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概念

亚健康概念
亚健康概念

孙涛,男,辽宁铁岭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先后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理事长。

长期从事医疗及科研工作,近年来关注亚健康的发展,重视社会的需求对亚健康学术及产业发展的重大导向价值,主张亚健康学术和产业二者应以跷跷板式互动性发展为模式。近年来组织编写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已作为第一部规范性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向社会推荐;与他人合作主编的《亚健康学》是国内外第一部论述亚健康的学术专著。承担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亚健康专题研究项目《中医学亚健康标准研究》

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亚健康状态是20世纪后国际医学界的医学新视角。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并把这种介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国内学者王育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亚健康”这个词汇,并初步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情况,称其为“亚健康”。

2001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第8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亚健康的英文名被修正为“SUB-HEALTH(SH)”,此后在社会上被各领域人们广泛应用。

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亚健康的研究,并于2007年6月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亚健康学专著《亚健康学》。在该书中,我们将亚健康定义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

希望通过以上简要介绍,让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亚健康的存在,并积极关注自身的健康。亚健康”概念来自中医自创

亚健康理论创始人:王育学

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模糊的“第三状态”概念

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

“第三状态”同时也被称为“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潜病期”、“前病态”等。

这一概念实际上十分模糊,在主流学界反响甚少。

青岛中医教授王育学受此启发,提出“亚健康”概念

在90年代中期,青岛医学院的中医教授王育学,将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理论,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中“不归类在他处”的“衰老”、“不适和疲劳”等字眼对应,自创了“亚健康”

的中文名称。

1996年1月,《健康报》开辟了名为“亚健康学术探讨”的专栏,为国内最早刊载“亚健康”的媒体。在由王育学写的“编者按”中,他指出“亚健康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明确定义”。此外,他还曾表示“在国外,没有亚健康这一说法。”…[详细]

亚健康”概念是伪科学

王育学所著亚健康书籍

1.“亚健康”是个口袋罪,什么都能往里装

在“亚健康”的概念中,包含“精神紧张、身体不适、负担过重、浑身乏力、容易疲倦、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平衡……”等等。甚至有的亚健康专家总结了24类症状。

的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几乎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为“完全健康状态”。健康如同数学上的“极限”,人类个体只可无限趋近,却无法达到绝对健康值。

所以,在医学实践中,只要身心各项指标正常的人,就被认为是健康人。如果被检查出病症,则被认为进入了疾病状态。

就此,“亚健康”便有了用武之地,以上种种“症状”,试问哪一个体检指标正常的人身上没有出现过呢?如果你还没有被查出确实的病症(即不是病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亚健康”了。

据亚健康支持者言,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上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数据不知来源为何,据称为某协会副秘书长“造”出来的。)

是啊,按照这些症状分析,哪个人敢说自己不符合其中一条或多条,不是亚健康呢?…[详细]

2.“亚健康”概念经常与“慢性疲劳症”、精神类疾病混淆

王育学认为,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疲劳。另有人言,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得到了响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命名此症为CFS(慢性疲劳综合症)。

但这两个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国际统一标准,是一种真正的病症,在人群中发病率为0.1%左右。而“亚健康”没有任何标准,据说有70%的人具备此特性。

此外,亚健康概念中还有众多属于“焦虑症”和“情绪类疾病”范畴的病症,这些都属于精神病学的内容,是真正“得病”了,不是“亚健康”。

总之,“亚健康”概念中混杂了许多实际上“不健康”的内容。再一次扩大了打击范围。

3.“亚健康”是个中国人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概念

据王育学称,亚健康的标准英文名称是“sub-healthy”。在学术论文搜索引擎中搜索中文“亚健康”

或英文“sub-healthy”,作者一栏都会浮现出大量的中文人名。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称,其查遍医学文献,“亚健康”的说法仅存在于中国人的圈子里,“又是一个所谓的…中国特色?”。而目前医学科学的主要成果80%以上是首先在英文文献中发表的。英文医学主流文献中找不到“亚健康”的研究不是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亚健康”概念为何走红?实乃药企炒作

采力合剂“突破亚健康”

央视主持人欲说还休的一段“主持人手记”

樊登是一位曾经主持过央视《12演播室》栏目的主持人,他写下过这样一篇“主持人手记”——

“国内一家著名的家喻户晓的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的保健品,苦于没有找到热销的契机……出资数十万资助一位搞了一辈子保健工作的医生教授,去做些研究搞搞调查拿出一些令普通人民群众信服的…科学依据?。于是,全国各大小媒体都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概念——亚健康。”…[详细]

药业公司资助王育学搞调查

上文中主持人提到的企业和医生,应该就是指青岛某药业公司和王育学。

自1996年王育学提出“亚健康”概念后,起初在学界和社会上并无多少反响。

然而在1998年时,四家协会及学会一起主办了场调查,这场调查面向全国范围,以问卷方式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共收回有效问卷近5万份,花费定然不菲。

在王育学写的《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一书中,专门提到了这个调查(这也是他开山立派之本),这场调查的实际承办方,正是青岛某药业公司。

在这本书的“上篇”最后一部分中,王育学专门拿出一章介绍了“亚健康与…采力?”。“采力”即这个药业公司出品的“采力合剂”,彼时还是保健品,在2010年时已经成为了非处方药。

在另一篇文章中,王育学这样写到——“XX药业公司推出的保健药采力合剂,明确提出…采力突

破亚健康?的醒目招示,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次提出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药物。”

而这个药业公司总经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过如下表示——“我们与王育学教授合作,向社会推出了…采力?”、“我们受到许多患者的反馈,他们不但对…采力?的功效表示认可,还说…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亚健康?在作怪?。”

作为“市场培育者”角色的“采力合剂”,最终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但亚健康概念已在中国打响。…[详细]

