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燕山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燕山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A) 课程编号:01100150

英文名称:Theory of mechanism and machinery A

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适用专业:机院、交通、车辆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工程材料、机械制图、理论力学

教材:《机械原理教程》安子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交通和车辆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并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适应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

1、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对机械原理学科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2、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能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计算平面运动链及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了解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

3、平面机构运动及力分析

用瞬心法对简单高、低副机构进行速度分析。能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或解析法对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4、运动副摩擦及机械效率

了解运动副中的摩擦力及其确定方法、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以及考虑摩擦时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5、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和应用。对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和极位、行程速比系数等有明确的概念。能按连杆三位置和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了解实现给定连杆曲线的实验或图谱综合法。

6、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对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凸轮机构压力角和自锁有明确的概念。能合理确定盘状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及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

7、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平面齿轮机构的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了解共轭齿廓的求法。深入了解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定传动比、可分性、连续啮合传动条件等),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的关系、渐开线齿轮的展成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了解变位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

了解斜齿圆柱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啮合特点。并能计算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了解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其基本尺寸的计算。

8、轮系及其设计

了解轮系的分类和应用。掌握定轴、周转及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了解轮系的应用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9、其他机构

结合专业特点了解几种其他基本机构及新型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10、机构的选型和组合及系统方案设计

了解机构选型的基本知识。了解运动循环图和机构组合应用的基本概念。

11、机械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了解建立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的方法。了解转动惯量简易计算法。了解周期性及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的基本概念。

12、机械的平衡

掌握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它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对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所了解。

2、机构结构知识

熟悉机构的组成要素。能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及空间开链机构的自由度。能对平面机构进行杆组分析。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能对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力分析。

4、常用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对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和传力性能有明确的概念。能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其选择原则。对凸轮机构压力角有明确的概念。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和确定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主要原则。

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熟悉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其啮合特性。掌握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对变位齿轮有明确的概念。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蜗杆蜗轮等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尺寸计算。

熟悉轮系的分类。能计算各种类型轮系的传动比。了解轮系的应用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间歇运动机构及其它常用机构的结构、功能和应用。了解新型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应用。

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熟悉机构的选型、组合方式、运动循环图拟定和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功能分析方法。了解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标准。

6、机械系统动力学

对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有明确概念。掌握建立机械系统运动方程式的方法。熟悉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方法。掌握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平面机构惯性力的平衡原理。

四、课程学时分配

五、课程习题要求

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计算和设计方法。锻炼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

机械原理实验是重要的实践环节。不应削弱。要使学生能绘制实际机械的运动简图,对简单机械进行运动和动力参数测试,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某些能力。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应在4~8学时内做2~4个实验。具体项目根据《要求》和专业需要,并结合学校情况在以下五个实验中选定。

1、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和分析

2、转子的平衡

3、齿轮的范成及几何参数的测定

4、机构运动演示与分析

5、飞轮调速

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

结合一个简单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使学生受到确定方案的初步训练,要对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强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整理出课程设计书一份,列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运用电算辅助设计应附程序和必要的图纸。

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和学校情况定为:

1、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

2、凸轮机构设计

每个学生应在一周~一周半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设计成绩应单独评分,另设学分。

八、课程主要参考书

孙恒,陈作模.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郑文玮,吴克坚. 机械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申永胜. 机械原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曲继方. 机械原理习题集.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6

