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习题数学七下答案

补充习题数学七下答案
补充习题数学七下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神机妙算显身手:38% 1、直接写出得数。5% 9+7.8 —3.8 = 5^2X0.8 = 0.7+0.4 >1.5 = 2.4 —2.4 勻.2 = 0.8+0.8 X = 0.73+0.27 X0 = 8.4 X.2+1.6 X.2 = (1.5+0.25 ) >4 = 5.3 X00+1000+0.17 = 0.4 XX0.1+0.2 -0.2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 _L 7.8-1.9+8.2-8.1 0.45 X78.2+20.8 X0.45+0.45 27-0.25 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12% I 0.1 -+1-0.8 —0.1 3.6 X1.25+0.32 —).4 (0.25+0.125 ) -( 0.75 ?.4) 58.8 - (0.6 X0.7) -).02 4、解方程。6% I 9.4x —0.4x = 16.2 0.2x —0.4 + 0.5 = 3.7

5、文字题。6% (1)6减0.5的差乘1.4所得的积除9.24,商是多少? ⑵9.75减7.29除以0.81的商,所得的差被0.03除,商是多少? 二?知识宫里奥秘多:15% (第4、5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 I 1、将50.95缩小10倍是(),3.025扩大()倍是302.5。 I 2、5.04 >2.1的积估计比10 ()。4.495精确到百分位是() _L . 3、一个两位数除351,余数是21,这个两位数最小是()。 丄一一一一 4、7.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0.06千克=()克 3米9厘米=(1)米8.08 吨=()吨()千克 5、在下面的O中填入〉、V和=。 5.08 >.01 5.08 3.9 £.98 3.9 3.2 £.01 3.2 >000.76 X3.7 3.7 6、一块三角形地的底边长是450米,高是120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 _L )公顷。 I 7、甲、乙两数的积是4.4,如果甲数扩大5倍,乙数也扩大5倍,那么,甲、乙两数的积是( ) I 8、被减数比差大3.6,减数比被减数小4.5,被减数是()。 I 9、有两种长度的线段,一种长5厘米,另一种长11厘米,用这两种线段围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周 I 长是()厘米。 _L . 10、小明在计算某数除以3.75时,把除号看成了乘号,结果是225,求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_L ()。 - — 11、王飞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行了240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王飞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三?当回法官判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V,错的打“>)”5%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学案及答案

