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一、整体法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的魅力,把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

例7 有一轻质木板AB 长为L ,A 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用水平轻绳CB 拉住。板上依次放着A 、B 、C 三个圆柱体,半径均为r ,重均为G ,木板与墙的夹角为θ,如图1—8所示,不计一切摩擦,求BC 绳上的张力。

二、隔离法

隔离法就是从整个系统中将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然后单独分析被隔离部分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从而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一个个小问题求解。隔离法在求解物理问题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学好隔离法,对分析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大有益处。

例9 如图2—9所示,四个相等质量的质点

由三根不可伸长的绳子依次连接,置于光滑水平

面上,三根绳子形成半个正六边形保持静止。今

有一冲量作用在质点A ,并使这个质点速度变为

u ,方向沿绳向外,试求此瞬间质点D 的速度.

解析 要想求此瞬间质点D 的速度,由已知

条件可知得用动量定理,由于A 、B 、C 、D 相关

联,所以用隔离法,对B 、C 、D 分别应用动量定

理,即可求解.以B 、C 、D 分别为研究对象,根

据动量定理:

对B 有:I A —I B cos60°=m B u …………①

I A cos60°—I B =m B u 1…………②

对C 有:I B —I D cos60°=m C u 1……③

I B cos60°—I D =m c u 2…………④

对D 有:I D =m D u 2……⑤

由①~⑤式解得D 的速度u u 1312

三、微元法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14.一截面呈圆形的细管被弯成大圆环,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在环内的环底A 处有一质量为m 、直径比管径略小的小球,

小球上连有一根穿过环顶B 处管口的轻绳,在外力F 作用

下小球以恒定速度v 沿管壁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3—23所示.已知小球与管内壁中位于大环外侧

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μ,而大环内侧部分的管内壁是光滑

的.忽略大环内、外侧半径的差别,认为均为R.试求小

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F 做的功W F .

四、等效法

在一些物理问题中,一个过程的发展、一个状态的确定,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在这一决定中,若某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另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同,则前一些因素与后一些因素是等效的,它们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对过程的发展或状态的确定,最后结果并不影响,这种以等效为前提而使某些因素互相代替来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思维的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变换为简单的熟悉问题,以便突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质,找出其中规律.因此应用等效法时往往是用较简单的因素代替较复杂的因素,以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便于求解.

5. 空间某一体积为V 的区域内的平均电场强度(E )的定义为

∑∑==?=?++?+??++?+?=n

i i n

i i i n n

n V

V E V V V V E V E V E E 11212211 如图4—8所示,今有一半径为a 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现

使它处于电量为q 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位于金属球外,

与球心的距离为R ,试计算金属球表面的感应电荷所产生的电

场在此球内的平均电场强度.

解析 金属球表面的感应电荷产生的球内电场,由静电平衡知识可知等于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金属球内产生的电场,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求金属球表面的感应电荷产生 图4—

8

的电场,相当于求点电荷q 在金属球内产生的电场.

由平均电场强度公式得

∑∑∑∑∑=====?=?=?=??=n i n i i i i n i i i i n

i i n

i i i V V r kq V V E V E V V V E

E 112111

1

设金属球均匀带电,带电量为q ,其密度为V q =

ρ,则有

∑==?=?=n i n i i i i i r q k r V k E 11221ρ

=?n

i i i r q k 12为带电球体在q 所在点产生的场强,因而有2R kq E =,方向从O 指向q.

五、极限法

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和极小或极左和极右,并依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极限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恰当应用极限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因此要求解题者,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如图5—13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水平轻质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可在有摩擦的水平桌面上滑

动,弹簧为原长时位于O 点,现把物体拉到距O 为A 0的P

点按住,放手后弹簧把物体拉动,设物体在第二次经过O 点前,

在O 点左方停住,求:

(1)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应在什么范围内? (2)物体停住点离O 点的距离的最大值,并回答这是不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

到的左方最远值?为什么?(认为动摩擦因数与静摩擦因数相等)

六、递推法

递推法是解决物体与物体发生多次作用后的情况. 即当问题中涉及相互联系的物体较多并且有规律时,应根据题目特点应用数学思想将所研究的问题归类,然后求出通式. 具体方法是先分析某一次作用的情况,得出结论. 再根据多次作用的重复性和它们的共同点,把结论推广,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求解. 用递推法解题的关键是导出联系相邻两次作用的递推关系式.

2. 一列进站后的重载列车,车头与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均为m ,若一次直接起动,车头的牵引力能带动30节车厢,那么,利用倒退起动,该车头能起动多少节同样质量的车厢?

图5—13

9.有5个质量相同、其大小可不计的小木块1、2、3、4、5等距离地依次放在倾角?

θ

=30的斜面上(如图6—16所示).斜面在木块2以上的部分是光滑的,以下部分是粗糙的,5个木块与斜面粗糙部分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都是μ,开始时用手扶着木块1,其余各木块都静止在斜面上. 现在放手,木块1自然下滑,并与木块2发生碰撞,接着陆续发生其他碰撞. 假设各木块间的碰撞都是完全非弹性的. 求μ取何值时木块4能被撞而木块5不能被撞

.

10.在一光滑水平的长直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着足够多的完全

相同的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依次编号为木块1,木块

2,…,如图6—17所示.

