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汽车企业质量管理方法

日系汽车企业质量管理方法
日系汽车企业质量管理方法

日系汽车企业质量管理(翻译版本)

1.1品质管理与TQM

1.品质管理(quality control)的定义

品质管理就是为了达到可以让客户愉快满足的购买产品的品质而进行开发、设计、生产、检查、贩卖、直到售后服务,并让客户可以长时间的使用,全公司全体员工从上到下进行的活动。并且,品质不单指产品,也包括服务、工作质量、管理的这些行为,这些活动就称为品质管理。

2.TQM的定义

为了让客户在必要的时间和合理的价格得到需要的品质及服务,公司全体部门进行有效的经营,从而达成企业目标的活动。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替身自身品质的活动,再具体点说就是以五现主义作为重点指向进行主体的(自发自律)合理的(体系的科学的),全公司集体参与的活动。另外,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进行以自主自立为目标的活动。

定义中的用词解释:

1. 顾客: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利用者、消费者、受益者等等有利害关系的人。

2. 品质:可用性(机能、心理特性等)、信赖性、安全性等等为目标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对第三者及社会、环境、下一代的影响。

3. 产品及服务:提供产品(包括半成品及原材料)和服务的同时,系统、软件、能源、情报等等一切可以向客户提供的东西。

4. 提供:从(产品和服务)产生到传递到客户手中的活动,调查、研究、规划、开发、设计、生产准备、买卖、制造、施工、检查、订货、运输、贩卖、经营、等等,包括客户使用时的保全及售后服务并包含使用后的废弃及回收。

5. 企业全部组织进行效果的效率的经营:以适当的组织和经验管理为基础,以品质保证为中心,结合原价、数量、纳期、环境、安全等等的管理系统相结合,用尽量少的资源尽快达成企业目标,全公司各部门所有职员所进行的活动。为了这个目标,以人权为基础,培养每个人的核心技术、速度、活力。学会使用正确恰当的方法去工作,以事实为基础,对计划进行实施、评价、处置(PDCA)、管理及改善.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情报技术来重铸改善经营体系。

6. 企业目的:通过让顾客永久的持续的得到满足来保证公司的长期利益及成长,在让员工满足的同时为社会、客户、股东及和公司有关系的人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7. 体系活动:为了达到企业使命(目的),明确中长期理想、战略及决定正确的品质战略及品质方针,以高层领导的高度的领导力及强大的使命感来进行。

TQM对于品质的定义就是所有工作的质量

管理(Management)也是一种活动:

为了持续的、高效的达成某个目标(工作),所有必要进行的活动。

比如健康管理,为了维持健康的活动。目标管理,为了达成目标进行的活动。

1.2关于品质

1.品质要素:

品质管理是为了实现客户需要的品质而进行的活动。

品质管理(也成为QC)的第一步是要明确客户需要的品质要求,从第一步开始入手。

比如问道什么样的车是好车,很少有人可以正确的回答,一般的车的情况下:

款式好、高速稳定性好、操作感好、便宜、油耗适中、乘坐舒适、耐久性好、方便休息、加速休息、不容易发生故障、安全性高等等客户要求的品质,这些都称为品质要求,包括车的款式、操作性、行走能力、故障、寿命、安全性、油耗、装备、使用说明书、外观等等。品质要素一般是从客户的意见里来收集,用技术回忆来讨论就太笼统了,如果技术或者品质部门来讨论品质的话,一半都是来讨论品质特性。

在品质特性明确以后,按重要度来坚持执行是最重要的。对于品质,不良及缺陷等都是品质的倒退。相反,加速性不错,操作感好等可以作为卖点的品质就是品质的提升,重视品质提升,也是品质特性作为卖点的一件重要工作。

2.品质要素的分类

关于品质,外观的差别,灰尘之类物理方面的(在规格内就Ok)要求满足的话,这个顾客满意产品的第一阶段,再加上每天的品质保证及物理方面的要求,这是顾客满意的第二阶段,按以下模式来考虑和定义品质要素.

正常品质:不具备的话就会不喜欢,不过就算具备也不一定就满意,只会感觉是应当有的。一元品质:物理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品质,具备的话就满意,不具备就不满意。

魅力品质:没有也没办法,有的话就更有吸引力。

3.品质循环

是从产品设计开发到贩卖到客户手中及售后服务,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市场品质(要求品质)---------客户要求的品质

目标品质(设计品质)---------按照客户目标努力的品质

结果品质(制造品质)---------设计出来的品质是在实际生产中是达到何种程度

使用品质(评价品质)----------客户对产品的反馈及评价的品质

对于品质管理不了解的人,认为进行QC活动会增加成本及甚至导致生产力底下的误解,认为检查就是QC 活动的人,进行检查,只会增加成本。或者提升设计品质,也会增加成本。但是如果产品品质提高了,不良、手修等调整都会变少,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体成本下降,生产能力提高,如果设计正好符合客户要求,销售量就会增加,生产效果明显,这样一来成本就会越来越低的。

1.3品质保证和产品责任

1)品质保证的思想

公司创始人是这样说的:

像我们公司这种制造交通工具的公司,就算一个螺丝松了,也是关系到客户的生命的,必须把这个念头长记心头,对我们来说让最重要的客户受伤甚至危及生命都会让我们有罪恶感。比如,急刹车时,性能不好或者螺母松了,对驾车自由有影响的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客户的问题,不如说是我们制造商的问题。

在昭和28年3月的toptalks:120%的良品里截取的原文:

在我们公司,从成品到小部件,都在朝着120%的良品率努力。120%的良品率大家可能会感觉很奇怪,一般来说就是100%的良品率。

如果定在100%,由于是人为作业,难免会有1~2%的不良产生。

2月生产的dream系列2200台,cap系列1万台,对于购买这些产品的客户来说不是1/2200或1/10000,而是1/1,每一台都是赋予着本田全部科技及全部信用产品。对于客户来说,每一台都代表着本田公司。就算是几千台、几万台中的一辆也好,都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为了杜绝这几千几万分之一的不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良品率定在120%。客户就是我们的主人,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宝物。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宝贵的客户全部满足、信赖我们,无论如何困难都要去克服、去达成120%良品率的目标。

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者,产品是担负着公司所有技术及信用的宣传大使,对于从我们公司进货的各个合作者,也希望大家理解配合及实施。就算螺丝一个不好,也会招致大家对于本田产品不完善的指责,到时候如果再进行全数检查的话,对各个合作商也是一种侮辱,所以我们会努力做到120%的良品率,让各个公司放心进货。可能大家也认为99%是一个很不错的合格率,但是如果那1%的不良产品流到客户手中,对于客户就是100%的不良。

