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原理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并输出到负载上。在这个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被连接到输入信号源,集电极被连接到负载,而发射极则被接地。当输入信号施加到基极时,晶体管会放大这个信号并将其传递到负载上。

在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放大系数由其直流工作点决定。直流工作点是指晶体管的偏置电压和电流,它们决定了晶体管的放大特性。为了获得最佳的放大效果,需要调整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使其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来调整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改变基极电阻、集电极电阻和发射极电阻的值来调整晶体管的偏置电压和电流。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来观察电路的放大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值时,需要谨慎操作,以免损坏电路或者危及人身安全。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项目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1、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管的管型、管脚和电解电容器的极性。 (2)测量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并比较测量值与计算值。 (3)测定单级共射放大电路输入与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 (4)测定负载电阻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5)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以及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研究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2、实验仪器 PC机一台 Multisim软件低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 3、实验原理及电路 晶体三极管由半导体材料硅或锗制成。各种管的外形和管芯在制造工艺上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结构只有NPN型和PNP型两种,管芯内部包含由两个PN结组成的三个区(发 射区、基区、集电区)。 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区域: (1)截止区减小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也随着减小,当IB=0时,IC≈0,即特性曲线几乎与横轴重合,这时,三极管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 (2)饱和区三极管的发射结、集电结均处于正向偏置,IC基本上不受IB控制(IC≠βIB),晶体管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这时,VCE很小,晶体管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使电源电压VCC几乎全加到集电极电阻RC上。 (3)放大区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IC的变化取决于IB(IC=βIB),基本上与VCE无关,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这时晶体管工作于线性放大区。截止、放大、饱和三个区的VBE数值见表1-1。 表1-1 VBE数值表 对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有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压波形失真要小。放大器工作时,晶体管应工作在放大区,如果静态工作点选择不当,或输入信号过大,都会使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一般采用改变偏置电阻RB的方法来调节静态工作点。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幅值较小时,在保证输出电压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常选取较低的静态工作点,以降低放大器噪声和电源的能量损耗。实际使用中,常通过测量RC上电压的方法来测量集电极电流IC。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 1、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2、双踪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 B1B1 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be L C V r R R βA // -=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输出电阻 R O ≈R C 由于电子电路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电路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 47μF 47μF R P1 100K R B11 4.7K R B12 10K R E1 51 510 C 3 R C1 2K C E BE B E I R U U I ≈-≈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2.3.4. 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学习交流放大器静态调试和动态指标测量方法。 进一步熟悉示波器、实验箱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2.示波器3.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电路原理图在试验箱上搭接电路 实验原理:如图为电阻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它的偏置电路由Rw、Rb1和Rb2组成,并在 发射极接有电阻Re’和Re’’,构成工作点稳定的放大

电路。电路静态工作点合适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输入信号Vi后,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Vi 相位相反、幅度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V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2.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打开电源,不接入输入交流信号,调节电位器w2使三极管发射极电位ue=2.8V。用万用表测量基极电位ub、集电极电位uc和管压降uce,并计算集电极电流Ic。 、 3.动态指标测量 (1)由信号源输入一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40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的波形,观察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输入ui和uo的波形示意图。(2)按表中的条件,测量us、ui、uo、uo,并记算Au、ri和ro。 4.研究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 ri uiui??Rs isi ro uo ??o uo?uo

o RL 在以上放大电路动态工作情况下,缓慢调节增大和减小w2观察两种不同失真 现象,并记录失真波形。若调节w2到最大、最小后还不出现失真,可适当增大输入信号。 5.实验数据记录。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2).动态指标测量1.ui和uo的波形 uoui (3)测量us、ui、uo、uo,并记算Au、Ri和Ro。 t (4)研究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 uo ui t uo ui 增大Rw2 四、思考题 (1)总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负载、旁路电容的变化,对放大电路的电压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 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 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3、 交流毫伏表 4、 模拟电路实验箱 5、 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 =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 C -I C (R C +R E )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然后测量U B 、U C ,记入表2—1中。 表2—1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U E (V) U C (V) R B2(K Ω) U BE (V) U CE (V) I C (mA) 2、6 2 7、2 60 0、6 5、2 2 B2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C C CC R U U -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引言: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放大信号。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该电路的放大性能,并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了解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实验中所使用的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验证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并分析其特点。 二、实验原理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基于晶体管的放大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的小幅变化转化为输出信号的大幅变化。在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作为输入端,基极作为输出端,集电极作为共用端。 三、实验器材和元件 1. 电源: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 2. 晶体管:选择适合的晶体管,如2N3904; 3. 电阻:用于构建电路的电阻,如1kΩ、10kΩ等; 4. 电容:用于构建电路的电容,如10uF、100uF等; 5. 示波器:用于观测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调整电源电压,使其符合晶体管的额定工作电压; 3. 接入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 4.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记录相应的输出信号幅度; 5. 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6. 尝试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观察电路的放大性能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数据。根据这 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放大倍数,并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计算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输入信号的小幅变化可以得到 相应的大幅输出变化; 2. 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的幅度呈线性关系,且与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数值有关; 3. 频率响应曲线显示出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频率 选择性。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通 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验证了该电路的放大性能,并分析了其与输入信号幅度、频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 和一定的频率选择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不断提 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和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基本电路的理解 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本文将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原理 1、单级共射放大器的原理 共射放大器即输人输出均在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因此在放大系数上面具有一 定的增益,其输入电阻比共集(电流随输入电阻的变化而变化)放大器高,输出电阻比共 射(输出电阻不随输入电阻的变化而变化)放大器要低得多,因此同时具有输入输出阻抗 都比较好的特点,也就是可以适用于各种电阻范围内的负载。 单级共射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基本放大电路,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在正常工作状 态下,晶体管的基极极间电位为0.6V时,为了使集电极端的电压维持在5V左右,必须给 共射电路提供至少5.6V的电压。为了让信号能够被放大,必须在基极端加上一个交流信号,造成基极到发射极的直流偏置电压波动,而这种交流电压就是引入的输入信号。 3、放大器的放大性能指标 放大器的放大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频率响应、幅度与相位特性、增益、输入输出电阻、 噪声系数等多项指标,其中增益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 二、实验步骤 1、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 (1) C945B三极管1颗 (2)1kΩ电阻4个 (4)10μf电解电容1个 (6)调码器一个 (7)万用表 (8)示波器 (9)直流电源 (10)信号发生器

