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六年级数学去括号教案.doc

2017六年级数学去括号教案.doc
2017六年级数学去括号教案.doc

3.4去括号

教材分析:

去括号是整式化简的基本技巧,在本章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本节中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具体问题情境,并给了小明、小颖和小刚的三种不同求法,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同时,通过对三种做法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

然后提出利用运算律去括号,目的是以旧推新,作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接着设计了“议一议”让学比较运算结果,分析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去括号法则,然后应用法则去括号,提出例1。课后配有适量的练习和习题供学生练习,促使学生熟练地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去括号既是整式化简的重点,又是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认真把握法则要点注意形成技能。

1、对于教材中开头的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问题情境,可先让学生独立计算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提高了学生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学生思考后,组织学生交流。对此,让学生体会到去括号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利用运算律去括号,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运算步骤的依据,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然后让学生比较运算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去括号的法则,该法则的归纳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表达,切不可结论教学。

2、对于去括号法则的合理说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对去括号法则的合理性进行说明,如某人带了a元去商店购物,然后花了b元和c元,他剩下的钱既可以表示为a-b-c,也可以表示为a-(b+c),因此,a-(b+c)=a-b-c。

3、对于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要揭示去括号法则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连同括号前的符号同时去掉。

要特别注意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改变。这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要结合例题作分析,如:a-(b-c+d)=a-b+c-d。原式a-(b-c+d),括号前是负号,括号内有三项,去掉括号连同括号前的负号,根据法则要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把b改为-b,-c改为+c,d改为-d,原式变形为a-b+c-d。

去括号,存在一个“变号”与“不变号”的问题,正确的掌握“变号”与“不变号”是较难之处,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括号前的符号问题,若括号前面是“+”号,就出现“不变”之说,即去括号时,把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从括号里“解放”出来;若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里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改变。

另外,括号前面的符号和括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顾此失彼。还有“变号”与“不变号”中都提到“各项”,要认真对待,不能只“变”或“不变”其中的一部分。

教学时,要强调去括号时改变了式子的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

教案

一、学习方式:

1、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探索、归纳、体会去括号的法则。

2、动手操作实践火柴棒搭正方形,摆一摆、数一数、想一想、议一议,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数学的方法。

3、通过各种方法探究,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4、通过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用运算律去括号。

2、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4、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括号前是负号的去括号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胶片

五、教学过程:

相关背景资料

添括号:

为了变形的需要,在整式的变形中,往往需要把某几项括在括号里,这种变形叫做添括号,添括号与去括号正好是互逆的过程。

其法则为:

添上带“+”号的括号,括在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

添上带“-”号的括号,括在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如:a+b-c=a+(b-c)

a-b+c=a-(b-c)

再如:按下列要求,不改变多项式的值,把多项式3a-2b+c添上括号

(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解:(1)3a-2b+c=+(3a-2b+c)

(2)3a-2b+c=-(-3a+2b—c)

运用添括号法则时注意以下几点:

(1)添括号是添上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这就是说:添括号时括号前的符号也是添上的,不是原来多项多的某一项的符号“移”到这里来的。

(2)添上带“-”号的括号时,括进括号里的各项一定要都变号。

(3)去括号和添括号是两种相反的过程,因此可以互相检验。

练习:

1、在下列各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

(1)(a+b+c)(a-b+c)=[a+()][a-()]

(2)(a+b-c-d)(a-b+c-d)

=[(a )+b()][(a )-(b )]

