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

一、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

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更导致对机体的损害。机体易感性则包括种族和遗产多样性、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

三、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

药源性疾病按病因学可以分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和B型药物不良反应两种基本类型。

A型药物不良反应是由药物固有作用的增强和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由药物本身或其他代谢物所引起的,是一种药物在通常剂量下已知药理作用的表现。例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引起的心动过缓,抗凝血药引起的出血,苯二氮卓抗焦虑药引起的嗜睡等。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是能够预测的,呈剂量依赖性,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B型药物不良反应是与药物固有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主要是与人体的特异体质有关。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即属于此类B型反应的特点是难以预测的,用常规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与用药剂量无关,其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

而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可分为四类。A型不良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约占药源性疾病的80%,是由于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药动学的个体差异和机体靶器官的敏感性增高引起的;B型不良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异常性和机体的遗传、免疫异常性引起的;长期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时由于机体额适应性反跳现象引起的;后遗效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等。

四、药源性疾病的种类

(一)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非常广泛,可在不同程度上干扰神经元、神经胶质、神经纤维、神经终极和肌肉的功能,引起脑部损害、锥体外系综合征、恶性综合征、恶性高温、良性颅内高压、头痛、癫痫、脊椎损害、周围神经损害、神经-肌肉疾病、尿潴留等。

药源性脑部损害比如巴比妥类药物长期使用引起慢性蓄积中毒,一次大剂量应用可引起急性中毒。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导致呼吸抑制,久用可成瘾。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尤其在持续静滴2500万U/以上,特别是在肾功能不佳或老年人,可引起中毒性脑病。某些催眠药、安定药、精神兴奋药如地西泮(安定)、苯妥因钠、奋乃静、麻黄碱等长期服用也可能形成病态嗜好或习惯性,如突然停药可产生戒除综合征。肝素、双香豆素、华法林等抗凝剂使用时可

使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出血。泛影葡胺、胆影葡胺等造影剂导致脑血管损害。疫苗注射可引起脑炎性反应等等。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是指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锥体外系通路中的神经递质,打扰脑内多巴胺与胆碱能的平衡,造成机体运动的不协调,表现为肌肉颤动,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斜颈等锥体外系的症状。临床分四种类型:(一)诱发震颤麻痹综合征(巴金森氏综合征);(二)迟发性运动障碍;(三)静坐不能;(四)肌张力不全综合征。引发的药物有吩噻嗪类药物包括氯丙嗪、奋乃静、丙氯拉嗪,丁酰苯类药物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其他药如利血平、锂盐、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奥沙西泮等。

药源性恶性高温是各种麻醉药物(氟烷、甲氧氟烷、环丙烷)引起的严重的、有时甚至致命的反应。此病的易感性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当特异性素质个体接受不同类型麻醉药、肌肉松弛剂(琥珀胆碱、加拉碘铵)及其他药物时,出现持续高温、肌肉颤动、肌强直、肌红蛋白尿。

药源性颅内高压婴幼儿多见,成年人少见,多为良性,及时停药后缓解。常见的致病药物有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A、维甲酸,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甲状腺素、其他药物呋喃妥因,氧化亚氮等治疗后出现良性颅内高压的报道。

药源性头痛伴有面部潮红、头晕、恶心、走路不稳等,常见的致病药物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头孢菌素、麦角胺、吲哚美辛、甲硝唑等

药源性癫痫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癫痫发作,较常见于精神药物(氯丙嗪、氯氮平、丙咪嗪)、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奎若酮类、抗结核药物)、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麻醉药(氯胺酮)、呼吸系统药物(喷托维林、氨茶碱)、抗心律失常药(维拉帕米、美西律、阿普林定)、消化系统用药(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癌药(甲氨喋呤、长春新碱)等。

药源性精神障碍是患者应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不能自控的精神症状、意识或行为异常,甚至精神错乱,停药后可以恢复。抗菌药物中氟奎若酮类引起药源性精神障碍居首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β-内酰胺类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泰能也可能引起精神障碍。循环系统药物洋地黄在

老年患者中出现谵妄的发生率较高,治疗心律失常的奎尼丁和其他药物能引起谵妄状态,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可有激动、精神错乱、焦虑、抑郁及迟钝,利血平、胍乙啶引起抑郁,胺碘酮治疗量可引起反应迟钝、恐惧、幻听等。消化系统药应用雷尼替丁、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可致药源性精神障碍。解热镇痛抗炎药吗啡、哌替啶、阿司匹林在治疗量下诱发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应用非那西丁的患者中约30%可致激惹、抑郁和轻微幻觉。非甾体抗炎药亦可引起思维障碍、抑郁和幻觉,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中毒性精神障碍,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了发生严重的器质综合症,泼尼松有关的精神障碍最明显是伴躁狂发作或抑郁综合症的情感障碍和伴幻觉与妄想症,脑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E都可致药源性精神障碍。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可引起焦虑,常规剂量苯丙胺可引起欣快和感觉过敏,常规剂量苯甲吗啉可致过度兴奋、大剂量成瘾者发生妄想性精神病,氨茶碱和有关化合物引起头晕、焦虑情绪、精神不安,失眠、抑郁。敏感者应用麻黄碱可引起失眠及抑郁。吡喹酮、硝硫氰胺可诱发精神失常。

(二)药物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药物几乎可以引起每一种心血管功能失常,较常见的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新机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缺血、高血压、低血压、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等,严重的反应(如心室纤颤、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可以危及人生命,对于原有心血管功能异常的病人更容易发生病变。

致药源性心衰的药物:(1)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心力衰竭发生率相对较低,多发生在原有心脏病的患者、既可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亦可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如胺碘酮、丙吡胺、普罗帕酮(2)强心药。洋地黄类中毒可致心衰。强心苷用药不当,易引起中毒。(3)降血压药。利血平大剂量注射时可发生低血压及休克,诱发心力衰竭或使心衰加重。多次重复应用降压嗪可能引起水钠潴留、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过量可发生低血压休克。胍乙啶有时可引起心动过缓及心排出量减少,并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应用哌唑嗪后突然撤药,可显现原有心衰而致病情恶化。长期口服卡托普利时也不可骤然停药,否则可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大量复活,外周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加超过心脏代偿能力而诱发心衰。(4)拟肾上腺素药。多巴胺(儿茶酚乙胺)等大剂量或长期

