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和体外释放度考察

黄芩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和体外释放度考察
黄芩苷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和体外释放度考察

中药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评价(三)

中药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评价(三) 国际上采用指纹图谱对植物药进行质量控制的国家有韩国、日本、德国等。如德国用指纹图谱技术控制银杏制剂的质量。德国0.Sticher早在1993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银杏叶其主要成分是黄酮苷类与银杏内酯,采用十多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作指纹图谱,同时用其中多个化学成分(指标成分)作为定量的标准。在大量基础研究及严格控制原料及生产全过程的条件下,对银杏叶制剂不仅控制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而且对黄酮中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比例,总内酯中银杏内酯A. B. C.J和白果内酯的比例,规定了较为明确的范围,作为中药指纹图谱的范例。美国FDA对植物药的质量控制则要求必须控制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我国申请FDA临床实验的天津天士力集团的复方丹参滴丸、北京华颐制药厂的威麦宁胶囊、上海史泰隆制药厂的杏林制剂等都制定了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对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指纹图谱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按照中医的观点,指标成分的控制,难以真正控制中药功效。中医辨证施治用的是药味而非某个化学成分。麻黄素与麻黄、甘草酸与甘草、人参皂苷与人参等在中医看来是两回事。中药的“补气”、“活血”、“温里”、“发表”、“滋阴”、“健脾”等功效,是药材饮片或成药方剂内含物质群的整体作用结果。所以要控制中药的功效,不仅只针对某几种化学成分,必须对方剂的物质群整体予以控制。在尚不清楚中药全体化学成分的情况下,用现代色谱、光谱、波谱、质谱等仪器分析所得的指纹图谱,实现对物质群整体的控制的思想应运而生。 周俊院士近年提出中药复方是天然组合化学库,周院士认为根据中医药理论和长期实践,筛选出来的中药复方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复方。中药复方由多味中药组成,一味 中药可能分离鉴定出100种左右化学成分,由多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可能含有数百种至数千种化学成分。因此中药复方是一个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以及单味药功能主治性味,通过人工组合形成的、具有疗效的、相对安全的天然组合化学库。中药复方天然组合化学库中的化学成分大量是单味药本身含有的,少量是加工炮制过程中形成的,包括有效成分和无效化学成分两大类。有效成分是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往往含有几种或一群有效成分或生物

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释放度研究

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释放度研究 摘要目的:对于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释放度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阅国内 外相关资料,整理归纳。结果:了解切实可行的测试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释放度的方法。 关键词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释放度。 相关背景 兰索拉唑为一选择性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分泌的抗溃疡药物。它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均具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促进胃粘膜溃疡愈合的作用[1]。而且,兰索拉唑及其相关化合物有较强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在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2]。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其疗效较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强,毒副作用低,是一有发展前途的抗酸剂。兰索拉唑为一苯骈咪唑类化合物,其对酸不稳 定,为防止药物口服后受胃酸破坏失效,故制备为肠溶片剂。[4]兰索拉唑肠溶片在胃液中不溶解,到了肠道药物才溶解。对于肠溶片的定义据[3]描述如下: 肠溶片:系指用肠溶性包衣材料进行包衣的片剂。为防止药物在胃内分解失效、对胃的剌激或控制药物在肠道内定位释放,可对片剂包肠溶衣;为治疗结肠部位疾病等,可对片剂包结肠定位肠溶衣。肠溶片除另有规定外,应进行释放度检查。 研究方向 为了研究药物的体外释放度,首先了解释放度的概念。 释放度系指口服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或肠溶制剂在规定溶剂中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溶出度或崩解时限的检查。 肠溶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或几乎不释放,而在缓冲液中大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制剂。[3] 对于肠溶片的释放度测定,据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D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3]描述如下: 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 (一) 酸中释放量 除另有规定外,量取0.1mol/L盐酸溶液750ml,注入每个容器,加温使溶液温度保持在37±0.5℃,调整转速并保持稳定,取6片(个)分别投入转篮或容器中,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开动仪器运转2小时,立即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0.8μm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滤液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算出每片(个)的酸中释放量。 缓冲液中释放量

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

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 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化学分析含量测定 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钠,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酸胺、吡咯。本文仅就不同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介绍如下。 1 方法与应用 陶涛等[1]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解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用硅胶H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样品液直接点样,刮下斑点后用50%乙醇洗脱,同时做空白,在岛津UV2100,278 nm处测定其吸收度,标准曲线为Y=18.871X+0.43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该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重复性差已较少使用。

