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起源

万物的起源
万物的起源

万物的起源

作者:佚名| 时间:2009-09-24 | 阅读权限:游客| 会员币:0 | 【大中小】关于万物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上帝创论,认定万物是上帝造的,而上帝是自有永有,无始无终,深奥莫测的,是无限生命与思维存在的统一。另一说法是进化论,认定万物是自然产生的,自然界一切上帝奇莫测的因素,寓于物质本身,而且物是自有永有,无始无终的。生命与思维都归结为物的运动形式。这种论说,实质上与泛上帝论相近。认为“万物皆上帝”,也叫作内因论,在物的内部寻找其存在与运动的原因。上帝创论是外因论,认为物的存在和运动有赖于上帝的存在,并受他支配。

简史

中古世纪,由于天主教传统势力的影响,上帝创论在欧洲占优势。后来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影响,导致法国大革命。在此前后,大批学者摆脱教会的影响,反对教权,宣传无上帝论,但对万物起源的问题,尚未提出一个系统的学说与上帝创论抗衡。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的名著《物种起源》出版,创立了进化论, 很快被大多数学术界人士所接受,因他对生物的起源提出了比较合乎逻辑而又能排除上帝,代替上帝创论的观点。达尔文认为,地球上一切生物起源于一个活细胞,然后经过若干亿年的进化,逐步演变成高级动物,其中一个分支发展为现代人种。

折中的说法

进化论的创立,引起了宗教界的反对,双方多年争论不休。由此产生了折中的说法,要调和双方的矛盾,认为天地万物是上帝造的,但他造物的方法,是通过生物的进化过程。问题的实质是:如果万物是上帝造的,时间长短无所谓。如果没有上帝,时间再长,不存在之物,不可能无中生有。

上帝创论者大体分为两个学派:一个叫作“自然上帝论”者,只相信一个用哲理推论出来的造物主,不相信《圣经》所论述的上帝。另一学派可称为“圣经上帝创论者”,因他们相信《圣经·创世纪》是可信的历史。它的第一章告诉我们,本星球的“天地万物”是上帝在六日之内造齐的, 每日“有晚上, 有早晨,”是普通的日子,故不能容纳以上折中的说法。下文所说的“上帝创论”,乃指圣经上帝创论。

检验与考证

如何确定真理属谁?如要彻底解决问题,上帝创论者最好求上帝当众表演创造的奇能。进化论者最好让众人目睹猿猴变人的实际过程。但必须承认,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不可行的。

可行的检验法是提出具体事实,用辩证法说明各自论点的依据,指出对方论说的漏洞和缺陷,作客观分析,摆事实,讲道理。

许多人,包括一些造诣很深的学者,对万物的起源问题是抱有成见的。信上帝的人往往因根深蒂固的宗教感情,不能客观地衡量进化论者提出的论据。进化论者则从“没有上帝”出发,不愿正视对方的论据,如:自然界的规律、图案、秩序和艺术性,足以证明宇宙间有一位设计师和造物主。

上帝创论者既信有上帝,就将自然界一切奥妙莫测的现象都归因于上帝,故此他们实际上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自然规律和超自然规律,都是上帝制定的,故此也是一致的,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进化论者没有上帝作“靠山”,故不得不把一切上帝秘的现象看作是物质内在的本性。他们所知道并承认存在的最高级的思维,就是人脑的活动。故在人脑出现之前,不知道宇宙间有比它更高的思维活动。物既不受外在思维的支配,它的存在与运动必是偶然的和巧合的。可是,盲目性与规律性是矛盾的。就是说,规律难道是盲目产生的吗?不信上帝的人不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不难看出,进化论虽然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中的矛盾与难题,比创造论的问题还多。

快速与缓慢之分

上帝创论与进化论之分,也能说是快速出现与缓慢演变之分。进化论者认为,物种的进化是经过亿万年逐渐的变化才形成的。而上帝创论者按《创世纪》的说法,相信地球上的动植物是在几天之内出现的。现在举出几个事实, 对这两个论说进行检验,看哪一个更符合实际,更为合理。

1. 原始生物的出现:地球上的第一个生物是怎样出现的?是经过千万年演变而成的呢?还是一天之内突然出现的?

生物的基础原料是蛋白质。蛋白质则由多种氨基酸组成。进化论者设想:亿万年之前,在地球上条件适宜时,一批无机元素偶然化合,组成氨基酸,然后多种氨基酸拼凑一起,成为蛋白质。蛋白质进一步组合,形成第一颗活细胞。为了验证这一过程实际可能发生,科学工作者在化验室里模拟原始地球充满氢气的环境,人工合成氨基酸,获得成功。但在氨基酸合成之后,如果组成蛋白质,再变出活细胞(这道程序尚未试验成功),又必须使之获得氧气。根据这种要求,原始地球表面起先必须无氧气, 有氢气;及至氨基酸合成之后,又要急速改为有氧气,以便维持活细胞的生命。

上述科学实验说明,第一生物的出现,要求快速的变化,人工合成氨基酸的过程,不需要几万年, 甚至一年也不需要。合成之后,如果它真能自然地组合为蛋白质,并形成活细胞,则要求环境再发生一次急速的变化。可见这头一道关,即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上帝创论者不难解决;而进化论者要它缓慢变化的假想,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不符合客观要求。

2. 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原始生物出现之后,必须繁殖。生物繁殖的方法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两种。例如,阿米巴菌不分性别,是借分裂来繁殖的。但另有许多生物分为雌雄二性。无性生物的原始祖体只需要一个,有性生物却需要两个,而且雌雄必须同时出现,相距不远,以利繁殖。这就要求地球上一开始

就出现三个细胞。这对全靠偶然巧合来实现的“进化”,是极高的要求!试问,这三个活细胞的出现需要多长时间?其实,问题不在于时间。

拿数学的概率来谈。例如,一粒骰子有六面;每掷100次, 同一个面出现的概率是1:6 , 即大约16 次。但如果同时掷100粒骰子,指望每粒同时出示同一数字,即使投掷亿万次,也不会实现,因为已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是非常覆杂的,不可能靠概率偶然组合。人工合成氨基酸,本来就不是巧合的过程。不能任意把一批氧、氢、氮、碳原子混在一起,让它们自由结合。必须将一定数量和状态的化合物置于适当的温度、湿度、紫外线幅射等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才能成功。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条件更为复杂,决不是盲目,凑巧的事。至于细胞的组合,更为覆杂,只有上帝能作,决非人工所能胜任。

