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论文

题目: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作者: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

评阅教师:

论文中文摘要

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2 供应链风险概述 (1)

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 (1)

供应链风险的含义 (2)

3 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 (2)

供应链风险内部因素 (2)

供应链风险外部因素 (4)

4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及其识别 (5)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5)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6)

5 供应链风险的类型 (7)

6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对策 (7)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微观对策 (7)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宏观对策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1 绪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信息网络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基于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紧密,供应链越来越朝向全球供应链发展,风险对供应链的破坏程度比对单个企业的要严重得多,一个微小的风险很可能带给供应链巨大的打击,甚至完全破坏一条供应链,使之不复存在。供应链风险日益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障碍,对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供应链风险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研究供应链风险可降低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变动程度,增加供应链价值,具体地,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减弱和克服供应链中的风险,进而从降低供应链系统内的交易成本、降低供应链中断预期成本、留住顾客等方面增进供应链的价值,对构建高效快速的供应链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供应链风险概述

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风险是很难界定的,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是从研究供应风险开始的,Mithchell (1995)认为供应市场的特征(如市场结构的稳定性、的变化等)影响供应而带来风险;Zsidisin(1999)将供应风险定义为“供应的不及时而导致货物和的降低”;Harland(2001)认为供应风险是指“供应对资源的流入产生负的影响以致公司不能运作,也称投入风险”;另有一部分文献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意外事件带给供应链的影响,对供应链风险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指出人们应该重视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如Mark David和对2002年我国的非典事件进行了讨论,并指出由于不可预料的意外事件,世界上任何一种技术和预测方法都不能阻止供应中断的发生,因此惊醒我们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链;Zsidisin,(2003)对供应链风险概念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供应链的供应风险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供应风险存在于任何制造企业中,并提出了下列关键的供应风险:供应商经营风险、供应商的生产力约束风险、质量风险、生产技术变化风险、产品设计变化风险、以及各

种灾害风险;Roshan Gaonkar & (2004)把供应链的风险视为不确定性,并且指出了三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偏离、中断和灾难。

国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赵红、吕芳(2001)从合作的角度出发,将的风险分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他们认为,关系风险主要指供应链企业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相互信任的缺乏而产生的风险,绩效风险则指与合作情况无关的所有能够导致供应链整体失败或损失增加的危险;马士华(2002)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大类,他认为内生风险产生于道德风险、信息扭曲和个体理性,而外生风险主要来源于政治、、法律和技术等方面;丁伟东(2003)认为供应链风险是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张向阳(2004)指出了供应链中存在市场、合作、技术、信息、财务、解散风险;胡金环等(2005)指出供应链存在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林朝阳把供应链的风险归为四个方面,市场需求风险、合作风险、经济波动和利润波动风险、信息资源风险。

2.2供应链风险的含义

供应链风险的概念,许多文献都没有明确说明,而是直接给出了供应链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从侧面表述了供应链风险的相关含义,其中只有少数几位给出明确的定义。借鉴一些专家的定义,本文将“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在其运作过程中由于系统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使其正常运作受到影响、偏离预定目标,从而受损的可能性。

3 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

由于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供应链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认识讨论,以便于从根本上防范供应链风险的发生。供应链中的风险因素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角度来划分。

供应链风险内部因素

(1)道德风险因素。供应链伙伴关系一个重要的合作基础就是“信任”,即相信方在某些情况下不会采取所谓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会通过损害共同利益来获得暂时的个体利益。但伙伴企业不同于纵向一体化企业,不同企业具有独立的利益,

没有更高一级的权威来监督企业是否进行了机会主义行为,而依靠市场契约也无法对所有可能行为作出规定。可以依靠的只有相互的信任。这种合作特点很容易诱发企业的道德风险,使的供应链中各合作企业都存在着逃避责任的倾向,每个企业都有借口在不确定因素条件下,指责对方的行为,推卸责任。导致成员企业存在“偷懒”、违背承诺和虚报信息等败德行为的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可以导致供应链上各企业缺乏信任,造成供应链运行困难。

(2)信息传递风险因素。供应链各主体在获取信息及传递信息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错误、失真、滞后、不对称及泄露的可能性,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信息对整个供应链运作起着很大的作用,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可以减少供应链的运作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可以使各个企业之间很好的沟通,避免冲突,使得整条“链”更加牢固。

(3)合作伙伴能力风险因素,指供应链运营中由于某一个或一些合作伙伴的能力问题所导致的供应链运作受影响的可能性。能力风险涉及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指被选择的合作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供应链分配的任务,是否具备高效率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快速反应市场的能力等。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生产能力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实力有高有低,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并决定着供应链的稳定与否。供应链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各节点企业之间通过业务外包的形式组成一个网链群体,根据“木桶理论”,该网链的整体效率与能力取决于供应链上效率最低的那个企业,能力最薄弱的节点企业会限制供应链整体能力的发挥,成为整条链的瓶颈。供应链整体能力风险又可细分为四个更具体的方面:供应能力、制造能力、分销能力及物流运作能力,各环节能力越大风险就小,相反能力越小风险就越大。

(4)物流运作风险因素。物流活动是供应链管理的纽带。供应链要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实现即时化生产和柔性化制造,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这就需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采取联合计划,实现信息共享与存货统一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导致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产品生产、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衔接失误,这些衔接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例如,运输障碍使原材料和产品不能及时供应,

造成上游企业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致使下游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不利。

(5)企业文化差异风险因素。供应链一般由多家成员企业构成,这些不同的企业在经营理念、文化制度、员工职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采取不一致的工作,最后输出不同的结果,造成供应链的混乱。