2、按要求,把各项式x3-5x2-4x+9的后两项用括号括起来。

①括号前面带有“+”号。

②括号前面带有“-”号。

六年级数学上册 去括号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去括号 【学习目标】: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准确运用去括号法则来合并同类项。 【学习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学习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①掌握学习目标,了解学习重难点;②预习课本P76-P77;③独立完成导学案,并标记疑难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 (1)4+3(x+6)= (2)8-(2x-4)= 2、我可以独立完成, ●13+(7-5)= 13+7-5= ●13-(7-5)= 13-7+5= ●9a+(6a-a)= 9a + 6a-a= ●9a-(6a-a)= 9a - 6a+a= 二、新知探究 1、去掉下列各式中的括号. (1)(a+b)-(c+d)=________;(2)(a-b)+(c-d)=________; (3)(a+b)-(-c+d)=_______;(4)-a+(b-c)=________. 总结: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的前面的“-”号,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 友情提示:①弄清括号前是“+”号还是“-”号。 ②去括号时,括号前的“+”号或“-”号也一起去掉。 ③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参入,不能漏掉。 *跟踪练习* 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a-(-b+c-d)=a+b+c-d.()______________ (2)a+(b-c-d)=a+b+c+d.()______________ (3)-(a-b)+(c-d)=-a-b+c-d.()______________ 三、练习应用 1、去括号: (1) -5(2m-3) (2)n-3(4-2m) (3)9a-8(3b+4c)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1)

七年级数学教学案-----去括号(1) 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中应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首先,利用小学知识,带括号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比较,然后总结出去括号法则;再将法则运用到实际练习中,达到巩固的目的。最后,利用一组课堂反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记住去括号法则,了解去括号法则的依据。 2、会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学习重点:理解并记住去括号法则,会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学习难点:括号前是负号及括号前系数的处理 一、合作探究: 1、做一做: 观察交流:(1)通过上表你发现a+(-b+c) 与a-b+c ,a-(-b+c)与a+b-c 有何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 (2)观察你写的等式,从左边到右边发生了那些变化? 2、归纳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讨论:如果括号前有系数怎么办呢? a+2(4b-c) 3a —2(2b —3c ) a b c a+(-b+c) a-b+c 5 2 -1 - 6 -4 3 a b c a-(-b+c) a+b-c 5 2 -1 -6 -4 3

二、尝试应用 1、练习:去括号 (1)a+(-3b-2a) = (2)(x+2y)-(-2x-y) = (3)6m-3(-m+2n) = (4)a2+2(a2-a)-4(a2-3a) = 2、练一练 下列去括号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改正。 (1)-(-a-b)=a-b ()改正 (2)5x-(2x-1)-x2=5x-2x+1+x2 ()改正 (3)3xy-0.5(xy-y2)=3xy-0.5xy+y2 ()改正 (4)(a3+b3)-3(2a3-3b3)=a3+b3- 6a3+9b3 ()改正 3、试一试:先去括号在合并同类项 (1) 5a-(2a-4b) (2) 2x2+3(2x-x2) (3) 4a+(-a2-1)-(3a-2a2) (4) 2x-3(x-y)+4(x-2y) 小结:整式加减的一般规律: (1)有括号的先去括号; 括号前有系数则要与括号内每一项相乘 (2)有同类项的再合并; 三、课堂反馈: 1、先去括号在合并同类项 (1) (3a+4b)+(a+b) (2) x+2y-(-2x-y) (3) 6m-3(-m+2n) (4) a2+2(a2-a)-4(a2-3a)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含计划课时安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学年度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去括号

编号:76854125658544289374459234 学校:麻阳市青水河镇刚强学校* 教师:国敏* 班级:云云伍班* 第2课时去括号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过程与方法】 经过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uh,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u-0.5)h,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ukm,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u-0.5)km,因此,这段铁路全长(单位:km)是 100u+120(u-0.5)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u-120(u-0.5)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u+120(u-0.5)=100u+120u+120×(-0.5)=220u-60; 100u-120(u-0.5)=100u-120u-120×(-0.5)=-20u+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u-0.5)=+120u-60 ③ -120(u-0.5)=-120u+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学说明】上一栏目中问题,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归纳结论】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每一项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化简下列各式:(教材第66页例4)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1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