细胞学是一门专科,近代又开创了遗传工程,专门探讨细胞里无穷的科学知识。一颗细胞虽小, 却是个全备的工厂,能消耗燃料,吸取养分,排出废料;有内在的小“发电机”、生产线等。动物体的专用细胞,生产各种泌液,供其它细胞使用,其内部活动全由其调度中心控制。很难相信,如此微小而又覆杂的细胞,不经过精心设计,就能自然产生,更不需要问,细胞的产生,需要多少年?因为有了设计和制造者,就不要多少年。若没有,即使经亿万年,也不会自发产生。

3. 体外授精与体内授精:这是鱼类的两大类别。很难肯定,哪种授精方式更为古老。机体结构比鱼简单的昆虫,如蚯蚓和蜗牛,是体内授精的,鱼的多数是体外授精的,现在试问:如果一切生物是由一个原始祖体进化而来的,那么这两种鱼该是从一种变出来的。然而体外授精与体内授精是截然不同的鱼种,不可能有中间状态。故此,这种变化不可能是经过几万年的缓慢演变实现的;若不是一次飞跃,就是上帝分别创造。不能用长时间解决的事,何止此一例?

4. 鱼类上岸问题:进化论者说,最原始的动物生活在水中,到一定阶段,鱼开始登陆,变成两栖动物,而后变为禽兽。人们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设想,在几千万年前,有一对鱼(必须有肺、体内授精、一雌一雄)不约而同地决定打破常规,登上陆地。它们尚无四肢,故只得用前后四鳍托起身子向前移动。它们是怎样学会这技巧的?肯定不是逐渐学会的,因它们寿命不长,必须很快学会。必是又一次跃进。创立这个学说的人,没说明这对鱼上岸之后如何觅食。或许是饿了,又回到水里, 吃饱了再到岸上练习行走。还有,为了练好登陆本领,使四鳍变成四条腿,这对鱼必须把学得的本领传给子孙后代,而子孙后代必须继承先祖遗旨,同时劝说自己的配偶一起操练登陆,争取变为两栖动物。经千万年的训练,鱼终于登陆了。再经千万年,它们分为两大支派,一派上树学习飞翔,一派留在地上变为走兽。

科学实验否定此说

以上论述,作者并未夸大或歪曲。进化论者确实有此设想,1979年已拍成科教片《生物进化》。正因几个关键的“跃进”阶段,如总鳍鱼的登陆, 都是以人的猜想为根据的,故只得用动画片绘成影片。正在这部科教片和国内观众见面的同时, 1982年8月31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否定总鳍鱼能登陆的

科学报道,题为“我国中年科学工作者张弥漫发现总鳍鱼类没有内鼻孔,动摇了陆地上四足动物起源的传统理论”。内容摘录如下:

“生物进化论认为, 陆地上的四足动物是由水中的脊椎动物─鱼逐步进化过

来的。但是究竟哪一种鱼是陆地四足动物的祖先?它们是怎样走上陆地的? 近百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对古生物学研究有影响的瑞典古生物学家们认为,大约三亿五千万年以前,陆地上最高等的动物是总鳍鱼类。这类鱼有内鼻孔,可以不用鳃而直接呼吸空气。它们的四个鳍内长有一般鱼类所没有的硬骨,有条件发展为四条腿,爬上陆地,很可能就是这种鱼类进化成两栖类,继而进化成爬行类,哺乳类, 一直到人类。

“瑞典学派在古鱼类研究中创造了一种叫作连继磨片的方法,即把古鱼化石封固在石膏模型中,每磨去半毫米就绘制出一个截面图案的方法,由此了解古鱼类体内结构。他们对古鱼类结构的了解几乎达到了对现代鱼类了解一样的精确程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46岁的古鱼类学家张弥曼,1980年4 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利用那里特有的连续磨片法和设备,对中国总鳍鱼类化石进行研究。…在对总鳍鱼类鼻囊的分析中,她发现这种鱼没有内鼻孔,,而没有内鼻孔就不能离开水呼吸空气,也就不存在到岸

上生活的物质基础。这就动摇了总鳍鱼类是陆地四足动物祖先的命题。目前各国学者正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验证。…美国著名的鱼类学家罗森在写给张弥曼的信中指出,,这一发现使传统理论发生动摇。”

与其说“动摇”,不如说“推翻”。《人民日报》没有介绍,这个据说是大约三亿五千万年前的总鳍鱼类,现今仍有活标本,又叫“活化石”,先在1938年在非洲南部海洋里捕到的,以后在其它海域也有发现。它离开水不能呼吸。有了活的物证,何必辛辛苦苦搞古鱼化石磨片实验呢?或许张弥漫以为,现代总鳍鱼无内鼻孔,而古代鱼有之。果真如此的话,那岂不证明物种退化了吗?怎能证实进化论呢?凡有思想,愿意正视客观事实的人,看到了“活化石”经过据说是三亿五千万的“进化”,根本没有改变,应作何结论?由此可见,被誉为科学权威的大人物的想法,往往是主观的。

诸如此类的“活化石”还有在中国发现的银杏和水杉等树,其化石被鉴定为约一亿年前的植物。还有一种叫新毛蜇的软体动物,据说 2.8亿年前变成化石,现在也找到了活标本,与化石标本一模一样。面对这些事实,我们要问:经过据说是几亿年进化的“活化石”到最后仍同古化石一模一样,难道猿猴能经过据说三百万年的进化,就变成了人吗?

