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试验项目、方法手册

可靠性试验项目、方法手册
可靠性试验项目、方法手册

可靠性试验项目、方法、条件

引出端强度(B3分组)试验

1.0 目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元器件主体的连接在正常装配和修理过程中承受弯曲力的能力。

2.0 引用标准

GB/T 4937-1995 Ⅱ1.2 弯曲。

GB/T 2423.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Ub:弯曲试验。

3.0 试验程序

3.1 固定试验样品主体,使引出端处于试验样品正常使用位置,其引出端的轴向处在垂直方向,然后在试验样品引出端的末端悬挂施加弯曲力的砝码,其数值执行相应产品详细规范规定(弯曲力数值选取见弯曲力数值对应表的规定)。

3.2 将试验样品主体在2s~3s的时间内,在垂直平面内倾斜大约90°,然后以同样的时间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操作即为一次弯曲。在同一方向弯曲二次,中间不中断。如图示。

3.3 受试引出端数目按相应产品详细规范规定。

4.0 最后检测

进行外观检查,检验要求极限按相应产品详细规范规定。

5.0 注意事项

5.1 在试验样品主体和施力点之间不得放置可能影响曲率半径的装置。

5.2 引出端应向其最宽平面垂直弯曲。

一次弯曲

两次弯曲

弯曲力数值对应表:

可焊性试验(B4分组)方法:

1.0 目的

评价元器件引出端在装配焊接过程中的可焊性能。

2.0 引用标准

GB/T 4937-1995 Ⅱ2.1 可焊性。

GB/T 2423.28-82 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a导线和引出端的可焊性。

3.0 试验准备

3.1 试验样品的准备

3.1.1 待测试验样品的表面如同“刚接收”的情况一样,并且在此之后不应被手指接触或受到其它污染。

3.1.2 在进行可焊性试验之前,试验样品不应进行清洁处理。

3.2 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

3.3 焊槽的说明

焊槽的深度不应小于40毫米,其容积不应小于300毫升。焊槽中应盛有焊料[16×12mm非活性树脂的(松香)锡铅合金],在试验之前槽中焊料的温度为235℃±5℃。

3.4 助焊剂中:乙醇松香液

4.0 试验程序

4.1 用一块合适的材料把熔融焊料的表面刮得清洁光亮(在每次试验之前均应按此要求做),试验应在刮后立即进行。

4.1 在试验室温度下,将被试验的引线端浸渍到焊剂中,过多的焊剂可以用挂适当时间的方法滴干。

4.2 以25±2.5毫米/秒速度将引出端浸入槽内即浸渍,元器件的本体应与焊料保持1.5mm的距离。在引出端在槽内保持浸渍状态的时间为2.0±0.5秒后,将试验样品以25±2.5毫米/秒的速度取出。

5.0 最后检测

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润湿表面应覆盖一层平滑而光亮的焊料涂层为合格。如果散布缺陷,如针孔或未浸润面积的痕迹不大于5℅而且不集中在一处为合格。

快速温度变化试验(B5分组)方法

1.0 目的

把试验样品交替暴露于低温和高温空气中,使其经受温度快速变化的影响,以确定元件经受环境温度迅速变化的能力。

2.0 引用标准

GB/T 4937-1995 Ⅲ1.1 快速温度变化:两箱法。

GB/T 2423.22-87 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a:规定转换时间的快速温度变化试验。

3.0 试验设备的说明

3.1 试验箱

3.1.1 应有一台低温箱,一台高温箱,两箱放置的位置应能使试验样品于规定时间内从一个箱转移到另一个箱,转换方法可以是手动或自动的。

3.1.2 试验箱中放置样品的任一区域内应能保持试验所规定的空气温度。

3.1.3 箱内空气的绝对湿度不应超过20g/m3。

3.1.4 高温箱箱壁温度不应超过试验规定温度(以绝对温度K计)的3%,低温箱箱壁温度不应超过试验规定温度(以K计)的8%,这一要求适用于整个试验箱内壁,试验样品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加热和冷却元件之间不应存在直接辐射。

3.1.5 试验箱的容积和空气速度应满足在放入试验样品后,箱内空气温度恢复到规定容差范围的时间,不超过试验暴露时间的10%。

3.1.6 箱内空气应流通,试验样品附近测得之空气速度应不小于2m/s。

3.2 试验样品的安装架和支撑件

安装架或支撑件的热传导应是低的,使试验样品实际上是被隔热的。当几个试验样品同时试验时,应使各试验样品之间及试验样品和箱壁之间的空气能自由流通。

4.0 严酷程度

试验低温T A:-55℃±3℃试验高温T B:-150℃±3℃

循环次数:10次试验时间t1:10m±2s 转换时间t2:2~3min

5.0 试验过程

5.1 试验样品应在不包装、不通电状态进行试验。

5.2 低温箱内温度预先调节到要求的低温T A,然后把试验样品放入箱内。

5.3 低温箱的温度应在T A下保持(从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的瞬间算起,包括放入试验样品后箱内温度恢复到T A所需的时间)。

5.4 试验样品从低温箱中取出,以转换时间t2转移到高温箱中。

5.5 高温箱的温度应在T B下保持规定试验时间t1(从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的瞬间算起,包括放入试验样品后箱内温度恢复到T B所需的时间)。

5.6 把试验样品从高温箱中取出,以转换时间为t2转移到低温箱中,进行下一个循环。

5.7 每一个循环由两个试验时间t1和两个转换时间t2

箱内温度 ℃

T B

T A

A-第一个循环开始;B-第一个循环终了和第二个循环开始

5.8 试验样品应按5.2~5.7项经受10次循环。在试验进行t 1后,若不能立即开始从低温到高温或从低温的的下一个转换,则可把试验样品保留在低温箱或高温箱中(以低温箱更好些)。 5.9 最后一个循环结时,试验样品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2h 后进行测试。

6.0 最后检测

测试项目及条件见相应产品详细规范,并在30分钟内测完,参数超标为失效。

湿热循环试验方法(B5分组)

1.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变湿热试验的试验程序、严酷等级和对试验箱的基本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电工电子产品或材料在温度循环变化、产品表面产生凝露的湿热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适应性。