初中数学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去括号》教案

去 括 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 2、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情感目标: 1、师生共做,激励学生自己完成任务。 2、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应用。 [教学难点] 去括号法则推导 [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幻灯片1: 观察图形,用火柴棒搭建如幻灯1所示的X 个正方形共需多少根火柴棒? (两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回答出示幻灯2、3、4、 5 …… 幻灯1 幻灯2 幻灯3 幻灯5 …… 幻灯4

幻灯片2: 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火柴棒,每增加一个正方形需增加3根,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x-1)]根。 幻灯片3: 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看成是用4根火柴棒搭成的,然后再减去多算的根数,得到代数式:4x-(x-1) 幻灯片4: 上面一排和下面一排各用x根火柴棒,竖直方向用了(x+1)根火柴棒,共用了[x+x+(x+1)]根。 幻灯片5: 把第一个正方形看成是用1根火柴棒加3根火柴棒搭成的,此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搭x个正方形共需(3x+1)根。 问题:这几种结果相等吗?(相等) 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复习: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a+b=1×(a+b)= 2(a+b)=2×a+2×b= -(a+b)=(-1)×a+(-1)×b= -2(a+b)=(-2)×a+(-2)×b= 问题: 观察去括号前后,各项符号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后总结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这时我们来计算前面代数式: (1)4+3(x-1)=4+3·x-3×1=3x+1 (2)4x-(x-1)=4x-x+1=3x+1 (3)x+x+(x+1)=x+x+x+1=3x+1 从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练习题.

去括号、添括号 1归纳出去括号的法则吗? 2. 去括号: (1)a+(-b+c-d); (2)a-(-b+c-d) ; (3)-(p+q)+(m-n); (4)(r+s)-(p-q). 3.下列去括号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请改正: (1)a2-(2a-b+c) (2)-(x-y)+(xy-1) =a2-2a-b+c; =-x-y+xy-1. (3)(y-x) 2 =(x-y) 2 (4) (-y-x) 2 =(x+y) 2 (5) (y-x)3 =(x-y) 3 4.化简: (1)(2x-3y)+(5x+4y); (2)(8a-7b)-(4a-5b); (3)a-(2a+b)+2(a-2b); (4)3(5x+4)-(3x-5); (5)(8x-3y)-(4x+3y-z)+2z; (6)-5x2+(5x-8x2)-(-12x2+4x)+2; (7)2-(1+x)+(1+x+x2-x2); (8)3a2+a2-(2a2-2a)+(3a-a2)。 1.根据去括号法则,在___上填上“+”号或“-”号: (1) a___(-b+c)=a-b+c; (2)a___(b-c-d)=a-b+c+d; (3)___(a-b)___(c+d)=c+d-a+b 2.已知x+y=2,则x+y+3= ,5-x-y= . 3.去括号: (1)a+3(2b+c-d); (2)3x-2(3y+2z). (3)3a+4b-(2b+4a); (4)(2x-3y)-3(4x-2y).

4.化简: (1)2a-3b+[4a-(3a-b)]; (2)3b-2c-[-4a+(c+3b)]+c. C 1. 化简2-[2(x+3y)-3(x-2y)]的结果是( ). A .x+2; B .x-12y+2; C .-5x+12y+2; D .2-5x. 2. 已知:1-x +2-x =3,求{x-[x 2-(1-x)]}-1的值. 第7课时 去括号(1) 1.下列各式中,与a -b -c 的值不相等的是 ( ) A .a -(b +c) B .a -(b -c) C .(a -b)+(-c) D .(-c)+(-b +a) 2.化简-[0-(2p -q)]的结果是 ( ) A .-2p -q B .-2p +q C .2p -q D .2p +q 3.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 ) A .a -(2b -3c)=a -2b -3c B .x 3-(3x 2+2x -1)=x 3-3x 2-2x -1 C .2y 2+(-2y +1)=2y 2-2y +1 D .-(2x -y)-(-x 2+y 2)=-2x +y +x 2+y 2 4.去括号: a +( b -c)= ; (a -b)+(- c -d)= ; -(a -b)-(-c -d)= ; 5x 3-[3x 2-(x -1)]= . 5.判断题. (1)x -(y -z)=x -y -z ( ) (2)-(x -y +z)=-x +y -z ( ) (3)x -2(y -z)=x -2y +z ( ) (4)-(a -b)+(-c -d)=-a +b +c +d ( ) (5) ( ) 6.去括号: -(2m -3); n -3(4-2m); (1) 16a -8(3b +4c); (2) -12(x +y)+14 (p +q);