在木块1之前放一质量为M=4m的大木块,大木块与

木块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各木块间的距离相同,均为L. 现在,在所有木块都静止的情况下,以一沿轨道方向的恒力F一直作用在大木块上,使其先与木块1发生碰撞,设碰后与木块1结为一体再与木块2发生碰撞,碰后又结为一体,再与木块3发生碰撞,碰后又结为一体,如此继续下去. 今问大木块(以及与之结为一体的各小木块)与第几个小木块碰撞之前的一瞬间,会达到它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此速度等于多少?

七、对称法

由于物质世界存在某些对称性,使得物理学理论也具有相应的对称性,从而使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 应用这种对称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某些基本规律,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去求解某些具体的物理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

3.用一轻质弹簧把两块质量各为M和m的木板连接起来,放在水平上,如图7—5所示,问必须在上面木板上施加多大的压力F,才能使撤去此力后,上板跳起来恰好使下板离地?

八、作图法

作图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的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问题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通过几何知识求解,作图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便于定性分析,也可定性计算,灵活应用作图法会给解题带来很大方便。

15.要在一张照片上同时拍摄物体正面和几个不同侧面的像,可以在物体的后面放两个直立的大平面镜AO和BO,使物体和它对两个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摄入照相机,如图8—17.图中带箭头的圆圈P代表一个人的头部,白色半圆代表人的脸部,此人正面对着照相机的镜头;有斜线的半圆代表脑后的头发;箭头表示头顶上的帽子.图8—17—甲为俯视图. 若两平面镜的夹角∠AOB=72°,设人头的中心恰好位于角平分线OC上,且照相机到人的距离远大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

(1)试在图8—17—甲画出P的所有的像的位置并用空白和斜线分别表示人脸和头发,以表明各个像的方位.

图8—17 图8—17—甲图8—17—乙

(2)在图8—17—乙的方框中画出照片上得到所有的像(分别用空白和斜线表示人脸和头发,用箭头表示头顶上的帽子).

九、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值;有些物理问题的提出,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或者实验中尚未观察到必要的结果,使我们解决问题缺乏必要的已知条件,无法用常规的方法来求出物理问题的准确答案,采用“估算”的方法就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近几年来,竞赛试题中频频出现的各类估算题,的确是判断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型.

3.已知冰、水和水蒸气在一密闭容器中能在某一外界条件下处于三态平衡共存(容器内无任何其他物质),这种状态称为水的三相点,其三相点温度为0.01℃,三相点压强为4.58mmHg.现有冰、水和水蒸气各1g处于三相点,若在保持总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对此系统缓慢加热,输入热量Q=2.25×105J,试估算系统再达平衡后冰、水和水蒸气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和冰的密度分别为1×103kg/m3和0.9×103kg/m3,冰在三相点时的升华热L升=2.83×106J/kg,水在三

相点的汽化热L

汽=2.49×106J/kg.

十、假设法

假设法是对于待求解的问题,在与原题所给条件不相违的前提下,人为的加上或减去某些条件,以使原题方便求解。求解物理试题常用的有假设物理情景,假设物理过程,假设物理量等,利用假设法处理某些物理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找出新的解题途径,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7.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三个相同的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两互相接触。用一个高为1.5r 的圆柱形圆筒(上下均无底)将此三球套在筒内,圆筒的内径取适当值,使得各球间以及球与筒壁之间均保持无形变接触。现取一质量亦为m 、半径为R 的第四个球,放在三球的上方正中。设四个球的表面、圆筒的内壁表现均由相同物质构成,其相互之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为μ=3/15(约等于0.775),问R 取何值时,用手缓慢竖直向上提起圆筒即能将四个球一起提起来?

十一、图像法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6:物体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第一次经光滑斜面滑至底端时间为t 1,第二次经过光滑曲面ACD 滑至底端时间为t 2,如图11—12所示,设两次通过的路程相等,试比较t 1与t 2的大小关系。

十二、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而推出其他属性也类似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形式. 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会发现某些不同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其中包括数学表达式上的相似性和物理图像上的相似性. 类比法就是在于发现和探索这一相似性,从而利用已知系统的物理规律去寻找未知系统的物理规律.

1. 图12—1中AOB 是一内表面光滑的楔形槽,固定

在水平桌面(图中纸面)上,夹角?=1α(为了能看清楚,

图中画的是夸大了的). 现将一质点在BOA 面内从A 处以

速度s m v /5=射出,其方向与AO 间的夹角.10,60m OA =?=θ

设质点与桌面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点与OB 面及OA 面的

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试求:

(1)经过几次碰撞质点又回到A 处与OA 相碰?(计算次数时包括在A 处的碰撞)

(2)共用多少时间?

(3)在这过程中,质点离O 点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十三、降维法

降维法是将一个三维图变成几个二维图,即应选两个合适的平面去观察,当遇到一个空间受力问题时,将物体受到的力分解到两个不同平面上再求解。由于三维问题不好想像,选取适当的角度,可用降维法求解。降维的优点是把不易观察的空间物理量的关系在二维图中表示出来,使我们很容易找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4.杂技演员在圆筒形建筑物内表演飞车走壁。演员骑摩托车从底部开始运动,随着速度增加,圈子越兜越大,最后在竖直圆筒壁上匀速率行驶,如图13—6所示。如果演员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为M ,直壁半径为R ,匀速率行驶的速率为v ,每绕一周上升的距离为h ,求摩托车匀速走壁时的向心力。

十四、近似法

近似法是在观察物理现象、进行物理实验、建立物理模型、推导物理规律和求解物理问题时,为了分析认识所研究问题的本质属性,往往突出实际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某些次要因素,进行近似处理.在求解物理问题时,采用近似处理的手段简化求解过程的方法叫近似法.近似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善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近似处理,是从事创造性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纵观近几年的物理竞赛试题和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注重这种能力的考查.