(6)利润分配风险因素。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供应链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企业利润的提高会导致其他企业利润的降低,某些企业获利水平过低将导致消极合作甚至退出供应链,使供应链崩溃。

(7)成本分担风险因素。供应链上任何一级的节点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从自己的利益或目标考虑,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本降下来,都会在批量-库存、库存-运输、提前期-运输、产品多样性-库存、库存-顾客服务等一系列成本问题上权衡考虑。当链条上的节点企业只考虑自己的成本,而不考虑其他企业的成本时,在成本上产生了相互挤压,引起供应链的不稳定。另外,链上的价格波动也会使成本分摊因素变得更突出,诱发更大的冲突。

供应链风险外部因素

(1)市场风险因素。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瞬息万变,技术日新月异,这既给企业提供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上游市场供应关系变动、市场需求变动及竞争对手变化等引起的风险。影响市场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需求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销售下滑,市场出现逆转,货物积压;或者供应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货源紧缺等。

(2)经济周期风险因素。市场经济的运行轨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加大。在经济繁荣时期,供应链在市场需求不断升温的刺激下,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加存货、补充人力,相应地增加了现金流出量。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供应链销售额下降,现金流入量减少,而未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仍需大量资金的继续投入。此时市场筹资环境不理想,筹资成本加大。这种资金流动性差的状况就增大了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3)政策风险因素。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

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例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措施,对一些产业的鼓励,给供应链投资指明了方向;对另一些产业的限制,使供应链原有的投资面临着遭受损失的风险,供应链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产业调整。

(4)风险因素。供应链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等不确定性,有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

(5)环境风险因素。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供应链外部环境因素所产生的风险,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如水灾、火灾、地震、雷击、风暴、冰雪损害、山体滑坡,以及其他各种不可抗拒因素;社会环境风险,如伊拉克战争、英国口蹄疫、2001年美国恐怖袭击、2003年初的SARS及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等都给许多跨国公司的供应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因其供应链的瓦解而破产。都会引起非常规性的破坏,影响到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从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使供应链中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受阻或中断,使生产经营过程遭受损失,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目标无法实现等。

4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及其识别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供应链风险除了具有一般风险具有的客观性、普遍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无形性外,还具有以下几点不同于一般企业风险的特点:

(1)传递性

传递性是供应链风险最显着的特征,也是由其自身组织结构所决定的。由于供应链从产品开发、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到流通过程,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根据流程的时间顺序,各节点的工作形成了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一项工作既可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能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因此各环节环环相扣,彼此依赖和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这种传递性指的是供应链风险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传递,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连动性,对其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危害和损失。如最具代表性的“牛鞭效应”就是由于需求信息风险在供应链

上传递引发的;又如当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供货不及时或缺货,则直接影响下游制造商的生产,也间接影响了末端的销售,风险从上一直传递到下游各节点企业。

(2)多样性和复杂性

供应链从构建起就面对许多风险,它不仅要面对单个成员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如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赊销风险等;还要面对由于供应链的特有组织结构而决定的企业之间的合作风险、道德信用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及利润分配风险等。因此供应链风险相比一般企业的风险,类型多、范围广,也更为复杂。

(3)实际运作性

供应链风险中外部风险是客观存的,但由系统内部因素引起的一些风险,如合作风险、道德信用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及利润分配风险等,在本质上是实际运作风险。只有企业之间以供应链方式存在实际运作时,才有这些风险发生。因此对供应链风险研究必须要熟悉了解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流程,特别是供应链风险研究人员应该加强与实际运作供应链的人员交谈,和他们一起发现供应链的风险。

(4)此消彼长性

供应链中的很多风险是此消彼长的,一种风险的减少会引起另一种风险的增加。在以前的企业管理中库存是防范风险的一种手段,但是保持过多的库存会引起供应链的营运风险,库存过多会引起资金的积压,库存物品陈旧损失。于是供应链中的企业纷纷寻找减少库存的方法。但是现在可以看到,供应链中断的许多因素是由于减少库存引起的,营运风险和中断风险是相互对立的。减少库存营运风险减少,中断风险增加;反之。例如在“非典”的影响下,台湾许多PC厂商均在4月下旬SARS疫情开始加温后,启动紧急应变措施,要求上游协力厂商提高库存,以确保供应链不会中断,减少了中断风险。但应变措施的启动,也相对提升了跌价损失的风险。由于全球PC市场需求仍相当疲弱,国际大厂如戴尔电脑、惠普为刺激需求,不断以降价、快速推出新机种的方式提振买气,在此情形下,台湾代工厂的库存却相形升高,无异增加了营运风险。因此在研究供应链风险,加强对供应链风险的控制时就要充分考虑风险的相互影响性,对此消彼长的风险进行权衡以确保供应链整体风险最小。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它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了解分析,认清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供应链风险既有表现明显的风险,也有潜在的风险,明显的风险管理者易于识别,潜在的风险则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识别,隐藏的潜在的风险带来的损失更大,所以识别供应链风险要剖析风险的结构性质,然后对症下药。同时,供应链是相互依存的合作链,每个企业参与合作的程度各不相同。供应链风险对各个企业的影响程度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分析结构后,还需分析风险的归属,即风险的所有者。所有权的明确可以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明确了风险的所有者,分析风险是某个企业内部的风险,还是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风险,有利于风险的及时解决,以及风险的分担和公平的风险补偿。

