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水泥混凝土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唐明述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新模范马路5号,210009)

摘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水泥混凝土和基础工程的高速发展,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

有效利用工业废渣和延长基础工程的使用寿命,为此有必要重新修订不恰当的标准,加强基

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基础工程,工业废渣,使用寿命,标准,基础研究

一、 基础工程蓬勃发展

这里的基础工程包括大坝、桥梁、公路、机场、隧道、港口、码头、海上海下建筑以及

工业和民用建筑等所有的建筑业,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的建筑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

别是近二十年来更是盛况空前,这在表1中水泥产量的变化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表1 中国水泥产量的变化(106t)

年1908 1949 1962 1978 1990 2003 2005 产量0.01 0.66 6.00 65.24 210 823 1060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年水泥产量为1962年的177倍,1990年的5倍,这在全世界

都是史无前例的。

根据网上数据【1】,2004、2005年全世界水泥产量位居前10名的国家如表2所示。

表2 2004、2005全球水泥产量(108t)前10名的国家

No. 国家 2004 2005

1 中国 9.34 10.00(10.60)

2 印度 1.25 1.30

3 美国 0.99 0.99

4 日本 0.67 0.66

5 韩国 0.54 0.50

6 西班牙 0.4

7 0.48

7 俄罗斯 0.43 0.45

8 泰国 0.36 0.40

9 巴西 0.38 0.39

10 意大利 0.38 0.38

全球 21.30 22.20(22.80)括号内为按我国公布的数据计算。可见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47%,约为其他9国产

量总和的2倍。同时2005年我国钢产量为3.52×108 t,占有全球总量的30%以上。水泥和钢材主要用于建筑业,由此可见我国基建工程可能为世界总量的30~40%。据称我国大坝和桥梁的建设达世界的50%以上,但我国2005年的GDP为2.23万亿美元,仅占世界的4%,人口也仅为世界的1/5。这些对比数据可以充分说明我国的基建工程规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例,仅建筑工人就达到4000万之多。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值得重视的应该是这一领域,因此真正提高基建工程寿命以节约资源、能源应该是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战略目标。

基于我国当前宏观发展的态势,在未来20~30年内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高涨。首先是城市化的需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是当前举国上下关注的大问题,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部分农民迁移到城市。当前我国城市化程度为42%,到2050年,若将城市化程度提高到70~80%,则将有7亿多农民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为此必需修建相应的住宅、办公和商业用房、学校、通讯、交通和医疗、运动等设施,水泥混凝土用量必将大增。

其次是各类基础工程将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数据不够完整,但从如下一些数据资料也可预见其规模之庞大。

公路:将从2005年的1.92×106 km扩大到2010年的2.30×106 km,并向2.74×106 km 的目标前进。

高速公路:将从2005年的4.1×104 km扩大到2010年的6.50×104 km。

铁路:将从2005年的7.5×104 km扩大到14×104 km。

电力设施:将从2005年的5×108 kw的装机容量扩大到2049年的15×108 kw,其中水电将达到4.3×108 kw。

长江:三千多公里的长江上,拟30 km建一座桥,总计将达到120座桥,仅长江的水利开发,水电装机容量将达10个三峡大坝的装机容量。加上其他大江、大河、交通水利设施规模十分宏大。

二、充分利用工业废渣

要以空前规模建设基础工程,又希望不因水泥产量增加而造成环境污染,唯一途径就是增加水泥中混合材的掺量,这样既能增加水泥基材料的数量又不增加或少增加熟料产量。现我国中长期规划提出2020年实现水泥零增长,我们能否考虑在2015年左右实现水泥熟料零增长,以增加工业废渣的用量来满足工程的巨大需求?2005年我国原煤产量已达21.9亿t,估计粉煤灰量可达2.7亿t,加上煤矸石以及油页岩渣,仅此工业废渣就将达到5~6亿t,加上钢渣5000万t和矿渣1.2亿t,若能充分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对于利用工业废渣,我国已积累了长期经验,应该说比国外时间更长,应用得更为广泛,也进行过系统研究。但现在是情况有所变化,最主要的是现在普遍采用减水剂和超塑化剂,水灰比已控制在0.45~0.40以下,甚至到0.35~0.30,按照Powers[2]的理论,水灰比低于0.40,对纯波特兰水泥而言,若完全水化之后将无毛细管孔,只有凝胶孔。在整个混凝土工程强调用外加剂降低水灰比和大掺量混合材以获得高性能混凝土提高耐久性的今天,最值得研究的是在这种新配合比条件、各组分的最佳配比问题,Powers的理论如何修改。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1)低水灰比、混合材高掺量条件下,各组分的粒径的最佳配比,究竟是水泥熟料细一点好?还是混合材粒径细一点好?随着混合材不同,工程的需求不同,混合材掺量不同,这种最佳配比是否应该滚动变化?

(2)在上述条件下,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最佳范围。随着水灰比的变化和混

合材掺量和品种的变化应如何适应?

(3)在上述配合比条件以及不同施工环境下,与外加剂的匹配问题。

(4)整个水泥混凝土化学和性能的研究过去是基于大水灰比而得出来,在低水灰比条件下整个水化过程和性能应有更系统更全面的研究。

三、混凝土的耐久性

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已不用赘述,国内外均已有大量文章和数据予以详细阐述【3,4,5】。现略举数例可管窥问题之严重。

(1)深圳至汕头280km公路,1996年建成,2000年至2005年因路况不好,造成1443人死亡,7290人受伤【6】。

(2)京珠高速公路,湖南省湘潭至宜章段,共300km,2001年建成,耗资63.8亿,每6 km 有一维修处。湖南省境内的长潭、莲易、长永高速公路,也在通车后3-5年内进行全面或部分大修【7】。

(3)青海省西宁曹家堡机场,1996年建成,因损坏严重,进行盖被,复又损坏【8】。

(4)陕西阳平关至安康的铁路线上,65个大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因碱集料反应严重损坏【9】。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的问题如何解决,个人意见是必须详细调查研究和获取具体数据和详实的资料,个例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全国的数据,这包括全国各类桥梁、公路、机场、隧道、海港、大坝、铁道、海上海下建筑、工业民用建筑的使用年限?每年维修费用?维修所耗水泥、钢材及其他材料?因路面、机场等交通设施的维修对运输的间接影响?只有有了这些具体数据,再加上一些典型事例,才有可能使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真正认识到提高耐久性、延长基建工程的寿命对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扭转当前谈节约型社会忽视基建工程寿命的现象。彻底改变“低成本、低质量、短寿命、年年修补”的建筑模式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选材料、高质量、长寿命、不需要修补或少修补(至少在一定时期之内)”。

