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选择:

宰:商代是国王的专职厨师;西周时,周王让宰掌管宫廷事务,成为宫廷秘书首领,相当于王宫的办公厅主任。

纳言:传说中舜当政时“十二官”之一,职责是“出纳帝言”,是一种上传下达、出纳君命的官员,是典型的秘书官职,故有的史家称纳言为舜的秘书长。

秩中:是传说中

秩宗:秩宗是传说中尧、舜两王都设置的官职之一,其执掌是司典宗教祭祀,夏代也有,主持最重大的祭祀活动。

判署签押制度(公文主官签发制度):公文需由主官签名或画押才能生效,现代文书学称之为“签发”,古代称为“判署签押”。

引黄、贴黄制度:引黄——就是在文书的封皮和文书之前,写出文书的主要内容或时间、地点。贴黄——就是将诏敕有所改动的地方,或秦状意犹未尽,写在另外一块黄纸上,并贴在诏敕上面。(非原文)

公文票拟(拟办)制度:票拟,即秘书部门首先对题奏文书进行阅读,并在一张专用纸签上拟出初步处理意见,然后再转呈皇帝定夺,这种做法类似于今天由办公室主任在公文处理单上写上“拟办意见”。

甲骨文书:“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甲骨文即刻写在甲骨和兽骨上,用来记录占卜和祭祀等活动的文字,他又称“卜文”、“贞卜文”、“卜辞”。由于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殷商的废墟,所以又称“殷文”、“殷墟文字”“殷墟书契”

金文文书:在我国历史上,青铜器一直从商周沿用到西汉,大约有一千五六百年历史。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因为加进了一定比例的锡,浇铸出来的成青灰色,故称“青铜”。用青铜铸造的器具,则为青铜器。而铸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就称作“铜器铭文”,简称“金文”。

简牍文书:指刻在竹简或木片上的文书。

金腾之匮:把重要文书档案放置于金属带子捆缚的匣子之中。

甲库:唐时实行科举取士,参加省试和选试者,其职名、履历、考绩、授官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形成大批人事档案,当时叫做“官甲”、“甲厉”“甲敕”,甲库就是专门保管他们的档案库。

“急递铺”制度:“急递铺”专门传送军务文书。将公文划分为“最快”“次速”“平常”三个等级。用轻骑采用“接力赛”昼夜不停的方法。路上车辆、行人均为之让道。所递公文,均要装袋封记,挂不同颜色的木牌,做缓急标志。P154 骑缝盖印制度:所谓“骑缝”,指的是两张相连的公文纸的粘贴之处有的公文篇幅较长,一张纸写不下,就要将几张公文纸接连起来,南北朝时规定,凡重要公文,骑缝处必须加盖印章,防止公文被篡改、伪造。

半印勘合制:以薄册合空纸之半,而编写字号,用内府关防印识之。右之半在册,左之册付天下……以册合其字号,印文相同,则行之,谓之半印勘合,以防欺弊。八千麻袋事件:1921年教育部及其下属的历史博物馆建极其珍贵的八千麻袋(共十五万斤)历史档案以大洋四十元卖出,造成历史档案的大流失,史称“八千麻袋事件”。

文书档案连锁法: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机关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一项中心内容。由机关收发部门按既定的分类方案,将本机关全部收发文进行分类编号,采用三联单进行一次登记,然后把文件送至主办单位,经办完毕的公文,随即由机关档案室进行立卷归档。其核心是在一个机关范围内,以集中统一的原则

组织文书档案工作。目的是希望通过几道简便手续,把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连锁起来,以改变文书运转迟缓和档案管理分散、垄断的状况。(非原文)203

公文改动盖印制度:唐代用“贴黄”的方法改动公文,凡贴黄处,必须加盖印章,以示公文发出前已经改动。

皇史宬:位于北京故宫东,是一全用砖石砌成的宫殿式的档案库,专藏皇族的玉牒、历代皇帝的实录和圣训。

简答:

1、东汉尚书台设置的意义

东汉光武帝时,尚书台不但取代了御史府的大部分秘书职权,而且取代了丞相府的一部分行政权,成为皇帝以下各官府的权力中心。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正式形成,开始将丞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来,使它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2、秦汉御史府、唐代中书省、明通政司、清代内阁秘书机构的职能

御史府:受理公卿、百官和吏民对皇帝和中央政府的上书;负责对大小官员的监督和考察;掌管版籍、地图等重要档案和律法档案;受命代皇帝巡视各郡县,并监理郡务;受命处理皇帝交办的特殊事宜。

中书省:专掌诏书拟制,参与机密;参与朝廷各种重大活动。

通政司: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述冤屈或举告不法等事。

内阁:参与机务,充当顾问,出纳帝命,收阅奏章,起草昭诰谕敕,典藏御笔文书、档案、图书以及一切文书记录整理等。

3、宦官秘书专政现象

从秦始皇的机要秘书赵高,到慈禧太后的宠信秘书李莲英,我国历史上一再出现宦官秘书掌握机要大权而干预国家政治的现象,每次干政的结果都造成了国家政治更加腐败,有时导致政治动乱,成为封建王朝垮台的直接原因。宦官秘书专政在中国历史上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4、“士”阶层充当秘书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世袭制瓦解,士丧失了原先的特权,同时,士的数量大增。为了寻求个人出路,他们依附于某个国君集团或贵族。各国国君也希望士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实现强国和统一大业。这些士充当的秘书的特点是任期短,流动性大,其主要职责是谋划和咨询。

5、古代秘书培养方式和选拔制度

培养方式:

1、家传和师承。春秋前,家传和师承是培养秘书(史官)的重要方式,这是由史官业务的专业性和史官世袭制度决定的。

2、官办学校培养。商代的贵族学校,西周太史寮,汉代太学、国子监等。

3、私学培养。私学产生于春秋后期,以孔子的私学影响最深。

选拔制度:

1、夏、商和西周的世卿世禄制;

2、春秋战国的选贤任能制;

3、汉代的察举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5、隋唐以后的科举取士制度。

6、采风制度内容

西周时,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采诗之官,他们收集方言俗语、诗歌民谣,用以补充和丰富雅言和雅乐。周天子也身体力行,亲自定期深入民间进行调查。采风在当时是定期的、经常的,天子采风每五年进行一次,采诗官的采风是每年春天或秋天进行;采风的范围几乎遍及周王朝的整个统治区域。

7、唐宋时期信访机构设置(特点)

唐代是我国古代信访制度最兴盛的的朝代,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专门信访机构——匦使院。匦使院的设立从形式上开辟了一条最高统治者了解下情的渠道,它是我国最早的中央政权的信访机构,在秘书工作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宋代的中央信访机构是鼓院和检院。鼓院是初期信访部门,检院是高一级的信访部门。

8、秘书机构演变规律、原因

演变规律:中国古代中央秘书机构的职权、规模总是由小到大,逐步增强,最后膨胀;而它一旦膨胀,封建统治者就予以抑制削弱,或将其转化为政务机构,然后重新起用身边的亲信而职位低微的秘书官吏,组建成新的秘书机构,如此反复出现,形成一道循环轮回的怪圈,使中央秘书机构的名称不断变更,权限时弱时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这一现象可称之为“膨胀回位”。

原因:其根本原因当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本身,其具体原因,一为秘书机构实务化和皇权象征化之词的矛盾;二为历代秘书机构权限不明。

9、北洋军阀秘书机构设置特点

1、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机关,均普遍设置有秘书机构或秘书人员;

2、秘书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趋向一致;

3、各机关大多只设一个机构负责全部秘书事务,只有少数机关才分置几个秘书机构,主要是将起辅助决策作用的高级参谋顾问人员和负责机密或重要文书的高级文书工作人员分开;

4、秘书机构的职权范围明确;

5、秘书机构的级别名称比较混乱

10、国民政府时期秘书机构特点、秘书工作改革

1、秘书机构的越权现象不再出现;

2、对文书档案机构工作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秘书人员的个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文书档案工作趋于规范化;

3、向国外学习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使我国几千年来处于封闭状态的秘书工作首次吸收国外先进方法,有助于我国秘书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4、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学术研究及其取得成果,使文书学,档案学开始形成,秘书工作中的这两类重要业务开始学科化;

5、学校培养专业秘书人才,使秘书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拓宽了秘书人员的来源11、民国各时期秘书官职设置特点

北洋政府时期:①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机关,均设置有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

②秘书机构和的名称及其执掌趋向一致。③秘书机构的职权范围明确。④秘书机构的级别名称比较混乱。

12、中央建党初期秘书机构(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的职责)

1、党中央秘书的职权是负起草党内外文书、通讯及会议记录的责任,并兼管党的文件;

2、党内所有文函须由党中央委员长(即总书记)和党中央秘书共同签署才能生效;

3、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的一切会议,需由党中央委员长和党中央秘书共同主持召集。

13、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秘密文库、地下交通网)

中央秘密文库就是原来的中共中央秘书处文件保管处,中央在最后撤离上海时,将几十箱文件中央与共产国际间的往来文件等方面的重要文件留在上海,并让中央秘书处张唯一同志保管,这样就形成了秘密的中央文库。

地下交通网: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决定:中央建立通达各省的交通,各省委建立通达各县的交通,各县委建立通达各乡的交通,构成全国交通网。地下交通网在抗战时期的敌占区和国统区,在解放战争的国统区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4、长征时期秘书机构(军委机要科)

长征途中唯一的秘书机构就是军委机要科,负责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秘书业务,主要职责就是抄译电报,由周恩来亲自带着行动,完成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的机要通讯工作。其他文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由各中央领导同志的秘书人员负责保存。

15、中央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秘书机构(各时期秘书机构特点)

16、民主革命时期秘书工作的特点(举例说明)

1、老一辈革命家非常重视秘书工作。毛泽东同志是党的一大兼职秘书,又是中共中央第一位专职秘书,他在担任党中央秘书期间,为党起草并保管了大量重要文件,是中共建党初期秘书工作的开创者。

2、秘书机构和秘书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灵活多样;

3、秘书工作条件极其艰苦;