2020年春季学期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年春季学期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

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七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

数学教案-去括号与添括号 七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素质 教育 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内的每一项. 2.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

数学 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符号简化,也便于合并同类项,体现了 数学 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发现尝试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民主意识的体现. 2.学生学法:练习-去括号法则-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括号前是匚”号的去括号法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去括号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方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师:前边我们 学习 了同类项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提出问题(出示投影1) 1.下面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①与;②与;③与. 2.同类项具有哪两个特征?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 ; (2) ; (3). 学生活动:1、2题学生口答,分别叫优、中、差的学生回答,3题(1) (2) 小题学生抢答,(3)小题学生解决有了困难.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中有同类项吗?怎样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从而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 [板书] 3.3 去括号与添括号 【教法说明】在复习中,学生合并中的同类项遇到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 题需先去括号,怎样去括号呢?学生急于想知道,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如何去括号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所得结果. (出示投影2) 计算下列各式(或合并同类项) 学生活动:先运算,然后由学生回答结果. 师:(用复合胶片把结果出示投影3)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两种运算有什么区别?

六年级数学去括号教案

3.4去括号 教材分析: 去括号是整式化简的基本技巧,在本章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本节中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具体问题情境,并给了小明、小颖和小刚的三种不同求法,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同时,通过对三种做法的比较,使学生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 然后提出利用运算律去括号,目的是以旧推新,作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接着设计了“议一议”让学比较运算结果,分析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去括号法则,然后应用法则去括号,提出例1。课后配有适量的练习和习题供学生练习,促使学生熟练地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去括号既是整式化简的重点,又是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认真把握法则要点注意形成技能。 1、对于教材中开头的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问题情境,可先让学生独立计算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提高了学生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学生思考后,组织学生交流。对此,让学生体会到去括号的必要性。接着提出利用运算律去括号,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个运算步骤的依据,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然后让学生比较运算结果,引导学生归纳去括号的法则,该法则的归纳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表达,切不可结论教学。 2、对于去括号法则的合理说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对去括号法则的合理性进行说明,如某人带了a元去商店购物,然后花了b元和c元,他剩下的钱既可以表示为a-b-c,也可以表示为a-(b+c),因此,a-(b+c)=a-b-c。 3、对于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要揭示去括号法则的特征,指出去括号时连同括号前的符号同时去掉。 要特别注意括号前是“-”号时,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都改变。这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要结合例题作分析,如:a-(b-c+d)=a-b+c-d。原式a-(b-c+d),括号前是负号,括号内有三项,去掉括号连同括号前的负号,根据法则要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把b改为-b,-c改为+c,d改为-d,原式变形为a-b+c-d。 去括号,存在一个“变号”与“不变号”的问题,正确的掌握“变号”与“不变号”是较难之处,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括号前的符号问题,若括号前面是“+”号,就出现“不变”之说,即去括号时,把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从括号里“解放”出来;若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里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改变。 另外,括号前面的符号和括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顾此失彼。还有“变号”与“不变号”中都提到“各项”,要认真对待,不能只“变”或“不变”其中的一部分。 教学时,要强调去括号时改变了式子的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与教案