国外的经验教训也很值得我们注意。美国最近集中了24名全国著名的土木工程师,并咨询了2000名工程师写成:“2005美国基建工程调查报告”【10】。其中提到,因路况不好,每年用于维修的费用高达540亿美元。美国人因交通堵塞,每年要多花费35亿小时,为改善交通方面的基建工程需940亿美元,而实际使用仅594亿美元,远低于真正的需求。(Poor road conditions cost U.S. mortorists $54 billion a year in repair. Americans spend 3.5 billions hours a year stuck in traffic. Total spending of $59.4 billion annually is well below the $94 billion needed to improv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s nationally.)在美国的590,750 座桥梁中,有27.1%有缺陷或丧失功能。在今后的20年中,每年将花费94亿美元用于维修。从1998年以来,不安全的大坝数已上升到33%,即3,500个。在今后的12年内,为消除非州管危坝,将耗资101亿美元。在美国的12,000哩内河航线上,257个船闸近50%失效,要更换现有的船闸系统将耗资1,250亿美元。这些高昂的维修费用,很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我国正值建设的高潮,各省的基本建设预算动辄以千亿计,如不重视耐久性,今后的维修费用将不堪重负。此前本人曾撰文论述:“提高基建工程的寿命是最大的节约【11】。最近美国已提出将机场道路寿命提高到60年(Recent advances in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are increasing the projected service life of properly installed Portland cement pavement to 40,50, even 60 years and beyond)”【12】,,而且提

出可操作的性能指标和措施。对我国而言,提高路面寿命,意义更特别重大。

四、重新修订标准、规范和指南

我国绝大部分工程标准均取自美国标准(ASTM)和前苏联标准(ГОСТ)。长期以来这些标准在国外已多次修改,但至今仍有国外弃用的标准保留在我国国家标准之中。例如ASTM C289-1994“鉴定集料潜在碱活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化学法)”【13】和ASTM C 227-1990“鉴定集料潜在碱活性的水泥集料相配合的标准试验方法(砂浆棒法)”【14】,现在许多国家如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均已弃而不用,即使是在美国虽在标准中仍保留这两种方法,但他们的工程师也知道其不可靠。Stark【15】叙述道:“四十年的经验证实了ASTM C227的缺点,在有些情况下对破坏的工程得出错误的结论。与ASTM C227相同,ASTM C289也无法判定慢膨胀的活性集料,如片麻岩、片岩或石英岩,其活性成分是变形石英或微晶石英”,把这种废弃的旧标准保存在中国的国家标准之中将导致错误结论和混乱,并将造成重大损失。

建议将水泥标准过渡到混凝土标准。

为了避免碱集料反应的破坏,最初建议采用低碱水泥,限制其碱含量(Na2O eqv.)低于0.6%,其后发现混凝土中水泥含量可在100~600 kg/m3波动,仅限制水泥的碱含量,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波动仍很大,故其后限制混凝土碱含量低于3 kg/m3。同样地,当我们限制水泥中MgO含量小于5%时,若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波动于100~600 kg/m3,则混凝土的膨胀性能也将显著变化。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限制混凝土中的MgO含量或限制其膨胀极限值(当全部MgO转变为Mg(OH)2)时【16】。

在波特兰水泥生产的初期,一般均采用纯波特兰水泥,不掺混合材。在这段时期,为了满足各种环境的需要,就生产特种波特兰水泥,主要是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不同,美国就分成五种波特兰水泥,在中国就有“低热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其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限制如表3所示。

表3 各种波特兰水泥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规定

类型规定中国标准美国标准

低热波特兰水泥C3S<35%

C2S>40%

C3A<7% ASTM

150-1977

中热波特兰水泥C3A<8% ASTM

150-1977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C3S<50%

C3A<5%

C3A+C4AF<22%

MgO<5%

f-CaO<1%

GB 748-1965

道路硅酸盐水泥C3A<5%

f-CaO<1%

C4AF>16%

GB 13693-1992

但是近年来混凝土的情况有很大变化,主要是采用高效减水剂,W/C降低到0.40~0.45,

甚至达0.30~0.35,其次是掺入大量矿物混合材或掺和料,可占水泥的30~60%,在这种条

件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在讨论“高性能混

凝土”时,Neville就曾建议不用这一名称,而改用“目标混凝土(designer concrete)”。Hooton 等【17,18】也建议用基于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标准(performance-based specification)替代传统的标准。因此建议用特种混凝土逐步取代特种水泥,这包括限制水泥熟料的成分、W/C、混合材掺量、类型和质量,特种混凝土可包括:

低热混凝土

抗碱集料反应混凝土

抗化学腐蚀混凝土

不收缩微膨胀混凝土

膨胀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需要大量长期的系统工作,但我国基础工程在全球占有重要分量,因此我国必需承担这一艰巨任务,这将有利中国的巨大建设,同时也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五、基础研究

中国水泥产量约占世界的50%,基础设施建设估计将占有世界的30~40%,因此我国的基础研究也应该和必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否则要长期持续促进水泥混凝土领域的技术发展是不可能的,在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时有如下几点思考:

(1)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微观研究似应着眼于各种尺度的孔结构,从纳米至毫米。在这里我们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半个世纪以前Powers【19】的开创性工作,他的工作至今仍受到当代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称道:“50年后的今天,仍然很少能超过他,除了我们能命名和估计Powers提出的化学键和物理键的强度而外”(Almost 50 years later, there is little to add this, except that we are now able to name & to estimate the strength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bonds Powers was evoking)。我们应该将Powers开创的孔结构研究继续发展,创建低W/C和混合材高掺量条件下的水泥水化硬化理论。

(2)应同时并重整体论(holistic approach)和还原论(Reductionistic approach)。水泥混凝土太复杂,只强调还原论,只是分散的无联系的结论是不行的,但无还原论为基础的整体论往往是空洞的,没有实用价值。

(3)从基础科学研究专业领域的问题,如热力学、动力学、结晶学、细观力学,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孔力学(poromechanics)【19】”等。才能真正了本质原因。

(4)借鉴当代科学技术的强力发展,充分利用数学、模糊数学、混沌理论、计算机功能来解释和解决水泥混凝土科学技术中的复杂问题。

(5)测试技术。过去水泥混凝土领域的测试设备多为机械类型,用手工肉眼测定的。测凝结时间的“维卡仪”和流动度的坍落度仪都用了近200年,我们应该用光、声、电、自动测量取代,这将显著提高其精确度。