孟蕾蕾[2]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含量,在以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下测定,参比波长为250 nm,测定波长为278 nm,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1.23%,方法可靠。 颜耀东等[3]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聚酰胺板上用醋酸—乙醇(6∶1),2次展开分离后,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LR=280 nm,XS=207 nm进行扫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1.47%。应用该方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含量,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 卢劲伟[4]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凉膈散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用50%乙醇提取,在聚酸胺薄膜上用30%醋酸展开,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测定波长KS=282 nm;参比波长KR=360 nm,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03%。本法对黄芩苷分离效果好,不用特殊处理就可将干扰成分与欲测成分分离,方法简便、灵敏。 王增理等[5]采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法对药材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扫描范围为-0.60~2.40 mg/mL,扫描速度为50 mV/s,电流灵敏度为50 tA/V,脉冲振幅为20mV,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7%,表明该法精密度较高。

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姚亚红,张立伟3 (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目的:研究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薄膜-超声法制备黄芩素脂质体,利用紫外光谱测定包封率以及浆板法测定体外释放曲线。结果:逆相蒸发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179nm ,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2.57%和23.24%;薄膜超声法平均粒径257nm ,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0.02%和7.70%,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 方程。结论:逆相蒸发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小、包封率高,药物具有一定的缓释性。 关键词:黄芩素;脂质体;包封率;制备 中图分类号:R9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6)03-0031-03 收稿日期:2005-09-02 资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102) 作者简介:姚亚红,女,(1979-),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提取 与分离与药物制剂。 3通讯作者:张立伟,E -mail :lwzh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723426104.html, 。 黄芩素(baicalein )为黄酮类化合物,是唇形科植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 eorgi )的主要有效成分之 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保肝、利胆、利 尿、抗癌等作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但是黄 芩素水溶性差,且易被氧化。大量研究表明,脂质体有 包封脂溶性药物或水溶性药物的特性,药物被脂质体 包封后,保护了药物免受降解,增加了其在水中的溶解 度,且在体内呈现出与药物本身不同的特点。另外,脂 质体作为药物的载体,具有靶向性、缓释性,可增加疗 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2]。根据黄芩素的性质,本研 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探讨了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 方法,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考察。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K 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 司);HP 8453UV 一ViS 吸收光谱仪(美国惠普公司); 透射电子显微镜(H -600-2日本日立公司);激光粒 度分析仪(ZET ASIZER 3000HS A ,Malvern InstrumentsC o. L td ,UK );冷冻干燥机(ct60e Heto );旋转蒸发仪RE - 52A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TG L -16C 型台式离心机 (上海安亨科学仪器厂);FSH -2A 可调高速匀浆机(江 苏金坛医疗仪器厂)。 1.2 试剂 黄芩素为自制;蛋黄卵磷脂(E pc ,北京双旋微生物 培养机制品厂);胆固醇(Chol ,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责 任有限公司);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1 黄芩素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称取黄芩素10.4mg 置10ml 容量瓶中,用叔丁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再分别吸取53、58、64、70、77、85、110、142μl ,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 ,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测定各溶液在272nm 处的吸收值。结果表明,黄芩素在272nm 处的吸光度A 与其浓度C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0~140Πml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C =0.73818+16.04372A (r =0.9998)。2.2 脂质体的制备2.2.1 逆相蒸发法 称取一定比例[3]的E pc 和Chol 溶于无水乙醚中,将适量黄芩素溶于10ml 磷酸盐缓冲液(P BS ,PH6.8)中。再将含有药物的P BS 与有机相混合,水浴超声处理,直至形成稳定的W ΠO 型乳剂,然后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发除去乙醚,达胶态后再加入10mlP BS 水化,继续减压蒸发,即得淡乳黄色脂质体混悬液。2.2.2 薄膜-超声法[4] 称取同样比例的类脂溶于无水乙醚中,然后于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发除去乙醚,使类脂在圆底烧瓶内壁形成一层均匀薄膜。加入适量黄芩素磷酸盐缓冲液,水化脂膜,冰浴超声破碎一定时间,即得淡乳黄色脂质体混悬液。2.3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分别精密吸取2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黄芩素脂质体混悬液1.0m1,进行离心(13000rpm ,30min ),取上清液于10ml 容量瓶,用蒸馏水和叔丁醇(2∶lv Πv )的混合溶剂定容。于272nm 处测定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游离药物的量(W 游)。同时精密量取1.0ml 的混悬液于25ml 容量瓶中,同法处理,得总药物的量(W 总)。按下式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包封率=(W 总-W 游)ΠW 总×100%;载药量=(W 总-W 游)ΠW 载× 100%,结果见表1。? 13?中医药学报2006年第34卷第3期

