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CD ,AD 上,BE 与CF 交于点G .若4BC =,1DE AF ==,则GF 的长为( )

A .135

B .125

C .195

D .16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得5BE CF ==,证明BCE CDF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E DCF ∠=∠,继而根据cos cos BC CG CBE ECG BE CE

∠=∠=

=,可求得CG 的长,进而根据GF CF CG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4BC =,

∴4BC CD AD ===,90BCE CDF ∠=∠=?,

∵1AF DE ==,

∴3DF CE ==, ∴22345BE CF =+=,

在BCE ?和CDF ?中, BC CD BCE CDF CE DF =??∠=∠??=?

∴()BCE CDF SAS ???,

∴CBE DCF ∠=∠,

∵90CBE CEB ECG CEB CGE ∠+∠=∠+∠=?=∠,

cos cos BC CG CBE ECG BE CE ∠=∠=

=, ∴453CG =,125

CG =, ∴1213555

GF CF CG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2.图1是一个地铁站入口的双翼闸机.如图2,它的双翼展开时,双翼边缘的端点A与B 之间的距离为10cm,双翼的边缘AC=BD=54cm,且与闸机侧立面夹角∠PCA=∠BDQ=30°.当双翼收起时,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

A.(543+10) cm B.(542+10) cm C.64 cm D.54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过A作AE⊥CP于E,过B作BF⊥DQ于F,则可得AE和BF的长,依据端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10cm,即可得到可以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

【详解】

如图所示,

过A作AE⊥CP于E,过B作BF⊥DQ于F,则

Rt△ACE中,AE=1

2

AC=

1

2

×54=27(cm),

同理可得,BF=27cm,

又∵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10cm,

∴通过闸机的物体的最大宽度为27+10+27=64(cm),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应用广泛,一是它可以当作数进行运算,二是具有三角函数的特点,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应用较多.

3.同学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看到木工师傅用“三弧法”在板材边角处作直角,其作法是:如图:

(1)作线段AB,分别以点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

(2)以点C为圆心,仍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

(3)连接BD,BC.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BD=90°B.CA=CB=CD C.sinA 3

D.cosD=

1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作法得CA=CB=CD=AB,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BD=90°,点C是△ABD的外心,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出∠D=30°,则∠A=60°,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由作法得CA=CB=CD=AB,故B正确;

∴点B在以AD为直径的圆上,

∴∠ABD=90°,故A正确;

∴点C是△ABD的外心,

在Rt△ABC中,sin∠D=AB

AD

1

2

∴∠D=30°,∠A=60°,

∴sinA=

3

2

,故C正确;cosD=

3

2

,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

4.如图,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点G从点B出发沿BC方向运动,同时出发

且速度相同,DE GF AB

=<(DE长度不变,F在G上方,D在E左边),当点D到达点B时,点E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减小B.一直不变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GE,过点E作EM⊥BC于M,过点G作GN⊥AB于N,设AE=BG=x,然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出GN和EM,再根据S阴影=S△GDE+S△EGF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GE,过点E作EM⊥BC于M,过点G作GN⊥AB于N

设AE=BG=x,则BE=AB-AE=AB-x

∴GN=BG·sinB=x·sinB,EM=BE·sinB=(AB-x)·sinB

∴S阴影=S△GDE+S△EGF

=1

2

DE·GN+

1

2

GF·EM

=1

2

DE·(x·sinB)+

1

2

DE·[(AB-x)·sinB]

=1

2

DE·[x·sinB+(AB-x)·sinB]

=1

2 DE·AB·sinB

∵DE、AB和∠B都为定值

∴S阴影也为定值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掌握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如图,在△ABC中,AC⊥BC,∠ABC=30°,点D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BA,则tan∠DAC的值为()

A .2+3

B .23

C .3+3

D .3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C=x ,在Rt △ABC 中,∠ABC=30°,即可得AB=2x ,BC=3x ,

所以BD=BA=2x ,即可得CD=3x+2x=(3+2)x ,

在Rt △ACD 中,tan ∠DAC=

(32)32CD x AC +==+, 故选A.