应用时,可致心肌灶状坏死、炎性渗出甚至心包脏层出血,从而导致急性左心衰竭,与茶碱合用更易。(5)抗精神失常药物。长期应用氯丙嗪(冬眠灵)、锂盐治疗的精神病人,偶尔出现右心衰竭,患者早期常出现各种可逆性心律失常;甲丙氨酯过量服用中毒亦可因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衰。(6)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治疗剂量即可使原有心力衰竭加重。(7)抗肿瘤药.部分抗肿瘤药物可诱发心肌损害,严重时临床多以心衰为主要表现。阿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红比霉素)、环磷酰胺(环磷氮芥,CTX)等可致心衰。

药源性心律失常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有: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心室扑动或颤动、室性早博、室上性心律失常等。致药源性心律失常药物:(1)抗心律失常药。(2)抗病原体药。抗病毒药金刚烷胺过量可致扭转型室速;红霉素可引起长Q-T间期综合征和扭转型室速;口服头孢拉定易引起室性早博等。(3)抗抑郁药吩噻嗪、三环类抗抑郁药引起Q-T间期延长和扭转型室速报道多见;麦普替林过量易致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4)皮质激素类。(5)钙通道阻滞剂易致多种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维拉帕米较易引起传导阻滞;地尔硫卓导致窦性停博等。(6)其他药物。抗组胺药特非那定、阿司米唑可引起心律失常;蛇腹抗酸酶等也可致心律失常。

药源性高血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压进一步升高或出现反跳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引起药源性高血压药物有交感神经兴奋药、抗抑郁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等。

药源性低血压,应用药物后引起血压下降(低于12/8kPa),并伴有头晕、乏力、嗜睡、精神不振、眩晕甚至出现晕厥等临床症状,称为药源性低血压。致药源性低血压的药物:(1)血管扩张药(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硝普钠等。(2)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抑制药(溴丙胺太林、利血平、甲基多巴、可乐定等)。(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4)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头孢菌素等)。

药源性血栓栓塞疾病,血栓栓塞疾病(TED)多由于药物的化学刺激或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TED以静脉栓塞最常见,死亡率为1%-2%。深部静脉血栓(DVT)常见下肢和骨盆静脉;肺循环中静脉血栓破裂沉积可致肺栓塞;动脉血栓(下肢、

脑)。引起药源性血栓栓塞疾病的药物:口服避孕药复方制剂、肝素、静脉注射四环素类、红霉素、青霉素、两性霉素、丝裂霉素等。

(三)药物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肺不仅是一个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而且也是一个代谢器官。由于全身的静脉血都要流经肺,所以肺容易受到许多药物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副作用,继发作用、过敏反应或毒性作用,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药源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血管疾病、支气管及下气道疾病、肺实质病变、胸膜间隙疾病、以及呼吸肌和呼吸中枢功能紊乱等。

雌激素、曲吡那敏(去敏灵)、西米替丁可引起肺血栓,抗肿瘤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肺部继发性炎症。异烟肼、苯妥英钠、肼屈嗪、普鲁卡因胺、利血平、甲基多巴、氯丙嗪、保泰松、青霉素类、美沙酮等可引起红斑狼疮综合征。可待因、美沙酮、镇痛新、保泰松、阿斯匹林、苯丙胺、普萘洛尔、副醛、右旋糖酐、甲氨喋呤、氮芥、氢氯噻嗪等可引起肺水肿。巴比妥类、氯丙嗪、地西泮、硝西泮、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等用量过大可引起呼吸抑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应起呼吸麻痹,多粘菌素、杆菌肽也可引起呼吸抑制。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磺胺类、局麻药、维生素K、抗血清、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氨基比林、普萘洛尔等可引起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呋喃妥因、呋喃唑酮、青霉素类、丙咪嗪、对氨基水杨酸钠、氢氯噻嗪、氯磺丙脲、甲氨喋呤、硫唑嘌呤、磺胺类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博莱霉素、白消安、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瘤可宁、甲基苄肼、硫唑嘌呤、丝裂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类可引起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可引起同类疾病的药物还有普鲁卡因胺、磺胺类、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苯妥英钠、美沙酮、氯磺丙脲、肼屈嗪等。琥珀胆碱、左旋多巴、硫必利等引起神经肌肉功能紊乱。

(四)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药源性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发病率占所有药源性疾病的

20%-40%。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累及器官包括食道、胃、肠道、肝脏、胆囊、胰腺、腹膜等,分为药源性胃肠道疾病和药源性肝胆疾病。药物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有食道反应、食道溃疡和狭窄、恶心呕吐、胃排空异常、消化性溃疡、小肠运动功能障碍、小肠溃疡、出血和感染、吸收不良、假膜性肠炎、坏死性结肠炎、

腹泻、便秘、直肠炎、胰腺炎;药源性肝胆疾病有急性剂量依赖性肝损害、急性非剂量依赖性药肝、肝脏的急性脂肪浸润、Reye氏综合征、胆汁郁积性肝炎、肝脏的肉芽肿浸润、活动性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磷脂和酒精肝炎样肝硬化、肝肿瘤等。

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利福平等常引起药源性食管疾病多西环素的损害频率最高。NSAIDs如阿斯匹林等也常引起药源性食管疾病。氯化钾、硫酸亚铁、普萘洛尔、泼尼松等也可引起药源性食管疾病。抗肿瘤药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大剂量顺铂几乎达100%,环磷酰胺、甲氨蝶呤60%-90%,但长春新碱小于10%,一些抗生素、麻醉药及洋地黄类药也常致恶心、呕吐。NSAID、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抗生素和抗凝剂等药物直接或间接损伤消化道粘膜,引起粘膜糜烂、溃疡或血管破裂导致呕血与便血。氟尿嘧啶、紫杉烷类、喜树碱、羟基脲、甲氨蝶呤等引起化疗相关性腹泻。抗菌药物常见如林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可引起假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结肠炎。药物对肠道内环境的改变等可致药源性便秘,常见药物有止痛剂、麻醉剂、抗胆碱能药、抗肿瘤药、含阳离子制剂(铋剂、硫酸钡、硫糖铝)等。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生物转化和代谢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成了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众矢之的。解热镇痛药 (醋氨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直接导致肝细胞毒性和药物代谢物的肝毒性致肝细胞坏死,青霉素类也可致肝细胞坏死。异烟肼、保泰松等引起急性肝炎型损害,甲氨蝶呤、丙硫氧嘧啶等多引起慢性肝炎型损害。门冬酰胺酶、乙醇、四环素等药物引起脂肪肝。氯霉素、氯丙嗪、利福平及类固醇类药物导致胆汁淤滞。胺碘酮引起肝磷脂蓄积症。口服避孕药物影响凝血机制造成肝静脉血栓。苯妥英、青霉素、柳氮磺吡啶、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过敏导致肉芽肿。长期服用雄激素和雌激素可引起肝腺瘤,等等。目前为止,可造成肝脏不同程度损害的药物多达900多种,几乎遍及各类药物,其中许多抗生素、抗结核药、抗真菌药、降血脂药及中药等对肝脏的毒性较大。

