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译文及赏析

《秋声赋》译文及赏析
《秋声赋》译文及赏析

《秋声赋》全文解释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伤感,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它的色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它一旦来临,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则’。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呜呼,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想想吧,伤害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以去怨恨这秋声呢”

童子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却听得四壁虫声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赏析】

欧阳修的《秋声赋》写于嘉四年(1059),其时,作者在政治上很不得志,思想十分矛盾,内心十分痛苦。《秋

声赋》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技巧却是前无古人的,作者以独特的目光,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手法,由自己夜间读书听见秋声的惊异感受入笔,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比喻对比,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秋声“悚然”,秋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作者用一句“此何声也汝出视之”巧妙过渡,在巧设悬念,吊足读者胃口之后,以“余曰”领起,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冽”、“其意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未起之时和秋风吹拂之后草木的变化等方面极力渲染描绘了秋之萧条,为后文抒情言志储蓄足了一池春水。

不仅如此,作者还专门用一个自然段,联想想像,将秋喻为“刑官”的季节,从秋在时令、乐音上的属性的角度揭示了秋声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由于大量地使用比喻、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音韵优美,情韵悠长。

最后,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卒章揭旨。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文未写童子的反应和虫声之唧唧更是神来之笔,更加突出和强化了悲秋的感怀。无形的秋声,在作者笔下却形态可掬。文章将“声”、“形”、“感”融于一炉,写得水乳交融,令人感动。作者写秋的手法是高明的,但其悲秋伤感的情绪却是不足取的。

《秋声赋》是欧阳修于嘉祐四年(1059)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时所作。当时他53岁,经过近三十年的宦途起伏黜陟的生涯,其间的人生感受很多。秋夜触景伤怀,遂赋以成篇。文章是借赋秋声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全文分作四段。

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听觉上写秋声。作者夜间挑灯读书,万籁俱寂之时,忽“闻有声自西南来者”,不禁为之“悚然”谛听,仔细辨别、探寻是什么声音,来自何方。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表现声音的由远及进、由弱而强,“初淅沥以潇飒”,如秋雨潇潇;“忽奔腾而砰湃”,如江河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像惊涛骇浪,急风暴雨;“其触于物也”,好比战士奔赴战场,听不见喧哗,惟有马蹄声碎,人行声急。作者通过这些比喻,把无形无影、不可捉摸的秋声,具体化、形象化了。然循声追踪,童子却回答说:“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文章至此一顿,犹如深境探幽,意味无穷。

第二段,再进一步,从视觉上写秋声,并将秋这一自然节气和社会、人生相联系。作者从童子所说的“声在树间”,辨析出“此秋声也”,然后以目之所见叙说“秋之为状”,从色、容、气、意四方面把秋天肃杀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其为声也才能具有“凄凄切切,呼号奋发”的威力,使万物“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以上皆写秋声。以下写秋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秋天属阴,行刑待秋而决、征伐待秋而举,乐有属西方的商调,律有属七月的夷则,商为哀伤,夷为杀戮。“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当春而萌生,及秋而衰残。依自然规律,到了秋季即“物过盛而当杀”,而秋声和乐调的商声也使人感到“物既老而悲伤”,则是顺理成章的了。这段叙述,既有形象的比喻,又有理性的分析,所表现的秋声,动人心弦!

第三段,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感慨。“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何况为万物之灵的人呢“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草木是由外在力量的摧残而败落,而人除了与万物“春生秋实”的自然规律相同,经历着由青春少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外,还有内在的因素的侵扰,即“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并且“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对客观条件不允许、个人智力达不到的事情硬要去寻找、追求,怎能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呢自己“非金石之质”,既无法“与草木争荣”,又“何恨乎秋声”无限感慨、愤懑之情洋溢于纸笔之间。

最末一段,作者对童子讲了一番道理之后,竟发现童子并不感兴趣,已经“垂头而睡”。秋夜又恢复到“四无人声”的境界,和先前一样寂静。“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唧唧虫声即秋声,自己的叹息又何尝不是秋声!

