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L配制罐清洁验证方案[1]

3500L配制罐清洁验证方案[1]
3500L配制罐清洁验证方案[1]

目录

一、验证方案

二、验证记录

三、验证变更

四、验证结论及评价

五、验证报告及合格证书

方案起草:质量保证部起草人:日期方案审核:质量保证部审核人:日期生产制造部审核人:日期方案批准:验证办公室批准人:日期实施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一、验证方案

2500L配制罐清洁验证方案

1.引言

1.1概述:

设备名称:配制罐规格: 2500L

安装位置:十万级洁净区车间配制间设备编号:1A-134

1.2本公司配制车间新购进2500L配制罐一台,生产厂家为上海远跃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此配制罐内胆材质为316L不锈钢材质,内表面光滑,全容积4200L,公称容积3500L。用于口服液产品的配制,通常配制体积为3300L。

1.3本罐上部为椭圆封头,下面椭圆封头形式,圆角采用日式平板液压成形;各管口连接处均经拉延处理,保证其转角部分以R圆弧平滑过渡;罐体所有焊缝经应力消除机处理,保证内表面粗糙度Ra≤0.6μm,这样避免了产品残留,符合卫生级要求。

1.4本罐主要由罐本体及附件组成。罐本体双层结构,配有夹套,主体由支脚、封头、人孔、筒体等组成。罐附件主要包括视镜视灯、称重模块、清洗球、料液进出管、呼吸口、呼吸器和其它选项如:搅拌系统,在线清洁系统等。

1.5搅拌器为机械搅拌:搅拌电机安装在罐顶,搅拌轴由上半轴和下半轴组成,其中上半轴与罐体之间采用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204型硬质合金机械密封,下半轴通过法兰与上半轴联接,搅拌桨叶焊于下搅拌轴上。

1.6在线清洁系统CIP:配有专用压力泵和管路,与罐顶清洗球相连,保证其清洗效果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必要时还可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洁。

2清洁方法及验证。

2.1此设备清洁按《PYG-3500配液罐清洁标准操作规程》QSOP-WS-169-01(草案)执行。

2.1 清洁、消毒方法:

2.1.1 PYG-3500配液罐预处理:用2%NaOH溶液(约3500升)加入配制罐,启动用快接管连接的专用不锈钢泵从配制罐下口沿配制罐喷淋球循环3小时以上,放掉NaOH溶液。启用CIP 系统使用饮用水将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冲洗至pH值中性,同样方式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2.1.2 连续生产:

2.1.2.1生产使用前:启用CIP系统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要求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洁净,即可使用。

2.1.2.2生产使用后:启用CIP系统用饮用水冲洗30~60分钟,要求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

等不得有残留药液,必要时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2.1.3更换品种或超过有效期清洁:启用CIP系统用纯化水将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冲洗干净,要求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不得有残留药液,必要时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2% NaOH

溶液(约300升)加入配制罐,启动用快接管连接的专用不锈钢泵从配制罐下口沿配制罐喷

淋球循环30分钟以上,放掉NaOH溶液,启用CIP系统用饮用水冲洗至中性,然后启用CIP

系统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2.1.4设备维修保养后进行清洁:同2.1.3项“更换品种或超过有效期清洁”。

2.1.5 清洁效果评价:要求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洁净,冲洗的纯化水pH值呈中性。

2.2验证的目的:3500L配液罐安装于十万级洁净区,为密闭系统,其主要污染风险首先来自于新设备从一般区进入洁净区带来的污染风险,在使用过程中清洁不彻底造成上批产品或清洁剂残留,以及微生物滋生。此次对3500L配液罐的清洁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对新设备进行预处理操作,清洁合格后投入使用。然后分别跟踪三批次连续生产相同品种清洁,及更换品种或超效期清洁操作。将设备按前述清洁方法进行清洁,然后取样检测。通过检验确定其清洁方法是否安全有效,能够预防药品生产中的污染及来自上批药品的交叉污染。

2.3验证产品选择:此设备主要用于茵栀黄口服液的配制,是茵陈、栀子、金银花三味中药提取物以及黄芩苷、蔗糖等原辅料最终混合均匀的容器。所以用茵栀黄口服液作为清洁验证的品种。茵栀黄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其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不易溶于水,相对较难清洁,所以用检测黄芩苷残留量检查此设备是否清洁彻底。

2.4取样点的确定:

2.4.1表面取样点的选择:

此配制罐为316L不锈钢材质,内表面光滑;清洗球与罐体连接处(取样点一)、罐盖内边缘密封垫(取样点二)、出液口(取样点三)相对较难清洁,所以对此三处进行表面擦拭取样检测微生物限度。

2.4.2最终冲洗水取样:

配制罐用1%NaOH溶液清洁,所以于放料口(取样点三)处取最终冲洗水检测PH值、总有机碳(数据收集)、微生物限度并与原纯化水进行对比,另取最终冲洗水检测药物残留。

根据检验结果确定其清洁是否彻底。

2.5设备及取样点示意图:

2.6验证可接受标准:

2.5.1表面擦拭:棉签微生物计数≤50cfu/25cm2

2.5.2最终冲洗水:pH值:符合纯化水pH值标准

微生物限度:微生物计数≤100cfu/ml

药液残留:黄芩苷<1.2×10-3g/ml

(茵栀黄口服液每10毫升含黄芩苷0.4克。用法与用量为:口服,一日3次;一次10ml,日剂量为30毫升。可折算为黄芩苷1.2克。以日剂量的千分之一计算,验证合格标准为:最终清洗水中每毫升应含黄芩苷<1.2×10-3克。)

2.7参加验证人员及职责:

参加部门人员职务职责

质量保证部王海涛质量副总经理审核、批准清洁规程及验证方案,批准验证报告

国雅丽技术员起草、修改清洁规程,对清洁方案及验证操作进行复核刘淑芬质监主任审核验证方案

王永利验证员起草验证方案汇,总验证数据,对验证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蒋博英现场监控员请验并监控现场验证实施

