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解说词

西夏博物馆解说词

序厅

大家好,欢迎到西夏博物馆参观。我是××号讲解员,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希望我的讲解能使您更好的了解西夏历史和西夏王陵。如果对我的讲解有不清楚的地方,可随时提问,我将尽最大的能力为大家解答。

现在我们参观的这座西夏博物馆,是目前我国第一座以西夏陵园为背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它于98年9月23日正式落成开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各类展厅9间,基本陈列由西夏历史、西夏王陵和西夏学术研究成果组成。这个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99年度全国文物陈列展览十大精品”之一。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博物馆的序厅。

请大家注意看我们墙上的四幅图版,分别是全国、宁夏、银川主要文物景点分布图,及丝绸之路示意图,大家知道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遍布祖国大地,宁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治区首府银川,曾是党项羌首领元昊建立的西夏国的都城。文物古迹丰富,最负盛名的是市区以西35公里处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西夏王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夏博物馆就座落在陵园的东侧。

序厅这座大型人像碑座雕塑,是我们根据西夏陵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石雕人像碑座放大10倍制作的。我们用西夏人民的艺术品作为博物馆的象征,就是要歌颂他们用劳动和智慧谱写的壮丽史篇,铭记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祖国优秀文化的丰功伟绩。有关石雕人像碑座我们在二楼见到实物后再向大家详细介绍。

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入疆域模型厅去了解西夏国的疆域。

疆域模型厅

这座西夏疆域沙盘模型长10米,宽6米,面积60平方米,以二十万分之一的比例制作,它是我国目前专题博物馆中最大的沙盘模型。

西夏自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正式称帝建国,到1227年被蒙古军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90年。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居西北两百年”,其疆城“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最鼎盛时期面积达八十三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天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西夏兴起时,我国西北地区就有回鹘和吐蕃等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此时他们都已开始衰落,无力向外扩张,故西夏得以“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

西夏境内有祁连山、贺兰山、狼山等山脉,其疆土的近三分之一被沙漠覆盖,东边是毛乌素沙漠,中间是腾格里沙漠,北边是巴丹吉林沙漠。黄河贯穿东南形成富庶的河套平原,是西夏经济最发达地区。因地处黄河以西,历史上称为西夏。

今天我们宁夏就是平定西夏永远安宁的意思。这条绿线经内就是今天宁夏的

范围。西夏虽在宁夏建都,但其疆域面积是今天宁夏5.18万平方公里的12倍。元昊建国后,将其军队分为十二个监军司,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地方军区。这里便是西夏的国都兴庆府,即今天的银川市。这座西夏古塔叫承天寺塔,是宁夏境内最高的一座古塔。银川市西贺兰山脚下的便是我们今天参观的西夏皇家园陵──西夏陵。

在11─13世纪,西夏能长期立于祖国西北,拥有辽阔的疆域,是与西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分不开的,我们这间展厅四面墙壁上长达42米的浮雕壁画所反映的是西夏当时的经济与军事状况。

历史厅

第一部分党项迁徙与西夏兴起

西夏是党项羌为主体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国前党项羌社会处于游牧阶段。这幅岩画是我们采拮于今天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上,岩画反映了党项羌早期的原始游牧生活。岩画中间类似大树的部分,最上层端坐的是这个家族的祖先,向下依次为三人、五人,两边的帐房和人数也依次递增,说明了一个家族繁衍和兴旺的过程。岩画的左下方是一幅放牧图,向我们揭示了建立西夏国的党项羌民族是一个原始的游牧民族。岩画的右侧一个人盘腿而坐,双手合十,头顶是一个巨大的尖顶式穹窿,这是党项先民最早对天象观察的真实记载,认为广袤无垠的宇宙是穹窿形的,天是世界的主宰,决定着大自然的一切。

这幅岩画发现于宁夏贺兰山贺兰口,人面像岩画起源很早,可上朔到新时器时代,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均有发现,是原始巫术的产物。建国后的党项羌人对前人所刻画面不甚了解,误认为是佛像,因此在旁边刻上了我们称之为“天书”的西夏文字,翻译为“能昌盛正法”。

党项族是我国古老羌族的一支,最早活跃在今青海、四川、西藏交接地带的辽阔草原上,史称“析支”地区,过着逐水草而生居的游牧生活。当时有八个部落,其中以拓跋氏最强大,这里陈列的牛皮鞋、马鞍金饰、扁壶等都是原始游牧部落的典型生活用品。唐朝中期,党项羌时常遭受刚刚兴起的吐蕃族的侵扰,请求内迁,唐朝政府准许他们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县),后继续迁至银州、夏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横山县)一带定居。相传元昊祖父继迁就生于陕西米脂县无定河川,当地称为“李继迁寨”。多次的辗转迁徙使他们广泛地接触各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党项族迅速地步入了封建社会的行列。大家看到的这些瓷勾、瓷瓮,是游牧民族向定居生活过渡的表现,又反映当时党项族生产力水平还较低下。

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率众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因作战有功,升任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赐李姓,并获夏、绥(今陕西绥德)、银、宥(今陕西定边县西)•、静(今陕西米脂县西)五州之地,史书称其“虽未称国,而王其土”。之后党项族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向西开拓,特别是经过继迁、德明两代人的征战和经营,终于形成了能够称霸一方的政治势力。

(西夏帝王世袭表)元昊继位后于1038年建国,追封祖父继迁和父亲德明为太祖、太宗,到1227年西夏灭国,共传十主,存在了一百九十年。西夏十位帝王加上追封的太祖、太宗共十二位,而我们今天所参观的西夏王陵为什么只有九座帝陵,到二楼西夏王陵部分再为大家详细说明。

(西夏年表)从这幅“西夏年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西夏国第四代皇帝崇宗乾顺,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两父子共执政108年,占西夏立国时间的一半还多。•其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西夏的鼎盛时期。在这里请大家留意一下,崇宗乾顺的第二个年号天佑民安,等一会我们将会再次遇到它。