(6)材料试验领域的“中间试验”。

目前水泥混凝土实验室内试块均为小型的,不能完全模拟工程的实际情况,如碱集料反应集料最大粒径为2 cm,而大坝工程中可达15~45 cm,因此我们要建立类似“中间试验工厂”的大型试件或更接近工程实际的试件,如4×5 m的机场跑道块和10 m以上的大型试块来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膨胀收缩性能。这主要不是仅测定力学性能(强度),主要还是测定其体积稳定性如变形性能、开裂行为等等。全国若有一个以上这种权威测试中心,对确定工程的施工性能和工程的长期寿命将起关键作用。

胶凝材料使用已有长期历史,古罗马的料场就是用火山灰加石灰做成的,保存到现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胶凝材料的发展对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现代的城市化,基建工程是不可能离开水泥混凝土的。世界著名混凝土专家Idorn【20】临终前还建议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来预防和减轻地震、海啸(tsunami)、飓风(hurricane)等巨大天灾的危害,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水泥混凝土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建设中仍将发挥巨大作用,我们应为发展绿色耐久的水泥混凝土而努力奋斗,以确保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中国的水泥产量已占世界的50%,基建工程预计为全球的30~40%,我们一定要为提高工程的耐久性,有效利用工业废渣,全面修订标准、规范和指南,以及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等诸方面努力工作,以达到既要快速发展又能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s://www.360docs.net/doc/713169278.html,/rankings, 2006-2-26

2.T.C. Powers,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Portland cement paste, in Book: H.F.W. Taylor, The chemistry of cement, V ol. I, pp391-416, 1964

3. J.R. Wright and G. Frohnsdorff, Concrete Durability-A Multibillion-Dollar Opportunity, Concrete International, January, 1988, pp33-35

4. 唐明述, 水泥混凝土与可持续发展, 有色金属学报,Vol.14 S1, May, 2004, pp164-172

5 唐明述,关于水泥混凝土发展方向的几点认识,中国工程科学,2002, Vol.4, No.1, pp41-4

6 6.香港凤凰网,踏访深汕死亡公路,二百米一冤魂,香港凤凰网资讯中心,2005年11月16日。

7.湖南一高速公路维修“补丁”数以千计,修补何时了,人民日报,2006年5月30日。

8. 张伟勤等, 青海高原盐渍土对建筑物腐蚀性研究, 建筑技术, 2004,

35(4):254-256

9. 李怀红,阳安线“碱-集料反应”病害圬工梁横向刚度加固的检测和评估,西铁科技,No.2, 2005, pp33-35

10. https://www.360docs.net/doc/713169278.html,/reportcard/2005/index, Report card for American’s infrastructure.

11. 唐明述, 提高基建工程寿命是最大的节约,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第

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pp641-644

12.https://www.360docs.net/doc/713169278.html,/pavement/conhome.htm,Concrete pavement technology update (July, 2005)

13.ASTM C289-94,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otential reactivity of aggregates(chemical method),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nnual Book of Standards, Vol. 04.02. pp156-162.

14. ASTM C227-9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otential alkali reactivity of cement aggregate combinations(mortar-bar test)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nnual Book of Standards, V ol. 04.02. pp126-130

15. David Stark, Alkali-silica reaction in concrete, Significance of Tests and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nd concrete-make materials, Editor: Paul Klieger and Joseph F. Lamond, Aug. 1994, p368.

16.Gao Pei-wei, Wu Sheng-xing, Lin Pin-hua, Lu Xiao-lin, Deng Min, Wu Zhong-ru, Tang Ming-shu, Soundness evaluation of concrete with MgO,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1(2007)132-138(in press)

17. R.D. Hooton, S. Mindess, Jean-Claude Roumain, A.J. Boyd, and K.B. Rear, Proportioning and testing concrete for durability, Concrete International, August (2006)38-41

18. J.A. Bickly, R.D. Hooton, and K.C. Hover,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durable concrete, Concrete International, September(2006)51-57

19. A. Gmira, M. Zabat, R.J.-M. Pellenq and H. Van Damme, Microscopic physical basis of the poromechanical behavior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04, 37(265)3-14 20.G.M. Idorn, Global urbanisation depends on concrete,October, 2005, Private Letter, February, 15, 2006

THE STATE-OF-ART AND PROSPECT OF CEMENT AND CONCRETE

INDUSTRIES IN CHINA

Tang Mingshu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9, P.R.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ement, concrete and the infrastructures in China. For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needs to effectively utilize industrial waste and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infrastructures. So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vise the unsuitable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in order to keep continuous rapid development.

Keywords: Cement, concrete, infrastructure, waste, service life, standards, basic research

混凝土行业运行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展望

混凝土行业运行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逐渐深入以及供给侧改革的加码,水泥等基础建材行业首当其冲,2015年全国水泥需求出现下降走势,官方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的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仍有2.14%的增长,其他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均出现明显下滑。2016年以来,尽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延续下降走势,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复,混凝土的需求也因此得到明显提升。 一、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现状 1.1需求端: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加速,有力拉动混凝土需求 2016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1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滑1.7个百分点;其中与拉动混凝土需求有关的建筑安装工程完成30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滑1.6个百分点。 图1: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与历史情况比较(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尽管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但从拉动混凝土需求的细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两大重点需求终端投资增速与去年相比却出现上升走势。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比47%左右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23.6%,增速较去年同期上涨3.6个百分点;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0%的道路运输业前三季度投资同比增长1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下降1.7个百分点;另外占比较大的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明显上涨,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略有下滑。 图2:2016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在2015年下半年全国房地产销售市场逐渐升温,今年更是出现火爆行情,在去库存及火热销售行情的双面刺激下房地产投资升温,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为5.8%,较去年同期上涨3.2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在去年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呈现快速上涨局面,上半年累计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近15%,后期开始回落,前三季度降至6.8%。 图3:2016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情况(万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房地产投资升温和基建投资的较快增长是保障混凝土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商品混凝土消耗量增长的同时,混凝土电杆、混凝土预制桩等制品产量也出现明显上升,较去年全年增长率有明显好转。 1.2供给端:产量增速上涨,价格低位回升 2015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官方统计商品混凝土产量1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跌至2.14%;其他统计渠道统计的整体预拌混凝土产量不一,且走势也出现差异:中国建