5 供应链风险的类型

供应链风险是由多种多样因素引起的,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风险行为主体划分。供应链是一个多参与主体、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参与供应链活动的主体,通常包括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制造或组装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因此按照风险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供应商风险、制造商风险、批发商和零售商风险、物流服务商风险。

(2)按管理目标分。供应链整体风险按其管理目标可划分为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和时间风险。

(3)按供应链管理层次分。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运作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及操作层。相应地供应链的风险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风险、战术层风险及操作层风险。

(4)按风险因素划分。供应链整体风险还可根据风险因素的不同划分为自然环境因素风险和社会环境因素风险两大类。

(5)按供应链内外系统环境分。从系统学角度来看,供应链作为一个包含着多个企业、多个环节的系统,不断地与系统外部交换着物质和能量,也受制于外

部环境的影响;另外由于其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决定了存在系统内耗与约束的风险,因此可以把其风险分为供应链系统内部风险和供应链系统外部风险。

6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对策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微观对策

(1)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诚信机制很不完善,供应链企业间出现道德风险是难以避免的。要防止败德行为的出现,就应该尽可能消除对信息不对称性,积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使合作伙伴能得到比败德行为获取更大的利益,来消除对方的败德风险。

(2)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

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和信息手段管理并优化整个供应链体系,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对供应链企业进行互连,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所有供应链企业分享业务计划、预测信息、POS数据、库存信息、进货情况以及有关协调货流的信息。从而供应链上的客户、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厂、各级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公司和各个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协同工作。一般来说,若企业上下游之间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及时的反馈机制、规范的处理流程,供应链风险就小,反之就大。

(3)优化合作伙伴选择

核心企业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要从多方面衡量,特别是信誉和能力。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则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于重要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应有连续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对其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作及时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一旦发现某重要供应商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对方进行预防和改进,必要时要对有关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整。

(4)对供应链进行流程重组,消除冗余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使物流畅通

针对供应链进行组织流程重组,对各企业采购、制造、营销和物流等过程采取跨职能部门的平行管理,将多余的交接工作、垂直管理的弊病、不确定性和延误降到最少;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运输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生产设备和运输

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降低故障率,增强可用性;对分销网络和运输路线进行优化,采用专用运输工具和路线;采用第三方物流,将包装和运输服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安排充足的提前期和时间裕度,加强运输过程实时跟踪控制和及时信息反馈,通过这些方式保证物流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5)加强供应链文化建设,打造共同的价值观

良好的供应链文化将能在系统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增强成员企业之间的团结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从而减少内耗,并且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使得供应链的成员与整体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和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6)公正合理制定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机制

供应链构建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链上的各合作伙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于供应链总利润中有一部分是成员企业共同努力创造的,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供应链管理的难点,也是风险防范的一项重要措施。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因素很多,在不同情况下利益分配的模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7)加强节点企业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从采购、生产到销售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其中某一项工作既可能由一个企业完成,也可能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供应链整体的效率、成本、质量指标取决于节点指标。由于供应链整体风险是由各节点风险传递而成。因此,通过对节点企业风险的识别与判断,进行风险调整和优化,将大大加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控制。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宏观对策

(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首先通过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风险发生之前,尽量消除各种风险隐患,减少风险发生。但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的系统,往往难以避免发生一些风险事件,所以供应链企业要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充分的准备,提早预测各种风险的损失程度,制订应变措施和应对风险事件的工作流程,建立应变事件的领导小组,以便在风险难以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承

担最坏的后果,将损失有效地控制在企业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在风险事件出现后,要运用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对损失的后果及时进行补偿,促使其尽快恢复,使企业免遭灭顶之灾。

(2)重视柔性化设计,保持供应链的弹性

供应链合作中存在需求和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供应链企业合作过程中,要通过在合同设计中互相提供柔性,可以部分消除外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传递供给和需求的信息。柔性设计是消除由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引起的变动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当今供应链管理强调JIT方法,减少库存以降低成本,这种运作模式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需求有较大波动时就会显得缺乏弹性。变色龙活的时间很长,是因为它应变的能力。因此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仍应保持供应链适度弹性。

(3)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企业要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客观上要求供应链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首先要求供应链的成员加强信任;其次,应该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第三,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第四,加强契约规定等规范建设,促使伙伴成员以诚实、灵活的方式相互协调彼此的合作态度和行为。

(4)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

从下订单到配送中心接收,我们都能对库存进行全程监控,在途库存就能有效地成为企业的安全库存。虽然获得产品或者零部件的实时位置信息并非易事,但是交易管理软件已经能帮助我们实现货物流的全球跟踪,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企业还可以调整出货计划。

(5)加强供应链风险控制与反馈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定期重复风险管理过程的各个步骤,以使这一过程融入供应链管理运作中。供应链风险反馈机制是一个信息循环机制,供应链将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处理中得到的经验或新知识,或者是从损失或接近损失中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

集中起来加以分析并反馈到供应链相关经营活动中,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企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增加了经营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营环境的竞争加剧,供应链管理己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供应链的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供应链风险。本文研究了一般供应链普遍具有的风险问题,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

供应链风险形成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生因素还能进行一些控制,外生因素就较难控制了;供应链风险的基本特点是不确定性、危害性等,它还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如传递性、复杂性、运作性、此消彼长性等;供应链风险识别,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个基本环节,如果早一步识别出并解决风险将有可能为各企业避免巨大损害;供应链风险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文中介绍了五种常见分类方法;对应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它的防范对策可分为微观对策及宏观对策。

参考文献

[1] 徐红晖.论供应链风险管理[J].物流科技,2003,(3)

