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害防治、虫害防治、草害防治以防为主,对症施药

一、棉花红腐病

症状: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幼芽变棕褐色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和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二、棉花黄萎病

症状:现蕾期病株症状是叶片皱缩,叶色暗绿,叶片变厚发脆,节间缩短,茎秆弯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叶片呈现黄色网纹状,有的病株叶片全部脱落变成光秆。

防治方法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病后和发病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红粉病

症状整个铃壳表生松散的桔红色绒状,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病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

防治方法: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

500-1000倍液。

三、棉花炭疽病

症状:棉籽和幼芽受害,变褐腐烂;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初呈红褐色斑,渐呈红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时斑包围茎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湿腐状,棉苗枯萎而死。子叶受害,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四、棉花枯萎病

症状病株一般不矮缩,多由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状,向上部发展,病叶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紫红色的斑块。

(1)棉花枯萎病

发生规律发病与温湿度,枯萎病一般土温在20℃左右时开始显症,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现暂时性隐症,入秋后待土温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发病后和发现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2)棉花立枯病

症状棉籽受害,造成料籽和烂芽;幼苗茎基部受害,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渐扩展围绕嫩茎,病部缢缩变细,黑褐色、湿腐状,病苗倒伏枯死。子叶受害,多在中部发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易破裂脱落成穿孔。

(3)棉花立枯病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4)棉花曲霉病

症状在铃壳裂缝处和虫孔处产生黄绿色或黄褐色的粉状霉层,高湿时呈绒毛状褐色霉层,棉絮也霉变,铃不开裂。

发生规律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8、9月份的雨量将成为铃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

防治方法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

倍液。

(5)棉花角斑病

症状真叶发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成油渍状透明病斑,后变为黑褐色病斑扩展时因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发生规律苗期土壤含水量较高,7、8月份的铃期雨量较大,尤遭暴风雨侵袭时,角五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洒1:1:120-220波尔多液、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6)棉花黑星病

症状全铃受害,铃壳变黑、僵硬,不开裂。铃壳上密生小黑点。高湿下全铃满布烟煤状粉末。病铃棉絮烃黑色僵瓣。

防治方法在烂铃病原较复杂的棉区,可喷洒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尔多液或铜皂液加入上述药剂混合施用。

防治虫害要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做到病虫兼治。

(1)棉红蜘蛛

寄主与危害危害棉花,玉米等。

棉红蜘蛛

发行规律温度24℃-28℃,相对湿度在75%时繁殖最快。

防治方法用波美0.5石硫合剂中三氯杀螨砜1000倍,或20%可湿性杀螨砜800倍,或50%敌螨丹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

(2)棉盲蝽

寄主与危害棉盲蝽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豆类、豆科绿肥、十字花科蔬菜、麻类、向日葵、麦类、谷子、高粱等。

棉盲蝽

发生规律盲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相对湿度在70%以上。

防治方法常用农药有:50%1605乳油15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磷胺乳油或50%久效磷2500-30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200-1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50-400倍液,667平方米用75

千克喷雾。

(3)棉铃虫

寄主与危害棉铃虫是典型的多食性害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苕子、苜蓿、番茄、向日葵等作物。

棉铃虫

发生规律棉铃虫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5%-90%。

防治方法成虫产卵盛期为防治适期。常用杀虫剂有50%久效磷乳油、40%马拉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40%氧化东果乳油、90%晶体敌百虫等,均配成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667平方米用50-75千克喷雾。

(4)棉尖象

寄主与危害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谷子、高粱、小麦、水稻、甘薯、大豆、花生、茄子等。

棉尖象

发生规律温度高、湿度大幼虫化蛹和成虫羽化相应提前。前茬玉米,虫量大,受害重。

防治方法当100株虫量达到30-50头时为喷药适期,可选下列药剂一种防治:95%巴丹1500倍液,50%西维因400倍液。

(5)棉斜纹液蛾

寄主与危害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甘蓝、甜菜、大豆、十字科蔬菜等。

棉斜纹液蛾

发生规律温度26℃-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发生。

防治方法当棉田内发现150棵或5平方米有一块卵,7天后喷药防治;每10株或每平方米有5头以上幼虫,立即喷药防治。要先选用下列药液的一种: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

(6)红铃虫

寄主与危害除危害棉花外,在秋葵、洋麻、洋绿豆和木槿均有发现。

红铃虫

发生规律较高的适宜温湿度有利于红铃虫的繁殖,温度在20℃-35℃,相对湿度80%以上适合其发生。

防治方法在成虫产卵盛期施药杀卵和初孵幼虫。药剂有:50%久效磷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667平方米药用50-75千克喷雾。

棉花病虫害治理

棉花生育期比较长,且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棉花一生漫长的生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为害。在当前的生产条件下,一般年份棉花因遭受病虫为害可造成经济损失5%~15%,如果不进行防治,则可造成30%~50%的损失,少数病虫在特殊年份可造成棉花,80%以上的经济损失。自从农药发明之后,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为害,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由于农药长期大量使用,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病虫害的再猖獗,增加了防治的困难因此,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对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使用量大的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1)苗期病害综合防治

对于棉花苗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达到控制苗病发生,培育壮苗的目的。以下以营养钵苗床苗病防治为主来探讨棉花苗病的防治方法。

①苗床备制

钵土选择:营养钵苗床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处,钵土应为无病土,以利棉苗生长短减轻枯黄萎病的发生以及延

缓枯黄萎病的蔓延速度。无病土一般要求是:晒场土、冬前的塘泥土、菜园土和无病棉田土;切不可在棉田中枯黄萎病发病中心处制钵。

钵土施肥:钵土要为营养土,对于待制钵土,应在制钵前10天施入碳铵25千克/亩,磷肥25千克/亩,钾肥10千克/亩。

制钵待播:一般要求从3/下~4/上开始抢晴制钵。营养钵应为“中钵”,摆放平整,床宽1.2米,长10米左右,以利盖膜管理。钵脚掩土,苗床四周开沟,沟深于钵底,以利滤水。

②种子处理

棉种带菌是苗病发生的主要菌源之一,因此,杀灭种子所带的病菌是防治棉花苗病的一条重要措施。

选种晒种:对于待播棉种,播前粒选,剔去虫籽、瘪籽和破损籽。播前晒种2-3日,提高种子发芽势。

药剂拌种:选用种衣剂包衣的精加工棉种;毛棉籽选用0.5%~1%稻脚青拌种或甲基立枯磷200倍液浸种5~6小时。

③苗床管理

适时抢晴拌种。一般在四月上旬晴天播种。拌种前用1000~1500倍稻脚青液或甲基立枯磷1000倍液将营养钵充分浇足水份后拌种,每穴1~2粒,播后用细土将钵盖平,立明用竹片打弓盖膜。

