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的汽车的专业术语

电动的汽车的专业术语
电动的汽车的专业术语

★正极(positive electrode),负极(negative electrode)

电位较高的电极为正极,电位较低的电极为负极;放电时,外电路电流从正极流经负载流入负极,在电池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入正极。

实际上只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才能流动,放电时电子从电位较低的电极(负极)流出经外部电路即负载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即正极)。放电时除称之为正极,由于发生还原反应,也可称之为阴极(cathode);而在充电时,则不能称之为阴极,因为此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应称之为阳极。

对一次电池而言,不存在充电问题,故正极即为阴极,负极即为阳极。

阳极(anode)发生氧化反应,即失掉电子的反应。

阴极(cathode)发生还原反应,即获得电子的反应。

★活性物质(active material):

是指正负极中参加成流反应的物质,能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材料。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电池没有负电荷时,即未充放电时正负极两端的端电压,单位为V。开路电压值与电池体系及荷电状态有关,如: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的开路电压一般为4.1V -4.2V;充半电后的开路电压一般为3.7V-3.8V。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电池0.2C放电时全过程的平均电压。

★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电池在工作时(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端电压,也叫做闭路电压(closed circuit voltage):工作电压的具体值与电池体系、工作电流(即倍率)、工作温度、充电条件相关。

★终止电压(end voltage):电池放电或充电时,所规定的最低放电时间或最高的充电电压。★工作电压范围:客户需求和电池能力相结合而确定。

★额定容量(nominal capacity):电池一定倍率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容量单位为mAh或Ah (1Ah=1000mAh)。电池组的额定容量值由厂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都低于电芯的额定容量值(不同于手机电池),都留有较大的保险系数(保护板及电芯的一致性,木桶效应)。★实际容量(pratical capacity):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放出的实际电量。

★剩余容量(residual capacity):电池剩余的可再继续释放出来的容量。

★荷电保持能力:电池充满电保存一段时间后,以一定倍率放电,放电容量与实际容量比值。★充电(charge):利用外部电源使电池的电压和容量上升的过程,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特性(charge characteristic):电池充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例如充电曲线、充电容量、充电率、充电深度、充电时间等。

★充电曲线(charge curve):电池充电时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过充电(over charge):超过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而继续充电的过程;此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受到影响。

★恒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charge):在恒定的电流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一般设置终止电压,当电压到达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恒压充电(constant voltage charge):在恒定的电压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一般而言,该恒定的电压为充电终止电压。一般设置终止电流,当电流小于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放电(discharge):电流从电池流经外部电路的过程,此时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放电特性(discharge voltage):电池放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例如放电曲线、放电容量、放电率、放电深度、放电时间等。

★放电曲线(discharge curve):电池放电时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放电容量(discharge capacity):电池放电时释放出来的电荷量,一般用时间与电流的乘积表示,例如A·h,mA·h(1A·h=3600库伦)。

★放电速率(discharge rate):表示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所用的容量1h放电完毕,称之为1C放电;5h放电完毕,则成为C/5放电。

★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表示电池放电程度的一种量度,为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单位为%,例如,80%DOD,是指放电时放出额定容量的80%停止。

★持续放电时间(duration time):电池在一定的外部负荷下在规定的终止电压前所放电时间之和。

★容量密度(capacity density):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释放的电量,

一般用mAh/g或Ah/kg表示(通常用于表示电极材料的容量)。

★能量密度(energy desity):又称为比能量,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释放的能量,称为重量比能量或体积比能量。一般用Wh/L 或Wh/kg表示。

能量Wh = W ×h 或Ah ×V

★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单位质量或体积所能释放的功率,一般用W /L或W/kg 表示。

★库仑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在一定的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时释放出来的电荷与充电时充入的电荷的百分比,也称为放电效率。

电池分类:能量型、功率型和能量功率兼顾型。

★利用率(utilization):实际放电容量与理论容量的百分比。

★内阻(internal resistance):电池正负极两端之间的电阻,电池内阻包括欧姆电阻和电化学电阻,欧姆电阻和极化电阻之和为电池的内阻。欧姆电阻由集流体、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电阻是指电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其值越小性能越佳。

大电流放电和低温放电时,内阻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尤为明显。

★漏液(liquid leakage):电解液从电池流出的现象。

★内部短路(internal shortage):电池内部正极和负极形成电通路时的状态;主要是由于隔膜的破坏、混入导电性杂质、形成枝晶等造成。

★过放电(over discharge):超过规定的终止电压在低于终止电压时继续放电。此时容易发生漏液或电池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自放电(self discharge):电池在搁置过程中,没有与外部负荷相连接而产生容量损失的过程。

★存储寿命(shelf/storage life):电池在没有负荷的一定条件下进行放置以达到性能劣化到规定的程度时所能放置的时间。

★循环寿命(cycle life):在一定条件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反复充放电,当容量等电池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以下时所能发生的充放电次数。

★日历寿命(calendar life):电池在使用及搁置条件下以达到性能劣化到规定的程度时所能需要的时间。

★过充(over charge):蓄电池充电后,在20℃±5℃条件下搁置1h。然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以1I1(A)电流充电,直至电池电压达到5.0V或以1I1(A)的电流充电90min(其中一个条件优先达到即停止试验)。

★短路(circuit short ):蓄电池充电后,在20℃±5℃条件下搁置1h。将蓄电池经外部短路10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10mΩ。

★热箱(hot oven test):蓄电池充电后,在20℃±5℃条件下搁置1h后,在85℃±2℃条件下,搁置2h。

★针刺(nail penetration):在20℃±5℃条件下搁置1h。用φ3mm~φ8mm的钢钉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向迅速贯穿(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

★挤压(crush):蓄电池充电后,在20℃±5℃条件下搁置1h,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

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极板方向施压;

挤压面积:垂直于施压方向的外表面;

挤压程度:直至蓄电池壳体破裂或内部短路(蓄电池电压变为0V)为止。

★冲击(impact or shock):在20℃±5℃条件下搁置1h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自1.5米高处跌落至木板上。

