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电磁场电磁波实验指导书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

目录

第一章产品说明 (2)

一、系统简介 (2)

二、系统特点 (2)

三、系统组成 (2)

四、系统性能指标 (3)

五、系统主要部件参数 (3)

第二章实验内容 (5)

实验一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及电场中位移电流的测量 (5)

实验二同轴测量线导体内驻波特性测试 (8)

实验三反射系数及驻波相位的测试 (10)

实验四电场中位移电流的测试及计算 (12)

实验五电磁波的偏振及极化测试 (15)

实验六电磁波的迈克尔逊干涉 (19)

实验七电磁波的频率功率测试 (23)

第一章系统说明

一、系统简介

电磁场电磁波及天线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实验课程,本系统包含功率计、频率计、方波信号产生,电磁波产生器、功率放大器、选频放大器等,具有电磁波极化特性测试,天线方向图测试、静电场中位移电流测试等多种功能,加深学生对电磁波产生、(调制)、发射、传输和接收、(检波)过程及终端设备相关特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电磁场电磁波及天线应用的创新能力。

二、系统特点

1、测试系统面向《电磁场与电磁波》的课程建设,紧密配合教学大纲,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完成对电磁场与电磁波相关特性的测试。

2、系统内置1KHz方波可调信号源、选频放大器,在完成对电磁波PIN调制功能的同时,可用于对天线方向图的测试,而无需选配其他实验装置。

3,系统自带同轴开槽测量线,测量电磁波在同轴线导体内的传输特性,如:驻波,全反射,波节,波幅等参数。

4、采用数字显示方式,在提高准确性的基础上,更能方便感应器在任何位置归零,直接读取数值,提高测试精度,减小读数给测试带来的误差。

5、本装置电磁波发射可选大功率或低功率两路输出,方便做不同实验时的自由切换,输出端口均为标准的N型接头。

6、测试系统自带频率计及功率计,用于对发射电磁波频率功率的测试及校准。

7、自带波长计算功能,液晶界面直接显示。

8、完成电磁波的极化特性测试、场电流的测试及终端天线增益的测试功能。

9、通过实验现象可观测入射电磁波及反射电磁波叠加形成的驻波现象,测试电磁波的波长及频率。配置同轴式驻波测量槽线,可测试驻波参量,反射系数及电磁波的频率。

10、该测试系统融基础性、验证性与设计性于一体,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完成电磁场电磁波及天线相关知识的学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反映出来,同时通过计算加以分析。

三、系统组成

本实验系统由电磁波发射器(主设备)、选频放大器(内置)、功率计(内置)、频率计(内置)、同轴测量线(外接,选配)、数字液晶显示测量标尺、支撑架、极化天线、反射板、移动滑板、感应天线等组成。

四、系统性能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760MHz-1000MHz(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

2、发射功率: <33dBm

3、整机功耗: <40W

4、标尺精度: 0.01mm

5、长度量程: 100CM

6、旋转测量精度:1°

7、极化测量量程:180°

五、系统主要部件参数

1、电磁波发射器

工作频率:1GHz左右,幅度频率均定制;电平值:<35dBm;频率稳定度:±5ppm

2、方波发生器

工作频率:1KHz可调;幅度:0.1V-4V可调

3、电磁波功率计

频率测试范围:输入信号频率5MHz-8GHz;

功率测试范围:-30dBm-10dBm;

显示:数码管显示

4、电磁波频率计

频率测试范围:450MHz-3GHz;显示:液晶显示

5、多极化天线(SMA接头)

参数:包含水平极化,垂直极化和圆极化(选配)三种极化方式

6、显示方式:数字液晶显示,可在任意位置归零,直观读取相对值和绝对值。

7、选频放大器(内置)

输入信号频率:1KHz;灵敏度:0.1mv;增益:0-60dB可调(兼具微调功能)

8、同轴测量线(选配,外接)

频率范围:700MHz-1.6GHz;阻抗:50Ω;耐功率:≥100W

9、PIN调制器

射频输入:300MHz-3GHz;方波输入:800Hz-1.2KHz

10、电流微安表

参数:测试范围:0.1uA-10uA

第二章实验内容

实验一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了解半波天线感应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3、天线长短与电磁波波长的接收匹配关系

二、预习要求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内容

2、什么是电偶极子?

3、了解线天线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电磁波传输电缆:1套

平板极化天线:1副

半波振子天线:1副

感应灯泡:1个

四、实验原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下面我们通过制作感应天线体,来验证电磁场的存在。

如图示:电偶极子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单元,它是一段长度远小于波长的直线电流元,线上的电流均匀同相,一个作时谐振荡的电流元可以辐射电磁波,故又称为元天线,元天线是最基本的天线。电磁感应装置的接收天线可采用多种天线形式,相对而言性能优良,但又容易制作,成本低廉的有半波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天线等。

本实验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半波天线。

半波天线又称半波振子,是对称天线的一种最简单的模式。对称天线(或称对称振子)可以看成是由一段末端开路的双线传输线形成的。这种天线是最通用的天线型式之一,又称为偶极子天线。而半波天线是对称天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线,它具有结构简单和馈电方便等优点。

半波振子因其一臂长度为λ /4 ,全长为半波长而得名。其辐射场可由两根单线驻波天线的辐射场相加得到,于是可得半波振子(L= λ /4 )的远区场强有以下关系式:

│ E │ =[60 Im cos( π cos θ /2)]/R 。sin θ=[60 Im/R 。] │ f( θ ) │ 式中,f( θ ) 为方向函数。对称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为│ F( θ ) │ = │ f( θ ) │ / fmax=|cos( π cos θ /2)/sin θ | 其中fmax 是f( θ ) 的最大值。由上式可画出半波振子的方向图如下:

半波振子方向函数与ψ无关,故在H 面上的方向图是以振子为中心的一个圆,即为全方性的方向图。在E 面的方向图为8 字形,最大辐射方向为θ = π /2 ,且只要一臂长度不超过0.625 λ,辐射的最大值始终在θ = π /2 方向上;若继续增大L ,辐射的最大方向将偏离θ = π /2 方向。

五、实验步骤

(一)测量电磁波发射频率

1、用N型电缆直接将“输出口1”连接至“功率频率检测口”。

2、在液晶界面上同时显示出发射功率及频率。

3、已知电磁波发射源的频率F,求得波长:λ=F V光,比如,电磁波发射源频率为900MHz,

则:

λ= F V光=3*108/900*106=0.33m.