4.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哪方面为商王服务。( ) A.生活 B.宗教 C.政务 D.人事 2.殷商将大量甲骨档案集中收藏于都城的社稷和( ) A.王宫 B.厩库 C.宗庙 D.广庭 3.西汉初期御史寺内负责收受、处理文书的部门是( ) A.奏曹 B.书曹 C.令曹 D.印曹 4.汉朝皇帝颁布重大制度的命令性文书称( ) A.制书 B.诏书 C.策书 D.戒书 5.秦汉时卫尉的属下的皇宫兼职的信访机构是( ) A.公车府 B.私府 C.尚书署 D.三公府 6.历史上首个名实相副秘书机构的主官是( ) A.秘书令 B.尚书令 C.秘书左丞 D.秘书右丞 7.唐代“四禁”的制度的对象是( ) A.中书舍人 B.起居舍人 C.通事舍人 D.给事中 8.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 ) A.初创时期 B.确立时期 C.融合时期 D.成熟时期 9.宋代尚书省各部也设立了专职的秘书部门,称( ) A.科 B.处 C.局 D.案 10.周年交案作为定制,始于( ) A.唐宋 B.辽金 C.元 D.明清 11.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中央政府内专门负责公文传递工作的机构是( ) A.银台司 B.兵部 C.工部 D.通政院 12.明代京官以个人名义呈送皇帝的上行文,且不需用印的文书是( ) A.题本 B.奏本 C.表文 D.笺本 13.明司礼监中,作用最大的是( ) A.提督太监 B.掌印太监 C.秉笔太监 D.随堂太监 14.明代中央的总收文机构称( ) A.银台司 B.内阁 C.进奏院 D.通政使司 15.清入关前,皇太极设立的性质类似于内阁的机构是( ) A.文馆 B.集贤院 C.文渊阁 D.翰林院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创制出了( ) A.楔形文字 B.图形文字 C.甲骨文字 D.青铜文字 2.夏朝启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檄文是( ) A.《书断》 B.《甘誓》 C.《胤征》 D.《汤誓》 3.西周周公在朝堂外设置一块供百姓来此上诉的石头,称为( ) A.大鼓 B.登闻鼓 C.肺石 D.红石 4.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印章称( ) A.印 B.章 C.玺 D.符 5.秦始皇时期的丞相府没有( ) A.参谋权 B.决策权 C.办事权 D.收文权 6.中国文书工作初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时期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汉朝 7.梁武帝将秘书寺升格为( ) A.秘书省 B.集中省 C.散骑省 D.尚书省 8.曹丕以中书省替代尚书台后,旋将尚书台转化为起执行作用的( ) A.决策机构 B.参谋机构 C.政府机构 D.顾问机构 9.唐代设立的专门档案库,名称是( ) A.兰台 B.内阁大库 C.架阁库 D.甲库 10.宋代皇帝在宫中决断事务后,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的文书称( ) A.明发 B.寄信 C.内批 D.批红 11.宋代枢密院向下级官府行文用( ) A. B.堂判 C.宣敕 D.咨报 12.中国历史上对公文催办制度规定最为系统的封建王朝是( ) A.唐 B.宋 C.元 D.明 13.元代中书省内主管秘书工作的长官是( )

渤海大学 中国秘书史试题 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渤海大学20 级专科(文秘专业) 第二学期《中国秘书史》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1 分) 1.史官这一名称始出于()。 2.舜命人在庭前设置了一面鼓,供民众击鼓反映情况,此鼓称()。 3.太史寮中起草国家级法令性文件的是()。 4.春秋时期齐国重新设置的秘书官职有()。 5.秦并六国后全国的秘书机构也随之()。 6.下列属于国民党政府公文中的上行文的是()。 7.档案工作从政府部门扩展到企业,始于()。 8.在我国,文书学、档案学这两门学科开始形成于()。 9.自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直到解放战争期间,始终通用的公文文种是()。10.中国共产党早期常用的公文文种中,具有权威性的是()。 11.明司礼监中,作用最大的太监是()。 12.明司礼监太监代替皇帝以朱笔批阅奏章,称()。 13.明代中央六部和大理寺内设置的职掌公文收发、登记、检查、催办等事的机构是()。 14.明代凡是以官署名义向皇帝陈述、请示有关政务、军情、钱粮等公事所用的文书称()。 15.南京临时政府创建的平行文有()。 16.中共中央军委秘书处的首任秘书长是()。 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集权制度的中央秘书机构是()。 18.为帝王专用的制、诏公文文种始用于()。 19.开我国信访工作之先河的历史时期是()。 20.在我国古代,秘书的民族气节表现突出的朝代是()。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 1分)1.古代,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播于() A.异地 B.异时 C.他年 D.他月 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议八卦的古籍是() A.三坟 B.五典 C.八索 D.九丘 3.简牍文书中单片的竹片称为() A.简 B.版 C.牍 D.方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工艺复杂、折叠方便、成本过高的文书,被称为() A.甲骨文书 B.金文文书 C.简牍文书 D.缣帛文书 5.西汉武帝委托尚书拆阅、过滤奏章,并建立的初步官衙是() A.尚书台 B.尚书府 C.尚书署 D.尚书省 6.汉代,书写于加长竹简上的紧急军事文书,称() A.合檄 B.飞檄 C.板檄 D.檄文 7.汉代,百官上呈机密,用皇囊密封呈进,被称为() A.密奏 B.密文 C.封事 D.扁书 8.魏晋南北朝时中书省临时聘来抄录、誊写文书者,被称为() A.书吏 B.主书 C.书史 D.书助 9.门下省分掌中书省部分秘书职能,是对中书省权力的() A.减轻 B.限制 C.加强 D.取代 10.晋代新组成的门下省的主官是() A.侍中 B.常侍 C.给事中 D.黄门侍郎 11.唐宋时期的花押制度,即今日之文书() A.纠误制度 B.摘要制度 C.保密制度 D.签名制度 12.唐代,亲王、公主的下行文书用() A.令 B.敕 C.教 D.劄 13.元代各级政府或机构中属于首席地位的吏职是() A.翻译吏员 B.案牍吏员 C.传达吏员 D.佐书吏员 14.元代,凡二品以上官衙中的案牍吏员统称为() A.必阇赤 B.典吏 C.令吏 D.司吏 15.我国历史上建立最为发达的公文传递制度——驿传制度的朝代为()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6.明武宗时规定,朝臣奏事须写双份,一份送司礼监太监过目,允准后才能将另一份送通政司。该太监是() 第 1 页共3 页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中国秘书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105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中国秘书工作文化与传统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秘书工作的基本素质。该课程先导课程有秘书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中外秘书比较、中国文化概论等。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了解秘书职业在纵横时间上的背景,掌握秘书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与发展过程,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积累基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秘书史研究的对象之一是中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秘书活动与秘书工作变化规律,专业知识较为系统,在教学内容上侧重选取各个时期秘书机构的设置、秘书人员的来源、秘书工作的内容等方面来探讨历代的秘书工作发展变化,探讨中国秘书史的发展规律。本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中国秘书工作的基本脉络和框架,认识历代秘书工作的变迁和规律,从而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思路,为当前的秘书工作服务。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历史的考察,亦能加深对今天秘书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角色和素质意识。 知识目标: (1)掌握我国历代秘书机构的设置、职能、作用、地位及演进过程,历代秘书人员的名谓、来源、选用、素质及传统,历代秘书工作的基本制度。 (2)理解和把握我国秘书工作的萌生及形成理论,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与基本规律。 能力目标: 能运用秘书工作发展的相关规律与理论,分析以往与当前秘书工作。