对于我们公司,以客户100%服务满意率为目标,也希望各位为了达到100%服务满意率,要做出120%的努力。

对于客户来说,无论服务有多好,都不会有服务过剩的这一说法。

这就是品质保证的基本思想,是从我创业开始就有的思想,无论如何都要遵守并传承下去。

2)品质保证

简单的来说,就是可以让客户放心的购买,有使用的满足感,并且可以长时间使用,这就是品质保证。

顾客安心的购买,就是客人对产品、对公司的一种信赖感,所以在过去的长时间必须保持均一及稳定的品质并且有保持的出货实绩,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是企业通过长时间的供给顾客高品质产品得到的结果,(得到信任需要10年,但失去信任只要一天)必须深刻理解这句话。

品质保证是按以下步骤一步一步进行的:

1. 检查重点的品质保证----用检查来保证品质

2. 工程管理重点的品质保证----在工程内融入品质的保证

3. 新产品开发重点的品质保证----设计品质及在工程内融入品质的保证

4. 安全、环境、尊重人权----重视信赖感,对于问题的未然防止作为重中之重的保证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要运用统计品质管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3)制造物责任(PL:product liability)

在品质保证中,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的制造物责任。

以1995年开始实施的PL法(制造物责任法)为依据,提高产品安全意识及安全性也成为差别化的要素。制造物责任是设计制造或者标有缺陷标志的产品对使用者或者第三者造成了伤害,由制造者及贩卖者来负

责及赔偿。

投诉处理主要是对产品的缺陷及异常进行处理,制造者责任主要是对产品的使用者或由于产品造成伤害的第三方人或物进行赔偿。

PL问题发生时,如果是产品缺陷造成事故产生损害责任的话,可能会产生天文数字的赔偿。

PL问题和投诉是最近对企业经营产生巨大的威胁,PL事故也可以认为是投诉问题的延伸,有可能是产品中的毒性或从废弃物中流出的有毒物质或是使用上的不注意造成的。

4)市场措施

机动车等,如果发生不符合安全基准或有异常发生的时候,会发出通告或者通知来实施市场策略。

召回:

汽车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有可能是设计或是制造过程中造成的问题,厂商向交通管理部门发生申请来进行免费修理,在海外基于各国法律同样适用。

改善对策:

不能说是不符合安全标准,但在安全上或者公害防止上有一些不得不处理的问题,可能是设计上或者制造过程中造成的,厂商可以向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进行免费修理,在海外基于各国法律同样适用。

服务宣传:

不符合召回或者改善的问题的时候,为了提高商品性或品质,厂商向交通管理部门发生申请来进行免费修理,在海外基于各国法律同样适用。

另外还有延长质保日期的保证延长市场措施。海外也根据各国情况,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进行同样的措施。

1.5标准和ISO9000

1)标准

标准是为了让有关系的人之前的利益、便利性可以公正的分配,以统一简单的使用为目的,或者说根据测定的值的普遍性来决定的基准(数量多大或重量的大小)。

以企业可以更有效的达成目标,进行公司的延续,提高收益为目的。工厂内的材料、制品、成品或是组织、部门的买卖、制造、检查、管理等等也都适用。本田也在1992年制定了关于品质管理活动的业务手续、职责等管理公司全部事项的体系,称为品质管理标准(HQS:honda quality standard)

1. 品质手册:品质管理的基本事项的文字形式。

2. 品质管理规章:关于品质管理的业务手续、职责、必须在全公司执行的事项、程序等的文字形式

3. 部门品质管理标准:事业本部、制作所、工厂等的品质手册和部、室、科等单位使用的品质手册

、检查基准、作业标准类、部门管理账本等的总称。

2)ISO9000规格

ISO是1947年设立的国际标准化机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的简称,ISO原是指相等、平等的意思,是从希腊语的ISOS衍生来的。ISO是由138个国家参加、制定的关于1300多件标准,并在各个国家适用,其中关于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的规则,在1987年的ISO9000里规定,并在1993年的时候在本田导入,采用这个规则构筑了本田的品质体系,来生产更多品质好的产品提供给客户。这里所说的品质管理系统是指挥和品质有关的部门,为了更好的管理去制作方针和目标,为了达成目标所构筑的体系。

下图是按ISO要求的事项为基础制作的业务概略图,把顾客的要求事项及期待导入QMS系统中,对顾客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对于是否达到客户需求进行监控,得出结果以后运用PDCA来处理,让QMS系统可以持续的进行改善并让客户的满意度上升。

2.4未然防止和再发防止

(1)关于未然防止和再发防止

1)未然防止:

观察一下品质保证的历史,从最开始用检查保证品质的时代开始,到从工程中融入品质的意识,最后到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就强调品质,在设计和工程中同时融入品质,也是和再发防止相互配合的。

最近进入了重视产品的信赖性,对于产品品质运用未然防止来进行品质保证的时代,对于有缺陷的产品如何进行流出防止是最重要的课题。换句话说保持高品质,就要在交给客户产品之前就保持良好的品质,可以让客户长时间满意的使用,为了这个目标,从研发部的开发设计开始到生产贩卖部门,最后到售后服务

都要一起努力。

未然防止就是预测包括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及未知领域的问题,在问题发生前想出对策,防止出现有缺陷的产品,未然防止就是预测未知问题、为了达成品质目标而去研究出的各种方法。

FMEA 、FTA就是其中的代表,为了从设计阶段开始融入品质及信赖性,必须有过硬的技术做保障,最近开始也在生产过程中活用,并在一些关于生产的问题的未然防止上也在运用。并且,一些跟问题有关联的品质特性是在哪个工序产生,用来验证这个问题也有一个叫QA阵的一个方法,也是一个非常有用处的手段。

2)再发防止

虽然未然防止很重要,但是运用过去发生过的问题来研究再发防止的对策,也是进行未然防止的前提条件。本田开发了一个解析报告,用这个工具为基础来进行再发防止,基本思想就是现场、现物、现实、原理、原则五个原则来掌握事实,然后问为什么为什么来发现真相,研究出正确的对策,找出源头及时反馈,做

到再发防止,解析报告就是防止再发的最有力的武器。

2.5工程的管理(工程管理)

(1)管理和改善

在职场中一天里什么问题都没有感觉今天特别好的日子一年里会有几天呢。从品质、纳期、成本、安全等方面,或者说材料、部品的调配、设备的维护、人际关系等等在职场内需要管理及改善的问题也是很多很多的。类似这样的问题堆积如山,一些必须发掘的好东西还在堆积着。

管理就是目标和方法(plan)按照决定好的目标及方法去实施(do),然后去确认(check)有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在发生异常的时候彻底调查原因,然后去修正处置(act),用这样的管理的循环来进行的活动。把现在的工程能力发挥到极致,保持现有状态的安定,避免异常发生的活动,称为维持管理。关于改善,一般按照下面的分歧(现状正常状态希望状态)作为问题,提高到希望的状态。

首先,先解决在工程上正常状态和与现状有分歧的地方。

举个例子。。。。品质异常削减,设备故障,临时停止次数削减等等。

接下来,维持管理工程的正常状态后,设定一个希望达到的状态,最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来提高工程能力的活动。

