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

2013年第5期

浅谈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李秋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20世纪以来,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互联网)正逐步覆盖全球。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直面网络的冲击的同时,也是一次新旧文化的碰撞,从而不可避免的衍生出新生的产物——网络热词。

由于网络本身的无限性和双面性的存在,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里更加显得明显而行之有效,从而也奠定了网络热词的草根性质。

一、网络热词的由来

1.方言与文字对热词由来的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民族众多,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语言种类繁多。而地理、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大量的方言种类为网络词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此许多带有地方色彩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千差万别,方言网络热词的来源考证也变得多种多样。仅2010年以来,广泛传播的“给力”一词的考证,就有多个版本的存在。莆田方言、淮北方言、河南信阳地方方言、海南省临高县方言、闽南话方言等众多地方方言都存在这一词汇,虽然各个地方的词义略有所不同,但由此反应出现代社会各地地区的文化有着差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而自古以来,由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的演变过程,难免也存在着时代与地区的滞后与创新。尤其在口音方面的误用尤为明显,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现在多用于表示下决心,要采取一种毒辣的手段。而事实上原文应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之意,指的是大丈夫的宽宏大量。”毒”和”度”虽然读音相似,两者的意思却相差甚多。就以台湾和大陆为例,存在的同词异义的词就非常的多。例如,“小姐”在台湾为年轻的女人,而在大陆则代表了“特种行业的女子”;“阿姨”在台湾是年纪稍长的女人的意思,可是在大陆却表示家中的佣人:还有“土豆”在台湾常被认为是花生,而在大陆则是马铃薯的另一种说法。诸如此类还有“工读生”、“计算机”、“师傅”、“感冒”等等。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文化,其本质上是文字和方言的一种符号展示,所以一些网络热词来源于文字和方言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一种传承。

当网络热词流行在社会上,其实是一种文字文化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影响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对当代人甚至很可能是对整个社会的未来走向的一个缩影。

2.现代社会对热词由来的影响

网络热词之所以能走红网络,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在信息化时代中,人们参与社会的意识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上。与其说网络热词来源于

网上更不如说来自于现实的社会,与其说网络热词流行于网上更不如说最终流行于现实的社会。

当代社会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前人无法制造的现象,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物质的满足从而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网络科技的进步为其提供了技术的支持;某些现象的出现,直接触发了人们创造网络热词的欲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刁晏斌将这种心理总结为:“雷人”心理、“调侃”心理、“山寨”心理。

他认为,“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除了反映当今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外,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普遍心理和追求,而这也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民丰富的社会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社会有表现,就会有热词的表达,这个社会催生了网络热词的出现。网络只是热词的一种载体,而热词则是文化、现象的载体,网络热词的传播、流行、使用,其实已经构成了一种民生文化的形式。

5?12汶川大地震时,“范跑跑”一词就很有代表性。地震造成人员财产的伤亡损失本来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件,而“范跑跑”一词却充满了调侃的味道,有人会觉得讽刺,有人会觉得深思。于是乎网络在这里就作为一种渠道,如实反映了社会的这一种现状。其实真正让人热议的并非“范跑跑”这个人物,而是老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楷模,在面临生死时的抉择让人有议论的话题,引起了整个社会对这一现实的问题的思考——应该牺牲自己救别人,强调奉献精神?还是以保护自己的生命为前提,尊重生命健康的平等?

还有,对生活中某些普遍阶层的普遍问题也会引起网络热词的广泛共鸣。楼价攀升,普通老百姓住房困难,一房难求,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社会伦理的婚姻关系,于是“住房难”应运而生;《蜗居》的热播更是将“蚁族”、“房奴”推向了风尖浪口;当高昂的就医费用让人望而却步,无数人无奈的等待病魔的时候,“就医难”成为了热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主流中,市场的诚信问题不断的考量着人民群众的耐心,人们对诚信有了更多的追求。2008年,“周老虎”在高科技面前的现行,让无数人汗颜一张年画忽悠了整个社会。以及后来的“楼倒倒”、“楼脆脆”等都体现出了人们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关注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为平台转变为一种以网络热词为媒介的更大众化的崭新的形式,折射出了这个社会中人们真实的社会诉求。