(五)药物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形式为肾脏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导致的泌尿系统疾病有肾功能障碍、急性肾功

能障碍、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结晶体肾病、肾结石与钙化性肾病、肾乳头坏死与慢性间质性肾炎、血尿、尿失禁等。

药源性肾损害的病理类型包括(1)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基底膜断裂及肾间质水肿,重者病变可延及远端肾小管,甚至累及肾小球。(2)急性间质性肾炎,病理改变包括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3)肾小球病变。(4)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组织病变主要为间质灶状纤维化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管灶状萎缩。

致病药物有抗生素及磺胺类:⑴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以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毒性作用最强。⑵青霉素类: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诱发肾脏损害。⑶头孢霉素类:以第一代头孢霉素最明显。⑷多黏菌素⑸四环素族:增加蛋白分解加重氮质血症。

⑹两性霉素B。⑺万古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注意。 2、非甾体类抗炎药物:⑴包括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布洛芬、保泰松、萘普生(甲氧萘丙酸)、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喜乐宝等。⑵X线造影剂:主要为含碘造影剂。⑶抗肿瘤药物:包括顺铂、氨甲蝶呤、链氨霉素、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氯乙环、己硝脲)。⑷利尿剂:包括渗透性利尿剂及呋塞米。⑸中草药、:主要有马兜铃、木通、防己、厚朴、细辛、益母草等。⑹其他药物:如青霉胺卡托普利避孕药、环孢素、肾上腺素等。

(六)药物引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药物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是指患者在治疗内分泌疾病或治疗其他疾病时,因为用药所引起的内分泌功能障碍。许多药物对内分泌腺体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产生干扰,影响其功能,产生药源性内分泌疾病。

药源性内分泌疾病包括药源性高血糖症、低血糖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女性男性化、溢乳、性功能紊乱等。

导致药源性高血糖症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等,均可引起糖耐量异常而致高血糖症。利尿药如噻嗪类、氯噻铜、呋塞米、利尿酸等,能降低胰岛细胞的

cAMP水平,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并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影响糖的利用,导致高血糖症。甲状腺素能增加葡萄糖的吸收,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而致血糖升高。沙丁胺醇常用来治疗哮喘及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有时该药可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多发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大多数β受体阻滞药:可引起糖耐量异常,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引起显性高血糖症。氟喹诺酮类可影响体内的血糖水平。

导致药源性低血糖症药物有胰岛素类药物,主要原因是应用过量。磺酰脲类药包括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甲磺吡脲、毗磺环已脲和格列本脲等。这些药物由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其中格列本脲完全以未代谢形式由肾脏排出体外。应用此类药物时,若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药物在体内蓄积,促进低血糖症的发生。磺酰脲类药物所致低血糖症状发生较慢,一般常在用药后1周之内的头几天。水杨酸类药与磺酰脲类药合用时,更易发生低血糖。双胍类药物很少发生严重低血糖,但可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普奈洛尔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并能延长或加强胰岛素的作用

碘化钾补碘后,在过多的TSH作用下,甲状腺素合成过多而致甲亢。服用过多甲状腺激素、长期服用含碘药物如胺碘酮(乙胺碘呋酮)的患者易诱发甲亢,锂剂出现反弹性甲亢。碳酸锂、对氨基水杨酸、硫脲类药、磺胺类药、保泰松、胺碘酮、干扰素-α这些药物可致原发性获得性药源性甲减,过多的碘剂,亦可导致获得性药源性甲减多巴胺易导致垂体功能异常而致继发性药源性甲减。接受干扰素-α(IFN-α)、白细胞介素-2(IL-2)或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可发生无痛性甲状腺炎。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如烷化剂(白消安)和氟尿嘧啶等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利福平作为强酶诱导剂,它能促进皮质醇代谢,使皮质醇的半衰期缩短。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可使血皮质醇的半衰期缩短,长期使用亦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甲状腺制剂用量过大,可增加机体代谢率,使机体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需要量相应增加,导致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可能引起性激素分泌紊乱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酮康唑和达那唑等。

(七)药物引起的血液病

药物诱发的血液病比较常见,其发生率约占全部药源性疾病的10%。导致各种血液病的药物各有不同,有的药物可致多种血液病。某些药源性血液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药源性血液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贫血、白血病、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紫癜、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可致再障的药物,氯霉素是引起再障的最常见的药物。国内外资料表明,在药物引起的再障中,由氯霉素引起者占52%一61%。解热镇痛药如羟布宗、吲哚美辛等也是诱发再障的重要药物,其他如安乃近、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也可引起再障。抗肿瘤药如氮芥、环磷酰胺、白消安、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阿霉素、羟基脲等。抗风湿药如金盐、青霉胺;抗疟药如氯喹、甲氟喹、米帕林;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米酮、三甲双酮、乙琥胺;tO甲状腺药如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甲巯咪唑;磺胺类药如磺胺、磺胺异嚼唑、复方磺胺甲嚼唑;抗糖尿病药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安定药如甲丙氨酯;氯丙嗪、异烟肼等都可引起再障。

可致药源性溶血性贫血的药物较常见的有伯氨喹、阿司匹林、砜类、甲基多巴、左旋多巴、苯妥英、非那西丁、氯丙嗪、青霉素、羧苄西林、奎宁、奎尼丁、保泰松、胰岛素、磺胺类药等。

可致药源性粒细胞缺乏症的药物,安定药、吩噻嗪类药物是粒细胞缺乏症最常见的原因,其中以氯丙嗪最多见。抗风湿药如保泰松、吲哚美辛也是常见的致病药物。其他致病药物还有甲巯咪唑、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磺胺类药、氯霉素等。

可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的药物致病药物有阿司匹林、水杨酸、保泰松、吲哚美辛、呋塞米、氯霉素、苯妥英、利福平、肝素、异烟肼、奎尼丁、抗癌药、磺胺类药等。

