此,家长、社会亦如此,那个时候棍棒之下人才涌出;如今是钱权社会,大家都是:“前途钱途有钱就图,理想利想有利就想”!老师的地位下降了,学生不服管教了,要哄着他们学,这就要求我们 老师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其实我们老师已经够爱学生了,既当爹又当妈的,悉心呵护照料他们。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说白了都是职责所在,凭一份良心,一份责任心,最终只希望他们能成才成人,别无所求。 201x年我在一个彝、回、苗聚居的山区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当特岗教师,接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可谓在班级管理以及学科教学上都是举步维艰,“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一群刚入校的小孩子,而且都是住校生,星期天来,星期五回家,什么都不会,说了又听不懂,必须手把手的教,教他们去厕所、去教室、去食堂、回宿舍;教他们洗脸、刷牙、扫地、拖地、叠被子;一二年级的娃娃,最后一节课的老师要带领

《良心论》

《良心论》 序言 绪论 一个历史的、比较的导引:为什么传统良知论不能直接成为现代社会的伦理 一、良心的概念 二、良心的性质 三、良心的意义 四、伦理学中的良心 五、对传统良知论的批评 第一章恻隐 一、恻隐所标示的人生痛苦及其意义 二、人生痛苦的尝试性分类 三、恻隐之情的纯粹道德性质 四、对一种结合观点的批评 五、恻隐作为“道德源头”的含义 六、平心而论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七、单纯恻隐之情的不足和可能发展 第二章仁爱 一、对传统孝道的分析 二、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三、传统社会的夫妻关系 四、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的爱 五、友爱与博爱 六、博爱是否能从亲亲之爱中推出? 第三章诚信 一、作为严格的道德概念的“诚信” 二、信与义关系的历史分析 三、如何规定作为基本义务的诚信 四、我们为什么不应当说谎? 五、我们是否要拒斥一切谎言? 第四章忠恕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为什么不说“己所欲,施于人”? 三、难于实行忠恕之道的几种情况 四、“一以贯之,终身行之”的含义 五、为什么忠恕可以“一以贯之,终身行之”?

第五章敬义 一、“义”字的诠释 二、义务的客观性 三、对义务的敬重心 四、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五、由履行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 第六章明理 一、义理的普遍性 二、义理的普遍性对利己主义的排除 三、义理的普遍性是否还要排除一种高尚的自我主义 四、什么是道德观点 五、走向道德观点的转换 第七章生生 一、作为分析范畴的“生生”概念 二、传统的“生生”观 三、近代“生生”观念转变的必然性 四、以严复为例看近代“生生”观念的转变 第八章为为 一、古代“出入之辨” 二、再论退隐与进取 三、“出处之义”是否已经过时 四、先儒“出处之义” 五、士人出处的历史困境 跋:有关方法论的一些思考和评论 一、思想的意义 二、系统的思考 三、分析的方法 附录: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 绪论:一、良心的概念