举个例子,品质向上,效率向上,不良率削减,原价削减等等。

问题解决以后,如果不能维持住应有的水平,好不容易进行的改善也会白费,回到以前的状态,为了改善而进行的一切努力都会变成泡影。而且如果不对已经安定的状态进行管理,就没办法去验证改善后的效果是如何。在改善以后维持一段时间的管理,在下次改善活动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反复维持管理活动是保持理想状态最好的办法。按照这种方法,改善和维持管理就是一致了。

(2)工程能力的把握

像前面所说,为了管理及改善产品的品质,首先必须要充分掌握产品生产工序的状态,一天可生产多少产品的能力称为生产能力,工程是否安定,产品是否满足要求品质,这些保持工程产品品质的能力,叫做

工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

工程能力是品质保证的基础,在掌握工程是否可以做出好产品或者坏产品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处置。进行工程改善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管理方法来抑制不良发生,或者说如果不这么做就必须要实施全数检查等等的措施。因而,先要把工程内的 x s变成常识化的知识,并让所有现场的人都知道这是了解工程能力问题和判断工程的一种道具。

工程能力就是从制造工程中提取的数据中,算出 X S ,和要求规格对比来掌握现在工程的状态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这个判断的指标就是工程能力指数(CP=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这就是用来表示从数据来计算标准偏差值的6倍(用6σ来表示)和规定宽度比例,值越大越是理想的状态。

工程能力是理想的就是说,管理图里可以观察管理状态,当制品满足要求规格及制造误差在±4左右的时候。

工程能力指数: CP=8σ/6σ=1.33

CP大于等于1.33的时候就说明工程能力十分充足。

工程能力指数CPK(K是katayori的K)

就算CP值很高也不能轻易放松。如果平均值和规格的中心值有偏差的话就不能用CP值来正确体现工程能力。极端的情况下,就算会分布到规格外,只要误差变小,CP值也可能大于等于1.33。

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偏向度来计算CPK及评价(数据数量从30到100个最好)。必须同时计算CP和CPK。CP充足但CPK不足的情况下,误差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平均来说可能会是有问题的。

(3)管理

在工厂生产产品:

1)制造什么产品(品质标准)

2)怎么样去制造(工程设计)等等必须都确定好。

3)有按照决定好的要求去做么

4)是否达成了目标

5)在有不良产生,或者异常发生的时候,进行了怎么样的处置?或者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必须决定好(管理标准)。

6)决定好的方法是否合适

7)为了更好的去作业收集了什么样的数据比较合适等等,为了改善都必须去讨论,为了让这些活动可以圆滑的进行必须设定计划有组织的去进行。

制造部门的情况下,必须按照以下的要求来做

1)生产符合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或者作业书要求品质的产品。品质=Q

2)生产符合会计部门提供的价格标准的产品。原价=C

3)生产符合生产管理部门指示的数量的产品。纳期=D

这样制造部门的目标也和制品的品质、原价、纳期有了割舍不断的紧密联系,以客户的角度来写的话就是后面计入的QCD。

为了进行品质管理,原价管理、纳期管理,就要像最开始在工程的管理和改善那指出的那样、称为制造的手段和方法,并进行原料、设备、作业方法、作业者等等的管理、换而言之就是工程的管理必须彻底

执行。

为了进行工程管理首先:

1)必须决定好为了达成目标的目标品质和达成方法的各种数据及由谁管理工程和如何去管理。

2)通过教育或者训练来实施标准作业。

3)把制造的结果反映到管理图上,确认工程的安定状态

4)当异常发生的时候以再发防止为基础来进行

1-4必须作为循环来进行。并且定期对标准类材料进行改善及补充,并结合改善活动和管理活动更加的提升管理效果。

(4)管理顺序

顺序1设定目标达成计划。为了保证产品规格,或者说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规定的品质,按下图所示,必须明确以品质和5M为代表的各个要因的关系,运用过去的经验和固有的技术,以未然防止为中心来进行工程设计。

为了制造符合图纸规定的产品,必须要明确规定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原料、资材、部品,使用什么样的设备、治具等等,用什么样的方法、工艺制造及测量(技术标准、制造标准等等)。并且,海外或者国内生产转移的时候,转移方的固有技术水平及对过去问题的再发防止也是重要的转移要素不管什么样的状况,在工序内必要的制造工程表、作业标准书,作业要领书等和现场作业有紧密联系的东西,都必须用具体的图示等方法,以让作业者简单易懂的形式标示出来。

作业标准书就是全面考虑了产品的品质、作业的效率、安全性等从而决定了作业的顺序及条件。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的话,轻松、安全、高效率的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并且在异常发生的时候,确认处置方法和作业方法的正确与否,管理方法等可以简单易懂的管理类标准书也是必要的。

工程设计后对设计好的内容也好进行充分的检验,作为工程检验的工具,可以运用本田公司的网页上品质验证指南。主要是由工程验证、部品验证、组装验证所组成,以后要学到的工程品质验证表、作业标准书、作业点检表等的作成、设备管理、测量管理的验证等也是很有用的内容。

顺序2 确实按照标准书所示执行作业。管理的基本就是遵守标准书规定的作业方法。不管这类标准书做的多么漂亮多么好看,如果不去按照实施的话就跟画饼充饥差不多了。使用标准书的作业者必须清楚认识标准作业的作用、熟记标准书的内容的同时,更期望作业者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动作。

如果只是把作业书交给作业者手里,这样是不会有任何成果的。肯定有不去认真理解作业书的作业者。可能还有内容理解错误。组长,班长(领导)必须对手下的人进行作业标准内容及作业标准的意义进行充分的教育及培训。

当作业内容里有不好实施、效率低、不安全等情况发生的时候,必须积极提议去改正。根据作业者的意见对于标准书的改订、改善也可以很快找到头绪。在标准书里反映出作业者的意见,可以促进作业者的工作情绪、提升品质和工程管理的效果。

顺序3确认是否按照标准书所示方法正确作业。检查作业的方法及结果。并且,不可以不调查随意改变作业方式,基本上有品质变动的时候都是跟5M有关系。在这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原因,根据标准书的不同都会有相应的记入。并且,遵守标准书的结果就是误差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有巨大变

化超出这个范围。这样的工程异常最好尽早发现,用适当的方法处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确认作业方法正确与否的同时,检查工程各个位置的品质重点,或者说是管理特性,必须为尽早发现工程异常做努力。以产品的生产方法为依据做出标准书,同样以工程管理为依据也需要有工程管理类的标准书。

与从原料纳入开始到产品出货整个生产流程相对应、工程的哪个位置、什么特性、什么时候、谁、进行怎么样的点检,在异常发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决定了这些的就是工程品质管理表。工程品质管理表和作业标准在后面会详细介绍。按照工程品质管理表进行各工程点检,在管理图上记入品质状况,掌握工程安定状态。

顺序4 对工程异常进行处理。发现异常时,对工程或者对产品尽早的进行对策的同时查明真因,进行再发防止对策。

异常处置有以下的观点:

1)继续生产是否可以?