[2] 李坤.军队物资供应链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03,(3)

[3] 李晓英,陈维政.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3,(9)

[4] 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 张小兵,徐叶香.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商业研究,2002(4)

[6] 丁伟东,刘凯,贺国先.供应链风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4)

[7] 张向阳,杨敏才等.供应链管理中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 胡金环.供应链风险管理据探讨[J].价值工程,2005,(3)

[9] 林朝阳.供应链的风险及其管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10] 倪燕翎,李海婴,燕翔.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之比较[J].物流技术,2004,(12)

[11] 段圣贤.供应链风险探讨源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谈,2006,(4)

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论文 题目:供应链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 作者: 学号: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 评阅教师: 日

论文中文摘要 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

2 供应链风险概述 (1) 2.1 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 (1) 2.2 供应链风险的含义 (2) 3 供应链风险的形成因素 (2) 3.1 供应链风险内部因素 (2) 3.2 供应链风险外部因素 (4) 4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及其识别 (5) 4.1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5) 4.2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6) 5 供应链风险的类型 (7) 6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对策 (7) 6.1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微观对策 (7) 6.2 供应链风险防范的宏观对策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1 绪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国际化、信息网络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基于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紧密,供应链越来越朝向全球供应链发展,风险对供应链的破坏程度比对单个企业的要严重得多,一个微小的风险很可能带给供应链巨大的打击,甚至完全破坏一条供应链,使之不复存在。供应链风险日益成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障碍,对企业产生了相当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供应链风险成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研究供应链风险可降低供应链价值分配的变动程度,增加供应链价值,具体地,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减弱和克服供应链中的风险,进而从降低供应链系统内的交易成本、降低供应链中断预期成本、留住顾客等方面增进供应链的价值,对构建高效快速的供应链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 供应链风险概述 2.1 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发展 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风险是很难界定的,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是从研究供应风险开始的,Mithchell (1995)认为供应市场的特征(如市场结构的稳定性、市场利率的变化等)影响供应而带来风险;Zsidisin(1999)将供应风险定义为“供应的不及时而导致货物和服务质量的降低”;Harland(2001)认为供应风险是指“供应对资源的流入产生负的影响以致公司不能运作,也称投入风险”;另有一部分文献通过对实际发生的意外事件带给供应链的影响,对供应链风险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指出人们应该重视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如Mark David和JAYASHANKARM.SWAMINATHAN对2002年我国的非典事件进行了讨论,并指出由于不可预料的意外事件,世界上任何一种技术和预测方法都不能阻止供应中断的发生,因此惊醒我们要构建一个合理的供应链;Zsidisin,G.A(2003)对供应链风险概念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供应链的供应风险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供应风险存在于任何制造企业中,并提出了下列关键的供应风险:供应商经营风险、供应商的生产力约束风险、质量风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 李勇刚 14号 (机电学院工业工程0101班) 摘要: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 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日益恶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需求多元消费群苛刻而且不稳定,产品生命周期短,需求多样化的全球范围内竞争的商业环境。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只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从而导致了企业间更多的合作和协同。 供应链(Supply Chain,SC)的概念在80年代末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摸式。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模式。当然包括企业中的一个内部物流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制造企业的用户的一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要求建立一种机制,用以协调位于供应链上的所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的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时延向最终用户交付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然而供应链管理有其非常特殊的地位,即管理的主体并不能控制供应链上所有的资源,然而整个供应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供应链上的企业毕竟是一个个独立的经营主体,有其各自的经营战略,目标市场,技术水平,运作水平以及各自的企业文化等,甚至存在一个企业同属多个相互竞争的供应链的情形,所有这一切都会增加供应链运作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风险的产生。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 1.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1.1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 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摘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指出供应链绩效评价存在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明确界定等问题,井对今后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评价 当前企业的外部环境正经历一个巨变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席卷全球,客户的需求不断增长,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市场变化呈现不确定性。为了增强竞争,迫使企业和上游、下游合作者(如供应商、客户、物流公司等)更加重视相互间的协调,共同为最终用户创造新价值,这就使原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化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就必须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估,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为了评价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供应链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可以将这些评价体系划分为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和Beamon提出的ROF(资源、输出及柔性,Resourc-es,Output,Flexibility)体系三大类。 1.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ee—modd简称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的进行企业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rit简称SEM)成为可能。 Bullinger等人用SCOR框架对供应链进行了“自底向上”的绩效评价。高萍等人运用SCOR模型从供应链的可靠性、响应能力、灵活性、成本以及资产五个方面衡量和测评供应链绩效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何忠伟等人选择SCOR模型的绩效衡量指标作为基准分析的基础,对供应链流程进行绩效评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简称CSCC)于2003年10月颁发的(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参考模型(SCPRl.0)构成方案》17),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45个3级指标,也与SCOR相似。 2.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 RobertS.Kaphn等人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xd简称BSC)评价体系。BSC不仅是一种评价体系而且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其最大的特点是集评价、管理、沟通于一体,即通过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超前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结合起来,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短期的目标实现转移到兼顾战略目标实现。该体系分别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过程角度、学习和创新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其中,财务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供应链的改善做出贡献;顾客角度指标显示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内部过程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内部效率;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 理制度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此业务涉及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运营环节多,本着安全第一、效益第二,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在规范中发展。为了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而且确定具体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点,以提出控制措施,确保该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控管理。 3、职责 事业部各中心依据本制度履行相关职能 4、供应链金融的制度及业务流程 4.1、营销中心负责对符合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的客户进行收集。客户须满足以下条件 4.2、核心企业上游的供应商:须满足已经支付货款(与本次融资资金使用计划)的30%

