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doc 7页)

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doc 7页)
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doc 7页)

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

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吞活剥。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

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应及时对燃烧进行调整(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设法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在吹灰过程中出现汽温低时,应先停止吹灰;使汽温回升稳定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吹灰。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

足够的调节余量。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器后的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二、机组滑停过程汽温调节的注意事项。

1、机组滑停以前必须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吹灰,以关小减温器,可以使汽温在下滑过程中较好控制,使滑停过程顺利进行。

2、滑停过程中应尽量依靠减弱燃烧来使汽温下滑,不宜采取开大减温水的方法来下滑汽温,如汽温下降速度较慢或居高不下时,可以加大下层磨的出力减小上层磨的出力,或者停运上层磨,减少磨煤机的运行台数。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开大上排二次风档板,关小下层二次风档板的方法使汽温下滑。

3、滑停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火嘴集中运行,使燃烧稳定。停磨前应先将磨的煤量减至最小,再停止磨煤机运行。停磨后应适当加大其余磨的出力,保持总磨煤量小幅度变化,以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过快。

4、滑停过程撤油应逐支撤出,不允许一次多支撤出,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超限。

5、正常情况下,滑停至给水主、付阀进行切换时各减温水调门及总门应该已经全关。如果由于操作不当, 至给水主、付阀进行切换时各减温水调门及总门仍在开启状态压制汽温时,我们应考虑暂缓减负荷,通过燃烧侧调整或利用随着时间延续炉膛蓄热的减少降低汽温,关

闭减温水后再切换。防止由于切换时给水压力的突增 ,导致减温水流量突增,使汽温产生突降(低负荷下蒸汽流量很小,减温水量稍增就可能造成汽温突降,因此,大家在负荷越低的情况下使用减温水一定要小心)。另外,建议主、付阀切换在40~60MW负荷进行,切换前,制粉系统应该已经全停。如果时间不允许,而减温水门未关完,我们也可先全关闭各减温水调门及总门,待主付阀切换完毕 ,给水压力稳定时,再根据汽温情况来决定是否开减温水总门。如果此时汽温下降速度较快时,应及时关小汽轮机调门或减负荷至零。但应注意水位

变化。

三、滑参数启动过程中的汽温调节及注意事项。

1、对于打过水压后的锅炉,由于过热器及再热器中存着较多的积水,此时启动存在着汽包压力上升快,而汽温上升速度慢,为了使汽温与汽压相匹配,建议在点火前全开过热器及再热器,主、再汽管道所有疏水门,进行充分疏水;点火后及时开启高旁、低旁阀,使过、再热器中的积水及时排走。投油枪时,可先投CD层或EF层油枪,以提高火焰中心高度,使过、再热器中的积水尽快蒸发掉。保证过、再热汽温与压力的匹配关系。

2、对于极热态机组,当汽机调跳闸,锅炉灭火后,应立即关闭所有减温水调门及总门,并开启排汽电动门或旁路门(汽机允许条件下),开启过、再热器疏水门。减少过、再热汽温的下降,为短时间恢复作好准备。锅炉在点火前尽量开大旁路门降压,吹扫完毕后应立即投油枪点火,以减小炉膛热损失,投油时可先投CD层或

EF层油枪,保持较高的火焰中心高度,并保持较高的氧量值,以使汽温尽快达到冲转参数。

3、在机组启动初期低负荷时,投入减温水时,应注意一级减温器后的温度以及事故喷水后的温度应高于对应的过、再热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以防过、再热器积水振动。

4、滑参数启动过程中,付阀切换为主阀后,给水泵转速下降会使减温水压力降低,汽温上升速度加快。如果在主付阀切换后短时间内启首台磨,会使汽温上升速度更快,故建议在启动过程中,主付阀未切换以前,尽量不要投减温水,如汽温上升速度过快时,最好采用调整燃烧的办法来调整汽温。启首台磨时为了减小对汽温影响程度,可以采用切换油枪的办法或调整风量的办法来弥补。

四、变工况时汽温的调节。

变工况时气温波动大,影响因素众多,值班员应在操作过程中分清主次因素,对症下药,及早动手,提前预防.必要时采取过调手段处理,不可贻误时机,酿成汽温事故. 变工况时汽温的变化主要是锅炉的燃烧负荷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不匹配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当锅炉的热负荷大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时,汽温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差值越大,汽温的上升速度越快。因此在变工况时,应尽量的保持锅炉的热负荷与汽机的机械负荷相匹配。下面对几种常见情况分析如下:

1、正常加减负荷时的汽温调节。

正常加负荷时,在调门开度保持不变时,当燃烧加强后,蒸汽侧的蒸发量要滞后于燃烧侧的热负荷的加强,对于过热器来说,由于蒸发量的逐渐增加,对汽温来说还有一定的补偿能力。而对于再热器则没有这种补偿能力。因此在加负荷过程中再热汽温的上升速度要比过热汽温的上升速度快。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开大汽轮机调门的办法,或适当开启减温水的办法来调节汽温。减负荷过程与此相反。

2、快速减负荷过程中的汽温调节。

快速减负荷是指机侧由于某种原因使汽轮机调门迅速关小。根据前面的分析可得,过再热汽温的上升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我们在开大减温水的同时,应根据负荷减少情况打掉1~2台磨煤机(正常次序应该是在决定快减负荷时首先打磨 ),在旁路投运正常情况下,可先开启旁路(此时应注意旁路减温水情况,防止对再热汽温造成冲击),或用开启向空排汽的办法来控制汽温。开排汽时应注意水位变

化。

3、启、停磨煤机时对汽温的影响及调整。

磨煤机启动时,相当于燃烧侧负荷突然加强,因此过再热汽温一般为上升趋势,并有可能超温。故在启动磨煤机以前可以先适当的降低汽温,启磨后适当的降低其它磨的出力,保持总煤量在小范围内变化,并注意风量的调整(在启磨前应先适当的增加风量,对于启磨所增加的煤量,风量无法迅速按比例增加),防止缺风运行,保持氧量在4~6%范围内。在启F磨时应特别注意再热汽温的变化

(对F磨启动生技部规定每月启动两次,一般放在每月10~15日的白班及25~30日的白班进行),启F磨时,应尽量保持在E磨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避免投油做点火源启F磨,另外, 启F磨前,应将再热汽温降到520~525℃稳定后再启。启磨后可根据汽温情况适当将上层摆角向下调整。磨煤机停运时的情况与此相反。