这篇作品是通过赋“秋声”抒发自己的人生体验,他特别强调秋天肃杀、悲凉的特点和对万物的摧残,由此感慨流光易失,生命短促,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自己应当安时随分,顺应自然。这种认识和情调蕴含着他经过大半生政治波折之后,一种希求解脱、随遇而安的心灵境界。本文以秋声发端,描绘了暮秋山川寂寥、草木凋零的萧条景象,借此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悲秋情怀,凝聚了宦海沉浮、人事忧劳、形神渐衰的飘零之感,其中既有理想不得实现、宏图难展的感慨,又流露出无为无忧、超然物外的老庄思想。

文章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精妙的形象比喻。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具体、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能力。其艺术特点之二,是以景物喻人。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喻人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衰老、颓唐。把秋声、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使文章达到了优美、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本文篇幅不长,但结构上摇曳多姿,层层推进。开头一段写“秋声”,侧重于从听觉来写,第二段写“秋意”,侧重于从视觉来写,第三段把“秋意”和“人生”合到一起写,侧重从感悟上来写。这样写来,不仅把秋声写得鲜明生动,而且从秋声中发掘出意趣和哲理,并最后达到了“秋心”与“人心”的和谐统一,较好地表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自我调适的旨趣。

翻译 中英对译 英文散文赏析

原文 巷 柯灵译者-张培基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①。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②。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③,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 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 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 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 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春来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是谁, 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⑩。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11),家家有自 己的一本哀乐帐, 使人忘忧。 译文 The Lane Ke Ling The lane, in terms of the art of urban architecture, is like a piece of prose of gentle gracefulness or a painting of classic elegance and simplicity①.

a small the lane, a maiden of ancient times hidden away in a secluded boudoir, is reluctant to make its appearance long time.③ The does not taste of the countryside at all. It is long and deep, so it will take you a long while to walk patiently and quietly through it from end to end. It is also so winding that it seems ⑤when you look far ahead, but if you keep walking until you take a turning, you’ll find it again lying endless and still more quiet. There is nothing but stillness there⑥. At any hour of day, you can even distinctly hear in the , which, moss-covered and hung with clusters of fresh green wisteria, look almost like screens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Inside the walls are residents’ gardens with In spring, beautiful peach and apricot blossoms atop the walls, ⑧waving their red sleeves, will sway hospitably to beckon the pedestrians. The charm of the lane lies in its absolute serenity. No matter who you are, if you in the lane for a while⑨, your mind will become as unruffled as the ancient well at the end of the lane. There you will a kind of peaceful calmness rather than gloomy sternness⑩. There reigns peace and quiet in the midst of noisy bustle. It is a world of its own on earth. It may be a modern (11)where each family, secluded behind closed doors, has its own covered-up story of (12)The all-pervading and all-purifying atmosphere of water-like placidness makes one forget all cares and worries.

秋声赋

《秋声赋》练习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与唐代的、,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字词注音: 悚然而听()淅沥萧飒()鏦鏦铮铮()烟霏云敛()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呼号愤发()丰草绿缛() 渥然丹者()黟然黑者()为之戕贼()虫声唧唧() 三、实词整理: 1、解释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2)物过盛而当杀 (3)黟然黑者为星星 2、说明句中活用现象并作解释: (1)欧阳子方夜读书 (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3)百忧感其心 (4)万事劳其形 3、解释其他重点字词: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2)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3)乃其一气之余烈 (4)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6)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7)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8)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9)欧阳子方夜读书 4、解释虚词: 而(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2)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4)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5)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 (6)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者(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以(1)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2)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之(1)盖夫秋之为状也 (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3)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4)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四、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3、商,伤也 4、夫秋,刑官也 5、胡为而来哉? 四、翻译句子: 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秋声赋(作业)