二、热词对现代社会的辐射

1.政治民主化

新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民主法治建设不断的完善,但和一些西方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民主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人口众多的国家,

民主建设又变得

277

网络热词折射社会情绪

网络热词折射社会情绪“词媒体”成独特信息载体 https://www.360docs.net/doc/703190376.html,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11年04月20日 网友发起“幸福体”造句,“娱乐式招聘”引来非议,有高校推出了“恋爱课”……每天进入网络,似乎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让你应接不暇。它们浓缩各种热点新闻、新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成为深浅不一的话题中心。对此,有人乐于接受、欣然传播,唯恐被指Out;也有人对此漠然或排斥。无论如何,网络造词已成为当下网络文化中的观存在,甚至由此引出“词媒体”的概念,期待以热词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加快传播和记忆的速度,成为独特的传递信息载体。 修词高手,你也可以尝试 搜索类网站的热搜词、微博的热门话题榜等,是一部分网络热词的来源,不过,热词源源不断地生成,离不开维基类网站这样一种开放平台上、被称为“维 ”的众多网友的主动创造和热心参与。门槛不高,谁都可以一显身手,每一个网民都可能无意间成为创造网络流行语的推手,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撷取、传递感兴趣 知识。 义务编写、传播网络热词已成为诸多网友热衷的活动之一,他们也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智愿者”。他们创建、协作、围观,众多热词涵盖事件 键信息,也蕴含网友的观点和立场,“词媒体”也应运而出。 网友创造词条,需要反应迅速、具备知识传播性及多人协作的技巧。“修词高手”维客们对热门信息的反应很快,“抢”着浏览最新报道、社区论坛的动 ,利用搜索引擎等搜集资料,随时根据跟踪报道进行修改编辑等;以敏锐的触角,从热词的来源、文化、概述、注音书写、用法、网络释义等多个角度加以诠释,搭 知识传递的链条;以群体协作完成每个词条的编撰,每个人都可以添砖加瓦地发表意见、对主题进行扩展补充,价值得到肯定。 网友“池中鱼”,本职工作是四川江油市的一名厂矿安全员,出于感觉“好玩、有意思”,从2008年开始,至今在互动百科上已进行8000多个词条编撰, 趣集中在电脑、科技、人物以及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方面。作为网站的活跃用户,他常收到一些心仪的数码类礼品如手机、电脑音箱、U盘等作为礼物,还获 参加用户大会。陈小蓓,广东汕头人,在演艺公司工作,2009年初开始接触到词条编写,现在每个月编写词条不少于100个,平均每天五六条。她说,这个工作其 人人都可以,关键在于描述、摘要尽量客观,要有自己的加工创造,不能简单摘抄等。 互动百科内容中心总监王波介绍,互动百科现有约300万注册用户,参与词条编写的活跃用户有两万左右。这些“智愿者”年龄多在20岁—40岁之间, 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容易接受新知,富有创造力,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有开网店的、从事建筑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以及学生、公务员等。从2005年开始,短 六年,互动词条已拥有520万个,超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 浓缩丰富信息含量的网络热词,就这样在网友中间创造、传播并流行。或许哪天灵感乍现,作为普通网友一员的你,也可以步入修词行列。 热词传播,折射社会情绪 近些年的网络热词也呈现某种变化趋势,一开始通过概括新闻事件诞生了“打酱油”、“躲猫猫”等一批热词,去年则渐渐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关于民生 题的词语,如“豆你玩”、“蒜你狠”等,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众的情绪。还有一些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如“恐聚族”、“橡皮白领”等,还出 “很黄很暴力”、“我爸是李刚”等热语,以及梨花体、咆哮体等新文体。 暂且先不去计较这些新鲜玩意是否符合语言规范,对普通网民来说,三五个字组成的网络热词,通过形象精炼的描述、恰当鲜明地总结新闻事件或社会现 ,方便记忆搜索。