这些木碗、木筷、木衣架、绣花鞋都是甘肃武威一座西夏墓出土的随葬品,我们通常把随葬品也称之为“冥器”(或明器)。同一座墓出土的这座木缘塔是用来存放死者骨灰的,塔身八面,表面涂蓝色,用黄色书写梵文经咒,木塔顶部墨书题记,说明了墓主的身份和墓的确切年代。史书记载,党项人实行火化尸体,它的发现对研究党项族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兴庆府图示意图)史书记载西夏都城兴庆府(银川市)东西长六里,南北宽三里。元昊建国前夕,升兴州为兴庆府,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广修殿宇。由于战火毁灭,当年的兴庆府已不复存在,这幅复原图是专家根据有限的历史考古资料所绘,有些场所的具体方位正在研究之中。

西夏开国皇帝嵬名元昊,又称李元昊或赵元昊。“圆面高准,身长五尺余”。他自幼熟读兵书,“性雄毅、多大略”,精通蕃、汉两种文字,通晓佛学,24岁时领兵攻回鹘,一举攻下甘州,遂被立为太子。元昊有远大的政治报负,对他父亲德明感恩宋室,对宋称臣的作法不以为然,他说“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衣为?”意思是“英雄生来就要有称霸的雄心,怎么能够有锦绮穿就感到满足呢?”1032

年李德明卒,元昊继位。二十八岁的元昊继位后,为称帝建国做准备。首先去掉唐、宋赐“李”、“赵”姓不用,字号嵬名氏,称吾祖(可汗、天子之意),改用自己的年号,升兴州为兴庆府,下秃发令,规定官民服饰,命人创造西夏文字,突出民族特色,仿唐宋制度设立文武官职,定兵制、立军名,设十二监军司。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南筑台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元昊生性凶狠多疑,建国称帝后,更加骄横荒淫,他与妻子野利氏的堂嫂没藏氏私通。又见儿子宁令哥之妻没移氏貌美,便废野利氏,将儿媳占为己有,立“新皇后”。宁令哥受人唆使,为报废母夺妻之恨,乘元昊酒醉,将其刺伤。元昊因流血过多而死,时年四十六岁。元昊一生文治武功,大智大勇,促进了西夏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是一位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第二部分西夏政治、法律、军事

西夏建国前后,仿照宋朝建立中央官制,设立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等中央行政军事机构,这些官职分别由党项人和汉人担任。1039年,元昊再次改革官制,增设了“总理庶务”的尚书令。从这幅黑水城遗址出土的《西夏官阶封号

表》可以看出西夏官职品位的特点。区分官职和象征权力的西夏官印形制和唐宋相同,印背右侧刻年款,左侧刻人名;印文多为“首领”二字。四字、六字印少见,不同的是所刻文字均为西夏文,突出了民族性。

西夏中后期,法律制度日趋完备,《天盛年改旧定新律令》、《西夏瓜州审案记录》等都是研究法律的珍贵资料。其中《天盛改旧定新律令》长达二十章是现存西夏法律文书中篇幅最长、记载最详、保存最完好的文献。

这把尚方令锤铜,铜铁合铸,工艺精湛,是皇帝赐予亲信大臣发号施令的信物。

西夏建国后,实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所有成年男子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则为士卒。地方军队仍沿用原来的部落组织形式,由部落首领统领本部落兵马。这些西夏符牌合盖上镌刻西夏文“敕燃马牌”,是西夏军队中传达紧急军令的符牌。下面这些铜牌是西夏军营防守军人和西夏宫庭宿卫者所佩带的,正面的文字说明此牌的用处,背面为西夏人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工作证。行牌则是军队编制的标识物。

西夏建国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威,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便开始对宋朝边境大举攻,元昊亲自指挥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大战役,三战皆胜,其中好水川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战役。好水川在今宁夏隆德县北,公元1041年,元昊以老弱残兵引诱宋兵追赶,在好水川口埋伏十万精兵,并令人将百余只鸽子分装在一些泥盒中,放到道路两旁。宋军追兵将盒子打开,鸽子从中飞出,盘旋于宋军的上空。夏军根据鸽子飞旋的位置四面出击。宋军惨败,数十员大将阵亡。我们大家熟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历史人物范仲淹被宋朝贬官降职,好水川之战的失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将鸽子用于战争,在我国军事史上,好水川之战是第一次。

这里陈列的这只锈迹斑斑的铁剑、箭头、铠甲片都是七十年代西夏陵考古发掘时出土的,有很高的工艺水平。说明西夏统治者重视兵器制造。

我们常用“燃眉之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这枚敕燃马陶模,用马背燃火反衬骏马的神速,表示十万火急的军情,持有它所过之处要保证给养,立即放行。

早期蒺藜的用途是铺撒在道路上,阻止敌军兵马通过,后来由于火药的使用,蒺藜中间间设圆洞装上火药、导火索,点燃后投向敌人,功能类似于今天的手雷。

这件珍贵的连环铁甲衣直领窄袖,甲身双层,两只衣袖和下摆为单层,重只有公斤,出土于西夏时期军事重镇黑水城。从甲衣的样式和工艺,我们可以确定它是中亚地区的产物。可为什么又被西夏将士所穿用呢?这件铁甲衣是当时蒙古军征战中亚时的战利品,在蒙古军队返回征讨西夏时,被西夏官兵缴获。在黑水城沙多少雨的环境中才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西夏与宋、辽、金三国长期对峙,战争频繁,没有强盛的国力是不行的,下面请大家到社会经济厅去了解西夏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厅

西夏建国后,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加快了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西夏商贸的对象是宋、辽、金及回鹘等,大规模的贸易促进了西夏货币经济与城市商业的繁荣。由于西夏境内缺乏铜矿,又遭到宋、辽的禁运,西夏以使用宋钱为主,但是为了突出本国特色,西夏也铸造了少量的钱币。目前发现的西夏钱币共有二十几种,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由于西夏钱币铸造精良,而且存世稀少,成为当今文博界和收藏家所珍视的币种。