2、实验操作流程 (1)根据电路图搭建实验电路。 (2)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值。 (3)连接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使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1kHz正弦波。 (4)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源电压为5V. (5)显示器显示开始显示信号曲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增益。 (6)通过调节信号源和示波器来得到最佳的放大性能。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搭建完实验电路并进行调试后,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信号频率 | 10kHz | 100kHz | 1MHz | 输入电压 | 200mV | 200mV | 200mV | 输出电压 | 1.05V | 1.02V | 390mV | 增益(Vout/Vin) | 5.25 | 5.1 | 1.95 |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低频范围内,输出电压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实现 了较好的信号放大效果。而随着频率的增加,增益逐渐下降,输出电压较为稳定,说明该 放大器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特性。此外,我们对实验电路进行了仿真和优化,进一步提高 了电路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论 通过搭建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该电路能够对低频信号进行有效 的放大,并具有良好的输入输出阻抗特性,频率响应特性较为稳定,适用于多种负载条件,具有使用、调整方便、低成本等优点,是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基本电路。

实验二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2.学习交流放大器静态调试和动态指标测量方法。 3.进一步熟悉示波器、实验箱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箱 2.示波器 3.万用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按电路原理图在试验箱上搭接电路 实验原理:如图为电阻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它的偏置电路由Rw、Rb1和Rb2组成,并在发射极接有电阻Re’和Re’’,构成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电路静态工作点合适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输入信号Vi后,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Vi相位相反、幅度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V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2.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打开电源,不接入输入交流信号, 调节电位器W2使三极管发射极电位UE = 2.8V。用万用表测量基极电位UB、集电极 电位UC和管压降UCE,并计算集电极电 流IC。

、 3.动态指标测量 (1)由信号源输入一频率为1kHz ,峰峰值为400mv 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的波形,观察并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输入ui 和uo 的波形示意图。 (2)按表中的条件,测量 us 、 ui 、 uo 、 uo',并记算Au 、ri 和ro 。 s i s i i i i R U U U I U r -== L o o o o o o R U U U I U r -==' 4. 研究静态工作点与波形失真的关系 在以上放大电路动态工作情况下,缓慢调节增大和减小W2观察两种不同失真 现象,并记录失真波形。若调节W2到最大、最小后还不出现失真,可适当增大输入信号。 5. 实验数据记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2). 动态指标测量 1. Ui 和Uo 的波形 (3) 测量 Us 、Ui 、Uo 、Uo',并记算Au 、Ri 和Ro 。 Uo Ui t

共射单管放大器工作原理

1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工作原理 管子工作前题是BE结加正向电压BC结加反向电压,然后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2.电子在基区边界扩散与复合,空穴由外电源补充,维持电流。3.电子被集电极收集。改变基极电流就可以改变集电极电流:IC=BIB 2.在两个放大管与VEE之间接的有一个恒流源. 一、微恒流源原理电路 电路如图1所示,当IR一定时,IC2可确定为: 图1 可见,利用两管基一射电压差VBE可以控制IO。由于VBE的数值小,用阻值不大的Re2即可得微小的工作电流--微电流源。

