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学校麻栗坡县第一小学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设计者陈明兰

用乘法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学校:麻栗坡县一小年级二学科:数学设计:陈明兰

注:可根据需要自由调整表格大小

2.4 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学案

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项目 内 容 1.列式解答。 (1)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2)12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读教材第23页例3。 分析与解答:(1)通过读题,我知道了:①把(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需要解答的问题是( )。②有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 )只,需要解答的问题是( )。 (2)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 )法计算,列式为15÷3=( )(只);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 ),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15÷5=( )(个)。 (3)每盒5只,3盒就是15只;3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5只,这样一共就有15只。(见下图) 口答:每个纸盒放( )只。要用( )个纸盒。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 )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 )名称。 4.填空。 (1)12里面有( )个6,有( )个4。 (2)把20个圆形卡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如果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 ( )份。 5.解答下面的问题。 (1)每辆汽车坐4人,3辆汽车一共坐多少人?

(2)12人坐4辆汽车,平均每辆汽车坐几人?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2~6的乘法口诀。 学具准备:准备15个圆形卡片。 参考答案 1.(1)12÷3=4(根) (2)12÷4=3(份) 2.(1)①15每个纸盒里放几只蚕宝宝②5要用几个纸盒(2)除 5 5 3 (3)5 3 3.除法单位 4.(1)2 3 (2)4 5 5.(1)4×3=12(人) (2)12÷4=3(人)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天穆小学许秀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学具、教具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趣,激思迁移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谁把口诀记得最熟练。请准备抢答。 1、看算式,说口诀 6×6=4×4=5×5=4×6=2×3= 2×6=3×2=5×2=3×5=3×6= 2、写算式 (1)、2个4是多少? (2)、3与6的和是多少?

师:你能画图表示这两个算式的含义吗?在答题卡画。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亲身实践,感知探究 师:看来大家对旧知识掌握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要用旧知识来“解决问题”。(出示ppt)这几个小朋友在摆桌椅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我们来看看。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题,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①4排桌子每排5张②一排4张一排5张 求一共有多少张?求一共有多少张? 2. 培养画图意识。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组织学生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把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 (2)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汇报交流的结果 部分学生作品图示如下,请学生说明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第(1)题: ●●●●●■■■■■▲▲▲▲▲

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二年级《7的乘法口诀》集体备课 一、课标解读及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属于课标中“数与代数” 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解决问题: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数学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1.内容及作用: 《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 2.教材编写特点: (1)在具体生动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2)创设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3)内容的设计有一定的弹性,且形式多样。 3.编写意图: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建议: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总体特征,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和学习风格三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1、认知发展特征: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属于具体运算阶段,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缺乏抽象性。 2.起点水平: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这对探索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熟记乘法口诀

六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六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了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我认为学习重点是记忆6 的乘法口诀。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我设计了:(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此环节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口诀,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就感。同时让学生读、背自己编出来的口诀,师通过提问“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好背? 为什么觉得好背? ”“哪几句口诀不好背?谁能有好方法能记住这句口诀?”进一步教给学生记忆口诀的方法。最后通过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口令、集体背口诀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3)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口诀的实际应用价值。此环节与第一环节遥呼相应,以国庆为主线,穿插“小猫摘苹果”,最后出示“动物庆国庆”的思维训练题。这一组练习题,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渗透不同的数学小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4)设计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课堂活动,力求达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让每一位学生在训练中都得到发展。 这节课上完后,自己感觉整个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是很好的,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落实了新课标“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念,充分地进行师生沟通、生生独立思维、再师生沟通,完成对6的口诀的编写,使每一位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也体现了新课标“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变静为动,教学效果好。再以“鸽子送信”对“想一想”和“想想做做”第3题进行组合,这样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使学生对相应口诀与相应算式之所以,我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首先以贴近时事的“小猴庆国庆”导入课题间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然后用“ 国庆蛋糕图”对“想想做做”第1题进行组合,既变静为动,提高孩子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用“小猫摘苹果” 对“想想做做”第4题重新设计,让学生不再在枯燥的口算中练习,而是在抢答中,人人参与,快乐积极地主动思考,达到练习目的。”第5题不着痕迹地揉合进练习中去,又深化融合了乘法意义和 1-6的乘法口诀

用7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用7、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谈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义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口算: 2×7=3×8=8×5= 7×4= 5×7=4×8=8×3= 5×6= 2、课件出示例3: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支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本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仔细观察图,并说说图意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汇报:如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3、解决问题 想一想: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汇报: (1)如第一个问题中知道文具盒的价格是8