4.3、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选择的行业标准:国家鼓励的新兴战略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以及其它在传统行业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 5、融资申请表初审 5.1、营销中心部对融资方提交的融资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加盖公司公章)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备性进行初步审核,并签署明确的审查意见。 5.2、风控中心根据营销中心提交的融资申请表、审查意见及客户各项资料进行审查,严格审查融资客户的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明确提出审查意见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 5.3、事业部负总裁对风控中心审核经过的客户相关资料及审核意见或意见进行审批是否同意进行进行尽职调查。同时,由事业部秘书向董事长报备经过事业部总裁审批的客户融资申请事项(无论审批是否经过均报备)。 5.4、工作时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6、尽职调查 6.1、尽职调查以营销中心为主导,营销中心对事业部总裁审批同意经过尽职调查的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范围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格、资产状况、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内容,尽职调查内容详见附件1—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6.2、风控中心根据事业部总裁指示是否进行独立进行尽职调查

供应链绩效评价常用指标

供应链绩效评价常用指标 我们将这些指标分成内部绩效评价指标、外部绩效评价指标和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三类。 内部绩效评价指标和外部绩效评价指标包括: 1.准时交货率 是指下游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其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供应商准时交货率低,说明其协作配套的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或者是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跟不上供应链运行的要求;供应商准时交货率高,说明其生产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 2.成本利润率 这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在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供应商生产的产品价格可以看成是一个不变的量。按成本加成定价的基本思想,产品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因此产品成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供应商在市场价格水平下能获得较大利润,其合作积极性必然增强,必然对企业的有关设施和/或设备进行投资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 3.产品质量合格率 这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应商提供货物的质量水平。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数量越多,则产品质量合格率就越低,说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或质量差,供应商必须承担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修或报废的损失,这样就增加了供应商的总成本,降低了其成本利润率。因此,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与产品成本利润率指标密切相关。同样,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也与准时交货率密切相关,因为产品质量合格率越低,就会使得产品的返修工作量加大,必然会延长产品的交货期,使得准时交货率降低。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

指标包括: 1.产销率指标 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与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产销率指标又可分成如下三个具体的指标: (1)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反映供应链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 (2)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反映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 (3)供应链产销率,反映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 该指标除了反映产品生产和销售量的比率外,还反映了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的有效利用程度,产销率越接近l,说明资源利用程度越高。同时,该指标也反映了供应链库存水平和产品质量,其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小。产销率指标中所用的时间单位越小(比如:天),说明供应链管理水平越高。 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 该指标反映在一定时间内供应链总体库存水平,其值越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反之,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小,库存费用越低。 3.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层节点企业(或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具体分为如下2个指标: (1)供应链节点企业产需率。该指标反映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反之,则说明下层节点企业准时交货率低或者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较低。 (2)供应链核心企业产需率。该指标反映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1,说明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4.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或节拍指标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对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 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分析的方向: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及应对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202 姓名:王健 学号: 所在院系:商学院

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的风险。4)、四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供应链的稳定。5),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的上升。另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分析与防范课后测试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分析与防范 1.课程学习 2.课程评估 3.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以下哪个不属于风险管理的四阶段?(10 分)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应对 ?D风险控制 正确答案:D 2、以下哪个不属于供应链风险的管理方法?(10 分) ?A风险识别 B风险转移 C风险自留 D损失融资 正确答案:A 3、以下哪个不属于供应链里面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公约条例?(10 分)A《维也纳公约》 B《罗马公约》 C《国际贸易术语》 ?D《国际贸易解析》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供应链外因型风险有哪些?(10 分) A意外风险 B价格风险 C采购质量风险 D技术进步风险 E合同欺诈风险 正确答案:A B C D E 2、供应链内因型风险有哪些?(10 分) A计划风险 B合同风险 C验收风险 D存量风险 E责任风险 正确答案:A B C D E

3、合同履行后的风险管理有哪些?(10 分) A信息收集 B信息反馈 C调查处理 D登记备案 正确答案:A B D 4、防止暗箱操作方法中的“五个到位一个到底”,其中的“五个到位”是指签字时的哪五位必须到位?(10 分) A采购人 B验收人 C证明人 D批准人 E财务审核 正确答案:A B C D E 5、在供应链道德风险管理实践当中,防止暗箱操作的方法有哪些?(10 分) A三分一统和三统一分 B三公开两必须 C五到位一到底 D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制度 正确答案:A B C D 判断题 1、法人不是人,是公司,是机构,是团体。(10 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为了让腐败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采取审计的方法。(10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此业务涉及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运营环节多,本着安全第一、效益第二,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在规范中发展。为了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并且确定具体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点,以提出控制措施,确保该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控管理。 3、职责 事业部各中心依据本制度履行相关职能 4、供应链金融的制度及业务流程 4.1、营销中心负责对符合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的客户进行收集。客户须满足以下条件 4.2、核心企业上游的供应商:须满足已经支付货款(与本次融资资金使用计划)的30% 4.3、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选择的行业标准:国家鼓励的新兴战略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以及其他在传统行业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 5、融资申请表初审 5.1、营销中心部对融资方提交的融资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加盖公司公章)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备性进行初步审核,并签署明确的审查意见。