“亚健康”概念的两大受益者

中医与亚健康联姻

保健品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如同樊登所说——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的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反正保健品也不是药,那些症状又如此模糊,即便吃下后没疗效,顾客也很难拿这些商家如何。…

[详细]

中医借机打出“治未病”概念

如果在国内论文期刊库中查找“亚健康”,会出现很多和中医有关的搜索结果。

据说,中医有着“治未病”的医学思想,即治疗未得病的人,预防病症。这与尚未得病却即将得病的“亚健康”简直一拍即合。

所以“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等文章接连出炉。

更令人惊讶的是,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还写下了《…治未病?——医疗保障的思路创新》一文,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基于现代医学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为创新中国特色的医疗健康保障之路指明了方向。”

16年前一位中医自创的概念,经卫生部部长发文助推,经卫生部、科技部、统计局专家强调后,已经成为我国最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这真是一出无奈的黑色幽默。

棒棒:亚健康的真相

2012年01月03日10:09南方网棒棒我要评论(151)

字号:T|T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Berkman)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这一模糊概念刺激了青岛医学院一位中医教授叫王育学的灵感,他于90年代中期创造了“亚健康”一词(据说当时他只是一家健康杂志的编辑);1996年1月,对伪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健康报》开辟了“亚健康学术探讨”专栏;同年5月12日,中国药学会在北京召开“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确定“亚健康状态”的名称;1998年“第2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给亚健康状态取了个英文名“sub-healthy states”,这是一个专供中国中医意淫的英文名儿,因为以此为关键词在外文数据库中搜索不到一篇文章。从此,“亚健康”一词就像“治未病”一样,以其无比的模糊性无比体贴地迎合了广大中医乐于忽悠的心理。

简单的文献检索可以说明问题,中文期刊网上关于亚健康的论文有1500篇左右,期刊档次都非常低,基本是《中国社区医师》《中国疗养医学》《中国健康月刊》《**中医药大学学报》等上不了学术台面的杂志,90%以上是中医写的。在著名的PubMed上用sub-health 检索,不到10篇文章,并且其谈论的都是亚健康研究机构,没有一篇谈论亚健康本身。显然,“亚健康”这个非名老中医一时灵感而创造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对其进行的“研究”完全是中医自己的瞎折腾。

中医创造出“亚健康”这个概念后如获至宝,拍脑袋自拟标准,煞有介事的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论是,中国人群健康者15%,疾病者15%,亚健康者70%。现代中医已经无耻到连“未病”都要治一番宰一刀,不要说“亚健康”了,这大概是中医热衷于亚健康的唯一本质原因。

关于亚健康,迄今也没有“诊断标准”,只有众说纷纭的各种归纳,这些经验的归纳是否也有一些合理之处呢?我们知道,中医除了装神弄鬼的“辨证”外,对于严格的疾病诊断完全依赖于西医,他们对亚健康的诊断学症状学的归纳充分体现了缺乏科学训练的江湖医生本质。比如,有人归纳了亚健康的十种“典型”症状:心病不安,惊悸少眠;汗出津津,经常感冒;舌赤苔垢,口苦便燥;面色有滞,目围灰暗;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指甲成像,变化异常;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口吐粘物,呃逆胀满;体温异常,倦怠无力;视力模糊,头胀头疼等。所谓亚健康应该是尚未到疾病的程度,而这十组症状每一组都强烈提示有病而不是未病,每一组都可以提出几个需要鉴别的疾病来,比如第一组“心病不安,惊悸少眠”,至少要考虑心脏病、甲亢和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体温异常,倦怠无力”则提出一百种疾病来鉴别也不必奇怪。把这十组症状列为亚健康的“典型症状”是没有丝毫临床思维训练的无脑人拍脑袋的产物。

亚健康的诊断是基于有症状而无阳性检查结果而做出的,这种判断容易导致诸多误解。一是有症状,在医师经验不足或检查水平低下时,容易误诊。比如“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当然可能仅仅是休息不好,但是,也完全可能是青光眼,甚至可能是颅内肿瘤。头脑简单只知道亚健康的中医,或者没有相应设备检查,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误诊。其次,诸多严重疾病的早期并没有症状,连亚健康也称不上,但严重性非同小可,比如肝癌早期,可以通过高危人群的健康体检或筛查来发现,要是不幸碰到中医给戴个亚健康的帽子肯定就废了。

当你有症状而被中医诊断为亚健康,有两种可能:你其实是功能性疾病,被过度治疗;你有超出中医诊断能力的严重疾病,被延误治疗。当你无症状而被中医判断为健康或亚健康,也有两种可能:他们要为你“治未病”;

你可能有隐匿很深的远远超出中医诊断能力的疾病。关注亚健康,除了使你更加容易被忽悠外,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

亚健康状态是处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具有向疾病或向健康状态的双向转化性,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的热点。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等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来亚健康状态的定义、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影响凶素、干预措施等方两加以综述。

亚健康状态

随着近年对各种疾病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人类的亚健康状态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亚健康状念是处在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目前,仍未有公认的业健康状念诊断标准,也缺乏有明确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义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一、亚健康状态的定义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提出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间状态。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王育学和孙涛首次提出"亚健康" 的概念,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医疗机构县级以上中心医院)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患者向己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

1996 年,在首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 上,亚健康状态的名称和广义概念被正式确定。自"亚健康状态" 的概念提出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业健康状态做出了定义。

董玉整认为,个体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体验。刘保延等提出亚健康状态指持续3 个月以上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Wamg 和Yan 在国际上提出亚健康状态的英文名称为"Suboptimal health status"(SHS),并将其定义为:以持续 3 个月以上的感觉不适、虚弱、低体力等为特征的,一种可逆的无病理诊断的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其理论基础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所出现的持续不适、虚弱和能力减退等症状足由环境及心理等方面的刺激使机体长期发牛应濑反应所引起。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相结合且我国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领域,目前较为公认《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定义为:一定时间内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业临床诊断标准的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问的一种状念,具体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方丽的症状。