★振动(vibration):蓄电池组充电后,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试验:

a) 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

b) 振动频率:10Hz~55Hz;

c) 最大加速度:30m/s2;

d) 振动时间:1h;

e) 放电:以1I1(A)电流放电至蓄电以1I1(A)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n×3.0V)。放电阶段若有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则停止放电。

电池作为动力源,当需要较高电压或大电流时,需要将若干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并联或复联组成电池组使用。串联、并联、或并、串联。

串联电池组-串联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电压

串联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开路电压为U,内阻为Ri,n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的电压为nU,电池组的总内阻为nRi。

并联电池组

并联的目的是增加电池容量。

电池组的性能通常比单体电池性能差。

3.1.1

能量型蓄电池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

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出的蓄电池。

3.1.2

功率型蓄电池high power density battery

以高功率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出、输人的蓄电池。

3.1.3

容量恢复能力charge recovery

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再行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3.1.4

充电终止电流end-of-charge current

在指定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终止充电时的电流。

3.1.5

爆炸explosion

蓄电池外壳破裂,内部有固体物质从蓄电池中冲出,并发出声音。

3.1.6

起火fire

QC/T 743-2006

蓄电池壳体中冒火。

3.1.7

I,放电能量discharge energy at !,

蓄电池在20℃士5 0C温度下,以1!3(A)电流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此值

可从电压一容量曲线的覆盖面积积分求得,要求至少50个等值时间间隔点,或用积分仪直接求得。

3.1.8

扫频循环sweep cycle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例如:IOHZ一55Hz一IOHzo

3.2 符号

几—3h率额定容量(A-h)。

1,—3h率放电电流,其数值等于认/3(A)a

4 分类

电动汽车用铿离子蓄电池分为方形蓄电池和圆柱形蓄电池。

5 要求

5. 1 单体蓄电池

5.1.1 外观

蓄电池按6.2. 1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平整、干燥、无外伤、无污物等,且标志清晰、正确。

5. 1.2 极性

蓄电池按6.2.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

5.1.3 外形尺寸及质量

蓄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5.,.4 20℃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5检验时,其容量不低于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同时容量不应高

子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的110%,

5. 1.5 一20℃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6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70% a

5.1.6 55℃放电容量

蓄电池按6.2.7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 o

5. 1.7 20℃倍率放电容量

对于能量型蓄电池按6.2.8.1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0% o

对于功率型蓄电池按6.2.8.2试验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0% o

5.1.8 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蓄电池按6.2.9试验时,其常温及高温荷电保持率应不低于额定值的80%,容量恢复能力应不

QC/T 743-2006

低于额定值的90% o

5.1.9 储存

蓄电池按6.2.10试验时,其容量恢复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5% a

5.1.10 循环寿命

蓄电池按6.2.11试验时,其循环寿命应不少于500次。

5.1.11 安全性

a) 蓄电池按6.2.12.1进行过放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b) 蓄电池按6.2.12.2进行过充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c) 蓄电池按6.2.12.3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d) 蓄电池按6.2.12.4进行跌落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e) 蓄电池按6.2.12.5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f) 蓄电池按6.2.12.6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B) 蓄电池按6.2.12.7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5.2 蓄电池模块

5.2. 1 外观

蓄电池模块按6.3.1检验时,外观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应平整干燥、无外伤,且排列整齐、连

接可靠、标志清晰等。

5.2.2 极性

按6.3.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

5.2.3 外形尺寸及质量

按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5.2.4 20℃放电容量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模块按6.3.4检验时,其容量不低于

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额定值,同时容量不应高于企业提供的额定值的110% o

5.2.5 简单模拟工况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模块按6.3.6试验时承受脉冲数不

低于4个。此项目只用作数据积累。根据数据进行蓄电池模块的一致性分析。蓄电池模块的一致

性分析方法按附录A进行。

5.2.6 耐振动性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蓄电池模块按6.3.7试验时,不允许出现放

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蓄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现象,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好,不允许装机

松动。

5.2.7 安全性

要求每个模块由5只或以上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

a) 蓄电池模块按6.3.8.1进行过放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

b) 蓄电池模块按6.3.8.2进行过充电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c) 蓄电池模块按6.3.8.3进行短路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3

QC/T 743-2006

蓄电池模块按6.3.8.4进行加热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蓄电池模块按6.3.8.5进行挤压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蓄电池模块按6.3.8.6进行针刺试验时,应不爆炸、不起火

d )

e )

f )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温度为15℃一35`C、相对湿度为25%一85%,大气压力为86kPa 106kPa的环境中进行。

6.1.2 测量仪器、仪表准确度

a) 电压表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其内阻至少为1 kfb/V ;

b) 电流测量装置:准确度不低于0.5级;

。) 温度测量装置: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大于19c,标定准确度不低于0. 5 `C ;

d) 计时器:按时、分、秒分度,准确度为士0.1%;

e) 测量尺寸的量具:分度值不大于I mm;

f) 称量质量的衡器:准确度为10.05%以上。

6.2 单体蓄电池试验

6.2.1 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的外观。

6.2.2 极性

用电压表检测蓄电池极性。

6.2.3 外形尺寸和质量

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6.2.4 蓄电池充电

按厂家提供的专用规程进行充电。若厂家未提供充电器,在20℃士5℃条件下,蓄电池以1几

(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3. O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时停止放电,静置

1h,然后在20`C 15℃条件下以1几(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4.2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

充电终止电压)时转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0.1i,时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o

6.2.5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人(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0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c) 用1人(A)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

d) 如果计算值低于规定值,则可以重复a)一c)步骤直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允许5次。

6.2.6 一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一20℃士2℃下储存20ha

a

QC/T 743-2006

。) 蓄电池在一20'C 1 2℃下以1几(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8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

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d) 用。)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7 55℃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55℃士2'C下储存5ho

c) 蓄电池在5590 12℃下以11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O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d) 用。)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8 20℃倍率放电容量

6.2.8.1 能量型蓄电池: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C 15℃下以4.51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0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

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 用b)放电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8.2 功率型蓄电池: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2几(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2.8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c) 用b)放电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并表达为额定容量的百分数。

