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新药NK-1项目初步报告

抗肿瘤新药NK-1项目初步报告
抗肿瘤新药NK-1项目初步报告

HDAC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韩民,中药所,2013-4-12

1、HDAC抑制剂的研究基础

1.1 HDAC与肿瘤的关系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的发病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步骤的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核小体核心组蛋白N-端的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失衡有密切关系。在体内,其动态平衡是由组蛋白乙酰化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共同维持。它们分别通过催化组蛋白N-端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改变核小体中碱性蛋白与DNA链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从而调节核小体之间的聚集状态,激活或者抑制基因转录过程(图2)。在染色质基因转录活跃区,其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活性增高;相反,在基因转录非活跃区,其乙酰化程度偏低。

人源的HDAC共有18个成员,HDAC的底物蛋白众多(已经发现的超过1700个),生理学功能具有多样性:HDAC既可以通过降低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来直接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HDAC 也可以通过修饰转录因子这一类底物蛋白来影响其稳定性,转录活性和核定位性等理化性质而间接调控基因表达;HDAC还可以通过修饰HSP90, -tubulin等底物蛋白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通过调节组蛋白N-端的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激活抑癌基因,抑制癌症基因,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图2、组蛋白乙酰化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调控的基因表达过程。HATs 通过组蛋白N-端的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来进行基因转录和表达,而HDACs则通过脱乙酰化来阻止基因转录和表达。

1.2 HDAC抑制剂(HDACI)

正常生理情况下,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水平处于平衡状态;而细胞在发生转化的状态下,

HDAC活性明显增强,使得原有的基因表达平衡被打破,导致一些细胞增殖与调控细胞周期的分子表达失衡,进而导致细胞恶变。基础研究发现:癌细胞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相较于正常细胞常常偏低,而HDAC抑制剂(HDACI)能够阻滞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选择性地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揭示:HDACI可以激活p21等抑癌基因的表达;HDACI可以通过抑制VEGF表达而阻止新生血管生成;HDAC-6选择性抑制剂可以通过增加 -tubulin的乙酰化程度而降低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还可以通过增加HSP-90的乙酰化程度而选择性地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值得注意的是,与肿瘤细胞相比,正常细胞对于HDACI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够很好地耐受,使得HDACI成为一类新的靶向抗癌药。

HDAC抑制剂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膀胱、骨、乳腺、子宫、中枢神经系统、食管、肺、卵巢、胰腺、前列腺等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可使这些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增生抑制以及细胞周期阻滞等。多种HDAC抑制剂进入抗肿瘤治疗的Ι期或Ⅱ期临床研究。另外,许多研究表明,HDAC抑制剂可以克服肿瘤对其他药物的抗药性。这可能与HDAC抑制剂引起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增强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因此,也有很多HDAC抑制剂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新型HDAC抑制剂在小剂量、低浓度情况下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选择性凋亡,而且其抗肿瘤谱广,有很广阔的前景。

1.3 HDAC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DACI的药物研发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6年和2009年,FDA分别批准了Merck公司的vorinostat(又称SAHA,2004年以1.25亿美元价格收购)和Gloucester公司的romidepsin(又称FK228,2004 年Gloucester收购于藤泽制药公司;获批后,2010年被Celgene公司以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癌的治疗。除此之外,包括SAHA和FK228在内的10余个HDACI分子,其近百个癌症治疗的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其中,深圳微芯公司推出的HDACI分子西达本胺(爱谱沙,Epidaza)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惟一一个被CFDA批准临床试验的HDACI 药物,正在进行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II期临床试验。2010年度第8期的全球药研动态杂志预估romidepsin的市场规模在20~50亿美元。

表1中列举了目前全球在研的其他HDAC抑制剂的进展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已有数十个HDAC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不乏未来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的品种,各大制药巨头正致力于这个抗肿瘤热门靶点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在研HDACI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HDACI主要分为3大类:异羟肟酸类、环状四肽类和苯甲酰胺类,分子结构上大都由结合区、连接区和表面识别区三部分组成。其中,异羟肟酸类化合物是现今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类HDACI,

其抑酶作用较强,结构也比较简单,已上市的SAHA以及在研的SB939、LBH589等均属于异羟肟酸类化合物。本项目的NK-1分子也属于异羟肟酸类化合物,包括设计新颖的表面识别区、较刚性的连接区和异羟肟酸结合区。环肽类化合物是结构最为复杂的一类HDACI,此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均含有一个环四肽结构,氨基酸大环是疏水的表面识别区,烷链为连接区,金属结合区含功能基团。环肽类HDACI作用于HDAC酶的方式与异羟肟酸类一致。已上市的Romidepsin就属于环肽类化合物。苯甲酰胺类HDACI的金属结合区是苯甲酰胺基团,如果氨基被取代则活性丧失。这类抑制剂通常比对应的异羟肟酸类和环肽类化合物活性低。处于临床Ⅲ期的MS-275和Chidamide属于苯甲酰胺类HDACI。

HDACI不仅可以单独作为肿瘤治疗药物,还可以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应用,起到减毒增效作用。但HDACI用于临床治疗癌症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抑制剂对HDAC酶系的选择识别作用、选择最佳药用剂量、治疗周期以及寻找更多可以促进HDACI抑制作用的物质等。随着对HDACI抗癌机制的深入研究,HDACI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1. 目前已上市及在研的HDAC抑制剂