8. 如图14—10所示,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

A 、

B 带电量均为Q ,固定放在x 轴上的两处,离原

点都等于r .若在原点O 放另一正点电荷P ,其带电量

为q ,质量为m ,限制P 在哪些方向上运动时,它在

原点O 才是稳定的?

图14—

1

图14—10

2020年辩论赛一般规则及流程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辩论赛一般规则及流程 一、辩论赛一般流程 (一)立论阶段(6) 1.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驳立论阶段(4) 1.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2.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三)质辩环节(7分半) 1.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2.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3.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4.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四)自由辩论(8) 自由辩论,先由正方开始。 (五)总结陈词(6) 1.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2.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二、赛制具体说明: (一)立论阶段: 由正反双方的一辩选手来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由正方开始。 (二)驳立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发言由双方的二辩来进行,旨在针对对方的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的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由反方开始。 (三)质辩环节: 由双方的三辩来完成这个环节,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起来提问对方的一辩、二辩、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

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闪躲,提问方的时间每个问题不可超过十五秒,回答方三个问题的回答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双方的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 在质辩的环节中,要求双方的语言规范和仪态庄重,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一分半,由正方开始。(四)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双方的八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四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在这个环节中,要求辩论双方的队员团结合作和整体配合,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五)结辩阶段: 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由反方开始。 注: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必须交替进行。当自由辩论开始时,先由正方任何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的任何一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2.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均不限制。 3.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剩三十秒钟时,将有一声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用完时,会有两声提示,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 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同时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计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若某一方的选手已连续发言四次以上,其中一人未参与发言,将做扣分处理。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 4.如果一次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辩手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时间用完为止。 5.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注:正反双方辩手 正方(反方)各有四位辩手,分为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四个辩手要起、承、转、合。 一辩手的任务就是首先陈述己方的观点,给概念下精确的定义,在整体陈述观点时比较详细,该辩手特点就是思路清晰、大局观强。——起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之七对称法

例1:沿水平方向向一堵竖直光滑的墙壁抛出一个弹性小球A , 抛出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 ,距离墙壁的水平距离为s , 小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距墙壁的水平距离为2s ,如图7—1所示. 求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解析:因小球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 故与墙壁碰撞前后入射速度与反射速度具有对称性, 碰撞后小球的运 动轨迹与无墙壁阻挡时小球继续前进的轨迹相对称,如图7—1—甲所示,所以小球的运动可以转换为平抛运动处理, 效果上相当于小球从A ′点水平抛出所做的运动.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 ??==2 021gt y t v x 因为抛出点到落地点的距离为3s ,抛出点的高度为h 代入后可解得:h g s y g x v 2320 == 例2:如图7—2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个竖直光滑墙壁A 和B ,间距为d , 一个小球以初速度0v 从两墙正中间的O 点斜向上抛出, 与A 和B 各发生一次碰撞后正好落回抛出点O , 求小球的抛射角θ. 解析:小球的运动是斜上抛和斜下抛等三段运动组成, 若按顺序求解则相当复杂,如果视墙为一平面镜, 将球与墙的弹性碰撞等效为对平面镜的物、像移动,可利用物像对称的规律及斜抛规律求解. 物体跟墙A 碰撞前后的运动相当于从O ′点开始的斜上抛运动,与B 墙碰后落于O 点相当于落到O ″点,其中O 、O ′关于A 墙对称,O 、O ″对于B 墙对称,如图7—2—甲所示,于是有 ? ??==?? ???-==0221sin cos 200y d x gt t v y t v x 落地时θθ 代入可解得2 202arcsin 2122sin v dg v dg == θθ 所以抛射角 例3:A 、B 、C 三只猎犬站立的位置构成一个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每只猎犬追捕猎物的速度均为v ,A 犬想追捕B 犬,B 犬 想追捕C 犬,C 犬想追捕A 犬,为追捕到猎物,猎犬不断调整方向,速度方向始终“盯”住对方,它们同时起动,经多长时间可捕捉到猎物?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三只猎犬运动轨迹都是一条复杂的曲线,但根据对称性,三只猎犬最后相交于 三角形的中心点,在追捕过程中,三只猎犬的位置构成三角形的形状不变,以绕点旋转的参考系来描述,可认为三角形不转动,而是三个顶点向中心靠近,所以只要求出顶点到中心运动的时间即可. 由题意作图7—3, 设顶点到中心的距离为s ,则由已知条件得 a s 3 3 = 由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可知,在旋转的参考系中顶点向中心运动的速度为 v v v 2330cos = =' 由此可知三角形收缩到中心的时间为 v a v s t 32='= 此题也可以用递推法求解,读者可自己试解. 例4:如图7—4所示,两个同心圆代表一个圆形槽,质量为m ,内外半径几乎同为R. 槽内A 、B 两处分别放有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球,AB 间的距离为槽的直径. 不计一切摩擦. 现将系统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时槽静止,两小球具有垂直于AB 方向的速度v ,试求两小球第一次相距R 时,槽中心的速度0v . 解析:在水平面参考系中建立水平方向的x 轴和y 轴. 由系统的对称性可知中心或者说槽整体将仅在x 轴方向上 运动。设槽中心沿x 轴正方向运动的速度变为0v ,两小球相对槽心做角速度大小为ω的圆周运动,A 球处于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2)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2) 静力学力和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 n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若各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则称为 共点力,如图1所示。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作用线前、后滑移而不改变其力 学效应。当刚体受共点力作用时,可把这些力沿各自的作用 线滑移,使都交于一点,于是刚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状态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1) 用分量式表示: (2) [例1]半径为R的刚性球固定在水 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圆环状均匀 弹性细绳圈,原长为,绳 圈的弹性系数为k。将圈从球的正上方 轻放到球上,并用手扶着绳圈使其保持 水平,最后停留在平衡位置。考虑重力, 不计摩擦。①设平衡时绳圈长 ,求k值。②若 ,求绳圈的平衡位置。

