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网测试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变电站接地网测试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城乡电网改革的大力推行,我国的电力系统尤其是变电站的有关技术方面又一次面临了技术跨时代的改革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变电站接地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包括接地电阻对变电站重要性以及接地电阻测试案例分析,总结了在接地电阻测试过程中容易引起测量结果偏差的几种不同因素,并作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测量 1引言

变电站接地网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它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接地网的安全设置和有效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顺利运行不可缺少的安全装置。倘若达不到要求的变电站接地网,就会发生变电站继保系统设备损害以及人员安全等事故。所以在管理变电站的过程中,接地网的交直流设置和防雷设置应引起相关单位的大力重视。由于接地网在设计和施工都不易达到精确的控制,特别是隐蔽性及运行维护困难的特点,使得接地网建设成为变电站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下文就对相关问题进行浅析,谈谈如何改进我国变电站中现存的接地问题。

2关于变电站接地的问题

所谓接地是将电力设备和用电装置的外壳、支架及中性点用导体与接地装置做良好的电气连接。近年来,由于接地网年久腐蚀,焊点开焊、脱焊等问题逐渐表现出来,对电力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案很重要,接地装置是确保电气设备在正常及故障情况下均能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措施之一。

在变电站的接地网的连接过程中,有一个影响接地质量的因素,那就是接地网同设备引线之间的连接问题。也就是在接地网的连接时,及时各项指标已经达到了相关的变电运行要求,但是由于设备导线接触问题处理不当,也容易引发接地故障。这类问题通常表现为地网焊接不良、接头不合格等。这种情况下,接地网在运行的过程中的有效截面就会减小,形成短路。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集中方法进行解决,均压法就是其中一种,在高压配电装置地面下设置水平接地网,使其外缘闭合,内部敷设均压带,并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与地网可靠连接,形成通路。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均压措施。由于均压带的存在,配电装置区域内的电位分布比单独接地体和简单的环路接地体要均匀的多,所以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数值大为降低,实现了均衡电位接地。

3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

常用的现场测量接地网电阻的方法主要有电流电压法、比率计法与电桥法等。这几种方法除了所采用的电源形

式、仪表类型不同外,就其测量回路和电极布置而言则大同小异,应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目的与测量对象,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并且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判断测量值的正确性,做好遇到干扰时的排除预案,消除干扰对测量的影响。测量时,电源频率f=50Hz(以减少X的影响),电流在十几安,电压在几伏到几十伏间,若设备接地引下线与地网连接线断裂或接触不良,此时电流不会有太大变化,而电压则会增加很大。例如长岭站251过线测试时,电流10A左右,电压则达99V 左右,而正常值为8V~9V(其它测试点)。测量时,所用表计准确级应在0.5级以上,载流导线截面要尽量粗,与接地体的连接表面要连接良好。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电流、电压表”法也称之为工频大电流法,它是通过提高工频的测试电流,一般为几十安培,用提高信噪比的方式,降低测试中工频干扰的影响,测量结果令人满意。采用隔离变压器,使测量所用的电源对地是隔离的。但是,大电流法需要的测试电流较大,互感对测量有很大影响,试验装置笨重,放线劳动强度大,而且受常规配套仪表内阻的限制,要求电流极的接地电阻很小,有时在现场会非常困难,打辅助极相当麻烦。另外,零电位和气候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一般小型接地网或接地装置可以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而对于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容量就不能满足要

求,特别是存在干扰源的情况下,需要大容量电流源或高频电源以消除干扰。地网与系统接地(如线路塔杆)连接上未解开即测量接地电阻,其值偏小,不能真实地反映地网的实际水平。所以在测试前应充分了解地网布置、连接情况,查看开关站系统侧接地是否与电站接地网分开。若打入接地极地点选择在非原始地表,而是在工程回填土上,由于土壤电阻率与设计院勘测时不一致,造成测量结果偏大。此情况只有另选测试点或增加接地极深度。

4有关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探讨

接地电路的阻抗的复数阻抗Zs,包含接地电阻与接地电抗两个分量,这些分量会影响接地电路的载流能力。测试接地阻抗时,频率应接近工频,对小型地网来说,该地网呈明显“阻性”,这是因为小型地网的接地电抗分量X比接地电阻R小得多,所以在线路杆塔、独立避雷针、小型变电站的小型地网测量中,可忽略接地电抗分量X,其接地阻抗近似等于接地电阻。而对于220kV以上变电站及大型发电厂的大型地网来说,接地电抗分量X已不能被忽略,甚至与接地电阻R在同一数量级上,所以在大型地网的接地阻抗测量中,应测量工频接地阻抗Zs及与频率无关的纯接地电阻R。

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直接影响到电站的长期、稳定、安全运行,不容忽视。在接地电阻测试方法中,电流、电压法为常用方法,现场试验条件