(完整版)黄芩苷提取

项目一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子项目一、黄芩根中黄芩苷的提取 1、【项目目的】 (1)掌握黄芩苷不同提取工艺和操作要点,不同工艺对产品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2)通过黄芩苷含量检测,掌握定性、定量方法在黄酮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3)通过对黄芩苷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掌握正交方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4)通过黄芩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实训,掌握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一般规律。 2、【项目任务】 (1)通过查阅文献,掌握水提法、醇提法在黄芩苷提取中的基本原理; (2)查阅文献设计不同的黄芩苷提取工艺,并结合正交实验进行黄芩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得到提取得率最大化; (3)查阅文献并结合黄芩苷国标检测方法,对提取中黄芩苷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4)总结黄芩苷提取工艺各环节具体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各小组以PPT形式作出整体汇报。 3、【项目要求】 (1)能够全面准确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可能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同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2)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分析,确定合适的因素和水平设计正交实验;(3)通过正交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4、【项目背景】 (1)黄芩及黄芩苷简介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主要成分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

类化合物,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同时,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 黄芩化学成分研究逐渐为药学和化学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对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有较多报道,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温浸法、煎煮法、微波法、超滤法等,但如何提高黄芩苷收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对整个工艺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黄芩苷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全面探讨。 A、水提法 黄芩粉碎为20-40目,提取2次,物料比为10和5倍,时间为60 min和30 min,分离方式为先用双层细滤布过滤再离心分离,60℃用盐酸调 pH 2—3,再70℃保温60 min,静置3 h,蒸馏水分离洗涤两次,干燥得黄芩苷粗品,测量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粉碎→煎煮→过滤→离心→调节Ph值→保温→静置→洗涤→粗制品→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值→加乙醇→调节Ph值→冷却→过滤→干燥→成品。 B、回流提取法 黄酮苷类(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甲醇一水(1:1)或甲醇。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高浓度的醇(如90%、95%)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适宜于提取甙类物质。可以采用一定浓度的醇溶剂提取,测量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1-11-02T11:15:20.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3期供稿作者:刘晓燕吴继东杨菊辉[导读] 结果表明,所制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且吸收加快,最大血药浓度增加。 刘晓燕吴继东杨菊辉(哈药集团制药六厂 150056)【中图分类号】R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301-02 【摘要】介绍了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药物动力学研究所需的仪器与试药,操作方法和动力学研究结果等。【关键词】黄芩固体分散物药物动力学以PVP、泊洛沙姆为载体制备的黄芩固体分散体在体外极大的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并对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以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为对照,通过生物利用度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1、仪器与试药 TGL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YKH—Ⅱ型液体快速混合器(江西医疗器械厂);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上海五联化工厂);乙腈(天津市良科德科技有限公司);肝素(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 2、操作方法与结果 2.1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级固体分散体大鼠体内生物利用度比较。 2.1.1 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体重220—250g,购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前禁食12h,实验期间自由饮水。 