张雅盟

米玉霞

边淑桃

菌检化验员微生物限度检测,出具检验报告。

印杭州检验员检测最后冲洗水药液有效成分残留量,出具检验报告

白艳超检验员检验最后冲洗水的PH值,出具检验报告。

生产制造部

方玲生产副总经理审核、批准验证文件

郝建立主任安排验证操作程序

张志海技术员起草清洁规程并监控验证过程张进军等操作员对设备进行操作

2.8本验证的验证周期为五年,设备或产品变更都要进行再验证。

3.验证前准备

A、按常规清洁的10ml小烧杯供pH值测定,总有机碳(数据收集)测试取样瓶供总有机碳测试用。

B、经无菌处理的100ml具塞三角瓶1个供微生物限度取样。

C、经无菌处理的试管若干,供棉签擦拭取样用。

D、无菌棉签若干。

E、100ml三角瓶2个供检测药液残留取样用。

4.验证实施

4.1验证方法:

4.1.1设备安装完成后投入生产前按《PYG-3500配液罐清洁标准操作规程》PYG-3500

配液罐预处理项操作。按2.4项要求取样检验,确定设备清洁合格可以投入使用。

4.1.2生产过程中采用同步验证法于下一批生产前按“PYG-3500配液罐清洁标准操作

规程”进行清洁后,目检表面洁净、无可见异物后取样检查。确定其清洁合格无污染、无上批产品残留。

4.2清洁操作:

4.2.1生产前由生产操作人员按《PYG-3500配液罐清洁标准操作规程》配液罐预处理项对设备进行清洁:用2%NaOH溶液(约3500升)加入配制罐,启动用快接管连接的专用不锈钢泵从配制罐下口沿配制罐喷淋球循环3小时以上,放掉NaOH溶液。启用CIP系统使用饮用水将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冲洗至pH值中性,同样方式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4.2.2连续生产相同品种时清洁:

4.2.2.1生产使用前:启用CIP系统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要求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洁净,

即可使用。

4.2.2.2生产使用后:启用CIP系统用饮用水冲洗30~60分钟,要求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

等不得有残留药液,必要时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4.2.3更换品种或超过有效期清洁:启用CIP系统用纯化水将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冲洗干

净,要求配制罐内壁、搅拌桨叶等不得有残留药液,必要时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2% NaOH

溶液(约300升)加入配制罐,启动用快接管连接的专用不锈钢泵从配制罐下口沿配制罐喷

淋球循环30分钟以上,放掉NaOH溶液,启用CIP系统用饮用水冲洗至中性,然后启用CIP

系统用纯化水冲洗10分钟。

4.3取样:

4.3.1设备安装完成后投入生产前按《PYG-3500配液罐清洁标准操作规程》配液罐预处理清

洁。于取样点一、取样点二、取样点三擦拭取样,测微生物限度。于取样点三处取最终冲洗水,测微生物、pH值、总有机碳(数据收集)。取原纯化水测微生物、pH值、总有机碳做空白对照。

4.3.2连续生产相同品种时:配制罐清洁操作结束,取样员首先目检所取设备洁净、无可见

残留物,于取样点一、取样点二、取样点三擦拭取样,测微生物限度。于取样点三处取最终冲洗水,测药物主要成分黄芩苷残留量、微生物、pH值、总有机碳(数据收集)。取原纯化水测微生物、pH值、总有机碳做空白对照。

4.3.3更换品种或超过有效期时:配制罐清洁操作结束,取样员首先目检所取设备洁净、无

可见残留物,于取样点一、取样点二、取样点三擦拭取样,测微生物限度。于取样点三处取最终冲洗水,测药物主要成分黄芩苷残留量、微生物、pH值、总有机碳(数据收集)。取原纯化水测微生物、pH值、总有机碳(数据收集)做空白对照。

4.3.4该验证连续重复做三批次。每次清洁后,检查清洁效果,检测PH值,微生物限度及上

批配制药物残留。

5再验证:系统发生变更需进行再验证,如果没有变更每五年进行再验证。

二.验证记录

1计量器具检查

器具名称规格是否检定检定部门合格证保管人酸度计PHS-3C

电热恒温培养箱 SHP-250

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

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2验证所需的文件检查

文件名称保管部门

进出十万级洁净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提取车间

十万级洁净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提取车间

配制罐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提取车间

工艺用水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纯化水质量保证部

pH值测定法质量保证部

茵栀黄口服液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质量保证部

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3. 对涉及本验证的相关人员培训记录

主讲人:

受培训人员:

培训日期:

4 取样检验记录

(1).配制罐安装后生产前进行预处理清洁取样汇总

擦拭样检验结果:

取样点清洗球与罐体连接处罐盖内边缘出料口

检测项目菌落数判定菌落数判定菌落数判定

检测结果

汇总结论

汇总人:复核人:日期:

最终冲洗水原水:

检测项目检测数结果检测项目检测数结果原水pH值原水微生物限度

冲洗水pH值冲洗水微生物限度

汇总结论

汇总人:复核人:日期:

(2).配制罐连续生产时清洁取样汇总

表面擦拭取样微生物检验结果汇总

取样点清洗球与罐体连接处罐盖内边缘出料口

取样日期、批号检测数判定检测数判定检测数判定

汇总结论

汇总人:复核人:日期:

配制罐最终冲洗水检验结果汇总

取样日期和批号

检测项目检测数结果检测数结果检测数结果微生物限度

黄芩苷残留

pH值(原水/冲洗水)

汇总结论

汇总人:复核人:日期:

(3).配制罐按更换品种或超有效期清洁

表面擦拭取样微生物检验结果汇总

取样点清洗球与罐体连接处罐盖内边缘出料口

取样日期、批号检测数判定检测数判定检测数判定

汇总结论

汇总人:复核人:日期:

配制罐最终冲洗水检验结果汇总

取样日期和批号

检测项目检测数结果检测数结果检测数结果微生物限度

黄芩苷残留

pH值(原水/冲洗水)

汇总结论

汇总人:复核人:日期:

三.验证变更:

项目:

结论:

复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四.验证结论及评价

验证小组:日期:

