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分析_张萍

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分析_张萍
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分析_张萍

【作者简介】张萍(1967~),女,山东临朐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与研究,(电子信箱)xiaozhou1013@126.com。

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ValueChainAnalysisoftheRealEstateCompanies

张萍1,申洲2

(1.山东建筑大学基建处,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济南250101)

ZHANGPing1,SHENZhou2

(1.CapitalConstructionDepartmentof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Jinan250101,China;

2.ManagementSchoolof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Jinan250101,China)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建立自己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要想高效地实现企业价值,必须对价值链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清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范围,并建立各种活动的联系,发挥价值链的整合功能。

【Abstract 】Intheincreasinglycompetitiverealestatemarket,realestatecompaniestoestablishtheirownvaluechainmanagementmodelisaninevitabletrend.Toefficientlyachievebusinessvaluemustbein-depthanalysisofthevaluechain,todistinguishbetweenthescopeofthebasicactivitiesandsupportingactivities,toestablishthelinksofthevariousactivitiesandplaythefunctionofthevaluechainintegration.【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价值链;管理

【Keywords 】

realestateenterprise;valuechain;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13)04-0170-04

1前言

2012年是房地产市场旺盛的一年,蒸蒸日上的房地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不断涌入,同时也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市场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要想分得一份羹,房地产企业必须有自己企业的竞争战略,才能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站得久。当企业能够成功地策划并实施一项价值创造战略时,企业就构建起了战略竞争力。可持续竞争优势是近年来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是指企业在实施价值创造时,其他企业无法模仿或同样复制的战略。

2房地产企业开发流程分析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投资意向开始,至项目建设完成出

售大都遵循一个投资决策分析阶段、

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工程建设阶段、房屋销售阶段的开发程序(见图1)。

图1开发流程图

2.1投资决策分析阶段

在投资决策分析阶段,开发商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在对当地房地产市场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占有大量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探讨投资的可能性,寻找多个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通过开发项目方案的投资效益分析,选定投资开发的地段、投资时机、投资的房地产种类,做出初步设计方案,探讨获

取开发用地的可行性。

2.2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要进行项目概念定义,完成项目立项,为

"#$% &’() * !

170

施工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该阶段包括充分的市场调研、土地使用权的获得、项目的审批、结构的设计、施工单位的选择、原材料的采购、各种手续的办理等。

2.3工程建设阶段

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指正式的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包括施工进度的安排、施工图纸的设计、正式立项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其间环节颇多,影响因素复杂,历时又较长,涉及国土、规划、房管等许多政府部门,业务内容诸多,如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工程监理等。尽管有些环节可以通过招标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如设计院、施工单位等,但房地产生产过程的总体安排与策划,仍需要房地产企业自己去承担。

2.4房屋销售阶段

房地产销售阶段,即房地产商品的市场营销。销售不是房地产营销的唯一活动,在楼盘销售前,还包括明确项目目的、市场的调研、产品的定位、立项施工前的宣传,以及楼盘出售的广告宣传、商品促销、形象工程的延续,最终完成产品的销售。营销环节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关键环节,关系着房地产能否收回成本、赚取利润,决定着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成败。

3房地产企业价值链构建

3.1企业价值链概念

价值链是研究分析企业发展趋势的有效工具,具体是指企业把向顾客提供产品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分解为在战略上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通过考察这些价值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提升出特定价值环节及重组价值链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的过程。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一个“系统集成商”,是将资金、土地、设计、工程、物业管理、环境等多种变量因素组合成自己的产品,并且通过广告、营销、租赁等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市场价值。

3.2房地产企业价值链构建

根据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一般可以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在策略上相互关联的9项活动,包括前期工作、产品设计、建筑施工、市场营销及物业管理5项基本活动和信息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的基础设施等4项辅助活动。这9项活动构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价值链。

在确认房地产开发企业价值链的过程中,首先要将企业的各项价值活动分别归入基本价值链中所显示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中去。因为房地产开发是一个关联度较高、经营环节相对复杂的产业,每项价值活动还包括很多细分出来的价值活动,所以,在房地产价值链模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作业都归集到价值链中,房地产企业需要做的是,认清自身的价值链,并理解它们的内外部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各部门的资源状况以及在整个价值链上的作用(见图2)。

图2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

3.3房地产企业价值链分析

3.3.1房地产企业与供应源

房地产企业供应源相比传统企业较为特殊,土地购买和融资是供应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市场研究和决策咨询支持也是价值链初始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定位决策、开发时机、项目地点的选择,可行的融资计划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与供应单位价值链的利益保持一致,使得结合起来的经济活动效益达到最大。所以,房地产企业前期要与相关市场调研机构、咨询单位、金融合作伙伴、土地出让中心等有一个良好的接触,这些接触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成本,以及项目开发最终的成败。房地产企业与金融企业、顶级专业咨询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的达成和稳固是未来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也可以采取多样的激励方式开展与营销企业的合作,让营销企业真正融入房地产企业的体系,保证最终价值链的实现。