自考管理相关专业科目内容

自考管理相关专业科目内容

5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5 6 03611 采购与供应谈判◆ 5 7 03612 采购环境 5 8 03613 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 6 9 03614 采购法务与合同管理 6 10 03615 采购绩效管理 5 11 03618 采购项目管理任选 一门 6 03619 运作管理 6 12 03617 采购与供应链案例 5 13 03616 采购战术与运营◆ 5 专业名称:2020314 销售管理(本科段) 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4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6 00102 世界市场行情◆ 4 7 00184 市场营销策划◆ 5 8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5 9 03291 人际关系学◆ 6 10 00067 财务管理学◆ 6 11 00151 企业经营战略 6 12 10511 销售团队管理 6 13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00183 消费经济学 不考英语者的 换考课程4 00055 企业会计学 6 00181 广告学(一) 4 专业名称:2020267公共管理(本科段)

主考学校:河海大学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4 0333 5 公共管理学◆ 5 5 00261 行政法学 5 6 00163 管理心理学 5 7 00277 行政管理学◆ 6 8 01848 公务员制度 4 9 00060 财政学 4 10 08749 行政职业能力测评◆ 5 11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 12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5 13 05151 劳动与社会保障 6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3 08958 BEC商务英语(一) 6 4 08959 BEC商务英语(二)◆8 6 00891 国际贸易实务(三)◆ 6 7 00952 国际市场营销学(二) 5 8 00995 商法(二) 5 9 05002 商务英语沟通8 10 07969 外贸口语(实践)◆ 4 11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5 12 05960 商务英语口译(实践) 8 13 03689 国际贸易结算(实践) 6 专业名称:2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本科段) 主考学校:苏州大学

中国秘书史试题

7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央秘书机构呈不稳定状态相反,政府各部门内及各级地方政府中的秘书机构却沿袭两汉,相对稳定。汉代设立的三公府中的长史,从三国至南北朝一直沿置,无甚变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单位的建制为州,郡,县三级,各级政府部门中设有秘书机构。汉代设置的州府主薄,魏晋时成统兵开府大臣的重要幕僚,由大臣自行聘任,负责上下行文,保管印鉴,总领府内日常事务,作用权力都颇大,为秘书首脑。郡县衙门中仍又郡丞,县丞监管秘书工作。各设有主薄,郡府主薄一职一直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县府主薄一职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末年 72.简述文笔的区别和意义:曹操之后不久,公文成为一种正式的独立文种。当时,文章有了文笔之分,文即文章,诗赋,必须有情辞声韵。笔即公文,不需要有韵,也不必具有文采,只要直叙,着眼于述事达意,施于实用,凡表,奏,书,檄都称笔,它有一定的格式,类似于近代的文牍。文笔之分:说明公文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技能,有它独特的要求,规格。这无疑大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它是文书工作史上的一大飞跃。 73.诸葛亮从哪个方面对秘书人才进行考察:1.是“问只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向对方提出相互矛盾的问题,看对方的辨别能力2.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反复同对方辩论一个问题,看对方的辩才和机智应变的能力3.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变”就是请对方就某一问题出谋划策,提出咨询意见,以看对方申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将面临的危险告诉他,看他勇敢程度和献身精神5.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在开怀畅饮的场合,观察对方的自制能力和酒醉以后显示出来的本色6.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让对方面临有利可图的机会,看对方是否廉洁奉公7.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从同对方约定某件事上看对方是否守信用 74.为什么说唐,宋时期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在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其朝廷的秘书机构分置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一度设置政事堂为朝廷中枢的秘书机构,皇宫秘书机构则有翰林学士院,信访机构有匦使院,地方各级秘书机构健全。唐朝的秘书人员来源多样,素质颇高,职责分明,作用明显,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化。唐朝以律令的形式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秘书工作制度,文书工作和档案开始分流,公文文体整齐,划一。在宋朝,朝廷三省中的秘书机构专业化,形成为系列。皇宫的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继续发展,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秘书人员的选拔制度更趋专业化,文书,档案工作全面分离,秘书工作制度较唐朝又有发展 75.唐朝中书舍人的职责是:1.初读中央政府各司和各地官员的奏章表议并提出处理意见,然后呈进皇帝。同时,凡上报的大事件,也由中书舍人转呈。2.负责起草诏,制,敕,玺书,册命等皇帝颁发的文书,进呈皇帝批准后,按规定发有关部门执行。3.下达的制,诏,敕等文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误差,有责任向皇帝奏明,并加以政正,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4.逢有百官聚会,朝廷大典时,中书舍人须侍从皇帝左右,代表皇帝接受百官的奏状。 5.皇帝在朝廷上册封,赏赐大臣时,由中书舍人宣读册封,赏赐的诏命;作为特使慰问有功的将帅和国家的贵宾。中书舍人名义上隶属中书省,实际上是皇帝的高级秘书,其地位和作用都很大