洁净区离心机清洁验证方案

洁净区离心机 (咪喹莫特用)清洁验证方案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风险评估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参考资料 (2) 4、验证小组成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验证前资料检查 (3) 6、验证原理 (4) 7、清洁方法及清洁产品 (4) 8、接受标准限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取样部位的确定 (5) 10、取样方法及回收率测定 (5) 11、检验方法 (7) 12、清洁验证结果 (7) 13、清洁有效期的验证 (8) 14、偏差分析与整改 (9) 15、结果分析及评价: (9) 16、再验证: (9) 17、相关文件: (9) 18、相关记录: (9) 19、文件发放范围: (9) 20、附件: (9)

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验证方案

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页码:第 1 页共 19 页 编码:TS·题目: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 VP·FV·009-00 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 1. 引言1.1 概述本公司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由1台恒温恒湿空调机、风管、高效过滤系统组成,十万级洁净区总面积2。为130m本系统由广东政和石油化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广州广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于2010年06月完成。 1.2 标准 1.2.1 空气温度为18~26℃。 1.2.2 空气相对湿度为45~65%。 1.2.5 光照度要求:。主要操作间大于300LX 1.2.6 噪音要求:65dB小于。1.2.7 空气洁净度要求。 文件GMP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页码:第 2 页共 19 页 编码:TS·VP·FV题目: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009-00 20,000 ≤≤100,000 3,000,000

验证目的1.3 要求。AC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资料文件是否符合GMP检查并确认生产车间内的HV 文件1.4 结论:检查人:日期:复核人: 安装确认2. 空气处理设备基本情况2.1 2.1.1 本系统使用东莞瑞士宝恒温恒湿净化空调机组。2.1.2 空气净化流程 空调中效过滤器风机新风初级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使用点回风 文件GMP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页码:第 3 页共 19 页 编码:TS·VP·FV·题目: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009-00 2.1.3 空调设备主要组件确认 AHU-1

结论:复核人:日期:检查人: 结论:复核人:检查人:日期: 2.2 风管制造及安装风管制作及安装的确认主要是对照设计图纸、流程图纸检查风管的材料、保温材料、安装紧密程度、管道走向等。 结论:复核人:检查人:日期: 文件GMP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能药业有限公司页码:第 4 页共 19 页 编码:TS·VP·FV题目: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009-00 2.3 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 2.3.1风管及空调设备清洁确认应在安装过程中完成。HVAC系统通风管道吊装前,先用清洁剂或酒精将内壁擦洗干净,并在风管两端用纸或PVC封住,等待吊装。 2.3.2空调机组拼装结束后,内部先要清洗,在去除杂物和灰尘后再安装初效及中效过滤器。在安装高效过滤器前,应开启风机,运行12小时后,把洁净室四壁、顶棚、地面和静压箱四壁擦

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共2页,第1页 1、消毒效果验证目的和计划: 1.1证实所使用的消毒剂的表面消毒效果是有效的、可靠的。符合生产工艺要求,以便使所生产 的产品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1.2按照验证管理规程806001的要求,应成立消毒效果验证委员会,监督实施验证方案。 2、消毒效果验证机构和职责: 2.1 验证委员会组成: 验证委员会主任(总经理)冯长访 验证委员会成员(质量管理部经理):孙震龙 验证委员会成员(生产部经理):高海龙 2.2 验证委员会职责: 2.2.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2.2.2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保证验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2.2.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2.2.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2.2.5 负责验证证书的发放。 2.2.6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2.3质量管理部的职责: 2.3.1负责此次验证实验的具体实施 2.3.2负责此次验证数据的填写、收集、整理。 2.4 生产部职责: 2.4.1负责协助具体验证实施人员做好洁净厂房的清洁工作。 3、消毒效果的验证过程及内容:

共2页,第2页 洁净区墙面、门窗玻璃、设备、台面、照明、顶棚等清洁后,用抹布(消毒)经75%乙醇或 0.1%新洁尔灭溶液润湿后对其擦拭,然后用纯化水擦拭干净。严格按照“洁净生产区清洁规程 (文件编号:805203)”进行操作。 4、消毒效果的验证合格标准: 4.1按规程操作,刚消毒表面用纯化水擦拭干净后用棉球擦拭法应无细菌生长。 4.2消毒周期结束(第二次消毒尚未开始)时,操作面上≤10CFU/cm2。 5、消毒效果的验证的具体实施内容: 5.1 消毒剂表面消毒效果的验证: 消毒结束后可对洁净室内消毒表面或手表面的一定面积(25cm2)用事先经过灭菌的生理盐水湿润的适当大小(直径2cm左右)的灭菌纱布或灭菌脱脂棉充分擦拭,然后放入广口瓶中加一定量(25ml)灭菌生理盐水振摇5分钟,再对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以1ml饮用水为阳性对照,若无细菌生长说明消毒效果有效。 5.2消毒剂表面消毒周期的确认: 消毒周期结束(第二次消毒尚未开始)时,对洁净室内消毒表面或手表面的一定面积(25cm2)用事先经过灭菌的生理盐水湿润的适当大小(直径2cm左右)的灭菌纱布或灭菌脱脂棉充分擦拭,然后放入广口瓶中加一定量(25ml)灭菌生理盐水振摇5分钟,再对浸出液进行细菌培养,若细菌培养结果≤10CFU/cm2说明消毒周期设置符合工艺卫生要求。 6、异常情况处理 取样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如果取样检验后发现三次实验的微生物差别较大,应查明原因,不能再次取样直到合格为止。所有异常情况及处理过程均应记录备案。所有检测结果均合格应根据实

2018年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

类别:文件编号: 部门:页数: 洁净厂房(区)空调净化系统 再确认方案 XXXXXXXXXXX 公司

目录1.引言 1.1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概述 1.2设备的基本情况: 1.3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验证简述1.3.1验证范围 1.3.2验证目的 1.3.3验证标准 1.3.4 验证进度安排 1.4 1.5 1.5.1 1.5.2陮和确认的质量风险评估 2.验证小组及职责 2.1 验证领导小组 2.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 2.3 验证实施小组及职责 3.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 3.1运行确认所需的文件

