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影视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鼓励影视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鼓励影视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鼓励影视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我区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我区影视文化企业、根据《中共厦门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厦委发〔2012〕1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影视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厦府〔2010〕208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1.工商、税务登记注册在本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影视文化产业的企业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影视产业园区运营企业;影视节目拍摄、制作、发行公司;影视工作室;影视服装、化妆、道具制作公司;影视器材租赁公司;演员经纪公司;培训公司;剧本创作公司及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影视相关配套企业等;

2.在本区取景拍摄的影视剧组(不含微电影)。

第三条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企业除享受国家和省、市扶持政策外,还可享受以下扶持:

一、税收奖励

1.企业税收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影视文化企业,自入驻本区当年起,给予10年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补贴,前3年按其缴纳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形成的区级留

存部分的100%给予奖励,第4年起按80%给予奖励,第6年起按60%给予奖励。

2.个人所得税奖励。凡在本区工作、纳税的影视从业人员,年度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产生,下同)总额超过10万的,给予所缴纳个人所得税区级留存部分100%奖励,5万以内的,给予所缴纳个人所得税区级留存部分80%奖励;奖励期5年。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符合条件的影视企业自注册之日起第二年可申办“所得税核定征收”。

二、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实施重点发展项目所实际发生的利息给予补贴,每个项目的贴息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年贴息率最高不超过当年国家规定的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补贴额最高不超过实际利息发生额的60%,每年贴息额最高不超过80万。

三、参展补贴。对参加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展会的企业,经审核,给予展位费20%-50%的资助,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第四条影视产业公共配套服务扶持

1.以市影视产业服务中心为对外服务窗口,建设影视企业、取景地、影视人才等数据库,提供咨询服务,并为在本市摄制的影视剧组提供协调服务。

2. 支持影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经认定并落在本区的影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按每个项目实际总投资额的30%给予建设经费补助,并给予一定期限的运营费用补贴。同一项目若已享受市级相关政策扶持,则按照市级扶持金额的30%给予补助。

3.建立本区区影视拍摄公共场景资源目录,经报备在本区拍摄的影视剧组免费开放目录里的场景资源。

4.经报备的在本区拍摄的影视剧组,若由本辖区企业提供的需有偿拍摄的外景地、摄影棚及道具制作、剧组外联服务等项目,按照项目合同金额的30%给予补贴,每个剧组补贴最高不超过30万元。同一剧组若已享受市级相关政策补贴,则不重复享受该项补贴。

5.鼓励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对经影视管理部门认定并设在本区的培训机构,所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被纳入市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影视人才库的,按每位学员1000元给予培训机构补贴。

6.鼓励本地影视人才和高校学生创业相关扶持办法参照《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执行。

第五条优秀作品奖励

1. 对在福建省立项、备案且本区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的每集奖励5万元;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八套)黄金

时段首播的每集奖励4万元,在省级上星频道黄金时段首播的每集奖励1-2万元;对本区企业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纪录片项目,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九套)首播的每集奖励3万元。

2.注册在本区的影视企业拍摄制作或发行的电影作品在全国院线公开播映,票房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

3.对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飞天奖、金鹰奖等的电视或电影创作企业(不含个人奖),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4.对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国际艾美奖等国际重大奖项的影视创作企业(不含个人奖),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

第六条招商奖励

鼓励影视产业园区开展影视企业及剧组的招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注册在本辖区的文化影视产业园区或运营企业,在招商企业项目正式运营后,按照招商一家奖励5万元的标准,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奖励。

第六条申请办理扶持奖励的程序为:

1.由企业向区文发办提交申请,经区文发办初审,报区文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奖励,原则上按季度

进行奖励。

2. 满足申请条件的企业除提报专项申请表、身份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外,还需提供以下资料:

(1)申请税收奖励的,需提供企业完税证明;

(2)申请个人所得税奖励的,需提供年度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收入所得税完税证明;

(3)申请参展补贴的,需提供展会交易合同及发票;