大家看到的这枚铁权就是我们常见的称砣。这两件银钵底部分别刻有西夏文“三两”、“三两半”,经测算,西夏一两为38─39克,和北宋一两39─40克相近,它是研究西夏衡制的重要资料。

西夏建国后,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成份,已采用汉族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统治者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在利用原有汉渠、唐徕渠及支渠的同时,元昊时又新修了一大水利工程──昊王渠。西夏普遍使用牛耕,将耕牛做成模型用以殉葬,反映了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这幅安西榆林窟西夏时期壁画上的《牛耕图》,画面是二牛抬杠牵引犁铧,一手紧扶直辕犁,一手扬鞭赶牛,形象地反映了西夏农业生产中的牛耕情况。

西夏手工业种类繁多,纺织、军器制造、冶金、陶瓷、业都有较高水平。

西夏文具柄铜镜,上铸西夏文字“钱”、“佑”和文官、鹿,镜柄有卷草文,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具柄西夏文铜镜,弥足珍贵。

从这幅《西夏锻铁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夏冶铁已采用当时先进的竖式风箱,这种风箱风量大,燃料得以充分燃烧,提高了冶炼的强度。西夏铸造的“夏国剑”质地精良,外表美观,犀利无比,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宋朝统治者以及文人学士往往以佩带夏国剑为荣。

史书记载西夏建有雄伟的宫殿、寺庙,可惜至今已荡然无存。从这幅壁画上我们可以领略它的风采。今天我们参观的西夏陵是西夏建筑技术的重要标志。在后面的讲解中我将为各位详细的介绍。

大家知道,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繁荣时期,西夏制瓷深受宋瓷的影响。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的窑址有是宁夏灵武窑、贺兰山插旗沟窑和甘肃武威地区的窑址。西夏瓷器种类较多,有生活器皿、文房器具、娱乐用品、雕塑艺术等。西夏瓷器以白釉、黑褐居多,剔刻花工艺达到很高水平。这件经瓶,大口,束颈、平肩下折,深腹修长,瓶体开光剔刻折枝牡丹,十分精美。西夏扁壶大的直径达38厘米,小的12厘米,大扁壶正反两面均有圈足,便于平放,有双耳或四耳,可以穿绳携带,适合游物民族使用。这些黑釉粗瓷为民间所用,而发现于西夏陵的精美白釉瓷则是西夏自行烧制的皇家用瓷。

在了解了西夏的社会经济情况后,请大家跟我到文化、宗教展厅继续参观。

西夏文化和宗教展厅

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党项族文化为中心的多民族文化,它继承和弘扬唐宋文化艺术成就,广泛吸收吐蕃、西域等民族文化内容加以创新发展,形成别具特色,内涵深刻的西夏文化。

李元昊认为要奠定建国的规模,必须要有独立的文字,建国前1036年元昊命令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创制了复杂的西夏文字,西夏字的创制对整个西夏文化的进程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标志着党项民族跨入了先进民族的行列。西夏文字创制后并没有排斥汉字的使用,出于夏、汉两种文字并用的需要,西夏时编纂了《文海》、《音同》、《蕃汉合时掌中珠》等多部辞书和韵书。西夏灭国后,西夏文字经元代到明代失传,成为无人知晓的死文字,十九世纪初,由于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的发现,西夏文字才得以重见天日。二十世纪以来,西夏文物、文献的重大发现,给西夏文字的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我们现在已基本掌握了西夏文的造字规律和部分文字的读音。

(西夏造字规律表)西夏文字字型方正,笔画繁多,分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举几例说明)。

西夏文字的广泛推行,大大推动了西夏印刷技术的发展。这些珍贵的西夏文雕版残块是1990年在宁夏贺兰县宏佛塔天宫内出土的。活字印刷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已为世人知晓,泥活字印刷为北宋毕升发明,木活字印刷为元代王桢发明。然而,韩国的某些学者因发现1337年刊印的佛经而千方百计罗织理由认定活字印刷起源韩国,并策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以期得到世界公认。就在这时,西夏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在我区拜寺口方塔被发现,经鉴定,确认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刊印本,它的发现,不仅以有力的实物资料捍卫活字印刷起源于中国,同时也将元代王桢发明木活字的说法提前了130年。

西夏绘画在承袭中原传统的绘画风格的同时,吸收了周边各民族、藏传佛教密宗的艺术成就,融入本民族的习俗,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武威出土的这批彩绘木板画就是典型代表,按古代挽歌中称人死后魂魄归宿处为“蒿里”,这幅“蒿里老人”里,形象庄重的老人正是墓主人。这幅《驭马图》,《男侍》、《女侍》图,画中的骏马、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这些木版画完全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反映,

目前发现的西夏绘画大多以佛教为题材,多是纺织绢本和亚麻织布本卷轴画。这三幅《炽盛光佛图》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炽盛光佛图之一,是唐代以来此类题材作品中的精品。画面居中的主像为炽盛光佛,庄严慈祥,身着朱红色袈裟,双足交迭坐在莲花上,周围环绕11身星官。主尊上方十二个圆形图案则是希腊的黄道十二宫。画面两侧每组14身汉官形象,为印度黄道十二宫的二十八宿。这幅《炽盛光佛图》说明,西夏人的天文星象知识极为丰富,他们不但精通汉族人的“二十八宿”的星象理论,而且对黄道十二宫这一西方天文学体系也有充分的认识。

这幅《玄武大帝图》则是国内发现的出现最早的道家玄武大帝神像图。玄武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供奉的道家尊神,是护卫北方,保境安民的神祗。它的发现反映了西夏佛教信徒亦佛亦道的宗教思想和西夏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历史现实。

西夏后期,由于藏传佛教的渗透,反映西夏密宗的绘画艺术品在西夏境内蔚然兴起。它们施色浓艳厚重,以突出佛法密宗仪轨和神奇威严的宗教气氛。这幅《上乐金刚图》是此类画中典型之作。