虽然国外没有对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但对一些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有研究,将其描述为人体出现的缺乏病理改变的躯体化综合征,以疼痛和躯体功能障碍为常见表现,并常伴随沮丧和焦虑等精神障碍。根据出现的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可以具体分为许多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肠道易激综合征,肌纤维痛,非心源性胸痛,海湾战争综合征,躯体形式障碍等。虽然涵盖了这一些状态的特征下,但由于并没有揭示出现该症状的原因,目前此定义仍在争议中。

因疲劳是亚健康状态的常见表现之一,有人将亚健康状态与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之一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划等号,也曾有学者将慢性疲劳综合征作为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88 年 3 月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正式确定为一种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制定了诊断标准,其慢性疲劳症状持续时间为 6 个月以上,且该病的症状群除疲劳表现外,还包括睡眠紊乱、异常情绪表现等。

亚健康状态虽多表现为慢性疲劳,但并不特指符合特殊标准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所以两者应有各自不同的诊断标准。

我国学者提出的亚健康状态比国外的"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 范围广泛,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此

外,因多数的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已被列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 4 版(DSM 一Ⅳ)和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中的疾病范围,所以不应将其判定为业健康状态范围内。

二、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

陈青山等提出,在1 年内持续1 个月以上出现所列18 种症状中 1 项以上者为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并应用Delphi 法进行了评价。18 项症状归分为 6 类综合症状,其中躯体症状 5 项:疲劳,头痛或头晕,耳鸣,肩或腿麻木僵硬,咽部有异物感;

心理症状 6 项:心烦意乱,孤独感,注意力小集中,焦虑,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差;活力 3 项:活力减退,对周隔事物不感兴趣,情绪差;社会适应能力2 项:工作觉得吃力,同事关系紧张;免疫力1 项: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病;到医院看病 1 项:感觉患病但未确诊。

刘保延等提出的诊断标准:持续3 个月以上出现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的诊断标准为以下 3 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 3 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以下表现的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

3 条包括: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

Yan 等将其制定的包含5 个维度的亚健康状态问卷(SHSQ 一25)作为亚健康状态的诊断际准,包括:疲劳症状,心血管症状,消化道症状,免疫力症状,精神症状。该问卷经信度、效度评价并被国际认可,在近几年的几项流行病学调查中,已被作为公认的诊断标准。

三、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口中处于健康状态的占15%,处于疾病状态的占15%,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0%。就性别而言,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王育学的5 万例人群调查表明,人群中20~40 岁的青壮年占大多数。另有研究表明35~50 岁人群的比例最高。

在我同不同地域、社会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群中,亚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不尽相同。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对全国16 个省、直辖市辖区内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平均亚健康现患率为64%,其中北京75.31%,上海73.4%,广东73.4l%,经济发达地区的现患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潘延芳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 6 个地区亚健康状态的现患率为60%~70%,吉林为63.7%,兰州为

70.0%,重庆为67.4%,苏州为62.2%,武汉为63.8%,北京为60.8%。孙晓敏等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广东地区的亚健康状态人群占65.1%。

杨育同等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山西省7 所高等院校1200 名教师进行调查,亚健康状态的现患率为72.6%,陈亚华等对南京地区4 所高校教工调查,现患率为69.97%。吴思英等对福建省各级医院医生和护士进行抽样体检和问卷结合评估,得出医生业健康现患率66.9%,护士59.8%。广东省的几项调杏表明,企业职工亚健康的现患率为43.6%~44.3%。

因各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不同,判定亚健康状态的标准也存存差别,所以关于我国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准确现患率还有待制定统一标准的调查。

四、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由于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至今尚未得出统一的致病因素。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生活及行为习惯等。

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工作状态,精神压力大,身心负担重,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从而引起亚健康状态。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使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大大降低,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将受到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睡眠不足、饮食结构不平衡、大量吸烟、酗酒以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也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常见因素。

另有学者认为在受到环境、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刺激后,机体所发牛的应激反应是亚健康状念的成因之一。应激反应可使交感- 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素轴激活,也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五、亚健康状态的测评

随着相关研究受到关注,对亚健康状态的测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公认的评定方法。既往常用的方法有症状标准诊断法、血液学检测评估法、中医评价法、量表评价法等。其中量表法最为常用,如康奈尔医学指数自填式问卷法(CMI)、Delphi 自测表法、90 项症状清单法(SCL-90)以及其他自制的问卷或量表法等。

近几年有学者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中国城市居民亚健康状况自评量表》进行大样本人群调查。也有学者采用中国人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CSHS-3)对我国八省市居民亚健康状态的职业特征进行分析比较。

另自学者根据慢性应激对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影响编制了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要求的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SHSO-25),并应用该问卷对中国城市人群进行调查。制定统一的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及调查问卷对获得亚健康状态的准确资料至关重要。

六、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

目前普遍认为,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与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心理及生理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则应综合干预、心身结合。

具体常用的干预措施有:①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科学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有效方法;应合理膳食、平衡营养,避免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切忌饥饱失常、饮食偏嗜;戒烟限酒也有助于亚健康状态的纠止;此外,应保证睡眠时间、缓解疲劳、调节饮食和心情。②心理调适:心理十预有助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转变认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③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积极应对并调整改善亚健康状态。

七、亚健康状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存在一重要问题。首先,对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未达成共识。亚健康状态的内涵足广泛的,并且因其是介于健康与疾病间的中间状态,都是其难以界定的原因。制订统一的、易操作的诊断标准将有利于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和治疗。