3.2仪器仪表的检定 3.3空调净化系统操作手册、SOP及控制标准3.4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验 3.5空调设备的测试 3.6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 3.6.1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 3.6.2风量计算 3.6.3房间静压差测定(风压测定) 3.6.4房间温湿度测定 3.6.5主要工作间照度测定 3.6.6自净时间的确定 4.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 4.1支持性文件及相关操作规程的检查 4.2性能确认的运行周期 4.3HVAC系统性能确认项目及监测频率 4.4洁净区各房间悬浮粒子的测定 4.5洁净区各房间的沉降菌的测定 4.6悬浮粒子、沉降菌采样点分布原则:4.7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 4.8表面菌测试 4.9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5.洁净室臭氧消毒的验证:

5.1验证目的: 5.2设备基本情况: 5.3臭氧浓度和分布均匀度测试5.4灭菌周期的确定 6.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 7.偏差分析及处理 8.相关SOP的修订 9.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10.验证结论批准

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DOC)

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XXXXXXXX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验证范围 4、验证组织及培训 5、验证内容 6、结论与评价 7、再验证周期

1、概述 我公司洁净区为D级和一般区,工作服按其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区分,D级区的工作服统一在D级区域内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服清洗消毒的效果直接会对洁净区的净化造成影响, 因此必须对其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 防止上批产品对下批产生污染或混淆,为确定工作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洁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此项验证。本验证和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每批工艺验证后的工作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验证产品及批次:连续进行3次试验。 2、验证目的 车间D级洁净区工作服在使用后,按照经批准的清洁方法操作后,能够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工作服生产操作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并经批准。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工作服洗涤效果的验证。 4、验证组织及培训 4.1由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公司验证领导小

组成员名单见验证计划)

4.2所有参加验证人员均按GMP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时间、结果及参加人员见下表。 4.3验证方案培训

5、验证过程质量风险评估 5.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工作服清洁过程中所面临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验证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5.2适用范围: 工作服清洁过程验证风险管理。 5.3风险管理程序 5.3.1风险识别: 通过对工作服清洁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鱼刺图方式进行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洁净区清洁验证方案

制剂室洁净生产区清洁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2015年

目录 一.目的 (4) 二. 范围 (4) 三.验证小组及职责 (4) 四.内容 (4) 1.概述 (4) 2. 实施频次 (5) 3.验证方法 (5) 4. 验证指标 (7) 5. 验证实施 (7) 6. 验证结果与评定 (8) 7. 验证周期 (8) 五. 偏差处理 (8) 六. 附件 (8)

验证方案审批起草 审核 批准

一.目的 对制剂室洁净区进行检查与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及认可标准,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洁净区所含微生物量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标准,证明其清洁、消毒规程的可行和可靠,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确保制剂室洁净区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符合GMP 规范的要求。 二.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制剂室洁净区的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三.验证小组及职责 四.内容 1.概述 根据GMP要求,每次投入生产结束后或生产前都应按清洁规程对洁净生产区的厂房及生产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且使用的消毒剂品种需定期更换,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为此,本验证方案主要验证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后,通过采用目测及微生物检测方法来检查清洁消毒的效果,从而评价出洁净区清洁规程,对于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实施频次 为证明D级洁净生产区的环境清洁、消毒规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验证需连续进行一定的次数保证其重现性,在本验证方案中,验证的次数为连续3次。 3.验证方法 3.1选用的清洁剂及消毒剂 清洁剂:1%NaHCO3溶液、纯化水、注射用水 消毒剂:5%甲酚皂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 3.2取样操作 3.3.1厂房设施清洁效果检查: 厂房按清洁规程完成清洁后,对各部位进行目测,生产区设施、用具表面无可见异物及生产遗留物,洁净丝光毛巾擦拭后无污渍。 3.3.2厂房设施消毒效果检查: 3.3.2.3表面微生物数测定 1、将20个脱脂棉签、镊子放入容器盒内,用湿热灭菌箱于121℃、20min湿热灭菌后,拿出,冷却后备用。 2、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经灭菌的脱脂棉签,用镊子取棉签并将其靠在溶剂瓶上挤压以除去多余的溶剂。 3、用经灭菌后的镊子将棉签头按在取样面上,用力使其稍弯曲,平稳而缓慢的擦拭取样表面。在向前移动的同时将其从一边移到另一边。擦拭过程应覆盖整个表面。翻转棉签,让棉签的另一面也进行擦拭。但与前次擦拭移动方向垂直。

洁净车间不连续生产验证方案

洁净车间不连续生产验证方案 编制/ 日期:***/****-2-8 审核/ 日期:***/****-2-8 批准/日期:***/****-2-8 版本号: 文件编号:****** 控制状态:受控 *********有限公司 ****年2月 一、验证目得…………………………………………………………………………01 二、验证小组职责及概述……………………………………………………………01 三、采用文件…………………………………………………………………………02 四、验证方法 (02) 五、验证步骤…………………………………………………………………………02 六、验证结论…………………………………………………………………………03 一、验证目得: 无菌洁净生产车间不连续生产时,微生物与微粒就是否符合洁净生产要求,就是否能够达到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需要得10万级净化环境。 二、验证小组职责及概述:

1) 验证小组组长:*** 验证小组成员:***、 2)概述:无菌洁净生产车间得微生物与微粒超标,会导致无菌产品受到污染。经过验证后,确认洁净生产车间在不连续生产时得最佳保持时限。 3)验证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得审批;负责验证协调工作,以确保验证方案顺利实施;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得审核;负责验证报告得审核;负责再验证周期得确认。 4)技术部: 负责拟定验证方案。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数据、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 5) **** 负责组织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决策无菌洁净生产车间不连续生产时,超时限得洁净生产车间处理事项。 6)质检部: 负责组织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得验证。负责仪器、仪表、量具得校正。负责验证所需样品、试剂、试液等得准备。负责环境参数得测试,监控及对微生物检测。 三、采用文件 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四、验证方法: 在无菌洁净生产车间停产时,通过逐天检测洁净生产车间内得微生物与微粒数量,找出不满足10万级生产要求得界限。 采用静态时间检测。 五、验证次数: 连续10天,每天检测一次;采样培养一次。 六、验证步骤 1、检测设备确认: 1)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接通电源,调试设备运行正常。 2)培养箱测定:接通电源,升温运行正常。 2、检测方法确认 1)悬浮粒子数测定:尘埃粒子计数器在净化系统运行30min以后,温度18—28℃;相对湿度45%—65%;空气压差与室外>10Pa,就是相对正压。 打开尘埃粒子计数器电源开关,按一下“总清”按钮预热30min。按“校时”一“计数”在计数位置,抽气泵接通,调流量计1000ml/min左右。右旋“校正开关”到位对准0点稍待几秒瞧头指针指在中间,红线上,注意调节时间不超过1min。 作以上调整1-VI通道粒经档得计数,都历现零后,即可进行测量。