2.0 引用标准

GB 2424.4 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3.0 对试验箱的要求

3.1 工作空间内应装有监控温、湿度条件的传感器。

3.2 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应能按试验程序和图的说明,在25±3℃与选定的高温之间循环变化;温度变化速率和温度容差应满足试验程序和图的要求。

3.3 工作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应能满足第5.2.3条和图的要求。

3.4 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应均匀,并尽可能与温湿度、传感器处的条件一致。

3.5 试验设备加热元件的辐射热不应直接作用于受试试验样品上。

3.6 使用直接与水接触产生湿度的加湿法时,在试验中水的电阻率应保持不低于500Ω.m。

3.7 凝结水应不断排出工作室外,未经纯化处理不得再次使用。

3.8 试验箱内壁和顶部的凝结水不应滴落到试验样品上。

3.9 试验样的性能及电气负载不应明显地影响工作空间内的温、湿度条件。

4.0 严酷等级

高温温度:55℃,试验周期:6天。

5.0 试验程序

5.1 初始检测

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对其电气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测。

5.2 试验条件

5.2.1 将无包装、不通电的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的工作空间内。

如试验样品安装方式特殊,需配安装架时,样品架的热传导系数应尽可能低,使试验样品实际上是绝热的。

5.2.2 在温度为25±3℃、相对湿度为45%~75%的条件下,使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之后,在1h内将工作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升高到不小于95%。

5.2.3 按下图的规定,使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在24h内循环变化:

a.升温阶段:在3±0.5h内,将工作空间的温度连续升至本标准规定的高温值,升温速率应限定在下图的阴影范围内。在该阶段,除最后15min相对湿度可不低于90%外,其余时间的相对湿度都应不低于95%,以便使试验样品产品凝露。但大型试验样品不得产品过量的凝露。

注:试验样品上产生凝露,意味着试验样品的表面温度低于工作空间中空气的露点温度。

b.高温高湿恒定阶段。将工作室的温度维持在55±2℃的范围内,直到从升温阶段开始算起满12±0.5h 为止。

在该阶段,除最初和最后15min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外,其余时间均应为98±3%。

c.降温阶段。将工作空间的的温度在3至6h内由55±2℃降至25±3℃。降温速率应限定在下图规定的阴影范围内。应该注意的是,在降温开始后的1.5h内的降温速率是在3h±15min内,温度由55±2℃降至25±3℃的降温速率。在该阶段,相对湿度有两种变化方式:

90 80 70 60

温度 ℃

变化1:除最初15min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外,其余时间均应不低于95%。 变化2:允许相对湿度不低于85%。

d.低温高湿恒定阶段。将工作空间的温度维持在25±3℃,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5%,直至从升温阶段开始算起满24h 为止。

5.5 最后检测

最后检测应在恢复阶段结束后立即进行,并在30分钟内测完。检测参数为I CBO(1)、hFE(1) 、hFE(2),

55

25

电耐久性试验(B8分组、C8分组)方法

1.0 目的

评价元器件在长时间的电应力作用下的耐久性。

2.0 引用标准

GB/T 4587-94 第Ⅴ章 接收和可靠性

3.0 安装条件

3.1 环境额定的器件

管壳与电接点或支承点之间的引线长度最好不少于5mm ,引线长度小于5mm 的器件。支承点所处的温度应不低于环境温度。 3.2 管壳额定的器件

器件应安装得能保持规定的管壳温度。

试验时间: 168+16

-10h (B8分组)

1000+36

-30h (C8分组)

5 最后检测:

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小时后,在4小时内测量电参数(按相应产品详细规范要求),参数超标为失效。

拉力试验(C3分组)方法

1.0 目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的连接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承受轴向拉力的能力。

2.0 引用标准

GB/T 2423.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3.0 试验程序

3.1 将试验样品主体固定,使其引出端处于正常位置,按相应产品详细规范规定的拉力数值(数值计算对应表见下),沿轴向施加到引出端上,并作用在离开试验样品主体的方向。

3.2 该拉力应逐渐施加(没有任何冲击),然后保持10s±1s。

拉力数值对应表:

4.0 最后检测

试验样品无损伤为合格。

耐焊接热试验(C4分组)方法

1.0 目的

确定试验样品承受由焊接产生的热应力的能力。

2.0 引用标准

GB/T 4937-1995 Ⅱ2.2 耐焊接热。

GB/T 2423.28-82 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b:元器件耐焊接热的能力。

3.0 焊槽的说明

焊槽的深度不应小于40毫米,其容积不应小于300毫升。焊槽中应盛有焊料[16×12mm非活性树脂的(松香)锡铅合金],在试验之前槽中焊料的温度为260℃±5℃。

3.4 焊料:锡铅合金

4.0 试验程序

4.1 用一块合适的材料把熔融焊料的表面刮得清洁光亮(在每次试验之前均应按此要求做),试验应在刮后立即进行。

4.2 在试验室温度下,将被试验的引线端浸渍到焊剂中,然后再以纵轴方向浸渍到焊槽中去,引出端的浸渍点应至少离开槽壁10毫米,在引出端在槽内保持浸渍状态的时间为10±1秒后,将试验样品取出。

5.0 最后检测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恢复30分钟,然后进行电参数测试(见相应产品详细规范)。参数不合格为失效。

加速稳态湿热试验(C7分组)方法

1.0目的

评价非空腔或环氧密封空腔器件耐湿热退化能力和加偏压下湿热的影响。

2.0 引用标准

GB/T 4937-1995 Ⅲ,5B 加速稳态湿热

3.0 试验箱说明

3.1 试验箱的温度和湿度可用安置在工作区内的传感器进行监控。

3.2 工作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均匀的,且维持在规定温度的±2℃和规定相对湿度的±5%。