现在让我们大家回头看一看这座引人注目的石碑,它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西夏文碑。1804年,嘉庆9年张澍在老家武威养病,一天与朋友共游清应寺,发现有一碑亭前后砌砖,封闭已久。当地人传闻,如果有人启封则会遭到大风冰雹的灭顶之灾。经张澍再三恳求,寺中的和尚拆开碑亭封砖看到里面有一巨碑。上面刻的字形体方整,乍一看好像都认识,但仔细一看却一个字也不认识。等转到碑的另一面,所刻字为汉字,其中有记载建碑时间的“天佑民安”年号。我们在一展厅提到过天佑民安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乾顺的第二个年号。张澍以此认定,碑正面所刻的不认识的字就是死亡几百年的天书──西夏文。此碑高2.5米,宽0.9米,共计3640个字,主要记述了建塔的“感应”故事和重修寺塔的详细经过。

历史展厅我们看到的那些活泼可爱的小陶人和我们这些珍贵的陶模都是在西夏时的天都山,今天海原地区临羌寨古城遗址出土的,以小见大,通过这些陶模就说明了西夏的雕塑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西夏佛教与佛教艺术是西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一支奇葩。由于西夏统治阶级笃信佛教,佛教在西夏被尊为国教。西夏文创制不久,即开始将汉文佛经翻译成西夏文。经过五十三年的努力,共译成三千五百七十九卷西夏文佛经,即《西夏文大藏经》。这是我国最早翻译并印刷发行的少数民族文字的大藏经。西夏平均每年译出六七十卷佛经,这在我国译经史上乃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一个惊人的创举。这部《金光明最胜王经》是以金字西夏文在优质的紫青色纸上写的,虽已历时七百余年,却仍然色泽鲜明,是抄本佛经的上乘。

西夏时期建造和重修的佛寺很多,以致境内塔寺林立、

禅院密布,从上面这张《西夏圣迹图》我们不难想象明代诗人李梦阳描述的“云锁空山夏寺多”的情景。西夏佛塔具有种类繁多,粗犷浑厚,适用功能强的特色,并深受藏传佛教密宗的影响,是西夏多元文化信息的艺术载体和象征。宁夏境内现存西夏古塔中唯一有文献记载建塔年代的是承天寺塔,它始建于1050年。史书记载,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死后,其子刚满周岁,就登上了皇帝宝座。皇太后没藏氏为保皇帝“圣寿无疆”,保佑李家天下和西夏江山“延永”坚固,建造了这座承天顾命的佛塔。

以数目超众而著称的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青铜峡,依山势从上至下按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型塔群。一百零八塔均为喇嘛式实心佛

塔,民间相传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古天门阵”。其实,一百零八向来为佛家惯用的数字,佛教认为,人生烦恼有一百零八种,为清除这些烦恼,规定贯珠一百零八颗,念佛一百零八遍、晓钟一百零八声等等。一百零八塔,应是“功德主”为清除人生烦恼而修建的佛塔。

一楼的讲解到此为止,请大家跟到二楼去了解西夏的皇家陵园。

三号陵微缩模型

西夏陵有九座帝陵,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三号帝陵的微缩模型。三号陵位于西夏陵区南部,据推测它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是西夏陵中离博物馆最近的一座帝陵。由于700多年前遭到战争破坏,今天的陵园已是残墙断壁,通过大家面前的复原模型,我们可以领略昔日陵园的风采。

昔日的帝陵,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红墙绿瓦、庄严肃穆。每一座陵园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面积约10万平方米。陵园座北朝南,即面南为尊。最南端是高大的鹊台,象征森严的大门。进门后东西对立两座碑亭,碑亭是后人为祖先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地方,碑亭内放置的墓碑分别以夏、汉两种文字记载着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文治武功,碑亭以北是月城,呈长方形,月城内神道两侧置放着由文臣武将、勋臣贵戚的石雕像组成的石象生群。穿过月城即为内城,四面以神墙环绕,正中辟门并建有门阙。在神墙的四角都建有角楼,2000年考古发现表明,三号陵神墙东南角墙体夯土墩内外为五瓣连续外弧,神门两侧内外为三莲弧墙体,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罕见的。南神门内约25米的地方是高大宏伟的献殿,是日常用来供奉皇帝亡灵和上陵朝拜祭祀时举行祭奠活动的地方,献殿旁边这座台榭类的建筑物叫钟,即钟架。献殿过后为墓道,墓道尽头屹立着一座八角七层密檐的实心佛塔式灵台,陵台是陵园醒目的标志,高达20多米,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的金字塔”。西夏陵园建造塔形陵台,反映了西夏统治者笃信佛教的思想。按照汉族的习惯,墓室就在陵台的下方,西夏陵园的墓室是位于陵台前10米,深25米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用一小块石板标出来的位置,这在中国陵园建筑中是极特殊的。纵观陵园全局,我们不难发现,陵台偏于中轴线以西,既然陵台如此重要,又为什么不按常规置于中轴线之上呢?据专家推测,由于佛教在西夏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西夏人认为中心是“神明”之位,鬼神居住的地方,所以排列位置时必须避讳,中间是神仙走的路,即使是帝王也要给神仙让路。所谓西方极乐世界,陵台偏西是为了让墓主人离上天的路更近一些,早日功德圆满,升上天堂。

俗话说:“一叶落知天下秋”,从这座陵园模型上可以想象西夏帝国往日的辉煌和灿烂。

陵区模型

岳飞的“满江红”脍炙人口。“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名句,使贺兰山名噪华夏。西夏陵园就在贺兰山巅岗阜之下,封建帝王选择陵园地址是非常讲究风水的,认为其地阴阳风水好,便可王气永存,江山永固,所以陵园的修建和选择都是在

很有气势的地方。贺兰山东南麓被西夏选为陵园之地也是因其地势的优越。这里坡高地阔、背风向阳。背靠贺兰山,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既可俯视整个银川平原,又可极目远眺波涛汹涌的黄河绕其东南,正符合古时风水所说:“前有饮马塘、后有跑马岗”的上吉之地。