变压器绝缘电阻地测量

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与实训,能熟练掌握兆欧表的性能和测试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变压器绝缘电阻测量及测量结果的分析判断。 教学内容: 一、兆欧表的应用 1、兆欧表的构造和性能介绍 2、兆欧表的检查与接线 3、兆欧表的测试与读数 4、摇测兆欧表与接线拆除的安全注意事项 5、测量结果分析 重点技能: 二、配电变压器的绝缘电阻试验 1、掌握配电变压器基本知识、绝缘要求; 2、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仪器的选择; 4、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操作步骤; 5、能够根据所测参数、配电变压器运行状况及测量时环境温度,综合分析、判断。 教学正文: 一、变压器的基本知识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而且用量很大,升压、降压及

配电等都要用到变压器,每千瓦的发电设备往往需要有5 一8kVA 的变压器与之配套使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为了把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济的传输、合理的分配以及安全的使用,都要用到电力变压器;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双绕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即为绕组的额定容量,(由于变压器的效率很高,通常一,二次侧的额定容量设计成相等),多绕组变压器应对每个绕组的额定容量加以规定。其额定容量为量大的绕组额定容量;当变压器容量由冷却方式而变更时,则额定容量是指量大的容量。我国现在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等级是按≈1.26的倍数增加的,如容量有100、125、160、200……kVA等,只有30 kVA和63000 kVA以外的容量等级与优先数系有所不同。变压器的容量大小与电压等级也是密切相关的。电压低,容量大时电流大,损耗增大;电压高,容量小时绝缘比例过大,变压器尺寸相对增大,因此,电压低的容量必小,电压高的容量必大。目前农网配电变压器多为油浸式变压器,这里就以三相油浸式配电变压器介绍配电变压器的结构。 1、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由绕组、铁心、油箱、底座、高低压套管、引线、散热器、储油柜、分接开关等组件和附件所构成。其中绝缘油起着散热和绝缘的双重作用。每台油浸式变压器都要用大量的油、纸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编号:SM-ZD-35401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建220 kV 新塘变电站采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运用GPC 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接地网优化设计能显著地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土壤表面的电位分布均匀,提高安全水平,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网上表面的电位分布。在以往接地设计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都按3 m ,5 m ,7 m

,10 m 等间距布置,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地网的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地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而且这种差值随地网面积和网孔数的增加而加大。本文结合在建工程220 kV 新塘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阐释了接地网不等间距布置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1 接地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1.1 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 面积为190 m ×170 m 的新塘变电站接地网,在导体根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10 m 等间距布置和平均10 m 不等间距布置。沿平行导体①、②、③、④、⑤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从此可见,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边上导体①的泄漏电流密度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平均低15%左右;对于导体②的泄漏电流密度,这两种布置的接地网几乎相等(仅相差0.3%);对于中部导体③、④、⑤,不等间距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 的影响正式版

接地网对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0引言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接地包含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使其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则是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所以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

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 1接地网设计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 1.1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如果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电力系统接地故障或其他大电流入地时,可能造成地电位异常升高;如果接地网的网格设计不合理,则可能造成接地系统电位分

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油浸自冷式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测量 1、兆欧表的选用及检查? 答:兆欧表的选择和检查:主要考虑兆欧表的额定电压和测量范围是否与被测的电器设备绝缘等级相适应。 (1)选用2500V的兆欧表; (2)对兆欧表进行外观检查:外观应良好,外壳完整,玻璃无破损,摇把灵活,指针无卡阻,接线端子应齐全完好,表线应是单根软绝缘铜线且完好无损、其长度不应超过5米; (3)对兆欧表进行开路试验:分开两条线分开(L和E)处于绝缘状态,摇动兆欧表的手柄达120r/min表针指向无限大(∞)为好; (4)对兆欧表进行短路试验:摇动兆欧表手柄到120r/min,将两只表笔瞬间搭接一下,表针指向“0”(零),说明兆欧表正常; (5)测试线绝缘应良好,禁止使用双股麻花线或平行线。 2、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要求是: 答:绝缘电阻的名称: 高对低及地:(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和外壳)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及外壳的绝缘电阻; 低对高及地:(二次绕组对一次绕组和外壳)低压绕组对高压绕组及外壳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合格值的标准是: (1)这次测得的绝缘电阻值与上次测得的数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相比较,这次数值比上次数值不得降低30%; (2)吸收比R60/R15(遥测中60秒与15秒时绝缘电阻的比值),在10~30℃时应为1.3被及以上: (3)一次侧电压为10kV的变压器,其绝缘电阻的最低合格值与温度有关。