5.2、风控中心根据营销中心提交的融资申请表、审查意见及客户各项资料进行审查,严格审查融资客户的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明确提出审查意见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 5.3、事业部负总裁对风控中心审核通过的客户相关资料及审核意见或意见进行审批是否同意进行进行尽职调查。同时,由事业部秘书向董事长报备经过事业部总裁审批的客户融资申请事项(无论审批是否通过均报备)。 5.4、工作时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6、尽职调查 6.1、尽职调查以营销中心为主导,营销中心对事业部总裁审批同意通过尽职调查的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范围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格、资产状况、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内容,尽职调查内容详见附件1—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6.2、风控中心根据事业部总裁指示是否进行独立进行尽职调查或第二次尽职调查。 6.3、融资方与其上下游交易的真实性,并取得相关凭证和资料。 6.4、品权属证明和抵押行为的合法性,取得有效的法律文件,查验抵押品价值。 6.5、尽职调查报告由营销中心进行撰写,意见明确,调查人员双人签字,不同意见分别注明。 6.6、工作时间:尽职调查原则上在1天内完成。 7、尽职调查报告的提交及汇报

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

供应链风险因素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链接最初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的功能网链,其基础特征是复杂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特别是在汽车和IT消费的这种专业很细化的产业结构行业中,供应链的层级越来越复杂,有着越来越多的成员企业,与之相伴的事越来越高的风险,因素的增加使得供应链有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由于蝴蝶效应,使供应链的上下级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受到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首先我们对波音公司的问题进行分析:波音公司受益于其全球供应链战略以及广泛的外包,其大部分工作外包给各处的供应商,对资源综合利用从而保证了其技术与质量上的领先。其次,它只设置极少数的核心供应商,与23歌以及供应商直接联系并让供应商来承担一次性的研发投入,降低了波音公司的投资风险的同时也是自身从一个飞机制造商变成了一个飞 也没有应对风险的预防措施。 对于波音的问题的改进方案应该是,将一级供应商进行整合梳理,并利用一套新的系统来使它们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它们能够迅速的交流信息与合作沟通来减少延期现象的发生。 对于三鹿问题的改进方案应该是投入资金来控制上级供应链也就是奶源,奶源是乳类公司的关键所在,应该由三鹿自身掌控而非分发给小区主与散户来处理,自身只是起到监管作用,这种监管会使得上级供应链为了争夺利润而降低奶源质量。所以企业应该提前做好对风险发生的预防工作并且在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快速进行响应而非想着去掩饰问题的发生。 风险因素这种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者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火扩大其损失

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其出现的原因不外乎于1.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沟通问题2.企业之间争夺利润3.系统本身构造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营环境的竞争加剧,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供应链层数的增加,供应链的成员企业越来越多,供应链的结构日趋复杂,而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供应链的风险。 要实现供应链高效安全地运作,就必须针对供应链内外潜在风险而实施恰当的战略和行动来减少或化解风险。如何更好的认识风险因素和实施供应链风险管理,本文

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 精品

辽宁大学 研究生考试试卷 姓名王英霞 院(中心、所)经济学院 学生类别博士()硕士(√) 学号403090263 年级09级 专业国际贸易学 考试科目国际物流 考试时间20XX年3月7日 考试分数 教师签字

供应链管理的风险防范 摘要:当今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供应链涉及的参与者众多且彼此联系紧密,使供应链系统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很容易遭受各种供应链风险的攻击。任何一个环节的突发问题都可能给整个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供应链风险防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风险定义的界定、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过程,并通过引导案例阿尔伯克基事件总结了企业常见物流管理的对策,最后得出结论: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应充分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形成有竞争力的整体供应链,并有效地运用各种成功的管理方法,优化供应链和降低风险,打造一条既精益又安全的制造供应链。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风险 正文: 伴随着工业化的充分发展和信息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已经进入了供应链时代,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的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技术近年来得以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供应链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因其信息共享、凝聚各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有效配置和优化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企业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能力,而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追捧但在供应链这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组织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引起连锁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可靠性和发挥供应链优越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多起重大的供应链中断事件。“9.11事件”、印尼海啸、“苏丹红”事件、美国西海岸工潮等等,这些突发事件给相关行业造成了重大的打击。面对供应链风险,不同的企业表现出了不同的应对风险的水平。飞利浦公司在美国新墨西哥洲芯片厂是爱立信和诺基亚共同的芯片供应商。20XX 年该工厂的火灾中断了二者的芯片供应。爱立信失去芯片供应,新款手机无法生产,白白失去了市场,市场份额从12%降低到9%。而诺基亚及时有效的风险管理保住了市场,坐稳了手机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可见,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供应链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新焦点,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 1供应链风险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定义 1.1 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供应链风险是指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降低供应链运行效率,甚至导致供应链中断和失败的不确定性因素或意外事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风险分析 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考核企业资质、业绩、财务特征和担保方式等,从单一主体经营、财务、市场等角度对企业综合实力、还款能力进行的信用评价。但在供应链背景下,链上企业的风险已发生根本变化,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供应链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增级效用以及真实贸易项下产生的自偿性还款现金来源降低了上下游交易方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供应链上各环节主体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传递的风险因素又使各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不仅包括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同时还涉及到企业所处供应链的整体运营风险、交易对手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交易资产风险、操作环节风险以及来自于物流监管合作方的风险等。 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安全。一方面,核心企业能否承担起对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作用是一个问题,核心企业可能因信用捆绑累积的或有负债超过其承受极限使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出现整体兑付危机;另一方面,当核心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核心企业可能变相隐瞒交易各方的经营信息,甚至出现有计划的串谋融资,利用其强势地位要求并组织上下游合作方向商业银行取得融资授信,再用于体外循环,致使银行面临巨大的恶意信贷风险。>>更多最新相关资讯请点击合时代进行浏览… 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风险,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的中小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与此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自偿性是供应链金融最显著的特点,而自偿的根本依据就是贸易背后真实的交易。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是以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的真实交易关系为基础,利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为质押/抵押,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的根本保证,一旦交易背景的真实