4、高加投切时对汽温的影响。

高加解列后由于给水温度降低,要维持蒸发量,就必须增加燃料量,故过热汽温为上升趋势。但由于高加解列后Ⅰ、Ⅱ、Ⅲ段抽汽要进入汽轮机做功,会使机组负荷突然增加,尤其是在300MW 时,有可能使锅炉超压,安全门动作,故此时不宜加煤量,相反还应适当减小燃料量,待负荷和压力下降后再加燃料量。同时,应加强对过再热汽温的调整,以防超温,投入高加时应缓慢投入,以防

产生较大的扰动。

高加解列后对再热汽温的影响与过热汽温有所不同,由于抽汽量减少,使再汽压力升高流量增大,在燃烧还未变化时,再热汽温暂时下降(约5-10℃),但随着机组工况趋于稳定,再热汽温随即会迅速上升,监盘人员要做好预想工作,及时进行调整。

5、再热汽温的调节特点及注意事项。

由于再热汽的比热相对于过热汽要小,且补偿能力差,故在负荷以及流量发生变化时,易引起再热汽温的大幅度波动,比较难控制。因此,在启、停磨煤机以及加减负荷时,应加强对再热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并对有预见性的变化可以进行适当的超前调整。

再热汽温的调整主要采用燃烧器摆角进行调温(目前暂定#1K摆角可在 15 内进行调整,#2K摆角可在±5°内调整,由于摆角调整相对于减温水调整来说滞延性大。故在调节时应多观察,不断积累经验,并加强对火检的监视。同时,应切记,投油情况下,该层燃烧器摆角必须在水平位置,防止油枪卡涩。),微量减温调节为辅,并设有事故减温。因此,再热汽温的调节不能单纯的依靠减温水进行调节。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燃烧侧风煤配比的办法来调整再热汽温。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各磨煤机的出力(在总煤量不变时),各二次风的配比等办法来改变火焰中心高度,以达到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

锅炉汽温难调整,原因竟然是这样!

锅炉汽温难调整,原因竟然是这样! 火电厂技术联盟 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吞活剥。 汽温调整的原则: 1)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汽温的稳定取决于烟气侧放热量与蒸汽侧吸热量的平衡,在实际锅炉运行中受各种工况的影响其平衡是一种不稳定的动态平衡,作为运行值班员一定要熟练掌握影响汽温的各种因素,才能在工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好汽温。 2)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和调整主蒸汽及再热蒸汽温度正常。 3)主蒸汽温度通过两级喷水减温器进行调节,一级减温为主要调整手段进行粗调,二级减温器进行细调维持过热器出口汽温。 4)再热蒸汽温度的调整以摆角为主要调节手段,事故喷水减温器是调节再热汽温的辅助手段,尽量少用或不用再热器事故喷水以提高机组经济性。 5)主汽温度调整应根据过热器各段温度变化趋势及时超前进行,只要中间点温度能够维持正常则高过出口汽温也能维持正常,减温水不可猛增猛减,以防汽温失调。 6)锅炉运行中注意调整汽温正常的同时,还应注意锅炉各受热面的壁温情况,防止锅炉受热面金属超温。 汽温调节的方法: 1、主蒸汽温度高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开大减温水调整门,并注意减温水量与减温器后汽温的变化; 2) 调整燃烧降低火焰中心,减少上层燃烧器的风煤量,增加下层燃烧器的风煤量; 3) 降低锅炉负荷,必要时可停止上排磨煤机的运行; 4) 加强水冷壁的吹灰。 2、主蒸汽温度低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关小减温水调整门,注意减温水量与减温器后汽温的变化,必要时关闭减温水隔绝门;

锅炉运行调整 (2)

一.锅炉汽温调整 (1)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71±5℃以内,再热蒸汽温度应控制在569±5℃,两侧温差小于10℃。同时各段工质温度、壁温不超过规定值。 (2)主蒸汽温度的调整是通过调节燃料与给水的比例,控制启动分离器出口工质温度为基本调节,并以减温水作为辅助调节来完成的,启动分离器出口工质温度是启动分离器压力的函数,启动分离器出口工质温度应保持微过热,当启动分离器出口工质温度过热度较小时,应适当调整煤水比例,控制主蒸汽温度正常。 (3)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以燃烧器摆角调节为主,锅炉运行时,应通过CCS系统控制燃烧器喷嘴摆动调节再热汽温。如果燃烧器摆角不能满足调温要求时,可以用再热减温水来辅助调节。注意:为保证摆动机构能维持正常工作,摆动系统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同一位置,尤其不允许长时间停在向下的同一角度,每班至少应人为地缓慢摆动一至二次,否则时间一长,喷嘴容易卡死,不能进行正常的摆动调温工作。同时,摆动幅度应大于20°,否则摆动效果不理想。 (4)一级减温水用以控制屏式过热器的壁温,防止超限,并辅助调节主蒸汽温度的稳定,二级减温水是对蒸汽温度的最后调整。正常运行时,二级减温水应保持有一定的调节余地,但减温水量不宜过大,以保证水冷壁运行工况正常,在汽温调节过程中,控制减温水两侧偏差不大于5t/h。 (5)调节减温水维持汽温,有一定的迟滞时间,调整时减温水不可猛增、猛减,应根据减温器后温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减温水量的大小。(6)低负荷运行时,减温水的调节尤须谨慎,为防止引起水塞,喷水减温后蒸汽温度应确保过热度20℃以上;投用再热器事故减温水时,应防止低温再热器内积水,减温后温度的过热亦应大于20℃,当减负荷或机组停用时,应及时关闭事故减温水隔绝门。 (7)锅炉运行中进行燃烧调整,增、减负荷,投、停燃烧器,启、停给水泵、风机、吹灰、打焦等操作,都将使主蒸汽温度和再热汽温发生变化,此时应特别加强监视并及时进行汽温的调整工作。 高加投入和停用时,给水温度开始变化较大,各段工作温度也相应变化,应严密监视给水温度、省煤器出口温度。螺旋水冷壁管出口工质

锅炉汽温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锅炉汽温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搬硬套。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 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通常情况下需要3-5分钟左右温度才会开始变化;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水调整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由于阀门的特性原因它的调节能力减弱,也就是减温水流量变化相对较小,此时应观察同侧另一级减温水流量是否偏大,并及时对其的减温水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另外还可以对燃烧进行调整(在炉膛氧量允许时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调整风门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

