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城总体规划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6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7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8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9

第八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11

第十章景观系统规划 12

第十一章对外交通规划 13

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14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规划 15

第十四章郊区规划 17

第十五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8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和环卫设施规划 20

第十七章城市防灾规划 22

第十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23

第十九章远景规划设想 25

第二十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26

第二十一章附则 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鹿寨县城总体规划是鹿寨县城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文件。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鹿寨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的各种专业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三条鹿寨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4、《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五”城镇发展规划》(2001年4月)

7、《柳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2004年7月)

8、《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05年2月)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

1、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走工业强县的发展道路。同时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应发展为区域服务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和旅游服务业。

2、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和服务水平,保证和促进县城的合理发展,增强县城的综合实力,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3、充分利用鹿寨的自然环境,突出县城的特色和风貌,正确处理好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4、充分利用靠近柳州城市的优势条件,吸纳柳州城市扩散出来的职能,成为柳州市域的卫星城市。

第六条规划原则

1、从桂中地区的范围分析和确定鹿寨县城的功能定位、主要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要的各项城市设施建设。

2、按照建设具有特色城市的标准,建设鹿寨县城的商业、贸易、金融、保险以及其它旅游服务设施,配置高标准的城市基础设施。

3、充分考虑鹿寨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县城周围的自然环境等自然条件,融县城于自然环境之中,创造高质量的城市景观环境和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

4、充分考虑城市长远发展的可能,保证规划期限以内及将来县城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规划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5、遵循保护耕地和节约土地的原则,合理确定县城建设用地标准,并与县城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七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04-2010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八条总体战略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和鹿寨县城的集约有序发展。注重鹿寨县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依托柳州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力,成为柳州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功能对外扩散的接受地。以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作保证,把鹿寨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结构合理、第三产业发达、功能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良好、城市风貌独特、具高度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小城市。

第九条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1、依靠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切实深化各项改革,使改革成为推动鹿寨各项事业增长的强大动力。

2、依靠毗邻柳州经济优势,加强横向合作,搞好跟进接替,使鹿寨经济逐渐融入桂北与桂中两大经济区。

3、围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4、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十条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1、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合理发展。在强化一产的基础上,提高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努力繁荣第三产业。

2、深化各项改革,推进体制创新,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加快机构改革力度,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改善能源、交通、通讯条件,扩大周边贸易,加快吸收经济辐射步伐,积极有效地利用资源。

4、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开发研制,努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新世纪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健康发展。

第十一条发展战略阶段

规划期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4—2010年,第二阶段为2011—2020年。

第十二条发展战略目标

1.经济发展指标

2010年鹿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27元,年均增长7.7%。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0:45:35,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45:40。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2.29亿元,预测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3.63亿元,年均增长8%。

2.人口发展指标

2010年全县总人口预计达到51万人,2020年达到55万人。全县人口自然

增长率至2010年控制在的7.5‰以内,至2020年控制在6‰以内。2010年鹿寨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达到50—55%,2020年达到65—70%。

3.文教卫生指标

规划鹿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2010年和2020年均达到100%。2010年全县9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达到100%。2010年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人数达到8%,2020年达到20%。医师以上医务人员平均每人的服务人口规划至2010年达到600人以内,2020年达到400人以内。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达到2010年3床/千人和2020年6床/千人。

4.生活水平指标

鹿寨县城2010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4平方米,2020年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住户人均居住面积2010年达到30平方米,2020年居住面积维持在35平方米左右,同时使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5.基础设施指标

全县自来水普及率2010年达到100%,电话主线普及率2020年达到40%。全县人均综合用电量2010年达到1800千瓦时,2020年达到2000千瓦时。生活用燃气普及率2010年达到90%,2020年达到100%。

6.环境保护指标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期(2010年)80%,远期(2020年)100%。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下水道普及率100%。

第十三条发展战略重点

1.第一产业发展重点

依靠科技进步,以引进、推广、消化、开发优良品种为途径,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优势农林产品甘蔗、桑蚕及柑桔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发展重点

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走工业强县的发展道路。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吸收柳州经济辐射为主,重点发展雒容和县城的工业园区。确立一批特色产业,如制糖、制药、丝绸工业等。近期内加强县城工业发展,增强县城的经济活力。

3.第三产业发展重点

加快市场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应避免与柳州商业中心的冲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为主的批发型商业;发展供应本地为主,辐射周边各县的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中渡镇的香桥岩等旅游资源,突出县城的特色和风貌,发展特色旅游业。

4.城乡建设发展重点

强化由交通轴带动的城镇发展带和经济发展带的建设,并引导这些发展轴上城镇的重点发展。以湘桂铁路复线、桂柳高速公路形成中心发展轴,以鹿寨、雒容/官塘、黄冕等镇区的中心城镇带动形成沿该发展轴的乡镇群,重点发展鹿寨、

雒容/官塘等沿交通干线的较发达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建设一批新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十四条县域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县域总人口2010年为51万人,2020年达到55万人。全县城镇人口规模2010年为25—3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55%,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为35—4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5—70%。

第十五条县域经济区和空间结构

县域划分为三片经济区:北部经济区以中渡为中心,地域范围包括中渡、平山、黄冕;东部经济区以寨沙为中心,地域范围包括寨沙、龙江、四排、拉沟;南部经济区以县城、雒容/官塘为中心,地域范围包括鹿寨、雒容/官塘、江口、导江;

一级发展轴带依托湘桂铁路复线、桂柳高速公路和322国道西段,二级发展轴带依托322国道东段以及计划修建的黄冕—柳城二级国道,形成以鹿寨县城为核心的“十”字形空间结构。

第十六条等级规模结构

鹿寨县域城镇规模确定为20-25万人、10-15万人、2-3万人、0.8-1.0万人和0.5-0.8万人五个等级。

表3-1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等级城镇(集镇) 2010年(近期) 2020年(远期)

镇乡驻地人口

规模(万人) 镇乡驻地人口

规模(万人)

一鹿寨城区 15—18 20—25

二雒容/官塘 5—8 10—15

三中渡镇、寨沙镇 1—2 2—3

四黄冕、江口、四排 0.5—0.8 0.8—1.0

五平山、导江、龙江、拉沟 0.3—0.5 0.5—0.8

合计 25—30 35—40

第十七条职能结构

鹿寨县域城镇职能等级确定为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乡)三个等级。

鹿寨城区是整个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核心,依托已具相当规模的化工、医药、食品等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工业门类,开发以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业项目,侧重发展为区域服务的商业金融信息等公共设施。

雒容/官塘是县域南部的中心,重点发展冶金工业,建设成县域工业园区示范区,并力争成为柳州地区的冶金工业基地。

寨沙镇是县域东部的中心镇,以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中渡镇是县域北部的中心镇,依托香桥岩景区发展为工贸型、旅游型城镇。表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名称城镇(集镇)城镇职能

中心

城区鹿寨城区综合型城镇,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心镇雒容/官塘工贸型城镇,柳州市的卫星城

寨沙镇工贸型城镇,县域的片区中心城镇

中渡镇工贸型、旅游型城镇,县域片区中心城镇

一般

乡镇黄冕、江口交通型乡镇

四排、平山、导江

龙江、拉沟集贸型乡镇

第十八条重点村规划

依据人口规模、现状发展基础、交通便利程度等选择重点村优先发展。

表3-3 县域重点村规划

乡镇名重点村名

城关角塘、大村、石路

雒容半塘、南庆、秀水

中渡大兆、朝阳、英山

寨沙关庄、长田

平山大阳、屯秋

黄冕伏兰、大端、旧街

江口新安

导江黄泥

龙江六往

拉沟六章

四排三排

第十九条城镇体系发展时序

规划确定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为:重点发展鹿寨城区、雒容/官塘,优先发展寨沙、中渡中心镇,其他乡镇规范发展。

县域城镇体系发展分两步走。近期: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通过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强化,把城关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小城市,县域中心镇的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远期:以质的提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项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关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心镇为骨干的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建议以经济区为基本的地域单元,选取适当的时机对规模较小的乡镇实施撤并。