3.3 冷凝水需连续地从箱内排出,未净化以前不得重复使用。

3.4 冷凝水不能滴在样品上。

3.5 所用水的电阻率应不低于500Ωm。

4.0

5.0 试验程序

5.1 将试验样品放置在箱体内距表面至少30mm处,且不受发热体的热辐射。

5.2 在整个试验持续时间内将偏置电压(VCB见详细规范规定)加在样品上。

(3)反偏电压VCB:在产品详细规范中规定。

(4)试验时间:168±16小时

6.0 最后检测

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小时后在8小时内测量电参数。

5、失效判据:参数超标。

高温贮存试验(C9分组)方法

1.0 目的

评价元器件在长期高温条件下的使用适应性及耐久性。

2.0 试验条件

贮存温度(Tstg (max )):150 0

3 ℃

贮存时间:1000+36

-30h

3.0 最后检测

在常温度下恢复2小时后,在4小时内进行电参数测试。

4.0 失效判据:参数超标。

间歇工作寿命试验(C13分组)方法

1.目的:评估大功率器件耐温度剧变和电应力突变能力。

2.试验设备:ELE-C型多功能综合试验台。

3.试验条件:(1)温差ΔT:60℃

(2)下限温度TL:25±5℃

(3)T通电:1分

(4)T断电:2-3分

(5)试验次数:5000次

4.最终检测:在常温条件下恢复2小时后,进行Rth热阻测试。

5. 失效判据:参数超标。

高压蒸煮试验方法(非详细规范中要求的项目)

1.目的:采用加速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评价元器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密封性和耐湿性。

2.试验设备:HA-24D型高压蒸煮仪。

3.试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只能按设备设定值

(1)温度:121℃

(2)压力:1.2K gf∕cm2

(3)时间:按具体要求增加或减少小时数

4.最后检测:将样品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小时后在4小时内进行电参数测试。

标志耐用久性试验(C11分组)

1.0 目的

评价元器件外壳上的标记或涂层经受下面规定的清洗浸渍时,受溶剂影响的程度。

2.0 引用标准

GB/T 2423.30-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XA和导则:在清洗剂中浸渍

3.0 试验装置

不受溶剂化学影响的容器。

5.0 试验采用的溶剂

B型溶剂:R113(70±5℅)和异丙基酒精(30±5℅)的混合物。

C型溶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6.0 溶剂温度:

对B型溶剂:23±5℃

对C型溶剂:55±5℃

7.0 试验方法

7.1 将试验样品在规定的溶剂温度下,完全浸渍到规定的一种溶剂中,浸泡5±0.5分钟;

7.2 将试验样品从溶剂中取出以后,待试验样品干燥后(至少5min),然后用浸湿溶液的脱脂棉擦拭器件标志区域擦10次(反正方向各五次)。

8.0 失效判据:标志不清晰。

易燃性试验(C12分组)

1.0目的

确定塑料封装器件是否由于过负荷引起内部发热而燃烧。

2.0 试验条件

1)内部功率达到25℃时的最大额定功耗的5倍;

2)器件开路、短路或器件的阻值上升以致不能再进一步增加功耗的程度。

3.0 失效判据

器件冒烟或燃烧。

可靠性实验室工作规划.doc

可靠性实验室工作规划 一、可靠性实验室的目的 1、通过对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能准确定位和量化我司产品适应使用环境的能力及衡量产品质量等 级。 2、评估我司产品的可靠性并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 3﹑通过可靠性试验,能为产品的设计或升级、改良提供客观的证据和建议。 4﹑为产品的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及新产品定型试验提供测试平台。 二、试验项目及内容 1﹑EMS(电磁抗扰度)相关试验项目及内容 ⑴群脉冲抗扰度试验 根据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第4.13.3条规定,电气控制设备应通过电源端2KV,信号和控制端1KV的电快速群脉冲干扰试验。此项试验属于常规EMS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验证产品对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切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跳等的各种类型瞬态骚扰的抗扰度。具体试验标准参考GB/T 17626.4-199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标准(EFT)的要求。 ⑵静电抗扰度试验 根据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第4.13.3条规定,电气控制设备应通过空气放电8KV及接触放电6KV的静电放电试验。此项试验属于常规EMS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验证产品对来自外界的各种类型的静电放电(可能由人体或其它物体产生)的抗扰度。具体试验标准参考GB/T 17626.2-1998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标准(ESD)的要求。 ⑶ 1.2/50us及8/20us组合波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根据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第4.13.3条规定,电气控制设备应通过线对线1KV,线对地2KV的组合波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此项试验属于常规EMS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验证

CTI华测检测可靠性实验室介绍

CTI Reliability Laboratory CTI Reliability Laboratory Introduction

Reliability Laboratory Machinery Surface Analysis Climate y C H L Mechani Mechan A Constant Te Humidity Dam Speedy Ther Solar Rad Gas Corr IP HA Cross Coating Tin Whiske Sold Cros Comp C Low / High cal Vibrati ical Shock Bump Drop Abrasion emperature mp Heat Temperat mal Shock diation \UV rosion\Sal ALT&HASS s Section g Thicknes er Observa derability ss-cut Tap ponent Ana Code h Temperat on k e and ture k V t Fog S ss ation e alysis ure

Speedy Temperature Change Test Model:ESPEC QW0470W10 Temperature Scope: -70℃-150℃ Change Speed:20℃/min Change Speed Humidity:25%RH~98%RH Equipment Size:700*750*700mm

Thermal Shock Test Model:ESPEC TSG0765W Temperature Scope: -65℃-150℃ T t S65150 Temperature Resume Time≤5min Equipment Size:410*460*370mm g g Bracket Max. Loading:30kg

晶圆封装可靠性实验项目

可靠性试验项目 项目 参考标准 检测目的 预处理PRE JESD22-A113F 模拟贴装产品在运输、贮存直到回流焊上整机受 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变化的影响。此试验应在可 靠性试验之前进行,仅代表产品的封装等级。 湿气敏感等级试验MSL IPC/JEDEC J-STD-020 确定那些由湿气所诱发应力敏感的非气密固态 表面贴装元器件的分类, 以便对其进行正确的封 装, 储存和处理, 以防回流焊和维修时损伤元器 件。 稳态湿热THT GB/T2423.3 JESD22-A101 评定产品经长时间施加湿度应力和温度应力作 用的能力。 温度循环TCT JESD22-A104 GB/T 2423.22 评定产品封装承受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能力, 以及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交替变化的影响。 高温试验HTST GB/T 2423.2 JESD22-A103 评定产品承受长时间高温应力作用的能力。 低温试验LTST GB/T 2423.1 JESD22-A119 评定产品承受长时间低温应力作用的能力。 高压蒸煮PCT JESD22-A102 评定产品封装的抗潮湿能力。 高速老化寿命试验(u)HAST JESD22-A110 JESD22-A118 评定非气密性封装在(无)偏置条件下的抗潮湿能 力。

