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概论复习整理

外交学概论复习整理
外交学概论复习整理

外交学概论复习整理

1、什么是外交: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

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际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手段。广而言之,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2、外交有何功能:1、外交促进世界政治各种行为体之间的交流。2、外交促

进谈判以达成协议。3、外交收集外国的信息和情报。4、外交减少国际关系中的摩擦。5外交具有在国际社会代表本国和本国人民的象征性作用。

3、我国春秋时期的外交活动主要有哪些形式(简答):1盟会:“会”为国际会

议,“盟”为缔结条约。盟会即双方或多方的君主为了商讨友好,订主结盟,签订和约等进行聚会。2聘问:有关修好、庆贺、吊唁、通报情况、解答质疑、探听别国虚实等。一国的君主常派大臣或使节前往别国进行聘问。3质:两国友好表示信义,往往以国君的公子为人质。在两国不友好的时候也有以人为质的。4奔:类似如今的政治避难(如公子重耳)。5平:战后讲和。6朝:国君互访。

4、什么是聘问(春秋时期):见上条

5、西方语言中的“外交”一词源于何处?古希腊语(古希腊的使节和外交代

表团出使各个城邦时,要持有君主或元老院发给的确认其全权的委任书,即diploma,后来由此演化出大多欧美语言中的外交一词)

6、简述古希腊外交对后世的影响: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外交方式和外交

原则发展成为地中海沿岸国家公认的制度。到公元前3世纪,这个外交制度形成了希腊化的地中海体系。生活在这一体系中的各个国家相互往来,要受公认的某些外交规则和外交习惯所支配,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性的国际社会。古希腊人提出的“国家平等”和“国际社会”等概念,以及确立的一些外交原则对后世外交有巨大影响。

7、古罗马外交都有哪些显著特点:注重法律的外交。1对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

战争、如何开战、战后如何处理敌人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罗马人根据本国的《市民法》制定了处理外国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开启国际法实践的先河。3重视使节的国际保护。总之,罗马人给后世创立了一个国家在对外关系上有法律规范的典范。后人对罗马法的的释义发展了法学,成为国际法的萌芽。如今的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8、试述常驻外交使节制度的建立:1.中世纪外交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开始建立常

驻外交使节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经历了2-3个世纪。2.最早派出常驻使节的是罗马教皇,教廷在拜占庭帝国、法兰克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匈牙利都驻有常驻使节。3、随着地中海贸易的发展,意大利半岛诸共和国也派遣自己的使节到其他国家首都常驻。第一个有记录可查的是米兰公爵在1455年派往热那亚的常驻使节。15世纪末,各国派出常驻代表已经成为普遍习惯。

英法也在16世纪向其他国家派出了常驻代表。4、常驻外交代表担负着研究驻在国的政治生活、搜集情报的任务。外交官从古希腊的“演说家”到了中世纪末期演化成为“观察家”。

9、拜占庭外交对付蛮族的主要方法(了解):1.收买蛮族首领,雇用他们为拜

占庭作战。也经常用“和亲”的方法。2.离间和分而治之的方法。3.对主要的

对手进行外交孤立。4.把贸易联系作为外交手段。5.通过宗教渗透加强国家影响力

10、中世纪教廷外交都有哪些特点(了解):1基督教世界是一元化世界2教权

高于世俗权力3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外交等级制度4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位次传统

11、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外交都有哪些主要特点(了解):1.意大利是现代外

交的真正故乡。意大利的城市国家是最活跃的贸易国家,既有广泛的对外联系和经济利益,又彼此竞争和疏远。2.在整个中世纪过程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国家时而彼此混战、时而缔结同盟和建立各种政治联合。外交成了军事力量不可缺少的补充物。3.意大利各城市国家在国外有着成熟的领事工作制度,以保护意大利商人的利益。4.阴谋、武装、联盟、行贿和背叛构成这一时期意大利各城市国家关系的主要特征。5.外交谈判和政治说服的艺术已经提高,尤其是被威尼斯的大使们提高到一定高度,并对北方国家的外交产生影响。6.意大利的使节们所撰写的外交报告具有很高的水平。

12、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对外交往表现出那些独特的特点(了解):华夷秩序、

朝贡体系

13、简述黎塞留外交思想的主要特点:被称为现代国家之父,倡导“国家理由”,

提倡国家至上的观念,并为了法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付诸实施。在他的倡导下,这个观念取代中世纪的世界道德观成为法国国家政策的指导原则,并为欧洲其他国家后来所效仿。他肯定和推崇“连续谈判”,即外交对实现国家利益的作用。

14、卡里埃有关外交的基本观点:1.从事外交职业需要一些生来具有的“成功所

需的素质”。2.成功的谈判建立在一小群谈判专家精心准备的基础之上。3.