第二十条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公路网规划。以各主要乡镇之间车程在一个小时之内为目标,解决好乡(镇)到村,村到村的路网通达,在规划期内形成环状公路网结构。322国道和桂柳高速公路为县域公路网的主骨架,提高公路网次骨架线路和联络性路段的交通等级。新建平山——中渡——黄冕的二级公路,对鹿寨县城至中渡镇的二级公路进行新的选线,加强中渡镇香桥岩风景旅游区的对外交通联系。国家重点公路汕(头)昆(明)高速公路将从鹿寨县域穿过,县域公路网结合该条线路规划做好衔接和组织。雒容和官塘一体化发展,两者之间的联系公路按照城市交通干道的标准进行建设。

给水排水规划。雒容/官塘新建水厂或通过增压站由柳州水厂供水,龙山、拉沟、平山建设水厂,地域空间相近的乡镇之间有条件的采取统一的供水系统。各乡镇的排水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控制污水排放量在周边纳污水体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

电力电信规划。2020年县域供电总容量为29.7万kVA,在导江、拉沟、平山等乡镇新建35kV变电站。2020年县域话机总量18万门,规划建设电信支局9个。

第二十一条县域旅游规划

将鹿寨的旅游置于由桂林——柳州两大旅游城市所组成的黄金旅游网络中,在两大旅游城市的带动作用下发展。以香桥风景名胜区为开发重点,主要面向柳州的居民发展休闲假日旅游,努力成为桂林、柳州市乃至广西区内的休闲渡假地。逐步争取吸引广西乃至周边省份,港、澳、台的游客。

县域规划四大旅游景区。香桥风景名胜区:以自然生态游为主,人文景观游为辅,此区为鹿寨县旅游资源开发重点;高岩风景名胜区:以展现当地独特的岩溶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成为自然兼人文的综合旅游区;古亭山休闲度假区: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渡假区;拉沟瑶乡森林生态区:以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风光和瑶族的民族风俗为特色吸引游客。

第二十二条县域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文物古迹保护范围(绝对保护区)。列为自治区级、县级的文物古迹、建筑等本身(指四至范围界限以内地区)以及向周边延伸10米范围。

周边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一般保护区)。指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在文物古迹保护范围以外延伸40米。

文物古迹保护的规划要求。所有的文物古迹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批手续进行。保护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拆除,而且应满足消防要求。列为建设控制地带的区域要求确保此范围以内的建筑物及

环境基本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有关部门审定批准。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二十三条城市性质

广西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柳州市重要的卫星城市,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工业贸易型城市。

第二十四条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鹿寨县城人口规模为14万人,远期2020年为22万人。

第二十五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县城人均建设用地为117.57m2/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16.46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县城人均建设用地为119.30m2/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6.25平方公里。

第二十六条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包括鹿寨镇的窑上、新胜、思贤、大村、新村、俄洲、思洛、龙田、波井、角塘和大良等11个行政村的范围。规划区总面积为436平方公里。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二十七条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近期重点跨过湘桂铁路复线向南发展,开发城南新区,适度向北、向东发展,建设江北新区和城东新区。远期重点向北、向东发展,扩展、完善江北新区和城东新区。

第二十八条总体规划结构

“星状发展”的片区式模式,规划城区形成六大片区:老城区(含龙岭以北生活区)、城南新区、江北新区、城东新区、西部工业区、鹿寨山西部物流工业中心。

第二十九条居住用地

近期在湘桂铁路复线以南、龙岭以西和广场路以东,发展县城未来主要的生活居住用地。在龙岭以北、322国道和湘桂铁路复线之间,发展部分城市的高标准住宅区。

远期居住用地将跨过洛清江向北发展和向东发展,形成城市的江北新区和城东新区,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

老城区逐步梳理、完善,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改善居住环境。规划远期居住用地将跨过洛清江向北发展,形成江北居住新区。

第三十条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中心区

老城区为零售商业、特色服务业主中心,城南新区为行政文化主中心和商业服务副中心,江北新区为商业服务副中心,城东新区为商业服务副中心。

(1)商业金融设施

在老城区中心及城南新区建设贸易、商业中心,成为主要贸易、会展、商业活动场所。完善老城区特色商业中心,建设步行商业街。有限度地建设建中东路、西闸塘等商业街。保留并扩大原有的市场用地,扩大322国道以北的现有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在火车站附近建设地方名优产品批发市场,在江北新区和城东新区建设农贸市场。

(2)行政办公设施

保留政军路现状县级办公用地,搬迁一部分老城内部的办公机构,在城南新区建设新的政府集中办公用地。

(3)文教体卫设施

保留大部分原有的文教体卫设施,主要在江北新区建立教育、科研园区。结合城南新区的行政中心,建设市级文化中心。

第三十一条工业用地

形成三片集中的工业区:(1)依托县城西南现有的集中工业用地,并向南扩展;(2)鹿寨山以西、322国道和桂柳一级公路之间规划工业物流中心;(3)洛清江北岸,江北新区西侧形成江北工业组团。老城区内对生活居住有干扰、影响的工业企业将逐步实施搬迁或关闭。

第三十二条绿地系统

利用滨江、丘陵的地理条件,建设有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沿洛清江的城市滨江绿地,利用鹿寨山、龙岭、长枯岭、矮岭等丘陵,在周边形成城市公园,在城市新区规划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县城的矮岭以北,洛清江和湘桂铁路复线之间用地处于城市的上风向,利用自然地形,规划为城市的自然生态用地,成为城市的绿锲。

第三十三条道路系统

鹿寨县城规划道路采用方格网为主,局部自由式的布局。

以建中路、322国道县城段、广场路等为现有的主要道路骨架,连通广场路、西闸塘路、政军路,作为连接县城新老区的主要道路。大桥路自建中路起向北拓宽,成为城市连接江北新区的主要通道。在县城的东西两侧规划两座跨江大桥,连接鹿寨县城洛清江两岸的用地建设,并承载往县域北部的主要交通。在老城区内,连通金鸡路、南市街、交通街,并绕过矮岭延伸至龙岭以北生活区,成为老城区内东西向并连接东部新区的主要通道。基本消除或明显缓解现状断头路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

第三十四条对外交通系统

规划期内延续鹿寨铁路站同时承担客运、货运职能的状况。在飞鹿立交桥以西增设一处军用货场。在城南新区设立一处长途汽车站。拓宽322国道红线宽度至60米,断面设计过境交通和市内交通基本分离。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第三十五条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近期居住用地开发建设城南新区,适度建设江北滨江居住区和城东居住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24㎡/人。远期继续完善新区建设,加强对老城区改造建设的力度,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0㎡/人。

建立有政府引导的、众多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的成片开发机制,使零散的住宅开发活动纳入有协调制约机制、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的渠道。

第三十六条居住用地规划分区

形成4个主要的居住片区:(1)中心片居住区。位于老城区火车站前地区,规划期内分期分批改造,达到二类居住用地标准。(2)城南居住区。近期开发建设,规划中高档多层住宅,部分地段作为一类居住用地。(3)江北居住区。近期启动开发建设,以开发中高档多层住宅为主。(4)城东居住区。近期启动开发建设,以开发中高档多层住宅为主。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第三十七条公共设施体系

结合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新的县级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设施,增加城南片区的吸引力。分步骤、分等级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使城市中心、片区中心、居住小区中心形成规模不同、分工各异、层次明确的公共设施体系。

第三十八条行政办公设施

城南新区中心规划县级党政办公用地,东西向县府大道两侧布置县政府、县人大、政协、法院及检察院等机构办公用地,并在政府大楼南面辅以政府广场。老城区原行政单位用地进行土地置换,或作为商业用地,或作为居住用地,原县政府所在地仍作为行政办公用地。

第三十九条商业、金融设施

保持县城原有老城商业中心并逐步升级改造,东部新区内形成次一级新的商业中心,主要为零售商业和集贸市场。城南新区随着行政中心地位的确定,建设全县性的商贸服务中心,布置大型商场、大规模的金融办公设施。

