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简介

玉溪地区辖县。位于省境中部偏南,杞麓湖畔的湖积平原上,石灰岩山地围绕四周。面积721平方公里,人口23.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 9人,是省内人口密度最大县。以汉族为主,有彝、回、蒙古、傣、哈尼等族。县人民政府驻秀山镇。邮编:652700。代码:530423。区号:0877。

通海县-概况介绍

通海县【位置】

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介于东经102°30′25″- 102°52′53″,北纬23°65′11″- 24°14′49″之间,东西最长39公里,南北最宽36.15公里,县城所在地秀山镇距省会昆明市125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47公里。总面积721平方公里,东接华宁,南连石屏、建水,西与玉溪、峨山交界,北邻江川。

【自然环境】

通海县境内由盆地、中山、河谷三大地貌构成,坝区面积占21.63%,山区和河谷面积分别占77.07%和1.3%。杞麓湖犹如一条玉带镶嵌于坝区北部,与县城后背的秀山遥相对应,湖泊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36.4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0%,湖岸线长32公里,平均水深4米,湖水最大容量1.821亿立方米。2004年末全县耕地总资源167484亩,常用耕地面积167453亩,森林总面积49.35万亩。县境内最高海拔(螺峰山)2443米,最低海拔(马脖子)1350米,县城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6.6℃,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凉冬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风景名胜众多,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气候概述】通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2002年平均气温为16.5oC,极端最高气温为29.9oC(6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oC(1月13日);全年降水量为1123.4毫米,最高日降水134.1毫米(6月30日);全年无霜期为276天,有霜日17天;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286.3小时,日照率52%,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28.079千卡。

通海县【行政区划】全县行政区划共分六

镇三乡,即:秀山镇、河西镇、四街镇、九街镇、杨广镇、纳古镇、兴蒙蒙古族乡、高大彝

族傣族乡、里山彝族乡;乡镇下设65个农村村委会,县城4个社区居委会,508个村民小组,27个居民小组,共有360个自然村。

【人民生活】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提高。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12208人,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达16214万元,全部职工(包含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工资12933元,按同口径对比,比上年增加864元,增7.2%,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4169元,增加1003元,增7.6%;集体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7344元,减少351元,减4.6%,其他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1185元,减少470元,减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7元,比上年增加1270元,增19.5%;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524元,比上年增加350元,增11.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7463.91元,人均持币3398.68元,比上年分别增加806.45元和226.78元,增12.11%和7.15%。

【历史沿革】

唐南诏时置通海镇,启通海人文之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设通海郡。元宪宗六年(1256年)通海置千户所;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通海千户所为通海县,属临安路,通海称县从此开始。明、清、民国相沿为县。1956年原通海县(1949年12月13日和平解放)、河西县(1949年12月10日正式解放)合并称杞麓县,1958年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1959年原华宁县从通海县划出。

通海县-民族民俗

通海县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270434人,县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蒙古、傣、哈尼等23种民族。其中:汉族231411人,彝族15741人,回族10759人,蒙古族6293人,傣族4106人,哈尼族1723人,其它民族401人。

【蒙古族舞蹈】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蒙古铁骑进入云南,在云南设立行省并在通海设立曲陀关都元帅府(军事重镇),从此,通海开始入驻了北方的蒙古族同胞。历史的长河流经了七百多年,蒙古族在通海的历史河流中,她(他)们渡过了牧民、渔猎、农耕的生活岁月,最后定居在北麓湖畔的凤山之下。七百多年中无论历史的风云怎么变化,岁月的生活怎么艰辛,她(他)们都一直保存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与南方民族的融合中不失自已的特色。即:她(他)们有自己的居住地,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服饰,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文化艺术等。

蒙古族本身自来固有一种文化特色就是能歌善舞。通海的蒙古族仍然保持了这种特色。歌舞,仍然属于她(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由于岁月的远去,以及生活在南方,与其它

民族文化的融合,她们的歌舞包容了周边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和舞蹈动率,其中,有彝族和哈尼族的一些成份。但因民族的习性不同和文化基因的不同,所反映、表现出的舞蹈也就带有本民族的内在的风格特征。因此,通海蒙古族舞蹈表现中,有彝族的“烟盒舞”、“团乐”动率和韵味,有时也会有哈族的一些动势,表现出的舞蹈有时开张舒展,有时纤巧细腻。一年中,最盛大的节目是“那达慕”,在节日中都表演舞蹈,远在北方草原的蒙族同胞都派代表前来参加。同时也吸收汉族的一些民间舞蹈,如“地会”之类的节目各种舞蹈动势。

【彝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喀卓神鞭》通海的彝族属“尼苏”支系。祖先属“百濮”。她(们)大多居住在山区的河谷地带。服饰打扮有“三道红”、“喜鹊帽”、“黑包头”三种形式。语言属云南石屏彝族语系。通海彝族舞蹈有两大种类,即:“烟盒舞“、“团乐”。“三道红”的舞蹈多用“烟盒舞“表现,“喜鹊帽”和“黑包头”多用“团乐”表现。“烟盒舞“开张舒展,奔放豪迈。“团乐”舞蹈纤巧细腻,柔美秀丽。每年的“祭龙”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这一节日期间(三天),本村和外村的彝族都会相互庆贺并用舞蹈的形式传情达意。

【汉族舞蹈】

如果说“高台”、“地会”是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那应该说真正的汉族舞蹈则是“祭孔”时所表现的“乐舞”。自元代创建孔庙之后,“祭孔”成为每年春秋两季汉族(包括蒙古族)的礼俗。根据《都元帅建文庙》中载:“前乎制礼作乐,后乎东山之征”。“制礼作乐”也就是宣导儒家文化,履行对孔圣的祭祀礼仪文治。而“东山之征”即“武功”对边境的靖宁。祭孔乐舞走上正轨则是明、清两朝。明初,由中央颁布《大明会典》,即对儒家文化的“祭孔”有一套规范乐典和舞系。

彝族舞蹈明·万历时的河西名士葛中选(见“人物”传)先生对“乐舞”,有这样的文字记述:“《礼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管象武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有言也。以礼乐以相示,以是知乐皆

示和也。乐之舞示事也。则所谓达灵成性,象德昭功者,非心相与言也。”又“唐武后圣寿乐,以舞象歌之字形甚属,……今大成乐舞亦然。”这段文字,前面所论者为“乐舞”之意,结尾的“今大成乐舞亦然”。透出了“大成乐舞”已成为明朝颁布规定祭孔的乐章、舞蹈。清朝的《大清会典》与《大明会典》有所更改,在表演“乐舞”时,演奏乐章为“咸平、咸池,大韶”,表演舞蹈即“羽舞”、“武舞”(即持羽毛簘笛而舞)。

另外,在“乐舞”中又有持龙旗、、幡、拍板、提鼓、提炉、纱灯的引导队在前作舞。清朝后期,汉族舞蹈不仅只有“祭孔乐舞”,同治、光绪期间,舞蹈已经能登上“会戏”(即庙会)的大雅之堂,当时的人只有观看舞蹈的记录,没有记述舞蹈的名称及形式。进入民国以后民间的花灯歌舞逐步盛行且覆盖了乡村。

建国以后,舞蹈进入了全盛时期,民族的大融合在歌舞中表现更加突出,此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必要在谈汉族的舞蹈是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