(4)申请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资助的,需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控制性详规等相关资料,以及相关合同等复印件;

(5)申请剧组来拍摄奖励的,需提供备案登记表、场景拍摄、摄影棚租赁、道具制作、剧组外联服务等合同及发票复印件;

(6)申请人才培训扶持的,需提供企业培训资质证明、课程设置、及审核部门认定需要的其他报备材料;

(7)申请创新创业鼓励的,需提供创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控制性详规等相关资料;

(8)申请发行播出奖励的,需提供备案登记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摄制电影许可证》或《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播出证明等复印件、收视情况材料、其他与申报

作品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中外合拍项目需提供《中外合作摄制电影许可证》复印件;

(9)申请优秀获奖作品奖励的,需提供相关文件复印件、主管部门审核证明、获奖证书等;

第七条企业同时符合本办法与本区出台的其他区级扶持政策时,不重复获得扶持奖励。

第八条对区重点项目,或是非本区的国内外重点影视企业来厦拍摄,反映地方特色,提升本区知名度及带动本区旅游的影视剧项目,可实行“一企一策”或者“一项一策”进行扶持。

第九条本办法规定的扶持资金从年度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中列支。

第十条本办法由区文发办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规划内容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等有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与规划内容体现创新、特色和区域一体化等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但又要跳出行业和区域自身的限制,从长远来设计和确立产业发展蓝图,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体系。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产业发展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驱动因素、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区域经济影响作用明显不同。因此,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不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 (一)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 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从不同行业的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特征出发,分析该行业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判断和分析该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析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有时从行业角度来看,某行业并不代表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反,有些行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不一定突出,但它也许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应该从行业自身和区域视角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准确分析和把握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不同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制定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基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跳出区域或行业自身的束缚,从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视角来分析产业整体、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等在发展水平、产业关联、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三)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及其特点分析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法,以吉庆街为切入点,试对武汉市文化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调查研究表明,城市的草根文化传承和经济价值开掘之间存在矛盾,商业化发展模式的不合理规划不断冲击传统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这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如果施以正确决策,加之多方调和努力,吉庆街必将再现辉煌。 关键词:吉庆街文化传承城市建设 “吉云照影觥筹尽显生活秀,庆语映灯弦歌舒展岁月稠”。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大智路与江汉路之间的吉庆街,是一条集聚排档美食文化和汉味民俗文化的历史名街。其开放的经营方式和平民化的表演方式受到了市民的追捧,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吉庆街缺乏公共配套措施、建筑老化等等问题逐渐暴露。2009年3月,江岸区政府对吉庆街进行了全面整改。改造采用“异地重建”的方案,以保护修复为主,拆除违章建筑,力争还原街区历史风貌,打造民俗创意区和文化馆藏区。然而,整改后的吉庆街反现萧条,商家惨淡经营,人气每况愈下。2016年12月,重新竣工的吉庆街焕然一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以

吉庆街为对象,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一、吉庆街文化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查前后经过设计问卷、实地考察、分发问卷、采访经营者、阅读相关文献、分析数据的工作,于2016年6月启动,前后开展3次集体调研,共收集线上线下调查问卷255份,对经营者、管理者进行了2次采访。本文采用问卷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一)调查样本分析 1.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吉庆街商圈的人群总体呈现出年龄层低、省内出身、教育水平高、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四大特点。 其主要年龄层在25岁以下(44.31%),超过半数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下(53.33%)。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在义务教育程度以上(83.13%,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占44.31%)。常住于大中型城市(74.12%,其中大城市占49.41%。来自于本省、本市的人员占83.53%,其中省内非武汉市出身者更是占到47.84%),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年度文化娱乐休闲消费额度在1000―5000元之间(51.37%)。如此看来,吉庆街的潜在消费者为年轻人群。 2.受访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在受访者得到信息的渠道中,通过各类传媒和亲友介绍