Z32秋声赋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 B.欧阳修有《欧阳文忠公集》存世,著名作品有《醉翁亭记》《捕蛇者说》《秋声赋》等。 C.欧阳修乃北宋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 欧阳修乃史学大家,他一人独著《新五代史》,并与入合著《新唐书》。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A.悚然(sù) 萧飒(sà) 淅沥(xī) B.栗冽(liè)吹拂(fú) 肃杀(sù) C.杀戮(lù) 戕贼(qiāng) 黟然(mò) D.飘泊(bó) 丘墟( xū) 渥然(w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 B.烟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缛:繁茂。 D.物既老而悲伤悲伤:伤心。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天空 B 如赴敌之兵兵:兵器 C.有动于中中:内心 D.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灵:机灵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A.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在 B.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晶:亮 C.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中心 D.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实:结果 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初淅沥以萧飒萧飒:形容风声。 B.其色惨参淡,烟霏云敛敛:收,聚。 C.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意:大意。 D.丰草绿缛而争茂绿缛:碧绿繁茂。 7.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明河:银河 B.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异:不同 C.草拂之而色变拂:掠过,拂拭 D.黟签黑者为星星黟然:黑黑的样子 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 悚然而听之忽奔腾而砰湃 B . 百忧感其心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C.其触于物也天之于物 D.初淅沥以萧飒丰草绿缛而争茂 9.下列句子中虚词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B A.佳木葱茏而可悦而:连词,表并列 B.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而:连词,表修饰 C.常以肃杀而为心以:介词,凭借 D.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之:结构助词“的”

40个经典诗经名字欣赏x

40个经典诗经名字欣赏 / 中国自古就有取名寻《诗经》出处的传统,一个气质优雅,出自经典、拥有厚重文化积淀的好名字,会让人平添几分敬意。如果你想为宝宝取个文雅的好名字,又不想自己钻到故纸堆里费尽心机地查找,就看看这篇好名字大全,为你参谋一下!男孩和女孩取名大全为你筛选了40个男孩和女孩的好名字,全部出自《诗经》经典名篇,在这里你一定能够为宝宝找到一个富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好名字!如果细心一点,你还能从中发现好多“大名鼎鼎”的名人的名字呢。 1、朝宗百川归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2、管彤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3、孔阳十分鲜明耀眼。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4、清扬形容女子美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5、震烨烨:火盛,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小雅·十日之交》“烨烨震电”。 6、周翰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7、斯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8、煦涵意为滋润养育。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9.星轩指轩辕星官。古代以其中一颗大星为女主的象征。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 10.星阑指夜将尽。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南宋谢灵运《夜发石关亭》诗:“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11.若飞若飞,形容快捷迅速,像飞一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木兰辞》:“关山杜若飞”。 12.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13.星驰形容速度很快。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14.胜蓝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5.馨逸香气喷溢。适用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兰熏麝越,自成馨逸。” 16.腾起升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初去之日,唯见白云腾起,从暮至旦,如是数十处。” 17.腾文呈现文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唐李白《明堂赋》:“冠百王而垂勋,烛万象而腾文。” 18.腾扬翻腾上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曹丕《济川赋》:“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

秋声赋原文注释及翻译

秋声赋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 原文: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余曰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文 欧阳先生(欧阳修自称)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他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其中还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吹树木声,然后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又好像金属撞击的声音,再(仔细)听,又像衔枚奔走去袭击敌人的军队,听不到任何号令声,只听见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何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样子,它的色调暗淡、烟飞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净、天空高远、日色明亮;它的气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没有生气、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呼号发生迅猛,不可遏止。绿草浓密丰美,争相繁茂,树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乐。然而,一旦秋风吹起,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能折断枝叶、凋落花草,使树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种构成天地万物的混然之气(秋气)的余威。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季节上说属于阴;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属于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严凝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

《秋声赋》作品阅读及对照翻译

《秋声赋》作品阅读及对照翻译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下面,为大家提供《秋声赋》作品阅读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日:“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