半波天线长L=0.165 m

则两端子分别均为0.165/2=8.25cm

4,电磁波波长也可由液晶界面波长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得出。

(二)制作半波振子天线

1、剪下一段铜丝,按计算得到尺寸剪下2段铜丝。

2、将铜丝末端漆刮掉,保持良好导电。

3、将天线安装到转盘上,这时就完成了半波天线的制作。

4、其他天线方法同上。

(三)验证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磁场的存在

1、按下发射开关,将“输出口2”与极化天线通过SMA电缆相连,电磁波经传输电缆,经天线发射后在空中传输

2、灯泡被点亮,验证了电磁场的存在。

六、注意事项

1、漆包线铜丝需将末端的漆刮掉,保持导电性良好。

2、铜丝避免弯折。

七、报告要求

1、按照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数据运算及整理;

3、更换天线种类进行制作;

实验二同轴测量线导体内驻波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在学生已经掌握微波传输理论的基础上动手进行测试。

2、主要了解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特性阻抗不匹配时可产生的驻波变化。

3、掌握电磁波在同轴线导体内传输及驻波特性

4、掌握同轴线导体内的驻波计算方法,并进行分析

二、预习内容

1、了解同轴传输线的结构。

2、了解驻波的产生原理。

三、实验设备

1、HD-CB-IV:1套

2、隔离器:1只

3、主槽线:1套

4、检波器:1只

5、检波表头1只

6、同轴电缆:1套

7、短路块:1只

四、主要性能指标

1、微波源:频率820MH z±70 MH z

输出功率:2W-3W

2、隔离器:损耗≤0.5dB

隔离度≥25dB

3、同轴负载:阻抗50欧姆

功率:5W

驻波≤1.06

匹配状态下的驻波测量:

该同轴驻波测量线采用非谐振式检波装置,检测电流不大,以14UA为佳。

通过检波头在槽线上移动,找出最大电流,I

MAX 及最小电流I

MIN

,即可计算出驻波:

P=E MAX/E MIN=√I max/I min

例如:最大电流为10UA,最小电流为6UA,代入公式后,

驻波系数:P=√I max/I min=1.28

五、实验步骤

1、将“输出口2”连接到同轴测量线输入端。

2、测量线末端连接上匹配负载。

3、耦合滑块端连接上检波器。

4、按下发射开关,检波表头指示检波电流大小。

5、记录下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

6、按上述公式计算驻波比大小。

开路状态下的驻波测量:将匹配负载取下,重述上面实验步骤。

短路状态下的驻波测量:将失配负载取下,重述上面实验步骤。

(注意,这个实验时输入前端隔离器必须要加!)

实验三反射系数及驻波相位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微波传输理论及驻波的产生情况。

2、掌握反射系数及驻波相位的计算方法。

二、预习内容

1、预习驻波曲线的分布状态;如何改善驻波;如何提高测试精度。

三、实验设备

1、HD-CB-IV:1套

2、检波表头:1只

3、检波器:1只

4、同轴电缆:1套

5、测量线:1套

6、隔离器(选配):1只

7、短路器:1只

四、原理分析

微波信号源经同轴传输线直接输送至负载上。

(一)如果负载阻抗俞传输线特性阻抗不匹配,终端负载会产生反射波,当入射波与反射波并存时,传输线中即有驻波存在。

E MAX和E MIN之间即为半个波长。

终端负载的反射波E-和入射波E+之比称为终端反射系数,T=E-/E+

在槽线中测出P=E MAX/E MIN=1+∣T∣/1-∣T∣

利用驻波测量槽线可以测出沿线驻波分布情况。求出驻波比T,计算出终端反射系数。

(二)驻波相位Lmin的测量:

实验步骤:

1、将测驻波的测试负载断开,改接短路器。

2、将隔离器接入同轴测量线输入端。

3、在负载端方向移动探针,寻找电流最小点,记下刻度尺寸,记为L1。然后将短路器改接测试负载,慢慢将探针向微波源方向移动至电流最小点,记下刻度尺寸,记为L2,可得出:Lmin=∣L2-L1∣,由此计算出驻波相位L。

五、注意事项

1、末端接短路器时,必须在输入端加上隔离器。

实验四电场中位移电流的测试及计算

一、实验目的

1、认识时变电磁场,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作用

2、理解电磁波辐射原理

3、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

二、预习要求

1、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半波振子天线的原理。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检波器:1只

微安表头:1只

电磁波传输电缆:1套

平板极化天线:1副

半波振子天线:1副

四、实验原理

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要在空间产生磁场,同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也要在空间产生电场。电场和磁场构成了统一的电磁场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辐射电磁波的装置称为天线,用功率信号发生器作为发射源,通过发射天线产生电磁波。如果将另一副天线置于电磁波中,就能在天线体上感生高频电流,我们可以称之为接收天线,接收天线离发射天线越近,电磁波功率越强,感应电动势越大。如果用小功率的白炽灯泡接入天线馈电点,能量足够时就可使白炽灯发光。接收天线和白炽灯构成一个完整的电磁感应装置。当越靠近发射天线,灯泡被点的越亮。越远离天线,灯泡越暗。

五、实验步骤

(一)装置白炽灯泡

1、用SMA电缆连接“输出口2”和极化天线(可先选择A端口垂直极化),将电磁波信号输送到极化天线上发射出去。

2、按下机器供电开关,机器工作正常,按下功率“发射开关”,绿色发射指示灯亮,说明发射正常。

3、半波天线的长度计算方法(也可由液晶界面直接显示):已知电磁波发射源的频率F,求得波长:λ= F V光,比如,电磁波发射源频率为900MHz,则:

λ=F V光=3*108/900*106=0.33m.