3.3.2房地产企业与顾客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有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满足其价值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目标顾客群体的差异性和服务需求差异性都是多元化的,企业只有从顾客需求的真实认识出发,才可能获得可观的销售业绩和服务满意度。对每个特定

171

时期市场中特定的消费群体提供特色产品及服务也是企业避免激烈竞争,获取差异优势的主要途径。房地产企业不仅要满足现行市场的顾客需求,而且还要致力于挖掘顾客的预期期望。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道路才能寻到出路。如在房价高涨、而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的大趋势下,海尔地产提出的“小户大家”的概念,减小户型面积,但是,同时加强小区配套设施,提高生活质量。当海尔这一理念一上市,就立刻得到年轻白领的青睐。而海尔地产就在这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3.4房地产企业价值活动

价值链是指按照创造价值的关系所形成的企业活动整体。创造活动是创造价值的基本工作。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直接活动和辅助活动。

3.4.1基本活动

1)内部后勤

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后勤主要是指企业寻找投资机会,在充分了解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潜在的客户、银行、供应商、合作者探讨,做出初步方案,并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这一阶段,是开发经营的基础与关键。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知道,土地、资金、市场信息是内部后勤的关键的资源,是整个价值链条上的战略资源。

在一个项目正式开发经营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研究项目的可行性,这将决定项目未来的销售与赢利,是企业开发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投资决策能力在内部后勤这个价值活动中,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实力大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投资决策能力,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可以聘用专门的咨询决策机构,做好可行性分析,这将决定企业的开发成本与项目的差异性。

2)生产经营

生产经营阶段是将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土地、资金、生产设备、建筑材料等转化成最终房地产商品的过程。房地产商为了保证施工建设的高质量完工与顺利进行,通过市场调研做出产品定位、规划设计;选择好的施工企业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还包括工程监理、施工规划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更要注意工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如房屋设计、施工规划、质量管理,同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也应对楼盘进行适度的宣传,以为后期的销售做好铺垫。在生产经营阶段,规划设计能力、市场分析能力与质量控制能力是企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成本控制的关键。规划设计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直接决定营销活动的顺利完成,节约营销成本,同时经过了详尽的科学的市场分析有利于实现房地产产品的差异化。质量控制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后期维护费用的高低及房屋的保值升值能力。

3)销售、服务

房地产企业要进行相应的楼盘预售准备,这时需要做适度的宣传、做预售策划、联系抵押贷款银行、申请预售许可证、准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预售合同、办理过户手续和产权证等。在接下来的销售阶段中,房地产企业要对房屋商品进行合理的产品定价、做好销售渠道的管理、广告宣传,商品促销的营销模式完成在满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使商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房地产的市场营销,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贯穿了市场调研、产品定位、营销策划、广告宣传、客户服务以及信息反馈等诸多环节。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集中体现在企业是否具有能够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资源状况,挖掘市场机会,选择恰当的营销渠道,运用富有创意的促销手段,将产品及服务推向市场并赢得目标市场的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也是企业创立品牌、培养品牌的能力。如何在有效控制销售成本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销售出去,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房地产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就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房地产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3.4.2辅助活动

1)采购

采购为房地产开发经营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资,包括土地、资金、建筑材料、电气设备及管道,其费用占工程造价的60%~70%。选择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价格低廉、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能达到降低成本保证施工质量的作用,因此,如何选择供应商,处理好与下游价值链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整个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成本,采购的投入决定了生产经营与营销活动的实现。

2)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虽然是房地产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开发成本的高低。技术开发包括:投资策划阶段的可行性分析,它是项目开发的基础;房

172

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规划设计,房屋预售前的安排,市场营销阶段的市场分析,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等。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新设计思想、新工艺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房地产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应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努力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科技含量。

3)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房地产开发中的战略资源,拥有高素质的团队是房地产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涉及房地产专业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其包括引进专业的市场调研人员、设计规划人员、高素质的销售队伍、训练有素的物业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积极性。专业高效的管理,可以减少资料浪费,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4)企业基础设施

主要指房地产投资策划系统、财务会计分析、与土管部门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联系管理、法律事务管理。

4当前房地产企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4.1价值链缺乏整体性,无法发挥价值链的综合优势

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片面关注某项价值增值活动而忽视其他价值环节,无法发挥价值链整合功能,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弱,这也是当前房地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当前国内房地产业处在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中,相当多的房地产企业重视公关能力而缺乏加强自身管理的意识。我国房地产业虽起步于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时期,但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涉及繁杂的行政审批程序,要与规划、土地、建设等十多个政府有关部门发生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公关能力和公共关系,不论是从项目一开始的批地、项目审批,还是开发过程中种类繁杂的各种相关手续的办理都将阻力重重。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只好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公关事务上,往往忽略了企业的其他价值增值活动的管理。我们知道,房地产项目的顺利实施除了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公共关系外,通常还需要借助多方面的资源。

