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铸锭炉技术参数123

多晶铸锭炉技术参数123
多晶铸锭炉技术参数123

附件1:JZ-460/660多晶铸锭炉技术参数

一、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介绍

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能生产520KG/660KG-800KG优质的多晶硅锭,本设备的生产量很大,能在60个小时的时间内生产出合格的硅锭。设备操作简单,直观的界面,给操作人员节省很多时间来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使用高纯度的内涂氮化硅的石英坩埚,运行过程中,通过隔热层的提升,在热场内产生温度梯度,从而由下往上定向长晶,在整个长晶过程中只有隔热层一个部件在运动,大大减少了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炉子的稳定性能。

整个工艺过程分为装料,抽真空,检漏,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冷却。装料是在喷有氮化硅涂层的石英坩埚内,在保证不破坏涂层的条件下,进行装料。装完料后开始抽真空,当压力降到0.008mbar时即可检漏,如果设备检漏通过,此时我们即可开始自动运行设备,按照配方工艺步骤运行。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一般自坩埚底部开始降温,当硅熔体温度低于熔点时,在接近坩埚底部处首先凝固,形成许多细小的核心,然后横向生长,当核心相互接触时,再逐渐向上生长,长大,形成柱状晶,柱状方向与晶体方向平行,直至所有的硅熔体都结晶为止,这样制备出来的多晶硅的晶粒大小,晶界结构,缺陷类型都很相似。对于重量为520kg的铸造多晶硅而言,硅锭尺寸一般为840*840*316mm。目前JZ-460/660炉型已被著名硅片制造厂家批量采用,稳定生产出高质量的硅锭。

二、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使用需要的环境条件(户内)

a)环境温度:20±5℃

b)环境湿度:≤ 65%(不结露)

c)地质震动要求:外界震源:当大于10HZ时,振幅小于0~0.003mm

三、我公司JZ-460/660多晶铸锭炉技术性能参数表

Pa

四、供货清单

五、变压器技术规范

1.输入

额定电压:变压器每相带3个抽头3AC380V, 3AC400V,3AC420V 额定频率:50/60HZ

电压波动范围:342V~418V

2.输出

额定容量:200KW

额定电压:3AC25V

3.其他

加热控制方式:定周期调功方式

调压方式:变压器一次侧调压

变压器结构:△/Y

控制信号:4~20mA

功率因数:0.9

六、设备布置图及土建资料

七、多晶铸锭炉安装条件:

(一)、供土建设计所有资料

1.厂方要求安装起吊高度:≥6500mm 。

2.厂房清洁度要求:密闭净化厂房(参考30-100万级根据当地风沙气候定),杜

绝可腐蚀性气体。

3.安装地基:应放置在专用混凝土基础上,混凝土厚度≥250mm,承重能力≥10

吨/㎡。

4.室内环境条件须恒温、恒湿,室温:20±5℃,相对湿度:≤65%

5.厂房应尽量远离或避开振动源、外界振源:当大于10Hz时振幅值小于

0-0.003mm。

(二)、冷却用水的要求:用水量及压力流量

1、冷却水

入口压力最大:0.45MPa

入、出口压力差:0.25MPa

入口水温:≤28℃(最好24+-1℃)

流量:160-180L/min

2、备用水(紧急情况):流量>160L/min,维持时间≥10h,

备注:停水时立即换至备用水。

(三)、铸锭炉用各种气体、压力及用量

1、氩气压力及用量

压力:0.3MPa以上

流量:能提供0-200L/min的流量

消耗量:70-75m3左右/炉

2、压缩空气

压力:0.5MPa-0.7MPa

流量:100L/min

3、氦气(可选项)