综上所述,有许多事实证明物种不变,而大变的科学证据不存在。《创世记》所说,上帝造各种生物“各从其类”,倒是符合科学事实的。当然,人类有肤色的改变,但人还是人,猿还是猿。

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一些物种退化的现象。例如,古化石中的象,都比现代的象高大得多,其它动植物也有许多品种显然变小了。例如,古代的蜻蜓身长1米, 古代的树木比现代的高大,质底坚硬。再拿家鹅和家鸭,原来都是野生动物,后来被人养成家禽。在驯养过程中,它们没有进化,反而退化了,以致失去飞翔

的本领,家鸭甚至丧失了孵卵的本能。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找到促使家鸭恢复孵卵本能的方法,更不用说设法叫它“进化”了。

地壳岩层年龄测定法

上面提出了例证,说明地球上氨基酸,蛋白质和活细胞的出现,不需要很长时间,却要精心的设计,控制与制造。下面要讨论生物化石的年龄。现代的科学工作者都是根据化石埋藏的岩层的世系,来决定它们的年龄。但实际考核证明,他们所得出的数据不是可靠的尺度。

地球物理学者推测地球的固结年龄为45亿年。这就是说,45亿年前,高温熔岩逐渐固结,地球放射性物质的子体开始同其母体结合在一起。(放射性母体衰变时,产生原子量不同的同位素,叫作子体)地质学者就用这尺度来测定各层岩石的地质年代,具体测定法,是将标本磨成粉,然后分析其中放射性母体与子体,同衰变的最终产物(铅) 的比例。

然而,这种年代测定法没有考虑到一个根本问题,地球上有“年轻”的铀238 同“年老”的铅206 并存。二者之间还有钍等“中年”元素。铀238 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相当于地球的年龄,而铅206 是铀衰变的最终产物。上帝创论者认为,“老、中、青”元素并存的现象,说明上帝创造万物时,把不同年龄的放射性元素同时造了出来。不信上帝创论的人也必须承认,“老、中、青”放射性物质并存,说明它们不可能是同时从“0”时开始存在的。现今的铅206 既是若干亿年前的铀238,那末谁知道现今的铀238在若干亿年前是什么东西?由此可见,对各层岩石的年龄作放射性测定,并不可靠,因为无法确定岩石里的放射性元素,都是同步从“0”时开始的。除此之外,火山爆发,水土流失,洪水的洗刷和溶解等,都可能使岩石的部分子体脱离母体。

美国地质学专家曾对岩石年龄测定的误差问题作过一次普世性考查。他们在世界六大洲的24个测试点,用铷-锶法对第三纪岩石测定年龄,最小为70百万年,最大为33.4亿年,误差达48倍!(见美国

1976年版《科学》杂志1086-1094期)查书本上资料, 第三纪岩层的年龄为65百万年。普查却证明, 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形成的情况不同, 故用同一测定法测出的年龄相差悬殊, 证明这种测定法根本不可靠。

1976年版,1491-1500 期的《美国地质学会通报》报道一次对南极洲罗斯海底沉积物,用铷-锶法的测定,判断其年龄为250百万年。经考查发现,这些沉积物(砂土)是近几千年从南极大陆的山上冲刷下来的,故此测定的结果只能代表那些山脉的年龄,不代表海底的年龄。

这样看来,古化石的年龄也不一定等于所在岩石的年龄,根据创世纪6-8

章的记载,约4300年前,全球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将大批动植物突然掩埋在几千米的深水高压之下,使之变为化石,故此,掩埋这些动植物的泥土的年龄,不等于各化石的年龄,因为这泥土与动植物结合时,才成为化石的一部分。总之,泥土的年龄不等于其所侵入的动植物的年龄。

特大洪水的作用

创6-8章是历史性的记录,详记那次特大洪水发生的年、月、日,以及它泛滥的天数。所有的山脉全被淹没。猛冲横扫的潮汐将地面山坡的森林剥落干净,而后在洪水渐退时,将大片树木铺盖在平原上,再后又一次涨潮冲来了沙土将树掩埋,成为煤田。煤层的底板很少发现有竖立的树根化石。往往煤层之间有斜置的大树杆贯通两层之间。这说明煤层的树木是从别处冲来,乱铺在冲积层上,而后被沙土快速掩埋的。如果煤田是经过泥炭阶段,千万年缓慢形成的,它势必被风化,而不能形成坚硬的烟煤和无烟煤。

洪水流动所造成的旋涡,使众多淹死的动物冲到一起,洪水退落后,成了今日的化石库。化石被掩埋的过程必是快速的,这可从树叶化石上的叶纹上看出来,因大量树叶在未腐烂之前就迅速被埋,在深水海底的高压之下变成化石。昆虫及鱼虾的化石尚能辨认须毛翅页。现今的动植物死了之后,一般不会变成化石,因很快腐烂氧化了。

C14 放射性碳问题

高空的氮原子,有部分受宇宙线冲击,变成C14放射性碳原子,混在大气的普通碳原子中。生物进行代谢时,摄取部分C14碳,纳如身体组织。生物死后,代谢停止, 故体内C14的含量不再补充, 却随时日的流逝,因衰变而减少。故测量任何死生物遗骸的C14的含量,就能得知其死时的年代。测定的极限为五万年。用此法测定含碳的古文物,其年令若超过六千年,岂不证明《圣经》的记载有误?

C14测定法有个先决条件: 大气层C14原子的含量从创世以来一直保持现水平。创2:5,6,10说, 洪水之前不曾下雨,“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 还有河水。创1:7 说,高空含有大量水分, 这表明当时气压高,阳光足,而高空的水分阻挡了宇宙线,故此洪水前的C14的产量低,可能极少。因此,用C14测定的时间若超过4300年(即洪水的年代) , 未必可靠。不信《创世记》的人, 不会估计到这一点。

达尔文未解之题

生物化石的布局,大体上说,靠近地面的是比较高级的种类;埋在深处的则较为低级。上帝创论者用生态学来解释这一现象。洪水袭来时,各种生物(除部分漂浮生物及鱼类)大部按其原来生态分布的地理位置被砂土掩埋。例如,寒武系是含有生物化石的最底层岩石,其中化石全属海底的生物,如三叶虫、腔肠动物、棘皮动物等。这表明那原来是洪水前的海底。该岩层没有飞禽走兽化石,不能证明当年没有飞禽走兽与海底的三叶虫同时生活在地球上。较高级的动物化石出现在较浅的岩层里,符合其原有生态环境。

进化论者认为,寒武系的地球上,只有水生动物,而飞禽走兽还没有出现。但他们不能解释的现象是:寒武系岩层的动物种类繁多,虽是水生动物,但相当发达,决非生物进化的初始阶段。初始生物应该是最低级的“始祖”,也不该有多