回流焊Reflow JESD22-A113 评定产品在回流焊接过程中所产生之热阻力及 效应。 电耐久BURN-IN GB/T 4587 评定器件经长时间施加电应力(电压、电流)和 温度应力(产品因负载造成的温升)作用的能力。 高温反偏HTRB GB/T 4587 JESD22-A108 评定器件承受长时间电应力(电压)和温度应力 作用的能力。 耐焊接热SHT GB/T 2423.28 JESD22-B106 评定产品在其焊接时的耐热能力。 可焊性Solderability GB/T 2423.28 EIA/IPC/JEDEC J-STD-002 评定产品的可焊性能力。 锡须生长 Tin Whisker Test JESD201 JESD22-A121 评定产品承受长时间施加温湿度应力作用下锡 须生长情况。 电性测试Electrical Test GB/T 4589.1 GB/T 4587 GB/T 4586 GB/T 4023 GB/T 6571 评定产品电性能力。主要针对分立器件产品测 试。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项目要求设备及注意事项

电力变压器预防性试验项目 说明要求设备注意事项

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说明 它是变压器试验的关键项目.是考核主绝缘抗电强度的基本措施。对变压器绕组连同套管一起进行超过额定电压一定倍数的工频交流试验电压,持续时间l min的交流耐压试验。其目的是用比运行情况更为严酷的条件下检验变压器绕组的绝缘水平。 交流耐压试验属于破坏性试验,因此,必须在其他绝缘试验都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绝缘击穿与损坏事故。 变压器绕组绝缘经过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就可以投入运行。 试验要求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注:1 上表中,变压器试验电压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 1094.3规定的出厂试验电压乘以0.8制定的。 2 干式变压器出厂试验电压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干式电力变压器》GB 6450规定的出厂试验电压乘以0.8制定的。 额定电压11OkV及以上的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

试验设备 YD系列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注意事项 (1)检查试验接线确保无误,被试变压器外壳与非加压绕组应可靠接地,瓦斯保护应投入,试验回路中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应整定正确、可靠。 (2)对变压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在绝缘油处于静止状态,气泡充分逸出后才能进行。否则在耐压试验过程中会引起放电,造成判断上的困难。3~10kv的变压器油需静止5h以上,110kV 及以下变压器油静止24h;220kv变压器油静止48h;500kv变压器油静止72h,以避免耐压时造成不应有的绝缘击穿。 (3)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套管、入孔等所有能放气的部位都应打开充分排气,以避免由于残存空气而降低绝缘强度,导致击穿或放电。 (4)在试验过程中·升压速度应均匀.当电压升至40%试验电压以上时,应保持每秒3%试验电压上升;降压应迅速,但避免在40%试验电压以上突然切断电源。 (5)三相变压器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不必分相进行,但同侧绕组的三相引出线端必须短路后才能试验,否则可能损害变压器绕组的绝缘。

质量-例行实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

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要求文件编号:XXXXX-0012 版本:A / 0 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的要求,确定试验用样品的领用,归还及处理方法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泰丰公司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首批生产的产品、批量生 产的产品以及售后反馈质量较差的产品 3. 职责:品管部例行试验室负责做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并负责领用、归还试验用样品,成仓、生 产部协助,售后服务部统一处理经过可靠性试验的样品 4. 试验项目: 4.1.1 环境试验项目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振动试验、恒定湿热试验、跌落试验、压强试验 4.1.2可靠性试验项目包括:叉簧寿命试验、按键寿命试验、铃声寿命试验、MTBF(平故障工作时 间)试验 5. 试验要求 5.1 例行试验室对需做试验的样品,按照《泰丰环境试验及可靠性试验品质标准》进行相关试验, 在记录本和白板上记录试验样品的名称、型号、样品来源、试验项目、试验开始及结束时间、日期等。 5.2 例行试验室需对试验前样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并记录检测数据及情况。 5.3 新产品开发样机、工程样机、试产样机做完环境试验后做可靠性试验。 5.4 首批生产的产品抽取5台样机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靠性试验。 5.5 成熟机型累计生产10万台,抽5台样品做环境试验后,从中再抽取2台做可靠性试验。 5.6 批量生产过程中,因更换物料可能影响到产品性能的,抽5台做环境试验。 5.7 技术服务部反映差的话机,品管针对不良项目安排做例行试验和相关可靠性试验。 5.8 如试验不合格,由开发、工程部分析原因,加以改进,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再行试验。新开 发产品只有通过例行试验和可靠性试验,才能投入批量生产。对于已生产入库的话机,由品 管裁决是否需要返工。 6. 试验方法:参见实验室相关测试规范。 7. 试验用话机的管理 7.1 开发、工程样机试验完立即归原部门,并由原部门管理。 7.2 例行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线或成品仓库借用,试验完立即归还。 7.3 可靠性试验用话机凭品管部经理签名的借条从生产经或成品仓库借用,可靠性试验完后,实 验室对话机作上标记,由品管发文通知计划安排返工,工程出返工方案,返工合格后再入成 品仓库 生效日期:2002.4.20 第 1 页共1 页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 test code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DL/T 59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6-09-25批准 1997-01-01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中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焜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浅谈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应用(一)