老城区开辟商业步行街,结合老城广场(原南市街、仁厚街所围绕地街区)地带布置,位于滨江路与建中路之间,主要是原南闸街、南市街与建中北路所在位置。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和小区中,配置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居住区和小区商业服务中心。

增设集贸市场4处,每处占地1—2公顷,小区级肉菜市场5处,占地1000—1500平方米/处。城南新区布置一大型批发市场,占地2公顷。

第四十条教育科研设施

(1)中学

规划扩大初中和高中的办学规模,对农村中小学设置进行合理的优化的布局。规划按80学生/千人的标准配置中学,到2020年共有学生2万人,按36

班/所中学,50人/班计,共需中学10所,除对现有中学改善扩建合并外,还需在规划期内增建4所中学,近期内需增建1所。一般中学用地面积按4公顷考虑。

(2)小学和幼托

规划新建小区按80学生/千人,24班/校,45人/班的标准配置小学,老城区的部分小学合并,共需小学16所。一般小学按2.5公顷考虑。

(3)大专科研

江北新区北部预留专科院校教育科研用地,以弥补鹿寨县目前大专以上教育设施的空白。

第四十一条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按6床/千人、300床/所医院的标准配置医疗卫生设施,到2020年城区需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医疗机构5个,防保机构3个。

扩建县中医院,将其建设成为中西医结合、以突出中医特色为重点的中医医院。现有的城关医院与县医院或县中医院合并,成为较高档次的综合性门诊部。规划增设3所医院,在城南新区开设一所300张床位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为鹿寨县第二人民医院,在城东区开办“骨伤科”医院,床位数为150张,江北新区开办一所综合性的“康复医院”,床位数为200张。平均每所医院占地2—3公顷。

鹿寨镇卫生院改建为县人民医院的分院或是传染病专科医院,选址在县城郊区范围内。将县妇幼保健院按保健院的要求,扩大规模,增强服务功能,成为鹿寨县妇幼保健服务及技术指导中心,床位数达到100张。规划新建鹿寨县卫生监督机构。居住区、工业区根据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卫生所、门诊部等基层医疗设施,鹿化职工医院纳入县医院的统一管理。

第四十二条文化娱乐设施

规划设置两个县级文化娱乐中心:(1)城南中心区新建综合性的文化娱乐中心。围绕城南中心区的市政广场安排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2)完善老城区的文化娱乐设施,在建中路一侧的广场周边布置青少年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工会俱乐部等娱乐设施。

第四十三条体育设施

新建一座综合体育中心,位于广场路旁原体育局所属用地上,包括22×31m 的室内灯光篮球馆,室内游泳池,小型室内球馆,以及门球场,举重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项目场地。

远期在城南新区建设一大型的体育场,成为整个县域的体育中心。

第八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第四十四条工业用地布局

鹿寨县城工业用地规划形成一片集中的工业区、一个物流中心和一个工业组团。工业区和物流中心是指中部工业区、城西物流中心,一个工业组团是洛清江北工业组团。

(1)中部工业区

中部工业区位于县城以西,洛清江与322国道之间,由县城西南现有的集中

工业用地并向南扩展发展形成。原则上运输量大、用水量较大的企业应该安置在这个工业区。工业类型为食品工业等二类工业。中部工业区的开发在近期进行。

(2)城西物流中心

城西物流中心位于县城西南,322国道和桂柳一级公路之间。这一地区主要发展鹿寨县的物流业和新的工业门类,如医药制造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二类工业以及小型的加工业,这一工业、物流区在中期和远期开发。

(3)江北工业组团

江北工业组团位于洛清江北岸,江北新区西侧。此工业组团适合发展科技密集、无污染的工业,其开发顺序应在远期。

(4)县城范围内的零星工业用地中,污染低、运输量小、产品轻,对生活、居住影响不大的工业企业可以继续发展。根据环保要求红砖厂、炼油厂、磷粉厂、贵寿煤厂必须搬迁至中部仓储用地。

第四十五条仓储用地布局

中部仓储用地集中布置供应仓库,主要为本县的生产、生活服务,如大型的物流仓储用地。结合货场建设,规划布置为两个工业区内的大型企业生产服务的仓库。

县城内原有一国家储备粮库,远期拟迁至城区外围。散布于县城内部的生活性仓储设施用地可以保留,一些有污染的小型仓储应该集中搬迁至中部仓储用地。鹿寨城区不再设置危险品仓库。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第四十六条绿地系统结构

绿地系统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其中公共绿地包括滨江生态绿地、公园、广场绿地、景观道绿地。县城南北向形成三条景观绿轴,西侧绿轴经过鹿寨山、人民公园、滨江绿地;东侧绿轴经过东侧公园、滨江绿地;中间绿轴经过鹿寨山公园、飞鹿广场、滨江绿地。东西向形成两条绿轴,其一为滨江生态绿轴,另一条为铁路两侧防护绿地。五条绿轴相互交织串联起若干公共绿地,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网络状的绿地系统。

第四十七条城市公园

规划至2020年末,县城共建设公园9个。人民公园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结合洛清江内的江心滩联合开发,形成以自然生态景观和植物景观为特色的公园;县城南部建设综合性公园;东部地区建设以居民游乐为主的公园。城市北部公园在商业带中间形成城市开敞空间。

第四十八条滨江绿地

沿洛清江进行重点绿化,开辟滨河生态绿带,适当保留沿岸老房子及船只,改造为商业等公共设施,形成人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景观。

第四十九条广场绿地

位于老城区中心的飞鹿广场已基本建成,南部新城区将形成政府广场,县城

北部地区也规划城市广场。根据广场的功能配置绿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绿地。

第五十条景观道绿地

景观路两侧设置宽30米的绿化带,绿化带内设置座椅、花坛、小品等,供人游憩休闲,种植树种多样化以体现特色。

第五十一条居住区绿地

按标准配置各级居住绿地。旧城改建区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要求:三类居住区不低于30%、二类居住区不低于38%、一类居住区不低于45%。

第五十二条专用绿地

结合对“圈大院”用地现象的改造,单位机关“破墙透绿”丰富旧城绿化景观。

第五十三条防护绿地

规划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单侧防护绿地,宽度50米,种植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为主的植物。322国道两侧设置宽50米以上的防护绿带,高速公路单侧设置宽100米的防护绿带,铁路线两侧设置宽大于50米的防护绿带。

第五十四条生产绿地

人民公园内建设生物多样性培育基地、科普基地和物种移地保护基地,并供市民观赏游憩。

第十章景观系统规划

第五十五条景观规划框架

形成四大城市风貌区:旧城商业风貌区、滨河景观风貌区、工业建设风貌区、新城中心商贸区;形成四条景观轴线:大桥路景观轴、建中西路景观轴、城南新区中心景观轴和滨河景观轴。

第五十六条景观风貌区

(1)旧城商业风貌区

旧城区规划为县城传统商业中心,在现代化、规模化的过程中,对传统街区的部分路网、节点、尺度给予保留,形成具有老城特色的独特商贸区。

(2)滨河景观风貌区

洛清江沿岸形成景观休闲的区域,在保护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开发休闲娱乐功能。

(3)工业建设风貌区

城市西南的工业区内标准厂房和有特色的专业厂房的相结合,在总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多样化,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4)新城行政文化风貌区

新城中心的市政广场地区成为城市公共活动集散之心脏,是鹿寨县新的标志。

(5)城市风景林地。

县城范围内及周边的山体规划为城市风景林地,严格控制山体植被的砍伐以及开山取石,保证城市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第五十七条景观节点体系

(1)商业步行街

将南市街设为商业步行街,主要经营零售商业、娱乐业。注意原有街道尺度及铺地材料的保留并进行必要的修缮工作。沿街的建筑立面应该统一,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

(2)城市公共空间

城区内主要公共空间有飞鹿广场、铁路客站的南北广场、行政及文化中心广场、人民公园、鹿寨山公园、东侧山体公园等,对这些城市的公共空间应予以重点的景观控制。广场应注意其周边建筑的尺度和绿化景观的引入,结合丰富多彩的旅游服务设施,为市民创造出理想的环境。