一、动脑思考,认真填写(共22分,每空2分) 1. 五百八十亿三千零六万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 )。 2. 桌子上有一个不透明的盒子,盒子里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6个,白球4个, 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30次,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3. “比德文”电动车属于家电下乡补贴品牌,每购买一辆“比德文”电动车,国家补 贴电动车售价的13%,李淼要购买一辆售价为2500元的“比德文”电动车可节省 ( )元。 4. 一个圆柱削去6dm 3,正好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 )。 5. 手工课上,王强把一个长方体木块恰好截成两个正方体木块,这样表面积增加了 6.4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 10个人合租一艘船,如果租船的人再加5个,平均每人所花的租金就减少1元,则 租一艘船的租金为( )元。 7. 商场里现有奶糖、酥糖和水果糖各50千克,按1 :2 :5的比例混合成什锦糖。最 多能混合成什锦糖( )千克。 8. 已知1÷A =0.0909……; 2÷A =0.1818……; 3÷A =0.2727……; 4÷ A =0.3636……; 那么9÷A 的商是( )。 9. 右图表示的是教育专线公交车从A 站到B 站到终点C 站以及返回时路 与 时间的关系。去时在B 站停车,而返回时B 站不停,去时的行驶速度 为 每分钟600米。那么此公交车往返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 米 二、仔细审题,正确判断(共5分) 1.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高缩小为原来的12 ,圆锥的体积不变。……………………( ) 2. 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并且所有的都相等。………………………………………………………………( ) 3. 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1~6六个数字,掷一次骰子一定能得到数字“6”。………………( ) 4. 一种商品先降价20%,过了段时间又涨价20%。这两个20%的单位“1”相同。…………………… ( ) 5. 小玲用20分钟的时间做计算题,她平均做一道题的时间和做题的数量成正比 例。………………… ( ) 三、精心比较,对号入座(共10分) 1. 把5件相同的礼物全部分给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都分到礼物,分礼物的不同方法一共有( )种。 A 、3 B 、4 C 、5 D 、6 2. 一个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如右图挖掉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后,它的表面积( )。 A 、比原来大 B 、比原来小 C 、不变 D 、在能确定 3. 大圆的半径正好是小圆的直径,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七下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参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公共,反向延长线. 2.公共,反向延长线. 3.对顶角相 等. 4.略. 5.(1)∠BOC,∠AOD;(2)∠AOE;(3)∠AOC,∠BOD;(4)137°43′,90°,47°43′. 6.A. 7.D. 8.B. 9.D. 10.×,11.×,12.×,13.√,14.√,15.×. 16.∠2=60°. 17.∠4=43°. 18.120°.提示:设∠DOE=x°,由∠AOB=∠AOD+∠DOB=6x=180°,可得x=30°,∠AOF=4x=120°. 19.只要延长BO(或AO)至C,测出∠AOB的邻补角∠AOC(或∠BOC)的 大小后,就可知道∠AOB的度数. 20.∠AOC与∠BOD是对顶角,说理提示:只要说明A,O,B三点共线.证明:∵射线OA的端点在直线CD上, ∴∠AOC与∠AOD互为邻补角,即∠AOC+∠AOD=180°, 又∵∠BOD=∠AOC,从而∠BOD+∠AOD=180°, ∴∠AOB是平角,从而A,O,B三点共线.∴∠AOC与∠BOD是对顶角. 21.(1)有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2)有12对对顶角,24对邻补角. (3)有m(m-1)对对顶角,2m(m-1)对邻补角. 1.互相垂直,垂,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有线段,垂线段. 3.垂线段的长度. 4.AB⊥CD;AB⊥CD,垂足是O(或简写成AB⊥CD于O);P;CD;线段MO的长度. 5~8.略. 9.√,10.√,11.×,12.√,13.√,14.√,15.×,16.√. 17.B. 18.B. 19.D. 20.C. 21.D. 22.30°或150°. 23.55°. 24.如图所示,不同的垂足为三个或两个或一个.这是因为: (1)当A,B,C三点中任何两点的连线都不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三个不同的垂足. (2)当A,B,C三点中有且只有两点的连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两个不同的垂足. (3)当A,B,C三点共线,且该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只有一个垂足. 25.以点M为圆心,以R=1.5cm长为半径画圆M,在圆M上任取四点A,B,C,D,依次连接AM,BM,CM,DM,再分别过A,B,C,D点作半径AM,BM,CM,DM的垂线l1,l2,l3,l4,则这四条直线为所求.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全册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测试题全套 答案在最后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基础检测 1.中,正数有,负数有。 2.如果水位升高5m时水位变化记作+5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m。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的意义。 4.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减少24㎜.2009年比上年增长8㎜.2008年比上年减少2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拓展提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6.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7.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m. 8.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至℃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9.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5m记作移动-5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5m是什么意思?这时物体离它两次移动前的位置多远? 1.2.1有理数测试