变压器绝缘电阻计算口诀:利用口诀计算出各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升十减半,减十翻倍,良好乘以一点五” 吸收比:R 20 = R t X 10t-20/40温度每升高10O C ,R t X 2/3倍。温度每降低10O C , R t X 1.5倍。 (4)新安装的和大修后的变压器,其绝缘电阻合格值应符合上述规定。运行中的变压器则不低于10兆欧。 3、试述对一台运行中的变压器进行绝缘测量的全过程(按操作顺序回答。安全措施应足够)。 (1)接线方法:将变压器停电、验电并放电后按以下要求进行。 摇测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壳)的绝缘电阻的接线方法:将一次绕组三相引出端lU、lV、1W用裸铜线短接,以备接兆欧表“L”端;将二次绕组引出端N、2U、2V、2W及地(地壳)用裸铜线短接后,接在兆欧表“E”端;必要时,为减少表面泄漏影响测量值可用裸铜线在一次侧瓷套管的瓷裙上缠绕几匝之后,再用绝缘导线接在兆欧表“G”端; 摇测二次绕组对一次绕组及地(壳)的绝缘电阻的接线方法:将二次绕组引出端 2U,2V、2W、N用裸铜线短接。以备接兆欧表“L”端;将一次绕组三相引出端1U、1V、1W及地(壳)用裸铜线短接后,接在兆欧表“E”端;必要时,为减少表面泄漏影响测量值可用裸铜线在二次侧瓷套管的瓷裙上缠绕几匝之后,再用绝缘导线接在兆欧表“G”端。 (2)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58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 技术正式样本

变电站接地设计及防雷技术正式样 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引言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人身和 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 大,接地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变电站接地包含工 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 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 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 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 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 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变电站接

地网安全除了对接地阻抗有要求外,还对地网的结构、使用寿命、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转移电位危害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变电站接地设计的必要性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从避雷的角度讲,把接闪器与大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的装置称为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对接闪器闪击的电荷尽快地泄放到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 变电站的接地网上连接着全站的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低压用电系统接地、电缆屏蔽接地、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接地,以及变电站维护检修时的一些临时接地。如果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电力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防雷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电网、设备、人身事故的基本措施。本文从施工实际角度简述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力求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将对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 开工前首先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接地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根据经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编制材料清册,并校对材料规格和数量。 2.1.2施工材料的准备及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对材料的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将材料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文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确认后方可进场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程序。 2.1.3施工前应配置最基本的施工人员和配备足够完好的施工机具 表1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表 表2 主接地网施工施工人员配置表

2.1.4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业主指定的区域,首先设置接地材料加工棚、生活临时设施等。其次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悬挂安全标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 2.2接地沟开挖 2.2.1根据主接地网设计图纸要求,对对接地体(网)的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2.2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敷设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 准,超挖50-100mm左右。宽度为一般为500-1000mm,沟壁需放坡处理,底部如有石块应清除。 开挖完成的接地沟 2.2.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充分利用土建开挖,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应及时恢复各类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进行接地沟深度深测量 2.3垂直接地体安装 2.3.1按照设计或规范长度进行进行采购垂直接地体。 2.3.2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力锤击方式的安装,为避免垂直接地体施工时顶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在垂直 接地体顶部进行保护(如加自制钢管金属保护帽)。碰到强风化石时采用机械成孔安装。 2.3.3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2.3.4垂直接地体的埋入深度、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3.5接地体安装结束后,顶部敲击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变电站接地电阻测试仪

变电站接地电阻测试仪 FS3041 ◆概述 电气设备的接地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力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接地按其作用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因此,接地电阻的测试对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式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满足国家最新颁布电力行业标准《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DL/T 845.2-2004》的要求,可测试接地电阻、土壤电 阻率和交流对地电压值。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工作原理 FS3041数字接地电阻测量仪采用先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DC/AC变换技术将三端子、四端子测量方法合并为一体的新型接地 电阻测试仪。由机内DC/AC变换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流,经过辅助接地极C和被测物E组成回路,被测物上产生交流压降,经 辅助接地极P送入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经过检波送入表头显示。借 助倍率开关,可得到三个不同的量限:0~2Ω,0~20Ω,0~200Ω。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主要特点 ☆结构上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作为机壳,电路上为防止工频、射频干 扰采用锁相环同步跟踪检波方式并配以开关电容滤波器使仪表有较 好的抗干扰能力。 ☆采用DC/AC变换技术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定电流以便于测量。☆允许辅助接地电阻在0~2KΩ(RC),0~40KΩ(RP)之间变化,

不致于影响测量结果。 ☆本仪表不需人工调节平衡,3(1/2)位LCD显示,除测地电阻外, 还可测低电阻导体电阻、土壤电阻率以及交流地电压。 ☆如若测试回路不通表头显示“1”代表溢出,符合常规测量习惯。 ◆FS3041接地电阻测试仪技术指标 ☆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0℃~+45℃相对湿度:≤85%RH ☆测量范围及恒流值(有效值)电阻:0~2Ω(10mA),2~20Ω(10mA),20~200Ω(1mA) 电压:AC 0~20V ☆测量精度及分辨率 精度:0~0.2Ω≤±3%±1d 0.2Ω~200Ω≤±1.5%±1d 1~ 20V≤±3%±1d 分辨率:0.001Ω、0.01Ω、0.1Ω、0.01V ☆辅助接地电阻及地电压引起的测量误差 允许辅助接地电阻RC(C1与C2之间)<1.8KΩ;RP(P1与 P2之间)<40KΩ误差≤±5% 允许地电压≤5V(工频有效值)误差≤±5%☆电源及功耗 最大功率损耗≤2W 电源:6.8V~9V(6节5#镉镍可充电电池),外接220V交流电源进行充电。 ☆体积重量 体积:220mm×200mm×105mm 重量:约1.4kg ◆产品别称 接地电阻测试仪,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地阻测试仪。