4.2房地产开发企业缺乏诚信

缺乏深层理性诉求和行业道德自律的价值链过于薄弱,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问题堪忧,竞争向恶性方面发展。房地产项目周期性长,地域性强,楼盘极具个性化,房地产开发公司往往只看重项目的利益因素,很少关注企业深层的价值信念,企业文化表层化,造成了一些企业行为无道德伦理约束,商品房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掺杂使假、违约违规等),商品房销售过程中存在建筑面积“缺斤少两”的计量问题(将公共分摊面积超过预定标准或者在涉及到公共分摊面积、顶层花园、小区车库等问题时模棱两可等),物业管理权责不清晰、纠纷难调等,既损伤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伤害了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

4.3价值链不细致,造成低水平的激烈竞争

价值链对于我国来说可以算是一种新技术,房地产企业对价值链的研究不够透彻,再加之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质低、技术含金量小,并且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来源。小规模、低技术、刚性融资渠道所形成的组合,造成企业价值链粗放并且风险极高,使行业处于低水平的恶性竞争中,这样不仅无法提升相关价值活动,而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很困难。

【参考文献】

【1】吴凡.房地产企业发展研究与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38-40.

【2】颜维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房地产企业价值研究[J].网络财富,2009(6):23-25.

【3】胡根法.房地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经营与管理,2010(4):52-54.

【收稿日期】2012-07-12

173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1引言 随着国内外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各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这就决定了大多数施工企业不得不采取以优化企业价值链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做法。虽然很多企业都尝试着进行各种改革,但由于企业在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对价值链的系统分析和有效管理,往往以失败告终。通过价值链的分析找出企业的价值环节,处理好成本、进度、质量与安全的协调发展,找到企业发展的最佳平衡点,而不是单一的最高点,将成为施工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必然趋势。 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企业成本的价值环节,使建筑施工企业能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价值活动规律,使企业的经营更加有效、规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有共同的目标和 共同努力方向,能够使企业把视野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虑战略成本问题;通过对企业的行业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和相关单位价值链分析,能够通盘考虑企业的价值链和竞争优势。1.1 行业现状分析 从《中国统计年鉴2009》统计数据分析,截至2008年底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全国建筑企业单位数达到71095家,说明市场竞争激烈。 第二,全国从事建筑业人员3315万人,说明从业人员多。 第三,国家投入建筑业的资金为62036.81亿元,说明国家投入大。 第四,以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外商投资企业最高,集体企业最低;按产值利润率比较,外商投资企业最高,国有企业最低。说明行业效益不均衡。 [摘要]在分析建筑行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价值链理论和多年的建筑施工经验,构建施工企业的价值链系统,系统介绍施工企业如何对企业的行业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和相关单位价值链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提高企业价值链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价值链系统;分析管理 Abstract: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value chain theory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experi -ence,this paper constructs value chain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presents how to analyze industry value chain,internal value chain and related units value chain.Finally,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val -ue chain management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value chain system;analysis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51X (2011)04-0054-04 [作者简介]邓正位(1972-),男,贵州瓮安县人,测量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测量与工商管理。叶敏(1973-),女,四川营山县人,技师,研究方向:工程建筑材料。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邓正位1,叶 敏2 (1.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30;2.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17)

价值链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

价值链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价值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就构成了价值链。一个企业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如何扩大价值链的增值,是每个企业所致力追求的。他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产生影响,并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一定的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又影响着买方的价值链。在波特这一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将价值链这一概念进行推广并根据其中的有机联系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将价值链划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三类进行研究。 一、企业内部价值链 (一)波特关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论述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与构成不同,价值链的具体结构也不同。许多企业都意识到:应该把以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活动,构造成能够增加价值增值的业务流程。这个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就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它的基本特点是:(1)由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内部业务过程组成;(2)这些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3)企业内部运作过程的构造中,业务活动的取舍以是否能够实现或支持整条价值链的价值增值作为标准。 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九种,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见图3所示: 图3 1、内部后勤:包括与原材料的验收、储存、整理及存货控制的相关的作业。 2、生产经营:包括将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的作业,如机械加工、包装、装配、 设备维修、检测和生产安排等作业。 3、外部后勤:包括产品已经生产的出来及产品被送到用户手中的作业,包括: 产品的归集、储存、销售和发运等。 4、市场营销:是指如何使消费者获知产品的特征并赋予其价值,进而购买该产 品。通常包括广告、促销、销售、定价、报价、渠道选择、渠道关系的建立等作业。 5、服务:是指提供服务以加强或维持产品的价值的活动,例如产品安装、调试、

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

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作为经济发展组成元素的企业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取胜,笔者认为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才能确保在市场上永葆青春,因此笔者建议在管理和组织构建中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同时通过核心研发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确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价值;价值链;管理。 引言 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愈发激烈,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元素,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本文认为,只有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加强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永葆青春”,提升企业价值管理的方式很多,如可以通过显在的销售管理,也可以通过潜在的财务管理控制。笔者认为企业如果想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正视现实认清形势,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管理活动,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风云变化,并根据时代热点和商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创新思路。