这些热词类似于“点穴”,记录基本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存状况、希望和无奈。 常年关注网络流行语的专栏作家黄集伟认为,在信息透明度增加之后,当人们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完美的事情,由于无力而郁闷;从发泄个人的压力, 关注公众及不同群体的社会问题,网络热词感知并记录种种社会心理和民间情绪。它选择颇具自嘲和无奈意味的网络语,如“被××”,戏谑性地使用反讽,有的搞 、闲扯,甚至没有任何意义,如“神马都是浮云”等,形成情绪的传递和集体宣泄。 网络热词以迅捷传播吸引关注,但其另一缺憾也因“快”引起。热词层出不穷,但不少止于文字游戏,真正产生影响、能留下深刻烙印的并不多,有些还 及进入大范围人群交流就已消逝。有的造词造句方式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跟风,比如“××族”、“ ××哥”等,因为过于泛化而降低了新鲜感和锐利度,极易形 审美疲劳,甚至让人厌烦。互动百科的王波告诉记者:“不是所有的词都能沉淀下来,大部分词不会再被提起,生命力并不长久。”为此,互动百科将联合专家,尝 制定网络热词的相关标准,呼吁提升词媒体自我整合、自我修正的能力。 网络热词,淡看其潮起潮落 “明明是中国话,怎么就听不懂呢?!”网络造词形成的一些词汇“新典故”让一些人很难理解:为何放着现成词不用,偏偏再造这些奇怪的词?有一种 见认为,随意性的“造词”对语言是一种破坏,影响了人际之间的交流,但更多人对此抱有宽容、淡然的态度。 网络热词热语的使用,在某些人群之间确实造成了一些小小的交流阻滞,尤其对不熟悉网络语言者而言,难免有点愣神。有批评指网络流行语是“异形”, 有人担心这些词范围只局限在一个特定的交际圈子,沉溺其间可能会影响对规范语言及其语境的把握。 很多网友使用网络热词,只是在一定群体之间形成某种默契和共识,轻松调侃,“认真你就输了”。南京市人民中学语文老师赵女士看来,师生间交流此 障碍并不突出。中学生们普遍不太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觉得没有意思,太“侉”;而高中生则喜欢用自己发明的语言,如使用谐音字或近音字、错别字、字母缩 等,平时交流并未明显感觉障碍的存在。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从事网络传播研究的王少磊先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相对宽容。他认为,语言不需要那么纯洁,对一些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的语 ,他即使不喜欢也能接受。有些网络热词表达某种情绪,或者因为被媒体频繁使用,语感好,有嚼头,能够确切地表达,进入到语言中也挺好,同样可以看作是对汉 言的一种丰富,不必太保守。 南师大文学院语言科学及技术系李葆嘉主任看待网络热词则更加淡然。他认为,造词者希望以自己对词条的加工创造引起关注,这是正常的社会文化心理。 网络热词不妨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干预,理解语言所具有的宣泄情绪和表达意愿功能,并给予宽容。 随着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群落、价值观、审美趣味的出现,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社会时尚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引导,区别对待不同可接受度 流通度的网络词语。语言本身也经历新陈代谢和自动筛选,能够流行起来就说明它们在某个阶段触摸到了多数人的愿望或要求,不妨有选择地予以吸收采纳,而不是 味排斥。 链接词条:混血大学(教育类) 释义:上海纽约大学日前进入正式筹建阶段,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混血大学的产生背景一方是美国知名的私立大学纽约大学,一方是中国的重点高校华东 范大学词条:打架成本公式(社会类) 释义:“打架成本=5至15日拘留+500至1000元罚款+至少500元医疗费+心情郁闷……”近日,在微博上,“草根警察郑伯武”发布的一条“打架成 公示”的帖子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 词条:钟点亲属(家庭类) 释义:由于离婚率居高不下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目前芬兰8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2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于是,“钟点男”“钟点女”和“钟点姥姥” 新兴服务应运而生。 词条:自给族(生活新族类) 释义:自己在家做馒头面包不是稀奇事,可自己发豆芽,做豆腐,做酸奶,就比较少见了。在一些美食论坛和群中发现,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 家庭悄然流行。