教育是良心工程

教育是良心工程 ——有感于陈锁明教授《人才培养与高效课堂建 设》讲座 4月27日,我很荣幸聆听了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锁明教授《人才培养与高效课堂建设》讲座。陈院长的报告从“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国际人才标准”、“当下的教育现象”、“课堂是什么”和“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冲击着观众的眼球,荡涤着每个人的心灵,我们的思想又一次得到了洗礼与升华。 陈锁明教授认为中国的人才标准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相比,很大程度受到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当前我们处在竞争、变化、危机、创新的时代。要适应这样的时代,我们需要能贡献、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需要有批判精神、独立见解的人,需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与冒险的人,需要具有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还需要有勇气。而当下中国教育却出现了“小学拿走了独立价值观,中学拿走了自主思考,大学拿走了理想梦想”的怪现象;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屡见不鲜,教育做不到“宁静而致远”,出现的是“盲、忙、茫”和“繁、烦、凡”的状态。陈锁明教授指出,教育要关注课堂,教师要清楚:课堂是谁的课堂?课堂做什么?课堂怎么做?教育不能让孩子毁在起跑线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需要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陈锁明教授指出构筑高效课堂需要有课堂目标、教学内容、课堂关系的三个维度。 即课堂目标的三个维度:“鱼”、“渔”、“欲”;“鱼”即知识。教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和意义,要有选择。“渔”:即过程与方法。孩子学习的能力上去了,什么事都好办。“欲”:即欲望,孩子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孩子有学习的渴望、动力,还怕学不好。 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序”、“量”、“度”:“序”:知识是有前后顺序的,不论理科、文科都有此规律。“量”:知识的容量包涵多少?为什么有学生吃不完,有的吃不饱?“度”:知识的深度、广度、难度要把握好。 课堂关系的三个维度:“您”、“怒”、“恕”。“您”:将学生放在心上,将学生看做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容器,这是一位教师的教育素养。“恕”:教师要有包容心,要宽容大度,不要总是埋怨学生,批评学生。“恕”就是“如心”,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替学生想一想,换位思考——这就是生本思想。 教育不是什么?教育不是快餐,不是制造,不是凝固,不是分数,不是压迫。学校要建设高效课堂,教师要打造高效课堂,只有将时间权、学习权、话语权、探究权、发展权还给学生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要从孩子的文本世界走进孩子的真实世界,教师在课堂中要对自己有个准确定位。陈教授深刻剖析了传统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六多六少”现象,介绍了打造高效课堂的路径:先仿模—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他认为“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肉体方面的优秀,人的生活是依靠灵魂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欲望)两个部分,与之对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类。其中,理智德性是思维,理智的活动通过思维来实现,如,理智、明智等;伦理德性则来自风俗,由习惯养成,如节制、慷慨等。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它是在灵魂中生成的。伦理德性是在人伦关系中形成的。从亚里士多德要求公民都做城邦中善良的公民开始,这种关系就是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它培养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的规范意识,启发人们追求普遍的、“善”的品质。伦理道德不是指某种知识,而是指要生成优良的品质,使人们行为正当。“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若不然这种辛劳就全无益处了。”意即,一个人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去做有德性的事,相反是通过做勇敢、正义等德性的事而成为德性的人。伦理德性不仅在于行为具有某种性质,而且要出于某种心的状态。只有当一个人知道他要做的行为,并且自愿地、因其自身的原因、且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而选择它时,这个行为才是德性的。 理智德性是思考、反复思维的德性,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的优秀品质。理智德性又分为理论理性的德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所谓理智德性,就是指理性的这两部分的优秀功能得到了发挥的状态和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在理智德性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人的最高等的德性,是对科学中的最初原理和普遍知识的把握,是对宇宙万物的真理性知识的探究;理智处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只追求人自身的好处或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与伦理德性是相互依赖而密不可的,他强调,理智必然是对人的德性,似乎是人的世界中的治理者。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有理智为伦理行为提供德性原理。理智并不要对于人自身来讲,所有的道德都是有理智的,没有理智,道德就不能生成,伦理德性仅仅是天然的品质,只有在理智道德起作用的情况。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关系问题。首先,把人当作偏重动物的人来看,伦理德性就是美德,其标准是中道,由实践智慧所规定;把人当作偏重理性动物的人来看,理智德性就是美德,其基础是明智,由理性智慧所决定。其次,伦理道德只考虑具体环境中的事实,以个别事物为对象,是人们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故能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人的行为合乎中道;理性智慧则追求事实的原因和普遍的本质,它所确定的德性(美德)就是知德,即思辨,为求知而求知,为思考本身而思考。最后,二者相得益彰。没有理智就没有伦理道德(明智是理智德性的品质),因为没有理智就不存在主要的善;同样,除去伦理道德也就不存在理智,因为德性提出目的,理智提出到达目的的选择。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分析人的道德性,其意在于把灵魂的非理性的部分也包括在道德完善的过程中。