压力:0.3MPa以上

用量:6-7m3/硅锭

(四)、铸锭炉各单元用电明细

1、真空机组电源

电压:380V

频率:50Hz

功率:11.5kw

相数:3相

2、电控系统电源

电压:380V

频率:50Hz

功率:10kw

相数:3相

3、加热系统电源

电压:380V

频率:50Hz

功率:200kw

相数:3相

(五)、铸锭炉水气管路接口口径

1、配气管路接口:泄压安全阀接管口径Φ150mm

氩气接管口径 NW-16法兰

氦气接管口径 NW-16法兰 2、冷却水接口:冷却水入、出口口径Rc2″(六)、铸锭炉真空机组参数

1、真空机组

抽气速率:300L/s

主管路进气口径:Φ150mm

出气口口径:Φ76mm

辅管路进气口径:Φ16mm

焙烧炉操作规程

第二章焙烧主控操作规程 焙烧炉主控操作规程 一.主要职责及任务 1.负责把氢氧化铝焙烧成合格的氧化铝。 2.作为车间生产控制中心,是班组各项工作的中心调度,负责班组内部工作的协调,负责班组各项工作的汇总、反馈,负责对外工作的联系汇报,负责外部信息的收集及传达。班长不在时行使班长的权利,负责班长的工作。 3.负责通过计算机中心远程开启设备,调整焙烧炉各参数,使之保持正常值。 4.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技术经济指标,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填写岗位交接班记录和各项操作记录。 6.负责本岗位所有设备和环境卫生的清理及各种工器具的管理工作。二、工艺流程及原理 工业生产的湿氢氧化铝一般含有6?8%勺附着水。在焙烧过程中,当氢氧化铝受热达到100C以上时,附着水即被蒸发脱除,当温度达到225C 时,氢氧化铝先脱掉两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一水软铝石;继续加热到500C?560C时,一水软铝石又脱掉最后一个分子的结晶水,变成无水的 r-AL2O3。脱水反应式如下: 225 C AL2O3.3H2O======= AL2O3.H2O+ 2H2O

500 C ?560C AL2O3.H2O===========r-AL2O3+ H2O 在500 C?560 C温度下焙烧得到的r-AL2O3是很分散的结晶质的氧化铝,需要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才能结晶并且长大为粗颗粒。将r-AL2O3加热至900C时,它开始转变为a -AL2O3,此时转化速度很慢,提高温度则转化速度加快。在1050C?1200C下维持足够的时间r-AL2O3 才完全转变为a -AL2O3。 从成品过滤送来的氢氧化铝(含水率W 5%卸入L01给料仓(① 3000X 8200mm经棒式阀卸到电子计量给料机(DEM1480),计量后送入螺旋给料机(①600X 3200mm.螺旋给料机将氢氧化铝送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从P02顶部排出的烟气(320C )经烟道进入文丘里闪速干燥器的地步和氢氧化铝混合进行热交换,氢氧化铝附水在闪速干燥器内蒸发干燥。经干燥后的氢氧化铝被烟气、水蒸气带人P01(①3950 X 9736mm进行气固分离,P01温度大约145C。如果从P02来的烟气不足以平衡氢氧化铝附水的蒸发量, 需要采用干燥热发生器T11 来补充热量。 从P01顶部排出的含尘废气进入电收尘(BABW100m净化,由排风机(Q=252000n/H、P=8800pa将其送入烟囱排放。粉尘排放浓度小于 30mg/Nrh达到国际标准。电除尘器收下的粉尘由斜槽送入气体提升泵,再 由气体提升泵送入冷却器C03的上升管内。尾气接入系统 出风口 从P01 底部排出的干燥氢氧化铝卸入P03 的顶部排烟立管里,与P01排出的热烟气混合,在立管中氢氧化铝被预热,同时脱除结晶水,烟气和

《病理学》作业3、4参考答案

《病理学》作业1、2、3、4参考答案 第1-3章 1、举例说明病因与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得作用。 答:病因在疾病发生中得作用就是:(1)引起疾病:没有致病因素就会发生疾病。例如,没有白喉杆菌就不会引起白喉;(2)决定疾病得特异性:例如,白喉杆菌决定所患疾病就是白喉,而不就是结核病或乙型脑炎。条件就是在病因存在得前提下,促进疾病发生发展得因素。例如,结核病得病因就是结核杆菌,但多在营养不良得情况下发生,所以营养不良就是结核病得条件。 2、简述脑死亡得判断标准及认识脑死亡得意义。 答:脑死亡得判断标准就是:(1)不可逆得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2)自主呼吸停止;(3)颅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流停止。 认识脑死亡得意义:(1)充分利用死体材料,作为器官移植得供体;(2)节省人力物力;(3)伦理得许可,对死者得尊重. 3、试分析肺动脉栓塞得途径及后果。 答:肺动脉栓塞得后果取决于栓子得数量及栓子得大小:(1)栓子大多来自下肢深静脉,栓子较大,栓塞于肺动脉主干,引起猝死;猝死机制: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2)栓子较小、数量少,栓塞少数肺动脉小分支,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因为肺组织有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双重血供;(3)栓子小,但数量多,栓塞与多数肺动脉分支,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者猝死;因为栓塞与多数分支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大,引起支气管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兴奋,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呼吸阻力. 4、试分析血栓形成得条件及对机体得影响。 答:血栓形成得条件:(1)心血管内膜得损伤,从多方面启动凝血系统:①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②内膜损伤→释放组织Ⅲ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③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血小板易于粘附集聚,释放血小板因子;(2)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正常血流分层流,血小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及答案