浅谈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应用(一) 摘要:本文就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现状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及其研究的内容,对软件可靠性工程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应用进行了重点说明,并提供了成功应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典型案例,指出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随着功能的增强,因而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与软件直接相关。例如AFTI/F-16飞机首航因软件问题推迟一年,事先设计的先进程序无法使用;海湾战争中F/A–18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500次故障中,软件故障次数超过硬件。软件可靠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基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模、估计、度量及管理,软件可靠性工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1.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可靠性问题获得重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软件危机被广泛讨论,软件不可靠是造成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1972年正式提出Jelinski—Moranda模型,标志着软件可靠性系统研究的开始。在70年代.软件可靠性的理论研究获得很大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数十种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是软件容错的研究。在80年代,软件可靠性从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工程化。进入90年代后,软件可靠性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领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分支。 1.3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弄清软件为什么会出现故障或失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减少导致软件故障或失效的隐患,且一旦出现软件故障或失效,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但是软件是开发出来的,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软件也是开发出来的,因此,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可靠的软件。而有了软件,又该如何检验其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又一个问题。 2、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项目开发计划及需求分析阶段 在项目开发计划阶段需根据产品具体要求作出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明确项目的目的、条件、运行环境、软件产品要求、人员分工和职责及进度,并估计产品的可靠性。需求分析阶段要根据项目开发计划阶段确定软件开发的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其它任务,并设计软件程序的基本流程、软件结构、模块的定义和输入输出数据、接口和数据结构等同时应对项目开发计划阶段作出的可靠性预计进一步细化形成可靠性需求,建立具体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可靠性工作一般应如下安排: ⑴确定功能概图 所谓功能概图就是产品的各种功能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概率。为确立功能概图必须定义产品的功能,功能定义不但包括要完成的任务,还包括影响处理的环境因素。 ⑵对失效进行定义和分类 这里应从用户的角度来定义产品失效,将软件和硬件失效及操作程序上的失效区分开,并将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⑶确定用户的可靠性要求 在这个阶段应由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可靠性师、测试人员及用户方代表可靠性评估小组共同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可靠性来确定软件的可靠性。

发电机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学习资料.

发电机预防性试验项目 1.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及极化指数的测定(小修及大修前、后试验) 测量定子绝缘的绝缘电阻是检查发电机绝缘状态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1)水内冷定子绕组用专用兆欧表。 (2)200MW及以上机组推荐测量极化指数R10min/R1min。 (3)注意事项:测量前后,将被试物对地充分放电,放电时间至少5分钟,如果不放电或放电不充分,不仅直接影响绝缘电阻与吸收比的测量结果,而且会影响人身与试验设备的安全;兆欧表放置在远离大电流导体或磁场干扰的地方,避免环境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 (4)测量方法:测量发电机的某相绕组对地绝缘,其他非被试相应接地。将对地端子“E” 接到发电机的接地端,将线路端子“L”接到发电机出线端,发电机定子各相绕组应首尾短接,非被试相应短路接地,将汇水管和屏蔽端子“G”相连接。 合格标准 对所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与吸收比应进行纵横比较分析,即本次试验结果与历次试验记录的比较、各相间互相比较、与同类发电机比较以及各个试验项目的综合比较。 在GB50150-1991与Q/CSG10007-2004标准与规程中作如下规定: (1)各相绝缘电阻值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 (2)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分相测得的吸收比不小于1.3或极化指数不小于1.5 ;对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小于1.6或极化指数不小于2.0;水内冷发电机的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自行规定,原则上吸收比不得小于1.3。 (3)测量的汇水管及引水管的绝缘电阻应符合厂家的规定。 用1000V兆欧表测量汇水环对地绝缘电阻值,在无存水时测量其值不小于1MΩ;在通水时测量其值不小于30kΩ。 (4)对于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绝缘电阻值需进行比较时应进行作温度换算。 (5)若绝缘电阻降低至初次(交接或大修时)测得结果的1/3以下时,应查明原因,设法处理。 2.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的测量(大修中试验) 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检查断股、接头焊接质量、套管引出线接触不良等; 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电桥法 (2)用具有5位数字、精度0.1级的双臂电桥式微欧计(如QJ19、QJ44型电桥) (3)电压表电流表法(直接降压法) (4)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可将三相绕组串联,通以同一电流,分别测各相的电压降。(5)为减少因测量仪表不同而引起误差,每次测量采用同一电流表、电压表或电桥。(6)由于定子绕组的电感很大,防止由于绕组的自感电势损坏表计,待电流稳定后再接人电压表或检流计。在断开电源前应先断开电压表或检流计。 (7)测量时,电压回路的连线不允许有接头,电流回路要用截面足够的导线,连接必须良好。 (8)准确地测量绕组的温度。 (9)应在冷状态下进行测量,并折合至同一温度进行比较。

《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2020 课程英文名称:Reliability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致使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从与时间无关的性能参数发展到与时间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即要求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机电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推行可靠性技术迫在眉睫。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等知识; (2)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可靠性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可靠性工程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可靠性概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等基本原理,熟悉计算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可靠度等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 可靠性试验的类型、试验方案设计等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可靠性基本概念、可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等基本知识。 (六)课程考核方式

可靠性工程B卷-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B ) 1. 一种设备的寿命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假如其平均寿命为3700小时,试求其连续工作300小时的可靠度 和要达到R *=0.9的可靠寿命是多少? 2. 如果要求系统的可靠度为99%,设每个单元的可靠度为60%.需要多少单元并联工作才能满足要求? 3.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4.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5. 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010=λ小时 ①并联系统. ②串联系统. ③ 理想开关条件下的储备系统:1=SW λ,储备部件失效率/.*010==λλ小时.

