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计数器

红外计数器
红外计数器

红外计数器设计报告

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10应电1班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关键字:红外发射与接收 555定时器可逆计数器数码管

目录

一、系统设计3

1、总体设计思路 3

2、主要电路原理分析 4

(1)电源模块 4

(2)光电输入电路的设计 4

(3)计数器 5

(4)显示电路 5

(5)稳定模块(防止抖动和调节灵敏度) 6 二、系统测试10

三、结论11

四、心得体会

五、附录12

一、系统设计

1、总体设计思路

红外计数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该电路由光电输入电路,脉冲形成电路和计数与显示电路等组成,利用被检测物对光束反射,从而检测物体的有无。物体不限于金属,所有能反射光线的物体均可被检测。红外对射管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每当物件通过红外对射管中间一次,红外光被遮挡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计数脉冲,去触发一个十进制计数器,便可实现对物件的计数统计。

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考虑过确定了此系统的设计方案,图B-2-1所示即为此

系统原理框图

它包括脉冲发生器、计数器、、显示电路等几个模块组成。计数器完成99次

计时功能,译码显示当前的计数值。

2、主要电路原理分析

(1)电源模块。

5V稳定直流电,作为光电输入电路、脉冲形成电路(比较器)和计数电路与显示电路的工作电源.

(2)光电输入电路的设计。

1 :红外对射管的工作原理

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等优点。

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检测元件和转换电路。光学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类。检测元件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敏检测元件和光电检测元件。热敏元件应用最多的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受到红外线辐射时温度升高,电阻发生变化,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光电检测元件常用的是光敏元件,通常由硫化铅、硒化铅、砷化铟、砷化锑、碲镉汞三元合金、锗及硅掺杂等材料制成。

2:光电输入电路

红外对射管将输入电流在发射器上转换为光信号射出,接收器再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弱或有无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每当物件通过红外对射管中间一次,红外光被遮挡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发生一次变化.

3:光电输入电路原理图

(3)波形变换(1)NE555介绍1地GND

2触发

3输出

4复位

5控制电压

6门限(阈值)

7放电

8电源电压Vcc

555引脚图

(2)施密特触发器(脉冲整形电路)

施密特触发器是数字系统中最常见的的电路之一,它可以将缓慢变化的脉冲波形变换成数字电路中所需要的矩形脉冲,他的触发方式是电平触发。

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整形

(3)计数器

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具有进位和借位输出端。当需要进行多级扩展连接时,只要将前级的端接到下一级的CP +端,端接到下一级的CP -端即可。

74LS192功能表:

此系统计数器由两片74LS192制可逆计数器构成。秒脉冲接在个位计数器的减脉冲输入端,利用个位的减借位位与十位计数器相连,实现计数器之间的级联。 利用预置数端LD 实现异步置数,利用清零端MR 实现直接清零。

计数器电路连接图如图B-2-4所示

(3)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由译码器74LS48与7段共阴数码管组成。

74LS48输入信号为BCD 码,输出端为a 、b 、c 、d 、e 、f 、g 共7线,另有3条控制线。LT 端为测试端,当0=LT 时,无论输入端A 、B 、C 、D 为何值,a ~g 输出全为高电平,使7段显示器件显示“8”字型,此功能用于测试器件。RBI 端为灭零输入端。在1=RBI ,条件下,当输入A 、B 、C 、D=0000时,输出a ~g 全为低电平,可使共阴LED 显示器熄灭。但当输入A 、B 、C 、D 不全为零时,仍能正常译码输出,使显示器正常显示。RBO 端为消隐输入端。该输入端具有最高级别的控制权,当该端为低电平时,不管其他输入端为何值,输出端a ~g 均为低电平,这可使共阴显示器熄灭。另外,该端还有第二功能——灭零信号输出端。当该位输入的A 、B 、C 、D=0000时,此时输出低电平;若该位输入的A 、B 、C 、D 不等于零,则输出高电平。

显示电路原理图如图B-2-5所示,三个控制端口全部接高,只用74LS48的译码输出功能,74LS484个输入端连接74LS192计数器的输出端,7个输出端连接7段数码管a~g 输入端。

图B-2-5 74ls48功能表

数码管

该实验电路采用的是共阴数码管,显示0~99的数字。

三、系统测试

2、测试结果

在调试中,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接通电源后,挡住光电开关,但是数字显示管不会计数;②电路焊好后,出现的错误是:LED的f段不能亮,而且不能正常计数,输出端不能正常输出脉冲。

对应解决方案:

①检查电路,查看电路是否有引脚接通的现象,即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有引脚接通,而导致数码管总是多亮一段;

②光电开关可能正负极接反了,延长释放电流的时间,以保证障碍物有足够时间通过第二个红外计数器;

⑦用万用表测试各条接线的电压,发现芯片的接线错误,因此LED的f段不能正常发亮,LED显示器也不能正常计数以及开机清零。

三、结论

1、能够实现非接触式的计数统计功能;