6.2.9 常温、高温荷电保持能力及容量恢复能力

6.2.9. 1 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C -5℃下储存28do

c)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1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0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d) 用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

的百分数。

e) 蓄电池再按6.2.4方法充电。

f)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几(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O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g) 用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

的百分数。

6.2.9.2 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55`C 12℃下储存7do

c) 蓄电池在20℃士5℃下恢复5h后,以1几(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OV或企业技

5

QC/T 743,-2006

术条件中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d) 用c)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荷电保持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

的百分数。

e) 蓄电池再按6.2.4方法充电。

f) 蓄电池在20`10士5℃下以11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0 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9) 用f)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

的百分数。

6.2.10 储存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C =5℃下以113 (A)电流放电2h0

c) 蓄电池在20℃士5℃下储存90do

d)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e)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终止电压3. OV或企业技术条件中规

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f) 用e)的电流值和放电时间数据计算容量(以A"h计),容量恢复能力可以表达为额定容量

的百分数,如果容量低于5. 1.9中的规定值,可重复d)和e)两个步骤,最多可以重复5次。

6.2.11 循环寿命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0C 12℃下以1.513 (A)电流放电,直到放电容量达到额定容量的80%,

c)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d) 蓄电池按b)一c)步骤连续重复24次。

e) 按6.2.5方法检查容量。如果蓄电池容量小于额定容量的80%终止试验。

f) b)一e)步骤在规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为循环寿命数。

6.2.12 安全性

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

6.2.12.1 过放电: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以113 (A)电流放电,直至蓄电池电压OV(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

暂时除去放电电子保护线路)。蓄电池应符合5. 1. 11a)规定。

6.2.12.2 过充电: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可按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试验:

1) 以313 (A)电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5V或充电时间达到90min其中一个条件优先达

到即停止试验);

2) 以913 (A)电流充电,至蓄电池电压达到lov即停止试验。

蓄电池应符合5. 1. 116)规定。

6

OU T 743-2006

6.2.12.3 短路: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将蓄电池经外部短路lo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 m1Z。蓄电池应符合5.1.Ile)规定。

6.2.12.4 跌落: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在20℃士5℃下,从1. 5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厚度为20mm的硬木地板上,每个面1

次。蓄电池应符合5.1.11d)规定。

6.2. 12.5 加热: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将蓄电池置于85`C 12℃恒温箱内,并保温120min。蓄电池应符合5.1.11e)规定。

6.2.12.6 挤压: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蓄电池应符合5. 1. l if)规定。

1) 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极板方向施压。

2)挤压头面积:不小于20c时。

3) 挤压程度:直至蓄电池壳体破裂或内部短路(蓄电池电压变为OV) a

6.2.12.7 针刺:

a) 蓄电池按6.2.4方法充电。

b) 用(p3 mm一(p8 mm的耐高温钢针、以l Omm/s一4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

向贯穿(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蓄电池应符合5.1.11g)规定。

6.3 蓄电池模块试验

6.3.1 外观

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模块的外观。

6.3.2 极性

用电压表检测蓄电池极性。

6.3.3 外形尺寸及质量

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模块的外形尺寸及质量。

6.3.4 蓄电池模块充电

按厂家提供的专用规程进行充电。若厂家未提供充电器,在20℃士5℃条件下,蓄电池模块以

1几(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模块电压达到nx3.OV时或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时停止放电,然

后在20℃士5℃条件下以1人(A)恒流充电,至蓄电池模块电压达到nx4.2V时转恒压充电,充电电

流降至0.1i,时停止充电,若充电过程中有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4.3V时则停止充电。充电后静置lho

6.3.5 20℃放电容量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模块在20℃士5`C温度下,以113 (A)电流放电,至蓄电池模块电压达到nx3.OV 时

或单体蓄电池电压低于2.5V时停止试验,计算放电容量(以A-h计)。

c) 试验过程中记录单体蓄电池的电压、温度变化情况。

QC/T 743-2006

6.3.6 简单模拟工况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按附录B进行试验。

6.3.7 耐振动

6.3.

7.1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6.3.

7.2 将蓄电池模块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线性扫频振动试验:

a) 放电电流:II, (A);

b) 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

c) 振动频率:IOHz一55 Hz ;

d) 最大加速度:30./s';

e)扫频循环:10次;

f) 振动时间:2hc

振动试验过程中,按6.3.5放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出现。

6.3.8 安全性

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

6.3.8.1 过放电: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蓄电池模块在20℃土5℃下以1人(A)电流放电(如果有电子保护线路,应暂时除去放电电子

保护线路),直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OV结束试验。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a)规定。

6.3.8.2 过充电: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可按两种充电方式进行试验:

1) 以313 (A)电流充电,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5V或充电时间达到90min其中一

个条件优先达到即停止试验);

2) 以9#3(A)电流充电,至某一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lov即停止试验。

6.3.8.3 短路: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将蓄电池模块经外部短路1Omin,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mflo

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 2. 7 c)的规定。

6.3.8.4 加热: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将蓄电池模块置于85℃士2℃恒温箱内,并保温120nan。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d)的规定。

6.3.8.5 挤压: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按下列条件进行试验。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e)的规定。

挤压板形式见图1:一侧是平板,一侧是异形板。异形板的半圆柱形挤压头的典型直径为75mm,挤压头间的典型间距为30mm。挤压板外廓尺寸300mm x 150mmo

1)挤压方向:垂直于蓄电池单体排列方向施压

2) 挤压程度:挤压至蓄电池模块原始尺寸的85%,保持5min后再挤压至蓄电池模块原始

尺寸的50%

6.3.8.6 针刺:

a) 蓄电池模块按6.3.4方法充电。

b) 用(h3mm一08mm的耐高温钢针、以10mm/s -40mm/s的速度,从垂直于蓄电池极板的方

向至少贯穿3个蓄电池单体(钢针停留在蓄电池中)。蓄电池模块应符合5.2.7g)的规定。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汽车行业术语