第二,目前亚健康状态的测评方法很多,常见自制的问卷和判定标准,若没有统一的问卷及量化标准,会使得各研究结果问缺乏可比性。第三,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评估主要是以人的主观感受及心理状态为主,很少采用客观指标进行诊断,造成测评结果差异。第四,国内外学者应广泛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亚健康状态的问题,存关键问题上取得同行的认可并达成共识。

文章摘自《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 年 4 月第13 卷第4 期P286~288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1.躯体的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状态的另一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失眠,如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头痛,多为全头部或额部、颞部、枕部的慢性持续性的钝痛、胀痛、压迫感、紧箍感,属于肌紧张性头痛,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慢性头痛是血管性头痛;头昏或眩晕;肌肉、关节疼痛,腰酸背痛、肩颈部疼痛;抵抗力下降,显著特征是容易受感染,容易反复感冒、咽痛、低热;代谢紊乱,如轻度的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消化功能紊乱,常见食欲不好,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症状;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含糊的胸痛、喜出长气,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肺肝肾等疾病;腰痛,尿频、尿痛,但相关检查正常;性功能减低,月经紊乱、痛经等。种种的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统计近几年来日本每年发生“过劳死”超过万例,我国青壮年人群猝死也明显增多。 2.心理的亚健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恶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心理亚健康的另一常见表现是抑郁,这也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为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减低、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此外,恐怖、妒忌、神经质、疑病也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心理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以致造成认识和决策偏差,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但是,它又常常不被个人

亚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最新资料推荐------------------------------------------------------ 亚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510650 通过对亚健康现状及研究进展的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为人们的健康人生指明一条健康生活之路。 本文从亚健康概念、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对亚健康研究发展趋势做了总结,为亚健康研究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发病因素诊断标准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b-health Abstract: To improve human cognition of sub-health condition and point out a healthy road to human healthy lif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dition and progress of sub-health. The article sum up the concept of sub-health, etiological factor, epidemiology, diagnostic code and other sides, summarize the tendency of sub-healt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ly foundation for researchers. Keywords: sub-health condition, epidemiology, etiological factor, diagnostic code 亚健康一词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提出之后,很多学者致力于它的研究。 亚健康状态在经济发达、社会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而且亚健康人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全世界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在问卷调查和体 1 / 3

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袁云娥, 吴小苏, 谭燕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100853,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刊名: 中国医院 英文刊名:CHINESE HOSPITALS 年,卷(期):2004,8(4) 被引用次数:38次 参考文献(14条) 1.刘增垣;李美华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 2001(01) 2.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 2000 3.刘燕敏健康及其测量指标的多方位认识[期刊论文]-中国公共卫生 2001(05) 4.Camey RM;Freed L;Sheline YI 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997 5.Antonovsky A The salwto-genic model a theory to guide bealth promotion 1996(11) 6.Ormel J Depressim,anxiety and disalility Ahow synchrony of change 1996 7.王兮;侯安继亚健康与现代都市病 2002 8.谢华真健商HQ 2002 9.董玉整"亚健康"初探 1998(03) 10.董莉;董玉整"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2001(12) 11.杨菊贤现代生活方式与亚健康[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1(07) 12.祝恒琛;谢成亚健康 2002 13.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 2002 14.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2(01) 引证文献(38条) 1.王立国.部爱贤对亚健康含义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医临床研究 2011(3) 2.冯丽仪.许军.罗仁.丘金彩.张金华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1(1) 3.斯日古楞.瑞图雅亚健康状态的蒙医辨证论治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2) 4.周雅芳.何剪太.张阳德.刘蔚东.孙维佳.曾强.谭家驹基于数学模型的中国亚健康特征评价方法与危险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30) 5.姜新春.许成平补益肝气治疗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的心得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10(28) 6.李国强.李米环.李宏印中国汉族大学生体质发展趋势与健康促进干预[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1) 7.韦文英.李明子.阎丽不同护龄护士工作压力与自测健康状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26) 8.徐先伟.孙忠人.张淑岩针刺辨证分型调治亚健康状态4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9(5) 9.蔡文智.邓凌.陈美伦.鱼敏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9(10) 10.张金华.许军.黄季萌.冯丽仪.罗仁亚健康测量的定量化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医学 2009(11) 11.杨志敏.周雯亚健康疲劳状态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3) 12.黄海超.黄永珍亚健康状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论文]-天津护理 2009(1) 13.张雯.沈汝(木冈)孕产妇亚健康状态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实用预防医学 2009(3)