外交应当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操作。

15、新外交的定义及评论:定义:一战后,各国群众对战争深恶痛绝,探讨大战

爆发原因,人们深信秘密外交谈判导致秘密同盟条约,秘密同盟条约又导致了战争。传统外交的实力政治和国家利益至上等原则受到质疑和批评,很多人要求以“自由”、“民主”的理念应用于外交活动,这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新外交”或“民主化”的外交。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在一战后提出“十四点纲领”,被西方称为新外交之父。(新外交观念:1.外交活动公开,要在较大程度上受国内议会和公共舆论的监督控制。2.建立规范国际政治的新外交机制,比如建立超国家的国际组织,通过国家间签订国际法公约来维持国际和平)评论:1.从概念上来说,“新外交”并不新。2.从外交实践的角度来看,过度公开谈判细节不利于达成协议。3.在某种程度上,新外交转移了对帝国主义战争本质和根源的谈判。3.但是“新外交”观念和实践仍有其重要意义。

16、调停斡旋区别:调停指在争端当事国之间不能通过直接谈判或协商的方法解

决争端时,第三国根据自己的好意主动进行有助于促成争端当事国直接谈判,协助当事国解决争端的方法。斡旋与调停类似,斡旋的特点是,第三方主动进行有助于促成解决争端的行动,但斡旋者本身不参加谈判;而调停的特点是,第三方以中间人身份推动解决争端,包括提出建议作为争端当事国重新谈判的基础,并且直接参加争端当事国之间的谈判,促成争端当事国达成妥协。

17、当代外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都有哪些:1主权平等2和平解决争端,不

使用武力3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何为“不干涉内政”原则:出自《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七款,也是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第三项。它与主权平等原则密不可分,是主权平等原则的延伸。

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意味着: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包括联合国)均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干涉本质上属于别国国内管辖的事务。

1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等互利;和平共处

20、什么是“和平解决争端、不使用武力”:1在传统国际法上,解决国际争端

的方法被区分为和平解决方法和强迫解决方法。2所谓和平解决争端,是以武力以外的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即:用外交或法律方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外交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谈判、调查、和解、调停。

21、为何经常是大国介入外交调停:主要追求三个目标:1努力承担起调停任务

是在维护全球稳定,因为它们在这方面有重要利益。2大国一般都认为,如果冲突发生在联盟内部,或者松散的、它们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联合中,要小心介入冲突。3大国把调停看作是扩展它们依附网络的手段。

22、何谓“主权平等”:1.国家主权平等是指不论国家大小强弱或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如何,在国际法

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平等不仅指形式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指实质上的平等。

2.平等原则是以国家主权为依据的,来源于国家主权的原则。

3.主权平等原则是指导当代外交实践活

动的首要原则。

23、什么是主权:1. 让·布丹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绝对的、不受

限制的、永恒的和高于法律的权力。2.从国际法的实践来看,主权被认为是国家所具有的对内最高自主权和对外的独立权。

24、何为首脑外交: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直接参与的外交。

25、首脑外交的基本形式:1首脑会晤(峰会)2首脑通信通话3首脑访问4首脑派出特使或私人代表5

首脑个人对外政策声明。

26、现代首脑外交的新特点:1名义上新概念,1953年丘吉尔首先提出。2对其运用比以前日趋增多。3

形式不断更新,如热线,定期会晤。4媒体大肆渲染,增大了其客观影响。

27、首脑外交都有哪些作用:1最高领导人之间可建立个人/私人联系,可避免敌意,增进信任。2可引导

国际、国内公众舆论。3由于首脑对国内、外事务都要负责,因而对整体局势有较全面的把握。4增加外交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加速问题的解决。首脑地位使其可迅速做出决定,可解决低层次官员难以解决的问题。