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达到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蒸汽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建议在负荷发生变化时应将减温水且为手动调整,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二、变工况时汽温的调节。 变工况时汽温波动大,影响因素众多,值班员应在操作过程中分清主次因素,对症下药,及早动手,提前预防.必要时采取过调手段处理,不可贻误时机,酿成超温事故。变工况时汽温的变化主要是锅炉的燃烧负荷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不匹配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当锅炉的热负荷大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时,汽温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差值越大,汽温的上升速度越快。目前机组在投入BLR方式下运行时,机组负荷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下面对几种常见情况分析如下: 1、正常加减负荷时的汽温调节。 正常加负荷时,在汽轮机调门开度增加,锅炉压力下降自调系统开始增加燃料量、风量。而汽温的变化要滞后于燃烧侧的热负荷的增加。对于过热器来说,由于蒸发量的增加,对过热汽温有一定的补偿能力,所以过热汽温的变化是滞后与负荷变化速度的(它随着负荷的增加燃料量、蒸汽压力、蒸汽流量的增加而增快的)。也就是说负荷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8 页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 锅炉运行中,如果汽温过高,将引起过热器、再热器、蒸汽管道以及汽轮机汽缸、阀门、转子部分金属强度降低,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事故。从以往锅炉受热面爆管事故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炉管爆破是由于金属管壁严重超温或长期过热造成的,因而汽温过高对设备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蒸汽温度低的危害大家也是知道的,它将引起机组的循环效率下降,使煤耗上升,汽耗率上升,新蒸汽温度过低时,带来的后果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了,严重时可能引起蒸汽带水,给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规程上规定机组额定负荷下新蒸汽温度变化应在+5℃~-5℃之间。 一、影响过热汽温变化的因素 1、燃料性质的变化:主要指燃料的挥发份、含碳量、发热量等的变化,当煤粉变粗时,燃料在炉内燃烬时间长,火焰中心上移,汽温将升高。当燃料的水份增加时,水份在炉内蒸发需吸收部分热量,使炉膛温度降低,同时水份增加,也使烟气体积增大,增加了烟气流速,使辐射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对流过热器的吸热量增加。 2、风量及其配比的变化:炉内氧量增大时,由于低温冷风吸热,炉膛温度降低,使炉膛出口温度升高。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配风的变化也会引起汽温的变化,当下层风量不足时,部分煤粉燃烧不完全,使得火焰中心上移,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3、燃烧器及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上层制粉系统运行将造成汽温升高,燃烧器摆角的变化,使火焰中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汽温的变化 4、给水温度的变化:给水温度升高,蒸发受热面产汽量增多,从 第 2 页共 8 页

直流锅炉汽温的调节特性

直流锅炉汽温的调节特点 一:直流锅炉汽温静态特性 在直流炉中,汽温的调节是和汽包炉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直流炉汽温的静态特性: 由于直流锅炉各级受热面串联连接,水的加热与汽化、蒸汽的过热三个阶段的分解点在受热面中的位置不固定而随工况变化。因此,直流锅炉汽温的静态特性不同与汽包锅炉。对有再热器的直流锅炉,建立热平衡式: G(h gr—h gs)=BQ ar,netηgl 式中 G ——给水流量,等于蒸汽流量,kg/s; h gr——主蒸汽焓,kj/kg; h gs——给水焓,kj/kg; B ——锅炉燃料量,kg/s; Q ar,net——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ηgl ——锅炉热效率,% 对上面公式分析如下: 1)假设新工况的燃料发热量、锅炉热效率、给水焓都和原工况相同,而负荷不同。则有以下几种情况:B'/G'=B/G,即新工况的燃料量和给水量比例和原工况相等(也就是说燃水比保持不变),则h′gr =h gr。因此,在上述假定条件下,主蒸汽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直流锅炉负荷变化时,在锅炉燃料发热量、锅炉热效率、给水焓不变的条件下,保持适当的燃水比,主汽温度可保持稳定。这也是直流锅炉运行特性与汽包锅炉的运行特性不同之一。 2)如果新工况的燃料发热量变大,则h′gr >h gr,主蒸汽温度增高;假如新工况锅炉热效率下降,则h′gr

锅炉汽温调节系统

汽包锅炉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一、蒸汽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锅炉蒸汽温度自动调节包括过热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调节。调节的任务是维持锅炉过热器及再热器的出口汽温在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1、过热汽温调节任务和特点 过热汽温是锅炉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热汽温过高或过低都会显著地影响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过热汽温过高,可能会造成过热器、蒸汽管道和汽机的高压部分金属损坏,因为超温会引起汽轮机金属内部过大的热应力,会缩短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叶片根部的松动;过热汽温过低,会引起机组热耗上升,并使汽机轴向推力增大而可能造成推力轴承过载。过热汽温过低还会引起汽轮机尾部叶片处蒸汽湿度增加,从而降低汽轮机的内效率,并加剧对尾部叶片的水蚀。所以,在锅炉运行中,必须保持过热汽温长期稳定在规定值附近(一般范围为额定值541±5℃)。过热汽温调节对象的静态特性是指过热汽温随锅炉负荷变化的静态关系。过热器的传热形式、结构、布置都将直接影响过热器的静态特性。对流式过热器和辐射式过热器的过热汽温静态特性完全相反。对于对流式过热器,当负荷增加时,通过其烟气的温度和流速都增加,因而使过热汽温升高。而对于辐射式过热器,由于负荷增加时炉膛温度升高不多,而炉膛烟温升高所增加的辐射热量小于蒸汽负荷增大所需要的吸热量。我们的过热器系统采取了对流式、辐射式和屏式(半辐射式)交替串联布置的结构,这有利于减小过热器出口汽温的偏差,并改善了过热汽温调节对象的静态特性。 引起过热蒸汽温度变化的原因很多,如蒸汽流量变化、燃烧工况变化、进入过热器的蒸汽温度变化、流过过热器的烟气温度和流速变化等。归结起来,过热汽温调节对象的扰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蒸汽流量变化(机组负荷变化),加热烟气的热量变化和减温水流量变化(过热器入口汽温变化)。 过热汽温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是指引起过热汽温变化的扰动与过热汽温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各种扰动下的过热汽温调节对象动态特性的特点是有迟延和惯性,典型的过热汽温阶跃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 当机组负荷扰动时,蒸汽流量的变化使沿整个过热器管路长度上各点的蒸汽流速几乎同时改变,从而改变过热器的对流放热系数,使过热器各点的蒸汽温度也几乎同时改变。所以,在机组负荷扰动下,过热汽温的迟延和惯性比较小。当烟气热量扰动(烟气温度和流速发生变化)时,由于烟气流速和温度的变化也是沿整个过热器同时改变的,与蒸汽流量变化对传热影响的情况类似,所以过热汽温的反应也是较快的。当减温水流量扰动时,改变了高温过热器的入口汽温,从而影响了过热器出口汽温。由于过热器管路很长,因此汽温的反应是较慢的。 由此,在不同扰动作用下,过热汽温动态特 )有较大的差别,例、K性参数的数值(τ、Tc远大于如:减温水扰动时汽温反应的迟延时间t 烟气侧扰动时的迟延时间。使调正确选择调节过热汽温的手段,因此,(即调节机构动作节机构动作后能及时影响汽温 应尽可能小)是τ时,汽温动态特性的迟延时间调节对象在调节作用下的迟但目前广泛采用喷水减温作为调节过热汽温的手段,很重要的。太大,如果只根据汽温偏差来改变喷水量往往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和时间常数Tct延时间以便好地控制汽温的因此,在设计自动调节系统时应该设法减小调节对象的惯性迟延,求。变化。 、过热汽温调节基本方案2从过热汽温调节对象的阶跃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若从动态特性的角