种类别。更令人难解的是:这些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是突然出现在寒武系岩石里,而前寒武系岩层里简直没有生物化石。这个现象倒是符合上帝创论的说法。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1859年版本309,310页,就此事说:

“对于我们为什么在寒武系以前最早的时代不能找到丰富的化石遗迹,我作不出圆满的答案。……目前这一问题仍是无法解释的,实在能被用来反驳本文所提出的观点。”

当时有人想,十九世纪的地质考察成果有限,以后要作更详尽周到的采掘,在前寒武系岩石中可能找到所需要的物证。1959年,在美国科学界记念《物种起源》出版一百周年的会上,哥伦比亚大学的牛威尔( 教授作报告说:

“在前寒武系岩石里作了一百年的勤恳细致的考查,结果对这问题获得很少亮光。早先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这些岩石大多不是海相岩,或许其中化石已被高温及高压破坏。这种说法已被放弃。因许多地带的前寒武系岩石的物理状态, 在各方面与更年轻的岩石很相似, 只是古生物的遗迹极少。”引自《美国哲学会会刊》103(2):264-285

结论

根据以上种种事实,我们能说,进化论的依据不都是科学的,而创造论的论据未尝是不科学的。真科学是尊重客观事实的。信上帝的人应该尊重科学事实,不怕科学事实。况且《圣经》中有以下很科学的一句话:“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万物的,就是上帝。”(来3:4)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对于艺术起源的说法向来众说纷纭,而今,大致有五种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分别由亚里士多德,席勒,斯宾塞,雪莱,托尔斯泰,泰勒,毕歇尔等人提出。而我在看完各个学说之后,还是对游戏说持有自己的一些小小见解,认为游戏说是艺术的起源 “游戏说”首先由席勒提出,但游戏理论在西方却由来已久,第一个提出游戏理论的并不是席勒,游戏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席勒所赋予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经指出,游戏是人用来安抚神灵的活动。虽然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但第一个对游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的是近代哲学家康德。 一、康德、席勒的“游戏说”概观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初次把艺术与劳动明确区分开来:“艺术甚至也和手艺不同;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雇佣的艺术。我们把前者看作它好像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而后者却这样,即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很辛苦)而只是通过它的结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①这段话真可谓是集中、明确地体现了康德的“游戏一艺术观”。 康德的游戏理论的本质正在于对主体自由的弘扬,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张扬个性、自我解放的良好传统,希望能够在艺术领域中实现真正的主观自由。游戏中的主体,创造者或观赏者,都如同游戏中的游戏者一样,暂时忘记了现实的利害与利益,自由活动着。 康德之后,人们对游戏的理解大多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席勒正是康德主体游戏观的最为成功的继承者。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强调游戏的自由性。席勒眼中自由的游戏有两种:自然的游戏与审美的游戏。只有审美游戏才是“摆脱了任何目的的侄桔”完全自由的生命活动。因而,席勒会说:“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 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席勒的“游戏说”具有相当程度上形而上的意义。 二、胡伊青加的游戏观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仍然是在康德的主体游戏观的范畴之内进行论证的,但是胡伊青加在康德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将游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首先,胡伊青加是站在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游戏的。他试图将游戏概念融合到文化的概念中去。“处于最初的文明乃是被游戏出来的,它不是像婴儿从子宫脱离出来那样从游戏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产生出来并永远不脱离游戏。”③ 其次,胡伊青加给游戏以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他将游戏提升到了人的本质的角度。胡伊青加曾提到“我的目的不是要确定游戏在所有文化中的地位,而是要查明文化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游戏的特征。”④这充分证明,他所探求的并不是文化中的游戏因素,而是文化自身中的游戏因素。 同时,胡伊青加还注意到了游戏的严肃性:“我们习惯于把游戏和认真理解为绝对的对立,然而这种理解看来并未触到问题的实质。”⑤这种自由为游戏提供了类似宗教仪式的神圣性”。胡伊青加这一关于游戏的思想对伽达默尔

游戏来源于生活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 一、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的关键时期,而游戏是非常自由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组织进行的,如在音乐教学中插入音乐游戏,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游戏,户外活动中的体育游戏等,这些游戏的内容贴近幼儿的实际年龄,难易程度教师因人而异,适度调整,调动了全体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比较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要。 二、游戏提高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与同伴借助游戏材料及教师所创设的环境、自由进行各种模仿、共同操作、探究,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区域活动中,我为玩“娃娃家”的小朋友准备了五颜六色的手工纸,刚开始,我发现幼儿只会把各种颜色撕成条或片堆放在一块儿,后来我参与其中,用红色的手工纸做了一道“凉拌胡萝卜丝”,这下孩子们可得了劲,纷纷大展厨艺,做了很多道菜,还有回族的特色面食,如麻花、馓子等,我清楚地记得,我班的刘成博小朋友用绿色的手工纸做了一道“拍黄瓜”,他在周围用红色的手工纸撕了一些“红椒丝”,上面用白纸屑浇了一层“蒜泥”,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认识了各种颜色,学会了审美,更明确了现实生活中各种颜色的合理搭配。 三、游戏增强了幼儿的集体意识。在诸多游戏情节中,幼儿要多与同伴交流、协作,共同制订一些游戏规则,还是拿“娃娃家”来说吧,幼儿要分配角色,谁当爸爸,谁做妈妈,谁来做小宝宝,另外,再设计一些其他角色,如客人等,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比较关注弱小群体,让他们当小宝宝,得到“大人们”的关爱与照顾,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年龄小的幼儿,还懂得了怎样有礼貌地去接待来客,简直玩得不易乐乎,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与同伴友好相处,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去关爱、帮助别人,集体意识在幼儿的无意识中得到了体现。 四、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各种角色游戏的开展,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更促进了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如在音乐活动《理发店》中,幼儿不只学会了歌唱,教师还投放了各种理发道具,如剪刀、推子、吹风机、毛巾、夹子、工作服等,幼儿模仿理发店的员工们如何洗、剪、推、吹等一系列动作,幼儿在享受店员热情的服务后,不但要说谢谢,还要付钱,尊重别人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另外,幼儿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能发泄不良情绪,消除紧张、胆怯等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的内容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了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的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①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②将学生分成7个大组预习教材内容,分配各组的收集相关资料。③教师准备好学案④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⑤1周前准备做肉汤实验 学生:①1周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4按照技能训练的方法分别完成两个肉汤的对比实验。②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③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 六、课时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材分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它应该是探讨生物进化问题的起点,可以说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的教学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的传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了材料的收集,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科学地认识生命的起源。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 三、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胜利之日:起源★游戏指南201406012