28、何为经济外交:经济外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性质:第一种为利用经济手段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或对

外战略意图;第二种则意味着在对外关系中着重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联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并通过外交手段处理经济事务,修正和协调经济政策,维护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权益,增进国家的经济利益。

在实际上,第二种的运用更加现实和广泛。

29、反对峰会外交的理由主要有哪些:1政府首脑是所有重要问题的最后裁判。2政府首脑不了解政策细

节部分。3他们是虚荣的。4他们对自己的对手——其他国家的政府首脑的需求过于敏感。5他们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前呼后拥,带来很多问题。

30、何谓公众外交:公众外交强调国际事务不仅是少数政治家、外交家的事情,对国际事务处理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本国和世界人民。因此,国际间的沟通不仅要由政府机构实施,而且要发展个人之间、民间团体之间的交往。

31、外交代表机关的职责都有哪些:代表、保护、谈判、观察和发展,以及领事职责

32、外交部:外交部是国际公认的对各国专职外交执(按中国现行规定,他们在出国时都可持有外交护照,

享受外交特权和豁免,而其他政府部门,则只有副部长以上官员才能持外交护照)

33、外交部的工作领域都有哪些:1配备人员与支持驻外使馆2政策建议和执行3政策协调4在国内与其

他国家的外交官打交道5公众外交6扩大国内支持

34、典型国家外交部名称(选择):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奥地利(联邦外交事物部);韩国(外

交通商部);塞内加尔(外交和塞内加尔侨民部);美国(国务院);意、马、俄、印、日(外交部)35、政治庇护: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他国,要求准予居留,这就是要求给与政治庇护,俗称政治避难。

接受国同意其要求,不予引渡,准予居留,即给与政治庇护,这种权利就是“庇护权”。该原则起于大革命时期的法国,已经被中国等国家所广泛接受。

36、位次:是“在先权的次序”,位次的实质是在先权,即谁先谁后的问题。在外交实践中,位次也称礼宾

次序。一般说来,有两种情况会出现位次问题:1.各国代表在不同场合下的席次先后;2.缔结国际条约的签字先后次序。

37、外交承认:是外交领域的重要问题,情况也十分复杂。有些国家已经存在了,但长期得不到国际承认。

外交承认也叫国际承认,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承认另一个主权国家(一般指新成立的国家,有时也包括更改政体或国名的国家);二是指承认一个主权国家的新政权为这一国家的合法政府(一般指政权更迭后的新政权)。

外交承认的方式:(1)法律承认。有关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宣布相互承认,单方面由一国领导人、外交部或外交代表发电报、声明或谈话宣布承认。(2)“事实承认,即不经过特别宣布承认的形式,双方建立起某种具有一定法律效果的联系,如订立一种暂时性或特殊性目的的协议、贸易合同等。

注意:按照国际惯例,一国依本国宪法进行的正常政府更迭不需要重新获得国际承认。s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18春《文学概论》作业-4

一、单选题 1. (4分)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这个观点,一般称为 () ? A. “感物”说 ? B. “养气”说 ? C. “胸有成竹”说 ? D. “镜子”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2. (4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语出自() ? A. 白居易 ? B. 柳宗元 ? C. 周敦颐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3. (4分)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 ? A. 创造性 ? B. 真实性 ? C. 倾向性

? D. 艺术性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4. (4分)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 情感体验 ? B. 声音节奏 ? C. 语词形式 ? D. 逻辑结构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5. (4分)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 ? A. 艺术直觉 ? B. 艺术灵感 ? C. 艺术想象 ? D. 艺术情感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6. (4分)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 A.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 B.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 C. 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 D. 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7. (4分)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 ? A. 电影文学 ? B. 电视文学 ? C. 戏剧 ? D. 小说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8. (4分)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 A. 浪漫主义 ? B. 现实主义 ? C. 古典主义 ? D. 现代主义 纠错 得分: 4 知识点:文学概论 9.