(八)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药物的变态反应是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的一种免疫反应。

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组织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IgE抗体结合后释放的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导致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引起Ⅰ型变态反应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局麻药、含碘化合物等。其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首位。

Ⅱ型(细胞毒型)变态反应:药物与体内IgG、 IgM或 IgA抗体结合后,再与细胞膜蛋白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补体作用下细胞溶解。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有保泰松、甲磺丁脲、甲硝唑等,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利福平、奎尼丁等。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药物与体内IgG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损伤内皮细胞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皮疹、支气管哮喘等。引起Ⅲ型变态反应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抗甲状腺药等。

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药物与蛋白质形成抗原免疫复合物致敏T淋巴细胞,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产生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炎。引起Ⅳ型变态反应的药物有抗组胺药膏、外用抗生素、抗霉菌药等。

药热:是全身性过敏反应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5%。引起药热的药物有青霉素、抗组胺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异烟肼、奎尼丁、磺胺类等。

药疹:各种药源性皮疹也属于全身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各种皮疹、荨麻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常伴有多种全身症状,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蛋白尿、哮喘、粒细胞减少等。

引起中毒性红斑的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保泰松、利尿剂等;

引起荨麻疹的药物:青霉素、阿司匹林、右旋糖酐、X线造影剂等;

引起固定性皮疹的药物:磺胺类、巴比妥、四环素、酚酞等;

引起多发型红斑的药物:青霉素、磺胺类、巴比妥类、保泰松等;

引起光敏性皮疹的药物:四环素、吩噻嗪类、胺碘酮等;

引起结节性红斑的药物:磺胺类、口服避孕药;

引起紫癜的药物:奎尼丁、利尿剂、奎宁等;

引起剥脱性皮炎的药物:保泰松、异烟肼、卡马西平等。

(九)药物的致突变、致癌作用和生殖毒性

致突变作用: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这种变化的遗传信息或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繁殖过程中能够传递给子代细胞,使其具有新的遗传特性。药物的致突变作用就是药物对机体的遗传物质造成了损害。

致癌作用:致癌物诱发肿瘤的作用。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又称为癌。在致癌作用概念中的“癌”,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肿瘤诊断的可靠依据是病理组织学的检查。

生殖毒性:指外来物质对雌性和雄性生殖系统,包括排卵、生精,从生殖细胞分化到整个细胞发育,也包括对胚胎细胞发育所致的损害,引起生化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影响繁殖能力,甚至累及后代。

有突变作用的药物包括:(1)细胞生长抑制药物:促性腺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甲氨蝶呤、顺铂等。(3)抗生素:阿霉素、柔红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4)精神病治疗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5)抗惊厥药物:苯妥英、乙琥胺、苯巴比妥等(6)免疫抑制剂:巯嘌呤、泼尼松龙、马兜铃等(7)口服避孕药:炔诺孕酮、己烯雌酚、雌二醇等(8)社会违禁药物:大麻、海洛因、麦角二乙胺等。

致癌药物包括:(1)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阿霉素、阿糖胞苷等(2)激素类。(3)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等。(4)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等(5)其他:复方磺胺甲噁唑、氯丙嗪、四环素、呋喃西林等。

致生殖毒性药物包括(1)抗肿瘤药物。(2)激素类。(3)免疫抑制剂。(5)抗癫痫药物。(3)抗生素等。

化合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他们三者既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三者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互交错的关系。现在一般认为,凡是致癌剂几乎都是致突变剂,大多数的致突变剂是致癌剂。有些化合物既有致突变性,又有致畸性;有些化合物既能致畸又能致癌、有些化合物同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如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同时具备三种特性。

五、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主要参考病史、用药史(用药时间与发展时间的关系)、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检查及生化学检查等。

药源性疾病的处理原则,一是停药,二是对症处理。对怀疑出现的病症是由药物所引起而又不能确定为何种药物时,如果病情允许的话,首先是停止使用所有的药物。这样做不但可及时终止药物继续损害机体,而且有助于诊断。停药后,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常可提示疾病为药源性,此后根据病情采取治疗对策。由于药源性疾病多有自限性特点,停药后无需特殊处理,待药物自体内消除后就可以完全缓解,多无后遗症,症状严重时须进行对症治疗。如果致病药物很明确,可选用特异性拮抗剂。若是药物变态反应,应将致病药物告知病人防止日后再度使用,患者本人也应牢记自己的药物过敏史,以便在今后看病时主动告知医生。

六、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一是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药物不仅能治疗疾病,也会有不良反应发生,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二是做到合理用药。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慎重选择药物,药物质量及适当的用药途径,并排除禁忌症。需联合用药时,目的性要明确,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加强用药监测。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仔细观察临床药效和治疗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使药物治疗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对治疗指数窄、毒性强的药物,如强心苷、氨茶碱、环孢素等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并作出适当的处理。四是加强药物安全监督。新药研制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毒理学研究。对新药进行严格的临床前药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进行安全性监督,同时要加强医院等用药单位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要用药物管理政策和制度来保证药物的社会安全性评价。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 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病因学分类 1. A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A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缺乏、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特点为发生(20%~30%)虽低于A型反应,但病死率

药源性疾病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的异常病状。 近年来,药源性疾病逐日增多,各种化学药品的副作用在经历时间的检验之后,暴露无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以简单、方便、安全称著的中医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中药剂型已从传统的汤剂、丸剂、膏剂、粉剂等,发展到针剂、粉针剂等制剂;从口服药扩大到了肌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介入等给药方式。同样,中药在医疗领域的运用也逐渐扩展,中药药源性疾病也出现了增长势头,并已经有多种药物因致患者死亡而遭禁用。对此,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无论天然药物还是化学药物均有其自身的特性,而药物的这种特性对人这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机体必然会有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向好的方向转化还是向坏的方向转化,并不仅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特性[1]。 2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成因 2.1对中草药物辨认不清:中药药品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相当差异。例如:将关木通当作川木通、白木通用而引发的1993年比利时中草药肾病案[2],这就是是木通的科属不同造成的,关木通为马兜科植物,主要含有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实验证明人体静脉给药量大于lmg/kg可导致。肾损害,