变电站接地网降阻方法及应用浅析

变电站接地网降阻方法及应用浅析 摘要:变电站接地网是维护变电站运行可靠安全,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 措施,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接地短路电流越来越大,随着集约型GIS变电站的 日益普及,占地面积小了,接地网的可用面积也小了,对接地装置可靠性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本文浅析某220千伏变电站土壤电阻率高,通过多方案论证比较, 因地制宜,采取了外引接地网+降阻剂的措施,达到降阻目的,确保该站接地电 网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外引;接地网;效用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网作为变电所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 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变电站防雷设计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 目的性,及整个变电站的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土质条件以及设备性能和用途, 采取相应雷电防护措施,保证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1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偏高原因分析 1.1土壤电阻率偏高 干旱地区、沙石土层等相当干燥,而大地导电基本是靠离子导电,干燥的土 壤电阻率偏高,对系统接地电阻影响较大。 1.2 设计误差 有的在设计接地时,根据地质资料查找设计手册所对应的土壤电阻率,而未 通过实地测量或者测量值不准确。特别是测量值不准确,一般是由于设计人员在 现场采用四极法测量原土层的土壤电阻率而产生的。这种方法虽然符合设计规范 要求,比较科学而且准确的,但是四极法是属于在场地中抽样测量,在接地网埋 设处地质经常出现断层,地电阻率是不均匀的,例如山坡地形往往还需要在不同 的方位、不同的方向进行测量,找出沿横向、纵向和不同深层的土壤电阻率。 1.3 施工不细致 对于不同地区变电站的接地来说,不仅精心设计重要,严格施工更重要。因 为对于地形复杂,特别是位于岩石区的变电站,接地网水平接地沟槽的开挖和垂 直接地极的打入都十分困难。而接地工程又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 问题都会导致地网阻偏高。 (1) 没有在原土层上施工,而是回填了一部分回填土后再施工。 (2) 下层地网引出至上层地网的连接点没有全部引出,或者是引出后没有作好 标记,导致下层地网没有与上层地网有效连接,失去下层地网应有的作用。 (3) 回填使用了部分建筑垃圾、大块的沙石等材料。没有用细土回填,分层进 行夯实。 (4) 接地网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遭遇比较严重的破坏,导致全站接地网各处的接 地电阻值测量值有巨大的差异。 1.4 运行过程中产生变化 有些接地装置在建成初期是合格的,但经一定的运行周期后,因下列问题, 导致接地电阻变大。 (1)由于接地体的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的接触电阻变大,特别是在山区酸性土壤中,接地体的腐蚀速度相当快,会造成一部分接地体脱离接地装置。 (2)在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部分,因锈蚀而使电阻变大或形成开路。 (3)接地引下线、接地极受外力破坏而损坏等。 2降低接地网电阻的主要措施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编号:AQ-JS-0579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

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接地网等间距布置存在地电位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建220kV新塘变电站采用了不等间距布置,即从地网边缘到中心,均压导体间距按负指数规律增加。运用GPC接地参数计算程序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接地网优化设计能显著地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使土壤表面的电位分布均匀,提高安全水平,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增加,流经地网的入地短路电流也愈来愈大,因此要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不仅要强调降低接地电阻,还要考虑地网上表面的电位分布。在以往接地设计中,接地网的均压导体都按3m ,5m ,7m

,10m 等间距布置,由于端部和邻近效应,地网的边角处泄漏电流远大于中心处,使地电位分布很不均匀,边角网孔电势大大高于中心网孔电势,而且这种差值随地网面积和网孔数的增加而加大。本文结合在建工程220kV新塘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阐释了接地网不等间距布置的方法及其合理性。 1接地网优化设计的合理性 1.1改善导体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 面积为190m ×170m 的新塘变电站接地网,在导体根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10m 等间距布置和平均10m 不等间距布置。沿平行导体①、②、③、④、⑤的泄漏电流密度分布曲线。从此可见,不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边上导体①的泄漏电流密度较等间距布置的接地网平均低15%左右;对于导体②的泄漏电流密度,这两种布置的接地网几乎相等(仅相差0.3%);对于