目前我国企业所关注的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经营和销售,也就是仅能从企业的内部环境的分析入手了解和全面分析内部环境,充分的满足顾客的现实需要,这远远不够,笔者认为管理者只能从更高的视角去统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加强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只有清晰的审视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才有可能确定企业的战略地位,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而制定战略计划,进行战略实施。价值链分析是根据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以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为出发点,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 一、企业价值链和价值链管理的基本内涵。 公司的价值链是一个跨越公司边界的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所有相关作业的一系列组合。价值链管理就是核心企业将其自身的作业成本和成本动因信息与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作业成本和成本动因信息联系起来共同进行价值管理。 “价值链管理具有整体性和特异性两个特性,价值链的整体性是指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拥有创造和交付企业价值链所使用的外购输入的价值链(上游价值),许多产品通过渠道价值链(渠道价值)到达买方手中,企业产品最终成为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这些价值链都在影响企业的价值链。因此,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价值链的异质性则是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摘要]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在土地资源、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较以往有了重大调整,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价值链的理论研究过程和Porter价值链理论与房地产企业的衔接点。本文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形势,利用价值链分析法透视和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现有的价值链,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改进型的价值链,以此来优化和重构房地产业的价值链条,使其充分挖掘自身的竞争优势,提升在房地产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通过对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构建了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环境条件下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价值链;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判 1 前言 作为我国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房地产,在本世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房地产企业不仅面临着消费者需求、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消费主体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而且还面临着外企涌入国内市场,抢滩竞争和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为了生存而竞争的巨大挑战。近期又伴随着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尤其是“新国十条”的推出,使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土地资源、金融支持政策方面较以往有了重大调整,面对国内外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缺乏、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有限、管理水平低、项目运作能力差、资产负责率高等现象,且大都处在一种相互模仿的鸿蒙阶段。 如半年报资料显示:超过80家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高达50%以上。有77家上市房企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值,比2009年末的35家增加了一倍多。由此,本文用价值链分析法来透视当前房地产企业。国信证劵报告中显示,上半年12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11亿元,净流出水平较一季度末增加37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的变化已经反映了房企资金短缺的现状。专业人士指出,从房企的资金实力来看,在201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将近50%来自定金、预收款及个人按揭贷款。按照房地产界的调控新政,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提高、执行高贷款利率、多套住宅停止贷款等措施,都对房企资金全面产生影响。“如果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地执行下去,就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个别中小房地产公司資金压力会不断上升。同时,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及其他资金中个人按揭的增长率逐渐降低,无疑也会加重房企资金压力”。 因此,在企业单方面无法控制政策环市场变化的情况下,要想生存,根本方法只能以市场为导向,寻找、积累、整合资源并形成核心

最新价值链分析(整理)

价值链分析与应用 1 价值链分析主要内容 1.1 行业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列出,并找出主要供应商(上游企业)及主要顾客(下游企业)作成本与利润分析,最后决定良好的并购、外包、与供应商及顾客联盟合作等策略。 (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的联系,是通过购销活动来实现的) 一个企业可以在无法得到财务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了解其它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各过程中是如何竞争的,应用定性分析找到自己在竞争中的位置。 1.2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生产价值链的每一环节上是如何完成任务以及其成本情况,将结果同本企业的价值链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 1.3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强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职能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组织,完成成本最低、差异最佳,从而价值增值最大的目标。区分增值与非增值的作业,探索提高增值作业效率的途径。 2 价值链分析的步骤 (1)确定企业的价值链

在了解行业发展背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生产流程)及竞争对手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价值链。 (2)将成本分摊到价值链各种活动中并计算各价值活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率。(“成本—价值”计量与分析) (3)价值链优化 价值链分析中的难点:“成本—价值”计量与分析 如何进行:“成本—价值”计量与分析 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ABC)、层次分析法(AHP) 3 价值链分析在某电冰箱生产企业的应用 3.1了解企业生产流程 电冰箱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是:设计与研发;外购压缩机、温度控制器、箱体钢板等原材料;协作生产内胆、抽屉等塑料件;协作生产冷凝器、散热器等制冷系统部件;箱体发泡;流水线安装;测试;打包入库;销售;服务。