李纯德. 机械原理习题集. 燕山大学教材科,2000

曲继方,安子军,曲志刚. 机械创新原理.科学出版社,2001

制定人:安子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程 学分:2 学时:2周 授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材料与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理解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在接触和了解工程技术实际(如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资料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设计方法训练,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进行机构运动简图的设计。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是:提出设计方案、选用机构类型及其组合,确定运动学尺寸、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等等。完成必要的计算机三维绘图或编程、图纸绘制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作图求解或解析的方法均可采用。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主要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以下项目中选定: (1)运动方案设计 (a)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b)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 (c)机械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定(连杆机构的设计及分析、凸轮机构设计、齿轮机构或轮系设计、其它基本机构设计); (d)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e)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选择和评定; (2)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a)执行机构各部分尺寸设计; (b)机构运动简图; (c)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d)机械动力性能的分析计算。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答辩。 2.时间安排:在机械原理课程和其它先修课程完成后,安排2周时间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三、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根据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及答辩进行成绩评定,不再考试。 2.成绩评定:由1~2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完成的设计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设计内容,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进行评分。 五、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牛鸣岐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朱理主编.《机械原理》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大纲撰写人签字:学院章 学院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燕山大学2018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燕山大学2018年《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 1.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有源网络和无源网络)、机械系统(机械平移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3.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要求能够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掌握如下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掌握利用主导极点对高阶系统模型的简化与性能分析。 4.根轨迹法 要求能够利用根轨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变化在S平面所形成的轨迹)分析系统性能。需掌握的概念:根轨迹;常规根轨迹;相角条件、幅值条件;根轨迹增益。重点掌握常规根轨迹的绘制(零度根轨迹不作要求)。掌握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与具有一定的动态响应特性(如衰减振荡、无超调等特性)的方法。 5.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要求能够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掌握如下概念:频率特性;开环频率特性、闭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幅值穿越频率(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频率、谐振峰值;截止频率、频带宽度;三频段。重点掌握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图、Bode图的绘制;由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原理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设计和分析能力服务的。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 1) 通过课程设计大跨度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完整的概念,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2) 通过对某些机构的发明构思,锻炼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对设计方案中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技术资料、运算和绘图的能力; 4) 通过对课程设计中某些计算内容编程上机运算,使学生更清楚认识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意义,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

后续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毕业设计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孙桓主编.《机械原理》(第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陆凤仪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 3. 师忠秀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六、课程设计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讲解和设计过程的现场指导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使学生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本课程是在机械原理课程结束后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要多练多想,运用一般的机械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机构和机器的具体设计与分析问题。 2.学生完成本课程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投入全部精力到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中,达到具备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的目标。 3.学生的上课、讨论、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要求 认真听好设计指导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在设计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针对课程设计题,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计算能力。设计完成后,提交合格的设计图纸和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了解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理解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概念。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本章重点: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物理概念。机构自由度计算。 本章难点:平面机构低副代替高副法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了解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掌握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 *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讲授) 本章重点:三心定理及应用 本章难点: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加速度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的条件、压

力角和传动角、急回特性、机构的死点等主要特性。 掌握用图解法对刚体导引机构、函数机构(包括按急回特性)的设计方法,了解函数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轨迹机构和用连杆图谱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本章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 本章难点:按巳知运动规律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应用 了解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了解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包括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重点: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本章难点:求作凸轮压力角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了解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掌握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掌握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重合度、无侧隙啮合条件和齿廓工作段。 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根切现象、无根切现象的最少齿数。 掌握齿轮变位的原理、最小变位系数、无侧隙啮合方程和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了解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齿廓的形成,端面、法面及轴面参数,正确啮合条件,基本尺寸计算,当量齿数,重合度、主要特点。 了解蜗轮蜗杆机构:形成、分类、正确啮合条件、主要参数和特点。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齿廓的形成、背锥、当量齿数和基本尺寸计算。 本章重点:平面直齿传动原理及尺寸计算 本章难点:变位齿轮传动 第六章轮系及其设计

机械制图三级项目-燕山大学

箱体的测绘与绘制报告 组长: 组员:

箱体的测绘与绘制报告本次要测绘的构件是传动器的箱体,箱体在整体中起着支撑,稳定与保护的作用。 箱体的材料: 箱体一般是由灰铸铁制作,由于传动器只是传递轴上的扭矩,本身对于箱体的力学性能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且箱体的外形并不是重要尺寸,再加上传动器的工作环境要求箱体有一定的减振性能与耐磨性能,综合上述原因,箱体一般是由灰铸铁(此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减振性能并且有很好的耐磨性,对于缺陷不敏感。)铸造而成,再辅以机加工切削某些重要表面以达到工作要求。灰铸铁可以选用HT200。