锅炉汽温的控制与调整

锅炉汽温的控制与调整 锅炉汽温的控制与调整 在电力工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蒸汽参数不断提高,这提高了电厂热力循环的效率。但是蒸汽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受到必须采用价格昂贵、抗热强度及工艺性能差的高温钢材的限制,故目前绝大多数电站锅炉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在.540℃~555℃的范围内,本锅炉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均选择541℃。 锅炉正常运行过程中,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偏离额定值过大时,会对锅炉和汽轮机的安全或经济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 汽温过高时,将引起过热器、再热器、蒸汽管道及汽轮机汽缸、阀门、转子部分金属强度,降低,导致设备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事故。从以往锅炉受热面爆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炉管爆漏是由于金属管壁严重超温或长期过热造成的。因而汽温过高对设备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蒸汽温度过低时,则会使汽轮机最后几级叶片的蒸汽湿度增加,严重时甚至还有可能发生水击,造成汽轮机叶片断裂损坏。此外,汽温过低时还将造成汽轮机转子所受的轴向推力增大。凡此种种,均将严重威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当蒸汽压力不变时如发生汽温降低,还将造成蒸汽焓下降,蒸汽作功能力降低,使汽轮机的汽耗增加,机组热力循环效率下降。所以汽温过低,不仅严重影响设备的安全性,而且还

将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带来不良的后果。 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如发生大幅度变化,除使锅炉管材及有关部件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疲劳外,还将引起汽轮机转子与汽缸间的差胀变化,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叶轮与隔板的动静摩擦,造成汽轮机的强烈振动。汽温两侧偏差过大时,将使汽轮机汽缸两侧受热不均,热膨胀不均,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因此,锅炉运行中,在各种内、外扰动因素影响下,如何通过运行分析调整,用最合理的方法保持汽温稳定,是汽温调节的首要任务。一、锅炉受热面的传热特性 锅炉的受热面,按传热方式一般可分为辐射受热面、半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三种类型。水冷壁蒸发受热面,前屏及包复管受热面等,由于辐射换热量占主要成份,一般属辐射受热面;后屏过热器一方面吸收烟气的对流传热,另一方面又吸收炉膛中和管间烟气的辐射传热,属半辐射受热面;省煤器及对流烟道中的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由于对流换热量占主要成份,一般属对流受热面。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炉内辐射传热量和对流传热量的分配比例将发生变化。当锅炉负荷增加时,对流受热面的传热份额将增加,辐射受热面的传热份额相对减少,而半辐射受热面则影响较小,见图4-2-1。 锅炉负荷增加时,炉膛温度及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均将升高,由于炉膛温度的提高,总辐射传热量将增加;但是炉膛出口烟温的升高,又表示了每千克燃料在炉内辐射传热量的相应减少。所以锅炉负荷增加时,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措施

编号:SY-AQ-0750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 控制措施 Factors affecting boiler steam temperature and control measures

影响锅炉汽温的因素及汽温的控制 措施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锅炉运行中,如果汽温过高,将引起过热器、再热器、蒸汽管道以及汽轮机汽缸、阀门、转子部分金属强度降低,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事故。从以往锅炉受热面爆管事故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炉管爆破是由于金属管壁严重超温或长期过热造成的,因而汽温过高对设备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蒸汽温度低的危害大家也是知道的,它将引起机组的循环效率下降,使煤耗上升,汽耗率上升,新蒸汽温度过低时,带来的后果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了,严重时可能引起蒸汽带水,给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规程上规定机组额定负荷下新蒸汽温度变化应在+5℃~-5℃之间。 一、影响过热汽温变化的因素

1、燃料性质的变化:主要指燃料的挥发份、含碳量、发热量等的变化,当煤粉变粗时,燃料在炉内燃烬时间长,火焰中心上移,汽温将升高。当燃料的水份增加时,水份在炉内蒸发需吸收部分热量,使炉膛温度降低,同时水份增加,也使烟气体积增大,增加了烟气流速,使辐射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对流过热器的吸热量增加。 2、风量及其配比的变化:炉内氧量增大时,由于低温冷风吸热,炉膛温度降低,使炉膛出口温度升高。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配风的变化也会引起汽温的变化,当下层风量不足时,部分煤粉燃烧不完全,使得火焰中心上移,炉膛出口烟温升高。 3、燃烧器及制粉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上层制粉系统运行将造成汽温升高,燃烧器摆角的变化,使火焰中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汽温的变化 4、给水温度的变化:给水温度升高,蒸发受热面产汽量增多,从而使汽温降低。反之,给水温度降低汽温将升高。 5、受热面清洁程度的变化:水冷壁和屏过积灰结焦或管内结垢时,受热面的吸热将减少,使炉膛出口温度升高,当过热器本身结

