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文集

林伯渠文集
林伯渠文集

林伯渠文集

作者: 林伯渠

出版: 华艺出版社- 1996年出版

分类: D2-0

书号: 7-80039-208-2

定价: RMB32精装:RMB45

形态: 约804 页- 85 章节

全文目录

目录

吉林劝学总所兼宣讲所成立缘起(节录)(1907年10月6日)

请保护征收金融各机关(1917年12月)

《林修梅遗著》跋(1921年12月2日)

中国国民党农民部两年来工作状况(1926年5月1日)

关于中国国民党党务现状的报告(1926年5月15日)

附录:农民部工作报告(由2月1日至5月15日)(1926年5月18日)

湖南的土地问题(1927年5月)

发动群众节省谷子,支援革命战争(1933年5月20日)

关于倡办粮食合作社与建造谷仓问题(1933年5月27日)

致彭德怀的信——关于巩固陕北金融的政策(1936年7月15日)

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制度(1937年5月)

抗战中纪念“五卅”(1938年5月23日)

伟大的七月(1938年7月1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来的政况(1938年7月7日)

国民参政会之观感(1938年8月20日)

关于改议会为参议会通电(1938年11月25日)

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39年1月)

关于陕甘宁边区管辖区域给国民政府的呈文(1939年2月12日)

发挥陕甘宁边区伟大的力量(1939年3月28日)

第一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的收获(1939年4月7日)

为揭露国民党不断制造磨擦事件致蒋介石等的公开电(1939年5月7日)

团结与民主(1939年10月5日)

我们需要的宪政(1940年1月6日)

向老战友吴玉章致敬(1940年1月15日)

在陕甘宁边区党政联席大会上的报告(1940年3月9日)

论新民主主义政治(1940年3月12-13日)

政府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1940年12月25日)

把握统一战线的政策(1941年2月19日)

抗战中两条经济路线的斗争(1941年5月30日)

中国共产党与政权(1941年7月1日)

抗战改变了边区的一切(1941年7月7日)

四年抗战与目前任务(1941年7月25日)

荏苒三十年(1941年10月10日)

边区财政经济政策(1941年10月27-28日)

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41年11月8-9日)

《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法规》序(1942年5月1日)

关于辛亥革命(1942年10月5日)

简政整政问题(1942年11月4日)

关于财政经济问题(1942年12月23日)

政权工作中两个根本思想问题(1942年12月)

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上的闭幕词(1943年1月14日)

永恒的记忆——沉痛悼念刘志丹同志(1943年4月23日)

农村十日(1943年5月30日)

举起马列主义的旗帜前进(1943年7月2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1944年1月6日)

我们应该把拥军工作做得更好(1944年1月8日)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的经验及其应该纠正的偏向(1944年3月25日)关于目前的形势和与国民党谈判的方针(1944年5月23日)

致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治中的信(1944年8月30日)

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15日)

再致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治中的信(1944年10月13日)

关于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筹备问题(1944年11月30日)

边区民主政治的新阶段(1944年12月5日)

愿和全党同志一起为中国人民做更多工作(1945年3月28日)

在七大开幕典礼上的讲话(1945年4月23日)

边区抗战建设的新阶段——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1946年4月4日)

《陕甘宁边区(陕甘盆地)植物志》序(1946年7月11日)

继承辛亥革命的精神(1946年10月10日)

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46年10月29日)

贯彻民主作风与科学作风(1946年12月27日)

《边区政报》发刊词(1947年7月15日)

放手发动群众彻底进行土改(1947年11月25日)

革命战争中一年来的政府工作(1948年2月27日)

领导者应掌握主动(1948年4月11日)

学习毛泽东思想执行党的路线与政策(1948年7月1日)

关于建政工作(1948年7月29日)

在九一记者节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9月1日)

恢复老区开展新区的工作方针(1948年11月1日)

在欢送大会上的讲话(1948年12月12日)

在中华全国第一次科学会议筹委会成立会上的讲话(1949年6月19日)中华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代表会议发起人会议的筹备经过(1949年7月14日)

在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9年7月23日)

在中国新政治学研究会发起人开幕会议上的开幕词(1994年9月18日)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经过及政协三个文件的基本精神(1949年9月19日)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的报告(1949年9月22日)

在全国民政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7月15日)