产业升级与价值链

“产业升级”的理论内核及研究思路述评 更新时间:2009-10-28 | [摘要]关于“产业升级”问题,国内外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价值链升级”两种认识和研究思路,而且至今未对两者进行区分与对比研究,造成了使用不便以及认识混乱。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在使用特征、包含内容、理论内核等方面对两种思路进行对比,进而讨论“产业升级”概念在我国现阶段的内涵,以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中经评论·北京)在国外,产业升级的正式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Gemfi (1999)等人开始,在此之前人们主要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国际上对“产业升级”概念的理解与“产业结构调整”差别较大,“产业升级”指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趋势。然而在我国,对产业升级概念的理解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国内也存在与国际GVC视角较为一致的“价值链升级”思路,并在近年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差异并不重视。目前尚未针对这两种思路进行比较和讨论,这一方面造成对“产业升级”概念的混用,另一方面,影响人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讨论。在此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价值链升级”两种思路下(以下简称为“结构思路”和“价值链思路”)的已有研究进行综述。 一、“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下的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我国基本没有“产业结构”的提法,研究内容与现在“产业结构”比较相近的,多数称为“再生产理论”、“经济结构” 等。改革开放后,学者的研究视角经历了从最初的克服短缺和结构失衡,到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问题,包括现实产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合理化、与新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开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产业结构”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 “产业升级”概念由此应运而生。吴崇伯是国内最早讨论产业升级的学者,他对产业升级的阐释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即“迅速淘汰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从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这就是上文提出的国内对“产业升级”的第一种理解--“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开始更多地研究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产业升级、体制转换与国际合作国际讨论会”会议秘书处(1997)总结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的研讨会,指出与会者认为“中国正在进入一个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而且“90年代的产业升级已经从主要进行产业间比例调整,转向必须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很显然,这里所说的产业升级也是“结构思路”的,并且重视了更细分层面的结构。 郑新立(1999)分析了我国产业升级进展缓慢的原因:一是科技与经济分离的旧体制阻碍了产业技术进步;二是企业尚未建立起技术进步的机制,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三是企业技术进步投入明显不足的投资结构不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最后是技术资源的制约--重视引进而忽视消化创新。相对应,王子先则分析了开放情形下我

建筑企业如何走进客户价值链

本公司(建筑企业)如何走进客户价值链 摘要:我公司是中国铁建下属的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家大型特级建筑企业。建筑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客户价值是建筑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基于客户价值链有利于建筑企业辨别不同的客户。基于客户价值链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将对我公司(即建筑企业)如何走进客户价值链展开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企业价值链核心竞争力 引言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断扩大,而建筑企业的实力与规模也在不断变大,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建筑领域的利润也越来越薄,因此许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企业开始实施多元化竞争策略,例如国际上许多大型建筑企业,几乎都是丰富而多元的产业结构。许多建筑企业实施多元竞争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向客户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因此建筑企业进入客户价值链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发展。 一、建筑企业顾客价值链分析 (一)建筑企业顾客价值链概述 顾客价值链,指的是从顾客的角度来描绘整个消费的过程,通过交易活动与关联活动能够清晰地反映顾客获取价值的过程。根据顾客价值链的内涵,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能否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顾客逐利性的需求。可见,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以最少的成本向顾客提供最大的利益为中心,也就是如何促使顾客获得最大的价值。 顾客价值链就是将顾客获取价值的过程分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相互分离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顾客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可以分为购买前、购买、使用以及售后四个阶段,但这四个阶段并不是都需要经历,并且各个阶段的重要性不同。更多的客户关注的是使用与购买后的感知价值,对于企业来说,必须找到价

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企业价值链管理与核心竞争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需求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寿命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企业要创造出一种持续的竞争环境,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思想,而价值链管理正好满足了企业改造的目的。价值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的方法对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整个链路的物流,信息流及服务进行有效管理。 其焦点在于所有环节的一切业务活动必须及时满足各方需求,并使整个价值链的成本降低。本文对价值链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解释了价值链管理思想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提出价值链和价值链管理的定义,类型。并通过对价值链管理的主要内容的说明和价值链管理的特征,指出了价值链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 本文通过引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价值链管理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重组,信息化对两者之间互动关系所产生的作用,从而为下面如何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构建一条有效的价值链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价值链的构建中,本文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重组和信息平台支撑体系建设三条途径,并根据价值链管理的特点,指出业务流程重组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其主要内容,组织结构重组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的建设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牛鞭效应。在拥有了渠道基础,信息化基础等前提下,价值链要实现良好运转还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依赖于对价值链上的关系管理,包括内部(合作伙伴)和外部(顾客)的关系。本文指出了顾客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强调顾客关系管理是有效实现顾客和企业一体化的有效途径,而不仅仅是去被动的满足顾客需求。 在对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方面,提出如何通过价值链协议来建立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通过激励机制来维护和推进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及如何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从而实现对价值链的整体评价。最后引入了价值网协调人的概念,并解释了其作用和功能。