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一篇某市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广播影视产业,充分发挥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市广播影视工作实际,市广电局党组中心组对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末,我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影院1座,电视台1座,实验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2座,电影院1座;企业广播电视站3座。市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县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1套;企业站电视节目1套。市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34小时3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2小时30分;县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21小时2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1小时50分;企业站每天自制节目36分钟。市级广播全年播出1460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65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2410小时;县级广播全年播出915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54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0110小时;企业站电视全年播出2905小时。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市级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县级广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光缆干线1266千米,有线电视用户13.6万户。

全市广播影视从业人员742人,其中市级364人、县级291人、企业站87人。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4116万元,其中市级2570万元、县级1020万元、企业站526万元,预计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超过4700万元。 二、现状分析 我市广播影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广播影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产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主要体现在: 1.基础较好。 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离不开宣传、事业、管理和队伍等几方面因素。近年来,我市广播影视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广播影视节目的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事业建设发展迅速,广播影视有效覆盖面显著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加强,广播影视社会行业工作格局得到规范;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广播影视系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调动。这些工作取得的成绩,都为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总量增加。 我市的广播影视产业经营创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形成产业雏形,进入21世纪后快速发展,产业经营创收总量从最初的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到末达到4116万元,年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全】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及未来市场机遇

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及未来市场 机遇

前言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又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全面的政绩观,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加快林业建设,促进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宿迁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决定》,实施“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竞争策略的一项现实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在崛起为世界木材加工产业大国的历史关头,一方面,木材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引起世人瞩目,另一方面,因受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制约而影响成长。今后5-10 年,既有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全球生产要素流入和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又面临资本全球化、市场化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木材加工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发展的引擎是消费、投资和出口。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按照8%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如此大规模的内需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当前,木材加工产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一样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强劲地拉动着木材加工产品的需求。宿迁木材加工产业只有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超越自我,才能做大、做强。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及如何做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及如何做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开始试点,2006年起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开,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并不断取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党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党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以及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深刻分析,其战略意义极为深远。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更加突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国际上看,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我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同时要看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目前,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发展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和意识形态安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全社会精神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没有充分发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方面的功能。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文化建设自身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同时要看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综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适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优势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优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截止至2015年)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动漫、电视剧、电影、综艺上与他国比较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优势,以及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影视产业,困境,优势 自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文化科技产业不断发展,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显示出欣欣向荣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多,中国风吹遍了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的文化也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涌入中国。随着有限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中,影视产业具有的普适性和网络的便捷将各国的文化竞争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开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认清目前影视产业的困境和优势,在世界这个文化交流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一、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 (一)资源利用率不足 中国的文化资源丰富,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历朝历代的历史、文学、典故、传说连同上古神话都是极好的创作灵感来源。但是从目前的优秀影视作品来看还是很缺少,这些资源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用。连外国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来宣扬自己国家的思想,比如美国的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的作品。又比如日本动画《中国小当家》、《龙珠》等。这些多多少少都借鉴了中国的文化资源。虽然说文化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外国人玩转中国的文化资源,宣传他们国家的意识、赚取中国人的金钱还是不如自己利用好这些资源来的心甘情愿。 (二)政策制约 中国的广电总局经常被百姓骂,无非就是对于影视作品的数量和内容的各种限制。这种限制来源于中国地广人多、网络太过便捷,对于管理那些宣传暴力、

浅谈我国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我国农业发展为例 摘要: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危机对策 一、农业及农业资源 1.1农业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2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

影视制作公司规划发展方向

影视制作公司如何规划发展方向

————————————————————————————————作者:————————————————————————————————日期: 2

影视制作公司如何规划发展方向 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影视制作公司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呢?后期的发展方向有哪些比较好的选择?这似乎是很多刚起步的公司关注的问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影视制作公司如何规划发展方向的问题。 首先,在这个产业链之中,要看你擅长什么了,有的公司擅长拍摄,有的擅长后期动画及特效,有的擅长节目剪辑,术业有专攻嘛。 影视制作公司大致上有这几类主要业务: 1.婚庆,如果是专业性不强的公司,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台单反,去拍摄剪辑修图,一般没时间设计,所以都是套模版。 2.企业宣传片,分两种,一种是简单化的说明书式介绍企业文化和产业结构,拍完自己剪辑套模版加简单特效。另一种就高大上了,属于专业级的宣传片,里面含有拍商业广告片的阵容和形式,从前期