及时揭膜,通风炼苗。当出苗达80%以上并子叶平展时,于晴天上午九时至下竿四时揭膜散湿,通风炼苗(高脚苗),揭膜时先只揭两头,2天后全揭炼苗,夜晚及阴雨寒潮时盖膜防冻。

施药防病,保全苗壮苗。齐苗后,由于膜内高温高湿,各种苗病迅速发生,造成死苗弱苗。最早发生的是立枯病和炭疽病,当真叶开始长出时,猝倒病大量发生,造成成片死苗,同时黑斑病普遍发生,为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造成弱苗。

对于棉苗基部病害(立枯、炭疽等),结合雷床浇水用1000倍稻脚青或500倍甲基立枯磷泼浇。叶部病害选用半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为0.5:1:100)或500倍多菌灵、甲基立枯磷喷蓖。整个苗床期防治2~3次。

适当浇水,减轻病害发生。在营养钵苗床管理上,切忌过多浇水,要求实行“干旱”管理,苗床表土一般让其发“白”。

搬钵蹲苗,防猝倒促早发。有时苗床猝倒病大发生时,各种药剂均很难控制其发生,这时只有搬钵。当第一片真叶长出至一叶一心时搬钵,搬钵时剔去病苗、弱苗和死苗钵,搬钵后重新盖土并适量施肥。

(2)棉花生育前期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上,一般根据棉花的生育特点和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在棉花生育前期(以7月中下旬进入伏旱时为分界线),制定以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棉花的补偿作用为主的防治策略,而在棉花花铃期则以化学农药防治保棉桃为主。

①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和棉花的补偿作用。棉田控制棉花害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蜘蛛类、瓢虫类、小花蝽、草蛉、六点蓟马等,这些天敌对棉花的一些主要害虫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特别是对棉蚜和棉铃虫。棉花在生育前期补偿作用很强,遭受病虫为害造成蕾花脱落后,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仅不造成棉花减产,还能促使棉株多结桃。因此,我们在前期棉花害虫防治上,秘须充分考虑以上两点,通过放宽防治指标,合理使用农药来达到保护天敌的作用。

②防、治结合,减轻枯黄萎病发生为害程度。于仍种植感病品种的病田,则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来减轻其发生为害程度,一是要深挖三沟防渍;二是在无病土育苗的基础上移栽时施药灌定根水,营养钵移栽后当日或次日每株灌1000倍多菌灵加100倍尿素液100毫升;三是对发病棉株追施碳铵杀菌促发(株灌20~30倍碳铵液400毫升)。

③放宽防治指标,合理使用农药,控制前期害虫为害。

棉蚜:三叶期卷叶株率达10%和益蚜比(益虫和蚜虫的比例)1:100以上时,三至七叶期卷叶株率20%和益蚜比1:100以上,棉株现蕾后弃治棉蚜,防治药剂应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类药剂,以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

红蜘蛛:苗期有螨株15%以上,蕾花期20%以上,防治上选用专用杀螨剂,如生物农药浏阳霉素、虫螨克,化

学农药达螨灵、速螨酮等。

盲蝽蟓:常年主要是二代盲蝽蟓集中为害早发棉田,当百株虫量超过10头时选用有机磷类吡虫啉或锐劲特等药剂防治,切不可普治。

一代红铃虫:常规棉田、村庄附近200米以内的有3个以上大蕾的早发棉田,当百株卵量超过100粒时选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转BT基因抗虫棉不需防治红铃虫。

1~3代棉铃虫:一代棉铃早重点防治番茄田、辣椒田、豆荚类等蔬菜作物田;二代棉铃虫防治早发棉田和棉田间作套种作物,常规棉田二、三代棉田百株卵量10粒即应施药防治,防治的主要目的减少四、五代发生基数。转BT基因抗虫棉可弃治。一、二代和三代前期施药应选用生物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区域禁止使用BT制剂。

(3)花铃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棉花进入八月份以后,自身补偿能力明显减弱,病虫害的发生种类也与前期有明显的不同,棉田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减弱。此时棉田发生的主要害虫,二、三代红铃虫和四、五代棉铃虫直接为害的是棉花的收获部分,若防治稍有失误,就可造成棉花严重减产。少数入秋后雨水多的年份,四、五代盲蝽蟓在田间不施药的情况下,可造成棉花绝收。因此,这一时期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以药剂防治为主。根据近几年棉花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应以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为主,兼治其它害虫,对于铃病则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

①打空枝,摘烂铃,减轻铃病为害。铃病发生重的年份主要是棉花早发和秋雨多的年份,发病的直接原因是湿度大、光照不足。因此,在铃病的防治上要通过打空枝来增强棉株间通风透光度,来减轻发生程度,通过抢摘烂铃及时剥晒来减轻损失程度。铃病的药剂防治只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发生程度,不能完全控制其发生。从八月中旬开始,选用70%的代森锰辛等药剂对准棉株中下部施药防治,7天一次,共3~4次,可达到50%~60%的防治效果。

②合理使用物理的和生物的防治措施。在3~5代棉铃虫发生期,如遇中等偏重以上发生程度,成片棉区可选择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汞灯灭蛾,分散棉田可选用杨树枝把诱蛾。诱蛾措施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棉田棉铃虫和红铃虫的田间卵量,降低田间棉铃虫和红铃虫的实际发生程度。

条件成熟时,可对棉铃虫、红铃早采取生物防治措施,通过人工释放赤眼蜂或金小蜂来达到控制害虫危害的目的。

③以保铃、蕾为重点,科学抓好化学药剂防治。

主攻对象: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花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红蜘蛛、斜纹夜蛾、盲蝽蟓;常规棉田防治的重点是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盲春蟓。

防治标准

红蜘蛛:八月二十日前有螨红叶株率30%;

盲蝽蟓:百株虫量10头;

斜纹夜蛾:四代百株低龄幼虫30头;

棉铃虫:抗虫棉田百株低龄幼虫10头;常规棉田株卵量30-50粒或百株低龄幼虫3~5头;

红铃虫:仅常规棉田二代单株30天以上青铃4个,当日百株卵量80粒;三代单株30天以下青铃4个,当日百株卵量300粒。

防治药剂:目前农药市场上药剂品种多、滥、杂,农药滥混滥配十分严重,为了确保防治效果,要做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在药剂防治上,除了正确选用药剂品种外,还要有正确的施药时间、施药部位和亩喷液量。一般棉花中后期防治虫害亩喷液量手喷雾器常规喷雾不少于60千克,机动喷雾器不少于15千克。

棉花中后期虫害的防治

一、棉铃虫。目前棉花的生长发育已进入花铃期,三代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棉花生长中后期棉铃虫的防治要做到药剂滴心与诱杀成虫相结合、棉田防治和其它作物田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田间管理和人工抹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防效、节约成本。三代棉铃虫,当百株有低龄幼虫15头时,应采取化防措施。每亩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ml加辛硫磷乳油60ml、或采用