分析:设平衡时绳圈位于球面上相应于θ角的纬线上。在绳圈上任取一小元段, 长为,质量为,今将这元段作为隔离体,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由图示(a)和(b)表示。 元段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球面的支力N方向沿半径R 指向球外;两端张力,张力的合力为 位于绳圈平面内,指向绳圈中心。这三个力都在经 线所在平面内,如图示(c)所示。将它们沿经线的切向和法向分 解,则切向力决定绳圈沿球面的运动。 解:(1)由力图(c)知:合张力沿经线切向分力为: 重力沿径线切向分力为: (2-2) 当绳圈在球面上平衡时,即切向合力为零。 (2-3) 由以上三式得 (2-4) 式中

由题设:。把这些数据代入(2-4)式得。于是。 (2)若时,C=2,而。此时(2-4)式变成 tgθ=2sinθ-1, 即 sinθ+cosθ=sin2θ, 平方后得。 在的范围内,上式无解,即此时在球面上不存在平衡位置。这时由于k值太小,绳圈在重力作用下,套过球体落在桌面上。 [例2]四个相同的球静止在光滑的球形碗内,它们的中心同在一水平面内,今以另一相同的球放以四球之上。若碗的半径大于球的半径k倍时,则四球将互相分离。试求k值。 分析:设每个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 ,下面四个球的相互作用力为N,如图示(a)所示。 又设球形碗的半径为R,O' 为球形碗的球心,过下面四球的 球心联成的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 AB作铅直剖面。如图3(b)所示。 当系统平衡时,每个球所受的合 力为零。由于所有的接触都是光 滑的,所以作用在每一个球上的 力必通过该球球心。 上面的一个球在平衡时,其 重力与下面四个球对它的支力相平衡。由于分布是对称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N, 大小相等以表示,方向均与铅垂线成角。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规则

辩论赛的基本流程 一、由辩论会主席承担 1、辩论赛开始 2、宣布辩题 3、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介绍参赛队员 5、介绍规则、评委及工作人员 6、辩论比赛 7、评委点评 8、观众自由提问,评委评分(同时进行) 9、宣布比赛结果 10 辩论赛结束 二、辩论过程 1、辩方陈词立论阶段: 正、反方一辩发言 先由正反双方主辩发出陈述本方主要观点贴。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由正、反方一辩进行,双方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进行立论,要求表达明确,论证恰当、逻辑清晰。双方时间各2分,剩余30秒时,会有一次时间提示;用时结束时,会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时间到后辩手不得继续发言,否则扣分。 2.攻辩盘问 (1)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2)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3)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4)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注意: 1. 攻辩盘问由正方二辩开始,最多提问二次,正反方交替进行 2.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明准确,盘问方不得重复提问,被盘问方必须直接回答否则扣分 3.每一轮攻辩盘问,被盘问方不得向盘问方反问,否则扣分 4. 攻辩盘问双方必须站立完成每一轮盘问,若落座则视为此轮盘问已结束; 5.每一轮盘问时间为2分钟,盘问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15秒,被盘问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45秒,用时结束时,有一次时间提示,举牌人员举红牌,盘问终止。 3.自由辩论 由正方辩手开始,正反方辩手轮流发言,二、三辩手为主,一、四辩手为辅,双方时间各为7分钟。一方发言辩手落座,视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辩手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若有间隙,时间累计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10图像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十、图像法 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赛题精讲 例1: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发出由A 地驶向B 地,并停止在B 地。AB 两地相距s ,火 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 1,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 2,由此可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 到B 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解析:整个过程中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所用时间最短,分段运动可用图像法来解。 根据题意作v —t 图,如图11—1所示。 由图可得1 1t v a = vt t t v s t v a 21)(21212 2=+== 由①、②、③解得2 121)(2a a a a s t += 例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 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做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 ) A .s B .2s C .3s D .4s 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可用速度——时间图像 中的面积来表示,故可用图像法做。 作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11—2所示,前车发 生的位移s 为三角形v 0Ot 的面积,由于前后两车的刹车 加速度相同,根据对称性,后车发生的位移为梯形的面积 S ′=3S ,两车的位移之差应为不相碰时,两车匀速行驶 时保持的最小车距2s. 所以应选B 。 ① ② ③ 图11—2

高二物理竞赛试题 及答案()