绝缘电阻测试注意事项

摇表也称兆欧表,主要用于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它是由交流发电机倍压整流电路、表头等部件组成。兆欧表摇动时,产生直流电压。当绝缘材料加上一定电压后,绝缘材料中就会流过极其微弱的电流,这个电流由三部分组成,即电容电流、吸收电流和泄漏电流。兆欧表产生的直流电压与泄漏电流之比为绝缘电阻,用摇表检查绝缘材料是否合格的试验叫绝缘电阻试验,它能发现绝缘材料是否受潮、损伤、老化,从而发现设备缺陷。 常用的数字兆欧表有DMG2671D、DMG2671E、DMG2671F、DMG2671G等型号,兆欧表的额定电压有250、500、1000、2500、5000V等几种,测量范围有2000MΩ、20GΩ、200GΩ等几种。新安装或检修后及停运半个月以上的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均应测定线圈的绝缘电阻。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时,对线圈运行电压在500V以上者应使用1000-- 2500V兆欧表,500V以下者应使用 500V兆欧表。 一、变压器绝缘状况的好坏按以下要求判定 1. 在变压器使用时所测得绝缘电阻值与变压器在安装或大修干燥后投入运行前测得的数值之比,不得低于 50%。 2. 吸收比R60"/R15"不得小于倍。 符合上述条件,则认为变压器绝缘合格。 测量变压器绝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必须在变压器停电时进行,各线圈出线都有明显断开点。 2. 变压器周围清洁,无接地物,无作业人员。 3. 测量前应对地放电,测量后也应对地放电。 4. 测量使用的摇表应符合电压等级要求。 5. 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测量前应将中性点刀闸拉开,测量后应恢复原位。 二、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测量 配电变压器在安装或检修后投入运行前以及长期停用后,都要用电压为1000~2500V的兆欧表测量绕组绝缘电阻,测得的数值和测量时的油温应记入变压器档案内。将测得的数值与配电变压器在使用期间测得的绝缘电阻值相比较,以判断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如果配电变压器的绝缘电阻猛然降至初始值的50%,或更低时,应予更换大修。 所测绝缘电阻的准确性,与测量方法和测量时的天气情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测量条件。选择温度在5℃以上,湿度在70%以下的天气进行测量; 2. 测量电压。摇测配变绝缘电阻应使用1000V或2500V的兆欧表,对变压器历次绝缘电阻进行比较时,所用摇表应为相间电压等级; 3. 测量项目。应测量配变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对地(配变铁芯或外壳)和二次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值; 4. 测量安全。测量前后,应将配变一次侧和二次侧各出线端分别接地放电,零线亦应断开,使绕组上残存的静电荷放尽,以保证安全。 三、用兆欧表测变压器、母线、开关、电缆绝缘电阻步骤 1. 由两人进行操作,戴绝缘手套; 2. 选择适当量程(对于500V及以下的线路或电气设备,应使用500V或1000V的兆欧表。对于500V以上的线路或电气设备,应使用1000V或2500V的兆欧表); 3. 接线:G屏蔽线,L被测相,E接地; 4. 校表:摇动摇表开路为∞,短接为零; 5. 断开所接电源,验电(在什么地方验电就在什么地方测绝缘); 6. 测量时摇动摇表手柄的速度均匀120r/min;保持稳定转速1min后读数(以便躲开吸收电流的影响);

浅析变电站接地设计因素

浅析变电站接地设计因素 发表时间:2016-10-10T15:20:54.2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作者:刘锡华 [导读] 变电站接地系统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惠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大多数变电站设计工程师在进行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时,都会有一个误区:普遍认为110kV及以上变电站,全站接地电阻值小于0.5欧姆时即认为合格,电阻值大于0.5欧则认为不合格,就不管短路电流的大小,也不需论证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值。接地体的选择更是根据经验选取,没有进行上导体的动、热稳定的较验。正确的设计方法是要结合实际,通过科学计算、详细分析、合理评价经济性,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电阻;入地短路电流;跨步电压;接触电势 引言:变电站接地系统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变电站接地网较为隐蔽性,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接地网的敷设存在与构筑物或建筑物基础交叉情况,增加了变电站运行中对其进行改造或更换的困难性,所以变电站接地网一经敷设,将很难对其加以改造,因此在变电站接地设计中如何降低接地电阻,优化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从而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值得深入细致分析及解决。 1、接地设计方案考虑因素 第一步:站址现状分析。 充分结合所考虑站址气象环境条件、站址条件,气象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季节系数Ψ值的选取。土壤电阻率ρ是决定接地网的关键参数,选择变电所所址时,要考虑所在地的土质情况,勘测专业在进行场地勘测中应列出接地网处的土壤分层情况和每层的土壤电阻率ρ,不能仅取表层土壤的电阻率ρ。需对站址土壤电阻率进行多层分析,决定接地网的布置形式及设计方案。 第二步: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 入地故障电流的计算是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的基础,直接与变电站安全性能有关,这是由于入地电流将产生最严重的地电位升、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势。 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分为站内接地故障和站外接地故障。故障短路电流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架空线路的避雷线(地线)回流至电源;另一部分是经变电站接地网和大地回流至电源。前者为架空地线的分流电流,后者既是入地短路电流。故障时线路将对入地电流起到分流的作用,设计接地时应当考虑变电站短路电流的分流系数,即真正通过变电站接地网入地的电流与短路电流的比,变电站的短路电流分流系数与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关系很大,变电站的接地电阻越小,其短路电流分流系数却越大,即其入地电流越多。 其中入地短路电流计算公式为: Ig = (Imax - In)Sfl (1) Ig = InSf2 (2) 需补充的是:接地计算中,对接地故障电流中的对称分量电流引入校正系数,以考虑短路电流的过冲效应。衰减系数 Df 为接地故障不对称电流有效值 IF 与接地故障对称电流有效值 If 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Ig = (Imax - In)Sfl Df (3) Ig = InSf2 Df(4) Df———衰减系数 接地短路(故障)电流的持续时间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中的相关规定,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有2 套速动主保护、近接地后备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时,te 应按下式取值: te≥tm + tf + to (5) tm———为主保护动作时间; tf———为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 to———为断路器开断时间。 配有1 套速动主保护、近或远(或远近结合的)后备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有或无断路器失灵保护时,te 应按下式取值: te≥to + tr (6) tr———为第一级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 一般110kV变电站配置2套主保护,切除故障电流的时间te按3-6式计算。主保护为速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约为 15~20ms,断路器开断时间目前110kV及以上to为0.3s,110kV以下为0.3~0.5s。 第三步: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值的计算及要求。 不等间距布置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值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 (7) 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值满足的要求接地电阻应满足R≤2000/Ig,当不能满足时,应满足R≤0.5Ω的要求。 根据上述规范中对于大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要求值时,应考虑降阻措施的要求。具体降阻措施有:采用低电阻的优质回填土、外延接地网、分层敷设水平网、并入垂直接地深极、或并入垂直接地深井、斜井等,本工程建议选用接地网中并入多根垂直接地深极作为降阻措施。除此之外,对土壤电阻率非常还有可选用离子极、接地模块等物理降阻剂。 第四步: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校验。 二次设备的接地要求及地电位升校验,一般的二次电缆2s 工频耐受电压较高(≥5kV),二次设备,如综合自动化设备,其工频绝缘耐受电压为2kV、1min。从安全出发,二次系统的绝缘耐受电压可取2kV。