2.5%功夫乳油60ml加水50公斤喷雾。

二、盲蝽象。危害趋重发生,7月份第三代若虫已进入孵化期,从此以后出现世代重叠,逐渐无明显代数界限,加之棉田郁闭,进入特别难防治时期,应及时检查主茎顶尖和果枝顶尖,当田间新被害株率5%~10%,百株有虫5头以上,应及时防治,可喷施氟虫腈、毒死蜱等农药。一般每5天防治一次,直至9月下旬。根据盲蝽象昼伏夜出、夜间危害的特点,应注意用药时间,一般在下午5点后喷药防治。不过要彻底治住盲蝽象还要贯彻统防统治原则。一是要进行联户统一防治,防止转移危害;二是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消灭寄主。

三、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可使用菊酯类、1%吡虫啉、1.8%阿维菌素、25%扑虱灵等农药进行防治,并注意保护天敌。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虫害我国已知的水稻虫害有35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20余种,常见的水稻虫害有以下几种: (1)水稻螟虫危害水稻的螟虫种类很多,主要有三化螟和二化螟,部分地区还有大螟等。三化螟和.二化螟都是以幼虫钻蛀茎秆危害水稻,水稻受害后出现的症状是枯心和白穗,二化螟还取食叶鞘,造成枯鞘。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用药1~2次;②每亩用杀虫双大粒剂1千克拌细土30千克制成毒土撒施;③每亩用40%的水胺硫磷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粘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又称”行军虫”,一般每小时飞行速度为20~40公里。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危害轻时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时大部分叶片被吃光,水稻减产10%—20%,大发生时,其幼虫不仅吃光叶片:还咬断穗茎,造成颗粒无收,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剃枝虫”。 防治方法:①每亩用50%辛硫磷O.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80%敌敌畏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③每亩用2.5%的敌杀死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3)稻飞虱和稻叶蝉这两种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较多,繁殖量大,以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危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塘。它们都具有暴发性,还传播病毒病,是对水稻危害比较大的害虫。防治方法:①每亩用30%甲胺磷0.15- 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②每亩用40%的叶蝉散0.15~0.2千克对水喷洒:③每亩用50%的杀螟松0.1-0.15千克对水喷洒。(4)负泥虫负泥虫又称“背屎虫”,负泥虫的成虫、幼虫都可以危害水稻,但以幼虫为,主,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留下透明的表皮,形成纵行的白色条纹,叶尖逐渐枯萎,危害严重时,全叶发白焦枯或全株死亡,一旦发生,常减产10%左右。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结晶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接近傍晚时用药为好。 2、水稻病害 (1)稻瘟病稻瘟病又叫稻热病,群众称它为”火风”、烂颈瘟。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几种主要稻瘟病的识别如下。 苗瘟:一般发生在三叶期以前,病苗基部变成灰黑色,叶片变成淡红褐色,使整株秧苗枯死。 叶瘟:从秧田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有少数发生在叶鞘上,其病斑有好几种类型,但主要是慢性型奉。急性型两种。慢性型病斑在田间最常见,其形状有点像织布的梭子,两头尖中间大,病班的最外层为深褐色,中间为灰白色。急性型病斑呈灰绿色或暗绿色水浸状,一般为圆形、椭圆性或不规则形。 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40%富士1号乳油0.1~0.15?千克对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 (2)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一、稻瘟病的防治: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在防治上主要的抓好叶稻瘟和穗稻瘟的防治。 1、叶稻瘟的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用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1500倍液,连防二次,隔5-7天一次。 2、穗稻瘟的防治: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破口期,药剂选用:(1)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1500倍液;(2)40%富士一号乳油亩用150毫升;连防三次,隔5-7天一次。 二、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当田间出现病斑时,立即施药防治,药剂选用:(1)农用链霉素亩用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三、纹枯病的防治:防治最佳时期为孕穗期。药剂选用:(1)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1500倍液;(2)亩用井冈霉素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四、稻曲病的防治:稻曲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防治时期应抓住孕穗期或抽穗期,药剂选用:(1)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1500倍液; 五、稻飞虱的防治:稻飞虱主要栖息在稻丛基部,吸取植株汁液,使水稻植株变黄,影响产量,防治药剂选用:比丹10%吡虫啉30克/亩或赛嗪酮或兑水45公斤喷雾。 六、稻螟虫的防治:稻螟虫为害水稻后造成枯心或白穗,防治药剂选用:康宽

爱可的应用技术 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水悬浮剂 1. 用法:作物(水稻)叶面喷施。 2. 用量:爱可稀释1500倍,每亩喷施1—3桶水。 3. 适用时期及用途 (1)水稻苗期:在水稻2叶期至拔节期均可,以水稻有效分蘖初期最佳,即直播水稻4叶期、移栽水稻移栽后5-10天较好。 爱可稀释1500倍,每亩1—2桶水均匀喷雾。 此次施用爱可,可以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增加须根数量并深扎根系,使茎杆粗壮,叶片浓绿、伸长、变宽、增厚,提高水稻免疫力与抗逆性,并能预防早期纹枯病和稻瘟病。 (2)水稻孕穗中期:在水稻孕穗中期(大肚期),爱可稀释1500倍,每亩2—3桶水均匀喷施。 此次施用爱可,可以有效控制纹枯病扩展,预防稻曲病和穗颈瘟及粒黑粉病,使叶色保持浓绿,促进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抽穗整齐。(3)水稻齐穗期:在水稻刚刚齐穗的时候,爱可稀释1500倍,每亩2—3桶水均匀喷施。 此次施用爱可,可以巩固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和粒黑粉病的效果,并保持最大的绿叶面积,防止后期叶片早衰,提高灌浆强度,使水稻秆青籽黄,熟相好。