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

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 2008-01-20 ――与陈根法教授谈德性的价值 近日,复旦大学举办了一场“德性、幸福与社会和谐――陈根法教授《德性论》、《人生哲学》学术论坛”,与会者对复旦大学教授陈根法长期以来在德性伦理学和人生哲学方面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德性伦理、人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展开了讨论。本文是作者与陈根法教授围绕“德性伦理”展开的对话。 德性源于“什么是幸福美满的人生”的追问 周: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道德现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一些人看来,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企业道德、行政道德、环境道德等近年来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有理由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前景抱以乐观态度。但是,另一些人却为现代社会的道德现状痛心疾首,认为我们处于一个道德缺失、世风败坏的危机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讲道德就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定规范,而遵循规范则是为了维护或实现自己的某种功利目标。我觉得,这两种看法都有现实的根据,分歧产生的一个直接原因可能是对“道德”一词本身的不同理解。您对此是如何看的? 陈:的确,从人们对道德现状的两种不同看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道德”,一种是现代道德,另一种是传统道德。现代道德只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利害冲突的场合以及对规则的信守。在这里,道德的实质和基础是规则,道德的价值只在于它的功用。所以,看到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道德规则,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遵循这些规则,很多人就认为这是一种道德进步了。而另一些人之所以并不如此乐观,是因为他们感到,讲道德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道德不应当仅仅涉及外在的规则以及对这些规则的信守。这就是一种对道德的传统理解。道德实质上就是追寻美满人生的一连串不间断的活动,是塑造人格、升华人性、提升生活品格和人生境界。 周:从传统到现代,道德的基础和实质就曾有一个从“德性”到“规则”的转变过程,而且这种转变也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著名道德哲学家麦金太尔出版了《德性之后》一书。“德性之后”意味着我们的时代是一个遗落了传统德性的时代。麦金太尔指出,在这样一个时代,道德已经失去了它的根基,变得空洞无力。人们不知道如何提升道德品质,不知道如何在面临道德两难时做出判断。这本书的确在西方社会复兴了关于德性伦理的争论,产生了深远的现实影响。麦金太尔的判断似乎也适用于当代中国社会。您以为呢?

谈良知-杂文_2

谈良知-杂文 厅堂上,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顿时充斥在我们的身边。黑暗中,我们在巨大的屏幕中看到了低着头,一张张面目略显狰狞的严肃的脸庞。这是我曾经在电影《东京审判》中看到的一幕。说起这些在中国造成无法泯灭的罪过的人,我们不得不联想到这个好像已经被人晾在角落里很久的词“良知”。说起“良知”,不由想到“仁”。追溯到春秋战国,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个新思想层出不穷的时期。而在这百家争鸣的文化春天中,却只有儒家——以仁为主旋律的孔孟之道脱颖而出,成为一支独秀。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为后世的仁政奠定了基础,这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今几千年前中国的孔子已成为现在世界的孔子,“仁”跟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步入兴盛,演变成如今的“良知”。但是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这位已有千年历史的老人家给我们带来了声誉和名望,却未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看到路边的老人摔倒,好心把他扶起送去治疗,却惹来一笔莫名其妙的巨额赔偿;见到街边有人胃痛,就发自善心把他送往医院,却遭受说不清的关于非法的冤枉。因为善良,所以要蒙受不白之冤,这种荒谬的逻辑因果关系,将会导致良知的泯灭,变成一个精神上堪比原始社会的社会,这将多可怕啊!前不久,出现了一群有为大学生救落水儿童的事件。事后,捞尸者们的冷眼旁观,肮脏的金钱交易使得这群已被冰冷的海水吞噬了的大学生们却不得善终。而舆论往往针对的是,90后的这群舍己救人的英雄们使人们对于他们原认定的自私狂妄的90后,有了些许的改观,可是他们忽略了这场悲剧的背后,是道德的败坏,是良知的缺乏,我并不认同个人的英雄主义,我也相信人人都有私心。但在危难和险境面前,救人的绝不会想到日后的功成名就,也不会计算之后能盈利的多少,只是一个纯粹单纯想救人的念头一下子把人的良知唤醒了,这种救人的动作,也许就像每天起床后进卫生间般自然,根本不用花时间来考虑。医院里张贴着一张张写着谢绝红包的告示,总能让我嘲笑一番,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现在城市进入老年化社会,每次他们碰到生病住院,大人们总急得焦头烂额。除了着急老人的病情外,更多是担心医院的床位够不够,看病的医生权威不权威,配的药贵不贵,要表多大的“感激之心”才能使担心之事,变得不成事。因为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导致人们不得不这么做。一些没有良知的医生,处在道德的边缘,变成了穿着天使衣的魔鬼,唯利是图,使无数不该发生的医疗事故层出不穷,使百姓看个病便倾家荡产,也使百姓看个伤风感冒也要找个权威医生。这让人哭笑不得,是该嘲笑这些百姓的无知,还是该谴责这些医生的贪污腐败呢?“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普通人看到路旁的乞讨者,只需投枚硬币,便能解决一顿饱餐;孩子只需在伙伴摔了一跤后扶他一把,便能拾起友谊;在社会上起着举足轻重的普通人,只需为他们所要坚持的真理和正义辛勤耕耘,便能消灭许多冤情冤案;我们只需多做点力所能及的善意之举,乃至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和法规限定的事,则内心最深处被牢牢潜藏着的良知就会自然浮现出来。在这万事发达的今天,“唯物主义”日益盛行,人们通常只注重物价和利益,这使我不由担心,良知是否会像干涸的河流,流到日后,就断流了吗?但愿不会。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浅析教育良心