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有肾毒性。而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唐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藤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再如:名为五加皮者,又有香加皮和五加皮之分,前者为萝蘼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辛、苦、温而有毒,后者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的干燥根皮,辛、苦、温而无毒;若不明究里混用,则必引起中毒反应。再有将外形相似的药物混用,如将有毒之山慈菇当作红慈菇用[3]。 2.2对中草药药性把握不当:中药药性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不同的因素发生不同的改变。 2.2.1药物经过炮制加工可引起药性功效的改变。如:大黄生用攻下力强,酒制后则长于活血化瘀,炒炭后又偏重于止血;地黄生品性凉,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炮制后其性由凉转温,清热凉血之功消失,其功以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主。 2.2.2药物在使用不同剂量时,有也不同的作用。如:麦芽学用以治疗饮食积滞,但如大量生用则可产生回乳之功;黄连苦寒清热解毒,量大可致腹泻,但若少量运用却有健胃之功。 2.2.3不同的剂型改变,也可使药物的作用和主治发生改变。如:理中汤汤剂内服作用快而猛,用于病情重而急者;反之,若病情轻而缓,不求急效者,则可改汤为丸。再如枳实或青皮煎水1:1服无升压之功,但改成注射针剂,则出现了强大的升压作用。 2.2.4不同煎煮方法也会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影响,如:乌头、附

药源性疾病临床诊断分类治疗方法

药源性疾病临床诊断分类治疗方法 药源性疾病临床诊断分类治疗方法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这种不良反应发生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反应程度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者器官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害时,就称药源性疾病。 1 简介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s,DID),是指药物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并能导致机体某一个或几个器官、某一处或几处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不良反应,既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或错用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 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一些,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但若不能及早发现,耽误了治疗和抢救,则可能引起不可逆性损害,甚至终身致残及至死亡等,造成难以设想的恶果。随着新药品种的增多新型中药制剂的涌现,非处方药物(OTC)的执

行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药源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 历史 药源性疾病与不合理用药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的病人中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国家卫生部报道,中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从历史上看,20世纪初期至21世纪初来所发生的惊人药害事件就有17起,至少死亡2万余人,还有上万人致残: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巴西等国家有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结果约1万人患了白内障。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例子也相当多,仅美国一年就有近2000人死于此病。 20世纪50年代末,一种降胆固醇药三苯乙醇上市不久,结果导致美国约1000人患白内障。 20世纪50年代,欧洲报告了2000名肾脏病人是服用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所致,有几百人死于肾功能衰竭。非那西丁对人体的危害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还较严重,至21世纪初仍有类似情况发生。 20世纪50至60年代,一种药叫沙利度安,商品名“反应停”,给孕妇治疗妊娠反应,结果产生了近万名严重畸形

药源性疾病事件

1、醋酸铊中毒事件:治疗头癣引起铊中毒,近半数用药者中毒,死亡万余人。 2、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退热、止痛,粒细胞缺乏,死亡大于2082人。 3、乙烯雌酚:保胎,阴道癌(女儿),大于300人。 4、二硝基酚致眼及骨髓损害:减肥,白内障,万人失明。 5、磺胺酏剂:二甘醇做溶剂,肝肾损害,358人中毒,107人死亡。 6、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止痛退热,肾损害大于2000人,死亡大于500人。 7、三苯乙醇:高脂血症,大于一千人患白内障 8、苯恶唑啉:减肥,70%用药者患肺A高压。 9、异丙肾气雾剂:严重心律失常,死亡大于3500人。 10、氯碘喹啉:肠炎,骨髓变性、失明,中毒大于7856人,死亡5% 11、心得宁事件:抗心律失常眼-皮肤-黏膜综合征大于2257人。 12、替马沙星事件:1992年上市,截止到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DIC、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发生率相当于其他喹啉类药物的4倍。该药品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3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 13、拜斯亭事件(西立伐他汀) 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全世界80多个国家超过600万患者使用该药,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 2001年拜耳公司主动撤出拜斯亭。 14、2006年欣费事件 安徽华源药业擅自降低药品消毒时间和温度,导致不合格“欣弗”流入市场,致多人伤亡。 15、齐二药事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5种含假药成份的药品流入市场,这些假药是用有毒化工原料“二甘醇”冒充药用辅料“丙二醇”制成,在临床使用中连续发生致人死亡事件 16、蝮蛇抗拴酶致出血 17、环丙沙星致双手剥夺性皮炎,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致过敏性紫癜。

2020华医网2类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与防治 1、急性肾衰,出现突发的或间歇的无尿、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B超或影像学的异常, 应该诊断为()。 C、肾后性的尿路梗阻 2、锂相关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尿浓缩功能受损 3、肾小球损害临床较少见,其发病机制是()。 C、免疫机制 4、急性肾小管坏死通过及时的治疗,肾小管滤过功能可在()左右恢复。 A、三个月 B、半年 D、两年 5、肾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描述错误的是()。 B、由于肾髓质组织的耗氧量小,对缺血缺氧不敏感,不容易引起缺血性的肾脏损伤 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多种酶和有机溶质,参与药物吸收、代谢,药物及药物的代谢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聚集起作用会对肾脏造成毒性 2、药源性肾损害的防治原则错误的是()。 D、为所有患者要制订统一的用药方案 3、急性间质性肾炎无感染征象者,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无效后应该加用()。 B、环磷酰胺 4、马兜铃酸肾病临床常见于()。 B、中年女性 C、老年男性 D、老年女性

药源性肝脏疾病与防治 1、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 A、4周以内 2、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 B、低热量、高蛋白和低脂 D、高热量、高蛋白和低脂 3、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 B、在原来的药物停用后,肝损害减轻 4、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A、血清转氨酶增高 5、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 A、主要表现有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增加和瘙痒 1、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 C、经济条件和文化程 2、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 C、熊去氧胆酸 3、在我国临床上,急性肝损伤的定义是() B、第一次发病,肝功能异常持续半年以内 5、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B、肝脏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治疗等效:是指几个药物制剂以同样的给药方案给予同一个体,产生本质上相同的治疗效应或毒性。药物的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介、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简答〈1〉影响口服药物从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1)药物方面(2)机体方面1)胃肠内PH 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3)胃肠内容物 4)首关效应〈2〉有哪些药物能影响左旋多巴的疗效:1维生素B6 2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和异卡波肼3抗议精神病药和利血平。〈3〉简述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1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心脏负荷2限制钠盐的摄入3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的应用4利尿药的应用5ACEI的应用6强心苷类药物7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的应用。〈4〉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有哪些:1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2抑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3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4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5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呋喃唑酮〈5〉简述普萘洛尔降压机制:1降低心输出量2减少肾素分泌3阻断突触前膜受取消正反馈4中枢降压作用5阻断中枢B受作用。〈6〉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应用:1按制源分类:动物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生物合成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按时间长短分类: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胰岛素混合型。临床应用:1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型2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I型、经度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无效或伴有合并感染、手术、妊娠或并发酮症酸中毒3II型糖尿病患者晚期有慢性并发症。〈7〉简述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8〉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指征:1病原菌类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型感染3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严重感染4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5联合用药使