4 / 15

5 / 15

6 / 15

7 / 15

8 / 15

1.4 已上市药物Vorinostat和Romidepsin的研究进展情况

2006年,Merck公司的V orinostat以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孤儿药”身份获准上市。目前,Merck公司正在针对其他肿瘤对V orinostat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具体研究进展参见表2。从目前获得的研究结果显示,V orinostat不仅可以治疗淋巴瘤,对一些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也有生长抑制作用。V orinostat曾被列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用于治疗塞扎里综合征。但因出现几例不良的预后性症状而失败。因与大多抗肿瘤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V orinostat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而目前已有多个处于I 期和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用V orinostat和卡铂及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3%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结合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II期临床试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007年10月29日,默沙东向EMEA提出上市申请;2009年默沙东正式向EMEA提出申请要求撤回SAHA在欧盟的上市申请。默沙东表明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在于他们所提供的数据尚不足以支持人用药物管理委员会(CHMP)对SAHA的使用做出利益大于风险的结论。而CHMP则认为SAHA并没有对其他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评估。另外,研究也没有表明SAHA能够延长病人多长的生存期。CHMP还特别关注SAHA血栓事件带来的风险。因此,CHMP认为默沙东并没有充分证明使用SAHA的利益大于风险。这也提示了HDACI作为新的靶向药物在未来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

表2. 目前Merk公司正在对SAHA进行的临床研究情况

2009年,Romidepsin以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孤儿药”获准在美国上市;2011年,Romidepsin获准增加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适应症。Romidepsin对许多实体瘤也具有抑制作用,四个针对实体瘤、骨髓瘤和肾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具体研究进展参见表3。由于很多药物都会加快Romidepsin的代谢,降低血药浓度,因此其联合用药前景不大。

表3. 目前Istodax(Romidepsin)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情况

通过对SFDA数据库进行检索,Vorinostat(伏立诺他胶囊)目前有24条3.1类注申请,其中7家企业已经获批;Romidepsin(罗米地辛)目前有两家申请(江苏正大天晴和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处于在审评阶段。

表4:伏立诺他胶囊的国内注册情况

表5:罗米地辛的国内注册情况

1.5 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情况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主要包括蕈样肉芽肿(MF)和Sezary综合征(SS)等。这类疾病大多恶性程度较低,病情进展缓慢。但晚期由于全身免疫系统异常,继发感染及罹患第2种肿瘤的概率明显增加。本病目前尚无法根治,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维持长期缓解。随着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病理发生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逐渐成为进展期CTCL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与之相关的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如维A酸类X受体激动剂、融合毒素、单克隆抗体、Toll样受体激动剂、基因治疗、细胞因子等。与传统药物相比,靶向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及较好的安全性,临床应用前景良好。附表6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主流药物。

表6:目前获批的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外周T细胞淋巴瘤系我国高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比例可达15%~20%。目前尚没有标准方案可供推荐。不过,有临床研究证实,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有可能成为治疗该类型肿瘤的有效方案。此外,靶向治疗或联合细胞毒药物的治疗是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

吉西他滨已有研究证实,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复发PTCL的ORR为50%~75%。此外,也有关于吉西他滨为主联合方案的研究报告。多项研究表明,吉西他滨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无论作为一线治疗还是针对复发和难治的PTCL患者都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因此,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有望成为PTCL治疗的新策略,但仍须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单抗和免疫毒素在T细胞NHL中,已发现多种表面分子可作为单抗或免疫毒素的靶点。多项研究表明,人源化CD52单抗阿仑单抗的毒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其联合化疗只要毒性控制得当,治疗PTCL也有望取得良好效果。完全人源化CD4单抗zanolimumab治疗复发和难治PTCL的Ⅱ期研究初期结果令人鼓舞,主要副作用为暂时性骨髓抑制和输注相关副作用。地尼白介素是白喉毒素和白介素(IL)-2的融合蛋白,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CTCL的治疗。由于其无明显骨髓抑制及与细胞毒性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可与化疗药物联用。

新型抗叶酸药新型叶酸类似物pralatrexate在PTCL的治疗中显示了颇有前景的疗效。一项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在109例复发和耐药PTCL患者中,65%的患者在用药第1周期出现缓解,主要不良反应是黏膜炎和血小板减少。在最新的研究中,应用pralatrexate和吉西他滨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有望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I)vorinostat、romidepsin和belinostat 在治疗T细胞淋巴瘤方面已显示出巨大潜力。V orinostat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用于治疗难治性CTCL的HDI。Romidepsin治疗PTCL的疗效持久,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疲乏、恶心和食欲减退。

表7:目前获批的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

2、国内外明显竞争对手

目前,美国FDA已经批准了Merck公司的vorinostat和Gloucester公司的romidepsin作为“孤儿药”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癌的治疗。此外,还有近百个用于癌症治疗的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数个处于临床研究后期的HDACI预计在不久之后将获批上市。国内,目前只有深圳微芯公司推出的HDACI西达本胺正在进行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II期临床试验,获批的前景比较好。

药品调查报告

药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是精心准备的药品调查报告,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