基础检测 1、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整数;_____和_____统称为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正整数;______和______统称为非负整数. 2、下列不是正有理数的是() A、-3.14 B、0 C、 D、3 3、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A、+2 B、- C、0 D、2.3 拓展提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0、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分数和整数统称为有理数 C、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D、以上都不对 5、-a一定是()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负数 D、正数或零或负数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⑥-1是最小的负整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 自然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同步练习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同步练习 能力提升 1.团团和圆圆共同写了下列四组数:①-3, 2.3,1 4;②3 4 ,0,21 2 ;③11 3 ,0.3,7;④ 1 2,1 5 ,2.其中,3个数都不是负数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增加14% B.增加6% C.减少6% D.减少26%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一定不为0;②-a一定不为0;③a>0;④a<0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都不正确 4.观察下列一组数:-1,2,-3,4,-5,6,…,则第100个数是( ) A.100 B.-100 C.101 D.-101 ★5.小嘉全班在操场上围坐成一圈.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顺时针方向算人 数,小嘉是第17人;若以班长为第1人,依逆时针方向算人数,小嘉是第21人,则小嘉班的人数共有( ) A.36 B.37 C.38 D.39 6.已知一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为 2.70 g,把质量为 2.72 g的乒乓球记为+0.02 g,则质量为2.69 g的乒乓球应记为. 7.墨西哥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每食100 g仙人掌可以产生 27-2+3千焦的热量,27-2+3千焦的含义是产生的热量在千焦至千焦之间. 8.前进 5 m记为+5 m,再前进-5 m,则总共走了m,这时距离出发地m. 9.张老师以班级平均分为基准成绩,超过基准成绩记为正,不足记为负.他把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8,-6,+12,-3(单位:分).又知道甲同学的成绩为85分,问其他三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 10.某条河某星期周一至周日的水位变化量(单位:m)分别为+0.1,+0.4,-0.25,-0.1,+0.05,+0.25,-0.1,其中正数表示当天水位比前一天上升了,且上周日的水位是50 m. (1)水位哪天最高,哪天最低,分别为多少? (2)与上周日相比,本周日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上升(下降)了多少? 创新应用 ★11.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究其规律: -1,1 2,-13,1 4,-15,1 6,…. 请问: (1)第7个数、第8个数、第9个数分别是什么? (2)第100个数是多少?它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分数1 2016,1 2017是不是这列数中的数?如果是,是第几个数? (4)如果把这一列数无限地排列下去,将与哪个数越来越接近? 参考答案 能力提升 1.D 2.C 3.D a 可正、可负、可为0. 4.A 5.A 6.-0.01 g 7.25 30 8.10 0 前进-5m 相当于后退5m,所以总共走了10m,又回到出发地,即距离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测试题(附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已知角α是第四象限角,则角α的正弦线是______中的MP.( ) 解析:∵α为第四象限角,故其终边与 单位圆交点在第四象限.答案: C 2.用五点法作y=2sin2x的图象时,首先应描出的五点的横坐标可以是( ) A.0,π2,π,3π2,2π B.0,π4,π2,3π4,πC.0,π,2π,3π,4πD.0,π6,π3,π2,2π3 解析:令2x=0,π2,π,3π2,2π分别得到x=0,π4,π2,3π4,π. 答案: B 3.下列函数 图象相同的是( ) A.y=sin x与y=sin(π+x) B.y=sinx-π2与y=sinπ2-x C.y=sin x与y=sin(-x) D.y=sin(2π+x)与y=sin x 解析:A中,y=sin(π+x)=-sin x, B中,y =sin(x-π2)=-cos x,y=sin(π2-x)=cos x, C中,y=sin(-x)=-sin x,其解析式不同,图像也不同.答案: D 4.函数y =1-sin x,x∈[0,2π]的大致图象是图中的( ) 解析:由五 点作图法知y=1-sin x过点(0,1),(π2,0),(π,1),(32π,2),(2π,1).答案: 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在“五点作图法”中,函数y=sin x+1的“第4点是________.解析:当x=32π时,y=sin 32π+1=-1+1=0,∴第4点为(32π,0).答案:(32π,0) 6.若sin x=2m-1,且x∈R,则m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sin x|≤1,∴-1≤2m-1≤1, ∴0≤m≤1. 答案:[0,1]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作出函数y=-sin x,x∈[-π,π]的简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函数图象,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区间:①sin x>0;②sin x<0. (2)直线y=12与y=-sin x的图象有几个交点?解析:利用“五点法”作图, (1)根据图象可知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sin x>0,在 x轴下方的部分sin x<0,所以当x∈(-π,0)时, sin x>0;当x∈(0,π)时,sin x<0. (2)画出直线y=12,可知有两个交点. 8.用“五点法”作出函数f(x)=sinx+π4一个周期的图像.解析:列表: x+π4 0 π2 π 3π2 2π x -π4 π4 3π4 5π4 7π4 y=sinx+π4 0 1 0 -1 0 图像如图.?H尖子生题库?H☆☆☆

《同步导学案》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第四课时 平行线

第四课时平行线 1. 知道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论证. 2. 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重难点:掌握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并理解平行公理. 知识导入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的许多知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还有一种——平行.如图 5.2-1所示,分别将木条a,b 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想交的位置呢?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平行线的认识 例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②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 ③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必平行;④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线段必相交.解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由平行线的定义可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所以①②正确.线段不能延伸