TTO Tool Try-Out) 工装设备试运行DVP&R 设计验证计划与报告; PP Production Proveout 试生产 TR的意思是技术评审,是英语Technical Review的简写。 下面是某产品的技术评审点,供参考: TR1——概念阶段技术评审点:产品需求和概念技术评审(业务需求评审) TR2——计划阶段技术评审点1:需求分解和需求规格评审(功能需求评审,产品级规格) TR3——计划阶段技术评审点2:总体方案评审(系统设计,架构设计,概要设计) TR4——开发阶段技术评审点1:模块/系统评审(详细设计,BBFV测试结果) TR4A——开发阶段技术评审点2:原形机的质量SDV结果和初始产品的准备情况 TR5——开发阶段技术评审点3:初始产品的质量(SIT结果)(SIT Alpha测试技术评审) TR6——验证阶段技术评审点:发布评审(SVT Beta测试、制造系统验证等)

OTS=off tooling samples即全工装状态下非节拍生产条件下制造出来的样件,用于验证产品的设计能力 Eco 工程更改单 工程变更是用ECO。 ECO是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的简写,工程变更命令。 ECR是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 的简写,工程变更要求。ECR工程变更需求(变更前) ECN是Eginneering change notice 的简写,工程变更通知。ECN工程变更通知(变更后) ECR工程变更需求(变更前)当工程资料使用者发现有资料有问题,需要请求变更该资料时候,填写该表格。工程部门会受理的。 ECO工程部门接受到ECR后,认为需要对给工程资料进行更改,就发出这份指令。相当于派工单。 ECN工程变更通知(变更后)当工程资料确定更改以后,用这份表单把更改后的资料发出去。其中包括如何贯彻更改的一些指令。譬如,对工装有没有 影响,在制品如何处理,还包括已经做好的产品甚至出厂交付产品如何处理等。

新能源车专用名词

混合动力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纯电动汽车(EV)Pure electric vehicle (EV) 燃料电池汽车(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FCEV) ISG Intergrated starting/Generator 康明斯发动机型号:ISBe4+225B 其中,“IS”表示电控系统,“F\B\L\M\X”表示系列,“E”表示欧洲排放, “135\225\360”表示马力,“30”表示欧3排放,“B”表示适用于客车,“H”表示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 DOC-氧化催化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CEGR-冷却式废气再循环,DPF-颗粒物滤清器, 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系统Filtration

OBD-驾驶室内系统显示屏(车载诊断):In-Cab System Display (On Board Diagnostics) Feature benefit Interact SOC-电池容量,State of charge BMS 方案

Pack 组合 2、电池箱的结构原理 电池组包括2 个电池箱。第一个包括6 个模块,第二个包括5 个模块。每个模块是由10 串3 并电池电源组成,每一个模块提供32V 标称电压的。这些模块牢固安装在电池箱的底部。除了空气进口和出口,每个电池箱都按照IP66 标准设计防止水和灰尘。 3、电池箱的通风、散热、防尘、防雨及御寒方案等 为了延长电池组寿命,使电池组处于最加佳工作范围,冷却系统采取从车箱或空调管直接取风的方式。此外,电池箱具备内部加热机制,加热电池箱至最佳工作范围。当温度调节装置完全工作时,电池温度应能5 分钟内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冷却和加热系统设计: 4、电池箱与整车的接口: 电气接口:管理系统+24V,Key-On 信号,CAN 总线(连接器待定) 。 机械接口: 固定:车辆提供两个电池箱的顶部固定架。 进风口:车辆提供符合Atieva 尺寸要求的进风口。建议进风口布置在电池箱后部,如上图所 示。进风口应连接到空调车厢或直接连接到空调管道。出风口布置布置在电池箱前部。 顶盖:车辆应该提供绝热的顶盖,防止电池箱受阳光直射,减少电池箱外部温度变化5、其它:

汽车行业英文术语 文档

汽车行业英文术语文档

1.行业相关词汇(部分): 2.公司概况company profile 3.主要/主营业务main business 4.业务范围business scope 5.核心价值core value 6.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competitiveness 7.核心应用系统core application system 8.成功案例success story/case 9.典型案例typical case 10.案例研究/分析case study 11.汽车配件/备件/零件automotive (spare)parts 12.汽车附件automotive accessories 13.部件/元件/组件components 14.汽车后市场aftermarket 15.配件市场parts market 16.经销商管理系统Dealer Management System(DMS) 17.经销商协同管理系统Dealer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FODCS) 18.整车销售管理系统Vehicle Sales

Management System (INFOVSM) 19.配件运作管理系统Spare/Service Parts Management System (INFOSPM) 20.索赔管理系统Warran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WS) 21.技术资料发布系统Technical –data Viewer ((INFOTDV) 22.英孚商用数据交换平台(INFOX) B2B Data Exchange Platform 23.经销商订单管理系统dealer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24.售后配件管理系统Spare/Service Parts management system(SPM) 25.集成管理系统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26.数据分析系统data analysis system 27.销售配额sales quota 28.配额管理quota management 29.配额式订单管理系统quota-based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30.配额式订单管理模式quota-based order management mode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主要名词术语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主要名词术语 (1)充电站。由3台以上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和(或)交流充电桩组成(至少有一台非车载充电机),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并能在充电过程中对充电机、动力蓄电池进行状态监控的场所。 (2)充电系统。由充电站内的所有充电机、充电电缆及相关附件组成,实现电动汽车及蓄电池安全充电的系统。 (3)供电系统。为充电站的运行提供电源的电力设备及配电线路的总称。 (4)监控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是充电监控系统、供电监控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的总称。 (5)充电设备。指交流充电桩、充电机、电池更换设备等。 (6)非车载充电机。指采用传导方式将电网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直流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非车载充电机主要由交直流变换和直流输出控制两部分组成,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7)电池更换设备。指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设备总称,包括电池模块、充电架和电池模块装卸工具。 (8)交流充电桩。又称交流供电装置,指固定在地面,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提供人机操作界面及交流充电接口,并具备相应测控保护功能的专用装置,其功率一般不大于7kW。