箱体的表达方案设计: 此箱体如果以孔洞 一侧为主视图,则前后 两个孔之间的部分表达 不清楚,而且此位置不 是工作位置,不容易使 看图者产生对于箱体的 总体印象,如果以箱体 的俯视图做为主视图, 则底板与肋板表达不清 楚,所以为了使箱体表达的更加清楚,并且满足工作位置,应该以左视图作为主视图,这样可以使得前后两孔之间的轴向部分表达清楚,而且将肋板部分也展现在看图人面前。绘制主视图时,为了将箱体内部的空洞表达清楚我们决定采用全剖视图,但是只有一个左视图是无

法表达清楚整个箱体的,箱体底板上的小圆台,肋板的宽度,底部的四个平台等其他部分还没有说明,因此还需要其他视图,为了表达底板上的四个小圆台相对于底板的具体位置与箱体底部空洞的具体尺寸,我们在主视图下部绘制了箱体的俯视图,但是圆柱部分的存在会遮挡住底部的一部分而且在俯视图中再以长方形的形状表达圆柱部分就和主视图重复了,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决定将箱体的圆柱部分去除掉,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底板表达清楚,因此我们沿着肋板将上部的圆柱部分切除掉,然后绘画剩余部分的俯视图,这样也可以将肋板顺便表达清楚,之后整个箱体还有底部的四个小平台没有表达清楚,只有一个主视图无法判断小平台的长与宽,另外,虽然通过标注的方式可以说明主视图上部的长方形为圆柱体,但是习惯上还应该有一个圆形视图才可以将整个圆柱表达清楚,综上原因,我们决定再绘制一个箱体的左视图, 为了将箱体内部的圆柱 体洞表达清楚,我们认为 应该采用半剖的方法来 绘制左视图,另外底板上 的小圆台内部有洞,但是 只有俯视图将无法说明 这是孔还是洞,所以我们 决定再使用局部视图将 小圆台上的洞剖切出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机制Z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大纲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学分:1 周数:1 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代码: F10004 先开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 课程性质:必修课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种类日益增多,自动化程度愈来愈高。这就要求设计者除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作用外,还要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适用性强的机械系统。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进行机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针对某种简单机器进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包括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培养开发创新机械的能力,实现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分析计算的基本要求,完成机械运动方案和机构设计。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机械原理的理论和机构结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的方法;熟悉各类常用机构的类型、特点及设计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完成机械系统整体分析和设计,提高运算、绘图及及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表达能力。此外,还应加强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具备工程的观点,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和科学的、一丝不苟的作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的第一次比较全面、具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机械原理知识和技能,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并在机构分析与综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含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数 16 12 24 16 12 9 11 成绩 一、(共16分,每空2分)填空题。 1、根据有无反馈,控制系统可分为两类:( )。 2、传递函数的定义是( )。 3、2 33 )(2+++=s s s s F 的拉氏反变换为( )。 4、非最小相位系统是指( )。 5、某闭环传递函数为121 )()(+= s s R s C 的控制系统的截止频率b ω为( )s rad /。 6、线性采样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其特征根均位于z 平面( )。 7、已知某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 2+s ,则该系统的剪切频率c ω为( )s rad /, 相角储备γ为( )度。 二、(共12分)系统的方块图如下,试求: 1、通过方块图化简求闭环传递函数()() s R s C (用梅逊公式也可)。(8分) 2、误差传递函数)()(s R s E 。(4分) G 1R (s )C (s )-+- G 7 +G 5 G 2G 3G 6 E (s )G 4 +-