棉花常见病虫害

棉花常见病虫害 1、病害 1)棉苗立枯病英文名称:Cotton Rhizoctoniosis 拉丁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Chn 为害作物:棉花 为害症状:棉花播种后,种子萌动但还未出土之前,就可因立枯病菌侵害造成烂种烂芽。棉苗出土后,在接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凹陷,腐烂,严重的可以扩展到茎的四周,凹陷加深,颜色黑褐,棉苗枯死。病株叶片一般不表现特殊症状,仅仅表现枯萎;但也有棉苗受害后,在子叶上有黄褐斑,最后病斑破裂,脱落,形成穿孔。受害棉苗及周围土壤中常有菌丝粘附。多雨年份,现蕾开花期的棉株也可受害,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表皮腐烂,露出木质纤维,严重的可折断死亡。感病部位,有时出现瘤状病变。 病原菌形态特征:不产生孢子,产生菌核,由菌丝与菌核繁殖侵染。在培养基上菌丝匍匐,蛛网状,粗壮,生长迅速,初无色,渐成褐至棕褐色,有隔,分枝处常呈直角。老菌丝常为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由桶形细胞菌丝交织而成,无一定形状,浅褐至深褐色,质地松。有性时期的担孢子,仅在高温酷暑、高湿条件下生成,一般不易发现。 发病特点:棉苗立枯菌主要营寄生生活,也可腐生。在土壤中形成的菌核存活可数月至几年。带菌土壤和土壤中的病残组织是本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带菌种子也可传染。在16~25℃时,侵染发病严重。耐酸、碱性强,在pH2.4~9.2均可生长,因此分布很广。在低温多雨年份,常造成严重为害。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土壤,病菌在土壤中以菌丝、菌核腐生越冬,次年侵染棉苗,并可当年在田间再侵染。 防治方法:1.在精选棉子的基础上实行化学为主的种子处理 主要是棉花种子的脱绒,使用消毒棉子和保护棉子的化学药剂 2.加强耕作栽培管理 3.探索并寻求新的防病壮苗的措施 选用多基因抗性和多抗品种 4.春季低温年份必须进行拌种处理 20%稻脚青(甲基砷酸锌)可湿性粉剂250克与5克细土或草木灰混合均匀,然后与50克棉子拌匀,现拌现播,或以20%稻脚青1000倍液作棉苗灌根;或以40%五氯硝基苯粉剂1000 克(有效成分400克)与100克棉子拌种。 常用药剂: 稻脚青五氯硝基苯

棉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棉花主要病害及其 防治措施

棉花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棉花苗期病害 (一)症状 1 立枯病 棉苗立枯病在中国各主要棉区都有发生,而且每年均可在田间出现,一般在黄河流域发生比较普遍,是北方棉区苗病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整穴棉苗的死亡,使棉田出现缺苗断垅,是世界性的病害之一。致病菌是Rhizoctonia solani Khün。主要症状是:幼苗出土前造成烂子和烂芽。幼苗出土以后,则在幼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发生褐色凹陷的病斑;继则向四周发展,颜色逐渐变成黑褐色;直到病斑扩大缢缩,切断了水分、养分供应,造成子叶垂萎,最终幼苗枯倒。发病棉苗一般在子叶上没有斑点,但有时也会在子叶中部形成不规则的棕色斑点,以后病斑破裂而穿孔。病原菌由菌丝体繁殖,菌丝体在生长初期没有颜色,后期叶黄褐色,多隔膜,这是立枯病菌最易识别的特征。发病规律以低温多雨适合发病,立枯病菌侵入棉苗最适土温为17~23℃,23℃以上其致病力逐渐下降,至34℃棉苗即不受侵害,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2 炭疽病 棉苗炭疽病在中国各主要棉区都有发生,而且每年均可在田间出现,与立枯病相反,炭疽病一般在长江流域发生比较普遍,是南方棉区苗病中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棉苗生育延迟,是世界性的病害之一。致病菌是Colletotuichum gossypii Southw,主要为害幼茎和子叶,但在后期也是叶斑和棉铃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当棉籽开始萌发后,病菌即可入侵,常使棉籽在土中呈水渍状腐烂;或幼苗出土后,先在幼茎的基部发生紫红色纵裂条痕,以后扩大成皱缩状红褐色梭形病斑,稍凹陷,严重时皮层腐烂,幼苗枯萎。炭疽病常在子叶的边缘形成半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的边缘红褐色,干燥情况下病斑受到抑制,边缘呈紫红色,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出现粉红色,叶缘常因病破裂。病原菌一般营无性繁殖,有性时代很少见到。病斑表面常产生红褐色粘物质,为病菌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孢子椭圆形,有时稍弯曲,无色,两端略圆或一端稍尖。种子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病菌主要以粉孢子在棉籽短绒上越冬;另外,病菌还可随染病的茎、叶及棉铃病害等落入土中,使田间土壤带菌,雨水飞溅,使病菌污染棉铃,从而使种子带菌;同时,存在于土壤中的病菌也能成为

棉花几种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棉花几种常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摘要总结了沈丘县棉花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为该地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症状;防治;河南沈丘 棉花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适时防治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环节。因此,掌握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症状,因地制宜采取农业、物理、化学等措施综合防治,是促进棉农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 1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 1.1立枯病与炭疽病 棉花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导致烂籽、烂芽、烂根。棉苗从子叶期到1~2片真叶最易感染各种根病,引起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幼苗萎蔫死亡,以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的危害最重,分布最广。立枯病:棉苗出土后常见烂芽,茎基部出现淡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后扩展围绕嫩茎使病部变黑褐色并缢缩,病苗很快萎蔫倒伏而枯死,在病斑及周围土面上常有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子叶上产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或穿孔病斑、脱落,发病最适宜温度15~23 ℃;炭疽病:常造成烂根或烂芽,棉苗出土后,在接近地面的茎部出现红褐色梭形条斑,略凹陷,纵裂严重时病斑部变黑,苗干枯死亡,子叶发病多自边缘散生半圆形褐色病斑,有些发生于子叶中部,散生近圆形,褐色边缘近褐色,病斑干枯脱落后使子叶残缺不全,在多雨高湿的情况下,病斑部散生许多小黑点状分子孢子盘,形成桔红色分生孢子,幼苗根部被害呈黑褐色腐烂,致使幼苗死亡。 1.2棉花枯萎病 棉苗从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表现出叶片蕾铃大量脱落,重病株大量死亡。常见的类型有青枯型,植株的叶子颜色不变,全株或植株一边的叶片萎蔫下垂,或在雨后病株的叶片突然萎蔫下垂死亡;黄化网纹型叶片出现黄色、淡黄色斑块,并逐渐变褐枯死或叶脉变黄叶片保持绿色形成黄色网纹状;矮缩型病株节间缩短,株形矮小,叶色深绿变厚,皱缩不平,病株的部分叶片出现黄化网纹或黄化斑块,出现叶片大量脱落等症状;不论哪种发病症状,剖开病株茎杆,都可见植株的木质部导管变褐色,部分病株在潮湿的环境下病秆表面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引种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田间靠流水等传播蔓延。 1.3棉铃虫 俗名钻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它的食性很杂,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

最新整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方案 一、概述 近年来,由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抛秧和旱育秧等新型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优质但抗病虫性差的品种大量种植,以及气候变暖等有利于病虫发生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大、为害重,偏重年份发生频率高,单是稻纵卷叶螟年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35~50左右,虽经大力防治仍造成较 大的粮食损失,对粮食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在水稻螟虫等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依靠化学防治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田间天敌种群数量减少,自然控害能力弱,且致使病虫害对部分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还造成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县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特点,在全县开展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综合防治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地遏制水稻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为害,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同时,通过推广应用综防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选用对口、安全的农药制剂,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为组织好综合防治示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下半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3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每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面积60万亩;示范区内病虫为害总损