到后期都是专业级的操作,想套模版之类的是不可能了,因为客户看了是不会买单的。 比如1920影视传媒,绝不会用缺乏创造力的固定模板去敷衍自己的客户,但大家也知道,纯创作的预算成本肯定是要比套模板固定模式的拍摄形式要高的。 3.商业广告TVC,基本和大片形式企业宣传片差不多,专业程度只会比它高不会比它低,做好了创意分镜头之后,再去拍摄和制作就好。他们要好莱坞级别的特效,你就做好莱坞级别的特效,他们要接地气的就给接地气的。有些特效类或影视动画类的广告片需要制作公司有一定的规模和大神支撑。

4.电视包装,我们公司也做电视节目包装这块,这部分也分很多类,比如电视台的常规节目、真人选秀节目、户外真人秀等,制作都是有点区别的。 5.电影特效,这块大家都略懂,特效优秀才是王道,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想把特效做成《万万没想到》那样。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杨全玉(互助县文化馆青海互助 8105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进步,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工作者要针对具体实际,切实发现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更好的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简要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关键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解决方式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尽管跟随社会经济不断飞速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存在和产生了一些问题。作为文化产业工作者,必须善于发现问题,正确看待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从当前来看,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缺乏文化支撑 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文化,或者可以具体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所谓文化产业,就是要真正的以文化作为支撑的产业。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产业”缺乏“文化”支撑,“文化”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很多产业只是罩着所谓文化的外壳,行使与文化无关的商业行为,不仅不注重挖掘文化深层次的内涵,还充斥着低俗庸俗、毫无营养甚至毒害人们思想的内容,这样与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相反的所谓文化产业比比皆是:从“雷人”的影视剧,到不堪入目的喜丧演出;从打色情、低俗擦边球的网页广告,到充斥血腥暴力的电脑游戏。这些现象反映了目前文化产业存在严重的问题,对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显而易见。 2.文化产业存在盲目投资、缺乏创新的现象 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当前,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从中央到地方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鼓励其发展,但是由于投资渠道过窄,文化产业市场不成熟及监督缺位,还有行业准入不规范等原因,文化产业投资明显偏离了理性的投资范围,大量投资方式极不合理。以影视文化产业为例,一家婚恋节目收视率上升,一夜之间,所有的电视台都开设婚恋栏目;一家推出“亲子”节目,不出一月,家家电视台均上演“亲子”节目;一家推出选秀节目,半载之内,必定满屏皆是选秀节目,更不用说各

市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826-32 市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市广电影视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按照国务院颁布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在重视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广播影视产业,充分发挥广播影视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市广播影视工作实际,市广电局党组中心组对我市广播影视产业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末,我市现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影院1座,电视台1座,实验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2座,电影院1座;企业广播电视站3座。市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目2套;县级广播节目2套,电视节

目1套;企业站电视节目1套。市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34小时3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2小时30分;县级广播每天自制节目21小时20分,电视每天自制节目1小时50分;企业站每天自制节目36分钟。市级广播全年播出1460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65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2410小时;县级广播全年播出9150小时,城市电影放映540场次,电视全年播出10110小时;企业站电视全年播出2905小时。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7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4%。市级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县级广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光缆干线1266千米,有线电视用户13.6万户。全市广播影视从业人员742人,其中市级364人、县级291人、企业站87人。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4116万元,其中市级2570万元、县级1020万元、企业站526万元,预计全市广播影视经营创收超过4700万元。 二、现状分析 我市广播影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一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已得到满足,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影视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影视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影视产业发展的特点,尊重其发展规律,消除市场壁垒,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确立。工业化时代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是对立的,而智能化生产时代,经济与文化是一体的,即“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由此而产生出了一个新的产业——文化产业,这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的新兴产业,并以迅猛的发展趋势,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产业门类,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崛起,占据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来越大。当代世界,科技的作用远远超过从前的工业革命时期。以微电子技术为例,近二十年的飞跃发展,使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提高了100万倍。1997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了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 文化产业的另一个含义是“经济的文化化”。即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