目录 一、教学计划 二、课时备课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

六年级数学3.5去括号

六年级数学《3.5去括号》导学案 执笔人高建成参与人于正玉谭婷婷●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掌握去括号的法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讨论等活动,利用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发现,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对数 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去括号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复习:认真阅读课本P99完成下列运算 利用运算律去括号并比较合并同类项后的结果 (一)1、x+x+(x+1) = 2、4x-(x-1) = (二)1、4+3(x-1)= 2、x+x+x+1= 【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完成后组内交流 比较并发现: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___________________ 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学习】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知识运用探索方法 例1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4a-﹙a-3b﹚(2) a+﹙5a-3b﹚-﹙a-2b﹚ (3)3﹙2xy-y﹚-2xy (4)5x-y-2﹙x-y﹚ 【跟踪练习】(A类题全部同学都作,有能力的同学完成B类题) A类: 课本P101随堂练习第1、2题B类: P101随堂练习第3题 【课堂小结】可以是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是系统的说明,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收获组长整 【达标检测】 A类:课本P101第1、2 、3题 B类:课本P101第4题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练习题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2 整式的加减 第2课时 去括号 1、根据去括号法则,在横线上填上“+”或“-” (1)()c b a c b a +-=+-______ (2)()d c b a d c b a ++-=--______ (3)()()x y x y x 33_____32-=-+- (4)()()[]p m p n m n m -=+-+2______ 2、化简:()[]_________1253=---a a a 3、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___________21=-+-a a a 4、化简()y x y x +--的最后结果是( ) A .0 B .x 2 C .y 2- D .y x 22- 5、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 A .()1212-+-=-+-y x x y x x B .()6336332 2--=+-x x x x C .()()d c b a a d c b a a +---=----+23523522 D .()[]11---=+--z y x x y x 6、已知52=+-y x , 那么()()6023252 ----y x y x 的值为( ) A .80 B .10 C .210 D .40

7、减去x 32-等于8362--x x 的代数式是( ) A .()1062--x x B .1062-x C .662-x D .() 162--x x 8、化简: (1)()()()y x y x y x 3242332+--+-- (2)()()43537422+-----x x x x (3)()[]()3226320518++-----n m n m n m (4)()[]{}y x x y x --+--3432 9、先化简,再求值。 (1)()() xy y x y x 745352222+++-其中 .2,1=-=y x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十册数学教案 目录(总课时数:80) 一简单的统计(一)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第2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第5课时:练习课 第6课时:求平均数 第7课时:练习课 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9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0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第1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第1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和体积单位 第13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14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第15课时: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 第16课时:整理和复习 三.约数和倍数 第17课时: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第18课时: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数 第19课时:能被3整除的数 第20课时:质数和合数 第21课时:分解质因数(1) 第22课时:分解质因数(2) 第23课时:最大公约数(1) 第24课时:最大公约数(2) 第25课时:最小公倍数(1) 第26课时:最小公倍数(2) 第27课时:整理和复习 学期备课 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七年级数学去括号练习题.[1]

去括号、添括号(A) 1. 去括号: (1)a+(-b+c-d) (2)a-(-b+c-d) (3)-(p+q)+(m-n) (4)(r+s)-(p-q) 2.化简: (1)(2x-3y)+(-5x+4y) (2)(8a-7b)-(-4a-5b) (3)a-(2a+b)+2(a-2b) (4)3(5x+4)-(3x-5) (5)(8x-3y)-(4x+3y-z)+2z (6)-5x2+(5x-8x2)-(-12x2+4x)+2 (7)2-(1+x)+(1+x+x2-x2) (8)3a2+a2-(2a2-2a)+(3a-a2)。 去括号、添括号(B) 1.根据去括号法则,在___上填上“+”号或“-”号: (1) a___(-b+c)=a-b+c; (2)a___(b-c-d)=a-b+c+d; (3)___(a-b)___(c+d)=c+d-a+b 2.已知x+y=2,则x+y+3= ,5-x-y= . 3.去括号: (1)a+3(2b+c-d) (2)3x-2(3y+2z) (3)3a+4b-(2b+4a) (4)(2x-3y)-3(4x-2y). 4.化简:

(1)2a-3b+[4a-(3a-b)](2)3b-2c-[-4a+(c+3b)]+c (3)2-[2(x+3y)-3(x-2y)] 去括号(C) 1.去括号: a+(b-c)=;(a-b)+(-c-d)=; -(a-b)-(-c-d)=;5x3-[3x2-(x-1)]=. 2.判断题. (1)x-(y-z)=x-y-z ( ) (2)-(x-y+z)=-x+y-z ( ) (3)x-2(y-z)=x-2y+z ( ) (4)-(a-b)+(-c-d)=-a+b+c+d ( ) 3.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2m-3) (2)n-3(4-2m) (3)16a-8(3b+4c) (4) -1 2(x+y)+1 4 (p+q) (5)-8(3a-2ab+4) (6)4(n+p)-7(n-2q) (7)-2n-(3n-1) (8)a-(5a-3b)+(2b-a) (9)-3(2s-5)+6s (10)1-(2a-1)-(3a+3) (11)3(-ab+2a)-(3a-b) (12)14(abc-2a)+3(6a-2abc)

小学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教案

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简便计算是一种特殊的计算,它运用了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使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 一、回顾: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二、例题与练习: 1、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 536+(541+464)+459 (带着符号搬家) ② 248+98 (多加的要减去) ③ 567+558+433+442+563 (带着符号搬家,注意数字的特点) ④ 375+206 (少加的要加上) 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 53.6+(54.1+46.4)+45.9 ②248+98 ③5.67+5.58+4.33+4.42+5.63 ④375+206 2、用简便方法求差: ①1870-280-520(添括号) ②4250-294+94 ③4995-(995-480) (去括号) ④458-(147+158) ⑤1272-995 (多减的要加上) ⑥572-308 (少减的要减去) 用简便方法求差( ① 187-27.4-52.6②49.95-(9.95-0.48) ③1272-995 ④4.25-2.94+0.94 ⑤45.8-(1.47+15.8)⑥572-308 3、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①478-128+122-72 ②537-(543-163)-57 ③947+(372-447)-572 ④464-545+99+345 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① 47.8-1.28+12.2-0.72 ②53.7-(54.3-16.3)-5.7 ③947+(372-447)-572 ④464-545+99+345 4、利用乘法定律简便计算: ①25×26×4 (利用乘法交换律或者是带着符号搬家) ②125×32×25 (把32分成8和4的乘积) ③9999×9999 (把9999看成10000-1) ④54×108+46×108 (利用乘法分配律) ⑤402×15 (先把402写成400+2,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 ⑥34×99+34 (引导学生想99个34加上一个34,就是100个34) 利用乘法定律简便计算: ①0.25×2.6×4 ②125×2.4 ③9999×9999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法则

2.2.3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学习目标: 1、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去括号法则准确、熟练的去括号; 2、能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1、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一、自学质疑 引入: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阅读课本6567p -回答下列问题: 1. 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 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 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 全长为 100120(0.5)t t +- 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120(0.5)t t --千米 ② 要将上式①、②进行化简,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把括号去掉,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去括号法则: (提示:用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 (1)计算下列各式 = = = = (2)类比上述计算过程,计算下列各式: 6(2)a b ?- , 6(2)a b ?-+ , 6(2)a b -?-,6(2)a b -?-+ 通过上述计算过程,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归纳去括号的法则: 法则1: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法则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 ; 简记为: ,要变全都变 二、师生交流 范例学习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2(5)a b a b ++-; 2(2)(53)3(2)a b a b --- )32(6-?)32(6+-?)32(6-?-) 32(6+-?-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全教学提纲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全

“数学总复习”复习资料 (一)整数和小数 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1”)是自然数的单位。最小的自然数是 ( 0 )。 2、小数 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一位小数可表示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可表示为百分之几的数,三位小数可表示为千分之几的数 …… 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 4 =0.8 41=0.25 43= 0.75 8 1= 0.125 83=0.375 85=0.625 8 7=0.875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 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3、整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 768000000 =( 7.68 )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768000000≈( 8 )亿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6、正数、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6.8<-0.4 -2>-10 (二)因数和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