失率控制在5以下,螟害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通过推广应用综防适用先进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加田间天敌种群数量,稻谷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我县建立一批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创建无公害稻米品牌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展综防示范,使农民更快地掌握植保适用新技术。(各乡镇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县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刘次邻局长任组长,庞惠广副局长和县测报站何元密站长任副组长,成员:杨廷策、李益超、韦德明、张逸宁、朱韵辉、钟祖梅、李祥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何元密兼任。示范区的日常工作由杨廷策和李益超负责。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报县农业局备案。 2、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综防工作展开。乡镇农技部门在抓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和防治指导的同时,都要建立综防示范片,确定专人负责,真正落实好此项工作。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各乡镇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举办有关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规律、农药安全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和丰富科技知识。 4、印发技术资料,将综合防治技术资料编印分发到各农户,且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示范区内,做到每户一份“明白纸”。同时,通过电视预报、大字报、墙报等形式将综合防治技术告知农民。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必备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更是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棉花能否丰产直接关系着棉农的收益,而棉花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一直是困扰广大棉农的难题。今天,我们就给您讲讲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片花:棉花苗期常见病虫害 自出土至现蕾这段时间,称为棉花苗期,大约经历40-50天。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统称为棉苗病,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是几种病害混发。 一、棉花苗期常见病害 立枯病:立枯病又叫黑根病,在棉苗出土后半个月时最容易发病。受害部位在棉苗靠近地面的茎基部,病斑由黄褐色变成黑褐色,并逐渐向下凹陷腐烂,由于茎的发病部位细缩,而使棉苗倒伏枯死。 炭疽病:幼苗受害后,在茎基部出现红褐色梭形条斑,纵裂状,严重时病斑扩大呈褐色、变黑、腐烂,导致幼苗死亡。 棉苗猝倒病:棉苗出土后,病菌先从幼嫩的细根侵入,幼苗迅速萎蔫倒伏,子叶也随着褪色。 棉花苗期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棉花播种后至出土前若遭病菌侵害,就会导致烂种、烂芽,不能正常出土。出土后的棉苗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导致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枯死。 以上我们为您讲解的是棉花苗期的常见病害,下面我们来看看棉花苗期的虫害有哪些。 二、棉花苗期常见虫害 棉花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等等。

蚜虫:蚜虫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受蚜虫侵害的棉花幼苗,叶片枯黄脱落,表面有蚜虫排泄的蜜露,还容易诱发霉菌滋生。 蚜虫最适合的温度为25℃,最适合的湿度为55%~85%,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大雨对蚜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时晴时雨、阴天、细雨对其发生有利。 红蜘蛛:红蜘蛛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出现黄斑、红斑或黄白斑,危害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棉株枯死。 地老虎: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苗,地老虎的幼虫在土壤中活动,在棉籽发芽后,子叶未出土时可食空棉籽,留下种壳幼虫还可危害刚出土的子叶,啃食叶肉,留下许多小孔大一些的幼虫咬断棉花嫩茎,将咬断的棉苗拖到洞口,一般每条幼虫可咬断4~7株棉苗,最多的可达10株以上,食量不断增加,严重造成棉花苗期缺苗断垄。 片花:棉花花蕾期常见病虫害 花蕾期是指棉花从现蕾到吐絮这一段时期,主要的病害是枯黄萎病,而这几种病害也是经常混和发生。 一、棉花花蕾期常见病害 枯萎病:枯萎病又称半边黄和萎蔫病,表现为叶片皱缩、增厚,叶色深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状同时出现。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土温达到20摄氏度,染病棉株开始表现症状,25~30摄氏度,进入发病高峰,30摄氏度以上病情受抑制。 黄萎病:黄萎病一般在4~6片真叶期开始发病,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边向下卷曲,当夏季暴雨来临后,棉株会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

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全国棉花病虫害总体中等程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亿亩次,其中,棉蚜、棉盲蝽、棉叶螨、棉蓟马、棉铃虫、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苗病(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黄萎病、铃病(疫病、炭疽病、红腐病、黑果病、红粉病、曲霉病、灰霉病等)等病虫将在各棉区普遍发生,烟粉虱、斜纹夜蛾、红叶茎枯病等次要病虫在局部发生。为了切实做好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专业化防治面积均达到2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 二、防控策略 针对棉花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虫,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播前和苗期预防、生长期控害、铃期保铃保产。优先采用抗(耐)性品种、农艺和生物防治技术,发挥棉花自身补偿作用,利用生态调控和自然天敌控害作用,增强棉田的持续和安全控害能力。药剂防治实行达标用药,优先选

用生物源、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合理、精准用药。 三、防控措施 (一)防控重点 1.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和陕西棉区。重点防控棉盲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预防枯萎病、黄萎病、苗病、铃病、红叶茎枯病,局部做好地下害虫、棉蓟马、象鼻虫、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2.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棉区。重点做好棉盲蝽、棉叶螨、棉铃虫、斜纹夜蛾、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预防苗病、铃病、红叶茎枯病,注意防治棉蚜、红铃虫、棉蓟马、烟粉虱。 3.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甘肃棉区。重点做好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蓟马、棉盲蝽、烟粉虱、枯萎病、黄萎病、苗病、红叶茎枯病的防治。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播种期 预防对象:苗病、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地下害虫等。 (1)选用抗(耐)枯萎病、黄萎病和抗虫品种。 (2)根据各棉区苗期病虫主要种类,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做好种子药剂处理。 (3)选用无菌土壤制钵育苗,培育无病壮苗。西北内