6.如图,已知圆O 的内接六边形ABCDEF 的边心距2OM =,则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ACE 的面积为( )

A .2

B .4

C .63

D .43【答案】D

【解析】

【分析】 连接,OC OB ,过O 作ON CE ⊥于N ,证出COB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连接,OC OB ,过O 作ON CE ⊥于N ,

∵多边形ABCDEF 是正六边形,

∴60COB ∠=o ,

∵OC OB =,

∴COB ?是等边三角形,

∴60OCM ∠=o ,

∴sin OM OC OCM =?∠, ∴43()sin 603

OM OC cm ?==. ∵30OCN ∠=o , ∴123,22ON OC CN ===, ∴24CE CN ==, ∴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ACE 的面积12334432=?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六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熟练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由三角函数求出OC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如图,要测量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P ,A 的距离,可以在小河边取PA 的垂线PB 上的一点C ,测得PC=100米,∠PCA=35°,则小河宽PA 等于( )

A .100sin35°米

B .100sin55°米

C .100tan35°米

D .100tan55°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切函数可求小河宽PA 的长度.

【详解】

∵PA ⊥PB ,PC=100米,∠PCA=35°,

∴小河宽PA=PCtan ∠PCA=100tan35°米.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过程是:①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②根据题目已知特点选用适当锐角三角函数或边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再转化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8.如图,某建筑物的顶部有一块标识牌CD,小明在斜坡上B处测得标识牌顶部C的仰角为 45°,沿斜坡走下来在地面A处测得标识牌底部D的仰角为 60°,已知斜坡AB的坡角为30°,AB=AE=10 米.则标识牌CD的高度是( )米.

A.15-53B.20-103C.10-53D.53-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B作BM⊥E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B作BN⊥CE于点N,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BM,AM,CN,DE的长,再结合CD=CN+EN?DE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过点B作BM⊥E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B作BN⊥CE于点N,如图所示.

在Rt△ABE中,AB=10米,∠BAM=30°,

∴AM=AB?cos30°=3BM=AB?sin30°=5(米).

在Rt△ACD中,AE=10(米),∠DAE=60°,

∴DE=AE?tan60°=3

在Rt△BCN中,BN=AE+AM=10+3CBN=45°,

∴CN=BN?tan45°=10+3(米),

∴CD =CN +EN?DE =10+53+5?103=15?53(米).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及解直角三角形?坡度坡脚问题,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M ,AM ,CN ,DE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在ABC ?中,AB AC =,MN 是边BC 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 不与点B 重合,点N 不与点C 重合),且12

MN BC =,MD BC ⊥交AB 于点D ,NE BC ⊥交AC 于点E ,在MN 从左至右的运动过程中,设BM x =,BMD ?的面积减去CNE ?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a =

12

BC ,∠B =∠C =α,求出CN 、DM 、EN 的长度,利用y =S △BMD ?S △CNE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a =12

BC ,∠B =∠C =α,则MN =a , ∴CN =BC?MN?BM =2a?a?x =a?x ,DM =BM·

tanB =x·tanα,EN =CN?tanC =(a?x )·tanα,

∴y =S △BMD ?S △CNE =12(BM·DM?CN·EN )=()()221tan tan 22

2x a x a tan x a ααα????-?=??--, ∵

2a tan α?为常数, ∴上述函数图象为一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图形面积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

10.如图,在Rt ABC V 中,90C ∠?=,30B ∠=?,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6AC =,则点D 到AB 的距离为( )

A 3

B 3

C .23

D .33【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E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可得∠BAC=60°,由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可得∠DAC=3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E=CD ,利用∠DAC 的正切求出CD 的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

∵∠B=30°,∠C=90°,

∴∠BAC=60°,

∵AD 平分∠BAC ,

∴∠DAC=30°,DE=CD ,

∵AC=6,

∴CD=AC·tan ∠323DE=23 ∴点D 到AB 的距离为23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是角的对边比斜边;余弦是邻边比斜边;正切是对边比邻边;余切是邻边比对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1.某同学利用数学知识测量建筑物DEFG 的高度.他从点A 出发沿着坡度为1:2.4i =的斜坡AB 步行26米到达点B 处,用测角仪测得建筑物顶端D 的仰角为37°,建筑物底端E 的俯角为30°,若AF 为水平的地面,侧角仪竖直放置,其高度BC=1.6米,则此建筑物的高度DE 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 1.73370.60sin ≈?≈,,

370.80370.75cos tan ?≈?≈,)( )

A .23.0米

B .23.6米

C .26.7米

D .28.9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图,设CB ⊥AF 于N ,过点C 作CM ⊥DE 于M ,根据坡度及AB 的长可求出BN 的长,进而可求出CN 的长,即可得出ME 的长,利用∠MBE 的正切可求出CM 的长,利用∠DCM 的正切可求出DM 的长,根据DE=DM+ME 即可得答案.