元,要买3个,要求一共多少钱?3个文具盒就是求3个8元是多少元?。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小结:求3个文具盒的价钱总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其余的问题解答写在作业本中。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练习十九第2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要求:认真审题,将+、×看清楚。 2、看图列算式 练习十九第1题。 3、解决问题:买东西 练习十九第3、4、5题。 四、拓展性学习 1、找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 一共花了多少钱?妈妈给了她1元钱,应剩下多少钱?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是让让学生参与收集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课件出示超市一角的画面,让学生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一、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时,我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古诗”的字数、算出七星瓢虫的黑点等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这些练习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溶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数学内容赋予鲜活的生命,让数学课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可谓别具匠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 本教学环节中,充分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方位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每一道精心设计的练习牢牢抓住了每位学生的心,使他们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魅力,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的乘法口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 课堂上,我充分的让学生观察、想象、交流、合作、尝试,整个教学过程都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验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这节课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带来收获。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用2-6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9页例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预习作业: 1、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解答 1)拿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2)拿12根小棒,每4根一份,能够分成几份? 2、列式计算(出示课件) 1)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10里面有几个2? 3)15里面有几个5?25里面有几个5? 20里面有几个5?10里面有几个5?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出示课件,演示两种摆法) 1)12÷3=4 2)12÷4=3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喜欢玩的一些游戏) 师:瞧,这些小朋友玩的多开心。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出示图片第29页例3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www. (1)师: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a、一共有多少学生? b、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c、每组5人,能够分成几组? 2、解决问题。 师:你们真不简单,一幅图提了三个问题,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 生:3×5=15。 师:你能说说这样计算的理由吗?(学生陈述理由,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那(2)、(3)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和方法已经比较熟悉,教材的编写结构与前面乘法口诀的编排也相同,再加上6的乘法口诀有4句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所以编制6的乘法口诀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结合2—5的乘法口诀学习完后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2、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设计特点: 一、我借用电脑游戏中“大嘴”的形象,创设了大嘴吃豆豆的情境。不论是大嘴的形象还是色彩丰富的豆豆,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不仅帮助孩子复习了已经学过的4句关于6的乘法口诀及其含义,顺便还提出了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的新的问题。想让在学生运用以前的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培养从旧知识得出新知识的能力。 二、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已经学过的4句口诀在今天的具体情境中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2、5排共有30个豆豆,再增加一排一共有几个豆豆? 3、在记口诀的时候,如果某一句口诀我不记得了,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算出它是多少吗?

4、以及练习题中的3、4题。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加深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三、练习形式多样,数、形、图的结合穿插。学生在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又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探索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 特别是最后一个练习环节,本不能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就把复杂的计算变得非常简单。 教学设计的不足: 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认为有一个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就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性,为什么学习乘法口诀。希望在座的老师能有好的方法,帮助我进步,谢谢大家!

二年级数学下:乘法口诀表及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乘法口诀表及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动态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每组准备全部乘法口诀卡片(一张卡片一句口诀)。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全部乘法口诀 1.回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学过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6人一组),共同回忆、计算。然后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归纳。 (1)学过的乘法口诀是:1~9的乘法口诀。关于1的乘法口诀有1句,关于2的乘法口诀有2句也就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 (2)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7+8+9=45(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①数全部乘法口诀卡片,共45张。

②按上面算式中数的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连加。 ③(利用凑整的思想进行简算。) ④(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连加的形式,进行简算。) 对于能找到第3、4种简便算法的小组,给予奖励。 2.整理所学乘法口诀。 提问:怎样整理45句乘法口诀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由于学生有了2~6的乘法口诀的整理经验,估计多数小组的学生会将45句口诀(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系统的表格,如教材所示。 3.展示乘法口诀表。 请各小组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在投影仪上展示。对整理得有结构、书写整齐美观的小组给予奖励。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也和大家一样,整理了全部乘法口诀,并将整理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 (1)先出示一一得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4 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学案

4 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项目 内 容 1.列式解答。 (1)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2)12根小棒,每4根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读教材第23页例3。 分析与解答:(1)通过读题,我知道了:①把(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需要解答的问题是( )。②有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 )只,需要解答的问题是( )。 (2)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 )法计算,列式为15÷3=( )(只);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 ),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5÷5=( )(个)。 (3)每盒5只,3盒就是15只;3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5只,这样一共就有15只。(见下图) 口答:每个纸盒放( )只。要用( )个纸盒。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 )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 )名称。 4.填空。 (1)12里面有( )个6,有( )个4。 (2)把20个圆形卡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如果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 )份。 5.解答下面的问题。 (1)每辆汽车坐4人,3辆汽车一共坐多少人? (2)12人坐4辆汽车,平均每辆汽车坐几人?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2~6的乘法口诀。 学具准备:准备15个圆形卡片。 参考答案