31-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

洁净区离心机 (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天方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1) 二、适用范围 (1) 三、职责 (1) 四、内容 (1) 1、概述 (1) 2、风险评估结果 (1) 3、参考资料 (2) 4、验证小组成员 (2) 5、验证前资料检查 (3) 6、验证原理 (4) 7、清洁方法及清洁产品 (4) 8、接受标准限度 (4) 9、取样部位的确定 (5) 10、取样方法及回收率测定 (5) 11、检验方法 (7) 12、清洁验证结果 (7) 13、清洁有效期的验证 (9) 14、偏差分析与整改 (9) 15、结果分析及评价: (9) 16、再验证: (9) 17、相关文件: (9) 18、相关记录: (9) 19、文件发放范围: (9) 20、附件: (9)

洁净区离心机 (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 一、目的 建立《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确认用于利拉萘酯产品离心甩滤时,按《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清洗后,设备上的的残留物不超过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证明《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有效性,保证药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离心机(2016200034)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验证。 三、职责 1、验证小组成员负责《洁净区离心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实施。 2、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与验证过程的监督。 四、内容 1、概述 合成车间洁净区离心机(2016200034)是利拉萘酯离心甩滤使用设备,主要是通过高速旋转将结晶液固液分离。其规格型号为PSL-1000。本次验证对《离心机(2016200034)清洁标准操作规程》的可行性进行确认,评价在整个设备内表面(或与物料所接触部位)的潜在残留量和微生物污染情况,以保证药品的生产是在符合GMP要求的情况下生产的。使用该设备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制造出安全、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药。 2、风险评估结果 清洁验证实施前,对影响清洁验证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下:低风险点:人员因素中人员培训不到位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能满足卫生要求,设备因素中设备材质及维护、清洁剂的清洗设计参数不合理,原辅料因素中清洁剂残留量超标,环境因素中环境洁净度超标造成微生物污染、设备使用后清洁之前污染情况过于严重导致无法使用。 中风险点:人员因素中人员清洁操作失误、人员取样位置不具有代表性,原辅料因素中产品活性成分残留量超标、难于清洁的辅料残留量超标,环境因素中在清洁

洁净厂房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编制:日期:___________ 审核:日期: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______ 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目录 1 洁净厂房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依据 4 验证所需文件及记录 5验证方法和步骤 6验证工作人员职责安排 7验证时间安排

北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1 洁净厂房概述 我公司洁净厂房级别为十万级,局部百级,位于公司生产区域一层,建筑面积为160平米,.主要用途是生产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硅胶眼科植入物、软组织扩张器。根据我公司产品生产工艺与流程,洁净厂房分为平板硫化间,挤出硫化间,烘箱间,浸渍硫化间、检验包装间等。 2 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洁净厂房是否符合医疗器械GMP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空调净化系统净化能力能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资料和文件是否符合医疗器械GMP管理的要求。 3 验证依据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YY0033《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GB 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457《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59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6292《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GB/T 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4.验证所需文件及记录 1 公司总平面环境布置图 2 十万级洁净厂房平面图 3 风管的平面图 4 送、回风口的平面图 5 排风管平面图 6 空气过滤器分布图 7 灯具平面图

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8 空调机组使用说明书 9 洁净厂房工程验收报告 10 洁净区环境监测记录 11 第三方环境监测报告 12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 5验证方法和步骤 5.1测试所需计量器具及设备 温湿度表 热球风速计 压差表 尘埃粒子计数器 手提式不锈钢压力蒸汽灭菌器 恒温培养箱 以上器具设配需功能完好,需检定的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 5.2洁净厂房的建筑装饰的验证 5.2.1验证要求 5.2.1.1厂房结构要求 a)洁净厂房的内墙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颗粒脱落,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交接处是采用圆弧装饰。 b)洁净厂房地面应平整、无裂缝、无缺陷、易清洗。 c)安全门的密封性,紧急时易于打开,安全通道应无障碍。 d)洁净厂房的顶棚及进入洁净区的管道,风口与墙壁或顶棚的部位应密封良好。洁净厂房的门闭合时应完全密封,并向洁净度高的方向开启。 5.2.1.2配电、照明设施要求 a)供电系统线路、配电柜、插座等电气设备符合安装要求。 b)供电线路采用暗敷铺设。电气管线管口,安装于墙上的各种电气设备与墙体接缝处应可靠密封。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目录 1. 引言 (3) 1.1 概述 (3) 1.2 验证目的 (3) 1.3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3) 略

1.引言 1.1概述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洁净车间包括操作室和设备及生产用器具均应进行消毒,消毒效果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前必须验证消毒方法的适应性和消毒效果。 本公司车间洁净区分为十万级、万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使用 1.2 确保洁净区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能够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并在消毒有效期内能确保达到生产工艺所需要的效果。 1.3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1.3.1 1.3.2 1.3. 2.1验证委员会职责 1.3. 2.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1.3. 2.1.2负责协调验证的各项工作,保证本方案规定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1.3. 2.1.3负责验证数据及方法审核; 1.3. 2.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1.3. 2.1.3负责再验证周期的制定; 1.3. 2.1.6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1.3. 2.2生产管理部职责 1.3. 2.2.1制定验证方案; 1.3. 2.2.2组织协调验证活动,确保验证进度; 1.3. 2.2.3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并作好记录,收集、归纳并评估结果。 1.3. 2.3质量管理部职责 1.3. 2. 3.1制订验证确认检测项目; 1.3. 2. 3.2负责取样、检验并出据检验报告; 1.3. 2. 3.3确定验证周期。 1.3. 2.4物资管理部 负责按生产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消毒剂。 2. 相关文件