2017届高考《经济生活》必背基本知识点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点必记必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升,导致价值量增大,这是造成物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原因。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其他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对物价上涨起了助推作用). (1)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有不同影响。)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影响人们消费选择:替代品比较多的商品,其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选择替代品。在互补商品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不仅会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上升,反之,也是这样。) (1)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拓展延伸】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以及稳定物价的措施 原因 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以人为本。 措施 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③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④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⑤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关于网络热词的英语作文

关于网络热词的英语作文 (1)如今网络流行语频频掀起风潮,热的一塌糊涂。 (2)网络热词是否该在考试作文中被考生频繁使用。 (3)你的看法。 例文: In such a networked society, people are tend to use hot words on the internet, which has been tagged with fashion and trend. These buzzwords are formed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et, which means that without the internet those works make no sense. But we can’t deny that they do enrich our communication words and contribute a lot in entertaining people. Internet buzzwords are extremely popular in the internet used by netizens, especially in the microblog, even in the students’ examination paper. In my point of view, internet buzzwords are undoubtedly hot and fashionable on the internet, but in the real life people are not so familiar with those words. Some people feel puzzled at those words. In other words, internet buzzwords can only make sense with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Therefore, these words are limited in certain condition and can’t be generalized for their unfamiliarity to some people. They aren’t supposed to be

网络热词的看法

面试热点 “‘给力’,还真的很给力,居然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0日,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热议这一似乎难以置信的“新闻”。 1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文章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并用引题的方式总结了三条经验:改革攻坚迸发活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和厚积薄发释放能力。“给力”用到标题上显得很贴切,也很有时代感。 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题框架】 视角一: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网络热词为什么会“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并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才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满足;二是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会氛围宽松自由;三是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 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角色定位日趋理性、合理,由此而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都空前地增强;而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视角二:网络热词只能引导不该屏蔽 一个网络热词的出现和流行,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其背后必然有一定的主观目的,就像网友出于省时省力的目的而用3Q表示“感谢”一样。而更多的网络热词,则是在特定网络环境、时事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网络环境和时事背景不断更新出现,也就决定了网络热词无法被完全屏蔽。换句话说,即使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技术手段屏蔽了一些网络热词,但是更多更新的网络热词马上又会传遍网络,你能屏蔽得完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被称为“网络热词”,那么它肯定就有热度消退,逐渐变冷的时候。很多网络热词的出现,都是针对某些新闻事件产生的,当这个新闻事件受关注度减少,热度降低以后,这个由新闻事件催生出来的网络热词,也就由热变冷,最终销声匿迹了,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躲猫猫”。如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这一点,径直投入人力物力去搞什么屏蔽,岂不是劳民伤财,多此一举?

最新十大经济生活热词

缤纷2011——评述2011十大经济生活热词 资料图:10月21日,购房者在浙江第18届房博会上观看楼盘模型。2011年年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八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调控,以“限购”为龙头,“限价”“限贷”相辅相成的三项杀手锏成为贯穿全年的房地产调控基调。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年终报道)缤纷2011——评述2011经济生活热词 新华网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叶锋、何欣荣)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将画上句号。回眸不平凡的2011年,记者梳理了十个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热词”,以此描绘2011年经济生活图景,观察来年经济生活趋势。 ——“限” 楼市限购限贷、汽车限牌限行、温室气体限排……2011年,“限”令多多。 各种“限”令的产生,是由于过去对资源的过度透支和对利益的过度索求,如今不得不加以纠正。楼市实施严厉的限购后,投资和投机性需求明显受抑,70个城市的房价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北京对汽车“限牌”后,今年前11个月汽车销量下降五成。 但在某些领域,“限”令尚属权宜之计。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如何把握‘限’的度,值得进一步探索。疏堵结合,才是治本之策。” ——“涨” 2011年,CPI从4.9%的月度涨幅起步,到7月份涨至6.5%,创下三年多来的新高。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幅一度高达10%以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政府果断出手:压需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控制流动性;增供给,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理流通,规范流通环节,降低中间成本。“组合拳”出击,使CPI涨幅回落至4.2%,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预计明年的物价涨幅将继续回落。”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明年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因此,控物价、防反弹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增” 9.7%、9.5%、9.1%,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缓慢下滑,但仍实现平稳增长。 增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8%。在上海等地区,居民收入开始和GDP同步增长。不过,在楼市、股市双双低迷的背景下,居民财富“缩水”的状况令人关注,如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网络热词现象研究