2、电路基本要求内含红外发射和接收装置、计数显示;

3、技术指标:a) 计数器能从0计数至99 b)红外对管距离要不能达到3cm以上。

四、心得体会

1、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传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各种测试中不同传感器的选择方法。

2、培养具有综合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测试问题的基础理论;

3、培养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实践证实理论,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是我们快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经过试验,才能发现问题。

五、附录

1、电路原理图

总绘图如图B-5-1所示

原件清单:

电阻:2k,20k,200; 74LS192:2个

红外传感器:1个 74LS48:2个

七段数码管:2个电源

16脚插槽:5个 8脚插槽:1个

导线若干电容: 104一个

红外计数器

计数器: 计数是一种最简单基本的运算。计数器就是实现这种运算的逻辑电路,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主要是对脉冲的个数进行计数,以实现测量、计数和控制的功能,同时兼有分频功能,计数器是由基本的计数单元和一些控制门所组成,计数单元则由一系列具有存储信息功能的各类触发器构成,这些触发器有RS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及JK触发器等。计数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广泛,如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器中对指令地址进行计数,以便顺序取出下一条指令,在运算器中作乘法、除法运算时记下加法、减法次数,又如在数字仪器中对脉冲的计数等等。计数器可以用来显示产品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主要是用来表示产品已经完成了多少份的折页配页工作。它主要的指标在于计数器的位数,常见的有3位和4位的。很显然,3位数的计数器最大可以显示到999,4位数的最大可以显示到9999。 红外对射式水泥计数器: 红外对射式水泥计数器,改变了传统以脉冲式计数模式,其特点是将计数的逻辑由原来的脉冲信号转变为按“袋时”计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在输送带上“连包”的问题。 产品介绍: 红外对射式水泥计数器,改变了传统以脉冲式计数模式,其特点是将计数的逻辑由原来的脉冲信号转变为按“袋时”计数,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的解决了水泥在输送带上“连包”的问题。 KM-JS802袋装水泥计数器就是采用了红外对射式的计数器逻

辑,它是根据水泥厂的实际需求而研发的,运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PS物体检测模块”,采用“对射式”红外信息采集模式,根据物体经过传感器的“时间长”来判断计数量,能够有效的解决水泥包输送过程中多存在连包、叠包等不规则现象;运用了“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于恶劣的现场环境。同时它可按设置的预定数进行精确自动控制,即当计数达到和预定数值时,机内执行继电器动作,用来开关电器设备,达到自控的目的(可以控制皮带或包装机)。安装简单,操作简便,配件易购;适用于与平(货)台汽车袋装水泥装车机,高台汽车袋装水泥装车机上使用。 产品性能: 1、精确计数:运用了目前最为先进的“PS物体检测模块”能够达到精确计数。 2、连袋识别:采用“对射式”红外信息采集模式根据“袋时“来计数,有效解决连袋问题,最多可以识别8包连包。 3、抗干扰强:运用了“防脉冲干扰平均值滤波法”具有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 4、自动控制:当计数达到和预定数值时,机内执行继电器动作可以自动控制皮带或包装机。 5、提前报警:可接报警装置,在装车的过程中可以设定提前报警,提醒作业人员装车将要完成。(报警装置为可选配件,可由厂方自行购买。)

实验四 计数器电路设计

实验四、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数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路的设计、编译、仿真和下载测试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的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2)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并行置数的加减可控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 3)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的BCD码加法计数电路, 2、扩展要求 1)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的六十进制加法计数电路 2)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的二十四进制加法计数电路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建立一个工程项目,路径如:D:\A0512301\forth,项目名和顶层实体名为count。 2、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的4位二进制计数器,并进行编译仿真与下载测试; 3、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并行置数的加减可控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并进行编译仿真与下载测试; 4、设计一个具有异步复位和同步使能的十进制加法计数电路,并进行编译仿真与下载测 试; 五、参考程序 1、四位加法计数器 LIBRARY IEEE ;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 ENTITY CNT4 IS PORT ( CLK : IN STD_LOGIC ; Q :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 ; END ; ARCHITECTURE bhv OF CNT4 IS SIGNAL Q1 :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BEGIN PROCESS (CLK) BEGIN 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 Q1 <= Q1 + 1 ; END IF; END PROCESS ; Q <= Q1 ; END bhv; 2、异步复位,同步使能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LIBRARY IEEE;