1.(1)12÷3=4(根) (2)12÷4=3(份) 2.(1)①15每个纸盒里放几只蚕宝宝②5要用几个纸盒(2)除553(3)53 3.除法单位 4.(1)23(2)45 5.(1)4×3=12(人) (2)12÷4=3(人)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 钱塘小学徐松筠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推导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记住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简介七巧板的来历。今天呀,徐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玩具,从它发明的那一天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后来传到国外,引起了轰动。被外国人称为“东方魔板”。一直到现在,你也玩、他也玩,全世界的人都在玩,你们猜猜看,会是什么神奇的玩具呢?瞧,它们来了。用这个神奇的玩具可以拼出很多漂亮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 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 1. 自主探索,试编口诀。 (1)师:摆一个图案要用几块七巧板?如果摆2个、3个、4个、5个、6个、7个图案呢?请你填在表格里。 (2)指名汇报,板书。(课件展示) (3)师:请看表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呢?14是几个7相加呢?21、28、35、49分别是几个7相加呢?(生说,师板书2个7,3个7,4个7,5个7,6个7,7个7) 师:1个7是几?乘法算式怎样写?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出口诀吗? (4)师:你能根据这几个7自己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请你试一试。打开课本72页,将书上的例题填完整,有困难的可以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2、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师:为了迅速计算乘法,我们编出了口诀。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你发现“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呢?(有7句,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多7。)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请你谈一谈。(师生互相交流。) 师:其实口诀在生活中非常熟悉,请看屏幕,师:这句话中有几句口诀呢?(2句)我们来读一遍。师:对,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都得要把这几句口诀记住,你们说,我们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3、记忆“7的乘法口诀”。 (1)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 (2)转盘游戏。 出示彩虹转盘。师:这是彩虹转盘,仔细看着指针,指针指着谁,请说出两数相乘的结果是多少? 三、应用。 1、欣赏七言诗。 师:同学们,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字,古代有很多问题都与7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回乡偶书》(课件播放)在这首诗一其有多少个字呀?你用了哪句口诀? 2、师生交流。 师: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计算的呢? 一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黑点,那2只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用了哪句口诀?六只瓢虫呢?七只瓢虫呢? 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编儿歌吧!请看屏幕。 师:请听我说,一个矮人一张床,那七个矮人几张床呢?一个矮人两个碗,那七个矮人几个碗呢?你会编吗?请你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编一起说吧!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doc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一 一、"备教材",尤其要"备学生"。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以人为本,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发展中的人,并不能把他们看成一张白纸,应在尊重他们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诀的得来,熟记并能灵活运用。起初的精心预设,在课堂实境中却出人意料:很多孩子都会背6的乘法口诀。怎么办?如果按部就班,没有必要。此时需要透过表面看本质,了解学生每句口诀的含义,恰到好处地利用个别优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口诀的得来,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课堂教学并不等同于机械兑现教案,它可以是个因意外收获而出彩的地方! 二、课堂中教师应勇于"让位"给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改变"一言堂"的讲课方式,要勇敢地让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课中,在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中,并不是把知识讲给学生,而是注意引导学生一起观察口诀,探求口诀的奥秘。从而发现了"几的口诀就有几句""是几的口诀,第二个字就

是几"等诸多的规律,并相互质疑、启发着。紧接着,鼓励学生运用已发现的口诀规律尝试着编7、8、9的乘法口诀,这里,努力以最少的知识去唤起学生最多的思考与探索,以自己的思维去探索,以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这才能算是教师真正地让位!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强烈渴望着被欣赏、被发现。小学生更是如此。在课伊始时,老师刚说: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话音未落,便有孩子迫不及待地背诵了,如果教师因课前预设而制止,那么教育只成了纸上谈兵。这一切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为他们的自我展示和认可提供安全愉悦的空间,才能使课堂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地方!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二 新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求教师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就数学学科而言,就是要变传统的计算应用教学为一种新型的数学教育。施瓦布:"如果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能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因此我在没计时力求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构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比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通过动手摆一摆(骰子),数一数,算一算的形式,得到6的乘法口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的学生。真正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像蜜蜂那样去寻找花源,会采集、会酿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的例3,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含意解答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乘法和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常规练习,齐背8的乘法口诀。 (2)听算: 第一组:2×8,3×8,8×2,4×8,5×7 第二组:8×4,4×7,7×4,6×8,8×5 (3)课件演示:教材例3。 (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枝3元,橡皮每块2元,日记本每个4元……)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同桌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钱? 橡皮每块2元,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铅笔3元一枝,要买5枝一共多少钱? 日记本每个4元,买 6本,一共多少钱? …… (3)解决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