药物代谢动力学考研及期末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biomarker biomarker 生物标志物:是指那些可以表征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指标。它常常是一些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相关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因为它们一方面可以作为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志,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药物药效的评价指标。 与药物作用密切相关的,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筛选,并经过严格验证的biomarker才能够发展成为替代终指标。 2.loading dose 负荷剂量(Loading Dose):首次给药即可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剂量称为负荷剂量。 3.EMs and PMs EMs 和PMs :是指强代谢型和弱代谢型。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间某一P450酶的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可以将个体代谢速度分为强代谢型EM或者弱代谢型PM。强代谢型EMs代谢某种药物的酶的活性较强,代谢半衰期较短。弱代谢型PMs代谢同种药物的酶活性较弱,因此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会导致药物的药理作用甚至毒性反应作用时间延长,多剂量给药时易产生蓄积效应。 4.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群体药物动力学:是将药物动力学理论与统计模型结合起来而提出的一种药动学理论。群体药物动力学可以将病人的个体特征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联系起来,并作为病人临床个体化给药的依据。 5. bio waiver bio waiver 生物豁免:生物豁免即免除仿制药品的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是针对速释固体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等)的仿制和剂型改革(如片剂改胶囊等)采用体外研究(如溶出度测试) 代替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的一种方法。 简答: 1.PK-PD模型的分类。 ①direct link vs indirect link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②direct response vs indirect response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③hard link vs soft link 硬链接和软连接 ④time invariant vs time variant 时间非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①direct link vs indirect link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血药浓度与作用部位可以迅速达到动态平衡,无滞后现象。 间接连接:作用部位浓度滞后于血药浓度变化,效应室连接血药浓度和作用部位。滞后曲线。 转运导致滞后:药物从血浆转运到作用部位需要一定的时间。 机制导致滞后 代谢转化过程导致滞后:有些药物要经过代谢转化以后才出现活性代谢产物。 ②direct response vs indirect response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如果药物的作用部位直接取决于其在作用部位的浓度。 间接作用:它们常常通过影响体内某些内源性的物质如酶的诱导和抑制而发挥疗效。此时药物的作用变化明显滞后于血药浓度的变化,常常表现为逆时针滞后现象,属于这类药物的PK/PD研究常需借助于间接作用模型。

常见药源性疾病

常见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那么常见药源性疾病有什么呢?下面和店铺一起看看吧! 常见药源性疾病: ( 1 )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 ①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卡因、双异丙毗胺、美西律(慢心律)及苯妥英钠等。 ② 其他药物:血管扩张药(如普尼拉明、利多氟嚓、非诺地尔、节普地尔等)、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嗓、甲硫达嚓、硫利达嗓、马普替林、多塞平、阿米替林)、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吠喃苯胺酸、阿托品、氯唆、卡马西平、水合氯醛、拟交感胺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素等)、日受体阻断剂、西米替丁、左旋多巴、地塞米松、强的松、利尿剂、氟烷、头抱唾吩钠、环磷酞胺、阿霉素及长春新碱等。 ( 2 )引起心功能抑制的药物包括日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拟交感胺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美西律、洋地黄、金刚烷胺、氟苯丙胺、氯喳以及含构椽酸盐的药物。 ( 3 )引起心肌病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乙醇、依米丁(吐根碱)、拟交感胺药、锉盐、磺胺和苯苟二酮等。 ( 4 )引起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叫噪美辛(消炎痛)、脑垂体后叶素、二甲麦角新碱、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地尔硫覃、维拉帕米、普蔡洛尔、双嗜达莫(潘生丁)、脱屈嗦、米诺地尔(长压定)、呱哇嚓、二氮嚓、酚妥拉明、婴粟碱、乳酸普尼拉明、硝普钠、乙胺香豆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肾上腺素、麻黄素、苯丙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长春新碱、避孕药、甲状腺素等。( 5 )引起心包炎的药物二甲麦角新碱可引起心包炎。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以下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及其解释: 1. 肝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肝毒性药物包括一些非甾体抗炎药、乙醇、抗生素等。肝毒性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会释放出有害的代谢产物,损害肝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肝炎、肝坏死等疾病。 2. 肾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肾毒性药物主要包括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降低肾脏功能,引发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3. 心血管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或节律,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引起不良反应。 4. 中毒性肺病: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肺部的中毒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性疾病等。常见的中毒性肺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5. 过敏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也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

药物有青霉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导致骨髓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受损,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常见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7.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总结起来,药源性疾病就是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药物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肝毒性、肾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中毒性肺病、过敏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同时关注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源性血液病

药源性血液病 药源性血液病(一) 来源:药源性疾病信息网 药物所致血液学反应常见,约占药物不良反应(ADR)总数的10%。比例虽不高,但病情多严重,死亡率可高达32.5%,占药物引起相关死亡的40%。 1 药源性血液病(DHD)的类型 1.1 预期性反应 药物血液浓度过高或用药总量过大,对任何人均可引起剂量相关性反应,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70%~80%,如治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药物血液浓度过高可由用药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出障碍所至。少数药物在常规有效剂量下,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某些反应。 1.2 非预期性反应 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仅发生在少数敏感个体上.约占ADR总数的20%~30%。又分为: 1.2.1 超敏感性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剂量无关。由于既往已被该药致敏,再次用药,即使极小剂量如皮试剂量)也可诱发不良反应。其实质为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1.2.2 遗传药理学反应指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代谢异常,通过特定药物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此型常与已知的药理作用有关.开始给药后即可发病。如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引起的药源性氧化溶血反应。 1.2.3 特应性ADR 是指一些与药理作用无关且不可预测的ADR,这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如类风湿因子阳性的女患者和同种白细胞B27抗原(HLA-B27)表现型患者服用左旋咪唑后,极易引起粒细胞缺乏。 药物分布与代谢每个药物在体内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有选择性分布的倾向。同一剂量的药物在不同组织中浓度不同。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易在骨髓中达到中毒水平,从而引起粒细胞减少,如H2受体拮抗