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科目对照表

北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科目对照表 专业名称、 代码、类别 主考 院校 专 业 考 试 课 程 计算机及应 用 01B0801 电子信息与 电气信息类 北京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高等数学(工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C ++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Java 语言程序设计(一)、加考:1、计算机组成原理 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会 计 01B0203 经济管理类 中 国 人民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学、资产评估、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一)、会计制度设计、加考:1、中级财务会计2、财务管理学 工商企业管 理 01B0201 经济管理类 中 国 人民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一)、 企业管理咨询、金融理论与实务.加考:1、企业管理概论 2市场营销学 国际贸易 01B0206 经济管理类 对外经济 贸易大 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商务英语、外刊经贸知识选读、外贸英语写作、国际市场营销学、涉外经济法、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企业经济统计学、世界市场行情 英语相关专业加考: 1、国际贸易实务(一) 2、国际贸易;其他类专业加考:国 际贸易、基础英语 行政管理学 01B0302 公共管理类 中 国 人民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行政组织理论、普通逻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中国行政史、西方行政学说史、加考:政治学概论、行政管理学 英语 01C1502 文学类 北 京 外国语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外语(日/俄/法/德)、高级英语、英语翻译、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口译与听力、英语语法、英语词汇学、欧洲文化入门、加考:水平考试(二)、综合英语(二) 汉语言文学 01C1501 文学类 北 京 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美学、训诂学、汉字学概论、 加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古代汉语 建筑工程 01B0803 工科类 北 京 建筑工程 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线性代数、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二)、物理(工)、结构力学(二)、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建筑设备、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建筑结构试验、计算机 基础与程序设计、流体力学、 加考:结构力学(一)、房屋建筑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非工科类学生不能 报考该专业)

《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 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 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2.简述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及影响。 答: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就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却是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 3.简述甲骨文书。 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各种活动的文书,已初步具备文书的基本要素。 4.试分析“管理”与“文字”两大条件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答: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都证实了这一点。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社会条件。国家出现后,统治者为了发号施令,指挥国事,必须使用文书,因而产生了国家公务文书。 随着部落联盟活动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事务的增加,领导部门仅靠语言已经难以实施管理。因为,语言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遍整个部落联盟,一些重要的约定、经验、大事也难以依靠语言而准确、长久地留存下去,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因此,必须运用文字,借助于文书以代替口语,才能实施管理。这样,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对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进而推动秘书工作的发展。 5.从商代史官的分工分析现代秘书的职能分工。 答:商朝的史官名目众多,有十几种,已经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新编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新编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传说中,中国最早谈宗教问题的古籍是( ) A.三坟 B.五典 C.八索 D.九丘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制出楔形文字后,有了( ) A.纸草文书 B.泥版文书 C.羊皮文书 D.树皮文书 3.西周在朝门外悬供吏民敲击上访的大鼓,其主管者是( ) A.尚书 B.掌书 C.太仆 D.令正 4.太史寮中拟制简册、宣示诰命的是( ) A.太史 B.小史 C.内史 D.外史 5.东汉建立的与西汉石渠阁同样著名的档案库是( ) A.兰台 B.天禄阁 C.麒麟阁 D.东观 6.西汉武帝时,尚书职权扩大,表现为委托她们( ) A.收发文书 B.传递文书 C.下情上达 D.拆阅和过滤奏章

7.文书工作中的避讳制度形成于( ) A.西周 B.东周 C.秦 D.汉 8.魏晋时,主官位尊而不会理政,秘书位低而参政,史称( ) A.寒门掌机要 B.下品无世族 C.上品无寒门 D.膏梁摄高位 9.东晋后,日常公文唯一的制作材料是( ) A.简 B.牍 C.纸 D.绢 10.魏晋时著名的“大手笔”是( ) A.沈约 B.任昉 C.毛弘 D.王褒 11.唐朝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小考一般( ) A.每年一次 B.二年一次 C.三年一次 D.五年一次 12.宋代将原“匡城县”改为鹤丘县,避讳的对象是( ) A.太祖 B.太宗 C.徽宗 D.高宗 13.当面交卷制这一项重要的文书工作制度始于( ) A.汉 B.元 C.明 D.清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汇编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汇编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 1 .中国的秘书工作孕育于() A?部落联盟昌盛时期B?原始人群时期 C?氏族公社时期D.部落时期 2. 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除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外,还 须有() A ?社会组织领导部门 B ?原始人群 C ?社会组织 D .氏族组织 3. 《尚书》收录的文献起自() A ?三坟 B ?五典 C ?尧典 D .九丘

4. 印章出现于() A ?夏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5. 古代书写在竹、木片上的文书称() A?甲骨文书 B ?金文文书 C ?简牍文书 D ?缣帛文书 6 ?太史寮中的柱下史是指() A ?太史B?御史 C ?内史 D .外史 7 ?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是() 资料仅供参考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汉 8. 汉代统兵将军设有作为参谋、文书部门的() A ?幕府 B ?郡府 C .都尉府 D .尉史府 9. 历史上设置首个名实相符的秘书工作机构的是()A .曹操 B .汉献帝 C ?曹丕D.刘放 10. 唐武则天时期始设的匦使院,其性质是()

A ?文书工作机构 B ?档案工作机构 C ?信访工作机构 D ?决策工作机构 11?古代公文的“花押”或“花书”,即为今日之()A ?保密制度 B ?校核制度 C ?摘要制度 D ?签名制度 12. 唐代规定,凡中书舍人在处理有关军国大政的公文时, 必须“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这一制度称() A .票拟 B .五花判事 C .副署 D .花书 13. 唐、宋是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 A ?初创时期 B ?确立时期 C .融合时期 D .成熟时期 14?中国历史上最为发达的驿传制度出现在(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元代 资料仅供参考 15.元代中书省负责主管秘书工作的官职是(A ?中书舍人B ?翰林学士 C ?必阇赤 D .参议中书省事 16 ?行移勘合制度首创于()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中国秘书史考试重点