西夏陵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0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地势布列着9座帝陵和253座王公贵戚的陪葬墓,其规模与河南巩县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有诗云:“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是西夏陵壮观场面的生动写照。西夏自公元1038年建国到1227年亡国,190年间共经历10主,加上追谥的两代先祖,共计12主,可是西夏帝王陵号见诸史籍的共有9个,这是因为西夏国后三位后皇帝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帝均死于西夏亡国前后的战乱时期,当时正值国家存亡之际,财力和人力都用于战争,可能没有来的及造陵。位于西夏陵最南端的1号陵和2号陵,是元昊祖父继迁的裕陵和父亲德明的嘉陵,俗称“双陵”。6号陵是崇宗乾顺的显陵,•是目前唯一正式发掘的帝陵。这些星罗棋布,三五成群地耸卫在帝陵周围的陪葬墓不仅在规模上、形制上与帝陵有显著的差别,自身之间也有明显不同,从规模上最大的近3万平方米,最小的仅是一座低矮的墓冢。从形制上看,有的高达12米,有的仅2米。从这里可以看出,西夏的埋葬制度也同样具有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和尊卑关系。

西夏陵园作为一处重大而珍贵的文物宝库在历史上沉寂了700多年,70年代以来,宁夏的考古工作者对陵区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了帝陵1座、陪葬墓4座、清理各种碑亭14座,陵邑遗址1处,发现了一批珍贵的西夏文物。

单体陈列厅

97年成立西夏陵区管理处以来,陵区的文物保护、旅游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99年10月朱镕基总理视察西夏陵,对陵区工作给予肯定,并拨专款1000万元用于三号陵的清理保护。现此项工作正在进行,随着清理工作的进展,将会有更为精美的文物精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件文臣头像面目和善,神态自若,八字胡,嘴角略带微笑,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可称的上是西夏石雕人像的代表作品。这些陵区碑亭出土的西夏文、汉文残碑虽然支离破碎,难以复原,但都是少见的西夏原始资料,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最具价值的是文物工作者以残碑确定了7•号陵墓主是仁宗仁孝。

西夏陵出土最多的是建筑材料,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造型美观的琉璃残件,虽经历近千年风雨,仍然色彩艳丽。莲花方砖构图新颖,富于变化,这些图案显然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夏陵多用素面方砖和长条砖,其明显特征是多数砖背有手掌印纹。这件龙头鱼尾的动物就是我们前面提到6号陵发掘的琉璃鸱吻,原是屋脊两边用来避火的装饰物。它神态凶猛,造型奇特,是西夏建筑材料中的上乘之作。雕龙栏柱高1.23米,刻二龙戏珠图案,形象逼真,雕刻精细。从栏柱侧面两端及顶部榫眼判断,原来应与其他部件连接使用,是属于护栏一类

的建筑材料。这一件是国家级的文物鎏金铜牛,它长1.2米,重188公斤,铜铸空心,外表通体鎏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显示了西夏高超的冶金铸造工艺。这些石马、石羊、石狗的出土,反映了葬俗上党项族仍然以牛、马等牧畜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几尊雕像就是序厅中博物馆象征物的原物。石雕人像碑座目前共发现14尊,均出土于帝陵碑亭。我们知道在汉族地区一般是用龟来驮碑,而西夏用这种石雕人像驮碑,充分反映了西夏文化的特殊性。人像碑座呈正方形,有的中心有一榫孔,正面以剔地手法凿出人像。人体呈屈膝跪坐之势,头部夸张,几乎占三分之一,面形方圆,五官扁平,高颧塌鼻,口中两颗獠牙露出紧闭的双唇,两胸部硕大,两条粗壮的手臂或上举或握拳置于膝上。起初专家认为人像石座有男女之分,现在我们初步认定全部为女性。建国前,党项民族处于原始社会,女性地位崇高,建国后这种遗风犹存。用女性驮碑是生命、力量的表现。人像碑座蕴函了西夏党项族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情趣:拄地托天有顶天立地的含义。整个造像表现的是勇敢、顽强、坚毅、象征自立自强、忍辱负重的精神。

现在请大家跟我去欣赏西夏的壁画艺术。

壁画

西夏绘画在承袭了中原传统绘画风格的同时,吸引了回鹘、藏传佛教的艺术,融入了本民族的习俗,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请看这一幅《回鹘王出巡图》,这位回鹘王面形浑圆、腮部饱满,身体丰满结实,头戴毡帽,身穿团龙长袍、,脚登毡靴,手持长臂香炉。腰带佩饰,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形象。王高167厘米,身后侍从最高不超过70厘米,通过王与侍从身材比例上的悬殊,表现阶级身份的差别。

西夏童子飞天形象更具民族特色,是敦煌壁画中少有的题材,特别是童子的发式,就是党项族人特有的发式──“秃发”,开国皇帝李元昊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秃发令”,命令城中男子三天之内全部理成这样的发式。头前部秃发,而在头的两侧梳小辫,城中女子则高高盘起一个发髻,这是为了恢复党项族旧日的传统习俗。

“ 水月观音图”画面上观音身着红色罗裙,悠然自若地坐在金刚宝石从上,凝神遐思,理想地塑造了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既可崇拜、又可亲近的观音的形象。

文殊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是“智慧”象征,作为释迦的胁侍,坐骑狮子。我们常说文殊骑狮,普紧骑象。

护法天王是佛教守护神,手执金刚杵。

这幅壁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僧取经图,画面上唐僧师徒身穿短衫,扎裤腿,足登麻鞋,都是长途跋涉的打扮。唐僧头顶笼罩佛光,双手合十,虔诚膜拜。孙悟空手牵驮着佛经的白马,站立于后,马背莲花座上佛经虽然包裹着,却仍然熠

熠放光,表明唐僧师徒是由西天取经归来。最值得一提的是孙行者的艺术形象,他人身、猴面、布衣麻鞋,人猴浑然一体,成功地塑造了早期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这幅画比明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早300多年,是现存最早以玄奘西天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壁画。

药师佛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曾发十二大愿,医治众生病苦,消灾延寿。西夏地处西北边陲,地广人稀,就医困难。由于社会从上而下的需要,在佛教盛行的西夏境内,普遍地崇奉药师佛。