2)哪里有异常,怎么样才可以尽快发现并改善?

3)在异常这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检查、分类、手修是怎样处理的?

4)为了防止再发如果去对策?

1)2)是关于工程,3)是对于产品的应急对策。如果1)~~3)反复发生的话,无论到什么时候不良件数都不会减少。必须更进一步去调查真因,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进行对策。如果是机械部品的磨损引起的异常的话,就要调整点检基准,在异常发生前尽快更换部件,或者更换磨损小的部件等对策。关于作业失误,一般都是用防呆装置来进行对策。这个后面会详细介绍。

在处理异常的时候,谁负责什么、做到怎样才可以、接受谁的指示等等,跟踪异常对策等管理方法也要决定好。

对于工程最基本的处置,在现场也有很多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不能解决的事情,所以就需要设计、技术、工务、检查、品质管理等相关部门一起合作进行对策,而且为了为提升技术打基础,也必须记录保存并发型不良对策要求书。

(5)管理手法

对于形成工程的5M来说,为了保持管理状态,或者了解状态是否安定,和工程改善一样运用了很多的手法。比如为了防止忘记QA设备的性能点检、注油而制作的点检项目一览表,作成检查表的形式,作业者就运用这个表来进行点检。

浅谈汽车研发阶段的项目质量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576629.html, 浅谈汽车研发阶段的项目质量管理 作者:卞双强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6期 【摘要】在这个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研发阶段占据核心地位,研发阶段的项目质量管 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基于此,文章从汽车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汽车研发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然后具体讨论了汽车研发阶段项目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希望对我国汽车研发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汽车;研发阶段;项目质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同时,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汽车产品的质量与性能,汽车市场的竞争也逐渐从价格转移至品牌和质量。而在汽车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其研发阶段直接决定了汽车生产出来的质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汽车的销量与口碑,因此,各汽车企业需要切实加强对汽车研发阶段的重视,强化质量管理。 一、汽车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汽车研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上千人花费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并且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现阶段汽车产品项目的研发周期保持在3~5年左右,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汽车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汽车制造企业若没有科学、严谨的整车研发流程和管理体系,新车及其背后的投入很容易就会“打水漂”。同时,为支撑汽车制造企业的整个研发体系,其研发流程必然覆盖研发阶段的所有相关运营活动,包括数十个大流程控制、数百个二级子流程控制点以及上千个三级管控点。因此,为确保整个研发过程能够被理解和贯彻执行,上至领导、下至技术人员,每一个人的定位、职责都需要有效明确,并且规定在什么时候必须完成什么工作,交付什么作业,达到什么标准。只有在研发流程的协同下,研发进程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效率大大提高,确保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标准,从而构成了高效率和高品质的开发机制。 二、当前汽车研发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 目前,汽车的本身质量是形成不同汽车品牌的重要因素。汽车的部件有上万个,其中易损的就有几百种,而无论其中的哪一个配件损坏或者存在问题,都会使组装环节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质量缺陷。人们对汽车研发阶段具有很高的关注,并希望对其中的质量缺陷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整改,如果仅仅依靠后期检验,是无法从本质上提高汽车本身的质量的。 质量问题种类繁多,为最大限度预防质量问题的产生,需要明确汽车质量问题的认识,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当前汽车质量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可按照以下等级进行划分:

汽车新产品质量管理手册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产品质量管理手册 (第1版)V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1-11-25发布 2011-12-30实施

说明 为贯彻集团“两个转型”和“两个调整”的经营工作思路,实现从“产品线管理”向“品牌线管理”的调整,规范和细化集团新产品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明确质量系统各单位在新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及工作内容,使实际工作开展有规可循,并强化可操作性,特制定此《吉利集团新产品质量管理手册》(第1版),版本号为V1.0。

目录 第一章新产品质量管理总则 第二章新产品质量评审流程 第三章新产品品熟推进流程 第四章附录

第一章 新产品质量管理总则 1.1目的 为了规范集团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质量管理,促进各部门在新品阶段的质量自主管理能力,并以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展开各阶层新产品质量管理。 1.2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以下项目范围:整车开发项目,发动机开发项目,变速器开发项目等各类将以量产形式生产并销售的新产品正式立项开发项目(具体项目分类界定规则参照《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V2.1》,涉及具体工作开展项目范围时,可由关联单位协商界定)。 1.3新产品质量管理模式 集团新产品质量管理采用由集团质量管理部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各品牌质量部主导策划管控及实施,各系统分级管控的模式。通过前期的弱点项目(雷区项目)设计输入、依托各新产品项目品熟团队,以不断循环展开的阶段质量阀评审以及品熟活动,达成新产品质量保证,最终实现用户满意。新产品质量管理对新产品整体项目质量负责,确保新产品项目质量达标,满足设计和市场要求。新产品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按集团质量部相关考核指标展开(参看集团质量体系考核相关文件)。 1.3.1新产品质量管控过程 新产品质量管理涉及集团项目管理流程全部三个阶段: 1.3.1.1立项阶段的质量管控 在新产品立项阶段,质量部门负责项目质量策划,并向项目组输出项目各阶段项目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保障计划书》,以及过往和在产产品设计相关弱点问题清单(雷区项目),全部内容均可包含在《质量目标保障计划书》中一并提交。 1.3.1.1.1 新产品质量目标的策划(包括各开发试制阶段及量产阶段) ·质量目标设定的原则: -新产品质量目标的设定应与集团的经营战略相一致; -新产品的质量目标应根据车型平台特征、市场分析、过往质量水平进行各阶段的目标设定(数据来源包括设计、采购、制造、市场等各产品过程相关部门),并在各阶段质量评审中进行考评; -质量目标应包括反映设计改善、制造、市场、供应商品质等各领域产品及过程相关的指标内容,具体可根据项目实际进行增加或删减。基础项目请参考《第四章 附录》中的《质量目标基础项目表》。 目标设定后应向各质量责任单元分解,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保障措施。 立项阶段 实施与控制阶段 关闭阶段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汽车维修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质量,是指生产对象本身的质量,即汽车的维修作业的质量;广义的质量,是指除了生产对象本身的质量外,还包括生产活动中的工作质量即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1、进厂、解体、维修过程及竣工出厂检验制度,车辆从进厂,经过解体、维修、装配直至竣工出厂,每道工序都应通过自检、互检,并作好检验记录,以备检验。 2、原材料、外协外购零部件进厂入库检验制度,维修企业对新购原材料,外协加工件及采购零部件,在进厂入库前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验收。尤其市场进一步开放,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配件越来越多,防不胜防,作为非专业维修人员的配件采购人员,很难进行细致真实的鉴定,所以更须完善与加强检验手段,在维修用料时,要认真填写“领料单”,注明规格、型号、材质、产地、数量,并同领发人分别签字盖章。 3、计量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工作是目前汽车维修企业最不受重视的工作,在强调汽车维修质量工作目标管理工作中,计量管理其实是质量保证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计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计量器和设备的精度。 4、技术业务培训制度,加强职工的技术业务培训,是提