混凝土制品项目计划书

混凝土制品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混凝土制品项目计划书说明 全行业仍然实现了15%左右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全国经济发展速度(2017年中国GDP预测增长6.7%),也高于建材行业大多数其他产业的发 展速度。全年泡沫混凝土总产量预计超过4000万m3,居全球第一位。 该混凝土项目计划总投资10577.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8816.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36%;流动资金1760.58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6.64%。 达产年营业收入132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447.04万元,税金及 附加172.53万元,利润总额2787.96万元,利税总额3345.04万元,税后 净利润2090.9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54.0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36%,投资利税率31.62%,投资回报率19.77%,全部投资回收期6.56年,提供就业职位297个。 报告根据我国相关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项目项目产品 的发展前景,论证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市场、价 格定位,以此分析市场风险,确定风险防范措施等。 ...... 报告主要内容:概论、背景、必要性分析、市场研究、投资建设方案、选址科学性分析、项目工程设计说明、工艺分析、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

项目安全卫生、风险性分析、项目节能概况、实施方案、项目投资计划方案、经济收益、评价结论等。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提 高建筑技术水平、安全标准和工程质量,推广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建筑”。2015年8月,工信部与住建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构配件,引导构配件产业系列 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 MACRO 泓域咨询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 ()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趋势 提要:介绍了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概念,对其结构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该结构必将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体系;发展趋势 一、引言 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目前,普通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已比较成熟,轻型钢结构和普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也处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阶段,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还比较少[1,2,3]。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由冷弯薄壁型钢和薄壁钢管与混凝土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轻钢结构的优点,同时由于混凝土的存在而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并增强了结构的防火性能。 二、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 (一)竖向承重结构 结构竖向承重主要以薄壁钢管混凝土柱为主。由于冷成型薄壁钢管的管壁较薄,管内部混凝土可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还可根据其稳定性要求在管内纵向设肋[4],从而提高钢管的局部稳定承载力。同时钢管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轴向抗压强度,因此,薄壁钢管混凝土柱

的承载力高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承载力之和。由于在钢管内浇筑了热容量较大的混凝土,发生火灾时能够吸收热量,从而延长了钢管的耐火极限[5,6]。圆钢管轴向受力性能较好,其受弯性能及与其它构件的连接不如方钢管,但方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能力较差[7]。因此可考虑采用六边形及八边形钢管[8,4],以便为梁﹑柱连接提供方便和保证(如图1所)。 (二)楼面结构 轻钢-混凝土组合建筑可选用多种楼面结构形式。它要求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同时应使楼板自重轻﹑厚度小,并提高施工速度。楼面结构可选用如下形式: (1)压型钢板和混凝土组合楼板; (2)密肋轻钢─混凝土组合楼板; (3)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 (4)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 其中优先选用1﹑2类型。其主要优点是: (1)省去楼面模板支撑,节省投资,施工速度快; (2)压型钢板与轻钢密肋中可布置设备管线,减少吊顶高度; (3)平面刚度大,房屋有较强的整体性,抗震性能好。主﹑次梁可采用矩形钢管﹑双槽钢﹑冷弯U型卷边槽钢或H型﹑I字型焊接或热轧型钢。I字型钢可以是实腹的也可是空腹的,也可选用卷边槽钢-混凝土组合梁。梁板组合结构通过栓钉及剪力连接件形成整体,共同来承担楼面荷载。目前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面结构在国内发展已比较成熟。

混凝土行业分析

2012年,水泥企业将面临着来自政策、环境、产能、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考验和多重制约。根据“十一五”及“十二五”初水泥企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显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是完善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国际水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的迹象愈加明显,但水泥企业进入的脚步却不断加快。 3月30日, “2011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十强”榜单揭晓,获奖企业分别为华润水泥、冀东水泥、金隅股份、塔牌集团、天山水泥、亚泰水泥、华新水泥、亚洲水泥、明峰建材、万年青水泥等10家企业。 大量产能不能释放 去年混凝土行业跟随水泥行业规模、利润等各个方面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是形势已经和从前不可同日而语,并且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迹象,产能仅仅发挥了不到四成。但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去年混凝土与制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近五成。 2011年商品混凝土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75%,区域增长情况与水泥相同,西南、西北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为西北、西南地区;华东仍是水泥、商混用量最高地区。 中国水泥网CEO、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邵俊表示,总体来说,国家宏观经济大势和政策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总体利好,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尤其是各地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水利建设将会在政策导向下全面提速。但2012年,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环境相对复杂,历年行业经济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 目前,在部分地区混凝土行业出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江苏省混凝土协会会长顾炎晴坦言,江苏省去年的混凝土搅拌机达产率仅为三成,大量的产能没有办法释放。 2011年,全行业混凝土搅拌机达产率为36.12%,比2010年下降22.62%。说明单机组搅拌量与搅拌站和搅拌机的设计生产能力相差甚远,有60%以上的搅拌机产能没有发挥出来。 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去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出现了近五成的增长。2011年,全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515.9亿元,同比增长49.3%,2011年前10个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投资完成额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42.32%,投资规模已经超过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最大投资行业。 顾炎晴表示,产能过剩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地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投资建设带有的盲目性。以江苏省为例,2011年混凝土企业新增了134家,但同时倒闭的企业有15家,被兼并21家,还有几十家企业关门歇业。 兼并重组正当时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规划方案

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规划方案【--春节祝福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 __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如雨后春笋得到迅速发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许多刚建起来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布局极不合理,亟待进行调整与整合。 1、对本区域内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布局现状进行调查。摸清现有搅拌站名称、设计生产能力、当年实际产量、布点区域、当年实际需求量等情况。 2、对本区域内未来五年商品混凝土需求量预测和搅拌站规划布局情况进行调查,摸清未来五年:混凝土需求量预测(万立方米)、需要搅拌站数量[ 套)、实有搅拌站数量(套)、拟新建搅拌站数量(套)、搅拌站布点区域等。 方法一:某地区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使用量)=工业与民用建筑用量+其它工业与民用建筑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使用量)计算方法 预测未来年份工程竣工面积:将竣工面积乘以经验系数 0.33-0.35即为预拌商品混凝土需求量(或者使用量)