启动中锅炉汽温调节

机组启动中锅炉汽温调节经验总结 一、机组启动汽温调节目的: 1、满足机组冲转参数; 2、防止蒸汽带水,造成过热器水塞; 3、防止壁温超限,造成爆管; 4、防止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过大,造成汽轮机振动大; 5、使蒸汽保持一定的过热度,避免冲击汽轮机末级叶片。 二、操作过程及经验总结: 2月19日,按照调度命令2号机组由备用转运行,一期2号机组准备启动。启动前,2号机缸温最高224℃,汽轮机属于热态启动方式,但缸温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启动中如何调整好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好汽轮机上下缸温差不超限,是历次启动中较难做好的事情。本次启动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和部门启动指导,2号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很好的控制在41.8℃以内,为了使全体运行人员对本次操作有所了解,现将本次启机中的一些操作及控制总结如下: 1.2月20日,10:00,2号机点火成功。燃烧稳定后即开始小风量暖A、C 磨,由于暖磨对壁温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暖下层磨,冲转前A、C磨已经已暖好,对后面壁温控制比较有利。 2.全开低辅至除氧器加热阀门及旁路阀,尽量提高除氧器给水温度,本次给水温度维持在90-95℃,有利于汽包壁温控制和烧蒸汽参数。 3.锅炉吹扫完成后,二次风门开度AA1开度控制在40%,AB开度控制在30%,BC2层二次风门控制在60%,DE、EE2、EE3全开压制火焰中心,通过调整炉膛SOFA 风门开度将二次风与炉膛差压控制风箱差压在0.3-0.4kpa,本次二次LSA、LSB 开度为60%,有利于降低火焰中心温度。另外需通过调节B层周界风来控制B磨火嘴温度不超过450℃。其它二次风门关闭。 4.锅炉点火到汽机并网前,通过控制燃料量来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500℃和主汽温升速度在1℃/min-1.5℃/min。同时保证冲转前主汽温在400℃以下。 5.汽机冲转后到定速前全关炉侧疏水,在发电机并网前主汽压控制在9MPA 左右,主汽温在450℃左右。如煤质较差,在并网前可通过投入大油枪来降气温提高汽压。本次并网前主汽压为9.29MPA,主汽温为429℃。 6.并网前根据启动操作票及时投入大油枪,启动A磨(出于节油考虑,投两根枪,通过作条件启动A磨),将B磨煤量减至10T/H以下或停运B给煤机(B磨煤量大小以控制分隔屏和后屏过热器壁温不超为准,并网前控制炉膛出口烟温不超

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doc 7页)

锅炉汽温调节的思路 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吞活剥。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 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应及时对燃烧进行调整(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设法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在吹灰过程中出现汽温低时,应先停止吹灰;使汽温回升稳定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吹灰。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 足够的调节余量。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器后的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二、机组滑停过程汽温调节的注意事项。 1、机组滑停以前必须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吹灰,以关小减温器,可以使汽温在下滑过程中较好控制,使滑停过程顺利进行。 2、滑停过程中应尽量依靠减弱燃烧来使汽温下滑,不宜采取开大减温水的方法来下滑汽温,如汽温下降速度较慢或居高不下时,可以加大下层磨的出力减小上层磨的出力,或者停运上层磨,减少磨煤机的运行台数。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开大上排二次风档板,关小下层二次风档板的方法使汽温下滑。 3、滑停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保持火嘴集中运行,使燃烧稳定。停磨前应先将磨的煤量减至最小,再停止磨煤机运行。停磨后应适当加大其余磨的出力,保持总磨煤量小幅度变化,以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过快。 4、滑停过程撤油应逐支撤出,不允许一次多支撤出,防止汽温下降速度超限。 5、正常情况下,滑停至给水主、付阀进行切换时各减温水调门及总门应该已经全关。如果由于操作不当, 至给水主、付阀进行切换时各减温水调门及总门仍在开启状态压制汽温时,我们应考虑暂缓减负荷,通过燃烧侧调整或利用随着时间延续炉膛蓄热的减少降低汽温,关

锅炉的汽温特性分析及调节

锅炉的汽温特性分析及调节 锅炉的运行工况是随着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负荷变化,就需对燃料量、空气量、给水量等作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汽温汽压的稳定,使锅炉在安全、经济的工况下运行。若在调整过程中调节不当,使汽温过高乃至超限,会引起过热器、再热器及蒸汽管道、汽缸、转子部分金属强度的下降,导致设备缩短使用寿命;汽温过低,不但降低了热循环的效率,并使汽机的末级叶片的温度过大,严重时还会产生水冲击,造成汽机叶片断裂损坏等事故。汽温的大幅度地突升突降,除对炉子受热面及连接部分的焊口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外,还将造成汽机的差胀增大,严重时可能会产生动静摩擦,造成机组的剧烈振动,损坏机组。由此可见,锅炉运行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用最合理的方法保持汽温的稳定是汽温调节的首要任务。 首先,分析一下影响汽温变化的各种因素。 一、影响过热汽温的因素 1、燃烧对过热汽温的影响。 燃烧工况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锅炉的热效率及整个机组的经济性,还影响到蒸汽温度的变化。锅炉在运行中,在各种因素使炉内的燃烧产生扰动,使炉内热负荷降低,若给水量,汽压等各参数保持不变,则主汽温及各段汽温必然下降。或由于某个原因使火焰中心上稳,使过热器部分的吸热量增加而使汽温瞬时升高,此外,还将严重威胁到分隔屏过热器的安全。因此,在运行中应及时调整,不使分隔屏有火焰冲刷。此外,制粉系统的投撤,对汽温的变化有直接影响,投上层比投中下层对汽温的影响要大,此外还有燃料品质及煤粉细度,风压、风温的高低,燃烧器出口的风粉混合程度,炉膛热负荷的高低等等因素的变化都对汽温产生一定的变化。 2、风量变化对主汽温的影响 锅炉运行中,为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因此,炉内必须保证炉内有一定的过热空气系数,若风量过大,会使风机的电耗增加,同时增大了排烟损失,同时增大了预热器的腐蚀及积灰的可能性。风量过小,会引起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同时给尾部烟道工况燃烧留下后患。风量的增大,将使过热汽温上升;风量的减少,将使过热汽温下降,因此,在保证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风量的余量,即尽量减少空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3、锅炉负荷对过热汽温的影响 锅炉加负荷时,必须增加燃烧量的风量,这就使末级过热器出口的汽温升高,因此加负荷同时也使过热汽温升高。 4、汽压变化对过热汽有一定的影响 锅炉运行中,如汽机调门突然开大,使主汽压有一个较明显的下降,会使汽包中的蒸发量增大,使汽温相应降低。 5、给水量的变化对主汽温的变化 给水温度低,汽包中的蒸发量就少,使出口过热汽温高,反之则相反。 二、影响再热汽温变化的因素。 1、机组运行中,一级抽汽来自冷再之前,二级抽汽来自冷再,因此一、二级抽汽的大小影响到再热器中蒸汽流量进而影响再再热汽温。如高加汽侧的投入时,将引起再热汽温的升高。 2、燃烧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再热汽温。 3、风量越大,烟气量上升,烟气流速上升,烟温上升,使再热汽温上升。 4、火焰中心的上移或下移同时也影响再热汽温的上升或下降。