继续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1950年10月)

列宁主义照亮了亚洲民族解放斗争的道路——为苏联《真理报》而作(1953年1月21日)

恩斯特·台尔曼的事业在继续前进——纪念恩斯特·台尔曼同志被害十年(1954年8月18日)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4年9月16日)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发言(1955年3月)

在廖仲恺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55年8月20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1956年9月22日)

在北京各界人民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1日)

余光中

余光中(1928- ),男,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53年10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及《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在台湾居住,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

余光中诗集短篇

余光中诗集短篇 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下面是关于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之固体化 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 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 常保持零下的冷 和固体的硬度。 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 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 很爱玩虹的滑梯。 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 我结晶了,透明且硬, 且无法自动还原。 西螺大桥 矗然,钢的灵魂醒着 严肃的静铿锵着 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 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 严肃的静。 于是,我的灵魂也醒了,我知道 既渡的我将异于

未渡的我,我知道 彼岸的我不能复原为 此岸的我 但命运自神秘的一点伸过来 一千条欢迎的臂,我必须渡河 面临通向另一个世界的 走廊,我微微地颤抖 但西螺平原的壮阔的风 迎面扑来,告我以海在彼端 我微微地颤抖,但是我 必须渡河! 矗立着,庞大的沉默。 醒着,钢的灵魂。 星之葬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著梦 梦见唐宫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我的回顾和片刻的愀然无语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余光中的作品

余光中的作品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着名批评家、优秀。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散文集)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着作 《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 《》,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林伯渠文集

主要著述收入《林伯渠文集》。 《林伯渠同志诗选》: 游鄂达里 (鄂达里在敦化境内,相传系清始祖起兵誓师处) 故老争传鄂达里, 登临却趁大寒时。 西来峻岭连天白, 北走长江入海迟。 十里炊烟控朔漠, 三边狗盗越雷池。 和戎尽有诸公策, 满眼孤乌雨雪诗。 包头即景 (1958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到包钢视察,赋诗一首。) 黄河之北青山南, 包钢融融火烛天。 五百万吨如反掌, 鼎足武汉与鞍山。 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送常德第一中学 (原西路师范) 今昔情况已不同,正须师友满堂红。干劲鼓足勤教学,滚滚桃源始润东。留别诸友 林深微霰菊花黄,尊酒平楼意未央。卅载心期原不负,十年戎马独何伤。劫来待整金瓯缺,此去莫愁锦水长。三户仅存能复国,共看子弟满湖湘。郴衡道中 春风作态已媚人,路引平沙履迹新。垂柳如腰欲漫舞,碧桃有晕似轻颦。恰似现象能摸底,免入歧途须趱行。待到百花齐开日,与君携手共芳辰。别梅坑 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樽喜对倾。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游爱晚亭

到处枫林压酒痕,十分景色赛天荪。千山洒遍杜鹃血,一缕难消帝子魂。欲把神州回锦绣,频将泪雨洗乾坤。兰成亦有关河感,不信沉沙铁已深。挽林修梅 六柳依然未改颜,谁怜零涕湿栏杆?流传勋业方朝日,新涨思潮付逝川!…… 十口竟为盐米累,一棺犹阴道途艰。卅年兄弟师兼友,审抚遗篇墨未残!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简介及评价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简介及评价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

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外界对余光中先生的评价 朱炳仁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诗与艺术的桥梁关系——“把艺术当做诗来做,把诗当做艺术来做”。他认为,好的诗与好的艺术是相通的,都是美的表达,都是真情实感的展现。”谢冕教授也表示,“朱先生铜玩得很好,你会惊诧于他将冰冷坚硬的铜以一种柔软温情的感觉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是他至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真性情的体现,而这种情怀,也是诗歌所需要的。(朱炳仁)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

余光中与诗歌

余光中与诗歌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而余光中先生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称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多变,技巧多姿,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诗中出现的“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了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座短短

余光中的作品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着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着作 《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蓝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连环妙计》,上海文艺,1999 《梵谷传》,重光文艺,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艺,1957。 《英诗译注》,文星,1960。 《美国诗选》,今日世界,1961。