(3)县城入口景观

县城入口景点主要体现在对外交通进出口的标志精心设计及对外联系地段的空间序列安排,具体包括:飞鹿立交桥、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出口、长途客车站、县城东端入口处、北端入口处、西端入口处。

(4)重要景观控制点

县城的重要景观控制点如人工的建(构)筑物主要分布在南部新城的行政文化区,自然山体的景观控制点主要有长牯岭、鹿寨山。

第五十八条景观轴线系统

规划选择大桥路、政府路、建中西路作为县城的道路景观轴。大桥路串接老城商贸区和桥北文化娱乐新区和滨河生态绿地,应注重道路绿化的景观作用。政府路是新城区的主轴线,集中反映新城的面貌。建中西路是通往工业区的重要道路,应体现其独特的景观。滨河景观带是鹿寨县城最重要的景观带,以水为主的景观带应成为联系城区各区域的纽带,以开阔、绿色、宜人的亲水空间给人以多方位的视觉享受。规划结合洛清江的防洪、绿化景观、居民休闲以及交通组织等方面,设计不同标高的休闲平台,以丰富沿江的景观和层次。

第十一章对外交通规划

第五十九条铁路

老城区中心车站同时承担客运和货运职能。飞鹿立交桥以西增设一处军用货场。

规划建议远景将货运编组站向西南移,移到飞鹿立交的西南侧,避开城镇中心的交通繁忙区,形成两个车站,工业区中心车站承担货运职能。

第六十条公路

规划通过县城路网的组织把过境车辆分流出去,主要是通过两座大桥和与之相连通的城区干道将过境的车流引导到城区的外围。

在城南新区增设一处汽车客运站,与原有的客运站形成一南一北两个对外客

运中心,原有客运站负责县城与县域内部各乡镇之间的交通联系,新客运站负责县城与县域外部的交通联系。

规划拓宽322国道红线宽度至60米,断面设计过境交通和市内交通基本分离。

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六十一条道路网与交通组织

东西向干道为:江北新区两条干道、城南新区一条中心干道、建中东西路、政军路、西闸塘路和322国道县城段;南北向干道为:城西滨江大道、广场路、大桥路和元宝路。

联系城南新区和老城区的环路为城南新区中心的东西向干道、广场路、元宝路和建中东路;联系江北新区和老城区的环路为江北新区的东西向干道、政军路、西闸塘路、建中东路和元宝路;城区大环路由鹿化厂西侧的滨江大道、322国道、元宝路和江北新区中心的东西向干道连通而成。

第六十二条老城区主要道路改造

(1)拓宽南市街、十字街、并适当调整线路走向,与交通街接通。

(2)依托桥头街、桥东路、河边巷,结合旧城区改造辟建滨江南路。

(3)洛清江大桥过于狭窄,加宽桥梁,并拓宽大桥路,使其成为联系老城区与江北新区的主要交通路线。

(4)在鹿化总厂东侧打通一条南北向道路,向北与滨江南路贯通,南段形成工业区干道。

(5)拓宽太和街,与建中北路接通,拓宽南闸街、南市街,将这四条道路辟建为商业文化步行街。

第六十三条立体交叉口

规划确定滨江路、元宝路以及铁路客运站南侧的道路与铁路相交的交叉口为立交路口,其中滨江路立交将跨越国道。

第六十四条广场、停车场规划

规划设大型城市广场8处,广场用地总面积约20公顷,广场分布在广场路北端、火车站南北两侧、江北新区中心、东部城区中心和城南新区中心,其中广场路北端和各新区中心的广场是城市景观聚焦点,同时也是市民游憩休闲场所。而火车站的南北两侧广场主要起到疏散交通的作用,同时还有临时停车的作用。在居住区内部设有小型广场以供人们休憩或作停车之用。

规划共设大型社会停车场10处,总占地约15公顷,约5000停车位。规划要求大型公建设施设专用停车场,以地下停车为主,小区机动车停车位按规定户均比例配置。

第六十五条城镇公共交通

(1)公交场站设施

在人流集中地段如市中心、分区中心,火车站等处设置公交首末站和公交换

乘枢纽,以确保人流有效疏导,道路的设计和管理应优先方便公交车辆的行驶和停靠。

公交站点设置应满足同向换乘距离不大于50米,换向换乘距离不大于100米的要求。设站时,车辆前进方向迎面应错开30米。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米范围内设公共交通车站。公交沿路站点尽量设计成港湾式,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保证两个停车位。

规划在火车站南侧设1处停车保养场。

第六十六条公交线路

保留原有的一号线,并向江北延伸至江北新区中心,向西至鹿化生活区。

沿城区大环路开辟一条公交线,以联络城南及江北新区。

江北新区至西南工业区,主要行进路线为滨江路,联系整个工业区。

由工业区穿越老城区经元宝路至城南新区。

由火车站北广场途经滨江北路、两座大桥、城东新区返回火车站南广场。

第六十七条人行和自行车交通

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减少市内人行道用于停车的问题,加强人行道的整修、维护。疏通城市支路,方便自行车和行人的短距离出行。老城区几条道路辟建步行街,连接广场和开敞绿地,并由此营造商业文化氛围。新建、改建的人行道应增加盲道以达到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第六十八条关键结点改造和发展建议

对鹿寨大桥进行拓宽加载处理。广场路北端和城南新区中心的广场是城市景观聚焦点,同时也是市民游憩休闲场所。火车站的南北两侧广场主要起到疏散交通的作用,还有临时停车的作用,是内外交通转换的枢纽。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规划

第六十九条旧城改造规划原则

(1)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旧城改造以理顺道路、调整用地为主,逐步改善旧城的商业气氛和居住环境。

(2)疏导交通,改善旧区交通组织,加强旧区与新区的交通联系。加强绿地和开放空间建设,提高旧区的环境质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用地,建设旧城新中心。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协调发展,功能布局整体安排。

第七十条旧城改造要点

(1)逐步迁出旧区内现有污染工业企业,近期先将小型的、零散的工业企业迁出,中远期将大型的工业企业,如砖厂、煤油厂、食品厂、蒸谷米厂等迁出。迁出后的用地主要用于安排居住、公建和绿地。

(2)在建中西路、南市街、西闸塘路、广场路等地段集中布置商业、服务、金融业以及其它文化设施,逐步改造成鹿寨县城旧区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

(3)道路疏理。连接金鸡路、南市街北段、十字街、交通街,并拓宽,使之成为旧区中的东西向生活性道路。建设洛清江南岸滨江路,使之成为县城的休闲娱乐景观带。建设南闸街步行街,联系文化广场和老城广场。

第七十一条旧城内部地块改造控制

(1)以调整路网为指导,控制并整合地块。

(2)以西闸塘路,建中东、西路,广场路,大桥路为骨架,滨江路、新交通街、站前环路为支路,居住区道路为辅路的道路系统的建设作为旧城改造的框架,以商业中心、娱乐中心、步行系统、公共绿地为旧城改造的核心内容。

(3)以步行街系统(太和街、建中北路、南闸街、建中南路支路)为联系,连接滨江绿带、老城广场、商业中心、文化广场、娱乐中心、站前广场、火车站主要节点,形成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4)降低居住用地的居住密度,加强绿化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第七十二条旧城道路系统规划

(1)旧城区内道路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道路包括广场路、西闸塘路、建中西路、大桥路,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45m、40m、40m和40m;二级道路包括新交通街、建中南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0m;三级道路包括站前路环路、滨河路以及与之垂直的两条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5m;四级道路为内部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4m。

(2)将南闸街、建中北路、太和街及由建中南路支路至广场路的道路开辟为步行街,将文化广场、旧城商业区、老城广场、滨江绿带等主要节点有机串联在一起,形成旧城中心区步行系统。规划步行街红线宽度分别为20m、25m。