2016高平一中高二物理竞赛专题讲座 命题人:李文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若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则该质点的位移s (从t =0开始)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2中的哪一个?( ) 2.烧杯内盛有0?C 的水,一块0?C 的冰浮在水面上,水面正好在杯口处。最后冰全部熔解成0?C 的水,在这过程中( ) (A )无水溢出杯口,但最后水面下降了 (B )有水溢出杯口,但最后水面仍在杯口处 (C )无水溢出杯口,水面始终在杯口处 (D )有水溢出杯口,但最后水面低于杯口 3.置于水平面的支架上吊着一只装满细砂的漏斗,让漏斗左、右摆动,于是桌面上漏下许多砂子,经过一段时间形成一砂堆,砂堆的纵剖面最接近下图Ⅰ-1中的哪一种形状 4.特技演员从高处跳下,要求落地时必须脚先着地,为尽量保证安全,他落地时最好是采用哪种方法 A.让脚尖先着地,且着地瞬间同时下蹲 B.让整个脚板着地,且着地瞬间同时下蹲 C.让整个脚板着地,且着地瞬间不下蹲 D.让脚跟先着地,且着地瞬间同时下蹲 5.如图Ⅰ-4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 ,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电势能较大 C.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动能较大 D.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6.如图所示,电容量分别为C 和2C 的两个电容器a 和b 串联接在电动势为E 的电池两端充电,达到稳定后,如果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V 接到电容器a 的两端(如图),则电压表的指针稳定后的读数是( ) E/3 (B )2E/3 (C )E (D )0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 ,R2、R3、R4均为定值电 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触头P 向右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 I 、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 C .DU DI >r D .DU DI <r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8.在国际单位制中,库仑定律写成 22 1r q q k F =,式中静电力常量 922 8.9810N m C k -=???,电荷量 q1和q2的单位都是库仑,距离r 的单位是米,作用力F 的单位是牛顿.若把库仑定律写成更简洁的形式 22 1r q q F = ,式中距离r 的单位是米,作用力F 的单位是牛顿,由此式可定义一种电荷量 q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历年赛题分析电学+力学

24届 二、(25分)图中所示为用三角形刚性细杆AB、BC、CD连成的平面连杆结构图。AB和CD杆可分别绕过A、D的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转动,A、D两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BC杆的两端分别与AB杆和CD杆相连,可绕连接处转动(类似铰链)。当AB杆绕A轴以恒定的角速度 转到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杆处于竖直位置。BC杆与CD杆都与水平方向成45°角, a的大小和方向已知AB杆的长度为l,BC杆和CD杆的长度由图给定。求此时C点加速度 c (用与CD杆之间的夹角表示) 27复 28复 二、(20分)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杆AB、CD如图放置,A点与水平地面接触,与地面间的 静摩擦系数为μA,B、D两点与光滑竖直墙面接触, 杆AB和CD接触处的静摩擦系数为μC,两杆的质量均 为m,长度均为l。 1、已知系统平衡时AB杆与墙面夹角为θ,求CD杆 与墙面夹角α应该满足的条件(用α及已知量满足的 方程式表示)。 2、若μA=1.00,μC=0.866,θ=60.0°。求系统平衡时 α的取值范围(用数值计算求出)。

26复 二、(20分)图示正方形轻质刚性水平桌面由四条完全相同的轻质细桌腿1、2、3、4支撑于桌角A 、B 、C 、D 处,桌腿竖直立在水平粗糙刚性地面上。已知桌腿受力后将产生弹性微小形变。现于桌面中心点O 至角A 的连线 OA 上某点P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令c OA OP =,求桌面 对桌腿1的压力F 1。 25复 三、(22分)足球射到球门横梁上时,因速度方向不同、射在横梁上的位置有别,其落地点也是不同的。已知球门的横梁为圆柱形,设足球以水平方向的速度沿垂直于横梁的方向射到横梁上,球与横梁间的滑动摩擦系数0.70μ=,球与横梁碰撞时的恢复系数e=0.70。试问足球应射在横梁上什么位置才能使球心落在球门线内(含球门上)?足球射在横梁上的位置用球与横梁的撞击点到横梁轴线的垂线与水平方向(垂直于横梁的轴线)的夹角θ(小于 90 )来表示。不计空气及重力的影响。 27复 24届 一、(20分)如图所示,一块长为m L 00.1=的光滑平板PQ 固定在轻质弹簧上端,弹 A