余光中诗歌

余光中诗歌余光外诗歌 一、《城忧》 小时分 城忧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尔正在那头 母亲正在这头 少年夜后 城忧是一弛窄窄的舟票 尔正在那头 新娘正在这头 厥后啊 城忧是一圆矬矬的宅兆 尔正在中头

母亲正在面头 而如今 城忧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尔正在那头 年夜陆正在这头 二、《等您正在雨外》 等您正在雨外正在制虹的雨外 蝉声轻落蛙声降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正在雨外 您去没有去皆同样竟觉得 每一朵莲皆像您 尤为隔着黄昏隔着那样的小雨 永久刹这刹这永久 等您正在工夫以外 正在工夫以内等您正在刹这正在永久

若是您的脚正在尔的脚□此刻 若是您的浑芬 正在尔的鼻孔尔会说小恋人 诺那只脚应该采莲正在吴宫 那只脚应该 撼一柄桂浆正在木兰船外 一颗星悬正在迷信馆的飞檐 耳坠子正常的悬着 瑞士表说皆七点了突然您走去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您走去 像一尾小令 从一则恋爱的典故□您走去 从姜皂石的词外有韵天您走去 三、《尔之固体化》 正在此天,正在国际的鸡首酒面,

尔还是一块回绝熔解的炭——常连结整高的热 战固体的软度。 尔原本也是很液体的 也很爱活动,很容难沸腾, 很爱玩虹的滑梯。 但外国的太阴距尔太近 尔结晶了,通明且软, 且无奈主动复原。 四、《西螺年夜桥》 矗然,钢的魂灵醉着 威严的静铿锵着 西螺仄本的海风猛摇着那座 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摇着那座意志之塔的每一一根神经,

猛摇着,并且失望天啸着 而铁钉的齿牢牢咬着,铁臂的脚牢牢握着威严的静。 于是,尔的魂灵也醉了,尔知叙 既渡的尔将同于 已渡的尔,尔知叙 此岸的尔不克不及还原为 彼岸的尔 但运气自神秘的一点屈过去 一千条欢送的臂,尔必需渡河 面对通背另外一个世界的 走廊,尔微微天哆嗦 但西螺仄本的壮阔的风 迎里扑去,告尔以海正在彼端 尔微微天哆嗦,然而尔

林伯渠文集1

吉林劝学总所兼宣讲所成立缘起(节录)(1907年10月6日) 请保护征收金融各机关(1917年12月) 《林修梅遗著》跋(1921年12月2日) 中国国民党农民部两年来工作状况(1926年5月1日) 关于中国国民党党务现状的报告(1926年5月15日) 附录:农民部工作报告(由2月1日至5月15日)(1926年5月18日)湖南的土地问题(1927年5月) 发动群众节省谷子,支援革命战争(1933年5月20日) 关于倡办粮食合作社与建造谷仓问题(1933年5月27日) 致彭德怀的信——关于巩固陕北金融的政策(1936年7月15日) 由苏维埃到民主共和制度(1937年5月) 抗战中纪念“五卅”(1938年5月23日) 伟大的七月(1938年7月1日) 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来的政况(1938年7月7日) 国民参政会之观感(1938年8月20日) 关于改议会为参议会通电(1938年11月25日) 在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39年1月) 关于陕甘宁边区管辖区域给国民政府的呈文(1939年2月12日) 发挥陕甘宁边区伟大的力量(1939年3月28日) 第一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的收获(1939年4月7日) 为揭露国民党不断制造磨擦事件致蒋介石等的公开电(1939年5月7日)团结与民主(1939年10月5日) 我们需要的宪政(1940年1月6日) 向老战友吴玉章致敬(1940年1月15日) 在陕甘宁边区党政联席大会上的报告(1940年3月9日) 论新民主主义政治(1940年3月12-13日) 政府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1940年12月25日) 把握统一战线的政策(1941年2月19日) 抗战中两条经济路线的斗争(1941年5月30日) 中国共产党与政权(1941年7月1日) 抗战改变了边区的一切(1941年7月7日) 四年抗战与目前任务(1941年7月25日) 荏苒三十年(1941年10月10日) 边区财政经济政策(1941年10月27-28日) 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41年11月8-9日) 《陕甘宁边区战时动员法规》序(1942年5月1日) 关于辛亥革命(1942年10月5日) 简政整政问题(1942年11月4日) 关于财政经济问题(1942年12月23日) 政权工作中两个根本思想问题(1942年12月) 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上的闭幕词(1943年1月14日) 永恒的记忆——沉痛悼念刘志丹同志(1943年4月23日) 农村十日(1943年5月30日)