(9)充电。蓄电池从充电设备中获得电能的过程叫做充电。充电容量(对蓄电池所充入的电量)以Ah计算。 (10)恒流充电。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在充电电压范围内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11)恒流限压充电。先以恒流方式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电压上升到限压值时,充电装置自动转换为恒压充电,直至充电完毕。 (12)独立充电机。单台独立运行的充电机。 (13)主控充电机。控制与其并联工作的其他充电机协同运行的充电机。 (14)从属充电机。在与其并联工作的主控充电机控制下运行的充电机。 (15)单体蓄电池。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 (16)单箱蓄电池。由若干只单体蓄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的蓄电池组,内含蓄电池管理单元、通风散热部件。 (17)整箱蓄电池。由若干单箱蓄电池构成的为整车提供动力电源的蓄电池组,包含蓄电池管理系统。 (18)绝缘电阻。电池端子与蓄电池箱或车体之间的电阻。 (19)电池管理单元。对单箱蓄电池完成检测,包括电压、温度,同时可以将数据通信专输到其他设备,并可对通风散热部件进行控制。

电动的汽车的专业术语

★正极(positive electrode),负极(negative electrode) 电位较高的电极为正极,电位较低的电极为负极;放电时,外电路电流从正极流经负载流入负极,在电池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入正极。 实际上只有带负电荷的电子才能流动,放电时电子从电位较低的电极(负极)流出经外部电路即负载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即正极)。放电时除称之为正极,由于发生还原反应,也可称之为阴极(cathode);而在充电时,则不能称之为阴极,因为此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应称之为阳极。 对一次电池而言,不存在充电问题,故正极即为阴极,负极即为阳极。 阳极(anode)发生氧化反应,即失掉电子的反应。 阴极(cathode)发生还原反应,即获得电子的反应。 ★活性物质(active material): 是指正负极中参加成流反应的物质,能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材料。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电池没有负电荷时,即未充放电时正负极两端的端电压,单位为V。开路电压值与电池体系及荷电状态有关,如: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的开路电压一般为4.1V -4.2V;充半电后的开路电压一般为3.7V-3.8V。 ★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电池0.2C放电时全过程的平均电压。 ★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电池在工作时(有负荷时)正负极两端的端电压,也叫做闭路电压(closed circuit voltage):工作电压的具体值与电池体系、工作电流(即倍率)、工作温度、充电条件相关。 ★终止电压(end voltage):电池放电或充电时,所规定的最低放电时间或最高的充电电压。 ★工作电压范围:客户需求和电池能力相结合而确定。 ★额定容量(nominal capacity):电池一定倍率放电时的放电容量,容量单位为mAh 或Ah(1Ah=1000mAh)。电池组的额定容量值由厂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都低于电芯的额定容量值(不同于手机电池),都留有较大的保险系数(保护板及电芯的一致性,木桶效应)。 ★实际容量(pratical capacity):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放出的实际电量。 ★剩余容量(residual capacity):电池剩余的可再继续释放出来的容量。 ★荷电保持能力:电池充满电保存一段时间后,以一定倍率放电,放电容量与实际容量比值。 ★充电(charge):利用外部电源使电池的电压和容量上升的过程,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特性(charge characteristic):电池充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例如充电曲线、充电容量、充电率、充电深度、充电时间等。 ★充电曲线(charge curve):电池充电时其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过充电(over charge):超过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而继续充电的过程;此时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等受到影响。 ★恒流充电(constant current charge):在恒定的电流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一般设置终止电压,当电压到达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恒压充电(constant voltage charge):在恒定的电压下,将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一般而言,该恒定的电压为充电终止电压。一般设置终止电流,当电流小于该值时,充电过程结束。

一汽大众汽车行业中英术语对照-08630

行业相关词汇(部分): 1.公司概况company profile 2.主要/主营业务main business 3.业务范围business scope 4.核心价值core value 5.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competitiveness 6.核心应用系统core application system 7.成功案例success story/case 8.典型案例typical case 9.案例研究/分析case study 10.汽车配件/备件/零件automotive (spare)parts 11.汽车附件automotive accessories 12.部件/元件/组件components 13.汽车后市场aftermarket 14.配件市场parts market 15.经销商管理系统Dealer Management System(DMS) 16.英孚思为经销商协同管理系统Infoservice Dealer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FODCS) 17.英孚思为整车销售管理系统Infoservice Vehicle Sales Management System (INFOVSM) 18.英孚思为配件运作管理系统Infoservice Spare/Service Parts Management System (INFOSPM) 19.英孚思为索赔管理系统Infoservice Warran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WS) 20.英孚思为技术资料发布系统Infoservice Technical –data Viewer ((INFOTDV) 21.英孚思为英孚商用数据交换平台(INFOX) Infoservice B2B Data Exchange Platform 22.经销商订单管理系统dealer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23.售后配件管理系统Spare/Service Parts management system(SPM) 24.集成管理系统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25.数据分析系统data analysis system 26.销售配额sales quota 27.配额管理quota management 28.配额式订单管理系统quota-based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29.配额式订单管理模式quota-based order management mode 30.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MDM) 3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 32.应用系统application system 33.实施服务implementation service 34.一站式服务one-stop shop/one-stop services 35.综合性的一揽子服务(方案) a comprehensive package of services 36.现场服务on-site service 37.现场培训on-site training 38.现场实施on-site implementation 39.现场分析on-site analysis 40.现场管理field/on-site management