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 邱璐

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邱璐 发表时间:2018-01-06T20:14:14.7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作者:邱璐 [导读] 摘要: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要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降阻措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其接地网,同时应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南平闽延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对于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要根据区域的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降阻措施,以最高性价比来设计其接地网,同时应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因此,本文对变电站接地网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系统;优化措施;地电位升;局部电位升 一、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接地参数目标值存在的问题 根据规定,比较大的电气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包括在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接地系统,其用于接地的电阻值R必须低于2000/I。否则就会危害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其中I为经接变电站地网向地中散流的入地故障的电流。 但是随着现在电网容量变得很大,经变电站的接地网或者接地装置向大地中散流的短路电流I也变得越来越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散入地的故障电流已经到了几千安大,依据规定,用于接地的电阻的值必须要满足零点几欧姆或者以下的数值,变电站的接地电阻值R可大致计算为0.5*/S,其中 为变电站附近的土壤电阻率,S为变电站接地网的面积。即使在土壤电阻率良好的地方也难以实现,并且现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变电站的建设密度也随之加快,可以用来建设变电站接地网的土地规划的正变得越来越小,变电站的用于接地的电阻的值很难满足规定的用于接地的电阻的数值。 1.2工频接地短路时造成的地电位升高的问题 当电力系统发生工频接地短路时产生的地电位升高,是大部分变电站目前面临的比较严重的情况,它不仅会造成变电站不能正常安全的工作,还会威胁在变电站附近的人员的安全。 1.3雷电流入地时造成的局部电位升高的问题分析 当变电站遭受雷击时,变电站中用于接地的系统可能会流入很大的雷电的冲击电流,让变电站的接地网战现出复杂的暂态的特性,会引起有危险的电压会迅速升高,严重的危害着变电站的安全可靠的工作。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的迅猛发展,电力电子产品开始大规模地应用集成电路技术,产品的内部接线距离变得越来越小,并且产品集成度变得越来越高,这样的设计使电子元器件越来越不耐压。因此,在遭遇雷击时,引起变电站局部电位升高,局部电位升高产生的电位差很容易就能击穿或击毁室内二次系统;另外,电磁感应过电压会随着局部电位升高而产生,并且雷电冲击波或浪涌电压会在电磁感应过电压的影响下产生,这种冲击波或电压会进入到二次系统沿着与二次系统连接的电缆,影响系统运行或者损坏系统,并且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导致电子开关或继电器不能正常工作;降低了测量仪器的效率。 二、接地工程设计实践 某220kV变电站接地网设计过程中,变电站大部分为丘陵,地质条件较差,土壤电阻率非常高,平均电阻率600Ω.m,敷设常规接地网根本无法满足系统对接地电阻的要求。针对这一实际的区域地质实况,在其接地网的设计中,从接地电阻构成的因素,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降其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以保证使系统的接地电阻达到规范要求值。 2.1采用新型接地材料 敷设常规的人工接地极,主要采用圆钢、扁钢;垂直敷设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本工程水平接地极采用铜绞线,垂直接地极采用铜覆圆钢。 2.2敷设引外接地极 因受到征地范围的限制,无法向变电站周围引外接地极,外引接地网费用高,政策处理难度大,且由于所址场地地貌属于山地,地形起伏较大,水平方向土壤电阻率存在不均压性,且变电站周围亦无较低电阻率的土壤,因此外引方案不作考虑。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故采用了深钻式接地极,将接地铜棒一直打入地下水层,与站内接地网联为一体。 三、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3.1扩大地网面积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地网接地电阻,但是,面积的增大也使得电流密度的不均匀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当降阻的效果逐渐趋于饱和,而地网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效果就会达到顶峰,过了这个点效果会越来越差,所以,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建变电站的方法并不可取。再者,增大地网面积会增加资金投入,且可占地面积有限,尤其是城区用地的紧张,只能确保最起码的安全距离,所以,这一方法往往无法得到正常使用。所以,此法只适合郊区变电站。 3.2增设接地体 这主要是增设水平接地体,并将垂直接地体深深埋于地下,以便有效降阻,现阶段在很多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推广了接地设计。但是,虽说水平接地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附近的电流密度,他们互相之间的屏蔽作用而会让效果大打折扣,加装并深埋垂直接地体,从减小冲击接地电阻来看,通常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降低地网工频电阻方面效果甚微。 3.3降低接地电阻 设计接地网之前,要先测试、研判变电站地域的地质情况,从而确定出地层电阻率较低的位置,接下来再针对不同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出最佳方案。 (1)接地斜井 往往原土层的土壤电阻率会比较高,为了避开深层土壤差的区域,将上层较好的土壤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利用斜井降低接地电阻。而且由于是斜井,所以深井之间的互相屏蔽作用就有所减少,这对于降低接地电阻也非常有利。接地斜井的施工方法如下:第一,利用斜钻技术在变电站地网四个角上用钻机钻出斜井,井深50米,倾斜角约在30度;斜井的方向由地网中心向外辐射。每口井内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一套离子接地极,从而利用其对深层土壤的电阻率加以改善,将斜井的降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井内两个离子接地极利用联结电极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变电站接地网材料的选择 编辑:万佳防雷-小黄 电力系统的接地是对系统和网上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及操作维护人员安全都起着重大的作用。