这一幅是“三面八臂”观音,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它与那幅水月观音境界完全不同,这是因为西夏晚期从西藏引进喇嘛教,所以在壁画中出现了“密宗”风格,反映了藏传佛教对西夏社会的渗透。

现在请大家从这里俯视西夏疆域,领略西夏广阔疆域的风貌。最后请大家跟我到成果厅参观一下西夏研究的累累硕果。

成果厅

导致西夏学国际化的关键事件是黑城西夏文物的发现。黑城,又称黑水城,蒙语为“哈拉浩特”,是西夏故城,其废墟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科兹洛夫是沙俄军队的一名上校,俄皇家地理学会会员,1908年、1909两年中科兹洛夫先后两次到黑城进行大规模的发掘,获得了大量的西夏文写本、刊本和艺术品,现全部收藏在俄罗斯国立爱密塔什博物馆、俄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大家看到的这些《俄藏黑水城文献》是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和西夏学研究者通过外事在俄国将大批珍贵文物拍成照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成套,出版发行,总共有二十一册之多,这里陈列了其中的七册。

西夏王陵是现存西夏最重要的历史遗存,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数次对西夏王陵进行了考古,发掘101陪葬墓时,考古工作者发现甬道两侧各卧铜牛、石马一件,铜牛头向内,石马头向外,这两件陪葬品的方位朝向各不相同,暗示西夏人“出则为马,入则为牛”,他们在墓葬中用这种方式表示他们既从事畜牧,又重视农耕。

宏佛塔位于银川辖县贺兰县潘昶乡,始建西夏时期,塔高28.3米。该塔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楼阁建筑形式与喇嘛塔建筑相结合的构筑方法,体现了西夏时期佛教与喇嘛教并存并且互渗透的特点。1990年7月,我区文物工作者在维修中,发现了彩塑头像、织物、胶漆彩画,木雕观音像、彩画报残条、西夏文文书和木筒等,宏佛塔文物的出土,是我区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也是继本世纪初,在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发现西夏典籍文书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我们以6:1比例复制的维修前的宏佛塔。

大家熟知中国传统的正史《二十四史》中,唯独没有西夏史,甚至被称为“野史”,这是极不公平的。历史上留下来的西夏史料。书籍甚为稀少,直到清代才

有人开始收集西夏史料,西夏学研究在我国兴起。罗福成、罗福苌、王静如、罗雪樵等一批著名学者致力于此项研究,其中以王静如教授的《西夏研究》为代表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西夏研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文物考古、社会历史、语言文字等研究成果显著。近二十年来,研究更是突飞猛进。对西夏立国期间以及主体民族党项羌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作了一系列论述,展示了西夏王国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过程中的贡献。李范文教授倾注数十年精力,编成这部体例完善、举例详多的《夏汉字典》,是目前最为完善的西夏语文工具书。

在西夏学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同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任何学问,包括西夏学在内,都不应该有国界,我们企盼和欢迎国际西夏学术界能携手并进,在今后有更多、更广泛的交流,为西夏学的繁荣共同努力,使这一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这张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照片中虽然没有党项羌这个民族,但我们知道,它的血脉已融入到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当中,我们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携手,创造祖国美好的今天。

博物馆的讲解到此讲解完毕,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谢谢!

深圳博物馆近代史解说词

深圳博物馆近代史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观众,欢迎来到深圳博物馆,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深圳博物馆的近代史解说。 一、近代深圳的起源 深圳作为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其近代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深圳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二、深圳特区的建立 1979年,中国政府决定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这标志着深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区政策的推行为深圳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圳开始吸引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先行示范区。 三、深圳经济的起飞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建立了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市经济特区和深圳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为深圳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的支持。深圳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逐渐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深圳的城市建设

近年来,深圳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贯穿全城,绿化环境得到大力改善。深圳作为一座具有国际化气息的城市,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还保留着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如深圳传统村落、文化博物馆等,展现出深圳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五、深圳的文化艺术 近代深圳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还伴随着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深圳拥有一批优秀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团体,如深圳博物馆、深圳音乐厅等。这些文化艺术机构为深圳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使深圳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的城市。 六、深圳的社会进步 深圳的近代史也见证了社会进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深圳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得到了大力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深圳的社会进步也体现在法治建设的推进和社会文明的提升上。 七、深圳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圳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深圳将继续推动城市建设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文化体验。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篇一:《观回族文化博物馆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观回族文化博物馆。这里是回族文化的宝库,展示了回族文化的历史、文化、风俗、艺术等各个方面。现在,我将为大家进行本次观展的解说。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回族的历史背景。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的多个地区。回族的先祖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在唐朝时期进入中国,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回族文化。回族的信仰是伊斯兰教,他们的文化与宗教密不可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本馆主要的展区——“回族历史展”。这个展区主要展示了回族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和事件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回族先祖的文化遗产、衣物、被褥、家具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另外,本馆还展示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实物,包括回族王侯的宝剑、汉墓塔的墓碑等等。这些艺术品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间艺术展”是本馆的另一大亮点。这里展示了回族的传统艺术,包括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等。这部分馆藏包括了来自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和艺术追求。在本展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族的音乐和舞蹈。回族音乐以民间音乐为主,曲调柔美悦耳,节奏独特。其舞蹈也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节拍规律。这些艺术形式是回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值得大家深入了解。

最后,让我们来到展区的最后一个部分——“回族传统节日展”。回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本展区主要介绍了回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回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义义务脉络千姿百态。联合展区内的实物和文字资料,让我们感受回族的节日文化和文化魅力。 以上是本次观展的解说词,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深入了解回族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本馆致力于展示回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为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回族文化的机会。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展区,本馆还定期举办特别展览,如回族民间手工艺展、回族历史人物展等,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本馆注重与当地社区及回族群体的合作与交流。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本馆都会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邀请当地的回族群体共同参与,从而增进了社区文化交流和理解。除此之外,本馆还定期邀请学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等活动,促进回族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 总之,观回族文化博物馆是了解回族文化的绝佳场所。在这里,观众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回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领略回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伟大成就。期待您的到来!回族文化博物馆是一座致力于展示回族文化的博物馆,从多个角度向观众展示回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价值观。该馆分为三个主要展区,分别是回族历史文化展、回族艺术展和回族生活展。观众可以通过这些展区深入了解回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领略回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通用5篇)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通用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郑州博物馆文物解说词