棉花病虫害

第五章经济作物病虫害 棉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 分布与为害棉枯萎病也叫萎蔫病、乌心瘟,是为害棉花的主要病害,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枯萎病为害棉苗,特别是定苗以后,大量棉苗发病,萎蔫枯死,导致缺株减产,纤维品质降低,不少地区枯、黄萎病同株混生,产量损失更大。 症状棉花感染枯萎病后,由于生育期及气候条件的不同,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类型:①黄色网纹型:病株叶脉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大部呈黄色网纹状,叶片逐渐萎蔫枯干。②黄化型(见图477):叶片边缘局部或大部变黄,萎蔫枯干。③紫红型:叶片大部或局部变紫红色,叶脉也呈紫红色,萎焉枯干。 ④青枯型(见图478):叶片突然失水,叶色稍变深绿,叶片变软变薄,全株青干而死亡,但叶片一般不脱落,叶柄弯曲。⑤矮缩型:棉株现蕾前后,顶部叶片可能发生皱缩、畸形,叶片暗绿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变矮,但不枯死;⑥萎蔫型:株型无明显变化,但叶片迅速失水,萎蔫下垂,有的叶片逐渐脱落,形成光杆。不论是哪种症状类型的病株,剖开其根、茎或叶柄后,木质部导管变褐色是其共同特征。 发病规律棉籽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菌源。病株根、茎、叶、铃、壳等均可带菌传播,出苗后即可发病,现蕾前后为发病高峰,可成片死苗,甚至绝收。连作年限长,土壤内菌量大,发病严重。棉花现蕾前后为发病高峰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温季节,症状消退为隐症。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发病幼稍有回升。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并用精加工包衣棉种。枯萎病、黄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枯萎病、黄萎病的抗病或耐病品种。 (2)实行大面积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提倡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明显。 (3)认真检疫保护无病区。无病区的棉种绝对不能从病区引调,严禁使用病区未经热榨的棉饼,防止枯萎病及黄萎病传入。施用腐熟有机肥。 (4)用无病土育苗移栽。没有无病土要做好苗床土壤消毒,每立方米用54.5%噁霉?福可湿性粉剂4~5克兑水3~4千克,均匀喷洒。 (5)种子消毒处理:对外调的棉种或有怀疑的棉种,都应用硫酸脱绒和药剂消毒处理。 (6)连续清洁棉田。连年清除病田的枯枝落叶和病残体,就地烧毁,可减少菌源。 (7)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4.5%噁霉?福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天宝1500~2000倍液喷施或灌根;也可用54.5%噁霉?福可湿性粉剂与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结合使用,54.5%噁霉?福可湿性粉剂灌根、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喷雾,效果更显著。 图477 黄化型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病害防治、虫害防治、草害防治以防为主,对症施药 一、棉花红腐病 症状: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幼芽变棕褐色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和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二、棉花黄萎病 症状:现蕾期病株症状是叶片皱缩,叶色暗绿,叶片变厚发脆,节间缩短,茎秆弯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叶片呈现黄色网纹状,有的病株叶片全部脱落变成光秆。 防治方法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病后和发病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红粉病 症状整个铃壳表生松散的桔红色绒状,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病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 防治方法: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 500-1000倍液。 三、棉花炭疽病 症状:棉籽和幼芽受害,变褐腐烂;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初呈红褐色斑,渐呈红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时斑包围茎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湿腐状,棉苗枯萎而死。子叶受害,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四、棉花枯萎病 症状病株一般不矮缩,多由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状,向上部发展,病叶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紫红色的斑块。 (1)棉花枯萎病 发生规律发病与温湿度,枯萎病一般土温在20℃左右时开始显症,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现暂时性隐症,入秋后待土温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发病后和发现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2)棉花立枯病 症状棉籽受害,造成料籽和烂芽;幼苗茎基部受害,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渐扩展围绕嫩茎,病部缢缩变细,黑褐色、湿腐状,病苗倒伏枯死。子叶受害,多在中部发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易破裂脱落成穿孔。 (3)棉花立枯病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4)棉花曲霉病 症状在铃壳裂缝处和虫孔处产生黄绿色或黄褐色的粉状霉层,高湿时呈绒毛状褐色霉层,棉絮也霉变,铃不开裂。 发生规律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8、9月份的雨量将成为铃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 防治方法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 倍液。 (5)棉花角斑病 症状真叶发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成油渍状透明病斑,后变为黑褐色病斑扩展时因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发生规律苗期土壤含水量较高,7、8月份的铃期雨量较大,尤遭暴风雨侵袭时,角五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洒1:1:120-220波尔多液、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6)棉花黑星病 症状全铃受害,铃壳变黑、僵硬,不开裂。铃壳上密生小黑点。高湿下全铃满布烟煤状粉末。病铃棉絮烃黑色僵瓣。 防治方法在烂铃病原较复杂的棉区,可喷洒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尔多液或铜皂液加入上述药剂混合施用。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棉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在全国棉区一直发生较重,死苗严重,造成的危害损失较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选用有效药剂防治棉花枯萎病意义重大。 一、危害症状: 棉花枯萎病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现蕾前后发病最盛。可归纳为5种类型: 1、黄色网纹型:病株叶脉变黄,叶肉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呈黄色网纹状,叶片逐渐萎缩枯干; 2、黄化型:叶片边缘局部或大部变黄,萎缩枯干; 3、紫红型:叶片局部或大部变紫红色,叶脉也呈紫红色,萎缩枯干; 4、青枯型:叶片突然失水,叶色稍变深绿,叶片变软变薄,全株青干而死亡,但叶片一般不脱落,叶柄弯曲; 5、皱缩型:5-7片真叶时,大部分病株顶部叶片皱缩,畸型,色深绿,节间缩短,比健株矮小,一般不死亡,病株根茎剖面木质部变成黑褐色。 二、发病规律: 棉花枯萎病菌主要在病株种子、病株残体、土壤和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的调运是引发新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区棉田的耕作、管理、灌溉等农事操作是近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病株根、茎、叶、壳等在高湿时可长出病菌孢子,随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周围健株。 棉花枯萎病的发病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土温在20℃左右开始发病,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夏季暴雨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地势低洼、土质粘重、偏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耕作粗放的棉田发病严重。 三、化学防治: 播种前,选用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双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双600-800倍液喷雾或500倍液进行灌根,或选用50%福美双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效显着;对发病较重的田块,同时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加1%尿素溶液叶面喷雾,每隔5-7天进行一次,连续2-3次,防病效果更加明显。