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理论界对这一变化一致的看法体现在4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引发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作出前瞻性把握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鉴于此,笔者试图对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模式——价值链管理进行“新”视角研究,以确立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地位。 一、价值链管理及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价值链管理就是对价值链的管理,即对企业各项战略活动本身及其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为此,探讨价值链管理就须界定价值链的科学内涵。 1.价值链的内涵 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的根本效益。为了加深对价值链的理解和认识,现作以下几点说明:(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2)价值链是由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即由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构成。(3)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的更广泛的一连串活动之中(见图1)。(4)一条基本价值链可以进行再分解,如作为基本增值活动的市场销售就可再分为营销管理、广告、销售队伍管理、销售业务、技术文献、促销等活动。(5)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6)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对于同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正确地理解价值链的内涵是进行价值链管理的有效基础。进行价值链管理就要摒弃关于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图1价值系统 2.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产业集群核心价值的研究 [摘要]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受生产能力、企业关联性等的制约,我国众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长期处在低端,这使得它们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定位不断受挫。在2009 年的国际贸易摩擦中,我国对外贸易自轮胎行业起屡屡受挫,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一点。因此,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话题。集群产业链条延伸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而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链的培育对集群产业链条延伸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链;价值创新;产业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5024(2011)01-0015-04 迈克尔?波特指出,产业是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一群企业以产品或服务进行竞争的竞技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的优势资源来自于彼此相关联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主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各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激烈,产业链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组织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凝集在作为产业链价值属性的价 值链中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关系 1.产业链的范畴、形成和效应。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各个产业部门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根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关系形态。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相互间的差异使其同质性产业难以达到同样的经济效率,于是它们借助区域比较优势,以区域市场协调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形成了一个较单一区域或企业更有效率的模式,区域产业或企业成为某个产业链条上的节点,而且为了使生产更有效,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产业链的形成也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产业链不断深化。产业链、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的关系见图1: 图1中,c、cl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1> c表示社会分 工程度的不断加深.b、bl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b1> b 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a、a1 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 度,a1> a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 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XX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XX企业的价值链会计分析 摘要 1985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而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价值链在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处处存在,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随着价值链管理思想的迅速发展,价值链会计孕育而生,它突破了会计分析的传统模式,形成了我国会计分析的新变革,价值链会计由我国价值链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提出并初步构建其基本框架,但目前尚处在初步阶段。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二.如何将价值链会计运用到实践中,强化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实践的效果和财务管理的完善,从而利于企业战略的实践。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研究价值链基本理论,诠释价值链在企业管理中的优势;通过回顾阎达五教授以及其他前人的研究成果,解析价值链会计,探讨价值链会计理论和产生的动因:通过比较传统会计和价值链会计,论述传统会计理论的局限性,以此验证价值链会计是会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阎达五教授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完善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最后,通过真实的企业案例分析,探讨如何规避价值链会计在实际运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运用价值链会计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

关键词: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作业增值法;分析方法;实践;风险 一.引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全球经济加速进程,再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非常残酷,为了加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各国企业都将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放在首要位置。在当今社会,哪家企业最快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哪家企业就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占据竞争优势。这种背景下,价值链管理应运而生。随着价值链管理的发展,前人在价值链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价值链会计,我价值链会计概念是由阎达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会计已经不适合新的企业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变革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价值链会计是这种变革下的一种很好的选择。 前言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价值链会计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缺乏将价值链会计运用到实践中的研究,但传统会计在现代企业的运用中越来越局限,加之价值链会计的先进性和企业对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价值链会计能尽快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能够良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为企业管理服务。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梳理并进一步完善价值链会计理论的框架,通过对比传统会计和价值链会计,发掘出价值链会计管理中的业性和优越性,同时一种分析方法—作业增值法。最后,通过分析真实的企业案例,探讨价值链会计在实际中的运用.以下是本次研究希望达到的几个目的:

(完整版)房地产行业的价值链分析

房地产全程营销的价值链分析 1.1、房地产全程营销价值链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全程营销的业务流程,利用迈克尔·伯特的基本价值链方法,我们可以画出房地产全程营销价值链

可见,房地产全程营销的价值链也包括两个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活动和企业利润。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活动,是房地产企业创造对购房者价值的房地产商品的基石,开发商的利润是总价值与从事各种价值活动的总成本之差。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价值活动,同样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房地产商品的营销策划、开发经营、销售、物业管理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动是辅助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基础设施以支持基本活动的。点划线可以反映了这样的事实;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都与各种具体的基本活动相联系并支持整个价值链。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基本设施虽不与各种特别的基本活动相联系,但也支持整个价值链。 1.2、识别房地产全程营销价值链的价值活动 基本活动; 1)内部后勤:与接受、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房地产开发商在获得使用权前, 一定要对所选地进行选址论证,要对周边楼盘的竞争情况作详尽的市场调研,确定开发楼盘的市场定位,明确消费主体,进行项目投资分析。这是房地产全程营销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操作好了,项目的成功就有了基础。作为全程营销来讲,这一十七尤为重要的是在此时就要介入营销策划,对未来的项目开发有一个前瞻性的展望,这恰是全程营销的精髓所在。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后勤,主要包括选址论证、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三个方面。 2)生产作业: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全程营销策划方案制定后 要付诸实施,首先就要进行房地产的开发,即工程项目的建设。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要注重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如质量管理、进度控制管理等,我们统称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在这过程中,营销策划也不能缺少。营销策划的方案,有时要随着项目进度的发展、市场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灵活动态的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也要开始对开发的楼盘进行适度的宣传策划。 3)外部后勤;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一阶段,工程已进 展到临近开盘(预售),要进行一些预售准备工作,如预售安排、联系抵押贷款银行、申请预售许可证、准备预售合同等。 4)市场销售;与提供一种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这