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一、从渠道方面分析。对于抗肿瘤用药,绝大多数消费者是到药店和医院购买,两者比例之和达95、2%,其中到药店购买的家庭为58、7%,去医院的为36、5%;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极少。为什么居民选择到药店的比较多,而到医院的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综述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概况 作者:韩学亮 201100260102 摘要 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有抗癌谱广、活性强、不良反应低、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此外,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亲脂性铂配合物、多核铂配合物等新型铂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该文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和一些具体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铂类抗肿瘤药物、卡铂、顺铂、奥沙利铂、作用机制 引言 铂族金属包括铂、铑、铱、锇、钌6个元素,它们具有许多独特和卓越的理化性质,一直在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铂配合物,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以其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铂类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4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和Camp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癌症活性。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肿瘤界的广泛兴趣,之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随着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试验结果的公布,肿瘤化疗疗效有了大幅的飞跃。1995年WHO对上百种抗肿瘤药物进行排名,顺铂在疗效及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位于第二位。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所有的化疗方案中的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同时,铂类金属药物也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最为活跃的研究开发领域之一,新的铂类抗肿瘤药奥沙利铂、乐铂等已相继推出。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沙铂和4-NDDP等已进入临床试验[1]。 自 20世纪 60年代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 ,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 ,人们大约已合成了数千种铂类化合物 ,但作为抗肿瘤药物投入临床的仅 30种左右 ,其中 20 多种因抗肿瘤活性弱或毒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精选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精选 引导语:如果你们还不知道医药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为大家带来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医药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一: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包括仿制)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近百家(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厂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

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络调研的方法,在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

抗肿瘤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抗肿瘤药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抗肿瘤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癌症患者不断增加。抗肿瘤药 物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将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保覆盖率得到提升,基层医疗和农村医疗服务得到 完善,居民用药的经济负担得到缓解,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医药需求并为抗 肿瘤药物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该抗肿瘤药项目计划总投资16610.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348.9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36%;流动资金3261.98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9.64%。 达产年营业收入28387.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500.87万元,税金及 附加331.58万元,利润总额6886.13万元,利税总额8167.52万元,税后 净利润5164.6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02.9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46%,投资利税率49.17%,投资回报率31.09%,全部投资回收期4.72年,提供就业职位442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 文明生产的目的。

...... 报告主要内容:概论、项目背景研究分析、产业分析、产品规划及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地方案、项目土建工程、工艺概述、环境保护可行性、项目安全规范管理、项目风险情况、项目节能分析、实施安排、项目投资方案、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总结说明等。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抗肿瘤药项目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癌症患者不断增加。抗肿瘤药 物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将为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保覆盖率得到提升,基层医疗和农村医疗服务得到 完善,居民用药的经济负担得到缓解,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医药需求并为抗 肿瘤药物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二)项目选址 xx循环经济产业园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54400.52平方米(折合约81.5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9.95%,建筑容积率1.3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3.67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综述

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概况 作者:韩学亮201100260102 摘要 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有抗癌谱广、活性强、不良反应低、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此外,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亲脂性铂配合物、多核铂配合物等新型铂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该文对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历程、作用机制和一些具体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 铂类抗肿瘤药物、卡铂、顺铂、奥沙利铂、作用机制 引言 铂族金属包括铂、铑、铱、锇、钌6个元素,它们具有许多独特和卓越的理化性质,一直在高新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铂配合物,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以其显著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许多肿瘤联合用药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铂类药物的研究最早兴起于40年前,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rlberg和Camp首次发现顺铂具有抗癌症活性。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肿瘤界的广泛兴趣,之后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成为热点,随着一个个有历史意义的试验结果的公布,肿瘤化疗疗效有了大幅的飞跃。1995年WHO对上百种抗肿瘤药物进行排名,顺铂在疗效及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位于第二位。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所有的化疗方案中的有70%~80%以铂为主或有铂类药物参加配伍。同时,铂类金属药物也是当前抗肿瘤药物最为活跃的研究开发领域之一,新的铂