研究接地体的布置、连接,接地体的材质等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之一,所以说设计、施工高标准的接地系统的变电站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变电站接地网作用概述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极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接地网作为隐性工程容易被人忽视,往往只注意最后的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站接地网因其在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一次性建设、维护苦难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受到重视。另外,在设计及施工时也不易控制,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之一。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应采用最经济、合理的接地网设计思路,本文拟重点就材料选用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二、变电站接地网常用材料比较 目前广泛使用的接地工程材料有各种金属材料、非金属接地体、降阻剂和离子接地系统等。 1、金属接地材料。金属接地材料(主要指铜材和钢材),由于其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经济性,很长时期以来一直是接地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存在容易腐蚀的问题,对接地电阻的影响也比较大,是安全生产中的一个大的隐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同时,近年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造成接地成本增加,使得金属接地材料的缺点逐渐突显,一些行业或地区已经在渐渐地减少金属接地材料的使用,转而使用其它新型的接地材料。 2、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材料是目前行业里新生的一种金属接地体的替换产品,由于其特有的抗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性价比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目前非金属接地产品主要是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基本成分是导电能力优越的非金属材料材料符合加工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浇注成型和机械压模成型。一般来说浇注成型的产品结构松散、强度低、导电性能差,而且质量不稳定,一些小型厂家少量生产使用这样的办法:机械压模法,是使用设备在几到十几吨的压力下成型的,不仅尺寸精度较高、外观较好,更重要的是材料结构致密、电学性能好、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质量也相当稳定,但是生产成本较高,批量生产多采用。选型时,尽量采用后者,特别是接地体有抗大电流或打冲击电流的要求(如电力工作地、防雷接地)时,不宜采用浇注成型的非金属接地体。非金属接地体的特点是稳定性优越,其气候、季节、寿命都是现有接地材料中最好的,是不受腐蚀的接地体,所以,不需要地网维护,也不需要定期改造,但是,非金属接地体施工需要的地网面积比传统接地面积小很多,但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也需要的保证足够接地面积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3、降阻剂。降阻剂分为化学降阻剂和物理降阻剂,化学降阻剂自从发现有污染水源事故和腐蚀地网的缺陷以后基本上没有使用了,现在广泛接受的是物理降阻剂(也称为长效型降阻剂)。物理降阻剂是接地工程广泛接受的材料,属于材料学中的不定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形成不同形状的包裹体,所以使用范围广,可以和接地环或接地体同时运用,包裹在接地环和接地体周围,达到降低接触电阻的作用。并且,降阻剂有可扩散成分,可以改善周边土壤的导电属性。 现在的较先进降阻剂都有一定的防腐能力,可以加长地网的使用寿命,其防腐原理一般来说有几种:牺牲阳极保护(电化学防护),致密覆盖金属隔绝空气,加入改善界面腐蚀电位的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一、概述近些年来,国内多处变电站因雷击形成扩大事故,多数与地网接地电阻不合格有关,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在雷击或雷电波袭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遭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带电导体的耐 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损坏设备。同时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变电站运行人员、变电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但由于土壤对接地装置具有腐蚀作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接地装置已有腐蚀,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定期监测;运行中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由于受系统流入地网电流的干扰以及试验引线线间的干扰,使测试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特别是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很小(一般在0.5Ω以下),即使细微的干扰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对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不准确,不仅损坏设备,而且会造成诸如地网误改造等不必要的损失,结合我对接地网接地阻抗测试方法的研究,现总结如下: 二、接地电阻测试原理及方法: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时电流极要布置的尽量远,通常电流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cG应为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平行布线法),在土壤电阻率均匀的地区可取2倍及以上(三角形布线法),电压引线长度为电流引线长度0.618倍(平线布线法)或等于电流线(三角形布线法)。1、电位降法电位降法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是按图1布置测试回路,且符合测试回路的布置的要求。 G—被试接地装置;C—电流极;P—电位极;D—被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dCG—电流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x—电位极与被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d—测试距离间隔;流过被试接地装置G和电流极C的电流I使地面电位变化,电位极P从G的边缘开始沿与电流回路呈30°~45°的方向向外移动,每间隔d(50m或100m或200m)测试一次P与G之间的电位差U,绘出U与x的变化曲线。曲线平坦处即为电位零点,与曲线点间的电位即为在试验电流下被试接地装置的电位升高U,接地装置的接地阻抗为: Z=Um/I 如果电位测试线与电流线呈角度放设确实困难,可与之同路径放设,但要保持尽