6. 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 7.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解:100台电视机的总焊点有 1001000105 ?= 一个焊点相当一个产品,若取 ?t =1000 小时,按定义: 8.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9. 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010=λ小时 ①并联系统. ②串联系统. A C D B E 0.90.90.9 0.90.9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项目-(全)-16750-1-to-5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项 目-(全)-16750-1- t o-5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进军国际AM/OEM市场汽车电子可靠度验证势在必行 2009/5 ISO 16750攸关汽车电子装置验证要求,因此国内业者欲跨足汽车电子后装(AM)或者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市场,对本身开发产品所需之环境可靠度验证不可轻忽。 ISO 16750道路车辆电机电子设备环境条件/试验 ISO 16750标准共分为五个部分,除第一部分通则之外,其余四个部分分别为电力负载、机械负载、气候负载及化学负载,另外,针对其电源系统分可适用于12伏特(乘客车)及24伏特(商用车)两类,而碍于篇幅限制,本文将仅针对使用占比较大之乘客车(Passenger Car)12伏特系统来分别依据四项负载要求做说明。 此标准适用于安装在车辆特定位置上或内之汽车电子系统或组件,主要描述可能造成之潜在环境应力与特定试验要求。 测试条件不一而足 通则主要定义第二至第五部分测试条件,以下将针对操作模式、功能状态分类、环境试验条件及试验编码制度作简单介绍。其中操作模式定义三种模式,包括为电子装置测试在无电源要求情形下,电子装置仿真关闭引擎后,利用电瓶电力供应操作情形,以及电子装置以发电机/引擎电力操作下测试。 至于安装位置区分为以下五种: ?引擎室 包含车体、车架、引擎内/外、变速箱内外等。 ?乘客室 包含暴露于直接太阳辐射及暴露于辐射热(太阳辐射除外)等。 ?行李厢/装载厢(载货空间) 包含车体、车架、轮弧、车底、行李箱盖等。 ?安装在外部/凹处内 包含车体、车架、车底、行李箱盖等。 ?其他安装位置 对于无标准规格之特殊环境条件位置,如排气系统等。 另外,试验后之功能判定等级则分为以下五种: ?等级A

如何开展软件可靠性工程

如何开展软件可靠性工程 随着科学高速发展,武器装备系统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等军用系统对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要求高可靠性的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等方面工作,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逐代更新,燃油控制系统由以往的机械液压控制结构改成了控制精度更高的数字控制系统,而数字控制系统的核心就是软件控制,软件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因此,军用设备软件可靠性就成为确保军事系统质量的瓶颈和关键。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属性,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是确保和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件可靠性工程是以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目标,采取系统化的技术,通过工程化方法加以实施并对其过程进行工程化管理的过程技术。软件可靠性工程是软件工程研究与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可靠性工程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软件业界和可靠性工程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的热点,实践的重点。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软件工程发展为契机,软件可靠性工程得以产生和广泛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大量可靠性模型相继推出并不断改进;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得以开发并逐步应用于工程实践;可靠性分析、评估技术体系与标准得以建立并在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可靠性工程管理技术开发倍受推崇,以过程、组织、

管理模式改进为重点的管理方法得以产生。尽管如此,软件可靠性正日益严重地制约着软件更广泛的应用,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武器系统等大型复杂系统软件越来越证明是一个薄弱环节,即使是通过测试的软件也常常受到错误的困扰。与此同时,一个前所未有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软件应具有检定合格的可靠性,即使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应用软件也无不对其可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况且,不能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水平哪怕是在一段时间的将来是足够的。 软件可靠性模型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界倍受关注、研究最早、成果最丰富、目前仍然最活跃的领域,模型验证与应用依然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热点。软件可靠性建模是针对具体的软件特征,根据可靠性数据以统计方法给出软件可靠性的估计值或预测值,是一个在不同结构元素中不断分解其依赖关系的迭代过程,旨在评估软件所提供的服务以及软件过程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从本质上理解软件可靠性行为的基础。 软件可靠性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开发技术、测试技术、验证方法、设计语言、运行环境、开发人员素质等相关因素的函数。一个优秀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应尽可能反映这些因素。但包含所有这些因素的模型可能是一个高阶多维方程,不便于工程应用。因此,可靠性建模时应作适当假设,简化模型。模型假设必须准确、合理、具有有效的数据支持和逻辑一致性。但大多数模型假设所固有的目的性制约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此外,假设质量尤其是那些未经验证或粗略的假设对模型的精确性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拟合优度检验的模型假设

常用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明细 一、电力变压器电气试验项目 1、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2、测量绕组泄漏电流。 3、测量绕组介质损耗因数tan So 4、交流耐压试验。 5、测量电容型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an S和电容值。 6、测量轭铁梁和穿芯螺栓(可接触到)的绝缘电阻,测量铁芯对地,铁芯对轭铁梁、穿芯螺栓对铁芯的绝缘电阻。 7、测量绕组直流电阻。 8检查绕组所有分接头的电压比。 9、校正三相变压器的组别和单相变压器的极性。 10、测量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11、绝缘油试验及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 12、检查有载分接开关的动作情况。 高压开关柜:微机综合保护动作试验。保护装置的校验(包括所投的保护及重合闸),检查,包括回路绝缘和回路完好性检查(一次加电流试验),在就是传动试验。还有就是零漂的校正 高压断路器需要做的电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试验。 2、40.5KV及少油断路器的泄漏电流试验。

3、40.5KV 及以上非纯瓷套管和多油断路器的介质损耗因数 tan S试验。 4、测量合分闸电磁铁绕组的绝缘电阻。 5、测量断路器并联电容的C<和tan So 6、测量导通回路电阻。 7、交流耐压试验。 8断路器分闸、合闸的速度、时间、同期性等机械特性试验。 9、检查分合闸电磁铁绕组的最低动作电压。 10、远方操作试验。 11、绝缘油试验。 12、S F6断路器的气体泄漏及微水试验。 三、高压电动机 1、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测量。 3、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4、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四、高压电缆 1、绝缘电阻测量 2、直流耐压试验与泄漏电流的测量 五、避雷器 1、外观检查。