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

工作服清洁验证方案 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 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范围 4、 验证组织及培训 5、 验证内容 6、 结论与评价 7、 再验证周期 1、概述 我公司洁净区为D 级和一般区,工作服按其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 了区分,D 级区的工作服统一在D 级区域内进行清洗消毒。工作服清洗消毒的 效果直接会对洁净区的净化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其清洗消毒的操作程序进 行验证,确认其效果。 ____________ 防止上批产品对下批产生污染或混淆,为确定工作服清洗过程中使用的清 洁方法的 —比工艺验证 自上批产品所带来污染的风险。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 行,若因特殊原因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 并经批准。 3、验证范围 达到清洁要求,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工作服生产操作时,没有来 2 后的工作服清洁后,进行此项验证。验证产品及批次:连续进行 3次试验

本方案适用于工作服洗涤效果的验证。 4、验证组织及培训 4.1由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及项目验证小组成员组成(公司验证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验证计划)

4.2所有参加验证人员均按GMI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时间、结果及参加人员见下表。 4.3 验证方案培训

5、验证过程质量风险评估 5.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工作服清洁过程中所面临的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验证提供分析参考。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程度和范围,并对重大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点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防范此类风险发生带来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保证产品质量。 5.2适用范围: 工作服清洁过程验证风险管理。 5.3风险管理程序 5.3.1风险识别: 通过对工作服清洁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采用鱼刺图方式进行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点。

车间洁净区臭氧消毒验证方案2014

1. 概述 1.1 车间洁净区消毒采用的是臭氧消毒。 臭氧是一种广谱高效灭菌剂,具有强烈杀菌消毒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分子结构不稳定,很快自行分解成氧(O2)和单个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强的活性,对细菌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可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酶,从而破坏其细胞膜,将它杀死。多余的氧原子则会自行重新结合成为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为无污染消毒剂。 臭氧发生器为车间公共设施,按车间工艺布置图安装于XXXX内,为车间洁净区进行消毒。臭氧消毒是利用HVAC系统的循环风作为臭氧的载体,即将臭氧发生器生产的臭氧由HVAC系统中的净化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扩散至整个洁净区域,并使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均匀,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消毒时,打开臭氧发生器,臭氧灭菌浓度在开机1小时后,达到10ppm以上。 1.2设备基本情况 设备名称:臭氧发生器设备型号:XXXX 生产厂家:XXXX臭氧设备有限公司安装地点:XXXX 2.目的与范围 2.1目的:为确认臭氧发生器能够正常运行,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微生物挑战性试验,确定在预定的消毒程序时间内臭氧对洁净室(区)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周期。 2.2范围:对臭氧发生器进行预确认、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及性能确认。 3. 验证人员及分工

4. 相关文件及培训 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4.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3《产品使用与维修说明书》 4.4《洁净室(区)臭氧消毒管理规程》 4.5 验证的培训:对参与设备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并有培训记录。(见附件1) 5. 验证内容 5.1 预确认 5.1.1 臭氧发生器的选择 a、臭氧消毒的浓度(C):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D级洁净区密闭空气臭氧灭菌浓度为5 ppm,60 min可达到空气灭菌;对物体表面沉降菌落需要20-30mg/m浓度相当于(10-15ppm),60 min可达到空气灭菌。因此,我们D级洁净厂房臭氧灭菌浓度C定为10ppm(空气中:1ppm=1.96 mg/m),消毒时间为 60min。 b、臭氧衰退系数为0.4208;设计、运用臭氧消毒60min达到相对浓度后,继续维持一段时间(1—1.5小时),即可达到机器、设备和建筑物表面沉降菌的杀灭目的。 c、消毒空间体积(V): V=V1+V2+V3 V1——洁净区空间体积 V2——HVAC系统空间体积(可略不计) V3——保持洁净区正压所补充的新风体积 注:V3为循环时空气损失体积,在实际计算过程中,V3=HVAC系统循环总风量(m3/h)×25%×10%(保持洁净区正压需补充的新风量)×42.08%(计算臭氧半衰期的预算值)=循环系统总风量的1.05%。 按上述要求,空气中的臭氧浓度(C)应达到10 ppm,折算为19.6mg/m3;臭氧发生器工作1h后,臭氧衰退系数(S)为0.4208;则选择臭氧发生器的臭氧发生量W(g/h): 33

地漏的清洁消毒验证方案

30万级洁净区地漏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验证编码:VLP/YZ-200929 ********有限公司

目录 1.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 1.1 验证方案的起草 1.2 验证方案的审批 2.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 概述 4. 验证目的 5. 消毒液消毒原理 5.1新洁尔灭的消毒原理 5.2 双氧水的消毒原理 6. 验证过程所需用品 7. 验证内容 7.1 取样点的确定 7.2 地漏液封周期 7.3 取样方法 7.4 检验项目及接受标准 8. 消毒效果评价

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 验证方案的起草 1.2 验证方案的审批 2、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3、概述 生产车间三十万级洁净区设置有地漏,地漏由盖板、地漏槽、水封盖组成;每次生产前后地漏按照《地漏清洁消毒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消毒,然后用0.1%新洁尔灭或3%双氧水对地漏进行液封,每两周轮换一次消毒液;用于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以及下水道内的废气倒灌入生产区。 4、验证目的 通过在静态下对地漏的消毒效果进行验证,确认消毒液对地漏消毒的有效性和替换的周期,从而避免洁净区地漏内微生物的滋生和耐药性。 5、消毒液消毒原理 5.1新洁尔灭的消毒原理:

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破坏细胞膜,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细菌破裂;还能使蛋白质变性,抑制细菌体内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还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杀灭细菌。(注意:新洁尔灭不能杀灭芽胞,使用时不能和肥皂及碘同用。) 5.2 双氧水的消毒原理: 双氧水的学名是过氧化氢,它的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学式 为H 2O 2 。从化学式可看出分子中比水分子中多一个氧原子。双氧水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液体。 医学上用3% 双氧水做消毒液,因为过氧化物不稳定,很容易发生下列反应: H 2O 2 →H 2 O+(O) 尚未结合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细菌接触时,能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杀灭细菌后剩余的物质是无任何毒害、无任何刺激作用的水。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因此,双氧水是理想的消毒剂。 6、验证过程所需用品 0.1%新洁尔灭、3%双氧水、无菌试管、无菌滴管。 7、验证内容 7.1 取样点的确定 一车间设置有地漏的房间有:清洁间、溶配间、制粒间和包衣间;二车间设置有地漏的房间只有结晶干燥室。 故取一车间的清洁间、制粒间和包衣间;二车间的结晶干燥室作为代表。 7.2 地漏液封周期 在使用0.1%新洁尔灭或3%双氧水的周期中,用0.1%新洁尔灭液封7天,连续使用两周,第三周和第四周使用3%双氧水液封。 7.3 取样方法:

物料进出洁净区验证方案

物料进出洁净区验证方案 2011年10月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验证小组成员 部门人员职责 粉针剂车间李海龙负责验证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粉针剂车间黄仁春负责验证方案的拟定、验证报告的起草设备部霍育生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QA部宋新莉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控和取样 QC部张华负责验证过程中环境和样品的检测 方案起草 部门起草人日期 方案审核 审核签名日期 验证委员会 进行审阅会 签 方案批准 批准人批准日期 方案实施日期: 目录 1. 验证概述 (4)

2. 验证目的 (4) 3. 风险评估 (5) 4. 验证标准 (7) 5. 验证范围 (7) 6. 验证周期 (7) 7. 验证职责 (7) 8. 验证实施的前提条件 (8) 9.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8) 10.验证时间安排 (8) 11. 验证 (9) 11.1试验及检测项目 (9) 11.2试验实施具体时间 (9) 11.3 取样方法的确定 (9) 11.4具体试验方法 (9) 11.5可接受标准: (10) 11.6检验方法 (11) 11.7 验证次数 (11) 11.8 验证实施 (11) 12. 偏差处理 (11) 13 风险的接受与评审 (11) 14. 验证结果评审和结论 (11) 15.方案修改记录 (12) 16.附件 (13)

1. 验证概述 1.1生产人员在运输一种物料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时没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而将污染物带到第二个区域,再或者是浮游粒子通过设施传到生产区域。故物料的传递方式应经过确认,证明可以有效去除物料内包装表面的微生物或颗粒。传递的方式不应对物料本身产生不良影响。物料出入时,应用正压气流控制保护并监测压差。 1.2粉针剂车间物料进出洁净区的相关设施和文件情况:粉针剂车间一般区和C级区之间有4个传递窗,C级和A/B级之间有2个传递窗,名称及用途如下表1。 洁净级别传递 窗 名称 低级 别传 递室 名称 高级 别传 递室 名称 用途传递处理 一般区和C 级区之间物料 传递 窗 传递 间 (二) 物料 暂存 间 传入原 料、铝塑 盖、工器 具等。 先开启风机,把物品或器具清洁后放进传递窗,关好门,开启紫外灯, 消毒时间到后关闭紫外灯,开门取出物品或器具,关好门并关闭风机。 瓶塞 传递 窗 瓶塞 暂存 间 瓶塞 清洗 灭菌 间 传入瓶、 胶塞等 管制玻璃瓶在瓶塞暂存间脱去外包装后理瓶,去掉内包装,装在不锈钢 托盘内,洗瓶岗位人员先开启瓶塞传递窗风机,打开传递窗门,把不锈 钢托盘放入传递窗内,关门;理瓶人员把装有瓶子的托盘放入传递窗内, 把瓶子推入空托盘内,关门;洗瓶岗位人员把装有瓶子的托盘取出,再 把空托盘放入传递窗内,关门。按此操作把瓶子传入瓶塞清洗间,在传 递过程中传递窗两扇门不得同时打开。其它物品应用消毒剂擦拭,同时 开启层流罩和紫外灯照射30分钟。 传出 传递 窗 传递间 (一) 传递间 (三) 用于传出 物品、废 弃物等 在传递过程中传递窗两扇门不得同时打开。 中间 产品 传递 窗 灯检 间 灯检 前 暂存 间 只传出中 间产品 先开启传递窗的层流风机,一般区操作员打开一般区门,放入2个一般 区专用盘于传递窗中,关闭一般区门后,C级区操作人员打开C级区门, 用C级区专用盘与一般区专用盘对接好,将轧盖后中间产品推入一般区 专用盘中,附上对应的中间产品状态标识牌,关好C级区门。一般区操 作员打开一般区门,将中间产品搬出传递窗。 按照上述方法继续传递轧盖后中间产品;传递过程中传递窗的层流风机 一直开启。 C 级和A 级之间原料 传递 窗 原料 搽消 间 分装 间 传入原 料、监测 仪器等 在原料擦消间,操作人员戴无菌手套,用经除菌过滤的消毒液仔细将包 装外表面擦试二遍(擦试一次更换抹布),开启传递窗的层流风机,将 物料物品置于原料传递窗内,关好门,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后关闭, 从A级区开门取出,关好门并关闭风机。传入分装间,再用经除菌过滤 的消毒液仔细擦试一遍。 传出 传递 窗 传递 间 (四) 传递 间 (五) 传出容器 具、监测 用品等 在传递过程中传递窗两扇门不得同时打开。 2. 验证目的 2.1物料传入时,先对物料内包装外表面进行消毒,然后通过传递窗照射处理传入,并通过物料 表面微生物的检测及环境的监测,确认传入操作不会影响洁净区的洁净环境。

洁净车间不连续生产验证方案

洁净车间不连续生产验证方案 编制/ 日期:***/****-2-8 审核/ 日期:***/****-2-8 批准/ 日期:***/****-2-8 版本号: 文件编号:****** 控制状态:受控 *********有限公司 ****年2月