半波天线长L=0.165m

则两端子分别均为0.165/2=8.25cm

下面开始制作天线。注意:(天线端口与支撑金属片固定端的铜丝上的绝缘漆要刮)

4、用金属丝(铜丝)制作典型的半波天线,安装于感应灯板两端,竖直固定到测试支架上,将滑块移动置极化天线端(最左端)归零,此时液晶显示读数0.00。调节测试支架滑块到离发射天线40cm左右,按下功率信号发生器上发射按钮,白炽灯被点亮。

5、开始移动测试支架滑块(向靠近极化天线方向移动),直到小灯刚刚发光时,直接在显示器上读取滑块与发射天线的距离并记录。

6、改变天线振子的长度,重复上面过程,记录数据,总结得出天线长度与灯泡亮暗的关系。

7、设计制作其它天线形式制作感应器,重复上面过程,记录数据。

(二)装置检波二极管

1、将感应板换成检波装置,(灯泡变成了检波二极管)。置于旋转支架上。

2、用金属丝(铜丝)制作典型的半波天线,安装于检波板两端,竖直固定到测试支架上,将滑块移动置极化天线端(最左端)归零,此时液晶显示读数0.00。调节测试支架滑块到离发射天线40cm左右,通过SMA连接线将检波电流送至“检波电流输入”端口,同时将主机后开关切换至“电流输入”。按下功率信号发生器上发射按钮,指针开始偏转。记录数值。

3、慢慢向极化天线方向移动,记录下距离数值及电流大小,记录数值。

五、注意事项

1、按下机器供电开关,机器工作正常,按下功率发射按钮,发射指示灯亮,说明发射正常。

2、滑动感应器及反射板应缓慢,切忌过快影响实验效果和读数。

3、测试感应器时,不能将感应灯靠近发射天线的距离太近,否则会烧毁感应灯。(置于 15cm 以外,或视感应灯亮度而定)

4、尽量减少按下发射按钮的时间,以免影响其它小组的测试准确性。

5、测试时尽量避免人员走动,以免人体反射影响测试结果。

六、报告要求

1、按照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数据运算及整理;

3、对实验中的现象分析讨论。

实验五电磁波的偏振及极化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电磁波的偏振现象的产生

2、完全偏振波与合成偏振波的定义

3、研究线性极化波的产生及其特点;

4、研究制作的电磁波感应器的极化特性,进行极化特性实验,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讨论;

5、通过实验加深对电磁波极化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二、预习要求

1、什么是电磁波的偏振?它具有什么特点?

2、了解各种常用天线的极化特性:垂直极化,水平极化,±45°圆极化等;

3、天线特性与发射 ( 接收 ) 电磁波极化特性之间的有什么关系?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水平极化天线:1副

垂直极化天线:1副

电磁波传输电缆:1根

微安表:1只

灯泡:1只

四、实验原理

首先我们说的偏振应该称为完全偏振波,即波中只有一个方向的振动(线偏,电磁波里叫线极化),也有两个方向合成的(圆偏振,椭圆偏振)。自然光里的电磁波可以理解为是在各个方向上线偏振光的均匀叠加。如果这种变化具有确定的规律,就称电磁波为极化电磁波(简称极化波)。如果极化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始终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横)平面内取向,其电场矢量的端点沿一闭合轨迹移动,则这一极化电磁波称为平面极化波。电场的矢端轨迹称为极化曲线,并按极化曲线的形状对极化波命名。

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

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传播。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

电磁波的极化是电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征在空间给定点上电场强度矢量的取向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用电场强度矢量 E 的端点在空间描绘出的轨迹来表示。由其轨迹方式可得电磁波的极化方式有三种: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极化波都可看成由两个同频率的直线极化波在空间合成, 如图所示,两线极化波沿正Z 方向传播,一个的极化取向在X 方向,另一个的极化取向在Y 方向。若X 在水平方向,Y 在垂直方向,这两个波就分别为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

若:水平极化波E x=E xm sin(wt-kz) 垂直极化波E y=E ym sin(wt-kz+ δ ) 其中E xm、E ym 分别是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的振幅,δ是E y超前E x的相角(水平极化波取为参考相面)。

取Z=0 的平面分析,有

E x=E xm sin(wt)

E y=E ym sin(wt+ δ )

综合得aEx2-bExEy+cEy2=1

式中a 、b 、c 为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的振幅E xm、E ym和相角δ有关的常数。

此式是个一般化椭圆方程,它表明由E x、E y合成的电场矢量终端画出的轨迹是一个椭圆。所以:

●当两个线极化波同相或反相时,其合成波是一个线极化波;

●当两个线极化波相位差为л /2 时,其合成波是一个椭圆极化波;

●当两个线极化波振幅相等,相位相差л /2 时,其合成波是一个圆极化波。

实验一所设计的半波振子接收(发射)的波为线极化波,而最常用的接收(发射)圆极化波或椭圆极化波的天线即为螺旋天线。实际上一般螺旋天线在轴线方向不一定产生圆极化波,而是椭圆极化波。当单位长度的螺圈数N 很大时,发射(接收)的波可看作是

圆极化波。

极化波的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是极化的旋转方向问题。一般规定:面对电波传播的方向(无论是发射或接收),电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波称为右旋圆极化波。右旋螺旋天线只能发射或接收右旋圆极化波,左旋螺旋天线只能发射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波称为左旋圆极化波接收左旋圆极化波。判断方法:沿着天线辐射方向,当天线的绕向符合右手螺旋定则时,为右旋圆极化,反之为左旋圆极化。

五、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将一副发射极化天线架设在发射支架上,

连接好发射电缆,开启实验平台开关,将“输出

口2”连接到极化天线上。按下发射开关,绿色

指示灯亮,代表正常工作。

2、将制作的线极化的电磁波感应器安装在测

试支架上,分别设置成垂直、水平、斜45 度三

种位置,按下发射按钮,并移动感应器滑块,观察灯泡达到同等亮度时与发射天线的距离,并记录数据。

3、更换不同的发射天线类型,重复以上步骤,记录测试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各发射天线发出的电磁波的极化形式。

天线形式

距离(cm )

水平垂直45 度

V形天线1

环形天线2

八木天线3

半波天线4

5、也可接检波装置,观测不同极化时的检波电流大小。(有兴趣的同学,可用这种方式记录数据,从而画出半波天线的方向图)。

六、注意事项

1、按下机器供电开关,机器工作正常,按下功率发射按钮,发射指示灯亮,且液晶

界面显示发射状态,说明发射正常。

2、滑动感应器及反射板应缓慢,切忌过快影响实验效果和读数。

3、测试感应器时,不能将感应灯靠近发射天线的距离太近,否则会烧毁感应灯。(置于15cm以外,或视感应灯亮度而定)

4、实验前,按规定执行清零操作,方便读数记录。

5、避免与相邻小组同时按下发射按钮,尽量减少按下发射按钮的时间,以免相互影响

测试准确性。

6、测试时尽量避免人员走动,以免人体反射影响测试结果。

七、报告要求

1、按照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数据运算及整理,依据实验数据,分析电磁波的极化形式;

3、讨论电磁波不同极化收发的规律;

实验六电磁波的迈克尔逊干涉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了解电磁场电磁波的空间传播特性;

2 、通过对电磁场电磁波波长、波幅、波节、驻波的测量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电磁场电磁波

3、利用相干波原理测量波长

二、预习要求

1 、什么是迈克尔逊干涉原理?它在实验中有哪些应用?