(3)旧城区内道路两侧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按道路等级的不同而确定不同的宽度。其中一级道路两侧的50米以上高层建筑后退20米,5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后退15米,多、低层建筑物后退5米;二级道路两侧50米以上高层建筑物后退20米,50米以下的高层建筑物后退15米,多层建筑物后退5米,低层建筑物后退3米;三级道路两侧高层建筑物后退8米,多层建筑物后退3米,低层建筑物后退2米;四级道路两侧高层建筑物后退8米,多层建筑物后退3米,低层建筑物后退2米。步行街两侧多、低层商业建筑(含裙房商业建筑)可以沿规划道路红线建造。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物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物不得小于8米。

(4)沿街公共设施主要车行出入口应面向次要道路。设在主要干道旁的出入口距离道路交叉口至少30米。

(5)旧城内设置集中停车场三个,分别位于建中东路、文化广场南侧和火车站广场东侧。共规划三个广场,其中交通集散广场一个,即火车站站前广场;游憩集会广场两个:分别为文化广场及老城广场,其中文化广场位于广场路、建中路交叉口,老城广场位于南市街。

第七十三条旧城改造项目建议

(1)建设环城道路系统,联系旧城与新区。通过建设东西以规划环线、南北以新区主干路相连的环城道路,疏导过境交通和加强旧城与新区的联系。

(2)建设滨江绿带。利用洛清江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景观条件,建设鹿寨县城的休闲、娱乐、景观绿带,改善旧城面貌和提高县城的人居环境质量。

(3)建设跨江大桥。在原基础上拓宽洛清江大桥和建设跨江大桥,解决旧城与新区的联系问题和形成环城道路系统。

(4)旧城区的绿地和开放空间。旧城区的绿地建设结合洛清江滨江绿带向旧城内部渗透。新建南市街老城广场和广场路的文化广场,通过南市街步行街、西闸塘、广场等景观性道路的联系,形成旧城的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

(5)旧城道路疏导。通过建设连接金鸡路、南市街、交通街的生活性干道,对旧城内的道路进行重新调整,拓宽连接滨江路的南北向道路。取消南市街、建中北路的马路市场。在文化广场南侧和火车站广场东侧各建设一个社会停车场。

(6)在文化广场西侧建一座影剧院,提高县城的文化氛围。将建中北路的中医院迁到县人民医院西侧,扩大用地规模。

第七十四条旧城改造实施管理

(1)严格控制单位和个人翻建住房。对新规划道路红线两侧建筑进行严格控制。建立沿道路的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沿街建筑立面景观控制的概念。

(2)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结合旧区道路改造,促进沿街土地有偿开发,在总体规划指导下,改建、新建部分商住楼,并带动街坊内部改造。

(3)建立综合开发的概念。严格控制“圈大院”式的建设,保证居住用地的完整性,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对现有的单位大院,拆除或改建围墙,将大院的绿化“透”出来,改善旧区的市容、市貌。

(4)完善旧区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强对旧城区内的规划管理。

第十四章郊区规划

第七十五条郊区设施规划

(1)垃圾处理设施

规划保留现有垃圾处理厂,选址在洛清江以西、城关乡黄花岭新建一处垃圾处理场。

(2)戒毒所

规划期内将戒毒所迁至高速路以南山区中。

(3)火葬场

现有火葬场地处城市上风向,规划搬至石榴河以南。

(4)墓地

在高速路以南,城郊龙田村的交界处新建墓地。

(5)危险品仓库

保留位于龙田村山区的危险品仓库。

(6)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

在角塘村的山区建立传染病医院。

(7)水源保护区

以新取水点为中心,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为水源保护区,在此范围内禁止排放污水。

(8)郊区山体绿地

大良、龙田、角塘、思洛规划大面积山体绿地。

第七十六条农村居民点建设

以地理位置较好的龙田、波井、角塘为中心村设置集中的居民点。

第十五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七十七条给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

规划取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010年(近期)500升/日,2020年(远期)600升/日,预测鹿寨城区总用水量:2010年(近期)7.00万吨/日,2020年(远期)13.2万吨/日。

(2)水源、水厂和供水设施规划

规划期内确定黄冕乡的古赏河作为城市的水源地。远景建议鹿寨县城给水管网通过雒容/官塘与柳州市给水系统相连,以保证城市供水的安全。

鹿寨水厂供应县城全部生活用水,鹿寨化肥厂的生活供水管道与县城供水管连通。原磷铵厂水厂供应本厂的生产用水。

规划鹿寨水厂2010年(近期)达到7.0万吨/日的供水能力,2020年(远期)达到13.5万吨/日的供水能力,城区内现有的各单位的自备水源,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取消。

(3)管网规划

输水主干管沿城市主要道路铺设,按管径分为三级,分别为DN800、DN600、DN400,跨洛清江规划2条输水干管。

第七十八条排水排涝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统一收集后,集中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工业废水尽可能接入城市污水系统,纳入统一处理,自行处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达标后才能排放。雨水经统一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

(2)污水量计算及暴雨公式

鹿寨城区污水量为2010年(近期)5.6万吨/日,2020年(远期)达到10.6万吨/日。

雨水量的计算,以鹿寨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q=2415p0.34/(t+8.24p0.327)0.725

p重现期为一年,t地面集雨时间为10分钟,径流系数0.6。

(3)污水处理厂规划

规划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位于工业区的西南端、洛清江南侧。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将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污水处理厂规模2010年(近期)达到5.6万吨/日,2020年(远期)达到10.6万吨/日。

鹿化污水处理厂保留,以处理本厂的工业污水为主,依据厂区的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规模和能力。

(3)雨水排水分区

雨水排放规划为五个排水区:第一排水区为城南新区排水区、第二排水区为老城区排水区、第三排水区为西南工业排水区、第四排水区为东北新区排水区、第五排水区为洛清江北岸排水区。

(4)管网及设施建设

污水主干管沿城市主要道路铺设,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城南新区、城东新区、城西物流园区污水输送干管较长,规划设置3处污水提升泵站。雨水经雨水管道汇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城区内现有的河道和灌渠原则上予以保留。

第七十九条供电工程规划

(1)用电量与用电负荷预测

鹿寨县城近期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1800kWh/人?年,远期人均综合用电量2000kWh/人?年,规划近期(2010年)县城供电总容量6.05万kVA,规划期末(2020年)县城供电总容量15.8万kVA。

(2)变电站规划

规划增加1处110kV变电站(现正在建设),站址位于镇区西南侧,322国道南侧,鹿寨山脚下。原鹿寨35kV变电站改为10kV配电站,新建一座10kV配电站和2座10kV开闭所,分别服务于规划的南区、东区和江北新区,每座配电站、变开闭所占地200平方米,位于用电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地段,可以结合小区或单位内部边角地相宜布置。

(3)电网规划

鹿寨110KV线路位于县城规划外围采用架空线架设。变电站35KV进出线路采用架空线架设,其中一回35KV线送至雒容,与雒容110KV变电站35KV线路相联,平时开断运行,互为备用电源,原鹿寨35KV变电站改为10KV配电站,原至龙江、至九牛冲电灌站及钙饲料厂的35KV电力线改接新建的鹿寨110KV变电站出线,新架至导江、至县城西部、至新工业区三条35KV电力线路。

县城城区10KV配电线路,路径以电源就近,分片管理为前提,环网结线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按城建发展速度,电力线适时宜地的采用电缆或架空线方案,进行合理、经济、优化设计,城镇中心地域及主要的街道、商业区逐步实施地下电缆敷设的配电网方案。配电站及开闭所至农村的10KV线路采用架空线出线。

第八十条邮政规划

到2020年在县城内设邮政局所数为8个。大力发展传统业务,积极开拓新

桂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2010年) 一、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精神和国办发[1987]8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1994]29号)、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部署,为了合理利用、开发、整治、保护本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以《桂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桂平市城区总体规划、桂平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变更资料为基本依据,在对本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桂平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土地供给的实际,提出本市跨世纪的前十年土地利用的目标,研究各类用地的控制性指标,协调各部门用地矛盾,优先安排农业用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全面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项指标,并把有关指标落实到各乡镇。划分土地利用分区,调整用地布局,明确土地利用原则、调控措施和管制规则,并制订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规划的基期年为1996年,近期年为2000年,目标年为2010年,展望到2030年。 二、区域概况 (一)区位条件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经109°41′55″-110°22′48″,北纬22°52′02″-23°48′04″之间,东和东北邻平南县,东南近容县,南界北流市、玉林市,西连贵港市,西北靠武宜、金秀县,是玉林市和柳州地区、西江工业走廊和红水河能源经济开发区的结合部,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西山风景区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起义旧址-金田村所在地;面向广东沿海地区、背连八桂各地,水路公