浅析教育良心 摘要: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控制与评价能力,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本文从教育良心的内涵及其特点、意义以及培养对策,对其进行浅析。 关键词:教育良心;教育;教师;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及其特点 教育良心是人的良心在教育活动中的反映,它既能对教育和人类其他活动做出标示,也能为社会个体在教育中的行为立下规矩, 是社会、教育和个体走向文明的指向标。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长辈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而献的一种爱心,教育本身是责任和爱的象征。 [1] 特点: 1、示范性。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形式,它的形成标志着教师已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的道德意识,成为一种理性精神。教师的言行接受着教育良心的指导和内控。这种良心对教育对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召。 2、内在性。对教师个人来说,教育良心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作为一种心理过程, 表现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维护自己行为道德性的精神力量,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现于教师内心的动机、信念和情感的东西。[2] 3、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良心不是转瞬即逝或变化不定的东西,而是以一定道德信念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稳定的信念和意志,比较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 4、综合性。教育良心包含着理性,是人的理性的一种深沉积淀;又包含着意志,是人的意志力的突出表现;还内含着非理性的东西,如直觉、本能、情商等,它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合体。 5、广泛性。教育良心一旦形成,其作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一切领域中,影响个体活动的方方面面。 6、自觉性。教育良心较之一般良心具有更高程度的主题自觉水平。主体的自觉性体现在教师思想上的自我警觉、行为上的自我监控,以及道德上的自育自省。 [3]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教育良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工作、对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价值方面: 1、教育良心对教育行为起调控作用 教育是系统的社会工程。任何一个教育过程,总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需要一个调控的机制,教育良心正是发挥着这种作用。在教育者选择教育行为前,教育良心会对行为的动机进行检查,凡是合乎教育实践的道德准则的行为动机就予以肯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良心会起到控制和监督作用。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时,教育良心会予以激励和强化,推动教育者继续这种行为;反之,会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延续。教育行为结束,教育良心会行使“评价权”——评价教育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是否有益于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使教育者自豪或者羞愧,欣慰或者忏悔。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使教育者能够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 对教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200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 第35卷第4期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01.35No.4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 ——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梅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丛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关键词】良知;德性;德行;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B2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l-4799(2008)04—0031—05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即是以德性与良知的关联取代了思维与存在的辩难。他的“美德即知识”在西方哲学中往往被导向知识论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 其解释为“德性即理性”【l】舭啪,但结合苏格拉底的致思取向,笔者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其实是“德性即良知”,此良知只能从生命的内在反省中得到体验,而非在知性的思辨中获得德性的本质。 通过反观生命所致的良知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它不是从外在事物的分析中得来,而是人所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苏格拉底常向人提起的“灵异的声音”实际是内心良知的声音,它可谓是德性之知在生命内、在体验中的敞开与澄明。 亚里士多德则在德性与理性的区分中对德性之知作了深入的阐明,他认为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自身及其实践活动臻于至善的品质,理性则是人的灵魂中对应于逻各斯的秉性与能力。由于人的灵魂中还具有非逻各斯的部分(如欲望等),所以人的德性也就相应地区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理智德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努斯与科学之知的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刀,它由人类交往中的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处事经验凝炼而成。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之知、实践之知与创制之知。理论之知是对于普遍永恒事物的把握,创制之知是技术的制造与艺术的创作中所获致的经验,而实践之知则是与人的德性相关联的实.践智慧,它根源于一种道德的直觉,使人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明辨是非,择善而处。 由于实践智慧与人的德性品质内在相关它也可称之为德性之知。虽然与苏格拉底的德性之知相比,实践智慧注重于跟随具体的道德情境的变动而变化,而不执着于生命内在的先验良知的约束,但从良知的不同层面上来说。它也可谓是实践经验的良知,即它始终是以善为目的来作出道德判断并扩充人的内在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实践智慧的阐明中致力于德行与良知的融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努斯”(理智)也具有良知的意谓。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人的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 【收稿日期】2008_0l_03 [作者简介】梅景辉(1978一),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陈 丽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良心作文800字