2 、驻波的产生原理及其特性;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极化天线:1副

金属反射板:1块

有机玻璃板(选配)1块

电磁波传输电缆:1根

半波振子天线:1副

微安表头:1只

灯泡:1只

四、实验原理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几列电磁波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几列波可以保持各自的特点( 波长、波幅、频率、传播方向等) 同时通过介质,在几列波相遇或叠加的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各个波单独在该点产生的振动的合成。而当两个频率相同、偏振相同、相位差恒定的波源所发出的波的叠加时在空间总会有一些点振动始终加强,而另一些点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因而形成干涉现象。

干涉是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特性,利用干涉原理可对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很好的探索。而驻波是干涉的特例。在同一媒质中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反向传播时就叠加形成驻波。由发射天线发射出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可以近似看成均匀平面波。此平面波垂直入射到金属板,被金属板反射回来,到达电磁波感应器;直射波也可直接到达电磁波感应器。这两列波将形成驻波,两列电磁波的波程差满足一定关系时,在感应器位置可以产生波腹或波节。

产品管理-电脑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精品

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 文件名称:Doc. Name Fujitsu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 导书 Fujitsu’s Product Reliability Test WI 文件编号: Doc. No. WI/750/050 拟制部门:Prepared by RTC版号: Version A/0 受控印章Ctrl. Stamp 受控副本章Ctrl. copy

一. 温湿(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温湿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恒温恒湿试验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恒温恒湿试验箱内(温度:30°C,RH:90%),2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 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二. 低温(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冰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冰箱内(温度:0°C),8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word版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目录 实验一球形载流线圈的场分布与自感 (1) 实验二磁悬浮 (7) 实验三静电除尘 (10)

前 言 结合电磁场课程教学的电磁场实验课是完善教学效果,增进学生对电磁场现象和过程的感性认识,拓展有关电磁场工程应用知识面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 电磁场教学实验在承接大学物理电磁学实验基础上的改进与提高势在必行。根据高等学校电磁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电磁场系列实验课开设的需求为依据,我电磁场课程组设计、编写了电磁场实验教学的新内容,并在浙江大学求是公司的共同规划下,由该公司制作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三个实验的基本装置和设备,以应当前我国电磁场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 实验一:球形载流线圈的场分布与自感 一、实验目的 1. 研究球形载流线圈(磁通球)的典型磁场分布及其自感参数; 2. 掌握工程上测量磁场的两种基本方法──感应电势法和霍耳效应法; 3. 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力求深化对磁场边值问题、自感参数和磁场测 量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熟悉霍耳效应高斯计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球形载流线圈(磁通球)的磁场分析 如图11所示,当在z 向具有均匀的匝数密度分布的球形线圈中通以正弦电流i 时,可等效看作为流经球表面层的面电流密度K 的分布。显然,其等效原则在于载流安匝不变,即如设沿球表面的线匝密度分布为W ′,则在与元长度d z 对应的球面弧元d R 上,应有 图1-1球形载流线圈(磁通球) i 图1-2 呈轴对称性的计算场域

()d d N W R θi=z i 2R ??' ??? 因在球面上,θcos R z =,所以 ()d d cos sin d z R R θθθ== 代入上式,可知对应于球面上线匝密度分布W ′,应有 2sin d sin d 2N R R N W R R θθθθ?'== 即沿球表面,该载流线圈的线匝密度分布W ′正比于θsin ,呈正弦分布。因此,本实验模拟的在球表面上等效的面电流密度K 的分布为 sin N i 2R K e φθ=?? 由上式可见,面电流密度K 周向分布,且其值正比于θsin 。 因为,在由球面上面电流密度K 所界定的球内外轴对称场域中,没有自由电流的分布, 所 以, 可采用标量磁位m 为待求场量,列出待求的边值问题如下: 上式中泛定方程为拉普拉斯方程,定解条件由球表面处的辅助边界条件、标量磁位的参考点,以及离该磁通球无限远处磁场衰减为零的物理条件所组成。 通过求解球坐标系下这一边值问题,可得标量磁位 m1和m2 的解答,然后,最终得磁通球内外磁场强度为 (1-1) 和 ()()32m22cos sin 6r Ni R - r>R R r θ?θθ??=?=+ ??? H e e (1-2)()()()()()()2m12m2t1t212n n1n20102m102m2,0,0sin 200r r r r r r r R r r R N H H H H K i r R R B B H H r R θθ?θ?θθμμ??=→∞→∞???=???????-=-===?????=→==???=??=-?=?? H 泛定方程: BC:()()1m1cos sin 3r Ni - - r

电脑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作 业 指 导 书 WORK INSTRUCTION 文件名称: Doc. Name Fujitsu 产品可靠性试验作业指 导书 Fujitsu’s Product Reliability Test WI 文件编号: Doc. No. WI/750/050 拟制部门: RTC 版 号: A/0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二. 低温(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冰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4.3 将样品(工作状态下)放入冰箱内(温度:0°C),8小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 4.4 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和功能. 5 质量要求 5.1 试验后,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应正常,样品应无异音. 5.2 试验前、后,样品的灵敏度变化须小于3dB. 6 参考文件 《Fujitsu可靠性试验项目》客户数据 7 记录保存年限 《RTC试验报告》750PR002 3年 三. 高温高湿(带操作)试验 1 目的 评价产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可靠性,并确认胶脚(c ushion)是否影响涂装面(产品如有胶脚(c ushion)贴在涂装面上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Fujitsu计算机音箱产品. 3 试验设备 恒湿恒湿试验箱、噪音发生器 4 试验步骤 4.1 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 取1对(或以上)无包装的合格样品.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解读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前言 一、实验目的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些交叉学科的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通过本实验课程使学生们加深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 三、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仪器的连接要求。 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操作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要求连接。 4.完成实验系统连接后,必须进行复查,逐项检查各设备、器件的位置、角度等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实验系统。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3.实验原理; 4.实验主要步骤及相应的连接图; 5.实验记录(测试数据、波形、现象); 6.实验数据整理(按每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进行计算、分析等); 7.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工程电磁场仿真实验 报告 ——叠钢片涡流损耗Maxwell 2D仿真分析(实验小组成员:文玉徐晨波葛晨阳郭鹏程栋)