(完整版)小学辩论赛比赛规则及流程

辩论赛比赛规则及流程 比赛流程 1.主席致开场词,简要介绍赛况;介绍参赛代表队、评判团成员、嘉宾及比赛规则,双方辩手简短进行自我介绍,由主席宣布比赛开始。 2.正方一辩,进行开场陈词,时间为3分钟。 3.反方一辩,进行开场陈词,时间为3分钟。 4.正方二辩,进行陈词,时间为3分钟。 5.反方二辩,进行陈词,时间为3分钟。 6.正方三辩,进行陈词,时间为3分钟。 7.反方三辩,进行陈词,时间为3分钟。 8.自由辩论,时间为16分钟,正、反方各8分钟。 9.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时间为4分钟。 10.正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时间为4分钟。 11.主席请评判团退席评议。工作人员对评判团判定分数进行计算,并将比赛结果送交主席及评判团。 12.主席请评判团入席,主席宣布评决开始。由本场比赛评判团代表分析赛情及辩手情况。 13.主席宣布本场比赛优秀辩手获得者及比赛胜负结果。 14.主席宣布比赛结束,请评判团、嘉宾退席。 自由辩论规则 1.自由辩论时间总共为16分钟,正、反方各8分钟。 2.自由辩论发言必须交替进行,自由辩论开始时首先由正方任何一位选手起立发言,发言完毕,反方的任何一位选手即刻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3.在自由辩论时间,双方每一位选手发言顺序和次数都不受限制,但双方总共时间都各为8分钟。 4.在自由辩论中,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的发言时间。 5.如果一方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方还有剩余时间,则有剩余时间方的4位选手仍可轮流发言,直到该队时间用完为止。 辩论赛比赛评分标准及赛制解释 一.辩手个人评分标准:(共计100分) 1、语言表达(40分):普通话的表达能力,语言是否准确、简明、规范,是否条理清晰,理、据相协。 2、辩论技巧(40分):辩手是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言语流畅、立场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 3、表情风度(20分):辩手形象气质、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主持人、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 二.团队整体评分标准:(共计100分) 1、辩题中心(30分):发言中心是否明确,主旨是否突出,立论是否全面、严密。 2、内容资料(30分):论据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紧扣主题,充实有力,逻辑合理。引述资料是否正确、翔实。

高中物理竞赛(解题方法:整体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整体法 方法简介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 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 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 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 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 用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的魅力, 把物理问题变繁为简、变难为易。 赛题精讲 例1如图1—1所示,人和车的质量分别为m和M,人用水 平力F拉绳子,图中两端绳子均处于水平方向,不计滑轮质量及摩 擦,若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则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要求车的加速度,似乎需将车隔离出来才能求解,事实 上,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人和车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可将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用 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将人和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两条绳的拉力 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绳的拉力为2F,所以有: 2F=(M+m)a,解得: 2F a M m 例2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 1 —2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 偏上30°的同样大小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在竖直方解析

高二物理竞赛试题

高二物理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2014年5月30日 20:30----22:00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6分) 1.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2号”(CE-2),(CE-2),椭圆轨道近月点Q 完成近月拍摄任务后,到达椭圆轨道的远月点P 变轨成圆轨道。如图,忽略地球对(CE-2)的影响则:( ) A .在由椭圆轨道变成圆轨道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 .在椭圆轨道上由Q 点运动到P 点,机械能减少 2.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一沿x 轴的静电场,其电势?随x 坐标值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带正民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O 点以初速度0v 沿轴正向移动。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若小能运动到1x 处,则该过程中小球所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B .若带电小球从1x 处运动到3x 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大 C .若该小球能运动到4x 处,则初速0v 至少为m /20?? D .若0v 为m /20??,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m /60??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面体的两个斜面均是光滑的,顶角为直角,两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α、β,且α>β.两个质量均为m 的物体P 、Q 分别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有摩擦力 C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 +2m )g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 +m )g 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个木块P 、Q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P 、Q 接 触面的倾角为θ,现在Q 上加一水平推力F ,使P 、Q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 .物体Q 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为2mg B .若P 、Q 之间光滑,则加速度a =g tan θ C .若Q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μ=F 2mg D .若运动中逐渐减小F ,则地面与Q 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减小 5.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充足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0沿逆时针 方向运行.t =0时,将质量m =1 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物体相对地面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 ) A .传送带的速率v 0=10 m/s B .传送带的倾角θ=30° C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D .0~2.0 s 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 f =-24 J 6.如图所示,圆弧形凹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BC 是 以O 为圆心的一段圆弧,位于竖直平面内.现有一小球从一水平桌面的边缘P 点向右水平飞出,该小球恰好能从A 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P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tan θ1tan θ2=2 B .cot θ1tan θ2=2 C .cot θ1cot θ2=2 D .tan θ1cot θ2=2 7.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其机械能E 与位移x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曲线上点A 处的切线的斜率最大.则( ) A .在x 1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 B .在x 2处物体的速度最大 C .在x 1~x 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在0~x 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8.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有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的匀强磁场,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 ,一个质量为m 、电阻为R 、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 1时刻ab 边刚越过GH 进入磁场Ⅰ区,此时线框恰好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t 2时刻ab 边下滑到JP 与MN 的中间位置,此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v 1∶v 2=2∶1 B .从t 1到t 2过程中,线框中通过的电流方向先是a →d →c →b ,然后是a →b →c →d C .从t 1到t 2过程中,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D .从t 1到t 2过程中,有3mgL sin θ2+m v 2 1-v 22 2 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电压有效值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 .只将S 1从2拨向1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B .只将S 2从4拨向3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C .只将S 3从闭合变为断开,电阻R 2两端电压增大 D .只将变阻器R 3的滑动触头上移,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1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普朗克以前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C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D .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所以,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2小题) 11.图中K 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内的金属电极,它受光照射后能释放出电子;W 是能够透光的窗口,光线通过它可照射到电极K 上;C 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内圆筒形的收集电极,它能收集K 所发出的光电子.R 是接在电池组E (电压充足高)两端的滑动变阻器,电极K 通过导线与串联电池组的中心端O 连接;G 是用于测量光电流的电流计.已知当某一特定频率的单色光通过窗口照射电极K 时,能产生光电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接头处在某一点P 时,能够测到光电流,当滑动头向右移动时,G 的示数增大,使滑动头继续缓慢向右持续移动时,电流计G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接头从P 点缓慢向左持续移动时,电流计G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简单机械)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2--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某次刮大风时把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如图l2所示的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 ) 1.答案:B 解析:根据滑轮知识,AB图绳中拉力为二人拉力之和,且拉树的力为两根绳中的拉力。根据杠杆知识,B图在动力臂大,所以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B。 2.(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 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 把和夹爪分别是 (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 答案:A解析:手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夹爪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3.(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 ( ) A.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 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 C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 D.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