电动汽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什么是电动车辆?有哪些特征? 所谓电动车辆是指电能驱动电动机作为牵引或驱动行驶的车辆。 特征:电动车辆既有完整的动力装置,又有司机控制室等驾驶和控制设备,同时还能留出空间用于客运;电动车辆还具有编组的灵活性和电工设备分配的机动性。 2. 什么是电动汽车?目前分几类? 电动汽车是电动车的一种,也是汽车的一种,即使之全部或者部分用电能驱动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 分类: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3. 电动汽车主要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电源供给系统: 驱动系统:作用是在司机的控制下高效率地将蓄电池或者发动机能量转化为车轮的动能,或者将车轮上的动能反馈到蓄电池中。电动汽车管理系统: 4. 电动汽车能实现“少排放”、“零排放”吗?为什么? 以蓄电池、超级电容为动力的汽车没有排放物,可以实现零排放。以纯氢氧为燃料的汽车在运行中只生成水(H2O),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能够实现有害气体零排放。以富氢气体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在富氢气体制取氢气的过程中,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但仅是内燃机排量的40%,燃料电池是以电化学原理发电,不经过内燃机燃烧过程的热能——机械能转换过程,几乎没有产生氮、硫氧化物的条件,所以对大气造成的危害甚少。 作业题 一.填空题 1. 现代电动汽车发展主要有蓄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三种类型。 2. 电动汽车除具有汽车属性外,结构上形成了电源供给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 3. 电动汽车电源供给系统主要由储能装置、变换装置、电源馈电线路组成。 二.判断题 1. 电动汽车是指以电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对) 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为驱动能源,其中至少有一种能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蓄电池组合形式应称为混合电动汽车。(错) 3. 用太阳能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不属于电动汽车。(错) 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对) 5. 电动汽车是以电为动力的,所以只要有电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错) 三.选择题 1. 电动汽车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是(发电机) 2. 内燃机发动机布置形式有前置、中置、后置,电动汽车电动机布置则(自由度较大) 3. 人们研发电动汽车时因为比内燃机汽车(对环境友好) 四.简答题 1. 电动汽车为什么可以实现零排放或少排放? 答案同复习思考题4 2. 为什么说研发电动汽车对节能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汽车专业术语大全

汽车专用术语大全汽车专用术语大全((英文注释英文注释)) 1、 引擎系统引擎系统(Automotive Engine System)(Automotive Engine System)(Automotive Engine System) 燃烧室燃烧室(Combustion Chamber)(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Chamber) 活塞到达上死点后其顶部与汽缸盖之间的空间,燃料即在此室燃烧。 压缩比压缩比(Compression Ratio)(Compression Ratio) (Compression Ratio) 活塞在下死点的汽缸之总容积除以活塞在上死点的总容积(燃烧室容积),所得的值就称为压缩比。 连杆连杆(Connecting Rod)(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引擎中连接曲轴与活塞的连接杆。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Cooling System)(Cool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可藉冷却剂的循环,将多余的热量移出引擎,以防止过热的系统。在水冷式的引擎中,包括水套、水泵、水箱及节温器。 曲轴箱曲轴箱(Crankcase)(Crankcase) (Crankcase) 引擎下部,为曲轴运转的地方,包括汽缸体的下部和油底壳。 曲轴曲轴(Crankshaft)(Crankshaft) (Crankshaft) 引擎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曲轴齿轮曲轴齿轮(Crankshaft Gear)(Crankshaft Gear) (Crankshaft Gear) 装在曲轴前端的齿轮或键齿轮,通常用来代动凸轮轴齿轮,链条或齿状皮带。 汽缸体汽缸体(Cylinder Block)(Cylinder Block) (Cylinder Block) 引擎的基本结构,引擎所有的零附件都装在该机件上,包括引擎汽缸及曲轴箱的上半部。 汽缸盖汽缸盖(Cyli (Cyli (Cylinder Head)nder Head) nder Head) 引擎的盖子及封闭汽缺的机件,包括水套和汽门及冷却片。 爆震爆震(Detonation)(Detonation) (Detonation) 为火焰的撞击或爆声,在火花点火引擎的燃烧室内,因为压过的空气燃料混合气会自燃,于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气产生二次点火(在火星塞点火之后),因而发出了爆声。

T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G B T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气态氢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及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20042.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9596和GB/T20042.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通用术语 3.1.1 燃料电池fuelcell 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 3.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cellelectdc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 3.1.3 冷启动coldstart 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 注:对于一个测试程序,一般推荐浸车时间应该是在12h到36h之间,浸车期间车辆不应该启动,且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3.1.4 热启动hotstart 关机后启动,此时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还在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3.1.5 启动时间start-uptime 在启动程序初始化后,燃料电池系统达到规定输出功率的时间。 注:包括热启动时间和冷启动时间。 3.1.6 运行压力operatingpressure 系统在工作时的压力。 3.1.7 减压depressurize 将高压压力容器或管路中的压力降低至工作所需压力的过程。 3.1.8 燃料放空defuel 将压力容器或其他管路内的燃料排空的过程。 3.1.9 吹扫purge 借助外部条件把燃料电池电堆及管路进行排空的过程。 尾气offgas;tailgas

汽车行业常用术语(一)

汽车行业常用英文缩写术语(一) OTS:Off Tooling Sample 译为“工程样件”。 定义:在非生产节拍下,使用批量状态的工装生产的样件,用于验证产品的设计能力。 工程样件得到认可后形成的报告叫OTS认可报告,也叫工程认可报告。主要包括: 1.设计资料(图纸等设计资料); 2.PSW(产品保证书); 3.检验合格报告(尺寸、性能、外观合格报告); 4.样件控制计划(CP); 5.设计失效模式分析DFMEA(一般不提交); 6.实验报告及实验室资质证明; 7.材料(如金属、橡胶、塑料)的材质保证书或材质检测报告; 8.BOM表(分供方清单); 9.测量系统分析(MSA)等。以上均为供方提供,受到需方审核。需方反馈供方时,输出为 OTS认可报告。 SOP:Start Of Production 译为“开始量产”,即产品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了。 EOP:End of Production 译为“量产结束”,是指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停止量产,此后配件一般不再批量生产和提供,但为满足售后需要,有时还需要组织生产,但往往是按确定的订单来生产。 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译为“先期产品质量策划”,是QS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定义:是一种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步骤的结构化方法。 目的: 1.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2.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3.避免晚期更改; 4.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FEM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译为“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是FMA(故障模式分析)和FEA(故障影响分析)的组合。 它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以便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消除这些风险或将这些风险减小到可接受的水平。具体来说,通过实行FMEA,可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发现产品的弱点,可在原形样机阶段或在大批量生产之前确定产品缺陷。 FMEA包括:DFMEA和PFMEA