棉花病虫害防治要点

新疆自治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棉花产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基础,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其棉花产业的发展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病虫害问题是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只有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疆棉花生产,促进新疆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1新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思路 病虫害的治理要重在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要充分发挥农业防治的基础性作用,并加强对越冬虫源的治理工作,有效消灭棉叶螨、棉蚜等害虫。在治理害虫的基础上,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辅助的治理工作,防止发生棉田花生其他的虫害。对于田外的杂草要巩固保留,使其能够对棉花进行一定的保护。除了消灭害虫以及药剂治理之外,还要适当利用这些虫子的天敌来对其进行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样不但投入比较少,达到的效果也比较生态环保。总的来说,对于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农业防治的基础性作用,做好生态防止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药剂防治的措施。 2棉田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对棉蚜的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棉蚜的虫害,就需要在棉蚜越冬之前将其消灭,尽量减少其来年的基数。相关单位可以在每年的1月份-3月份对花卉和温室大棚进行数遍的灭蚜工作,并及时检验灭蚜效果,确保蚜虫被及时的消灭。对中心蚜株要进行严查,要落实棉蚜点片防治工作,对于取得效果比较好有特殊表现的集体或个人要给予必要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棉蚜的扩散,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另外,为了更好地防治棉蚜还需要利用其天敌的作用,只有培养保护期天敌才能使其数量减少。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一般不轻易用化学的方式进行除虫,这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当棉田受到虫灾比较严重的时候,可选用吡虫啉或啶虫脒来进行药物防治。 2.2对棉叶螨的防治措施 棉叶螨,一般我们也将其成为红蜘蛛,对于其防治工作要遵循及早发现、严格查找、仔细排除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防治效果。首先,要做好保护带防治。对保护带的防治分2次进行,首次防治应该在播种之前,对条田林、公路林等往年红自主发生较严重的地带进行药物处理,第二次一般选在五月初,在喷洒之前,需要先对周围的杂草进行详细的调查,对那些螨株率超过5%的地段需要进行防治,在必要的时候接近保护带的棉田也应该进行防治,防治发生传染。其次,要对中心柱进行及时的查防,五六月份风一般风比较大,这样就为叶螨的蔓延创造了条件,虽然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当天发现当天处理,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还需要把握住几个要点:1)红蜘蛛大量产生和高温干旱是离不开的,所以要更好地防治红蜘蛛,需要及时了解当地的气象信息,了解红蜘蛛的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政策。2)就是要抓住重点,七八月间红蜘蛛泛滥成灾,一般来说要对这个时期的治理更加关注,做到有效的防治,否则会影响到棉花的产量。3)要及时的防治红蜘蛛,还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当温度比较低但是湿度比较大的时候为红蜘蛛的潜伏期,这个时候往往人们不易发掘,而当温度逐渐升高天气干旱,红蜘蛛在这个阶段正处于高发期。对这些信息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防治红蜘蛛的时候

棉花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棉花害虫种类很多,而且世代重叠,交替发生,对棉花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抗虫棉品种的推广与发展,有些原来的非“靶标性”害虫,前些年在棉花上的危害很轻微,现在已上升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比如绿盲蝽、棉蓟马等. 下面我把棉田常发生常见的危害明显的一些害虫作阐述: 一、地老虎 又称土蚕,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危害棉花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危害较重的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有时小地老虎和大地老虎混合发生。 1、特征 ●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mm,前翅深灰褐色,后翅灰白色;幼虫,初孵幼虫砂褐色,取食后体色转绿,入土后转为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7-47mm,头部褐色。 ●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4-19mm,前翅黄褐色,后翅白色;老熟幼虫体长33-45mm,头部深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褐色网纹,体表多皱纹。 2、危害特点:地老虎初在顶心昼夜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天窗”式被害状;幼虫稍大可将叶片咬透,形成小洞或缺口,也危害棉苗生长点,致使真叶长不出来,形成子叶肥大的“公棉花”或多头棉,这是低龄幼虫造成的常为人们疏忽的严重危害;3龄后幼虫入土昼伏夜出,从幼苗近地面处咬断嫩茎,特别是5-6龄的幼虫食量大,进入暴食期,能转移危害,有的能在已经木质化的红茎处咬断,把上半截幼苗托入洞中,常造成缺苗断垄。 3、发生特点:小地老虎在黄淮流域棉区一般每年发生4代。但是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最重。第一代孵化盛期在4月中下旬,幼虫危害盛期在4月中旬?-5月上旬。 4、防治方法 ①清除棉田内及周围的杂草,消灭草上的卵和幼虫。

②药剂防治毒饵诱杀:用2.5%敌百虫粉250g加热水化开,再加10份水喷在棉仁饼上拌匀,傍晚撒于田间,每亩用量4-5Kg,对于3龄以上的幼虫杀伤效果好。 可用90%晶体敌百虫1:1000倍液或80%DDV乳油1500倍喷洒,也可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1500倍,在地膜直播田或育苗移栽前后(苗床内或大田于傍晚喷洒,防治效果可达97%以上。 二、棉铃虫 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在黄河流域棉区危害严重,是常发区。 1、特征:成虫体长15-20mm,雌蛾前翅赤褐色或黄褐色,雄蛾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幼虫5-6龄,多数为6龄;老熟幼虫体长34-36.7;幼虫体色变化较大,随着虫龄不同,体色也有变化,大致有黄白色,橘黄色、淡红色、绿色、灰色、棕褐色和黑色几种类型。 2、危害特征:因为棉铃虫的生活习性是成虫具有趋光性(黑光灯,趋嫩性,趋味性(杨树枝杷,所以一般旺长幼嫩棉田发生重,在同一株上开始都在嫩叶及顶心处危害,随虫龄增大,逐渐危害幼蕾,4龄后,幼虫食量大增,取食大蕾、花朵和青铃。幼蕾被害后,苞叶张开,发黄有空洞,继而脱落。1只幼虫在整个幼虫期危害蕾、花铃可达10-20个。蕾受害后脱落,花受害后不能发育成铃,青铃受害后,虫孔易遭病菌浸染,形成烂铃、僵瓣,产量、品质下降。1992年,棉铃虫大暴发,曾经发生5代,整天都在棉田打药,并配合人工捕捉幼虫,结果还是造成了减产。 3、发生规律:温度25℃~28℃,相对湿度70%~90%,最适合棉铃虫发生。每年4-5代,多数年份发生4代,第5代发生不完整;棉铃虫的第一代在棉田以外的寄生植物上发生危害,第2、3、4代在棉田危害,一般北方棉区出现的第3代危害严重,第4代在南方棉区特重,幼嫩棉田发生重。 4、棉铃虫的防治方法:根据多年来的虫情定点观测,棉田第一代多数年份在6月10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训项目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训项目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东部的主要产棉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以上,出口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左右,为世界第四大棉花出口国。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科技含量和机械化水平均居世界先进水平。为提高我国棉花品质,推动我国棉花产业发展进程,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特别推出特色培训项目——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训项目。 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棉铃虫,建立综合害虫管理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重点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强农业和生物防治,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危害,如在棉花种植前,种植棉铃虫更喜欢产卵的豆类作物,减少棉铃虫在棉花上的虫口基数,并保护天敌寄主等。农药上使用生物杀虫剂Bt制剂,少用化学合成农药。在病害方面主要是苗病、枯黄萎病及烂铃问题,其中又是前两类病害严重影响生产,苗病主要通过种子包衣预防。枯、黄萎病则在遗传上致力于培育抗性品种,这方面澳大利亚政府作为重点研究进行投入。 培训项目课程内容梗概: 1.澳大利亚棉花概况 ⑴澳大利亚的棉花生产发展主要特点 ⑵澳大利亚棉花科研概况 ⑶澳大利亚棉花流通概况 ⑷澳大利亚棉花加工与检验概况 ⑸澳大利亚棉市概况 2.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管理、种植制度等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3.澳大利亚棉花种植的先进技术及领先的科研成果; 4.昆士兰州棉花种植业管理及植物保护体系的相关法律;州政府的支持政策及相关法规 等; 5.澳大利亚棉花病虫害防治 ⑴澳大利亚综合害虫管理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⑵澳大利亚综合害虫管理系统 ⑶澳大利亚棉花害虫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⑷澳大利亚棉田的管理系统 ⑸基于GIS的棉铃虫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害虫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技术 ⑹澳大利亚棉花病虫综合治理配套技术与示范推广研究 ⑺目前存在的棉花杀虫剂种类;杀虫剂标准的制定以及主要的监测项目; ⑻澳大利亚抗虫棉的种植情况; ⑼棉花枯、黄萎病的病理研究及防治方法; ⑽抗虫棉安全性评价与监测技术; ⑾澳大利亚转基因抗虫棉的现状及展望; ⑿防虫措施及病虫灾害发生的应急措施等; ⒀棉铃虫等主要虫害综合研究治理技术及无害化防治技术开发应用; ⒁区域性棉铃虫综合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工具; ⒂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微粒体P450酶系组成与活性的比较; ⒃澳大利亚保铃棉的种植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⒄该棉种对棉铃虫的天然防治作用 ⒅害虫的区域治理(Area-Wide Management)和IPM应用及具体措施 培训考察机构及现场参观: 悉尼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麦考瑞棉花种植者协会 澳大利亚棉花发展研究所 澳大利亚棉花合作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棉花研究所 昆士兰大学 勃罗依拉棉花种植者协会 澳大利亚棉花咨询公司 墨尔本大学