一、验证目的 (01) 二、验证小组职责及概述 (01) 三、采用文件 (02) 四、验证方法 (02) 五、验证步骤 (02) 六、验证结论 (03) 一、验证目的: 无菌洁净生产车间不连续生产时,微生物和微粒是否符合洁净生产要求,是否能够达到无菌医疗器械生产需要的10万级净化环境。 二、验证小组职责及概述: 1)验证小组组长:*** 验证小组成员:***、 2)概述:无菌洁净生产车间的微生物和微粒超标,会导致无菌产品受到污染。经过验证后,确认洁净生产车间在不连续生产时的最佳保持时限。 3)验证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负责验证协调工作,以确保验证方案顺利实施;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4)技术部: 负责拟定验证方案。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数据、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 5)**** 负责组织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决策无菌洁净生产车间不连续生产时,超时限的洁净生产车间处理事项。 6)质检部: 负责组织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验证。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正。负责验证所需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负责环境参数的测试,监控及对微生物检测。 三、采用文件 YY0033—2000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四、验证方法: 在无菌洁净生产车间停产时,通过逐天检测洁净生产车间内的微生物和微粒数量,找出不满足10万级生产要求的界限。 采用静态时间检测。 五、验证次数: 连续10天,每天检测一次;采样培养一次。 六、验证步骤 1、检测设备确认: 1)尘埃粒子计数器测定:接通电源,调试设备运行正常。

清洁验证方案

胶囊剂生产设备清洁再验证方案 1、验证概述及目的: 根据GMP要求,在生产结束后,要对生产设备及操作间进行彻底清洁,以避免造成不同批号或不同品种产品之间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根据各设备的构造、操作、清洁及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及产品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风险分析,选出最差情况的产品; 为了验证清洁方法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对所选的最差情况的产品进行3次清洁验证,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对所有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具进行清洁,清洁后对设备的物理外观、检测化学残留及微生物残留,要求应低于设定残留限度要求,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2.验证范围: 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所有的胶囊剂生产线设备的清洁验证。相关设备见下表: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1.1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并实施验证活动。 3.1.2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3.1.3负责收集、整理清洁验证数据。 3.1.4负责编制验证报告,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评价,得出验证结论。 3.2.质量保证部: 3.2.1负责验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3.2.2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 3.2.3负责组织和协调验证活动。 3.2.4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控及取样。

3.2.5负责拟定检测项目及验证周期。 3.2.6负责收集、整理清洁验证数据,编制验证报告和结果评价。 3.2.7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3.2.8负责管理验证文件并归档保存。 3.3生产部: 3.3.1负责审核验证方案和报告。 3.3.2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清洁。 3.3.3负责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 3.3.4协助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 3.4工程部: 3.4.1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的校准。 3.4.2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 3.4.3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3.5质量控制部: 3.5.1负责验证过程中样品的检测,并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 3.5.2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审核。 3.5.3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3.6验证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4.风险评估: 4.1经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共同对直接接触物料及药品的生产设备进行了清洁程序风险评估,对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处理措施,具体见《验证总计划》; 4.2由于上一产品对下一产品的污染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在整个设备的接触面上,选择设备的最差区域,这些区域在清洁难度和残留水平方面代表对清洁规程的最大挑战,因此清洁验证的活性成分的取样计划的确定必须先进行风险分析,具体见《验证总计划》。 5、验证内容: 5.1清洁验证前检查及确认项目 5.1.1 确认验证涉及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培训,具体见附件。 验证涉及文件现行批准的规程、管理和操作文件,指令清楚、明确,不易引起误操作。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均经过验证且能正常运行;各操作间温湿度、压差及环境经检查符合GMP要求。

药品生产车间清洁验证方案

目的: 1 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药物的残留,因此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及更换品种时极易造成微量污染,主要污染来自设备清洁不彻底,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清洁操作程序并按该程序进行清洁后,设备上的残留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包括前一批次或前一品种的残留物及清洗过程中的残留溶剂)达到了规定的清洁限度要求,不会对将生产的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 为再验证提供数据资料。 范围: 适用于以下设备、容器具的清洁验证 工程设备部负责验证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和设备系统的取样和操作提供帮助。人力资源部负责对验证相关人员组织培训。生技部负责负责指派生产人员按对应设备相应的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确保清洁操作满足规范要求,为验证操作及取样提供帮助。质量部负责组织起草验证方案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验证。 内容: 1、验证领导小组成员 主要职责:

对验证实施小组起草的验证方案进行审核与批准,领导验证实施小组对批准的经培训的验证方案进行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批准。 2、验证实施小组成员 主要职责: 起草验证方案,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人员组织,对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验证实施小组对验证方案进行组织实施。详细记录验证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取样、分析检测过程及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处理过程。验证结束阶段,对验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填写验证报告,并提交验证领导小组,对验证结果进行临时审核批准。 2、验证计划 2.1生产过程中,生产完OMM后,按设备清洁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并实施验证。 2.2验证时间:与生产时同步进行,记录连续三次清洁检测结果 3、验证内容: 3.1验证所需文件

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目录 1 洁净厂房概述 2 验证目的 3 验证依据 4 验证所需文件及记录 5 验证方法和步骤 6 验证工作人员职责安排 7 验证时间安排 验证方案 洁净车间验证方案 1洁净厂房概述 2 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洁净厂房是否符合医疗器械GMP 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空调净化系统净化能力能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资料和文件是否符合医疗器械GMP 管理的要求。

3 验证依据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YY0033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457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6292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4《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4.验证所需文件及记录 公司总平面环境布置图 十万级洁净厂房平面图 风管的平面图 送、回风口的平面图 排风管平面图 空气过滤器分布图

灯具平面图 空调机组使用说明书 洁洁净区环境监测记录 第三方环境监测报告 洁净车间管理制度 5 验证方法和步骤 5.1 测试所需计量器具及设备 温湿度表热球风速计压差表尘埃粒子计数器手提式不锈钢压力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以上器具设配需功能完好,需检定的应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 5.2 洁净厂房的建筑装饰的验证 5.2.1 验证要求 5.2.1.1 厂房结构要求 a)洁净厂房的内墙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颗粒脱落,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交接处是采用圆弧装饰。 b)洁净厂房地面应平整、无裂缝、无缺陷、易清洗。 c)安全门的密封性,紧急时易于打开,安全通道应无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