【详解】

如图,设CB ⊥AF 于N ,过点C 作CM ⊥DE 于M ,

∵沿着坡度为1:2.4i =的斜坡AB 步行26米到达点B 处,

BN 1AN 2.4

=, ∴AN=2.4BN , ∴BN 2+(2.4BN )2=262,

解得:BN=10(负值舍去),

∴CN=BN+BC=11.6,

∴ME=11.6,

∵∠MCE=30°,

∴CM=ME tan 30?

=11.63, ∵∠DCM=37°, ∴DM=CM·

tan37°=8.73, ∴DE=ME+DM=11.6+8.73≈26.7(米),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12.如图,已知△A 1B 1C 1的顶点C 1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重合,顶点A 1、B 1分别位于x 轴与y 轴上,且C 1A 1=1,∠C 1A 1B 1=60°,将△A 1B 1C 1沿着x 轴做翻转运动,依次可得到△A 2B 2C 2,△A 3B 3C 3等等,则C 2019的坐标为( )

A .(30)

B .(3,0)

C .(4035233

D .(3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三角形在x 轴上的位置每三次为一个循环,又因为20193673÷=,那么2019C 相当于第一个循环体的3673C 个即可算出.

【详解】

由题意知,111C A =,11160C A B ?∠=,

则11130C B A ?∠=,11222A B A B ==,1122333C B C B C B ===,

结合图形可知,三角形在x 轴上的位置每三次为一个循环,

Q 20193673÷=, ∴2019673(123)20196733OC =++=+,

∴2019C (20196733,0)+,

故选B .

【点睛】

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结合找规律.理解题目中每三次是一个循环是解题关键.

13.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嘉淇利用一根拴有小锤的细线和一个半圆形量角器制作了一个测角仪,去测量学校内一座假山的高度CD .如图,嘉淇与假山的水平距离BD 为6m ,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6m ,嘉淇的视线经过量角器零刻度线OA 和假山的最高点C ,此时,铅垂线OE 经过量角器的60?刻度线,则假山的高度CD 为( )

A .()23 1.6m +

B .()22 1.6m +

C .()43 1.6m +

D .23m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得出AK=BD=6m ,再利用tan30°=

6

CK CK AK =,进而得出CD 的长. 【详解】

解:如图,过点A 作AK ⊥CD 于点K

∵BD=6米,李明的眼睛高AB=1.6米,∠AOE=60°,

∴DB=AK ,AB=KD=1.6米,∠CAK=30°,

∴tan30°=6

CK CK AK =,

解得:CK=23 即CD=CK+DK=23+1.6=(23+1.6)m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解答关键是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的顶点B 在第一象限,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2AO AB ==,120OAB ∠=o ,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o ,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是( )

A .3(2,3)--

B .33(2,2)---

C .3(3,2)2--

D .(3,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通过条件求出'B M ,MO 的长即可得到'B 的坐标.

【详解】

解: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

∵2AO AB ==,120OAB ∠=?,

∴'''2A O A B ==,''120OA B ∠=?,

∴'0'6M B A ∠=?,

在直角△''A B M 中,3==2

2=B'M B'M 'sin B A M B '''A ∠ , 1==2

2=A'M A'M 'cos B A M B '''A ∠,

∴'3B M =,'1A M =,

∴OM=2+1=3,

∴'B 的坐标为(3,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15.如图,等边ABC V 边长为a ,点O 是ABC V 的内心,120FOG ∠=?,绕点O 旋转FOG ∠,分别交线段AB 、BC 于D 、E 两点,连接DE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ODE V 形状不变;②ODE V 的面积最小不会小于四边形ODBE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③四边形ODBE 的面积始终不变;④BDE V 周长的最小值为1.5a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OB 、OC ,利用SAS 证出△ODB ≌△OEC ,从而得出△ODE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即可判断①;过点O 作OH ⊥DE ,则DH=EH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得OH=

12OE 和3OE ,然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 △ODE 32,从而得出OE 最小时,S △ODE 最小,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求出S △ODE 的最小值,然后证出S 四边形ODBE =S △OBC =

2312

即可判断②和③;求出BDE V 的周长=a +DE ,求出DE 的最小值即可判断④.

【详解】

解:连接OB 、OC

∵ABC V 是等边三角形,点O 是ABC V 的内心,

∴∠ABC=∠ACB=60°,BO=CO ,BO 、CO 平分∠ABC 和∠ACB ∴∠OBA=∠OBC=

12∠ABC=30°,∠OCA=∠OCB=12

∠ACB=30° ∴∠OBA=∠OCB ,∠BOC=180°-∠OBC -∠OCB=120°

∵120FOG ∠=?