2.1.2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成两组,灌胃给药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及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给药剂量为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200mg/kg(药物以水为溶媒,浓度20mg/ml),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固体分散体为1g/kg(以水为溶剂,浓度为100mg/ml)。于给药前及给药后20min、4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由眼眶后静脉丛取血400μl,置于肝素化离心试管中,立即离心,分离血浆,于-20℃冷冻保存,直至分析。 2.1.3 HPLC法测定大鼠血药浓度分析方法 2.1. 3.1 色谱条件色谱法:ODS柱(250nm× 4.6nm,5μm迪马公司)。流动相:甲醇-水(100:55)磷酸调pH值至2.80。流速: 1.0ml/min,检测波长:274nm。进样量:20μl,柱温:40℃。 2.1. 3.2 血浆样品预处理取大鼠血浆100μl,加入内标溶液(20μg/ml:对羟基甲酸丁酯甲醇溶液)10μl,乙腈200μl,涡旋5min,离心(3000r?min-1)5min,分取上层澄清液,进样20μl。以汉黄芩苷元与内标峰面积比As/Ai为定量计算依据,计算血样中汉黄芩苷元的含量。 2.1. 3.3 方法专属性考察将大鼠空白血浆色谱图、空白血浆中加入汉黄芩苷元和内标以羟基苯甲酸丁酯后所得色谱图及大鼠给药后血样色谱图进行比较,在条件下,血浆内源性物质对汉黄芩苷元基本无干扰。 2.1. 3.4 线形关系及检测线:取空白血浆0.99ml,加入10μl汉黄芩苷元标准溶液,得到浓度为5μg/ml血浆标准品液B。将血浆标准品液B分别用空白血浆稀释,使其浓度分别为0.05、0.10、0.20、0.40、0.80、1.60、 3.20μg/ml,再分别加入内标溶液10ml,按血浆处理和测定方法测定,以峰面积比对血药浓度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C=0.0154±0.8953As/Ai,r=0.9998。可见,血浆样品中汉黄芩苷元浓度在0.05—3.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当S/N=3时,最低检测限为4ng/ml。 2.1. 3.5 精密度试验配制高、中、低三个浓度的血浆样品,按血浆处理及测定方法操作,分别于日内和日间提取进样,计算精密度。 2.1. 3.6 回收率试验将血浆标准液B用空白血浆稀释为0.2、0.8、1.6μg/ml的标准血样,按血样处理及测定方法测定,根据汉黄芩苷元标准曲线计算血样中汉黄芩苷元浓度,计算方法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汉黄芩苷元浓度测定(n=3) 增加(μg/ml) 浓度(μg/ml) 回收率(S) RDS(%) 0.2 0.186 93.0 2.1 0.8 0.730 91.2 1.1 1.6 1.458 91.1 3.6 结果表明回收率符合方法学要求。 2.1.5 药动学参数计算 2.1.5.1 应用3P87实验动物学计算机程序,对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和固体分散体平均药时曲线进行拟和,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的药动学参数(200mg/kg) 参数单位价值 Ke l/ml 0.0171 Ka l/ml 0.0196 tl/2(Ka) min 35.37 tl/2(Ke) min 40.66 Tmax min 54.67 Cmax ng/ml 296.37 AUC ng/ml×min 44147.65 表3 黄芩有效部位提取物固体分散物的药动学参数(lg/kg) 参数单位价值 Ke l/ml 0.0362 Ka l/ml 0.1409 tl/2(Ka) min 4.92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000烧杯1 250ml烧杯2 铝锅1 50ml容量瓶5 漏斗1 紫外分光计1 纱布1 1.2 试剂 黄芩饮片乙醇盐酸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制0。5mg/ml黄芩苷标液,分别吸取标液0。5,1。0,1。5,2。0,2。5,3。0,3。5,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8nm处测吸光值,得到吸光度-浓度回归曲线为y=0。064x-0。0102,r2=0。9982。 2.2样品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实验所得黄芩苷粗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吸取续滤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另取50%乙醇作空白,于278nm波优点测吸光度,由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对应浓度,按下式计算黄芩苷含量。 黄芩苷含量(%)=[对应浓度(μg/ml)×100×40]/样品重(mg) 3.实验步骤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参考胡应权的方法,黄芩→粉碎→称取黄芩粗粉20g→加水煎煮→趁热分离出滤液→40℃下加盐酸调pH1~2→80℃下保温→静置→分离出沉淀→洗涤干燥→黄芩苷粗品,其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按下式计算黄芩苷收率:黄芩苷收率(%)=M/M0×100%式中:M-所得黄芩苷粗品重量M0-提取时用黄芩的重量 不同溶媒不同溶媒剂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都对黄芩苷提取有影响。 3.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 次,溶媒倍量固定为10倍(重量比),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7006、950,6的乙醇及水为溶媒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 溶媒种类黄岑苷含量(mg/ml) —————————————————————————— 水提取 70%乙醇 9596乙醇 —————————————————————————— 3.2 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8、10、12、14、16倍于黄岑粉的水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药物释放度研究概述