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验证试验 1 概述 1.1 试验目的与分类 可靠性验证试验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可靠性验证试验根据产品的性质分为可靠性鉴定试验和可靠性验收试验。 可靠性鉴定试验是为了验证新开发产品的设计是否达到规定的最低可接收的可靠性定量要求。 验收试验是对正式转入批生产产品是否达到可靠性定量要求的试验。 1.2 统计概念 可靠性指标是产品性能的时间表征,是随机变量,无法用仪表检测,只有通过抽样试验或全寿命统计才能检验。 产品的可靠性使用指标,也是可靠性目标值,在合同中又称规定值,试验方案中可为θ0。 产品必须达到的可靠性使用指标称可靠性门限值,在合同中叫最低可接受值,试验方案中为θ1。 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建立在统计数学基础上,与“个体”、“总体”、“批”、“样本”、“样本量”、“随机抽取”、“分布”等等统计学概念有关。 电子产品在寿命的随机失效期的故障率为常数,符合指数分布。 1.3 一般要求 试验大纲必须经过有关方面讨论批准。 统计试验方案由订购方在合同中规定,从有关标准中选定。 试验样品的技术状态应是经过批准的。 试验剖面应代表实际使用环境条件。 试验应在授权的实验室在用户代表监督下进行。 2 可靠性验证试验大纲 2.1 试验大纲内容 试验对象和数量; 试验目的、进度; 试验方案; 试验条件:试验设备提供的应力及其容差、检测设备及其精度要求; 试验场所,经订购方认可按以下顺序选定:独立实验室,合同乙方以外的实验室,合同乙方的实验室; 设置评审点、开展FRACAS要求。 2.2 试验方案 A 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试验方案,内容包括: 试验项目; 选定统计试验方案:号码、鉴别比D、风险α和β、试验时间T、样品数量、是否可替换; 试验剖面; 故障判据及分类; 有关试验方职责分工; 计划进度、经费、人员、维修器材等资源保证条件; 其它可靠性活动信息。 B 试验方案选定因素 定时截尾试验,累积试验时间是确定的,便于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但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定数截尾试验,累计相关故障数是确定的,在采取不可替换的试验时,样品数量是也确定的,也不一定是最经济的。 等概率比序贯试验,做出判据所需的故障数和累计试验时间比定时截尾和定数截尾试验的少,事前只能确定它们的最大值,但样品数量和试验时间难以确定,不便于试验计划安排和管理,最大累积试验时间和累计故障数有可能超过定时截尾或定数截尾的试验。 2.3 试验条件 可靠性验证试验剖面应典型代表产品的使用条件: 功能模式,当产品有超过1种使用模式时,应分析各自所占时间的百分比,确定模式转换的方

可靠性试验程序

可靠性试验程序 1.目的 1.1 运用可靠性试验,以验证本公司产品,是否符合预期质量要求。 1.2 找出潜在的质量问题,作为改善产品及制程的依据。 2.范围 2.1 新开发的产品,在DVT或DMT或PR阶段时,执行可靠性试验; 2.2 已量产的产品,其零组件或制程有变更时,视情况需要,执行可靠性试验; 2.3 量产阶段的产品,执行可靠性试验。 3.定义 3.1 DVT:设计确认试验。(Desing Verilication Test); 3.2 DMT:设计完成试验。(Desing Maturity Test); 3.3 PR:量试,即新产品开发完成后的大量生产(Pilot Run) 3.4 MP:大量生产,即产品量试完成后的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4.权责 4.1 品管部负责可靠性试验执行单位; 4.2 维修单位负责对不合格的修理,品管部作初步分析,再依4.3纠正措施进行。 4.3 纠正措施:设计问题由研发部负责; 制程问题由生技部负责;作业问题由制造部负责。 5.流程图

6.内容及要求 6.1成品取样: 6.1.1 全新产品,于DVT或DMT或PR阶段时,依DVT/DMT测试规范执行可靠性试验。 6.1.2 已量产的产品,其零组件或制程有变更时,依“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由品管部决定应执行的可靠性试验项目; 6.1.3 量产阶段的产品(OQC检验的合格品),质量工程课应于每年年初拟定“年度量产产品可靠度测试计划”,按产品分类取样。每六个月随机抽验执行环境试验,每九个月执行寿命试验。 6.2可靠性试验内容: 6.2.1 可靠性试验一般在公司内执行,若公司能力不足时,则送外试验,必须说明试验名称、负责人员,试验起始时间及异常状况联络人。 6.2.2 可靠性试验执行项目:参照“产品可靠性试验项目” 6.2.3 试验完后,质量工程课人员对所得的相关资料和产品本身进行查验,判断是否符合公司规格或客户要求,并由主管审核后发出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6.3纠正措施: 6.3.1 可靠性试验结果不合格时,由质量工程课发出可靠性试验纠正措施单,并由研发相关单位或生技部,填写发生原因与纠正措施; 6.3.2 经纠正措施改善后的产品,应重复执行原失败的可靠性试验项目,直到合格为止。 6.4合格的处理: 6.4.1 试验合格的产品,由质量工程课人员,依入库程序,办理入库; 6.4.2 质量工程课须发出有质量工程课主管审核的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至相关单位。 7.相关文件(无) 8.应用表单 8.1可靠性试验结果报告(QRP041-01) 8.2可靠性试验纠正措施单(QRP041-02) 8.3年度量产产品可靠性测试项目(QRP041-03)

110KV变电站年度预防性试验项目(风电公司)

2013年度变电站预防 性试验项目 批准: 审核: 编写:谢泽波 中国新能源风电场 编制:安生部日期:2013年11月27日

目的 为了发现运行设备中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华能饶平大埕风电站自2012年5月17日投运,设备运行已满一年,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956-1996)及南方电网公司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需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定期做年度预防性试验。 一、试验范围 110KV升压站全站的一次及二次电气设备。 二、试验内容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 一110kV设备 1 110kV主变台 2 带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含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2 110kV GIS设备套 1 含1个110kV线路出线间隔、2个主变出线开关间隔、1个母线间隔、1个PT间隔、一个只带隔离开关和一个地刀的备用 间隔 二35kV设备 1 35kV高压开关柜设 备 台18 7个馈线柜、2个主变变 低柜、2个PT消弧柜、4 个无功补偿柜、1个站用 变柜、1个母联开关柜、 1个母联隔离柜 2 35kV共箱母线组 2 3 35kV油浸变压器台 1 4 35kV FC电容器补偿 装置 套 2

5 35kV SVG无功补偿 设备 套 2 2套SVG连接变、2个补 偿柜 三其他设备 1 10kV备用油浸变压 器 套 1 2 低压馈线柜套 1 5面380V低压馈线柜 3 综自屏柜套 1 故障录波屏、110kV#1主变保护屏、110kV#主变保护屏、110kV线路保护屏、110kV母线保护屏、110kV 线路测控屏、110kV #1主变测控屏、110kV#2主变测控屏各1台 4 直流系统套 1 蓄电池(108*2V)、直流充电屏、#1直流馈线屏、#2 直流馈线屏 5 避雷针座 3 6 变电站接地网个 1 7 PT柜 三、具体试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根据《GB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Q/CSG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10007—2004未明确要求按《DL/T 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执行)、《Q/CSG10008-200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Q/CSG10703-2007接地装置运行维护规程》、原设备厂家说明书与规程、行业相关强制规定等要求对所列电力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清扫,对站内设备有脱漆和锈蚀现象的进行全面清洁防腐上漆;更换主变、35kV站用变、10kV备用变的干燥剂。其中预防项目包含但不限于所列条目: (一)、GIS的预防性试验 1、SF6气体微水测试及气体的泄漏测试