类抗肿瘤药奥沙利铂、乐铂等已相继推出。铂类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了进一步了解。目前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沙铂和4-NDDP等已进入临床试验[1]。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顺铂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来,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和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迄今为止,人们大约已合成了数千种铂类化合物,但作为抗肿瘤药物投入临床的仅30种左右,其中20 多种因抗肿瘤活性弱或毒性过强而被淘汰[2]。 1 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30余年里,人们对几千个新的铂类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其中有几十个化合物进入了临床研究,目前已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有4个品种,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1 第1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顺铂是顺二氯二氨合铂(Ⅱ)的简称,缩写为DDP或CDDP(Ⅱ)。197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是第一个上市的铂类抗肿瘤药物,目前已被收录入中、美、英等国的药典。顺铂对睾丸癌和卵巢癌的疗效明显,也可以用来治疗膀胱、颈部、头部、食管的肿瘤以及小细胞肺癌,还可与博来霉素、阿霉素及5-氟尿嘧啶配伍进行联合用药。顺铂抗癌谱广、作用强、活性高,易与其他抗肿瘤药配伍,因其交叉耐药性少而有利于联合用药,但其严重的毒副反应(包括肾毒性、胃肠道毒性、耳毒性及神经毒性)及低溶解性、耐药性限制了临床的大剂量和长期使用。 1995年WHO对上百种治癌药物进行排名,顺铂的综合评价(疗效、市场等)名列前茅,列第2位。另据统计,在我国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与配伍的化疗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80%。顺铂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含铂类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亦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组方之一。顺铂是头颈癌单药有效率最高的药物之一;顺铂加五氟尿嘧啶(5-FU)是头颈癌化疗的标准方案之一,联合紫杉醇、吉西他滨亦是非常有前景的头颈癌化疗方案。顺铂及卡铂一直是治疗睾丸癌(尤其是非精原细胞性)、卵巢癌的主要治疗药物。顺铂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是侵袭性膀胱癌、骨肉瘤、食管癌、胃癌等的标准化疗方案。 早期的顺铂合成是以K2PtCl4为原料与氨水反应得到,但因重现性差且含有大量的杂质被放弃。目前顺铂合成(收率为80%)以K2PtCl4为起始原料,通过下面三个步骤来实现: (1)加入KI ,转化成K2 PtI4,与氨水反应,制备出相应cis-[Pt(II)I2(NH3)2]中间体。(2)中间体与AgNO3 (或Ag2SO4/Ag2O)反应,过滤分离AgI得到cis-[Pt(NH3)2(H2O)2 ]2 +母液。(3)母液与KCl反应,制得顺铂[3]。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调研报告

2017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肿瘤的介绍 一、肿瘤的概念 二、肿瘤的分类 三、肿瘤的类型 四、常见肿瘤的治疗方式 第二节、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一、抗肿瘤药物分类方法 二、细胞毒药物 三、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四、其他抗肿瘤药物

五、抗肿瘤辅助用药 第三节、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演变 一、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二、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第二章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分析第一节、2014-201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与结构 一、市场规模分析 二、区域市场格局 三、市场结构分析 第二节、2014-2016年全球抗肿瘤药物产品竞争与价格 一、产品竞争格局 二、热门药品分析 三、药品市场价格 第三章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疗法及药物研发动态第一节、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疗法研究进展 一、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法 二、肿瘤免疫疗法新突破

三、新型治疗机制进展 第二节、2014-2016年国际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一、肿瘤疫苗的概述 二、肿瘤疫苗发展进程 三、主要代表性癌症疫苗 四、新型抗肾细胞癌疫苗 五、新型靶向性癌症疫苗 第三节、2014-2016年国际抗肿瘤药物研发动态 一、FDA审批情况 二、研发创新特征 三、靶向治疗药物 四、新型抗癌药物 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概况第一节、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环境 一、经济环境分析 二、政策环境分析 三、需求环境分析

医药市场调查报告推荐

医药市场调查报告推荐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上普遍认可与采用的管理模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药市场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恶性肿瘤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尽管人类经过了近百年的努力,在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全世界每年仍有900万新发癌症患者,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性国家,现有260万癌症患者、每年新发病患者180万、死亡人数140万。癌症仍然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头号杀手。开发研究生产疗效好、广谱性强、副作用小的抗癌药物仍然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我国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上世纪60年代初期已有部分品种开始生产销售。40多年来,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已由个别品种发展到系列化产品,研发和销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研发及市场营销上的成就令人瞩目。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生产企业已有近百家。其中,原料药厂20多家,制剂厂和中药厂有60多家。迄今为止,我国抗肿瘤药物已发展到七大类160多个品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公布的22个基本抗肿瘤药物,我国全部都可以生产。我国年产抗肿瘤药物30多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上海等地。但产品仍不能满足日益

增长的临床需求。总体说来,抗肿瘤药物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所以,了解患肿瘤病人家庭的抗肿瘤药品的消费情况和大众对抗肿瘤药品的态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细分的抗肿瘤用药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医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并进一步了解抗肿瘤药品的市场竞争情况,从而使企业能“对症下药”,把更多、更好的药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认识、了解和用药态度调查,来了解抗肿瘤药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和消费者对抗肿瘤药的需求喜好及对医药企业的期望。由此使恒瑞医药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心态,掌握抗肿瘤用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采取有力的、合理的措施来推广其主打产品——艾恒。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在网络上随机发放问卷,然后收集整理,进行资料的分析整理。问卷的设计根据正常的人们对药品的认知过程来排列问题。本次调研主要研究了抗肿瘤药的流通渠道、药品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要购买依据三方面,这三方面可以从消费者角度反映出目前抗肿瘤药品市场的主要消费情况,如抗肿瘤药品通过哪些渠道流向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和用药态度,消费者认可的剂型是哪几种,而其中消费者的主要购药依据将是医药企业最为关注的。下面从具体的调研数据方面逐一分析。

医药项目建议书

吉林省风晴药业有限公司 华蟾素胶囊研发与生产 项 目 建 议 书 企业法人:韩冰 编制日期:2017年4月 目录 项目名称 (3) 项目内容及方案 (3) 项目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3) 市场需求的初步预算 (3) 拟建规模 (4) 建设条件和地点初步方案 (4) 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治理措施 (5) 工艺设计初步方案 (8) 总结 (9) 项目名称:抗肿瘤中成药(华蟾素胶囊)的研发与生产