药物释放度研究概述 药物释放度是指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 速率和程度,是 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内在指标,是制剂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释放度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药剂学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药品检验方法。20世纪70年代确立了溶出度在口服固体制剂中的重要地位,至20世纪80年代,缓释、控释技术发展迅速,释放的概念随之提出。美国药典1985年版(第21版)率先引入释放度检查法,对缓释制剂、肠溶制剂的溶出进行监控,2000年版(第24版)收载释放度检查品种36个。中国药典1995年版引入释放度检查法,2000年版收载释放度检查品种15个,2005年版收载释放度检查品种26个。 1释放度研究的意义 释放度研究的对象一般为半衰期相对较短(2~4h),首过效应明显,治疗剂量范围较窄, 在很广的pH值内较稳定,并经胃肠道充分吸收的药物。将此类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可通过控制释药速率来降低临床不期望的高峰血药浓度,减少“峰谷”现象,避免血药浓度频繁波动起伏或是控制血药浓度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在有效浓度以上,从而提高药物疗效,提高患者用药的顺应性。与普通制剂相比较,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低,用药次数减少,药物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峰谷”波动小,能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以维持疗效。研究药物释放度,在有效控制制剂质量,指导制剂处方筛选和指导制剂制备工艺优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 体外药物释放度试验是在模拟体内消化道条件(如温度、介质的pH值、搅拌速率等)下,对制剂进行药物释放速率试验,以监测产品的生产过程与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同时也是筛选缓、控释制剂处方的重要手段。 仪器装置 USP25共收录了7种装置用于释放度测定。装置1(转篮法)、装置2(桨法)、

实验十+固体分散体的制备验证

实验十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与验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共沉淀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 2.初步掌握固体分散体形成的验证方法。 二、基本概念及实验原理 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药物以分子、无定型或微晶等状态均匀分散在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不同性质的载体使药物高度分散以达到不同要求的用药目的: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或控制药物在小肠释放等。固体分散体作为中间产物,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制成胶囊剂、片剂、软膏剂、栓剂以及注射剂等。 固体分散体所用载体材料可分为水溶性载体材料、难溶性载体材料、肠溶性载体材料三大类。载体材料在使用时可根据制备目的选择单一载体或混合载体。若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为目的时,一般可选择水溶性载体材料,如聚乙二醇类,聚维酮类等。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有:固体溶液、简单低共溶混合物、共沉淀物。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主要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等。固体分散体中药物分散状态可呈现分子状态、无定形态、胶体状态、微晶状态。物相的鉴别方法有溶解度及溶出速率法、热分析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必要时可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鉴别。 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是药物分散状态,即药物所形成的高能态可增加药物溶出度,同时载体材料对药物的溶出具有促进作用。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1.黄芩苷-PVP共沉淀物的制备 1.处方 黄芩苷 0.5g PVPk-30 4.0g 2.操作 (1)黄芩苷-PVP共沉淀物的制备称取黄芩苷0.5g,PVPk-30 4.0g,置蒸发皿内,加入无水乙醇10ml,在60-70℃水浴上加热溶解,在搅拌下快速蒸去溶剂,取下蒸发皿,置氯化钙干燥器内干燥、粉碎,即得。

黄芩苷

黄芩苷 【中文名称】:黄芩甙(苷) 【英文名称】:Baicalin 【C A S号】:21967-41-9;100647-26-5 【植物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Su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分子式】:C21H18O11 【分子量】:446.36 【熔点及溶解度】:熔点223-225℃ 【结构式】: 【理化性质】黄芩苷为黄色结晶,熔点223℃。淡黄色细针晶(甲醇),熔点223-225℃;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中,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但在碱液中不稳定,渐变暗棕色,微溶于热冰醋酸,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等。 【黄岑苷的提取与精制】 黄芩苷的提取多采用水煮提,加酸沉淀的方法 1、黄芩苷的提取 称取黄芩粗粉100g,加10 倍量沸水,并加热煮沸30分钟,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脱脂棉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浓盐

酸调pH1~2,水浴保温80℃30分钟,放置24小时,析出黄色沉淀.离心滤去沉淀中的水分.将沉淀移入500ml烧杯中,加水100ml,充分搅拌使成为均匀的混悬液,滴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入等体积95%乙醇,搅匀后于50℃(水浴保温)迅速抽滤,滤液加热至50℃,以浓盐酸调pH1~2,放置(约4小时)使析出沉淀.倾去上清液,沉淀物抽滤,沉淀用蒸馏水抽洗2~3次,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粗制黄芩苷. 2、黄芩苷的精制 称取黄芩苷粗品,加10倍量水搅拌均匀,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活性炭适量拌匀,加热至80℃30分钟(水浴),抽滤除去活性炭渣,滤液用浓盐酸调pH1~2,加入等体积95%乙醇,50℃保温30分钟(水浴),至有沉淀析出时取出,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用少量乙醇抽洗,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精制黄芩苷,称重,计算得率. 【黄岑苷结构鉴定】黄芩化学成分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而本研究中黄芩苷粗品的提取方法与一般黄芩的提取方法相似,只是多了1~2步酸沉纯化步骤,因此其中的化学成分应该仍然是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且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应该较高。对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如薄层色谱法(TLC)[15~17]、紫外吸收光谱法(UV)[18~2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及核磁共振技术(NMR). 其中较权威、应用最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本研究成分分析将以HPLC法为主。 鉴定方法: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G薄层层析板,厚O.25-O.3mm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2:0.5 :0.5 v/v/v) 显色剂:1%氯化铁-乙醇溶液 方法:样品配成合适浓度的甲醇液,用点样毛细管点样,点2-3次,边点