柳州市鹿寨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柳州市鹿寨县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14分) 1. (2分) (2017七下·萧山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场院chǎng气氛fēn漂白piāo抹杀mǎ B . 憎恶zēng殷红yīn哺育pǔ嗥鸣háo C . 校补xiào挚痛chì默契qiè警报迭起dié D . 些微xiē亘古gèn气冲斗牛dǒu截然不同jié 2. (2分)(2016·黄石)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真谛烦燥通霄达旦一代天骄 B . 隐密陨落眼花瞭乱大庭广众 C . 箫瑟藩篱来势汹汹因地治宜 D . 瓦砾沉湎相形见绌一泻千里 3. (2分) (2017九上·丹东月考)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 .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A .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 .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怎样对待你。 C . 通过反复实验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 .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6. (2分)(2016·东台模拟)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绿色生态”已成为东台最响亮的区域名片。 ②跟随“2015美丽中国行?聚焦生态盐城”活动来东台采风的中央权威媒体记者,则这样描述“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能够激发创作灵感。”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 [小中大] 一、仓埠街基本情况 仓埠街地处新洲西北部,东倚倒水,西滨武湖与黄陂六指街毗邻,南接阳逻开发区,北抵红安县太平桥镇,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4个农业大队,459个自然湾,总人口9.71万人。109省道直通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武汉外环和武英高速在境内交汇。 仓埠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城市建设重点中心镇和全市赏花游重点中心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回溯着仓埠民国史事,新洲二中传承着仓埠人民尊师重教美德,报祖寺展现了佛学文化渊源,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和林家大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添了仓埠人民的红色记忆。新建的省级重点中心镇项目仓埠文化广场占地面积40余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仓埠街主城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开源路改造和新城大道(广源路)新建等重点中心镇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全街工业已形成服装加

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循环经济等几个门类,农业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企业38家,种植面积1.7万亩,正在成为全省的精品桂花之乡。 二、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仓埠街新农村建设将以109省道,318国道及周武公路为骨架,结合“新型工业新街、生态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把仓埠建设成为阳逻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和休闲后花园,建成新(洲)、红(安)、黄(陂)‘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 在武英高速以南建设仓阳产业园,承接阳逻开发区辐射发展新型工业,武英高速以北打造以种植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武湖周边地区和倒水河沿线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业,沿109省道规划建设毕铺中心村、周铺中心村、仓埠中心社区、靠山中心社区和方杨中心社区,在318国道境内东端规划建设丛林中心村,在周武公路仓埠境内西端规划建设杨裴中心村。至2030年,在全面完成周铺中心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元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7个中心村(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 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 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

柳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柳州国土资源局

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 ( 报批稿) 柳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目录 前言 (i) 1.总则 (1) 1.1指导思想 (1) 1.2规划依据 (1) 1.3规划原则 (2) 1.4规划范围 (3) 1.5规划期限 (3) 2.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4) 2.1总体调整情况 (4) 2.2耕地保护目标 (4) 2.3建设用地目标 (5) 2.4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目标 (7) 2.5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目标 (7) 3.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8) 3.1耕地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8) 3.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10) 3.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13) 3.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17) 3.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20) 4.区县土地利用调控 (23) 4.1区县规划调控原则 (23) 4.2区县土地利用指导 (24) 5.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优化 (30) 5.1中心城区控制范围 (30) 5.2管制分区调整方案 (30) 6.保障措施 (33) 6.1增加内容 (33) 6.2修订内容 (34) 附录 (36)

附表 表1、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基数表(2013年); 表2、柳州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2020年); 表3、柳州市土地利用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表; 表4、柳州市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2020年); 表5、柳州市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结构表(2006-2020年);表6、柳州市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表7、柳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表(2020年) 表8、柳州市独立选址建设项目表(2014-2020年);

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安徽省城市开发边界和 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数据标准 2016年6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数据内容 (2) 4定位基础 (2) 5数据质量与制图规定 (2) 5.1数据要求 (2) 5.2图示符号 (5) 6成果数据提交规定 (6) 6.1成果数据提交内容和格式 (6) 6.2成果数据存储方式 (6) 附录A 控制线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B 城乡规划用地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7) 附录C1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功能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8) 附录C2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9 附录D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分类、代码和表达图示 (1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城市(县城)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与数据交换。 2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4) 《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B/T 21740-2008) (9)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 (10) 《城市规划数据标准》(CJJ/T 199-2014) (11)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3-2010) (12)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 (13) 《市(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6-2010) (14)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15) 《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0-2009) (16)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1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1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调整试行稿) (20) 《安徽省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数据库规定》(2015) (21) 《关于统筹开展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问题的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工作阶段 准备工作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广泛收集已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等,具体包括: 1)组织准备 因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协调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所以土地总体规划应由当地政府来领导,成立由主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规划办公室是具体编制规划的工作班子,应包括主要学科的科技人员,但更重要的是有适合做综合工作的专家。 2)思想准备 思想动员是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因为目前规划无用论的思想还相当普遍。思想动员首先要说明规划的意义、目的和作用。 3)业务准备 包括编制和批准规划任务书(或工作方案)、业务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落实经费等。 ①规划任务书:要求明确规划的范围、时间期限、指导思想、目的、参与规划的部门、成果要求以及方法步骤、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等。 ②工作计划:要求在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制定,

内容包括:详细列出需搜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及来源,明确每一步骤的具体任务和方法,进行人员分工和业务培训,明确物资设备供应,作出费用预算,确定时间进度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等。 (2)调查研究阶段 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自然资料、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图件、文件等资料。已有资料的不足部分或不准确部分,应进行必要的补查和核实。设置专题开展研究。通过上述工作,要对全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以及今后各项事业的土地需求量作出准确的预测,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方针与对策,编写《问题报告书》,为编制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资料的质量对分析研究的结论是否准确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通过资料的整理和对比,选择其中可靠程度高者加以应用。 1)确定土地利用问题 重点开展如下几方面研究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解土地利用的演变及其规律,目前土地利用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②土地利用潜力研究。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适宜性,待开发土地的潜力,以及不同投入水乎下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裁潜力。 ③各部门用地需要量预测。根据规划期间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各部门用地的需求量。 根据以上三方面调查研究,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对照,可以提出当前存在的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土地利用问题。从而确定土

山下湖镇城镇总体规划汇报提纲

山下湖镇城镇总体规划汇报提纲 一、前一轮总规说明 1、2000年总规,镇区规划人口与用地情况 2、2003年近期建设规划情况 规划到2005年1.3万人口,用地规划250ha。 3、到2005年实施的情况 2005年镇区现状11400人,实际用地145.3ha(其中新增加用地69ha),城镇化水平38%,工业用地占35.79%,居住用地占28.16%,(见文本P7)的表。镇区用地从1999年的76ha,增加到2005年的145ha,增长的用地主要以工业、居住为主。2005年山下湖镇域3万(29600)人,从城镇化水平38%来看,山下湖镇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诸暨市城镇体系规划,2005年镇区的人口是1.3万,而实际只集聚了1.14万,说明前5年山下湖镇的发展还不是很快,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镇政府迁移滞后于规划。2005年以后,估计山下湖镇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口规模适当扩大是必要的。 二、2006年本论总规的概况 1、山下湖国际珠宝城的影响