所以③④是错误的.所以答案为:B. 点拨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知识点二:平行线的画法与平行公理 例如图5.2-2过直线AB外一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能画出几条? 在过直线外任意一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它和前面画过的直线CD平行吗? 分析利用三角板的平移画平行线,其画法可以总结为:“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 二靠:靠紧三角板的另一边放上直尺(或三角板); 三移:使第一块三角板沿着直尺移动,使其经过原直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一边画出直线.这时所画直线就一定与已知直线平行. 通过观察和画图可以体验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还可得到: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a∥b,c∥a,那么吧∥c. 解析如图5.2-3所示,按照“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点拨如果a∥b,c∥a,那么吧∥c.即平行线具有传递性. 知识探究 平行公理的理解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例比较平行公理与垂线第一性质的异同. 解析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2020

数学七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2020§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 13 ,-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丙地最低,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 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 }分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12 12

23 ,0.02,-7.2,2, 1011 ,2.1…} ,-7.2, 1011 …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2 23 ,6,0,2.1,+5,+10…}; 110 2. 有31人能够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 5 左 3 2.4 12 (2) 12009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 (1) -3 (2) -4 (3) 2.5 (4) -6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 练习册参考答案 新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 参考答案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一) 一、1. D 2. B 3. C 二、1. 5米 2. -8℃ 3. 正西面600米 4. 90 三、1. 正数有:1,2.3,68,+123;负数有:-5.5,,-11 2.记作-3毫米,有1张不合格 3. 一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20, 二月份超额完

成计划的吨数是0, 三月份超额完成计划的吨数是+102. §1.1正数和负数(二) 一、1. B 2. C 3. B 二、1. 3℃ 2. 3℃ 3. -2米 4. -18m 三、1.最大不超过9.05cm, 最小不小于8.95cm; 2.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0米 3. 70分 §1.2.1有理数 一、1. D 2. C 3. D 二、1. 0 2. 1,-1 3. 0,1,2,3 4. -10

三、1.自然数的集合:{6,0,+5,+10…}整数集合:{-30,6,0,+5,-302,+10…} 负整数集合:{-30,-302…}分数集合:{,0.02,-7.2,,,2.1…} 负分数集合:{,-7.2, …} 非负有理数集合:{0.02, ,6,0,2.1,+5,+10…}; 2. 有31人可以达到引体向上的标准 3. (1) (2) 0 §1.2.2数轴 一、1. D 2. C 3. C 二、1. 右5左 3 2. 3. -3 4. 10

三、1. 略 2.(1)依次是-3,-1,2.5,4 (2)1 3. ±1,±3 §1.2.3相反数 一、1. B 2. C 3. D 二、1. 3,-7 2. 非正数 3. 3 4. -9 三、1.(1) -3 (2) -4 (3) 2.5 (4) -6 2. -3 3. 提示:原式== §1.2.4绝对值 一、1. A 2. D 3. D 二、1. 2. 3. 7 4. ±4

数学同步导学案

数学同步导学案——19.3 梯形(一) 学习目标: 1.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 2.会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 3.通过添加辅助线,学会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学习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 一、预习新知 1.【观察】(教材106P 中的思考)右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一画: 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 【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 (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 梯形定义 : 基本概念(如图):底: 腰: 高: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3.做—做:在一张方格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连接两条对角线. 【问题二】 这个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等腰梯形的性质:①等腰梯形是 图形,上下底的 是对称轴.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 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 . 4.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平移腰”: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图1); (2)“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图2); (3)“平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图3); (4)“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图4);