临床营养师:亚健康人群日常七大饮食调理

亚健康人群不但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都有问题,尤其是饮食结构不合理。下面我们来一起来了解下亚健康病人的饮食如何搭配,不同人群调理方法也不同。 亚健康人群日常七大饮食调理: 眼睛疲劳时:可在午餐时食用鳗鱼,因为鳗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另外,吃韭菜炒猪肝也有效。 大脑疲劳时:吃坚果,就是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香榧更好(浙江特产)。它们对健脑、增强记忆力有很好的效果。 失眠烦躁健忘时:多吃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饮食如大豆、牛奶(包括酸奶)、鲜橙、牡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土豆、禽蛋类。 心理压力过大时:尽可能多摄取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美国花柳菜)、菠菜、嫩油菜、芝麻、水果(柑、橘、橙、草梅、芒果)等。 脾气不好时: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极其丰富的钙质,有助于消除火气;吃芫荽,能消除内火。 记忆不好,丢三拉四时:应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A,增加饮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及A的食物主要有:辣椒(新鲜的,绿色和红色都行)、鱼干、竹笋、胡萝卜、牛奶、红枣、田螺、卷心菜等,绿茶中也含有维生素A,每天喝一杯(加水2次)对改善记忆力也很有好处。 神经敏感时:适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吃前先躺下休息一会,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量红葡萄酒,帮助肠胃蠕动。 精疲力尽时:嚼些花生、杏仁、腰果、核桃仁等干果,因为它们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钙、铁以及植物性脂肪。 提示:当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往往会有多种表现,所以在食物选择时,可选2~3类,互相搭配,则效果会更好。 能改善亚健康的9大食疗方法考试用书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处于亚健康。改善亚健康除了睡眠外,还要讲究饮食等调养,小编就推荐一些攻克亚健康的食疗配方。 1、脾气不好时:钙具有安定情绪的效果,牛奶、奶酪、乳酸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极其丰富的钙质,有助于消除火气。萝卜适于顺气健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的作用,最好生吃,也可做萝卜汤。啤酒能顺气开胃,改变恼怒情绪,适量喝一点儿会有益处。 2、丢三拉四时:做事丢三拉四、虎头蛇尾、粗枝大叶时,应补充维C及维A,增加饮食中的果蔬数量,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含有非常丰富的维C及A的食物有辣椒、笋干、卷心菜、田螺、鱼干、牛奶、胡萝卜和红枣等。 3、失眠焦躁健忘时:多吃含很多的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如大豆、牛奶、鲜橙、牡蛎;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鸡、土豆、蛋类。 4、神经敏感时:神经敏感的人适宜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因为蔬菜有安定神经的作用。吃前先躺下休息,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许葡萄酒,帮助胃肠蠕。 5、体瘦虚弱:体瘦虚弱的人适宜吃炖鱼。在吃前最好小睡一会儿。人们都习惯饭后睡觉,这是不正确的习惯,应改为饭前睡一会儿,因为吃了饭再睡,人会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6、精疲力竭时:可在口中嚼些花生、腰果、胡桃、杏仁等干果,对恢复体能有神奇的功效,因为它们含有很多的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他命、钙和铁,以及植物性脂肪,却不含胆固醇。除此以外,蛤蜊汤、草莓、凉拌蔬菜、芝麻、青椒肉丝等食物含丰富的蛋白质及适度的热量,

亚健康状态

概述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称“第三状态”、“次健康”,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一般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通俗地讲,“亚健康状态”是指在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有可能发展成为第二状态,即生病,也可通过治疗恢复到第一状态,即健康。 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传统医学的亚健康 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医学的亚健康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 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

(完整word版)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外界因素: 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二十四种最常见的亚健康的营养调理配方

二十四种最常见亚健康的营养调理配方 (安利营养师郑重推荐) 以下24种最常见亚健康或慢性疾病的营养调理配方经过多名资深营养师根据其患病原理经 多年研究和实践已基本定型,其配置和食用量均已较为接近于最佳的营养调理状态。现在, “身体不适,或想永远健康,就去看营养师”已成为时尚。生病了即要看医生,也要看营养师, 用药品和营养品(非药品)双管齐下更有效。实践证明,有不少病症看医生的效果还不如用营 养品来调理的效果,还有许多大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相应营养品能加速康复。 24种最常见亚健康或慢性疾病分别为:贫血、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解酒及提高 酒量、易感冒、哮喘、支气管炎、小腿易抽筋、骨折或易骨折、牙龈易出血、骨质疏 松症、口臭、厌食偏食、胃十二脂肠溃疡、肝炎肝硬化、便秘、预防近视或用眼疲劳、 黑斑雀斑、青春痘、黑眼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发育不良、减肥、痛经、抗衰 老保青春。以上未提到之营养调理配方可在线特别咨询。 一:贫血 蛋白质粉:2瓶,每次1勺,每日3次

天然B族维生素片:2瓶,每次2片,每日3次 复合维生素C片:1瓶,每次2片,每日3次 铁质叶酸片:补充铁质,每次1片,每日3次; (吃猪血、猪肝。补充铁质时不宜喝茶) 二中风、高血压 天然B族维生素片:2瓶,每次2片,每日3次 维生素E:2瓶,每次2~3粒,每日3次 复合维生素C片:1瓶,每次2片,每日3次 蛋白质粉:2瓶,每次1勺,每日3次 深海鲑鱼油胶囊:1瓶,每次1粒,每日2次 (应吃低脂饮食,少吃动物油) 三糖尿病 果蔬纤维素嚼片:2瓶,每次2~3片,每日3次 (饭前15~30分钟细嚼后咽,再喝1杯水(200ml以上) 维生素E:2瓶,每次2粒,每日3次 蛋白质粉:1瓶,每次1勺,每日2次(饭前冲开水,不宜加糖) 四解酒及增加酒量配方 饮酒前提前2~3小时先吃蛋白质粉1~2勺 果蔬纤维素嚼片2片 复合维生素C片2~3片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_目前中青年人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1]讲义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分析目前中青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目录 一、前言 (1) 1.心理压力的含义 (2) 2.构建心理平衡 (2) 3.心理压力的根源 (2)