英语六级汉译英专项练习答案及解析

三、汉译英专项练习答案及解析 一、倍数增减的表示法 1)is 2.5 times greater than Force N2 (考点:倍数+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 than) 2)reacts three times as fast as the other one (考点:倍数+ as + 形容词/副词+ as) 3)is 49 times the size of the moon (考点:倍数+ 名词) 4)wants to raise the rent by a third (考点:动词+ by + 数词/百分比/倍数) 5)plan to double their investment (考点:double + 名词) 二、时态 1)or the wedding will have finished by the time we get to the church (考点:将来完成时) 2)the children had fallen asleep (考点:过去完成时) 3)my sister will be taking her vacation at the seaside (考点:将来进行时) 4)have been revising my resume all the morning (考点:现在完成进行时) 5)No. It has been five years since I went on holiday (考点:It has been … since sb. did sth. 表示某人有多长时间没有做某事了) 6)He has been in the army for 5 years (考点:1. 现在完成时;2.要用持续性动词才能接一段时间) 三、被动语态 1)is being replaced by the computer and the projector (考点:被动语态的现在进行时) 2)will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考点:被动语态的将来完成时) 3)can b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way that cells work (考点:1. 被动语态与情态动词联用; 2. 汉语有些没有“被”字等标志词的句子也表示被动, 要译成英语的被动语态) 4)I was startled, for the prices were a great deal higher than I had anticipated (考点:同“3”的考点2) 5)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mmediately (考点:汉语的无主句通常翻译成英语的被动语态) 四、情态动词 1)but there is no answer. She can’t be at home (考点:情态动词可以表示可能性,can’t 表示“一定不”)

诗经离骚名篇名句精选赏析

诗经离骚名篇名句精选赏析

诗经名篇欣赏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 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或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名篇欣赏 1.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雎鸠和鸣声。雎(jū)鸠:水鸟名,即鱼鹰。 一名王雎。相传这种鸟雌雄有固定配偶,古人称为贞鸟。 ②洲:水中陆地。③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丽的样子。 淑:品德善良。④君子: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好逑(qiú求):好的配偶。逑,配偶。⑤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一种水生 2

《秋声赋》详解

《秋声赋》详解(091019) 欧阳子方.(正在)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定语后置),悚然..(惊惧的样子)而听之,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听到有来自西南方向的声音,我惊惧地仔细倾听, 曰:“异哉!”初淅沥..(细雨声)以.(连词,而)萧飒..(形容风声),忽奔腾而砰.湃.(同“澎湃”), 说道:"奇怪啊!" 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 忽然变得汹涌澎湃起来,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属相击声音),金铁皆鸣; 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 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 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 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 (情状)也: 我说:"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天的声音,它为什么而来呢?秋天总是这样: 其色惨淡..(黯然无色),烟霏.(很盛的样子)云敛.(收,聚);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亮); 它的色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 其气栗冽..(寒冷),砭. (治病的石针,引申为刺)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碧绿繁茂)而争茂,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 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掠过,拂拭)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草木被秋风拂过便凋零变色,树木遇到秋风叶子就要脱落。

诗经中的爱情名篇原文和赏析

诗经中的爱情名篇原文和赏析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仿佛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周南·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

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睢鸠”预示着男女感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诗写一个妇人思念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执殳前躯,气概英武,颇有一些骄傲之感,但别后刻骨的相思却是够受的。在她寂寞无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丢不开,甚至倒成为她宁愿不丢开的东西了。 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久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有好处的资料。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秋声赋

《秋声赋》练习检测答案一、文学常识:(2分)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二、文言词汇整理:(64分)1、解释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清明:清朗明净(2)物过盛而当杀当杀:必定衰败(3)黟然黑者为星星星星:点点白发2、说明句中活用现象并作解释:(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作状,在夜里(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实:名作动,结果实(3)百忧感其心感:使……有感触(4)万事劳其形劳:使……劳累3、解释其他重点字词:(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悚然:惊恐的样子(2)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疾走:快跑(3)乃其一气之余烈余烈:余威(4)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心中。摇:损耗。(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戕贼:伤害(6)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但闻:只听说(7)其气栗冽,砭人肌骨砭:刺(8)其色惨淡,烟霏云敛霏:浓密的样子(9)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4、解释虚词:而(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表修饰连词(2)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表并列连词,并且(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表并列连词,并且(4)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表承接连词,就(5)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表承接连词,就 (6)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表修饰连词者(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表定语后置,助词(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代词,代指头发(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表判断语气,助词以(1)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以,并列连词,相当于“而”(2)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以:介词,把(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以:介词,凭,用之(1)盖夫秋之为状也之:表去独,不译(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之:代词,指代秋风(3)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之:助词,的(4)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之:去独,不译三、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5分)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定语后置)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判断句)3、商,伤也。(判断句)4、夫秋,刑官也。(判断句)5、胡为而来哉?(介宾前置句)四、翻译句子:(13分)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2分)——听到有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声音,不禁惊恐地侧耳倾听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3分)——各种忧伤的事情使他的心绪生发感触,无穷无尽的事情让他的身体疲惫劳累,在内心有所触动,就必然会损耗他的精气。3、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3分)——更何况还要思考那些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那些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当然就会使他那红润青春的面容变得像枯木一样苍老,乌黑发亮的头发中出现星星白发。4、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3分)——(夏天)繁茂的绿草彼此争盛,欣欣向荣;高大的树木青翠茂盛,令人愉悦。草被秋风拂过便变了颜色,树遭遇秋风便叶子飘零。5、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2分)它们之所以衰败零落是因为秋气的余威。