(5)“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就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二、课堂展示: 例1(教材 P的例1). 107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B=70°,∠C=40°,AD=6cm,BC=15cm.求CD的长. 例3: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15cm和49cm,求它的腰长。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C=80°,AD=a,BC=b,,则DC= 。(2)直角梯形的高为6cm,有一个角是30°,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和。(3)等腰梯形 ABCD中,AB∥DC,A C平分∠DAB,∠DAB=60°,若梯形周长为8cm,则AD= 。 2、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CD,AD=BC,BD平分∠ABC,∠A=60°,梯形周长是20cm,求梯形的各边的长. 四、课堂检测 1、已知直角梯形的两腰之比是1∶2,那么该梯形的最大角为,最小角为.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DE⊥CE,求证:AD+BC=DC.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学案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⑴利用下面的直线表示右面的数:34 、-2、1.4、150% ⑵6公顷=()平方千米 1.25小时=()分 ⑶()÷15= 25 =20 ∶()=()%=()小数 ⑷王强是四年级三班的学生,编号是6,他的胸牌号是20060306;李刚的胸牌号是20040215,他是()年级()班的学生,编号是()。 ⑸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①0.8、0.88、0.888、()、()…… ②12 、16 、112 、120 、()、()…… ⑹用3、8、0、7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是(),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⑺如果x与y互为倒数,且 5x = ya ,那么10a=(),8a=()。 ⑻正方形边长与周长的比是(),圆的半径与周长的比值是()。 ⑼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是4.9,原来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有()中不同的情况。 ⑽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如果用纸片将它围起来,至少需要()平方厘米的纸片。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纸的厚度忽略不计)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计5分。】 ⑴行驶中汽车车轮轮胎上任意一个点都在作平移运动。() ⑵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⑶如果ab×c =1,那么b一定时,a和c成正比例。() ⑷a和b是任意的两个数,如果a +3=b-3,那么a<b。() ⑸2008年是闰年,这一年的第29界奥运会在中国举行。因此,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都将在闰年举行。()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计5分。】 ⑴把45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 A、15 B、14 C、15 米 ⑵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516 B、728 C、125 D、835 ⑶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的长是40毫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毫米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填空: 1、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的工业生产值是2508000000元,横线上的 数读作(),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2、李明家有10千克大米,计划20天吃完,平均每天吃这些大米的(),2天吃()千克。 3、我校数学课外活动小组想了解我市今年电话和电脑普及率情况。他们随机调查了200户人家,其中173户有电话,25户有电脑。我市电话普及率是(),有电话的家庭是有电脑家庭的()倍。 4、边长1平方米的正方形最多可以剪()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把这些小正方形排成 一排长是()米。 5、一项工程,实际投资50万元,比计划节约10万元。实际节约 %。黎明电器公司前年销售额 是1.5亿元,去年销售额比前年增加20%,去年比前年多销售亿元。 6、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A、B。已知A= ,则A和B成()关系,也成()关系。 7、一个分数约分时,约了两次2,一次3,得。原来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倍数是()。 8、一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30分米,底面积是50平方分米,高6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9、将化成小数,小数点后第100位上的数字是()。 10、一个圆柱形水桶,桶的内直径是4分米,桶深5分米,现将47.1升水倒进桶里,水占水桶 容积的()%。 11、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是2.4%,某人购买国库券1500元,到期时连本带息共()元。 12、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则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比女生少。 14、爸爸说:“我的年龄比小明的4倍多3。” 小明说:“我今年a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爸 爸的年龄,写作();如果小明今年8岁,那么爸爸今年()岁。 15、一个数除以6或8都余2,这个数最小是();一个数去除160余4,去除240余6, 这个数最大是()。 16、 ÷()=()÷60=2:5=()%=()成。 17.如果a=(c≠0),那么()一定时,()和()成反比例;()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全套 5.1.1 相交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1) (2) (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 5.如图3所示,直线L 1,L 2,L 3相交于一点,则下列答案中,全对的一组是( ) A.∠1=90°,∠2=30°,∠3=∠4=60°; B.∠1=∠3=90°,∠2=∠4=30 C.∠1=∠3=90°,∠2=∠4=60°; D.∠1=∠3=90°,∠2=60°,∠4=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6.如图4所示,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 1 2 1 2 1 2 2 1 O F E D C B A O D C B A 60? 30? 34 l 3 l 2 l 1 12

(4) (5) (6) 7.如图4所示,若∠1=25°,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8.如图5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则∠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9.如图6所示,已知直线AB,CD 相交于O,OA 平分∠EOC,∠EOC=70°,则∠BOD=?______. 10.对顶角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7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若∠1-∠2=70,则∠BOD=_____,∠2=____. (7) (8) (9) 12.如图8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AOC,若∠AOD-∠DOB=50°,?则∠EOB=______________. 13.如图9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点O,已知∠AOC=70°,OE 把∠BOD 分成两部分,? 且∠BOE:∠EOD=2:3,则∠EOD=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1分) 14.(7分)如图所示,AB,CD,EF 交于点O,∠1=20°,∠BOC=80°,求∠2的度数. 3 4D C B A 12O F E D C B A O E D C B A O D C B A 1 2 O E D C B A O E D C B A O F E D C B A 1 2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下册同步导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cos-=cos -cos B.cos- C.cos2-=sin D.cos2+=sin 答案: C 2.sin =35,2,,则cos4-的值为 A.-25 B.-210 C.-7210 D.-725 解析:由sin =35,2,,得cos =-45, cos4-=cos 4cos +sin 4sin =22-45+2235=-210. 答案: B 3.cos 80cos 35+cos 10cos 55的值为 A.22 B.6-24 C.32 D.12 解析: cos 80cos 35+cos 10cos 55=cos 80cos 35+cos90-80cos90-35=cos 80cos 35+sin 80sin 35=cos80-35=cos 45=22. 答案: A 4.若sin=-35,是第二象限角,sin=-255,是第三象限角,则cos-的值是 A.-55 B.55 C.11525 D.5