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毫无疑问,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自然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所以说“经济文化化”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上衣食住行的需要,也与文化大大地结合起来了,知识经济时代也由此而来。 文化产业作为创造财富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引起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遍关注。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全球化的趋势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良机。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小康等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选择。还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所以,只有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发挥我们自己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二、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1、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情况 2005年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了260部,2006年330部,再次刷新了中国故事影片生产总量的记录。2008年在世界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文化产业却在逆势成长。就在这一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406部,跻身于世界前三名; 也是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2.15亿元,同比增长8.88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进入2009年,来自网上的不完全统计,在一月到五月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人类迈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与粗放型的耗能工业为基础工业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变上。因此,在我国的现代化过程中,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利用的发展道路,而只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当前的产业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解决。从总体上看,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了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前提下,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持续增长,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协调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产业的构成看,我国第三产业的数量不足,目前其增加值在GDP中仅占28%,远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小。特别是各地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式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相当突出,由此带来恶性的竞争、严重的生产过剩和资源配置上的浪费。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档次低、产业素质低、产业增值能力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我国工业企业具有国际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约占全部生产设备的23.86%,从产品结构看,低质量、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严重过剩,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却严重短缺,有的还需依赖进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现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带来我国社会就业结构某种程度上的扭曲,增大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农业是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到2001年仍然有36513万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0.0%,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业之中,并表现为相对过低的劳动生产率,这不是市场的均衡结果,而是产业结构的一种扭曲。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第三产业长期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就业范围的扩大,无法大量吸纳闲置在第一产业和

基于当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当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树立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和贯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去;把握市场取向、突出特色、资源保护优先和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辩证处理和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和持续发展等关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统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进入新世纪更是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源和新引擎。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着力点,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核心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注重以人为本的内涵和产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是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应当落实和贯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去。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与文化事业并驾齐驱的另一翼。基本的文化需求和权益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由文化事业来满足;更多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则主要通过市场,由文化产业来满足。文化发展繁荣就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生产更多更好的多层次的文化产品来解决群众的“精神渴求”和“文化贫乏”的问题。要改变和剔除那种“唯我独尊、唯我独高、唯我独艺”的贵族式眼光和作法,加大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力度。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真正做到平民化、大众化,做到通俗而不庸俗,雅俗而不低俗,大俗而不恶俗,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满足群众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让文化紧贴百姓的生活,乃至原始一点、粗糙一点、质朴一点、稚嫩一点、本色一点,对广大老百姓来说,也许正是其希望和优势所在。一些大制作的“豪华剧”,一些精品式的“评奖戏”,一些人造的“文化工程”,老百姓未必爱看,未必欢迎。相反,贴近他们的大雅大俗、大喜大悲,倒能释放人们当今社会生活快节奏、高风险、强竞争和紧张工作下的巨大压力。无论是经济化了的文化产业,还是福利化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只有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要,才会变得有魅力、有受众、有前景。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只要是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就要允许存在,允许试验和探索。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成教条,把生动活泼的内容变成僵化的说教,把原不相干的东西硬塞进原汁的艺术和文化生活,弄得死气沉沉,这都是违背群众意愿和背离以人为本的,也是违反文化艺术生产和发展规律的。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全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人们消费什么,不消费什么,可以导向,但不能剥夺人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办文化产业必须有市场眼光,人民群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必然是有市场和生命力的;反之,以僵化的思想和贵族式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会弄得毫无生机,失去活力。