Maxwell仿真分析 ——二维轴向磁场涡流分析源的处理在学习了Ansoft公司开发的软件Maxwell后,对工程电磁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一软件的应用之广非我们所想象。本次实验只是利用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功能,涡流损耗分析。通过软件仿真、作图,并与理论值相比较,得出我们需要的实验结果。 在交流变压器和驱动器中,叠片钢的功率损耗非常重。大多数扼流线圈通常使用叠片,以减少涡流损耗,但这种损耗仍然很大。特别是在高频情况下,交变设备由脉宽调制波形所产生的涡流损耗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整体性能,也产生了热,因此做这方面的分析十分有必要。 一、实验目的 1)认识钢的涡流效应的损耗,以及减少涡流的方法; 2)学习涡流损耗的计算方法; 3)学习用MAXWELL 2D计算叠片钢的涡流。 二、实验模型 实验模型是4片叠钢片组成,每一篇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12.7mm和 0.356mm,两片中间的距离为8.12um,叠片钢的电导率为2.08e6 S/m, 相对磁导率为2000,作用在磁钢表面的外磁场H z=397.77A/m,即B z=1T。 考虑到模型对X,Y轴具有对称性,可以只计算第一象限的模型。 三、实验步骤

一.单个钢片的涡流损耗分析 1、建立模型,因为是单个钢片的涡流分析,故位置无所谓,就放在中间, 然后设置边界为397.77A/m,然后设置频率,进行求解。 2、进行数据处理,算出理论值,并进行比较。 二、叠钢片涡流损耗分析 1、依照模型建立起第一象限的模型,将模型的原点与坐标轴的原点重 合,这样做起来比较方便。设置钢片的材质,使之符合实际要求。然 后设置边界条件和源,本实验的源为一恒定磁场,分别制定在上界和 右边界,然后考虑到对偶性,将左边界和下界设置为对偶。然后设置 求解参数,因为本实验是要进行不同的频率下,涡流损耗的分析,所 以设定好Frequency后,进行求解。 2、将Frequency分别设置为1Hz、60Hz、360Hz、1KHz、2KHz、5KHz、 10KHz,进行求解,注意每次求解时,要将Starting Mesh设定为 Initial,表示重新开始计算求解。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偶流损耗值和 最低磁通密度B min。 3、进行数据处理,把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四、仿真图样 叠钢片涡流分析 1、f=1HZ时 P=1.92719e-006 W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含表格)

可靠性试验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规范可靠性试验作业流程,保证出货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制定本检查指引。 2.0适用范围: 适用制造中心生产的所有机顶盒试验及其他客户所要求试验的产品。 3.0名词定义: 无 4.0职责: 品保课负责落实本指引规定相关事宜,各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5.0作业内容: 5.1 试验要求与标准不同客户的产品要求与标准都有差别,具体选择参照不同客户的要求与标准执行。 5.2 试验项目: 5.2.1高温老化试验: 试验员对量产的机顶盒进行高温老化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温老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结果记录与【高温老化报表】中。如在老化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2 高低压开关冲击试验:

1)试验前,将接触调压器电源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电压调整; 2)每个产品根据机型电压范围,在90V、135V、260V各电压段每4分钟切换一次电压,通电3分钟,再断电1分钟,冲击时间至少1小时。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开关状态试验报表】中。如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3)每天对高低压冲击仪器的输出高、中、低电压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点检,并将点检结果记录在【高低压冲击电压点检表】。 5.2.3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 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天订单量的2%进行振动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模拟运输振动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模拟运输振动测试报表】中。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4 恒温恒湿试验: 将QA抽检后的产品按每个订单量抽取5台进行高、低温试验,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恒温恒湿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恒温恒湿测试报表】中。如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分析并记录与【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分析改善报告】 5.2.5 跌落试验: 将QA抽检报的产品均需做一角三梭六面跌落试验,跌落试验的数量至少为1箱,具体操作与标准请参照【跌落试验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将试验结果记录在【跌落测试报告】中。如在测试后出现不良现象需及时反馈到QE和工程人员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工程电磁场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联系式: 指导老师:

实验一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 一、实验目的 以螺线管电磁阀静磁场分析为例,练习在 MAXWELL 2D 环境下建立磁场模型,并求解分析磁场分布以及磁场力等数据。 二、主要步骤 a) 建立项目:其中包括生成项目录,生成螺线管项目,打开新项目 与运行MAXWELL 2D。 b) 生成螺线管模型:使用MAXWELL 2D 求解电磁场问题首先应该选择求解 器类型,静磁场的求解选择Magnetostatic,然后在打开的新项目中定义画图平面,建立要求尺寸的螺线管几模型,螺线管的组成包括 Core 、Bonnet 、Coil 、Plugnut、Yoke。 c) 指定材料属性:访问材料管理器,指定各个螺线管元件的材料,其中部分 元件的材料需要自己生成,根据给定的BH 曲线进行定义。 图1 元件材料 图2 B-H曲线 d) 建立边界条件和激励源:给背景指定为气球边界条件,给线圈Coil 施加电 流源。 e) 设定求解参数:本实验中除了计算磁场,还需要确定作用在螺线管铁心上 的作用力,在求解参数中要注意进行设定。

f) 设定求解选项:建立几模型并设定其材料后,进一步设定求解项,在对话 框Setup Solution Options 进入求解选项设定对话框,进行设置。 三、实验要求 建立螺线管电磁阀模型后,对其静磁场进行求解分析,观察收敛情况,画各种收敛数据关系曲线,观察统计信息;分析 Core 受的磁场力,画磁通量等势线,分析P lugnut 的材料磁饱和度,画出其B H 曲线。通过工程实例的运行,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法。 四、实验结果 1.螺线管模型 图3 2.自适应求解 图4 收敛数据