发电厂影响锅炉汽温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整策略

发电厂影响锅炉汽温的主要因素及其调整策略 【摘要】在发电厂锅炉运行中,锅炉气温过高,则会发生爆管,故此,提升锅炉气温控制手段,确保电厂锅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正常工作,避免锅炉爆管,降低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几率。浅析发电厂影响锅炉汽温的主要因素,并对提出调整策略。 【关键词】锅炉汽温;发电厂;调整 Abstract:in power plant boiler,the boiler temperature is too high,the tube will happen,and therefore,improve the boiler temperature control measures,to ensure normal work of power plant boil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prevent boiler tube,the lower the risk of equipment damage accident.Power plant is analyse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oiler steam temperature,and the adjustment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boiler steam temperature;power plants;adjustment 引言 对于发电厂运行中,影响锅炉气温的因素一般是锅炉负荷,燃料参数改变以及气象条件改变,给水以及受热面外部积灰、内部结垢造成的事故危害,应该对其制定调整策略,优化发电厂锅炉气温控制水平。以下本篇对此具体分析。 1.分析影响发电厂锅炉气温的主要因素 1.1 控制系统故障 在发电厂锅炉气温控制中,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故障,导致主汽温自动调节系统失控,对锅炉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如系统执行机构内控制卡线路较多,执行机构密封不良,雨水可能进入执行器,以及执行机构的关断模式不适合,产生故障,影响锅炉气温控制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1.2 主蒸汽压力发生变化 发电厂锅炉气温的变化中,也会因为蒸汽压力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锅炉的主蒸汽压力,会影响发电厂锅炉的过热汽温。其主要土家就是通过工质焓升进行分配蒸汽比热容而实现的,发电厂锅炉中过热蒸汽比热容,受发电厂锅炉压力的影响较大,对于低压下的额定汽温与饱和温度之间的差值也会有所增大,从而减小锅炉气温总焓降[1]。当发电厂锅炉汽压降低之时,就会增加饱和蒸汽焓值,减小过热热汽焓;在发电厂锅炉内燃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汽化潜热,就会减少过热器流量,使锅炉内的汽温升高;若是锅炉的汽压有所升高,锅炉汽温则会降低。

锅炉主、再热汽温调整

锅炉过热、再热汽温的控制与调整 l、影响过热汽温变化的因素 (1)燃料性质的变化 锅炉运行中,经常会碰到燃料品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当燃烧品质发生改变时,燃烧的发热量、挥发分、灰分、水分和灰渣特性等都会发生变动,因而对锅炉工况的影响比较复杂。当燃料中的灰分或水分增大时,其可燃物质含量必然减少,因此燃料的发热量及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和燃烧生成的烟气量等均将降低。这一变化,可以从燃料量及风量未变时炉膛出口氧量增大这一现象上反映出来。在燃料量不变的情况下当灰分或水分增大时,由于燃料的发热量降低,将使燃料在炉内总放热量下降,其后果相当于总燃料量减少,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必将造成过热汽温的下降。如需保持过热汽温和锅炉出力不变,必须增加燃料量保持炉膛出口氧量不变方能达到。 当燃煤的水份增加时,水份在炉内蒸发需吸收部分热量,使炉膛温度降低,同时水份增加,也使烟气体积增大,增加了烟气流速,使辐射式过热器的吸热量降低,对流式过热量增加。必须指出,燃料中的水分增大时,如通过增加燃料量保持炉膛出口氧量不变,则炉膛温度、辐射受热面的吸热量可保持不变,但由于烟气的容积和重度是随水分相应增加的,所以烟气的对流放热将增大。 当煤粉变粗时,燃料在炉内燃烬时间延长,火焰中心上移、汽温将升高。 (2)风量及其配比的变化 锅炉在正常运行中,为了保证燃料在炉膛内完全燃烧,必须保持一定的过剩空气系数,即保持一定的氧量。对于燃煤锅炉,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一般控制在1.25左右。 风量变化对过热汽温变化的影响速度既快且幅度又较大。在炉内燃烧工况良好的情况下如增大风量,由于低温冷风吸热,炉膛温度将降低,使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对于汽包锅炉,由于炉膛温度降低,水冷壁辐射吸热量减少,使产汽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风量增大造成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加快使过热器对流吸热量增加。由于流经过热器的蒸汽量减少了,但过热器的总吸热量增加,造成过热汽温的升高。 如果在炉内燃烧工况不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风量,由于克服了缺氧燃烧,使化学不完全燃烧及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大大降低,增强了炉内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使汽包锅炉的蒸发量和过热器总吸热量均增加,最终过热汽温的升高与否将视两者的比例情况而定。 在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配风工况的变化也会引起汽温的变化,如果配风使火焰中心降低,炉膛出口烟温相应下降。反之,炉膛出口烟温将升高。 (3)燃烧器运行方式的变化 在锅炉运行中,炉膛火焰中心位置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各受热面吸热份额的变化。当火焰中心上移时,将造成辐射受热面吸热减少、对流受热面吸热增加,其影响结果与风量增大相似,也就是说,将使汽包锅炉过热汽温上升。 影响炉膛火焰中心位置变化的因素很多,如:运行燃烧器的位置、上下燃烧器负荷的分配、上下二次风门开度的变化、炉膛负压的高低、炉底漏风的大小、煤粉细度、一次风管内风粉混合物的温度、燃料的品质、炉膛热负荷的高低、燃烧情况的好坏等。因此,锅炉燃烧