4.心理压力对人体的影响 (3) 4.1产生心理压力时的情感变化 (3) 4.2产生心理压力时的躯体反应 (4) 4.3产生心理压力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4) 4.4行为举止改变 (4) 5.解决问题 (5) 5.1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 5.2改变思维方式 (5) 5.3反省 (5) 6.如何自我调整 (5) 7.接受帮助 (6) 8.消除心理压力的黄金准则 (6) 9.结论与建议 (7) 参考文献 (8) 摘要: 亚健康是指身心所处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中青年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本文从社会(群体)压力、个性特征、生活态度等方面分析导致压力与竞争的社会心理原因,提出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根源影响防御措施 1、心理压力的含义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里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能有失眠、恶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心理亚健康的另一种常见表现是抑郁,这也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为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降低、记忆力下降和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此外。恐怖、嫉妒、神经质也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心理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任何令人愤怒、沮丧、不愉快或紧张的事件都可能导致心理压力。令某些人产生心理压力的事件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可能是享受。有人因为压力而兴奋不已:赛车选手与登山运动员热衷于体能的挑战;有人喜欢在恶劣的气候下出海或投身于救生工作;还有的人情愿在高层建筑甚至高空中工作。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对机体有益。当我们被迫面对挑战或完成不愿从事的工作后,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能体验超越完成任务本身的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刻意营造适度的紧张气氛,为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但是,过度的心理压力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扰乱正常的工作和社会秩序。特别是反复、持久而严重的心理压力,最终不仅会失去心理压力的积极效应,而且可能陷入困境不能自拔。个体有能力独立消除心理压力。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但只有极少数人因此而罹患严重的身心疾患,并需要专业人士的治疗。 2、构建心理平衡 对事物的认识是因人而异的。引发心理压力的事件的重要性与个体自我调整能力(可变度大)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心理压力的程度。这个平衡关系包括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发事件、躯体反应、情绪变化、行为举止及原发事件的意义(是否令人愉快、悲哀或是无关紧要的)构成。若个体无法自行调整心理压力,有时会导致躯体症状。 心理压力的程度=潜在的引起心理压力的事件+对事件的反应(躯体的、情感的或行为的)+事件的意义(导致高兴、悲伤或不在乎) 3、心理压力的根源 生活中太多太快的变化常常造成压力,因为与之相协调的应变要求往往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总的来说,在一定的时间(如一年)里,意外事件发生得越多越快,心理压力产生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心理压力的程度与发生事件的重要性有关。毋庸置疑,婚姻、发财、生育等喜庆事件与失业、意外、家人的病痛等不愉

最新亚健康与饮食营养

亚健康与饮食营养

亚健康与饮食营养 前言 ●聪明人投资健康 ●普通人忽视健康 ●糊涂人透支健康 一、目前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 (一)疾病谱的改变 1、五十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8岁,造成死亡的疾病主要有: 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2、六十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57岁. 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统计. 3、进入二十一世纪,国人的平均寿命是67.8岁,疾病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毒性肝损伤、老年慢性退行性疾成为造成死亡的头号杀手. ●2001年,卫生部对中国城市人口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占据前五位的是: ●癌症占31% ●脑血管疾病占25% ●心脏病占21% ●呼吸系统疾病占16% ●损伤和中毒占7%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今后十年,全球将有4亿人口死于心脏病、癌症及糖尿病 (二)2004年国家卫生部公布对全国居民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高血压 1 .6亿 ●高血脂 1 .6亿 ●体重超重者 2亿 ●肥胖者 8000万 ●糖尿病患者 2000万 ●现在我国15岁—64岁的劳动人口中间,慢性病的发生率已经达到52%,死亡已经占了30% ●(三)引起亚健康的原因 1、压力因素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睡眠不足 4、辐射 5、污染问题 (1)空气污染 (2)水污染 (3)室内装修污染 (4)食品污染 慢性病的患病原因: (一)营养保健知识匮乏: (二)饮食结构不合理:1、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2、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3、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4、高盐饮食,高糖饮食. (三)运动量不够:能量摄入多、消耗少,造成三高(血脂,血糖,血粘)

如何解决亚健康状态

如何解决亚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的皮肤 亚健康的皮肤平时看没有什么特明显的标致,但细胞的新陈代谢、微循环、水电解质已出现障碍,从外主要是黯淡发黄、干燥衰老、 油脂分泌过旺或脸上血丝及敏感度增加。如果你的皮肤也有以上类 似的情况,那就说明你的肌肤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二、如何解决亚健康状态 1.及时调整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不管是长期还是暂时的睡眠不足,都会造成不良的情绪,包括烦燥、易怒、精神不能集中、承受疼痛的能力下降,等等。同时,长 期睡眠不足,皮肤会变得粗糙暗黄,色斑、粉刺等随之而来。经研 究发现,睡眠不足还是造成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的原因之一。这可能 与人体在睡眠不足时会释放更多的造成紧张的激素有关。这类激素 还会造成器官炎症,诱发心肌梗死等许多危险病症。 2.培养兴趣,充实生活 兴趣爱好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 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防止亚健康的转化。 3.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积极心态比运动更能提升人的健康水平。研究首次证实,下意识地 接触积极信息能促进身体健康,甚至超过六个月运动带来的好处。 4.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由内而外进行调理,是亚健康皮肤人群首先需要注意的。维生素A、C、E、B6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从内部加强肌肉的防御系统, 对付色素沉积,破坏自由基活性,促进血液循环。所以,亚健康皮 肤的人要多吃新鲜蔬果。因为新鲜的水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微 量元素,可满足人体的需要,如苹果、柚子、猕猴桃等。 5.增加户外体育活动,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运动的好处很多,坚持定期运动的人,身体总是比一般人来得健康强壮。运动让我们吃得香,睡得好,身心愉快,还能减少各种疾 病的发生。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根据“用进废退”的规律,长期坚持运动,可使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增强,由于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试看,一个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者,何以能谈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众多学者认...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众多学者认为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亚健康与食物