∴∠=FOG ∠BOC

∴∠FOG -∠BOE=∠BOC -∠BOE

∴∠BOD=∠COE

在△ODB 和△OEC 中

BOD COE BO CO

OBD OCE ∠=∠??=??∠=∠?

∴△ODB ≌△OEC

∴OD=OE

∴△ODE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ODE V 形状不变,故①正确;

过点O 作OH ⊥DE ,则DH=EH

∵△ODE 是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ODE=∠OED=12(180°-120°

)=30° ∴OH=OE·

sin ∠OED=12OE ,EH= OE·cos ∠OED=3OE ∴DE=2EH=3OE ∴S △ODE =12DE·OH=34

OE 2 ∴OE 最小时,S △ODE 最小,

过点O 作OE′⊥BC 于E′,根据垂线段最短,OE′即为OE 的最小值

∴BE ′=

12BC=12

a 在Rt △OBE ′中 OE′=BE′·tan ∠OBE ′=

12a 33 ∴S △ODE 32=2348a ∵△ODB ≌△OEC

∴S 四边形ODBE =S △ODB +S △OBE = S △OEC +S △OBE =S △OBC =12BC·OE′=2312a ∵23a =14×2312a ∴S △ODE ≤

14

S 四边形ODBE 即ODE V 的面积最小不会小于四边形ODBE 的面积的四分之一,故②正确; ∵S 四边形ODBE =23a ∴四边形ODBE 的面积始终不变,故③正确;

∵△ODB ≌△OEC

∴DB=EC

∴BDE V 的周长=DB +BE +DE= EC +BE +DE=BC +DE=a +DE

∴DE 最小时BDE V 的周长最小

∵DE=3OE

∴OE 最小时,DE 最小

而OE 的最小值为OE′=3a ∴DE 的最小值为3×3a =12a ∴BDE V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a +

12a =1.5a ,故④正确; 综上:4个结论都正确,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垂线段最短的应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垂线段最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6.如图,在边长为8的菱形ABCD 中,∠DAB =60°,以点D 为圆心,菱形的高DF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E ,交CD 于点G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

A .183π-

B .183π

C .32316π

D .1839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D=AB=8,∠ADC=120°,由三角函数求出菱形的高DF,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的面积-扇形DEFG的面积,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DAB=60°,

∴AD=AB=8,∠ADC=180°-60°=120°,

∵DF是菱形的高,

∴DF⊥AB,

∴DF=AD?sin60°=

3

843

2

?=,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的面积-扇形DEFG的面积

=

2

120(43)

84332316

360

π

π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菱形和扇形面积的计算;由三角函数求出菱形的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7.如图,已知⊙O上三点A,B,C,半径OC=1,∠ABC=30°,切线PA交OC延长线于点P,则PA的长为()

A.2 B3C2D.1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连接OA,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OC=60°,再根据∠AOC的正切即可求出PA的值.【详解】

连接OA,

∵∠ABC=30°,

∴∠AOC=60°,

∵PA是圆的切线,

∴∠PAO=90°,

∵tan∠AOC =PA OA

,

∴PA= tan60°×1=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及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根据圆周角定理可求出∠AOC=6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已知B 港口位于A 观测点北偏东45°方向,且其到A 观测点正北风向的距离BM 的长为102km ,一艘货轮从B 港口沿如图所示的BC 方向航行47km 到达C 处,测得C 处位于A 观测点北偏东75°方向,则此时货轮与A 观测点之间的距离AC 的长为( )km .

A .3

B .3

C .3

D .3【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MAB=45°,BM=102,

∴22BM MA +22(102)(102)+,

过点B 作BD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D ,

在Rt △ADB 中,∠BAD=∠MAC ﹣∠MAB=75°﹣45°=30°,

tan ∠BAD=BD AD =33, ∴3,BD 2+AD 2=AB 2,即BD 2+3)2=202,

∴BD=10,∴3,

在Rt △BCD 中,BD 2+CD 2=BC 2,33,

∴AC=AD﹣CD=103﹣23=83km,

答:此时货轮与A观测点之间的距离AC的长为83km.

故选A.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19.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堤高BC=10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A.15m B.C.20m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Rt△ABC中,BC=10m,tanA=,

∴AC===m.