剂。另一些药物(如氯霉素),化学物质(如苯)在骨髓中的含量约为肝脏和其他组织的20倍。骨髓也是一个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重要的单胺氧化酶代谢器官。如骨髓中此类酶系统有先天或获得性异常,则毒物在骨髓内的转化减少,蓄积增加,对处于不断增殖分裂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形成毒性作用,引起血细胞减少。 2 药源性血液病的一般规律与特征 2.1 给药时间及剂量 依据不良反应的类型不同,各种剂量与疗程均可引起DHD。给药时间与DHD发作时间不定,药源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一些溶血性贫血,常于给药后立即或数日后发病:而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AA)常于用药后数周或数月发病,潜伏期很少超过半年。药源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 HA)起病隐匿,常于给药后数月甚至数年(平均18个月)才发病。 2.1.1 短期给药如超敏感型DHD。遗传药理学反应和特应性患者,首程治疗超过7日即可发生超敏感型DHD。 2.1.2 长期给药如保泰松诱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2.1.3 大剂量给药大剂量(>1000万U?d-1)青霉素静脉滴注>7d,易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许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大剂量长疗程后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症。 2.2 给药途径 除常规口服、注射途径外,通过皮肤涂抹吸收,胸、腹膜腔内注射,直肠或阴道内给药,经由乳汁、胎盘进入婴儿体内,甚至眼、鼻、咽喉局部给药均可能诱发DHD。有报道氯霉素滴眼液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2.3 DHD的反应特点 2.3.1 一种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不同类型的 DHD,见表1。 2.3.2 交叉反应性指患者对某种药物发生变应性反应,同时可对其他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种或多种药物也发生类似的变应性反应。引发致敏的第1种药物称为原发性变应原(primary allergen),结构类似的其他药物称为继发性变应原(secondary allergen)。如青霉素诱发的粒细

?西医的尴尬和困惑——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急剧增长

西医的尴尬和困惑——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急剧增长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病因,如果病因认识错了,其治疗方法肯定也是错的。西医就是这样一个不仅病因认识错误,而且治疗方法错误的医学,它给病人带来的副作用往往是很大的。 一、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触目惊心 全世界有l/3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西药毒副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统计报道,在临床发病率中,大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大约21%属于感染性疾病,大约16%属于医源性疾病(由于误诊和医疗事故引起的)。 ■据统计80%的西药对染色体有诱变作用。西药不仅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而且可诱发或加重与老化有关的各种疾病,促进人体老化。西药不良反应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远比伪劣药品的危害严重的多。 ■日本一病理学家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大约50%的死者,其死亡原因与西药毒副作用有关。 ■在美国,西药药源性疾病已成为主要疾病之一,是列在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的第五大疾病。哈佛学者研究表明,每年因为治疗错误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5.7万,比起因车祸、纵火、他杀加起来死亡的总数还多。 ■抗生素可以说是西药中最大的品种,人们一有病首先就想到它,把抗生素看成是“万能药”。但是,就是这种所谓“万能药”,也出现很大问题,单说我国现有的2000万耳聋者中,有近80%是与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有关。 ■西安的观察表明,在1590例住院癌症患者中,没用或仅用过一种抗生素者,其感染发生率为9.25%。而用过2种以上抗生素者为36.12%,是前者的4倍,也就是说抗生素用得越多,感染发生率越高。 ■至少有2/3的化验单都是不必要的。一项调查显示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查仅在1%的诊断中有用。 ■约每10次X光检查中只有一次才是必要的。医生阅读胸片的错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概述 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这一类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险性较低。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这类疾病较难预防,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常可导致病人死亡。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周期、病理状况等。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不当有关,如过量长期用药、不恰当使用药品、多种药品的混用等。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的发展与化学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药物引起的损害,也和其他病因引起的损害一样,有其流行病学特点。有潜伏期、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及不同预后。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现在常用药中许多是化学合成的,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因此,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药源性疾病”。 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时,可损害人体的肾脏、肝脏、视听神经等;一些利尿药也可造成低血钾症;一些安眠药则可造成人对该类药的依赖性等。即便是中药,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不过相对少些。例如,洋地黄,就有人发生过洋地黄中毒。由此可见,用药治病时,有用药剂量,服用间隔时间等方面一定要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的服用,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药源性疾病概况

药源性疾病概况 雷宇(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宁530021)【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 编号】 2095-7165(2015)15-0209-01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下简DID)又称药物的诱发性疾病,是由某种药物或 数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在美国DID 已位于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成为第5 位导致死亡的疾病,每年因DID 死亡的病例约为10万。因此,普及DID 的知识,减少和预防DID 的发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1.DID 的诱发因素药源性疾病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 异常升高等因素,均可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2]。 1.1 患者因素 1.1.1 遗传因素人类遗传基因的差别则造成了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日本人中有不少人是 快乙酰化者,使用异烟肼易产生肝损害;英国人中慢乙酰化者达60%~70%,这些人使用异 烟肼易产生周围神经炎。 1.1.2 年龄主要体现在老年和婴幼儿身上。据报道老年患者同时使用2~5 种药物,不良 反应的发生率约为4%[3];我国有83%的老年人经常用药,50%以上的老年患者同时使用 3 种药物,且用药时间较长[4]。老年患者机体各种重要器官功能衰退,使机体对内外环境 的变化适应性降低;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更增加了DID 发生的机率。 婴幼儿体内与药物代谢和消除有关的酶尚未发育成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8 岁以 下的婴幼儿使用四环素,不但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和“四环素牙”,还会抑制骨质生长[5]。 1.1.2 性别一般ADR 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因为男女生理功能的不同。妇女在 月经期和妊娠期对药物的反应较平时有所不同,容易引起DID,如对泻药及其他刺激性强烈 的药物敏感,有引起月经过多、流产及早产的危害[6]。 此外,有些患者对药物有高敏性,同等剂量的药物可引起比一般患者更强烈的反应。疾 病也能改变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从而诱发ADR。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等可能 对药源性疾病有影响。 1.2 药物因素 1.2.1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可对患者造成损害。如睡前服用较大剂量的 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可引起药源性睡行症[7]。 1.2.1 药物的相互作用患者接受治疗并非单一用药,而是合用多药,就会发生药物之间 相互作用,包括不良反应。不仅减弱药物治疗作用,也会危害机体。单用链霉素时神经肌肉 接头阻断作用并不明显,当与肌松药合用时,则可加强肌松药的松弛肌肉作用,引起呼吸肌 麻痹。 1.2.3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不仅和其主要成分有关,也与分解产物和副 产物,制剂中的溶剂、赋形剂等有一定关联。此外,DID 也与药物使用不当有关。用药剂量 过大,疗程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等均可诱发药物性损害。 2 DID 的基本类型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有[8]:(1)中毒型常见的细胞生长抑制剂有 严重细胞毒作用,甲氨蝶呤对酶有毒性,能使叶酸生成发生障碍;抑制细胞分裂。(2)炎 症型特别见于药物引起的各型药物性皮炎。