专题二网络热词现象研究 2008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热词呈井喷状爆发,新词汇、新语录层出不穷。2008年网络流行语言以“打酱油”、“做人不能太CNN”、“俯卧撑”、“叉腰肌”、“山寨”、“什锦八宝饭”等为代表,其中表达的既有网民的讽刺,也有网民的无奈,更有网民的智慧。网络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词语本身的字面含义,它们成为网民对社会现象的某种态度和看法的代名词,赋予传统语言全新的含义,在网络热词的背后体现的是更深层的公民意识的崛兴。 一、网络热词,群体意见的另类表达 网络热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原话,比如“打酱油”、“很黄很暴力”、“做俯卧撑”;另一种是网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如“做人不要太CNN”、“猪坚强”、“范跑跑”等。 资料链接: (1)打酱油 酱油恒久远,一壶永流传 ?打酱油?的流行与?很黄很暴力?的风靡有异曲同工之处,均出自电视新闻。广州一市民在就艳照门事件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说:?关我X事,我是来打酱油的。?此话一出,即红遍网络。若想表示不清楚某事,或者不想谈论某事时,都可以用?打酱油?代之。 有媒体称,这句颇搞笑的网络术语,却蕴藏着一种?新道德?,当网络舆论变身网络暴力干扰人们的现实私人空间时,我们的社会所缺少的或许正是?关我X事?的从容心态。 (2)很黄很暴力 很黄很暴力很傻很天真 此词是出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里。13岁女孩张殊凡在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关了。?这句话掀起的?旋风?恐怕是央视所始料未及的。同时,它也将很X很XX这一句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做俯卧撑 在瓮安?6.28?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贵州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真相。通报描述事发当日的情景,当事人李树芬准备跳河寻死时,其好友刘某正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 随着瓮安事件真相渐趋明朗,以及?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主持人博客曝光裸体做俯卧撑照片?等炒作,?俯卧撑?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俯卧撑,英文名push一uP,谁也没有想到,除了爱好运动的网友或上体育课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2013年中国最潮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对应英译

2013年中国最潮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对应英译 1. Nouveau riche 土豪(tu hao) The tuhao originally meant a rich and powerfulperson or family in a c ertain town or area, with anegative connotation in Chinese. Nowaday s, it hasbecome a general term used by people to describethose who l ive beyond their means. 2. Big mama 大妈(da ma) The term “dama”is literally akin to“big mama”inChinese, referring to those “bargain hunting”middle-aged Chinese women who keep a tigh t gripon the family purse and an eagle eye on the goldprices in jewelr y shops. 3. My little friends and I are shocked.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The Chinese term is short for a sentence literallymeaning “My little fri ends and I are shocked.” Itsactual roots lie in an article written by a pupil. Theschool student said his little friends and he wereshocked aft er finding out where the Chinese ricedumpling (pinyin: zongzi) origin ated from. Sincethen, the sentence is extensively used to describe pe ople’s shock after discovering a new orhot fact. 4. Female man 女汉子(nü han zi) The term refers to a boyish girl or a woman withmasculin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ugust2013, one Russian beauty’s photos gained g reatpopularity online. The woman has a very pretty faceand an extre mely muscular physique. Since then,the term has become broadly use d to describewomen with masculin e features. 5. High-end 高大上(gao da shang)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新兴词汇,比如说“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对于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好还是不好,更不能草率地评价对错,而是应该全面地、辨证地看待。 第二,我们要看到,这些新兴网络词汇的出现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群众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善待这样的文化,它是网络时代的代表,网络时代的烙印,新兴词汇是网络语言简便使用的体现,丰富了多元的文化体系,活跃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流,体现了文化的创新运用,在某些领域和范围内也发挥了汉语博大精深的作用。 第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词汇的出现,并不都是好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低俗的词汇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网络语言泛化也对汉语文化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误解;一些容易使人混淆含义的网络词语,也对人民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网络新兴词汇,我们应该承认其在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背景下存在的价值,这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不利的一面,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将汉语文化创新并传承下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和发展,大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易用。 对社会上的热门事件,在网上有很多简练的热词,对于热词有什么看法?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类之社会现象【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要求考生谈谈对热词的看法,这是一种要求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考查形式,因此在答案中应当包含考生对于热词的态度,能够辨证看待热词的影响,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全面阐述自己对于热词的看法。【参考要点】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近些年网络热词的不断产生,比如打酱油、富二代、躲猫猫这些词语只有几个字,但在词语后面却深入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因此,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网络热词这一社会现象。 第一,网络热词反应了网民的智慧,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舶来词语的灵活运用,热词在网络环境中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时不时引发大家的关注和会心一笑。 第二,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是社会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面对生活上的压力,还是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评论,都可以通过网络热词予以宣泄,精辟的热词直抒胸臆的将情感释放。 第三,网络热词的出现,加快社会热点、新闻等的传播速度,吸引公众目光。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中充斥的大量新闻热点,热词的出现,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形成对政府的监督。 但我们同时要看到热词大量涌现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第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热词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时,时常具有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在网络上体现出很强的批判意识,并通过网络的扩大效应,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控制不当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第二,热词的大量涌现可能会对传统语言文字的接受形成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正在学习