基于51单片机的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测速机的简易设计

光电传感器——基于红外反射式的测速机

引言 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转速的场合。转速是电动机极为重要的一个状态参数,在很多运动系统的测控中,都需要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不论是直流调速系统还是交流调速系统,只有转速的高精度检测才能得到高精度的控制系统。迄今为止,测速可分为两类:模拟电路测速和数字电路测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测速装置。这样的速度测量装置测量范围宽、工作方式灵活多变、适应面广,具有普通数字测速装置不可比拟的快速性、精确性和优越性。 一:设计思路 用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接受红外光的二极管组成一套光电管。当检测到物表面为黑色时,反射光很弱,接收端检测到的光线可以忽略,使接收端呈现一种状态,例如开关管截止;当被检测物表面为白色时,反射光强烈,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被接收端全部接收,使接收端呈现另一种相反的状态,例如开关管开通。这两种相反的状态表现在电路中,就是高低电平组成的脉冲信号。由此,我想到用一个比较器来比较两种接受到的信号,从而输出“0”“1”两种高低电平,并把两种信号传给单片机进行统计,然后利用设定算法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数码显示管显示计算结果。 二:所需模块 本测速系统共有两个模块构成,一个为光电传感器部分,用于接收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即高低电平信号;另一个为单片机部分,用于接收高低电平信号并通过内部计算,然后再通过数码显示管显示测出的结果。 (一)光电传感器部分 (1)LM339工作原理及管脚图: LM339类似于增益不可调的运算放大器。每个比较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两个输入端中的一个称为同相输入端,用“+”表示,另一个称为反相输入

红外可逆计数器设计

《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题名称:红外可逆计数器设计 指导老师:曾维友

一、课题名称: 红外可逆计数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红外可逆计数器,要求: 1、当一物体沿某一方向经过计数器时,计数器进行加一计数;而物体沿反方向经过计数器时,计数器进行减计数; 2、用数码管显示当前的计数值,最大计数值为1000; 3、设计方案经济、实用、可靠。 三、设计方案: 方案(1):红外发射管 + 一体化按收头:适用于发射管与接收管距离较大的情形 方案(2):槽型光电开关:适用于发射管与接收管距离较小的情形 方 波发生器 TSOP34838 38KHz 单片机系统 显示模块 单 片机系统 显示模块 Vcc

四、方案选择 由以上两种方案的设计框图可以看出:两种方案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光电发射和接收装置,方案一釆用的是红外发射管加上一体化接收头,适用于发射管与接收管距离较大的情形,而且为了防止误动作,在光电发射部分加入了方波调制电路,因而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而方案二的电路比较简单,只用了一个槽型光电开关,外加两个限流电阻和一个反相器,这种电路适用于发射管与接收管距离较小的情形。考虑到越来越多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和各种公共场所需要进行自动计数,而在这种情形下发射管与接收管距离一般都比较较大,加之方案一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综合以上考虑,我们选择了方案一。 五、模块设计 1、方波发生电路 方波发生器的组成方式很多,可以用集成运放构成,可以用一些定时芯片构成,也可以用一些数字门电路构成。由于在数电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对此比较熟悉,电路也比较简单,而且性能良好,因此我们选择了用NE555构成的方波发生器。电路如下:

数字电路设计--------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数字电路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电信111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设计题目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二.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74系列的芯片和LED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规定的电路。三.设计任务 (1)完成一个二十四进制的计数器。 (2)LED显示从00开始,各位计数从0—9,逢10 进1,是为计数0—5。23显示后,又从00重新开始计数。 四.设计思路与原理 (一)设计思路框图 →→→ → (二)LED简介 LED是一种显示字段的显示器件,7个发光二极管构成七笔字形“8”,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小数点。七段发光管分别称为a、b、c、d、e、f,g,构成字型“8”,如图(a)

所示,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上施加一定的电压时,某些段被点亮发光。不加电压则变暗,为了保护各段LED不被损坏,需外加限流电阻。 其真值表如下:

(三)原件总汇表:计数器74LS00D(U7A,U7B),74HC390N-6V(U3A,U6A),74LS47N(U1,U5);与门:时钟脉冲: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电感:电容:电源 五.电路图仿真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电路仿真

六.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次的数字电路设计,是我更深的了解到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电路分析与计算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仿真,更加抽象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结合在一起,加深了对数电一些基本定理的理解与运用。虽然在这学期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的不是很好,但是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通过同学的帮组还是完成了。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是从中也让我明白了:要想做好这个课程设计,就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不要怕麻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主动去问同学或者老师。和查阅材料,保持着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发挥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了才能让我们做的更好。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经过我们一个学期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我们已经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让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独立完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了,不过当中还是遇到许多不懂的问题。

光电传感器测速

光电传感器测速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滨江学院 题目: 光电传感器测速 院系: 电子工程系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 007 成员:010 053 指导教师: 2014年11月15日

目录 引言………………………………………………………………… 1 设计思路…………………………………………………………… 2 所需模块…………………………………………………………… 光电传感器部分…………………………………………………………………… LM339工作原理及管脚图…………………………………………… 整体连线图………………………………………………………………… 3 单片机部分………………………………………………………… 单片机外部连线图………………………………………………………………… 单片机内部主程序流程图………………………………………………………… 4 测速原理…………………………………………………………… 5 所需器件…………………………………………………………… 6 总结……………………………………………………………… 附录1 整体电路图................................................附录2 源程序代码................................................附录3实物图......................................................参考文献 (27)