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了解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内容,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状况及评价。 方法: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研读以及查阅各种资料分析整理,得到这篇综述。 结果: 药物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应用科学。药物流行病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主要是用于上市后的研究。结论:现在药物流行病学在临床应用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将来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会日益扩展,研究领域日趋纵深,研究设计逐渐完善,研究手段不断丰富。 正文: 在药品临床评价中,上市药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依靠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药物流行病学是由临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1995年4月我国首届全国药物流行病学学术会议上,经专家讨论建议将药物流行病学定义为:药物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应用科学。 近百年来疗效显著的化学和生物合成药物的发展,使很多药品在上市后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ADR),更严重的是药源性疾病的产生,

可使成千上万的用药者罹难,这些药源性危害就是“药害”。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报道的世界重大药害高达17起。这些药害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都是在药品上市后由于用药人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的。不仅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和不同的病理、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差异,而且还和环境、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有关。因此,必须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保证用药安全。因此,药物流行病学就应运而生了。 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以流行病学方法科学地发现用药人群中的药品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2)通过研究为药品临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合理用药。 (3)建立用药人群的数据库,使药品上市后的监管规范和实用,提高药物警戒工作的质量,有助于减少药品不良事件。 (4)通过对ADR因果关系的了解和判断,有助于改进医师的处方决策,提高处方质量。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药物流行病学不仅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等医药学专业学科密不可分,同时也是社会药学的一项内容。 1.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提供与药物有关事件在人群、时间和地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动趋势,通过对比提供线索,对事件发生的地区和

药学论文范文大全

求一篇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不需要专业知识,只是总结在校和在外实 中药学毕业论文药学毕业论文范文中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2学为主、教为辅的自学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缺 乏开拓创新能力。在开课前老师应布置自学思考题,并对要点难点给予提示。例如火麻仁的临 床应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火麻仁的药性:味甘,性平,回脾、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临床上用于肠燥便秘。中药是服务于中医的学科,在中医的指导下,对疾病进行治疗。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中药有关临床的实例。在期末考试包含自学的内容,可检查自学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题目的能力,进步了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 的能力。 剩下的部分在上面这个网址! 药学毕业论文 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 -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 2011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 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求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不要正文,只要标题) 关键不晓得你在什么方向做专题。不好说的。楼上属于生药或者药分。 柴胡中有效成分的分析,属于天然药化 柴胡的GAP研究,也是生药 柴胡提取液对大鼠心肌梗塞模型的研究,属于药理 柴胡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柴胡注射液和片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生物药剂 柴胡酊剂的制备药剂 柴胡中药效成分柴胡酚的合成药化 浅论药监部门对柴胡等常用药材的规范化管理药事管理 反正一个东西就看你看什么方向了。 药学大专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 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

常见联合用药汇总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是从药学技术角度考虑,基于患者病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并力求降低药品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减少禁忌症、强化药效的药理组合应用。 联合用药是对常见病症,由药学技术人员采取公式化模式,整理 其用药建议方案,及经验用药的验方组合,以减少一些顾客对病症预防、治疗的盲目性,及店员推荐药品的随意性。需要药店人员系统地掌握疾病及药品相关专业知识。 常见疾病联合用药方案 1、感冒 普通感冒的典型症状:鼻塞、流清鼻涕、眼睛发红,流泪,打喷嚏、咳嗽、发烧、痛、咽痛、声音嘶哑. 风寒感冒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喝,舌苔淡白、脉浮紧。方案①感冒疏风胶囊(吉林龙鑫)+VC银翘软胶囊+头孢 方案②感冒灵胶囊(陕西东泰)+头孢+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或新康泰克鼻贴 风热感冒症状: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舌红、脉浮数 方案①抗感胶囊(宁夏多维)+板兰清热颗粒(昆中)+清开灵滴丸(正大清江)

方案②感冒灵胶囊+清开灵滴丸 方案③感冒灵胶囊+头孢 2、儿童感冒 幼儿感冒还具备以下特点: 幼儿感冒后通常伴有发烧,体温升高迅速 易引起中耳炎 鼻塞症状比成人重,影响病儿的呼吸和睡眠,并引起他们烦燥和哭闹。 方案①小儿感冒宁合剂+退热贴+头孢克肟颗粒(莎普爱思) 方案②小二感冒宁合剂+头孢克肟颗粒+四季抗病毒 3、儿童非感染性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偶尔呕吐,大便每日多在10以内,每次大便量不多,伴有少量水分大便呈黄色或黄下次色,有时有酸味,带白色或者淡黄色奶块(奶癣)可有少量沾液和泡沫,得病后精神好,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同时存在,一般不发烧,很少引起脱水等合并症. 方案①蒙脱石散+宝宝一贴灵+止泻宝童颗粒 方案②婴儿健脾散(山东健民)+妈咪爱 方案③蒙脱石散+合生元 方案④蒙脱石散+婴儿健脾散+尼美舒利颗粒+宝宝腹泻贴

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汇总 LT

药源性疾病 一、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刘艳萍 药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中互相矛盾而统一的两个方面。药物作用于机体时可呈现多种不同的效益,加上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某些特殊人群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药物不良反应(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是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我国沿用的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源性疾病(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由于应用药物而致的疾病,是人类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用药中,因药物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致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某些病理性变化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

体征。它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误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等情况而引起的疾病。既是一类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症候群。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用药后产生的某种反应,而药源性疾病强调组织、器官或系统损害。 2011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年度报告,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8.9%)、胃肠系统损害(占26.1%)和全身性损害(占13.6%),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第一位,主要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过敏反应。尽管很多药物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有一定的变应性或毒性基础,但其原因仍然不清,遗传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肝病、肾病、AIDS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老年人等发生皮肤反应的危险性较高。在住院病人中,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