余光中诗选习题

六年10班阅读与作文深切悼念余光中先生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当我死时》——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1966年2月24日 《寻李白》——余光中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写给未来孩子的诗》——余光中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绝不可怜。 在貌似坎坷的人生里,你会结识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不能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为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暂,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何叔衡赠衣林伯渠

何叔衡赠衣林伯渠 在建党85 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办了《中共一大代表生平图片史料展》。展品中一件微微泛黄的毛衣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驻足在毛衣前,我们仿佛看到了何叔衡和林伯渠两位战友握手道别的情景。这件样式极为普通的毛衣,凝结着两位革命老人深厚的战斗情谊,见证了他们艰苦的革命生涯。 原来,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有四位革命老人,他们是何叔衡、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四老”经常聚在一起畅谈。1934 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何叔衡留在苏区,徐特立、林伯渠和董必武三老则随红军主力长征。何叔衡与林伯渠是同乡又是多年的战友,曾共同在苏联学习,回国后又同在根据地工作,两人感情很深。何叔衡在苏区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工农检察部长、内务部代理部长、最高临时法庭主席等职务,他的办公地点在叶坪。林伯渠则担任国民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其办公地点在沙坝。两地相距很近。在部队出发前的一天晚上,何叔衡准备了清酒、花生,为林伯渠送行。他们长谈至深夜。临别时,何叔衡把他身上所穿的毛衣脱下来,送给了即将远行的好友,以抵御征途中的风寒。 这件毛衣是何叔衡离开上海转移到苏区前,他女儿何实山连夜赶工一针一线织就的,上面凝聚了女儿对慈父的无比敬

爱。为此,林老百感交集,当夜即赋《别梅坑》诗一首,倾吐衷肠:“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樽喜对倾。敢为叶坪弄政法,欣然沙坝搞 财经。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在残酷的斗争现实面前,何、林二老终成诀别。 此后,林老一直将这件毛衣珍藏在身边,作为对亲密战友的怀念。林老去世后,其夫人朱明于1961年2月将毛衣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用以昭示、教育后人。

春节相关诗词二十五首

春节相关诗词二十五首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6.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7.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台湾诗人余光中及其《乡愁》赏析 一、余光中简介 1、生平余光中(1928—),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等。 2、创作风格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3、婚姻家庭余光中与表妹范我存的情史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余光中的文采和地位,更多的是夫妻俩的情深义重。 据范我存回忆,当时余光中“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来有点严肃,又有点害羞”。在此之前,范我存就常听姨妈提起这位表兄,夸赞他书读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绘画天分。范我存不免多瞄了他几眼,不过两人都很害羞,所以也没说上几句话,只记得余光中邀她去他们家玩。 表兄对这位初识的表妹显然很有感觉,因为不久范我存就收到他寄来的一份同仁刊物,里面有余光中翻译拜伦的作品。可笑的是,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名字竟然是“范咪咪”。小书呆子不知道咪咪只是小名,甚至没去打听她的真名。范我存收到刊物,觉得有些突兀,也不很懂英诗,不过仍然眩惑于余光中的文采。 范我存此时就读于南京的明德女中,母亲孙静华是新女性的前辈,她总是教导范我存要看社论或思想性的文章,不喜欢她接触纯文艺。 范我存的父亲范肖岩是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早年留法,当然受西方影响,比较尊重女权。抗战爆发,范肖岩在带着妻女逃往内陆的途中染上肺病,一病不起。幸好外婆和舅舅已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范文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范文 (一)余光中 诗集读后感 余先生回忆起当年写《乡愁 》这首诗时的心境,时光流转,仿佛近在眼前。他说:“写《乡愁》,我用 的是孩子的视角,一种近乎童话 的天真。我想,做一个诗人应该怀着广泛的同情。不设防、不世故,好的诗 人应该一辈子天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为可能。” 我对他的话感受很深,在刚刚考上大学要来广州就读的那年,我在车上,隔 着朦胧的玻璃窗,看着父亲母亲追着车子的身影,眼泪悄然而下。那时候,我是 那么的真切的体会到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 今天终于要离开了。 明明知道还能 回来,但是,原来离开家的感觉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坠子在拽着 我的心,无法拯救自己,无法挣脱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乡愁当然远 远在我之上,那时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他居住在台北,离开祖国大陆足有 20 年了,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他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 无法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然而却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为他没有办法 啊! 就在这样一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下, 他把自己的相思、 情意寄托在邮票、 船票、 坟墓、海峡上,因为那是唯一使他与母亲、新娘、祖国联系起来的工具啊,也是 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处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 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在这首诗里面,长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 公联系起来的物,借着着滚滚的长江水,他们彼此之间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 男女主人公的心里, 其实是有着万般的无奈, 然而却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谢这唯一 能紧密彼此的长江水啊! 多么的让人心痛, 为之惋惜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跟着男女 主人公一起去感谢、赞美这长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无处 话相思……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一种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 孩子般纯真的心写出了沧桑的惆怅与孤苦,如果你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么,你就 永远不能够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沉,一种落叶无法归根的深 沉。 在我看来,欣赏文字不仅仅欣赏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带给人的感受。余先 生的诗在乍看之下,让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选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
1/6