.答案:D解析: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在手上涂擦“镁粉”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所以选项D正确。 4.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40牛 B.80牛 C.120牛 D.200牛 3. 答案:D解析: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说明车运动受到的阻力为80N。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向后拉力120N,阻力80N,所以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20N+80N=200N. ,选项D正确。 5.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 相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铁杯装满质量为m1的水后总重为G1;铝杯装 满质量为m2的水后总重为G2。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 A.G1G2,m1>m2 C.G1m2 D.G1>G2,m1G2,所以A不可能正确。 6. (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两根硬杆AB、BC用 铰链连接于A、B、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杆对BC杆作用 力的方向正确的是() A.若计AB杆重力,而不计BC杆重力时,由A指向B B.若计AB杆重力,而不计BC杆重力时,由C指向B C.若不计AB杆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由B指向A D.若不计AB杆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由B指向C 答案:C解析:若计AB杆重力,而不计BC杆重力时,取A点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BC杆对AB 杆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AB杆对BC杆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选项AB错误;若不计AB杆重力,而计BC杆重力时,取C点为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AB杆对BC杆作用力的方向由B指向A,选项C正确D错误。

英文辩论赛流程和规则

英文辩论赛流程和规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附件: 英语辩论赛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英语辩论赛流程 英语辩论赛采用国际议会制比赛形式,参照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的要求,具体流程为: 1、主席致辞:宣布辩题及辩题相关背景资料;介绍选手包括学院、专业、年级及正反方所持观点等;介绍评委及比赛规则。 2.、比赛阶段: 比赛由正方和反方组成,双方各两名选手,选手可自行分工,一人担任一辩,一人担任二辩。比赛前15分钟主席将辩题(motion)公布给两队,并由抓阄决定正反方,正方对辩题持肯定态度,反方对辩题持否定态度,双方在辩论开始前有15分钟准备时间,辩论具体进行过程如下:1)正方一辩发言(7分钟) 第一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六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七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 2)反方一辩发言(8分钟) 第一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七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八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 3)正方二辩发言(8分钟) 第一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七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八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 4)反方二辩发言(8分钟)

第一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七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八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 5)反方一辩总结(4分钟) 第一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三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四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 6)正方一辩总结(5分钟) 第一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四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第五分钟结束时---举牌提示 比赛阶段注意事项: 在提示牌提示结束后,有20秒宽限期,发言者必须在此期间内完成自己的发言,如果超过宽限期,则扣分.如果发言者发言时间远远少于规定时间,则评委会将此看作没有充分展开自己的观点而给发言者扣分. 在前1-4环节中,对方可以根据发言者正在申诉的论点提出本方的观点(pointofinformation,简称为POI) 比赛阶段提问者提出POI的注意事项: 1)POI要简短,切题,机智。严禁针对比赛规则和个人提出问题;2)提出POI时要从座位上起立,并举手示意.提问者可以用类似onthatpoint,Sir/Madam 的话引起发言者的注意; 3)发言者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回应对方提出的POI:语言拒绝(类似sorry)、接受提问(类似ok);

高中物理竞赛解题方法之降维法例题

十三、降维法 方法简介 降维法是将一个三维图变成几个二维图,即应选两个合适的平面去观察,当遇到一个空间受力问题时,将物体受到的力分解到两个不同平面上再求解。由于三维问题不好想像,选取适当的角度,可用降维法求解。降维的优点是把不易观察的空间物理量的关系在二维图中表示出来,使我们很容易找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赛题精讲 例1:如图13—1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物体,物体重为G ,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G/2推该物体,物体恰好在斜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等于多少?物体匀速运动的方向如何? 解析:物体在重力、推力、斜面给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平衡。但这四个力不在同一平面内,不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把这些力分解在两个平面内,就可以将空间问题变为平面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将重力沿斜面、垂直于斜面分解。我们从上面、侧面观察,图13—1—甲、图13—1—乙所示。 如图13—1—甲所示,推力F 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G 1的合力F ′为: G G F F 2 22 12 = += ' F ′的方向沿斜面向下与推力成α角, 则 ?=∴== 451 tan 1ααF G 这就是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方向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F ′平衡,即 2/2G F f = '= 所以摩擦因数:3 630cos 2/2=? ==G G F f N μ 例2:如图13—2所示,一个直径为D 的圆柱体,其侧面刻有螺距为h 的光滑的螺旋形凹槽,槽内有一小球,为使小球能自由下落,必须要以多大的加速度来拉缠在圆柱体侧面的绳子? 解析:将圆柱体的侧面等距螺旋形凹槽展开成为平面上的斜槽,如图13—2—甲所示,当圆柱体转一周,相当于沿斜槽下降一个螺距h ,当圆柱转n 周时,外侧面上一共移动的