20190506药剂新增实验讲义

第一部分药物制剂实验

实验一滴丸剂制备及质量控制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滴丸的制备方法与操作; 2. 熟悉影响滴丸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滴丸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滴入不相互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型制剂。将药物制成滴丸后,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以便于应用。 基质是滴丸的赋形剂,与滴丸的成形、溶散时限及质量稳定性等有着密切联系。基质按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两大类。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聚乙二醇(PEG)类、硬脂酸、甘油明胶等,其中,尤以PEG4000或PEG6000最为多用,其熔点低,毒性小,化学性质稳定,对药物的溶解性能良好,易溶于水和多数极性有机溶剂,在胃肠道内,能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非水溶性基质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等,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也可与水溶性基质合用,以调节药物的溶出速率,增加药物的溶解量或有利于滴丸的成型。 冷却液的相对密度应轻于或重于基质,但二者不宜相差过大,以免小丸上浮或下沉过快。水溶性基质常用液状石蜡或液状石蜡与煤油的混合液,脂肪性基质常用水或乙醇作冷却液。 本实验以水溶性基质PEG4000,PEG6000为基质,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熔融法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滴丸,可明显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仪器及试剂 1. 原料:水杨酸,黄芩苷 2. 试剂: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乙醇,液体石蜡,乙醚 3. 仪器与设备:滴丸机,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直型冷凝管,电子天平,圆底烧瓶,烧杯,玻棒,崩解仪,滤纸等 四、实验内容 (一)水杨酸滴丸的制备 1. 处方 水杨酸0.5g

清热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清热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用甲醇-0.2%磷酸溶液(48:5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nm。结果该试验的结果为清热解毒片中黄芩苷进样量在0.13~0.95μg范围中线性关系良好(该区间中r=0.9996),精密度试验RSD 为1.11%,重复性试验RSD为1.16%,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为1.30%(n=6 )。结论本方法操作比较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清热解毒片中黄芩含量的测定。 标签: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清热解毒片 清热解毒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该药的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临床中流感,上感及各种发热性质的疾病首选该药。这种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生石膏、黄芩、龙胆、玄参、地黄、金银花等12味中药组成。原标准中未对黄芩进行含量检测,在本实验中应用的较为先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该种方法测定黄芩在该成药中的含量,该法由于仪器可靠,方法和操作较为简单,因此结果相对的准确可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黄芩苷对照品,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购得(含量测定用,批号:110715-201117);样品来源于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水为重蒸馏水,甲醇在色谱中是色谱纯,乙醇、磷酸在色谱中是分析纯。 1.2方法 1.2.1色谱的条件该试验的填充剂是用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试验中的色谱柱是VP-ODSC18柱(4.6mm×250mm,5μm);用甲醇-0.2%的磷酸溶液(48︰52)做流动相;该实验中设置的流速为10ml/min;检测的波长为280nm;温度检测设置为35℃;理论塔板数以黄芩苷计算,不能低于3000。 1.2.2制备对照品溶液用精密的方法称取60℃下已经减压干燥时间为4h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入甲醇溶解该制剂,制成的溶液为每1ml含60μg的黄芩苷做对照品,即能够得到。 1.2.3制备供试品溶液从该成品中随机取10片,除去包裹着的糖衣,通过精密工具称重,然后研磨成粉末状。取出大约0.5g左右,放入带有塞子的锥形瓶里,加入甲醇(浓度为60%)25ml,称得重量之后,通过超声振荡20min(功率250W,频率35kHz),冷却之后,再测取其重量,减少的重量用甲醇补足(浓度为60%),然后摇匀,后滤过,测出滤出的液体5ml,放入25ml的量瓶中,用甲醇(浓度为60%)补至刻度,充分混匀,通过大小为0.22μm微孔滤膜,获取