外交学导论基础学习知识考点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 1.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 第一,固定的领土; 第二,定居的居民; 第三,统一的政权; 第四,认可的主权。 2.外交的传统含义 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 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 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 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 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对外政策形成不同形态和类别的外交。 简而言之,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3.外交的扩展定义 原因:全球化时代,外交主体和外交议程的多元化 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 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 以国际法和有关惯例为基础, 通过正式代表本国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通过其他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社

会团体以至个人, 以通讯、访问、会谈、谈判、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 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4.外事 ·狭义的外事:是指除中央政府外交部门以外的中央政府非外交部门及地方政府、国家的其他社团机构所进行的对外事务、对外活动及对外工作。 ·广义的外事:政府外交+狭义外事

第二章外交历史 一、近代外交 1.近代外交产生的条件 (1)王权的兴起: (2)国家主权观念的产生: 2、常驻使团制度的发明 ·意大利人成为西方外交的鼻祖。 *1446年,米兰大公弗朗西斯科?斯福沙第一个在佛罗伦萨设立常驻使团,不久其它城邦国家和西欧国家纷纷效仿。 ·17世纪之后,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此后,法国人在西方外交中成为领航者,称雄西方外交了300年,法语也是当时外交界的通用语言。 *欧洲中心:欧洲最重要的洲。 *大国中心:大国比小国重要,对小国负有责任。 *贵族外交:贵族国际。 3、近代外交的特点 (1)外交制度基本形成。 ·外交部开始设立; ·外交使节制度基本定型。 (2)外交活动日益频繁。 ·国际国内问题同样重要;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文艺学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A世界:艺术模仿论(再现论)文艺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西方:自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 柏拉图提出理式世界、感觉世界、艺术世界。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否定艺术。 亚里士多德人提出对世界的摹仿有两种:历史学家对世界摹仿——已经发生过的事,个别的、具体的事;诗人对世界的摹仿——具有普遍性的、可能发生或应有的事。他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肯定艺术。 中国:观物取象说 需注意的问题:文学不能脱离世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所反映的世界不等于现实生活。 B作者:艺术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因此是一种作者表现活动。) 中国:“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应该注意的问题:文学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表达,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的表现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文学本质问题: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文学批评问题:模仿论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 文学创作问题: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C作品:艺术形式论(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性”。“陌生化”效果。强调从形式构成中去阐释内容所具有的审美效果 英美新批评:兰塞姆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结构主义: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的“深层结构”。叙述性作品二元对立 需注意的问题:作品是作家与读者情感沟通的中介;作品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把作品与世界、作者、读者隔绝开来,孤立起来,是片面的。 D读者:读者接受论(读者阅读作品,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20世纪60年代兴起,代表人物: 姚斯:对接受活动中的读者的自主性加以积极的肯定和强调,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的转型 伊瑟尔:隐含读者,接受研究转为效应研究。作者与读者在文本中的潜在对话。 注意:读者是文学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读者是文学的接受主体;过分强调读者在文学中的地位,忽视作家、作品的客观性,使它无法全面而辩证地解答文学的所有问题。 3.文学活动的发生: 西方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相似律、接触律)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席勒斯宾塞理论)过剩精力是游戏和艺术共同的基础,人们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是文艺的起源。谷鲁斯提出“内模仿说”。艺术和游戏确有联系,游戏接近于艺术,游戏中产生的娱乐也接近于美感享受,但游戏缺乏艺术的深刻社会内容,它给人的娱乐也是粗浅的、暂时的。因而文学艺术起源于游戏的命题,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不科学的。劳动法生说(文学活动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即劳动是文学发展的基础、源泉。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4.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不平衡关系

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文学功能存在的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