∴AB=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0.将直尺、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盘如图摆放,A为60°角与直尺的交点,B为光盘与直尺的交点,AB=4,则光盘表示的圆的直径是()

A.4 B.83C.6 D.4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连接OA、OB,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B=AC=3,∠OAB=60°,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连接OA、OB,

由切线长定理知,AB=AC=3,AO平分∠BAC,

∴∠OAB=60°,

在Rt△ABO中,OB=AB tan∠OAB3

∴光盘的直径为3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切线长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易错题型大全共20页文档

初中数学易错题 一、选择题 1、A、B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A、互为相反数 B、绝对值相等 C、是符号不同的数 D、都是负数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2a B、2b b C、2a-2b D、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A、2千米/小时 B、3千米/小时 C、6千米/小时 D、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A、1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一条直线不是平角 D、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2-1)x2-(3m-1)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当m≠3时,有一个交点 B、1 m时,有两个交点 ≠ ± C、当1 m时,有一个交点 D、不论m为何值,均无交点 = ±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d-r)2=R2,则

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代数式难题汇编及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代数式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A 、 B 表示两个不同的整式,则 A B 一定是分式 B .()2442a a a ÷= C .若将分式xy x y +中,x 、y 都扩大 3 倍,那么分式的值也扩大 3 倍 D .若35,34m n ==则253 2m n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的定义、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分式的基本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A. 若 A 、B 表示两个不同的整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A B 是分式.故此选项错误. B. ()244844a a a a a ÷=÷=,故故此选项错误. C. 若将分式xy x y +中,x 、y 都扩大 3 倍,那么分式的值也扩大 3 倍,故此选项正确. D. 若35,34m n ==则()22253 332544 m n m n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定义、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分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各定义、性质及运算法则是关键. 2.若2m =5,4n =3,则43n ﹣m 的值是( ) A .910 B .2725 C .2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法则求解. 【详解】 ∵2m =5,4n =3,

∴43n﹣m= 3 4 4 n m = 3 2 (4) (2) n m = 3 2 3 5 = 27 2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3.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 A.2a?3a=6a B.(3a2)3=27a6 C.a4÷a2=2a D.(a+b)2=a2+ab+b2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A、2a?3a=6a2,故此选项错误; B、(3a2)3=27a6,正确; C、a4÷a2=a2,故此选项错误; D、(a+b)2=a2+2ab+b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完全平方公式、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等知识,正确化简各式是解题关键.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3=a5B.a2?a3=a6C.(a2)3=a6D.(ab)2=ab2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A.a2与a3不是同类项,故A错误; B.原式=a5,故B错误; D.原式=a2b2,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5.如果多项式4x4+ 4x2+A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A不可能是(). A.1 B.4 C.x6D.8x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逐一判断各个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4x4+ 4x2+1=(2x+1)2, ∴A=1,不符合题意, ∵4x4+ 4x2+ 4不是完全平方式,

中考数学备考之平行四边形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解析(1)

一、平行四边形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cm,D为边AB中点.动点P、Q在边AB上同时从点D出发,点P沿D→A以1cm/s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点Q沿D→B→D以2cm/s的速度运动,回到点D停止.以PQ为边在AB上方作等边三角形PQN.将△PQN绕QN的中点旋转180°得到△MNQ.设四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S(cm2),点P运动的时间为t(s)(0<t<3). (1)当点N落在边BC上时,求t的值. (2)当点N到点A、B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 (3)当点Q沿D→B运动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4)设四边形PQMN的边MN、MQ与边BC的交点分别是E、F,直接写出四边形PEMF 与四边形PQMN的面积比为2:3时t的值. 【答案】(1)(2)2(3)S=S菱形PQMN=2S△PNQ=t2;(4) t=1或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当点N落在边BC上时,点Q与点B重合,此时DQ=3;(2)当点N到点A、B的距离相等时,点N在边AB的中线上,此时PD=DQ; (3)当0≤t≤时,四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四边形PQMN;当≤t≤时,四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PQFEN. (4)MN、MQ与边BC的有交点时,此时<t<,列出四边形PEMF与四边形PQMN的面积表达式后,即可求出t的值. 试题解析:(1)∵△PQN与△ABC都是等边三角形, ∴当点N落在边BC上时,点Q与点B重合. ∴DQ=3 ∴2t=3. ∴t=; (2)∵当点N到点A、B的距离相等时,点N在边AB的中线上,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11章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和变式题(无答案)

反比例函数易错题 原题: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x k 1的图象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x k 2的图象上,AC ⊥x 轴于点E ,BD ⊥x 轴于点F ,AC=2,BD=3,EF=3 10 ,则k 2-k 1= . 变式1: 如图所示是一块含30°,60°,90°的直角三角板,直角顶点O 位于坐标原点,斜边AB 垂直x 轴,顶点A 在函数y 1=x k 1(x >0)的图象上,顶点B 在函数y 2=x k 2(x >0)的图象上,∠ABO=30°,则 2 1 k k = . 变式2: 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 x k 1的图象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x k 2的图象上,AC ⊥y 轴于点E ,BD ⊥y 轴于点F ,AC =2,BD =1,EF =3,则k 1-k 2的值为 .