例如:某地某年工程竣工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取上限经验系 数0.35,那么预拌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使用量)=1,000,000×0.35=350,000立方米=35万立方米。 方法二:某地区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使用量)=上一年预拌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使用量)×(1+下一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比率预测值) 根据某市的平均情况,搅拌站实际产量一般为设计产能的 40-60%,取中间值为50%, 那么:某地区设计产能=预拌商品混凝土需求量预测×2 例如:某地年预测商品混凝土需求量为80万立方米,那么,某地设计产能=80万立方米×2=160万立方米,偏远区县可以结合该地 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Page] 方案一:目前我国使用的混凝土搅拌站按照设计产量分类,主 要有60站(1方机)、120站(2方机)、180站(3方机)和240 站(4方机)、60站理论生产率为60立方米/小时,年设计产能大约15万立方米;120站理论生产率为120立方米/小时,设计产能大约

x中国八大混凝土搅拌车品牌分析

揭秘国内 “八大”搅拌车品牌厂家哪家好? 阅读关键词:搅拌车水泥搅拌车厂家混凝土搅拌车搅拌车价格搅拌车品牌 据行业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混凝土搅拌车需求量会保持8—10%的增张,近两年来个人投资混搅拌车越来越多,目前搅拌车品牌众多,搅拌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哪个好怎样选择?国内主要的搅拌车生产厂家大概有八大家,如:三.一重工、安徽星马、内蒙北方、唐山亚特、利勃海尔、辽宁海诺、厦工楚胜等,下面笔者来分析一下这些厂家的基本情况和产品的优势。 一、三.一重工企业集团 公司简介:三一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 产品优点:其搅拌车电器线路采用CAN总线控制,可实现GPS定位,自诊断功能及搅拌筒恒速控制功能,使操作更加便捷轻松;发动机多态开关的应用,使节油率达到10%以上。 分析评价:该公司混凝土搅拌车生产历史在国内来说比较早,近年来大力开发混凝土泵车产品,搅拌车业务方面进步不大,有被后续者超越的趋势,主要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车、输送泵外包一体化销售模式,随着搅拌车价格走低,利润不高,对个体用户来兴趣不大。 公司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工业城 二、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我国工程类专用汽车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于2003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现有1000多名 员工,总资产12.6亿元。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专用汽车生产线,各类生产工艺设备800余台套,具备年产各类专用汽 车5000辆的生产能力。 产品优点:主要采用五十铃和华菱等底盘,驾驶室宽阔舒适,长途驾驶也不觉得疲劳,装有宽敞舒适的睡床,能提供完善的休息空间,调节气压式座椅,豪华型全浮式减振驾驶室,有效地降低了不平路面引起的颠簸震荡*配有新一代发动机,符合最严格世界环保标难,350匹马力,扭矩高达1230N .m ,令行车顺杨省油。 分析评价:搅拌车性能可靠, 产品设计水平行业内领先,但可供选择的底盘种类不多,局限性大,五十铃底盘性能虽好,但进口底盘 搅拌车价格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华菱底盘国产华,但在国内重型商用车地位不及东风、重汽、解放等品牌。 三、内蒙北方巴里巴工程专用车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内蒙古北方巴里巴工程专用车有限公司是由西班牙施维波姆公司、法国英泰星国际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北方重集团包头北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三方共向投资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成立于加1年10月18日。 产品优点:采用欧洲搅拌车的传统设计,符合欧洲安全标准,具较高的可靠性。耀体及其内部叶片的设计具有较高的水平,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进出料速度快、剩余率极低,还可代替搅拌机进行干料搅拌运输。液乐系统选用商品质的液压总成,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工作稳定可靠。供水系统水量大、压力高,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施工。 分析评价:公司实力比较大,属于搅拌车中的高端产品,同样价格比较贵,底盘扎实,多在北方使用,爬坡性能好,动力大,超载性能不错,但维修保养成本比较高。 四: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在唐山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基础上,经资产重组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60 年代初,日本和西德先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从9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开始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在欧洲,90%的混凝土中使用各种混凝土外加剂,其中70%是各种类型的减水剂。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20世纪50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70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进展,2000年前后逐渐开始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研究,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在近5年的时间里应用量连续翻番增长。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一、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现状 1.外加剂产品的发展情况 2010年1月~3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各省市的理事和各地有关专家、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了2009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产品产量调查,在对全国各省市外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大量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多个渠道汇总的各省市外加剂产量数据累加,2009年全国各品种外加剂产量见下表。 目前,全国外加剂品种齐全,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达722.52万吨。各种合成减水剂产量约484.68万吨,各种高效减水剂(萘系、三聚氰胺系、氨基磺酸盐、脂肪族和蒽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量的6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占26%,普通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占7%.2009年其他外加剂的产量分别为引气剂1.6317万吨、膨胀剂126.362万吨、速凝剂100.71万吨(其中固体速凝剂占74.32%,液体速凝剂占25.68%)、缓凝剂(葡萄糖酸钠、糖钙、糖蜜等)9.15万吨。据估算,上述外加剂销售产值达到277.8亿元。 (1)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工作性大致相同时,具有较高减水率的一种外加剂,2009年全国总产量为322.79万吨,其中萘系占高效减水剂总产量的82.53%、脂肪族占12.85%、氨基磺酸盐占2.85%、蒽系占1.32%、三聚氰胺系占0.45%.萘系产量占全部合成减水剂总产量的55%,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聚羧酸系减水剂占全部合成减水剂的26%,与2007年相比有所上升,但萘系仍然是减水剂中使用量大面广的品种。2009年脂肪族减水剂产量比2007年增长29.93万吨,增加较多,这是由于脂肪族减水剂价格较为便宜,主要用于外加剂的复配,河南、浙江两省为脂肪族减水剂生产的大省。 (2)高性能减水剂 以聚羧酸盐类为主要成分的高性能减水剂具有一定的引气性、较高减水率和良好的坍落度保持性能,是环保型的外加剂。国外20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日本现在的使用率占高效减水剂的60%~70%,欧美约占20%左右。 从2000年前后,我国混凝土工程界逐渐认识聚羧酸系减水剂。近几年来,在高速铁路建设的带动下,高性能减水剂发展迅猛,并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2007年国内年产量为41.43万吨,2009年依据各省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累加计算,产量为126.83万吨,增长幅度达到206%.聚羧酸外加剂生产量比较大的省市是山西省、江苏省和浙江省。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编制组对全国主要的7家聚羧酸原料生产企业的原料销售数量进行调查显示,这7家企业2009年聚羧酸原料销售约15万吨,折合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约80万吨。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的企业也生产和销售聚羧酸外加剂原料。 高速铁路工程用外加剂主要是聚羧酸系减水剂。外加剂分会对2008年~2009年在建的