中专病理学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学: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学科。 2、疾病: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二、填空题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方法有_活体组织学检查__、__脱落细胞学检查__、__尸体解剖___、_组织细胞培养__、_动物实验__ 4、病理过程是指__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_ 5、判断脑死亡的依据有_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___、__自主呼吸停止__、_颅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__、_脑电波消失____、__脑血液循环停止。 三、问答题 6、病理学在医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病理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它与前期的基础学科密切相关,也为后期的临床学科提供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依据,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2、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 3、增生:是指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加。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5、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 6、坏死:是指活体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坏疽:是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腐败菌感染。

8、机化: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异物等的过程。 9、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细胞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二、填空题 10、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__萎缩__、__肥大_、_增生__、__化生____.损伤主要有_变性__和_坏死__ 11、化生是指_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所取代的过程_,常见的类型_鳞状上皮化生_、_肠上皮化生_和_结缔组织化生。 12、坏死的主要类型有_凝固性坏死、_液化性坏死、坏疽 __、 __纤维素样坏死__ 13、坏死的结局包括_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和钙化__ 三、单项选择题 A型题 ( D )14、化生不可能发生于 A 结缔组织 B 膀胱粘膜上皮 C 支气管粘膜上皮 D 神经组织 E 贲门部粘膜 上皮 ( B ) 15、实质器官最容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 A 心脏 B 肝脏 C 脾脏 D 肺脏 E 肾脏 ( C )16、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用可发生 A 栓塞 B 脂肪坏死 C 坏疽 D 梗死 E 凝固 B型题 A 凝固性坏死 B 液化性坏死 C 溶解性坏死 D 干酪性坏死 E 脂肪坏死 ( D )17、肺结核可发生 ( B )18、脑梗死属于 四、多项选择题 ( BCE )19、实质细胞常见的有 A 纤维素样变性 B 玻璃样变性 C 水变性 D 粘液样变性 E 脂肪变性 五、问答题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焙烧炉烟气换热器的设计方案 概述: 本换热器有如下特点: 1、采用夹套式换热器,保持夹套内的水温,以增加凝结在换热面上沥青的流动性。 2、因采用天然气燃料,燃烧后有H2O生成,同时烟气中含SO2,,为延长使用寿命,故夹套换热面材料采用316L不锈钢。 3、烟气流动侧的烟道设有可拆开的烟道盖板,便于人工清除换热面上积沉的沥青。 4、设备参数: 设备外形尺寸: 2800(宽)×1800(高)×6000(长) 注:由4组2800(宽)×1800(高)拼装成 可回收热量:0.7MW,(热水70℃) 烟气计算总阻力:800Pa 5、附属设备:保温水箱,循环水泵,补水箱,控制系统等

一、基本概况 焙烧炉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烟气中含有的沥青2700~3500mg/Nm3,粉尘300mg/Nm3,二氧化硫80~400 mg/Nm3,要求烟气温度由140~160℃降低到90~100℃。并要求采用换热器将烟气中的热量回收,用来产生洗澡的热水及冬天采暖用热水 二、换热器设计 1、换热器结构形式确定 因沥青烟气降温后会成液态,并且会粘附在换热面上,如果粘附在换热面上的液态沥青不流动,就会附着在换热面上,从而就会使热器失效,因此如何很好的保持液态沥青在换热面上的流动性,成为该换热器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 有碳素厂在采用干法工艺(电捕尘法)进行沥青烟气治理合格后,发表作过《碳素厂沥青烟气治理系统设计》的论文。现摘取部分论述如下: 附: 沁阳黄河碳素厂所用沥青原料为山东、湖北等地产的中温煤沥青,软化点为60℃,闪点为197℃,烯点温度为218℃。沥青烟气的特点是易粘附,在一定温度之上易燃爆。在沥青烟气的收集、输送及消烟过程中,极易粘着管道及设备表面形成液态至固态沥青。固结后的沥青很难清除掉,往往造成管道堵塞、设备破坏,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题 1 。急性肾小球肾炎就是一种 A .化脓性炎B。以出血为主得炎 C.以变质为主得炎D .以渗出为主得炎E。以增生为主得炎 2 .关于肾小球肾炎得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就是 A .感染直接损伤B。过敏反应 C。体液免疫反应 D .自身免疫反应 E .细胞免疫反应 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 A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C 、膜性肾小球肾炎 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4 、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就是 A .抗原、补体 B 。抗原C、抗体 D .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 5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主要病变就是 A .内皮细胞增生与系膜基质增多 B 、系膜细胞增生与基质增多 C。系膜硬化 D .肾小管内脂质沉积 E .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 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得主要病变就是 A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B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 C.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D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E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7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主要病变特点就是 A .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 B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大量增生 C、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D .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E .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内 8 .膜性肾小球肾炎得病变特点就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 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 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 E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 9 。肾病综合征得主要表现包括 A 。高脂血症 B .严重水肿 C 。低蛋白血症 D、大量蛋白尿 E、以上都就是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 (1)