原题: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 x 1(x >0)的图象上,点C ,D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AC ∥BD ∥y 轴,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 2 3 ,则k 的值为 ________. 变式1: 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AC ⊥x 轴,BD ⊥x 轴,垂足C ,D 分别在x 轴的正、负半轴上,CD=k ,已知AB=2AC ,E 是AB 的中点,且△BCE 的面积是△ADE 的面积的2倍,则k 的值是________. 变式2: 点A (m ,6),B (n ,1)在反比例函数y=x k 的图象上,AD ⊥x 轴于点D ,BC ⊥x 轴于点C ,点E 在CD 上,CD=5,△ABE 的面积为10,则点E 的坐标是 . 变式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B 在双曲线y= x k (k 是常数,且k≠0)上,过点A 作AD ⊥x 轴于点D ,过点B 作BC ⊥y 轴于点C ,已知点A 的坐标为(4,2 3 ),四 边形ABCD 的面积为4,则点B 的坐标为 .

最新整理中考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推荐--初中数学经典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数学错题集

一、选择题 1、A、B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A、互为相反数 B、绝对值相等 C、是符号不同的数 D、都是负数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2a B、2b C、2a-2b D、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A、2千米/小时 B、3千米/小时 C、6千米/小时 D、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A、1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重点题)

平行四边形二次达标题 1、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长为6,其三条中位线长度总和为10,则底边长为 ______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30cm,△ABC的周长是22cm, 则AC的长为_________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过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若AB=4,BC=7,OE=3, 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是__________ 4.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序号是__________ 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④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8和6,则其边长a范围为____________ 6、如图,在?ABCD中,AB=,AD=4,将?ABCD沿AE翻折后, 7、在A B C中,AC=6cm,BC=8cm,AB=10cm,D、E、F分别是 AB、BC、AC的中点,则D E F的面积为__________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 交AD于F,再分别以B、F为圆心,大于BF的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点G,若BF=12,AB=10,则AE的长为_______ 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BC=6cm,点 P、Q分别从A、C两点的位置同时出发,点P以1cm/s的速度由 点A向点D运动,点Q以2cm/s的速度由点C出发向点B运动.则 _______秒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10、如图,△ABC的周长为28,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 垂足为Q,∠ACB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 则PQ的长为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01填空题。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3、4000米-2000米=()千米 13千米-6千米=()米 2吨+3000千克=()吨 1千米+800米=()米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8000米-2千米=()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8、()比603少289,870比582多()。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02判断题。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4、1200千克-200千克=1000。()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一秒钟。() 6、求279比260多多少?列式计算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03选择题。 1、小红的身高15()。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A、100厘米 B、280厘米 C、208厘米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A、330 B、582 C、418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A、11:30 B、11:45 C、11:35

推荐--初中数学易错题(含参考标准答案)

初中数学 易错题专题 一、选择题(本卷带*号的题目可以不做)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M/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M/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M/小时 B 、3千M/小时 C 、6千M/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不是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图像有一个交点 B 、1±≠m 时,肯定有两个交点 C 、当1±=m 时,只有一个交点 D 、图像可能与x 轴没有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A 、-1 B 、1 C 、0 D 、不存在 10、2 1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21 D 、2 1 11、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12、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这两个有理数的积,其商为0,则这两个有理数为( ) A 、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 、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D 、有一个为0 13、长方形的周长为x ,宽为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2x B 、2(x-2) C 、x-4 D 、2·(x-2)/2 14、“比x 的相反数大3的数”可表示为( ) A 、-x-3 B 、-(x+3) C 、3-x D 、x+3 15、如果0

史上最全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史上最全的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易错题及答案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 变式: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位置 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途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二是给出坐标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小数除法

初中数学易错题分类大全

初中数学易错题分类汇编 一、数与式 例题:A )2,(B ,(C )2±,(D ) 例题:等式成立的是.(A )1c ab abc =,(B )632x x x =,(C )1 12112a a a a + +=--,(D )22 a x a bx b =. 二、方程与不等式 ⑴字母系数 例题:关于x 的方程2(2)2(1)10k x k x k ---++=,且3k ≤.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 例题:不等式组2,.x x a >-??>?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B )2a =-,(C )2a >-,(D )2a ≥-. ⑵判别式 例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2231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且满足不等式121214 x x x x <+-,求实数的范围. ⑶解的定义 例题:已知实数a 、b 满足条件2720a a -+=,2720b b -+=,则a b b a +=____________. ⑷增根 例题:m 为何值时,22111 x m x x x x -- =+--无实数解. ⑸应用背景