软件可靠性工程范文

软件可靠性工程 1.软件可靠性定义 1.1.广义 是指一切旨在避免、减少、处理、度量软件故障(错误、缺陷、失效)的分析、设计、测试等方法、技术和实践活动。于是有诸多相关术语,如软件可靠性度量、软件可靠性设计、软件可靠性建模、软件可靠性测试、软件可靠性管理等。 1.2.狭义 指软件无失效运行的定量度量,尤其是那些面向用户的定量度量。主要有: ?软件可靠度:表示软件在规定的运行环境中和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无失效运行的机 会。软件无失效运行的机会多以概率度量,但也可以模糊数学中的可能性加以度量,有时也在数据域上将软件可靠度表示为软件成功执行一个回合的概率。 ?软件失效强度:其物理解释是单位时间内软件发生失效的机会。在概率范畴内,它 与软件可靠度有明确的数学关系(R(t)=1-F(t),R(t)为可靠度,F(t)为失效强度)。 ?软件平均失效时间(MTTF):表示软件投入运行到出现一个新失效的时间。 上述度量与硬件可靠性中的相应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 “失效”是指程序的功能在某方面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没有像用户需求的那样工作”是一个很广的定义。因此,可靠性结合了与程序执行相关联的所有属性。例如,它包括正确性、安全性和可使用性的操作方面,以及对用户的友好性。请注意,安全性实际上是软件可靠性的一个特殊子类。 可靠性不包括可移植性、可修改性或文档的可理解性。

可靠性是面向用户的而不是面向开发人员的。可靠性与操作有关,而不是与程序的设计有关,因此可靠性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可靠性考虑问题出现的频率,直接与操作经验和在经验中错误的影响相关。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将可靠性与成本联系起来。可靠性很适合检查发展趋势的重要性、设定目标和预测什么时候可以达到目标。可靠性使人们可以使用同样的术语对硬件和软件的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而在真实系统中硬件和软件都同时存在。所以,可靠性度量比错误度量要有用得多。 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研究范围 软件可靠性工程涉及以下四方面活动和有关技术: 2.1.软件可靠性分析 进行软件可靠性的需求分析、指标分配、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有关软件可靠性的的特性分析、……等。 2.2.软件可靠性设计和实现 进行防错设计、容错设计、检错设计、纠错设计、故障恢复设计、软件可靠性增长、……等。 2.3.软件可靠性测量、测试和评估 在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进行有关软件可靠性设计、制造和管理方面的属性测量,进行基于软件运行剖面的测试用例随机输入的软件测试、软件可靠性预计、软件可靠性估计、软件可靠性验证、……等。 2.4.软件可靠性管理 确定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制定必要的设计和实现准则以及对软件开发各阶段软件可

软件可靠性的评价准则

软件可靠性的评价准则 迄今为止,尚无一个软件可靠性模型对软件的不同特性和不同使用环境都有效。已公开发表的100余种软件可靠性模型,表达形式不同,适应性各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有较大差异。而且,新模型还在不断发表。因此,在进行软件可靠性预计、分析、分配、评价和设计之前,对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评价及选择与软件项目相符或相近的模型非常重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准则,在考虑它们与各种软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拟评价的可靠性模型就有效性、适应性和模型能力等进行评价,判定它们的价值,比较它们的优劣,然后选择有效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在可接受的模型之间无法做出明确的选择时,可根据模型的使用环境等,在模型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择优。当然,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不仅依赖于模型的应用,还依赖于理论的支持和丰富的、高质量可靠性数据的支持。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最早始于1984年Iannino、Musa、Okumoto和Littlewood所提出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结合后人的工作,形成了基本的软件可靠性评价准则集。它们是软件可靠性模型比较、选择和应用的基础。 准则一:模型预测有效 软件可靠性模型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模型预测的有效性。它根据软件现在和过去的故障 行为,用模型预测软件将来的故障行为和可靠性水平。它主要通过能有效描述软件故障随机过程特性的故障数方式对模型进行描述与评价。基于软件故障时间特性的随机过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而且这两种方法相互重叠。 要确定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的有效性,首先要比较模型预测质量。这种比较通常通过相 对误差法、偏值、U图法、Y图法、趋势法等方法进行。故障数度量是一种在工程上被广泛应 用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合所做出的中位线图形来评价模型预测的有效性。如果一个模型产生的曲线最接近于0,则该模型是最优的。而且,这种有效性测定方法有效地克服了规范化图形评价与具体软件项目之间的联系,保证了它的独立性。 用给定可靠性数据对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比较时,必须考察拟合模型与观察数据的一致 性和符合性。当然,根据拟合模型进行采样,是否可以获得足够的观察数据非常重要。拟合优度检验是一种系统地表达并证明观察数据和拟合模型之间全局符合性的方法,使用最广泛的是x2检验。 1.准确性 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可用前序似然函数来测定。设观察到的失效数据对应于软 件相继失效之间的时间序列t1,t2,..,ti-1,并用这些数据来预测软件在未来可能的Ti,即希 望得到Ti的真实概率密度函数Fi(t)的最优估计值。假设以t1,t2,...,ti-1为基础预测Ti的 分布Fi(t)的概率密度函数 @@42D11000.GIF;表达式1@@ 对Ti+1,Ti+2,...,Ti+n的这种向前一步预测,即进行了n+1次预测之后的前序似然函数为 @@42D11001.GIF;表达式2@@ 由于这种度量常常接近于0,所以常用其自然对数进行比较。假定比较的两个软件可靠性 模型分别为A和B,则对它们进行n次预测之后的前序似然比为 @@42D11002.GIF;表达式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