亚健康与食物 人体的“第三状态”,是近年来为医学界和社会学界人士所确认的一种介乎于病与非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然而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且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显然要使之达到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第三状态”是客观存在的。 选用食疗是调整人体“第三状态”的较佳方案。 不同状态可用不同食疗 : 百合、蜂蜜、白木耳、红枣、桔、杏仁:肺气虚状态有气短、多汗、易感冒等表现,可多食用。 山药、莲子、百合、山楂、苡仁米、饴糖:脾阳虚状态有便秘、腹胀、肠鸣、嗳气等表现,可多食用。 羊肉、牛肉、芝麻、胡桃、豆类及豆制品、坚果:肾阳虚状态有腰疼膝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发须早白、性功能衰退等表现,可多食用。 萝卜、卷心菜、白菜、青辣椒、西红柿、香菇:肥胖疲劳状态有许多身体过于肥胖者,因体重过重不仅会使身体疲劳,而且会造成心理疲劳,应少吃淀粉类和糖类,多食用蔬菜和水果。 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心烦意乱状态有失眠、头晕、心烦表现,可多食用养心安神的食品,煎服。 莲子、龙眼肉、百合、猪骨、大枣、糯米:神经衰弱状态有视力下降、记忆减退、行动笨拙等表现,可以煮粥食,若是血虚、紧张引起的神经衰弱,可吃桑椹,也可配合熟地、白芍煎服。 亚健康与佰纳吉酵素原液 酵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平衡内分泌系统:荷尔蒙、抗体分泌平衡 2.消炎抗菌,增强免疫力 3.净化血液,维持酸碱性体质 4.热能作用,产生A TP能源使精力充沛 5.神奇酵素帮你恢复好肠道 6.分解作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7.帮助制造新细胞,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佰纳吉酵素具有改善饮食平衡! 动物性脂肪、蛋白质的过量食用,促使肠内的腐败,结果污染血液使之变得黏糊。在这一点上,酵素不仅不含动物性脂肪,相反含有很多代表生理活性物质的微量成分,因此它对于跟踪现代人这种容易污染血液的不平衡饮食,是非常有效的食物。

分析目前中青年人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分析目前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分析目前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 【摘要】根据WHO确定的新的健康标准,医学专家对人类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既非疾病、也非健康,又可双向转化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认为, 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加快,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加重, 饮食不规则, 结构不合理, 过度疲劳, 睡眠不足, 人体自然衰老等。大学生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团体,随之而来的则是关于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背后,总是伴随着各种不利健康的因素。 【关键字】亚健康大学生活社会压力亚健康状态预防预警

目录 1 亚健康状态是由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压力和竞争导致的 (1) 1.1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1) 1.2 就业压力大,关注学习,缺少锻炼 (1) 2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2) 3 环境因素的影响 (2) 4 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建议措施 (3) 4.1 完善亚健康的预防预警对策 (3) 4.2 利用校园文化预防心理亚健康 (3) 4.3 大学生自身采取的措施 (4)

分析目前大学生处在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的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亚健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困倦疲乏。除了疲劳以外,还有各种慢性疼痛、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等;种种的躯体不适及心态失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呈上升趋势。 那么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其亚健康的根源是什么呢?经相关医学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 亚健康状态是由不良生活方式、社会压力和竞争导致的 1.1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曾有人对一个地区的大学生做了调查,发现有57%的经常熬夜。其中,大四学生中有熬夜的习惯更高,达71%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在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余还要准备考各样证书或找工作,是熬夜最大推动力。 像有些特殊专业,很多时候同学们需要熬夜完成一个个大作业,而且很多时候坐在电脑前面就是一整天,很少出门做运动,大多数的时候大家都在网络上找寻有关设计方面的资料。有些学生做事喜欢拖拉,到最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的马,就会马不停蹄的赶制作业,以至于忘记时间,这也造成了他们经常熬夜的毛病。 1.2 就业压力大,关注学习,缺少锻炼 虽然学校有体育课,但是一周也仅有一两节,而且仅仅是针对部分年级的大学生二开设。而在其他的课余时间里,很多学生会选择宅在宿舍,出门逛街或是去图书馆自习,很少会自发的参加体育锻炼。 青春如金,青春宝贵。人生正值好年华,精力旺盛,这会给不少青年大学生们一个错觉:即“病不倒,垮不了,现在学习最重要,不练身体也无妨。”况且,有太多东西要学,有太多工作要做,而依仗青春活力,年轻人往往过多地消耗体力,忽略了

5、怎样预防亚健康

三、《怎样预防亚健康》教案 一、学习目标: 1.运动参与: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能自觉地参与,科学地制定健康处方,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运动技能:掌握有关健康和亚康的基本知识,认识“亚健康”状态,了解“亚健康”的危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户外健身活动。 3.身体健康:通过学习,掌握预防和改变亚健康方法,懂得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及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4.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各种压力,改善情绪状态。 5.社会适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学习重点: 预防亚健康,改变“亚健康”状态。 三、学习难点: 科学地制定健康处方。 四、学习内容: (一)、远离亚健康 通过提问引出主题。(提问:什么是健康?)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阐述) 1.健康的概念:健康指的是生理(身体)健康、心理(精神)健康、社会健康(人际关系正常)和道德健康。 2.亚健康状态概念: 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又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它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上、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3.亚健康状态的24种症状: 浑身无力、容易疲劳、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4.亚健康的危害: 会使人在身体上产生失眠、乏力、疲倦、气短、汗虚、心悸、性机能减退等方面不适,在心理上使人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来兴趣,在情感方面会产生冷淡、无助、孤独感、空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1.心理素质“亚健康” 学习上的焦虑: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把成绩不好完全归于客观原因;学习压力过大,紧张不安,考试不能很好地发挥,出现情绪不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心烦 意乱,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退步等症状;有的学生心理焦虑不安,上课时

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

什么是亚健康有哪些临床表现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那么你对亚健康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什么是亚健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很多学者都提出过亚健康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其中陈国元、陈青山、刘保延、陶茂萱等学者提出的评价方法或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从中医的角度对亚健康的概念、常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明确描述,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亚健康的主要特征包括: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躯体方面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睡眠紊乱、食欲不振、脘腹不适、便溏便