《中国秘书史》考试重点 1、诽谤之木:部落联盟时期,尧根据舜的建议,命舜在土阶前树立一根木柱,让百姓在上 面书写意见,指出自己的过失,以修明政治,称为~,由于此木是舜受命而立的,舜又名重华,所以又称华表 2、祭祀史官:是商朝史官的类型之一,专管各种祭祀,安排一切祭祀仪式。他们类似于现 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的人员 3、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4、太史寮:出现在商朝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主官称太史,下 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5、.卿事寮:是西周时期三公之下设置的执掌政务的官署,它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 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史籍上将二者合称为“卿事寮” 6、金文文书:商朝时期,人们在青铜器上镌刻文字,被称为“铜器铭文”,又称“金文” 或“钟鼎文'.他们的字体类似甲骨文,已初步具有史书的性质,所以,称之为金文文书 7、天府:出现在西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 8、试吏法:是秦朝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的选用方法。所谓试吏法,就是根据各地民意反映, 对地方闲散人才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召集有关人士,由县以上官员对他们目测外貌,口试问题,选其中较优秀者,派至县,乡当秘书吏员 9、避讳制度:皇帝为维护自己的威严,命令无论是自己颁布的制,诏,臣下上呈的奏,议, 还是吏官的记载,或各级官府的文书中,凡遇到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他字,词代替,连与皇帝名字音近似的字也不准用。这种制度称作避讳,形成于秦朝 10、骑缝,押缝制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骑缝即在两张粘连的公文纸的连接处加盖印 章;押缝即在两张公文纸的粘连处或公文末尾署名,又称押字或押尾,这一制度根据纸制公文的特点,起到了防止公文伪造,保证其真实性的作用 11、连暑制度:也称联暑制度,产生于魏晋南北朝,即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 姓名,以表示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12、经筵官:宋代除了起草制诏,参谋顾问的翰林学士以外,设有一些冠翰林学士之名 而不属于学士院的官,有“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称为”经筵官“在皇帝左右进讲书史,相当于皇帝的学习秘书 13、匦使院:是武则天执政时设立的信访机构,武则天称帝后,为了打击政敌,巩固皇 位,采纳臣下鱼保家的建议,铸设铜匦,奖励告密。特地命令中书省设立匦使院,以谏议大夫及阙,拾遗各一人。为知匦使,主持院务,组成了中央信访机构 14、秉笔太监:是明代司礼监内从事秘书工作的太监,主要负责章奏初阅,代皇帝批答, 记述,传达皇帝的命令 15、六科:明朝时期,由于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处理国务,需要在他与六部之间建立一个 联系机构,由此产生了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作为协助皇帝处理六部事务的秘书机构 16、奏事处:是雍正时,为收受密奏而设的机构。 17、密奏制度:是清朝形成的一种文书工作制度,密奏,亦称密折,它是只有指定的官 员才有权上呈,并由皇帝亲自启封,阅看,批复的绝密奏折。它不拘格式,书写自由,也不必贴黄和备副本,并不用送通政司转内阁,直接交奏事官进呈,由皇帝亲自处理,避免了题本的不便 18、技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和群众团体中设置的文书工作人员。 19、中央秘书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中央专门的秘书机构,于是1926年6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卷

精品文档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我国的秘书工作孕育于() A.部落联盟昌盛时期B.原始人群时期 C.氏族公社时期D.部落时期 2.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除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外,还须有() A.社会组织领导部门B.原始人群 C.社会组织D.氏族组织 3.《尚书》收录的文献起自() A.三坟B.五典 C.尧典D.九丘 4.印章出现于() A.夏B.西周 C.春秋D.战国 5.古代书写在竹、木片上的文书称() A.甲骨文书B.金文文书 C.简牍文书D.缣帛文书 6.太史寮中的柱下史是指() A.太史B.御史 C.内史D.外史 7.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确立时期是() A.夏B.商 C.西周D.秦汉 8.汉代统兵将军设有作为参谋、文书部门的() A.幕府B.郡府 C.都尉府D.尉史府 9.历史上设置首个名实相符的秘书工作机构的是() A.曹操B.汉献帝 C.曹丕D.刘放 10.唐武则天时期始设的匦使院,其性质是() A.文书工作机构B.档案工作机构 C.信访工作机构D.决策工作机构 11.古代公文的“花押”或“花书”,即为今日之() A.保密制度B.校核制度 C.摘要制度D.签名制度 12.唐代规定,凡中书舍人在处理有关军国大政的公文时,必须“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这一制度称()A.票拟B.五花判事 C.副署D.花书 13.唐、宋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 A.初创时期B.确立时期 C.融合时期D.成熟时期 14.我国历史上最为发达的驿传制度出现在() A.秦代B.汉代

2011年7月自考真题中国秘书史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创制出了( ) A.楔形文字 B.图形文字 C.甲骨文字 D.青铜文字 2.夏朝启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檄文是( ) A.《书断》 B.《甘誓》 C.《胤征》 D.《汤誓》 3.西周周公在朝堂外设置一块供百姓来此上诉的石头,称为( ) A.大鼓 B.登闻鼓 C.肺石 D.红石 4.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印章称( ) A.印 B.章 C.玺 D.符 5.秦始皇时期的丞相府没有 ..( ) A.参谋权 B.决策权 C.办事权 D.收文权 6.我国文书工作初步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时期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汉朝 7.梁武帝将秘书寺升格为( ) A.秘书省 B.集中省 C.散骑省 D.尚书省 8.曹丕以中书省替代尚书台后,旋将尚书台转化为起执行作用的( ) A.决策机构 B.参谋机构 C.政府机构 D.顾问机构 9.唐代设立的专门档案库,名称是( ) A.兰台 B.内阁大库 C.架阁库 D.甲库 第 1 页