动物病理学试题集与答案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 2 因果转化规律 二、填空题 1 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 、、。 2 局部化脓菌感染时,如果机体抵抗力强病变,如果机体抵抗力弱可引 起。 3 化学性致病因素的共同特点是:、、 。 三选择题 1 缺氧时主动脉弓、颈静脉窦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此机理属于()。 A.组织机理 B.体液机理 C.神经机理 D.遗传机理 2 机体反应性包括()。 A. 种属反应性 B. 个体反应性 C. 年龄反应性 D. 性别反应性 四、判断题 1 所有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在此 过程中动物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患病动物表现出不同症状和体症,使役能力下降和经济价值降低。 2 因果转化规律: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二、填空题 1 有一定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传染性和一定的持续性; 侵入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机体反应性及抵抗力起着及重要作用 2 痊愈;脓毒败血症 3 化学性致病因素进入机体后常积蓄到一定量才引起发病;对组织器官选择性地毒害;在整 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作用。 三选择题 1 C 2 A、B、C、D 四、判断题 ×

五、问答题 1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是什么? 1、损伤与抗损伤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全过程 (1)一般情况下损伤对机体有害,抗损伤对机体有利,两者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 的方向。 (2)损伤与抗损伤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细菌性痢疾的初期,腹泻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抗损伤),继续腹泻引起脱水、酸 中毒、休克。 2 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及主导环节 疾病过程中第一原因引起某一个结果,此结果变为另一原因又引起第二个结果,这种疾 病过程中因和果交替出现的规律称为疾病过程的因果转化规律。 主导环节:因果转化链上不是所有的环节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同样作用,而有一个 环节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个环节称为主导环节。 3 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局部病变和全身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局部病变受全身的制约,同时又影响全身。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1 动脉性充血 2 静脉性充血 3 出血 4 血栓形成 5 梗死 二、填空题 1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和。 三、选择题 1 临床上铁锈色鼻液增多是()引起的。 A.慢性肝淤血 B.慢性肾淤血 C.心力衰竭 D.慢性肠梗塞 2 充血类型有()。 A.神经性充血 B.侧枝性充血 C.贫血后充血 D.出血后充血 3 当牛、羊瘤胃鼓气,马胃扩张以及腹腔大量积液时进行胃或腹腔穿刺治疗,如果放气或抽 水速度快可引起腹部()充血。 A. 神经性 B. 侧枝性 C. 贫血后 D. 遗传性 4 引起静脉性充血的原因有()。 A. 局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B. 心脏机能能障碍 C. 胸膜疾病 D. 小动脉扩张 5 属于渗出性出血的是()。 A. 点状出血 B. 斑状出血 C. 益血 D. 出血性浸润 四、问答题 1 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2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完整版)射频指标测试介绍

目录 1GSM部分 (1) 1.1常用频段介绍 (1) 1.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 1.2.1发射功率 (2) 122 发射频谱(Output RF spectrum) (4) 1.2.2.1调制频谱 (4) 1.2.2.2开关频谱 (5) 1.2.3 杂散(spurious emission) (5) 1.2.4 频率误差(Frequency Error) (6) 1.2.5 相位误差( Phase Error) (6) 1.2.6功率时间模板(PVT) 7 1.2 接收(receiver) 指标 (8) 1.2.1接收误码率(BER (8) 2 WCDMA (9) 2.1常用频段介绍 (9) 2.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9) 2.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5) 3 CDMA2000 (15) 3.1常用频段介绍 (15) 3.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16) 3.3 接收(receiver) 指标 (19) 4 TD-SCDMA 部分 (20) 4.1常用频段介绍 (20) 4.2 发射(transmitter )指标 (20) 4.3 接收指标( Receiver) (26) 1GS M部分 1.1常用频段介绍

1.2 发射(transmitter)指标 1.2.1发射功率 定义: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 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 测量目的: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 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 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测试方法: 手机发射部分由发射信号形成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控制电路三个单元组成。 GSM频段分为124个信道,功率级别为5----33dBm,即卩LEVEL5--LEVEL19共15 个级别;DCS频段分为373个信道(512----885),功率级别为0----30dBm,即LEVEL0---LEVEL15共15个级别;每个信道有15个功率等级,测试时选上、中、下三个信道对每个功率等级进行测试,每个功率等级以2dBm增减。 功率控制:由于手机不断移动,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手机的发射功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基站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向手机发出功率级别信号,手机收到功率级别信号后会自动调整自身的功率,离基站远时发射功率大,离基站 近时发射功率小。具体过程如下:手机中的数据存储器存放有功率级别表,当手 机收到基站发出的功率级别要求时,在CPU的控制下,从功率表中调出相应的 功率级别数据,经数/模转换后变成标准的功率电平值,而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经取样后也转换成一个相应的电平值,两个电平比较产生出功率误差控制电压,去调节发射机激励放大电路、预放、功放电路的放大量,从而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到要求的功率级别上。 测试指标: DCS1 800 Power con trol Nomi nal Output Toleranee (dB) for con diti ons