秘、性功能减退、怕冷怕热、易于感冒、眼部干涩等;心理方面可表现有情绪低落、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惧胆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社会交往方面可表现有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不能正常地处理好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亚健康的分类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类:①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②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③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临床上,上述3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 亚健康的鉴别诊断有些学者认为,亚健康与国外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回事,都是对以慢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躯体心理症状的研究,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 美国是最早开展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研究的国家。1998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正式命名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确定了定义。1994年,国际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组(由美国牵头,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研究者共同组成)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 慢性疲劳综合征定义:临床评定的、不能解释的、持续或反复发

亚健康的运动处方与营养

亚健康的运动处方与营养 主要内容 ?亚健康状态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亚健康的主要症状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亚健康定义及判断标准 ——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关系,也称?°疲劳综合征?±。 亚健康定义及判断标准 亚健康定以及判断标准 自测:我是否存在亚健康? ?1,严重脱发;5 分 ?2,情绪低落,经常对着窗外发呆;3 分 ?3,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10分 ?4,害怕进办公室,对工作感到厌倦;5分 ?5,不愿面对同事和上司,有想独处的渴望;5分 ?6,工作效率下降,已引起上司的不满;5分 ?7,工作1小时后,就出现倦怠、胸闷、气短等不适感;10 分 ?8,工作状态差,经常无故生气,但无法发泄;5 分 ?9,食欲下降;5分 ?10,盼望早早地逃离办公室,回家躺在床上休息;5分 ?11,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宁静;5 分 ?12,对朋友聚会,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13,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质量也差,经常做梦;10分 ?14,体重减轻;10 分 ?15,机体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5分 ?16,性欲减退;10 分 自测:我是否存在亚健康? 亚健康的主要症状 ?心病不安惊悸少眠出汗津津经常感冒 ?舌赤苔垢口苦便燥面色有滞目围灰暗 ?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指甲成像变化异常 ?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口吐粘物呃逆胀满 ?体温异常倦怠无力视力模糊头胀头疼 亚健康的主要症状 ?轻度亚健康,会降低人的生活质量

?中度和重度亚健康,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不舒服 ?更严重时,会大大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而且会逐渐造成机体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 ?计算机病 ?甜食综合征 ?高楼综合征 ?家电噪声病 ?空调病 ?办公室综合征 ?书写痉挛 ?考试综合征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运动方式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对于不同人群或者不同的健身目的,运动形式、时间、强度都有所变化。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不良膳食习惯 亚健康的干预手段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 1、心理失衡 古人云:万事劳其行,百忧撼其心。现在高度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使人思虑过度凌乱,素不宁心,不仅会引起睡眠的不良,甚至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的调节,进而影响到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啊! 2、营养不全 现代人的饮食往往都是热量过高的,营养素也是很不全的,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的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比较短、营养成分偏缺,就会造成很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的情况。 3、噪音、郁闷 科技发展、工业进步、车辆增多、人口增加,这就使很多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间变得非常狭小了,其实是倍受噪音干扰,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使人烦躁、心情郁闷的发生。 亚健康有什么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

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如何远离亚健康 1.「合理的饮食搭配」 多吃一些蔬菜,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生素a能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细胞膜表面的蛋白主要是糖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除此之外,微量元素锌、硒、维生素b1、b2等多种元素都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所以,除了做到一日三餐全面均衡适量外,还可以补充sod经典含片,sod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抗疾病、抗肿瘤、抗辐射损伤、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精英阶层、精力不济的中老年人、青春活力衰退的女人具有显著的细胞能量支持。 在进食质量上全面、完全,因为人要适应环境,要与天相应(天人合一),那么人体内的元素也必须要样样齐全。缺少就完不成人体的生理运转,就会发生生理障碍。因此必须样样都吃,杜绝挑食、偏食。 2.「工作中劳逸结合」 工作繁忙会导致人身心俱疲,适度劳逸是健康之母,人体生物钟正常运转是健康保证,而生物钟“错点”便是亚健康的开始。

适应压力 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

适应压力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 适应压力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2012-02-17 10:33适应压力健康生活——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与调节 什么是亚健康 谈亚健康之前,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叫健康?从世界范围来讲,对于健康的概念,东西方有两个不同的认识,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西方,法国科学家笛卡尔作为现代科学的鼻祖,他提出的二元论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西方的健康概念里头存在着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情况。他们认为健康的对立面就是疾病,而疾病的反面就是健康。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疾病的概念讲得相对比较模糊。中国人认为疾病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和连续体,也就是说除了疾病之外,还有一个所谓的胃病,即伤风。所谓伤风其实是在病人没发病之前的症状,并基于此进行合理判断,给予调理,使之不发病。因此,在中国的传统里面,在健康和疾病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过渡。 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中医仍旧居于重要地位,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比较相信中医的疗效。中医里面讲症,症的概念要比病的概念大,比如我们有一种说法叫非病治病,就是说可能有一些症状,但是如果用西医科学的精确方法,可能还

找不到证据来证明已经得病,这个时候,中医里就会有症这种判断和辨识。这实际上跟我们讲的亚健康有一定的重合。因此,亚健康的概念实际上是中国人提出来的。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它有一种文化背景在里头,即对概念的定义并不要求给予精确的表述。 现在我们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尝试将中医的一些概念梳理清楚。在这一过程中,既然有了疾病,有了健康,那么中间这段过渡状态,我们就称之为亚健康。当然,亚健康概念的提出,现在仍然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的概念界定还不是很明晰。 健康的概念,现在被普遍接纳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它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一个健全完整的人,实际上就包括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讨论心理健康时,主要涵盖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讨论亚健康时,通常会把躯体健康纳入其中;讨论道德健康时,虽然亚健康定义里面没有将它囊括其中,但在讨论亚健康以及应对方式时,实际上涉及到了很多道德健康的内容。 亚健康在中国文化中被界定为介于完全健康和疾病之间的 一种状态。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应激过程,应激实际上就是压力,就是人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压力的时候,由于每个人的躯体和心里的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有限的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