2019年商品混凝土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9年商品混凝土企业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9年6月

目录 一、业务发展目标 (3) (一)总体发展战略 (3) (二)整体经营目标 (3) 二、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 (4) (一)管理水平提升计划 (4) (二)市场开拓计划 (4) (三)技术发展计划 (4) (四)产品开发计划 (4) (五)融资计划 (5) 三、拟定计划所依据的假设条件、面临的主要困难及确保发展计划拟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5) (一)假设条件 (5) (二)主要困难 (6) 1、融资渠道单一 (6) 2、管理能力面临压力 (6) (三)确保发展计划拟采用的方法或途径 (6) 1、充分有效利用募集资金 (6) 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7) 四、发展计划与现有业务的关系 (7)

一、业务发展目标 (一)总体发展战略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政策背景下,公司将紧抓加快建设“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内陆开放高地”的发展机遇,立足于“环保型、规模化、自动化”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基地和建筑用石灰岩绿色矿山,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凭借资源、自产砂石骨料质量及成本控制、技术和工艺、生产基地规模、经营及管理、品牌等优势,巩固并深耕本地商品混凝土市场,逐步实现区域性扩张;同时,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完善公司产业生态布局,提高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二)整体经营目标 建立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经营管理体系,增强管理水平及技术开发能力,提升管理运营效率。积极拓展新客户,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高水平的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并降低综合成本。 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增强公司实力,通过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等方式完善公司产业生态布局。

混凝土发展前景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混凝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人造材料。混凝土以其良好的抗水性、优越的可塑性、优异的耐火性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性而成为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和使用范围最广的建筑材料,在今后几十年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仍将会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近年来,我国混凝 土年产量已占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的50%以上,是世界生产和消费水泥混凝土最多的国家。 无论是混凝土工程规模,还是混凝土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都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社会在发展,而混凝土自身的进步,也令世人“惊艳”。 进入21世纪后,现代的混凝土不再是水泥、水和骨料的简单混合物。根据ASTMC125和ACI116委员会给出的定义,现代混凝土由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4种组分组成,这里的外加剂包括各种矿物成分、化学外加剂及纤维等材料。从水泥消耗来看,2011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超过20亿吨,如果简单乘以3的话,相当于60亿吨左右的混凝土,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约2.4吨重计算,即每年要消耗140多亿吨的砂石、水泥等天然及人造资源,这是一个 令人惊讶的“天量”。而从能够消纳各种工业废弃物的功能来评价,现代混凝土产业又是目前能够科学利废的最大产业之一。混凝土产业兼具建设功能和利废功能,这使得现代混凝土的产业地位又有了新的社会高度。 如何推进混凝土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政策与市场成为最大推手。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且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规章,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保 驾护航。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全国已建成预拌混凝土站(厂)6000多家,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18亿立方米,实际产量14亿多立方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沈阳、大连、常州等城市应用的预拌混凝土量已达到该城市混凝土总用量的60%以上,接近经济 发达国家的水平。 预拌混凝土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建设蓬勃发展时期,伴随着全国各地正在大兴基本建设工程,我国的预拌混凝土产量逐年提高。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实施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基础建设。大量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大型水利、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工程的相继开工,也为近几年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水泥企业加快进入预拌混凝土产业正逢其时 混凝土产业事关国计民生中的两个重要基点即“安全”与“节约”,因此,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实属情理之中。借助政策规章建设提速的东风,预拌混凝土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在我国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中,大型水泥企业与混凝土产业“联姻”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目前,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既有市场需求又有政策“红利”,既有优势又有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重庆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

重庆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 2011年-2015年发展规划 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具有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和推广散装水泥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保持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期重庆城市建设的需要,在2010年以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关于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的政策、法规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制定本规划。 一、行业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十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城乡建委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日趋规范。 1、行业规模 2006年~2010年,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33.1%。2010年,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77.8亿元,预拌商品混凝土实际产量2946万立方米,总产值87.5亿元,行业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为全市的工程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目前,我市共有79家具有资质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其中主城区42家,六个区域中心城市15家,其余区县22家。从资质等级来看,所有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中,二级资质20家,三级资质54家,暂三级资质5家,资质等级总体偏低。从市场格局来看,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之间竞争比较激烈,但仍

处于可控状态,迄今为止,尚无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行业结构和市场运行均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2、行业供需 从行业产能看,截止2010年12月,我市经审批设立的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共有93个,其中建成投产的搅拌站83个,年设计生产能力约6200万立方米。从全国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受运输、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值)为35%~50%。据统计,2010年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实际产量为2946万立方米,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产能利用率为47.5%,已接近行业上限,需进一步增加行业产能。 从市场需求看,据各区县上报数据统计,2010年全市建设工程混凝土需求量约为4500万立方米,其中主城区建设工程混凝土需求量约2200万立方米,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工程混凝土需求量约800万立方米,其余区县建设工程混凝土需求量约1500万立方米。据统计,2010年,我市主城区预拌商品混凝土产量2137万立方米,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产量410万立方米,其余区县产量399万立方米,三类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率分别达到97.1%、51.2%和26.6%。随着主城区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各区县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进一步推广,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3、行业布局 在我市2010年以前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空间分布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和行业培育的需要。当前,从具体区位来看,全市93个搅拌站中,主城区数量最多,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前景1