韩国影视产业发展原因浅析_周格洋

百科论坛 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韩国影视产业发展原因浅析 周格洋(山东威海公安边防支队) 1.引言 文化产业已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的基础和路径。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作为韩国文化产业重要支柱的影视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成为推动韩国经济增长的一股强大力量。可以说,影视产业极大的推动了韩国现代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但是与韩国相比,发展势头明显有些不足。本文将从若干方面对韩国影视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2.韩国影视产业发展原因分析 从1998年以来,韩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的占有率节节攀升,韩国影视出口额也是大幅度激增。影视产业已经超过传统产业,成为韩国增长趋势最强劲的产业。本文将从政府支援度、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营销战略、市场需求等几个方面对韩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 (1)政府的大力支持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分支,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为优化影视产业的发展环境,韩国政府从政策、资金、法律、机构、人才等方面促进和支持影视产业,为影视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早在20世纪末,韩国政府就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将文化事业作为21世纪创造高附加值的重点发展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制订中长期计划和目标,并设立韩国放送影像产业振兴院等机构,制订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政策并有效指导和支援韩国影视产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几年来,这些机构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孵化、催生和推动作用。 为发展影视产业,政府在政府年度预算方面加大了影视产业预算,并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 ,为新创的影视文化企业贷款。文化事业财政预算2000年首次突破国家总预算的1%,2001年又上调9.1%,进入“1兆韩元时代”。2002年通过国家预算拨款、投资组合、专项基金共融资文化产业事业费5000亿韩元,为文化创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和出口、人才培养,分别投入1700亿、1870亿和1430亿韩元。与此同时,韩国还设立文艺振兴基金、电影振兴基金等多种专项基金,来促进韩国影视业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运作方式可以迅速的收集到相关资金。 韩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影视业的发展,1955年,对国内所有电影制片商都实施免税政策。时至今日韩国国内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还在从不同的方面保证和促进韩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并且,韩国政府鼓励像三星、大宇、现代这样的大财团进入电影界,并且在税收方面实行减税甚至免税。同时,韩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影视产业,在政策上实行电影配额制,即规定义务上映日。根据韩国《电影振兴法执行令》 ,韩国电影院每年至少播放146天国产电影,电视台播放国产影片也必须保证达到25%。 (2)影视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影视业的发展不可能是孤立发展的,韩国影视产业的振兴是和韩 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自1998年韩国政府提出“文化立国”以来,该国的影视、动漫和游戏等文化产业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且形成了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产业链条。韩国文化观光部在2005年公布的《2004年韩国文化产业白皮书》,涵盖韩国出版、音乐、游戏、电影等10个领域的文化产业市场销售额为44万亿韩元,占当年韩国GDP 的6%。由此可见,影视产业已经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并发展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产业和韩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韩国影视产业与韩国服饰、餐饮、化妆品、电子产品和旅游等产业在发展中相互联系,发展了一个相互影响和带动的循环体系,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商业链条。一方面,韩国影视产业的成功发展促进了全国化妆品、饮食、医疗整容、日用品等工业的发展,并且带动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韩国影视产业的增长。 (3)韩国政府和民间的市场营销战略 韩国政府在2007年专门召开国务会议,根据“韩流”发展现状制订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推进策略,将“韩流”市场分为深化、扩散和潜在三个等级,目标分别为中国和日本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东和中南美地区,分阶段推进。从有着文化和地域贴近的地域(如中国和日本)开始开发,到逐步打开下一个市场,这三个市场之间都存在着“环环相扣”的联系。 在韩国,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的市场观念比较发达,许多影视公司很注重国际市场营销。无论是韩国影视作品,还是“韩流”明星,十分注重包装策划,甚至虚饰美化,在公众面前表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韩国影视作品,从制作到拍摄,再到包装、后期宣传、推介和销售,是一套完整的亚洲版好莱坞模式。此外,釜山国际电影节等三大电影节也成为韩国向世界宣传和推广本土电影的平台。先进的营销手段少不了畅通的营销渠道,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在境外设立了办事处,目前已有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四个办事处,用以加强市场调研和开发,正是这样完善的中介机制和完善的海外销售渠道推动了韩国影视产品的出口。 (4)韩国的影视业积极迎合了市场需求 在国内,抓住国人需求,渗透国内市场。目前,世界范围内只有三个国家的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超过50%,而韩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韩国电视剧在国内也广受欢迎,这就大大鼓舞了韩剧的导演和相关制作人的信心和士气,能够不断的创造出韩国人自己眼中优秀的影视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正是由于有了国人的认可,国内市场的大力支持,韩剧才有了底气走向世界去征服海外市场。 巧妙的“东方”策略,迎合了东亚、东南亚观众的需求。韩剧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国别身份和意识形态特征,而是在尊重民族文化自主性的基础上,更强调将整个东方文化作为其文化背景和题材资源,使有着文化同源的东亚、东南亚国家的观众可以感受到传统的儒家文化、家庭观。 3.结语 一个国家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及相应的发展基础及策略。韩国的影视产业正式基于这样的基奠才有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影视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与韩国相比,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发展道路上也存 443