棉花苗期常见虫害

棉花苗期常见虫害 蚜虫:蚜虫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受蚜虫侵害的棉花幼苗,叶片枯黄脱落,表面有蚜虫排泄的蜜露,还容易诱发霉菌滋生。蚜虫最适合的温度为25℃,最适合的湿度为55%~85%,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大雨对蚜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时晴时雨、阴天、细雨对其发生有利。 红蜘蛛:红蜘蛛在棉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出现黄斑、红斑或黄白斑,危害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棉株枯死。 综合防治 1、做好田间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 2、及时间苗、定苗:棉花苗出齐以后,棉田里会变得拥挤,及时的间苗能改善 田里的通风透光情况,而且结合间苗,将感染病害的幼苗和小苗弱苗一起清除出去,是减少病菌相互传染的有效方法,可以减少幼苗感染病害的机会,起到控制病害的作用。间苗要间早,定苗要定小。间苗一般在棉苗长出3至6片真叶时进行,拔除弱苗和病苗,能够保持棉田里面叶不搭叶是最好的。 3、中耕松土: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地温1至3摄氏度,促进棉苗根系发育,使其 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在耕地的时候,使用小铲松土,大垄小垄一齐松,尽量将靠近棉花根部的土壤耕的疏松。 4、棉花蚜虫是常见的苗期虫害,棉蚜常集中在棉花嫩叶的背面和嫩头上为害, 棉花幼苗3片真叶以前,棉蚜的危害率达到10%,3片真叶以后,危害率达到15-20%时,可以喷雾防治,由于棉蚜大多集中在叶子背面,所以喷雾的时候,喷头朝上,向叶子的背面喷雾。 5、棉花还会受到红蜘蛛的危害,前期使用杀卵药剂进行预防,当红蜘蛛的危害 率达到10%以上时,交替使用杀螨剂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药液重点喷在棉叶背面,同时兼顾全株。棉田红蜘蛛发生严重时,应在喷药5~7天后再喷一次。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 术(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施肥量的增加,产量的上升,水稻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威胁。目前我区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防治上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单纯的化学防治有三大弊病:一是破坏生态平衡,诱导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使水稻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二是污染粮食、土壤、水源等,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三是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一、防治措施 依靠农业防治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配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将各种病虫害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一)农业防治 1、推广抗病品种 稻瘟病的防治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 2、秋耕泡田 秋耕要达到耕深20om左右,耕匀、耕细,不重耕、不漏耕,把越冬的二化螟和纹枯病菌核深埋地下。春季泡田时保持地面有水层15天以上,水平地后田间保持5一10cm水层10天左右,让风把漂浮在水面上的纹枯病菌核吹到地边、地角,人工捞出堆积路边晒干烧掉,可以消灭越冬二化螟和纹枯病的90%以上。 3、平衡施肥 平衡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使水稻生产健壮,增强抗病虫能力。 4、合理稀植与科学灌水 水稻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与田间空气湿度密切相关。据调查,田间相对空气湿度在90%左右时,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的萌发,菌丝的生长,饱子的散发和再侵染。也有利于稻飞虱卵的孵化,以及卷叶螟、稻苞虫幼虫的成活和生长。田间相对空气湿度在80%左右时,则对上述病虫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果田间相对空气湿度90%左右时,稻飞虱卵的孵化率为8。%一83%。相对空气湿度80%时,卵孵化率只有5%一10%。合理稀植和干湿灌水能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合理稀植指大穗型品种公顷穗数345一375万,中穗型375一405万,小穗型405一435万,最多不超过450万穗。当公顷茎孽数达要求穗数的80%时开始烤田,使成穗率提高到80%左右,减轻了无效分孽和小穗对田间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7-9章)综合复习题 制题:尚育锋 第七章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填空题: 1.棉蚜在我国除南地区可终年繁殖外,大多以_________在第一寄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鼠等木本枝条上及夏枯草等杂草根基越冬。 2.防治棉铃虫应在_________开始防治,把棉铃虫消灭在_________龄以前。 3.棉铃虫在温度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雨量分布均匀情况下发生严重。 4.防治棉铃虫采用_________类和_________类杀虫剂混用防效较为理想。 5.棉红蜘蛛在叶背吸食营养汁液,轻则_________,重则_________,状如_________。 6.地老虎各地均以第_________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 7.棉花枯萎病苗期症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8.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之间出现_________色斑块,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而主脉及附近叶肉仍保持绿色,呈_________或_________状。 9.剖茎检查,棉花枯萎病的木质部变为_________色;棉花黄萎病的木质部变为_________色。 10.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主要受_________条件的影响,一般在_________时发病较重,_________常诱发苗病流行。 11.棉铃病菌多以_________黏附在种子表面,或以_________潜伏在种子部越冬。 二. 选择题: 1.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是() A.棉蚜B.棉铃虫 C.棉红蜘蛛D.地老虎 2.棉铃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 A.膜翅目B.鳞翅目 C.鞘翅目D.双翅目 3.棉蚜在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大多数越冬虫态是() A.卵B.受精卵 C.幼虫D.老熟幼虫 4.防治棉花发棉蚜为害的较好措施是() A.化学防治B.植物检疫 C.农业防治法D.物理防治法 5.棉花蕾铃期防治的主要害虫是() A. 地老虎B.蝼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