胜利之日:起源游戏指南DoD: Source Game Guide () 文档编写:XiaoReal 技术支持:网际枪炮工作组 官斱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7218854097.html, 官斱博客:https://www.360docs.net/doc/7218854097.html, 联系邮箱:admin@https://www.360docs.net/doc/7218854097.html,

目录 3 第三章 如何使用DODS 客户端 4 第四章 如何使用RCBot2 5 第五章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斱案 1 第一章 什么是DODS 2 第二章 网际枪炮版DODS 主要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一章 什么是 DODS 3 1.3 参考资料及致谢 1 1.1 什么是DODS 2 1.2 DODS 的硬件需求

1.1 什么是DODS 什么是DODS? Day of Defeat是一款以“二战”为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中文称为胜利乊日,简称DOD。它与红变大江南北的反恐精英一样,也是基于半条命(Half-life)的一个MOD。游戏的背景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交战的分别是二战的两大阵营-德军和盟军以及新加入的英军。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真实的武器设置以及凝重的历史背景,真实再现了七十多年前的那一场席卷全球的生死决战。Day Of Defeat: Source,中文称为胜利乊日:起源,简称DODS。DODS是Valve用其Source游戏引擎重制的版本,与Counter-Strike: Source(反恐精英:起源)是同一游戏引擎。 DODS分为美军和纳粹国防军阵营,双斱各有6个兵种供选,包括步枪手、突击兵、支援兵、狙击手、机枪手、火箭兵。在游戏中你可随时改变兵种,但要等到你死亡复生后才能生效。与反恐精英所采用的回合制不同,在胜利乊日里死亡后不用百无聊赖地耐着性子等待这局结束,你会被暂放入一个“增援池”当中,幵会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根据你和其他玩家的死亡时间0~10秒不等)复生。你可从复 生点再次迚入战场继续拼杀,继续扮演着自己选定的兵种。 DODS主要控制键跟CS相差不大,玩家可以很快上手。 游戏模式主要有占领模式和爆破模式。游戏时往往要关注“攻防兼备”。 DODS的地图普遍要比CS所带的地图大很多,场景力求真实。每一个窗户后面都可能隐藏着敌人的狙击手,在某个拐角处都有可能和敌人遭遇。总的来说大部分地图对德军比较有利,其实大家都很认可这种设计,二战中的每一场战役对盟军来说都是艰苦卓绝的战斗,胜利乊日的胜利本身就是来乊不易的。 以上内容主要引自“百度百科”。

丰富角色游戏情节的五个来源

丰富角色游戏情节的五个来源 如何丰富并深化角色游戏的情节?笔者经过实践探索,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来源获取信息,以有效促进游戏情节的深入。 一、从幼儿游戏错误信息中来 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在角色游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如果教师视若无睹,这些错误的信息就会在幼儿之间扩散,歪曲幼儿的社会认知。如,在医院游戏中,宁宁跑来对我说:“老师,多多得了白血病了,医生正在给她开刀呢!”由于最近幼儿园有一个幼儿患了白血病,全园小朋友还给他捐了款,这个信息很快被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到了,看来,幼儿的经验是游戏情节生发的灵感啊。可是,生了白血病就要给病人开刀吗?在游戏讲评时,我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一起上网查阅了资料,共同认识到给白血病人开刀是不正确的做法。于是,在以后的“娃娃医院”里,就有了爱心小朋友给“白血病人”输血情节的产生,两个幼儿躺在一起,“输血管”连着两个“病人”的手,可把“医院”的“护士”忙坏了。 二、从幼儿游戏创意中来 游戏时,有些富有想象力的幼儿自己也会想出一些有创意的游戏情节来,但是如果这个信息不被教师及时捕捉到,创

意的火花很快就消失了。如在一次游戏中,我看到荣荣小朋友跪在地上爬,嘴巴里还发出了“汪汪”的声音,并紧紧跟着娃娃家的“妈妈”,当时我非常好奇,一问,原来荣荣小朋友做了“妈妈”的宠物狗。多好的一个创意,但是由小朋友来扮演小狗并在地上爬并不合适。在游戏结束后,我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个好玩的做法保留下来。最后我们一致决定,由幼儿带来许多毛绒玩具代替小朋友做宠物。于是,毛绒玩具小猫、小狗被幼儿从家中带了过来,接下来,宠物商店、宠物医院、宠物美容院也随即产生,商店里的宠物装饰品也热销了起来,到医院里给宠物看病的人也多了起来,宠物美容院的生意可好了,游戏情节丰富又有趣。 三、从幼儿游戏矛盾中来 幼儿在游戏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矛盾,大家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有时甚至还会影响游戏的进程。如,有一次娃娃家在为娃娃过生日,爸爸妈妈为孩子在家过生日还是到饭店过生日而僵持着,结果一次生日也过不了了,我及时地走进娃娃家,送了一个蛋糕,建议爸爸妈妈中午在家里三个人过生日,晚上可以到饭店里去过,还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去。于是,娃娃家顿时热闹了起来…… 四、从幼儿游戏冷门中来

【公开课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这样的传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