山下湖国际珠宝城占地116ha,分三期建设,第一期36ha左右。民生国际集团公司2004年在深圳龙岗投资建设了华南原科城,06年在山下湖投资建设国际珠宝城。前者是靠中国特别行政区的政府功能影响,推进华南原料城的建设,后者是靠市场行为影响促成珠宝城的建设。因为珠宝城是山下湖的珍珠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基础上促成的(二个数据:①60%、②山下湖集团公司和阮仕公司年产10.7亿)。国际珠宝城的建设将会给山下湖镇带来人口集聚、产业升级、经济迅速发展的重大影响,可以提升山下湖镇、乃至诸暨市对外的形象,是诸暨市的发展新亮点,也是本论总规调整的一个原因。 2、本轮总规用地概况 三、城镇性质 山下湖镇以山下湖珍珠集团有限公司(5.7亿)和以浙江阮仕珍珠有

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调 整 方 案 马投涧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1乡域概况及《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5) 1.1乡域概况 (5) 1.2土地利用现状 (5) 1.3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6) 2规划目标 (8) 2.1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8) 2.2土地节约集约目标 (8) 2.3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得到落实 (8) 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 3.1农用地结构调整 (9) 3.2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0) 3.3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10) 4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1) 4.1耕地保护 (11) 4.2基本农田保护 (11) 4.3合理安排建设用地 (12) 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4) 6土地整治和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15) 6.1土地整治 (15) 6.2重点项目安排 (15) 7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6) 7.1土地用途分区调整 (16) 7.2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 (16)

8村土地利用控制 (17) 9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8) 9.1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18) 9.2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18) 9.3加快建立废弃闲置宅基地整治利用和有偿退出机制 (19) 9.4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 (19) 9.5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 (1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土地资源国情,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马投涧镇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5〕41号)要求和上级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主要控制指标,结合本乡实际,马投涧镇人民政府对《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马投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 规划调整范围:马投涧镇行政辖区的所有土地,共10595.93公顷。包括44个行政村。 规划调整期限:规划调整基准年为2014年,着重对2015~2020年期间各项用地进行调控与安排。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6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 7 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8 第七章公共设施规划 9 第八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0 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11 第十章景观系统规划 12 第十一章对外交通规划 13 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14 第十三章旧城改造规划 15 第十四章郊区规划17 第十五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8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和环卫设施规划 20 第十七章城市防灾规划 22 第十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23

第十九章远景规划设想 25 第二十章实施规划的措施 26 第二十一章附则2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鹿寨县城总体规划是鹿寨县城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文件。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鹿寨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凡因城市建设需要编制的各种专业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三条鹿寨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条款执行。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4、《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6、《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五”城镇发展规划》(2001年4月) 7、《柳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2004年7月) 8、《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05年2月)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目录 .、八、- 刖言 第一章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节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指导原则 第二节规划目标 第三节主要任务 第三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第二节加大补充 耕地力度第三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第四节 强化耕地质量建设第五节统筹安排其他农 用地第四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一 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第二节优化配置 城镇工矿用地 第三节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第四节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第五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五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第一节加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 第二节加大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第三节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牛态环境 第7V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第一节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 第二节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 第三节加强省级土地利用调控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第二节健全规划实施管理制度 第三节兀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T机制 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 第五节推进规划民主决策 附表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1 : 附表 建设用地指标 2 : 附表 园地指标 3 : 附表 林地指标 4 : 附表 牧草地指标 5 : 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八、- 刖百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 997 — 20 10年)》基础上,制定《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 0 0 6 — 2 0 2 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国家土地利用战略,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纲要》以2 0 0 5年为基期,以2 0 2 0年为规划期末年。《纲要》的规划范围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第一章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到2 0 0 5年底,全国农用地面积为6 5 7 0 4.74万公顷(9 8 5 5 7 1万亩),建设用地面积为3 1 9 2.2 4万公顷 ( 4 7 8 8 4万亩),其他为未利用地。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 2 2 0 8. 2 7万公顷(1 8 3 1 2 4万亩),园地面积为1 15 4. 9万公顷(1 7 3 2 3 万亩),林地面积为2 3 5 7 4.1 1万公顷(3 5 3 6 1 2万亩),牧草地面积为2 6 2 1 4.3 8万公顷(3 9 3 2 1 6万亩),其他农用地面积为255 3.0 9万公顷(3 8 2 9 6万亩)。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 2 6 0 1.5 1万公顷(3 9 0 2 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2 3 0.8 5 万公顷(3 4 6 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3 5 9.8 7万公顷(5 3 9 8 万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利用和管理。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 1 9 9 7 — 2 0 10年)》批准实施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政策措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的成效日益显现: ——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得到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逐步下降。1 9 9 7 — 2 0 0 5年,全国非农建设年均占用耕地2 0. 3 5万公顷( 3 0 5万亩),与1 9 9 1 — 1 9 9 6年年均占用2 9.3 7万公顷(441万亩)相比降低了3 1%。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保障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用地。2 0 0 5年与1 9 9 6年相比,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从1 9.63万元/公顷(1.31万元/亩)增加到50万元/公顷(3.33万元/亩),增长了 1.5倍。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加大,总体上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方案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 调整方案 为更好保障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二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全国方案“)下达的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指标,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三 一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二四中二五中二六中全会精神,按照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二协调二绿色二开放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二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强化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三二二调整原则 (一)总体稳定二局部微调三 坚持原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基本不变,继续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三在 3

‘全国方案“下达的规划土地利用主要指标控制下,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及各市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对原规划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二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及其布局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优化,合理调整全省规划的土地利用规模与布局三 (二)全面谋划二统一标准三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以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 二调 )及年度地籍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各市人口二G D P增加量二规划实施 情况等作为主要因素,并综合考虑了 十二五 期间土地管理工作的批二供二用二补二查等环节,统一测算标准,统一计算公式,在新增用地规划指标安排上,对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分的,给予适当倾斜三 (三)严格保护二量质并重三 严格落实‘全国方案“下达本省的规划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的耕地保护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三对 二调 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二 十三五 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三 (四)统筹兼顾二突出重点三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二当前与长远二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二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重点考虑主要城市二重点园区二生态建设二扶贫攻坚二产业转型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优先保障民生(地灾与扶贫搬迁)二新兴能源(煤层气探 4

宁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宁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2015年调整) 宁武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3) 1.1耕地保护目标 (3) 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4) 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5) 2.1耕地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6) 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7) 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9) 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12) 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13) 3.保障措施 (1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和上级审定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控制目标指标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对《宁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原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宁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5年修订,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数据,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仅对《原规划》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修订,经报原规划批准机关后成为土地用途管制依据,对原规划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予以保留,并沿用原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现将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内容阐明如下。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1.1耕地保护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数量不低于武鸣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指标,质量有保障并逐步提高。 《原规划》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2589.43公顷。《本方案》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2375.66公顷。规划调整完善后,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下降213.77公顷。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相同之处:1、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乡规划法》 2、组织领导,都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3、规划审批,都是分级审批 4、两规关系的法律规定,两规法律均规定 规划的不同之处: 1、规划的范围不同《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是相应行政级别辖区内全部土地资源,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内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整治。《城乡规划法》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2、关于规划思路。两规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这两规之间重要的相异之处。《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应当确保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由此可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是依据上一级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和净增耕地面积三项控制指标,本着“从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控制”,而且是刚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没有自上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城市的发展思路和城市规模是建立在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资源、产业政策、人文背景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的设想,很少考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问题,是从需要出发,着眼于“发展”。 3、两个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4、两个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不一样 5、从微观上来说,两大规划的统计口径和范围存在差异 6、规划期限不一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同为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性规划,两规的充分衔接对城乡建设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两规的编制过程中,由于出发点、规划对象、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两规无法充分衔接,如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难以协调一致、城镇形态难以保持一致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不同等。两规内容的不一致使部分建设项目无法同时符合两个规划,从而不能实现用地。这样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浪费了两规的建设用地指标,而且让土地使用者无所适从,损害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两规不能充分衔接与目前规划编制实施的制度方法有很大关系,系统地分析两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的角度研究解决方案,是促使两规协调的关键。一、两规协调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而编制的,最终目标也都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不存在矛盾。随着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门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两规在编制中有越来越多的共通点,两规的方案更需要共同研究、相互衔接来确定,两规在前期研究、