三、(共24分)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如图,阻尼比5.0=ζ,试求: R (s )C (s ) - + ) 1(+s s K 1、 系统类型、阶次。(2分) 2、 K 、无阻尼振荡角频率n ω、有阻尼振荡角频率d ω的值。(6分) 3、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s G K 。(2分) 4、 静态误差系数K p ,K v 和K a 。(3分) 5、 系统对单位阶跃、单位斜坡、单位加速度输入的稳态误差ssp e ,ssv e ,ssa e 。(3分) 6、 峰值时间p t ,最大超调量%p σ。(4分) 7、 输入信号为2)(=t r 时,系统的稳态输出)(∞c 、输出最大值m ax c 。(4分) 四、(共16分)传递函数题。 1、(从图(a ),(b )中选作一题)求系统输入为i x ,输出为o x 时的传递函数 ) () (s X s X i o 。(6分) m f k 2 k 1 i x o x x i x o R 1 R 2C 注:图(a )中,i x ,o x 是位移量;图(b )中,i x ,o x 是电压量。 (a ) (b )

2017燕山大学三级项目实施方案(工程制图B)

工程制图B课程项目实施方案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及绘制零件图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及绘制零件图 三级项目实施方案 一、课程项目的目标 课程项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课程项目使学生加深对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图示方法的理解、拓宽识面、具备实际零件表达与绘图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课程项目的内容 本课程针对典型零件的结构和综合表达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课程项目选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分析; (b) 表达方案的选用分析; (c) 结构合理性分析; (d) 尺寸的合理标注; (e) 技术要求的合理确定与标注; (f) 按照国标要求的线型,用正确的表达方法,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三、讨论思考题 (1)该零件由何种材料制成?(2)该零件的哪些表面为机加工表面? (3)该零件结构组成及所起作用?(4)选择主视图的投射方向? (5)零件需要哪些视图表达清楚?(6)哪些尺寸需要标注尺寸精度? (7)应标注哪些技术要求? 四、课程项目的实施 课程项目安排零件图授课结束后,针对典型零件进行讨论汇报。 课程项目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设组长1人。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完成零件的分析、绘制草图、标注尺寸、粗糙度、填写技术要求及

标题栏,并完成Word文档形式的讨论报告。 各组制作课程项目汇报用PPT(5分钟左右),进行讲演和讨论。PPT报告及word文档文件中应附有表达方案草图的图片及有关讨论思考题解答。 课程项目汇报时,汇报人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讲解,汇报时间不足及超时者,均要酌情减分。 课程项目结束后,收齐PPT、B5纸打印的word文档讨论报告(讨论报告不低于4页);每位学生提交一份正式零件工程图,不能提交正式零件工程图的课程项目成绩为不及格。 五、课程项目的要求与成绩评定 所有参加答辩的学生必须着正装,答辩时于台前站立汇报。 根据报告内容的合理性、正确性、先进性以及PPT报告的完美性对各组成绩进行评定。小组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大体按照2、4、3、1比例确定。得出A、B、C、D四个等级后,组员个人成绩在小组成绩的基础上依据绘图质量上下波动。课程项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无故不参加课程项目者,课程项目成绩按不及格计。 六、课程项目研究报告要求 项目报告要求B5纸4页以上,图文并茂,事先打印好,在汇报当天上交。 各组的研究报告应独立完成,若有雷同,将会严重影响成绩。 项目报告中应明确说明每位同学负责的内容。 研究内容的正确程度会影响到每组的最终成绩,鼓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和深入研究。 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发现有剽窃抄袭行为的,研究项目成绩以零分计。剽窃抄袭行为主要指: (1)从参考资料中引用有关思想或结果,但没有在报告中指明该思想或结果的出处并且没有与你的思想或研究结果进行清晰的区分。 (2)直接拷贝别人的研究结果当作自己的研究结果。 项目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封面封面按模板要求。 (2)摘要摘要应简明、确切地叙述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150字左右,摘要后应注明3~5个关键词。

x204063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x2040631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英文名称: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课程编号:x2040631 学时数:72 其中实践学时数: 8 课外学时数:0 学分数:4.5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一、课程简介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方向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及常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法,主要包括: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机构的运动分析方法;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常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的分析与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等。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能够使用上述方法分析现有实际机械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分析其运动和动力性能;掌握机械设计时,机构的选型、组合、变异及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等问题,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拟定机械系统方案的能力。学习本课程可以为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机械设计、机械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