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引自《太平御览》卷七八) 哪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说开天辟地以来,地球上本没有人,女娲用黄土捏泥人。 教师:很好,那么什么叫“剧务”,又什么是“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呢? 学生:大概是太劳累了,就用绳子浸在泥里,再举起来,甩出的泥点变成人。 教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知识很渊博呀,那么,今天的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 (按照事先抽签的顺序进行小组发言。下面是发言的提纲,真正发言中不仅有形象生动的事例,还配合了教师提供的录像。) 小组1:我们小组负责介绍“宇宙起源”这部分内容。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这是目前一般接受的学说),150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爆炸喷射出了由氢和氦组成的星云,星云旋转运动着,并且缓慢地收缩,逐渐形成了一个密度较大的实体。由于收缩时磨擦产生的热量,温度继续上升,直到在高温下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时就形成了一颗恒星。在恒星周围还有大量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彼此吸引、碰撞而聚合成为小的团块。这就是行星的形成。 小组2:我们小组来介绍原始地球的情况:根据第一小组介绍的宇宙爆炸的理论,地球逐渐收缩过程中温度很高,所以当地球表层温度逐渐下降时就表现为频繁的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出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层。这个大气层不同于现在地球的大气层,它是没有氧气、氮气的,但有很多的水蒸汽。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降低,大气层中的水蒸汽冷却形成雨水降落到地面上,雨水在地壳下陷及低落处聚集而成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盐分很低,但溶解了大量的甲烷等火山喷发出的物质。 小组3:我们组负责汇报“米勒实验”:1953年,斯坦利·米勒在玻璃仪器里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了一项试验:(用动画展示实验仪器)。一个星期后他检测出很多简单的有机物,包括氰化氢、尿素,最重要的是:米勒还在他的产品中发现了甘氨酸和丙氨酸,这是所有氨基酸中最简单的,也是在各种蛋白质中最常见的。 小组4:我们汇报“其它生物学家的研究”:米勒试验结果公布后,许多生物学家便也开始进行同样的实验,他们都证实了米勒的实验。到1968年,蛋白质结构中的每一种重要的氨基酸,都用这样的实验制成了。美籍西班牙生物化学家胡安·奥罗于1961年和1962年实验生成了嘌呤、核糖和脱氧核糖,这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1967年波南帕鲁玛又合成了一种属于“卟啉”类的分子,而绿色植物中极重要的叶绿素分子也属于卟啉类。至此,人们已经不怀疑生命所必需的所有化学物质,都可以在早期地球的海洋中被制造出来。 小组5:我们汇报的题目是“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当科学家通过实验认定原始地球可以形成简单有机物,就推断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简单有机物就可能形成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复杂的有机物。他们浸泡在原始海洋中,可能形成小泡。假如小泡中恰好包住了蛋白质、核酸及其它物质的适当混合物,就可能形成类似原核细胞的结构。但是这些过程完全都是推测,有些科学家做了相关的实验,如奥巴林的“微球体”实验和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实验,但在实验设计中都还有疑点。所以,关于有机物如何形成生命的,现在还没有人能说明白。 小组6:我们汇报的内容是“宇宙中的生命”:首先,类似太阳的恒星在银河系内1000亿颗,其中单星大约是400亿颗。假定所有单星都带有行星,还要行星到恒星的距离恰到好处、有水存在、与地球有类似的化学组成。计算表明,在上述400亿颗单星中,充其量也只有100万颗的周围有能使生命进化到高级阶段的行星。不过每颗行星上的生命应当处于不同的进化阶段。经过科学家计算,能够进化到高科技水平,并能发射无线电波的行星,大概只

沙盘游戏的起源

沙盘游戏的起源 (一)威尔斯与《地板游戏》 威尔斯是英国的一位作家,代表作有《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和《世界战争》(War of the World)。对于沙盘游戏的发展来说,他的最大贡献在于1911年出版的《地板游戏》(Floor Games)一书。在此书中,他记述了自己与两个儿子一起分享的自发游戏过程。这些游戏都是在地板上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各式沙具放在一旁的盒子中,孩子自由地选择沙具在划定的区域内摆放。作为父亲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想象性游戏中,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温暖而又亲切的。威尔斯发现,孩子的游戏有两个中心主题:一是“神奇岛游戏”(the game of marvelous islands),一是“建构城市的游戏”(gam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他一直坚定地认为,游戏能促进成人的创造性思维。尽管他观察到孩子从这种地板游戏中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愉悦(strange pleasure),但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游戏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对游戏的心理意义也不感兴趣。直到多年之后,作为儿科医生的劳恩菲尔德开始重视威尔斯所进行的地板游戏的实践,并且意识到它的广泛应用前景。劳恩菲尔德认为,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内摆放沙具有利于儿童表达他们心灵深处的非言语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一种游戏的方式也便于研究人员的记录和分析。在对地板游戏扬弃的基础上,劳恩菲尔德创造了世界技法。 (二)劳恩菲尔德与世界技法 劳恩菲尔德是世界技法的创始人。1890年劳恩菲尔德出生于英国伦敦,1973在英国去世,其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英国人。儿时的劳恩菲尔德常常将自己看做一个不幸的、娇弱的孩子。由于健康的缘故,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床上度过的,她后来回忆说那是一段孤独的时光。加之她在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方面都不如自己的姐姐表现得优秀,很难与自己的姐姐竞争,也让她面临很大的压力。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波兰度过的,身边的小伙伴都说波兰语,只有她不会说,所以很难使别人明白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幼时的这些经历加深了劳恩菲尔德对儿童内心世界的理解,这些奠定了劳恩菲尔德关于儿童治疗思想的基础。她认为,语言只是一种有限的交流工具,它并不能充分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她将自己的研究兴趣放在了探索各种有益的非言语交流方式上。 如果说童年的经历为劳氏开启了一扇通向儿童心灵之门,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历则加速了她进入这扇大门的步伐。从波兰战场返回英国后,大多数医生的职位都被从战场上回来的男性所占领,她很难获得医生的职位。于是,她决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儿童发展的研究中。其第一本著作《组织与风湿症儿童》(Organization and the Rheumatic Child,1927),旨在研究儿童的风湿症与其家庭环境的关系。1928年,劳恩菲尔德的职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她在伦敦开设了第一所儿童心理诊所,名称为“Clinic for Nervous and Difficult Children”。她认为该诊所的目的是帮助神经质和有各种困难的儿童及其亲人,同时寻找一种儿童感兴趣的治疗工具。与此同时,她想到了威尔斯的《地板游戏》,并将这种游戏看做一种治疗技术。1929年,她收集了各式沙具,把它们放在“神奇的箱子”中,并在游戏室中增加了两个镀锌的盘,一个装沙,一个盛水。游戏室中的儿童可以自然地将沙具、沙和水联系起来。不到三个月,一种由儿童自发创造的新的技术就发展了起来(Lowenfeld,1979)。起初,治疗者将沙具和装它们的容器看成是“儿童的世界”,但没多久,儿童开始将自己所