半固体制剂体外释放研究需注意细节

半固体制剂体外释放研究需注意细节 半固体制剂包括油膏剂、眼膏剂、凝胶剂,常常是经皮用药,其体外释放在处方筛选中非常有用,可用于预测基质的释放行为,比较药物的释放速率。但至今为止,在各国药典中对于半固体制剂的体外释放均没有做具体规定。垂直扩散池法是半固体制剂的体外释放最常用的方法,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SUPAC-SS指导原则中规定的半固体制剂释放方法也是垂直扩散池法。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重现性好,有人认为,垂直扩散池法有望成为半固体制剂质量控制的法定标准之一。在应用垂直扩散池法研究药物的释放行为时,人工合膜的选择、接受介质、释放曲线等是值得关注的细节。 ▲合理选择人工合成膜 人工合成膜主要作为一惰性支持物而存在,膜置于制剂与接收介质之间作为支撑以保持制剂的形态完整性。膜应是多孔的,膜的孔隙间充满接受介质,药物从半固体制剂中转移到膜中分配进入膜间的接受介质,最终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膜的孔隙进入接受介质本体。膜的选择常需符合以下几个要求:保证膜性质的重复均一性;不与药物发生结合;不与

释放介质发生作用;不存在扩散滞留现象。目前,FDA实验室常用惰性、低扩散滞留的聚砜膜。但聚丙烯膜、纤维素膜、聚酰胺膜、聚丙烯酸酯膜、聚乙烯膜等也有人在使用,些膜在测定药物的释放时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国外学者研究了萘普生通过不同人工合成膜的释放 行为,所用样品包括萘普生饱和溶液和市售制剂(Reuxen.凝胶和Naprosyn.凝胶),通过比较样品的释放行为来选择合适的人工合成膜,以便研究出可靠的、重复性好的体外释放方法用于研究萘普生的体外释放动力学。实验者釆用改良垂直扩散池,所用的膜包括0.2μm醋酸纤维素膜、0.45μm聚醚砜膜、聚硅酮和EVA。结果表明用多孔型人工合成膜醋酸纤维素膜和聚醚砜膜进行释放研究时,测得的萘普生饱和溶液和市售制剂的释放量对时间的平方根作图均呈良好的线 性关系,这表明释放的控速步骤是药物在饱和溶液或凝胶中的扩散,说明在控制产品的质量方面膜醋酸纤维素膜和聚醚砜膜能用来评价产品的特性。 而用固态膜聚硅酮进行药物的释放研究时,用测得的释放量对时间的平方根作图均未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是释放量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表明制剂与固态膜聚硅酮和EVA 发生相互作用,药物在膜中的分配和扩散是限速步骤。因此这两种膜在控制产品质量上不能用来评价产品的释放特性。 ▲选择接受介质是关键

释放度测定方法学

2.2zIP中空微球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释放度测定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装置,照XD第 一法测定微球的释放度。精密称取z1P中空微球适量(约相当于zIP1omg)装入2 号胃溶胶囊,置于250mL释放介质中进行释放度测定,温度为(37士0.5)℃,转速为150rpm。分别于l,2,4,8,12,20,24h各取样smL(同时补加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相应释放介质),用0.8林m微孔滤膜过滤。将胶囊壳分别溶于相应的释放介质作为空白对照,于315nm波长处测定紫外吸收度。 2.2.2放介质的选择 分别以250mL的O.lmol.L一’盐酸溶液、1%吐温80o.lmol.L一’盐酸溶液、20% 异丙醇0.lmol·L一’盐酸溶液、200,0乙醇o.lmol·L一‘盐酸溶液、o.250,ososo.lmox·L一‘盐酸溶液、pBS(PH=6.8)溶液和0.25%sDS的pBS(pH=6.8)溶液为释放介质,按本章2.2.1项进行释放度测定,计算药物的累计释放度, 2.2.3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ZIP对照品12.50mg,加入适量无水乙醇于烧杯中溶解,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配制成250.00pgmL一’的储备液。分别取储备液适量于lomL容量瓶中,用0.25%sDso.lmol·L一’盐酸溶液定容,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0,2.00,4.00,5.00,16.00,32.00,so.oopg·mL一’的zIP标准工作液,于315nm处测定其吸收度,以吸收度(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 2.2.4回收率 分别精密吸取2.2.3项下250.00此·mL一’ZIP储备液适量,加入相应比例的空白微球,溶解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25%sDSO.1mol.L一‘盐酸溶液定容,摇匀,配制成低、中、高(4.00,16.00,32.00林g·mL一’)3种浓度的zIP溶液,0.5林m微孔滤膜过滤,于315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ZIP的回收率, 2.2.5精密度 分别吸取适量250.00陀·mL一’ZIP储备液,用0.25%sDso.lm。卜L一’盐酸溶液配制成低中高(4.00,16.00,32.00陀·mL一’)3种浓度的zIP溶液,一天内各测定5次,计算日内精密度;连续测定5天,计算日间精密度, 2.2.6稳定性 取处方量辅料,分别加入适量zIP对照品,置0.25%sDso.lm。卜L一’盐酸溶液250mL中,配制成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溶液。按本章2.2.1项释放度测定方法,在温度为(37士0.5)oC,转速为15orpm条件下,分别于。、4、s、12、24h各取样smL,用0.8林m微孔滤膜过滤后,于31s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计算RSD 值,