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绪论 1. 了解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掌握机器、机构、机械的概念。 2. 了解学习机械原理的目的及方法,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 了解机构运动简图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2. 掌握运动副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重点),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重点)。 3.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掌握基本杆组的概念及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方法。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 掌握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2. 掌握同一构件上两点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两构件上重合点之间的运动关系,熟练掌握用矢量方程图解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重点、难点)。 3. 了解用矢量方程解析法进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四)平面机构力分析 了解平面机构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方法(一般力学方法)及构件组的静定条件,掌握用图解法进行平面Ⅱ级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重点)。 (五)机械效率、摩擦与自锁 1. 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理解理想机械的意义,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了解总反力、摩擦角、摩擦圆的概念;掌握平面机构运动副中摩擦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用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考虑摩擦时的受力分析(重点)。 3. 掌握自锁的概念和条件。 (六)机械的平衡 了解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掌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七)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 了解机械运转的三个阶段,了解机械产生速度波动的原因。 2. 掌握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力、等效力矩的概念;掌握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方法。 3. 掌握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掌握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飞轮设计)。 (八)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001 机械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11-8-24 13:48:35新闻来自:本站原创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研究机械制造系统、机械制造过程及制造手段的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超精密加工与微纳米制造、数字化设计制造及企业信息化、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应用、数控装备与生产自动化、特种加工、复杂刀具设计及制造。 本学科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8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教学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10余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8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6人,中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欢迎机械、自动控制、力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将机械学、电子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与应用、并联机械与数控加工机床、微操作机器人系统、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嵌入式仿真机器人系统、医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

综合应用技术、CAD/CAM技术、重型机械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与比例控制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策略和智能故障诊断预报、新型电液控制元件的开发与应用、流体力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控制技术及主动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机械工况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1项,省部级和其他科研项目70余项;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5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 本学科现有教师52人,其中教授23人(含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11人,高级工程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7人,具有在国外学习经历者14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欢迎机械、自动控制、力学类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冶金机械系、机械设计系、机械工学部、工程图学部、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精度轧制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轧制工程技术理论、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现代机械传动

《机械原理》考试大纲

2017年武汉工程大学 《机械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根据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是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原理》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考试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同时重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的题目一般不超过20%。考生自备必要的计算和做图工具,如计算器、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 二、试题类型及百分比 试题的类型为:(1)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2)分析说明图解题;(3)设计计算题;其中第(1)类题目的份量约占30%,(2)类题占20%~40%,其余为设计计算题。 三、参考教材 郑文纬等主编(东南大学).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 孙桓等主编(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 四、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 1.绪论 (1)掌握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等基本概念。 2.机构的结构分析 (1)了解机构的组成,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和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常用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及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3)掌握平面机构组成的基本原理。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掌握用解析法对平面二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2)掌握速度瞬心(绝对瞬心和相对瞬心)的概念,并能运用“三心定理”确定一般平面机构各瞬心的位置,能用瞬心法对简单的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4.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其主要优缺点; (2)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和应用; (3)掌握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死点、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运动连续性等概念;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2018.1版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课程编号:B02020010 总学时:72(实验12学时)学分:4.5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装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装甲车辆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 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主干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各种机械中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一般共性问题,在机械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所需的知识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在培养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和专业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和研究工作起到增强适应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和培养现代设计能力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2.1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作业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理解平面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对机器或机构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和解释。(课程教学目标1) 2.能够根据典型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及常用的间歇机构的结构特性、运动特性和工作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以获得有效的结论。(课程教学目标2) 3.能够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前提下,运用机械原理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工程常识、各种技术、方法、和现代化工具初步拟定机械运动方案,进行机构综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课程教学目标3) 4.使学生初步具备机械方面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并具有制图、计算、测试和使用技术资料等基本技能。(课程教学目标4) 2.2课程教学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6011011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学分:3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原理》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机构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机构设计的基本能力,训练学生的设计构思(创新构思)和设计技能(实践技能),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机械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向; 2.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 3.掌握关于机构的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和机器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逐渐形成规范的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 4. 掌握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对本专业学生后续学习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分为3学分,建议开设48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桓,陈作模. 机械原理(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主要参考书: 1.郑文炜,吴克坚.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王知行,邓宗行. 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 于靖军. 机械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4. 张策.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从《机械原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对在新课引入、教学方法、课后思考题设计等方面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探讨,提出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建立感性认识,面授课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演示各类典型机构及其运动情况。 2.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实验 课程代码: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分:机械原理课程一部分,无单独学分 学时:4~8学时 适用专业:机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物理、理论力学、机械制图、计算机语言、金工实习等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实验目的:实验课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机械的初步能力,训练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技法等综合能力。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自己动手完成必做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开放性实验可根据学生个体需要按需完成。 三、实验课程容与学时分配 其它为开放性选作实验 提倡计算机辅助实验 四、实验教学参考书、指导书 教材:《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机械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申永胜主编 《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桓、作模主编