供应商评估标准最新版

目的 本工作指引旨在规范对供应商供货表现的记录、评估与考核工作,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制 订相应的采购战略,激励供应商在品质、交期、成本与服务等方面的改善意愿。 范围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本公司常规供应商的评估与考核。常规供应商分一般 供应商和策略供 应商,采购部有权根据供货情况在此范围内确定一份考核清单,作为采购部和品质部考核的对象。 参考资料 《供应商的选择登记程序》、《供应商管理规定》、《供应商质量保证协议》 定义 交货及时率:供应商的准时交货订单数占考核时间段内交货订单数的比率。准时交货以接到鑫芯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订单到交货地点交货为准,依照采购部与供应商确定的标准交货期。 职责 1采购部统筹管理负责供应商的月度及时交货率和服务质量的考核;负责供应商年度绩效考核; 2采购部负责价格的评估考核; 3品质部负责供应商月度质量绩效考核;负责供应商年度质量绩效考核; 4财务部负责价格的审核与评估; 程序 1供应商表现的评估项 2产品质量:分为PPM《保证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高度质量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PPM原意表示化学浓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借用它作为产品质量检验水平J 的一个标准,即提供给用户的100万个零件中,不合格品不准超出一个。为实现PPM质量水平,必须确保工序质量能力。若工序质量能力不足,就要采取高精度的质量检查措施,即采用自动化检查装置在生产线上进行全数检查,必要时还得进行双重或三重检查。但从经济核算角度考虑,要尽可能避免上述三种检查以节省费用。 1PPM百万分之一。ppmS合格品个数*1000000/批量》、IRR (品质成本)、CAR (就是纠正措施改善报告)和COPQ (不良品质成本)四大质量绩效考核指标。 3质量绩效考核指标的计算和数据收集按照品质部供应商质量绩效考核程序的规定执行。质量绩效考核的结果在每月关帐日后的三个工作日之内提供给采购部供应商管理员处。 4 及时交货率:0—40分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及应对

分析的方向:供应链管理的风险及应对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202 姓名:王健 学号:12111408042 所在院系:商学院

供应链管理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被关注过,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在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这为供应链上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各企业要共同协调起来,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防范和规避供应链管理风险. 供应链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或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就极大的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因此就增加了经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波及整个供应链,而个别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远非别的企业能够控制。因此,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要考虑供应链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的风险来自多方面,简言之,有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地震、火灾、暴风雨雪等;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供应商,采取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2)、IT技术的缺陷会制约供应链作用的发挥。如网络传输速度,服务器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软件设计中的缺陷,病毒等。3)、信息传递方面的问题。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会增加供应链的风险。4)、四是企业文化方面的问题。不同的企业一般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存在分歧,影响供应链的稳定。5),经济波动的风险。经济高速增长容易导致企业原材料供应出现短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会使产品库存成本的上升。另外还有其他不可预见的因素,小的如交通事故,海关堵塞,停水停电等等,大的如政治因素、战争等等也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供应链环节的不确定性。造成不能按时供应的原因很多,如运输问题,供应商自身的货源问题等等都会造成其在承诺的提前期内无法交货,而这种不确定性会出现在供应链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环节。 2).来自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设备的故障,关键人员的临时短缺以及受供应链环节影响造成的缺货停工。困难还在于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处于不同的水平上,有时还相差很大。 3).来自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充分的供给导致需求的多元化,消费群体的不稳定。客户有了很多的选择,很容易就从一个产品转向别的产品,供应链复杂的协调运作依靠完善的计划控制,而计划的编制来源于对需求的预测。需求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就造成整个供应链的混乱。 供应链风险的两种表现形式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一些银行借助客户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运行特点,突破传统信贷思路,创造性地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模式,并率先向大型企业上下游得中小企业客户群进行推广。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信贷业务得评级授信、抵押担保、审批流程等诸多方面得限制,进行了服务方式创新,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必须清醒地瞧到,这种新型融资模式涉及链条环节长、参与主体众多、操作程序复杂,而且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涉及其她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得正常运行。这些特征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得风险形态与风险管理方式有别于传统得信贷模式,需要秉持系统论思想深入研究探讨风险防范策略。 供应链金融潜藏多重风险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利率、汇率、股市与商品价格等市场要素波动而引起得,使金融产品得价值或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得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以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就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得最主要风险.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银行供应链融资产品在定价上仍然采取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方式一样得固定利率方式,一旦利率发生变化与调整,银行不能及时据以对贷款利率进行调整,只能等到基准利率变化得下一年度之初进行调整,在这期间则要承担利率变化带来得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有很多业务就是涉及国际贸易得,在国际贸易融资实务中,无论就是单一得进出口业务还就是背对背信用证交易,除非就是使用本地货币或主证与背开信用证均使用同种货币,否则都将面临汇率变动得风险.股市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体现