动物病理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动物病理生理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解释下列名词 ①疾病——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由于稳态调节紊乱, 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与 外环境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这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简 ②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中 ③病因(致病因素)——疾病发生是有原因的,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简 ④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原因和条件的科学,称为病因学。简 ⑤诱因——能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中 ⑥分子病理学——是指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时各种形态、功能、代谢变化及疾病发生的机制,即 分子病理学或称分子医学。中 ⑦疾病的转归——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终将结束, 这就是疾病的转归。中 ⑧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简 二、填空题 1、躯体上、社会上 2、分子水平 3、抗损伤 4、经济价值 5、机体内部因素(即内因)、诱因 6、物理性、机械性 7、特异性、持续性、潜伏期、有毒代谢产物 8、细菌、病毒、真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原虫、蠕虫等 9、损伤与抗损伤、因果转化、局部与整体 10、康复、死亡 三、选择题 1、A; 2、A; 3、D; 4、B; 5、C; 6、C; 7、D; 8、C; 9、D;10、A。 四、简答题 1、生物性致病因素的特点有哪些? 答: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特点:有一定选择性、有一定特异性、有一定持续性、有明显潜伏期、产生有毒代谢产物。 2、疾病的外因有哪些? 答:生物性因素,机械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

焙烧工国家职业标准概况

国家职业标准 焙烧工 (审定稿) 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拟二○○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焙烧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焙烧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控制、调节焙烧炉、煅烧炉、烧结机及附属设备等,制备熔炼炉原料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外,粉尘,有毒有害,高温,噪音。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观察、判断和计算能力,动作协调性较好,具有从事一定劳动强度工作的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中级、高级均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均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及设备 标准教室及相应的焙烧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1年以上。 ⑶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⑴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⑵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

病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萎缩,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1.D 2.D 3.D 4.D 5.E 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均称为萎缩 B 缺血或血供中断均可引起 C 实质和间质同时减少 D 间质不减少,常继发增生 E 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 2.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A 骨骼肌 B 心肌 C 脑组织 D 脂肪组织 E 结缔组织 3.关于肥大,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B 肥大的组织细胞具有代偿功能 C 组织的肥大常与增生并存 D 实质细胞肥大,间质萎缩 E 乳腺发育既属生理性肥大也是内分泌性肥大 4.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属于 A 功能性肥大 B 代偿性肥大 C 代谢性肥大 D 内分泌性肥大 E 生理性肥大 5.关于增生,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实质细胞的数目增多,伴体积增大 B 与炎症,激素和生长因子作用有关 C 过度增生的细胞有可能演变为肿瘤性增生 D 增生可导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E 增生的细胞不受机体调控,病因去除后,仍继续增生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生?6.C 7.D 8.E 9.E 10.B A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内出现肠上皮 B 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 C 食管粘膜内出现灶状胃粘膜组织 D 慢性宫颈炎时出现糜烂腺 E 骨化性肌炎时出现骨组织 7.关于细胞水肿,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A 细胞膜受损,钠一钾泵功能障碍 B 胞质疏松透明 C 细胞肿大变圆 D 细胞核增大,染色质边集 E 严重水肿,溶酶体膜破裂 8.关于脂肪变性的改变,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慢性肝淤血时,脂肪变主要位于肝小叶中央 B 磷中毒时脂肪变主要位于肝小叶周边 C 脂肪肝的脂肪变在小叶内弥漫分布 D 严重贫血所致心肌脂肪变呈虎皮斑纹 E 白喉外毒素所致心肌脂肪变呈红、黄相间 9.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可发生于结缔组织 B 可发生于血管壁 C 可发生于浆细胞 D 可发生于肝细胞 E 可发生于远曲肾小管上皮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玻璃样变性? A 高血压病的细动脉硬化 B 眼结膜间质中的蛋白质粘多糖沉积 C 胶原纤维间多量糖蛋白沉积 D 慢性肝炎的肝细胞胞质内充满不透明嗜酸性细颗粒物质 E 透明变性的结缔组织间嗜酸性细颗粒状物质 11.关于心肌脂肪变性,哪一项是错误的?11.A 12.A 13.D 14.E 15.C A 心肌脂肪浸润又称心肌脂肪变性 B 严重贫血致心肌脂肪变性称虎斑心