郑州博物馆文物解说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郑州博物馆,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件精彩的文物。 第一件文物是汉代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是由汉代工匠精心制作而成,其造型精美,工艺独特。它展示了汉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青铜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实用工具,也是礼仪器物,代表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 第二件文物是唐代的绘画作品。唐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黄金时期,许多传世名画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这件绘画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构图而闻名。它展示了唐代绘画家的艺术造诣和审美理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第三件文物是宋代的瓷器。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精美的瓷器就是在这个时期烧制出来的。这件瓷器的特点是釉色柔和、胎体细腻,造型简洁大方。它展示了宋代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第四件文物是明代的木雕作品。明代的木雕工艺发达,许多精美的木雕作品在这个时期产生。这件木雕作品以其精细的雕刻和栩栩如生的形象而著称。它展示了明代木雕工艺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审美需求。

第五件文物是清代的玉器。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黄金时期,许多精美的玉器就是在这个时期制作而成的。这件玉器的特点是色彩鲜艳、质地细腻,造型优美。它展示了清代玉器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几件郑州博物馆的精彩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希望通过观赏这些文物,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感谢大家的光临!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通用1 今天下午,我们将要去逛古街,参观博物馆。一点多种,我们乘着巴士经过繁华的街道,来到了平江古街的一头,就开始了“长途跋涉”。 进入古街,我立刻感觉到我好像身穿战袍,手提宝剑,骑着快马回到了古代。小河旁一排杨柳显得十分苍翠,地上的石板路都快被游人走平了。路边有一座亭子,里面有游人手持折扇,边赏景边乘凉,好不自在。提到赏景,当然要品茶了。瞧,这里就有一个茶楼,十分清雅。接着往前走,我发现了一个名叫“名堂青年旅社”的店,可能这就是以前的宾馆吧,虽然外观不好看,但有空也要到里面去看一看。继续走了一段路。我发现了一个客房部,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平江客栈”,这大概也是宾馆吧。 我们穿过马路,来到了东北街上,再走了一会儿,我一眼便认出,那是“忠王府”!“忠王府”是古代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我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大门旁的.两个石像狮子显得很庄严。进入大门,发现里面十分宽敞,难怪是一个王府啊! 终于来到了苏州博物馆。以前听爸爸说苏州博物馆,里面很大也很漂亮,今天终于瞧见了,馆里全是些高科技。老师带领我们参

观了一些名人的作品,他们画得很有创意,我非常喜欢,甚至想用 照相机拍下来,可惜没有。当我们来到一间房间时,里面的物件让 我惊叹不已,全都是古代的陶器、玉器,漂亮极了,我真佩服能保 存现在。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个池塘,里面有五颜六色的鱼儿,金的、黄的、蓝的、红的,真是美不胜收! 这次还没看够,下次再来细细欣赏一番。博物馆解说词范文通 用2 今天,我参观了包头的博物馆,心情兴奋极了。包头博物馆的 外观很宏伟,让人感觉它是高高在上的;里面的装修也很宽敞并且 很明亮。因为前几天是“七·一”,博物馆展览了“井冈山红色精神”。展厅里展出了那时红军穿的草鞋,蓑衣等,做工粗糙,草鞋 上还有碎碎的草绳,穿上一定很难受,和我们现在穿的鞋相比,简 直是天壤之别。展出的还有那时的红旗:三角红旗虽破破烂烂,但 却无比鲜艳,看过后,让人全身都充满力气。这当中还有一幅画, 画中,___穿着一身蓝色军装,站在岩石上为战士们讲话,和蔼极了! 参观完后,我们又去了另一个展厅,展出的是佛教的唐卡,唐 卡上有着丰富多彩的画,每一个的笔迹都很细腻。有如来佛祖、四 手观音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有绿度母和白度母的画像。绿度母全身 呈翠绿色,很有特点。而白度母如同人间的绝色美人,白皙的皮肤,清秀的面庞,非常美丽。 在我们内蒙古出土的文物就更令我感兴趣了。我最喜欢的有两件,分别是“三素色熏炉“和”双耳瓶“。三素色熏香炉的.做工很

敖汉小米博物馆解说词

敖汉小米博物馆解说词 (原创版) 目录 1.敖汉小米博物馆简介 2.敖汉小米的历史与特点 3.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4.敖汉小米的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 5.结束语 正文 【敖汉小米博物馆简介】 大家好,欢迎来到敖汉小米博物馆。我是您的人工智能助手,很高兴为您提供解说服务。敖汉小米博物馆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是一家集敖汉小米历史文化、种植技术、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敖汉小米的前世今生,感受小米文化的魅力。 【敖汉小米的历史与特点】 敖汉小米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考古学家研究,敖汉地区早在 8000 年前就开始种植小米。敖汉小米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土壤营养、传统的种植技艺而闻名于世。敖汉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口感香糯,营养丰富,被誉为“中国小米之乡”。 【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博物馆共有三层,一层主要展示敖汉小米的历史与文化,包括小米的起源、发展历程、考古发现等。二层展示了敖汉小米的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包括种植技术、加工工艺、产业发展状况等。三层是互动体验区,您可以亲自动手尝试种植小米、磨米浆、品尝小米美食等。

【敖汉小米的种植技术和产业发展】 敖汉小米的种植技术有着独特的地方,采用了传统的轮作、套种、绿肥等技术,保证了小米的品质。在产业发展方面,敖汉旗政府大力推广小米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手段,使敖汉小米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束语】 敖汉小米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敖汉小米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还让我们看到了敖汉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敖汉小米的故事,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农业的博大精深。希望您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郑州博物馆文物解说词