(完整版)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自测题及答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自测题及答案 基础巩固 1科学地进行推测时不能() A.有确凿的证据B.凭空想像 C.有严密的逻辑推理D.有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2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4米勒等科学家通过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能组成蛋白质的一种有机物,这种有机物是() A.脂肪B.氨基酸C.葡萄糖D.基因 5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的推测是() A.原始的生命可能来自其他星球 B.原始地球上存在着原始生命 C.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以上三个选项都是 6有人根据从宇宙探测获得的资料推测,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着较低等的生命类型,推测的依据是() A.火星上存在游离氧气 B.火星上有丰富的氨基酸 C.火星上存在DNA

D.火星上存在着水 7下图为意大利著名的实验生理学家斯巴兰让尼实验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肉汤需要加热沸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烧瓶中为什么有微生物生成?________,通过甲、乙两组实验结果的对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与我们学过的巴斯德________实验相似。 能力提升 8根据科学家的推测,46亿年前的地球所没有的现象是() A.雨雪现象B.熔岩横流 C.火山喷发D.电闪雷鸣 9原始大气,经宇宙射线、紫外线等作用,形成的物质是() A.简单的无机物质B.简单的有机物质 C.复杂的无机物质D.复杂的有机物质 10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 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 C.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沈丘县槐店镇第三中学王智东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章节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们学习了前几章的基础上,给学生们介绍的,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关注 生物进化的历程及生物进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但又尊重客观事 实科学平品质,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会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 ②能力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各种生命起源理论的了解,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但 又要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品质。 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能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设计 ①创设情境课外分组查找资料:找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设 ②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理论的 收集,激发学生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①查找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设和理论。 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把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一星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收集资料,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 等媒体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最新报道。 教学过程: 师:(文字配乐朗诵、多媒体动画显示自然界的多种生物)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 了生物圈中的许多种生物,也了解了他们的生长、发育、生殖的现象。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自然现象。在现在的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植物、40多万种植物和20多万种微生物,构成了一个蜂飞碟舞、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繁衍进化、生生不息。 从高原到平原,从沙漠到草原,从高空到江河湖海,从地表到地下,到处都有生命的踪迹。然而,在46亿年前,当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之初,地球不仅受到亿万颗慧星和陨石的撞击,而且用了大约1亿年的时间,才把高达数千摄氏度的温度降下来,那时地是一个无生命的荒凉沉寂的世界,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何时、何地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问题。生命起源是当代的重大科学课题,然而却又是至今依旧了解甚少的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去探索、来了解有关原始生命的诞生、发展已经进化等问题。 1.资料展示与交流分析 师:现在同学们把你们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一起交流和讨论。 生:我们收集的是《地球生命的历程》。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球上才有简单的蓝藻

游戏起源、历史和简介

游戏起源、历史和简介 升级是国内非常盛行的一种4人扑克牌游戏,可以选择一副牌、两副牌或者三副牌进行。打一副牌时,也称为"40分"或"打百分";打两副牌时,也称为"80分",还有的地方也有叫"摔小二"、"拖拉机"等。 该游戏由4位游戏者参与,根据屏幕显示位置,分别为左、上、右、下四方。左右方合作与上下方对抗,最后看哪一方的级别升得最高。 游戏玩法 名词解释: 分牌:升级游戏中每张5、10和K是分牌,5代表5分,10代表10分,K也代表10分,两副牌共200分。游戏中,每方都要尽量抓获这些分牌。扣在底牌中的分牌,在计算时如果庄家被对方扣底则要加倍计算。 底牌:发牌结束后,每方得牌25张,剩余的8张牌为底牌。在翻主后由庄家取走底牌,而替换成庄家不需要的同样张数的牌作为新的底牌重新扣下。如果底牌有分,则庄家应该尽量确保不被抓分方扣底。 庄家:每一局牌都有一方担任庄家,庄家具有扣底牌和第一轮的首先出牌权。第一局的庄家由翻主方担任。做庄家的目的是利用庄家特权,尽量不让对手得到分牌。一局结束后,新的庄家根据抓分方的得分确定 对家升级游戏共由4位游戏者参与,边锋升级分为两种对家方式:固定对家和庄家挑选对家。 固定对家:左右方和上下方互相合作,对家指互相合作的另一方。如左方的对家为右方,下方的对家为上方。 挑选对家:庄家拿进底牌后,可以指定一张牌为自己的对家,如果庄家自己有其中一张,则拿到

另外一张的玩家为其对家,如果庄自己没有该牌,则按出牌顺序,靠近庄家的有该牌的玩家和他是对家,如果庄家自己拿到2张该牌,则庄家一打三游戏。房间带(定)字的为固定对家打法。游戏房间带(寻)的为挑选对家打法 庄家方庄家与其对家组成庄家方。 抓分方:与庄家方相对而言,如果上下方是庄家方,则左右方即为抓分方。相反,左右方为庄家方时,上下方即为抓分方 级牌:升级游戏从打2开始不断升级,每局结束时根据抓分方的得分确定升级情况。当前庄家的级别就是级牌。例如:庄家开始时的级别为2,表示2是本局的级牌,所有级牌都是主牌。如果庄家的级别上升到了K,此时K就成为级牌 主花色在发牌结束后,每方都可以根据牌情翻出级牌,最后翻出的级牌花色即为主花色。主花色牌都是主牌。 主牌:主牌由大王和小王(Joker)、级牌、主花色牌构成。 付牌:除主牌以外,其它牌都是付牌。 对牌:两张同点同花色的牌称为一对牌。对牌只在打两付以上牌时出现 拖拉机,同花色的相邻两对或更多的对构成拖拉机,级牌不能与相同花色的付牌构成拖拉机。 扣底:一局结束时,如果最后一轮牌由抓分方获胜,称为扣底。扣底时底牌的分牌至少要加倍加到抓分方的得分中。 具体得分根据最大一方牌情规定如下 1、若牌中含有Titanic(三副中同花色相邻三同张即称为Titanic),则乘的倍数等于2·3^len (其中^表示乘方运算,len为Titanic的长度,下同),且不再计算其他牌型; 2、若牌中含有三对则乘的倍数等于6,且不再计算其他牌型; 3、若牌中含有拖拉机则乘的倍数等于2*2^len,且不再计算其他牌型;