例题: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乘船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若A、C 两地间距离为2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距离. ⑹失根 例题:解方程(1)1 -=-. x x x 三、函数 ⑴自变量 例题: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⑵字母系数 例题:若二次函数22 y mx x m m =-+-的图像过原点,则m=______________. 32 ⑶函数图像 例题: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6 -≤≤,相应的函数值 x 的范围是119 y -≤≤,求此函数解析式. ⑷应用背景 例题: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这种提高2元的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床每晚应提高_________元. 四、直线型 ⑴指代不明 ________.⑵相似三角形对应性问题 例题:在ABC BC=,D为AC上一点,:2:3 DC AC=, AC=18 △中,9 AB=,12 在AB上取点E,得到ADE △,若两个三角形相似,求DE的长. ⑶等腰三角形底边问题

最新初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带答案

初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带答案 1.已知数轴上的A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那么数轴上到A 点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为 2.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3.用代数式表示:每间上衣a 元,涨价10%后再降价10%以后的售价 ( 变低,变高,不变 ) 4.一艘轮船从A 港到B 港的速度为a,从B 港到A 港的速度为b,则此轮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5. 青山镇水泥厂以每年产量增长10%的速度发展,如果第一年的产量为a,则第三年的产量为 . 6.已知a b =43,x y =1 2 ,则代数式374by ax ay by +-的值为 7.若|x|= -x,且x=1 x ,则x= 8.若||x|-1|+|y+2|=0,则x y = . 9.已知a+b+c=0,abc ≠0,则x=||a a +||b b +||c c +|| abc abc ,根据a,b,c 不同取值,x 的值为 . 10.如果a+b<0,且b>0,那么a,b,-a,-b 的大小关系为 . 11.已知m 、x 、y 满足:(1)0)5(2=+-m x , (2)1 2+-y ab 与3 4ab 是同类项.求代数式: )93()632(2222y xy x m y xy x +--+-的值 . 12.化简-{-[-(+2.4)]}= ;-{+[-(-2.4)]}= 13.如果|a-3|-3+a=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2

(完整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易错题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测试 一、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8×34 = 6-114 = 712 ×314 = 7×97 = 1513 ×0= 35 ×15= 42×114 = 49 ×13 = 3÷13 = 15 ÷4= 4-14 = 34 -12 = 415 +1115 = 59 ×35 = 9÷0.6= 49 ×25 = 2、 解下列方程。 (1)X -27 X =1516 (2)(2+15 )X =22 15 (3)9 X -5 X =38 (4)1-29 X =35 3、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9×23 +6÷23 (2) 87×386 (3)59 ×47 +37 ÷95 (4)(49 +56 -1 3 )×18 (5)36×34 -3÷14 (6)1912 ×314 -314 (7)(14 -18 )×25 +35 (8) (52 -43 )÷56 +103

(9)(1-23 ÷23 )×1514 (10) (54 -34 ×53 )÷192 4、 列式计算。 (1)78 加上34 除16 的商,和是多少? (2)78 加上34 的和除1 6 ,商是多少? (3)3个14 的和减去6除32 的商, (4)34 与14 的差除35的2 7 ,商是多 差是多是多少? 少? 二、填空。 1、100个34 是( ); 3 5 的15倍是( )。 2、518 ×( )=( )×34 =7 8 ÷( )。 3、正方形的边长是2 5 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4、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 ,每段绳子长( )米。 5、一批黄沙150吨,用去3 5 。这道题是把( )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 吨,就是求( )。 6、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用水1 7 ,把( )看作单位“1”,( )是 ( )的1 7 。 7、每吨黄豆榨油13100 吨,25 39 吨黄豆可以榨油( )吨。 三、判断题。 1、3米的14 和1 4 米的3倍一样长。 ( )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第 18) A 1 A 2 A 3 A 4 图7 A D B C E F 易错题测试 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cm 2,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为8cm 和9cm ,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 2. 分别将下列条件中的哪两个条件组合。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①AB ∥CD ②AD ∥BC ③AB=CD ④AD =BC ⑤∠A=∠C ⑥∠B=∠D 3.如图,在 ABCD 中,E ,F 分别为AD ,CD 的中点,分 别连结EF ,EB ,FB ,AC ,AF ,CE ,则图中与△ABE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包括△ABE )共有的个数(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4.如图7,将n 个边长都为1cm 的正方形按如图7所示摆放, 点A 1、A 2、…、A n 分别是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则n 个这样 的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 A .41cm 2 B .4n cm 2 C .41 n cm 2 D .n 4 1( cm 2 5.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4,若将矩形折叠,使C 点和A 点重合,则折痕EF=_____. 6.如图,以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为对角线的四边形是( ) A .梯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矩形 7.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cm?,?如果它的中位线与腰长相等,?它的高是12cm ,这个梯形的面积_________。 8.如图1,梯形ABCD 中,AB ∥CD, EF 是中位线,EF 分别交AC 、BD 于M 、N ,若AB=8,CD=6,则MN =_______. 9.三角形的周长为a ,分别过它的三个顶点作其对边的平行线,这三条直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10.如图,杨伯家小院子的四棵小E F G H 、、、刚好在其梯形院子ABCD 各边的中点上,若在四边形EFGH 种上小草,则这块草地的形状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菱形 11、如图,在△ABD 中,∠ADB =90°,C 是BD 上一点,若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DEF 的面积为3.5,则△ABC 的面积为 . A D H G C F B E 第10题 E F 第5题 第6题 第8题 第11题