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轻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利用现代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利用工业废渣作原材料等,都是今后需要不断解决的课题。 现代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商品混凝土 摘要] 商品混凝土是以集中予拌、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向施工工地提供现浇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现代混 凝土与现代化施工工艺的结合的高科技建材产品,它应包括: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 土、自密实混凝土、防渗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为了使商品混凝土性能稳 定、经济、性价比高,必须严格选择所需的原材料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实践证明,现代混凝土配合 比全计算法设计为此提供了简单快捷和可靠的技术途径。 商品混凝土是指以集中搅拌、远距离运输的方式向建筑工地供应一定要求的混凝土。它包括混合物搅拌、运输、泵送和浇筑等工艺过程。严格地讲商品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的工艺和产品,而不是混凝土的品种,它应包括大流动性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渗抗裂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等。因此、商品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与现代化施工工艺的结合,它的普及程度能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集中搅拌的商品混凝土主要用于现浇混凝土工程,混凝土从搅拌、运输到浇灌需1~2h,有时超过2h。因此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合理的供应半径应在l0km之内。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和发展,现浇混凝土成为今后发展方向。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都在一百个以上,其规模和工艺水平不亚于发达国家。许多中小城市也在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 一. 概述 流态混凝土用作商品混凝土时,对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流动性损失的控制要更严格。因为运距较长,交通堵塞等因素,要求坍落度损失小,2h(有时超过2h)内混凝土应保持流动性,浇灌时要求泵送。用后掺法虽然能解决坍落度损失和泵送等问题,但是增加了搅拌时间或次数,这样影响商品混凝土的产量,并且使搅拌操作复杂。即使这样在泵送前掺超塑化剂,在搅拌运输车中快速搅拌3min,也不能充分发挥超塑化剂的分散作用,拌合物均匀性差。因此,至少在我国,后掺法不易推广,还是采用同掺法好。这就要求研究新的超塑化剂,保证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在2h或2h以上,而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 我国商品混凝土中,约70%是标号C25~C40,C50~C60 在一些重要工程中应用,个别特殊情况采用C70~C80。为了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提高硬化混凝土性能,特别是耐久性,应当掺用粉煤灰。这样在掺10%~25%粉煤灰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单位水泥用量10%~20%。计算表明,基准混凝土中掺20%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10%情况下)可节省能源10%。基准混凝土掺超塑化剂(减少水泥用量15%时)配制流态混凝土可节省能源15%。当粉煤灰和超塑化剂同时掺用时可节省能源25.5%。因此,将粉煤灰和超塑化剂同时掺用配制流态混凝土是最节能的,并且在性能和节能两方面都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流态混凝土由于掺超塑化剂使拌合物流变性得到改善,即屈服值减小、塑性粘度降低和滞后圈变小,因而几乎接近牛顿型流体。这样就增加了流态混凝土的可泵性。基准混凝土中掺0.4%~0.8%(最好是0.75%)超塑化剂所得到的流态混凝土,其泵送压力降低25%一35%。

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水泥混凝土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唐明述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新模范马路5号,210009) 摘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水泥混凝土和基础工程的高速发展,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 有效利用工业废渣和延长基础工程的使用寿命,为此有必要重新修订不恰当的标准,加强基 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基础工程,工业废渣,使用寿命,标准,基础研究 一、 基础工程蓬勃发展 这里的基础工程包括大坝、桥梁、公路、机场、隧道、港口、码头、海上海下建筑以及 工业和民用建筑等所有的建筑业,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的建筑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 别是近二十年来更是盛况空前,这在表1中水泥产量的变化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表1 中国水泥产量的变化(106t) 年1908 1949 1962 1978 1990 2003 2005 产量0.01 0.66 6.00 65.24 210 823 1060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年水泥产量为1962年的177倍,1990年的5倍,这在全世界 都是史无前例的。 根据网上数据【1】,2004、2005年全世界水泥产量位居前10名的国家如表2所示。 表2 2004、2005全球水泥产量(108t)前10名的国家 No. 国家 2004 2005 1 中国 9.34 10.00(10.60) 2 印度 1.25 1.30 3 美国 0.99 0.99 4 日本 0.67 0.66 5 韩国 0.54 0.50 6 西班牙 0.4 7 0.48 7 俄罗斯 0.43 0.45 8 泰国 0.36 0.40 9 巴西 0.38 0.39 10 意大利 0.38 0.38 全球 21.30 22.20(22.80)括号内为按我国公布的数据计算。可见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47%,约为其他9国产

广州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广州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3~2020) 2013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一)行业基本现状 (3) (二)存在的问题 (3) 1、产能严重过剩 (3) 2、企业布局不合理 (3) 3、行业整体环保水平较低 (4) 4、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4) 5、原材料质量监管亟需加强 (5) 6、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有待规范 (5)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工作原则 (5) 三、工作目标 (6) (一)全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6) (二)压缩产能 (6) (三)优化预拌混凝土企业空间布局 (6) (四)提高行业发展水平 (6) (五)建立健全的原材料监督管理机制 (6) 四、规划实施方案 (7) (一)空间布局规划 (7) 1、行业布局分区 (7) 2、行业布点规划 (8) (二)产能调整规划 (9) 1、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控企业数量 (10) 2、加快升级改造,淘汰不达标企业 (10) 3、强化质量控制监管,实现优胜劣汰 (10) 4、推动集约化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10) 5、突出重点,加大整合力度 (11) (三)信息管理规划 (11) 1、建立行业信息管理平台 (11) 2、完善诚信评价体系建设 (11) (四)绿色生产管理规划 (11) 1、编制企业绿色生产管理规程 (11) 2、制定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考核办法 (12) (五)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2) 1、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2) 2、推行合同登记管理制度 (12) 3、探索生产企业承包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模式 (12) 五、保障措施 (12) (一)明确各行政管理部门分工,加强部门联动 (12) (二)落实管理规定,推进治理整合 (12) (三)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13)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3)

中国混凝土行业现状

一、混凝土行业现状 近年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涉足于混凝土产业,慢慢向完整的产业链转变,其中包括有华润水泥、冀东水泥等这些水泥龙头企业。究其原因,综合了近几年水泥行业发展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水泥行业由初凉而微冻,而目前正经受行业深寒,让水泥市场出现了旺季不旺的现象。水泥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水泥产能过剩已是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行业投资周期较长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降温滞后效应,进入“十二五”,水泥行业才全面显现供过于求的行业性危机。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每次行业的大起大落都是行业整合的绝佳契机。于是“洗牌”成了水泥企业无法避免的出路。 反观混凝土行业,由于国家政策利于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缘故,混凝土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窜出。但是,中小企业居多,部分地区市场秩序混乱,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难题。而由水泥企业凭借着企业自身规模较大的优势,向下延伸产业,进入混凝土市场,形成建材产业链,有利于快速占据市场。另一方面,水泥企业拥有庞大的资金,能够更好的按照国家标准完成对混凝土技术的研发,完善混凝土搅拌站等设施的改善,有助于混凝土产业的发展。同时,水泥企业进入混凝土行业还具有其他诸多优势,如熟悉客户、掌握信息、原材料供应等,都为水泥企业在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中外商品混凝土行业对比 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欧美大部分国家预拌混凝土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在基建方面已渐渐达到饱和状态,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建设热潮。欧盟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近几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增长趋缓甚至下降,预计欧美的预拌混凝土产量难以得到提升,增长空间有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06年欧盟预拌混凝土年产量3.96亿立方米,达到近年高峰值,之后产量逐年下降,2012年预拌混凝土年产量仅2.4亿立方米。 而美国2006年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与欧盟一样达到最高峰值,随后由于房地产次贷危机影响,混凝土行业受到重挫,混凝土产量迅速下降。经过次贷危机过后,2009年之后建筑市场逐渐好转,产量有所恢复,2012年产量2.3亿方,相比2011年增长10.84%。 国际市场水泥混凝土企业并购、行业整合于2008年基本停止,国际行业巨头如:CEMEX、Holcim、海德堡等企业在2007年高价并购之后,由于恰逢经济危机,给这些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财务危机,目前这些公司已基本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但由于混凝土市场的不景气,实体经济活动持续缺乏动力,建筑市场投资趋缓,国际行业巨头企业预拌混凝土业绩不断下滑,不少企业转战中国等新兴市场,市场行情均有所好转。 根据2012年世界混凝土企业排名情况来看,国际行业巨头的预拌混凝土销量已经趋于平稳状态,并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和中国企业巨头相比,国际水泥混凝土企业的发展已经受到限制,而中国企业的发展还将突飞猛进。