项目内容及方案:本项目主要是研发和生产华蟾素胶囊,华蟾素胶囊主药为干蟾皮,主要成分是蟾皮提取物,其有效成分华蟾蜍毒基和羟基华蟾毒基等,是甾族化合物。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亦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等症。它能够增加患者的食欲、减缓疼痛、增加体重,使创面结痂、肿块变软、局疗淋巴手术粘连减轻,特别是对于因放化疗造成骨髓抑制和严重消化道反应致使中断治疗者,使用本品可使血象、肝及细胞免疫功能不再下降,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肿瘤患者人数不断上升,一种能治疗肿瘤的药物会成为广大患者的福音,初步预测产品上市后会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也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华蟾素胶囊主要以干蟾皮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的加工制成成品,抗肿瘤产品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或者消除肿瘤的方法进行设计,原理是在分裂期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进行抑制。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化疗进行工作。抗肿瘤药物药物的分类可分为:细胞周期;来源和药理作用;靶向药物三大类。细胞周期: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来源和药理作用: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抗生素,激素等。靶向药物:EGFR,VEGF,CD20,HER-2。 项目提出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生活与健康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回归自然、绿色中药”已成为众所期盼的时代潮流,各国公众,医学界和宣传媒体对中国传统医学逐渐认同。在国家相关民族医药政策指导和扶持下,民族医药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展示出广

研究生综述--抗肿瘤药

抗肿瘤药临床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新进展。肿 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采用化疗、放疗、 手术、生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是治疗肿瘤的最有效手段。其中,新型抗 肿瘤药的应用,包括新的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络铂类化合物、激素类药以 及针对关键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 ,如肿瘤新生血管 (TA) 抑制剂、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以及最具研究热点的基因疗法,在提高肿瘤患 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延缓疾病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大量的 临床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一系列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成功,为人类 最终战胜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标志着人类对肿瘤治疗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研究发展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失去基因调 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肿瘤生长旺盛,并具有相对的自主性,且肿瘤细胞的异常性可遗传给子代细胞。一般将肿瘤分为 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癌症是一组疾病, 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 并由原发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最终侵犯要害器官 和引起衰竭,导致死亡。 肿瘤仍是当今世界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种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1】。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在我国,其发病率为146.87/10万,累计率为22.08%。死亡率为85.06/10万,累 计率为12.94%。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 显延长,尤其是在对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方面。随着人们对生物化学、免疫学、治疗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对肿瘤基因水平的认识和在生物学领域与技 术方面的新进展,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必须从肿瘤发生 发展的机制入手,才能提高疗效,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将抗肿瘤药物目前的研究 进展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细胞毒药物 细胞毒药物是经典的抗肿瘤药,疗效肯定。虽然其毒副作用较大,但由于替 代性药物缺乏,一直是化疗的基础药物。其主要有以下几类: 1.1烷化剂 这类药有一个或多个活跃的烷化基,能与机体细胞的核酸结合而使癌细 胞受到抑制破坏。临床目前常用的仍以传统的烷化剂为主,如盐酸氮芥、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噻替哌等。我国自行研制的烷化剂 有N -甲酰溶肉瘤素、甲氧芬芥、抗瘤新芥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分别对睾 丸精原细胞癌、卵巢无性细胞瘤、多发性骨瘤、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细胞癌、鼻咽癌等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分别达到41%、52%、48%等。但这些 传统烷化剂的缺点是:对实体瘤的疗效差,不良反应严重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目前正在开发更好的同系物,如开发直接用于缺氧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杀伤剂、可生物降解的亚硝脲氮芥聚合物制剂。用于脑癌手术后在肿瘤附近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的药物,如: adozelesin和carze2lesin等。

传统抗肿瘤药物依然活跃

传统抗肿瘤药物依然活跃 作者:hujy 终端市场来源:医药经济报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09-6-30 [关键词]:紫杉醇,艾素,泰索帝,氟脲嘧啶,阿糖胞苷,甲氨喋呤 健康网讯: 200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达到58.45亿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肿瘤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亦达到42.7%,抗肿瘤药物成为国内医院用药增速最快的类别 根据卫生部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相关数据,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致死疾病(城镇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数据称,我国男、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率分别为130.3~305.4/ 10万人和39.5~248.7/10万人,发病率逐年上升,肺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5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到400万。 目前,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3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相对于手术和放疗,近年来,化疗的进展最为迅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已超过80只,并且每年都有多只新品上市,在临床需求和新品上市的共同推动下,医院抗肿瘤药物市场成为国内医院药物市场增速最快的类别。根据全国十六个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数据库统计,2008年,全国抗肿瘤药物销售额达到58.45亿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肿瘤药物年均复合增长率亦达到了42.7%。 根据作用机理和药物来源等的不同,临床上一般将传统抗肿瘤药物分为烷化剂、抗代谢、植物碱、激素和抗生素5个主要类别。近年来,单抗类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推动了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而且新型药物的增速远高于传统药物。但目前我国市场上新型药物占抗肿瘤药物的份额依旧较低,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依然是传统药物。

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文献综述 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学生:巫红春 班级: 11化学班 学号: 指导老师:立超 完成日期: 2014.5.20