汇报学习过程。 三、练习巩固 (1)比一比,算一算。 出示练习十九的第2题:让谁算得又对又快。 (2)看图列算式。 出示练习十九第1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列出算式,再集体交流。(3)每横排有6颗星,4排有几颗星? 每列有4颗星,6列有几颗星? (3)第横排有7个圆,3排有几个圆? 每列有3个圆,7列有几个圆? 四、拓展学习 (1)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学们说一说。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一共花了多少钱?妈妈给了她1元钱,应该剩下多少钱? 分析:这是一道先乘后减的应用题,首先利用乘法口诀算出小兰花钱总数,再用妈妈给的钱数减花掉钱数求剩余。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元?

1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正确运用口诀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并说出所用口诀 5×6 =()( )×3=6 6×( )=24 ( )×( )=25 二、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三、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七巧板,介绍七巧板的相关知识 师:这是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的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 只要你喜欢开动脑筋,这七个奇特的板块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教师出示7幅例外的美丽的图案,并让学生说说它拼的像什么。师:在这么美丽的七巧板中也隐藏着许多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①观察图案,独立完成填表 图案个数 块数1 72 143 214 285 356 42749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一个图案有7块,那两块图案呢 生:2个图案有14块 师追问:你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7+7=14或2×7=14(真了不起,已经会用乘法算式了)师:3个图案呢? 师:还可以怎么算?(14+7=21)对14+7要肯定的表扬。 ②探索7的乘法口诀 (1)写出乘法算式 师:现在我们竖着来看一看,1个7是7,2个7是14,你们能像老师这样子说一说吗? 生:能(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很聪惠,马上把老师的话给用起来了。现在你能根据几个7是几,写出它们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再全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在写7个7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7×7=49写了一个算式,第二种是7×7=49同样的写了两个算式,最后得出只用写一个算…… 小结:在乘法算式中,两个相同的因数互换位置后,它的算式不变,所以这里我们只用写一个算式就可以。 (2)编出7的乘法口诀 师:刚我们猜过7的乘法口诀可能有几句? 生:可能会有7句 自己编一编口诀,然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一个人一句。 引导学生会说:先说出乘法算式,再说它的口诀。 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追问:口诀中“一”表示什么意思?“二”表示什么意思?…… (3)熟记7的乘法口诀全班齐读一遍口诀 师:对于这7句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之间互相的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学情预测:口诀的第一个数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依次变大,每句口诀里都有因数七,它们的积每一次都大7。 请同学们读一读背一背。闭上眼睛在脑海里默背一遍,再全班齐背。 小游戏: 同桌之间对接口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23页例3,第24~25页练习五的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 1.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养过蚕宝宝没,养过多少呢?是怎么放的呢? 2.出示教材第23页例3情景图。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新课讲授】 1.应用提升。 (1)引导指出问题。 师:看着有关放蚕宝宝的情境,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相互评一评。 汇报、交流。 生1:一共有15只蚕宝宝,放到3个纸盒里,平均每个纸盒放几只? 生2:一共有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2)引导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生1:第一个问题: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列式是:15÷3=5(只)。 师: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因为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也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15÷3计算求出每盒放5只。 师:说得真好!谁能说说第二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生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列式是:15÷5=3(个)。 师: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15÷5=3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因为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求用几个纸盒,也就是求15只里面有几个5只,用除法计算,所以15÷5=3,求出可以分3个。 生3:15÷5=3,表示的意思是一共15只,每5只放一盒,求要用几个纸盒。 师:说得很有道理。 (3)引导比较小结。 师: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生1:我们发现这两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条件、问题调换了一下位置,所以用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生2:我们发现这两道题的算式是有关系的。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就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或者商,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而且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4)引导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师:如果又拿来了3只蚕宝宝(板书:又拿来了3只蚕宝宝),每个纸盒应有几只?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汇报交流。 生1: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有15只,又拿来了3只,一共是15+3=18(只),把18只平均分到3个纸盒,每个纸盒6只,也就是18÷3=6(只)。 生2: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有15只,平均分到3个纸盒,每个纸盒有15÷3=5(只);现在把又拿来的3只平均分到3个纸盒,每个纸盒分1只,也就是3÷3=1(只),现在每组有5+1=6(只)。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表内乘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突破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相结合法。 学法:小组合作研讨法。 教学准备: 卡片及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电脑课件显示:美丽的大森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2、教师谈话: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在这里住着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的好朋友又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呢?都来了吗? 3、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4、随着学生数,屏幕上出示1至7七个数字! 谈话:再看看七个小矮人每人手中都拿着什么啊?再在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气球上的数,这三个数是怎么排的?(每次加7),14是几个7相加?21又是几个7相加呢?接下来会怎么排呢?你会排吗?(28)怎么算的?(21+7=28)几个7相加?(4个)接下来会怎么排呢?(35)怎么算的?问:14是几个7相加?(2 个)21呢?28呢?42呢?49呢? 5、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从这些数中,我们能看出:一个7是多少?2个7是多少?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引导学生集体说) 7、如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自编乘法口诀 1、谈话:大家能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相信大家一定行!我们每位小朋友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请每个小组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一系列数,然后再编口诀。 2、小组活动,创编口诀。 3、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你们编写的乘法口诀。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自己小组的口诀是否正确。选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学生自编的口诀。后集体汇报,要求学生报一句,老师写一句,等老师写好后再报下一句。好不好? 4、谈话:小朋友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请你自豪地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问:根据一七得七这句口诀,你想到了什么乘法算式?生回答师板演(1×7,7×1)接下来的口诀将是什么算式呢?师接着板演乘法算式!追问:为什么别的口诀都两道算式,而最后一句口诀只有一道乘法算式呢? 5、那大家能记住7的乘法口诀吗?请大家试一试,自由地读读记记。学生读背口诀。(时间约1分钟) 6、谈话:会背了吗?(会)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有!)那我们一起来背口诀!(同学们背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做个对口令游戏好不好?(好!) 7、对口令:我说前半句,你说后半句。二七(),三七(),六七()七七()我说后半句,你说前半句好吗?。()十四,()三十五。 8、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吧!出示图片及相关文字: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取经路上遇见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在这段话中有两句口诀,你发现了吗?有哪两句,一起读读,好吗?