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参考答案-电磁学

实验十一 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 【思考题参考答案】 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为500Ω和5Ω时,电阻的误差是多大? 答:以0.1级为例,以每个接点的接触电阻按0.002Ω为例。 对于500Ω电阻从0和9999Ω接线柱输出,误差为 Ω=?+?=?512.0002.06%1.0500R 对于5Ω电阻从0和9.9Ω接线柱输出,误差为 Ω=?+?=?009.0002.02%1.05R 2.电源电压为110V 。是否可以只用一个电阻箱控制,得到0.5A 的电流? 答:若只用一个电阻箱控制,所需电阻为Ω2205.0110==R 。这需要电阻箱的100?R 档,此档允许电流为0.05A ,实际电流大于额定电流,不能使用。 3.对于一块四位半的数字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200mV 量程,可能出现的最大数字是多少?最小分辨率是多少? 答:最大数字为199.99mV 。最小分辨率为0.01mV 。 4.使用数字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2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测量值为1.5V ,测量误差为多少?如果测量值为0.15V ,测量误差为多少?如果换用200m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0.15V ,误差为多少? 答:我们以0.5级的三位半表为例,()一个字+±=?x U U %5.0。 2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1.5V 时 ()mV mV V U 5.815.1%5.0±=+?±=? 2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0.15V 时()mV mV V U 8.1115.0%5.0±≈+?±=? 200m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0.15V 时()mV mV mV U 9.01.0150%5.0±≈+?±=? 可见,测量小电压尽量选用低量程档。 5.为什么不宜用数字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表头内阻? 答:数字万用电表电阻档内置9V 电池,而微安表头内阻在2000Ω左右。这样测通过表头的电流估计为mA A 5.40045.020009==,这个电流远大于微安表头的满量程电流。 6.为什么不能用数字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电源内阻? 答:电阻档的使用条件是被测电阻中无电流通过,或者被测电阻两端无电压。对电源内阻来说,一旦用电阻档测量,电源就为内阻提供了电流,这样容易烧毁电表。 实验十二 制流和分压电路 【思考题参考答案】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电磁场电磁波实验 实验一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了解半波天线感应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 3、天线长短与电磁波波长的接收匹配关系 二、预习要求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内容 2、什么是电偶极子 3、了解线天线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 电磁波传输电缆:1套 平板极化天线:1副 半波振子天线:1副 感应灯泡:1个 四、实验原理 。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下面我们通过制作感应天线体,来验证电磁场的存在。 如图示:电偶极子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单元,它是一段长度远小于波长的直线电流元,线上的电流均匀同相,一个作时谐振荡的电流元可以辐射电磁波,故又称为元天线,元天线是最基本的天线。电磁感应装置的接收天线可采用多种天线形式,相对而言性能优良,但又容易制作,成本低廉的有半波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天线等。

本实验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半波天线。 半波天线又称半波振子,是对称天线的一种最简单的模式。对称天线(或称对称振子)可以看成是由一段末端开路的双线传输线形成的。这种天线是最通用的天线型式之一,又称为偶极子天线。而半波天线是对称天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线,它具有结构简单和馈电方便等优点。 半波振子因其一臂长度为λ /4 ,全长为半波长而得名。其辐射场可由两根单线驻波天线的辐射场相加得到,于是可得半波振子(L= λ /4 )的远区场强有以下关系式: — │ E │ =[60 Im cos( π cos θ /2)]/R 。sin θ=[60 Im/R 。] │ f( θ ) │ 式中,f( θ ) 为方向函数。对称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为│ F( θ ) │ = │ f( θ ) │ / fmax=|cos( π cos θ /2)/sin θ | 其中fmax 是f( θ ) 的最大值。由上式可画出半波振子的方向图如下: 半波振子方向函数与ψ无关,故在H 面上的方向图是以振子为中心的一个圆,即为全方性的方向图。在 E 面的方向图为8 字形,最大辐射方向为θ = π /2 ,且只要一臂长度不超过λ,辐射的最大值始终在θ = π /2 方向上;若继续增大L ,辐射的最大方向将偏离θ = π /2 方向。 五、实验步骤 (一)测量电磁波发射频率 1、用N型电缆直接将“输出口1”连接至“功率频率检测口”。 ) 2、在液晶界面上同时显示出发射功率及频率。

工程电磁场实验内容

工程电磁场实验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 熟练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工程电磁场课程内容的理解,熟悉ANSYS 软件平台的使用。 ⒉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⒊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电路、工程电磁场 ⒌实验环境 基于ANSYS平台的电磁场数值仿真实验要求每人一台计算机,共约70台。 ⒍实验总体要求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各项实验内容,并认真回答思考题。 ⒎本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实验的重点是利用恒定磁场的计算方法计算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并与实测值比较,检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实验一 通电线圈磁场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通电线圈周围产生的磁场及单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加深对时变电磁场的理解。 2.掌握高斯计、万用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电压、电流和磁场的一般测量方法。 二、实验类型 本实验为综合型教学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变压器220V/36V (实验台仪表屏上)。 2.主线圈200匝,线圈内直径400mm ,线圈导线(铜漆包线)直径 0.5mm ,线圈自身高度 10mm ,径向厚度10mm ,置于骨架下部靠下挡板。 3.单匝线圈,靠近上挡板,用于测量感应电动势。 4.高斯计频率范围30Hz~2kHz ,可实现三维磁场测量,测量上限2000mG/200μT 。 5.万用表、电流表、毫伏表、卷尺。 四、实验原理 通电线圈周围将产生变化的磁场,该变化磁场又会在单匝线圈回路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定律:线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随时间的变化律成正比,即 dt d e Φ - = 五、实验内容 1.测量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开路电压,确定变压器变比(实验台变压器不需此步)。 2.测量主线圈回路直流电阻、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压和主线圈回路电流。 3.测量线圈周围磁场的沿线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比对。 4.测量单匝线圈感应电动势。 六、实验步骤 1.接通电源,将变压器低压侧调节到11V 。 2.使用万用表测量主线圈和单匝线圈回路直流电阻。 3.连通主线圈回路,测量变压器二次侧负载电压和主线圈回路电流。 4.选定两条测量线,利用高斯计测量线圈周围磁场的沿线分布,并与解析解进行比对。 5.使用毫伏表测量单匝线圈感应电动势。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注意人员安全,请勿带电时触摸变压器抽头。 2.通过测量回路直流电阻,区分主线圈和单匝线圈,避免接线时将变压器短路。 3.使用万用表和电流表时,注意量程选择,防止毁坏仪表。