1.绪言 (3) 2.分子靶向药物 (3) 2.1 核酸适体的优点 (4) 2.2 靶向抗肿瘤药物个体化应用的前景 (5) 3.新型的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 (6) 3.1 非经典铂络合物 (6) 3.2 铂(Ⅱ)配合物 (6) 3.3 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 (8) 3.4 海洋抗肿瘤药物 (9) 3.5 天然源抗肿瘤药物 (9) 3.5.1 植物源抗肿瘤药物 (9) 3.5.2 海洋生物源抗肿瘤药物 (10) 3.5.3 微生物源抗肿瘤药物 (11) 4.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护 (11) 5.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 (13) 5.1 加强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在职培训工作 (13) 5.2 配药时的防护措施 (13) 5.3 给药时的防护措施 (13)

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1.绪言 随着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特别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已不再拘泥于普通的化学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焦点已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拓展,研究及治疗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目前,研究较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包括三类:(1)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高选择性、低毒性等特点,克服了普学治疗药物选择性差、不良反应强、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临床应用前景乐观;(2)新型的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新药,不良反应较小,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铂类及钌类化合物;(3)海洋真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已分离到大批结构新颖、作用强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笔者对已上市或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的以上3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分子靶向药物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以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关键酶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虽然新型抗肿瘤药物克服了传统抗肿瘤药物的许多缺点,但仍存在不足。比如,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发生时即启动血管形成程序,抑制新生血管,可阻止肿瘤增殖和扩散,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耐药性,但不能完全杀死残余的不依赖血管生长的肿瘤细胞,在抑制和消除后肿瘤还可能复发,潜在抑制正常血管皮细胞增殖。所以研发一些能克服这些不良反应的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辅助药(主要是中药)、生物技术药、靶向性高的新的抗肿瘤药。此外,药物的剂型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目前,在临床上使用频数较高的抗肿瘤剂型有注射剂、注射用灭菌粉针、片剂等,但有许多不足。如依托泊苷(etoposide)临床剂型有注射剂,但其水溶性差,溶出慢,没有靶向性,而目前研壳较为成熟的靶向载体脂质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靶向性;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的固体脂质纳米粒解决了一般纳米粒在体外不稳定,以及聚合物粒子在制备过程中潜在的毒性物质和产生的细胞毒性等缺点。这些都提示,应积极开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剂型。 肿瘤的靶向疗法是利用特异性“靶向配基”的介导,将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的物质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以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外核酸适体(aptamer)介导的主动靶向给药研究成为热点,核酸适体(aptamer)是经过一种新的体外筛选技术(systematicevoIution of Iigands by exponentiaI enrichment9SELEX),从随机单链寡聚核昔酸文库中得到的能特异结合蛋白或其他小分子物质的单链寡聚核昔酸,可以是RNA,也可以是DNA,长度一般为25--60 个核昔酸,SELEX 技术自Tuerk 等1990年发明以来,在临床诊断、靶向药物研制方面得以广泛应用。首个核酸适配体药物CMacugen由美国FDA在2005年批准上市,成为核酸适配体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美国Achemix、SomaLogic,德国Noxxon AG等多个公司正在开发核酸适配体药物和诊断试剂,肿瘤细胞靶向给药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和诊断试剂,肿瘤细胞靶向给药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有效途径。将药物偶联于肿瘤细胞特异性配体上是靶向给药的主要方法。核酸能特异性结合细胞并且随之化是理想的靶向细胞输送剂。核酸适体“靶向配基”介导或修饰的药物及药物纳米制剂,为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给药系统构建开拓了新方向。 2.1 核酸适体的优点

药品调研报告4篇

本文目录药品调研报告抗肿瘤药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农村药品两建设调研报告药品快速鉴别目的及应注意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药品管理办法,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据品种、规格、适应症、计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规定。其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年8月3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自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包括麻醉药品等9类药品;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做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分类管理;处方药不得在大众媒体发布广告或变相发布广告等规定。然而,目前在医药未能彻底分开的体制下,药品零售市场除少数能做到真正凭处方销售外,多数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各种变通手段销售处方药,违背了合理用药的要求,对人民用药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本人在从事药品日常监管中,对药店的分类管理工作总结出如下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零售药店在对处方药的管理中所面临的困难 (一)处方短缺。由于医药分家未能真正实现,药品销售占医疗机构重要的收入,甚至部分医疗机构还存在以药养医的情况。因此,各医院都制定了严格的防止处方外流的管理办法。如采用将划价窗口与收费窗口合并、普遍使用商品名、处方中使用代码等措施,使患者只能在该院取药,真正能流入药店的处方微乎其微,严重影响药店处方药销售量。 (二)遍布各街道、乡镇(林场所)的个体诊所对外销售药品对零售药店造成一定的冲击。目前我市除34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外,尚有个体诊所、乡村卫生站等医疗机构1700多家,这些机构多数存在明里暗里卖药的行为,这种违法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在监督检查中取证困难,使其逃避相应的行政处罚,直接给药店造成竞争。 (三)处方真实性审查困难。处方是执业医师为某一特定患者医疗、预防或其他需要而开写的药方,是医疗和配药之间的重要书面文件,也是医师和药师之间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是具有法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的文书。然而,在处方真实性的审查方面,驻店药师无法判断顾客提供的处方是否是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所开具。 二、药品零售企业在处方药销售中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驻店药师不能在职在岗。一些药店为了节省人员费用或其他原因,在通过认证后,擅自解聘从业人员,致使一些重要岗位的人员缺岗,在岗人员资质达不到经营处方药的规定要求,造成处方未经审核、处方药不凭医师处方即销售的状况。 (二)无处方销售处方药。处方药一般占药店营业收入70%以上,一些药店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视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只要顾客需要,他们就毫无顾及的销售。有的药店为了应付检查,对销售出的处方药进行集中补处方,伪造处方药销售纪录,由药店工作人员或其它人员冒充签名,为监督检查带来很大难度。 (三)药品分类陈列混乱。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摆放上,由于一些药店从业人员对药品与保健食品、药品与医疗器械的概念理解不清,或者由于对药品分类管理重要性的认