林伯渠

基本信息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安福(今临澧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中共五老”。1960年林伯渠去世。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2013年4月2日林伯渠同志骨灰回归故里。人物简介 1生平经历 林伯渠 1886年出生于湖南安福(今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 1902年入湖南西路师范学堂。 1904年春,经选拔考试,被师范学校选送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学校公费留学。 1905年8月在东京加入中国革命者同盟会。 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他在极为愤慨之下,毅然回国。 1906年春天回国后,在长沙振楚学堂教学并在西路公学任职约1年。 1907年被派往东三省联络绿林,从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才回湘参加反袁独立活动,后被袁世凯通缉,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并加入到孙中山重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受命回国后,曾任湖南省署秘书兼总务科长、政务厅长等职。 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国会,林伯渠参加了护法之役,担任湖南护法军总司令部参议。 1920年,林伯渠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

林伯渠 1921年1月,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工作,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整个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民部长和国民政府军委会秘书长。在发动和领导农运工作时,他认真执行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吸收中央从事农运和对农民问题有深刻见解的同志参加,尽力争取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与合作,把国共两党对农运的领导有机的统一起来,为推动当时农运的发展建立起卓著的功勋。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出任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1927年7月15日,宁汉合流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参崴学成回国。翌年三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出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后任财政部长调任没委会主任及总供给部长。这期间,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广泛开展节约储粮,保障了红军和苏区人民的供给。为解决苏区的财政困难,他一面成立没收征收局,向地富筹款借款; 林伯渠珍贵照片集(20张) 一面适当增发纸币,帮助各机关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开展节约运动,基本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财政需要。 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继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边区军民,积极贯彻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精兵简政,领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文化建设,把边区建设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了洛川会议,派他常驻西安,任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他利用自己社会联系广、资深望重的社会影响,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一致抗日,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1944年9月,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由此朝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涨。

抗战时期延安从未被日军轰炸过吗

抗战时期延安从未被日军轰炸过吗? 一直以来流传一种说法:抗战时期,作为陪都的重庆长期饱受日军轰炸,延安却从未被日军轰炸过。甚至有人暗示这是因为中共和日本人之间存在某些默契,这是真的嘛? 也有人说,当时的延安,是抗战时期的共产党政治军事中心,重要的目标比比皆是,在战争环境下,需要隐蔽和保密措施。但那时延安的大型会议,京剧、舞会、大秧歌等各种大型活动是公开的在大白天举行,歌舞升平。军民生活自如,没有防空管制。绝不似陪都重庆那样长期惶恐于日机轰炸的阴影中。

更有人说,日军的机场距离延安很近,从临汾起飞的轰炸机过黄河就是延安,地貌地形对空军导航也很有利,一览无余。可鬼子就是不炸,难道是哥俩好? 俯视延安县城通过查阅史料和历史著作,很容易发现,这种质疑,实际上并不成立。 “在1938-1939年日本人的飞机把它炸成废墟之前,延安一直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城墙环绕,依偎在黄土山的怀抱中。建筑物倒塌以后,窑洞成倍增多。……日本人的轰炸把毛从他的第一个窑洞里赶了出来。”——[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版,1995年印,159页 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给国民政府去电,报告延安遭日寇飞机轰炸后,边区政府施行抚恤、救济情形。并请国民政府赞助防空设备,以防敌机再次轰炸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档案出版社,1991年 延安的被轰炸,是早在意想中的事。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中心,而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模范的抗日根据地,日寇在疯狂地向着中国各地区侵略的进行中,难道