引言 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转速的场合。转速是电动机极为重要的一个状态参数,在很多运动系统的测控中,都需要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测量,不论是直流调速系统还是交流调速系统,只有转速的高精度检测才能得到高精度的控制系统。迄今为止,测速可分为两类:模拟电路测速和数字电路测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测速装置。这样的速度测量装置测量范围宽、工作方式灵活多变、适应面广,具有普通数字测速装置不可比拟的快速性、精确性和优越性。 1:设计思路 用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和一个接受红外光的二极管组成一套光电管。当检测到物表面为黑色时,反射光很弱,接收端检测到的光线可以忽略,使接收端呈现一种状态,例如开关管截止;当被检测物表面为白色时,反射光强烈,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被接收端全部接收,使接收端呈现另一种相反的状态,例如开关管开通。这两种相反的状态表现在电路中,就是高低电平组成的脉冲信号。由此,我想到用一个比较器来比较两种接受到的信号,从而输出“0”“1”两种高低电平,并把两种信号传给单片机进行统计,然后利用设定算法进行计算,最后通过数码显示管显示计算结果。 2:所需模块

最新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 海滨学院 课程设计题目: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班级:光电1101 学号: 11141006 姓名:陈国营

摘要 光电计数器的设计可以对某项物件进行计数,计数物件速度可慢,可快,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通过的物体进行计数,在生产流水线包装数量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既能节省劳动力有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其次它也是光电技术的基础。 在光电计数部分我们考虑到脉冲信号的稳定度、方便检测是否能够产生脉冲信号,因此在电压比较器和NE555之间我们选择了NE555,又要利用遮断式红外控制原理对通过的物件计数,为了感应良好,我们使红外发光管与光电接收管相对安放,同时为避免自然光线干扰引起的误计数,同时因实验室条件有限,在光电计数器工作时尽可能的让房间里没有自然光照射进来。本计数器可实现0~99的计数显示。 每当物件通过一次,红外光被遮挡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计数脉冲,去触发一个十进制计数器,便可实现对物件的计数统计。 关键字:计数脉冲感应光电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两年多来的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考验以及应用,也是相关专业的同学们开启理论通向实践之门的金钥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反映出同学们对于电子设备的熟练程度及对简单典型电路原理应用和了解。 本课程设计为光电计数器的设计。光电技术是一门得到迅猛发展的学科,已经渗透到许多的相关的科学领域,应用非常的广泛,而具有代表性的是半导体激光器的广泛应用,具有高量子效率的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的光电倍增管和第三代微光像增强器件的实用化,超大规模的CCD面阵的固体摄像器件已在工业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热成像光电中的红外焦平面技术的应用等等。 本文所讨论的光电计数器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利用光电感应信号发出的脉冲进行计数的一种简单光电系统。

红外计数器

红外线客流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外线所发射的红外线属于一种电磁射线,其特性等同于无线电或X射线。人眼可见的光波是380nm-780nm,发射波长为780nm-1mm的长射线称为红外线,本公司生产的红外线客流计数器优先使用的是接近可见光波长的近红外线。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红外线计数器工作时,由内部振荡回路产生的调制脉冲经反射电路后,由发射管辐射出光脉冲。当被测物体进入受光器作用范围时,被反射回来的光脉冲进入光敏二极管。并在接收电路中将光脉冲解调为电脉冲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和同步选通整形,然后用数字积分或RC积分方式排除干扰,最后经延时(或不延时)触发驱动器输出客流计数信号。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1.直接反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我公司的CX-009A) 直接反射红外客流计数器是一种集发射器和接收器于一体的传感器,当有被检测人体经过时,将红外发射器发射的足够量的光线反射到接收器,于是计数器就产生了计数信号。当被检测物体的表面光亮或其反光率极高时,直接反射式的红外客流计数器是首选的计数器。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2.反射板反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我公司的CX-009A) 反射板反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亦是集发射器与接收器于一体,红

外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板,反射回接收器,当被检测人体经过且完全阻断光线时,红外客流计数器就产生了检测计数人员信号。 红外线计数器原理 3.对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我公司的CX-008) 对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包含在结构上相互分离且光轴相对放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直接进入接收器。当被检测物体经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且阻断光线时,红外客流计数器就产生了计数信号。当检测物体是不透明时,对射式红外客流计数器是最可靠的检测模式。(技术相当简单,很容易掌握)