抗肿瘤药物项目建议书

抗肿瘤药物项目 建议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抗肿瘤药物项目建议书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取得相关批文的多西他赛产品共计57个(截至2020年3月底),其中原料药产品批文数为16个,注射剂产品批文数为41个。 该抗肿瘤药物项目计划总投资6523.9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424.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81%;流动资金2099.7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19%。 达产年营业收入144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936.35万元,税金及附加131.94万元,利润总额3525.65万元,利税总额4143.89万元,税后净利润2644.2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99.6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04%,投资利税率63.52%,投资回报率40.53%,全部投资回收期3.97年,提供就业职位281个。 报告根据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资金、技术和经济实力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和建设规模;分析选择项目的技术工艺并配置生产设备,同时,分析原辅材料消耗及供应情况是否合理。 ......

抗肿瘤药物项目建议书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铂类化疗药区别

6 种铂类化疗药对比 一代:顺铂(DDP) 顺铂是多种实体瘤的一线用药,可作为放疗增敏剂;疗效可观,抗癌谱广(肺癌、卵巢癌、骨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宫颈癌及泌尿系肿瘤等)。 部分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常见,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反应一般用药1~2小时后发生,可持续1周以上;用药时应给予强效止吐药。 2.肾毒性:也是剂量限制毒性,重复用药可加剧肾毒性;表现为用药后 1~2 周出现肾小管损伤、血尿、血尿素氮或肌酐升高等;每日>90 mg/m2 需警惕,除了水化暂无与其他预防手段;DDP肾小管的损伤在一般剂量下多为可逆性的;但剂量过大或用药过频,可导致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使肾小管损伤为不可逆的,产生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3.神经毒性:与用药总量有关,表现为头晕、耳鸣、耳聋、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少数人表现为球后神经炎、感觉异常、味觉丧失。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等合用,可产生致命性肾衰,并致耳聋。 4.骨髓抑制:较轻,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相对较轻;剂量≤100mg/m2 ,发生率10-20%,剂量≥120 mg/m2 则40%,亦与联合化疗中其它抗癌药出现重叠反应,白细胞< 3.5x109/L、血小板<75x109/L 需谨慎。部分注意事项: 1.既往肾病史、中耳炎史者慎用; 2.若“WBC低于3500/mm3或PLT低于8万/mm3、用药后持续性严重呕吐、 早期肾毒性表现”时应停用; 3.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4.避光。 二代:卡铂(CBP) 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广谱(细胞肺癌、卵巢癌、睾丸肿瘤、头颈部鳞癌等,也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胸膜间皮瘤、黑色素瘤、子宫内膜癌等)。 男性肌酐清除率 = [(140 - 年龄)×体重× 1.23]/ 血清肌酐 女性肌酐清除率 = 男性肌酐清除率× 0.85 卡铂剂量(mg)= 所设定的 AUC(mg/mL/min)×[肌酐清除率(mL/min)+25] 部分不良反应: 1.在体内存留时间比顺铂短,因而消化道毒性低于顺铂、肾毒性轻微且不常见、耳毒性和神经毒性罕见。 2.骨髓抑制比顺铂强,有剂量限制性;血小板减少严重,最低点出现在 2~ 3 周,恢复在治疗后第4周。 3.治疗前不需水化,但同时应用氨基糖甙类会增加肾毒性和耳毒性。 4.卡铂无明显肾毒性,但治疗前肾功能状况却能显著影响卡铂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治疗前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下者血小板减少较普遍。 部分注意事项: 1.与顺铂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既往顺铂无效者,改用卡铂仍有可能取得疗效。

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文献综述 题目: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学生姓名:巫红春 班级: 11化学班 学号: 指导老师:刘立超 完成日期: 2014.5.20 1.绪言 (2) 2.分子靶向药物 (2) 2.1 核酸适体的优点 (4) 2.2 靶向抗肿瘤药物个体化应用的前景 (5) 3.新型的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 (8) 3.1 非经典铂络合物 (8) 3.2 铂(Ⅱ)配合物 (8) 3.3 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 (12) 3.4 海洋抗肿瘤药物 (14) 3.5 天然源抗肿瘤药物 (15) 3.5.1 植物源抗肿瘤药物 (15) 3.5.2 海洋生物源抗肿瘤药物 (17) 3.5.3 微生物源抗肿瘤药物 (17)