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池塘生春草不隔,“家池上,江淹浦畔”,隔) 文学创作过程(创作动因、艺术构思、语言呈现)、文学创作心理机制(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艺术理解)、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作家与生活体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创作个性与独创性、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创作动因: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这是文学创作的开端。 9.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传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事物,或要互换某种新的社会变革等,心中有所积郁,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60字左右,5-6题) 1 外交庇护 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其庇护,根据国际法规定,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外交庇护就是利用使馆的这种特权,把使馆作为遭到驻在国追捕的公民的避难所。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1963年3月4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主持召开关于领事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与4月22日通过《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于1967年3月19日生效。该公约对以职业领事官员为馆长的领馆的设立,领事职务等级以及委派领事官员和其他领馆人员的便利,特权和豁免等,作了系统的规定。 3 外交豁免 指一国派驻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受接受国法律规范约束的待遇。外交豁免权的全称是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4 多边外交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两国以上的国家通过磋商、协商及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5 外交报复 专指原伤害行为是外交性质的,受害国所采取的报复手段也是外交性质的。如甲国驱逐乙国的外交官,乙国也以驱逐甲国的外交官作为报复,这就是外交报复。 6 外交调研 指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外交调研的最高目的是为一国对外决策机构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情况、信息、观点和建议。 7 临时代办 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能时,被委派代理其职位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履行使馆首长的职能。 8 外交交涉 指主权国家之间,各自通过它们的外交代表机关,在双边或多边国际关系中,就利害相关的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以求得适当的或为大家满意的解决办法。 9 领区 领事馆的辖区称为领事区域或领区,是领事馆执行领事事务而设定的区域。领事馆辖区由派遣国和接受国根据需要和互惠原则共同商定,一般限于领事馆所在的城市或省区。 10 主权平等原则 主权是一国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的权利。各个国家,无论其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都有平等权利和义务,并同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每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自由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同时负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 11 使节权 通常指一个国家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力。使节权包括接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外交使节的权力,和向他国或国际组织派遣外交使节的权力。使节权是主权的特征和属性。 12 职业领事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把领事官员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即职业领事,也称派任领事或专业领事。一般由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内容,以哲学 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3.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等 4.最早研究文学的学问往往被称作“诗学”、“诗论” 5.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认为文学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 6.文学理论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 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第二章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说明 1.马克思建立“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活动 2.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 3.艺术生产论: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揭示文学发展的奥秘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5.艺术交往伦: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 2.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 1.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 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1.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 2.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3.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4.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5.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1.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2.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3.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4.古希腊传统强调人堆客观世界的逼真的描绘,模仿伦、再现论由此而来 德谟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说 5.《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 《毛诗序》中的“诗者,纸质所职业,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作者做了谱系学的研究 6.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概念 兰塞姆创造术语:文学本体论 7.弗雷泽:《金枝》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创作于批评 的最高标准,忽视作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中一味的情 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 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心理,杜十娘的出身青楼,对爱情的渴望,以及遇人不淑的事件决定了杜十娘必死的结局。又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身在封建社会,其地位与性情以及过分看重爱情,注定她的宿命。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未得到爱情暗示了她的死亡。 2)形象性:事物的外形是怎样的,抓住外在具体的东西。可以以外写内,例写“愁”,将 情感化具体形象,切忌将情感抽象化,或长篇大论,应找具体“意象”,融入主体感情。 3)情感性:文学以人为中心,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且文学形象带有主体创作色彩,文 学是有情感的价值趋向与判断,没有纯客观的形象。例如“一切景语皆情语”。审美主体将情感移情到审美客体上。 4)无功利性:文学有求真、从善的功能,最终为了求美,这里的美指的是崇高的美,壮美。 例如悲剧,美在其悲剧性,表现主人公的抗争性。文学不追求直接的功利性,而是追求情感的体验,例如歌德诗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影响很大,艺术追求积极健

外交学概论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 一、外交本质 广义: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活动 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 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 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 狭义: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 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 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二、外交定义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外交六要素 1.外交主体:一切外交行为中的行为者。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外交主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外交活动中的核心部分。独立的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外交主体。 2.外交客体:外交行为的对象。 3.外交基础:实际上指的是外交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 4.外交目的:指宏观的外交根本目标,外交总体的基本的意图。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主权是外交的根本目的。 5.外交方式:在外交活动中进行联系与沟通的具体方法。 6.外交范围:指定义外交时的具体涉及面。 第二章外交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对外交的制约 国内政治影响:1.统治阶级掌控本国外交 2.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 3.政局稳定牵制本国外交 4.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 国际政治影响:1.全球政治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外交 2.地缘政治密切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外交 意识形态影响: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 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标 3.意识形态涉及外交决策(影响决策者、决策模式、社会舆论) 军事制约因素:1.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 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 3.军事行动波及外交行动 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交往 二、经济、科技、文化对外交的制约 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是外交的主题(各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的是为了在国际上争取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外交活动往往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党校国际政治综合考研资料-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重(精)