GBT 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分析

GBT 24548-200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气态氢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及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 20042.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19596和GB/T 20042.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通用术语 3.1.1 燃料电池fuel cell 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 3.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d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 3.1.3 冷启动cold start 在充分的浸车之后,在标准环境温度进行启动。 注:对于一个测试程序,一般推荐浸车时间应该是在12h到36 h之间,浸车期间车辆不应该启动,且应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3.1.4 热启动hot start 关机后启动,此时燃料电池系统的温度还在其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 3.1.5 启动时间start-up time 在启动程序初始化后,燃料电池系统达到规定输出功率的时间。 注:包括热启动时间和冷启动时间。 3.1.6 运行压力operating pressure 系统在工作时的压力。 3.1.7 减压depressurize 将高压压力容器或管路中的压力降低至工作所需压力的过程。 3.1.8 燃料放空defuel

纯电动汽车电动机&电池匹配参数

电动机&电池匹配 ? 整车参数: 整车自重(带电池):700KG (TBD ) 额定载荷: 300KG (4个人) 车辆滚动半径: 0.247mm ? 计算变速器速比和车速: 无变速箱,无差速器,根据产品定义设计最高车速:80KM/H ,计算电动机最高转速需求: 0.377 0.3770.24780/859/a rn u n km h i n r m ==?== 取满载时最高车速为40KM/H 0.2470.377 40/1 a r u km h == 则430/n r m = ? 计算满载在正常道路上行驶时所需要的扭矩: 初步确定传动效率为0.92,空气阻力系数为0.35、轮胎滚动阻力系数为0.015、迎风面 积2 1.66m 2 21.15M CdA Gf u r η=+ 20.920.35 2.2 8409.80.015800.24721.15M ??=??+? 95.7M Nm = ? 计算在正常道路上行驶时所需要的功率: 3max max 1 ( )360076140e a a Gf CdA P u u η=+ 3 17009.80.020.35 2.2(8080) 5.70.92360076140 e P Kw ???= ?+= ? 选择电动机 根据车辆的安装空间以及市场上的电动机的情况,选择电动机额定电压为72V ;根据车辆用 设车辆最大行驶里程为80KM ,电池放电深度为0.8: 0.8e S P UI V ?=? 82.3I A = 800.88082.3 W S Vt km ==??= 102.875W Ah = 所以选择110Ah 电池

5.9车轮总成 5.9.1 车轮总成的结构:车轮:145/70R12轮胎 5.9.2车轮总成的性能要求 5.9.2.1车轮总成应有合理的负荷能力和速度能力 5.9.2.2轮胎应有良好的附着性能和缓冲性能 5.9.2.3同时考虑铝合金和钢车轮 5.9.2.4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质量平衡性。车轮总成在轮毂边缘上总的动不平衡量不大于80g,每一轮毂边缘单侧只用一块平衡块。 5.9.2.5车轮总成应有较小的滚动阻力和行驶噪声。 5.9.2.6车轮装饰盖与车轮搭配合理。 5.9.2.7无备胎 5.10 电气 5.10.1蓄电池 5.10.1.1免维护式,容量:210A·h 5.10.1.2要求安装位置接近性好、固定可靠 5.10.3.1 组合仪表包括指针式车速表、里程表、指针式电动机转速表、电压表、水温表等。 5.10.3.2组合仪表设有:点亮报警灯、充电指示灯、制动报警灯、转向指示灯、远光指示灯、前雾灯指示灯、防盗报警灯等。 5.10.3.3仪表台灯光应柔和、明亮、可调。 5.10.4喇叭 5.10.4.1单无触点电喇叭。 5.10.5车灯 5.10.5.1整车车外设定前照灯、前/后位置灯、前后转向灯、制动灯、倒车灯、前雾灯、后雾灯(选装)、牌照灯、回复反射器。

(汽车行业)汽车专用名词术语()

汽车专用名词术语

1.ABS-防报死制动系统 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飞机上的技术,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2.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 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即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汽车在制动时,因为四只轮胎所附着的地面条件不同,其与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同,制动时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就应运而生,它的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通过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情况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磨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完整版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电动汽车的术语和英文缩写 一、电动汽车术语 1.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 2.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够至少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 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6.混联式合动力(电动)汽车combine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 8.辅助系统auxiliary system 驱动系统以外的其它用电或采用电能操纵的车载系统。例如灯具、风窗玻璃刮水电机、音响等。 9. 车载能源on-board energy soure 变换器和储能装置的组合。 10. 驱动系统propulsion system 车载能源和动力系的组合。 11. 动力系powertrain 动力单元与传动系的组合。 12. 前后方向控制器drive direction control 通过驾驶员操作,用来选择汽车行驶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专用装置。例如操纵杆或按钮开关。 13. 电池承载装置battery carrier 为承放动力蓄电池而设置的装置。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之分。 14.电平台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联的可导电部分,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15.动力电缆power cable 构成驱动用电动机动力电路的电线。16.充电插孔charging inlet 在车身上安装充电用插座(传导式充电)或充电口(感应式充电)的装置。 17.断路器circuit breaker 当电路异常时,切断电路的装置。 18.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电动汽车上安装的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所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电池等或其组合。19.带电部分live part 正常使用时被通电的导体或导电部分。 20.可导电部分conductive part 能够使电流通过的部分。 注尽管它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不带电,但当基本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带电部分。21.外露可导电部分exposed conductive part 按照GB4208规定,可以通过IPXXB (防护等级代码)试指触及的可导电部件。注本概念是针对特定的电路而言,一个电路中的带电部分也许是另一个电路中的外露导体。例如乘用车车身可能是辅助电路的带电部分,但对于动力电路来说它是外露的导体。 22.主开关main switch 用于开关动力蓄电池和控制其主电路的开关。 23.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度insulation resistance monitoring system 对动力蓄电池和车辆底盘之间的绝