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参考答案电磁学

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思考题参考答案电磁学

实验十一 学习使用数字万用表 【思考题参考答案】 1.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为500和5时,电阻的误差是多大? 答:以0.1级为例,以每个接点的接触电阻按0.002为例。 对于500 电阻从0和9999接线柱输出,误差为 Ω=?+?=?512.0002.06%1.0500R 对于5电阻从0和9.9接线柱输出,误差为 Ω=?+?=?009.0002.02%1.05R 2.电源电压为110V 。是否能够只用一个电阻箱控制,得到0.5A 的电流? 答:若只用一个电阻箱控制,所需电阻为Ω2205.0110==R 。这需要电阻箱的100?R 档,此档允许电流为0.05A ,实际电流大于额定电流,不能使用。 3.对于一块四位半的数字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200mV 量程,可能出现的最大数字是多少?最小分辨率是多少? 答:最大数字为199.99mV 。最小分辨率为0.01mV 。 4.使用数字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2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测量值为 1.5V ,测量误差为多少?如果测量值为0.15V ,测量误差为多少?如果换用200m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0.15V ,误差为多少? 答:我们以0.5级的三位半表为例,()一个字+±=?x U U %5.0。 2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1.5V 时 ()mV mV V U 5.815.1%5.0±=+?±=? 2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0.15V 时()mV mV V U 8.1115.0%5.0±≈+?±=? 200mV 量程测量直流电压0.15V 时

()mV mV mV U 9.01.0150%5.0±≈+?±=? 可见,测量小电压尽量选用低量程档。 5.为什么不宜用数字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表头内阻? 答:数字万用电表电阻档内置9V 电池,而微安表头内阻在 左右。这样测经过表头的电流估计为mA A 5.40045.020009==,这个电流远大于微安表头的满量程电流。 6.为什么不能用数字万用电表的电阻档测量电源内阻? 答:电阻档的使用条件是被测电阻中无电流经过,或者被测电阻两端无电压。对电源内阻来说,一旦用电阻档测量,电源就为内阻提供了电流,这样容易烧毁电表。 实验十二 制流和分压电路 【思考题参考答案】 1.在连接分压电路时,有人将电源的 正、负极经过开关分别连到变阻器的一个 固定端和滑动端。这种连接方法对么?会 有什么问题? 答:电路如图,这种连接方法不对。这种电路负载电阻被短路不会分压。 2.有一分压电路如图(实验的那个电路),负载电阻Ω=k R L 1.5,电压表内阻为Ω=k R V 10,变阻器电阻为0R 。 (1)若希望分压均匀,应选择哪种规格的变阻器? (a )A 1,5Ω;(b )A 5.0,100Ω(c )A 2.0,1000Ω E K A B C R

《工程电磁场》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矢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 进行矢量运算的方法。 二、基础知识 1. 掌握几个基本的矢量运算函数:点积dot(A,B)、叉积cross(A,B)、求模运算norm(A)。等 三、实验内容 通过调用函数,完成下面计算 内容1. 给定三个矢量A 、B 和C 如下: 23452x y z y z x z A e e e B e e C e e =+-=-+=- 求(1)A e ;(2)||A B -; (3)A B ?; (4)AB θ (5)A 在B 上的投影 (6)A C ?; (7)()A B C ??和()C A B ??; (8)()A B C ??和()A B C ?? A=[1,2,-3]; B=[0,-4,1]; C=[5,0,-2]; y1=A/norm(A) y2=norm(A-B) y3=dot(A,B) y4=acos(dot(A,B)/(norm(A)*norm(B))) y5=norm(A)*cos(y4) y6=cross(A,C) y71=dot(A,cross(B,C)) y72=dot(C,cross(A,B)) y81=cross(cross(A,B),C) y82=cross(A,cross(B,C)) 运行结果为: y1 =0.2673 0.5345 -0.8018 y2 = 7.2801 y3 =-11 y4 = 2.3646 y5 =-2.6679 y6 = -4 -13 -10 y71 =-42 y72 = -42 y81 = 2 -40 5 y82 = 55 -44 -11

参考答案:(1)[0.2673,0.5345,0.8018]A e =-; (2)||7.2801A B -=; (3)11A B ?=-; (4) 2.3646(135.4815)AB θ=;(5) 2.6679-;(6)[4,13,10]A C ?=---; (7)()()42A B C C A B ??=??=-;(8)()[2,40,5]A B C ??=-;()[55,44,11]A B C ??=-- 内容2.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于A(6,-1,2), B(-2,3,-4), C(-3, 1,5)点,求(1)该三角形的面积;(2)与该三角形所在平面垂直的单位矢量。 (答案S=42.0119, [0.2856,0.9283,0.238]n =±); A=[6 -1 2]; B=[-2 3 -4]; C=[-3 1 5]; Y1=norm(A-C); Y2=norm(B-C); Y3=dot(A-C,B-C); Y4=Y3/(Y1*Y2); Y5=sqrt(1-Y4*Y4); Y=0.5*Y5*Y1*Y2 n1=cross(A-C,B-C)/Y1*Y2*Y5 n=n1/norm(n1) 结果: Y =42.0119 n1 =21.4529 69.7219 17.8774 n =0.2856 0.9283 0.2380 三、实验报告 求解上面的的题目,把实验原理(数学计算过程)、仿真内容(程序与结果)写成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静电场边值问题实验 对于复杂边界的静电场边值问题,用解析法求解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在实际求解过程中,直接求出静电场的分布或电位又很困难,其精度也难以保证。本实验根据静电场与恒定电流场的相似性用碳素导电纸中形成的恒定电流场来模拟无源区域的二维静电场,从而测出边界比较复杂的无源区域静电场分布。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模拟法测量静电场的方法。 2、了解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 二、 实验原理: 在静电场的无源区域中,电场强度E '电位移矢量D '及电位Ф、满足下列方程: ▽×E 、= 0 ▽×D '= 0 D '=ε E 、 E 、 = - ▽φ 、 (1) 式中ε为静电场的介电常数。 在恒定电流场中,电场强度E 、电流密度J 及电位Ф满足下列方程: ▽×E = 0 ▽·J = 0 J = δE E =-▽Φ (2) 式中δ为恒定电流场中导电媒质的电导率。 因为方程组(1)与方程组(2)在形式上完全相似,所以φ、(静电场中的电位分布函数)与Φ(恒定电流场中的电位分布函数)应满足同样形式的微分方程。由方程组(1)和方程组(2)很容易求得: ▽·(ε▽φ、)= 0 (3) ▽·(δ▽Φ)= 0 (4) 式中ε与δ处于相应的位置,它们为对偶量。 若ε与δ在所讨论区域为均匀分布(即其值与坐标无关),则方程(3)、(4)均可简化为拉普拉斯方程: 2?φ'= 0 02=Φ? 电位场解的唯一定理可知:满足相同微分方程的两个电位场,它们具有相同的边界电位值,因此,在保证边界电位值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恒定电流场的模型来模拟无源区域的静电场,当静电场中媒质为均匀媒质时,其导电媒质也应为均匀媒质,这样测得的恒定电流场的电位分布就是被模拟的静电场的电位分布,不需要任何改动。