《液压传动及控制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hydraulic drive and control) 课程编码:BX109120B 学分:含在理论课中 总学时:6学时 适用专业:机类各专业 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实验课是液压传动及控制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理论,培养学生的液压实验技能,掌握有关的液压系统的调试和维护知识。训练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技法等综合能力。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自己动手完成必做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报告。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可根据学生个体需要按需完成。依据学生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成绩按10%记入《液压传动及控制》课程总成绩。 三、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每个实验1~2学时)

燕山大学现代机械系统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机械系统测试技术》 课程报告 课程方向机械设计 学号 姓名 课程负责人 实验指导教师 2015年6 月12 日

实验二 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 简谐振动的频率 一、 实验目的 1.1 了解李萨如图形的物理意义规律和特点。 1.2 学会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二、实验装置 图2-1 实验装置框图 三、实验原理 李萨如图是把两个传感器测得的信号,一个作为X 轴一个作为Y 轴进行合成得到的图形。互相垂直,不同频率的振动的合成,显示出复杂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图形是不稳定的,当两个振动的频率成整数比时,它们就合成了较稳定的图形。 为简单起见,以两个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进行讨论。设两个振动波形方程为: ) cos )cos(222111φωφω+=+=t A y t A x (

其合成波形的方程式为: )(sin )cos(1221222 122 22 12????-=-- + ?A A xy A y A x 112f πω=, 222f πω= 3.1 当ω1 =ω2 ,12??=,012=-?? 1 2A A x y = 合成波形的轨迹是一条直线,直线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两个振幅之比即A 2/A 1。 3.2 当ω1 =ω2 ,A 2 = A 1 ,φ??=-12时 φφ22122sin cos 2A y xy x =+- 当 φ= 0时 ()02=-y x 直线 φ= 45°时 2/22122A y xy x =+- 椭圆 φ= 90°时 2122A y x =+ 圆 φ= 135°时 2/22122A y xy x =++ 椭圆 φ= 180°时 ()02=+y x 直线 以上合成波形见下图2-2。 3.3 当ω1 ≠ω2 、A 2 = A 1 、φ 2 –φ 1 =φ时 例如:ω1 =2ω2和ω1=3ω3,φ=0° ,45°(315°),90°(270°),135°(225°),180°时李萨如图形,如图2-2所示。 图2-2 李萨如图形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控机床课程代码:MEAU2021 英文名称:CNC Machine Tool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45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原理、 机械制造技术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汪彬 大纲执笔人:汪彬大纲审核人:倪俊芳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数控机床是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针对机械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从数控机床基本原理入手,同时结合机械原理、计算机控制和伺服驱动等技术,并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在生产制造领域应用数控机床的能力。 教学目标: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自动检测技术于一身的精密制造设备。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的结构设计和总体布局、数控机床的主运动部件、进给伺服系统、数控机床的位置检测装置、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结构、数控机床的刀具与工作交换装置及数控加工编程。通过这些内容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能力,并通过机床数控系统控制综合实验,培养学生数控机床应用、设计、维护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相关应用专题的功能讲解、技术剖析和加工演示,拓展学生的知识,了解数控机床作为一种精密制造设备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应用数控技术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具体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控机床应用、设计与维护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制定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的基本知识,能够应用数控机床的编程知识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应用该技术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功能需求,编写和调试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2.掌握机床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伺服系统的构成及分析方法,以及数控机床位置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综合设计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或数控实验装置的能力; 3.掌握数控机床机械结构、传动及电气控制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培