高中物理竞赛流程详细解析

高中物理竞赛流程详细解析 高中物理竞赛国内竞赛主要分为:物理竞赛预赛、物理竞赛复赛、物理竞赛决赛三个流程,国际性赛事分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CPhO) 1、高中物理竞赛入门级赛事,每年9月上旬举办(也就是秋学期开学),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各省市、学校自行组织,所有中学生均可报名; 2、考试形式:笔试,共3小时,5道选择题、每题6分,5道填空题、每题10分,6道大题、每题20分,共计200分; 3、考试主要考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相关内容(回台回复“物竞考纲”查看明细); 4、比赛分别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预赛主要是各省市为了选拔复赛选手而筹备的,所以一般一等奖可以参加复赛。 5、一般来说,考完试后2~3天即可在考点查询成绩。 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CPhO) 1、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赛事,其成绩对于自主招生及参加清北学科营等有直接影响,每年9月下旬举办(也就是预赛结束后)。 2、复赛分为笔试+实验: 笔试,共3小时,8道大题,每题40分,共计320分; 实验,共90分钟,2道实验,每道40分,共计80分; 总分400分。 3、笔试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各省市自行组织、规定考点,大多数省份只有预赛一等奖的同学可以参加; 实验由各省市自行命题,根据笔试成绩组织前几十名左右考生参加(也就是说实验不是所有人都考,只有角逐一等奖的同学才参加),最终根据实验和笔试的总成绩评定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 4、各省市的实验时间稍有不同,具体可参考当地往年的考试时间。 5、考试内容在预赛的基础上稍有增加,具体考纲后台回复“物竞考纲”查看。 6、比赛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省一、省二、省三,其中各省省一前几名入选该省省队,可参加决赛。 7、成绩有什么用? 省一等奖可基本满足除清华、北大、复旦以外其他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条件; 省二等奖可满足部分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条件; 省三等奖可满足大部分211学校的自主招生条件。 8、各省省队成员可参加清北金秋营、冬令营,并根据成绩获得降分优惠。

全国第31届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全国第31届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 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线膨胀系数为α的正立方体物块,当膨胀量较小时,其体膨胀系数等于 A.αB.α1/3 C.α3D.3α 2.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体积为lcm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 B.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 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 D.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3.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的介质中沿z轴正向传播,两质点P1和P2的平衡位置在x轴上,它们相距60cm,当P1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向上运动时,P2质点处在波谷位置,若波的传播速度为24 m/s,则该波的频率可能为 A.50Hz B.60Hz C.400Hz D.410Hz 4.电磁驱动是与炮弹发射、航空母舰上飞机弹射起飞有关的一种新型驱动方式,电磁驱动的原理如图所示,当直流电流突然加到一固定线圈上,可以将置于线圈上的环弹射出去.现在同一个固定线圈上,先后置有分别用钢、铝和硅制成的形状、大小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三种环;当电流突然接通时,它们所受到的推力分别为F1、F2和F3.若环的重力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F3B.F2>F3 >F1 C.F3 >F2> F1D.F1=F2=F3 5.质量为m A的A球,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静止的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弹性正碰.假设B球的质量m B可选取为不同的值,则 A.当m B=m A时,碰后B球的速度最大 B.当m B=m A时,碰后B球的动能最大

辩论赛主持人流程及计时员规则

辩论赛主持大纲:(具体情况根据主持的专题,现场情况而定。各位干部可以自由发挥。) 红色字体为主持人词黑色字体为比赛大概流程,其中攻辩阶段考虑到实际辩论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整,但并不影响整体效果。主持人在主持时注意把握节奏,比赛全国成控制在一小时左右。 一、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主持人:2012年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首届校园辩论赛现在开始 二、介绍该场评委和领导: 主持人: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参加本次比赛的嘉宾和评委。 三、主持人致开场词: 主持人:感谢各位XXXXXX在百忙中抽空参加这次辩论赛,相信我们的辩手们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现在就开始进入今天的话题——“XXXXXXXX” “一段有关辩题的简单介绍”初赛可以直接省去。 四、主席介绍正反双方队员。宣布队员论辩开始: 主持人:根据赛前抽签的结果,正方:来自10级专业班级,正方一辩_________,二辩_________,三辩_________,四辩_________,他们所持的观点是“XXXXX”;反方:来自10级专业班级,反方一辩_________,二辩_________,三辩_________,四辩_________,他们的观点是“XXXXXX”。

(1)双方一辩开篇立论,由正方先发言,各自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 主持人:下面首先要进入的是陈述立论阶段,双方的一辩各有3分钟的时间来陈述观点。首先有请正方一辩发言。(掌声)主持人:感谢_________同学(正方一辩),谢谢!下面有请反方一辩_________同学来陈述观点,时间也是3分钟。 (2)攻辩 正方二辩选反方二、三、四辩手中任意一位辩手回答问题 反方二辩选正方二、三、四辩手中任意一位辩手回答问题 正方三辩选反方二、三、四辩手中任意一位辩手回答问题 反方三辩选正方二、三、四辩手中任意一位辩手回答问题 问方时间:分钟 答方时间:分钟 主持人:感谢_________同学(反方一辩)!为了使我们的辩论会更具攻击性,接下来要进入的是攻辩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首先有请正方的二辩选反方的二、三、四辩手中任意一位辩手回答问题。注意:问方时间是1分30秒,答方时间是2分30秒。好,首先有请正方二辩_________同学提问。(掌声) 主持人:好,下面我们有请反方二辩_________同学选正方二、三、四辩手中任意一位辩手回答问题。同样,问方时间是1分30秒,答方时间是2分30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