4.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护 (18) 5.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 (21) 5.1 加强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在职培训工作 (22) 5.2 配药时的防护措施 (22) 5.3 给药时的防护措施 (23) 抗肿瘤药物的现状及发展 1.绪言 随着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特别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已不再拘泥于普通的化学治疗药物。目前的研究焦点已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向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众多环节的新药方向拓展,研究及治疗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目前,研究较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包括三类:(1)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高选择性、低毒性等特点,克服了普通化学治疗药物选择性差、不良反应强、易产生耐药性的缺点,临床应用前景乐观;(2)新型的金属配合物抗肿瘤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新药,不良反应较小,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铂类及钌类化合物;(3)海洋真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潜力,已分离到大批结构新颖、作用强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笔者对已上市或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的以上3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分子靶向药物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以与肿瘤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关键酶为靶点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虽然新型抗

抗肿瘤药项目商业计划书

抗肿瘤药项目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司拥有10余年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经验(注:与项目可行性报告同期开展的业务板块),拥有一批高素质编写团队,为各界客户提供实效的材料支持。 商业计划书撰写目的 商业策划书,也称作商业计划书,目的很简单,它就是创业者手中的武器,是提供给投资者和一切对创业者的项目感兴趣的人,向他们展现创业的潜力和价值,说服他们对项目进行投资和支持。因此,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要使人读后,对下列问题非常清楚:(1、公司的商业机会。2、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3、所需要的资源。4、风险和预期回报。 5、对你采取的行动的建议 6、行业趋势分析。) 撰写商业计划书的七项基本内容 一、项目简介 二、产品/服务 三、开发市场 四、竞争对手 五、团队成员 六、收入 七、财务计划 商业策划书用途 1、沟通工具 2、管理工具 3、承诺工具

相关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产业分析报告 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 资金申请可行性报告 市场研究预测报告 专项调查报告 市场投资前景报告 市场行情监测报告 竞争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上下游产业链研究报告 投融资可行性报告 编撰商业计划书所需材料清单(根据具体项目要求进行提供) 1、企业简介、企业历史变革以及股东情况,管理团队简历;项目组织机构简介; 2、项目介绍; 3、企业营销策略; 4、项目商业模式; 5、企业近三年财务年度报表及财务分析报告;年度审计报告;企业相关财务评价资料; 6、项目投资金额及融资计划; 7、资金使用规划,预期收入及投资回报率; 8、企业未来战略规划。 由于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报告)属于订制报告,以下报告目录仅供参考,成稿目录可能根据客户需求和行业分类有所变化。 商业计划书基本框架: 第一章摘要 第二章市场分析 第三章公司介绍 第四章产品介绍 第五章研究与开发

铂类抗肿瘤药的简介

铂类抗肿瘤药的简介 摘要:本文综述了铂类抗肿瘤药的分类、发展和各类铂类抗肿瘤药的简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铂类、抗肿瘤药、分类、简介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全球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癌症。因此,加强抗肿瘤药物研究,降低癌症死亡率,是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主要以化疗为主,而铂类药物作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一线化疗药物,在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取得迅猛发展。铂类药物的抗癌活性是由美国学者于1965年发现的,之后第一代铂类药物顺铂、锡铂、顺氯氨铂,第二代铂类药物奈达铂、依铂、卡铂、卡波铂、碳铂,第三代铂类药物洛铂、奥沙利铂、诺贝铂、赛特铂等相继用于临床治疗(1)。 自从第一代铂类药物顺铂用于临床,铂类药物沿着两个较宽方向发展,一是改善顺铂的毒副作用;二是克服其在瘤体内的耐药性。自70年代开始,人们从数千种铂化合物中仅筛选出10余种进行了临床试验。至1986 年卡铂上市, 成为第二代铂类药物,目前顺铂与卡铂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随着近几年对铂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深入研究内外的深入研究, 发现以二氨基环己烷为载铂配体的一类铂配合物,不仅改善了顺铂及卡铂的毒副作用,而且扩大了它们的活性谱,对许多耐顺铂或卡铂的细胞株或瘤株具有活性(2)。这种新型的铂类药物被称为第三代抗癌药,其代表药物有洛铂、奥沙利铂等。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上近百种抗癌药物进行评价,顺铂的疗效、市场等综合评价得分名列前茅,排在第2位。另据统计,在我国医院抗癌化疗治疗方案中,以顺铂为主或有顺铂参加配伍的方案占所有化疗方案的70%~ 80%(3)。通过这些数据表明,铂类药物在化疗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本文就对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各类铂类抗肿瘤药物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1.第一代铂类抗癌药 1.1.顺铂 顺铂的化学名为顺式二氨基二氯络铂,又名顺氯氨铂,英文缩写为DDP。1967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Rosenberg等人发现,其顺式异构体有抗癌作用,而反式异构体无此作用。1969年,顺铂开始应用于临床(4)。 在血液中氯离子浓度相对高(100mM )的环境中,顺铂以完整分子形态和血浆蛋白相结合。在胞内氯离子浓度相对较低(4~20mM)的环境中发生水化,其中的双氯配体全部或其中一个解离,这样顺铂才能和靶标DNA相结合。它作用于鸟嘌呤的N7位,部分通过共价键与腺嘌呤结合,当结合上第2个DNA键时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状复合物,扭转了DNA 分子构象,从而阻止复制和转录,最终致细胞凋亡。

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5546888.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抗肿瘤生物制药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