单片机测速

用单片机设计动态输入范围的PWM A/D转换器 时间:2010-02-06 来源:未知编辑:电气自动化技术网点击:202次字体设置: 大中小 1 COP820CJ芯片介绍 COP820CJ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款8位单片机,它内含64字节RAM和1k字节ROM,并带有24个I/O口,时钟频率为10MHz,工作电压为2.5~6.0V。COP820 CJ具有多输入唤醒(MIWU)、低压复位保护、片上模拟比较器和低电磁辐射设计等功能,其I/O口可编程为三态、推挽输出、弱上拉输入等类型。 COP820CJ的端口分为L/I/D/G四类。其中I口为4位输入端口,D口为4位输出端口,G口有6位I/O口和2位输入口,L口为8位I/O口。同时L口也是芯片的唤醒端口,其中L1和L2又是比较器输入口,L3又是比较器输出口。L口配有数据寄存器(LDATA[0DOH])和配置寄存器(LCONF [0D1H]),两寄存器可共同决定该端口的状态。具体关系见表1所列。 COP820CJ的片上RAM、端口、寄存器均可映射到00H~FEH的数据内存空间,其中C0~CFH段主要是唤醒及用看门狗控制寄存器,D0~DFH段有8 个端口类寄存器,E0~EFH段为计时器和系统寄存器。00~2FH及F0~FFH为RAM地址。其中,F0~FEH段可用作寄存器,并包括B地址寄存器[FCH]、X地址寄存器[FEH]和SP堆栈指针[FDH]三个专用寄存器。 2 COP820CJ的工作原理 2.1基本原理 利用COP820CJ的片上模拟比较器和脉冲宽度调制方式可以构成由软件调控且输入范围可变的A/D转换器。其工作原理图见图1所示。图中,L1和L2为比较器输入端,当电容电压小于输入电压时, L3端输出高电平脉冲。反之,L3输出低脉冲,并对低脉冲减1计数。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可通过L1、L2之间并联的两个背向二极管对电容C1快速充放电,以使两者电位迅速接近。 比较器允许的输入电压为0.4V~V CC-1.5V(此时电容电压与充电、放电时间之间为近似线性关系),实 际输入电压范围可能要更小一些。因此,可以通过设定高低脉冲的参数使电容电压始终保持在测量范围之内。若电源为5V,时钟频率为10MHz,脉冲周期为24个,即2.4μs,输入电压范围是1.0V~3.3V。那么,可以设置高脉冲为先低8个时钟,再高16个时钟;设置低脉冲为先高5个时钟,再低19个时钟。这样,如果L3始终输出高脉冲,电容电压V H将近似为V CC×16/24=3.30V;如果L3始终输出低电平,电容电压V L则近似为V CC×5/24=1.04V。进行A/D转换时,L3可根据比较结果输出高低脉冲,当脉冲数足够多时,计数器的值即代表了输入的电压值,并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N TON为计数器的值,N TOTAL为总脉冲数。 2.2转换时间及分辨率 由于脉冲周期为2.4μs,若脉冲总数为100,那么,进行两次计数的转换时间近似为2.4×100×2=480μs。当输入为高速变化的信号时,只需减少脉冲总数即可。如脉冲总数为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选择普通8051核的ST89C51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满足本设计要求,但已经停产故不宜选择。 方案二:选择加强型8051核的STC89C2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完全满足本设计要求。 方案三: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MC9S12XS128单片机,此单片机具有8路PWM,16路AD采集通道,2个UART,2个硬件SPI,具有背景调试功能,方便实时查看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值,具有80个引脚,硬件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方便控制,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二。 2. 显示器件的选择 方案一: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显示清晰,完全符合本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屏1602显示,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不过占用IO多,体积大,价格贵。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为了减少硬件资源,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一。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总方案确定 依据检测原理和设计思想经过细致比较研究得到如下总体设计方案: 2. LED 指示灯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 。发光二极管与 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 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 区注入到N 区的空穴和由N 区注入到P 区的电子,在PN 结附近数微米分别与N 区的电子和P 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 CPU stc89c52 数码管显示 位驱动 程序下载口 复位 红外光电开关A 直流输入 7805 5v 直流电源 红外光电开关B 蜂鸣器电路

数字电路实验 计数器的设计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七计数器的设计 姓名:黄文轩 学号:17310031 班级:光电一班

一、实验目的 熟悉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J-K触发器构成异步计数器和同步计数器。 二、实验器件 1.数字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示波器。 2.虚拟器件: 74LS73,74LS00, 74LS08, 74LS20 三、实验预习 1. 复习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①根据设计要求获得真值表 ②画出卡诺图或使用其他方式确定状态转换的规律 ③求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④根据已有方程画出电路图。 2. 按实验内容设计逻辑电路画出逻辑图 Ⅰ、16进制异步计数器的设计 异步计数器的设计思路是将上一级触发器的Q输出作为下一级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置所有触发器的J-K为1,这样每次到达时钟下降沿都发生一次计数,每次前一级 触发器从1变化到0都使得后一级触发器反转,即引发进位操作。 画出由J-K触发器组成的异步计数器电路如下图所示:

使用Multisim仿真验证电路正确性,仿真图中波形从上到下依次是从低位到高位 触发器的输出,以及时钟信号。: 可以看出电路正常执行16进制计数器的功能。 Ⅱ、16进制同步计数器的设计 较异步计数器而言,同步计数器要求电路的每一位信号的变化都发生在相同的时间点。