发电厂锅炉汽温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锅炉汽温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汽温是机、炉安全经济运行所必须监视与调整的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影响汽温的因素多,影响过程复杂多变,调节过程惯性大,这就要求汽温调节应勤分析、多观察,树立起超前调节的思想。在机组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强对汽温的监视与调整,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化的关系,摸索出汽温调节的一些经验,来指导我们的调整操作。下面,我们对一些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指导性措施。由于汽温变化的复杂性,大家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遇到的情况学会灵活变通,不可生搬硬套。 一、机组正常运行中的汽温调节 汽温调节可以分为烟气侧调整、蒸汽侧的调整,烟气侧的调节过程惯性大,通常情况下需要3-5分钟左右温度才会开始变化;而蒸汽侧的调节相对比较灵敏。因此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持减温水调整门具有一定的开度,一般应大于7%;如果减温器已经关完或开度很小时,由于阀门的特性原因它的调节能力减弱,也就是减温水流量变化相对较小,此时应观察同侧另一级减温水流量是否偏大,并及时对其的减温水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另外还可以对燃烧进行调整(在炉膛氧量允许时可适当加大风量,或调整风门使火焰中心上移),使汽温回升、减温器开启。如果各级减温器开度均比较大时(若大于60%),

同时也应从燃烧侧调整,或对炉膛进行吹灰,以达到关小各级减温器,使其具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总之,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各级减温后的蒸汽温度在不同工况下是不相同的。应加强对各级减温器后蒸汽温度的监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汽温异常时作为调整的参考。建议在负荷发生变化时应将减温水且为手动调整,避免汽温大幅度波动。 二、变工况时汽温的调节。 变工况时汽温波动大,影响因素众多,值班员应在操作过程中分清主次因素,对症下药,及早动手,提前预防.必要时采取过调手段处理,不可贻误时机,酿成超温事故。变工况时汽温的变化主要是锅炉的燃烧负荷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不匹配所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当锅炉的热负荷大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时,汽温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差值越大,汽温的上升速度越快。目前机组在投入BLR方式下运行时,机组负荷变化频繁且幅度较大。下面对几种常见情况分析如下: 1、正常加减负荷时的汽温调节。 正常加负荷时,在汽轮机调门开度增加,锅炉压力下降自调系统开始增加燃料量、风量。而汽温的变化要滞后于燃烧侧的热负荷的增加。对于过热器来说,由于蒸发量的增加,对过热汽温有一定的补偿能力,所以过热汽温的变化是滞后与负荷变化速度的(它随着负荷的增加燃料量、蒸汽压力、蒸汽流量的增加而增快的)。也就是说负荷

300mw汽包锅炉主再热汽温调节方法总结

300mw汽包锅炉主、再热汽温调节方法总结对于汽温调节,由于汽包锅炉固有的蓄热特性,还有锅炉燃烧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存在汽温调节滞后以及汽温升降趋势不易判断等问题。从实际经验可以看到,保持锅炉燃烧及汽水的稳定是影响汽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保持稳定的炉膛负压。 2.合理的燃尽风配风及相对应的燃烧器摆角,以寻找对应合理的炉内燃烧工况,进而保证炉内火焰的充满度及火焰中心,并且汽温偏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合理的一次风压,二次风量及风箱与炉膛差压。 4.合理的二次风配风,采用胖瘦胖的配风方式。 5.不同的负荷采用不同的汽压,并且维持汽压的稳定,以使汽温达到最佳。 6.维持较高的磨出口温度,进而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 7.不同的负荷下设定不同的一级减温水量,以保持二级减温水的余量和自动控制。 8.高负荷下适合进行炉膛吹灰,但不同层次的炉膛吹灰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以避免汽温下降和煤耗上升。 9.长吹时进行前5根吹灰器吹灰,注意汽温的控制。 10.为达到稳定的汽温,要遵守细调原则。注意超温的提前量控制,避免温度的大起大落。当温度呈上升趋势而不减时,在温度达到545度时就应适时地进行增大减 温水量,等温度保持时则进行减温水回收。 11.启停磨时应充分考虑炉膛燃烧工况、锅炉蓄热及汽压的变化对汽温的影响,适时地进行提前量调节。(细化) 12.滑降负荷时锅炉是一个放热过程,升负荷时锅炉是一个蓄热过程。滑运时可提前8分钟降压,保证压力的稳定缓慢下降并保证相应的负荷,对锅炉提前放热,同 时调节减温水量,以避免对汽温的大幅度扰动,尤其是降温。同理升负荷时可提前 8分钟提压,对锅炉提前蓄热,同时调节减温水量,以避免对汽温的大幅度扰动, 尤其是超温。 13.熟悉减温水调节门在各种开度,各个压力下的调节特性,从而控制减温水量。 14.启磨时对汽温的影响:.启下层磨时,炉膛火焰中心上移,汽压上升,锅炉进行蓄热,为避免超温,可适当增大一级减温水量及降低二级设定温度,同时合理开 大燃尽风,降低燃烧器摆角,压低火焰中心。启磨加煤时操作幅度应缓慢,从暖磨 至磨带上20吨煤出力的时间宜控制在不低于25分钟的时间;启顶层磨时,操作上 同上,汽压会有所上升,但汽温可能上升得较快,操作过程必须缓谨慎。启磨完毕 稳定汽温后,可缓慢提高一级及二级汽温,减少减温水量。 15.停磨时对汽温的影响:.停磨是一个降负荷的过程。停下层磨时,随着煤量的减少,炉膛燃烧减弱,火焰中心稍有下移,火焰充满度减小,汽压下降,锅炉金属 放热。停磨过程中,应适当降低一级汽温,若汽压下降过快,锅炉放热加强,汽温 易上升较快,容易超温,则可以立即提前加大减温水量,同时开大燃尽风,降低摆 角。汽温稳定后应进行减温水的回收及措施的恢复。停磨过程应缓慢,从减煤至磨 停运时间应不低于30分钟。停上层磨操作同上,但汽压下降相对较慢,但汽温可 能下降得较快,所以应合理控制减温水量、燃尽风及摆角。