育明教育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全套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中央党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 1、李良栋:《新编政治学原理》,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秦治来编著:《国际政治学简明教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康绍邦、宫力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洲出版社2006年版 6、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7、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8、鲁毅等著《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党校国际政治综合考研资料-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1版 宋新宁陈岳 目录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第四节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章世界体系与国际格局 第一节国际社会及其特征 第二节世界体系及其特征 第三节国际政治系统与格局 第三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第一节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第二节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 第三节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法律规范与准则 第一节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国际准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第三节国际法原则与国际准则的基本内容第五章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第一节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第三节非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复习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 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者、读者。 3、文学发生的四种观点: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4、文学作为话语包含以下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5、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包括:含蓄、含混。 6、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7、文学创造的客体的两种解释:客体即“自然”说、客体即“情感”说。 8、文学创造的主体的两种解释:主体即“模仿者”与“创造者”、主体即“客观者”与“移情者”。 9、想象分为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10、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11、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12、诗的基本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戏剧的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3、现实主义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4、王国维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15、故事所包含的要素:情节、人物、场景、事件。 16、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将文学风格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17、直觉:本意指实现外形,其意为直接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领会式知道的方式。 18、文学作品的体裁:诗、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等。 名词解释 1、文学:它是一种用文学语言创造文学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的艺术形式。(通行含义: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2、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两层含义: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着话语蕴籍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籍属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的体现在两中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式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含多重不同意义,有多种“读法”。)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1.再现论与表现论 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具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是再现论的奠基人。在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再现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优点:①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②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③引导作家深入生活。 缺点:①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 认为两者的本质都是给人以真 知,只不过科学是以概念来把握 生活,文学以形象来反映生活。 ②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逼近生 活,以忠于现实,逼肖现实作为 创作于批评的最高标准,忽视作 者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如中国文论中意境的范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外国文论应追溯到柏拉图,他的“迷狂说”是表现论的理论基础,

认为文学艺术陷入迷狂。真正对此理论作出贡献的是康德,认为知、情、意三者同样重要,作者主要表现情感。康德的表现论是是有审美标准的,理性的。此外还有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优点: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揭示 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指出文学 不属于认识而属于情感领域。 缺点:①把主观与客观完全对立起来, 割断情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导 致创作中情感源泉的枯竭。 ②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割断 了情感与理智的联系,导致创作 中一味的情感的宣泄。 ③把表现与规范对立起来,把表 现等同于天才、灵感。 2.文学审美的特殊性 文学审美的特殊性表现在: 1)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学中,生活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文学中,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外写内的文学手段,通过人物行动、外貌等表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外交学概论 第一节外交的界定 一、外交的本质 1、广义的外交“外交”的出处;“外交”的正式出现;经典解释;广义的外交及其特性。 2、狭义的外交的实质;经典释义;狭义外交及其共性;广义外交与狭义之比较研究。 3、外交的本质:广义外交的本质;狭义外交的本质。 二、外交的定义 l、外交的主体定义:学术界的共识;实际运作与特殊情况。 2、外交的客体定义:国际组织对原有定义的改变:外交实体的定义。 3、外交的基础一般定义:本书中的定义;外交惯例的作用。 4、外交的目的定义:外交的目的;国家利益定义及其重要性。 5、外交的方式经典解释:外交方式的内涵;和平的外交方式的多样性。 6、外交的范围外交的范围及其内涵: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外交的发展 一、外交的萌芽 1、萌芽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与外交理论的空白;外交范围较为狭小;外交辅助对外战争;外交谋略倍受重视。 2、贡献使节制度:结盟制度:外交方式。 二、外交的形成 l、形成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基本形成:外交理论争相问世:外交范围有所扩大:秘密外交与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2、贡献外交人员职业化:外交行为规范化;外交活动集团化。 三、外交的定型 1、定型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新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科技革命影响历史进程。 2、贡献外交范围扩大化;外交方式多样化;外交决策民主化;使节作用的淡化。 第三节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l、外交学的定位外交学的定位及研究对象;有关外交学研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对“外交”的界定。 2、外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交际学;外交史。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1、现行的外交学研究范围以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过程外交制度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 2、外交学范围的重新确定现行研究范围的片面之处;重新确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重新确定后的内容。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定义:重要意义:正确态度。 2、经济研究法定义;经济研究法与阶级研究法的关系;正确态度。 3、比较研究方法定义;形式;正确态度。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文学观念 A、名词解释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3、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4、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5、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及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6、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7、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8、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9、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及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10、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11、文学文化: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及人、人及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12、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13、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14、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15、审美:心理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6、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及人类共同性的、认识及情感的、无功利性及有功利性的、假定性及真实性的统一。 17、文学的认识性:对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 18、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19、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20、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1、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及技能。 22、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23、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24、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25、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26、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27、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28、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29、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30、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31、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阶段的决定作用。