因此同步计数器各触发器的时钟脉冲必须是同一个时钟信号,这样进位信息就要放置在J-K 输入端,我们可以把J-K端口接在一起,当时钟下降沿到来时,如果满足进位条件(前几位触发器输出都为1)则使JK为1,发生反转实现进位。 画出由J-K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的同步计数器电路如下图所示 使用Multisim仿真验证电路正确性,仿真图中波形从上到下依次是从低位到高位触发器的输出,计数器进位输出,以及时钟信号。:

基于单片机的测速仪

NANHUA University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测速仪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0年 12 月 31日

《单片机课题设计》任务书

3.主要参考文献: [1] 胡汗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钱晓捷.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高等学校教材,2005 [3] 张洪润. 张压凡.传感器与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洪建.蒙建波.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 吕宁. 水箱水位PLC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2005 [6] 刘东红.利用单片机89C52的一个并行I∕O口实现多个LED显示的一种简单方法,国外电子元器件.2002年(8) [7]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9]李嗣福.计算机控制基础.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0]黄丹辉. 党向荣.微机测控系统中的接地系统设计, 2002.4.20 [11]蒋亚东.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2 [12]陈艾. 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1 [13]戴佳、戴卫恒刘博文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2 [14] 谢淑如,郑光钦,杨渝生 .Protel PCB 99 SE电路板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6] 江晓安、董秀峰. 模拟电子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1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 2010.12.15 布置任务,教师讲解设计方法及要求 2 2010.12.16--2011.12.20 学生查找阅读资料,初定方案,小组会议讨论并确定方案 3 2010.12.21-2010.12.27 硬件电路设计及程序编写 4 2010.12.28-2010.12.30 仿真、实验并写说明书,小组讨论 5 2010.12.31 答辩 主指导教师肖金凤日期: 2010 年 12月 14日

红外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DOC)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 /2016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小型数据设计 题目:红外线计数器 专业班级:计算机1401 学生姓名:何亚茹赵君王中昆 学号:140210122 140210107 140210121 指导教师:生龙 设计周数:二周 设计成绩: 2016年01月08日

目录 1 程序设计 (1) 2 课程设的主要内容 (1) 2.1设计的要求.............. . (1) 2.2创新方案及原理分析 (1) 2.3方案论证与选择 (2) 2.4软件的设计 (3) 3主要芯片设计 (4) 3.1介绍 (4) 3.2 51 单片机的特点 (5) 3.3数码管 (7) 4系统设计 (8) 4.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 (8) 4.2红外线检测电路 (9) 4.3计数显示部分 (10) 4.4蜂鸣器报警电路 (10) 4.5按键控制电路 (11) 5 红外计数器程序设计 (11) 5.1主程序设计 (11) 5.2子程序设计 (13) 6总结 (15) 7参考文献 (16)

1、程设计目的 课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手动计数器。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的设计等,以便掌握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掌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产品开发的技术方法,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设计的要求 1.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红外线计数器。有物体经过红外对管时计数一次。计数的范围是0~99, 计数满时,又从零开始计数。 2.整个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报警能力。 3.将计数值准确显示出来。 2.2创新方案及原理分析 总体电路是由AT89C51单片机系统、红外光电管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数码管显示部分、复位电路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2.1所示 图 2.1 整体方框图 红外传感器感受到外界信息时,产生高低电平,通过软件程序设置单片机内部寄存器,当传感器的高低脉冲被单片机接收到时,单片机产生中断,中断产生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通过设置中断服务程序,进行计数。并通过P0 口将计数信息传送至数码管,数码管显示计数的个数。当电路断电后重新启动计数器时,系统自动复位(上电自动复位),以00开始重新计数。

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1 - 湖南科技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计数器设计姓名李建雄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09030303 指导教师戴巨川 成绩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2 -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我们所学习的单片机课程,按照课程要求进行的课程检验。单片 机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尤其是对于我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来说它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使我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根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电子技术和微机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的档次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其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核心部分。 随着计数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数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硬的技术也成为众多生产厂商竞争的焦点之一。厂商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断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的种类。 现计数器的种类以增加到:电磁计数器、电子计数器、机械计数器(拉动机械计数器、转动机械计数器、按动机械计数器、测长机械计数器)、液晶计数器等。 计数器的应用范围也遍布印刷、纺织、印染、针织、电缆、电讯、军工、轻工、机械、开关、断路器、矿山、实行多班制的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织带机、制线、制带、造纸、制革、薄膜、高压开关电器产品、试验设备,印刷设备、短路器、医疗、纺织、机械、仓库和码头的货运、行人及车辆过往的数量计数、冶金、食品、国防、包装、配料、石油、化工、发电、机床、仪表、自动化控制等行业。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 3 - 目录 2.2设计原理 (6) 数码管的介绍 ............................................................................................................................... - 11 -3.3电路仿真. (11)