《经济生活》常用知识点(2018新教材)

《经济生活》常用知识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直接因素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决定因素 二、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价格影响需求)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减少; 价格上涨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减少,反之增加。 4、影响消费水平,居民购买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二)对生产(价格影响供给)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3、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预期收入。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关,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5、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物价总体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7、生产决定消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反作用)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五、为什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间资本、小微企业) 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5、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6、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7、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1、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和支柱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提升企业竞争力。 七、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竟争力。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 4、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7、“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走出去”战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8、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本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10、善于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节国家经济运行。 11、调整分配关系,增加职工工资,优化分配结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就业的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就业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4、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九、怎样解决就业问题?(答题注意主体) 国家:1、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4、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6、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劳动者:1、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坚持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2、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十、为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意义) 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3、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实现共同富裕。 4、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能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

浅谈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20世纪以来,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互联网)正逐步覆盖全球。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直面网络的冲击的同时,也是一次新旧文化的碰撞,从而不可避免的衍生出新生的产物——网络热词。 由于网络本身的无限性和双面性的存在,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里更加显得明显而行之有效,从而也奠定了网络热词的草根性质。 一、网络热词的由来 1.方言与文字对热词由来的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民族众多,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语言种类繁多。而地理、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大量的方言种类为网络词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此许多带有地方色彩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千差万别,方言网络热词的来源考证也变得多种多样。仅2010年以来,广泛传播的“给力”一词的考证,就有多个版本的存在。莆田方言、淮北方言、河南信阳地方方言、海南省临高县方言、闽南话方言等众多地方方言都存在这一词汇,虽然各个地方的词义略有所不同,但由此反应出现代社会各地地区的文化有着差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而自古以来,由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的演变过程,难免也存在着时代与地区的滞后与创新。尤其在口音方面的误用尤为明显,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现在多用于表示下决心,要采取一种毒辣的手段。而事实上原文应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之意,指的是大丈夫的宽宏大量。”毒”和”度”虽然读音相似,两者的意思却相差甚多。就以台湾和大陆为例,存在的同词异义的词就非常的多。例如,“小姐”在台湾为年轻的女人,而在大陆则代表了“特种行业的女子”;“阿姨”在台湾是年纪稍长的女人的意思,可是在大陆却表示家中的佣人:还有“土豆”在台湾常被认为是花生,而在大陆则是马铃薯的另一种说法。诸如此类还有“工读生”、“计算机”、“师傅”、“感冒”等等。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文化,其本质上是文字和方言的一种符号展示,所以一些网络热词来源于文字和方言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一种传承。 当网络热词流行在社会上,其实是一种文字文化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影响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对当代人甚至很可能是对整个社会的未来走向的一个缩影。

十大经济生活热词上课讲义

十大经济生活热词

缤纷2011——评述2011十大经济生活热词 资料图:10月21日,购房者在浙江第18届房博会上观看楼盘模型。2011年年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从八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调控,以“限购”为龙头,“限价”“限贷”相辅相成的三项杀手锏成为贯穿全年的房地产调控基调。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年终报道)缤纷2011——评述2011经济生活热词 新华网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叶锋、何欣荣)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十二五”开局之年也将画上句号。回眸不平凡的2011年,记者梳理了十个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热词”,以此描绘2011年经济生活图景,观察来年经济生活趋势。 ——“限” 楼市限购限贷、汽车限牌限行、温室气体限排……2011年,“限”令多多。各种“限”令的产生,是由于过去对资源的过度透支和对利益的过度索求,如今不得不加以纠正。楼市实施严厉的限购后,投资和投机性需求明显受抑,70个城市的房价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北京对汽车“限牌”后,今年前11个月汽车销量下降五成。 但在某些领域,“限”令尚属权宜之计。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如何把握‘限’的度,值得进一步探索。疏堵结合,才是治本之策。”