环保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下中国经济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正在着手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功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同样的诉求。对于政策导向性极其鲜明的环保产业而言,政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比刻意扶持更为给力。 力维为滤筒式除尘设备客户现场讲授设备维护知识-中国南车集团 政策、监管创造产业需求 一个有关污染治理、环境保护规划政策的出台,往往就会让相关细分行业上市公司股票大涨甚至涨停。近年来,在水、大气领域,这样的“戏码”已屡见不鲜。而新近的大气治理行动计划不仅让脱硫、脱硝、除尘行业成为大热,相关的监测、仪器等行业也是生机勃勃。 水、土壤修复领域,眼下正在蠢蠢欲动,因为相关的治理计划已明确将在今年出台。而不断加严的环境质量、污染排放标准也在激发各个细分市场。

近年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加严造纸、钢铁、火电、水泥、纺织、工业锅炉、电池、化工等“污染大户”的排放标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执行更为严格的综合排放和行业排放标准,不断持续的升级改造带来多重商机,直接惠及各专业污染治理企业。 公众诉求推动政府在环保领域的政策加码,将会带来相关市场空间的释放。但要推动从严的环保要求转化为切实的市场需求,中间还少不了重要的一环:严格的环境执法和处罚。 道理很简单:当污染付出的代价不够分量时,天生逐利的企业不会对治理上心,相关的治污需求也就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钢铁烧结脱硫设施建设费用动辄上亿元,一天的运行费用就达数万元,可是如果不正常运行甚至不运行,即使被“抓到”,罚款也不过一二十万元,这笔账很好算。紫金矿业污染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数亿元,但评估损失只有3000万,按30%比例处以行政罚款,区区900万元已经成为环保第一罚单。无怪乎投资者随后长出一口气,股价不降反升。 反之,到位的监管和足够的震慑,会推动工业企业将本身并不擅长的污染治理交给专业公司,打开专业化市场化的治理空间。而在污染负荷重、治理难度大的我国化工行业,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实践。 对于规模巨大的污染治理市场,政策层已经明确提出第三方运营的发展方向。但要让“蛋糕”成型,则需要到位环境监管产生的倒逼影响。正如此前一位环保企业老总所言,如果环保监管跟不上、处罚力度不够,企业没有动力治污,更没有动力让专业高效治污。 变身消费者引导环境服务发展 环境诉求、环保工作刺激市场需求,但其如何变为产业发展的空间,环保需求如何更有效率地实现?还需要一系列政策设计。其中,政府从“实干家”到消费者角色的变化,将给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治理模式带来根本性变化。 政府退一步,市场进一步。在水务、固废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历表明,政府对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逐步放手,带来了市场的巨大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