解析:∵sin=-35,sin =35,是第二象限角, cos =-45. ∵sin=-255,cos =-255, 是第三象限角, sin =-55, cos-=cos cos +sin sin =-45-255+35-55=55. 答案: 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5.若cos-=13,则sin +sin 2+cos +cos 2=________. 解析:原式=2+2sin sin +cos cos =2+2cos-=83. 答案: 83 6.已知cos3-=18,则cos +3sin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cos3-=cos 3cos +sin 3sin =12cos +32sin =12cos +3sin =18. cos +3sin =14. 答案: 14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7.已知sin =-35,,2,求cos 4-的值. 解析:∵sin =-35,,2. cos =1-sin2=1--352=45. cos4-=cos 4cos +sin 4sin =2245+22-35=210.

7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7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册答案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一、1.D 2. A 3. A 二、1. x = - 6 2. 2x-15=25 3. x =3(12-x) 三、1.解:设生产运营用水x亿立方米,则居民家庭用水(5.8-x)亿立方米,可列方程为: 5.8-x=3x+0.6 2.解:设苹果买了x千克, 则可列方程为: 4x+3(5-x)=17 3.解:设原来课外数学小组的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一、1. D 2. C 3.A 二、1.x=-3,x= 2.10 3. x=5 三、1. x=7 2. x=4 3. x= 4. x= 5. x=3 6. y=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一、1. B 2. D 3. A 二、1.x=-5,y=3 2. 3. -3 三、1. (1)x= (2)x=-2 (3)x= (4) x=-4 (5)x = (6) x=-2 2. (1)设初一(2)班乒乓球小组共有x人, 得:9x-5=8x+2. 解得:x=7 (2)48人

3. (1)x=-7 (2)x=-3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一、1. C 2. D 3. B 4. B 二、1. 1 2. 3. 10 三、1. (1) x=3 (2) x=7 (3)x=–1 (4)x= (5) x=4 (6) x= 2. 3( x-2) -4(x- )=4 解得 x=-3 3. 3元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四) 一、1. B 2.B 3. D 二、1. 5 2. , 3. 4. 15 三、1. (1)y = (2)y =6 (3)(4)x= 2. 由方程3(5x-6)=3-20x 解得x= ,把x= 代入方程a- x=2a+10x,得a =-8. ∴ 当a=-8时,方程3(5x-6)=3-20x与方程a- x=2a+10x有相同 的解. 3. 解得:x=9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五) 一、1.A 2. B 3. C 二、1.2(x +8)=40 2. 4,6,8 3.2x+10=6x+5 4. 15 5. 160 元三、1. 设调往甲处x人, 根据题意,得27+x=2[19+(20-x)]. 解得:x=17 2. 设该用户5月份用水量为x吨,依题意,得1.2×6+2(x- 6)=1.4 x. 解得 x=8. 于是1.4x=11.2(元)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2一次函数 同步导学(带答案)

19.2.2一次函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列函数关系式,确定实际问题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理解一次函数的实际意义. 一、变式训练 知识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kx+b即y=kx,因此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有①③④⑥,是正比例函数的有①.(填序号) ①y=-5x②y=-5 x③y=7(x-2) ④y=3-4x⑤y=2x-6x2⑥y=1 7x-2 知识点2:根据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2014·广州期末)我们知道,海拔每升高1 k m气温下降6 ℃.某时刻测得我市地面温度为20 ℃,高出地面xk m的温度是y℃.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6x+20,y是x的一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0. 3.某下岗职工购进一批香蕉,到集贸市场零售.已知卖出的香蕉数量x(千克)与销售额y(元)的关系如表所示: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y是不是x的一次函数?如果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当3时,y=3(4+0.1), ∴y=(4+0.1)x=4.1x,