高职业素质、保证维修质量、提高工效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根据生产情况,不断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并按不同岗位和级别进行考核,以激励职工不断进取的自觉性。 5、岗位职业制度,维修质量是靠每个岗位的操作者实现的,是由安全员来保证的,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以增强每个员工的质量意识,定岗前要合理配备、量才适用,定岗后要明确职责,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提高岗位技能和责任心。 6出厂合格制度,出厂合格证是车辆维修合格的标志,一经厂方签发,就由厂方负责、它是制约承修方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有关规定,凡经过整车大修、总成大修、二级维护后竣工出厂的车辆,必须同厂方签发合格证,并向托修方提供维修部分的技术资料,否则不准出厂。《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由路政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和发放。 7质量保证期制度,车辆经过维修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按规定都有一定的质量保证期限,其计算方法有的按使用时间,有的按行驶的里程,在保证期内,发生的质量事故,应由厂方承担责任,这也是制约承修厂保证质量的又一重要手段。因此,承修方在签发维修合同和出厂合格证时,均应注明质量保证期限,目前按行业规定汽车大修(或总成大修)质量保证期为三个月或行驶10000KM;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10天或行驶1500KM;一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2天或行驶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IATF16949:2016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gment systems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9001:2015 for automotive production And relevant service part organizations 国际汽车工业组发布

1、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与适用的 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及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本技术规范与ISO9001:2015相结合,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汽车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相关时,也适用于安装和服务。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组织进行顾客规定的生产件和/或维修件的制造现场。 支持职能,无论其在现场或在外部(如设计中心、公司总部和配送中心),由于它们对现场起支持性作用而构成现场审核的一部分,但不能单独获得本标准的认证。 本技术规范可适用于整个汽车供应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中的术语和定义。 3.1汽车行业的属于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ISO9000:2015和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3.1.1控制计划control plan 对控制产品所要求的系统和过程的形成文件的描述 3.1.2有设计责任的组织design responsible organization 有权建立新的产品规范,或对现有的产品规范进行更改的组织。

日本质量管理方法

日本质量管理方法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在今日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的企业无异于自杀。 ——美国总统工业竞争力委员会主席约翰·扬 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 ——日立的质量管理 两大法宝 日立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平浪平先生于1910年在东京创立的一个小电机修理厂,1920年该厂被改组成名为日立制作所的股份有限公司,日立因此正式得名。由于它是一家股份制企业,与其他家族式日本大公司不同,日立的历任总经理相互间没有血缘关系。随着二战前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日立公司也日益壮大,到1941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日立发展成经营涉及电力设备、机车车辆和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机械电气制造厂家。现在,日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设备制造商之一。它的产品遍及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动力和产业系统、家用电器、材料工业四大领域,共20000余种。它的生产销售网络遍布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拥有70余家制造公司和100余家销售与维修服务公司。1997年,公司全球销售收入近700亿美元,列《财富》杂志98世界500强第21位,在电子电器设备行业厂家中位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列世界第二位(见下表),在日本最大工业企业中也仅次于丰田汽车公司。 世界电器设备制造商十强(1998) (单位:百万美元) 公司名称国别销售额利润额排名 8,203.0 1 GENERAL ELECTRIC通用电气美国90, 840.0 28.3 2 HITACHI 日立日本68, 567.0

3 MATSH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松下电器日本64, 280.6 762.5 4 SIEMENS 西门子德国63, 754.6 1,427.4 5 SONY 索尼日本55, 033.0 1,809.1 6 TOSHIBA 东芝日本44, 467.2 59.8 7 NEC 日本电气日本39, 926.5 336.5 8 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 飞利浦荷兰39, 188.4 2,938.6 9 MITSUBISHI ELECTRIC 三菱 电气日本30, 967.3 -862.9 10 SAMSUNG ELECTRICS 三星电 子韩国23, 809.9 -40.2 注:本表根据《财富》“98世界500强”编制,销售额和利润额均是1997财政年度数字。 日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两大法宝:一个是十分注重技术革新和应用,另一个是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在技术革新与应用方面,日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完善的研究与开发体制,并在美国建立了两个研究开发中心,在欧洲与两个实验室、大学合作建立了两个研究所。1997年,公司共有研究人员1.7万名,分布于35个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经费近50亿美元,约占公司年销售额的7%。获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大奖的电子显微镜、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日本第一辆子弹头列车、日本第一套核动力发电设备、世界首次成功的光纤通讯实验、高灵敏度摄像管记载着日立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辉煌的历史和灿烂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制造控制与质量管理_马文卓

智能处理与应用 Intelligent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 92 0 引言 汽车制造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不但 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是社会主义现 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汽车制造正面临数字化、信息化、 现代化的产业升级,在整个产业的生产环节中引入时下最流行 的物联网技术,将对汽车产业链的各方面优质资源进行优化 整合,全面提升整个汽车制造业的规模和效益。 1 国内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 与其他制造业不同,汽车的生产是一整套系统工程,数 以万计的细小零件需要经过多条生产线组装成整车出厂,而基 于传统制造业技术,能够对整条生产线施加影响的手段却比 较匮乏。同时,汽车的质量是由部件质量和整体质量两个关 键指标组成,其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在汽车制 造环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传统制造业技术,很难实 现对部件质量问题的逆向追溯。因此,掌握生产自动化、质 量控制体系以及安全生产的技术就掌握了汽车制造业的核心 技术。国内汽车制造业,正逐步由初期的MIS、CAD/CAM 到MRP/ERP进行转变。然而,国内汽车生产过程中信息化水 平仍相对落后。例如,信息的孤岛问题普遍存在;研发、生 产、测试等环节,信息的填报仍主要依赖于技师的经验和技术, 往往信息化管理的引入反而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费时费力在生产线上收集和整理出数据,但却并不精确,造 成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 2 物联网技术带来汽车制造产业的变革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能够带动汽车制造的整体升级, 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的管理。实现以自动化、智能化、现 代化为基础的产业全面变革,解决当前汽车制造业面临的种 种难题,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下的汽车制造业变革 通过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来规范和控制整个制造流 程,需要图2中四个步骤。 图2 物联网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需要在整个制造环节中引入基于物联网的信息 采集技术,以传感器、RFID、智能识别等物联网手段收集生 产过程中的信息数据。 第二步,将收集来的信息数据植入云存储平台和云监控 平台,用于大数据过程的数据积累。 第三步,再将云存储和云监控中的数据进行专业数据分 析和数据挖掘,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加以处理和汇总,得出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改进方案、流程弱点等信息。 第四步,利用云分析平台的结果,配置自动控制系统, 指导下一次再生产过程,用互联网快速试错的迭代思想改造 传统汽车制造过程,做到对生产进行总体掌控,对生产环节 进行精细控制,并形成多区域的实时安全监测和管理。最终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智能制造控制与质量管理 马文卓1,张 杰2 (1.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 401147;2.华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 401121) 摘 要:随着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汽车制造业也在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物联化发展,基于物联网的需求日益迫切,给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案,从汽车工业的基础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利用时下最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带动汽车制造业产能提升和质量提升,为汽车制造业提供智能控制、精细控制、质量监测和大数据汇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大数据;汽车制造;RFID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5)02-0092-04 ———————————————— 收稿日期:2015-01-13 物联网技术 2015年 / 第2期