①燕山大学《自动控制原理B》考研复习大纲(2017年版)

燕山大学《自动控制原理B》考研复习大纲(2017年版)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 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 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掌握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有源网络和无源网络)、机械系统(机械平移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3. 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要求能够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掌握如下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掌握利用主导极点对高阶系统模型的简化与性能分析。 4. 根轨迹法 要求能够利用根轨迹(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变化在S平面所形成的轨迹)分析系统性能。需掌握的概念:根轨迹;常规根轨迹;相角条件、幅值条件;根轨迹增益。重点掌握常规根轨迹的绘制(零度根轨迹不作要求)。掌握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与具有一定的动态响应特性(如衰减振荡、无超调等特性)的方法。 5.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要求能够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掌握如下概念:频率特性;开环频率特性、闭环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幅值穿越频率(剪切频率)、相角穿越频率、相角裕度、幅值裕度;谐振频率、谐振峰值;截止频率、频带宽度;三频段。重点掌握开环频率特性Nyquist图、Bode图的绘制;由Bode图确定系统传递函数。重点掌握Nyquist稳定判据;借助Bode图对幅值、相角穿越频率和幅值、相角裕度的计算。 6.控制系统的校正 要求掌握以下概念:校正实质;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类型、特性与作用。掌握频率特性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方法,注意与控制系统频域分析中利用Bode图分析系统的方法综合运用。 二、课程主要参考书 1.《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夏德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2.《自动控制理论学习指导》,王洪斌,魏立新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分析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课程编码:B0121074 适用专业及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本课教学 课程总学时:56 课程总学分:3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6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对机械运动和动力分析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使学生在就业和从事机械类设计、加工、安装、维修等行业的工作岗位时,会初步分析机械的运动原理,并适应机械类行业的工作岗位。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机械原理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3.机械原理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 1.明确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熟悉机械原理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机械原理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机械原理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教学内容】 1.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2.机构的组成。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教学要求】 1. 熟悉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2. 掌握机构的组成 3.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4. 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内容】 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2.机构位置图及其运动构件上各点位移和轨迹的求法 3.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的方法 2.熟悉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教学重难点】 用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第四章: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教学内容】 1.平面运动副中的平面摩擦和槽面摩擦分析 2.螺旋副中的摩擦 3.机械效率和自锁条件 【教学要求】 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计算以及确定机械效率、自锁条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2005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机械工程学院-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公告 各位研究生同学: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具体安排如下: 第 1 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上午8 : 00 到12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一教236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 2 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下午14: 00 到18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一教236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3 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上午8 : 00 到12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一教237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4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下午14: 00 到18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一教237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5 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上午8 : 00 到12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环化馆319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6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下午14: 00 到18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环化馆319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7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上午8 : 00 到12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理学楼506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四、中期检查研究生名单 第8组 一、中期检查报告时间:2017 年7 月 5 日下午14: 00 到18 : 00 二、中期检查报告地点:理学楼506 三、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成员名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