病理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20分) 1.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粘膜上皮可化生为 A、鳞状上皮 B、软骨 C、骨 D、肠上皮 E、移行上皮 2.风湿性肉芽肿中的坏死为 A、固缩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纤维素样坏死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3.弥漫性血管凝血时血栓为 A、延续性血栓 B、混合血栓 C、红色血栓 D、白色血栓 E、透明血栓 4.有关乙脑的主要病理变化错误的是 A、筛状软化灶形成 B、胶质结节 C、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 D、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E、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5.在肺组织,见到含有胆汁的癌巢,应诊断为: A、肝转移性癌 B、肺畸胎瘤 C、肺转移性肝癌 D、副肿瘤综合症 E、肝转移性肺癌 6.诊断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依据是 A、细胞核增多 B、粘液分泌增多 C、细胞异形性显著 D、细胞浆丰富 E、核仁明显 7.栓塞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可能来源于 A、髂动脉 B、肠系膜静脉 C、髂静脉 D、右心房 E、左心房 8.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查见恶性肿瘤细胞,说明该患者 A、已是恶性肿瘤晚期 B、已发生广泛转移 C、已发生血道转移

D、并发白血病 E、有可能发生转移 9.下述哪项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点 A、皮髓质界限模糊,肾乳头萎缩 B、肾盂粘膜粗糙,肾盂、肾盏疤痕收缩变形 C、肾包膜增厚粘连不易剥离 D、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 E、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 1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部位 A、交通支 B、左前降支 C、左冠状动脉开口处 D、右冠状动脉 E、左旋支 11.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细胞是 A、肾小球间质细胞 B、肾小球球囊脏层上皮 C、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皮细胞 D、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 E、肾小球周围纤维母细胞 12. 有关肺源性心脏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持续性动脉高压是发病环节 B、大循环淤血 C、左心肥大 D、肺广泛纤维化可引起 E、多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13. 大叶性肺炎咳铁锈色痰出现在 A、充血水肿期 B、红色肝样变期 C、恢复期 D、灰色肝样变期 E、溶解消散期 14. 良恶性葡萄胎的相同点在于 A、侵犯肌层 B、可有远隔脏器转移 C、发生阴道结节 D、可见胎盘绒毛组织 E、明显的出血坏死 15. 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为

BT测试方案_Agilent经典射频测试方案

BT测试方案_Agilent经典射频测试方案 1.1. 蓝牙的无线单元 蓝牙被定义为一种用于无线连接的全球性规范。由于它要取代电缆,所以成本要低、操作要直观而且要稳定可靠。对蓝牙的这些需求带来了许多挑战。蓝牙技术通过多种方式满足这些挑战性的需求。首先,蓝牙选择无需执照的ISM频段;其次,蓝牙的设计强调低功率和极低成本。为了在干扰非常强的ISM频段正常工作,蓝牙采用跳频技术。 蓝牙设备采用的框图有很多种。对于发射而言,在末级射频结构中采用的技术包括直接VCO 调制和IQ混合技术。在接收机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鉴频器或与模数转换结合的IQ下变频器。有许多设计可以满足蓝牙无线规范,但如果不小心行事,每种设计都会有所差异。蓝牙系统由无线单元、基带链路控制单元和链路管理软件组成。另外,还包括高层应用软件。 图1是蓝牙系统的框图,图中显示了基带、射频发射机、射频接收机等不同部分。 图1. 1.2. 蓝牙链路控制单元和链路管理 蓝牙链路控制单元,或称链路控制器,决定蓝牙设备的状态。它不仅负责功率的有效管理、

数据纠错和加密,还负责建立网络连接。 链路管理软件和链路控制器一起工作。蓝牙设备之间通过链路管理器进行通信。蓝牙设备可以工作成主设备(Master Unit)或者从设备(Slave Unit)。从设备间建立连接,同时决定从设备的省电模式。主设备可以主动与最多7个从设备同时进行通信;同时,另外200多个从设备可以登记成非通信、省电的模式。这样的一个控制区域定义成一个匹克网(piconet)。同样,不同匹克网的主设备可以同时控制一个从设备。这时,匹克网组成的网络称为散射网(scatternet)。图2描述了由两个匹克网组成的一个散射网。不属于任何一个匹克网的设备处于待机模式Standby Mode) 链路管理器在主蓝牙无线技术是一种针对无线个人区域网(PAN)的公开规范。它为信息设备之间的声音和数据传送提供有限范围内的无线连接。蓝牙无线技术使得设备之间无需电缆便可实现相互连接。与大多数无线通信系统所不同的是,蓝牙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即时组网,而不需要网络设施如基站或接入点(AP)的支持。 本测试建议书描述了用来验证蓝牙射频设计的收发信机测试方法。测试过程既有手动控制和软件自动控制,又有方便的单键测试。安捷伦科技关于蓝牙测试的解决方案清单请见附录D。本建议书适用于对射频测试有基本了解的读者。若想更多了解射频测试的基础知识,请参阅附录C推荐的阅读清单。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 df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控制回路设计 成员: 设计类型: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六日