房地产产业价值链分析

一、从房地产开发流程看产业价值 尽管不同的房地产产品形态其开发流程有所区别,但总体来说房地产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项目策划、融资、土地获取、产品策划、规划设计、材料采购、工程建设、产品营销和物业管理,每个环节对房地产开发价值贡献的大小不同,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地产运作阶段:土地价值占整个开发价值的15~50%,房价越高的地区和产品,其土地价值所占比例越大。这个阶段包括项目策划、融资、土地获取。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土地价值长期的增长空间,我国独特土地使用权国有特性以及近年来城市经营理念的盛行,土地成为政府垄断经营的资源,土地的价值成倍增长,其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房价增长速度,透支未来开发利润空间。从价值创造来说,谁能够拥有土地,谁就是房地产开发的最大获利者。(二)产品营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在已经获得的土地上,通过房地产开发商整合策划、规划设计、材料供应、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社会资源营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房产产品。这个阶段包括产品策划、规划设计、材料采购、工程建设等流程,其中产品策划和规划设计决定了产品营造阶段价值的70%。某种意义上讲,成功的定位和合理的设计决定一个具体的房地产项目(土地获取后)的成败和利润大小。

(三)价值实现和增值阶段:这个阶段包括产品营销和物业管理阶段。 产品营销的过程就是房地产产业作为一种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合理营销策略和手段能够实现房地产产品的快速变现和价值最大化,同时通过产品营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房地产产品的价值似乎没有直接的贡献,但由于物业管理与客户日常生活或者经营息息相关,良好的物业管理能够提升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间接提升房地产开发价值。 二、产品形态和价值分析 房地产产业最初以满足人类居住而产生,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房地产产品形态日趋多样化,按照用途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居住地产、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 1、居住地产:以满足人类居住为主要目的,按照产品形态不 同还可以分为:普通商品房、洋房、别墅等形态。居住地产在房地产开发所占比重最大,发展最为成熟,投资回收期较短,现金流转速度最快。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大多数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均以居住地产开发为主,美国地产巨摹普尔特,我国地产标杆万科企业均专注于居住地产的开发。 2、工业地产: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主要形态为工业园、标 准厂房、仓库、货场。工业地产作为新型的房地产业态发展速度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2009年01月06日星期二下午 08:05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刘炳南任乐 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企业,企业的生产对象和交付使用的“产品”是工程项目,企业的活动以项目为出发点、为中心和归宿。工程总承包企业基本的生产经营流程为:由业主或用户需求所形成的项目交易市场—项目承揽—项目咨询—项目设计—采购—项目管理(施工)—项目交付及维修服务—从项目交易市场重新承揽项目而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使得工程总承包企业生产经营链条更符合彼得?海恩斯的观点。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不仅是生产过程的终点,更是生产过程的起点,而且还具有合同的强制性。同时项目承揽的市场化、竞争的激烈化以及项目生产对市场资源高度依赖性,使得获取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市场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虚拟价值链”的内容,也构成了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的重要部分。 1、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价值链 本文引用波特把“实现企业利润”作为企业最终目标及其价值链构成的合理内核,吸收海恩斯有关观点,借鉴“虚拟价值链”有关论点,提出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如图所示。 (1)项目承揽:包含对项目信息的收集、筛选、分配及为获得项目而采取的一切手段、方法及工作。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只有不断地获取项目,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链条才不致中断。这就要求企业在项目承揽中,要熟悉业主及用户的需求,不仅要对项目交易市场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竞争对手情况,而且要对企业本身情况、市场可利用资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该活动不仅体现了海恩斯“顾客和原材料是价值链一部分,是价值创造的新源泉”的观点,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项目承揽对各种信息的需要,

价值链理论研究

价值链理论研究 1.概念提出及解释 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将价值链作为分析竞争优势的工具,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在波特看来,要达到价值创造的目的,公司的各种活动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具体到某一项或多项活动是价值创造活动还是成本驱动因素,则要具体分析。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将企业价值链根据企业与相应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关系,分别向其前、后向延伸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这种产业价值链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基础之上的不同企业所构成的。对于某一产业来说,如果其内部的各个企业是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即各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分工和协作,那么该产业内也就不可能形成有效的产业价值链。 这一分析框架将公司的活动分解不同的、影响公司相对成本地位、产品歧异的具体活动,这些活动的组合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从而塑造出公司的竞争优势。从波特有关战略的观点看,这些活动本身的不同方式以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就是不同的公司战略的本质所在。波特将公司活动分解为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是以此为标准的:不同的经济性;不同的歧异性;对成本的影响。