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质量管理

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19-05-08T10:22:56.53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汪丽平 [导读] 开发汽车产品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研发汽车的公司需要重视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实施质量策划和管理,特别是在早期设计开发产品的阶段,便应考虑先期质量要求。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开发汽车产品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研发汽车的公司需要重视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实施质量策划和管理,特别是在早期设计开发产品的阶段,便应考虑先期质量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汽车产品,探讨了设计开发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仅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开发阶段;汽车产品;质量管理 汽车研发部门要想跟上汽车业的发展步伐,则应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讲,客户旺盛的需求是一个好消息,但倘若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客户要求,以致带给客户损失和危害,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在汽车业也不断有报道召回的事件,便是一类很好的例子。所以,为了及时提供给客户优质产品,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发设计汽车产品的必要前提,以便完全满足客户的期望。 一、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事项 (一)质量管理控制计划 在质量管理控制计划中,会明确项目质量标准和相应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并详细描述了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各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即结合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点、可行性以及前期开发经验、常见问题、质量需求等,初步拟定质量管理控制计划,并用作质量管理控制的参考依据。 (二)输入输出质量策划 (三)技术评审 在设计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技术评审指的是节点、数据、实物等根据文件规定的、正式的、系统化的评估活动,并且针对评估的结果,结合生产能力、客户需求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技术评审是产品开发阶段中管理和控制的一种重要质量手段。因此,近年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技术评审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许多设计和生产制造汽车整车的单位,均专门成立了技术评审团队,提出了评审并闭环的技术方法。只有在技术评审当中将问题及时发现,找出设计过程和输出中的潜在威胁和风险,在早期开发产品阶段,才能及时整改和控制不合格项,以积极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与后期量产后才发现和解决问题相比,所需成本势必会低得多。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评审与改善,也能在早期保证批量生产的质量。 针对质量评审及可信度的控制与提高,一般涉及以下流程: 技术需要→达标→测试 质量需要→审核→评估→评审→鉴定 规范→审核→审查 在整个开发阶段均应贯穿技术评审,例如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汽车整车均需要评审三轮以上,才能获得基本成熟的设计。 (四)认可设计 一般设计认可是指验证输出与输入要求是否相符的过程,在开发汽车整车产品中,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具体即在开发设计验证整车时,经过测量及试验等验证,以确保采购的零部件、系统等,都与国家设计规范、标准、技术要求相符,而且整车也已达到设计目标。进而生产出获得认可的批量产品,并提供必要的数据验证支持,以符合客户提出的质量及产量要求,保证设计验证的效果。 零部件设计认可是在供求双方详细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和详细策划设计验证工作,确保零部件产品符合设计要求,这是系统及整车设计的基本保证。再通过系统设计认可,能保证每个组成整车的系统,均可以达到相应的特定要求。最后,认可整车设计则是指综合考量整车、系统、零部件设计的合理性,只有整车设计认可被通过、获得国家车型公告,才能上市车辆;只有经过一整套的认可和验证,才能尽可能保障整车产品质量,从而切实满足设计、社会、客户的要求。 (五)控制变更 质量管理往往是针对异常展开的,在变化中异常极易出现。因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变更控制也极为重要。项目和产品设计往往无法完全准确不变地根据策划来展开,所以在进行设计及进度方案的制定时,不同于或偏离最初的规划甚至出现错误时,则随之便需要变更。而且开发整个汽车产品的过程,也属于不断验证和提高设计的一个过程。提高前期的开发设计往往通过变更设计达到,即有效控制设计变更是不断提高设计质量的一种保障。而在设计当中,因变更而导致的变化点都需要在受控下进行并且要经过充分验证,变更才能被允

日本汽车产业研究分析

日本汽车产业分析

————————————————————————————————作者:————————————————————————————————日期: 2

日本汽车产业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7班指导老师:张瑞娟 小组成员:邱俊浩洪涛 袁晓超黄梓洋 云鹏宇伍文浩 要解释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会取得成功或失败,更准确的说,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中某些产业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优势,要从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关联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行业竞争状态、机遇和政府六个方面来分析。为此,我们小组针对这六个方面对日本汽车产业进行了分析。人们常说,“日本体制发挥优势的全部都是制造业”,其实不然。日本企业擅长的是制造业中专门处理钢板、钢块、树脂、硅晶片等耐久性强、制造难度大的原材料、产品成型后具有难以修正以及易于库存等特征的领域。通俗的说,就是需要“打造”的产业。20世纪后半叶实现高速增长的日本制造业,由于面临长期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形成了长期稳定雇佣的传统,在综合性设计、制造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组织能力突出。这种能力在零部件设计、生产间需要密切配合并且具有整体性架构的产品领域能充分发挥,而汽车恰恰是这样的产品。汽车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的直接反映,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发展水平的试金石。

生产要素状况的影响对日本汽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生产要素分成五类,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其中更细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普通工人等。高级资源是指开发新产品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从基本要素来看,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除了海洋资源丰富外,它的矿产资源贫乏,也就说明日本的铁矿石需要大量进口,是不利于他的汽车业的。地理位置来看,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海洋运输方便。也为日后它的产业定位定好了方向。日本属于加工出口型产业。将外来的原材料,半成品进口加工,再出口赚取利润。使得它日后的汽车大量的出口到全球各地,成为汽车大国。可以说日本的先天条件不如很多国家,使他成为世界强国的关键还是。它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日本战败后得到美国的支持有了大量的资金发展经济,汽车也就是一项重大的项目。不可否认,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它们的科学家精于研究,它们的工人吃苦耐劳。使得小小的日本岛却有着令人惊讶的日本精神。所以它们有着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汽车质量好也就不奇怪了。生产要素状况往往是高级要素起了更重大的影响。所以先天不足的日本得到后天的补充,他的汽车产业也就蓬勃发展了。