摘要 氧化铝焙烧炉主炉温度是氧化铝焙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控制点,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燃料流量,燃料流量的大小通过阀门开度进行控制,为了达到控制目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控制回路,实现焙烧炉温度的稳定控制。氧化铝焙烧的主要工艺参数 是灼烧温度.灼烧温度的高低与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氧化铝的出厂质量,所以稳定控制氧化铝灼烧温度是保证氧化铝生产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为背景,开展了氧化铝焙烧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器件的选型。 关键词:氧化铝焙烧;器件选型;串级控制系统;PID 参数整定 组员分工: 蓝冠萍:仿真与控制回路设计、论文的撰写与排版 段秀花:仿真与控制回路设计、论文排版 蔡惠菁:论文资料汇总、论文的图片文字检查

一、氧化铝生产工艺 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与热法。目 前工业上几乎全部是采用碱法生产。碱法有拜耳法、烧结法及拜耳烧结联合法 等多种流程。 目前,我国氧化铝工业采用的生产方法有烧 结法,混联法和拜耳法三种,其中烧结法占 20.2%,混联法占 69.4%,拜耳法占 10.4% 虽然烧结法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在今年来有所提高,但是我国的烧结技术仍 处于较低水平。而由于拜耳法和烧结混合法组成的混联法,不仅由于增加了烧结系统而使整个流程复杂,投资增大,更由于烧结法系统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 不高,使得氧化铝生产的能耗增大,成本增高,降低我国氧化铝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拜耳法比较简单,能耗小,产品质量好,处理高品位铝土矿 石,产品成品也低。目前全世界90%的氧化铝是用拜耳法生产的。拜耳法的原理是基于氧化铝在苛性碱溶液中溶解度的变化以及过氧化钠浓度和温度的关 系。高温和高浓度的铝酸钠溶液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而在温度和浓度降低时则自发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沉淀,拜耳法便是建立在这样性质的基础上的。 下面两项主要反映是这一方法的基础: A l2 O3 xH 2 O ?2 NaOH ?(3? x) H 2 O ?2 NaAl (OH )4 NaAl (OH )4? Al (OH )3? NaOH 前一反映是在用循环的铝酸钠碱溶液溶出铝土矿时进行的。铝土矿中所含的一水和三水氧化铝在一定条件下以铝酸钠形态进入溶液。后一反映是在另一条件下 发生的析出氢氧化铝沉淀的水解反应。铝酸钠溶液在95-100度不致水解的稳 定性可以用来从其中分离赤泥,然后使溶液冷却,转变为不稳定状态,以析出 氢氧化铝。 拜耳法生产过程简介:原矿经选矿、原矿浆磨制、溶出与脱硅、赤泥分离与精 制、晶种分解、氢氧化铝焙烧成为氧化铝产品。破碎后进厂的碎高矿经均化场 均化后,用斗轮取料机取料入输送机进入铝矿仓,石灰石经煅烧后输送到石灰 仓,然后与循环母液经调配后按比例进入棒磨机、球磨机的两段磨和旋流器组 成的磨矿分级闭路循环系统。分级后的溢流经缓冲槽和泵进入原矿浆储槽,用 高压泥浆泵输送矿浆进入多级预热和溶出系统,加热介质可用溶盐也可用高压 新蒸气,各级矿浆自蒸发器排出的乏气分别用来预热各级预

(完整版)病理学考试肿瘤习题及答案

第6章肿瘤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下列肿瘤中,哪种肿瘤的实质常由透明细胞组成 A. 直肠腺癌 B. 肝细胞癌 C. 肾细胞癌 D. 胃粘液癌 E. 乳腺髓样癌 2. 下述有关食道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食道上段最常见 B. 鳞状上皮癌多见 C. 可见原位癌 D. 亚硝胺与食道癌发生有关 E. 可以多灶发生 3. 下列哪种肿瘤的恶性型不能归入肉瘤? A. 脂肪瘤 B. 血管瘤 C. 软骨瘤 D. 乳头状瘤 E. 纤维瘤 4. 以下不属于癌前疾病的有 A. 肝硬变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子宫平滑肌瘤 D. 结肠多发性息肉病 E. 纤维性囊性乳腺病 5. 肺癌一般不转移至 A. 脑 B. 骨 C. 心 D. 肝 E. 肾 6. 下列哪项是原位癌的主要特征 A. 是一种早期癌症 B. 未发生转移 C. 发生于子宫颈粘膜上皮 D. 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 E. 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未浸润至粘膜下层 7. 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指 A. 细胞层次增多 B. 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 C.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极性不丧失 D. 细胞局限于基底膜内 E. 不会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 8. 诊断腺癌的依据是 A. 发生于腺上皮 B. 呈结节状外观感 C. 有癌巢形成 D. 异型性明显 E. 有条索状,腺状排列 9. 下列哪项是骨肉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A. 血道转移 B. 好发于青少年 C. 发生于长骨骨干 D. 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E. 出现肿瘤性骨折 10. 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 直接蔓延 B. 淋巴道转移 C. 血行转移 D. 腹腔内种植 E. 消化道转移 11. 进展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 A. 胶样癌 B. 革囊胃 C. 息肉型 D. 溃疡型 E. 局限浸润型 12. 癌块小,恶性程度高,早期即有症状,临床上最多的是 A. 腺癌 B. 导管癌症 C. 湿疹样癌 D. 硬癌 E. 髓样癌