二年级表内乘法口诀和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二年级表内乘法口诀和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作者: ————————————————————————————————日期:

表1 二二得四三二得六四二得八五二一十六二十二七二十四八二十六九二十八 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四三十二五三十五六三十八七三二十一八三二十四九三二十七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五四二十六四二十四七四二十八八四三十二九四三十六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七六四十二八六四十八九六五十四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八七五十六九七六十三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九八七十二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表2 二二( ) 三二( ) 四二() 五二( )六二( ) 七二()八二( ) 九二( ) 二三( ) 三三( ) 四三()五三() 六三()七三( ) 八三( )九三()二四( )三四()四四( )五四( )六四( ) 七四( ) 八四( ) 九四( ) 二五()三五( )四五()五五( )六五( ) 七五( ) 八五( ) 九五() 二六() 三六()四六( ) 五六( )六六()七六( ) 八六( )九六( )二七( )三七( ) 四七( ) 五七( ) 六七()七七( ) 八七( ) 九七()二八( ) 三八()四八()五八( ) 六八( ) 七八()八八()九八( ) 二九( ) 三九( )四九( ) 五九()六九( ) 七九( )八九( ) 九九() 表3 九( )六十三三( )得六八( )四十八五( )一十四( )十六七( )十四八( )十六九( )十八五( )三十五( )二十五三()十八六( )五十四六( )十八二( )十二三( )二十一四( )二十四七( )二十八六( )四十八七( )五十六七( )四十二二( )得四二( )十六八( )三十二二( )十四 二()一十三( )十五四( )二十九( )八十一六( )三十七( )三十五五( )二十九( )四十五 八( )二十 四 六( )三十六六( )十二二( )得八三( )得九四( )三十六四()得八五( )四十 四( )十二四( )二十八九( )二十七八( )七十二六()四十 二 五()三十 五 三( )二十七二( )十八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3)解决问题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除法计算的问题,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前面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出示十道除法口算题。选两道说算法。 (设计意图:巩固口诀求商。) 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自学提示:在学习中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主题图,说清图意,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我们就能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5、生看书上23页例3的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二、解决问题 1、生看书自学,思考后汇报。 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生思考后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进行板书。现在我们根据主题图得到了两个实际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么解决?说说你这样解答的理由?第二个问题该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老师板书学生汇报的算式。 4、结合两道题来观察这两个算式,看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生思考后,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学生间互相启发,发现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和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既解决了难点,又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自组探究的空间。) 5、师小结: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及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6、举一反三:看,又来了3个小朋友,每组平均应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算的?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汇报订正,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倾听他人意见时,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