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质量管理

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阶段质量管理 摘要:开发汽车产品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研发汽车的公司需要重视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实施质量策划和管理,特别是在早期设计开发产品的阶段,便应考虑先期质量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汽车产品,探讨了设计开发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仅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开发阶段;汽车产品;质量管理 汽车研发部门要想跟上汽车业的发展步伐,则应不断开发新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讲,客户旺盛的需求是一个好消息,但倘若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客户要求,以致带给客户损失和危害,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在汽车业也不断有报道召回的事件,便是一类很好的例子。所以,为了及时提供给客户优质产品,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开发设计汽车产品的必要前提,以便完全满足客户的期望。 一、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事项 (一)质量管理控制计划 在质量管理控制计划中,会明确项目质量标准和相应的工作计划与安排,并详细描述了项目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各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即结合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点、可行性以及前期开发经验、常见问题、质量需求等,初步拟定质量管理控制计划,并用作质量管理控制的参考依据。 (二)输入输出质量策划 (三)技术评审 在设计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技术评审指的是节点、数据、实物等根据文件规定的、正式的、系统化的评估活动,并且针对评估的结果,结合生产能力、客户需求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技术评审是产品开发阶段中管理和控制的一种重要质量手段。因此,近年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技术评审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而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许多设计和生产制造汽车整车的单位,均专门成立了技术评审团队,提出了评审并闭环的技术方法。只有在技术评审当中将问题及时发现,找出设计过程和输出中的潜在威胁和风险,在早期开发产品阶段,才能及时整改和控制不合格项,以积极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与后期量产后才发现和解决问题相比,所需成本势必会低得多。与此同时,通过技术评审与改善,也能在早期保证批量生产的质量。 针对质量评审及可信度的控制与提高,一般涉及以下流程: 技术需要→达标→测试 质量需要→审核→评估→评审→鉴定 规范→审核→审查 在整个开发阶段均应贯穿技术评审,例如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汽车整车均需要评审三轮以上,才能获得基本成熟的设计。 (四)认可设计 一般设计认可是指验证输出与输入要求是否相符的过程,在开发汽车整车产品中,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具体即在开发设计验证整车时,经过测量及试验等验证,以确保采购的零部件、系统等,都与国家设计规范、标准、技术要求相符,而且整车也已达到设计目标。进而生产出获得认可的批量产品,并提供必要的数据验证支持,以符合客户提出的质量及产量要求,保证设计验证的效果。 零部件设计认可是在供求双方详细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识别和详细策划设计验证工作,确保零部件产品符合设计要求,这是系统及整车设计的基本保证。再通过系统设计