易错题及变式题精选

高三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程序如下: 提出假说: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对时间均匀变化的最简单的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由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v 的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312222123s s s t t t ===和12 v v =得出12s vt =;再应用v a t =从上式中消去v ,导出212 s at =即2s t ∝。 实验验证:由于自由落体下落的时间太短,直接验证有困难,伽利略用铜球在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上百次实验表明:312222123s s s t t t ===;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运动,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 不变,说明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相同;不断增大斜面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该比值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变大。 合理外推: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小球的运动成为自由落体,伽利略认为这时小球仍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用外推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还需经过实验验证) 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回忆理想斜面实验) 2.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6.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7.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2s 的单摆叫秒摆。 8.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 增大;相互远离,f 减少)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情况大全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

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错角、同旁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易错题及好题评析精选

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易错题及好题评析精选 一、知识点再辨析 二、易错题精选 例1 分析: 我们知道,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的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必然有最小值是0,相应的,当式子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绝对值形式最小值为0,即可解决许多问题. 解答:

例2 分析: 我们知道,平方表示两个相同的因数的积,因此,同号得正,可知其必然有最小值是0,相应的,当式子在不断变化中,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平方形式最小值为0,即可解决许多问题. 解答: 例3 有理数混合运算错误辨析 分析:

(1)错因:看到-(-4),习惯性得到4,但这里应该看作减去-4的平方. (2)错因:先算了减法,顺序出错. (3)错因:求带分数的平方,因化成假分数,分子分母分别平方,平方时,也不是将底数指数相乘. (4)错因:看到有互为倒数的项,立刻先乘,其实应该从左往右. (5)错因:除法没有分配律,应该先算括号内的. 解答: 例4 科学记数法易错精选 分析: 科学记数法,即把一个数写成a×10n(1≤a<10,n为正整数)的形式,其中,n 是原数的整数位减去1,反之,将科学记数法写成原数,则整数位比n多1.至于千,万,亿与科学记数法的关系,详见知识点4. 解答: 三、好题评析 例1

分析: 本题中,我们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乘方的意义一起分析,显然,21的三次方表示3个21相乘,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与119相乘,看作整体,问题转化为2499×212-2498×212,再用一次乘法分配律,问题迎刃而解. 解答: 例2 分析: 本题中,出现了绝对值化简,我们要考虑每个数的正负性,显然,这里有两正,两负,一正一负三种情况,注意,a正b负与a负b正,对式子结果无影响,算作一种情况. 解答: (1)a,b均为正,原式=1+1=2 (2)a,b均为负,原式=-1-1=-2 (3)a,b一负一正,原式=-1+1=0 综上,原式=0或±2. 变式 分析: 由三个数的积为正,可知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则a,b,c的正负性只可能为三个均为正或一正两负. 解答: (1)a,b,c均为正,原式=1+1+1=3 (2)a,b,c一正两负,原式=1-1-1=-1 综上,原式=3或-1. 例3

初中数学易错题(含参考答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 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初中数学 易错题专题 一、选择题(本卷带*号的题目可以不做)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不是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图像有一个交点 B 、1±≠m 时,肯定有两个交点 C 、当1±=m 时,只有一个交点 D 、图像可能与x 轴没有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