汽车零部件物流常用术语

汽车零部件物流常用术语 RDC:零部件再分配中心 CC:零部件集散中心 3PL/TPL:第三方物流 CMC:ContainerManagement Center ,空箱管理 JIS:just-in-sequence,有排序供应。是运用在制造业,特别是离散型制造业中的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和组装产品的思维 SPS:set partssupply,丰田汽车生产方式中的SetParts Supply(零部件供应区域) KD:knockdown,指散件组装。KD有三种形式:CKD (Complete Knockdown)为全散件组装;SKD(Semi-Knockdown)则是半散件组装,一部分总成是现成的; DKD(Direct Knockdown) 可以翻译为直接组装或成品组装,如汽车组装生产中,车身整体进口,安装车轮后出厂。 KLT:小料箱,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主要在德国汽车工业中使用。所以也主要出现在CKD的包装中,国内基本不用。通常来说小于(600x400x280)这个尺寸的都称为KLT,可以用手搬运;而大于这个尺寸的就是GLT和SLT了,通常只能用叉车叉运;而SLT和GLT的区别就是,GLT是规则的符合某种模数要求的包装,SLT呢往往是在长宽高方面,有超长或超宽的一些非规则模数的大包装。 GLT:大料箱 SLT:特大料箱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广义的汽车物流还包括废旧汽车的回收环节。汽车物流在汽车产业链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汽车物流是实现汽车产业价值流顺畅流动的根本保障。汽车物流一般可分为进口sKD及cKD的入厂物流、国产件的入厂物流、厂内物流、厂际物流、整车分销物流、售后备件物流、国际采购出口零部件物流,以及相关逆向物流等主要方面。 CKD(CompletelyKnock Down):全散装件,CKD是以全散件形式作为进口整车车型的一种专有名词术语,在当地生产的零部件以较低的关税和较低的工资,利用当地劳动力组装成整车,并以较低零售价出售。 产前物流:主要包括供应商零部件运输物流和零部件仓储物流,部分合资汽车企业还要涉及国际物流以及零部件配送上线等。包括供应商批量送货、供应商顺序供货(顺引)、主机厂集货(集荷便)等三种入厂物流模式。 供应商批量送货:供应商根据主机厂的订单计划送货。 供应商顺序供货(顺引):供应商按照生产线车辆生产顺序向工厂输送零部件。 Milk-run:循环取货策略,日本又称之为主机厂集货(集荷便)集荷便,起源于英国解决牛奶运输问题发明的取货策略,为闭合式运输系统。其特点在于由要货

附录:电动汽车术语和缩略语

附录 电动汽车的术语和英文缩写 一、电动汽车术语 1.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EV 2.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BEV 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 够至少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下述两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 4.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 车辆的驱。动力只来源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5.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 车辆的驱动力由电动机及发动机同时或单独供给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6.混联式合动力(电动)汽车combined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同时具有串联式、并联式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 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汽车。 8.辅助系统 auxiliary system 驱动系统以外的其它用电或采用电能操纵的车载系统。例如灯具、风窗玻璃刮水电机、音响等。 9.车载能源 on-board energy soure 变换器和储能装置的组合。 10.驱动系统 propulsion system 车载能源和动力系的组合。 11.动力系 powertrain 动力单元与传动系的组合。 12.前后方向控制器drive direction control 通过驾驶员操作,用来选择汽车行驶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专用装置。例如操纵杆或按钮开关。 13.电池承载装置 battery carrier 为承放动力蓄电池而设置的装置。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之分。 14.电平台 electrical chassis 一组电气相联的可导电部分,其电位作为基准电位。 15.动力电缆 power cable 构成驱动用电动机动力电路的电线。 16.充电插孔 charging inlet 在车身上安装充电用插座(传导式充电)或充电口(感应式充电)的装置。 17.断路器 circuit breaker 当电路异常时,切断电路的装置。 18.储能装置 energy storage 电动汽车上安装的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包括所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电池等或其

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计算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制动法规基本要求 (1) 二、整车基本参数及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 (2) 2.1整车基本参数 (2) 2.2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 (2) 三、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3) 3.1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3) 3.2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曲线及 曲线 (4) 3.2.1理想前后制动力分配 (4) 3.2.2实际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4) 五、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法规验算 (8) 六、制动距离的校核 (10) 七、真空助力器主要技术参数 (11) 八、真空助力器失效时整车制动性能 (11) 九、制动踏板力的校核 (13) 十、制动主缸行程校核 (15) 十一、驻车制动校核 (16) 1、极限倾角 (16) 2、制动器的操纵力校核 (17)

前言 BM3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真空助力结构。前制动器为通风盘式制动器,后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采用吊挂式制动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安装ABS系统。 驻车制动系统为后盘中鼓式制动器和后鼓式制动器两种,采用手动机械拉线式操纵机构。 一、制动法规基本要求 1、GB21670《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2、GB12676《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3、GB13594《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 4、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序号项目设计要求 (商品定义) 国标要求 1 试验路面——干燥、平整的混凝土或具 有相同附着系数的其路面 2 载重满载满载 3 制动初速度100km/h 100km/h 4 制动时的稳定性——不许偏出2.5m通道 5 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 度空载≤42mm 满载≤44mm ≤70m或≥6.43 2 / m s 6 踏板力110~130(0.6g 减速度) ≤500N 7 驻车制动停驻角度——20%( 12 ) 8 驻车制动操纵手柄力180—210 ≤400N

汽车行业专用名词术语

ABS: 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飞机上的技术,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EBD: 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Brake force Distribution,即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汽车在制 动时,因为四只轮胎所附着的地面条件不同, 其与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同,制动时就容易产生 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为了有效的避免这 种现象,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就应运而生,它的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通过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情况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磨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有人认为EBD比ABS先进,其实不然,它是ABS系统的有效补充,一般和ABS组合使用,可以提高ABS的功效。当发生紧急制动时,EBD在ABS作用之前,可依据车身的重量和路面条件,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后轮轮胎的滑动率,如发觉此差异程度必须被调整时,刹车油压系统将会调整传至后轮的油压,以得到更平衡且更接近理想化的刹车力分布。 由于EBD造介昂贵,目前只能在一些高档轿车上才能见到它的影子,比较例外的是海南马自达普力马和菲亚特派力奥也配备了此装置。 ESP: ESP,其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即电子稳定程序,它是综合了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和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三个系统,功能更为强大。 ESP一般由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它通过对这些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向ABS、ASR发出纠偏指令,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它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尤其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