浅谈商用车整车新产品开发过程质量管理

浅谈商用车整车新产品开发过程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19-06-17T09:55:48.4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李庆广 [导读] 用户对整车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操控轻便性、密封性、智能化、轻量化和感官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 545005 摘要:品质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满足用户品质需求的整车新产品的及时推出是企业增添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何快速提升商用车整车新产品品质决定着卡车企业的命脉,本文从质量风险识别、质量保证策划、过程质量管理和回顾总结反思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商用车(卡车)整车新产品质量管控体系,以便有效提升新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市场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评估、策划、过程质量管理、回顾总结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商品的适应性和满足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商用车(卡车)用户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用户对整车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操控轻便性、密封性、智能化、轻量化和感官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快速有效提升商用车产品品质,满足用户对品质的需求,是整车新产品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基于整车新产品质量管理经验,结合国内外商用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本文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工况和使用习惯,采用PDCA的手法和APQP理念,提出了一套商用车(卡车)整车新产品质量管控体系。 一.整体思路 商用车整车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应坚持以正向防控为主,逆向整改为辅,通过过程系和结果系的有效管理,实现防流入(防再发)和防流出(防止进入市场,影响用户品质)的有效管理,同时逐步实现从试错到防错及控错的转变,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自身发展的商用车整车新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实现新产品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新产品品质。 正向防控方面主要从质量策划能力、产品研发质量、试验验证能力和生产准备能力提升等四个方面着手,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工况和使用习惯,基于过往不良防再发,聚焦整车变更,聚焦用户关注要点,实现差异化聚焦管理,更加精准的面向目标市场用户需求,开展质量管理,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逆向整改方面主要从初期流动管理、Task-force活动管理、质量问题闭环管理和项目回顾反思总结等方面,基于现有的认识和既定目标,采取多方面管控措施,实现生产现场和售后品质的快速提升,并通过不断的回顾总结反思,持续完善商用车整车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流程管事、制度管人”。 二.前期质量策划 聚焦整车设变,基于目标市场用户实际使用工况和使用习惯,识别整车质量风险和目标市场用户关注要点,聚焦风险和用户关注要点,实施差异化管理。 2.1现行车(含主要竞品)品质现状分析 从整车品质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平台车型在生产效率(直行率、百台问题点等)、生产现场品质(AVES单台点数、重保力矩符合率、整车一致性和PPM等)和售后品质(售后3MIS、单台索赔和产品性能等)等方面的质量表现,输出现行车品质现状,同时了解主要竞品市场表现、卡车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设定新产品开发生产现场、售后市场和零部件等方面的质量目标和达成方策。 2.2整车新产品品质方针研究 结合现行车(含主要竞品)品质调查分析报告,基于目标细分市场用户使用工况、使用习惯和关注要点,聚焦商品概念和商品定义设定的质量目标,在开发各个环节,设定过程系和结果系的管控指标,并将指标分解到设计、工艺和部品等板块,督促各版块提交指标达成方策和行动计划,实施过程系和结果系的跟踪,结合质量管理办法,对工作和实物质量实施考核激励,促进指标的有效快速达成。 2.3整车质量风险和用户关注要点识别与管控 整车质量风险是新产品设计开发成败的定时炸弹,对风险的提前预防和管控是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做好风险管控也随之成为新产品开发管理工作的重头戏。 首先,针对商用车市场差异化较大的现状,从用户类别、载重需求、常用路况、常用车速、货物类别和使用习惯等方面,梳理细分市场,并通过对细分市场充分的调查研究,明确各类细分市场对产品性能的关注要点,用以指导基于用户实际使用工况和使用习惯,聚焦变更的整车质量风险评估。 其次,结合具体车型开发,梳理过往不良防再发清单,督促研发板块开展防再发点检,实施设计方案联合评审,综合评估设计方案在制造工艺、装配工艺、部品一致性和符合性保证能力、日常使用维修维护保养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督促在设计阶段实施有效整改,降低过往不良再发和潜在失效风险。 第三,研发板块在设计方案冻结后,开展设计方案交底,发布整车设变说明,品质保证主担根据设变说明,输出整车质量风险评估清单和过程质量管控要求,设立开发过程质量目标,输出质量保证计划和试作计划,各版块在试制试装验证环节实施点检确认,提升问题检出率。 三.过程质量管理 良好的质量管理策划是一个项目质量管理的开始,如何有效实现各类质量策划的落地是一个车型开发成败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在商用车整车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正向防控+逆向整改的模式,有效推进质量策划的有效执行进行了以下探索。 3.1研发品质保证 通过完善产品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和作业基准等文件,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商用车整车新产品研发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基于汽车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基于汽车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发表时间:2019-03-06T15:57:30.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郭利敏 [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汽车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汽车的性价比足够协调,我们必须对汽车生产现场的工艺与质量做好控制。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车分公司质量管理部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汽车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汽车的性价比足够协调,我们必须对汽车生产现场的工艺与质量做好控制。在汽车的生产环节,我们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来使得汽车产品的装配、试验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另外,随着汽车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汽车生产现场工艺与质量控制便更加迫在眉睫。 关键词:汽车生产;质量管理;控制; 一个汽车在生产组装完毕之后,其质量就已固定,我们再进行抽检的目的仅是界定次此批产品质量水准如何,但是其设计及工艺缺陷是不会变化的,会在储存、运输以及使用中不断暴露出来,所以可以确切的说汽车的质量主要是由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好坏决定的。 一、汽车生产质量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汽车行业上世纪50 年代就开始推广质量管理,但是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理念仍很薄弱,生产的质量认证体系还很不完善,因而质量与国外的生产企业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国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在我国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不能令人乐观。 1.对质量管理认识存在偏差。许多汽车企业只局限于统计质量控制和片面的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对制造过程中的定期抽查和组织管理,测量实际的质量结果与标准对比,并对其差异采取相应的调节管理措施,使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标准水平。甚至还有一些企业还停留在事先检查的质量管理模式下,偏重于纠正和预防措施。然而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设计生产、检验、销售、服务等全方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注于其中的某一阶段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市场变化莫测、企业技术创新频繁的条件下,应更加注重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创新,进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2.错误地看待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 族标准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有些汽车企业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全面质量管理作用,把主要注意力投向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不惜投入物资资金和时间精力搞认证,寄托以质量体系文件来管理现场。事实上ISO9000 族标准只是改进一个组织活动的基础,标准的发展还需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动力,需要企业各部门、各管理层的全面参与。如果对员工约束的有效性差,员工的行为不规范,旧的操作习惯和管理方法难以改变,无法保证认证后质量体系的健康运行,以致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最终目标得不到实现。这就好比组织是处于质量斜坡上的一个球,通过ISO9000 族标准的认证就是给球垫上一块楔子,使球不能下滑,而只有通过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使球一步一步的走上坡的顶端。 3.质量管理的落实较为片面。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使得很多企业仅仅看到质量管理过场变化,综合治理,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文化教育、行业标准等各种手段,并持之以恒地管理控制。并且由于资源有限和技术缺乏,关键部门没有得到重视,使得统计技术的应用是一个薄弱环节,数据收集后,得不到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也不能作为决策过程的有效依据。 二、汽车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 1.改变思想观念,建立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要提高质量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这项系统工程的关键是应重视质量管理、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因此,企业管理层要提高政策管理者的质量管理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实施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学习别人先进的质量生产管理体系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IS09000 认证行业标准认证,依据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制定切合我国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宏观的指导,并且要狠抓落实;要改变过去传统生产模式,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在实际生产中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进行生产,努力将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和国际汽车行业接轨,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汽车生产的质量,增强我国汽车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利用流程管理手段增强质量管理水平。流程管理就是要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的内容和要求,逐步分解和落实责任,并通过个层面的管理控制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而最后使整个过程达到最优质量,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TQM)。一是确保源头质量。汽车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出来的。因此,汽车企业应该把质量保证的重点放在了生产现场和工序作业上,强调从抓头保证产品质量。对于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来说,源头质量的意思是哪里出现质量错误,就在哪里(即源头)寻找原因并予以消除。这种现场管理的模式在现代化企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汽车公司应该要求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产品质量负完全责任,谁出错谁承担责任,特别是零部件生产出来之后,作业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质量搜查。如果零部件的质量有块陷。那么作业人员就要迅速查找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消除,防止进一步产生不合格品。为了确保源头的产品质量,公司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任何一位作业人员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都有权停止全线生产,以便纠正质量偏差,消除产生质量缺陷的原因。二是强化供应链的质量管理。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汽车生产的许多部件都由不同的公司分工完成。汽车企业生产所需的零部件种类繁多,许多零部件是由协作企业生产的。在这种情况下,汽车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就取决于所有协作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在完善公司内部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应该非常注重引导和促进协作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通过众多协作企业所提供的优质零部件和优质材料生产出性能卓越的汽车,再借助经销企业的优质服务将汽车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保证了供应链的整体质量。三是实施自动化作业。自动化是汽车公司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汽车企业应该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指的是将人的某些智能赋予机器、使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鉴别工作状态的好坏,自动检测出不合格品,并在不合格品产生时马上停止工作,从而阻止不合格品的继续生产。通过自动化使汽车生产过程的完全出于质量监控的状态。排除了作业人员不停地对设备进行监视的需要,这样,将操作者从机器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让他们把精力集中在那些能提高自身技巧和能力的工作上。此外,设备的自动停机要求现场人员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生产的异常,从而激发了各种各样的现场改进活动。现场人员从自己的改进成果中感到满足。从而会以更饱满的精神投人难度更大的质量改进中。 3.大力提高职工的素质。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相关人的素质,全力开发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取质量效益。商品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汽车生产在实行全员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职工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只有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才能确保汽车生产质量管理的实行。要对企业职工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一、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 此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广泛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比较,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 (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况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如图纸是否完备,有无错漏空缺,各个设计文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等。应该重点审查的技术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审核有关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的统计资料; (6)审核设计变更、图纸修改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3.配备检测实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审查合同中关于检验的方法、标准、次数和取样的规定。 4.审阅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5.对施工中将要采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核查鉴定书和实验报告。 6.对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进行检查,检查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7.协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8.对工地各方面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机械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9.做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工程各个部分的质量要求。 10.准备好简历、质量管理表格。 11.准备好担保和保险工作。 12.签发动员预付款支付证书。 13.全面检查开工条件。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 在汽车行业,包括整个汽车供应链, 最不想发生的事情: 由于质量原因发生的交通事故和汽车降价.但事实又不以人们的愿望转移, 先了解一下下面的事实: 2005年12月5日,发生在八达岭高速公路的特大交通事故, 共造成24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6人轻微伤。这次事故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的起因是内蒙古自治区一辆装载电石的大货车,行至北京昌平区八达岭高速公路进京方向49公里处时,因制动失灵,追撞上同方向行驶的北京长途汽车有限公司从河北蔚县驶往北京德外的一辆大客车,翻入道路左侧约20余米处的山沟后,两车及货车内拉载的电石起火。 类似问题在全国或全世界有多少? 还有汽车降价的现象, 有哪款汽车不在降价吗? 面对上述棘手的问题, 整车厂和整个汽车供应链如何去应对呢? 没有一剂就灵的妙药, 但目前盛行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2002却对企业有或多或少的帮助. 2002年03月,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Task For ce)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Jap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 ion.)在ISO/TC176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支援下以ISO9001:200 0版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结合QS- 9000:1998(美国)、VDA6.1:1999(德国)、EAQF(法国):1994和AVSQ(意大利):1995等质量体系的要求对原ISO/T S 16949汽车供方质量体系要求(技术规范)第一版标准进行了技术修订,并于2002年03月14日颁布了ISO/TS 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技术规范)第二版标准,英文作为其官方语言, BSI做为世界唯一一家认证机构, 被邀请参与该标准的技术修订。 该标准以避免汽车供应链企业进行多重认证为准则,并持续向下列目标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