会有把这一个模范的根据地也忘了的道理吗?——艾思奇《敌机轰炸延安》,收录于《艾思奇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尽管空袭警报和敌机的轰炸曾多次打断我们的午饭,大家还是吃得很愉快。延安方向升起了巨大的烟柱。84架敌机进行了四次连续不停的轰炸。我们为米勒大夫举行了欢迎会。有人开玩笑地说,轰炸是米勒大夫的吉兆。——《巴苏日记》1939年10月15日,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015年6月30日举行的“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日本档案再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北碚区档案馆展示了一张“日军轰炸延安”图片。这是国内首次公开的“日军轰炸延安”图。同时展示的还有1938年9至10月日军分兵25路进攻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宣传图。有些人据图上“北京”俩字认为地图作假,说那时北京叫北平,断定我党伪造历史。其实,国民政府推翻北洋政府以后,确实曾把“北京”改为“北平”。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北平,通过北平地方维持会发出52号训令,决议将北平仍改称“北京”,凡机关团体上冠北平者均改北京。

余光中的作品

余光中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 种;散文集11 种;评论集5 种;翻译集13 种;共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主要著作 《歌》,野风,1952。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国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乐》,蓝星诗社,1969。 《在冷战的年代》,蓝星诗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范,1976。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余光中诗选第二卷(1982-1998)》,洪范,1998。(其中的《乡愁》被选作人教版语文九下第一课,课文)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左手的缪思》,文星,1963。《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遥游》,文星,1965。 《望乡的牧神》,纯文学,1968。 《焚鹤人》,纯文学,1972。 《听听那冷雨》,纯文学,1974。 《青青边愁》,纯文学,1977。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81。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洪范,1987。 《凭一张地图》,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从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林伯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010249459.html, 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林伯渠 作者:陈曦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8期 摘要:林伯渠是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是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他是一个职业革命战斗家,彻底革命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 关键词:林伯渠;革命;国共合作 [中图分类号]: [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 林伯渠(1886—1960),湖南省临澧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德高望重的著名的“延安五老”中之年龄最小的“林老”。国民党、共产党元老。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谈判代表之一。中华民国开国功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1905年,中国进入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新时期,各级新型政党纷纷成立。随着日俄战争 结束,国内普遍认为日本对俄国的胜利也就是立宪对君主专制的胜利。与此同时,同盟会在这一年的夏天秘密商议成立。身为一名赴日进步留学生的林伯渠有幸参与了这一盛举,当孙中山先生慷慨激昂地向大家讲述政治、国庆、世界局势时,林伯渠感觉这是一种自己从未想过和涉猎的言说,他仿佛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是从此刻起,林伯渠决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加入了同盟会。 回国后,林伯渠积极投身到革命的工作当中,在东北开展边疆工作期间,他帮助东三省总督事参议员粉碎了日本侵吞我东北领土的阴谋[1];武昌起义前夕,林伯渠又在湖南常德新军 和巡防营中从事策反工作,取得成功;袁世凯吞并胜利果实后,二次革命失败,彷徨中的林伯渠再次东渡日本,寻求救中国的新道路。 和许多革命党人一样,在日本的林伯渠很想找出心和革命和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这个阶段的他内心感觉的更多的是“茫茫前路,直不知税驾何所也”。[2]这个时候,林伯渠结识了他的好友兼老师李大钊。时任早稻田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李大钊,非常重视林伯渠对经济学的学习,也为其日后管理根据地财政备下了夯实基础。 1920年,林伯渠奉命到上海开辟工作,由于经费困难,但仍每天奔波于十里洋场,女儿 林秉蘅回忆,“父亲在上海住在一个小糖果店的阁楼上,这家店是当时工作的掩护场所,每次能领很少一点生活津贴,还要帮两个兄弟读书,生活艰难,又不便常在店主家蹭饭,平时就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