基于51单片机的光电编码器测速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光电编码器测速

光电编码器是高精度位置控制系统常用的一种位移检测传感器。在位置控制系统中,由于电机既可能正转,也可能反转,所以要对与其相连的编码器输出的脉冲进行计数,要求相应的计数器既能实现加计数,又能实现减计数,即进行可逆计数。其计数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纯粹的软件计数和硬件计数。文中分别对这两种常用的计数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计数方法,利用80C51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实现对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加减可逆计数,既节省了硬件资源,又能得到较高的计数频率。本设计就是由单片机STC89C52RC芯片,光电编码器和1602液晶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光电编码器测速器。该系统有两个控制按键,分别用于控制每秒的转速和每分钟的转速,并将速度用1602液晶显示出来。该测速器测速精准,具有实时检测的功能,操作简单。 关键词:光电编码器,51单片机,C语言,1602液晶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4) 1.1 设计任务 (4) 1.2 设计要求 (4) 二、方案总体设计 (5) 2.1 方案一 (5) 2.2 方案二 (5) 2.3 系统采用方案 (5) 三、硬件设计 (7)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7) 3.2 液晶显示模块 (7) 3.3 系统电源 (8) 3.4光电编码器电路 (8) 3.5 整体电路 (9) 四、软件设计 (10) 4.1 keil软件介绍 (10) 4.2 系统程序流程 (10) 五、仿真与实现 (12) 5.1 proteus软件介绍 (12) 5.2 仿真过程 (12) 5.3 实物制作与调试 (13) 5.4 使用说明 (14) 六、总结 (15) 6.1 设计总结 (15) 6.2 经验总结 (15) 七、参考文献 (16)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选择普通8051内核的ST89C51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满足本设计要求,但已经停产故不宜选择。 方案二:选择加强型8051内核的STC89C2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完全满足本设计要求。 方案三: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MC9S12XS128单片机,此单片机具有8路PWM,16路AD采集通道,2个UART,2个硬件SPI,具有背景调试功能,方便实时查瞧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值,具有80个引脚,硬件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方便控制,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二。 2、显示器件的选择 方案一: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显示清晰,完全符合本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屏1602显示,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就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不过占用IO多,体积大,价格贵。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为了减少硬件资源,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一。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总方案确定 依据检测原理与设计思想经过细致比较研究得到如下总体设计方案:

2、 LED指示灯 它就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就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与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与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与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就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约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管子的电流。 3、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与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与集电极C,就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在本设计中选择了PNP 三极管用来驱动蜂鸣器个双位数码管。 4、双位数码管 显示的种类很多,从液晶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到CRT显示器等,都可以与微机连接。其中单片机应用系统最常用的显示就是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简称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简LCD。LED显示器价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接口方便,LCD可显示图形,但接口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该电路使用双位7段LED构成字型“8”,另外还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符号及小

计数器设计和原理

二.计数器设计 1.实验目的 计数器在数字逻辑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对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分频和产生序列信号,也可以用在计时器和串并转换等电路。这次实验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Robei和Verilog语言来设计一个4比特计数器。 2.实验要求 计数器对每个时钟脉冲进行技术,并将计数值输出出来。这个实验我们来设计一个4比特的计数器,其技术范围在0~F之间,也就是计数到最大值16. 设计波形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计数器输出波形要求 3.实验内容 3.1 模型设计 1)新建一个模型。点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者点击菜单“File”然后在下 拉菜单中选择“New”,会有一个对话框弹出来(如图2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你所设计的模型。

图2. 新建一个项目 参数填写完成后点击“OK”按钮,Robei就会生成一个新的模块,名字就是counter,如图3所示: 图3. 计数器界面图 2)修改模型。在自动生成的界面图上进行名称的修改,输入引脚为clock, enable 和reset,输出引脚修改成count。其中count引脚的“Datasize”为4比特,用户可以输入4,也可以输入3:0。为了区分每个引脚,我们可以修改每个引脚的Color值,并点回车保存。修改完成后如图4所示。如果选中模块,按“F1”键,就会自动生成一个Datasheet,如图5所示。

图4. 修改引脚属性 图5. “Datasheet”截图 3)输入算法。点击模型下方的Code(如图6所示)进入代码设计区。

图6. 点击Code输入算法 在代码设计区内输入以下Verilog代码: always @ (posedge clock) //学习always语句的写法,并设置敏感信号。时钟上升沿触发begin //学习Verilog if else语句的写法 if (reset == 1) begin count<= 0; end //if enable is 1, counter starts to count else if (enable == 1) begin count <= count + 1; end end 4)保存。点击工具栏图标,或者点击菜单“File”中的下拉菜单“Saveas”, 将模型另存到一个文件夹中。 5)运行。在工具栏点击或者点击菜单“Build”的下来菜单“Run”,执 行代码检查。如果有错误,会在输出窗口中显示。如果没有错误提示,恭喜,模型counter设计完成。 3.2测试文件设计