郑州博物馆文物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郑州博物馆。作为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我们为您带来了众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河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几件精选文物,让我们一同领略历史的印记。 第一件文物是一件青铜器,它是商代晚期的青铜豆。这件文物高约30厘米,造型独特,豆形饱满,表面覆盖着浓郁的绿锈。青铜豆在古代商代时期被用于祭祀活动,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力量和神灵的崇拜。这件文物不仅反映了商代人民的宗教信仰,也展示了他们高超的青铜制作技艺。 第二件文物是一件汉代的玉玺,它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这件玉玺采用上等的和田玉制作而成,玉质温润细腻,玉玺的形状为圆柱形,上面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玉玺代表了皇帝的权威和统治地位,同时也是古代官员接受皇帝任命的凭证。这件文物展示了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第三件文物是一幅唐代的壁画,它是在洛阳龙门石窟中发现的。这幅壁画描绘了唐代的宫廷生活和宴会场景。壁画色彩鲜艳,画面生动,展示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富庶。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的重要资料。观赏这幅壁画,我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唐代的盛世气象。

第四件文物是一把明代的宝剑,它是一位武将的佩剑。这把宝剑长约100厘米,剑身通体呈现出闪亮的金属光泽。宝剑的剑柄上镶嵌着精美的宝石和珍贵的玉石,剑鞘上刻有精细的花纹和文字。宝剑代表了武士的勇武和荣耀,也是明代社会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观赏这把宝剑,我们可以想象到明代武将的威武形象和丰功伟业。 最后一件文物是一块清代的瓷板画,它是以青花瓷为底材绘制而成。这幅瓷板画描绘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画面中山川起伏,水波荡漾,树木葱茏,构图精美。瓷板画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它集文化艺术和工艺技巧于一体,展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和瓷器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几件精选文物,这些文物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们见证了河南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观赏这些文物,更加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感谢大家的观赏,祝您在郑州博物馆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解说词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解说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在这里,我们将带您一起走进石河子特殊的历史和独特的军垦文化。 石河子是军事科技院的所在地,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军民融合军垦示范区。博物馆坐落于石河子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展厅共分为六个展示区域,展示了石河子军垦过程中的历史文物和丰富多样的农耕工具。 首先,让我们走进历史区,了解石河子军垦的发展历程。这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照片和文物,让我们看到了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军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垦土地、建设水利工程的艰辛过程,以及他们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的努力。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荒漠的征服,更是新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接下来,我们进入生活区,这里展示了石河子军垦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居住环境。您可以亲自感受农垦人员的居住条件、生活习俗,感受他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随后,我们来到农田区,这里展示了大量的农耕工具和农田景观。您可以看到农人们使用的各种农耕工具,了解他们的农作方式和耕作技术。还可以欣赏到石河子农田的美景,感受到军垦人民通过发展农业所带来的繁荣与发展。 此外,在展览中,我们还设置了专门的军事科技区,展示了军事科技院在石河子军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您可以了解到这个军事科技院在农垦中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以及为推动农田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发挥的积极作用。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展示区,展示了石河子军垦人的优秀事迹和突出贡献,以及石河子军垦在推动中国军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期待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将石河子军垦的历史和文化呈现给每一位观众。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

这次参观,让大家对石河子军垦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增强对军垦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谢谢各位观众朋友的光临,祝您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参观中有一个愉快的时光!

山西博物馆方圆世界解说词

山西博物馆方圆世界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山西博物馆方圆世界,在这里,我们将带您穿越时空,领略山西的独特魅力。 第一站,远古山西。在这里,您将看到展厅内巨大的恐龙骨架,这些古老的生物曾在山西大地上自由翱翔。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地球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证据。站在这里,仿佛能够感受到远古时代的气息,想象恐龙的威严与生机。 第二站,山西的文明古国。这里展示了山西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辉煌历史。您将看到商代青铜器的精美工艺,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古代人民生活的重要工具,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此外,我们还展示了战国时期的石雕、陶器等文物,展现了山西古代文明的繁荣与创造力。 第三站,山西的佛教艺术。佛教自古以来就在山西扎根,这里收藏了大量的佛教文物。您将看到雕刻精美的佛像、经幡和佛教经典。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卓越成就,更传递着人们对于智慧、慈悲和宁静的追求。 第四站,山西的工艺美术。山西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工艺美术闻名于世。在这里,您将看到陶瓷、漆器、织绣等各种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展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五站,山西的现代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山西的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创新与进步。在这里,您将看到现代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山西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让人们对于当代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欣赏。 我们的博物馆还设有一个交互式展示区,让您可以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您可以在这里尝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释放自己的创造力,感受艺术的魅力。 亲爱的朋友们,山西博物馆方圆世界将带您领略山西的丰富文化与艺术魅力。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无穷魅力。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介休博物馆解说词

尊敬的游客们,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介休市。我是你们的解说员,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访介休博物馆,领略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介休博物馆位于美丽的绵山脚下,占地15000平方米,拥有馆藏文物10000余件,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首先,我们来到了博物馆的序厅。这里的多媒体沙盘展示了介休市的全貌,让您可以直观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同时,我们还设置了语音导览系统,方便您深入了解每个展厅的特色。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一个展厅——史前文明厅。这里展示了介休地区自史前时期至今的文明发展历程。您可以看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还有汉唐时期的铜器和瓷器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介休地区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的变迁。 第二个展厅是古代历史厅。这里主要展示了介休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您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汉唐时期的丝织品、宋元时期的货币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古代介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智慧。 第三个展厅是民俗风情厅。这里展示了介休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您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和民间手工艺品。这些展品让您领略到介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 最后一个展厅是现代成就厅。这里展示了介休人民在革命、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您可以看到革命时期的战斗用品、建设时期的工业产品以及近年来介休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新发展与新成果。这些展品展示了介休人民在各个时期的精神风貌和奋斗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请注意以下几点:请勿触摸文物;请在规定范围内拍照;请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请尊重文物,不要在文物上涂写或刻划。 感谢您选择来介休博物馆参观,希望您能在这里感受到介休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如果您对博物馆的讲解服务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祝您旅途愉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