平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平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2015年调整) 目录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1.1耕地保护目标 1.2建设用地保障目标 1.3县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目标 1.4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目标 2.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 2.1耕地布局优化调整 2.2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 2.3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2.3.1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3.2基础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2.4生态保护用地布局优化调整 2.4.1风景区优化布局

2.4.2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布局 2.4.3山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优化布局 2.5土地整治布局优化调整 2.5.1土地整理 2.5.2土地开发 2.5.3土地复垦 2.5.4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 3.对下级规划的引导和调控 3.1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区域引导和控制 3.2对下级规划的指标控制与落实 4.县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优化调整 4.1允许建设区 4.2有条件建设区 4.3限制建设区 4.4禁止建设区 5.保障措施 附图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4〕94号)和上级审定下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主要控制目标指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平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原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形成《平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本方案》),《本方案》为2015年修订,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年度变更数据,其他数据为权威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本次规划调整完善仅对《原规划》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修订,经报原规划批准机关后成为土地用途管制依据,对原规划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予以保留,并沿用原规划作为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 现将本次规划调整完善的内容阐明如下: 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调整 1.1耕地保护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数量不低于贵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下达的指标,质量有保障并逐步提高。 调整后,规划至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1840.00公顷,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040.00公顷以内,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2800.00公顷,2014-2020年补充耕地不低于1611.47公顷,需在全县域范围内统筹平衡以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规划期内,全县基本农田不低于53220.00公顷,基本农田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基本农田质量有所提高。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 (省国土资源厅2015年3月9日) 根据国土资源部工作部署,为做好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保全省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上下协调、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规划中期评估成果,重点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优化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 二、主要任务 (一)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已开展中期评估的省辖市,在已经形成的评估报告基础上,要完善中期评估成果,进一步摸清情况、分析趋势、找准问题、查明原因、提出措施。对尚未开展中期评估的省辖市、县(市),要扎实做好中期评估工作。一是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3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遵循统一的标准、分类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中期评估成果。二是对耕地减少过多、建设用地增加过快的地方,深入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三是分析国家近年来批复的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战略规划实施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四是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等成果,及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调整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规划调整完善的重点是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各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基础资料汇编

鹿寨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基础资料汇编 目录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二章城镇体系和县域基础设施 第三章经济发展状况 第四章人口 第五章县域交通与县城对外交通 第六章县城建设用地评价与建设用地现状 第七章县城道路交通 第八章公共设施 第九章居住 第十章工业仓储 第十一章绿地系统和旅游 第十二章给水 第十三章排水 第十四章供电状况 第十五章电信、邮政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 第十七章燃气、防灾工程

第一章城市概况 鹿寨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偏东北,洛清江中下游,分别与柳州市、柳江县、柳城县、融安县、永福县、荔浦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象州县交界,全县总面积为3373平方公里,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为48.2万人。鹿寨县下辖5个镇和6个乡(平山镇、中渡镇、雒容镇、寨沙镇、鹿寨镇、黄冕乡、江口乡、导江乡、拉沟乡、龙江乡、四排乡),县人民政府驻鹿寨镇。鹿寨县的年平均气温20℃,平均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宝地。鹿寨县地处湘桂走廊,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湘桂铁路和桂柳高速公路途径鹿寨县,南接柳州,北接桂林;鹿荔公路和鹿寿公路贯穿县境东西,水路运输可通梧州、广州、香港。紧靠柳州市区是鹿寨县最为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发展郊区型农业、建立大型农业商品基地以及加强与柳州工业企业的联系合作十分有利。 一、地理位置 鹿寨县位于东经109°28’00”―110°12’30”,北纬24°14’20”―24°50’20”之间,东北与永福、荔浦县接壤,东南与金秀瑶族自治县、象州县毗邻,西南与柳州市郊和柳江县交界,西北与融安县、柳城县相连。通过高速公路,鹿寨县城距柳州市34公里,距南宁289公里,距桂林121公里。 二、区位条件 鹿寨县城距广西二个中心城市——柳州、桂林仅34公里及121公里,可以接受其经济集聚与辐射作用。柳州作为大西南的交通枢纽和广西工业中心,对周围的县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鹿寨县在周边诸县中工业基础、经济实力最为雄厚,又处在广西城镇发展的主轴线——湘桂线上,接受大城市经济扩散的条件相对完善,今后柳州作为广西城乡发展的“极核”,对鹿寨县必将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三、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县境东部和北部地势最高,向中部逐渐降低。东部架桥岭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西北部是石灰岩地,中部和南部低平,主要为和缓的丘陵和台地。洛清江从东北向西南横穿全境,在中部和南部形成低平的冲积平原。 1、东部中低山 架桥岭山脉此向西南蜿蜒于永福、鹿寨和荔浦之间,以古报尾、土凤山等分水岭为界。架桥岭西坡及其外围的低山、大瑶山余脉占据县境东部及四排、寨沙以东部分,约占全县总面积五分之一。架桥岭主要由前泥盆变质岩河泥盆系沙岩沙页岩组成,岩性坚硬,山形陡峭,脊线明显,坡度一般在30o左右,山间河谷谷坡陡45o以上,形成峡谷形态。外围山顶部较平缓,但河两侧仍较陡。县域地势从东向西逐渐降低。故山区发育的各条溪流由东向西汇入雒清江。 北部大华山一带除大晓岭海拔824米外,其余以低山为主,山坡稍缓,多不超过30o。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议;理论 引言对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土地利用规划的讨论,近些年在规划界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家不断地发现问题,又不断地提出对策建议,但是,多年来城市总体规划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变革,规划的编制.审批以及规划师在认识方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城市总体规划问题多多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改革一直未能以强有力的姿态开始。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 1.1规划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 1 9 9 4年中国制定并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 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21世纪议程,它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政府为了在各级地方政府各部门贯彻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和措施,其中包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之一,以推动地方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 1.2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整体性——要求规划之间的融合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业.第三产业等非农活动的地域,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集中点,是区别于比较单一而分散的农村居民的社会空间结构形式。与自然系统相比,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的综合体,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城市以其紧密联系的区域为依托。与城市紧密联系区域的资源.大气.水.生物.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们既起着为城市发展提供能源.水.粮食.劳动力等,又是城市产品的主要市场。同时起着消化.吸收和降解城市的废物。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渐融合,城市与区域日益成为一个发展的整体。按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城市与乡村之间应该避免利益相互冲突,力求建立一种城市与乡村融合的协调发展形式,城市与乡村统一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必须相结合,而我国现阶段所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一个部分。在国际规划界流行的一种观点:“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ture city planning must be regional planing)ⅲ。在中国城镇密集的高城市化地区,尤其应该加强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应该逐步拓展到大都市地区范围的规划。 1.3整体规划的原则要求根据著名规划专家萨伦巴教授所述,整体规划需要四个方面的结合:@①功能上的结合,是指物质规划.经济规划与社会规划之间的结合,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②不同层次地域空间的结合,是指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之间的结合,表明城市与乡村的规划必须结合起来,形成协调的有机整体;③地域规划与部门规划的结合,是将来自农业.工业.交通等各个部门上下级的纵向计划和建议与横向的地域空间规划联系起来,与地域的空间需求和发展可能结合起来。④时间上的结合,主要是考虑规划的动态性.时间和空间的结合性.规划的弹性等问题。规划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一个规划的整体,统一于区域与城市规划为主体的综合空间规划体系之中。 2.对城市总体规划现存问题的剖析 2.1城市总体规划历史的回顾在我国所有的城市规划类型中,城市总体规划无疑是法律地位.权威性.受重视程度和期望值最高的。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城市普遍经历过两轮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近期5年,远期15~2o年,并且重点放在远期,即期望总体规划能对城市未来20年的各项开发建设在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做出综合的部署。但是现实往往并没有期望的那么完美,实践表明:第一轮的总体规划平均发挥了不到10年的作用。第二轮的刚过5年就已经与实际建设相去甚远。在当前我国“发展是硬道理”的大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处境十分尴尬。回顾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