直流锅炉的煤水控制与蒸汽参数调节

直流锅炉的煤水控制与蒸汽参数调节 600MW超临界机组的投产标志着我国火电机组的运行水平步入新境界,而直流锅炉也是大容量锅炉的发展方向之一。众所周知,蒸汽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受热面超温爆管,而蒸汽温度过低将使机组的经济性降低,严重时可能使汽轮机产生水冲击。而这些现象在许多电厂均有发生,因此过热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调节特性有别于汽包炉,煤水控制与汽温、汽压调节的配合更为密切。下面针对襄樊电厂#5、#6机组所采用的SG1913/25.40-M957型号的锅炉,就机组启动至低负荷运行阶段,煤水控制与蒸汽参数调节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机组启动阶段:根据锅炉的型号不同,不同容量的锅炉其转干态直流运行的最低负荷有所不同,一般在25%~35% BMCR 之间,我厂为210MW左右负荷开始转干态,在湿态情况下,其运行方式与强制循环汽包炉是基本相同的。汽水分离器及集水箱就相当于汽包,但是两者容积相差甚远,集水箱的水位变化速度也就更快。由锅炉启动疏水泵将集水箱的水打至凝汽器,与给水共同构成最小循环流量。其控制方式较之其它超临界直流锅炉有较大不同,控制更困难。给水主要用于控制启动分离器水位,锅炉启动及负荷低于35%BMCR时,且分离器水位在6.2~7.2m之间时,由给水泵出口旁路调门和给水泵的转速共同来控制省煤器入口流量保证锅炉的最小循环流量574t/h,保证锅炉安全运行。锅炉启动阶段汽温的调节主要依赖于燃烧主要控制,由旁路系统协助控制,通过投退油枪的数量及层次、调节炉前油压、减温水、高低旁的开度等手段来调节主再热蒸汽温度。此阶段启动分离器水位控制已可投自动,但是大多数锅炉的水位控制逻辑还不够完善,只是单纯的控制一点水位,还没有投三冲量控制,当扰动较大时水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甚至根本无法平衡。此阶段要注意尽量避免太大的扰动,扰动过大及早解除自动,手动控制,以免造成顶棚过热器进入水。锅炉启动初期需要掌握好的几个关键点: 1 工质膨胀:工质膨胀产生于启动初期,水冷壁中的水开始受热初次达到饱和温度产生蒸汽阶段,此时蒸汽会携带大量的水进入分离器,造成贮水罐水位快速升高,锅炉有较大排放量,此过程较短一般在几十秒之内,具体数值及产生时间与锅炉点火前压力、温度、水温度、投入油枪的数量等有关。此时要及时排水,同时减少给水流量,在工质膨胀阶段附近,应保持燃料量的稳定,此时最好不要增投油枪。 2 虚假水位:虚假水位在整个第一阶段都有可能产生,汽压突然下降出现的情况较多,运行中应对虚假水位有思想准备,及时增加给水满足蒸发量的需要,加强燃烧恢复汽压。运行中造成汽压突然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汽机调门、高旁突然开大、安全阀动作、机组并网,切缸过中都有可能造成虚假水位,这一点和汽包炉是基本相同的。 3 投退油枪的时机及速度:投退油枪时要及时协调沟通,及时增减给水。保持一定的燃水比就基本上能维持汽温的稳定。为保持水位稳定,应避免在低水位时连续投入数枝油枪,或者水位很高调节困难时连续退出油枪。4 炉内稳燃在实行无油点火或节油点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炉内的稳燃问题,如果发现气压偏低而气温居高不下,建议增加油枪数量,防止尾部积粉过多而造成尾部再燃烧,以及爆燃导致锅炉灭火。当增投油枪的同时,应当立即手动增加引风机静叶开度指令,提前防止瞬间爆燃使锅炉超压。 5 并网及初负荷:机组并网及负荷过程中负荷上升很快,此时应加强燃烧,及时增加给水。必要时手动关小高旁,稳住汽压避免汽压下降过大。 6 给水主旁路切换:此时应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切换过程中匀速稳定,保持省煤器入口足够流量及贮水罐水位的稳定,必要时排放多余给水。水位下降时及时提高电泵转速,开大调门。建议切换时就地手动开大给水主电动门,每开一点,就关小一点旁路门,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给水主旁路都有一定的开度,这样调节起来裕度较大,安全性更高。 7 投入制粉系统:投入煤粉后负荷会升的很快,集水箱水位波动很大,很难控制。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给煤量和一次风量,避免进入炉膛的煤粉过多。同时控制好升负荷速度,及时控制给水,必要时退掉油枪(尤其是上层油枪)。起磨时提前打开主再热蒸汽减温水手动门,联系热工解除减温水负荷闭锁,必要时投入减温水控制汽温,防止超温及主机差胀增大。8 切换给水泵:切换给水泵时,保持锅炉负荷稳定,减少扰动。匀速提高待并泵的转速升高泵出口压力,在泵出口压力接近于母管压力时打开出口电动门开始供水,同时减少另一台泵的转速,降低出口流量,两台泵的增减速度要协调,保持稳定的一个给水流量,加减转速,不可太快、太猛,防止其出口压力激增造成另一台泵出口逆止门关闭给水流量剧减。切换过程

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

锅炉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 陈超德 中电国华北京分公司发电部(100025) 内容摘要:本文对锅炉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汽温在规定范围外的波动对锅炉的危害性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蒸汽温度的调节方法。关键词:过量空气系数、烟气侧、蒸汽侧、喷燃器、过热汽温、过热器 维持稳定的汽温是保证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所必需的。汽温过高会使金属许用应力下降,将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汽温降低则会影响机组的循环热效率。因此,汽温调节是锅炉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运行中影响汽温的因素 影响汽温的运行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常常还可能同时发生影响。下面分别论述各个因素对汽温的影响。 1、锅炉负荷 过热器一般具有对流汽温特性,即锅炉负荷升高(或下降)汽温也随之上升(或降低)。 2、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增大时,燃烧生成的烟气量增多,烟气流速增大,对流传热加强,导致过热汽温升高。 3、给水温度 给水温度升高,产生一定蒸汽量所需的燃料量减少,燃烧

产物的容积也随之减少,同时炉膛出口烟温降低。在电厂运行 中,高压加热器的投停会使给水温度有很大变化,因而会使过 热汽温发生显著变化。 4、受热面的污染情况 炉膛受热面的结渣或积灰,会使炉内辐射传热量减少,过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提高,因而使过热气温上升。反之,过 热器本身的结渣或积灰将导致汽温下降。 5、饱和蒸汽用汽量 当锅炉采用饱和蒸汽作为吹灰等用途时,用汽量增多将使 过热汽温上升。锅炉的排污量对汽温也有影响,但因排污水 的焓值低,故影响不大。 6、燃烧器的运行方式 摆动燃烧器喷嘴向上倾斜,会因火焰中心提高而使过热汽 温升高。但是,对流受热面距炉膛越远,喷嘴倾角对其吸热 量和出口温度的影响就越小。 二、汽温在规定范围外的波动对锅炉的危害性 汽温偏离额定数值过大时,会影响锅炉和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汽温过高对设备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1)汽温过高会加快金属材料的蠕变速度,还会使过热器、蒸汽管道、汽轮机高压部件等产生额外的热应力,因而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2)严重超温时,会造成过热器管子金属过热而爆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