可靠性测试规范之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核准: 审核: 作成:袁媛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制订部门 品质部 页次 1/7 生效日期 2020.05.11 1. 0目的 指导作业,规范操作,提升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及可信赖性。 2. 0范围: 所有需要盐雾测试的产品。 3. 0定义: 盐雾试验:利用盐水喷雾腐蚀来检验和鉴定电镀层封孔性之好坏,以及对镀层耐腐蚀性和对基 体保护性能的测试;或试样无表面处理时本身耐腐蚀的能力。 4. 0权责 品管部负责取样、测试、判定。 5.0设备、药品及操作条件 5.1盐水喷雾试验机 5.2氯化钠(分析纯)溶液(5%)、溶液使用纯水配制,紧急时可使用纯净水替代。 5.3操作条件 项 目 试 验 中 备 注 盐水质量百分比浓度(%) 5±0.1 盐水不得重复使用 盐水PH 值 6.5-7.2 测定收集的盐雾溶液 压缩空气压力(kgf/cm 2) 1.00±0.1 经过现场校验和认证 喷雾量(ml/80cm 2/hr) 1.5+0.5 连续不得中断,至少8H 以上 压力桶温度 47±20C 试验室温度和湿度 35±20C,90% RH 以上 样品放置角度 15°-25° 附角度参照图 试验时间(hr) 参考本文件7.0条款 6.0 试验 6.1试样准备: 在试样准备以及试验结束取样观察全过程中,不可裸手接触试样,应全程戴一次性手套或 手指套,以保护试件电镀面不被汗渍及其它外来物污染。在用手套或手指套防护下,将镍片用双面胶粘在治具上,单个产品间距不少于20mm 。 6.2试样摆放: (1)试样不应摆放在盐雾直接喷射到的位置。

核准: 审核: 作成:袁媛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制订部门 品质部 页次 2/7 生效日期 2020.05.11 (2)在盐雾试验箱中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 25°,并尽可能成20°,对于不规则的试样, 例如整个工件都是被试面,也应尽可能接近上述规定。 -带材测试:带材对折30°~50°之间,垂直放置在盐雾箱内。 20° 40° -镍片测试:借助辅助治具,确保试样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 25° (3)试样可以摆放在试验箱不同水平面上,但不能接触箱体,也不能相互接触,单个试 样件间距不得小于20mm 。试样或其支架上的滴液不得落在其他试样上。 6.3 试验后试样的处理: (1)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用温度不高于40℃的清洁流动水轻轻清洗以除去试样表面残留 的盐雾溶液,接着在距离试样约300mm 处用气压不超过300kPa 的空气立即吹干.或者 清洗后用无尘布轻轻吸干试件表面水份. 电镀面 错误摆放方式试件表面水渍印 试件不可纵向放 置上下间会滴液 L 型电镀面 电镀面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2018电磁场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了解半波天线感应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3、天线长短与电磁波波长的接收匹配关系 二、预习要求 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内容 2、什么是电偶极子? 3、了解线天线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三、实验仪器 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1套 电磁波传输电缆:1套 平板极化天线:1副 半波振子天线:1副 感应灯泡:1个 四、实验原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下面我们通过制作 感应天线体,来验证电磁场的存在。 如图示:电偶极子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单元,它是一段长度远小于波长的直线电流元,线上的电流均匀同相,一个作时谐振荡的电流元可以辐射电磁波,故又称为元天线,元天线是最基本的天线。电磁感应装置的接收天线可采用多种天线形式,相对而言性能优良,但又容易制作,成本低廉的有半波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天线等。

本实验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半波天线。 半波天线又称半波振子,是对称天线的一种最简单的模式。对称天线(或称对称振子)可以看成是由一段末端开路的双线传输线形成的。这种天线是最通用的天线型式之一,又称为偶极子天线。而半波天线是对称天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线,它具有结构简单和馈电方便等优点。 半波振子因其一臂长度为λ /4 ,全长为半波长而得名。其辐射场可由两根单线驻波天线的辐射场相加得到,于是可得半波振子(L= λ /4 )的远区场强有以下关系式: │ E │ =[60 Im cos( π cos θ /2)]/R 。sin θ=[60 Im/R 。] │ f( θ ) │ 式中,f( θ ) 为方向函数。对称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为│ F( θ ) │ = │ f( θ ) │ / fmax=|cos( π cos θ /2)/sin θ | 其中fmax 是f( θ ) 的最大值。由上式可画出半波振子的方向图如下: 半波振子方向函数与ψ无关,故在H 面上的方向图是以振子为中心的一个圆,即为全方性的方向图。在 E 面的方向图为8 字形,最大辐射方向为θ = π /2 ,且只要一臂长度不超过0.625 λ,辐射的最大值始终在θ = π /2 方向上;若继续增大L ,辐射的最大方向将偏离θ = π /2 方向。 五、实验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