——“涨” 2011年,CPI从4.9%的月度涨幅起步,到7月份涨至6.5%,创下三年多来的新高。特别是食品价格,涨幅一度高达10%以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政府果断出手:压需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控制流动性;增供给,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理流通,规范流通环节,降低中间成本。“组合拳”出击,使CPI涨幅回落至4.2%,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预计明年的物价涨幅将继续回落。”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长胜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明年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因此,控物价、防反弹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增” 9.7%、9.5%、9.1%,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缓慢下滑,但仍实现平稳增长。 增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8%。在上海等地区,居民收入开始和GDP同步增长。不过,在楼市、股市双双低迷的背景下,居民财富“缩水”的状况令人关注,如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存在经济下行压力,明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稳增长”。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网络热词表达民意反映社会心理》阅读及答案 导读: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 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现代社会中,网络热词的走热,正反映当今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空前地增强。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如2009年的躲猫猫,源自云南省晋宁县被拘押男青年李荞明意外死亡事件,当地警方称该狱犯是在与同监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身亡。之后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网民蜂拥跟帖,戏仿我爸是李刚的诗词、歌曲、顺口溜等铺天盖地,显示了网民对恃权作恶、违法乱纪行为的义愤。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对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作出 概括的话,那就是多元。网络热词的走热,正是这种社会的多元性、文化的包容性的结果。而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网络热词正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的走热,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

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 一是雷人心理。在网络热词的创造者一方,语不雷人死不休,不惜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奇乃至于怪异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来说,往往也是喜闻乐用。 二是调侃心理。这里的调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们对绿豆涨价的不满和无奈,竟然采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人把无房、无车、无女朋友的三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 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对网络热词本身也是多元的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 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 B.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 C.既反映了现实生活,也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D.网络热词良莠不齐,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

19大100个最新热词

100个最新热词 1. 中国梦the Chinese Dream 2. 不忘初心stay true to the mission 3. 两个一百年two centenary goals 4. 新常态new normal 5. 中国制造2025 Made in China 2025 6. “双一流”“Double First-Class”initiative 7. 工匠精神craftsmanship spirit 8.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China’s Eye of Heaven: The Five-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 (FAST) 9. 歼20隐形战机J-20 stealth fighter 10. 国产航母domestically built aircraft carrier 11. 国产客机homemade passenger jet 12. 可燃冰试采sampling of combustible ice 13. 量子卫星“墨子号”quantum satellite “Micius”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ystem 15. 风云四号A星卫星Fengyun-4A satellite 16. 重型运载火箭heavy-lift carrier rocket 17. 沪港通Shanghai-Hongkong Stock Connect 18. 深港通Shenzhen- Hongkong Stock Connect 19. 京津冀一体化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20. 雄安新区Xiongan New Area 21.自贸试验区pilot free trade zones 22.医疗改革medical reform 23.供给侧改革supply side reform 24.扫脸支付face scan payment 25.二维码支付two-dimensional barcodepayment 26.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7.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28.5G时代5G era 29.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 30.互联网金融online finance 31.亚投行Asia InfrastructureInvestment Bank 32.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ies 33.一小时通勤圈one-hour commuting circle 34.蓝色经济blue economy 35.纵向横向经济轴带north-south and east-westintersecting economic belts 36.众创、众包、众扶、众筹crowd innovation, crowd souring,crowd support and crowd funding 37.战略性新兴产业emerging sectors ofstrategic importance 38.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the 20thanniversary of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a 39.点赞give a like 40.自媒体We-Media 41.实名认证real-name authentication 42.精准扶贫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 43.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 44.利益共同体community of sharedinterests 45.轨道交通rail traffic 46.动车bullet train 47.城际列车inter-city train 48.“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49.“丝绸之路经济带”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