良心作文800字 良心是我们现在做人的本分,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一个人如果少了良心就会丧尽天良,做出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来伤害别人,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用良心来衡量自己做人的准则。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最起码的做人尺度都没有,可以说这个人一辈子都活得很没有意义。为了充实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把良心作为生活准则,不然我们总有一天会对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为我们的举动而感到厌恶。 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让世人对三鹿集团感到心寒。他们就是打着让消费者放心的旗号欺骗了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他们昧着良心制造毒奶粉,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行为深深的危害着千千万万婴幼儿的健康,也伤透了千千万万父母的心,老百姓当初是多么信任三鹿品牌,可三鹿却违背了他们刚开始的诺言:“用良心制奶粉”,欺骗了上万父母的心。就是因为他们埋没自己的良心,在XX年1月22日,社会关注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分别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无极县人民法院等4个基层法院一审宣判,其中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被告人张玉军、耿金平被判处死刑,其他18名被告人各获刑罚。 可想而知,良心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有了良心,他才会过得快乐,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良心也只有凭借对道德责任和义务内化的认知,才能

对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和调控。良心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 鼎铭房产董事长张志远凭良心做事,靠服务制胜。他认为,中国这样一个市场,教会员工的第一个不是谈管理,而是谈良心,凭良心做事情。他说,人家一家老小拿了一大笔钱来买房子,这笔钱可能是人家这一辈子的积蓄,你怎么样凭良心帮人家买好房子,剩下的再谈具体的服务细节问题,这个做好了,其实一切都做好了。是呀,现在的社会,我们就是要秉承这种心态去做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张董的那种心态,估计就会少了很多三鹿奶粉这样的事件发生了。 像张董这样的人是可敬的,可却变得少了。所以为了改善我们现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将这样讲良心的风气弘扬,将类似三鹿的事件扼杀在摇篮里。不能让那种为了利益而失去良心的人存在。只有这样,社会的风气才会改善,每个人才不会那么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死活。 良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做事的衡量标尺。