单片机红外线测速表

课题:单片机红外线数字转速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设计内容及要求:转速测量的原理,红外线发射和接受管测量转速的方法,给出详细电路设计过程和原理图 1、转速测量的原理 测量的方法不同,会造成测量的原理有所不同,我在网上查找得到结果是,转速测量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直接法,即直接观测机械或者电机的机械运动,测量特定时间内机 械旋转的圈数,从而测出机械运动的转速; 另一类是间接法,即测量由于机械转动导致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从这些物 理量的变化与转速的关系来得到转速。同时从测速仪是否与转轴接触又可分为 接触式,非接触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速方法有光电码盘测速法、霍尔元件 测速法、离心式转速表测速法、测速发电机测速法、漏磁测速法、闪光测速法 和振动测速法。 a光电码盘测速法(这是本文采用的方法) 这是通过测出转速信号的频率或周期来测量电机转速的一种无接触测速法。光电码盘安装在转 子端轴上,随着电机的转动,光电码盘也跟着一起转动,如果有一个固定光源 照射在码盘上,则可利用光敏元件来接受光,接收到光的次数就是码盘的编码数。若编码数为l,测量时间为t,测量到的脉冲数为N,则转速n=(N/t*l)*60。 b霍尔元件测速法利用霍尔开关元件测转速的。霍尔开关元件内含稳压 电路、霍尔电势发生器、放大器、施密特触发器和输出电路。输出电平与TTL 电平兼容,在电机转轴上装一个圆盘,圆盘上装若干对小磁钢,小磁钢越多, 分辨率越高,霍尔开关固定在小磁钢附近,当电机转动时,每当一个小磁钢转 过霍尔开关,霍尔开关便输出一个脉冲,计算出单位时间的脉冲数,即可确定 旋转体的转速。 c离心式测速法离心式转速表是利用物体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测量转 速的。当离心式转速表的转轴随被测物体转动时,离心器上的重物在惯性离心 力作用下离开轴心,并通过传动系统带动指针回转。当指针上的弹簧反作用力 矩和惯性离心力矩相平衡时,指针停止在偏转后所指示的刻度值处,即为被测 转速值。这就是离心式转速表的原理。测转速时,转速表的端头要插入电机转 轴的中心孔内,转速表的轴要与电机的轴保持同心,否则易响准确读数。

基于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设计(毕业论文)

红外线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摘要 随着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和各种公共场所 需要进行自动计数。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计数器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非接触式红外计数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设计采用一对红外发射接收管作为红外计数器的信号检测头,具有价格低廉,抗干扰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收此红外线,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低电平信号.当有人或物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放大器将输出高电平,同时将这个电平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控制计数,并且使数码管显示数值。这样就得到要统计的人或物的数量。 关键字:自动计数;单片机;数码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前言 (4) 1.2、选题背景 (4) 1.3、设计要求 (5) 1.4、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5) 1.5、此次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解决问题 (5) 第二章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6) 2.1、方案论证与选择 (6) 2.2、系统总体框图和原理 (8) 2.3、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9) 2.3.1、电源供电电路 (9) 1. 桥式整流电路: (10) 虑波电路分析 (11)

稳压电路 (12) 2.3.2、红外线检测部分 (13) 2.3.3、数码管显示部分 (14) 2.3.3.1、LED数码管的特点: (15) 2.3.3.2、数码管动态扫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3、数码管驱动部分 (16) 2.3.3.4、单片机计数及控制部分 (17) 复位电路 (21) 复位电路的分类 (21) 3.4、系统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程序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程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全电路图 (23) 3.5.1、原理图 (23) 3.5.2、PCB板图 (24) 第三章结论 (24) 谢辞 (26)

数电脉搏计数器电路课程设计

烟台南山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脉搏计数电路设计 姓名:___ XXXXXX ___ 所在学院:_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所学专业:_ 自动化 班级:___电气工程XXXX 学号:___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_____ XXXXXXXX ___ 完成时间:____ XXXXXXXXXXXXX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 学时:40学时学分:1学分适应班级:12电气工程 二、进度安排 本设计共安排1周,合计4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实习动员及准备工作:2学时 总体方案设计:4学时 查阅资料,讨论设计:24学时 撰写设计报告:8学时 总结:2学时 教师辅导:随时 三、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电子课程之后,按照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要求进行独立设计的能力。初步掌握数字电子线路的安装、布线、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训练、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组装调试方法。其中理论设计包括总体方案选择,具体电路设计,选择元器件及计算参数等,课程设计的最后要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把设计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若有实践条件,把实践容上升到理论高度。 2、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采用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集中到设计室进行。做到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实训期间累计旷课达到6节以上,或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学生,该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在实训期间需要外出查找资料,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方可外出。 课程设计的任务相对分散,每3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课题的设计。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协作,同一小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