接地电阻测试仪常用知识解答

接地电阻测试仪常用知识解答 1.定义 地电流:在大地或在接地极中流过的电流。 接地导体:指构成地的导体,该导体将设备、电气器件、布线系统、或其他导体(通常指中性线)与接地极连接。 接地极:构成地的一种导体。 接地连接:用来构成地的连接,系由接地导体、接地极和围绕接地极的大地(土壤)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组成。 接地网:由埋在地中的互相连接的裸导体构成的一组接地极,用以为电气设备和金属结构提供共同地。 接地系统:在规定区域内由所有互相连接的多个接地连接组成的系统。 接地极地电阻: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欧姆律电阻。(注:所谓远方是指一段距离,在此距离下,两个接地极互阻基本为零。) 接地极互阻:指以欧姆为单位表示的,一个接地极1A直流电流变量在另一接地极产生的电压变量。 电位:指某点与被认为具有零电位的某等电位面(通常是远方地表面)间的电位差。 接触电压:接地的金属结构和地面上相隔一定距离处一点间的电位差。此距离通常等于最大的水平伸臂距离,约为1m。 跨步电压:地面一步距离的两点间的电位差,此距离取最大电位梯度方向上1m的长度。(注:当工作人员站立在大地或某物之上,而有电流流过该大地或该物时,此电位差可能是危险的,在故障状态时尤其如此) (架空线防雷保护用)接地极:指一个导体或一组导体,装设在输电线路下方,位于地面或地面上方,但绝大多数在地下,并与铁塔或电杆基础相连。 土壤电阻率:是指一个单位立方体的对立面之间的电阻,通常以Ω?m或Ω?cm为单位。

2.在测接地电阻时,有哪些因素造成接地电阻不准确,如何避免? A)接地系统(地网)周边土壤构成不一致,地质不一,紧密、干湿程度不一样,具有分散性,地表面杂散电流、特别是架空地线、地下水管、电缆外皮等等,对测试影响特别大。解决的方法是,取不同的点进行测量,取平均值。 B)测试线方向不对,距离不够长,解决的方法是,找准测试方向和距离。 C)辅助接地极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是,在地桩处泼水或使用降阻剂降低电流极的接地电阻。 D)测试夹与接地测量点接触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是,将接触点用锉刀或砂纸磨光,用测试线夹子充分夹好磨光触点。 E)干扰影响。解决的方法,调整放线方向,尽量避开干扰大的方向,使仪表读数减少跳动。 F)仪表使用问题。电池电量不足,解决的方法是,更换电池。仪表精确度下降,解决的方法是,重新校准为零。 3.在测高层建筑物接地时,阻值为什么会比地面阻值大。且显示数据跳动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避免? 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测量时,高层建筑物接地引线与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阻值(R地线)另外从高层建筑物上面测量点向地面仪表所引接的测试线,在空中的部分存在线电感。(WL)所以高层建筑接地点测量的阻值为R=R地线+WL+R地。地面测量接地电阻R=R地。 测量数据比地面测量时跳动要严重,这是因为测试线在空中的加长,如同一根天线将空中一些无线电、电磁杂波等信号通过测试线引向仪表,而产生严重干扰,使测量数据跳动,解决的方法是,用一根同轴线作为测试引线,将同轴线和芯线连接在一起,并接在测试点上。将同轴线另一端的屏蔽线接在仪表的C2端上(即电流极),将同轴线的芯线接在仪表P2端上(即电压极),这样能较好地解决测量高层接地电阻由于引线过长造成干扰影响。 4.为什么在测接地电阻时,要求测量线分别为20m和40m,它与钳形地阻表有什么区别? 这是因为测接地电阻时,要求测的是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