《护理伦理》 试题样题2

《护理伦理学》试题样题2 一、名词解释 10分 1.《南丁格尔誓言》 2. 道德情感 3. 临终关怀 4.生命价值论 5.不伤害原则 二、填空 10分 1.急诊护士首先要同情病人,急病人所急,避免“_____________”的现象。 2. 护士、患者作为社会角色,都是道德权利与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3.护患非技术关系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关系。 4..随着相互____________程度的增加沟通层次逐渐升高. 5.倾听有时可以是治疗性的, ___________是当患者处于紧张需要释放的时候. 6.认识你的患者,得出科学的___________诊断 7.不伤害原则不是______________,是因为很多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等,即使符合适应证,大多也会给病人带来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伤害. 8. 正确的解释与有效的____________是使病人了解信息的基本要素. 9. 知情同意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弱势人群的保护等密切相关的伦理学概念. 三、单选题 20分 1.( )不属于护理道德意识现象. A.护理道德观念 B.护理道德情感 C.护理道德信念 D.护理道德意志 E.护理道德判断 2.当代医护关系应是一种()。 A.主从关系B.各自独立的关系C.指挥和助手的关系D.并列一互补关系 E.服务和被服务关系 3.( )不是护护关系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A互相帮助B.互相尊重,对其他护士与患者的关系不要介入C.共同保守患者的秘密D.在道义上支持同事的合理行为 E.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权的下列条件中有伦理问题的是() A.代理人与病人意见不一致,也有权代理 B.只有代理人为病人支付费用,才有权代理 C.精神病患者需要代理人 D.休克、昏迷病人需要代理人 E.未成年有的情况需要按照具体事情来定 5.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是()62 A.解除病人心理痛苦 B.协助医师解释病情 C.推动医学事业发展 D.治病救人 E.以上都不是 6.不属于病人的法律权利主要有()67 A.生命与健康权

良心论第一章恻隐

第一章恻隐: 一、恻隐所标示的人生痛苦及其意义 "恻,痛也。"《说文》 "恻,悲也。"《广雅》 "隐,痛也。"《广韵》 "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四书章句集注》 显然,"恻""隐"两字的基本含义都是悲伤和哀痛,这是先儒们的一致意见,也是辞书编纂者们的一致意见。两字连缀为一词,更加强了这一含义。恻隐是一种感情,恻隐表示着对他人痛苦的一种同情的情感反应,意味着怜恤、悲怜、哀矜、体恤、不忍、恻怛、凄怆、悲哀、怜悯、伤感、怵惕、怜爱…… 对这一切,古今均无异议。汉语中此类词汇的丰富,也反映了我们的历史上此类情感的丰富。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细细思索这句简单的话∶"恻隐是对他人痛苦的同情。"恻隐一向被看作是"仁之端",是道德的萌芽,恻隐作为对他人的纯然关切这一道德指向,经孟子一语挑明和后儒大力阐发,获得了一种证明人性善的巨大意义。恻隐中"同情"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注意,然而,"恻隐"的另一个方面,即它本身所蕴含的痛苦感受、以及它所明白标示的人生痛苦是否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 我们所说的"痛苦"当然包括主观感受和客观处境两个方面,但我们在此想特别强调这种痛苦的客观方面,强调这种痛苦是明白可见,可为人察知、为一般人所公认的痛苦和灾难。孟子"孺子将入于井"的例证所指出的痛苦就是这种痛苦,这种痛苦甚至不为主体所觉察--这个可能是在井边玩耍的不懂事的幼儿,并不知道他即将遭受的痛苦,他甚至正处在一种快乐之中,然而,在任何一个路人的眼里,这幼儿都面临着一种人生最大的痛苦--死亡。因此,一种"怵惕恻隐"之情突然出现。④