10.宋代皇帝在宫中决断事务后,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的文书称( ) A.明发 B.寄信 C.内批 D.批红 11.宋代枢密院向下级官府行文用( ) A. B.堂判 C.宣敕 D.咨报 12.我国历史上对公文催办制度规定最为系统的封建王朝是( ) A.唐 B.宋 C.元 D.明 13.元代中书省内主管秘书工作的长官是( ) A.办公厅主任 B.秘书监 C.秘书丞 D.参议中书省事 14.明代皇帝与六部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是( ) A.内阁 B.六科 C.通政司 D.司礼监 15.明代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文书是( ) A.题本 B.揭帖 C.奏本 D.奏折 16.近代最早在地方巡抚衙门设立秘书、助理秘书等官职的时间是( ) A.1906年 B.1907年 C.1908年 D.1909年 17.清末,题本被废,替代其用途的公文是( ) A.呈 B.呈状 C.奏折 D.表 18.南京临时政府负责印刷临时政府的各类文件、公报的总统直辖机关是( ) A.法制局 B.印铸局 C.公报局 D.秘书处的文牍科 19.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时,曾将总统秘书改为( ) A.御史 B.太史 C.内史 D.外史 20.不属于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秘书处更新的观念的是( ) A.一切工作政治化 B.一切工作科学化 C.一切工作集体化 D.一切工作技术化 21.1923年,被正式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的是( ) 第 2 页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1.应用文科必须包括史、论、应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2.中国秘书史是研究我国历代秘书工作现象和规律的专史,是历史学和秘书学相 互交叉、渗透的一门学问。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历代秘书机构、历代秘书人员、历代秘书工作制度。 4.打好两个基础是指打好秘书学、历史学的基础。 5.掌握两种方法是指要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6.进善旌、华表木、感谏之鼓,当时是我国官方信访活动的源头。 7.夏代末年,商汤征伐夏桀时,战前发布了檄文,即著名的《汤誓》。 8.商朝末年,诞生了历史上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直到西周时,才臻 于成熟。 9.西周时期,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天府设立。天府置于都城的宗庙里。 10.天府为“九府”之一,相当于现代的部级单位,地位颇高。保管天府档案的人员 称“守藏史”,他们父死子继,时代相袭,成为天府世家。 11.卿事寮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史籍上常合称为“卿 史寮”。 12.西周时秘书人员产生职业道德,即“书法”。“书法”的核心是“君举必书”和“秉笔 直书”,即实事求是予以记载,称“书法不隐”。 13.春秋战国时期,公文拟制产生了程序。产生了起草、讨论、修改、润色四个环 节,然后定稿。 14.汉灵帝光和年间设立了鸿都门学。 15.籀书 16.秦朝,为收藏档案筑有专门的库房,称藏府、书府。汉朝著名的有石渠阁、兰 台、东观。

17.秘书令、秘书左丞和秘书右丞成为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名实相符的秘书官 职。以秘书令为首的机构也就成为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秘书令、秘书丞使“秘书”一词产生了本质的变化,使其由指物转为指人(官员)、指官署,含义与今天的秘书工作相吻合。所以说,他们可视为我国“秘书” 的渊源。 18.魏晋和南朝以中书省为重,北朝则以门下省为重,尚书省偏重于执行。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已经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 20.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文体分成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大类。 21.唐宋 22.皇宫秘书机构有翰林院,信访机构有匦使院。 23.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 24.唐朝三省各自承担的秘书工作职能可归纳为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25.三省职责的划分使皇帝诏书等文件的制作工作由草拟、审核、转发执行三个各 自独立的机构来共同完成。 26.南宋将中书、门下两省合并为政事堂。 27.中央秘书机构的职能便由政事堂、门下、尚书三省和枢密院分别兼行。 28.德的基本标准是“四善”,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非懈,简称 德、慎、公、勤。 29.宋代中央还设有最高级别的档案库,称金耀门文书库。 30.幕学著作:1884年问世的《幕学举要》、《佐治药言》、《办案要略》、《刑幕要 略》 31.我国最早的近代学校是1861年设立的“同文馆”,在学堂的教育与管理活动中, 形成了大量的有关学校教育的档案。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 25分) 1 ?尧命舜在土阶前树立木柱,让百姓在上面书写意见,此木柱称() A .华表B.华善旌 C.敢谏之鼓 D .鼓院 2. 太史寮是中国历史上首个() A ?地方秘书机构B.中央秘书机构 C ?地方档案机构 D .常设档案机构 3. 中国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是() A .外府B.泉府 C.天府 D .职内府

4. 卿事寮的长官是() A ?卿士B.太史 C ?六卿 D ?司徒 5?西周总管秘书工作的官员是() A ?太史B.小史 C ?内史 D .外史 6.秦朝承担中央政府秘书工作的机构主要是() A ?御史寺B.丞相府 C .太尉府 D .尚书台

资料仅供参考 7 ?西汉初期御史寺内负责收受、处理文书的部门是 A ?奏曹 C ?令曹 &历史上首个名实相符的秘书机构的主官是( ) A ?秘书令 B ?尚书令 C ?秘书左丞 D ?秘书右丞 9 .东晋桓温规定公文用纸颜色,是为了分辨公文的 ( ) A .水平 B .质量 C .来源 D .类别 10. 魏晋时,称著名的干练而擅长拟写公文者为 ( ) A .书法家 B .手笔 C .大手笔 D .笔者 11. 唐朝中央信访机构匦使院始设于( ) A .太祖朝 B .太宗朝 C .玄宗朝 D .武则天称帝时期 12 ?金代皇帝的亲信秘书 官是( ) A ?奏事官 B .都林牙 C ?修撰 D .掌书记 B ?书曹 D ?印曹