病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加强版(供参考)

看完考试必过! 加油吧!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 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多晶铸锭炉技术参数

附件1:JZ-460/660多晶铸锭炉技术参数 一、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介绍 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能生产520KG/660KG-800KG优质的多晶硅锭,本设备的生产量很大,能在60个小时的时间内生产出合格的硅锭。设备操作简单,直观的界面,给操作人员节省很多时间来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使用高纯度的内涂氮化硅的石英坩埚,运行过程中,通过隔热层的提升,在热场内产生温度梯度,从而由下往上定向长晶,在整个长晶过程中只有隔热层一个部件在运动,大大减少了故障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炉子的稳定性能。 整个工艺过程分为装料,抽真空,检漏,加热,熔化,长晶,退火,冷却。装料是在喷有氮化硅涂层的石英坩埚内,在保证不破坏涂层的条件下,进行装料。装完料后开始抽真空,当压力降到0.008mbar时即可检漏,如果设备检漏通过,此时我们即可开始自动运行设备,按照配方工艺步骤运行。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一般自坩埚底部开始降温,当硅熔体温度低于熔点时,在接近坩埚底部处首先凝固,形成许多细小的核心,然后横向生长,当核心相互接触时,再逐渐向上生长,长大,形成柱状晶,柱状方向与晶体方向平行,直至所有的硅熔体都结晶为止,这样制备出来的多晶硅的晶粒大小,晶界结构,缺陷类型都很相似。对于重量为520kg的铸造多晶硅而言,硅锭尺寸一般为840*840*316mm。目前JZ-460/660炉型已被著名硅片制造厂家批量采用,稳定生产出高质量的硅锭。 二、JZ-460/660型多晶铸锭炉使用需要的环境条件(户内) a)环境温度:20±5℃ b)环境湿度:≤ 65%(不结露) c)地质震动要求:外界震源:当大于10HZ时,振幅小于0~0.003mm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 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7512997.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病理学全册各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 二、名词解释 1.病理学 2.疾病 3.植物人 4.不完全康复 5.健康 四、简答题 1.病理学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如何? 2.活体组织检查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何种作用? 3.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五、论述题 1.以外伤性失血为例,论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 2.为什么对于临床死亡期的病人必须进行积极抢救?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1.答: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 2.答: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3.答:有些患者大脑皮层功能已不可逆,仅在人工呼吸和人工起搏的条件下处于皮层下生存状态,称为植物人。 4.答:是指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已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但体内仍遗留一定的病理状态。 5.答:是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完整而协调,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与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保持协调,维持躯体、精神和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四、简答题 1.答:病理学属现代医学基础学科,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学是学习临床医学的必要基础,为临床各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2.答:能及时、准确地对患者得出疾病诊断;可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对手术中患者,选用快速冰

冻切片法,判断良、恶性病变,可帮助手术医生选择手术方式、决定手术范围。 3.答:全脑功能不可逆地永久的停止。判断脑死亡的标准包括:①不可逆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②自主呼吸停止;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停止。 五、论述题 1.答:疾病时机体发生的变化受因果转化规律支配。如外伤大量出血、血压下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加深血液循环障碍,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可由机体代偿功能或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阻断上述恶性循环,促使疾病趋于好转。 2.答:临床死亡期是可逆的,一般为6分钟左右。这时细胞仍有最低水平的代谢,如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患者有复活的可能。除非在人工呼吸等一切抢救措施无效,进入脑死亡后,方可宣布死亡。第二章细胞、组织的损伤、修复与适应 学习要点 内容要点 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萎缩: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体积缩小可伴有细胞数量减少,也常继发间质增生而体积增大,即假性肥大。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其中鳞状上皮化生是最常见的一种化生。 变性: 1.细胞水肿 肉眼:病变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色较苍白,混浊无光泽。 镜下:实质细胞肿大,胞浆稀疏淡染、出现许多微细的颗粒,H-E染色呈淡红染。 电镜:肉质网扩张、核蛋白体脱失、线粒体肿张、峭变短、变少甚至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