∴y是x的一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0. 4.下列函数:①y=x,②y=x 4,③y=4 x,④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个 数是(C) A.1B.2 C.3 D.4 5.(1)已知一次函数y=(k-1)x|k|+3,则k=_-1; (2)当m=±3时,函数y=(|m|-3)x2+4x-(m-3)是一次函数;当m=3 时,它是正比例函数. 6.小张驾车从相距90千米的A地前往B地,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1)若设小张与A地的距离为y千米,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则y与x的 函数关系式为:y=60x,y是x的正比例函数,y也是x的一次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1.5; (2)若设小张与B地的距离为y千米,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则y与x的 函数关系式为:y=90-60x,y是x的一次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1.5. 二、基础训练 7.下列函数,一次函数是(A) A.y=1-2x B.y=-6 x C.y=3x2-4 D.y=5x-1 x 8.若关于x的函数y=(m-1)x|m|-5是一次函数,则m的值为(B) A.±1 B.-1 C.1 D.2 9.下列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不是一次函数的是(B)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案: 5.2.1平行线(预习)(无答案)

5.2.1平行线(预习) 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2.会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一.忆一忆: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就说这两条直线_____于一点。 2.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两个公共点时,这两条直线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一学。 1. 动手操作:用直尺替代木条完成课本12 2. 平行线的概念。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注意:空间内有两直线有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 表示:直线AB 平行于直线CD ,记作:______________。 3.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有______和_______两种位置关系。 4. 平行线的画法:(一落,二靠,三推,四画)【师生共同完成】。 (1) 过点B 画直线a (2) 过点C 画直线a 根据画图得 平行公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过点B 和过点C 画出的与a 平行的直线平行么? 由此得平行公理的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符号表示为:∵b ∥a,c ∥∴b ∥c C

三,试一试。 1. 课本13页的练习 2. 如图,直线a ∥b, b ∥c, c ∥d,那么a ∥d 吗?为什么? 3.如图,在长方体中: (1)找出与棱AB 平行的棱: (2)找出与棱AB 相交的棱: (3)设想将各条棱都延伸成直线,能否 找出与AB 既不平行也不想交的直线? 四,当堂测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平行。 C.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D.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两种:垂直或相交。 B .三种:平行,相交,垂直。 C. 两种:平行或相交。 D. 两种:平行或垂直。 3如图,取一张长方形的硬纸片ABCD 对折,MN 是折痕,把面ABMN 平摊在桌面上,另一个面CDMN 不论怎样改变位置,总能有MN ∥_____,MN ∥_____,因此____∥__. 4.如图,三角形ABC ,分别过A,B,C 三点作BC,AC,AB a b c d D 1 A 1 C B A D C 1 B 1 D C N A M 3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导学答案

观察物体(三)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一、1.上正(或左)右 2.(1)上面(2)正面 二、1.A2.A3.AC 三、1. 四、 五、878 六、前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一、1.(1)①②⑦(2)③④⑤(3⑥⑧ 2.4 二、1.C 2.C 3.BB C 三、 四1.第5个小正方体放在任意之个小正方体 的上面都可以; 2.第5,6个小证方体放在任意两个小正方体的上面都可以或者两个小正方体搭成列,放在任意个小正方体的上面; 3.可以摆无数个小正方体。

五、57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 一、1.5 7 35 35 5 7 2.24 6 6 24 3.1,2,4,5,8,10,20,40 4.5,10,15,20,25,30(答案不唯一) 5.有限的 1 它本身 6.无限的它本身 7.32 二、1. ×2.×3.×4.×5. × 三、1.A 2.C 3.B 4.C 四、19 24 54 6或12 五、有3种情况,长、宽分别为28m、1m或14m、2m或7m、4m。 第2课时因数和倍数(2) 一、1.51 2.4 16 64 64 4 16 3.3,9,12,15,18 4.6 5.14 6.2929 7.10或50 二、1.B 2.B 3.B 4.C 三、1,3,5,15 1,2,3,5,6,10,15,30 四、8,16,24,32,40 14,28,42,56,70 五、1.每排16人,3排;每排12人,4排 2.聪聪14岁,妈妈42岁 六、7名 2.2、5、3的倍数的特征 第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1) 一、1.0,2,4,6,8 2.0 5 3.8 偶数奇数 4.2,4,6,8,10 1,3,5,7,9 5.1 0 6.186,188,190,192,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