得并不明显。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价格风险体现最明显得就是作为质押物得存货得价格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得风险,这种风险在存货类融资模式下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波动就是正常现象,即使就是石油等大宗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发生波动得可能也就是较大得,故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着较大得价格风险。 (二)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与道德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供应链得核心价值,担当了整合供应链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得关键角色。商业银行正就是基于核心企业得综合实力、信用增级及其对供应链得整体管理程度,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得生存状况与交易质量。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必然会随着供应链条扩散到上下游企业,影响到供应链金融得整体安全。 (三)上下游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虽然供应链金融通过引用多重信用支持技术降低了银企之间得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通过设计机理弱化了上下游中小企业自身得信用风险,但作为直接承贷主体得中小企业,其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人员更替频繁、生产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就是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经营透明度差、财务报表缺乏可信度、守信约束力不强等现实问题仍然难以解决。与此同时,在供应链背景下,中小企业得信用风险已发生根本改变,其不仅受自身风险因素得影响,而且还受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上下游企业合作状况、业务交易情况等各种因素得综合影响,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信用风险。

新版供应商风险评估.pdf

供应商风险评估的步骤 供应商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步骤如下。 1.制定供应商风险评估表 评估供应商风险,首先要制定供应商风险评估表,如表1所示。 表1 供应商风险评估表 内容标准评分 供应商规模是否少于200人 是:1分 否:0分资本额是否少于500万元人民币 是:1分 否:0分是否为全球500强企业 是:1分 否:0分 供应商的环保管理体系是否设有化学分析实验室 是:1分 否:0分是否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是:1分 否:0分环保意识是否强烈是:1分

否:0分生产物料是否含有有毒物质 是:1分 否:0分废物排放量是否达标 是:1分 否:0分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较高 是:1分 否:0分 供应商的物料风险控制能力高危物料存在的数目是否巨大 是:1分 否:0分高危物料的控制情况是否良好 是:1分 否:0分供应商的环保物料检测结果是否达标 是:1分 否:0分过去5年中是否由于物料而发生生产事故 是:1分 否:0分 供应商的生产控制系统有无产品设计部门 是:1分 否:0分是否跟踪客户抱怨 是:1分 否:0分

是:1分投产前供应商是否通过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否:0分 是:1分是否取得QC080000认证 否:0分 是:1分是否有证据显示生产控制能力在不断提高 否:0分 是:1分客户与供应商是否有明确的沟通方式 否:0分 是:1分是否有证据显示平衡了生产时间和制造的"JIT" 否:0分 是:1分过去两年是否发生客户投诉事件 否:0分 是:1分是否有文件化的程序来控制、校准和保养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否:0分 是:1分对合格品、返工、报废品是否有专用的箱子隔离 否:0分 是:1分有无产品追溯 否:0分是否适当标识有疑问的物料是:1分

供应链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5 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案例分析 5.1昌硕科技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昌硕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和硕科技集团,坐落于上海市,属于总部的开发中心。目前昌硕公司建筑面积为3000亩,总投资的100亿人民币,属于下属的大型科技制造中心。该公司的经营项目为笔记本电脑,公司规划以后除基本投资外还会向其他产品进军。昌硕公司的合作伙伴有华硕集团。笔记本是办公常用产品,昌硕公司作为华硕的代工企业,只负责生产笔记本主板,而其他常用配件都是外包,直接按照华硕公司的订单进行硬件采购,装机以及整机测试,最后将生产合格的产品发送给华硕经销商。本文以昌硕科技有限公司说明怎样管理产业链风险。 5.2昌硕科技有限公司的供应链风险管理 5.2.1昌硕科技有限公司的供应链风险类别 (1)常见的自然环境风险有:火灾、地震、泥石流、暴雨、电击等。自然环境风险虽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将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造成公司设备毁坏,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国内经济发展和实施政策也是影响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近年我国颁发了《劳动法》,要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发放福利待遇,提高了公司的开支水平,加大了公司成本,减少了公司的利润收益。国外经济环境走向也影响了昌硕公司的发展方向,比如,近年来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公司生产数量逐渐减少。 (2)传统的产品配件采购流程是由公司采购部根据订单制定采购清单,然后利用办公软件制作采购报表,根据单件产品的价格估算采购成本,寻求合作厂商,与厂商洽谈价格,缴纳定金,最后是厂商运货和送货。这种传统的采购流程加大了企业供应链管理风险,所以要加以改善。昌硕公司的发展模式是按单生产、特殊定制,生产出的笔记本电脑会及时送到客户手中,但是因为自然、交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时不能快速送达。笔记本属于电子产品,涉及配件众多,组装过程中容易出错,导致已经配送的产品会返厂重修,加重企业成本。 (3)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供应链管理风险。公司与其他供应

供应链金融:出现动因、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出现动因、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 2010-8-26 摘要: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学者和业界关注的一个问题。供应链金融正是商业银行为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而创新发展的金融业务,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及银行等各参与主体的多方共赢。本文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动因、运作模式及其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动因,模式,风险防范 一、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供应链理论日渐流行。供应链是指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把产品运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被看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而被形象地称为供应链。这个链条集成了产品设计和开发、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制造和分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集中了原材料生产供应商、半成品或零部件加工商、运输商、最终产品生产商和分销商等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供应链理论将企业的经营看作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主张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将竞争战略理论实用化。供应链金融从资金流角度上将供应链节点上的参与主体联系在一起,搭建了新型的战略合作关系。研究金融与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之道,既是解决中小企业困境、实现“供应链”共赢的要求,也是金融企业进行业务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 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动因 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其根源在于中小企业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先天性规模小,缺乏同大企业相比的信贷融资所必须的信息优势,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并不能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不利地位。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通过合作和协同运营,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成本的最小化和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信用缺陷的途径不能单纯从其内部治理结构入手,还应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上,从大企业在信贷市场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缺位,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