孟子所指示的这一痛苦也是一种永久性质的痛苦,这"永久"的意思是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这种意外发生,都会有这种突然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的偶然事件存在。这一痛苦的永久性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怜悯价值的永恒性∶由于任何时候人都有可能遭受痛苦,所以,怜悯在任何时候都有必要存在。⑤而从另一方面看,人类历史上恻隐之情的源远流长,人类怜悯之心的永不泯灭,不也反证出人类痛苦的某种永恒性质吗? 我们说,孟子的例证是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例证,还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一例证把人推到了某种极端的边缘状态∶它一边呈现的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一种人类永远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痛苦,一种即使不为主体所知但确实是痛苦的痛苦,这就是人之为人的自然意义;而另一边展示的则是人生最原始的、也可能是最微小的,但却人人都具有的善意,此就是人之为人的道德意义。这些意义都是在最基本、最起码的层次上展示的,前者是或死或生,后者是或禽或人。⑥ 我们再回到对痛苦的讨论。我们今日虽无法确切地知道原始人的生活状况,但我们可以推知,他们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必然要遇到比今人更大的困难,他们的身体必然要面临更大的痛苦(而精神上却不尽然)。痛苦的原始性、客观性和永久性都把我们引到身体的痛苦。痛苦首先是身体的痛苦,也大量地是身体的痛苦。那些最严重、最剧烈、也最难于替代的痛苦都涉及到身体,而那些精神、观念的痛苦之起因也并非与身体完全无关,并且它们只要达到一定程度,也一定会表现为身体的痛苦。身体及其生存条件方面的痛苦也是最易为人察知的,原因多来自外部,从而也是最有可能消除的痛苦。但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人与生俱来,就随时可能遇到这种痛苦,生、老、病、痛,且总是还有一个死亡的阴影横亘其上。如果说个人无肉体亦不会有精神,那么身体更是一切痛苦之本源了。人有身体即会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痛苦;人有身体即会有感觉,而有感觉即会有痛苦,

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

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 我的题目毫不起眼,良心,估计人皆有之,大奸大恶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凡血肉之躯,总是其母凡胎十月辛苦得之,回报返哺之恩也是有良心的体现吧。 从教一年半载,我从一个无从下手的小人物经历磕磕碰碰也慢慢成熟起来。对待教书育人,总不知不觉有了一种神圣和庄严,因为我面对稚嫩的灵魂越发不敢懈怠和粗鲁。一个学生,他最终是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和老师总是脱不了干系的。你教给学生谦虚礼让,他必定会在争抢座位时有一丝悔过愧疚。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是对于人性的一次次洗礼。 “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崔永元拿自己的数学和语文说事的时候他说了上面这样一句话。我对待工作有三分的热忱,而七分我放在了我的学生身上。我总是时刻警醒自己处理事情要冷静,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耐心的教育冷静的处理才是最好的方式。可我总免不了年轻气盛,总免不了急躁。我试图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回到这个班级有家的感觉,可是条条框框似乎在衡量我的工作质量。我不敢让学生太敢说话,因为我怕学校拿我的学生说话。我不敢这样不敢那样,因此我扼杀了学生许多应该有的天性。我是拿着一把软刀的刽子手,正在将我的学生磨得毫无棱角。智者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是因为他敢于摒弃世俗的偏见,比别人在往真理的道路上多走

了一步。我为何要停留在原地甚至倒退,而不敢前进呢?走自己的路吧,在通向真理的道理上没有对错,只有坚持。 崔永元问大卫:你怎么会时时将五星红旗带在身边?丁大卫说:我时时带着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再说,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上个星期学校一位老师在国旗下讲话时讲到了爱国这个话题,当时心里听了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是啊,我也好久,没有好好的爱我的祖国了。于是我回到班级,情不自禁将自己的感受向学生讲了一下,大部分学生还是用迷离的眼神看着我,似乎不能理解我的话,但从他们严肃的表情上,我知道纵使他们不明白话的含义他们也感受到了爱国是一种庄严,是一种自尊,是一种肃穆。我想,下一次升国旗时他们看着鲜艳的红旗应该还会想起当时肃穆的情景吧。丁大卫在节目里说的这句话“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我为自己汗颜,在教育这条通往真理的路上,没有国别,不分种族,不分国家,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为真理献身、为教育献身的那份执着和坚持下去的勇气。 我想,在教育这片土地上,我应该领悟教育的真谛,浇灌精神之花,为把学生教成一个有用的爱国的人而努力,才不昧一个教育者的良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