拓展游戏的来历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训练通常有以下四个环节: 1、团队热身。在培训开始时,团队热身活动将有助于加深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以便轻松愉悦的投入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去。 2、个人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3、团队项目。团队项目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顾总结。回顾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总结,使学员能将培训的收获迁移到工作中去,以实现整体培训目标。 拓展训练的显著特点有: 1、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的投入。 2、挑战极限。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3、集体中的个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4、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 对于艺术起源的说法向来众说纷纭,而今,大致有五种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分别由亚里士多德,席勒,斯宾塞,雪莱,托尔斯泰,泰勒,毕歇尔等人提出。而我在看完各个学说之后,还是对游戏说持有自己的一些小小见解,认为游戏说是艺术的起源 “游戏说”首先由席勒提出,但游戏理论在西方却由来已久,第一个提出游戏理论的并不是席勒,游戏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席勒所赋予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经指出,游戏是人用来安抚神灵的活动。虽然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但第一个对游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的是近代哲学家康德。 一、康德、席勒的“游戏说”概观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初次把艺术与劳动明确区分开来:“艺术甚至也和手艺不同;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雇佣的艺术。我们把前者看作它好像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而后者却这样,即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很辛苦)而只是通过它的结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①这段话真可谓是集中、明确地体现了康德的“游戏一艺术观”。 康德的游戏理论的本质正在于对主体自由的弘扬,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张扬个性、自我解放的良好传统,希望能够在艺术领域中实现真正的主观自由。游戏中的主体,创造者或观赏者,都如同游戏中的游戏者一样,暂时忘记了现实的利害与利益,自由活动着。 康德之后,人们对游戏的理解大多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席勒正是康德主体游戏观的最为成功的继承者。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思想,

(完整版)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练习题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说明()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原始地球上复杂的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2.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 ①诞生原始生命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③构成独立的体系④形成有机大分子.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 3.如图是米勒实验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A.装置中CH4、NH3、H2O、H2四种气体用于横拟原始地球 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横拟闪电 C.烧瓶中的清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4.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下列有关原始生命的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够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C.具有繁殖能力D.细胞中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5.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众说纷纭,从化学进化论的观点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命起源非生命物质B.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C.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氨气、氧气、甲烷等 6.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河流C.原始的海洋D.原始的高山 7.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 A.无机物质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B.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C.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D.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 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它的新陈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A.自养厌氧型B.自养需氧型C.异养厌氧型D.异养需氧型 9.在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后,几位同学针对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开辩论,其中没有道理的观点是() A.A B.B C.C D.D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

简述艺术起源为游戏说 对于艺术起源的说法向来众说纷纭,而今,大致有五种说法:“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分别由亚里士多德,席勒,斯宾塞,雪莱,托尔斯泰,泰勒,毕歇尔等人提出。而我在看完各个学说之后,还是对游戏说持有自己的一些小小见解,认为游戏说是艺术的起源 “游戏说”首先由席勒提出,但游戏理论在西方却由来已久,第一个提出游戏理论的并不是席勒,游戏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席勒所赋予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经指出,游戏是人用来安抚神灵的活动。虽然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但第一个对游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的是近代哲学家康德。 一、康德、席勒的“游戏说”概观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初次把艺术与劳动明确区分开来:“艺术甚至也和手艺不同;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雇佣的艺术。我们把前者看作它好像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而后者却这样,即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很辛苦)而只是通过它的结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①这段话真可谓是集中、明确地体现了康德的“游戏一艺术观”。 康德的游戏理论的本质正在于对主体自由的弘扬,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张扬个性、自我解放的良好传统,希望能够在艺术领域中实现真正的主观自由。游戏中的主体,创造者或观赏者,都如同游戏中的游戏者一样,暂时忘记了现实的利害与利益,自由活动着。 康德之后,人们对游戏的理解大多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席勒正是康德主体游戏观的最为成功的继承者。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强调游戏的自由性。席勒眼中自由的游戏有两种:自然的游戏与审美的游戏。只有审美游戏才是“摆脱了任何目的的侄桔”完全自由的生命活动。因而,席勒会说:“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席勒的“游戏说”具有相当程度上形而上的意义。 二、胡伊青加的游戏观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仍然是在康德的主体游戏观的范畴之内进行论证的,但是胡伊青加在康德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将游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首先,胡伊青加是站在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游戏的。他试图将游戏概念融合到文化的概念中去。“处于最初的文明乃是被游戏出来的,它不是像婴儿从子宫脱离出来那样从游戏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产生出来并永远不脱离游戏。”③ 其次,胡伊青加给游戏以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他将游戏提升到了人的本质的角度。胡伊青加曾提到“我的目的不是要确定游戏在所有文化中的地位,而是要查明文化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游戏的特征。”④这充分证明,他所探求的并不是文化中的游戏因素,而是文化自身中的游戏因素。 同时,胡伊青加还注意到了游戏的严肃性:“我们习惯于把游戏和认真理解为绝对的对立,然而这种理解看来并未触到问题的实质。”⑤这种自由为游戏提供了类似宗教仪式的神圣性”。胡伊青加这一关于游戏的思想对伽达默尔的游戏观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最后,胡伊青加对游戏自身的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游戏指向游戏自身。胡伊青加意识到了游戏的重要地位,游戏再不是游戏者的游戏,而是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 三、伽达默尔“游戏观”述略 在现代西方美学界,对游戏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且较有影响的当属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伽达默尔。他努力将自己的游戏概念与康德、席勒的游戏概念加以明确的区分。在伽达

人教版生物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案: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 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地球上绚丽的花朵…… (二)新课讲解 【设疑】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 我们知道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是由400万年前的古猿进化来的,那么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几亿年前或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 【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引出人类关于生命起

源的几种假说 【课件展示】一、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神造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 2、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 3、宇生论:地球上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4、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强调】科学的推测要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资料1】原始地球表面环境 【思考】1、原始地球的环境是怎样的? 2、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差别? 3、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推测,原始地球有生命吗?为什么? 【分析】1、原始地球环境恶劣,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现在大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最大区别:有无氧气。 3、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资料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实验 【思考】1、米勒的实验装置各个部分模仿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分析】1、米勒的实验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环境和原始大气。 2、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资料3】其他星球的陨石撞击地球 【思考】1、人们发现陨石中含有什么?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