混凝土产业五年战略规划项目商业计划书

混凝土产业五年战略规划项目商业计划书

一、基础知识 1、定义 混凝土,简称“砼”(汉语拼音: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2、概念界定 ●混凝土产业:把混凝土制造、销售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企业组合体。 ●JG集团混凝土产业:指把NJJG集团旗下的JS混凝土公司、JG混凝土公司 和恒远混凝土公司进行整合,并在未来做大做强混凝土业务过程中形成的独立事业集群。

二、混凝土产业研究 1、产能状况 ●我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到1990年,全国35个大 中城市仅建成商混搅拌站100余座,设计年生产能力1450万方,实际产量约500万方。 ●2010年我国商品混凝土产量达到11.79亿方,同比增长47.8%,发展速度 明显加快。 ●JS混凝土企业累计达619家,设计生产能力3.2亿方,总产量1.5亿方,前 20名企业总产量达到4608万方,占31.2%。截至今年6月底,JS全省通过备案的预拌砂浆(包括干粉砂浆和湿拌砂浆)企业达36家,产能超过900万吨。上半年预拌砂浆累计生产使用量达4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NJ混凝土产业设计生产能力4450万方,达产2200万方,混凝土站59个, 混凝土公司共38家。 表一JS省混凝土企业排名表

2、技术发展状况 混凝土产业的技术发展较多,总结起来,分成目前基本已经普及的技术和尚处于开发与试用阶段的技术。 目前已经普及是技术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技术、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等。 处于开发和试用阶段的技术主要包括:耐热混凝土、干粉砂浆、湿拌砂浆、绿色环保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无机保温材料、泡沫混凝土、气凝胶、清水混凝土。 网络信息技术 主要包括计算机远程网络信息管理技术、GPS定位和ERP管理等。通过计算机远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

常德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资料

常德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专项规划 (2014—2018) 发展预拌混凝土具有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劳动条件和推广散装水泥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保持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期常德城市建设的需要,针对我市预拌混凝土发展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省、市政府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政策、法规和《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2012年11月,湖南省住建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的通知》规范性文件,要求各市州于2013年2月之前出台混凝土行业专项规划,明确混凝土企业的设立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混凝土行业专项规划”。明确今后全省各地混凝土企业的设立以此次专项规划为准,凡未纳入发展专项规划的,一律不予审批。 (二)规划依据 1、省住建厅湘建〔2012〕20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管理的通知》; 2、2012年2月22日,常德市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 3、常德市住建局和常德市规划局常建通〔2013〕63号文件:《关于制定本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专项规划的通知》;

4、常德市住建局常建通〔2012〕40号文件《关于加强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管理的通知》; 5、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三)指导思想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实现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合理调整混凝土站点布局,保持供需平衡,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适用期限为2014—2018年,总规划年限5年。 (五)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常德市行政辖区。 (六)规划目标 引导我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理性投资、合理布局、有序竞争,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指导我市行政辖区从事预拌混凝土的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活动。 二、常德区位 常德位于北纬28度至31度,东经110度至113度之间。地处中国的中南部,长江中游,湖南省的西北部。东临洞庭,西接黔渝,南通长沙,北连荆襄。现辖武陵、鼎城2区、汉寿、桃源、临澧、石门、澧县、安乡6县和一个县级市津市。全市面积1818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0万。

杭州混凝土现状

随着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市场的持续升温,商品混凝土生产行业快速发展壮大,然而混凝土行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终端消费者多为建筑商或房地产开发商等,商品混凝土又不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链条之内,近年来该行业偷漏税情况时有发生,值得引起税务机关关注。本文仅通过对杭州市混凝土行业税收管理情况的专题调研,对如何强化混凝土行业税收管理作一浅议。 一、混凝土行业税收管理现状 杭州市混凝土行业起步较早,全市第一家混凝土企业杭州市建筑构件公司诞生于1984年。随着杭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长,近年来混凝土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规模最大的企业产能已达150万立方/年以上,混凝土已成为杭州市建材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一)行业概况 杭州市混凝土行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2002年后,年增长率在160.59%以上,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已形成较大的总量规模。杭州市现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以股份制、民营经济居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目前杭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以2立方的搅拌机为主,约占总数的87.5%,最大的达4立方,多数企业的搅拌站都配置两条以上的生产线,新建的生产线全部采用楼式结构,使用皮带输送骨料。此外,预拌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装备能力也大幅提高,长臂架车泵已得到普遍使用。杭州市生产企业大多以生产C25和C30为主,C50等高强混凝土的生产也较为普遍。 (二)发展现状 1.区域发展不平衡。杭州市现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主要集中在杭州城区、萧山、滨江、余杭、富阳一带,而杭州城区又是集中分布在南北两头,南沿钱塘江沿线,北沿运河。从区域看发展是不平衡的,城区及萧山、滨江、余杭、富阳发展较快,而建德、桐庐、淳安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仅城区的产能就占全市总量的59.43%以上。 2.产能增长过快。混凝土行业由于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企业进入该行业较为容易。这种情况导致新企业大量拥入这一领域,使混凝土行业产能增长过快。 3.市场竞争无序,企业经营负担过重。无序发展必然导致无序竞争,由于混凝土行业产能增长过快,而商品混凝土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其销售受运输半径的限制,使行业竞争显得异常激烈,企业为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采取低价销售、垫资销售等经营手段,造成恶性竞争。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压价销售、应收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三重压力,企业经营十分艰难。 (三)行业经营与税收征管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