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综述 黄芩中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一前言 黄芩苷(baicalin)是由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原植物主要产于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据药理学研究报道,黄芩苷具有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降压和镇静、利胆、保肝和解痉等作用[2]。本文对黄芩苷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黄芩苷(baicalin)是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有效成分之一,属葡萄糖醛酸苷类,水解后产生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降压、利尿、螯合金属离子、抗变态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3]。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对黄芩苷研究的持续升温以及认识的逐步深入,认为黄芩苷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促进细胞凋亡以及抗肿瘤和HIV等多方面均有作用。 1 解热作用 发热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若其中某些因素、环节被抑制或阻断,则可防止体温升高,从而产生解热效应。目前。对

于黄芩苷解热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综合近几年研究发现,黄芩总提物及单一活性成分(黄芩苷野黄芩苷)在整体动物实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解热作用,且在一定剂量下其作用强度可高于以临床剂量折算的阿司匹林[4]。 2 抗炎作用 张罗修等[5]报道了黄芩苷对刺激剂Ca2+载体A23187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GE2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提示了黄芩苷抗炎作用的部分机理。陈先福等[6]应用兔感染性脑水肿模型,测定了黄芩苷、川芎嗪、甘露醇对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磷脂酶A2 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改善脑水肿关系,结果显示黄芩苷与川芎嗪均可抑制磷脂酶A2 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采用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建立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含量。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1或500mg?kg-1黄芩苷可以明显降低因D-氨基半乳糖及D-氨基半乳糖与内毒素合用所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中已升高的GOT及GPT含量。提示黄芩苷对于受损的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静脉注射黄芩苷(90、10mg?kg-1)能显著增加肝组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苷肽(GSH)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降低四氯化碳(CCL)、D-氨基半乳糖对小鼠肝组织的损伤作用,降低生物膜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强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黄芩苷的物化常数测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2000 Vol.17 No.2 P.105-106 黄芩苷的物化常数测定 王弘 陈济民 张清民 摘 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芩苷在不同溶媒中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pKa值.结果表明:黄芩苷在甲醇、乙醇中溶解度分别为1569μg/mL和1458μg/mL,较其它溶媒高;在酸性条件下的油/水分配系数较大,pKa值为5.047. 关键词:黄芩苷;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pKa值 分类号:R913 Deter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Chemistry Constants of Baicalin Wang Hong Chen Jimin Zhang Qingmin (Department of Pharmacy,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5)Abstract:The solubility in different solvents, the oil/water detached coefficient and pKa value of baicalin were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for the study of its absorption in viv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r solubility values of baicalin were 1 569 μg/mL and 1 458 μg/mL in methanol and ethanol, while the oil/water detached coefficient was higher in acid solvent,the pKa value of baicalin was 5.047. Key words:baicalin;solubility;oil/water detached coefficient;pKa value▲ 1 在不同溶媒中溶解度的测定 黄芩苷在甲醇、乙醇中微溶、不溶于水.作者测定了黄芩苷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水、氯仿中的溶解度,从而为分析测定黄芩苷提供依据,有关在上述溶剂中黄芩苷的溶解度尚未见报道(此测定对其它黄酮类物化实验有参考意义). 1.1 材料与仪器 黄芩苷:深圳南方药厂提供;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氯仿、正辛醇均为分析纯;7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黄芩苷标准曲线制备〔1,2〕 精密称取黄芩苷10.0 mg,加少量甲醇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