13 ?金代官衙中管理文书等日常事务的首领官是( ) A .吏目B.都目 C .典吏 D .抄事

中国秘书史201104真题及答案

中国自考人(https://www.360docs.net/doc/7017346491.html,)——700门自考课程永久免费、完整在线学习快快加入我们吧!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原始文字起源于六千年以前的( ) A.大汶口文化 B.良渚文化 C.仰韶文化 D.龙山文化 2.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尧舜时期 3.西周时中央政府颁布制度、法规的文书文体是( ) A.诰 B.命 C.典 D.策 4.形成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文书体系的我国历史时期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 D.汉 5.秦朝稳定秘书工作制度尝试运用的手段是( ) A.法令 B.武力 C.行政 D.纪律 6.秦朝任用秘书人员已很注意其( ) A.国籍 B.家境殷实 C.识字多少 D.政治素质 7.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公文研究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 A.曹丕 B.蔡邕 C.陆机 D.刘勰 8.被曹操从县令越级提拔为尚书令的重要谋士是( ) A.刘祯 B.刘放 C.荀或 D.陈琳 第 1 页

9.南宋高宗时,为扩大应试生源,改宏词科为( ) A.明经科 B.博学宏词科 C.博学科 D.六科 10.唐代首创的公文纠误制度称为( ) A.花押 B.引黄 C.贴黄 D.录白 11.我国古代快速传递官方文书的急递铺制度始设于( ) A.唐 B.宋 C.金 D.元 12.我国历史上最为发达、完备的公文传递制度是( ) A.宋代驿传制 B.元代驿传制 C.明代驿传制 D.清代驿传制 13.明代六科中负责处理具体事务的官员称为( ) A.都给事中 B.左给事中 C.右给事中 D.给事中 14.明代秘书人员主要来源于( ) A.岁贡者 B.世袭者 C.科举出身者 D.逐级递补者 15.明代中央政府负责公文勘合工作,并被称为是呈文给皇帝的“咽喉之处”的机构是( ) A.内阁 B.六科 C.兵部 D.通政司 16.清朝军机处被废止的时间是( ) A.1901年 B.1905年 C.1910年 D.1911年 17.清代皇帝凡有重大政事需布告臣民时用( ) A.诏书 B.制书 C.敕书 D.诰命 18.国民党政府公文中的平行文是( ) A.报告 B.布告 C.批 D.函 19.南京临时政府创建的对外文体有( ) A.咨 B.照会 第 2 页

中国秘书史试题文档

2020 中国秘书史试题文档Document Writing

中国秘书史试题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中国秘书史试题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史官这一名称始出于() A.商朝 B.黄帝时期 C.尧时期 D.禹时期 2.舜命人在庭前设置了一面鼓,供民众击鼓反映情况,此鼓称() A.登闻鼓 B.进善旌 C.敢谏之鼓 D.鼓院 3.太史寮中起草国家级法令性文件的是() A.太史 B.小史 C.内史 D.外史 4.春秋时期齐国重新设置的秘书官职有()

A.尚书 B.掌书 C.主书 D.令正 5.秦并六国后全国的秘书机构也随之() A.鼎盛 B.完备 C.统一化 D.多样化 6.汉光武帝时中央秘书机构的主官是() A.尚书令 B.尚书左丞 C.尚书右丞 D.尚书仆射 7.曹丕建魏后立即改称秘书令为() A.秘书监 B.尚书令 C.中书令 D.中书丞 8.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公文研究最有贡献的是() A.刘勰 B.蔡邕 C.曹丕 D.陆机 9.金代创设了传送紧急文书的() A.保密制度 B.军邮制度 C.帖黄制度 D.急递铺制度 10.辽、金、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 A.成熟时期 B.确立时期 C.融合时期 D.强化时期 11.明司礼监中,作用最大的太监是() A.提督太监 B.掌印太监 C.秉笔太监 D.随堂太监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xx秘书xx复习资料 一、古籍中“秘书”的含义: 指xx的xx之书。 指谶纬图录等类书。 指官职名称。 指官署名称。 我国最早从事具有秘书性质的工作人员称“史官”,我国最早的朝廷秘书机构是产生于商末周初的“太史寮”。 二、据《辞海》中秘书的定义我们宜将历代秘书的工作范围划定为: 1、记录帝王、长官言行、这么回事,拟制、处理文书,保管档案。文书工作是秘书工作中最早出现也是最主要的业务。 2、了解下情、传达命令、起上通下达作用。 3、接待吏民上访,向皇帝或长官汇报,并向上访者传达处理结果。 4、处理官衙内日常事务及交办事项。 三、xx秘书xx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中国秘书史”是研究我国历代秘书工作现象和规律的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代秘书机构、历代秘书人员、历代秘书工作制度。 历代秘书人员——包括他们的来源、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素质和优良传统。 历代秘书工作制度——包括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公文文体、信访制度、保密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 历代秘书机构——即历代各级各类秘书机构的设置、智能、地位、作用和演进过程。

中国秘书史的任务是在搜寻到翔实史料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力求勾勒历史上的秘书工作的概貌,研究其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为做好现实秘书工作服务。 要学好“中国秘书史”这门课程,需要打好两个基础、掌握两种方法。 两个基础是指掌握秘书学、历史学专业。 两种方法是指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秘书工作的产生需要两个社会条件,即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文字与公务文书。 古籍记载黄帝左右有不少史官。例如,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执掌记录言行。后来有人将他说成左史,偏重于记事。孔甲是黄帝的史官,“主书史之流”、“执青纂记”。 大挠、沮诵、隶首、宾成“皆黄帝史官”,可见,在黄帝时代,史官不少。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是否形成。 商朝的史官名目众多,有十几种,被分为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贞卜xx: 有占卜、多卜等名目,负责占卜、解释“卜兆”(即神意)、刻写卜辞。贞卜史官在商朝这种神权统治中,实际上参与了军国大政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辅助商王朝的决策,实施神权统治,是商王的高级助手。 2、祭祀xx: 有祝、多尹等名目,负责商王室祭祀事务。祭祀是商王朝头等大事。祭祀的对象有四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