秋声赋课堂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秋声赋课堂练习题(带答案和解释) 【2012优化方案练习】语文必修第四册(配苏教版)第三专题第三模块秋声赋 一、语段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草拂之而色变 A.悚然而听之 B.丰草绿缛而争茂 C.物过盛而当杀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解析:选C。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顺承。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表转折。 2.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解析:选C。“星星”古义为点点白发,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A项,“惨淡”古今义均为默然无光;B项,“寂寥”古今义均为寂静、空旷;D项,“愤发”古今义均为激昂。 3.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 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残。解析:选D。文中没有使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商,伤也”不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郑风·风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 3.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出自《诗经·郑风·风雨》。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 4.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呜》。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出自《诗经·小雅·棠棣》。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6.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8.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出自《诗经·小雅·小旻》。①[临]来到。②[履]踩,走。 9.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①[幽谷]深谷。 10.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出自《诗经·大雅·荡》。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秋声赋》文言文整理

《秋声赋》 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 1、第一段文言要点: ⑴欧阳子方夜读书①正在;②夜,名词作状语,夜里 ⑵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句式)①从;②定语后置 ⑶悚然而听之①修饰 ⑷其触于物也①代词,它;②到 ⑸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①快②跑 ⑹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①只 (7)四无人声,声在树间①数词作名词,四周 2、第二段文言要点: ⑴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①句式:判断句; ②何,何故 ⑵盖夫秋之为状也①那; ②主谓间,不译;③呈现 ⑶其色惨淡,烟霏云敛①色彩;②聚集 ⑷其容清明,天高日晶①容颜 ⑸其气慄冽,砭人肌骨①秋气;②刺 (6)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①所以; ②发出 ⑻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①承接; ②承接 ⑼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①用来……的; ②是; ③句式:判断句 3、第三段文言要点: ⑴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①句式:判断句;②在;③属于;④在;⑤属于 ⑵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①这;②把;③作,作为 ⑶天之于物,春生秋实①古义:自然;今义:天空;②对于;③名词作动词,结出果实 ⑷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①所以;②代词,指秋天; ③代表;④是,属于 ⑸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①句式:判断句;②已经 ⑹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①句式:判断句;②经过,过了;③形容词作名词,繁盛期 4、第四段文言要点:

秋声赋

秋声赋 教学目标: 1、重点实词、虚词分析 2、“秋声”赏析 3、欧阳修内心情感分析 教学重难点: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隐含的内心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工具 PPT 导入: 请同学们看一幅画,猜这是什么字,为什么? 只是甲骨文的秋字,禾苗茁壮成长谓之“秋”,可见,秋在远古时代是喜悦丰收的象征。而到了后来,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天越来越清冷,越来越凄厉,越来越悲伤。这是怎样演变过来的。我们让唐宋八大家之首,超级文学明星苏轼、曾巩等人的导师“六一居士”欧阳修老先生为我们从文化层面讲解一下。 一、齐读“夫秋,刑官也……物过盛则当杀。” 1、在这段堪比天书的文字里,欧阳修从中国文化的哪几方面来论述秋的内涵? 明确:官制、四时、五行、音律。 现在你明白为何秋后问斩了吧。因为从官制上来说,秋是刑官在掌权,刑官在此,此时不斩更待何时。现在你明白为何“沙场秋点兵”了吧,在五行上,秋属金,又有征伐之像,再加上春生秋实,秋天粮草充足,正适合远征。在音乐上秋天的音乐的琴弦上也染上一层哀伤,因为从“都来米”上掐指一算,宫商角徵羽与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一排工作表,秋天属于商这一音调,恰好是凄厉的调子。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秋天都变得悲悲戚戚哀哀伤伤了。 2、请用原文两个字来形容秋天的内在心性 明确:肃杀 3、秋在骨子里是肃杀的,这种肃杀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又会使秋有怎样一副意气容貌呢?文章哪一部分是描绘秋天的外在状态的呢? 齐读第二段第一部分,概括秋的外在状态——秋状 色彩——黯淡,形态——清明,气息——寒冷,意态——萧条,色气意冷飕飕的,这通过文意都可以理解,但“其容清明,天高日晶”似乎并不哀伤,我们可以回顾《登高》的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假如无前面的色淡气冷,那天高日晶或许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感,但此情此景之下,天越高,人越渺小,内心就越哀伤,景象都是一体的。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秋之为状,都是“噫嘻悲哉”的。 4、到这里,我们有没有感觉欧阳修写作文逃题了,题目是《秋声赋》,顾名思义就是“秋天的声响”,但他花了三分之一的笔墨描摹秋的心性,秋的悲戚之状。谁能找到理由把逃题的分数拉回来。

诗经离骚名篇名句精选赏析

诗经名篇欣赏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或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名篇欣赏 1.关雎 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1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雎鸠和鸣声。雎(jū)鸠:水鸟名,即鱼鹰。一名王雎。相传这种鸟雌雄有固定配偶,古人称为贞鸟。②洲:水中陆地。③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丽的样子。淑:品德善良。④君子:贵族男子的通称,也指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好逑(qiú求):好的配偶。逑,配偶。⑤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一种水生植物,花叶浮水丽,嫩叶可食。⑥流:顺着水流之势去采。⑦寤:醒着。寐:睡着。⑧思服:思念。⑨悠哉:思念又深又长的样子。⑩辗转反侧:即翻来覆去,卧不安席。(11)友:亲爱。(12)芼(mào冒):选择。 导读 《关雎》是《诗经》首篇,历来学者都很重视,自汉以来的多数学者认为是歌颂“后妃之德”。但就该诗本义来说,这是一首一位青年炽热地追求一位美丽善良

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始闻秋风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作于公元836 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聆朔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一致,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代太远。公元836年,作者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一直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文学鉴赏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这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月令》,菊

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 作者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句子大全之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解析

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句子的翻译一直都是学习者关注的 焦点问题。本文就英语的汉译英句子翻译中常见的、学习者容易犯 错的问题,比如词汇、句子结构、母语负迁移等进行归纳,有针对 性地给出例子,作出详细的分析与讲解。 关键词: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它的句子翻译总是处于关键的地位。对这 种情况,广大的英语教师都在探寻相对理想的解决途径。笔者根据 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考试及练习中抽取大学生英语句子翻译的例子,进行仔细分析,试着以目前学生英语句子翻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 突破口,探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尝试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 途径,希望对学生句子翻译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1.词汇问题 词汇是学习及翻译任何一门外语的首要基础,要清楚明白地翻 译出原来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作为基础。词汇量越大,翻译出来的句子就能够更加接近原句的意思。当然,在词汇量充足 的情况下,翻译出来的句子质量更高。我国的考试模式,客观题较多,主观题较少,使得教学侧重点倾向于为考试拿高分服务,在没 有本土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很多学生对所学词汇大都只是停留在认 得的阶段,就是看见一个单词能够想起它的意思,但是不能牢固掌 握单词的用法,出现以下问题。 1.1 词性拼写错误及词性误用问题 词性是任何阶段学习英语的重点,辨清词性对正确运用语言大 有帮助。一些学生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常常不注意分析词性或对 词的用法不明确,表现为:介词当动词用;形容词当副词用;名词 当动词用,等等。 例1:圣诞节期间,人们过得很愉快①。 during chrismas, people are happiness②. 分析:译文中的chrismas很显然是拼写错误,应该改为,christmas,且译文中的happiness明显是名词误用为形容词。当然,译文中还存在介词的不规范使用的问题。译文应该修正为:at christmas, people are happy. 1.2措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