文学概论复习纲要

文学概论复习纲要 名词解释 1、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3、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地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 4、流派风格:所谓流派风格,是指一些在思想感情、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创作主张、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方面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共同特色,是一种群体文化的表现。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6、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7、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8、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理论著作的可读性和趣

味性。 9、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10、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它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11、共鸣:共鸣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12、净化:文学的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 13、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14、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 15、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简答题 1、文学形象有什么特征? 答:文学形象有如下基本特征:(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又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文学形象又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2、叙事的构成有哪些?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t试卷(精品)

文学概论(一) 总分:99 一、单选题(共19题,共19分) 1、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1分)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词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2、“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1分)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3、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1分)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4、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1分) A:结构 B:节奏 C:格律 D:押韵 5、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1分)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6、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1分)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7、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1分)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8、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1分)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1分)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0、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1分)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经验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1分) 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1分)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3、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1分)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14、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1分)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5、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1分) A:情调 B:气势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外交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指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这一定义出自哪部著作? A. 《外交辞典》 B. 《韦伯斯特词典》 C. 《牛津英文字典》 D. 《外交实践指南》 2 【单选题】(10分) 国际法的鼻祖荷兰人格劳秀斯的代表作是什么 A. 《战争与和平法》 B. 《现代外交学的发展》 C. 《使节及其职权》 D.

《国际法》 3 【判断题】(10分) 外交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0分) 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A. 错 B. 对

5 【多选题】(10分) 同外交学有交叉关系的学科有哪些? A. 国际经济学 B. 国际法学 C. 外交史 D. 国际政治学 6 【单选题】(10分) 在中国关于外交学译著最早的是《外交精义》,它是从哪种语言翻译过来的? A. 法语 B. 日语 C. 英语

D. 俄语 7 【判断题】(10分) 外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因此和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0分)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标志近代国际法的诞生。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0分) 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A. 错 B. 对 10 【判断题】(10分) 外交被看作是“外交家的业务或艺术”,或是“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A. 错 B. 对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在古希腊神话中,谁被崇拜为使节和传令官的庇护神? A. 波塞冬 B. 宙斯 C. 赫拉 D. 赫尔墨斯 2 【多选题】(10分) 外交的产生必须有如下条件为前提 A. 产生了国家 B.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各国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 (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活动建立在对世界真实感受的基础之上,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活动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迷途,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自身的价值。 (3)文学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言语较 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言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法系统”。文学言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

全国统考文学概论s试卷(最新)

文学概论(一)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1分) A:卢克莱修 B:西塞罗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 2、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1分) A:完整性 B:连续性 C:思想性 D:生动性 3、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1分) A:顺时序 B:逆时序 C:倒叙 D:插叙 4、“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人是()(1分) A:布洛克 B:克罗齐 C:卡西尔 D:科林伍德 5、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1分)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 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 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6、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1分) A:通变 B:格调 C:风骨 D:体性 7、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1分) A:想象的风格 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

8、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1分) A:托尔斯泰 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 D:狄更斯 9、中国最早的诗论是()(1分) A:《二十四诗品》 B:《典论·论文》 C:《文赋》 D:《毛诗序》 10、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1分) A:科学活动 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 D:审美活动 11、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1分)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12、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1分)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 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13、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1分) A:叠韵 B:叠字 C:重复 D:双声 14、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1分) A:严肃文学 B:纯文学 C:精英文学 D:大众文学 15、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1分) A:孔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