二、恒流源电路的主要应用-有源负载 前面曾提到,增大Rc可以提高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但是,Rc不能很大,因为在集成工艺中制造大电阻的代价太高,而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c越大,导致输出幅度越小。那么,能否找到一种元件代替RC,其动态电阻大,使得电压增益增大,但静态电阻较小。因而不致于减小输出幅度呢?自然地,我们可以考虑晶体管恒流源。由于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的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广泛地把它作负载使用--有源负载,如图2所示。 在本图中恒流源由20K电阻和Q7与Q8组成.其他同基本放大电路. Q7短接基极和集电极的接法在集成电路制作中常用. 由于晶体管电流源具有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的特点,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广泛地把它作负载使用--有源负载. 而且集成电路中做二极管就是用三极管一个极.短接另一个极. 3三级运放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分成NPN和PNP两种。我们仅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 大器(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放大器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 响。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 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3、 交流毫伏表 4、 模拟电路实验箱 5、 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I E =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 C -I C (R C +R E )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1)没通电前,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接好电源线(注意12V 电源位置)。 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3)用万用表的直流10V 挡测量U E = 2V 左右,如果偏差太大可调节静态工作点(电位器RP )。然后测量U B 、U C ,记入表2—1中。 表2—1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 B (V ) U E (V ) U C (V ) R B2(K Ω) U BE (V ) U CE (V ) I C (mA ) 2.6 2 7.2 60 0.6 5.2 2 B2所有测量结果记入表2—1中。 5)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C C CC R U U -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3.测量与分析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二、实验原理 (插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图)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引起晶体管基极电流的变化,从而引起发射极电流的变化,使得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将输入信号放大。 三、实验器材 1.功放实验板; 2.电源; 3.被测晶体管; 4.电阻; 5.示波器; 6.信号发生器; 7.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电路连接图搭建电路; 2.将电源接入电路,调节电压值为所需电压; 3.连接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所需的输入信号; 4.测量电路的直流工作点,记录基极电压、发射极电压、集电极电压 和输出电压值; 5.测量电路的交流特性,记录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增 益和频率响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直流工作点测量结果如下: (插入直流工作点测量结果表格) 2.交流特性测量结果如下: (插入交流特性测量结果表格)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 入输出特性和频率响应等。 六、实验讨论 1.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有误差或问题?导致误差或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要改善电路的性能,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改进?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 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

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且掌握其参数的选取、计算和调整方法。 二、实验原理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是一种基本的放大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单管的静态工作点,将输入信号的微弱变化放大,从而获得更大的信号增益。 在实际的应用中,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一般会采用中等电阻作为负载,同时还需要使用耦合电容来保证其高频特性。在设计和实现放大器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常数和工作参数。 三、实验步骤 1.将三极管、频率计、示波器等仪器连接起来,调整流量表的位置和方

向。 2.按照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和电流,调整电位器的位置来控制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级别。 3.利用示波器,观测并记录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分析其频率响应和相位响应的特点。 4.根据实验的结果,重新调整放大器的参数,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增益。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的获取了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和相位响应特性,研究了各种参数的选取和调整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地设置分压电阻、耦合电容和输入电平等参数后,晶体管单管 共射放大器的性能和增益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我们还可以 根据实验结果来精确地计算每个元件的值,从而更好地实现放大电路 的各种功能。 五、实验结论 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放大电路,其工作原理和特 性都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掌握。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

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各种参数的选取和调整方法,以及从中获取更高的性能和增益。 六、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使我更好地理解了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重要特性,而且也让我掌握了有效的参数选取和调整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也学到如何合理设置电源电压和电流,以及如何运用示波器来观测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此外,在实验的过程中,我还意识到了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重要性,这对我的个人工作和实验中的交流也产生了较大的好处。

实验二_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_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原理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和R组B1B2 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以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E 入输入信号u后,在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ii0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RP1 RC1 100K 2K R B11 4.7K 47µF 47µF R B12 10K 510

C 3R E1 51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和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B1B2 基极电流I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B RB1U,U BCCR,RB1B2 U,UBBEI,,IECR E U,U,I(R,R) CECCCCE 电压放大倍数 R // RCLA,,β Vrbe 输入电阻 R,R// R// r iB1 B2 be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输出电阻 R?R OC 由于电子电路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电路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放大电路,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电路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电路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电路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和RB1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E 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ii 输出信号u,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0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和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B1B2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RB1U,UBCCR,RB1B2 U,UBBEI,,IECRR,F1E U,U,I(R,R+R) CECCCCEF1 电压放大倍数 R // RCLA,,βVr,(1,,)RbeF1 输入电阻 R,R// R// [ r+(1+β)R]iB1 B2 beF1 输出电阻 R?R OC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culture and entertainment venues, fitness centers, has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job security measures), these requirements are very straightforward, specific standards, also has a clear direction, more easily by a superior examination. Poverty assessment is to look at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the poor end of 2015 standards is ... ... Yuan, higher standards is poverty. Superior acceptance to entrust a third party institution from HouseImplementation. After acceptance, also through spot checks, visits, telephone surveys looking activities. This means that our achievements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the poor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acceptance, which w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overty eradication. Therefore, the County Offi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o evaluation efforts in this regard. To implement the grid management model, integr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into grid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