他将价值创造活动分为两个层次。一种称为基本活动,它直接创造价值并将价值传递给顾客;一种称为辅助活动,它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而不直接创造价值。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图表 1 波特价值链分析图 波特的基本观点是: 1)任一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链,可由九类基本的价值活动类别来描述,这一价值链代表其在特定产业内的各种价值活动的组合。企业的价值链及其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动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价值链概述

企业内部价值链概述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流程环节,即企业内部各战略单元的价值链。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企业内部价值链 时间:1985年 属性:企业内部各战略单元的价值链 提出人:迈克尔·波特 概述

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企业的辅助价值活动包括四项,即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内容

企业的基本职能活动,是指企业履行基本管理职能的各种活动,包括企业的总体管理、计划、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法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活动。企业的基本职能活动是通过整个企业内部价值链而不是某一单个价值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辅助作用,如财务管理就是通过对整个企业的资金管理来履行其职能的。 2、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的管理包括各类人员的招聘、雇佣、培训、开发、报酬和激励等问题。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人的行为问题研究 现代行为科学认为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或“理性人”,而且还是“社会人”,其行为是由其动机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可以研究诸如管理者的逆向选择、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人的不同层次需求的分析提高企业用人管理的水平。 (2)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确定及有关人力投资的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关键在于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量化问题,现在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对人力资源进行计价的方法,例如工薪报酬折现法、历史成本法、商誉评价法、附加价值折现法等等,但这一问题迄今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不仅支持着企业各个具体的价值活动,而且支撑着整个企业内部价值链。

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

价值链战略治理模式研究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导致治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理论界对这一变化一致的看法体现在4个方面:由过程治理向战略治理转变;由内向治理向外向治理转变;由产品市场治理向价值治理转变;由行为治理向文化治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治理将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引发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作出前瞻性把握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鉴于此,笔者试图对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旨在猎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治理模式——价值链治理进行“新”视角研究,以确立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猎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地位。 一、价值链治理及价值链治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价值链治理确实是对价值链的治理,即对企业各项战略活动本身及其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等进行的打算、协调和操纵。为此,探讨价值链治理就须界定价值链的科学内涵。 1.价值链的内涵 每一个企业差不多上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能够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

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的全然效益。为了加深对价值链的理解和认识,现作以下几点讲明:(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2)价值链是由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即由差不多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构成。(3)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的更广泛的一连串活动之中(见图1)。(4)一条差不多价值链能够进行再分解,如作为差不多增值活动的市场销售就可再分为营销治理、广告、销售队伍治理、销售业务、技术文献、促销等活动。(5)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阻碍的。(6)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关于同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进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正确地理解价值链的内涵是进行价值链治理的有效基础。进行价值链治理就要摒弃关于价值链治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图1价值系统 2.价值链治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及其优势分析

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及其优势分析 彭庆辉,王孟钧y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85) 摘 要:介绍了价值链理论以及价值链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传统施工企业价值链、设计单位价值链以及建筑业在传统条件及工程总承包条件下的产业价值链。通过价值链分析,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成本优势、独特性优势及其来源进行阐述,指出了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可取之道。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成本优势 中图分类号:F2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81(2005)04-0033-04 一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迈克尔 波特教授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是企业是否能搜取其为买方创造的价值,或是否确保这种价值不落入他人的手中。如果企业所得的价值超出了创造产品所花费的各种成本,那么企业就有赢利。因此分析竞争优势时必须使用价值,而不是成本,所以应该采取价值链的方法。 每一个企业都要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而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价值链中的各种活动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和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的经济利益。企业价值链是由两种价值活动构成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到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可以分为: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5个方面的内容。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采购、技术、人力资源及企业基础设施以支持企业基本活动。企业中整个活动互相支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与企业价值链相对应的是产业价值链。所谓产业价值链,是指在一个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承担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产业上下游多个企业共同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时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产业价值链又称为产业链、产业生态链或产业生态系统。企业价值链概念通常是用来描述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构成环节及其价值创造环节的功能;产业价值链概念则是描述行业内各类企业的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产业市场的结构形态。 (二)价值链分析 企业的价值链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处在一个范围更大的价值系统中:供应商价值链 企业价值链 渠道价值链 买方价值链。企业的自身活动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供需联系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价值链,这个链条决定着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大小和竞争优势高低。企业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只有两种:成本领先和独特性。 二 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分析 根据建设部 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 ,工程总承包主要有如下方式: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设计 施工总承包(D-B)以及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采用设计 采购总承包(E-P)、采购 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本文试对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价值链分析。 (一)工程总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 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如图1。 工程总承包企业价值链的起点是总承包项目的承揽,即市场营销。总承包项目包括项目设计,施 第15卷第4期2005年12月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 ineering V o1.15.N o.4 Dec.2005 y收稿日期:2005-06-01 作者简介:彭庆辉(1977-),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