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和反映尤为突出。据此回答1—4题。

1、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诸侯国普遍开始变法

B、奴隶起义频繁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社会动荡、战争频繁

2、下列各项与齐桓公霸业无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葵丘会盟

C、城濮之战

D、相地而衰征

3、下列成语或典故所反映的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路以目②围魏救赵③问鼎中原④退避三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4、战国时期出现了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姜氏而为诸侯的事件,其实质是

A、奴隶主贵族之争争权夺利的斗争

B、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权

D、卿大夫与国君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据此回答5—8题

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铁制工具的使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生活的年代没有出现铁制农具

B、商鞅变法时,中原已较多地使用铁制农具

C、公元前3世纪初期,越族人已使用铁制农具

D、吐蕃在文成公主入藏前就掌握了制铁技术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这句诗里的典故是

A、张骞出使西域B甘英出使大秦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7、两汉对西域地区采取的相似措施包括

①实行和亲政策②派遣使者帮助西域摆脱匈奴的束缚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8、丝绸之路开通后,首先传到西域的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是

A、农耕和植棉

B、造纸和印刷

C、陶瓷和制茶

D、冶铸和水利

佛教是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据此回答9—10题。

9、范缜发表《神灭论》,直接针对

A、佛教宣扬的来世转生

B、佛教的盛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佛教利用“天命观”进行欺骗

D、佛教寺院在政治上、经济上势力很大

10、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在宣扬佛教或大肆灭佛之间摇摆,根本原因是

A、想要控制寺院的规模

B、不了解是否应该发展佛教艺术

C、对佛教教义理解抱对立态度

D、受统治需要的制约

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较大的发展。据此回答11-12题。

11、“贞观之初,率士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贞观)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粟十余石。”上述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A、贞观年间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下降

B、唐初商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C、贞观年间政府实行抑制工商业的政策

D、丝绸大量外卖,国内市场出现紧缺

1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B、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C、对外贸易频繁,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D、丝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据此回答13-15题。

13、下列地区在历史上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新疆②西藏③广东④黑龙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14、西藏正式并入中国版图时,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措施是()

A、设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B、实行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C、设置宣政院,统领西藏事务

D、设置驻藏大臣,专管西藏

15、唐时,有个少数民族政权,被誉为“海东盛国”,“南比新罗……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此政权的建立民族

应为()

A、突厥

B、回纥

C、女真

D、靺鞨

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创设与革新,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16—17题

16、隋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的实质是

A、分工合作,相互制约

B、多相制取代独相制

C、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D、中央机构决策民主化

17、隋唐时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农民的身份是

A、自耕农

B、地主的佃农

C、国家的佃农

D、农奴

政治中心东移和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史上两个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重要现象。据此回答18~21题:

18、平王东迁洛邑是西周定都关中以来我国政治中心的第一次东迁,其东迁的主要原因是

A. 关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B. 洛邑位于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关中

C. 西周由于犬戎的进攻而灭亡,周王室的统治受到犬戎的严重威胁

D. 平王认识到中原战略位置比关中重要

19、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中心转移的大致过程描述最为准的是

A. 关中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十世纪以后政治中心东移

B. 十世纪以前,我国的政治中心,主要经过了由西向东再由东至西的反复过程;十世纪以后,我国的政治中心东移

C. 我国古代政治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变化而转移

D. 我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主要是由关中迁往中原,再由中原迁往关中,最后由关中迁往中原,并确定于中原

20、中国古代政治中心最终东移的根本原因是

A. 关中地区生态破坏严重,不再适合作都城

B. 关中地区战乱频繁,影响政治稳定

C. 中原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21、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魏晋时代江南开始开发,表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江南地区统治者实行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政策,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

C. “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实际上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元、明、清三代政治中心之所以能确定于北方,主要依赖于漕运和海运将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结起来

人口迁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22~25题:

22、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概括最全面的是

A. 从北方迁往南方或从中原迁往边疆

B. 由政府组织迁徙或民间自发移民

C. 由内地迁往边疆或由边疆迁往内地

D. 由外国迁往中国或由中国迁往外国

23、秦朝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 少数民族开始内迁

B. 政府组织移民实边

C. 南越地区被开发和逐渐汉化

D. 中原人民开始迁往江南

24、元朝时期回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逐渐形成回族

B. 居住在天山南麓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部与维吾尔族融合形成

C. 唐朝以来,中国沿海居民下南洋逐渐形成

D. 唐朝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中国定居,并逐渐与中国居民融合

25、今天云南省的20余个少数民族中有蒙古族。关于云南蒙古族的合理解释应是

A. 忽必烈派蒙古军队攻下大理后留守大理的蒙古士兵的后裔

B. 元世祖统一中国后从蒙古高原移民云南的蒙古人后裔

C. 元世祖为了巩固对云南的统治将大量蒙古人派往云南作官,其后裔为今天云南的蒙古族

D. 元朝灭亡后大量逃到云南的蒙古人的后裔

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卷

第Ⅰ卷 (选择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与儒者并称的墨子一系曾经是“显学”,《吕氏春秋》曾经说到,当时“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按照胡适的说法,墨家后学的发展形成了两种趋向:一是向“钜子”为中心的宗教组织演化,……一是从人文社会为中心转向以技术与逻辑为中心的“别墨”。…这大体是可信的。不过,有几点需要特别补充:首先,与儒者之学重视思想的薪火相传与文化的基本教育不同,墨子一系在传承上,更多地带有那种人身依附性和团体的封闭性,无形中消解了思想层面的联系纽带而凸显了团体层面的宗法关系,于是不免会在“钜子”、“圣人”的光环消失时分崩离析,连思想的联系也随之崩溃。其次,墨子一系的学说对于个人的要求未免太过,正如《庄子·天下》所说的要求人“生不歌,死不服”,完全服务于一种实用到底的思想,用近乎苛刻的朴素来限制人的欲望,……至于要求

学校 班次 姓名 考号

后人自愿“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更是一种专制的传承形式,是引发争斗的根源,墨子一系的渐次消失,正在于这种自我瓦解。再次,思想学说在墨子的后学那里逐渐转化成一种单纯的行动,而行动的需要又激活了对

技术的追求,……本来,

会淡化人们对思想的兴趣,而从这一应付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实用思想又会很快激发人们对使用技巧和知识的热情。那么,墨子一系向技术与逻辑转化的内在思想是否就在于此呢?墨子一系思想渐渐消退的内在缘由是否也在于此呢?

――摘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材料二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哲学流派逐渐消失无闻,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相关的独立学说、思想或派别。这大概是由于,尽管作为小生产劳动者的手工匠和农民仍大量地长期地存在,但已没有像氏族结构彻底瓦解的春秋战国时代那种自由的社会环境和自由的意识气氛。特别是在独尊儒术以及后来佛教东来之后,小生产劳动者文化落后,见闻闭塞,经年累月束缚在自己的狭小天地内,一般便受着社会统治意识的控制和支配,很难从自身中再产生像墨子这样的思想或思潮、学派。

――摘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请回答(12分)

(1)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墨家学派渐次消失的原因。(6分)

(2)结合史实,分析墨家思想所反映的时代特征。(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凡编户之民,富相什则卑下之,伯则畏惮之,千则役,万则仆……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三:今农夫五口之家……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偿责者矣。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西汉政府实行的是什么经济政策。(2分)

(2)材料二中“编户之民”绝大多数是什么人?他们要向国家承担什么义务?(4分)

(3)材料三所反映的农民的实际地位和处境怎样?“法律贱商人,商人已

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原因是什么?(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摘自《论语》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不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摘自《孟子》

材料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有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思想(2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2分)

(3)材料一与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关系(2分)

(4)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孔孟思想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何具体体现。(5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在这

学校 班次 姓名 考号

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开始皈依佛教。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这期间,儒家思想重新被确立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3分)

(2)这三次崛起的时代特征是什么?(6分)

(3)这三次崛起对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什么?(6分)

历史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1)秦汉以来,残酷的封建剥削与思想文化专制,使墨家思想赖以产生与发展的环境消失;(2分)墨子一系发展为宗教团体,严格的人身依附性、团体的封闭性和传承的专制性以及苛刻的要求是其消失的内部原因;(32)对技术的追求也淡化了对思想的追求。(2分)

(2)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社会变革;(2分)大量个体劳动者的产生,阶级阶层及其矛盾复杂化;(2分)思想学术氛围相对宽松。(2分)

27、(12分)

(1)重农抑商政策。(2分)

(2)广大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赋税、徭役和兵役。(4分)

(3)地位与处境:农民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十分贫困。原因:农民不但要受封建国家的剥削,还要受地主的直接剥削,负担沉重;地主阶级实力膨胀,土地兼并不断发展,农民大量丧失土地;大商人拥有大量钱财和土地,经济实力不断发展。(6分)

28、(11分)

(1)主张“德政”反对暴政(2分)

(2)“民本”“仁政”思想(2分)

(3)孟子“仁政”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具体化和发展(2分)

(4)继承并发展“民本”思想;实行均田制,给老百姓一定的土地;实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和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唐太宗善于纳谏,统治较为清明。(5分)

29、(15分)

(1)第一次崛起是秦统一中国,第二次崛起是隋唐的统一和繁荣,第三次崛起是元统一。(3分)

(2)秦统一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隋唐的大一统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繁盛时期,元明之际使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中华文明进一步发扬光大。(6分)

(3)秦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秦王朝的封建制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文明。隋唐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而且隋唐文化泽被东西,远播世界各国。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火药西传对世界影响巨大。(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